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

首页 / 教案 / |

  小熊购物教案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买一些,你们想知道它买了哪些好吃的吗?不过小熊胖胖有个条件,就是它买完以后,你们要帮助它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新课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学*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2)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师: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汇报)

  胖胖应付多少元?

  请学生把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练*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吧。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

  提问:你们有答案了吗?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下列情形:

  第一种情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请学生说出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完整准确。

  第二种情形:图形与算式相结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请学生说说图意,再结合图形说一说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种情形:只列算式,没有图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请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来说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让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画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为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打好基础。

  3.观察比较,认识乘加综合算式。

  (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列出的综合算式:3×4+6和6+3×4。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是都有“3×4”,不同点是6的位置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2)提问:两个算式中的3×4表示什么?淘气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笑笑的呢?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两个算式都是先求买面包的钱数,再加上买蛋糕的钱数,从而求出胖胖应付的钱数)

  (3)教师小结:淘气与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两个算式整合成一个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这两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先后出现加号与乘号的顺序不同。

  小熊购物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谁能用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至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应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他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3)说一说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教师介绍脱试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你得到什么结论?

  练*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先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列试计算。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完成试一试的第3题。

  小熊购物教案 3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课件播放鞭炮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原来呀,是猪八戒的超市开张了,咱们一起去逛逛,好吗???

  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超市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评析]: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也来了,看看他要买什么?小熊:我要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

  师: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呢?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师相应板书)

  ①3×4=12(元),12+6=18(元)

  ②4×3=12(元),12+6=18(元)

  ③3+3+3+3+6=18(元)

  ④3×4 +6=18

  ⑤6+3×4=18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4是12元,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

  生: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4+6

  =12+6

  =18(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评析]在教学脱式计算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 =12+6 =9×4

  =18(元) =18(元) =36(元)

  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生5: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4、引导小结: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板书)。

  [评析]教师敢于暴露学生做题中两种不够成熟的思考方法,通过学生生成的资源,让他们在阐述和争辨中进行分析,明晰解题思路,完善解题方法,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在情境中使学生再次理解了“减乘”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再算加”的合理性。在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得到发展。

  (二)探索“乘减”的运算顺序。

  1、师:大家看,又有谁来到了百货店?

  (课件播放小熊来到百货店及说的话)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

  同桌两人,右边的同学当售货员,左边的同学拿出20元钱向售货员购买3包饼干,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最后集体交流,贴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变式练*:同学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食品,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小熊购物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课件播放鞭炮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原来呀,是猪八戒的超市开张了,咱们一起去逛逛,好吗???

  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超市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评析]: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也来了,看看他要买什么?小熊:我要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

  师: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呢?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师相应板书)

  ①3×4=12(元),12+6=18(元)

  ②4×3=12(元),12+6=18(元)

  ③3+3+3+3+6=18(元)

  ④3×4 +6=18

  ⑤6+3×4=18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4是12元,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

  生: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4+6

  =12+6

  =18(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评析]在教学脱式计算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 =12+6 =9×4

  =18(元) =18(元) =36(元)

  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生5: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4、引导小结: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板书)。

  [评析]教师敢于暴露学生做题中两种不够成熟的思考方法,通过学生生成的资源,让他们在阐述和争辨中进行分析,明晰解题思路,完善解题方法,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在情境中使学生再次理解了“减乘”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再算加”的合理性。在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得到发展。

  (二)探索“乘减”的运算顺序。

  1、师:大家看,又有谁来到了百货店?

  (课件播放小熊来到百货店及说的话)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

  同桌两人,右边的同学当售货员,左边的同学拿出20元钱向售货员购买3包饼干,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最后集体交流,贴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变式练*:同学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食品,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2、试一试(2)

  7×3+5 50-4×5 7+6×2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在练*纸上;

  (2)反馈交流时,发现错误资源及时呈现进行集体评议;

  (3)你们认为递等式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评析]板演,这一古老、传统、而又有效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本堂课的又一亮点。一方面,它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思维,能让教师了解学生对运算技能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它又为学生提供了评价、交流的*台,实现错误资源价值的化的利用。

  3、数学游戏: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上题中各算式的意思,并猜猜同桌的想法。

  四、回顾反思,梳理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哪个活动,为什么?

  小熊购物教案 5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 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 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 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 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 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 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 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 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 做一做。

  (1) 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 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 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 试着做一做。

  (2) 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 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 试一试

  (1) 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 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

  (1) 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 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 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熊购物教案 6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熊购物教案 7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教材第10页“小熊购物”及“试一试”练*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三、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切入举偶

  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的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二)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

  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完全放手,给学生自学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本题既可以用两个算式解答,也可以合并成一个算式解答)

  (3)说一说。

  结合刚才的练*,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根据解决问题的过程,发现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试一试

  (1)如果用20元钱买3瓶饮料,应朝晖多少钱?

  (2)如果用50元钱买7包花生,应找回多少钱?

  (通过试一试的练*,进一步巩固含有乘减的运算顺序。)

  做中得

  1、综合练*。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

  先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最后列式计算。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完成做一做的第(3)题。

  (这是一题思考题,让学生根据“小熊购物”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例如30—4×5可以这样叙述:小熊有30元钱,买4袋糖果应找回多少钱?教学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创设情境,再根据情境叙述算式的意图。)

  2、全课总结。

  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熊购物教案 8

  教学目标:

  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导入语:(课件播放鞭炮声)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起来,原来呀,是猪八戒的超市开张了,咱们一起去逛逛,好吗???

  2、(出示情境图)师:这是超市里的食品专柜,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如果要买两种东西,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评析]: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教师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一)探索“乘加”的运算顺序。

  1、小熊也来了,看看他要买什么?小熊:我要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

  师:买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需要多少钱呢?请每个同学先自己想一想怎样算,然后围成四人小组,把你的想法告诉小组里的同学,并认真听一听别人是怎样想的。

  小组活动后全班交流,(师相应板书)

  ①3×4=12(元),12+6=18(元)

  ②4×3=12(元),12+6=18(元)

  ③3+3+3+3+6=18(元)

  ④3×4 +6=18

  ⑤6+3×4=18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4是12元,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所以得数是18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4得12,然后加6,可我忘了用谁加6了,怎么办呢?

  生:是先把12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4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4+6

  =12+6

  =18(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评析]在教学脱式计算时,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教师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6+3×4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6+3×4 6+3×4 6+3×4

  =6+12 =12+6 =9×4

  =18(元) =18(元) =36(元)

  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生5:我们用3×4先算出的是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价钱6元,正好就是18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4、引导小结:加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板书)。

  [评析]教师敢于暴露学生做题中两种不够成熟的思考方法,通过学生生成的资源,让他们在阐述和争辨中进行分析,明晰解题思路,完善解题方法,教师只在关键处给予引导,在情境中使学生再次理解了“减乘”的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再算加”的合理性。在此,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得到了较为和谐的统一。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得到发展。

  (二)探索“乘减”的运算顺序。

  1、师:大家看,又有谁来到了百货店?

  (课件播放小熊来到百货店及说的话)小熊:我有20元钱,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师在黑板上贴出该问题)

  同桌两人,右边的同学当售货员,左边的同学拿出20元钱向售货员购买3包饼干,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怎样算出应找回多少钱。(最后集体交流,贴出“有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师小结:我们刚才通过“小熊购物”学会了两步计算,有乘有加时,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乘有减时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三、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变式练*:同学们帮助小熊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食品,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计算。

  小熊购物教案 9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挂图,实物,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谁能用讲故事的形式说出这幅图的图意。

  对话*台

  玩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至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应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他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3)说一说又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4)教师介绍脱试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学中做

  1.做一做。

  (1)大家真聪明,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

  (2)指名汇报。

  2.想一想,议一议。

  通过小组探究,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熊妈妈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

  (1)试着做一做。

  (2)小组议一议。

  (3)说一说。结合刚才的练*,你得到什么结论?

  练*

  (1)完成试一试的第1题。先认真观察,然后说一说图意,最后列试计算。

  (2)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

  (3)完成试一试的第3题。

  小熊购物教案 10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纯地呈现乘加、乘减综合算式,机械地记忆运算顺序,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地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直观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或者用直观图来说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为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所以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直观地呈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说一说所列乘加综合算式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意思尝试计算,这样的安排,不必刻意强调运算顺序,学生就会根据题意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熊购物(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买一些,你们想知道它买了哪些好吃的吗?不过小熊胖胖有个条件,就是它买完以后,你们要帮助它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新课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学*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2)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师: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汇报)

  胖胖应付多少元?

  请学生把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练*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吧。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

  提问:你们有答案了吗?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下列情形:

  第一种情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请学生说出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完整准确。

  第二种情形:图形与算式相结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请学生说说图意,再结合图形说一说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种情形:只列算式,没有图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请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来说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让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画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为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打好基础。

  3.观察比较,认识乘加综合算式。

  (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列出的综合算式:3×4+6和6+3×4。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是都有“3×4”,不同点是6的位置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2)提问:两个算式中的3×4表示什么?淘气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笑笑的呢?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两个算式都是先求买面包的钱数,再加上买蛋糕的钱数,从而求出胖胖应付的钱数)

  (3)教师小结:淘气与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两个算式整合成一个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这两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先后出现加号与乘号的顺序不同。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阅读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1)

——《小熊购物》教案3篇

《小熊购物》教案1

  教学目标

  1. 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地处大庆市中心区,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本校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在计算教学方面重视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学生养成了记数学日记的好*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学生接受了两步题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的愿望,提高学*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 和1枝 ,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师: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案例点评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编者点评

  不少教师有着这样的疑问,在看似*淡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实,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从这节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

  也许,我们总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用数学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人。这节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

《小熊购物》教案2

  教学目标

  1. 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地处大庆市中心区,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本校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在计算教学方面重视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学生养成了记数学日记的好*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学生接受了两步题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的愿望,提高学*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 和1枝 ,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师: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案例点评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编者点评

  不少教师有着这样的疑问,在看似*淡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实,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从这节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

  也许,我们总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用数学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人。这节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

《小熊购物》教案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纯地呈现乘加、乘减综合算式,机械地记忆运算顺序,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地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直观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或者用直观图来说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为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所以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直观地呈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说一说所列乘加综合算式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意思尝试计算,这样的安排,不必刻意强调运算顺序,学生就会根据题意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情检测卡

  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小熊购物(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买一些,你们想知道它买了哪些好吃的吗?不过小熊胖胖有个条件,就是它买完以后,你们要帮助它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学*新课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学*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2)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师: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汇报)

  胖胖应付多少元?

  请学生把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2.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提问: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你有哪些方法呢?在练*本上画一画,写一写吧。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内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师巡视指导)

  (2)组织学生交流。

  提问:你们有答案了吗?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学生的答案可能会有下列情形:

  第一种情形: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例如:

  请学生说出图中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并帮助学生把意思表达完整准确。

  第二种情形:图形与算式相结合。例如:

  3×4=12(元) 12+6=18(元)

  请学生说说图意,再结合图形说一说每步算式的意思。

  第三种情形:只列算式,没有图示。例如:

  3×4=12(元) 12+6=18(元)或3×4+6=18(元)

  请学生通过画示意图来说明每步算式的意思,可让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参考教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设计意图:画图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的意思,同时有利于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也为更好地理解运算顺序打好基础。

  3.观察比较,认识乘加综合算式。

  (1)课件出示两位同学列出的综合算式:3×4+6和6+3×4。

  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点?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个算式的相同点是都有“3×4”,不同点是6的位置一个在前,一个在后)

  (2)提问:两个算式中的3×4表示什么?淘气的算式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笑笑的呢?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通过讨论、交流可以得出:两个算式都是先求买面包的钱数,再加上买蛋糕的钱数,从而求出胖胖应付的钱数)

  (3)教师小结:淘气与笑笑都是把分步列出的两个算式整合成一个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这样的算式叫综合算式。这两个综合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只是先后出现加号与乘号的顺序不同。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2)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精选5篇)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1

  本课是孩子们首次接触两步试题,要求孩子们能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首先我采用故事导入:小朋友们,送走寒风凛冽的冬天,我们又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你们想去做点什么呢?”孩子们各抒己见。那么你们想知道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喜欢做什么吗?它们非常喜欢去郊游,今天,小熊哥俩商量好了要去春游。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准备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然后请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感悟新知。在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两个教学活动: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学*脱式的书写方法。

  首先,饰演顾客,引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需要付多少元?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综合算式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再说一说是如何计算的?分析“乘在前,加在后”的算式与“加在前,乘在后”的算式的异同,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进行比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在有加法和乘法的综合算式中,无论乘法在前还是在后,都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二、探索乘减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熟悉脱式的书写方法。

  巩固练*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及时内化对乘加、乘减两步混合算式运算顺序的理解。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

  1.“有奖答题”:学生在答题卡上答题提示学生先认真观察,想想运算的顺序,再计算”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算完后全班集体订正答案。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巩固新知,意在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处于一种积极状态,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2.一封没有属名的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亲爱的动物朋友们,你们好!听说你们要准备郊游,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收下吧!愿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原来是一位好心人送来的饮料,一共有多少瓶?你们来帮帮忙好吗?学生先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提醒学生要写单位和答语。这道题不仅是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巩固,同时也是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心愿卡”游戏:我请学生根据主题图列成一个算式,之后交到我的心愿袋里。接下来老师任意抽出一张心愿卡,请其他小朋友来猜猜他想买的是什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我们的课堂鲜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潜能,更加喜欢数学,提高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在这里我写了一张心愿卡5-24÷8让学生带着“?”走出课堂,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延伸。

  最后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谈学*收获,可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的乐趣,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本节课中,我努力把教学教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生命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精彩无限,我们的数学趣味无穷。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2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乘加混合运算的第一课。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兴趣浓厚.较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包,为学生创设购买食品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愿望,增强参与兴趣,能更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购物确实很感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了。对下面构建新知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2、新课标中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老师在黑板前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在学生听明白的基础上,学生练*计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用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生硬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教学设计不牵制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纯粹的计算而去计算,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去计算,如提问:你打算买什么?请你列算式算一算该付多少钱?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列分步式,有的列综合式,但学生对解决这样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没有障碍的,都知道要先把买几个同样东西的钱用乘法算出来,再和其它东西的钱合起来用加法算,很自然地借助解题思路解决了运算顺序。这样设计,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比较、理解、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得到培养。

  3、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我认为师生互动,反馈交流:你买的是什么?怎样算出付了多少钱?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现在我们玩个游戏,交换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买了什么食品吗?我想通过这个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调动他们探索算式意义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使同桌对彼此算式的合理性做初步的检验,猜到的同学很高兴,也说明他同桌的算式很合理。猜不到的可能是算式表达的不够清楚合理。再提问:谁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大家猜一猜。你是怎么算的?让生同桌交流。怎么能让同学们在你的算式中看到你的计算过程呢?有办法吗?以此激发孩子们敢于质疑,继续探索的精神。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3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乘加混合运算的第一课。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兴趣浓厚.较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包,为学生创设购买食品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愿望,增强参与兴趣,能更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购物确实很感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了。对下面构建新知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2、新课标中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老师在黑板前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在学生听明白的基础上,学生练*计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用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生硬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教学设计不牵制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纯粹的计算而去计算,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去计算,如提问:你打算买什么?请你列算式算一算该付多少钱?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列分步式,有的列综合式,但学生对解决这样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没有障碍的,都知道要先把买几个同样东西的钱用乘法算出来,再和其它东西的钱合起来用加法算,很自然地借助解题思路解决了运算顺序。这样设计,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比较、理解、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得到培养。

  3、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我认为师生互动,反馈交流:你买的是什么?怎样算出付了多少钱?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现在我们玩个游戏,交换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买了什么食品吗?我想通过这个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调动他们探索算式意义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使同桌对彼此算式的合理性做初步的检验,猜到的同学很高兴,也说明他同桌的算式很合理。猜不到的可能是算式表达的不够清楚合理。再提问:谁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大家猜一猜。你是怎么算的?让生同桌交流。怎么能让同学们在你的算式中看到你的计算过程呢?有办法吗?以此激发孩子们敢于质疑,继续探索的精神。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4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乘加混合运算的第一课。其教学目标是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兴趣浓厚.较好地落实了本节课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特点如下: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包,为学生创设购买食品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创设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愿望,增强参与兴趣,能更主动地进行探索。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购物确实很感兴趣,学生的主动性很好地发挥出来了。对下面构建新知营造了很好的氛围。

  2、新课标中的数学计算,不再是单纯的数与数之间的计算,而是变为了每一步计算都有具体的生活情境,每一个数字,甚至每一个运算符号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

  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老师在黑板前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在学生听明白的基础上,学生练*计算。从学生的回答中也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用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生硬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教学设计不牵制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感觉到是为了纯粹的计算而去计算,而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去计算,如提问:你打算买什么?请你列算式算一算该付多少钱?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有的列分步式,有的列综合式,但学生对解决这样的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没有障碍的,都知道要先把买几个同样东西的钱用乘法算出来,再和其它东西的钱合起来用加法算,很自然地借助解题思路解决了运算顺序。这样设计,较好地落实了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比较、理解、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的精神得到培养。

  3、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如何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做到有趣、有效?我认为师生互动,反馈交流:你买的是什么?怎样算出付了多少钱?这个环节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现在我们玩个游戏,交换同桌的算式,你能猜到他买了什么食品吗?我想通过这个学生喜欢的猜谜游戏,调动他们探索算式意义的好奇心理。同时,也使同桌对彼此算式的合理性做初步的检验,猜到的同学很高兴,也说明他同桌的算式很合理。猜不到的可能是算式表达的不够清楚合理。再提问:谁想把你的算式展示出来,让我们大家猜一猜。你是怎么算的?让生同桌交流。怎么能让同学们在你的算式中看到你的计算过程呢?有办法吗?以此激发孩子们敢于质疑,继续探索的精神。

  小熊购物教学反思 5

  2月24日下午教学大对话,王芳老师上了一节计算课:《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教材创设了“小熊购物”的情境。在购物活动中,需要两步运算才能得出结果,当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时,就要有一定的运算顺序,这样结合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探究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王老师先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梳理自己的思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全班汇报。在不同算法的汇报中,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说明先算乘、后算加的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直接告诉给学生“先算乘、后算加”。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了知识,对此印象会更为深刻。

  爱迪生说过:“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这节课王方老师比较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互相解答。课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乐于参与学*活动。因为,他们活跃的思维及表现源于王老师*时课上的训练。为学生创设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使学生展开自由的羽翼,在猜一猜和多种算法解决问题的环节中,学生机敏的反应、多种算法和出人意料的猜法,都令人感到吃惊!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 评价方式、方法单一。教师没有全面关注每一个学生,当然年轻教师成长路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3)

——《小熊住山洞》教案10篇

  《小熊住山洞》教案人教版

  黑龙江省大庆市直机关四小 王宏源

  教材分析

  《小熊住山洞》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20课。课文用流畅简洁的笔触把我们带进了大森林美丽的景色之中,通过小熊一家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表达了人类保护大自然的愿望,最后以动物献上手捧的鲜花来赞扬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本文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是一篇行文优美、图文并茂、适合儿童阅读和学*的课文。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接触过无拼音标注的课文,文中部分内容结构相似,用字重复出现,因此,课文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在。此外,一些学生在学之前已读过文章,所以课上大部分学生能在读过四遍左右即达到通顺。在认读生字和读课文上,学生的学可以采取互相帮助、以会带不会的方法进行。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2、考虑学生已会的字,先由学生自主认字,自己想办法记字,再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识记情况进行指导。

  3、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认同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注重情感的渗透。

  4、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年、左、右”3个字,认识“石”字旁。正确流利地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初步了解边读边勾画的阅读方法。

  3、在学*中体会到要保护大自然,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时间 3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动物头饰、麦克风。

  学生:收集环境保护的资料。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你们去美丽的大森林里看一看,好不好(播放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大森林,这里有高高的松树、绿茸茸的小草,还有喳喳叫的小鸟、蹦蹦跳跳的小鹿,他们都生活在这里。今天,老师事先和小熊家打好了招呼,说要领着小朋友去他家做客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请你们打开语文书,自由地读第20课;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时标好自然段。

  [通过课件中的图画、音乐、教师有感染力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拉*了与大自然、动物的距离,开始了与小熊一家的交流。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惯。]

  二、读课文,识生字。

  1、再次自读课文,识字。猜猜生字小淘气的读音,也可以问老师和同学。如果还有不会的,就先放放。

  2、听读课文,识字。

  (1)指名分段读课文。播放课件,其中生字用另一种颜色标出,要求读通顺。

  (2)齐读生字。

  3、出现全部生字(带拼音)。师:同学们,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男女生分行读。)

  4、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5、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无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

  师: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读后悟、读后思。

  1、师:我们要去小熊家做客了,没看到小熊之前,你知道了什么呢?

  2、师:要是到了小熊家,你想问它什么问题呢?在课文里,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他们把所思、所想、所知的说出来。创设情境,可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四、学*1~2自然段。

  1、了解山洞的特点。

  (1)读第一自然段。

  (2)说说住在山洞里是什么感觉?

  2、观察图,感受小熊高兴的心情,小熊好像在说什么?

  [了解山洞特点,体会到小熊对木房子的向往,为后面的学*作铺垫。]

  五、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收获真不少,认识了生字,还结识了小熊一家,下节课我们就去小熊家做客。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小熊家了,他们家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熊爸爸在门口欢迎我们呢(播放课件)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一看,哟,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呀,我们来读读字,和它比一比。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生字结合起来。]

  二、说图意,读课文3~6自然段,感悟自然美与行为美。

  1、师过渡:大家看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照片呢。(播放课件,显示文中四个季节的图片。)

  2、说图意,感受森林景色的美丽。学生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3、说完图意,读图画对应的自然段,教师相应点拔、指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轻轻的读,读出爱惜之情。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愿意读的站起来读,男女生比赛读。

  4、指名配乐连读3~6自然段。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美到通过美读来抒**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三、学*7~8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七、八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长句子的朗读。

  2、读完“一束束美丽的鲜花”后,练*课后“说一说”。

  3、想像、说话练*,小动物在献花时会说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戴头饰表演。

  四、口语交际:记者采访小熊一家。

  小组合作模拟练*,指名表演。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和素材。]

  五、汇报收集的资料,并询问学生从哪里知道的信息。

  第三课时

  一、读整篇文章。

  二、巩固识字。

  1、自由读生字。

  2、汉字魔方。加个偏旁构成字,再口头组词。

  告( )( ) 欠( )( )

  吉( )( ) 云( )( )

  3、芝麻开花。口头扩词,看谁的芝麻结得多。

  年( )( )( ) 满( )( )( )

  直( )( )( ) 动( )( )( )

  4、用生字组词说话。

  5、把生字编成阅读材料,换环境识字。

  三、学写生字。

  1、了解字义。

  (1)给生字组词。(2)指指身边左右各是谁,各有什么东西等。

  2、学写“年”。学生独立看书,了解“年”的笔顺;教师范写,强调在田字格内的位置。请学生书空、练写。

  3、学写“左”、“右”两个字。让学生观察字形,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教师范写,学生书空、练写。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作业

  1、画一画你心目中的大森林,在上面写上你想说的话。

  2、实践活动:“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社区和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做点事。

  板书

  20 小熊住山洞

  (板画:一棵大树。在树冠处写上春夏秋冬,在字的下面为树叶、小花、果子、小鸟的图片。在树干的旁边写上“舍不得砍”。)

  课后反思

  积极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在学*中感悟,是这节课的成功之处。这也是符合语文教学要求及学生年龄特点的。教学中要注意给足学生练*、准备的时间,小组合作绝不是走走样子。另外,当学生读不好的时候,要再给他机会和指导,让他自信地坐下,在带有比赛性质的读文中更是这样。这一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

  导学目标:

  1、学会准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课后认读生字。能为生字注音、组词,并且交流识字方法。

  3、思考解决课后问题,让学生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今天我们要和这么多的老师一起上课,大家有没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为自己鼓励一下。)

  一、导入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吗?(板题:小熊住山洞)刚才小熊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去做客,大家想去吗?可是小熊说我们只有将课文读熟练了,他才欢迎我们到他家去玩。大家有信心将课文读流利吗?

  二、(一)自读课文

  (1)自读课文。

  (2)朗读展示。

  请8位同学开火车每人读一自然段。

  (3)生评价

  师:这8位同学读得这么美,老师猜你们肯定也想读,对吗?咱们来个男女比赛,每队读一段轮流读。

  师:小熊听到大家优美的读书声,欢迎大家来做客。可是大家看小熊正在发愁,原来熊爸爸让小熊学会墙上十个字后才能和大家一起玩,你能帮帮它吗?

  (二)小组合作认读生字。出示第二关要求:

  1、我会为生字加拼音。

  2、我会为生字组词。

  3、我有办法记住它。

  抽生读第一个要求,师强调小组合作完成第一项任务

  (1)小组自学

  (2)检查

  请每组的X号同学到黑板上为拼音注音,请X号同学批改。有错误的小组,小组长到黑板前教。

  (3)评价

  (4)拼拼音齐读

  (5)小组自学23项

  (6)交流组词,领读。(请每组的X号同学依次为生字组词。)

  (7)交流识字方法。

  (三)小熊感谢大家帮助他认识这么多字,它邀请我们参观他的家,你又发现了什么?他家有这么多的鲜花,我们可以用哪个词形容。这一束束鲜花是谁送来的呢?他们会对小熊说什么呢?

  1、请两位同学台前表演。

  2、同桌两人互相表演。

  三、感情升华

  师:孩子们,你愿不愿意做个像小熊一样的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和小熊一样,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好孩子!谁能说说你*时是怎样爱护校园爱护公物的'?(师扮记者采访)

  四、小结

  同学们爱护环境从小事做起。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像小熊一样爱护环境的好孩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美读课文,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在学*中了解森林对于动物们的意义,认识到小熊一家的`行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教学难点:体会小熊一家的爱林之心。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生字,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一路坐着火车终于来到了小熊家了,他们住在大森林里。你们看,小熊和爸爸妈妈在门口迎接我们呢。(播放)我们一起走进山洞看看。呦!这里还有一些汉字呢,原来小熊也爱学*。我们来猜猜字谜,和它比一比。

  石头打哈欠。一口咬掉牛尾巴,伸长腿儿走得快。风里飘来小雨滴,淋湿两个小朋友,快快躲进草丛中。(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生字结合起来)

  二、研读课文3—6自然段

  1、师:大家看小熊家的墙上还有四幅照片呢?(播放:小熊说起话来,你们知道我们一直住在这儿,没有砍树造房子,这是为什么呢?小朋友们,先跟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去看看吧!(播放森林四季的美景)

  2、森林的环境美不美啊?你们有些什么想法愿意对大家说一说呢?

  3、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也写了森林里四季的景色?看图自读这几个自然段,选个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1)教师相应点拔指导:读出景色之美,“舍不得”三个字轻轻地读,是什么意思呢?你们有个这种心情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畅所语言)师小结:小熊和你们一样,他们也不忍心砍掉小树,体会一下小熊此时的心情,自己练*读一读。“春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长满了绿叶,小熊舍不得砍。”

  (2)运用刚才的方法,读读下面的三句话。

  夏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开满了花儿,小熊舍不得砍。

  秋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结满了果子,小熊舍不得砍。

  冬天,他们走进森林。树上有许多鸟儿,小熊舍不得砍。]

  (3)指名读,读出小熊的舍不得,多种形式朗读。

  (4)指名配乐连读3—6自然段。(通过美读抒**感,学生融入其中,把对自然美的感受,对小熊行为美的认同与赞扬都包含在美读中。)

  (5)看四个季节的图片,展开想象,深入思考:当小熊舍不得砍树的时候,小熊和爸爸会说些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看谁说得和别人不一样。

  春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夏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秋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冬天,如果砍掉了小树,______。

  师小结:正是因为想到了小动物,想到了大森林,所以多少年后,小熊一家还是没能造一间木头房子,仍然住在山洞里。

  三、学*7、8自然段

  1、师:森林里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小熊怎么舍得去砍树,破坏环境呢?学生接着读第七自然段。“一年又一年”是什么意思?你怎样理解“一直”?试着读读这句话:一年又一年,他们没有砍树造房子,一直住在山洞里。

  2、师生合读第八自然段。

  (1)这一自然段里哪两个生字我们没学过?哪些同学已经认识“感激”这两个字了?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你知道“感激”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吗?

  (2)动物们是怎么感激小熊一家的?

  (3)把“一束束”换成“一束”行吗?为什么?指导朗读。

  (4)想象如果你就是这些动物中的一员,你在选花时,会对小熊一家说些什么感激的话呢?(学生独自思考后,戴头饰表演)

  四、 以情激情,升华主题

  1、播放:小熊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小朋友们,我家一直住在山洞里,所以没能请你们到我家来作客,你们会怪我吗?

  2、你们想对小熊说些什么?先把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再说给小熊听。

  3、播放:小熊高兴地说:“小朋友们,大森林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愿大家都来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让地球拥有更多的绿色吧!再见!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第20课,它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偕相处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文中通过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而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赞扬了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

  学生分析:

  全文没有注拼音,但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都能借助图画或通过其他方式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设计理念:

  提倡学生自主学*,按学生的需求兴趣来安排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认同小熊一家的环保行为,让教与学都形象化进行,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来丰富自己的心灵体验。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是一种美德。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贴出图片,师;你瞧,图片上的小熊满脸笑容,什么事儿让它这么高兴?(生猜)师:原来呀,小熊的家一直在森林旁的山洞里,现在,他们准备造一间木房子。要住进木房子了,小熊可高兴了。想一想,住木房子和山洞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教师的话外音,把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生读课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可以问其他同学。

  指名分节读,及时正音。

  小组合作读,读中巩固识字。

  识记生字。再次出现全部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顺利地读通课文。认识生字体现梯度,增强了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读中感悟课文

  小熊家的墙上有四幅照片,看看这四幅照片美不美?美在哪儿?请同学们喜欢哪一幅就说哪一幅。

  说完图意,读图画对应的自然段。师点拨、指导。

  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赛读。

  (设计意图:从各种形式的读中体会大自然的美,体会到小熊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四、发散思维

  1、一年四季,森林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让小熊对大自然、大森林产生了热爱之情。所以,他们一直住在山洞里,但得到了动物们的感激。一束束美丽的鲜花绽放在小熊的家中。想一想:动物们给小熊献花时会说些什么?学生独立思考后,带头饰表演。

  2、假如小熊住上了木头房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意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注重情感的渗透,充分感受了课文的美。)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4)

——小熊幼儿园教案(精选五篇)

  【设计思路】

  幼儿的情感体验是需要具体的形象材料的。通过直接感知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做?最后才能主动地去做。本活动的设计旨在利用幼儿所熟悉的生活内容,从正面引导幼儿积极地感知怎样做客?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并学会在使用礼貌用语的过程中,感受同伴友好相处的快乐,实现德育过程和情境的最优化,以提高体验理解的效果。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2、引导幼儿感受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了解几种动物的食性,喜欢听故事。

  难点:了解几句常用的礼貌用语并学会运用。

  【活动准备】

  1、小熊、小猫、小狗、小兔头饰和图片;小熊玩具一个

  2、了解有关动物*性。

  3、创设小熊请客的场景: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用盘子盛好的食物(小鱼、肉骨头、萝卜图片)

  4、小鸡、小鸭、小羊等动物图片及相应的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出示小熊图片及各种食物图片。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师:小朋友,看,谁来了?

  幼儿:小熊

  师:今天小熊请客,他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请你们猜猜他要请谁呢?

  幼儿自由猜测

  让我们一起听听故事,看看到底请的谁?

  (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本环节采用直接导入的方法,直接出示小熊玩具。并引导幼儿猜一猜,激发他们听故事的兴趣。)

  二、引导幼儿看挂图、听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利用动物玩具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故事的名字?故事中有谁?

  2、教师利用挂图边讲故事边根据故事情节提问。

  (1)小猫来了,小猫怎样对小熊说呢?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猫,请你吃鱼”边把小鱼图片贴在小猫图片的下面。

  (2)小狗来了,小狗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狗,请你吃肉骨头”边把肉骨头图片贴在小狗图片的下面。

  (3)小兔来了,小熊怎样说?小熊要请他吃什么?

  引导幼儿边学说“小兔,请你吃胡萝卜”边把胡萝卜图片贴在小兔图片的下面。

  (4)三个小动物最后对小熊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

  3.分别出示小鸡、小鸭、小羊等动物及食物图片,试着续编故事内容。

  它们三个谢过小熊以后,听,谁又来了“叽叽叽”……

  1、幼儿积极发言讨论这三种动物喜欢吃什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相应的食物图片

  2、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及角色对话。

  (本环节通过讲边故事,边操作使幼儿更加形象的了解到不同动物的食性;小鸡、小鸭、小羊等动物的出现更增加了幼儿的兴趣,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

  三、分角色表演,学说礼貌用语。发散幼儿思维(3分钟)

  1、教师分别扮演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幼儿集体扮演小熊进行表演

  2、教师扮演熊,分别让幼儿当小猫、小狗、小兔表演故事,引导幼儿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谢谢”

  (本环节通过对扮演各种角色,多方位的使幼儿复*巩固角色对话内容)

  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认真观察画面,理解小熊从不爱刷牙到爱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准备:

  绘本《小熊不刷牙》、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幻灯片,根据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1. 播放幻灯片,请幼儿仔细观察封面和封底一图,提问幼儿故事里讲了谁?猜猜这个故事会讲些什么?

  2. 播放幻灯片小熊跟“牙膏牙刷兵”决斗的一图,提问幼儿发生了什么事?小老鼠在干嘛?从它们的决斗还有小老鼠医生的出现来看,你觉得这只小熊它爱不爱刷牙?

  3. 引出绘本的名字,请幼儿大胆猜测小熊为什么不刷牙?不刷牙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

  4. 播放幻灯片小熊躲在浴室里打开水龙头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在做什么?猜猜它为什么要这么做?

  5. 播放幻灯片晚上小熊睡觉的一图,提问幼儿小熊怎么了?小熊睡着了做了一个梦,猜猜小熊会梦见谁?梦里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1.提问幼儿妈妈叫小熊刷牙后,小熊是怎么说的?它又是怎么做的?你觉得它这样做对不对?

  2.晚上小熊做梦,梦到自己的牙齿怎么了?它一开始心情怎么样?

  3.梦里,小熊遇到了谁?他们对小熊说了些什么?

  4.小熊听了小动物们的话,回到家看到桌上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可是没有牙齿它什么也咬不动,他的心情怎么样?

  5.听了猫头鹰的话,后来小熊怎么样了?爸爸妈妈是怎么称赞它的?

  三、小结。

  1.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说刷牙重不重要呀?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打算?要不要每天都刷牙呢?小朋友们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坚持每天刷牙,这样就不会长蛀牙,也不会疼,牙齿才会健健康康的。我们要从小养成爱刷牙的好*惯。

  2.游戏:刷牙。

  绘本中夹着一只可爱的大牙刷,这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用大牙刷表现刷牙的正确动作,其他幼儿可一起用手比划。

  四、延伸活动。

  开展绘画活动《我的牙刷》。

  活动目标:

  1、熟悉五以内的数字,能按数目由少到多地排列物体。

  2、愿意做小剧院的志愿者,为大家服务,安排座位。

  活动准备:

  1、把活动室一角布置成一个小舞台,观众*上备小椅子12张(其中三张椅子贴红标记,四张椅子贴黄标记,五张椅子贴蓝标记),不需要排好。

  2、戏票12张(其中红点卡1—3当做红票,黄点卡1—4当做黄票,蓝点卡1—5当作蓝票)。

  3、小剧院志愿者胸牌5—6个,演出头饰及服装。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小剧院的游戏主题。

  教师:小朋友最快乐的节日是六一节,怎么才能把我们学会的节目表演给大家看?(建议幼儿开小剧院)。

  2、介绍小剧院,安排观众*,讨论参加游戏的规则及角色职责。

  (1) 领幼儿参观小剧院场地,介绍舞台和观众*的地点。

  (2) 请幼儿把贴好颜色标记的小椅子搬过来,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安排小剧院的座位?(引导幼儿先将具有一样颜色标记的椅子归类,再根据每一种颜色椅子的多少,从少到多排成三横排)。

  (3) A讨论:小剧院需要几个志愿者?(建议每次5—6人)

  志愿者要负责做一些什么事情?(教师可以采取咨询的方式引导幼儿了解志愿者的工作:负责给观众售票,协助观众找座位,还要能为观众表演节目。例如教师问:我想来看节目向谁买票?买了票我不知道做哪里怎么办?谁来给我们表演?)

  B出示戏票,告诉幼儿每种颜色的票要对应相应颜色标记的椅子,然后提问:红颜色的票坐第几排?黄票和蓝票呢?


小熊购物教案(精选10篇)(扩展5)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谁是小熊(精选5篇)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找位子坐下。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座位排成圆形(椅背朝里),椅子数少于幼儿人数1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音乐(一)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边表演。

  谁是小熊歌词:

  一个娃娃一个家,

  小熊小熊没有家!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找位子坐下。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b:

  一、复*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座位排成圆形(椅背朝里),椅子数少于幼儿人数1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音乐(一)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边表演。

  谁是小熊歌词:

  一个娃娃一个家,

  小熊小熊没有家!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音乐有一定的发展,但孩子们的反应能力都比较弱,针对本班的幼儿的学*需求我设计了这节音乐游戏课,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提高反应能力。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找位子坐下。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2、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找位子坐下。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活动的主要环节很清楚地再现,即开始环节、基本环节、结束环节、延伸环节。注:重点表述基本环节)

  一、复*歌曲《办家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教学反思

  在这个活动中,刚开始孩子们并没有积极的投入,歌声也不是很优美,这时我让小朋友们根据音乐分成小组自己边唱边玩,兴致完全提了起来,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去了。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并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2、鼓励幼儿自由分组,随乐曲进行音乐游戏,提醒幼儿倾听音乐,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3、激发幼儿喜欢动物、爱护动物的情感。

  4、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5、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幼儿玩过“抢椅子”的体育游戏。

  幼儿已学会歌曲《谁是小熊》。

  2、座位安排:半圆形。

  3、材料准备:玩具小熊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听音乐学小动物“走路”,进入活动室。

  2、歌唱:听。

  (1)歌唱“听”。

  (2)鼓励幼儿听声音,说出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启发幼儿把听到的声音尝试仿编歌曲“听”。

  二、帮助幼儿熟悉乐曲,能随音乐较协调地做模仿动作,能根据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化动作的快慢、轻重。

  1、教师出示玩具小熊,引导幼儿复*歌曲,帮助幼儿熟悉乐曲。

  2、启发幼儿根据音乐较协调地自由做动作,边唱歌边表演。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