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十一第1—4题。

  学*目标:

  1.我能通过学*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十一第1—4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2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3

  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十一第1―4题。

  学*目标:

  1.我能通过学*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十一第1―4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4

  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十九第1、2、3题。

  学*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的练*与应用第8―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发展数学思考与实践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与应用

  1、教学第8题

  2、教学第9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3、第10题

  引导:前3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最后1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4、第11题比较较分数的大小。

  讨论:我们学*了多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大家讨论交流后,教师再进行归类。

  5、指导第13题

  先让学生做,再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探索与实践

  第14题各自记录后计算交流。

  第15题要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图案,再用分数和知识进行描述交流。

  要通过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创造之美。

  第16题游戏之前要让学生照书上的样子分别做一个转盘,游戏时要帮助理解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比较分数大小的经验,反思比较分数大小的策略。

  四、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再慎重地给五角星涂色,对自己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五、作业

  第12、13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1)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篇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的练*与应用第8—13题。“探索与实践”第14—16题,“评价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发展数学思考与实践能力,感受数学活动的魅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通分、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与应用

  1、教学第8题

  2、教学第9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3、第10题

  引导:前3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最后1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4、第11题比较较分数的大小。

  讨论:我们学*了多种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大家讨论交流后,教师再进行归类。

  5、指导第13题

  先让学生做,再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探索与实践

  第14题各自记录后计算交流。

  第15题要鼓励学生根据要求自主设计图案,再用分数和知识进行描述交流。

  要通过展示学生设计的图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创造之美。

  第16题游戏之前要让学生照书上的样子分别做一个转盘,游戏时要帮助理解活动的方法和规则。

  要引导学生在游戏中积累比较分数大小的经验,反思比较分数大小的策略。

  四、评价与反思

  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与反思时,可以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再慎重地给五角星涂色,对自己作出公正、合理的评价。

  五、作业

  第12、13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 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

  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谈话: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三、巧设练*,深化理解

  1、自主练*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3、游戏:取糖果。学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学*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3

  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十一第1—4题。

  学*目标:

  1.我能通过学*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十一第1—4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2)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优选【10】份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学*内容:

  课本第60—61页内容,练*十一第1—4题。

  学*目标:

  1.我能通过学*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我能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理解分数的意义。

  学*重难点:

  我能理解单位“1”及分数的意义。

  课前准备:

  正方形纸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小组内检查独学部分的题目完成情况,质疑探讨。

  2.自学课本第60、61页内容。根据自学内容我发现:

  (1)分数是如何产生的?

  (2)分数的意义是什么?

  (3)什么是单位“1”?

  (4)议一议:分数的分母和分子与什么有关系?结合你创造的`分数,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合作交流,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分数的定义是:把单位“1”( )若干份,表示这样的( )或者( )的数叫做分数。

  5.我能行:完成课本第63页练*十一第1—4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2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 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

  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谈话: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6769页,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三、巧设练*,深化理解

  1、自主练*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3、游戏:取糖果。学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教学反思:

  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学*情境。通过一些现实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4

  一、复*导入

  1、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填空。

  被除数÷除数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提问:80÷20的商是多少?

  被除数、除数都扩大5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回忆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商不变的性质是学*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所以这里的复*很有必要。)

  二、新课

  1、动手做数学。

  (1)把4张相同的纸条分别*均分成2、4、6、8份,表示出1/2、2/4、3/6、4/8。

  (涂上阴影)

  (2)提问:比较它们的长度、有什么发现?能根据分数的意义加以说明吗?

  (3)结论:几个分数虽然分母、分子都不相同,但大小是相等的。

  2、设疑:为什么分子、分母都不同的几个分数可以相等,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1)观察并研究分子、分母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

  1/2 =2/4 = 3/6 = 4/8学生观察的顺序可以自选。

  (2)学生发现并归纳得出的`规律(揭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理解意义。

  提问:刚才我们根据分数的意义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呢?

  先回忆商不变规律,然后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突出关键点:零除外。(因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0,则分数成为0/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不能同时除以0,因此要“0除外”。)

  将分数的基本性质补充完整。

  3、应用性质、解决问题。

  (1)指出: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2)把3/4和15/24化成分母是8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要求:独立思考解答、交流方法

  (3)师生一起总结方法:

  看分母(分子)乘或除以几、分子(分母)也同时乘或除以几。

  (4)独立完成练一练。

  重点是:学生要能自觉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观察分母或分子是怎样变化的,相应地分子或分母就怎样变化。

  变化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5)口答练*十八第2题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4、全课总结:你能将这节课的内容及重点归纳概括一下吗?

  5、作业:完成练*十四

  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同桌互相说分数并指定分母或分子让另一个同学化。

  三、难点点拨

  在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会出现以下几种错误:

  ①忽略了“同时”。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只是分子乘2,分母不变,正确答案应是= = 。

  ②忽略了“乘上或者除以”。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或者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变了。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只限于“乘上或者除以”。

  在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要注意三点:必须强调“同时”;必须强调“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必须强调“0除外”。

  ③忽略了“相同的数”。举例说明,= =是错误的,因为分子和分母应同时除以相同的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材第75~76页内容及练*与应用第1—7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用分数的有关知识,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和通分的方法。

  4、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熟练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交流。

  2、小组讨论书上的三个问题。

  指名汇报。约分和通分的根据是什么?

  约分要约到什么为止?什么是最简分数?通分一般用什么作公分母?

  二、练*与应用

  1、做第1题。

  下面的涂色部分可用哪些分数表示?还能说出其他分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做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说说自己的想法。

  3、做第4题。

  可以用直线上同一个点表示的.数,有什么特点?

  你准备怎样找呢?学生完成约分,说说哪些分数相等?学生独立画点。

  5、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方法。

  6、第6题

  学生先独立练*

  引导比较A三道题目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

  B算式中选择的除数有什么不同?

  C从中还能想到些什么?

  沟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联系。

  7、第7题

  练*后加强对比

  引导学生区别清楚:一、第一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了这块布的几分之几,需要把5米看做单位“1”,并把它*均分成6份,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二、第二个问题是求*均每条童裤用布几分之几米,要把5米等分成6份,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得到的结果要注明单位名称“米”。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复*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6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17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7

  教学目标 :

  1. 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进行计算。

  2. 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并经过观察、猜测、验证归纳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3. 通过对算理、算法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及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1.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现在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几? ( )

  2. 如果取这 的 ,现在得到的是整个正方形的几分之几?(看图得出结论 )

  3. 如果再取这 的 ,又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图验证)

  【设计意图:讲课一开始采用了看图说分数的方式引入,既是对分数意义的一个回顾,也为本节课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提供了形的依托。】

  二、合作探究(小组合作,解决问题)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 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2. 等于多少呢?说说你的想法,并把你的想法在纸上写下来。

  3. 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 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把1个正方形看作1公顷,先*均分成2份,每份表示 公顷,再把 公顷*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一份。也就是把1公顷*均分成(25)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 公顷。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8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17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9

  学*内容:

  课本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第99页练*十九第1、2、3题。

  学*目标:

  1.我会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把小数化成分数。

  2.我能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重难点:

  小数化分数的方法。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小数的意义是什么?本节课,我们一起学*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

  二、合作探究、检查独学

  1.自学例1,小组合作交流

  用分数表示:

  用小数表示:

  这两个结果有什么关系: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把小数化成分数?应注意什么问题?

  ①我的想法:

  ②完成课本97页“自己试一试”三个填空题。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4.总结升华

  5.我能行:“做一做”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0.4= 0.05= 0.37=

  0.45= 0.013=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0

  教学内容:

  54页例3及做一做,练*十三第4~10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带分数。使学生掌握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过程,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惯。

  重点难点:

  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观察以上的假分数,假分数可以分为几类?

  3.揭示课题:假分数又可以改写成怎样的数呢?这节课我们来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板书: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二、新课讲授

  1.教学带分数的意义及读写方法。

  (1)一个同学在吃橙子时说我吃了一个半。怎样用分数表示?

  得到:一个半是1+ 的和,也可以写成1 。板书:1

  (2)观察1 ,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

  板书

  (3)提问:什么是带分数?

  (板书: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4)带分数的读法。

  1 读作:一又二分之一

  1 读作:一又四分之三

  小结:带分数都是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带分数都比1大。

  2.教学例3:出示题目

  (1)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如何化简: =33=1 =84=2

  你是怎样得到这两个结果的?

  (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提问: 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这种情况怎样转化?

  提问: 化成带分数,怎样化简?

  (3)小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是什么?

  ①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整数。

  ②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部分是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巩固练*

  1.做一做第2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2.练*十三的第4~8题。

  3.作业:练*十三9题,选作10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

  由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

  =33=1 =84=2

  =65=1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3)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

  《分数的意义》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它属于“数与代数”学*领域,是一节概念教学课。

  新课的教授我采用的是在复*旧概念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因为三年级时就接触分数,新旧概念联系紧密,就不用从概念的本义讲起,只需从学生已有的,与其相关联的的概念入手,加以引申。所以安排了第一环节回顾旧知,引入新课和第二环节交流预*,明确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自学能力,学生获取了初步的认识,也就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和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培养了良好的学**惯。

  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全面参与举例,动手操作,自我创造等主动探究活动,学生理解了单位“1”的含义和分数的意义,并知道了分数单位的含义,整节课教学重点突出,难点也突破的很好,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整节课的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概括及实践能力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实际教学效果基本达到备课时的设想。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分数概念外延的认识,我有设计了游戏练*。其实,这道题主要体现概念的发展。概念的发展就是不失时机地扩展延伸概念的含义,每一道练*都是对概念的一次拓展,体现概念的发展过程。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我力求做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课堂教学扎实有效。但由于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差异,及本人驾驭课堂能力的不足,一定出现了很多可以避免或值得斟酌的问题,敬请大家多多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在时间的安排上过于*均、松散,以至于出现前松后紧和拖堂现象;

  (2)、个别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教师还是心有余悸地展开讨论,占用较多时间;

  (3)、教师放手的还不够,在学生进行汇报时,语言表达不是很恰当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补充的较多;

  (4)、对学生小组内合作学*指导的不够到位;

  (5)、课堂上教师激励性的语言比较缺乏,课堂气氛未能真正调动起来;

  (6)、课件没有完全调试好,介绍分数的产生时没能发挥多媒体资源的优势进行教学。

  分数的意义这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学*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们在三年级的学*中,已经借助操作、直观,初步的认识了分数,知道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还会简单的分数加减法。本节课主要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两个概念,学生理解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方式的创新,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在课堂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自由、和谐的学*氛围,创新了教学方式,从而成功促进了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这样的数学学*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例如:在导入新课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学*新知识的步骤:①关于分数,你已经知道了什么?②关于分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合作,从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入手,使学生感悟分数是适应客观需要而产生的,从而提高学*的积极性,促进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因为我们的教学不能总是“零起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首先就要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已有知识状况展现出来,让他们在面对新知识时,自己主动去会忆、调动已有的认知结构。当学生纷纷举手汇报了自己已知的关于分数的知识后,再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材料自己去动手操作,去体验、交流与思考,“你是怎样得到这个分数的?”,从体验中建立“*均分”,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亲身体验并逐步建立概念。

  2、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究学*、合作学*。

  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必须强调个体的亲历性,即让学生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材料,也就是说,要充分展开学*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教学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而不是只见结果而忽视过程。为此,课堂教学中我尽可能充分提供学生学*材料,设计开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强化富有个性的学*行为。例如,在课堂中我把准备的材料:长方形纸片、一米长的绳子、六块小立方体和四根绘画笔交给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让他们去动手操作,去体验,进行交流与思考,这样学生在操作中亲身体验并逐步建立概念。我从生活中精心挑选了一些实物,作为寻找分数的材料。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材料并猜想能不能用*均分的方法得到分数,然后动手操作寻找分数。展示时重点展示*均分多个物体得到分数的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可以把许多物体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均分成不同的份数,其中这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的过程。为抽象分数的意义做好铺垫,感悟分数就在生活之中。

  还利用分绘画笔,在整体的具体数量不同的情况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会不一样。在归纳分数的意义时,首先让学生在感知多个材料的基础上明确:不论把什么东西*均分,都可以把要分的东西看做一个整体,那就是单位“1”。表示分的份数不确定,从而创造了用“若干份”这个词来表示不确定的份数,也就是分母,表示取的份数不确定,于是又创造出用“一份或几份”来表示取的份数,就是分数中的分子。学生便能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意义。这样水到渠成地创造出了概念,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各个环节注重了对分数意义的体验,并在体验中随时注意总结。

  1、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课伊始,在轻松的聊天环境中,引入分数,勾起学生的分数的认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举例中,始终都在强调“在生活中”可以把什么*均分,“在生活中”还可以把什么看做单位“1”。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将抽象的分数具体化。

  2、创设自主学*环境,促进有效学*。

  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一些物体可以看做单位“1”进行*均分得到分数后,创设环境让学生自己通过手中的事物进行*均分,从中得到分数。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经历了猜测、试验、推理、证明等环节,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中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对于数学知识的最终结论,不仅仅停留在知道了,而是让学生亲手操作,在具体的试验中,真正做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3、以学生已有认知水*为基础。

  《课标》中指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因此本节课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学生的生活数学开放,把学生的个体知识,直接经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努力探索新知,让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施过程中开放的纳入到学生的直接体验中。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还有一些不足值得改进,自己在课堂上对时间的掌控能力还有待提高,以至于不能很好的整体把握课堂教学节奏,显得前松后紧。还有在学生进行汇报时,教师有些操之过急,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没能顺利的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而是教师替为代之。从以上看出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还很匮乏,需要不断地锻炼,提高。

  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讲究教学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努力学*,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创设一种和谐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真正的把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学*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的快乐带给学生。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4)

——五年级数学《分数基本性质》说课稿(精选10篇)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人教课标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大小的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又与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更分数的约分、通分的依据。为学生今后学*分数加减法计算、比的基本性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尤为重要,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尤为重要。

  本节教材围绕着分数基本性质的得出与应用,安排了两道例题。通过例1,概括出分数基本性质。通过例2,运用、巩固分数的基本性质。练*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了解可以依据分数基本性质解决的实际问题。如练*十四的第2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有利于通过应用,促进学生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本节教材中,还穿插安排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栏目,介绍了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涉及洗手液的使用方法、足球比赛的进程、照相机的曝光速度。这些例子,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关注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应用。

  以上我对教材的分析,下面我对学情和教法进行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因而具有逻辑推理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做到为学生创设探究学*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方式,运用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的全过程。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生互动探讨新知、引导学生总结等教学方法。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经历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并清晰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在合作中逐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在数学学*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下面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教育学家布朗曾提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兴趣最好的老师”。

  首先我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带来一个和尚分饼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这样通过故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学*做好了铺垫。

  二、自主探索,学*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下面的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学*中体验。

  1、小组合作,让学生用一张纸代替饼,试着分分看。经历验证猜想——学生操作验证——集体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四个过程。

  2、引导提问:既然三个和尚分得的饼同样多,那么表示他们分得饼的三个分数什么关系呢?这三个分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得出:这三个分数相等关系,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变化了,但分数的大小不变。(随着学生的回答,老师将板书的三个分数用“=”连接,给出等式。)

  3、引导学生从左到右观察等式,想一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怎样变化才保证了分数的大小不变的?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气氛活跃。)

  师: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呢?

  生: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扩大了,也就分子分母都乘了一个相同的数,但三个分数的大小没有变。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大家给点掌声好吗?(出示课件)老师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

  4、让学生从右到左观察等式分子和分母又如何变化的呢?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变化规律叙述出来?小组讨论后,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小结规律,并请同学给予评价,让学生抒发自己的见解,体现课堂教学的民主化。然后教师在课件中补充“或者除以”四个字,小结分数的基本性质。

  5、接着让学生四人小组一起做游戏,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由一位同学说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看看谁又快又准。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 教师引导:“学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到底有什么用呢?老师告诉你们,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跟它大小一样,分子分母却不同的新分数。下面就让我们来变个魔术。”接着让学生练*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板,其他学生点评。 学生自己小结方法。

  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任何新知的最佳途径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和联系。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天地,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的机会,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学生能主动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途径。同时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不同的想法得到交流,实现知识的学*、互补。

  三、分层练*,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14,第1、7题。

  因为要给空格上色,所以答案并不唯一,通过这两题不仅能让学生回忆探究发现规律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的新课程理念。

  2、说一说完成练*14,第8题

  我想通过这道题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形成过程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在这我让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为后面学*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奠定基础。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力求做到始终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充分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努力做到既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又注重合作交流,既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共进,又关注情感和体验的提高,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意义,认识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分数的有关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分别出示每一个圆,让学生说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

  (1)把这个圆看做单位1,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2)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占圆的几分之几?

  (3)同样大的圆,阴影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

  2、观察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

  (1)从4幅图上看,阴影部分的大小怎么样?(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

  (2)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3、分析、推导出表示阴影部分的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1)4幅图中阴影部分的大小相等。那么,表示这4幅图的4个分数的大小怎么样呢?(这4个分数的大小也相等)

  (2)它们的大小相等,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把4个分数用等号连起来)。

  4、观察、分析相等的分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观察转化成,的分子、分母发生了什么变化?(的分子、分母都乘上了2或的分子、分母都扩大了2倍。)

  (2)观察例2.比较的大小。

  1、出示图:我们在三条同样的数轴上分别表示这三个分数。

  2、观察数轴上三个点的位置,比较三个分数的大小:从数轴上可以看出:

  3、观察、分析形式不同而大小相等的三个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变化规律。(1)这三个分数从形式上看不同,但是它们实质上又都相等。(教师板书:)(2)你们分析一下,、各用什么样的方法就都可以转化成了呢?

  三、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1、观察前面两道例题,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变化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为什么要“零除外”?

  3、教师小结:这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基本性质”)

  4、谁再说一遍什么叫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板书字母公式:

  四、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1、请同学们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一个知识相类似?(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相类似。)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上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2)应用商不变的性质可以进行除法简便运算,可以解决小数除法的运算。2、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我们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目的是加深对分数的认识,更主要的是应用这一知识去解决一些有关分数的问题。例3把和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板书:

  教师提问:

  (1)?为什么?依据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乘上6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也要乘上6.所以,)

  (2)这个“6”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12,2ד6”=12,也可以看12是2的几倍:12÷2=6,那么分子1也扩大6倍)

  (3)?为什么?依据的什么道理?(,因为分母24除以2等于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10也得除以2,所以,)

  (4)这个“2”是怎么想出来的?(这样想:24÷?=12,24÷“2”=12.也可以想24是12的2倍,那么分子10也应是新分子的2倍,所以新的分子应是10÷2=5)

  五。课堂练*

  1、把下面各分数化成分母是6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子是1,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4、的分子增加2,要使分数 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增加几?你是怎样想的?

  5、请同学们想出与相等的分数。规律:

  这个分数的值是,然后只要按自然数的顺序说出分子是1、2、3、4、……分母是分子的4倍为:4、8、12、16……无数个。

  六、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这是学*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一定要掌握好。

  七、课后作业

  1、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是相等的还是不相等的。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掌握了假分数和带分数、整数的互化方法之后,就要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分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只有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才能应用四则运算的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学生在学*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过程中,叙述性质内容时常常把“分子、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中的“同时”“零除外”丢掉。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没有真正的理解;对零为什么要除外的道理也不太清楚。分数基本性质是建立在:分数的意义、商不变的性质的基础上学*的,由于学生进入高年级,抽象思维有了一定的基础,在培养学生探索规律、应用一些数学方法进行迁移类推、思维的严密性以及思维的灵活性等方面,都应该进一步予以加强。这种思想方法以及能力的培养,对今后研究统计知识及其学生的终身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以分数大小相等这一概念为基础展开研究的,由于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较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的加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以便把旧知识迁移到新的知识中来。

  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的办法,通过给3张纸涂色、折叠、观察、探索进行规律性的总结。在进行小组汇报时,教师揭示了知识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理解方法、不同角度进行汇报分数基本性质的可行性,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创造空间。在学生总结规律后,为了加深对分数的性质的理解,还可以让同学举一些符合规律的例子进行说明。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的能力。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 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 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 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 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但也包含有6/12= ()/ ()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说教材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五单元的一个重要内容。该教学内容是以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这些知识为基础的。原教材先通过直观使学生了解1/2、2/4、3/64/8四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虽然不同,但是分数的大小是相等的。接着进一步研究这四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思考它们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最后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样安排教学内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得到充分体现,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我打算通过"折、画、想、问、用"五个环节对教学内容作如下处理。

  1.画--让学生用色笔在长方形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并用分数来表示。

  2.想--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还能说出和"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吧?你还能说出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吧?

  3.问—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4.用--用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这样安排教学有以下几点好处:

  (1)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让学生通过动手折、涂,再用分数表示,这样既帮助学生复*了分数的意义,又为学*新知识作了准备。

  (2)能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通过学生找和"1/2"大小相等的分数,以及和"2/3"大小相等的分数,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体现自主学*的精神。

  (3)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究问题,培养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以上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体现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性目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抽象概括的全过程,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使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2.发展性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探索--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迁移类推能力,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应用意识。

  3.创新性目标: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节课起打算采用"创设情境,复*迁移--设疑激思,获取新知--深化概念,及时反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复*迁移。

  为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使旧知识起到正向迁移的作用,首先创设了动手操作的情境:课开始发给每位学生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让学生折一折。把第一张纸条对折(也就是把这张纸条*均分成2份),把第二张纸条对折再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均分成4份),再把第三张3次对折(也就是把纸条*均分成8份)。接着,让学生画一画,用彩笔在等分后的纸条上分别涂出它们的一半。告诉学生,如果把每张纸条都看作单位"1",问学生:你能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吗?这一情境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铺垫、迁移。并且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激活课堂气氛,营造良好的学*开端。

  2.设疑激思,获取新知。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就是学*问题,学怎样问问题。为此,我在上面教学的基上,引导学生逐一讨论以下问题:

  (1)1/2、2/4、3/6、4/8这些分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会说这四个分数的大小相等。)

  (2)你能说出与"1/2"大小相等的其他分数吗?你还能说出与"2/3"大小相等的分数吗?

  (如果学生写错或写不出,待得出分数基本性质后再写)

  (3)从"1/2=2/4=3/6=4/8"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经过归纳,最后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并把这句话显示出来。)

  (4)你对上面这句话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地"相同的数"中"0"必须除外。如果学生提出不出,就由教师提出问题: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行?为什么?)

  最后,让学生完整地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老师揭示课题)

  这样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师生情感交融、和谐,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学*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氛围。

  3.深化概念,及时反馈。

  为了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起设计了如下练*:

  1.下面各式对吗?为什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对错)

  (1)3/4=6/8

  (2)3/8=12/2(3)3/10=1/5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36=8/12=2/()=()/24

  3.把2/3和10/24化成分线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把下面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用线连接起来。

  4/51/64/94/612/16

  3/42/320/256/368/18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 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 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 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 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学*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

  教具学具:

  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 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

  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新

  (二)、新知探索

  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尾照应、释疑解惑

  (三)、巩固新知

  判一判填一填找一找

  (四)、扩展延伸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利用阿凡提为三兄弟分地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探索新知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3,2/6,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 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巩固新知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题。其中“填一填”是基础练*,但也包含有6/12= ()/ ()的发散题。“判一判”也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说一说”是一种变换了形式的*题,难度不大,只不过说法不同,最后还安排了“想一想”环节,解决的方法已经蕴含在前面的“听一听”环节中。整个*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拓展延伸

  通过质疑反思、步步深入的交流活动,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究更深入,理解更完善。此时学生的视野已不尽限于分数的基本性质,而是扩展到研究分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的拓展性提问,使学生思维发散,联系实际,运用规律,并自然引出以后的学*内容,激发学生不断探索新知的欲望。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

  一、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优选【五】篇(扩展5)

——五年级数学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教学反思范文5份

  本节课的设计,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新知识沿着理解、掌握、熟练的过程不断前进,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很重要,但概念的数学不能给学生死记硬背,教师如果创设一种动手操作的情境,把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组成这些知识综合蕴含其中,既为真假分数的概念的理解埋下伏笔,也对学生的自主学*十分有利。

  课前预*,所有学生都能根据真、假分数的概念及其特点对分数正确进行分类。但请学生用假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或在数据上表示带分数则比较困难。

  针对这一现状,我对例2的教案进行了改动。在教具方面,原先准备用挂图教学,但考虑到挂图一次性呈现所有图案,不便于学生感受到一个圆是单位“1”,最后改为用自制圆片作教具逐一展示。在教学设计方面,原先准备一开始就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现在,学生是在我的引导下,逐步完成三个假分数的学*。特别是第二幅图,针对学生的困惑“为什么这幅图不能用7/8来表示”质疑,使其明确单位“1”,并且掌握假分数7/4的含义。从第三幅图学生独立完成情况来看,这样的改动是成功的。

  做一做第2题也是练*中的难点,需要老师辅导学生完成。在这里,我是这样指导的:我们把从0到1的线段长度看作单位“1”,请大家仔细观察把单位“1”*均分成了几份?

  请大家把1/6、6/6、7/6、13/6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指名板书,集体订正时问“为什么13/6在直线的这个点?”1/3表示什么意思?如果把单位“1”*均分成3份,1份是多长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请同学们将1/3、3/3、5/3在直线上表示出来。

  为什么3/3和6/6在同一个点上?

  问:请大家观察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师:我们将分数与1进行比较共分为两类。一类是真分数,真分数都小于1。另一类是假分数,假分数等于1或者大于1。

  这样分层练*,由易(分母是6的分数)到难(分母是3的分数),最后通过观察对比,对分数进行分类,形成正确的认知编码。

  学生质疑:最小的真分数为什么是1/N,而不是0/N?

  整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的分数和分子是0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我们课本上所定义的分数(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是不一样的。这两类特殊的分数是不能用课本上所说的分数的意义去解释的,它是靠分数的补充定义来说明的。有些老师认为0/12不是分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分数的补充定义。再者,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说明0/12是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1页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就是a÷b=a/b(b≠0)。”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可以为0,这时表示成分数就是分子是0的分数,例如:0÷12=0/12,所以0/12是分数。第二:0/12是什么分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第90页说:“在分数的原始定义中,没有包含分子为0的情况,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类推出0÷a=0/a(a≠0),所以补充规定:0/a=0(a≠0),并称之为零分数。在小学里,对零分数一般不作专门介绍,它在分数减法运算中自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比如0/12)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们叫作零分数,这种分数一般不独立出现,多出现在分数减法计算的过程中。

  今天上完了《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课,我和学生们都非常有成就感,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着实让我开心和兴奋,学生们也为自已精彩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一开始,我为大家创设了猪八戒化缘得到了3张饼,可如何把它*均分给师徒4人的情境。因为是学生熟悉又喜欢的西游记的人物,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又调动了他们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因此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当学生通过剪、画、拼等方法得到每人分得3个1/4,也就是3/4张饼后,我调整了情境,第二天猪八戒又化到了9张饼,他借助我们刚才发现的方法把饼*均分给了师徒四人,你知道他是怎么分的吗?此时学生又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当中去,有的发现能分到9/4个饼,有的说能分到2个整个的,还有1/4个。这时就有同学补充说是二又四分之一。

  于是我直接告诉学生像1/4、1/2之类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像9/4、5/5、5/3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这时眼尖的同学马上发问:那么二又四分之一又是什么数?我解释道:它叫带分数。这时马上有同学有疑问了:老师,带分数不也是分数吗?怎么不是分为三类?看!同学的质疑意识有多强烈。我提示道:你看一下,假分数与带分数有什么关系吗?我指着刚才得到的9/4与二又四分之一让同学比较。这时有同学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带分数可以化为假分数,所以分数只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在我充分肯定同学的发现后,又有同学举手了:老师,我知道带分数是怎么化成假分数的?因为一个饼可以分为4个四分之一,2是两个饼可以分成8个四分之一,再加上一个四分之一就是9个四分之一了也就是9/4。其他同学听了有的表示肯定,有的还一脸茫然,正当我跟同学说这是我们下一节课会学*的内容,如果不懂把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没关系,下一节课会继续学*时,又有一同学举手补充到:老师,我发现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只要把那个整数与分母相乘再加分子就可以了,分母不变。因为同学已自主发现了带分数转为假分数的规律,我也不想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因此顺势出了几个带分数让学生化为假分数,没想到同学居然都做对了。这时又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我发现要把假分数化为带分数,只要把分子除以分母就可以了。“是吗?”我非常欣喜的问道:“为什么只要把分子除以分母了?”“因为比如9/4,9含有2个4就是两张完整的饼,还剩1/4个,也就是9÷4=2……1因此就是二又四分之一。”

  看到学生有如此强的探究能力,我真的非常兴奋,也有意激起学生的挑战热情,说道:既然这样,我们来几个假分数大家用刚才发现的方法来试试看,验证一下猜想是否正确,学生就跃跃欲试了。当学生完成后,验证了自己的猜想是正确了以后,一个同学脱口而出:我们班的同学太棒了,连下节课的知识都解决了。我马上接口道:是啊,你们真太厉害了,让老师非常欣赏和佩服!全班同学都笑了,笑得那么开心,笑容是那么的灿烂……开心之后,我们又继续回到本课教学当中去,让学生去发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上完了这节课,我心情非常愉悦,为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能力而高兴,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而自豪。同时也对本节课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能取得成功?我想可能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1、注重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学生在疑惑中探究,在探究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不是把知识简单的传授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

  3、创设宽松的学*氛围,让学生敢说敢问。

  4、关注学生的思维,给学生较大的学*空间。

  5、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意运用赏识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探索能与学生愉悦度过四十分钟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

  在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一课时,我把对话带入学*之中,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研究,在研究中学到知识、发展能力。

  这节课我首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西游记”(八戒分西瓜)故事引入,很快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带着问题乐意、自觉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学*的全过程之中。边讲故事边让学生把藏在故事中的分数找出来。这样一来就能把专心听故事的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问题上来,唤起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学生再找出分数后,联系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说说分数单位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重点讲解5/4)。

  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对上面找到的分数进行分类。这样,学生在我设置的一个个障碍中自主探究真、假分数,不仅获得新知,还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汇报中,我适时引导揭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和特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后学生自己举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反思本课教学,有三点启示:

  一,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本节课我做到了。然而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别本末倒置。

  二,要有实践空间。一部好的电影作品,应留有一定的余地,应让观众有一定的想像空间。同理,在对话研究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

  三,从“独白”走向“对话”。本堂课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话,很好的解决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

  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生初步建立了分数的概念之后,引导学生利用对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的认识,通过学生熟悉的涂色表示分数的活动,运用类比推理得到四分之四、四分之五这样的假分数,并通过例3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假分数的感知。然后通过说理和讨论,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在练*第39页练一练第1题右边第3幅图时,有些学生认为涂色部分应该用八分之七来表示,这时我让不同见解的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讨论明确图中是把一个长方形看作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四分之一,涂色部分有7个四分之一,是四分之七,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完成对分数概念表征的修正和调整,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学思考。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