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

首页 / 教案 / |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 1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题

  五、作业

  朗读课文。熟背第5、6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 2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 3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 4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 5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

  幻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阅读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1)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4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阶

  jiē

  J

  阝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

  5.区别形*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

  *(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让学生学*“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8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题

  五、作业

  朗读课文。熟背第5、6自然段。

  附:板书设计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2)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菁选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2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状丽的。

  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能概括自然段的段意;重点学*第5、6自然段。

  【教学难点】

  懂得自然段中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学准备】

  人民大会堂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过北京的人一定会去看人民大会堂的。

  2、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儿?

  二、板书课题:参观人民大会堂

  今天我们学*《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看看作者和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时看到了什么?请大家打开书看课文。

  三、默读课文

  1、读前提出要求:

  (1)读准本课17个生字的音,划出生字词。

  (2)看看本课有几个自然段,在段前标出序号。

  2、读后检查效果:出示生字新词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四、朗读全文,

  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提示:注意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

  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简要点明本文的事、人、地和我的心情)

  2、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大家认真听,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1)再次指名读第2自然段,读后议论写了什么?(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教师补充:这个自然段独句成段,总述大会堂的特点。)

  (2)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登上台阶看到了什么?(板书:正门、**、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读中比较句子: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拨:这两个句子都是写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话只写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却写得更具体。除写了柱子的数(十二根)、质(大理石)之外,还具体写了色(淡青色)、高(六七层楼高)、粗(四个人合抱)。]

  反复诵读后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正门)

  (3)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

  这一段写了什么?怎样写的?(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这一自然段写了两点:

  ①天花板。只写五盏水晶玻璃大吊灯。

  ②地面。写大理石地面的光洁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板书: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大理石地面)

  比较句子:

  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引导学生分析句子:第一句只写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体写出了亮的程度: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映出倒影)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中央大厅)

  (4)教师范读第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①哪些是我看到的?(轻声读)

  ②哪些是王叔叔告诉我的话?(划出来,自读)(老师讲:啊!是独字句)

  ③文中怎样写天花板上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④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总的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概括段意: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的高大;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的电灯和大礼堂的用途。两个自然段合起来写:大礼堂。(从它的位置、大小、灯光、用途四个方面具体描述的)

  (5)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来到宴会厅;第二句写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句写宴会厅的宽敞;第四句进一步具体写宴会厅的宽大。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时的观察顺序写的。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皮椅子。

  指导学生从自然段首句概括段意:大礼堂的宴会厅。

  (6)指名读第8自然段。这段是概括叙述的:都很宽敞、装饰和摆设各不相同。也写了会议厅是干什么用的。(板书:宽敞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概括段意: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厅

  教师归纳小结: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记叙时是抓住了各部分的特点来写的。

  3、集体读第9自然段,概括:结尾段写了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就建成了,歌颂了工人阶级的伟大。

  4、总结性提问: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看了哪几处地方?

  六、作业

  1、读生字的音,连词想想新词在句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第二教时

  一、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3、指名朗读课文。

  4、指导背诵第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识记字形,指导

  1、重点指导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独体字各一个: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的变化。指导: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无光部。

  繁,上下结构。指导:糸部。

  具,独体字。写时要注意第三、四、五笔是短横,共三横,不要写成两横。指导:八字部。

  2、其它14个生字,自己思考、识记。练*查字、写字。

  三、指名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第4练*题

  五、作业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3、使学生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使学生感受到人民大会堂的壮观、庄严、绚丽的美。

  教学重难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有什么特点。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自学课文

  提出自学要求。

  交流自学情况:

  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词,并汇报理解词语的情况。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作者参观的地方,用笔标出)。

  (三)理解课文内容

  朗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比较异同: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第二课时

  (一)学*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读,思考:“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样?

  比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闪耀,能映出人的倒影来。

  师范读第五、六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4)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5)学生朗读。

  自由读第七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自学第八自然段: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结归纳。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八自然段。

  (二)齐读第九自然段。

  (三)总结:课文学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请用一句话进行表达。

  第三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读生字,提出自学有困难的生字,师讲解。

  自己识记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检查效果。

  (三)朗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完成课后思考练*4。

  (五)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第五、六自然段。

  预*《纸奶奶的生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5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7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3)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精选五篇)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1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红底镶金”、“眼花缭乱”等词语的意思,进一步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以及它的用处,感受人民大会堂建设者者的'创造精神。

  2.能联系上下文认识过渡句的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复*词语:

  参观倒影大厅礼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会简直眼花缭乱摆设

  2.学*课文。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读课文,用“”划出表现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2)讨论交流,教师点拨。

  第3自然段:正门**:红底镶金,闪闪发光

  柱子:12根六七层楼高4个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厅大吊灯:5盏

  地面:晶光闪耀

  第5、6自然段:大礼堂座位多:3层9600多个

  300多个10000人

  电灯多:像满天繁星

  灯光亮:灿烂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会厅金花彩画眼花缭乱

  大圆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会议门---宽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4)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正门

  ,中央大厅一一一;大礼堂一一一;宴会厅;

  会议厅一一一一一。

  (4)比较。刚才同学们说的和作者写的有什么不同?(课文还用了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

  ①用“--”在文中划出过渡句。

  ②说说这些句子是怎样把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的。

  3.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你知道写参观记还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东西有重点地具体写下来。

  (2)课文用“数字说明、描写、比喻”等方法写出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3)用过渡句把上下文紧密联系起来。这是参观记的写作特点之一。

  4.练*巩固。弹性作业,学生自选:

  (1).摘录自己喜欢的词语或摘录过渡句。

  (2)作业本5。

  (3)写出你出家门到学校的过程,注意写好过渡句。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3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4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5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二)板书课题。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三)自学课文。

  1、提出自学要求。

  (1)、把本课的生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来,借助拼音读几遍。

  (2)、再读课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词下面画上横线,再打个“?”(老师巡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

  (3)、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交流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看学生是否读通了课文)

  (2)、出示写有生字新词的活动卡片。

  (四)再读全文,整体感知。

  (作者参观过的地方,用笔标出来。)

  (五)逐段理解课文内容。

  (提示:注意每个自然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1、默读第1自然段。读后引导概括段意:王叔叔带“我”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我”的心情。

  2、学*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齐读。

  (2)、出示句子。

  人民大会堂真是雄伟壮丽!

  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

  比较异同,第一句话加上“真是”;把“。”改成“!”,读时强调“真是”,突出感叹,热情赞美的语气。

  (指名朗读,体会感情)

  (3)、带感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指名7人各读一个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参观了人民大会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样的顺序参观的?

  板书:正门:

  中央大厅:

  大礼堂:

  宴会厅:

  会议厅:

  追问:参观完这些地方,人民大会堂给作者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雄伟壮丽)为什么?

  1、带着思考题自读第3自然段,这一自然段时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大理石柱子

  指导观察投影片上的**,体会“庄严”的含义,讲读中比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层楼那么高。

  要四个人才合抱过来。

  (讨论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说第二个句子写得好。教师点播:这两个句子都是写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写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仅写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颜色的,而且用人们熟悉的可以想象出来的相仿的事物来说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这样写得更具体。)

  2、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前提出思考:这一段讲参观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出示投影“中央大厅”)

  3、教师范读5、6自然段,学生思考,勾画: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⑶文中怎样写天花板的电灯?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比有什么好处?

  (“天花板上有无数盏电灯,像满天繁星。”这个比喻句把无数盏电灯比作满天繁星,形象地说灯很多。)

  ⑷通过“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诉“我”的,这两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用途――***大会

  ⑸学生自由朗读5、6自然段,看板书练*背诵,指导学生按“大礼堂在哪儿,有多大,灯又多又亮,大礼堂的用场”的顺序加以背诵。

  4、自由朗读7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读,说句意,体会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话:第一句写出宴会厅的位置;第二句是说宴会厅的富丽;第三、四句分别从大厅里的摆设和能容纳的人数,说明宴会听的宽敞。每句话衔接紧密,是根据参观宴会厅的观察顺序写的。)

  在读议中板书:金花彩画五千人宴会

  讲读中引导学生独立分析句子:

  在这大厅里放着大圆桌和皮椅子。

  在这宽敞的大厅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排一排的大圆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学8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纲:这一段讲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读议板书:宽敞装设摆设各不同

  6、教师小结归纳: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参观的顺序记叙人民大会堂的。具体地描写了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等五个地方。通过作者地描写,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读2自然段。

  (二)齐读9自然段。

  概括:这么雄伟壮丽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颂了建设者的创造力和高度的积极性。

  (三)对照板书总结性提问。布置作业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会堂先后参观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

  第三课时

  (一) 复*检查。

  1、读生字新词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3、指导背诵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诵。

  (二) 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耀”左右结构,写时注意小结构部分笔画变化。

  “饰”的右半边不要写成“市”或“布”。

  “具”容易丢掉一小横,提醒学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识记。

  (三) 指导读全文,说说本课按参观顺序主要写了什么?

  (四) 完成课后练*・练*4。

  七、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八、板书设计

  28、参观人民大会堂

  正门:**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厅:玻璃大吊灯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万人

  大礼堂:电灯――像满天繁星 雄伟壮丽

  用途――***开会

  宴会厅:金花彩画 五千人宴会

  会议厅:宽敞 装饰摆设各不相同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4)

——人民币的认识教案3篇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课本第一册第52—54页的例题和第55页上的“做一做”,练*十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元、角、分间的换算。

  思想目标: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和注意节约的思想教育。

  能力目标:初步培养推理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各种币值的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交流导入

  我们买东西要花钱,钱也就是人民币,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向家长请教,也可以查找课外书了解有关人民币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你所了解到的知识。(学生汇报)(尽情地让学生发挥)

  同学们了解的知识可真不少,但每个同学了解的知识又是不完全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学*新课

  师:请先拿出你们带来的人民币,分一分类,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学生操作(可以分成硬币和纸币;也可以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按照学生的回答电脑演示,将同一类人民币放在一起。)

  1、教学例1,认识“分”币。

  师:请从分币中分别找出1分、2分、5分硬币各一枚,说一说,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学生回答,电脑演示硬币正反面图案。) 指出: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以换钱的方式,使学生了解这几种分币间的关系。通过电脑动画演示得出结论:1个2分可以换2个1分,1个5分可以换5个1分。

  2、教学例2,认识“角”币。

  让学生拿出10分,并说说自己的拿法。(有的同学拿了10个1分,有的拿了2个5分,有的拿了5个2分。)

  说明:10分就是1角,10分既可以换成一枚1角硬币,也可以换成一张1角纸币(电脑演示)。教师板书:1角=10分

  角币除了有1角外,还有哪些?你怎样区分2角、5角?5角硬币你认识吗?它与5分硬币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各种角币图案。) 指出:“角”也是人民币的单位。

  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第53页例2的填空,了解角币之间的关系,然后请同桌同学互相兑币。

  3、教学例3、例4、认识“元”币

  让学生拿出10角,同桌比一比,谁的拿法多。

  说一说元币的图案。板书:1元=10角 告诉学生“元”同样是人民币的单位。

  三、巩固练*

  1、做一做。

  2、拿出指定的钱数,看谁拿的对、拿的快,看谁的方法最简便。

  3、独立完成练*第1、2题。

  四、模拟购物

  电脑演示小小商店的商品及其价格,学生选出最佳、最合理的方案,并对学生进行节约用钱,珍惜爸爸妈妈劳动成果的教育。

  五、为什么人民币中没有以3、4、6、7、8、9作数的钱呢?了解纸币两面各是什么图案。

  【板书设计】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1元——→1角——→1分

  教学内容:课本第46-49页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元角分之间的进率:1元=10角,1角=10分。

  2、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应用意识及观察、比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培养学生把人民币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面值人民币、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储蓄罐: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

  2、看到它,你马上会想到什么?你们都有储蓄罐吗?春节一过,你们的储蓄管里是不是又多了些压岁钱,你打算用这些钱干什么?

  3、大家看,这个小朋友用自己的零用钱在干什么?还有很多灾区、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能上学。这个小朋友和你们一样,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

  4、刚才我们说了半天钱,钱在我们国家叫什么? 板书:人民币

  5、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要用到人民币?看来,人民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人民币,好吗? 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人民币,师:咱们每组的桌子上都放了一个袋子,你们轻轻地把里面的人民币都拿出来,倒在桌子上,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和你们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想一想,你是根据什么认识它的?

  2、口袋里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吗?有没有不认识的?那谁愿意拿着你认识的任意一张人民币上来,告诉大家它是多少钱?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3、生汇报 。

  4、刚才这几个同学都能结合*时生活经验,从人民币的颜色、数字、图案、大小来辨认,你们真是太棒了!

  5、咱们快来看,这张人民币是多少?背面的图案是什么?

  师:**代表咱们国家,爱护人民币就是热爱我们的祖国,所以我们应该……

  6、出示50元、100元,这些大额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师:老师发现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这么多的人民币你们都认识。(演示课件)

  (二)整理分类

  1、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桌子上的人民币,这样摆放是不是很乱呀,你们能不能整理一下分类摆放呢?喜欢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小组的同学可以合作。

  2、汇报:

  师:现在哪个小组愿意以上来汇报你们是怎样分的?

  ①纸的软硬 ②单位③颜色 ④纸的大小

  师:你们真有数学眼光,都能用不同的方法把这些人民币整理好,老师觉得你们真是又会动手又会动脑,这样下去你们会更聪明的。

  刚才,你们有的小组是把这些人民币按元、角、分来分类整理的,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

  按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呀?板书:元、角、分

  3、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我们来看看(播放课件)我么起来认一认以角为单位的┉以分为单位的┉

  (三)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学*,我发现别看你们年龄小,你们的本领可真高,那你们能帮我解决一个难题吗?

  1、现在谁愿意把我这一元钱给换成以角为单位的钱,帮老师这个忙?

  (10个1角;2个5角;5个2角┉┉)

  2、通过换钱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1元=10角(齐读)

  3、这就是元与角之间的关系,角与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们想知道吗?赶紧参加换钱的游戏,听要求:六个人一组,组长拿出一角钱,其他同学用分币和他交换,看哪组方法多。

  4、说说你们是怎么换的?通过这回你们之间换钱,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1角=10分(读)

  四、巩固应用

  1、前面我们掌握了人民币的知识,那你们会用它买东西吗?谁自己用钱买过东西?(生介绍)你们这么棒,我可要考一考大家。看,这有几件你们喜欢的商品,谁来读一读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2、如果你有10元钱你打算买什么?怎么买?

  ①如果你想好买什么就准备好钱。

  ②谁愿意把你买的东西怎样付钱跟大家说一说?

  ③买这样东西还可以怎样付钱?

  ④要付10元我应找你多少钱?

  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与角、角与分之间的进率。

  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的购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3.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勤俭节约的教育。

  教学重点

  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每个学*小组(2人一组)准备一个纸盒,纸盒里至少有l角、2角的纸币各5张,硬币各5枚;5角的纸币各2张,硬币各2枚;1元的纸币1张,硬币1枚。最好能准备一些1分、2分、5分的纸币或硬币。

  教学过程

  一、情境激趣

  1. 出示例题第一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 提问:你们从图中看到些什么?你们买过东西吗?买东西要用什么?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

  3. 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评析:从购物情景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

  二、自主探究

  1. 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1)提问:你们认识人民币吗?请你从盒子里找出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本组的小朋友听。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逐一介绍面值不同的人民币,教师随机补充,并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分别展示出来。

  [评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都接触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认识,通过找出认识的人民币,向其他同学介绍,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在讨论中学*。这个教学过程,给学生创造了和谐、民主的学*氛围,让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主动构建知识体系。]

  2. 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让学生辨认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节约用钱的思想教育。

  (2)提问:小朋友,你们能把这些人民币分分类吗?请学生拿出盒子里的人民币,小组合作分类。

  学生汇报分类情况,并说说分类的依据。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出人民币的种类有:硬币、纸币;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评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的环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提出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学*中不知不觉地认识了人民币的单位,实现了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真正把学生推到了活动主体的地位。]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5)

——《认识人民币》幼儿园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前期经验的准备:

  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幼儿了解:人民币的特征(都有**);人民币的种类(纸币和硬币);人民币的面值及相应的汉字。

  二、的换算关了解不同面值货币之间系:

  1、幼儿展示各自带来的货币,并介绍自己带的10元人民币的组合。

  2、出示纸币和硬币的分、角、元,介绍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10个1分等于1角,10个1角等于1元,10个1元等于10元。)

  3、换算练*(教师或幼儿出题)

  例:出示5角硬币,可以换几个一角?

  出示10元纸币,可以换几张5元?几张2元?几张1元?

  三、实践操作(游戏——“买玩具”):

  出示一些贴有标价的玩具,请幼儿用自己带来的模拟买玩具。(最好每人能买到一个玩具。)

  告诉幼儿这是游戏,买来的玩具可以玩一会儿,以后再用玩具换回自己的钱。(用玩具模拟买卖比较合适,这样幼儿买好了可以玩,如果是食品和其他用品,幼儿不能吃和用,游戏的积极性会受影响。)

  买卖过程中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幼儿识别玩具的标价,尝试进行货币的换算。

  算错的顾客可以回到座位上继续思考,想好了再买。还可以提供一些可操作的货币,让幼儿边摆弄边思考,降低换算的难度。

  活动反思:

  《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

  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还有孩子们年龄小,*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2、学具的缺乏使得学*成为纸上谈兵:考虑种种因素,害怕让学生带人民币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没有让孩子们带学具,致使学*这部分知识成了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操作,完全是靠想象完成,效果当然不理想。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用品,买学*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2)提问: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指名交流)

  (3)谈话: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几类,你可以怎样分?请小组同学一起分分看,想想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分法。)

  (4)提问:如果把这些人民币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

  (5)说明:按照人民币的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将人民币分成用纸做的纸币和用金属做的硬币。

  (6)师问:如果分成三类,又可以怎样分呢?为什么这样分?(指名交流,师随即板书:1元(壹圆)、1角(壹角)、1分(壹分))

  (7)说明:这种分法是按照人民币的单位来分的,“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单位。(板书:在元、角、分下面加着重号。)请组长把这些1元、1角、1分的人民币都放进盒子里。

  (8)谈话:生活中你用1元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角钱买到过什么呢?(指名回答)用1分钱能买到一小块橡皮吗?(指名回答)说明:在元、角、分这三个单位中元最大,分最小。

  2、认识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情境图)谈话:下面让我们跟着小朋友们去文具柜台前看看,你能看到哪些商品的价格呢?(指名交流)

  (2)(媒体播放:练*本1元钱,我付10角可以吗?)提问:小明想买什么?(指名回答)他说什么?你们觉得可以吗?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提问:用10角可以买到1元的练*本吗?为什么呢?(指名交流,说明理由。)

  (4)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一下。(媒体出示元角换算图,生边看边一角一角地数。)问:1元=( )角(生齐答后板书:1元=(10)角)

  (5)谈话:分是最小的人民币单位,你知道1角等于几分吗?请你和小组里的同学讨论一下。(小组交流,师巡视了解情况)

  (6)提问:1角等于几分?(指名交流)大家同意吗?(生答)谈话:下面让我们一分一分地数数看。(媒体出示分角换算图)

  (7)揭示:1角等于几分?(生齐答后板书:1角=(10)分)

  (8)(及时反馈)谈话: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发现元、角、分虽然是不同的单位,但它们之间却是有关系的,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记得牢不牢。(出示换算练*)

  3、认识5角、5分、2分的人民币。

  (1)谈话:为了使用方便,国家除了发行1元、1角、1分的人民币外,还发行了其他面值的人民币,请各小组的组长拿出2号信封,取

  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成员一起认一认这些面值的人民币。(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

  (2)谈话: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认认看,其他同学看看他说得对不对。(媒体出示这些面值的人民币,指名交流。)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请组长把这些人民币也放进盒子里。

  4、教学“试一试”,加深对人民币单位进率的认识。

  (1)(出示“试一试”第1题)谈话:老师想知道 1张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5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角的人民币举起来。

  (2)交流:你们拿了几张5角?(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3)(出示“试一试”第2题)谈话:几枚5分的人民币可以换成1枚1角的人民币?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下,商量好后,再请组长在盒子里拿出5分的人民币举起来。

  (4)交流:你们拿了几枚5分?(指名交流,媒体演示。)为什么可以这样拿?其他组也是这样认为的吗?(学生回答后,揭示答案。)

  三、 组织练*,深化认知。

  谈话:让我们带着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问题。

  1、 想想做做第1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问: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

  (2)提问:这张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正好可以买到什么物品?(指名交流并连线)

  (3)每张人民币上都有我们国家的**,象征着国家的尊严,所以我们不能在人民币上乱涂乱画,随便揉搓,要爱护人民币。

  2、 想想做做第2题

  (1)(媒体出示第1小题)提问:这张图什么意思?一共有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2)(媒体出示第2小题)提问:这张图又是什么意思呢?一共是几元几角?为什么?(指名交流)

  3、 想想做做第4题

  (1)(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提问:图上这些商品的价格分别是多少?(指名交流)

  (2)问:哪两样商品的价钱合起来是1元?为什么?(指名交流)

  (3)问:还可以买哪两样商品?(指名交流)

  4、 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小明要给外地的哥哥写信,来到邮局,告诉叔叔(买1元2角邮票。)媒体出示问题:可以怎样付1元2角?

  (2)谈话:小组讨论拿出1元2角可以怎么拿?比比哪个组的拿法多。(小组活动后交流拿法并板书。)

  6、拓展练*

  谈话:

  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图案和颜色都有所不同,下面让我们找准人民币上的关键地方,认一认这些人民币的面值,比比谁的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会在购物活动中进行简单的人民币的加、减计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3、让学生初步认识商品的价格,学*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加学*的兴趣,接受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1元以内的人民币的面值及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人民币的换和取。

  教具准备:

  多媒体,1号信封(1元、1角、1分的纸币和硬币各一张),2号信封(5角、2分、5分的纸币硬币各一些)。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任务。

  1、 (媒体播放情境)谈话:星期天,小芳和几个同学去商店买学*用品,买学*用品要用到什么?(指名交流)

  2、 谈话:买东西要用钱,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在我们国家

  买东西通常要用人民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二、 自主探索,掌握新知。

  1、 认识1元、1角、1分的人民币。

  (1)谈话:你认识下面的人民币吗?(媒体出示)请组长打开1号信封,取出里面的人民币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认一认。(小组活动,师巡视了解情况。)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6)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菁选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着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5、6自然段。

  5、认识祖国的建设成就,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词句,认识人民大会堂各部分的特点;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为重点。

  结合插图,启发想象,引导体会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为难点。

  教学思路:

  本课仍按照“三读一练”的程序教学。即初读课文,了解全文大意;细读课文,按自然段学*,然后划分结构段;精读课文,概括全文主要内容,并组织学生谈学*收获;最后按照《思考·练*》的要求安排综合训练。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写的都是参观人民大会堂各个部分的情况,结构上有相似之处,便采取了精讲第3自然段、教给学*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学的教学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点训练连句成段的凭借,故仍作具体指导。

  思维训练是提高理解能力的关键,所以特别注意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议论中加强引导。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古老的长城、故宫,现代美丽的首都机场、亚运村等等,它们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丰姿。今天,老师也要带同学们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参观一处雄伟壮丽的建筑——人民大会堂。

  二、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到过北京吗?见过人民大会堂吗?你见过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子?

  3、简介:人民大会堂是我国全国***大会的会址,是党和国jia领导人跟***商量国家大事的地方。另外,***还经常在这里会见外国贵宾。

  三、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指名朗读课文。

  3、回答问题。

  (课文主要写了“我”随王叔叔参观人民大会堂的经过。)

  四、细读课文。

  1、学*第l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2)议:从“我高兴极了”你想到了什么?(从“我高兴极了”一句会使读者想到人民大会堂一定非常美观、雄伟,很值得参观。)

  2、学*第2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议与导。

  ①这句话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导理解:的确是……)

  ②跟上文联系,这一句说出了“我高兴极了”的原因;跟下文联系,下文具体讲人民大会堂如何雄伟壮丽的。所以这一自然段是——过渡段。

  3、学*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讲“我”参观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议与导。

  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有什么特点?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点?

  (要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有关词语的理解谈感受。)

  (3)默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议论后概括:这一自然段写了人民大会堂正门的**和柱子,总的特点是雄伟壮丽。

  4、自学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学课文。要求:根据学*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学提示”,默读课文,找出答案;同时记下不懂的问题。(自学提示:①“我”参观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听王叔叔说了什么?③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④各处有什么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检查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要求学生逐段回答问题,同时引导理解有关词语句子,并解答学生的疑难。

  ①学*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名贵矿石。水晶玻璃指一种优质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闪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很耀眼。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中央大厅的天花板和地面,特点是美丽壮观。

  ②学*5至6自然段。

  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结合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谈感受。

  第5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写大礼堂又高又美观以及它的用处。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概括:

  这两个自然段写了大礼堂的雄伟壮丽。

  五、练*。

  1、有感情地朗读前6自然段课文。

  2、熟读并背诵第5至6自然段。

  3、指导写生字(前9个生字)。

  指导重点:耀、繁。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

  在学过的几个自然段中,课文从“我们”参观的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二、细读课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思考:这一自然段写参观哪里?(宴会厅。)共有几句话?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2)议与导。

  第1句写宴会厅的位置(或“我们”来到宴会厅);第2句写看到的金花彩画多而美;第3句写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写通过王叔叔的介绍进一步说明宴会厅宽敞。

  眼花缭乱:眼睛看复杂的色彩而感到迷乱。

  “我”为什么会看得眼花缭乱?(因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画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缭乱。)这一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连起来的?(先讲参观的地点是宴会厅,再讲进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画的感觉,接着讲所看到的大圆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绍的具体数字讲宴会厅之大。)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宴会厅的宽敞和壮丽。

  2、第8自然段。

  (1)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2)议与导。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之美观(应举例说明)。

  命名:给予名称。

  贵宾:尊贵的客人。

  概括:

  这一自然段写了会议厅多而宽敞、各有特点。

  3、默读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书,想想课文从哪几个地方写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

  (2)议与导。

  ①王叔叔的话是什么意思?(人民大会堂建筑时间短,速度快。说明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伟大力量。)

  ②“我”的话是什么意思?(对祖国建设成就发自内心的赞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读课文。

  1、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篇课文写了参观人民大会堂的过程,介绍了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四、综合训练。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思考·练*》第2题。

  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展开议论。

  (每组中的前一个句子给人的认识比较模糊;后一个句子不但能给人具体、准确的认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导思考: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具体?(首先要仔细观察,其次是积累词语。)

  3、指导写字(后8个)。

  指导重点:敞、饰、具。

  4、完成《思考·练*》第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

  2、弄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练*归纳段意。

  3、学会本课12个生字。练*用“宽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五、六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人民大会堂伟壮丽,弄清各段人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幻灯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

  1、你去过北京吗?在***广场西侧有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会堂。

  2、出示幻灯。

  3、提出预*要求:轻声读课文几遍,做到读正确、流利。

  4、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二、检查预*。

  三、再次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的是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参观了哪些地方?

  四、讨论交流。

  1、谁去参观了人民大会堂?

  2、参观了哪些地方?

  五、讨论分段。

  这篇课文可以分成几段?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读第二段。把这一段中描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句子画出来。

  2、讨论,交流。

  (1)指名读画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绍的?

  (3)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礼堂的特点。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齐读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情不自禁”?

  八、归纳段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归纳段意。

  2、指名回答讨论。

  九、完成思考练*3。

  1、指名读词语。

  2、练*用带点词造句。

  3、抄写词语两遍。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听写词语。

  2、背诵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练笔。

  1、指名读题目,明确要求。

  2、同桌讨论要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如何写具体。

  3、指名谈谈自己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其它同学可做补充。

  4、写完后请同学朗读自己的练笔作文,并说说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鼓励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26参观人民大会堂

  礼堂 宴会厅

  大 齐

  雄伟

  壮丽

  亮 异

  大厅 高 会议厅

  正门

  知识目标:

  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提高阅读能力。

  思想目标:

  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

  重点:

  弄清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

  难点:

  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时:

  第2课时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言:同学们,你们去过人民大会堂吗?你了解的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生答)

  师言:(出示。课件)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标志性的建筑,面积达171800*方米,正门朝东面对***广场。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会议都在这里举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参观人民大会堂》。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参观的顺序,现在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的参观顺序。(生答同时板书)

  二、新课

  师言:请同学自读你喜欢的部分。(生读)

  师言:你想要学*哪部分?喜欢同一部分的同学到一起共同学*。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几种学*方法,请同学们选择适合你的方法来学*。(出示。课件)

  1、小组学*

  2、小组汇报。

  师言:小组汇报,开始我们大会堂之行。哪个小组愿意先来汇报。

  学生汇报。

  生言:“有六七层楼那么高,要四个人才合抱得过来。”形象地说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层一共有九千六百多个座位,加上**台上的三百多个,全场能坐一万人。”用具体数字说明大礼堂的雄伟。

  师言:作者叙述了这么多地方,那他的参观顺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标志性的句子谁能找到读一读。

  师言:我们掌握了参观顺序,你一定也到过很多地方,请你按参观顺序介绍一处景物。

  学生思考后发言。

  三、总结

  今天我们跟随作者参观了人民大会堂,体会了大会堂的雄伟壮丽,这样的大会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们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到北京身临其境去体会一下。

  一、素质教育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

  2、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句与句的联系。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庄严”、“晶光闪耀”、“灿烂”、“摆设”等词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训练点

  1、以第三自然段为例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

  2、说话作文时,能连贯地表达要说、要写的意思,培养写作能力。

  ㈢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学生努力学*,奋发向上,建设祖国。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点。

  ㈡难点

  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的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㈢解决办法

  1、重点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作者参观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这些东西怎么样,从而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的特点。

  2、难点的解决办法

  让学生弄清写宴会厅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什么意思。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㈠自学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结合预*与课后思考问题找出不懂的问题做记号。

  ㈢在读议中弄清人民大会堂各处建筑的特点和描写宴会厅一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㈣背诵5、6自然段

  五、教具准备

  人民大会堂投影片;思考·练*2比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1、同学们,谁到过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会堂的。谁给大家说说人民大会堂是什么样的?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不要遗憾,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学*《参观人民大会堂》饱览它雄伟壮丽的风采。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7)

——热闹的人民广场作文实用5份

  今天,我们一家去了人民广场,人民广场里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有喷泉,光柱,还有大屏幕的电视和很多的游乐设施。当我走进广场的时候,看见了一条条白色的带子,我还以为是什么东西,走进一看原来是喷泉啊!

  那喷泉喷起十几米高,就算我站在广场的外边也能看的到。在看喷泉的时候,突然看见喷泉变成了彩色的了,于是我就想喷泉为什么会变颜色了呢?哦,原来是灯光照在了喷泉上面才会变成这样的。灯柱变幻的彩色的光,像一个个穿着彩色衣服的士兵。

  看完了喷泉,我们又去看了一会电视和玩了一会游戏!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就很晚了,于是我们就准备回家了。这就是我美丽家乡的人民广场,乌海的景物特别多,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人民广场!

  阳光柔和、微风吹拂的下午,我和妈妈来到了人民广场。那里虽然风景迷人,但是更让我入迷的还是那翠绿的柳条,在微风的吹拂下像新疆小姑娘的辫子让湖水为“她洗头”。我拿着新买的照相机对着那优美的风景给妈妈来了个景与人的图片。

  蝴蝶又不甘示弱了 ,在我身边飞来飞去表示“她”也十分迷人。那蝴蝶停到柳叶上,摆了个造型让我拍,“咔嚓”一声,我还真把“她”拍了下来。

  我又来到了喇叭花从边给喇叭花也照了一张风景图……

  照了这么多相我还真不知道再照写什么了。突然,一阵微风吹过,里面夹杂着淡淡的清香,我不由自主的嗅着这股清香来到了一棵树前,睁眼一看,是桂花呀!那清香纯净疏淡,而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玉石雕成的,很有点冰清玉洁的韵致,十分让人喜爱。

  接着,我们又去了固城湖。只见那湖水通向天边,好似与天相连,一艘艘船停在岸边让我目不暇接。我们最后从其他地方伴随着微风回家了。

  我的家乡在中宁,这里有一座美丽的人民广场。它既宽阔,又美丽。它座落在县**的正南面。

  在人民广场有二十一面红旗。一阵微风吹过,红旗就高高飘扬,从远处看是那样的威严,壮观,圣洁。人民广场有很多有趣的景点。有一个圆形的喷泉,前面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喷泉池,广场的喷泉是由主喷泉,次喷泉,周围是由很多小喷泉组成的。两个喷泉开水的时候,有数不清的水珠升上去,落下来晶莹的水珠好看的很。上上下下的水珠飞浅下来时候时那声音奏成一首美妙的乐曲。

  在长方形喷泉的边围有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不知道是谁刻的字,上面的动物画的栩栩如生,刻的字如画,画如字,在人民广场正中央有一座雕塑,名叫"明珠杯"那可是稀世奇雕,不可一视。大家可不要小看它,它可以说是我们中宁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噢。一到晚上人民广场非常热闹。五颜六色的灯光把广场照耀的闪闪发光。射出十几种不同的色彩,这个是红色的,那个是绿色的,黄色也出来比美。到处都是三三两两的人们在散步。有的在看电;有的小朋友在玩滑板;有的人们在学跳交谊舞。从远处看就像蚂蚁大搬家。五六十岁的老奶奶也不服气,上去跳几下子。

  人民广场真是热闹非凡呀!我喜欢美丽的人民广场,更喜欢我的家乡。

  人民广场分为四个区:儿童游乐区、绿化区、活动区、外围区。

  我们首先来到儿童游乐区。这是专为小朋友设立的。里面有一些电动玩具车、气垫乐园等许多游戏玩具,一些三、四、五岁的小孩子在开心地玩着。看着他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我好像又回到了幼年时代,不禁也想和他们一同游玩。

  过了儿童游乐区,我们来到了绿化区。这里,都是些由不锈钢护栏隔离开来的大块大块的草坪,像一块块柔软美丽的地毯,在这绿色的“地毯”上,有各种鲜花点缀的图案,分明是城市绿化园林师傅们的精心杰作。绿化区的中央是**坛,一根高耸入云的不锈钢旗杆上,一面鲜艳的***正迎风高高飘扬,一块块扇形花坛有规律地环绕排列在**坛四周,花坛里的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祖国繁荣富强。**坛的后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喷水池,池中水清见底,池面,不时有蜻蜓在点水嬉戏,微风过去,池面上荡起闪闪麟光。喷水池四周有很多花木环绕,彩蝶悠闲地上下飞舞、穿梭于花木之间。这一切,将整个广场衬托得如一幅美丽的图画。

  最热闹的还数绿化区旁边的活动广场。广场上,大理石地面光亮整洁,从活动广场中心开始,由一块块大理石铺成环型,成扇形放射状,最中央的部分和最外围的部分为紫红色,中间层部分为灰白色。活动广场上人很多,有的在滑旱冰,有的在抽陀螺,有的在悠闲地散着步,还有的在骑车。今天,活动广场左侧的边缘搭建了一个临时舞台,“十堰市首届美容美发化妆技术竞赛暨市美协理事会”正在这里举行,舞台的侧边,是一个个化妆品展示台,吸引了众多游人在这里驻足观看。就在这个舞台的里侧,是一块与**坛绿化区遥遥相对、互为呼应的微型绿化带,这里除了有一些微型雕塑造型外,如今,在绿化带中放养了几百只洁白的鸽子,一些年轻的父母们正带着他们的孩子在这里喂养鸽子,鸽子飞到人们的手上吃食、飞到人们肩上嬉闹,在这里,人鸽友好相处,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感受到和*带来的美好生活。

  如果你问我家乡最喜欢的名胜古迹是什么,我就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您,就是我们热闹非凡的人民广场了。进入人民广场,映入眼帘的就是几根直入云霄的石柱,好像可以刺破青天,石柱上雕刻着两条长龙,他们姿态不一,好像在一起搏斗,战力不分伯仲,他们雕刻得栩栩如生。

  绕过石柱,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座音乐喷泉啦。当夜幕降临时,音乐喷泉跟着音乐美妙地起伏,变化万千。有的像绽放的花儿,婀娜多姿,有的像一只只小动物,让人好想摸摸他,还有的像一本本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各种各样,瑰丽无比。

  走过音乐喷泉,呈现在眼前的就是人民广场。每逢双休日时,人民广场就热闹起来,有的老人在跳广场舞,十分有节奏地一甩一挥,有的小朋友在放风筝,你瞧,他们一个个都满头大汗。还有的一些中年人站在一旁聊天,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在不远处是一块绿油油的草坪,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在空中跳着优美的舞姿,花儿在小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它们白的似雪,红的似火,每一朵都绽放着自己的魅力。广场的另一边则是孩子们的天堂,湖面上漂着各种各样的小船,有鸭子形的、兔子形的、乌龟形的,但是我最喜欢的是兔子形的,坐上去感觉舒服极了,仿佛来到了妈妈的怀抱。

  人民广场的美景,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欢迎你们来细细观赏。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8)

——认识人民币大班教案实用5份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重点:

  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

  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你们知道它们的名称叫什么?"(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

  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

  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教学反思

  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2、大班幼儿对数字有一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展开“兑换”这一环节,我从简单的2角兑换1角到5角兑换2角和1角,一步步引导幼儿掌握了简单的兑换关系

  3、老师适时把自己当成幼儿,既是活动的主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幼儿在*等的氛围中和老师打成一片。

  4、本次活动整个过程幼儿很活跃,超乎我本人想象中,以为会是枯燥的一节课,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了解教材,更加要去了解幼儿。

  5、如果再上这节课,我会在此基础上,加入故事情节,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地了解人民币,并提升他们的爱国情怀。

  活动目标:

  1.感知,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元,角,分。

  2.知道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微,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要爱护人民币。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钱币"的换算。

  活动重点: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知道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活动准备:

  1.相关课件,各种面值纸币和硬币若干

  2.学具:每组一盒人民币,内有元、角、分若干,"超市"货架及货物,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教法:提问法观察指导法,组织游戏法,操作法学法:观察法,探究法,体验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2)、知道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货币: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知道上面有国微)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3)、幼儿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

  2、了解等量关系:

  (1)、教师告诉幼儿元、角、分的等量关系。

  (2)、幼儿按老师的出题,选出对应的钱币:

  一元等于几角?"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教师小结,今天你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学会了用钱购买物品,今后不要乱花钱,要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四、活动评价。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评价五、活动延伸:

  最后,还有一个小小的任务,利用假期休息时间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场,超市等地方详细看一看大人如何购物,如何使用人民币,也可以自己去购买,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诉老师.

  活动反思:

  本节课来源于大班下期《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到人民币,如收到压岁钱,随大人去超市购物等。有小部分的孩子已有亲身购物的经历,所以他们对人民币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有探索的需求。而大班下学期幼儿对10以内数的分合有了一定的理解,这也为感受10元以内人民币的数量关系作了知识方面的准备。在本次活动中,认识人民币,知道面额的大小,了解元与角的关系,是个重点,而使用人民币进行分解组合,有计划合理消费是个难点,整个活动以“认识人民币”——“识别人民币面值大小”——“为灾区小朋友购买学*用品”三个环节来贯穿,从而让幼儿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来获得人民币的粗浅知识,练*10元以内人民币的分解组合,及养成方面的教育。

  在第一环节中,我使用了课件、实物等教具让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来让幼儿认识人民币及其面值,知道它们的单位大小关系。在活动中发现幼儿能够很好的掌握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而对元与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不清楚,所以我请幼儿比较:数字相同、面值是否也相同。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知道其单位不同、数字不同面值也就不同。

  第二环节,根据幼儿的知识准备,我们设计了超市购物的游戏,让幼儿来感受x元钱的不同组合形式。这里我们给幼儿准备了10元、5元、2元、1元面额的人民币,在操作活动中,我们为幼儿提供的数字钱也是有讲究的,10元只有1张,5元面额的有1张,2元面额的有1张,1元的比较多,这样做就是要促使幼儿在没有X元面额的情况下动脑筋去尝试别的组合形式。而且这里我向幼儿提出了要求,购物后幼儿之间要互相交流,这个要求的提出促使孩子一方面进行合作,另一方面也在进行着自我纠正,自我调节。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收银员教师的收钱环节,既对幼儿的操作进行了验证,又使活动更加情节化、游戏化了。

  活动目标:

  1、知道人民币的特征和面值。

  2、了解货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前期经验的准备:

  1、幼儿对面值1元、5元、10元的人民币有初步的认识。

  物质准备:

  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标有价格的玩具若干、幼儿每人带架子10元的不同面值的硬币或纸币,并将它们插在透明的卡片上

  环节预设:

  一、认识人民币: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9)

——参观的介绍信实用5篇

xx纪念馆:

  兹有我单位xx同志等二人前往你处带队参观渡江战役纪念馆,团队共50人,请予以协助。

  XXX

  XXXX年XX月XX日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特色班师生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介绍信

  湖北省博物馆:

  兹有我单位教师、学生等248人到你处参观,请接洽并予以协助安排参观。

  湖北经济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20xx年x月x日

xxxx医院:

  兹介绍我院xx等同志,前往贵单位进修学*腹腔镜、宫腔镜、胆道镜、前列腺等离子汽化刀、关节镜的保管及手术上台事宜,进修时间为20xx年XX月XX日到20xx年XX月XX日,请予以接洽。在我院医护进修学*过程中,请按照贵单位规章制度的要求,给予严格管理。感谢贵单位的合作和支持!

此致

敬礼

  (有效期5天)

  xxxxx卫生院(公章)

  xxxx年xx月xx日

*******科技馆:

  兹有我单位*****跆拳道馆共xx人到你处参观,请予以接洽并予以协助安排参观。

  参观人数:xx人

  参观负责人:***

  联系电话:*****

  参观时间:20xx年**月**日

  盖章

  20xx年**月**日

xxx馆:

  兹有我单位中韩跆拳道馆共x人到你处参观,请接洽并予以协助安排参观。

  参观人数:x人

  参观负责人:xxx

  联系电话:xxxxx

  参观时间:20xx年xx月xx日

  20xx年xx月xx日


《参观人民大会堂》的教案实用5篇(扩展10)

——游人民公园日记实用5篇

  人民公园半日游今天我特别高兴,孙老师说要带我们出去玩,我早早的就来到了孙老师的家里。

  到那里的时候,孙老师还没吃饭,我是第一个来到的`。我们来到人民公园,一进门我就被一群小雕像吸引住了,那些小雕像不大,但很可爱,有孩子、有小动物。我爬上去,抱抱这个,摸摸那个,还没亲*够,同学们却等不及了,他们大声叫我快走,我知道他们为什么那么着急,他们是想去滑旱冰。孙老师带我们来到旱冰场,那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滑了,女同学们很快进了旱冰场开始滑起来,我跟老师说我不滑,我怕出洋相,孙老师说没事,哪有一开始就会的。但我也不愿意玩,我就在场外看他们滑。最可笑的是王胜男她不会滑,像一只笨小鸭,刚一进去就摔了一跤。孙老师也教他的儿子滑,从后面推着他像是推小车。孙老师看我没意思,就领我们去玩别的,孙老师问我们想玩什么,女生说玩蹦床,我却想玩碰碰车。于是孙老师交了钱,让我们玩碰碰车,女生们则去玩蹦床。我跟孙轶一台车,先玩的小熊车,后来又开大白鹅车。坐在小车内,我们像威风的大将军,在战场上任意驰骋。场地内还有一个小孩也在玩碰碰车,我告诉孙轶撞他,但孙轶不撞,我抢过方向盘,我撞了那个小孩。玩完大白鹅,孙轶又开了一会儿**,然后我们就又开始玩秋千。

  时间过得很快,大家都觉得还没玩够的时候,到中午了。我们只好跟着孙老师离开了公园。这半天,我过得很快乐。

  今天是元旦节,妈妈带我来人民公园感受过年的气氛,这可把我高兴坏了。

  在公园对面的马路,你都可以直接闻到芬芳扑鼻的花香,看到人们那灿烂的笑脸和喜庆的衣服,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过年的喜庆与公园的喜庆。

  刚进大门,你就可以看见一块巨大的石头,这石头被人用鲜红的彩带打扮着,但你仍然可以看见镀金的“人民公园”四个大字。

  再往里走,你可以看见个充满除欢乐的地方,那是一个假山和水池相结合的地方。假山上,有着三条栩栩如生的鲤鱼雕像建在假山上,细小的鱼嘴里喷出一条条细长的水流。还有一条巧夺天工的长龙盘旋在假山顶上。在假山前,有着一个水池,水池里,许许多多的小鱼在里面游来游去。有的三三两两地追逐着,有的抱团聚集着,仿佛交谈着什么,有的欢快地跃出水面,好像是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美丽。人们看到这里,要和鱼儿玩似的,都轻轻地向水中拨水。

  看看假山与水池的左边吧!一朵朵的鲜花在地上盛开着,红的、紫的、黄的'……花也被人剪成各种各样,有像五角形的,有像爱心的,有被人们剪成“人民公园”四个字的,还有……在花丛中,也有许多蝴蝶和蜜蜂在翩翩起舞,仿佛是一个个仙子在希望与人们共舞。此刻,人们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恨不得把每一个瞬间、每一个小地方都拍入手机内。

  最后我们来看看假山与水池的右边吧!那里是人们休闲的好地方,叫“紫藤长廊”。在那里,人们可以闲聊,可以休息,可以被紫藤花遮阳,获得凉爽,还可以……

  啊!人民公园!你可以给我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这些回忆我会藏到永远!

  今天早上,妈妈带着我们来到了人民公园,早晨的景色把我们全都迷住了。

  走进人民公园北门,两边是一些花坛,里面的花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花坛是棕红色的,给花儿配上了好看的背景。花坛的后面是宣传标语牌,上面写着: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他们的前面是由水泥方砖铺成的小路。小路的两旁是蘑菇型的,胖嘟嘟的小树,真是好有趣呀!小路的尽头是一个大花坛,好多好多花围成一个大圆圈,围着一个大石头,石头上刻着:“人民公园”几个大字,旁边还有几个小字:陈巨锁题。这个名字可起的真奇怪。

  再往里走,可就不是那圆嘟嘟的小树了,而是苍翠欲滴、高大挺拔的大树,它们站在阳光里,威风极了。快走到人工湖时,我感到身上有丝丝凉意,远望,人们的船在湖面上行驶,鱼儿跳来跳去,好像在对人们打招呼,这情景无论是谁都会被迷住的。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想把这令人陶醉的情景画下来,由于没有带任何画画工具,只好接着往前走。我们上了假山最高的亭子上,这里可以俯视整个人民公园,那碧波荡漾的湖水,那随风飘动的'柳枝,那四季常绿的松树,都拥有着自己独特的美丽。

  公园的西南角是游乐设施,这里总是让孩子们眼发亮光。玩高空蹦极,我们喜欢这未曾有过的刺激;玩升降飞机,我们喜欢飞上天空的感觉;玩淘气堡,我们有一种自由的感觉……

  在人民公园里,我们可以欣赏这里的风景,我们可以实现玩耍的愿望。人民公园是我们所有人的天堂!

  人民公园游景

  今天我去远足了,目的地是人民公园。

  我坐着车,拉着妈妈的手,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到人民公园游玩。

  我来到公园门口,两只雄狮映入我的眼帘,它们像这个公园门口的守护神,在这里蹲了几十年了,看着每一个经过的人。

  走进公园,有一个空旷的空地,商店里的人们在匆匆忙忙地做生意;游玩的人们戴着太阳镜拿着相机拍照;清洁工顶着烈阳清理地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工作服。每个人都熙熙攘攘,好像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我也融入了到这个集体,不知疲惫地继续向前走游览这里的.变化。

  人民公园里的每个项目,那个不是振奋人心?我来到红棉山莊前,看着在墙上的古画体会古代时的文明!来到金鱼池前向水里嬉戏的金鱼打招呼,你们好!小金鱼!来到旋转木马前看着一匹匹健壮的马载着小朋友们奔跑,带给小朋友们快乐。在碰碰车场里,欢乐声和尖叫声混合在一起,碰碰车场里充满了欢乐。在反斗城里面人声鼎沸,小孩们在建筑里爬来爬去,好像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大人们在那儿叽叽喳喳地讨论,讨论啥呢?我猜他们肯定在讨论他们孩子的学*。

  这时,我们也该回家。在路上我们感受着吹过来的一缕缕清风,听着公园里传来的虫鸣鸟叫,带会着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了一身轻松。

  早晨,夏姑娘醒来了,它乘着清风,带着温暖,翩翩而来。就在这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人民公园游玩。

  公园门口的上边写着:“汇仙湖”三个字,首先,我们来到了观赏鱼池塘。“哇!”我大叫一声,这里鱼儿真多,颜色也十分艳丽,有黄色、金色、白色······它们大大小小、五颜六色。我迫不及待地拿出面包扔了一小块,好多鱼儿都赶来了;抢我的面包,你一口,我一口,一会儿功夫就抢到了一口面包。没有抢到的鱼儿好像也无所谓,不就是一块小小的`面包嘛,下次就应该是我了。

  接着,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走,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动物园。我们看到了假山里的小猴,它那活蹦乱跳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一蹦能跳二米高呢。我认真仔细地观察起它来,它有一身棕色的皮毛,尾巴长长的、弯弯的,眉毛又粗又长,一对水汪汪的、明亮的眼睛。我扔了一块面包,它自己把小包装袋撕开,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我们见到狼,大叫一声“咩咩”,它也“呜······”地叫了一声,我们还见到了凶恶的老虎,可爱的兔子,力大无比的熊······

  最后,我们玩了太空漫步,可刺激了;玩了森林狩猎,可惜一枪都没中;还玩了体能乐园。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虽然我还没玩够,可时间已到,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