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

首页 / 教案 / |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3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几何图形,并练*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阅读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1)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 (菁华5篇)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2.学*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毛线、纸、水彩笔、正方体若干、立方体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

  用礼物的形式引出认识的对象——正方体,初步认识正方体。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

  幼儿观察正方体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师总结:正方体是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组成的。正方体有6个面。请幼儿进行验证。

  (2)搭一搭:幼儿进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组合作搭出正方体。

  总结:幼儿在拼搭的时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个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个正方体。少一个正方形和六个大小不一的正方形都不能拼成一个正方体。

  (3)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利用提供的工具量一量找出正方体。

  总结:突出个别的,把不正确的进行讲解。

  3.结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们幼儿园中也有好多的正方体,我们出去找找吧。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3

  设计意图:

  几何体的数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们已认识了多个*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让孩子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异同,发展孩子们的多方面的学*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并能说出名称及其特征。

  2.仔细观察、乐意探索。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事先收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

  2.黑板,记录表一张;吸管、剪刀、笔、A4纸;磁力棒若干,3个大筐、3张桌子。

  3.长方体盒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巩固正方形特点。

  1.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的纸。提问:你们看这张是什么形状的纸。

  2.幼儿进行观察,说说是什么形状的纸。如:正方形的纸。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提问: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纸呢?

  4.幼儿说说。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来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结:四条边一样长的图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点。

  1.教师出示正方体的盒子,提问:它们一样吗?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

  2.A、幼:一样的,都是正方形。

  师: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谁有方法证明盒子的这个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纸贴在盒子上,与其中的一个面进行比较验证。

  师:那另外的面呢,谁有办法能验证?

  3.B、不一样,盒子好像有几个正方形。一个是立体图形,一个是*面图形。

  4.刚才有小朋友说盒子上有几个正方形?到底有几个正方形呢,我们一起来数数?

  5.集体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B.教师事先准备若干正方体图形贴在黑板上,根据幼儿的回答方法进行小结,并用图示表示。如:按颜色、做记号、方位等。

  6.教师小结:原来每个盒子都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8.出示验证工具。这里有一些工具,请你们用这些工具来验证刚才的猜测,你们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师讲解要求:每位幼儿拿1个正方体选择位置坐下,3张桌子上分别放一个筐,里面有5只笔、5根吸管、5张A4纸、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儿可以运用这些工具进行验证,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个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种方法进行验证。

  10.集体交流,说说验证方法。

  A.你们有结果了吗》盒子上的6个正方形大小一样吗?

  B.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各自的结果。如:用重叠的方法、吸管、磁力棒*铺等方法进行验证。

  11.出示记录表,总结盒子的特征。

  12.总结:原来由6个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组成的立体图形是正方体。你们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体。

  三、活动延伸。

  1.我这里还有一个盒子,它是正方体的吗?

  2.拿现在我们*师用今天学过的新本领来验证吧!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大正方体一个、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玩具、积木等。

  4. 课件。

  活动重点

  知道正方体的名称以及正方体有六个大小形同的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

  活动难点

  能用观察比较的方法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正方形的纸,复*导入

  1.小客人是谁?它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幼儿操作、交流。

  小结: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边和角都能重合,说明边一样长、角也是一样大的。这是一种办法,也可以用一条线来测量一下。

  (二)出示正方体,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1. 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小结:正方形的面是*面的,正方体是有棱角的,有空间的,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

  (三)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进一步了解正方体的特征

  1.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2.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4.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组合起来就变成了“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四)寻找正方体

  1.在提供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检查验证

  3.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

  4.找一找,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5.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

  (五)活动延伸

  拼搭正方体,在生活中正确辨别正方体盒长方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2)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范本10份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

  教材分析

  (重点与难点)

  本次活动的核心价值是:形与体的不同概念。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骰子、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活动重点是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认识正方体。难点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幼儿基础分析

  (能力、经验基础)

  幼儿的有: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面图形,但在生活中仍会将*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幼儿的无:形与体的概念还不了解。

  提升点:从认识正方体开始逐步建构有关立体图形的经验体系,这符合他们的认知发展规律。

  活动目标

  1、在观察比较中了解形与体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对立体图形感兴趣,在探索中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环境、知识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等*面图形。

  2、物质准备:磁力片人手7个。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体吗?

  我们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张正方形的纸。一张纸不能做骰子。

  设计意图:利用磁力片导入,唤醒对立体图形和*面图形的已有经验。

  二、自主组合正方体,观察、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的特征。

  1、比较正方体和正方形的相同与不同。

  材料:人手7块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与正方体一样大吗?

  数一数几个磁力片组成一个正方体,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幼儿会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纸片重叠在磁力片每个面上比比是否一样大。

  共同去数一数磁力片有几个正方形的面。

  设计意图:将立体图形和*面图形分发到小组内,便于幼儿自主探索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同伴互学的一种经验来了解形与体的不同特征。

  2、师幼共同验证。

  小结:像这样用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我们叫正方体。

  观察教师手中每个面颜色都不同的正方体,数一数一共有几个正方形组成。

  设计意图:利用*面图形的组合和拆开,让幼儿形象地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体。

  1、交流: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2、图片分享:找找正方体。

  我家里的积木,玩过的魔方……

  设计意图:观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体,获取更多立体图形的经验。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2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3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4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5

  活动设计

  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与探索欲。这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目标的积极贯彻。设计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的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并能与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几何形体相区分,发展他们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在对正方体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乐趣。

  教材分析

  《认识正方体》的活动是大班幼儿上学期的课程,本节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幼儿的知识体系框架也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正方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知什么是正方体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各环节上依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装饰正方体——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通过拆盒子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形体感知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操作与反复的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和某形体的特征。教师为幼儿制作正方体的材料纸质应有多种多样的规格,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对正方体六个面的认识积累更多感性经验。

  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体与形的差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常见正方体与其特征

  2、能在活动中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动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废旧纸盒和积木,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拿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让幼儿说出名称,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折一折、比一比,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对边或对角折都能对齐。教师可以边折边问幼儿:“你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啊?”“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中幼儿可能无法说明“对边与对角”,教师可以折纸演示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对边与对角能对齐的特征。

  你们想给爸爸妈妈礼物吗?想送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出示正方体的魔方。询问幼儿礼物的形状。引导幼儿初步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要用一些形象的儿童语言描述面与体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体是鼓鼓的。”“礼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礼物*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提示记录方法)。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三、装扮礼物

  让幼儿利用手边的纸给正方体的礼物包装漂亮,一个面只能贴一张正方形的纸,等幼儿完成后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装扮用了几张纸?你是怎么装扮的?发现了正方体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呀?”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而成。

  四、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用书: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教育)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2、活动小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7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并能用语言描述。

  2、比较并了解*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不同。

  3、尝试利用不同的形体组合正方体。

  活动准备:

  1、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利用*面制作图制作正方体;

  2、记号笔、积木、PPT、相机。

  活动预设:

  一、出示幼儿之前区域活动中做好的正方体引入活动。

  1、小朋友们,这是我们在区域活动中做的什么?(正方体)

  2、你们在做的时候发现了什么?结合幼儿的照片讲解,帮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3、师小结:小朋友通过制作正方体发现了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请幼儿制作骰子,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引导语:正方体能变成什么呢?(请几名幼儿说说)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我们就来变正方体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时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标记来做骰子,一边做标记一边数正方体的.骰子有几面。

  2、幼儿动手做骰子,师提醒幼儿边画边数,一定要数清楚骰子有几个面。

  3、师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来做标记?你的正方体骰子有几个面?请全体幼儿一起数一遍。

  4、师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三、玩“掷骰子”的游戏。进一步巩固对正方体的认识。

  引导语:小朋友们真棒,都做好了正方体的骰子,我们来玩“掷骰子”游戏吧。

  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全体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若扔出的骰子数字相同,就换一人重新掷一次。

  问题1、说说图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体的。

  问题2、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问题3、 从图中找出是正方体的物体。

  问题4、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猜猜看。这个大正方体是由几个小的正方体拼成的?请每桌用小正方体的积木拼出一个和照片中一样的大的正方体,并数一数用了几块小正方体。比比哪桌最快。

  问题5、请每人在规定时间内,用各种样子的积木拼一个大正方体。(师将幼儿拼成功的正方体拍照,集体分享)

  四、延伸活动:

  师: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游戏就先玩到这里,请小朋友到区域活动探索剩下的最后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它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8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9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几何图形,并练*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大班数学认识正方体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3)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设计

  幼儿在中班的时候已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但在生活中仍会将*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混淆。首先认识正方体这符合幼儿对立体图形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我们幼教教材分析以及从幼儿思维发展看:幼儿认识立体图形的顺序是:正方体、长方体、球体、圆柱体。在本节活动中,设计多个让幼儿通过自己触摸操作来感知、探索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环节,这是为了保持幼儿对活动的积极性与探索欲。这是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教育目标的'积极贯彻。设计此次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能正确的认识正方体及其特征,并能与生活中的形及其他几何形体相区分,发展他们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并在对正方体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乐趣。

  教材分析

  《认识正方体》的活动是大班幼儿上学期的课程,本节活动设计、组织符合幼儿的知识体系框架也符合他们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认识正方体》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认知什么是正方体以及它的基本特征。各环节上依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装饰正方体——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通过拆盒子巩固正方体的特征。

  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形体感知活动,因此,教师一定要让幼儿通过操作与反复的观察比较,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和某形体的特征。教师为幼儿制作正方体的材料纸质应有多种多样的规格,其目的就是让幼儿对正方体六个面的认识积累更多感性经验。

  重点:让幼儿认识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难点:体与形的差异。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生活中常见正方体与其特征

  2、能在活动中感受形与体的不同,培养自己的观察力、比较能力;

  3、使在探索活动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各种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废旧纸盒和积木,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每一面大小相同,白纸。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教师拿一张正方形纸,说:“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让幼儿说出名称,让他们在老师的示范下折一折、比一比,发现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一样长,四个角一样大,对边或对角折都能对齐。教师可以边折边问幼儿:“你们发现正方形四条边有什么特点啊?”“那我们再看看它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呢?”在提问中幼儿可能无法说明“对边与对角”,教师可以折纸演示告诉他们,让他们说出对边与对角能对齐的特征。

  你们想给爸爸妈妈礼物吗?想送什么礼物?今天徐老师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看看是什么礼物?出示正方体的魔方。询问幼儿礼物的形状。引导幼儿初步比较正方形与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教师要用一些形象的儿童语言描述面与体的不同,如:“小朋友看正方形是扁扁的,而正方体是鼓鼓的。”“礼物的每一面都是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体:

  展开正方体礼物*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上来?”(提示记录方法)。

  幼儿表达活动情况,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三、装扮礼物

  让幼儿利用手边的纸给正方体的礼物包装漂亮,一个面只能贴一张正方形的纸,等幼儿完成后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装扮用了几张纸?你是怎么装扮的?发现了正方体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秘密呀?”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发现正方体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合而成。

  四、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用书:制作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教育)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4)

——《认识正方体》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可分()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

  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

  顶点.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长.

  (3)操作:按教科书所给的图样,用硬纸做一个正方体,再量一量它的每条棱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2、观察比较,找到关系.

  (1)长正方体异同点:

  (2)长正方体的关系.

  三、反馈练*.

  1、下面图中哪个是正方体?棱长是多少?正方体有几个完全相同的面?

  2、下图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由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3、操作练*.

  (1)用24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形状不同的长方体,可以摆几种?(6种)

  每种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①宽1厘米,长24厘米,高1厘米;

  ②长12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

  ③长8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

  ④长6厘米,宽4厘米,高1厘米;

  ⑤长6厘米,宽2厘米,高2厘米;

  ⑥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

  (2)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稍大一些的正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小正方体?动手摆一摆看.(8个)

  (3)有一块形状如图的硬纸,把它按照虚线折叠,能不能围成一个正方体?按照图中的形状,剪一块硬

  纸折折看.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正方体的特征是什么?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五、课后作业.

  1、说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分米,再说出它的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长和宽

  分别是多少分米.

  2、分别计算出下面每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向上的面的面积.

  六、板书设计

  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以及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正方体的特征,理解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难点

  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每个面都是()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长方体有()个顶点.

  (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长方体有()条棱,可分()组,()的()条棱的长度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2、口答:说出每个图形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说出下面图形的长、宽、高以及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教师设疑:

  这个图形的长、宽、高都相等,它的每个面是什么形呢?这样的长方体又叫什么形体?这节课要研究它的有关知识.

  教师板书:

  正方体的认识.

  二、学*新课.

  1、观察、操作,认识特征.

  (1)让学生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正方体.

  (2)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纸盒,分组观察并讨论.

  ①正方体有几个面?各个面有什么特点?

  ②正方体有几条棱?所有的棱有什么特点?

  ③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小结: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也有12条棱,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正方体有8个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5)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菁选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实物和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①教师准备: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投影仪。②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开头的小纸盒

  教 学过程

  备 注

  一、 复*引入:

  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2、你能将这些学过的图形分类吗?(*面立体)

  3、揭示课题:长方体也好、正方体也好都是立体图形,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长方体的认识”

  二、探索实践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2)认识长方体的棱。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

  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

  根据学生的`发言归纳出:(投影显示)

  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

  (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

  教学过程

  备 注

  ①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

  ②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

  (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

  最多能看到几个面?(3个面)

  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

  (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

  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找几名代表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

  想一想:

  (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

  (2)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几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

  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

  三、课堂实践

  1.量一量教科书的长、宽、高。

  2.练*的第2题。

  3.练*的第3题。

  五、课堂小结

  由学生小结今天学*的内容。

  口诀:

  长方体立体形,8顶6面十二棱;

  棱分长、宽、高,每组四条要记好;

  6个面对着放,对应面都一样。

  六、课外延伸

  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是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

  课后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去,摸、碰,说长方体、正方体各个部分特征,学生是学*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他们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很遗憾这个环节处理的不是很好。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过的*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面上,叫做*面图形。

  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

  学生:不能。

  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二)学*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8个。

  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

  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面图形区别呢?

  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

  2.正方体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

  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请看动画图像。

  (2)教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二、认识正方体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教学内容:

  P1-2例1、例2、“练一练”、练*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动手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建立图形的表象的过程,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由*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

  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让学生说出它的'形状,然后把许多这样的纸摞在一起,问学生还是长方形吗?

  接着电脑演示由面到体的过程,揭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2、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立体图形。

  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的纸盒的面,使学生感觉它很*,再用两只手握一握长方体的纸盒。问: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指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像这样占有一定空间的物体的形状就是立体图形。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呢?在这里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呢?

  3、举例。

  让学生举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长方体的物体实例。

  师:要知道这些物体为什么都是长方体,就要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二、引导探究

  教材分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由研究*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为了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逐步形成空间观念,教材强调要学生自己多动手。除了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外,还要求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长方体和正方体,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为后面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做了准备。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目标:

  1.在合作中发现长方体的特征,使学生感受到学*的乐趣。

  2.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中。

  知识、技能目标:

  1.使学生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过程、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2.渗透子集思想,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索、发现长、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正方体的关系,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的棱长)。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 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 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认识正方体

  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独立观察提纲:

  (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

  (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面 棱 顶点 正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异同? 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不同点:形状、大小、长短不同,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12个棱长都相等。 3.引导学生认识长、正方体的关系:

  (四)新课小结

  这结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看书质疑(略)

  四、巩固练*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2.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

  3.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

  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广。今天我们就来学*它。

  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

  1.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

  2.将切出的萝卜*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

  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什么呢?(棱)

  3.继续切,把萝卜一面*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

  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

  4.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评析:教者在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时,教学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通过出示一张纸复*长方形特征,再由许多张同样大的纸重叠起来,使原来的长方形出现了“厚度”,使它起了质的变化,成为长方体。使学生认识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又有原则的区别,学生重新构建的知识自然得体。2.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知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者通过实物演示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议一议、数一数、想一想,使多种感官协同参与教学过程。在学生亲自感受的基础上获取的基础知识印象深刻,记得牢,用得上,不易忘。】

  三、认识长方体

  1.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自学题: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

  (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2.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简要板书。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6)

——《正方体》大班教案菁选

《正方体》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正方体》大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

  “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

  《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

  幼儿观看课件

  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

  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

  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

  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

  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

  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

  “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

  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反思:

  本课我通过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把长方体变成正方体,使学生把长方体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对于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运用探究长方体的方法去观察、操作、推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然后让学生探究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让学生对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求证、总结,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知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同时,通过生动的课件演示,展现了常见的正方体,将生活与数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使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目标:

  1. 感受、了解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 在操作中学*观察、比较与合作,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准备:

  1. 大正方体一个(骰子)、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纸片若干张。

  2. 正方形纸与正方体积木各面大小相同(每人一份)、笔

  3. 各种正方体、财付通的废旧纸盒、玩具、积木、大筐等

  4. 课件、实物投影仪

  过程:

  一、认识 正方体

  出示正方形纸片

  1. 你认识它吗?他是什么形状?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一样长的四条边,一样大的四个角)

  2. 你们有什么办法证明它的四条边是一样长的、四个角是一样大的?

  3. 幼儿操作、交流。教师(上下折、左右折、斜折说明边一样长,或用笔量一下)

  出示正方体

  1. 你认识它吗?它是怎么样的?有什么特征?

  2. 幼儿操作探究正方体。请幼儿在正方体每个面都贴上正方形的纸并编号。

  3. 交流、验证“你发现了什么?你用了几张纸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的`大小怎样?”

  二、寻找正方体

  1. 在的材料中,寻找正方体

  2. 检查验证

  3. 出示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的)

  提问:它是正方体吗?为什么?(课件验证、)

  4. 继续对的材料进行分类。

  三、拼搭正方体

  1. 小组合作品出大正方体

  2. 交流、验证

  3. 再次小组合作品出更大的正方体。

  4. 交流、验证

  四、延伸、拓展活动

  一、活动目标:

  1、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区别两者的不同。

  2、能熟练地运算7以内的加减法。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7以内加减式题若干、正方体、长方体的积木各若干、每人一张作业图、一张制作正方体的纸。

  三、活动过程:

  1、出示7以内的加、减法式题,集体、分组、个别的进行运算练*。

  2、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

  (1)、观察:每人三块积木(一块正方体、两块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进行观察,找出每块积木在形体上的特点。如:三块积木各有几面?教师在幼儿观察的基础上告诉幼儿:六面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体;长方体也有六个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长方形,有的四面是长方形,两面是正方形。取出两种不同的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2)、找找正方体与长方体。幼儿在桌上的一堆积木中,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积木。

  幼儿运用积木建构简单物体。请幼儿数数自己用了几块正方体的积木,几块长方体的积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儿园里有那些东西像正方体,那些东西像长方体?

  3、幼儿操作活动:

  (1)、每人一张作业图。数数每一个图形是由几块积木组成的,并在旁边的圈中写上相应的数字。

  (2)、每个幼儿用准备好的纸制作一个正方体。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并对整个活动进行小结。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2、活动小结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2.复*几何图形,并练*按特征分类。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磁性教具:几何拼图――太空城堡。

  图形标记、数字标记、大小标记。

  2.正方体大纸卡一张,大正方体一个,积木拼图。

  3.幼儿学具:每人一张正方体纸卡、记录纸、笔、积塑(插正方体用)、胶带、绳子、小棒。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复*几何图形。

  1.辨认几何图形。

  师: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图形组成?

  2.练*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

  师:请小朋友把相同的图形归在一起。

  二、出尝试问题

  1.告诉幼儿今天来认识正方体。(出示正方体盒子)

  2.展开正方体盒子*面纸卡,要求幼儿看一看,(什么图形)数一数(有几个)、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师:小朋友都有这样一张卡片和记录纸,请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然后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再比一比,这些图形的大小怎么样?请你在记录纸上写下来?

  3.提示记录方法。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了解活动情况

  四、幼儿表达活动情况

  师:(指折成的正方体)它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你是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大的?

  五、教师讲解

  通过演示、讲解,让幼儿知道正方体的名称及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1.数一数:有六个图形。

  2.看一看:每个图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

  4.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1)幼儿讲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体。

  六、幼儿操作活动

  建构正方体,幼儿进一步感知正方体的特征。用塑料学具,拼装成一个正方体。

  师:请小朋友每人做一个正方体的'玩具,送给太空城的朋友。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做好后,提示他们检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体的,有没有六个面,每个面是不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七、集体游戏“拼图”,辨认正方体

  要求幼儿从一堆各种形体的拼图积木中选一块正方体积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图。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活动反思:

  在上两个星期我上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在上第一次课时,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课堂上动手操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应该让4人小组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通过改进,在第二次课上,有了好的成效,让每3个小组动手做一种长方体,这样便于多样化和节省时间。

  1.教学时我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等实际操作中,使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的感性认识,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不断积累空间观念。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发现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选用合适的小棒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12条棱的关系,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得出总棱长的计算公式。

  2.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如长方体棱的认识,在学生已掌握长方体有3组相对的棱并制作了长方体框架后,我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如果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知道只需量出三条棱的长度就可以了,这样12条棱又在学生脑中分成了4组,对总棱长的计算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正方体,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2)数积木(图4)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每堆积木要放8块积木,请幼儿数数每堆还缺几块,请将缺少的相应颜色和数目的积木放在这堆的旁边。

  当幼儿感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操作实物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4、活动评价

  教学反思

  天的活动较为顺利的开展了,也达到了我预期的效果。我的教学对象是一群大班的孩子,所以在今天的活动中我不仅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也为孩子们创造了很多合作互动和思考的机会,无形中提高了生生互动的有效性。

  活动目的:

  1、能叫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认识它们的主要特征。

  2、进一步巩固对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认识,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积木、纸盒。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硬纸片,正方形和正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和长方体的一个面的面积一样大。

  活动过程:

  1、复*巩固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

  教师分别出示正方形和长方形,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

  2、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告诉幼儿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名称。

  3、发给幼儿(每组)长方体、正方体、正方形、长方形各一个,让幼儿随意摆弄,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它们有什么不同与相同。

  4、教师与幼儿一起比较、总结:按顺序数一数,长方体有六个面,它的每一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正方体也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用正方形和正方体的每个面重叠比较)它的六个面一样大。

  5、让幼儿说出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惯。

  活动目标

  1.在探索中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2.在操作中增强观察比较与合作的能力。

  3.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其名称和最显著的形状特征。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7)

——《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十份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感受行与体的不同,发展空间知觉。

  3.培养动手动脑及合作的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长方体纸盒若干个、画有花的长方形若干;2.正方体、长方体物品若干;3.幻灯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

  1.观察桌面上的操作材料小朋友们,你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呀?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用这些东西来玩个"找朋友"的游戏。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这个纸盒老师给它们穿上了漂亮的衣服,等会儿请小朋友们先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数一数它总共有几件衣服,再帮衣服找出和它自己同样大小的衣服做好朋友,然后请你把这对好朋友身上的花涂上相同的颜色,涂好后再将这些衣服穿回到纸盒的身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4.分析幼儿操作结果

  (1)将每组幼儿的长方体展示在上面,教师与幼儿一起来观察。

  (2)刚才我们小朋友都将纸盒的衣服"脱"下来过了,你们说它有几件衣服呀?(6件)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不是6件。教师逐一将衣服"脱"下展示在黑板上。那你们说这个纸盒有几个面啊?

  (3)你们看看这6个面谁和谁是好朋友?也就是它俩的大小是一样的?(教师将6个面是一对的.两两放在一起)

  (4)现在我将它们都穿回去,这个面在这里,这个面……

  (5)上下两个面是一样大的,左右两个是一样大的,前后两个是一样大的。

  5.教师小结:像纸巾盒、牛奶盒这样的盒子,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一样的形体我们叫长方体(出示字体:长方体)

  二、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正方体)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个是长方体吗?是的请举手。

  2.那它倒底是不是呢?我们来看看,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它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6个正方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像这样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这6个正方形的大小都一样,这样的形体我们叫正方体(出示正方体字体),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三、区分正方体和长方体

  1.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老师在后面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的物体,请你到后面去挑选一个长方体或是正方体,看哪个小朋友能又快又好的挑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

  2.提问个别小朋友他挑了什么,是什么体?

  3.请幼儿将手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分别放入两筐子。

  四、寻找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

  1.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长方体或者是正方体?

  2.观看放映幻灯片。

  五、延伸活动(教师出示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它这两个面是正方形,请小朋友回去后可以为它也去穿穿衣服,你也会发现一个秘密。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知识点多,都是概念性的,巩固学*时,幼儿易产生厌倦情绪,为此,教者改变了传统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另行设计了以幼儿熟识的实物为载体,使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动一动及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发展。通过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幼儿更好地以数学的眼光观察、了解周围的世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从而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培养幼儿愿意探索的*惯。

  设计意图:

  数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期重要的学*内容。数学以其自身知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成为促进幼儿发展、尤其是逻辑思维发展的有效工具。在操作性的学*方式中,首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数学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

  活动目标:

  1.感知正方体的空间存在形式,体验4-8块正方体的数形关系,理解它们的空间组合。

  2.借助实物操作,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能与同伴共享材料,体验合作游戏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认识了正方体,了解它的主要特征。

  2.物质准备:

  教具:7个相同大小、颜色的正方体积木,实物图两张(图1、图2)

  学具:数积木封塑操作单(图3、图4)两组每组6套,水彩笔,相同大小的红、黄、蓝、绿正方体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观察图1,数一数积木的数量。

  (1)教师将6个正方体积木相互重叠地堆放再一起(图1),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的数量。教师边出示图1边提问:“我们用积木搭建了一座城堡,请你帮助数一数,用了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讨论到底用了几块积木建造了这座城堡。

  (4)教师用实物正方体积木,与幼儿一起集体验证积木的数量,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2、观察图2,猜一猜积木的数量。

  (1)教师边出示图2边提问:“我们设计了另一座城堡,请你帮助看一看,这次需要用几块积木?”

  (2)请个别幼儿说出积木的数量。

  (3)教师请个别幼儿用积木按提示搭建,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不同,进一步理解重叠堆放的正方体之间的遮挡关系。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1)数积木(图3)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请幼儿数数每堆积木有多少,先在方框中记录用数字记录,再用相应颜色的实物积木摆放出相同的造型,最后请他们再数一数,验证自己的记录结果。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8)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教案优选【五】份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铺旧迎新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谁来说一说你心中的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

  是不是任意的6个长方形就能围成一个长方体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长方体的世界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它。(板书课题)齐读一遍

  二、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活动一: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1、寻找生活中的长方体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3页,观察后找出在主题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楼房的形状是长方体,地砖的形状是长方体,魔方的形状是正方体)在生活中许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如:药盒、烟盒、冰箱、微波炉

  2、明确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面:长方体中每一个长方形叫做长方体的面(分别指出六个面)

  棱:两个面相交的线叫做棱(分别指出12条棱)

  顶点: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分别指出8个顶点)

  长方体是由面、棱、顶点三部分组成的,你能依照长方体的面、棱、顶点找出正方体的顶点、棱、面吗?

  活动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师: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从面、棱、顶点三个角度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

  1、学生研究,教师指导研究。完成14页长方体的特点表格中的各项内容。

  2、学生交流展示

  师:谁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组发现了长方体的哪些特征?

  面: 6个 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把药盒的相对面剪下来,重合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测量出长和宽然后计算的。)

  棱: 12条 可分为3组 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测量)

  顶点:8个

  3、对比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异同点,完成14页表格中正方体特点部分。

  活动三:辨认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长

  1、师:观察老师手中的长方体的框架,去掉长方体的一条棱,你还能想像出长方体的形状吗?

  预设:

  生:能!

  师:再去一条棱呢?

  生:也能!

  师:如果让你再去掉一些棱,至少要剩下哪几条棱才能保证我们可以想像出原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

  生:留下连接在同一顶点的三条棱。

  师追问:为什么?

  生:从一个顶点引出的这三条棱决定着长方体的大小。

  师:那你就给这三条棱起个名字吧!

  生:长、宽、高。

  出示透视图,标明长、宽、高。

  2、揭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师:正方体长、宽、高有什么特点?

  生:一样长。

  由于正方体的棱长都相等,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叫做棱,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如果我们画一个圈,将圈中所有的图形称为长方体,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如何表示。

  活动四:自己动手围一个长方体

  老师为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长方形的纸片,请大家动脑动手找出6个长方形纸片围成老师手中的这个长方体。

  三、练*

  不知不觉我们的课上到这就快结束了,通过今天的学*你收获了什么?我们通过练*来检测这节课的学*情况。

  1、你能想像出与其相对应的长方体吗?(课件)

  ①长方体后面的面积是( )

  ②长方体( )面的面积分别是24

  ③长方体左右两个侧面的面积之和是( )

  ④长方体棱长之和是( )

  四、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哪些研究图形的方法?

  (观察、画图、测量、等多种方式)

  教学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单元是学生由*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一次过渡,也是学生学*其它立体图形的基础。是学生对图形认识的一个转折点,它从*面图形过渡到立体图形,从计算面积到计算体积,而且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是对于那些构建空间念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本单元的学*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对长方体正方体特征的充分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说长方体在学生的身边随处可见,但是要发现它的特征,还是不怎么容易的。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注重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已经了解了哪些知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与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在解决“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我让学生把一个长方体放在课桌上,然后坐着观察,站着观察,再换个角读观察,学生在观察后得到结论:最多能同时看到3个面。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运用长方体事物,在小组内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学生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很快发现了长方体的很多特征,我想这样发现的特征学生肯定印象深刻。

  3、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研究问题,有条理地总结结论。在研究长方体特征时,我让学生分别从面、棱、顶点三方面去研究,学生对于研究有了方向。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结束后我组织学生有条理地总结,并有条理地板书。

  4、新增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同样让学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发现这样的长方体除正方体外的四个长方体完全相同,为后面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做铺垫。

  5、本节课讲授的内容较多,学生操作的活动较多,这都占去了很多时间,练*就要设计得“精”而“巧”了。我练*只设计了一道,但这一道包涵了这节课全部重点难点,充分发挥练*的作用。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知识建构过程。

  教学目标

  (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二)立体图形的识图。

  教具准备

  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动画软件。

  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过的*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面上,叫做*面图形。

  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

  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

  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吗?(请一位同学演示。)

  学生:不能。

  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

  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

  (二)学*新课

  1.长方体的特征。

  (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

  学生:面。(教师板书:面)

  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有一条边。

  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

  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

  学生:尖。

  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

  (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

  ①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

  ③长方体有多少个顶?

  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

  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顶:8个。

  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

  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

  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

  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

  (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面图形区别呢?

  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

  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

  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画出的是*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

  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

  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等?

  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练*: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

  2.正方体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

  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

  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

  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

  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

  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

  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

  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顶:8个。

  请看动画图像。

  (2)教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

  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教师板书集合图:

  (三)巩固反馈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

  2.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投影片)

  (1)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

  (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 )体,12条棱长的和是( )分米。

  (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3.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投影片)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 )

  (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

  1.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图。

  2.作业:教材P22练*五:1,2,3。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学生通过以前的学*,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它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立体图的能力。

  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的面、棱和顶;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通过图像和练*,学生会看*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宽、高。

  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扳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学第三册第23页。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辨认和区别。

  教具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模型。

  2.例1、做一做、长方体、正方体各种位置*面图幻灯片,幻灯机,录音机。

  3.长方形、正方形拼组成的机器人及长方体、正方体拼组成的机器人。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复*

  出示长方形、正方形组成的机器人于黑板。

  师: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有学问了,不信呀,跟着教师来看看。大家看机器人的手、脚和脖子,它们都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谁能说说长方形有哪些特点?

  师:再看看机器人装满学问的肚子和脑袋又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谁也来说说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评析:通过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

  1.初步认识长方体。

  ①师:这个机器人不仅很有学问,还很神奇。你们看,老师把它的手和脚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按上下、前后、左右的顺序依次将机器人的手和脚拼成一个长方体。)

  师:大家想想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东西的形状也是这样的?

  指名列举。

  师:对了,像书、盒子、砖头以及老师手中的模型这样的形状,我们就把它叫做长方体。

  出示例1上半部分幻灯,并板书:长方体。

  ②师:(触摸桌面)大家看这是课桌的一面,我们的长方体也有这样的面。请大家拿起桌面上的长方体,跟老师摸一摸。

  带领学生摸长方体的上面。

  师:我们刚刚摸过的地方是这个长方体的上面,大家再摸摸看,除了上面,长方体还有哪些面?谁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说,让大家更容易记住。

  指名回答,板书:上下、前后、左右

  师:一共是几个面?板书:6个面。

  师:原来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一共6个面。

  指名摸、数长方体的6个面。

  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每个面的形状。板书:长方形

  师(演示):这是上面,和它相对的应该是一一(下面),前面相对的是一一(后面),左面相对的是--(右面)。我们就把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叫做相对的面。

  板书:相对的面

  师:相对的面大小怎样呢?

  依次取下上面和下面,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进行重叠比较,得出结论:相对的面一样大。(板书:一样大)

  ③出示一个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按顺序数出6个面。让学生观察它的每一个面,与第一个长方体进行比较,说说有什么不同。

  师:像这样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剩下的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图形也是长方体。

  板书:有的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④小结:今天机器人带我们认识了长方体,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有6个面,而且相对的面一样大。不过,有的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的长方体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剩下的四个面是长方形。

  2.初步认识正方体。

  ①出示正方体。

  师:机器人还要介绍一个新朋友给大家认识,它就是正方体。

  板书:正方体

  请同桌互相讨论: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取下黑板上机器人。指名回答,板书:6个面 正方体

  请一位学生按顺序摸、数正方体的6个面。

  ②取下6个面,重叠演示6个面的大小一样,板书:一样大

  ③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6个面都是正方形的,而且它们一样大。

  ④让学生列举出形状是正方体的物体。

  出示例1下半部分幻灯。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图。

  师:刚才我们认识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具体的东西。如果把它们画在黑板上、本子上,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请在家打开书第23页看例1。

  让学生通过幻灯再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其它位置的*面图。

  4.总结:这节课,机器人带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怎样来区别这两种图形呢?我们先要看看它是否有6个面,如果6个面都是长方形,或者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是长方形,那么它就是长方体。如果6个面全部都是正方形,它就是正方体。

  [评析:直观形象初步地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培养学生初步空间观念。]

  三、辨认拼组游戏

  ①教师出示一个图形,如果它是长方体,学生就举起桌上的长方体;如果是正方体,就举起正方体。

  ②教师把辨认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拼成一个机器人。

  师:黑板上的机器人哪去了?原来它看见小朋友学*得那么愉快,就穿上用长方体和正方体做成的衣服,跑到我们的课堂里和大家一起学*了。机器人说,只要大家肯动脑筋、多观察,就一定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评析:通过游戏,让学生能够辨认和区别长方体、正方体,培养学生多,思考、多观察的能力。]

  四、巩固练*

  1.第23页做一做,集体订正。

  2.练*七第1-5题,集体订正。

  [评析: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概念多,内容较为枯燥,为了让低年级学生能愉快地投入学*,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摸、数、说等教学活动,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使学生不仅理解、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培养了能力,并发展了空间观念。


“认识正方体”大班教案范本5份(扩展9)

——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正方体(5)份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小结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正方体,能区分正方体与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体的物品,感知立体图形。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骰子、正方体图形纸、课件。

  2、学具准备:制作正方体的图样纸、彩笔、胶棒。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问候

  2、情景导入"今天我要带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术乐园玩,接下来我们要踏上神秘的魔术之旅了,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积木房》:积木宽,积木长,我用积木盖新房,小朋友们请进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体活动。

  (1)观察图形幼儿观看课件师:"图形纸上有什么图形?有几个?它们一样大吗?"师:"这张图形卡纸上有6个一样大的正方形,我们变个魔术,看看它能变成什么?"

  (2)操作活动教师做示范,将图纸折叠后变成正方体。

  师:"今天变成的这个新图形叫正方体。"小朋友们也来试试吧。

  (3)认识形体请幼儿观察正方体师:"正方体由几个面组成?"(请小朋友用彩笔点数)师:"每个面都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一样大吗?" 小结:用六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正方体。

  (4)师幼互动师:请小朋友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

  三、游戏活动:

  1、游戏名称"掷骰子"游戏

  2、游戏规则请一名幼儿掷骰子,幼儿根据骰子的数字回答问题。回答正确的小朋友上台掷骰子。(骰子上标注问题)

  数字1:正方体有几个面?

  数字2:正方体的六个面一样大吗?

  数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体的东西?

  数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东西?

  数字5:正方体的六个面是什么图形?

  数字6:再掷一次骰子。

  3、活动 小结

  活动设计背景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并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因此我认为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式,只要能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并能与生活息息相关,有益于幼儿发展就值得去尝试。正方体在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药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儿对正方体的认识却是模糊的,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通过幼儿的自由探索将数学教育游戏化、生活化,从而激发幼儿对立体造型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复*巩固正方形,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面形与立体的区别。

  2、初步感知正方体,知道它的名称和最显著特征。

  3、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正方体,知道它的显著特征。

  2、难点学*按形体的明显特征分类,提高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包装盒、正方形卡片、正方体展开图、剪刀、彩笔、胶棒(人手一份)、各种装饰材料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故事《喜羊羊的礼物》引题,教师讲述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让我们一起看看喜羊羊的礼物是什么呢?(出示包装盒)里面会有什么呢?一起探索包装盒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自由探索:和周围的小朋友比较自己的包装盒与别人比有何不同?

  2、探索秘密包装盒里的物品(正方形卡纸),复*巩固正方形的特征

  3、比较正方形和包装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师幼共同总结正方形是*的,包装盒是有棱角的,而且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正方形有一个面,包装盒有六个面。

  4、小实验:让幼儿自由想办法,看看包装盒的六个面是否一样大。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