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2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3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4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5

  活动目标:

  1、游戏活动中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学*4的组成。

  2、用不同符号创造性地反映自己的探索结果。

  3、体验成功的快乐,乐于与人交往。

  活动准备:

  设置小“超市”,全新的情景,有利于幼儿投入活动,而根据4的分合设置超市内物品价格,使游戏不存在于形式而真正为教学服务。(物品都卖1元、2元、3元),

  1元和1角硬币若干

  垫板,硬纸盒做成的取款机每组一只,作业纸、笔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师: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我们开着汽车去吧。

  2、取钱

  师:逛超市买东西要带什么呢?出示小盒子,听听猜一猜里面有什么?(神秘的小盒子能引起幼儿的好奇,摇一摇一下子抓住幼儿的听觉,专注地参与活动,而凭借经验让幼儿大胆的猜测,能活跃思维,使活动气氛活而不乱)

  师:这是取款机,里面有大小不同的硬币,请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4枚硬币,要和老师手上的硬币一样,比比谁取的对。

  师:请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摸出4枚硬币的?(让幼儿交流操作过程,分享经验,增进幼儿相互之间的学*,便于不正确的幼儿更正)

  3、相互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4、观察硬币

  师: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是什么样的?

  师:你们知道一枚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上一共有多少钱呢?(引导幼儿感知数量,同时也为数的分合作铺垫)

  5、抛玩硬币

  a、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有开门,我们来玩一会儿吧。

  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抛硬币的游戏,小朋友把4枚硬币轻轻撒到垫子,看看有几个正面,几个反面?然后用自己的标记记录下来。

  b、幼儿游戏并记录

  c、展示记录结果,教师总结

  6、猜硬币

  我手里有4枚硬币,现在我将它们藏在两只手里,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枚?

  7、购物

  a、师: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但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要付够了钱,营业员阿姨才会把东西卖给你,今天,我们教室来了好多爸爸妈妈,那你们去给你的爸爸妈妈每人买一件礼物吧,一样送给爸爸,一样送给妈妈,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里的钱用玩,好吗?

  b、送礼物

  请幼儿把买的礼物送给爸爸妈妈。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1)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菁华5篇)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1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2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3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4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5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2)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精选五篇)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1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2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3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4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文具小超市教案 5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3)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实用五篇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1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2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

  每组一个塑料框

  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附:课后反思

  1、重视对数学学*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象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为某一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甚至会结合故事、情景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生活中的数学比较零散,大班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总会结合角色游戏。例如在数学活动“小兔文具小超市”的情境展开:小猪有一张一次性消费的9元券,它想去小兔超市买牙膏,店里有2元、3元、4元、5元等不同价格的牙膏,小猪想了想,买了2支4元的牙膏。

  这时老师提问:“小猪券上的钱用完了吗?你觉得怎样买才更加合理?”

  出现了3种不同的答案:

  1.券上还剩1元钱,小猪这样买就浪费了。

  2.小猪应该买2支4元的和1支1元的牙膏,这样正好是9元。

  3.买1支4元和1支5元。

  3、让幼儿与材料互动。

  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经验的。例如,在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时,都是通过动手操作获得数的组成,经过老师的点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3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4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复*7的组成及加减。

  2、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者"还剩多少钱?"的问题。

  3、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看标记记录的技能。

  活动准备:

  1、7的加减算式若干。

  2、ppt3、师用操作材料一张,幼儿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要开店师:

  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各种文具,小猴要开一家文具小超市,你知道哪些文具?开超市首先得去进文具,每种文具进多少呢,小猴请我们小朋友帮他算一算。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文具的图片,和幼儿玩我问你答的游戏。

  师:小猴子,进文具,三角尺,进几箱?

  幼:3+4=7,嘿嘿嘿,三角尺,进7箱。

  二、进文具(复*分成和加减)

  师:看,这就是文具市场,要答对门上的分和式,文具市场的大门才会打开。(复*7的组成)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猴吧。

  师:文具市场里有一个一个的仓库,每个仓库里是一种文具,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到这种文具。(复*7的加减)三、买文具(教师示范按标记记录算式并运算)1、师:小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进到哪些文具?来看看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

  2、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要买什么?这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师:用一道算式把购买文具的事情"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记录下来。(4+3=7)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3、师: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她手里拿的什么?要买什么?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师:用一道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记录下来。(7-4=3)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4、师:这里还来了好多的客人,小朋友请你们也来说一说、记一记。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讲评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 5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4)

——文具小超市大班教案 (菁华5篇)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复*7的组成及加减。

  2、运用已有的数学经验解决购买文具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者"还剩多少钱?"的问题。

  3、在操作过程中巩固看标记记录的技能。

  活动准备:

  1、7的加减算式若干。

  2、ppt3、师用操作材料一张,幼儿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活动过程:

  一、要开店师:

  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各种文具,小猴要开一家文具小超市,你知道哪些文具?开超市首先得去进文具,每种文具进多少呢,小猴请我们小朋友帮他算一算。

  老师分别出示各种文具的图片,和幼儿玩我问你答的游戏。

  师:小猴子,进文具,三角尺,进几箱?

  幼:3+4=7,嘿嘿嘿,三角尺,进7箱。

  二、进文具(复*分成和加减)

  师:看,这就是文具市场,要答对门上的分和式,文具市场的大门才会打开。(复*7的组成)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猴吧。

  师:文具市场里有一个一个的仓库,每个仓库里是一种文具,只有答对门上的题才能进到这种文具。(复*7的加减)三、买文具(教师示范按标记记录算式并运算)1、师:小猴在小朋友的帮助下进到哪些文具?来看看每种文具的价格是多少?

  2、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要买什么?这两种文具的价格各是多少,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师:用一道算式把购买文具的事情"买了4元钱的剪刀和3元钱的长尺,一共需要7元钱。"记录下来。(4+3=7)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3、师:又有客人来了,看看这个小朋友她手里拿的什么?要买什么?价格是多少,算一算买了这种文具后还剩多少钱?谁来把这个事说一说。

  (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师:用一道算式记录购买文具的事情"用7元钱买了4元钱的剪刀,还剩下3元钱。"记录下来。(7-4=3)教师记录幼儿讲述的算式,学*讲述算式中数字与符号表示的意思。

  4、师:这里还来了好多的'客人,小朋友请你们也来说一说、记一记。出示操作材料,提出要求,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讲评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要养成爱护文具的好*惯。

  活动准备

  10以内的人民币、黑板画《文具超市》

  活动过程

  1.复*10以内的人民币。教师出示面值10以内的人民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2.连一连。

  (1)把幼儿用书《文具超市》画在黑板上,观察各种文具上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2)引导幼儿想一想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

  延伸:结合庆“六一”玩具义卖活动,幼儿扮顾客,教师扮售货员,幼儿拿钱买玩具,并告诉其他幼儿自己用多少钱买了什么?它有什么用?

  活动目标

  1、巩固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了解并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

  2、练*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3、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0元以内的人民币。

  难点:能清楚地说出不同币值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会使用人民币买卖文具。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文具超市》。

  2、 和幼儿一起在教室内布置文具超市,并制作格牌若干。

  活动过程

  一、 复*:10元以内的人民币。

  教师出示面值10元以内的人民币(包括硬币)若干,引导幼儿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以及简单的换算关系。

  二、连一连。

  请幼儿翻开幼儿用书《文具超市》,观察各种文具的价格,找到手持相应数额人民币的.孩子,并连线。

  三、玩一玩,文具小超市。

  1、幼儿扮演顾客,教师扮演超市的收银员,幼儿用手中的人民币买文具,熟悉不同人民币面值的组合及其用法。

  2、教师:10元最多可以买几种文具,引导幼儿动脑筋想一想,算一算,并用人民币去买一买,之后请幼儿交流自己所购买的文具。

  3、请幼儿分角色扮演顾客和超市收银员,继续游戏。

  延伸活动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提供文具和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的能力。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5)

——《超市》大班数学教案实用五篇

  设计意图:

  在数学活动《按群测数》中,小朋友学*先看多的一部分,然后再接着往下数少的一部分的方法来数实物卡片上的小动物,有一个小朋友用了和别人不一样的方法来数这张卡片上的小动物,她是用两个两个数的方法来数的,也很快地数出来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来数比较多的物品时也都会采用按两个两个、三个三个或五个五个的方法来数。让幼儿运用这种数数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幼儿按群数数的能力,也能为幼儿在生活中需要数比较多的物品时带来方便。活动中主要是通过幼儿自己的探索、发现、讨论来比较哪种数数的办法比较快,在进行多次按数群数数的实践中获得数数经验。

  活动目标:

  1. 尝试按数群整2、整3、整5数数,并说出总数。

  2.能大胆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

  3. 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用不同方法数数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会按群测数,会单个数数。

  2.物质材料准备:教具:ppt、记录纸。学具:记录纸、铅笔、橡皮、剪刀、修正液、回形针。

  活动过程:

  一.点数统计物品

  1.认识文具用品小熊新开了一个文具超市,超市里经营着许多文具用品,有剪刀、橡皮……

  2.点数文具用品并统计由于超市刚刚开张,摆在货架上的商品还没有来得及统计,请小朋友统计一下每种文具用品分别有多少,然后把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交流统计结果谁来说说你统计的结果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数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法数出了每种文具用品的数量。

  二.按数群数数,统计物品

  1.共同探讨“快数”的方法有许多小朋友是用一个一个数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的,有谁能用比较快的方法来数它们呢?大家去试试看。

  谁愿意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比较快的方法来数的?(幼儿介绍)

  2.学*按数群数数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一堆摆得很不整齐的橡皮,我们按两个两个来数这些橡皮。教师带领幼儿用整2的方法数。(整3、整5的方法类同)重点:如不能用整3或整5来数完的话,最后一组就用接着往下数的方法来数。

  3.幼儿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文具用品。

  4.再次统计文具用品数量。

  5.相互交流数数的方法。

  小结:原来我们来数摆得不整齐的物品可以用整2、整3、整5的方法来数。

  三.线上游戏,巩固按数群数数的方法线上游戏:幼儿停在线上走,音乐停时幼儿按教师所说的数字找伙伴,幼儿集体按数群数数。

  活动目标:

  1.复*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2.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筐,计算用的纸和笔。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昙缎⊙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参与超市购买游戏,通过解决购买中“一共用去多少钱?”或“还剩下多少钱”的问题,掌握10以内的加减运算。

  2、喜欢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

  活动准备:

  1、课件《文具小超市》。

  2、布置场景“文具小超市”,在架子上摆放各种文具,贴上1-10元的价格标签。(标签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3、自制钱币若干:1元、5元、10元.(课件“打印材料”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课件【图片欣赏】,请幼儿欣赏。

  提问:画面中有什么?这些文具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2、我们马上就要成为小学生了,在上小学之前,我们要为自己准备一些文具。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去文具小超市购买两件自己喜欢的文具!

  二、游戏:挑选文具,运用加法理解“一共用去多少钱”.

  1、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2、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3.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4、教师播放课件【挑选文具】,请幼儿参与课件游戏。

  5、玩法:随意挑选两样文具(加起来价格不超过10元),点击“完成”按钮并通过加法计算出“一共用去多少钱?”

  6.教师小结:要知道“一共用了多少钱“,可以用加法,将两件文具所需的金额数相加,所得的总数就是“一共用去的钱”。

  三、第一次实物购买游戏,帮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法。

  1、介绍课前布置好的“文具小超市”,出示若干商品,引导幼儿学会看价格牌(1-10元)。

  (价格标签在课前粘贴好,在课件“打印材料”中)

  2、介绍玩法:请每个幼儿进入超市,自由选购两件文具。

  3、幼儿自主购买。

  4、计算所需钱币。

  ①每位小朋友都购买了自己喜欢的两件文具,你们知道自己“一共用去了多少钱吗”?请幼儿说说自己用了多少钱。收银处结账。可设立两个收银处,由两位老师当“营业员”,给幼儿找钱。

  2、幼儿自主购买。

  3、计算剩下的钱

  ①你们都非常顺利地买回来文具,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还剩多少钱”。

  请幼儿自由讲述购买和找钱的过程,看看手里还省下多少钱。

  ②请每个幼儿说说是怎样运用减法计算自己“还剩多少钱”。

  活动延伸:

  1、将“文具超市”设置在班级区域,请幼儿在自发游戏中继续游戏。

  2、提供课件【加加减减】,请幼儿用手中的数字卡进行9和10 的加减法。

  3、请幼儿与父母同去超市购买商品,可请家长规定购买金额,请幼儿自行挑选商品。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按物体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初步探索统计方法。

  2、乐意与同伴交流探索过程和结果,分工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发动幼儿收集幼儿用品、玩具类、食品类的物品若干、袖套、笔、记录板,幼儿人手一份,橡皮擦六快。

  活动过程:

  一、分类--按不同的要求分类

  1、师幼共同搬运货物(生活用品、食品、玩具类)过超市

  2、想想怎么样摆放物品能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3、幼儿讨论如何将物品分类摆放。、

  4、教师提出分类要求:

  1)任意物品的归类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与同伴商量,互相合作

  5、引导幼儿按物品的名称、用途或性质进行分类归放,让幼儿尝试在总分类进行子分类

  6、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归放是否合理,为什么?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尝试用数字的形式记录

  1、讨论:想知道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吗?它们的数量是多少?该怎样统计呢?

  2、要求:统计时要认清楚你统计的是什么物品,数量是多少?

  3、自由探索: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进行记录

  2)重点指导幼儿清楚地记录,统计的是什么物品,它的数量是多少?

  3)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尝试,想出更合理的统计方法

  三、延伸--经验提升、迁移

  1、出示统计表,帮助幼儿从随意的统计过渡到表格的统计

  2、进一步激发幼儿统计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反思:

  1、小朋友通过活动掌握了基本的分类方式。

  2、本活动是在幼儿自由探索中学会了合理的统计方法。

  3、活动中能贯穿一点思想教育效果会更好!

  活动目标:

  1、在逛超市活动中学*6以内的加减运算。

  2、鼓励幼儿积极参加“逛书店”的游戏活动,理解“付钱”和“找钱”的关系。

  3.能将自己的活动过程清楚正确地填写在表格中,初步感知用表格的好处。

  4.能相互协作,做文明顾客。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书,上面标有价格。

  2、若干二元币、一元币。

  活动过程:

  一、引入:小朋友们你们看我们的“宝贝书店”已经开张了,里面有许多好看的书,你们想去买吗?(想)那你们知道买书需要什么吗?(钱)

  1、介绍银行

  师:我们应该到哪取钱?(银行)在银行设置有两个窗口,一个是一元钱的窗口,一个是两元钱的窗口。

  2、分配角色

  师:小朋友去买书时,想一想我们怎样去买?(可以是一家有爸爸、妈妈、孩子,或跟好朋友一起去买书。)

  要求:不管几个人合作去买书,最多只能取6元钱。

  3、理财单

  教师示范讲解表单。

  二、逛超

  在孩子们相互协商找到合作伙伴并在表单上填上要取的钱数后就可以陆续进入书店选购书刊了。

  1、教师在书店内观察幼儿怎样选书。

  2、在收银台观察幼儿交钱和找钱的过程。

  3、选好书交钱回“家”后,要在表单上记录今天你都买了几元钱的书,还剩了几元?

  三、幼儿对照表单讲述取钱、用钱的过程。

  教师小结附:表单

  取钱数

  买书花了多少?

  活动目标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6)

——大班数学5的减法教案(精选五篇)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来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幼儿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4. 能积极思考,提高理解与运算能力。

  5. 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分析 问题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孩子的兴趣。

  二、复*5的组成

  三、出示直观教具

  四、引导幼儿口述5的加减法应用题

  五、玩“谁最快”游戏

  六、书写算式

  七、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1、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2、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加减法就在我们的身边。

  3、要使学生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活动目标:

  1、复*5以内的加减法,继续学*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小老鼠买面包圈。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老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老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活动反思:

  要使幼儿正确、迅速地口算,还必须经常地通过多种多样的练*形式进行训练。我积极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为幼儿提供了数学交流的机会,目的是促进幼儿的数学思维活动,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解题策略,他们会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会对解决数学问题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取得学*数学的经验。这些算法都是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的结果,每一个不同的算法,就代表了一个创新的意识,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训练。

  设计意图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数的分合和10以内数的加减了,针对孩子们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逻辑思维几乎没有的情况,我将数学的学*融入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孩子们在这种学*氛围中学得轻松自如,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由此设计了这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复*5的分合,在掌握5的分合的'基础上,学*5的加减、

  2、进一步理解加减的实际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问题、能根据分合式说出加减法算式、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算式的乐趣

  推荐课件:大班数学课件《5的加减法》PPT课件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背景图一幅,活动动物卡片(小兔子5只),5的加减算式2+3=53+2=55—2=35—3=2,5的分合式、幼儿书写用具

  物质准备:幼儿已有5的分合知识、

  活动过程

  一、复*5的分合。

  1、出示5的分合式,请幼儿认读。

  2、游戏:碰球(复*5的分合)

  师: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嘿嘿嘿,你的1球碰4球,1和4合起来是5。(依次说完5的分合)

  二、新授5的加减。

  A、

  1、出示背景图,老师边操作边讲解:草地上先跳来了2只小兔子,又跳来了3只小兔子,现在,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

  3、启发幼儿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4、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5、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2+3=5)

  6、提问:如果草地上先跳来3只兔子,后跳来2只兔子,应该怎样说出算式?

  7、请一名幼儿说出相关的算式(3+2=5)

  8、比较两道加法算式的异同。

  9、拓展练*:8+9=17

  B、

  1、老师再次出示背景图,操作并讲解:草地上的5只小兔子,有2只玩累了,先回家了,现在草地上有几只兔子?

  2、指定幼儿回答并说出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请幼儿口头说出算式。

  4、老师出示算式卡,全班幼儿齐声读算式。(5—2=3)

  5、提问:如果先跳走了3只兔子,还剩下几只兔子?

  6、请幼儿交流、讨论并回答。(5—3=2)

  7、比较两道减法算式的异同。

  C游戏:你问我答

  师:小朋友,我问你,23=?

  生:老师,告诉你2+3=5依次说完所有的算式。游戏熟悉后,可以让孩子们互相提问回答,巩固加减法计算、

  D抢答:看谁最快?

  老师准备一些口头的加减法应用题,师读生抢答,比一比,谁最快?例如:河里游来了3只鸭子,又游来了2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答得多又对的为胜,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

  教师总结:表扬积极回答问题的小朋友,鼓励相对不积极的幼儿,再次带领幼儿巩固知识。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加减法与自己爸爸妈妈或者好朋友一起分享。

  目标:

  1.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2.掌握5的减法,认识“-”。

  准备:

  “-”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7)

——大班数学教研活动教案(精选5篇)

  目标:感知10以内物体的数量,将数量与数字对应起来。

  准备:ppt,数学本子

  一、复*10以内的数量

  师:今天有很多小动物来我们这做客,我们一起来看看有谁?

  1、出示长颈鹿 (谁来了?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可以有数字几表示?)

  2、出示狮子(谁来了?请小朋友数数有几只狮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3、出示斑马(谁也来了?有几只?看看又来了几只?现在有一共有几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4、我们来听听谁也来了?(老虎有几只?又来了几只?现在一共有几只 了?可以用数字表示?)

  二、今天除了这些小动物,还有一些不同职业的叔叔阿姨也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人都是做什么工作的?

  1、出示交警(谁来了?交警会在哪工作呢?)

  2、出示厨师——厨房

  3、(猜猜拿着剪刀,吹风机的是谁呢?)出示理发师——理发店

  4、出示建筑工人(带着安全帽的建筑工人在工地工作)

  5、(猜猜坐着消防车,穿着消防衣。一有火灾就马上赶去的是谁?)消防员——消防大队

  6、出示医院,(猜猜谁会在这工作呢?)

  三、幼儿操作

  师:那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找找这些叔叔阿姨的工作呢?

  要求:

  1、将同一职业的人用笔圈起来。

  2、数一数,有几个?将数字宝宝贴在旁边。

  3、把这些叔叔阿姨和他们的工作地方用铅笔连线。

  活动目标:

  1.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理解用数字表示房间的方法。

  2.通过动手操作,以生活中的序数经验为基础为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3.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楼房图人手1份、便利贴(门牌号)、PPT、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小朋友乐乐,他最*搬家了,他们小区有好多好玩的滑滑梯呢!乐乐今天就忍不住一个人出去玩了,到中午了,乐乐想回去吃饭,可是他忘了自己住在哪一层楼哪一个房间了,这下可把乐乐急坏了,这时乐乐开动脑筋,想到了自己家的门牌号码,请小朋友们看一看。

  二、认识门牌号码。

  1.(1)师:这就是乐乐家的门牌号码(702),总共有几个数字?谁知道乐乐住在几楼第几个房间?(出示PPT)

  (2)师: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哪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哪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3)小结:三个数字的门牌号码第一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楼层,后面两个数字告诉我们的是房间号。

  2.乐乐还有两个朋友也找不到家了:美美和天天。美美说:我的房子门牌号码是201,那我应该住在第几楼第几个房间呢?

  3.天天说:我今天出来旅游了,晚上要在宾馆住,可是宾馆的房间好多啊,我只知道门牌号是218,到底是哪一层哪一间呢?请小朋友们助我想想办法啊!

  师问:这个楼层中房子特别多,都超过10间以上,哪些地方一个楼层的房子会超过10间以上?(宾馆、医院)

  师结:现在乐乐他们在小朋友们的助下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可开心了,对小朋友们说谢谢!谢谢!然后蹦蹦跳跳地回到自己温暖又漂亮的房子里去了。

  三、为小动物楼房设计门牌号码。

  1.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有许多小动物遇到了麻烦,因为它们还没有楼房住呢,怎么办呀?动物们团结起来建造了一个动物新村,里面有一个个漂亮的房子。(发房子)

  2.看一看这栋房子有几层楼?(贴上楼层)每个楼层有几个房间?(从左往右数)这栋房子有三层楼,每一层楼有8间房。

  (1)鸭妈妈先来住房了,鸭妈妈想我这段时间要孵蛋,我就选间房子孵蛋轻松一点,我就住一楼的第三间房。鸭妈妈应该住在哪?鸭妈妈家的门牌号码是多少?让你们的鸭妈妈也住在103房。

  (2)小刺猬说他喜欢住205,谁来助它。对吗?你们的小刺猬有没有住进去?那它的房间号是多少?(画出小刺猬)

  (3)小梅花鹿也来了。梅花鹿说,我要住在三楼的最右边那间房。三楼最右边那间房是几零几啊?(提示幼儿从左数到右)让你们的梅花鹿住进去吧。谁来老师的梅花鹿住进去?检查对错。

  (4)小狗来了,小狗说它愿意住在小刺猬的楼上。是几零几?请幼儿自己找一找(幼儿先操作,再检查。)

  (5)还有哪两个小动物?小兔和小猴说我们两就住在小刺猬的旁边,做它的邻居,小兔和小猴应该住在哪两间房?谁来忙?师幼一人贴一个。小兔住在几零几?小猴呢?

  3.还有很多很多的小动物也想来这里住宿呢!他们和小朋友们说:请小朋友们助我们把剩余的门牌号码编出来,这样我们就能找到自己的房间了!(请两幼儿上前贴门牌号码,准别好便利贴纸,彩笔)

  四、延伸扩展。

  编好了要给小动物送信了,它们要来住新房了。要去寄信,光有门牌号码够不够?信封上写了什么?41305,前面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将信交给邮递员老师,老师要去送信喽!

  思:这节课体现了我们数学组的研究点:生活化、情境性,旨在让幼儿感受门牌号与楼层、房间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用数字表示,体验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课堂上幼儿积极性很高,操作常规不错,能够跟着老师的步法走,教师上课层次性明显,并且有提升。但是有几点不足之处:

  1.幼儿在讲到鸭妈妈家住的103时,教师应直接出示103的门牌号码,而不是在后面出示。

  2.在摆放动物和贴门牌号码上,要多样性,不能总是幼儿先上前操作,再集体操作,可让幼儿先自己操作,再检验。

  3.在讲到三楼最右边的房间时,老师应先略微讲一下左右,让幼儿了解从左数到右。

  4.楼房出示后应先讲一下楼层,可以标上楼层号。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中,第三环节是边让幼儿自己操作边讲的过程,这一过程的设计实际操作性不强,当将准备的教具发下去之后,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就随之分散了,场面会难以控制,会很浪费时间。另外,让幼儿自己操作,写画设计门牌号码,也非常费时间。整个活动由于时间关系省略了一些内容没有讲述,值得思。

  活动建议

  1、整节活动教师讲述的太多,留给孩子们自己说的时间太少,需要仔细设计,怎样把部分的时间留给孩子;

  2、活动中尽量避免孩子边操作老师边统一讲述的问题;

  3、多加一些游戏环节,趣味性不够;

  4、教师的教具准备中,教师的示范画太小,影响孩子们看的效果,可以适当加一些;

  5、后面环节的设计中,老师可以将门牌号码写好,由孩子们找位子贴一贴,这样效果会更好;

  6、最后延伸活动中关于几号楼几单元的设计可以去掉,直接让孩子们回去观察楼房的号码特点。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3、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流程】

  ㈠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㈡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㈢、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㈣、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㈤、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调查家中有多少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完成调查表。

  教学目的:

  1、探索10的分合,理解10的不同组成、分解关系,进一步感知数分合的有序性,培养科学的探究意识。

  2、用10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3、乐意与同伴合作并交流经验。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惯。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2、难点:掌握10的分合。

  教学准备:

  雪花片若干、白纸6张、笔6支,磁铁若干,10的分合、PPT

  教学过程:

  一、复*8、9的分合,请幼儿上台自己写出8、9的分合式

  1、碰球游戏

  2、填空8、9的分合式

  3、观察师:左右两边的部分数在排列上有什么不同?(左边按顺数规律排列,右边按倒数规律排列)

  二、探究10的分合

  (一)猜想和验证师:今天我们要研究10的分合,请小朋友猜一猜10可能分成几组?

  老师还准备了很多材料,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验证。每组发放雪花片和一张白纸和一支笔,一些小朋友操作,一些小朋友记录

  (二)评价和交流

  1、请一组代表展示合作得到的10的分合式。

  2、请不一样的那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合式。

  3、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得出结论:分合式排列顺序不同,分合结果相同。

  (三)记忆,填空1、出示课件,请幼儿回忆10的分合,有哪些,填空

  (四)学*儿歌,自由游戏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四六,一起走,五五五五,合成一双手。

  (五)巩固游戏--碰球教师示范,然后请幼儿来当小老师

  (六)延伸活动:扑克牌游戏扑克牌找朋友,拿出扑克牌,两个幼儿一组1到10,一人先出一个数字,然后请另外一个人选出与第一个小朋友抽出的数字能组成10的扑克牌

  三、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玩儿得很开心,数字宝宝10的分合我们也学会了一些,我们益智区里面有许多扑克牌*时宝贝们也可以进区角去用扑克牌玩数字分合的游戏,好吗?还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活动反思:

  1)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为学生创设情景,使学生在发现中学*。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抓糖游戏作为引入,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也设计了很多小游戏,充分应用这些情景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无意注意,做到在发现中学*,在游戏中巩固新知。

  2)在操作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数的分与合的教学,对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尝试体会,可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

  数学学*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数学学*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经历新知的生成。

  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即动手又动脑,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会了用以前学过的5、6、7、8、9的分与合的学*方法来学*10的分与合,培养了他们的迁移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幸福和快乐,信心与勇气都来自成功。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的成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当然更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小组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让个学*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体验。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8)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轻重》(精选5篇)

  活动目标:

  1、学*用天*测量物体的轻重。

  2、知道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重点:

  学*用天*测量物体的重量。

  难点:操作发现物体的大小与轻重不一定成正比

  活动准备:

  纸盒、天*、积木、玻璃球、棉花等物品。

  活动过程:

  1、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1)、这些物体是一样重吗?(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去比较)

  用手去掂分量或其他方法。

  (2)、帮助幼儿发现物体的轻重是相对的。有的物体的轻重差别很小,很难用手掂出。

  2、介绍测量工具——天*。

  (1)、幼儿用天*测量物体的轻重。

  猜猜这两样东西哪个重哪个轻?

  3、选择体积相同质地不同的物品比轻重,理解物体大小与轻重不成正比。

  (1)、出示大小不同的盒子比轻重。

  (2)、幼儿自由比比其他一些物体。

  4、收拾整理物体。

  活动目标:

  1、能正确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在此基础上推断三个物体之间的轻重。

  2、在操作中,能用符号正确记录出物体的轻重,并能用语言完整的表达结果。

  3、感受操作活动中同伴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皮球、铁球、天*、卡片。

  2、学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天*、操作记录纸(人数一半)

  活动过程:

  一、用不同的方法比较轻重

  (一)用看一看的方法比较轻重

  出示两张人物卡片,一个小孩,一个大人,比较轻重。

  师:玉玉和哥哥谁轻?谁重?为什么?

  总结:通过眼睛观察,小朋友们知道了大得重,小的轻。

  (二)用掂的方法比较皮球和铁球的轻重

  师:是不是大的东西就重,小的东西就轻呢?看一看,老师手中的两个球那个重,那个轻,为什么?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用掂的方法,感受皮球和小铁球的轻重,知道材料的不同也决定物体的轻重。

  总结:我们还可以用掂一掂地方法来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知道了两个物体的轻重不仅和大小有关和材料也有关系。

  二、用天*称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并学*记录结果。

  提问:除了用看一看,掂一掂的方法,还有什么更准确的方法比较轻重吗?(幼儿讨论),对了,我们还可以用秤一称的方法来比较轻重。

  1、认识天*

  师:这个称量工具叫天*,两端的叫托盘,是盛放所称物品的,把两个要比的物体放在托盘中才可以比较轻重。

  2、学*称量,记录轻重。

  师:把皮球和铁球放在天*上,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幼儿讨论)

  总结:往下沉的一端说明重,翘起的一端说明轻,我们用箭头来记录下他们的轻重,铁球重,用向下的箭头记录,皮球轻用向上的箭头。

  三、尝试比较三个物体的轻重

  1、出示玩具小汽车、橡皮鸭子、积木,讲解操作的方法,比较出他们的轻重。

  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三个玩具的轻重呢?(称一称)三个玩具应该怎样称呢?(幼儿讨论)

  总结:我们可以先用小汽车和鸭子比,再用鸭子和积木比,最后小汽车和积木比,把每次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说一说哪一个最重,哪个最轻,并记录下来。

  2、鼓励幼儿自己探索比较,教师指导

  师:现在请你和好朋友,两人一组互相合作到天*前玩一玩,称一称,再把结果记录下来,一定要按照记录纸上的标记称,记录纸上画什么酒称什么。

  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幼儿,提醒幼儿按记录纸上的要求称一称,比一比,分配好任务一起合作完成。

  四、讲解操作结果,活动小结

  1、询问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困难或者不明白之处,及时给予指导。

  2、把部分幼儿的记录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并请该幼儿讲一讲比

  较的过程和结果,其他幼儿帮助检验一下是否正确。

  3、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完整的讲述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先是小汽车和鸭子比,汽车重,鸭子轻;再用鸭子和积木比,鸭子重,积木轻;最后用汽车和积木比,汽车重,积木轻,汽车比鸭子和积木都重,所以汽车最重,积木比汽车和鸭子都轻,所以积木最轻。

  4、用所学的推理方法,比一比图上物体的轻重,要求幼儿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出过程。

  目标

  1、能知道物品具有轻重不同的特征。

  2、运用感官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

  准备

  书包两只(一只空的,一只装书),笔,玻璃瓶,铁块,石头,积木,盘子等实物,作业单若干。

  过程


大班数学《小超市》教案(精选5篇)(扩展9)

——大班数学认识左右教案(精选五篇)

  活动设计背景

  本活动是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数学生成活动之一:认识左右。对大班孩子来说认识左右有挑战性的一项智力游戏,而且在这样的游戏活动中所蕴涵的教育价值非常大。设计此活动,也可以培养孩子学*数学的兴趣,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及提高同伴之间的合作意识。

  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愿意与同伴交流,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2.使幼儿在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左眉毛、右眉毛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教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3)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4)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4.练*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在右手、右脚的○内画“△”。

  教学反思

  “认识左右”这节课是幼儿园大班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中的一个内容,是在幼儿学*了上下、前后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能用“左右”来描述物体的位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本节课我遵循了大班幼儿的认知规律,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构新知。

  第一,在认识“左右”时,我从幼儿找自己身体中的左和右的游戏进入,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学*的过程,这样幼儿在玩中学,在玩中悟,体会到了自己身体上的数学。同时,通过让幼儿互说如何确定自己的左右,这样幼儿获的了大量感性材料,初步认识左、右的基本含义。接着又从学生自己及身边的幼儿入手,让幼儿用左右来描述自己的邻居,感受左右,训练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能力。

  第二,在教学左、右相对性时,我巧妙地设疑让学生们判断我举的是不是右手,这样一下子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的思考;接着我让幼儿举起右手与我进行比较,我适时提问:是不是你们举错手了?你有什么办法说服大家?一石激起千层浪,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通过我的转身结论得到了验证。通过总结幼儿明白:面对面站着,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最后我通过让幼儿握手和实践活动走楼梯,帮助了幼儿进一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训练了幼儿左、右的方向感,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课上有些幼儿是只顾急着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在用手比划难以和大家交流。对于大班的幼儿我们今后还需有意培养其这方面的能力。

  活动目标:

  1、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2、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体为中心来正确区分左右;

  活动准备:

  1、24份黏贴的图片;

  2、红圆点20张(上课之前反面双面胶先撕开);

  3、六张大图片,左右字样。

  活动过程:

  一、区分左右手

  导语:小朋友们,老师今天也非常高兴能给大家来上课,我听说我们中班的小朋友都非常聪明、能干,今天我要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会不会被我的问题难住。

  1、猜谜导入: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手)

  2、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3、教师发出指令,幼儿按指令举起相应方位的手并做出动作。

  如:教师:来,来,来,举起你的右手来。幼儿:我的右手举起来;来,来,来,举起你的左手来。幼儿:我的左手举起来;

  (教师看幼儿是否举对,纠正个别不对的)

  那我们的两只手是左手帮我们事情做得多,还是右手做得多,请幼儿说说你的右手都会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吗?

  4、教师出示右手,手上贴有红圆点,提问:你知道老师手上有什么吗?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还是右手,请你举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师观察幼儿举手的情形,并在举对的孩子手背上贴上红色贴纸。

  (2)对于举错的幼儿,教师可以站在幼儿身旁,和幼儿同方向站,让幼儿对照,是不是举对了。师强调,幼儿按指令做动作:

  1)、请把有红色点点的手举起来;

  2)请把有红色点点的右手举起来;

  3)请把你的右手举起来;再次强调:我们的贴有红点点的是什么手?(右手)

  思考:为什么你的右手红点点在这边,而我的右手红点点在那边呢?

  交流后师总结:站的方向不一样,(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和你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我们的右手就一样了

  环节一的设计意图:通过说,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入手,说左右手分别能做哪些事,这是对左右的初步认识;通过听口令做动手的小游戏。除了能调动幼儿的学*积极性,还能加深幼儿区别左与右。通过自己的右手和老师的右手的比较,让幼儿正确了解站的方向不一样,左右的方向也随之改变的道理。

  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我们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师还想考考你,你的身体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还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脚、腿、肩、鼻孔、眉毛等)

  2、提问:老师的左右脚、左右耳朵和你们一样吗?总结:我的和你们相反,你的左边我就是右边,你的右边我的就是左边了。

  3、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跺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放慢速度,纠正个别不对的幼儿,此环节教师应面向全体,看看是否每个幼儿都对)

  4、教师:有5只小动物看到我们玩的那么开心,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出示六只小动物的图片。)

  提问:

  有几只小动物?最左边是谁?最右边是谁?谁的左边是谁?谁的右边是谁?

  环节二的设计意图:通过说,让幼儿能大胆的说出自己身体部位上的左右,能找像左右手这样的好朋友,让幼儿对左右有进一步了解;这一环节中的听指令做动作我加大了些难度,左右混淆,一个指令中有两个要求,如:左手拍右腿;右手摸左耳,提高幼儿的反应能力,调动幼儿的学*积极性,从游戏中掌握左右、区分左右;通过看图片说左右,让幼儿正确区分以自身为中心来区分左右;

  三、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1、刚才小朋友玩的开心吗?其实不管什么时候在我们的左右边都有人或东西,你们能说说你的左边右边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边坐着谁?练说(用左右说一句话,如:我的左边有什么?或我的右边坐着谁?)

  2、请三个小朋友上来,面向大家站,区分X的左边是X,X的右边是X?(让幼儿体会他们是面对我们站的,方向和我们相反)。

  3、总结性提问:如果我们转变方向左右还一样吗?(四个方向转,区分左右)环节三的设计意图通过看和说让幼儿观察由于他们的转动,事物的不同,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从而正确掌握以客体为中心来区分左右。

  四、活动结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激发幼儿与同伴交流的兴趣,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让幼儿认识左右。

  教学重点、难点

  1、学*区分左右,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2、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