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 1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 棋盘 不同颜色的棋子 旋转六面体 各色旗 扑克牌

  活动玩法: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

  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 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 2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 3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惯。

  活动准备:

  数字卡棋盘不同颜色的棋子旋转六面体各色旗扑克牌

  活动玩法:

  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 4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 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1.图片--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苹果7个、梨子3个。

  2.小动物卡片(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看图列6的算式

  1.出示图片:4个大皮球,2个小皮球

  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

  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

  3.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

  如 4+2=6 2+4=6 6-4=2 6-2=4

  二、看图列10的算式

  1.让幼儿说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2.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

  “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

  3.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

  (1) 7 + 3 = 10

  苹果是7个(部分数),梨了是3个(部分数),总体是10个(总数)。

  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2)10 -? = 7

  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10是总数,3部分数,7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 - 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

  1.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

  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2.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

  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

  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

  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

  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

  书面练*;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阅读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1)

——初中数学填空题常用解题方法3篇

初中数学填空题常用解题方法1

  通过"化复杂为简单、化陌生为熟悉",将问题等价地转化成便于解决的问题,从而得出正确的结果。

  数学里常用的几种经典解题方法介绍

初中数学填空题常用解题方法2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初中数学填空题常用解题方法3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2)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通用10篇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骰子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最上面)

  ---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

  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2

  【设计意图】

  面对大班幼儿,对数学的数字概念有了初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范围,为了让幼儿对加减法式子中的每一个数字的理解,为了让幼儿能够顺利地进入小学,为了幼儿将来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激发幼儿探索数学奥秘。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

  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如:

  ① 7 + 3 = 10

  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

  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

  同理:3+7=10 4+2= 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

  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

  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

  同理:10-7=3 64=2 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

  7-( )=3 ( )-2=8 5-( )=1 ( ) -3=6

  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著。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9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游戏帮助幼儿巩固9的加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惯。

  【活动重难点】

  创编、计算9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卡片(动物和算式)每人各一套。

  【活动过程】

  一、课前提问。

  复*8以内的加法题

  师:小朋友,我问你,5+3=?

  幼:老师,我知道,5+3=8!

  师:小朋友,我问你,4+4=?

  幼:老师,我知道,4+4=8!

  师:小朋友,我问你,6+2=?

  幼:老师,我知道,6+2=8!

  游戏的方式(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9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8只鸭子,又来了1只鸭子,一共有几只鸭子?(8+1=9)

  师:小朋友,请听音乐!我们的伙伴来了。播放小鸭子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故事引入。

  讲解小鸭子原来有8只,又来了1只,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只?

  幼:9只。

  师: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

  幼:8+1=9

  师:小朋友们,真棒!

  2、蝴蝶飞入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5+4=9)

  师:小朋友,春天来了。蝴蝶姐姐也飞入花丛中了。你们看,那儿有几只蝴蝶呀?

  幼:5只蝴蝶。

  师:是呀,有5只蝴蝶。那小朋友们看看远处又飞来了几只蝴蝶呀?

  幼:4只蝴蝶。

  师:那小朋友们想一想,花丛中先飞来5只蝴蝶,又飞来4只蝴蝶,一共飞来了几只蝴蝶?

  幼:9只。

  师:怎么算出来的呀?

  幼:5+4=9

  师:非常棒!表扬表扬自己!

  3、2008年是奥运年,小猴子在锻炼身体,第一次有7只小猴子,第二次又来了2只小猴子,一共有几只小猴子?同上(老师启发幼儿创编应用题)

  幼:7+2=9

  4、一棵芭蕉树上结出了很多很多的香蕉,先长出来了6个香蕉,又长出来了3个香蕉,一共长出来了几个香蕉?同上(老师问,小朋友答)

  幼:6+3=9

  三、操作练*。

  送小朋友每人一个礼物(拿出一个大礼物盒子,请小朋友自己抽出自己的礼物),条件是:小朋友必须回答礼物上面的问题(问题是用算式创编应用题)

  【活动结束】

  请小朋友带者自己的礼物到爸爸妈妈那里编应用题(随音乐),本节课结束。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景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游戏中的操作演示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把两部分和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减法来解决。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掌握5的加法。

  2、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重点:掌握5的加法算式。

  活动难点: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老虎、、斑马各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上节课的内容。

  师: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什么来了?(出示3个苹果)师:再出示一个苹果问:3个添上1个,一共是几个?

  师:引导幼儿说出加法的含义以及4以内的加法算式。

  二、出示教具。

  师:王要给所有的开会,先来了1只(出示1只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4只(出示4只图片)1只再添上4只是几头?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1+4=5)师:老虎妈妈要给所有的小老虎开会,先来了2只老虎(出示2只老虎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3只老虎(出示3只老虎图片)2只老虎再添上3只老虎是几只?

  师:谁来说出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2+3=5)师:爸爸要给所有的小象开会,先来了3只小象(出示3只小象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2只小象(出示2只小象图片)3只小象再添上2只小象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斑马老师要给所有的斑马开会,先来了4只斑马(出示4只斑马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1只斑马(出示1只斑马图片)4只斑马再添上1只斑马是几只?

  师:请大家一起说说这道题的算式?(教师边写出算式3+2=5)师:小结,5的加法有四道算式题:4+1=5,1+4=5,3+2=5,2+3=5。

  师:引导幼儿观察4+1=5和1+4=5,3+2=5,2+3=5。四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师:你们看4+1=5和1+4=5,3+2=5,2+3=5。这些算式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它们数的位置交换,结果不变。

  师:大家把算式读两遍。

  三、玩"谁最快"游戏。

  1、每组做一道必答题(5的加法)

  2、教师出示加法算式卡片每组进行抢答,哪组最快哪组胜利。

  四、书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指导。

  五、教师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自主尝试探索,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思维,从而知道了如何运算5的加法,并能灵活的掌握5的加法。在活动中,幼儿跟老师不够配合,课堂不够活跃,可能是后面的设计有点抽象,难度大点,没有针对这里的幼儿的认知水*来设这课。下次我再上,我改用让小朋友动手摆物体,然后把式子写写出来,这样他们就学会了、动手、眼、脑,也达到了就这结课的目的。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5

  活动目标:

  1、熟练掌握8的分合法。

  2、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 棋盘 不同颜色的棋子 旋转六面体 各色旗 扑克牌

  活动玩法:每组5名幼儿,一幅棋盘,每位幼儿一套1——7的扑克牌,每名幼儿持一粒不同颜色的棋子,将各自的棋子放在起点,按照自己的标志次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掷出数字几,就向前走几步,如果走到没有图案的格内,就让下一位幼儿掷旋转六面体; 如果走到有图案的格子内,就大声说出图案的数量,并向其他幼儿提问该数字和哪一个数字合起来是8,然后与同伴一起从自己的数字卡中拿出相应的数字卡, 拿对的幼儿向前走一步,拿错的幼儿原地不动,看谁先走到终点,谁就在城堡的最底层插一面与自己棋子颜色相同的彩旗。游戏反复进行,谁的彩旗第一个到达城堡的顶端,谁就取得胜利。

  活动规则:

  1、游戏要按顺序轮流掷旋转六面体。

  2、必须按照要求拿对相应的数字才能继续往前走。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到棋馆下棋,引起幼儿的兴趣

  2、交待游戏的名称、玩法和规则

  3、幼儿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4、游戏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组织纪律性。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6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口述应用题。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算式卡片、幻灯片、5朵花、鼓一个、图片(7只鸭子)、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1、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3=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几点开?老师告诉你我的5点开。)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能把每道加法应用题的`算式和得数说给大家听。

  幻灯片1、操场上,有2个小朋友在玩,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幻灯片2、草地上有4只猴子在玩,有2只猴子在吃东西,草地上共有几只猴子?

  幻灯片3、停车场里有5辆大卡车,还有4辆小卡车,停车场里共有几辆卡车?

  教师边指图边口述,有的幼儿抢答,有的分组比赛,有的集体回答。

  2、宣布新课:小朋友,你们已会做许多加法应用题,你们能不能出加法应用题给别人做呢?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编题。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看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先发给一个小朋友2朵花,又发给一个小朋友3朵花)教师问:老师在做什么?

  接着,教师用发小红花给小朋友这件事,用“2”和“3”这两个数示范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老师发小红花给小朋友,先发给小朋友2朵小红花,又发给小朋友3朵小红花,老师一共发了几朵小红花?(幼儿列算式)

  2、讲解编题方法。

  教师通过反复提问“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还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向幼儿讲清编加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巩固练*。

  1、补充问题的训练,放幻灯片4,老师编题:天空中原来有3架飞机又飞来了4架飞机。

  启发幼儿思考: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有没有讲完整?(还要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提?请小朋友将这道题完整讲一遍,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看图编题的练*。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鸭子,大小、颜色、位置不同)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应用题,并用卡片摆出算式。

  3、你编我摆。

  两人一组,一人编题,一人摆算式。

  四、组织游戏——传球编应用题。

  幼儿听鼓声传球,鼓声停了,拿到球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利用自己*时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给大家听,编对了老师就奖给一朵小红花,游戏反复进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编加法应用题,编应用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说一件事情,二是要有两个数字,三是要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编出更多更好的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7

  活动目标:

  1、复*5以内的加法。能看图片尝试仿编5以内的加法应用题并懂得运算。

  2、在看、听、想、说、做中感受合作与竞争的氛围,体验数学的魅力。

  活动准备:

  1、5以内加法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红、黄、绿队牌三张、抢答器(锣)三个,数字贴纸(选手号)若干张、统计牌一个,奖牌榜三张、

  3、红苹果若干个、奖状若干张、颁奖音乐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整齐、响亮地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来介绍今天参加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的三个方队,他们是(举队牌)——红队,欢迎你们!他们是——黄队,欢迎你们!他们是——绿队,欢迎你们!接下来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红黄绿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红苹果。看哪一队的红苹果个数最多。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提醒幼儿把题读完整),例幼儿:2+3=5

  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三位选手依此回答完毕)。

  小结:第一关必答题结束,让我们来关注一下各队的红苹果得数,红队得到几个红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大家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某队现在暂时领先,但某队和某队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

  师:花园里有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又飞来两只蝴蝶(边讲边操作图片),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幼儿回答。师:根据幼儿口述边讲解边板书:2+2=4,哦,那么这到底对不对呢?那么这两个数字宝宝是哪里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观察图片,师引导讲解理解:2+2=4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考考我小问号.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红黄绿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4、挑战开始:红队可以选择黄队和绿队当中的一队接受挑战。

  (选红苹果多的一队)师:你们选谁?黄队接受挑战,请听题。(黄队可以是任意队员答题。答题是否正确由挑战队判断,答队鼓掌)恭喜黄队得到一个红苹果。现在请黄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队都加上一个红苹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红苹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会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6号选手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活动反思: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刚开始,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课堂纪律也很好,与老师配合的很默契,可时间长了,有的幼儿注意力就可能分散,还有的幼儿由于游戏的刺激可能过于兴奋以至于课堂秩序有点乱,这时,老师就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并用合适的语言吸引幼儿,调节好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的双边活动,课堂气氛活跃,秩序良好,活而不乱,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知识并掌握知识,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准备:

  大头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教学过程:

  一看骰子---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过?

  ---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看骰子应该看最上面)---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活动反思:

  这个环节需要小朋友自己来观察形状和颜色,所以较上个环节来说难度又增强了,目的让幼儿探索、比较翻出相对应的图形。在让幼儿在游戏中接触认识。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9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如:

  ① 7 + 3 = 10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同理:3+7=10 4+2= 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同理:10-7=3 64=2 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着。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玩玩填空题教案 10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引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如: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如:

  ① 7 + 3 = 10苹果是7个梨了是3个总体是10个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这是总数同理:3+7=10 4+2= 2+4=6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水果有10个苹果有3个梨子有7个这是总数这是部分数也是部分数同理:10-7=3 64=2 6-2=4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着。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3)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菁华5篇)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在掌握了5以内数的组成知识,但还只是停留在“知道了”上面,在实际应用中还是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在广泛应用上下工夫,使抽象的知识与具体实例发生联系。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把一般的认识迁移到具体的事物上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扩大认识面,而且还能提高幼儿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运用5以内的组成,为连加连减做准备。

  2.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提高幼儿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室后面布置成超市。

  2.夹子的数量是幼儿人数的5倍,每一个夹子上都用数字标价。

  3.活动前每个孩子身上分别贴好1-5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复*5以内的组成。

  (一)看5以内分合式整体朗读。

  (二)超市购物,引起幼儿兴趣

  1.师:根据刚才表现老师要奖励小朋友每人5元。用这5元到超市去买两个你喜欢的夹子,你们看,每个夹子上都有一个数字表示价钱(出示标有数字的夹子)。记住你买的两个夹子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

  2.幼儿自由购买,老师观察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醒幼儿把钱放在超市的钱箱里。)

  3.幼儿交流讨论:你买了几个夹子?两个夹子的价钱合起来正好是5元吗?

  4.师:你买对了吗?为什么?请说出你的理由。

  5.小结、分合式验证。

  二、复*5以内的组成并学*运用

  (一)用5元钱购买三个夹子

  1.幼儿讨论:怎样用5元钱买三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是5元。

  2.讲解示范:先拿一个5元钱的夹子,再拿一个5元钱的,行不行?为什么?应该拿几元的?为什么?第三个该买多少钱的,合起来刚好是5元,为什么?

  小结:用5元钱去买三个夹子,先拿的两个夹子,它们的价钱合起来一定要比5小,然后算一算再买一个是多少钱的,合起来正好是5元。

  3.幼儿购买。提醒他们把钱先放进钱箱里,观察并适当指导。

  4.通过视频仪进行个别交流,师用分合式验证。,检查幼儿拿得是否正确。

  (二)第二次购买

  1.提出要求:和刚才买得不一样。

  2.幼儿购买,老师指导能力差的幼儿。

  3.幼儿讲述:我买的夹子,一个是几元的,另一个是几元的,还有一个是几元的,它们合起来是多少。根据幼儿的讲述,老师出示数卡,让幼儿一起检查是否拿对。

  三、游戏:找朋友

  1.师:“我们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当老师数到5就要找到两个好朋友手拉手,但是你和好朋友身上的数字合起来一定要是5。”

  2.老师巡回检查,适当指导调整。

  四、结束活动

  分享“找朋友”游戏结果,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购买夹子这一游戏主线串联起来,为孩子们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运用着5以内数的组成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和具体的实例联系起来,使他们学得愉快、学得主动,他们不认为是在做枯燥的数学题,而是觉得是在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做游戏,从中体验着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整个活动气氛活跃,幼儿热情高涨,活而有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大家都认为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学数学也是比较枯燥的,但只要我们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活劫,孩子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如何把“知道了”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光靠一两次的集体活动是不够的,需要老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随机灵活地引导运用,相信定能收到意外的惊喜。

  游戏导入:

  1.今天小超市开业了,你们想去逛逛吗?

  2.逛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呢?(出示装有硬币的小包,请 幼儿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3.取款机里有很多的硬币,请小朋友不用眼睛看,用手摸出6个硬币。

  4.跟好朋友检查一下,是不是都摸对了。

  二.游戏“抛硬币”

  1.看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吗?它两面的图案一样吗?

  2.正面是什么样的?反面有是什么样的?

  3.你们知道一个硬币是多少钱吗?那你们手里有多少钱呢?

  4.现在时间还早,超市还没开门呢,我们来玩个抛硬币的游戏吧!

  5.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把6个硬币轻轻撒到盘子里,

  6.看看有几个正面?有几个反面?然后把它记下来。

  7.幼儿游戏,并记录操作结果。

  8.展示记录情况。你玩出了几种情况?你是怎样记录的?游戏“猜硬币”

  9.我手里有6个硬币,我将他们藏在两只手上,你们猜猜每只手里藏了几个?

  10.和旁边的小朋友玩一玩。

  三.购物

  1.小超市开门了,超市里的商品真多,它们的价钱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用6元钱买两样东西,每个人都要把自己手上的钱用完。2.幼儿自由购物。教师做营业员检查幼儿活动结果。

  3.送礼物。跟客人老师讲讲6元钱买了几元和几元的东西。

  活动目标

  1.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2.在数石头游戏中,比较动物的轻重并尝试记录结果。

  3.积极参与排序活动,体验排序的乐趣及感受毛毛虫的智慧。

  重点难点

  1.重点:按动物个子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长短、体重的轻重进行正向、逆向排序,理解逆向排序。

  2.难点:在数石头游戏中,比出动物间的轻重关系,并尝试记录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课件;幼儿人手一份记录轻重记录卡、铅笔、橡皮擦;动物排序图片。

  2.经验准备:认识跷跷板,知道跷跷板是*的、翘高翘低表示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借绘本故事,引入谁先吃桃子问题。

  师: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看,都有谁呢?一共有几位?

  师:咦,他们都在看什么呀?这个桃子长得怎么样?

  师:这样一个爱心形状的、又大又红的桃子,看着就很好吃,馋得动物们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可是6个动物1个桃子,让谁先吃好了?

  二、幼儿自由分组探讨、操作动物朋友比什么及展示比试结果。

  师:动物朋友们决定玩一个“比一比身体特征”游戏,谁排第一,谁就先吃这个桃子。小朋友们,你觉得他们会比什么,最后谁先吃桃子好了?

  师:现在我们分三组,和你的伙伴们商量并操作他们比什么,怎么比,结果如何?

  师:现在请每组展示探讨、操作结果。

  三、利用PPT,有感情讲述绘本故事并学*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一)按动物高矮、嘴巴大小、尾巴长短排序。

  (二)引导幼儿按动物的轻重进行记录和排序。

  1.讨论比重方法。

  师:这下大肚皮的犀牛使劲儿的跺着脚,直说:“不行”。它会要求比什么呢?(比比谁最重)你们真的说到它心理去了,它就是要按体重的顺序来排。

  师:那体重该怎么称?有什么好办法?动物朋友决定用跷跷板称重,一头坐小动物,一头放石头。

  2.交流记录方法,幼儿自由记录动物轻重。

  3.引导幼儿检查记录表进行动物体重的排序。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记录表,给小动物们排排体重吧!看来桃子该给最重的犀牛先吃哇。

  四、引导幼儿思考逆转排序。

  师:毛毛虫不愿意了,为什么不管什么顺序,都要从最大的开始!我们可以反过来嘛,论谁的个子最小,谁的嘴巴最小,谁的尾巴最短,谁的体重最轻,第一名都是我!说着,毛毛虫高兴地钻进桃子里先吃了起来。

  师:毛毛虫大喊: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分享桃子吧。

  五、拓展延伸。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比较方法,只要你认真观察,你就会找到许许多多的排列方式。动物们依据自身的特点都找到了第一名的地方,其实在你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第一名,请你们回去想想自己在什么方面是最厉害的?

  活动总结

  这是一个幽默生动、结尾出人意料的绘本故事。将这个故事转化为数学活动时,我反复思量绘本与幼儿数学活动的结合点,大胆剪裁,调整着作品与幼儿经验的契入面。总结过程,我有以下两点感想:

  1.活动过程生动有趣,自然流畅的蕴含着活动的目标。

  2.提问设计恰到好处,推波助澜的激活着幼儿的思维。

  3.孩子们活动兴趣高。

  《买水果》游戏活动简介

  《买水果》是大班下学期符号聚敛类的游戏。符号聚敛能力指的是解决有关数字、字母等符号问题的能力,比如学*加减运算、解方程式等都需要这种能力。本单元的游戏活动主要是发展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的能力。

  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一个“水果超市”的游戏情境,让幼儿统计购物单,并将购物单上的水果进行等分,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建立初步的等分概念。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一套有趣的'水果扑克牌,让幼儿进行数的分解和组成的练*,并利用水果卡片自编应用题,提高幼儿的计算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单元由四部分活动组成。

  《买水果》游戏活动安排:

  活动1:统计购物单

  活动2:选水果

  活动3:水果扑克牌

  活动4:自编应用题

  《买水果》游戏活动目标:

  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

  能按物品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等分

  练*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

  掌握简单加法应用题的结构

  通过自编应用题发展综合分析的能力

  下面向大家介绍的是4个活动中的一个活动――活动2“选水果”

  游戏材料准备:

  教具:大购物单1-12、水果大卡片32张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幼儿材料:购物单1-12、水果小卡片54张

  570) this.width=570;"/>

  570) this.width=570;"/>

  重点:

  能按水果的数量和种类进行等分,建立等分概念。

  流程:

  1、引入活动 2、讨论 3、操作 4、互检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提示与建议:

  教师可用有趣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例如:“因为‘水果超市’的购物单少,所以只能两个顾客合买一个‘购物单’上的水果,这就需要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帮助顾客等分‘购物单’上的水果。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水果超市的售货员’,将购物单上买到的水果*均分给两名顾客。”

  (二)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什么是“等分”。

  (三)教师演示讲解游戏的玩法,然后让幼儿独立操作。

  玩法:将每张购物单上的水果按种类和数量等分,选择相应的水果卡片放入?中。要求:两边水果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提示与建议:这部分玩法涉及到了量的等分和守恒概念,教师可先引导幼儿数清楚“购物单”上有几种水果?每种水果的数量是多少?再让幼儿进行等分。

  幼儿等分后,教师要提示幼儿注意:等分后,左右两侧水果的种类和每种水果的数量都要相同。如图:等分后左边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右边也是一个苹果和一个梨。

  (四)幼儿互相检查购物单的等分结果。

  提示与建议:教师可让幼儿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检查同伴等分结果的。也可以提示幼儿利用购物单背面的统计结果去核对等分后购物单左右两边的水果种类和数量。

  活动延伸:

  家长和幼儿一起进行“结帐比赛”的游戏。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经历圆形与三角形的分割与拼和的过程。

  2.初步体验图形之间的包含关系。

  3.发展空间思维能力。

  4.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圆形,三角形。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对图形进行不同程度的分割。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4)

——大班数学自编应用题教案合集十篇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减法应用题。

  (2)根据数字或算式进行仿编、创编减法应用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图片若干、幼儿人手、一份操作图

  活动过程:

  一、巩固复*加法应用题,以问答形式回答所提问题。

  二、学*看图自编减法应用题。

  情景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幅美丽的挂图请小朋友们根据内容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并能把图中内容说出来好吗?

  (1) 出示挂图边提边问回答,图中有什么?根据老师所提的问题。谁能把这一幅完整复述出来(个别幼儿复述)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落下2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

  (2) 提问,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请一名幼儿把算式写出来,刚才老师让小朋友根据挂图完整的吧这幅图复述出来,这种形式就是减法应用题,应用题有他必然条件,一件事,两个数字一个问题,这是应用题的基本结构,那么老师让小朋友根据老师给你们讲的上述条件请小朋友们看图编一编减法应用题。

  (3) 出示小鸟图片,请幼儿根据图片仿编应用题,并把算式写出来

  三 尝试用数学创编减法应用题

  为了加深对减法应用题的理解,让幼儿根据老师出示的两个数字进行创编如8.2请小朋友利用这两个数字创编几道不同的减法应用题,鼓励创编好的幼儿

  四 探索用减法算式创编应用题

  进一步加深巩固,让幼儿根据减法算式进行创编 如9-3=?

  五 自由发挥编减法应用题,并列出算式

  六 游戏操作练*:老师给小朋友每人带来一个小礼物,但是礼物上是有要求的,必须根据礼物上的内容编出减法应用题才能把礼物送给你

  七 延伸活动:请小朋友带着礼物回家给爸妈编应用题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发现观察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的思维,从而让幼儿理解减法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了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理念,然而我也发现了不足,幼儿在创编过程中,内容比较单一,有一个孩子编出来,多数的孩子都模仿他的思路创编,只有少部分幼儿创编有新意,以后要加强幼儿*时生活经验的积累。要突破幼儿单一的模式,加强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自编减法应用题是在自编加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便于大班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去创新去表达,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孩子都参与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减法应用题的创编。

  活动目标:

  能根据图中事情发展的顺序和相关数量,提出减法应用题的问题。

  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和注意力。

  重点:根据图意自编减法应用题。

  难点:能够清楚、完整的表达]

  活动准备:

  每人一套0~8数字卡片;图片3幅;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口头练*8以内各数的组成和加减。

  1、请幼儿把数字卡片按0~8的顺序摆好。

  2、教师口头报算式,幼儿举起得数,对动作的的幼儿给予鼓励。

  3、请幼儿将卡片整理好。

  (二)逐一出示3幅图片,练*讲图意和提出减法应用题的问题。

  1、出示图(1)车上有几位 ?下来了几位?如果用减法算,应提一个什么问题?

  2、出示图(2)。图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应提一个什么问题?

  3、出示图(3)。教师讲述不规范的应用题,请幼儿指出错误,并给以纠正。

  教师说:地上有8朵蘑菇,小白兔采来朵蘑菇,地上还剩3朵蘑菇。

  4、归纳:刚才编的应用题都是用减法算的,叫减法应用题。它和加法应用题一样,要讲一件事情,知道两个数字,最后提一个问题。

  (三)游戏《猜一猜,另一只手中有几颗》,练*按游戏过程编减法应用题

  1、两人一组,每组取8颗蚕豆。

  2、猜拳,胜者先出题。幼儿一只手中拿2颗豆,另一只手中拿6颗豆,同时问对方:"一共有8颗都,左手拿2颗,请你猜一猜,右手拿几颗?"活动结束:

  猜对了互换角色,游戏继续进行。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通过让幼儿发现观察层层递进,每个环节发散幼儿的思维,从而让幼儿理解减法应用题的实际意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了成功喜悦,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的理念,然而我也发现了不足,幼儿在创编过程中,内容比较单一,有一个孩子编出来,多数的孩子都模仿他的思路创编,只有少部分幼儿创编有新意,以后要加强幼儿*时生活经验的积累。要突破幼儿单一的模式,加强在培养幼儿创新意识,自编减法应用题是在自编加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的便于大班幼儿在模仿的基础上去创新去表达,整个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孩子都参与在活动中,能力强的幼儿帮助能力弱的幼儿完成减法应用题的创编。

  目标:

  1. 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口述应用题。

  2.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挂图,算式题卡片。

  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幼儿回答)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又开始招收新的小朋友了,如果你们也想加入快乐数学大本营,就先要通闯过三关快乐数学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游戏:阳光快车

  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朱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7点开。)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列好算式并算出得数(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四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4+3=7

  3、出示图片,请幼儿发挥想象把图片编成一段话,举手回答问题。

  4.小结: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叫应用题,每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起码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要提出一个问题。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

  今天我们学*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想一想,编一编。

  1. 教师出示计算卡片,请幼儿根据卡片自编应用题。

  2. 提问个别幼儿。

  五、幼儿每人一张算式题卡,编出应用题说给父母听(每人编2题),编对的幼儿到老师处领一面红旗,表示闯关成功。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口述应用题。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算式卡片、幻灯片、5朵花、鼓一个、图片(7只鸭子)、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1、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3=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几点开?老师告诉你我的5点开。)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能把每道加法应用题的算式和得数说给大家听。

  幻灯片1、操场上,有2个小朋友在玩,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幻灯片2、草地上有4只猴子在玩,有2只猴子在吃东西,草地上共有几只猴子?

  幻灯片3、停车场里有5辆大卡车,还有4辆小卡车,停车场里共有几辆卡车?

  教师边指图边口述,有的幼儿抢答,有的分组比赛,有的集体回答。

  2、宣布新课:小朋友,你们已会做许多加法应用题,你们能不能出加法应用题给别人做呢?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编题。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看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先发给一个小朋友2朵花,又发给一个小朋友3朵花)教师问:老师在做什么?

  接着,教师用发小红花给小朋友这件事,用“2”和“3”这两个数示范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老师发小红花给小朋友,先发给小朋友2朵小红花,又发给小朋友3朵小红花,老师一共发了几朵小红花?(幼儿列算式)

  2、讲解编题方法。

  教师通过反复提问“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还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向幼儿讲清编加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巩固练*。

  1、补充问题的训练,放幻灯片4,老师编题:天空中原来有3架飞机又飞来了4架飞机。

  启发幼儿思考: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有没有讲完整?(还要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提?请小朋友将这道题完整讲一遍,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看图编题的练*。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鸭子,大小、颜色、位置不同)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应用题,并用卡片摆出算式。

  3、你编我摆。

  两人一组,一人编题,一人摆算式。

  四、组织游戏――传球编应用题。

  幼儿听鼓声传球,鼓声停了,拿到球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利用自己*时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给大家听,编对了老师就奖给一朵小红花,游戏反复进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编加法应用题,编应用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说一件事情,二是要有两个数字,三是要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编出更多更好的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目标:

  1. 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口述应用题。

  2. 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 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准备:挂图,算式题卡片。

  过程:

  一、引题

  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幼儿回答)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快乐数学大本营又开始招收新的小朋友了,如果你们也想加入快乐数学大本营,就先要通闯过三关快乐数学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游戏:阳光快车

  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朱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7点开。)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我说你来算

  1、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列好算式并算出得数(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四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4+3=7

  3、出示图片,请幼儿发挥想象把图片编成一段话,举手回答问题。

  4.小结: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讲的'都叫应用题,每道应用题中必须讲一件事情,起码要有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要提出一个问题。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抢答题。

  今天我们学*了看图编应用题,生活中还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编应用题,大家想一想,编一编。

  1. 教师出示计算卡片,请幼儿根据卡片自编应用题。

  2. 提问个别幼儿。

  五、幼儿每人一张算式题卡,编出应用题说给父母听(每人编2题),编对的幼儿到老师处领一面红旗,表示闯关成功。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初步学*自编口述应用题。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活动准备】

  算式卡片、幻灯片、5朵花、鼓一个、图片(7只鸭子)、每人一套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1、游戏阳光快车、师生一问一答的形式复*10以内的加减法,(出示加减算式卡片。如2+3=5小朋友告诉我,你的汽车几点开?老师告诉你我的汽车5点开。)

  现在请小朋友看图片,要求通过观察思考,能把每道加法应用题的算式和得数说给大家听。

  幻灯片1、操场上,有2个小朋友在玩,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玩?

  幻灯片2、草地上有4只猴子在玩,有2只猴子在吃东西,草地上共有几只猴子?

  幻灯片3、停车场里有5辆大卡车,还有4辆小卡车,停车场里共有几辆卡车?

  教师边指图边口述,有的幼儿抢答,有的分组比赛,有的集体回答。

  2、宣布新课:小朋友,你们已会做许多加法应用题,你们能不能出加法应用题给别人做呢?这节课,老师教你们编加法应用题。

  二、授新课。

  1、创设情景编题。

  老师请两个小朋友到前面来,要求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看老师在做什么?

  (老师表演:先发给一个小朋友2朵花,又发给一个小朋友3朵花)教师问:老师在做什么?

  接着,教师用发小红花给小朋友这件事,用“2”和“3”这两个数示范编一道加法应用题:“老师发小红花给小朋友,先发给小朋友2朵小红花,又发给小朋友3朵小红花,老师一共发了几朵小红花?(幼儿列算式)

  2、讲解编题方法。

  教师通过反复提问“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讲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两个已经知道的数字?最后还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向幼儿讲清编加法应用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三、巩固练*。

  1、补充问题的训练,放幻灯片4,老师编题:天空中原来有3架飞机又飞来了4架飞机。

  启发幼儿思考:老师刚才编的这道题里有没有讲完整?(还要提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样提?请小朋友将这道题完整讲一遍,将算式写在黑板上。

  2、看图编题的练*。

  出示图片(图片上有鸭子,大小、颜色、位置不同)请幼儿根据图片内容编应用题,并用卡片摆出算式。

  3、你编我摆。

  两人一组,一人编题,一人摆算式。

  四、组织游戏――传球编应用题。

  幼儿听鼓声传球,鼓声停了,拿到球的小朋友跑到前面利用自己*时看到的、听到的或做过的事情编一道加法应用题给大家听,编对了老师就奖给一朵小红花,游戏反复进行。

  五、总结评价。

  师:今天我们学*了编加法应用题,编应用题要有三个条件,一是要说一件事情,二是要有两个数字,三是要有一个问题,请小朋友回去以后动脑筋想一想编出更多更好的应用题。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用题”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较为难理解又难掌握的领域,如何让幼儿们在提倡的“玩中学”这一模式中掌握知识点呢?我将此作为本次课堂设计的'一个难点。以动画人物的形象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随着喜爱的动画人物进入我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幼儿们在与动画人物相互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性的学*。在编应用题时,小朋友基本能大声的来编,可能是父母在场的关系,小朋友积极举手,认真的投入到活动中。在数学练*时,父母们都走去看自己的宝宝做练*,这个环节有点乱,可是家长们的心情可以理解,所以这个环节在父母们的一起参与下结束了。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7的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

  2、通过操作,游戏帮助幼儿巩固7的加法应用题。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乐意参加数学活动。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5、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1、初步学会7的加法运算

  2、创编、计算7的加法应用题。

  【活动准备】:

  课件、若干种动物卡片,水果,图形卡片,内容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导入:(复*6以内的加法题)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2+3=?

  (拍手,拍手,右手伸出2指,左手伸出3指)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2+3=5!

  (拍手,拍手,左手伸出2指,右手伸出3指,说出得数)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4+2=?

  幼儿:X老师,我告诉你,4+2=6!

  (整体回答后可以询问个别幼儿)

  二、学*7的加法应用题(展示课件)

  1、池塘里原来有6条鱼,又来了1条鱼,一共有几条鱼?(6+1=7)

  老师:小朋友,请看谁来了?。

  播放小鱼音乐,并且同时播放课件。

  故事引入。讲解小鱼原来有6条,又来了1条,现在池塘里一共有几条?

  幼儿:7条。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5)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反思(精选五篇)

  这次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三个实践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活动开始,我神秘地说要与数字朋友做游戏,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 、说说数字,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进行着有趣的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然后又开了一个展览会,孩子们更是乐开了天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数学《认识日历》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日历 挂历 台历等来让幼儿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纲要》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的课堂,数学学*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王子的生日派对》是大班的数学活动。重点是能正确找出礼物的位置。突破重点的方法是通过白板互动课件创设城堡里过生日的游戏情境,继而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礼物的位置,掌握并理解方位,从而解决重点。活动的难点在于幼儿能够准确理解横排、竖行的二维空间。突破难点的方法是通过白板操作活动引导幼儿感知空间关系,利用白板的淡出、拖动等功能,让幼儿自主操作,巩固认识。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往往在组织教学时,会感到孩子们的兴趣不高,主动学*的欲望不强。《纲要》中明确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为了创设一个让幼儿的主动探究学*的空间,我们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游戏的情境,将教育目的融于游戏活动中,使数学活动游戏化,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让幼儿在问题情境中,产生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需要,获得相应的数知识和数经验。

  活动中幼儿对生日派对整个情景非常地感兴趣,积极性较高,本次活动除了在引导幼儿寻找礼物的过程中观察、理解事物的二维空间外,还有意识地利用白板课件教学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在玩中学,学中乐,在互动中获得发展,使幼儿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得到提升,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形式来看,它以“过生日”游戏为基础,把教学目标寓于游戏之中。游戏中,老师的要求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浅入深,整个活动过程较理想地实现了教学游戏化。

  反思本课教学,有几点启示和一些不足,启示是:一,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本,是根。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二,要有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属于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三,从“独白”走向“对话”。

  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有意义的知识是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活动体验而自主建构的。传统的教学是“独白”式教学,它忠诚于学科,却忽视了学生;体现了权威,却淡化了民主;追求着高效,却忘记了意义。课堂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是师生在新课程中的成长之路。只有“对话”,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在本节课中,新课程教学内容的实施不够深入,透彻。部分学生在分饼活动中为玩而剪、没有积极的参与到分饼活动之中。

  学*效率不够高。本人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衔接、过渡欠缺自然、流畅。课堂语言表达不够规范、准确。应注意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兴趣是前进的动力。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比较、分类、自我表达的机会。由于每节课的教学任务和40分钟的制约,往往学生的探究不深入。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生活中学数学、把数学应用于生活中。最后,引导学生的口头表达,语言描述也应注意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认真学*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认真学*小学数学新课程理念,向本校数学专家、有经验的教师学*,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教法,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学*效率,提高学生成绩。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有幸参加了市第二次主题式研训活动,执教了同课异构、大班数学活动分灯笼(9的分成)。曾经做过一个数学课题,感受到情境和操作之于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作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关注了完整情境的创设和幼儿操作在前、老师引领在后策略的使用。

  起源一、两位专家报告中的观点

  几年以前,我曾经在嘉兴倾听过南师大张俊教授关于幼儿园数学的报告,对于张教授“数概念的获得是反复操作,由形象到概念的过程”的观点印象非常深刻,同时他的举例,小班孩子*得数概念,如“3”的数量,是从3个苹果,3个杯子,3个梨,3朵花……诸多实物的观察和摆弄中感知和提炼出3的实际含义的。

  今年4月份,在嘉善听取了浙江省教育厅研训部张丰主任的报告,在说到数学时,张主任联系自己的儿子及其同学,说“数学规律是学生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出来的”,悟出来的是方法,教出来的是机械的,可能同样的解题方法,这题会做、换一题就不会。

  起源二、幼小衔接的幼儿园数学

  我们常常说幼小衔接,要做到幼小衔接,那么也需了解小学里在做什么、需要我们做什么。女儿读一年级的时候,我对于相当长时间内每天读背“10以内加减法”题目卡片印象深刻。所以,我在想,我们幼儿园是不是需要去做小学里都在重复的事情?幼儿园数学到底要教什么、怎么教?

  我想,幼儿园数学应该是生动形象、贴*生活、反复操作、积累经验的过程。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幼儿园不应该更多关注孩子是否学会、是否掌握、是否知道,而应该关注孩子学得是否快乐、是否喜欢、是否在操作中慢慢感悟和理解。

  课堂实践——操作在前,引领在后

  本次教学活动“分灯笼”我创设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情境,由世博会外国友人买中国特色的东西——大红灯笼和*湖的西瓜灯引入,呈现灯笼店的难题——来不及包装;随后孩子们在包装中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探索;最后,孩子们获得劳动的报酬——9元提货券,并到提货券买灯笼。

  围绕这个情境,我重点安排了四个环节来学*9的分成,其中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和一个引领环节。我从一种分成方法入手,用包装灯笼的情境将红灯笼和西瓜灯与9的分成结合起来,让孩子在操作中自然地把9个灯笼分成了两份。而包装袋上的记录,则能帮助孩子理清思路、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无形中将9的分成式给了孩子。随后,在交流包装结果的过程中,引出问题:9的分成到底有几种?于是有了第二次操作,让孩子撒灯笼片探索9的分成。第二次操作后,通过交流让孩子在表达自己操作结果的过程中,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并引导孩子一起发现9有8个分成式的知识点,还用给数字排队的方法引导孩子感知分合结果的有序性。最后一个环节既是操作也是回归生活的运用,让孩子们用9元提货券到灯笼店买两个价格合起来是9的灯笼。如果说前面的两次操作关注了“分”的话,那么最后的游戏“买灯笼”则关注了“合”。

  课后反思——将理想与实际相结合

  在熟悉班级的时候,我发现孩子的实际能力与我估计的出入较大,因为,我是在建构式背景下设计的教学方案,而当湖中心幼儿园的教学是在建构式课程基础上,结合省编老教材,对数学内容进行了替换、补充和重组,因此孩子的水*是不同的。

  熟悉班级之后,我对教案进行了微调,没有进行很大的变动。一是想坚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实践一下,寻找一些有共鸣的同行、也需要一些不同的声音来碰撞和提升。但是,在与几位嘉兴市名师和学科带头人的观点碰撞中、在观摩了前两位教师同课异构的教学之后,我觉得理想和实际相结合可以诞生更完美的教学。

  我的整个课堂教学最大的争议应该就是简单,它也许适用于建构式背景下的孩子,但不适合我所执教的当湖中心幼儿园大三班的孩子。当孩子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基础之后,如何进行提升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在想我的教学方案是否可以这样改善:

  1、包装灯笼每人一种9的分成,汇总交流后,由孩子发现补充9的其他分成方法,然后引出9的8个分成式。(关于补充这一点,大三班孩子是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2、接着,进行引领,感知分成结果的无序所带来的不便,启发孩子用翻灯笼的操作方式探求分合结果的有序性。

  3、幼儿用灯笼片第二次操作并使用列表式记录表。在这一环节中,能力强的孩子应该不用灯笼直接能记录结果,而其他幼儿可以在逐一翻灯笼片的过程中感悟有序性。

  当然活动过程中还暴露出一些问题,提醒我还要做好更充分的课前预设,如小组操作撒灯笼前老师的交代不清,导致孩子出现操作上的偏差、环节耗时较多。而出现这一失误的直接原因是,我所试教的班级有这样的基础,根本不需要我讲解方法就能直接操作,因此我准备不足。当然,还有其他,不一一列举。

  一堂同课异构的公开课结束了,但属于执教者自己的思索却远没有结束。特别感谢研训中心徐流芳老师营造了这样一个*台,这样的过程是辛苦的、三个人上同一节课是有压力的。但有这样的*台,可以不断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施是充满乐趣的。执教之前,从不曾想过数字的分成可以上得这样有趣和开心,但现在实现了,我肯定了自己也学*了别人,还将自己想表达的通过我的教学传递给更多的老师,引出一些想法和声音,这是很有意义的。

  而最大的收获是我开始思索:幼儿园数学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初初开始使用建构式课程的时候,更多一知半解。而现在越来越多听到对建构式课程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对建构式课程调整充实的行为,如音乐、数学。也许这本身就是建构二字所传达的信息,正确使用建构式课程就该是这样的。但是,舍弃些什么、增加些什么还是需要慎重把握的事。

  这个数学活动,我精心设计了三个环节,每一环节都是环环相套,层层递进。

  活动开始,我让幼儿找自己的生日,孩子们注意力一下子给吸引住了,通过让幼儿认认、想想、说说数字,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接着让幼儿进入一个有趣的故事中,有年妈妈带着孩子住在漂亮蘑菇房子里进行着有趣的游戏,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到了年月日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然后又开了一个展览会,孩子们更是乐开了天更重要的是这个情境激发了孩子人人去探究、人人去发现,自己悟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这一活动设计巧妙,抽象的“年月日”概念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显得生动而形象,符合幼儿的认知特点与学*能力。各环节设置比较合理,紧凑,目标达程度较高。

  活动中,自然渗透了科学、社会等领域的内容,活动的整体性较好。数学《有趣的日历》选择了幼儿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日历挂历台历等来让幼儿认识日期,查阅日期。活动中充分体现了《指南》精神:幼儿的教育内容必须生活化、游戏化、社会化。“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就是数学学*的课堂,数学学*就在广阔的天地里,生命的成长中。

  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情绪不够投入,没能很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师幼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不够,教师作为“教”的主体没能很好的发挥引导着、支持者、合作者的作用。


大班数学填空题教案(精选5篇)(扩展6)

——大班数学教案《排序》(精选五篇)

  活动目标:

  1、学*将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2、激发幼儿参与操作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点:学*将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难点:

  学*将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按厚薄等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

  活动准备:

  大小不等长方形报纸

  厚薄不同的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出示书本引出活动)

  老师:小朋友们好,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呀?

  (幼儿回答)

  老师:是的,今天老师带了很多书宝宝呢,我们看看这些书宝宝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有些小朋友说的也很好,这些书宝宝看起来有的厚有的薄,那一共有基本书呢?我们能不能按照书的厚薄跟它们排序呢?

  (幼儿思考)

  二、引导幼儿对书本进行排序。

  老师:好的,现在老师要请孩子们来排一排哦,我们先从五本书开始,不着急,慢慢来,先请一位小朋友来试试看哦。

  (请幼儿来操作)

  老师引导孩子先找出最薄的,再找出剩下中最薄的,直到排完。)

  老师:好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呢?先从最薄的开始,然后厚一点,厚一点,厚一点,,,直到最后一个最厚的。

  老师:好啦,那我们再添加两本吧,要怎么排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现在要怎么排吧!

  (继续请幼儿来进行排序)

  老师带领幼儿集体检查验证

  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说出最大的,大的,最小的。

  老师: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几个正方形吧,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呢?大小不一样,那谁来比一比说一说,把比较的结果告诉我们呢?

  (请幼儿来回答)

  老师带领幼儿集体表述。

  三、活动结束。

  老师:好啦,今天我们学*比较了厚薄,以及复*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大小比较,孩子们要记得哦,在家也可以找一找看看能不能有材料自己复*哦。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对排序(即序列)处于探索的状态,他们在游戏的时候,常常会很有兴趣地按颜色或按形状有规律地用间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摆雪花片,拼搭积木等。为了引导幼儿将这些零碎的经验加以统合整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排序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创设“奇妙乐园”的教学情境,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排序材料,引导幼儿从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索和发现各种不同规律的排序方法,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及创造能力的发展,提高思维水*,增强了审美情趣;使幼儿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产生关注生活和身边事物的积极情感态度。

  活动目标:

  一、在教学情境中感知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数量等特征,探索按物体的两个以上特征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二、尝试运用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进行装饰物品,感受与体验周围生活中物体排序的规律美。

  三、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奇妙乐园”:

  1、活动室内布置有规律排序的红灯彩条、气球彩条、图形彩条。

  2、在橱柜上、桌上摆放各种有规律的图案物品。(如雨伞、盘子、小被子、裙子、积木、海绵垫、塑料袋、彩球、衣服、书本等)

  二、教具准备:

  1、一顶智慧姐姐帽子。

  2、录音机、磁带(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

  三、学具准备:

  1、纸帽若干顶、各种颜色的'及时贴图案(不同颜色大圆、小圆、花、树叶、苹果、梨子、西瓜······)

  2、皮带、五种颜色毛线若干。

  3、塑料盘子、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创设 “奇妙乐园”情景,引发幼儿探索有规律排序的物体。

  1、导题激趣,引发幼儿学*兴趣。

  师:“今天,我是智慧姐姐(戴上帽子),我要带领小朋友到‘奇妙乐园’去玩,小朋友,你们想去吗?‘奇妙乐园’里有许多小秘密,智慧姐姐知道小朋友很聪明,眼睛最亮,肯定能发现许多小秘密的,你们有信心去找吗?现在就跟智慧姐姐一起去奇妙乐园参观吧。”儿童网站()

  一、说活动教材

  排序,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排序:服装花纹上的排序、皮包上图案的排序、饰品排列上的排序、环境装饰上的排序、物品包装上的排序、公园中花草种植的排序……这些有规律的排序带给我们生活中的美。孩子们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识地会发现生活中存在一些排序的现象。如:吃饭的碗和盘子周边的漂亮的花边;裙子袖口和裙边的花边;卫生间瓷砖排列的图案……而我们教师正是孩子发现、运用和创造这种有规律的美的引导者。

  幼儿学*排序可以为幼儿建立初浅的数学概念做好准备。幼儿学*排序,可以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也可以按物体的某一特征或者规律排列顺序。大班幼儿已经积累和建立了有关物体在颜色、形体和数量等特征差异排序的数学经验,可以更进一步地学*按照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和可逆性的关系。新《纲要》提出“在幼儿的生活中进行数学的学*”,让幼儿在生活中学数学、玩数学、用数学,教师引导幼儿在游戏和玩乐中初步接受和学*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幼儿将之应用于生活。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能力,并结合《纲要》精神,我为幼儿选择的教学活动为“按物体的特定规律排序”,并设定在大班第二学期进行。

  二、说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比较发现物体排列的传递性、可逆性,并进行大胆自主的排序活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