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

首页 / 教案 / |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与身边熟悉的事物做比较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似数和有效数字并按要求取*似数。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发展数感。

  2。了解*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能按要求取*似数体会*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感受较小的数据。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似数和有效数字并能按要求取*似数。

  4。读懂统计图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一些较小的数据: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它的体重可达几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

  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0000001米。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

  (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000000千克;

  (4)20xx年5月19日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抗击‘非典’”邮票收入全部捐给***门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500000枚。

  四。课时小结:我们这节课回顾了以下知识:

  1。又一次经历感受了百万分之一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进一步学*了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似数的意义和作用并按要求取*似数和有效数字。

  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

  (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制作形象的统计图首先要处理好数据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

  (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

  (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河流越长其流域面积越大。

  (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五。课后作业: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和识记,积累和丰富语汇。

  2、在朗读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作者写作思路及思想感情的线索。

  3、让学生领悟人生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二、重点、难点

  1、感情和领会文章的字里行间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在无际的天空自由飞翔的感情。

  2、诵读体味文章诗意盎然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教师: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附一)

  2、印发田晓菲诗《露》给学生阅读。

  学生:1、借助工具书自学词语,每人并准备2个词语准备向别的同学提问。

  2、反复朗读,对精彩片段多读几遍。

  3、试着提出几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十二、三岁正是充满幻想,憧憬未来的年龄,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志当存高远”只要去努力,我想信你们最终会取得喜人的成绩,梦想一定会成功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一个十三岁就走进北大校园的少年———————田晓菲。

  (二)检查学生课前预*情况。

  1、由学生上讲台,请别的同学认读并解释自己卡片上写的词语。

  2、分男女生对读下列两组词语(幻灯片)。

  际遇 絮语 惆怅 沉淀 尘缘 犀利 呜咽 似曾相知

  穹窿 凝垂 绅士风度 茫然若失 迷离 安恬 白驹过隙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 3

  总时:1时

  第1时, 备时间:开学第十五周 上时间:第十六周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与身边熟悉的 事物做比较 感受百万分之一等较小的数据 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 .*似数和有效数字 并按要求取*似数.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并用统计图形象地表示数据.

  (二)能力训练要求

  1.体会描述较小 数据的方法 进一步发展数感.

  2.了解*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能按要求取*似数 体会*似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3.能读懂统计图中的信息 并能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有效、形象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发展统计观念.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和信心 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2.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点:1.感受较小的数据.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3.*似数和有效数字 并能按要求取*似数.

  4.读懂统计图 并能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难点:形象、有效地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教学过程:.创设情景 引入新

  三.讲授新:请你用熟悉的事物描述 一些较小的数据: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栖动物 它的体重可达几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 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8米。

  1.哪些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比较方便?举例说明.

  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其中氢原子的直径约为0.000 000 0001米.

  (2)生物学家发现一种病毒的长度约为0.000043毫米;

  (3)某种鲸的体重可达136 000 000千克;

  (4)20xx年5月19日 国家邮政局特别发行“万众一心 抗击‘非典’”邮票 收入全部捐给 ***门 用以支持抗击“非典”斗争 其邮票的发行量为12 500 000枚.

  四.时小结:我们这节回顾了以下知识:

  1.又一次经 历感受 了百万分之一 进一步体会描述较小数据的方法:与身边事物比较 进一步学*了利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据.

  2.在实际情景中进一步体会到了*似 数的意义和作用 并按要求取*似数和有效数字.

  3.又一次欣赏了形象的统计图 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 制作统计图表示这些主要河流的河长情况 你的统计图要尽可能的形象.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河流的河长与流域面积有什么样的联系?

  (3)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主要河流 你认为河流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系吗?

  制作形象的统计图 首先要处理好数据 即从表格中计算出这几条河流长度的比例 然后选择最大或最小作为基准量 按比例形象画出即可.

  (1)形象统计图(略)只要合理即可.

  (2)从表中的数据看出 河流越长 其流域面积越大.

  (3)河流的年径流量与河流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五.后作业: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 4

  一、有理数的意义

  1.有理数的分类

  知识点:大于零的数叫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读作负)号的数叫负数;如果一个正数表示一个事物的量,那么加上“﹣”号后这个量就有了完全相反的意义;3,,5.2也可写作+3,+,+5.2;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数轴

  知识点:数轴是数与图形结合的工具;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数轴的三元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这三元素缺一不可,是判断一条直线是否是数轴的根本依据;数轴的作用:1)形象地表示数(因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以后会知道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并不都表示有理数),2)通过数轴从图形上可直观地解释相反数,帮助理解绝对值的意义,3)比较有理数的大小:a)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b)正数都大于零,c)负数都小于零,d)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相反数

  知识点: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且分别在原点的两边;规定:0的相反数是0。

  4.绝对值

  知识点: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即若a>0,则∣a∣=a.若a=0,则∣a∣=0.若a<0,则∣a∣=﹣a;绝对值越大的负数反而小;两个点a与b之间的距离为:∣a-b∣。

  二、有理数的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零(即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②绝对值不相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和0相加仍得这个数。

  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多个有理数相加时,把符号相同的数结合在一起计算比较简便,若有互为相反的数,可利用它们的和为0的特点。

  2.有理数的减法

  知识点: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注意:运算符号“+”加号、“-”减号与性质符号“+”正号、“-”负号统一与转化,如a-b中的减号也可看成负号,看作a与b的相反数的和:a+(-b);一个数减去0,仍得这个数;0减去一个数,应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3.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运用减法法则统一成加法运算;加减法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以后,可以把“+”号省略,使算式变得更加简洁。

  4.有理数的乘法

  知识点: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和0相乘都得0。

  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bc

  5.有理数的除法

  知识点:除法法则1: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上这数的倒数,即a÷b==a(b≠0即0不能做除数)。

  除法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倒数:乘积是1的两数互为倒数,即a=1(a≠0),0没有倒数。

  注意: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

  6.有理数的乘方

  知识点: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幂,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乘方的符号法则: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为0。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知识点: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遇到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有多层括号时,从里向外依次进行。

  技巧:先观察算式的结构,策划好运算顺序,灵活进行运算。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 5

  女娲造人

  一、学*目标

  ①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②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③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二、学*重难点

  ①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②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四、自学设计

  1、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2、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①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 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③ 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3、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①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②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③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4、教师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5、布置作业

  ①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② 阅读综合性学*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6、信息反馈: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1)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3篇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一、学*目标

  ① 摘抄优美词语,积累语言。

  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多向思维的*惯。

  ④ 学*欣赏文章美。

  ⑤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

  二、学*重难点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 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③ 学*欣赏文章美。

  三、课前准备

  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教师:录音机,磁带(歌曲《爱的奉献》)。

  四、自学设计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无数次地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在那里,我们认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今天,我们再次步人美丽的抒情童话世界,那里有诗一般的境界,有汩汩流淌着的爱的清泉,还有等待我们结识的新朋友??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教师投影出示学*目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①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声音要轻,创设温馨情境。

  ② 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然后讨论:

  a.课文中有哪些句子表现了盲孩子的心情变化?

  b.归纳一下本文的情节发展步骤。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讨论不会有太大困难,可指导学生边讨论边把能表现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语句在书上用横线标出(他的日子过得很寂寞。??盲孩子似乎感受到了光明,看到了色彩,它很快乐。??“啊,我看见它了,萤火虫……”他从来没这样快乐过。??盲孩子望着他的影子惊喜地叫起来:“啊!我的影子,是你吗?我好像看见你了!真的,我看见你了!”??他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然后根据这些语句再归纳出文章情节步骤,教师板书如下:

  盲孩子很寂寞→“影子”的陪伴给盲孩子带来快乐,带来温暖→影子、萤火虫、太阳、月亮的爱使盲孩子得到光明

  3、探究研读,理解文章主旨,欣赏文章美。

  ①组织学生讨论,欣赏文章美感。

  a.本文是一篇美丽的抒情童话,它营造了一种纯真温馨的氛围,有着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你分析一下课文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种意境美的。

  b.美好的意境是靠美好的语言表达的,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语句,体会一下这些语言有什么好处。

  可四人小组讨论,争取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受到美的感悟熏陶。

  第l题让学生理解意境美,可从盲孩子热爱生活,渴望光明,情调轻松欢快,情境多姿多彩方面理解。如:“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采摘野花野果”,“听潺潺的流水声”,萤火虫“幽蓝”“翠绿”的光,以及太阳、月亮、“弯弯的彩虹”、“各色花朵”、“绿草”、“露珠”等,这一些就构成了一种绚丽的、诗情画意般的境界。

  理解第2题,学生可以从个人角度举例分析美的语言,不强求一律。例如:

  ◆全篇几乎都由短句构成,好读,不拗口,如“他还看见了天上出现了弯弯的彩虹。”“他还看见了各种颜色的花朵。”“还有绿草。还有草叶上明亮的露珠。”

  ◆叠音词很多,不仅形象感强,描写情态逼真,还可以舒缓语气。如“轻轻”、“咩咩”、“哞哞”、“潺潺”、“阵阵、”“飘飘忽忽”、“幽幽”、“缓缓”等。

  ◆节奏感强。如“话音刚落,一声霹雳炸响,风夹着雨,雨带着风来了。”“他们走过泥泞的旷野,踏上小路,走向家中。”

  ◆含蓄,有象征意义。如“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光明是我的母亲。是她让我来到你身边陪伴着你的。”“他俩说,我们都是光明的孩子。”

  ◆按句排列,短小、活泼、跳跃,像小溪流水,自然流畅,适合孩子阅读。如“他是一个盲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没有光亮,没有色彩。”“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②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文章主题。

  [讨论]结合课文情节的发展和诗情画意的境界,我们应如何理解文章主题。

  对于文章主题的理解,可以借助于练*一出示的两种说法让学生评判。鼓励学生多向思维,有新的见解。对练*一所列出的两种理解,应该肯定都是正确的。让学生明白,一篇文章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其主题,得出不同答案。如学生说出这两种以外的答案,如:不管自己曾遭遇什么不幸,都要像盲孩子一样热爱生活,追求光明未来等,也应予以肯定。当然,从文章整体内容理解,关爱像盲孩子一样的弱者,使他们感受生活的美好,则更贴切一点。

  4、总结

  美的语言,美的意境,美的主题,构成了这篇美的课文。我们来分角色朗读一遍课文,让这种美在我们心中永驻。

  (一人读叙述语言,一人读“盲孩子”的话,一人读“影子”的话,齐读众多“萤火虫”的话,可再播放背景音乐《爱的奉献》。)

  5、布置作业

  ① 你在生活中接受过别人的真诚帮助吗?你在生活中有过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经历吗?请你以“爱”为中心,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写篇短文,表达出学了这篇文章的心理感受。

  ② 摘抄优美的词句,写到练*本上。

  6、信息反馈: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2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画面比较,并出示两首诗的。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学*目标

  利用课件出示学*目标。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范读前请学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

  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后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

  四、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春天来了没有?(通过“*”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结:作者在这一小节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点,写出了春天的总体景色,然后又选取了五幅画面来具体描绘春天的美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一部分的学*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经过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然后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仔细品味,揣摩其内涵。)

  五、学生品读、揣摩语言

  在教师教给学生方法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五幅图画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画,并划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然后说明理由。

  这一部分的学*,主要采取分组合作的方法,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同学之间讨论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作品,仔细品味语言,使“教”与“学”均置身于作品所设置的意境之中。教师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体验性学*。

  1、春草图:(第3自然段)

  这一段用词准确。“偷偷”表现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不生不响的生长状态;“钻”写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顽强。“嫩嫩的”表现出质地柔软,“绿绿的”写出了颜色的鲜艳。“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采用反复的修辞方法,以口语化的词语写出小草生长茂盛。写人的动作“坐、躺、滚、踢、跑、捉”,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写儿童的活动实际上是写草对儿童的吸引力,突出草这一中心。写儿童的天真活泼,欢声笑语又给草地增添了生活气息,使大自然充满生机。“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

  这一段在写景的层次上也很有特点。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的手法,第二句由*及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出春草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感受,充满活力。

  2、春花图:(第4自然段)

  在词语运用上:“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百花争艳、生机盎然的热闹景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一个“闹”字,既写出了声音又写出了动态。“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没有明写风,但风寓其中,没有写太阳,但太阳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动。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遍地,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

  3、春风图:(第5自然段)

  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引用诗句,又打一比方,让人感觉到春风是温暖的。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接下来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从听觉的角度来写,仿佛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风是无形的,可在作者的笔下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4、春雨图:(第6自然段)

  在词语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闪烁、绵长的特点。一个“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春风”。“树叶却绿得发亮”是因为被雨洗去了灰尘,“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们的眼中。“安静而和*的夜”,写出了温馨的感觉。

  在写景的层次上,由物及人,由*到远,由静到动,一幅充满诗情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的对春雨的喜爱。

  5、迎春图:(第7自然段)

  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多了,实际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擞抖擞”,极富节奏感。引用俗语“一年之际在于春”,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写景的层次上由风筝到孩子,写出了春到人欢,迎接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从而激发人们奋发有为,不负春光。

  (在这个环节中品读是第一要义,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让学生通过品读,细细揣摩,反复品味,进行体验与感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图画,充分调动学生的直接经验,同时学生朗读时配上音乐,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美的氛围中。)

  六、朗读回味,总结拓展

  1、简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赞美作结,颂扬了富有生机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个比喻句的顺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符合成长的顺序。在朗读时应该节奏明快,由弱到强。

  2、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

  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由感而发,才能够恰当的表达出来。

  4、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选取几个自然段,进行配乐朗读竞赛。

  七、作业

  根据学到的写景抒情的方法,写一篇《校园里的秋天》(或《校园里的冬天》),300字左右。准备开一个学生作品朗读会,在全班内交流。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3

  一、教学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读进而背诵全诗。

  2、品味诗意,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3、能以“秋天”为题,学写一首小诗。

  二、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1)

  三、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四、教学设想:

  以多媒体画面切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激发他们自己感悟诗意。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引秋: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由秋天的景色或秋天的诗引入)。

  (二)诵秋: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生评;

  3、师读生听(听节奏、听感情)(出示多媒体配乐画面);

  4、生评,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6、向同桌大声朗读自己喜欢的诗句;

  7、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所知道的描写秋景的诗文。

  (三)品秋:

  1、以4人为一组,探究全诗。可以研究老师揭示的问题,也可互问互答(出示问题);

  2、汇报探究结果;

  3、仔细聆听诗人的深情絮语,看看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了哪些画面(由学生朗读);

  4、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头脑中浮现的画面。

  (四)写秋:

  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也以“秋天”为题写一首诗,或者画一幅画(出示音乐);

  2、请同学们读出自己的诗或展示自己的画;

  3、请同学们伴着音乐一起歌唱秋天(出示配乐画面、生齐背诵)。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2)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优选【5】份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 1

  复*目标

  一、巩固语文基础知识:生字词、作家作品、名言名句、文言文字词的识记等。

  二、提高现代文、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能熟练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的设计。

  四、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

  复*重点

  提高语文应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复*方法:

  学生在自主中与同学合作地完成。

  一、掌握一些生字词

  《风筝》

  伶仃:孤独,没有依靠;瘦弱。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加美好。

  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多指不再见面的离别,分别。笑柄:可以拿来取笔的资料。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

  什物: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惊惶:惊慌。

  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恍然大悟:形容忽然醒悟的样子。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忆读书》

  悬念:持念,惦记。若有所失:好像失去了什么。

  无聊:这里是精神无所寄托的意思。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道理。

  消遣:用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来消磨时间。索然无味:没有一点趣味。

  无病而呻:没有病却发现痛苦的声音。这里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情实感而矫揉造作。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来比喻堆砌词藻、内容空泛的行文。自已:控制自己的感情。已,停止。

  《山中避雨》

  趋之如归:很快地走过去,就像回自己的家一样。趋,小步急走。寂寥:寂静空旷。怨天尤人:埋怨天,责怪人,形容遇到不如意的事一概抱怨客观条件。尤,责怪。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冗长:(文章、讲话等)废话多,拉得很长。这里是持续不断的意思。

  工尺: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各个音的总称。望洋兴叹: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仰望的样子。兴,发出。陶冶: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萍水相逢: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乐以教和:音乐是用来教育感化人,使人和谐相处的。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煞费苦心:费尽心机。

  滑稽:(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不及防: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恶作剧: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六神无主: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俗不可耐: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奸笑: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乳臭未干:奶腥气还没有去掉。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盛气凌人:傲慢的气势逼人。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高气扬: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大发脾气。

  二、知道一点文学常识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等。

  丰子恺,浙江省崇德县石门湾(今江苏省桐乡县石门镇)人,号称“中国漫画之父”。

  马克吐温,美国作家。本名塞谬尔朗赫恩克莱门斯。马克吐温是其笔名。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长篇小说《镀金时代》(1874,与华纳合写)、代表作长篇小说《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1886)及《傻瓜威尔逊》(1893)等,则以深沉、辛辣的笔调讽刺和揭露像瘟疫般盛行于美国的投机、拜金狂热,及暗无天日的社会现实与惨无人道的种族歧视。

  三、课文内容梳理

  《风筝》第一部分(1、2),比较北京和故乡放风筝的时令,引出回忆。

  第二部分(3、4),“我”回忆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的风筝的事情。

  第三部分(5~11),到了中年,“我”才意识到自己弄坏小兄弟的风筝非常不应该,于是心中充满忏悔,但当面道歉时才发现他已忘却,“我”心情更加沉重。

  第四部分(12),看着眼前北京的风筝,“我”的心情十分悲哀沉重。

  《忆读书》全文为总——分——总结构,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读书好。这一部分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⑴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

  ⑵能扩大知识面。

  ⑶对写作有帮助。

  ⑷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第二部分:多读书。涉猎古今中外。

  第三部分:读好书。要会比较挑选。

  《山中避雨》第一段:记叙山中避雨于小茶店。

  第二段:记叙心情的转变:由扫兴而感趣味。

  第三段:记叙茶博士的琴声难以解闷而向他借琴。

  第四段:记叙作者学琴经过及琴声使苦雨荒山活跃起来。

  第五段:抒发自己的体悟作结。

  课文按作者所记内容的'因果联系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⑴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⑶给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脚注。

  第二部分:写“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⑴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

  ⑵使报纸销量大增。

  ⑶使周围的人对作者刮目相看。

  四、积累一批优美的语句或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

  1.“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这句话应当怎样理解?

  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的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而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因而“久经逝去的春天”与“在这天空中荡漾了”不相矛盾。

  2.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趣味。”这句话如何理解?

  这次作者是在山中小茶店的雨窗下拉琴,环境与往日截然不同,有一种天然之美。人物除作者和两个女孩外,都是山村中的年轻人,大家素不相识,是琴声、歌声把大家结合在一起,有一种和谐之美。大家的歌唱都是发自内心,感情十分真挚,有一种真挚之美。大家一起歌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气氛热烈,把苦雨荒山闹得十分温暖,有一种氛围之美。以上种种趣味之中,最主要是作者感受到这次拉琴与歌唱,十分自然真挚,是音乐拉*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相处得如此和谐,这就是音乐的魅力。这是作者以往没有体会过的。所以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音乐的滋味。

  五、理解各篇文章的主题

  《风筝》本文回忆了“我”的一件少年往事,并由此抒发了自己忏悔自责的思想感情。也表示了对封建的教育思想的伦理道德的否定和深恶痛疾,并启发人们思考,从而有所觉悟。

  《忆读书》课文围绕“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展开,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可从四个方面来看:⑴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人的各种感情,让人获得多种美的享受。⑵读书能扩大知识面。⑶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⑷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山中避雨》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山中避雨的经历和感触,告诉我们音乐的感染力可以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彼此相处更加和谐。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以及挖苦一个新来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报纸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

  六、学*一种妙想

  《风筝》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的段落,在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在内容上作用相同吗?

  文章开头两段与结尾一段都是总写,起到了前后呼应,使结构完整的作用。

  从内容上看,开头由北京的春天写起,写了北京春天中“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引起对故乡的“风筝时节”的回忆,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同时奠定了怀念的感情基调。结尾一段是对风筝事件的总结,有总结全文的作用。与此同时,字里行间里表明了自己深深的自责。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本文叙事详略得当。

  叔叔外出,让“我”编一期周报,“我”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是讽刺和《汉尼巴尔周报》对立的一家报纸编辑希金斯,这件事写得很详细,文章标题、插图内容及“我”当时的心理状态,都有交你。第二件事情,是撰文讽刺两位名人,概述,一笔带过。第三件事是讽刺新来的外乡人——一个雇工裁缝,起因、经过,甚至原文都写出来了。三件事情,两详一略,疏密有致,重点突出。“我”的这次尝试,产生了很大反响,文章一一道来,使我们从而面了解到作者语言的讽刺力量,读来妙趣横生。

  七、重温一个阅读语段

  (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故乡的风筝时节,是春二月,倘听到沙沙的风轮声,仰头便能看见一个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我现在在哪里呢?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而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3)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笋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4)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1.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用横线画出选文第(1)(2)段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说说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选文第(2)段中的加点词语“荡漾”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4.选文第(3)段的画线句作者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表现了弟弟怎样的感情?

  5.你说弟弟知道哥哥讨厌风筝吗?为什么他还要做风筝呢?

  6.选文第(4)段中,加点词“傲然走出”写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7.想像一下,绝望地站在小屋里的弟弟,想了什么?又做了什么?

  参考答案

  1.由冬天在北京看到放风筝,回忆起小时候在故乡故意弄坏了小兄弟风筝的事情。

  2.第(1)段环境描写渲染肃杀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第(2)段写故乡放风筝时春天的温和,与严冬的肃杀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出对往事的回忆。

  3.“荡漾”用得好。因为这里的春天指小时候故乡的天空中飞荡风筝的春天,现在看到冬天北京天空的风筝,就联想到故乡春天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所以用荡漾。

  4.神态、动作,表现弟弟的天真活泼和对风筝的喜爱之情。

  5.知道。因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6.写出“我”当时以破获秘密为满足,以弄坏小兄弟风筝为胜利的骄傲心理。

  7.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 2

  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学*作者细致观察、准确描摹的方法。

  3、品味欣赏本文生动而风趣的语言,感受作者的生活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曾经读过的以“鹅”为题材的诗文来导入新课。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讨论:这首诗突出了鹅的什么特点?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

  《白鹅》写于1946年夏天。抗战期间,丰子恺内迁重庆,住在郊外一座荒村里。当时正值战时,生活条件艰苦,而人们内心更是焦虑苦闷。丰子恺在读书、作画之余,在院子里种豆、种菜、养鸽。养鹅,这成了作者排遣苦闷的一种寄托。

  三、范读课文

  四、讨论课文1一4段内容

  1、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特点?

  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注意对这些词语的意义加以比较: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瞧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3、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怎样称呼鹅?(“鹅老爷”)

  “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于是,白鹅也就有理由表现得“架子十足”。

  4、“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学生自由朗读课文1~4段。要求绘声绘色,通过朗读来领略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第二课时

  一、研究课文1~4段的写法

  1、学生自由朗读1~4段。

  2、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将鹅和其他动物比较着写,结合文中内容作具体分析。

  3、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文字,代表性,试作分析。

  4、第4段中作者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鹅吃饭时所表现出的傲慢?

  二、讨论课文第5段的内容

  1、作者用浅显质朴的文字,轻松幽默的笔调,勾勒了白鹅既可笑更可爱的形象,表达了对白鹅的喜爱与怀念。自由朗读第5节,然后说说作者及其家人喜爱白鹅还有什么原因。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3、这节文字主要写白鹅的贡献,但其间仍不乏表现白鹅傲慢性格的文字,找出来欣赏一下。

  三、按照“思考与练*四”的要求进行口头作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 3

  复*导引

  (一)复*目标

  1.回顾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掌握。

  2.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3.品位赏析文章中的精美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4.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二)复*重点

  1. 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课文的表达技巧。

  2.品位赏析语言,领悟课文的深长意味。

  (三)复*方法

  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强化训练以实现理解,,互动探究以寻求规律。

  第21课 风筝

  1.在本单元的5篇课文中,《风筝》是意蕴最丰富的一篇,应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宜从多种角度加以引导,拓展思维空间。

  2.训练探究文意的能力。这篇课文的难点较多,正是研究性学*的理想教材,要让学生预*时把不理解的地方划出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发问精神。教师教学用书里提出并解答了的九个问题,基本上解答了全文的要点,可以一次性提出来;同时,在“有关资料”中精选部分有助于探究课文主题的材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将问题整理一下,根据材料和课文,有步骤地研究。

  3.课文研读要以难为乐,又要把握住“度”,不要求一下子理解透彻。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是收获,理解不透彻的地方将来可以慢慢感悟,不必追求讲深讲透,不必追求面面俱到。

  4.感受鲁迅的.人格、胸怀。

  第22课 羚羊木雕

  1.可以分角色朗读。

  2.课文从孩子的眼光和心态看待——场家庭矛盾,叙事角度和叙事语气与学生很接*,据此,教师应设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以提问:女儿既然已经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恰当?怎样才能避免这类不愉快的事发生?

  2.这场矛盾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留下一个空白,正好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比如探讨人物语言后的许多删节符号所蕴涵的意味:比如指导学生分组,分别代表矛盾的三方,讨论这场矛盾的是非曲直。

  3.分析矛盾发展变化的几个层次。

  4.抓住人物内心变化发展的线索。

  第23课 散步

  1.先要求学生跳读课文,思考:“文章讲述的是什么事?表现哪个方面的话题?以此来整体把握课文。

  2.问题研讨:①你喜欢文中哪个人物?为什么?②散步本来是一件小事。作者却小题大做、大词小用,请把这些地方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意图。⑧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3.研讨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揣摩语言。比如全文中母亲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还是走小路吧”,因为她是“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后说的,有一个思想转变的过程,所以应该读成拖音“还一一是一一走小路吧”。而第二句“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不必大声,应读出母亲吩咐儿子时的坦然。而“我”的那句“走大路”,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斩钉截铁、没有商量余地的味道。

  诗两首(《金色花》《纸船》)

  1.从揣摩语言入手,抓住其中的情景描写或重要语句展开讨论(见教学用书): 同时,最好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想象画面和情景,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动笔画几幅诗意图。

  2.在课的最后就本课组织一次朗诵比赛,鼓励学生配乐朗诵。

  3.了解散文诗的特点,了解冰心“小诗”的特点。

  4.利用自读课本,扩展阅读泰戈尔诗、冰心小诗。

  第24课 《世说新语》两则

  1.基本教学模式应当是“诵读一讨论一—诵读”。两次诵读的要求应有所不同,前—次要求和复述故事结合起来,达到基本成诵,并且读懂,字词句过关,最好能翻译;后一次是背诵课文。

  2.探究讨论的重点可以有:A、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你认为哪一句更好?为什么?我们能想出一二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词吗?B、你如何看待陈元方的为人原则、是非观?

  3.简要介绍《世说新语》这部书。

  综合性学*;我爱我家

  1.本次活动大多是学生个人在家庭中活动,所以,教师要做好布置和安排。比

  如:A、通过适当途径和方式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对活动心中有数,便于活动顺利而有效地展开;B、活动涉及到对家长的咨询、追问或采访,教师最好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个具体的采访提纲,设计一些具体问题。

  2.提前一周布置下去,提出具体要求。在这期间可以抽查学生的访谈提纲或记录,以收到督促、监控之效。

  3.评价不可缺少。评价的方式可以有: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评价→教师批改→讲评作文,还可以通过问卷形式征求家长意见,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评价的时候还需注意定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课内活动时间:写作2教时,交流1教时、评价1教时。

  关于课后练*

  1.体现了少而精的原则。就数量来看,精读课文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三道题, 引导学生少做练*多读书,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

  2.练*分必做题和选做题,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用。

  3.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如《羚羊木雕》—文后的练*,具体分析略)。

  4.特别强调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和拓展,并尝试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比如《风筝》和《散步》后都附录了用来比较阅读的短文,通过课内外的比较阅读,对兄弟间的手足情和母子之间的亲情有一个更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5.十分强调通过诵读来理解、体味和感悟课文,有些还特别要求背诵。

  6.设计了一些开放性、发散性的题目(略)。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 4

  一、文学常识:

  《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及中心:

  《咏雪》叙述了谢太傅带子侄辈咏雪的故事,表现了谢道韫儿时过人的才华。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古今异义:

  1、儿女 : 古,子侄辈; 今,子女。

  2、 去: 古,离开; 今,到什么地方去。

  3、文义: 古,诗文; 今,文章意思。

  五、一词多义

  1、顾: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如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相顾惊疑。 顾:看。(如顾野有麦场)

  将军宜枉驾顾之。 顾:拜访。(如三顾茅庐)

  2、信:则是无信。 信:讲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真诚、诚实。

  必以信。 信:实情。

  六、敬辞与谦辞

  1、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2、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七、其它关键词

  1、寒雪日内集。 集:聚会

  2、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像

  3、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速(暴风骤雨)。

  4、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5、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因:趁着、随着。

  6、相委而去(太丘舍去)。 委:丢下。 舍:丢下、舍弃。去:离开。

  7、下车引之。 引:拉。

  8、乃至:(友人)才到。 乃:才。

  9、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10、差可拟。 差:差不多。 拟:相比。

  八、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译文: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译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5、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译文: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6、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不如比作柳絮随风吹飞舞。

  九、理解问答:

  1、《咏雪》一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你对此有何感受?

  答:(1)营造了一种温暖、和谐、愉快的家庭气氛。

  (2)和谐、*等、宽松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开发孩子智力。

  2、为什么“公大笑乐”? 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答: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3、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古诗中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撒盐”一喻好,很好地做到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用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

  “柳絮”一喻好,重在神似,有深刻的意蕴,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形容飞雪的比喻句:

  (1)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 白《北风行》

  (2)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李商隐《对雪二首》

  (3)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 愈《春雪》

  4、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答:(1)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2)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3)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4)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教案 5

  一、内容及其解析

  1、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科学家通过它,能给我们展示出亿万年前地球上的奇异画面。化石功不可没,科学真是神奇,科学家更是伟大。

  2、解析:为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有必要联系生物学的内容,就文中涉及的如鱼类的进化,鸟类的进化,两栖类的进化,被子植物,恐龙,猛犸等内容本文是一首科学诗,以诗歌的形式,传达科学的内容。兼具科学与文学之美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二、教学目标及意图

  1、教学目标:

  (1)、理解和积累一些重要词语。

  (2)、有感情地颂读课文,理清结构,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4)、初步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

  2、解析: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设疑提问,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深入领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兴趣。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教材分析:《化石吟》是一首科学抒情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展示了人类对化石的`研究成果,再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诗中一系列的疑问将人们带入奇幻的神话般的生物世界,又用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的赞颂了会讲话的奇异的化石。学

  *本诗,首先应该利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认识化石,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理解诗中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学情分析:本文是一首语言优美的诗歌,节奏鲜明,声调和谐。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体会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3)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创意说明: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在这堂课上,不仅要把这个例子读透,还要达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课堂上不仅积累了优美的语言,还积累了学*诗歌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范读、跟读、朗读等,利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直至背下来。

  二、讨论交流。

  1.你最喜欢哪句诗?为什么?2.你不懂的诗句是哪些?3.你读出了哪几幅画面?4.你认为本诗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

  三、引读:美国狄金森的《秋景》。

  1.你读出了几幅画面?2.交流你已领悟到的美点。例: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写出丰收之景)。3.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4.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教材分析:这首诗叙述了一个山区孩子童年的幻想--对大海的热烈向往,长大后依然不停地去追寻它诗的语言自然,流畅,活泼。。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诗中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追求理想的心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探究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对理想的憧憬和痴想

  2.学*作者追求理想时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3.了解海与山的内在涵义

  学情分析:这首诗起源于童年经验,诗中那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强烈好奇心的少年。对于刚刚告别童年的学生来说,是熟而又知的。抓住这一共同点,使学生们在感情上产生共鸣,这是这节课的突破点,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这首诗蕴涵的人生思考和感悟。

  课前准备:准备:我的梦想。

  教具准备:配乐朗读磁带;录音机;投影仪;配文插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对于我们来说,童年刚刚过去并不陌生,你还能回忆起童年的一些趣事吗?(唤起童年的回忆)你还记得童年时你的那个最大的梦想吗?(同学们争先回答)的确,几乎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些幻想和心愿,可能就是这些幻想和心愿吸引着我们,带我们走进另一个世界,哪怕为之付出代价,也不放弃。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写得就是童年时代追求梦想得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童年梦想吧!

  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检查预*情况(投影)

  1、 给画横线的字注音并解释词

  隐秘 痴想 铁青 凝成 诱惑 喧腾一瞬间

  (明确: 隐秘:隐蔽不外露

  诱惑:愿意是使用手段使人认识模糊而做坏事。在本诗中是吸引的意思。

  喧腾:喧闹沸腾。

  2、《在山的那边》选自 ,作者 。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朗诵此诗(2 遍)

  第一遍:了解本诗的内容

  第二遍:把握作者的感情

  2.朗读此诗(自己练*)

  3. 找同学起来朗读

  4.针对中朗读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① 读准字音 ②普通话标准

  ③自然流畅,不读破句 ④ 有感情的朗读

  5.在教师点拨的基础上,再练*朗读

  6.再找学生起来朗读

  小结: 经过教师的教读,学生们的朗诵水*明显提高。 (给予鼓励和表扬)课下可以分组进行朗读比赛,巩固朗读能力。

  四、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诗中的我的童年幻想是什么?

  (明确:我是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我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怕困难,并为之锲而不舍的少年。

  五、课堂总结。学生总结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的梦想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不超过30行。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山---海

  八、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在山的那边》选自 ,作者 。

  2、解释词语:

  隐秘 痴想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创新:

  1.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为什么?

  (明确:诗中并没明确说出理想实现了没有,只是在诗尾用向大家发出号召的方式提出:经过努力,理想一定会实现的观点。因为这首诗的主旨并不在于实现理想的结果,而至于过程,是要赞美那种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

  2.提炼诗的中心思想

  ( 明确:本诗通过写一个耽于幻想,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强烈好奇心的少年,赞扬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理想努力奋斗并锲而不舍的精神,并号召大家学*这种精神,发扬这种精神。

  建议:最好指导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心思想,教师给予引导就可以了。

  三、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1.探究讨论:诗中的海与山蕴涵着什么意思?(分小组讨论,因为诗的中心思想已明确,学生只要用脑一想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个题学生自己讨论就可以了,教师不必要讲解)

  ( 明确:海是少年的梦想,理想(自己总结)信念,想望(诗中的词)山是少年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一个个小的目标。

  2.诗句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中铁青着脸是写山的颜色吗?

  ( 明确:不是写山的颜色,是拟人的手法。把山比拟**,是修辞方法的一种。拟人--定义:是把事物模拟做人来写的修辞方式。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建议:让学生举例子,教师点拨

  四、体验与反思(四人小组讨论后发言)

  (1)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主要是看你面对困难时怎样对待,怎样克服困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自己的感想。

  (2)小结(师)

  要想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牢牢记住本课中的海.

  五、拓展延伸,以读带写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

  (提示:1.充分利用想象,想象我翻过一座座大山,经历无数险阻之后,终于见到了日思夜想的大海,这时的心情会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之后写下这段话,找几个代表学生在班里交流一下,答案并不唯一,目的在于开拓思路,发挥想象。

  六、布置作业:

  学*本文,你又重新树立了怎样的理想?你将怎样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课后写一篇练笔,要有感而发。

  七、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努力奋斗

  爬过了山 看到了海

  克服困难 实现理想

  八、课后反思:

  这篇课文我们胜利的完成了课前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大家的课堂表现也非常积极,大部分的同学都在主动学*,这是我们这堂课成功的主要原因,我希望今后我们的学*都像今天这样令人满意。

  一、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二、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三、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四、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春的六幅画面,打乱次序。)

  屏幕上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2、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字用得好,“钻”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钻”换成“长”或“蹿”就*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3、[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3、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向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4、[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整理所收集的关于春的诗文。

  5、信息反馈:

  一、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

  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课前准备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四、教学内容

  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五、教学设计

  1、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的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板书课题:山中访友

  如果你没读过课文,请展开想像,猜一猜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位怎样的朋友?访问的情形会是怎样的?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只要合乎情理,或能自圆其说,即可。)

  学生可能会说:

  访一位多年不见的住在山中的武林高手、切磋武艺;

  访一位隐居山中的诗人、煮茶论诗;

  访一位得道的僧人、禅悟人生;

  访山中的动物、要保护动物等……

  教师:可作者是怎样说的呢?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像,跟随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②学生速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

  幽径、逝川、青翠、唱和、湛蓝、赞助、玄奥、清澈、禅心、凝神、犬吠、德高望重、波光明灭、返老还童、津津乐道、栀子花

  ③感悟内容

  点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听读课文。

  a、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学生讨论明确:

  读到第3自然段,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自然界的朋友,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研读与赏析

  作者与大自然是那样贴*,关系是那么密切,他在山中拜访的都是一些什么样的朋友?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①精细地朗读课文,细细品味,自主探究,讨论明确:

  古桥、德高望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树林、知己、我变成了树

  山泉、姐姐、照出我的浑浊

  小溪、妹妹一唱和小诗

  白云、大嫂、天空的护士,使天空返老还童

  瀑布一大哥一一天生金嗓子,无回报地从古唱到今

  悬崖一爷爷一一给人清净、无杂念的心境

  云雀、弟弟、纯洁少年,从不说是非

  石头、敲击、时间的回声

  落叶、纹理、命运的手相

  小花、采一朵插头上、悄悄做一会儿女性(寻找一份荚)

  阵雨、侠客吼叫,醉酒的诗人朗诵、感动又吓人

  老柏树、慈祥、恩泽、遮雨

  蚂蚁小弟弟、患难兄弟

  归鹤、伴我披月回家女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的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讨论明确]

  作者访问的是自然界的朋友,想像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构思新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走进画面中,走进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感到更加亲切,似乎我们也随着作者把自己想像为一棵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③带着感情朗读课文,去体会那“童话般的世界”。

  4、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我们随着作者“带着一路月色”“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回到了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珍视我们自然界的朋友?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可以向同学质疑,也可以向老师质疑,形成讨论交流的过程。

  5、[教师小结]

  当你带着好奇和轻松愉快的心情读完这篇散文之后,在你被那美妙绝伦、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带进山中之后,你除了被童话般的意境陶醉外,你还会从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愫里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那种深切的热爱。并且,你还会感悟到作者对人生那种深邃的思考、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永远健康地、身心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②拓展延伸作业

  假设你是某一景物,实际上景物已经成为游人的朋友了,请你以景物为角色,与游人互诉心声。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下节课交流。

  6、信息反馈:

  一、教学目标

  ① 速读课文,能概述课文内容。

  ② 掌握并学*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③ 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

  ④ 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三、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及多媒体课件,学生做好预*,搜集有关天气的谚语,注意观察天空中的云,同时要积累课文中的佳词妙句,为课堂交流做好充分准备。

  四、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本文思路清晰,紧扣题目进行说明,不但说明看云可以识天气,还进一步说明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由说云是天气变化的招牌,再说怎样看云识天气。云的种类很多,但文章从现象人手,进而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如:云的形态和光彩是现象,云和天气变化的关系是本质。说明层次清晰,将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清楚,最后说明看云识天气的目的。

  五、教学设计

  1、精心导入

  ① 可用大屏幕多媒体展示空中的云的各种景象,引出课题。

  ② 也可通过谚语或诗歌来引出课题。

  ③ 还可以请学生从课前准备中谈谈自己的积累和观察。例如:

  a. 你观察了天空中的云吗?有怎样的感受?用简短的话说明。

  b. 你在预*中搜集积累了哪些有关云和天气的成语、俗语、谚语?请同学们相互交流 下,好吗?

  以上各种导人,只要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都可达到导人课题的目的。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4)

——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6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本节课尽管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学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细胞的观察作为基础,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2、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① 进一步熟练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②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

  能力目标

  提高制作以及观察临时装片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设计实验、改革实验,开发自己的创新潜能,以此来体会科学探索的思想和方法是不断发展的;继续形成“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在“模拟制作”活动中,提高学*生物学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说明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比较动植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难点: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的刮取(首次观察自己身体上的细胞,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取材关系到实验效果)

  细胞结构的观察(与植物细胞相比不易观察,略有难度);

  设计实验(应用以往的学*经验,是较高层次的学*)。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还是处于一个好动的年龄,在学生已经观察了植物细胞的结构并有一定的了解下,这节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而且在学生实验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下,还不是很强,所以只有充分的感性认识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把握课堂的重点。

  三、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就是要把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对学生科学知识的传授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教育,强调学生在生物学知识、科学探究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领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从做中学,学中做”的原则,运用实验法、比较法、多媒体演示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运用小组合作法、比较法、观察法等方法学*。

  四、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复*: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温故而知新,提出问题:

  ①想看看自己身上的细胞吗?

  ②人的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引导学生联系自身,提出问题,创设学*情境,引入新课。

  (二)组织实验,合作交流

  出示题目,交流:“看到题目,你有何疑问?

  疑问: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哪?怎样取材?引导、分析。

  ①设计:根据已有的经验,设计实验方案(注意取材、方法、染色剂的变化);

  ②制作:同组同学尽量选择不同的方案制作临时装片,增加对比性。

  ③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然后同学间交换观察。

  (三)归纳反思,学以致用

  绘制细胞的基本结构图,感知动物(人)细胞的形态结构,注意绘图要领。多媒体演示不同种类的动物细胞。

  (四)模拟制作,能力拓展

  策略①: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策略②:改进。利用现成的果冻,将一枚糖粒放入其中表示细胞核,果冻表示细胞质,包装果冻的塑料壳表示细胞膜。

  (五)巩固练*,检测反馈

  1、人体或动物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结构。

  答案: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3、回忆所做的《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

  (1)实验中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制作的玻片标本叫__________。

  (2)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实验中,开始在载玻片上分别用滴管滴一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相比,共同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还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及黄瓜表皮果肉细胞的__________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4)《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染色使用的染料都是__________?

  (5)回忆《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过程,你认为细胞是*面的还是立体的?

  答案:(1)临时装片 (2)清水 生理盐水 (3)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壁 液泡 叶绿体 (4)稀碘液 (5)立体的

  4、采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需要用的工具是

  A.消毒牙签 B.消毒棉球

  C.消毒镊子 D.消毒玻璃棒

  答案:A

  5、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先滴一滴

  A.清水 B.稀碘液

  C.生理盐水 D.盐水

  答案:C

  6、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液泡 ⑥叶绿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⑤⑥

  答案:B

  五、板书设计

  观察动物细胞


七年级上册复*教案实用五篇(扩展5)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狼》实用5篇

  教学目的:

  1.掌握生字生词(新课标)。

  2.学*记叙的顺序和结构。

  3.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意思。

  教学设想: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知识引路。教师要清醒地认识文言文阅读的一般规律,从整体到局部,从熟读到理解,从语言形式到思想内容,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的领域,从自己的学*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但字词、句式难点很多,语言障碍较大,故教学时重点应放在字词句的串讲上。但字词句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语言环境,要从上下文意中去掌握字词的含义。

  本文可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初步解决生字生词,以熟悉课文为主;第二课时掌握文章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教学方法仍以学生的活动为本,教师只能处在引导、点拨的地位。

  教学要点: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

  2.参看注解,理解生字生词。

  3.复述故事大意。

  教学过程:

  1.知识导入。

  (1)学*文言文和学*现代文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点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变迁,造成内容的差距、认识的困难;一点是由于语言的演变,造成文字的差异、理解的障碍。这两点又以语言障碍为主。

  (2)文言文的语言障碍主要在词和句上,有很多词和句在意义和用法上都和现代文不同,学*时要特别注意这些不同的词句。

  (3)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熟读。开始时参看注解,会认会读;然后就要朗读,读得琅琅上口、滚瓜烂熟才便于理解。

  (4)今天学*课文《狼》,就要按照上述的认识和方法来安排教学活动。

  2.关于课文。

  这篇课文的有关知识要记住这样几点:

  ①出处。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

  ②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③《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讲授。

  3.认读课文。

  (1)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参看注解,划出生字生词;试通文句,弄清内容大意;

  小声默读一遍。

  (2)学生发问。

  除注解以外,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发问,教师当堂解决。

  4.朗读课文。

  第一遍:要求读音准确。

  第二遍:要求大体顺畅。

  第三遍:要求读出语气。

  每一遍,教师均有讲评。

  5.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教师给三五分钟让学生再默读识记,要求能大体复述故事情节。

  6.复述课文。

  找三个学生复述,每一次复述都有不同的要求,教师要作出讲评。

  第一次,找中间程度的学生,让他看着课文复述,实际上是对着课文口头翻译,大体译对即可。

  第二次,找中间偏上学生,要求对着课文较为准确地翻译。

  第三次,找上等程度学生,背着课文复述,要求不遗漏主要情节。

  7.掌握生字词。

  在这三次复述过程中,其他学生主要熟悉古今不同意义的字词。教师随订正随理出掌握的主要词语。

  拟挑出常用的、比较容易掌握的单音词,随讲随写黑板,让学生笔记,以便复*掌握。

  常用字词:

  惧:恐惧。 从:跟随。 故:原来(一样)。 驱;追赶。 窘:困窘。 恐:恐怕。 顾:看到。 瞑:闭眼。 暴:突然。 毙:杀死。股:大腿。 寐:睡觉。 黠:狡猾。

  止:有两讲——

  上述的生字生词要入文作出准确解释,可让学生当堂翻译原句,不要只是单个记词义。

  另有两个词用的是引申义,书上有注释,教师可略加提示,学生懂得文中意思即可,不必深究。这两个词是:

  缀:原意是连结,文中意是紧跟。

  弛:原意是放松,文中意是卸下。

  其它不论实词还是虚词,可不单独讲解,以能理解文意为准。

  布置作业:

  1.按照记叙的顺序,看看本文叙述的故事可分成几个部分,用一个词(或词组)给每个部分作出概括。

  2.用现代汉语翻译最后一个自然段。

  3.思考练*一。

  4.做练*二、三,答案做在书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译全文。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掌握小说主题。

  (二)能力训练点

  指导学生认清阴险狡诈的本质,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结合小说主题,让学生了解到社会中确实存在假、恶、丑等阴暗面,教育学生要同它们作斗争,以净化我们的社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四)美育渗透点

  这个故事结构精巧、情节曲折、引导学生从生动形象的描写中体会屠夫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美。

  二、学法引导

  1、本文故事性很强,教学时,可采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师或基础较好的学生先讲故事,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如领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以达到铭记于心的目的。

  2、查阅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扫除文字障碍,准确理解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要注意分辨。课文中有些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的不同用法,如“故、前、敌、顾、洞、隧。止、几何。股”等。

  3、反复诵读,理解课文的意思,领悟小说的生动描绘及作品的中心思想。

  4、把握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理清层次线索,分析小说是怎样通过动作和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狠的形象,表现各自的性格特点。体会一波三折、富于变化的情节特点,文中和屠户双方矛盾的白热化的转变过程是“顾野有麦场”的描写,精彩细腻,值得回味。

  5、在把握作品中心意思的基础上,对作品做拓展性思考:这仅仅是在写吗?

  通过思考作品给人们的启示,认真体味议论性文字的深刻含义,更深刻地理解小说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情节和主题的把握上。要通过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在充分了解屠户与之间攻防转换和最终结局的基础上加以解决。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1、课文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学生制作文言实词以及“眈眈相向”、议论性句子的卡片,进行知识积累。

  3、投影仪。

  4、有条件的可制作多媒体课件,效果会更好。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熟读课文,根据注释尝试翻译,了**事梗概。

  2、分析屠户和狠展开搏斗的情节和过程。

  3、思考、归纳小说的主题。

  4、背诵全文。

  七、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一提起这种动物,同学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一。当然,对于狠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东郭先生不是就险些被吃掉吗?今天,我们再来讲述一个发生在屠户和狠之间的故事。(教师板书课题。)本文节选自《聊斋志异·三则》,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人。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为其书房——聊斋所题的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一)明确目标

  1、掌握重点词句的翻译,了解文章大意。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分析、归纳文章的主题。

  4、熟读、背诵课文。

  (二)整体感知

  学生参考文下注释,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通译全文,了解大意,思考、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翻译重点词句,疏通文义。教师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参考文下注释或依据自己的理解用现代汉语翻译词句,教师讲评。

  两之并驱如故——两只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恐怕前后都受到的攻击。苫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似的。犬坐一一像狗似的坐。洞其中——在其中打洞。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也是很狡猾的了,可一会儿功夫两只先后毙命,禽兽的欺骗手段又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2、分析小说的情节。

  首先,引导学生明确,全文分为两大部分,前4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叙述故事情节;第5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作者发表评论。然后要求学生分析第一部分,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每一层次的大意,讨论后明确

  第一自然段写屠户遇,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自然段写屠户惧,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狠的凶恶贪婪。这是故事的发展。

  第三自然段写屠户御狠,表现屠户的果断抉择和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进一步发展。

  第四自然段写屠户杀,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狠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分析完情节后,要求学生复述,加以巩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