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

首页 / 教案 / |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1

  1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我们不再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2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准备稿纸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 学*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 学*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 黄色;傍晚 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 拓展练*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 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 傍晚 绿色

  【教学总结】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一“读”字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同步*作练*,都落到了实处。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特别是我们山村孩子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可以喂猪,牛、羊等动物都喜欢。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许多了解。于是板书课题,揭示新课。

  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用不同的语调变化,把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把草地上玩耍游戏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语气要轻松活泼,节奏速度较快。(在这一过程中,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指导上的重点,给足时间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品读、跳读、引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尽量让孩子们在*特和、轻松的氛围中学*。)别是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描写生动,这部分的描写虽然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那么怎样打比方呢?(这是本人在这一知识点上的重点训练)通过出示一些较为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写看报时,可以这样打比方:

  1、看报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么味儿;如果慢慢地喝,细细地品尝,就会感觉果汁原来是酸酸的,甜甜的。

  2、时间像公*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觉他对每个人都不薄。

  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点讲解与训练。(复述文中描写兄弟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唤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欲放的一幕。)在这环节中,我口头出示:孩子们,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采集植物标本,火红的枫叶让人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鸟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让孩子们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写作文时才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出来。比如:文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又发现了变化的原因。这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或者是轻易地放过去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如:要下雨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冬天有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要冬眠。(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了*作,训练素材较多,写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物,也可以写一种植物,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发现”写“观察日记”)等。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观察现象—提出疑问——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种了几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们,有一天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掌握比较好。

  总之,学语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学,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有兴趣去写,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能体现语文的实质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3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理解,学*课文的生字,理解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2课(齐读课题)

  1、在作者的记忆中,这是怎样的一片草地呢?你们能试着填一填吗?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这片草地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快乐,因此作者在课文的最后这样感叹:(齐读)

  3、看来,草地和蒲公英给作者留下了美好的童年的回忆,他们是紧紧相连的,在作者的记忆中,草地多么,蒲公英多么!作者为什么这么感叹呢?

  二、理解感悟:

  1、请大家打开书,默读课文,想: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呢?(点拨:边读边勾画,很会学*)

  2、老师看大部分同学在课文的2、3、4段做了勾画,首先来学*3段。

  3、学*3段。

  (1)请你们把第三段找出的语句读一读,并试着说一说为什么这些句子能看出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

  (2)谁来说说从这一段的哪个地方看出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

  a、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①你能练*生活中一般的花来理解,很好。他用的“联系生活实际方法”。

  ②你能联系生活中其他有这种特殊的有趣现象的植物,课外知识丰富,用的是联想的方法。

  ③你能想到这句话的写法,真动脑!蒲公英的花像我们的手掌一样的变化,一是有趣,你们能做动作来体会吗?(板书:动作)指导读:多有趣吗,你们能把这句话蒲公英的有趣读出来吗?练*;指2人读。

  ④关于这句话,你们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和变色有关)

  下文……

  刚才我们从这句话的本身谈了理解。你是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这句话。你们都能体会出草地、蒲公英的这种变化吗?老师想请你们看屏幕上的图画一起体会。(出画面)蒲公英有趣吗?草地可爱吗?能把这句话中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有趣读出来吗?

  渡:这段中还有哪些个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和蒲公英的有趣?

  b、有一天,……我起的很早……知道草地会变色。

  师:你能读懂这句哈,非常棒!刚才你读的时候,“并”字读得挺强调的,能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吗?

  正因为这样,激起了作者的好奇,并不断探究,最终知道了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希望你们也多向小作者学*。

  你还能从这句话发现什么?(结合词义谈理解,很棒)到底什么时候是金色的?什么时候是绿色的?

  你们能把这句话也有感情的读一读吗?

  4、小结:刚才我们学*第三段是在默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能够体现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有趣的句子读一读,并试着用这些方法进行了理解,最后又感情朗读了。你们能试着用这样的方法学*其他段落吗?

  5、自学2、5段:①自学②小学交流③汇报:你从两段哪些地方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a、我和弟弟……你是结合词义理解的'。

  b、从游戏的过程;通过词义联系上文

  c、做动作“使劲一吹”看图:腮帮子鼓鼓的,多好玩啊!

  d、真有意思!你们都玩过吹蒲公英绒毛的游戏吗?有意思吗,能把小作者和弟弟的游戏过程演一演吗?试,指名演。

  e、不少快乐?

  f、“他和一起睡觉,一起起床。”能联系上文理解!

  小结:变色的蒲公英与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草地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童年的生活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因此,作者感叹到:

  这片长满蒲公英的草地让我们尽情地玩耍,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因此,作者感叹到:

  6、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读全文,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三、读写结合:在作者的记忆中,草地是小作者最爱的地方,给他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同学们生活中一定也有自己自爱的给你们带来快乐的地方吧?今天,老师请你们说一说:(出示要求)

  指导:

  1、你最爱的地方是什么?

  2、这个地方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快乐?你玩什么了?

  3、你怎们玩的?练说。

  4、指说、评价。

  四、上节课学*写了左右结构的字,今天接着学*书写上下、半包围结构的字。

  1、读词。

  2、读字。

  3、在上下结构的字书写上有什么特点?

  4、重点注意什么?

  5、察,注意什么?

  6、指导写评改。

  7、其余字照着一个难写2个。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4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

  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 学*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 学*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 黄色;傍晚 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 拓展练*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 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 傍晚 绿色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5

  学*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大家去草地上玩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怎样的?在草地上你玩些什么?

  2.你见过“金色的草地”吗?(板书课题)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自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试读课文,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顺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相机出示卡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 谢寥(liào)沙绒毛假装钓(diào)鱼

  观察 花瓣合拢(lǒng)手掌 有趣

  读书感悟

  1.第1自然段< o:p>

  a.文中这片草地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第一自然段)

  b.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2.第2自然段

  a.二年级上学期我们学过《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它告诉我们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b.“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们”是怎么玩的?请大家各自放声读一读,然后同桌间互相边说边演一演。

  c.同桌练*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开满黄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的种子玩多有趣啊!让我们再去经历一回,齐读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复*一、二段

  指名朗读一、二自然段,说说每段大意。

  感悟第三、四自然段。

  1.窗前的一大片草地因为开满了蒲公英而成了金色的草地,当有花结籽吐絮的时候,“我们”兄弟俩就可以摘下带絮的种子吹着玩。读着读着,我们仿佛看到,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白色降落飘起来了,飞得很远很远……多美的景致啊!还有更有趣的事呢,我还发现这草地会变色呢!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大家各自轻声读课文,共同地探究这个奥秘。

  a.学生读课文。

  b.指名说说草地早晨、中午、傍晚各是什么颜色的。

  c.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教师可以出示下列填空题,提示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 ,草地就 ;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就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d.谁可以不看提示,自己解释?

  e.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2.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又新发现了这一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

  a.齐读第4自然段。

  b.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你觉得这种说法恰切不恰当?

  联系上文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体会。

  总结课金色的草地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性各异,经常亲*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完成作业:

  1、 熟记田字格中的字。

  a.默读田字格中的字,想想自己分别怎么记住它们,然后交流。

  教师着重提示以下几下字:

  “耍”,上面是“而”,不要写成“西”下少一 的形状。

  “绒”,左边是“纟”,右边是“戎”,“戎”字左下不是“廾”。

  “钓”,右边是“勺”,不是“勾”。

  “瓣”,中间是个“瓜”,左中右三部分要写得紧凑些。

  b.学生描红,然后抄写。

  2、把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1)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3自然段“我”的观察结果进行品读,同时借助想象进行画面与文字的转化,初步体会“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兄弟俩,感受草地上长满蒲公英的画面的美好,进而体会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开心快乐,同时,还要联系自己*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形,进一步形成对课文意境的感知。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还能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质疑导学法,运用恰当的质疑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学*,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过程中明晰的目的性。

  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法,通过自主学*与探究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富于童趣的画面中,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作者对于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入境入情地进行朗读,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激起无限的想象。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蒲公英的知识;认真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事物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小小降落伞,飘散到各处。身着小白衣,还有一条小绿裙。“引导学生朗读谜语并猜一猜谜语中写的是哪一种植物,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抓住特点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蒲公英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当果实成熟时,花茎顶端长成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药用)。

  2.想象引入:孩子们,如果草地上到处都盛开着蒲公英花的时候,你们能想象到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看看吧。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教师及时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入本课的学*,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本课的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自主朗读课文检查,注意及时进行互读纠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指准“蒲”是第二声,“英、拢、盛”三个生字是后鼻音,注意不要把“耍”读成了“要”,“钓”不能读成了“钩”。

  3.生字识写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熟字比较法、形声字形旁加声旁构字法以及汉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2)再次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指导“蒲、盛、耍、趣、睡”5个生字:“蒲”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略宽,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盛”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钩略微舒展,与下面部分呈半包势,下面的“皿”要注意写得扁而略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耍”上面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略扁,下面“女”的横画较长,托住上半部分;“趣”字“走”的*捺较长,完全托住“取”字,“取”的捺画变成点画;“睡”特别要注意右边“垂”的笔画安排及笔顺,其中第三笔是中间长竖,第四笔横画最长,同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紧凑。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认真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书写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按照读中识字——书写巩固的步骤组织学生初读,让他们随文进行了字词识读,同时,通过对识记、书写要领的巩固训练,真正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扫清了障碍。

  三、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都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片草地很美,是文中的“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师:那片草地在哪儿呢?

  生:就在“我们”的窗户前面。

  师:真好!窗户前就有一大片草地,来到草地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非常多。

  师:在这样的草地上玩耍,难怪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

  生:我还从课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为蒲公英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师:真奇妙!但是老师更为你们第一节课就能知道这么多关于课文的知识而感到高兴。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描述各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补充(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分享初读收获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

  课上到这儿,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

  1.指名根据上节课的学*,简单说说自己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过渡引入:这样美好的草地我们怎么能错过了呢?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赶紧带上我们善于发现的双眼和一颗感悟美好的心灵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旧知学*回顾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实现了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衔接了前后教学内容。

  二、图文对照,融情入境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课件呈现草地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草地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

  生:我觉得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草地,看,草的颜色多绿啊,真像一张巨大的绿毯子。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草地的颜色特征,老师还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草地的柔软、巨大。在这片草地上你们最想做什么?

  生:我特别想在上面打滚。

  生:我想躺在上面晒太阳。

  生:我还想跟伙伴们在这样的草地上开心地玩耍呢。

  师:快看呐,草地上除了碧绿的小草外,还有什么?

  生:还有很多蒲公英。

  师: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颜色吗?

  生:是金色的。

  教师补充出示开满蒲公英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好美啊,绿色的地毯上面好像洒了一层金光。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感受“我”对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交流(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这段话,找出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感觉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他们快乐玩耍的情形。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这段话中的第2、3、4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看看兄弟俩都是怎样玩耍的,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感觉,同时随文理解“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3)课件出示第5句话:“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有趣的情形?(比赛看谁把蒲公英吹得更远更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们自然非常喜爱蒲公英,同时随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体会孩子们心中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图文对照与想象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课文美好情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画面中,初步感受文情。

  三、探究交流,体验快乐

  1.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写。课件出示: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学生读书思考,自主完成表格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内进行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抓住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并将学生的填写情况补充出示在表格内,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草地颜色变化与蒲公英花瓣张开、合拢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准确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早晨绿色绿色花朵还没张开

  中午金色金色花朵张开

  傍晚绿色绿色花朵合拢,花瓣被包住

  4.想象体验:孩子们,看到草地因为蒲公英竟然发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你心里对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觉得它非常奇妙、有趣;我还想探究更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重点引导他们抓住这段话中第1、2两句感叹句,体会孩子们对于蒲公英的喜爱和赞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注意读出喜爱、赞叹的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到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体验了文中孩子们观察发现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探究交流:从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观察不仅能够让人发现更多知识,而且还会给观察者带来很多乐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交流*台”,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自己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含羞草、秋天树叶会变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必要时予以纠正、补充。同时引导他们仿照课后“初试身手”中的示例,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拓展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养善于观察生活这一*惯的重要性,激发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积极性。

  五、课堂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神秘的现象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孩子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3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 学*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 学*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 黄色;傍晚 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 拓展练*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 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 傍晚 绿色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4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一“读”字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同步*作练*,都落到了实处。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特别是我们山村孩子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可以喂猪,牛、羊等动物都喜欢。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许多了解。于是板书课题,揭示新课。

  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本文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用不同的语调变化,把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把草地上玩耍游戏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语气要轻松活泼,节奏速度较快。(在这一过程中,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指导上的重点,给足时间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品读、跳读、引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尽量让孩子们在*特和、轻松的氛围中学*。)别是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描写生动,这部分的描写虽然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那么怎样打比方呢?(这是本人在这一知识点上的重点训练)通过出示一些较为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写看报时,可以这样打比方:

  1、看报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么味儿;如果慢慢地喝,细细地品尝,就会感觉果汁原来是酸酸的,甜甜的。

  2、时间像公*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觉他对每个人都不薄。

  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点讲解与训练。(复述文中描写兄弟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唤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欲放的一幕。)在这环节中,我口头出示:孩子们,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采集植物标本,火红的枫叶让人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鸟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让孩子们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写作文时才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出来。比如:文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又发现了变化的原因。这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或者是轻易地放过去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如:要下雨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冬天有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要冬眠。(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了*作,训练素材较多,写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物,也可以写一种植物,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发现”写“观察日记”)等。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观察现象—提出疑问——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种了几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们,有一天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掌握比较好。

  总之,学语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学,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有兴趣去写,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能体现语文的实质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5

  教学要求:

  1、 在自主学*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学*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本课生字、新词。

  2、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生字、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 练*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 学*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 升华情感。

  1、 学*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2)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1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3自然段“我”的观察结果进行品读,同时借助想象进行画面与文字的转化,初步体会“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兄弟俩,感受草地上长满蒲公英的画面的美好,进而体会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开心快乐,同时,还要联系自己*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形,进一步形成对课文意境的感知。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还能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质疑导学法,运用恰当的质疑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学*,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过程中明晰的目的性。

  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法,通过自主学*与探究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富于童趣的画面中,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作者对于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入境入情地进行朗读,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激起无限的想象。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蒲公英的知识;认真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事物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小小降落伞,飘散到各处。身着小白衣,还有一条小绿裙。“引导学生朗读谜语并猜一猜谜语中写的是哪一种植物,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抓住特点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蒲公英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当果实成熟时,花茎顶端长成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药用)。

  2.想象引入:孩子们,如果草地上到处都盛开着蒲公英花的时候,你们能想象到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看看吧。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教师及时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入本课的学*,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本课的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自主朗读课文检查,注意及时进行互读纠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指准“蒲”是第二声,“英、拢、盛”三个生字是后鼻音,注意不要把“耍”读成了“要”,“钓”不能读成了“钩”。

  3.生字识写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熟字比较法、形声字形旁加声旁构字法以及汉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2)再次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指导“蒲、盛、耍、趣、睡”5个生字:“蒲”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略宽,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盛”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钩略微舒展,与下面部分呈半包势,下面的“皿”要注意写得扁而略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耍”上面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略扁,下面“女”的横画较长,托住上半部分;“趣”字“走”的*捺较长,完全托住“取”字,“取”的捺画变成点画;“睡”特别要注意右边“垂”的笔画安排及笔顺,其中第三笔是中间长竖,第四笔横画最长,同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紧凑。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认真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书写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按照读中识字——书写巩固的步骤组织学生初读,让他们随文进行了字词识读,同时,通过对识记、书写要领的巩固训练,真正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扫清了障碍。

  三、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都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片草地很美,是文中的“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师:那片草地在哪儿呢?

  生:就在“我们”的窗户前面。

  师:真好!窗户前就有一大片草地,来到草地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非常多。

  师:在这样的草地上玩耍,难怪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

  生:我还从课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为蒲公英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师:真奇妙!但是老师更为你们第一节课就能知道这么多关于课文的知识而感到高兴。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描述各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补充(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分享初读收获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

  课上到这儿,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

  1.指名根据上节课的学*,简单说说自己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过渡引入:这样美好的草地我们怎么能错过了呢?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赶紧带上我们善于发现的双眼和一颗感悟美好的心灵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旧知学*回顾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实现了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衔接了前后教学内容。

  二、图文对照,融情入境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课件呈现草地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草地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

  生:我觉得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草地,看,草的颜色多绿啊,真像一张巨大的绿毯子。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草地的颜色特征,老师还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草地的柔软、巨大。在这片草地上你们最想做什么?

  生:我特别想在上面打滚。

  生:我想躺在上面晒太阳。

  生:我还想跟伙伴们在这样的草地上开心地玩耍呢。

  师:快看呐,草地上除了碧绿的小草外,还有什么?

  生:还有很多蒲公英。

  师: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颜色吗?

  生:是金色的。

  教师补充出示开满蒲公英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好美啊,绿色的地毯上面好像洒了一层金光。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感受“我”对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交流(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这段话,找出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感觉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他们快乐玩耍的情形。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这段话中的第2、3、4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看看兄弟俩都是怎样玩耍的,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感觉,同时随文理解“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3)课件出示第5句话:“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有趣的情形?(比赛看谁把蒲公英吹得更远更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们自然非常喜爱蒲公英,同时随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体会孩子们心中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图文对照与想象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课文美好情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画面中,初步感受文情。

  三、探究交流,体验快乐

  1.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写。课件出示: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学生读书思考,自主完成表格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内进行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抓住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并将学生的填写情况补充出示在表格内,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草地颜色变化与蒲公英花瓣张开、合拢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准确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早晨绿色绿色花朵还没张开

  中午金色金色花朵张开

  傍晚绿色绿色花朵合拢,花瓣被包住

  4.想象体验:孩子们,看到草地因为蒲公英竟然发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你心里对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觉得它非常奇妙、有趣;我还想探究更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重点引导他们抓住这段话中第1、2两句感叹句,体会孩子们对于蒲公英的喜爱和赞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注意读出喜爱、赞叹的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到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体验了文中孩子们观察发现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探究交流:从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观察不仅能够让人发现更多知识,而且还会给观察者带来很多乐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交流*台”,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自己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含羞草、秋天树叶会变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必要时予以纠正、补充。同时引导他们仿照课后“初试身手”中的示例,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拓展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养善于观察生活这一*惯的重要性,激发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积极性。

  五、课堂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神秘的现象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孩子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呢!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3

  【设计理念】

  设计时,着重通过朗读,再现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仔细品读课文,引导学生发现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观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

  【学情简介】

  对于县城的孩子来说,蒲公英这种植物离孩子的生活有一段距离,孩子们之前并不了解这种植物及它的属性,是本文中理解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1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

  3、鼓励学生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品位语言,激发学*语文的兴趣。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强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讲授、体验

  【教学准备】准备稿纸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教学第一自然段

  1. 同学们,我们的儿童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不仅有丰富的校园生活,我们还拥有多彩的课余生活。今天我们来学*第二课《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

  2. 生字词的预*怎么样了?谁领我们一起读一下课后的字宝宝?

  老师又把字宝宝请到了老师这里,谁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小黑板出示:姜太公用直钩钓鱼,可真奇怪呀![ ]-[ ]+[ ]=拢)

  3. 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很牢固,那么课文呢?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生评价。

  4. 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通过预*,相信同学们已经知道答案了,谁来说一说?你能抓住书上的词句来回答吗?(一大片、长满、盛开)这些词语说明蒲公英长得怎么样?(多)

  5. 谁能读一读,把蒲公英的“多”读出来。

  二、 学*第二自然段

  1. 兄弟俩是怎么玩耍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指名读。联系上下文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告诉学生,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就是读句子,想意思。

  2. 金色的草地给兄弟俩带来了什么?(板书:快乐)是做什么的快乐呢?(板书:玩耍)

  谁来读一读,读出兄弟俩用蒲公英玩耍的快乐来。

  3. 你*时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快乐吗?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全班交流。

  三、 学*第三自然段

  1. 这片草地除了给兄弟俩带来了玩耍的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快乐。(板书:发现)

  小组合作学*,思考:(出示小黑板)我发现了什么?(草地会变色)草地为什么会变色?

  2. 全班交流。指名说“我”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早上绿色;中午 黄色;傍晚 绿色)

  在理解原因时加上动作。边读边做动作。

  3. 小作者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呢?(板书:仔细观察)

  仔细观察是我们探索自然奥秘的一把金钥匙,同学们可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

  四、 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 蒲公英可真有趣!小作者在最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读一读,读出对草地的喜爱,对蒲公英的赞美。

  2. 正因为这样,从那时起,蒲公英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为什么说“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早晨,当阳光洒遍大地,蒲公英就张开花瓣,就像我们睁开了朦胧的睡眼,所以说它和我们一起起床;晚上,夕阳西下,蒲公英会合拢它的花瓣,和我们一起睡觉。)

  3. 这么可爱的草地,这么有趣的蒲公英,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吧!有感情地朗读。

  五、 拓展练*

  1. 大自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除了有趣的蒲公英,你还了解其他有趣的植物吗?指名说,师适当补充。(含羞草——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碰它它就会合拢它的叶子。

  猪笼草——捕食昆虫做食物

  向日葵——托盘的背面害怕阳光,因此它总是把它的笑脸迎向太阳,这也是“向日葵”名字的由来。

  睡莲——花瓣白天张开,夜晚合拢,被誉为“花中睡美人”。

  六、 作业

  今天回去后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找找大自然中还有哪些有趣的植物,回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2.金色的草地

  玩耍

  快乐 早上 绿色

  发现 中午 金色

  (仔细观察) 傍晚 绿色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4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一“读”字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同步*作练*,都落到了实处。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特别是我们山村孩子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可以喂猪,牛、羊等动物都喜欢。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许多了解。于是板书课题,揭示新课。

  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本文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用不同的语调变化,把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把草地上玩耍游戏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语气要轻松活泼,节奏速度较快。(在这一过程中,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指导上的重点,给足时间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品读、跳读、引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尽量让孩子们在*特和、轻松的氛围中学*。)别是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描写生动,这部分的描写虽然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那么怎样打比方呢?(这是本人在这一知识点上的重点训练)通过出示一些较为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写看报时,可以这样打比方:

  1、看报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么味儿;如果慢慢地喝,细细地品尝,就会感觉果汁原来是酸酸的,甜甜的。

  2、时间像公*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觉他对每个人都不薄。

  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点讲解与训练。(复述文中描写兄弟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唤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欲放的一幕。)在这环节中,我口头出示:孩子们,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采集植物标本,火红的枫叶让人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鸟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让孩子们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写作文时才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出来。比如:文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又发现了变化的原因。这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或者是轻易地放过去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如:要下雨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冬天有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要冬眠。(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了*作,训练素材较多,写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物,也可以写一种植物,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发现”写“观察日记”)等。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观察现象—提出疑问——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种了几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们,有一天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生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掌握比较好。

  总之,学语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学,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有兴趣去写,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能体现语文的实质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5

  教学要求:

  1、 在自主学*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 学*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本课生字、新词。

  2、 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 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 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

  3、 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 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 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 学*生字、新词。

  1、 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 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 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思考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 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  金色的草地   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 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 学*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 指名读,评读。

  (3) 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 练*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 学*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 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

  (2) 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 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 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 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 升华情感。

  1、 学*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      发现 不揪   喜爱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金色     绿色

  合      张      合

  蒲公英会合拢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3)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实用五份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1

  [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主学*生字词;品读感悟第1自然段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字“色、草、片、变”。)

  一、创境引新,激趣导入

  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机课件出示:一片蒲公英开放变成金黄色的画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让我们打开书带着对草地的赞美和喜爱,自由读这课第1自然段。

  2、设疑激趣:这片草地不仅美,还很有趣呢!小男孩发现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赶快读读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读悟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相机(在背景图上)板书:早上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3、课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颜色变化的三个句子,自主读悟。

  (1)谁来读读早上草地变化的句子?让老师能听出小男孩喜欢观察、善于发现。

  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中午、傍晚草地颜色又是怎么变化的?自由读读吧!

  (3)谁又愿意读读中午、傍晚草地变化的句子?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指几名学生读,相机评比读,读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战读。

  (4)老师和男、女生合作读这三个句子。

  4、课件出示草地颜色随时间变化的画面,学生观察后,自由畅谈感受。‘

  5、质疑: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归纳问题出示: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齐读问题。

  6、这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段吧!读出你的体会,齐读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草地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合作学*。

  (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小组的学*伙伴交流交流。

  (2)词语质疑,组内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画面和手势理解词语“合拢”、“攥成”、“张开”。

  A、老师用手势动作演示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相机板书(简笔画图),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B、谁能上台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拢”、“攥成”、“张开”?

  指名演示后,利用课件再现蒲公英开合特写情境,加深词语理解。

  4、自由朗读蒲公英的花瓣开合的三个句子,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再指名读、评议读、引读)

  5、大家读得这么好,如果加上动作、表情再读读一定更棒。指名加动作、表演读。

  6、这段写得真好,你喜欢吗?愿意把它背下来吗?

  7、比一比,谁背得快。背时可做动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赛背)

  四、激**感,体验乐趣。

  1、哦!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呀!那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学生答)

  小男孩更喜欢,让我们带着对蒲公英的喜爱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2、讨论交流: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受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吗?

  (要引导学生学*小男孩留心观察自然,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

  六、识字与写字,拓展延伸。

  1、出示“发、并、而、怎”,指名读,齐读。

  2、指导认识“又”字旁。

  3、交流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4、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5、老师范写“怎”。

  6、学生描红、练写。

  7、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1)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拓展阅读《有趣的发现》。

  七、自选段落,背诵积累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2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耍”等6个生字,会写“蒲、察”2个生字,正确读写“窗前、蒲公英、盛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难点:

  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几张优美的图片。(PPT出示草地图片)看着这些草地,你想到了哪些词?(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描写草地的四字词语)这是我们印象中的草地,你看——再出示一张蒲公英花开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是啊,这是蒲公英花开时的情景,有一个作者用文字将它描述了下来。(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作家笔下的《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

  1.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注意以下几点。

  PPT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教学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们。

  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

  蒲公英花瓣绒毛

  (1)请生当小老师领读;

  (2)观察发现:第一行词语都是名词,和“蒲公英”有关(强调“蒲”的读音);

  介绍蒲公英(学生快速浏览,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第二行词语:

  盛开合拢玩耍打哈欠钓鱼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观察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动词,知道“盛开”和“合拢”是反义词。(做动作加深印象,师说:现在你的手就是一朵花,请盛开,请合拢)

  标红要写的的生字:

  (1)这些都是要写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

  (2)借助字理重点理解“蒲”“耍”。(理解“耍”的时候注意正确引导: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告诉学生:这是面上的颊毛去戏弄女子就是“耍”。后来又有了这几种意思,这里的玩耍是指玩游戏。我们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去戏弄别人。)

  (3)指导书写“耍”,注意上下结构和关键笔画。

  3.解决问题

  (1)师:现在谁来说说这片金色的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文中的小作者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你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三、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

  师:围绕这可爱的草地,这有趣的蒲公英,写了哪几个场景?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3自然段,看看他们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场景?(三个场景:蒲公英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变色)

  2.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个场景。(出示这段话,请你自己读一读)

  3.快速朗读第三自然段,用“_”画出草地变化的句子,用“”画出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

  4.那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时间和相应颜色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5.现在谁能看着板贴把草地的变化连贯地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作者观察的时间不同,草地的颜色就不一样,还有作者观察了很长时间。)(看板书)讲完之后齐读句子。

  6.教师小结: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情况。

  7.草地变化的原因呢?你找到了吗?(出示句子)

  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蒲公英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你觉得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有什么好处呢?(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蒲公英的花朵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师生互动:师说早上、中午、傍晚等时间,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蒲公英们准备好,你们的手就是蒲公英的花朵现在是_),

  8.看,蒲公英真的很有趣呢呢!(观看蒲公英变化的视频。)

  9.师生合作配乐读。

  10.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完成课后第二题。

  早上,草地(),因为蒲公英();

  中午,草地(),因为蒲公英();

  傍晚,草地(),因为蒲公英()。

  四、总结交流,感悟体会

  1.作者用文字把这个慢慢变化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你有什么起启发吗?(为了搞清楚一件事的真相,我们可以进行不断地观察,连续地观察,长时间地观察,细致地观察。)

  2.出示篇章页:是的,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学*,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五、小练笔(课堂作业本小练笔)

  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现在让我们也像小作者一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不过有些同学*时观察比较少,请先仔细观看视频,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播放视频和一组图片)

  板书

  金色的草地

  早上绿色合拢耍

  中午金色张开

  傍晚绿色合拢

  长时间观察连续观察细致观察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小主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儿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你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廖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组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自编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拢。

  熟字加一部分:取+走趣。

  (3)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识字*惯。

  容易读错的字:“假”jiǎ、“朝”cháo

  容易写错的字:“绒”的右边不要写成“戒”或“成”

  区别形*字:钓—钩、要—耍、拢—扰、瓣—辨

  (4)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哪些字是上下结构:耍、装、察、掌、些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劲、绒、朝、钓、拢、假

  说说哪些字是左中右结构:瓣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结构:趣

  教师着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绒:右边不是“戒”。

  钓:不要与“钩”混淆。

  瓣:左边的“”最后一笔是“丿”,注意结构要紧凑。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全株可入药。

  1、采用问题式导入语,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识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如:“衣”服长肥,装装装;“取”字会“走”真有“趣”。生动有趣,易于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教师课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资料和图片。学*课文前,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蒲公英的知识,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生对文中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四、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五、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软的绒毛。这时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2)同学们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互相交流。

  (3)大家喜欢这片草地和蒲公英吗?请同学们对它们说一句话。其实这片草地并不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呢!

  3、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学生上台讲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说说作者是怎么解释这种变化的。

  4、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联系上面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去体会。

  六、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学*成果,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1)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片草地多么……

  (2)课题汇报: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分析。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4)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自己的画,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喜欢的草地。

  2、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次郊游的心得。

  七、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性各异。经常亲*它们,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奇的感受,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在大自然里的发现、经历、感受记录下来。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教育学生保护花草树木,爱护大自然。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能力。

  3、学*本课的11个生字。

  教学重点难点:

  蒲公英开花与合拢,造成草地颜色不同的原因。

  教具准备:

  课件、蒲公英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词语搭配练*。

  金色的(阳光)金色的(麦浪)金色的(童年)金色的(草地)……

  师:《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呢?

  二、新授:

  (一)同学们,你们见过蒲公英吗?说说你看过的蒲公英。

  老师拿出事先准备的蒲公英,拿给学生看。

  点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挖掘学生已有的知识。

  课文中是怎么向我们介绍的蒲公英的呢?

  (二)自读课文,把不明白的地方在书中批注。

  1、学生质疑:

  老师估计学生的问题有:

  (1)乡下是什么地方?

  (2)为什么蒲公英开花的时候,是我和弟弟最开心的日子?

  (3)什么叫不引人注目?

  (4)我的新发现是什么?

  (5)草地的颜色是做梦变化的?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7)蒲公英为什么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能解决的问题,学生提出后当时就解决。

  2、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

  出示上面两幅图,让学生观察,直观上的不同。

  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

  3、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

  老师行间巡视。老师把蒲公英的实物交给动手实验的这一组学生。

  点评:老师没有过多地设计问题来牵着学生,而是让学生找到有相同兴趣的伙伴一起来解决问题。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能力。

  4、小组汇报学*成果。

  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

  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可以及时利用刚才出示的那两幅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随机出现蒲公英的课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点评: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使课堂学*与学生生活融合在一起。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

  学*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引导、教育学生要爱护植物,爱护大自然。

  师:蒲公英不仅是孩子的好朋友,而且,它还是药材呢。同学们在课下还搜集了不少有关蒲公英的知识、图片,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点评:通过展示、交流的图片等资料,激发了学生到课外去学*知识的欲望,同时,也为课外学*提供了方法和途径。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

  仔细观察。大自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

  三、作业。

  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树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随意揪 新发现 最喜欢

  早晨 中午 傍晚

  绿色 黄色 绿色

  细心 观察教案

  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 5

  教学要求:

  1、在自主学*和教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学*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干发现事物的实质,才干发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的资料。

  教学进程:

  (一)利用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蒲公英

  同学们,见过这种植物吗?对,它就是蒲公英。

  板书:蒲公英

  2、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叶莲座状*铺,匙形或狭长倒卵形,羽状浅裂或齿裂。开黄色舌状花。果实幼稚时形似白色绒球。

  3、板书课题:金黄的草地

  (1)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疏疑:草地是绿色的,为什么说是金色的?

  (2)联系对蒲公英的介绍,请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连起来,说一句话。

  (二)学*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字音,在课文中圈划出生字,再读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词义。

  2、检查,重点指导。

  读准字音:呵欠黄昏一本正经

  记住字形:弟:中间的长竖不出头。

  返:“反”字的最后一笔注意变化。

  3、在生字本上书写本课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标画自然段,考虑每一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2、给课文分段。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可分两局部。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当蒲公英开放时,草地变成金黄色。我们常揪掉蒲公英来寻开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昼开,晚上合,草地也因他们的开合改变着颜色。我们发现后便喜爱上了这种小花。

  板书设计:

  蒲公英

  (早晨)(中午)(黄昏)

  绿金色的草地绿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

  2、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或观察挂图:在草地上盛开着一片蒲公英,他们金黄金黄的,太美了!

  2、看完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板书: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脑海里,与同学们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体会情感。

  1、学*第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二自然段,找出与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读一读。

  (2)指名读,评读。

  (3)看到这片金色的草地,“我们”的心情如何?

  (4)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觉吗?

  出示实物,让学生参与进来感受。

  (5)练*读第一、二自然段,体会童趣。

  2、学*第三至五自然段。

  过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吗?“我”有了一个什么新发现呢?

  (1)自由读第三至五自然段,考虑:“我”有什么新发现?

  (2)总结: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拢的,它随着时间变化而一张一合,张开就是金色的;合拢就是绿色的。

  (3)这个发现令“我”非常惊讶,大家再来读读第四自然段。

  (4)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5)为什么“我们”不再揪它了?

  (6)从“我”的变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三)升华情感。

  1、学*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板书设计:

  揪发现不揪喜爱

  早晨中午黄昏

  绿色金色绿色

  合张合

  蒲公英会合拢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4)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课文描写了俄罗斯乡下的一对兄弟在一大片开满蒲公英的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快乐成长的情景,表现了“我们”对这片草地朴实的爱,以及这片草地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了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亲密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朴实的乐趣。

  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演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那些有趣的“骗”过哥哥(弟弟)的词语。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合作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受。

  《金色的草地》技术了一个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这一节课我直接开篇点题,你们见过金色草地吗?就以学生好奇的心理展开学*。让学生多读,自己体会颜色变化的奇妙。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这篇课文充满童趣,特别适合孩子的口味。在写作特色上,描写细致生动,抓住了时间的变化,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读起来很优美。因此在教学中,用一“读”字为教学手段。通过本人的教学设想,学生学*效果还是不错的,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同步*作练*,都落到了实处。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引“读”到位,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特别是我们山村孩子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可以喂猪,牛、羊等动物都喜欢。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许多了解。于是板书课题,揭示新课。

  学生带着兴趣走进文本,本文虽然是以叙事为主,但蕴含在其中的感情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因此在引导学生读课文时要用不同的语调变化,把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把草地上玩耍游戏的童真童趣体现出来,语气要轻松活泼,节奏速度较快。(在这一过程中,是本人在本课的阅读指导上的重点,给足时间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品读、跳读、引读、分角色读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尽量让孩子们在*特和、轻松的氛围中学*。)别是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描写生动,这部分的描写虽然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却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

  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那么怎样打比方呢?(这是本人在这一知识点上的重点训练)通过出示一些较为深刻形象的例句。如,描写看报时,可以这样打比方:

  1、看报就像喝果汁,“咕嘟咕嘟”地喝,不知是什么味儿;如果慢慢地喝,细细地品尝,就会感觉果汁原来是酸酸的,甜甜的。

  2、时间像公*的老人,如果你能善待他,珍惜他,就慢慢地就能感觉他对每个人都不薄。

  引导学生如何从生活中捕捉素材?这是本人在文本中的重点讲解与训练。(复述文中描写兄弟俩在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唤起孩子的童心令人欲放的一幕。)在这环节中,我口头出示:孩子们,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吧,去呼吸新鲜空气,去采集植物标本,火红的枫叶让人倾心欲滴,招人燃起生命的火焰,去和小鸟一起唱歌,和蝴蝶一起翩翩起舞……让孩子们感到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在快乐的同时要用心去体会,写作文时才能把这种感受写得出来。比如:文中“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又发现了变化的原因。这虽然是偶然的,但却是作者细心观察的结果。如果换作别人可能不把它当回事,或者是轻易地放过去了。其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自然现象。如:要下雨时燕子低飞,蚂蚁搬家,冬天有许多动物为了生存要冬眠。(让学生说)鼓励学生,凡事都要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才会有更多的发现。(在这一环节中用一节课的时间安排了*作,训练素材较多,写自己家乡的某处景物,也可以写一种植物,还可以写“生活中的小发现”写“观察日记”)等。

  为了突破难点,再次出示第3自然段:作者是按怎样的思路来写的:(观察现象—提出疑问——找出原因。)出示:例子(我家种了几棵向日葵,我每天都去看望它们,有一天我发现xx。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xx。)生字的认读与书写学生掌握比较好。

  总之,学语文,无论用什么方法教学,只要学生有兴趣去读,有兴趣去写,那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能体现语文的实质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家门前的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快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的花瓣会合拢、张开,长满蒲公英的草地也随之变色。“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课文的语言清新活泼,比喻生动形象,充满童趣。蒲公英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植物,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

  在老师好声音结束后,开始了今天的课堂。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说一说*常草地的颜色,再引入本课课题——金色的草地。从本文讲的两件事依次入手。一是两兄弟玩耍,而是发现草地变色及原因。

  首先是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里面充满了哥俩的对话和他们有趣的神情、动作。“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等重点短语体会互相吹绒毛的有趣。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再鼓励几个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拘一格地朗读一下课文当中的这段内容。读出欢乐活泼好动的感觉。让学生在朗读和表演中,学*变得有乐趣。

  教学本课,小男孩发现草地变色,是最为神奇的部分,也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好教材。教学时,由于三年级学生缺乏细致观察,对于蒲公英的花瓣缺乏了解,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明白草地变色的原因,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手演示蒲公英开放的情景,并让学生美读“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这一句再用课件出示金色草地和绿色草地的对比图,同时,让学生做课后填空练*。这样在欣赏对比读的过程中,学生更能明白草地神奇的奥妙,从而感受发现的乐趣。

  同行老师们对于我而言是亦师亦友,他们认真地听课、记笔记,能够给予我许多中肯的意见,非常感谢!

  讲课完成以后,三级部语文老师们在一起进行评课,各抒己见。好的教学灵感总是会在激烈的讨论争辩中迸发。

  通过本次评课,我收获了很多。评课结束以后,各位老师也给我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比如:要重点把握好课文的`重点,有层次的进行引导;要重视课文的朗读指导,这些意见都让我非常受用。我深知自己在教学经验方面的不足。通过本次开课,我也进行了反思: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设计很少有趣味性、挑战性,不能激发大部分学生学*、探究的欲望。以后我将不断学*,不断改进。

  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演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那些有趣的“骗”过哥哥(弟弟)的词语。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伙伴、姐妹……来爱。从而真切体会到“我”对这片金色的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受。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5)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 (菁华5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突破重难点:

  重点:准确了解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突破方法: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第3自然段“我”的观察结果进行品读,同时借助想象进行画面与文字的转化,初步体会“花瓣开、合”与草地颜色变化之间的密切关联;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更为准确地感知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难点: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突破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将自己幻化成故事中的兄弟俩,感受草地上长满蒲公英的画面的美好,进而体会他们在草地上玩耍的开心快乐,同时,还要联系自己*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玩耍的情形,进一步形成对课文意境的感知。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中,这样不仅能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学*,同时还能进一步感悟到语言文字带来的美,从而轻松突破重、难点;质疑导学法,运用恰当的质疑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探究学*,这样也充分体现了学*过程中明晰的目的性。

  学法:自读自悟、探究交流法,通过自主学*与探究交流相结合的形式,不断融入到文字所营造的富于童趣的画面中,以更好地体会文章作者对于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美读感悟法,文章语言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入境入情地进行朗读,受到美的熏陶,更能激起无限的想象。

  师生齐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文字资料

  学生:了解关于蒲公英的知识;认真观察生活中一种熟悉的事物

  课时巧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蒲、英、耍”等6个生字,学会“蒲、英、盛”等13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谜语:“小小降落伞,飘散到各处。身着小白衣,还有一条小绿裙。“引导学生朗读谜语并猜一猜谜语中写的是哪一种植物,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抓住特点进行思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引导学生交流对蒲公英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内有白色乳汁。当果实成熟时,花茎顶端长成一个白色的、蓬松的小绒球,风吹来后,一簇冠毛带着一颗果实,被吹到四面八方,活像一个个小伞兵飘落到远处。蒲公英的植株可供药用)。

  2.想象引入:孩子们,如果草地上到处都盛开着蒲公英花的时候,你们能想象到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一片长满了蒲公英的草地上看看吧。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引导学生质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呢?教师及时梳理问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利用猜谜语的形式创设学*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进入本课的学*,同时也自然引出了本课的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与同桌进行自主朗读课文检查,注意及时进行互读纠正。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适时出示读错的生字予以纠正指导,重点指准“蒲”是第二声,“英、拢、盛”三个生字是后鼻音,注意不要把“耍”读成了“要”,“钓”不能读成了“钩”。

  3.生字识写指导。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引导学生自主识记生字,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借助熟字比较法、形声字形旁加声旁构字法以及汉字添加偏旁等方法记住生字的字形。

  (2)再次出示课文中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看看这些生字在书写时分别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容易出现书写错误。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重点指导“蒲、盛、耍、趣、睡”5个生字:“蒲”是上下结构,上面的“艹”略宽,下面“浦”右半部分注意横画之间紧凑、等距;“盛”上面的“成”要注意斜钩略微舒展,与下面部分呈半包势,下面的“皿”要注意写得扁而略宽,最后一笔横画较长且略有弧度;“耍”上面半部分要注意写得略扁,下面“女”的横画较长,托住上半部分;“趣”字“走”的*捺较长,完全托住“取”字,“取”的捺画变成点画;“睡”特别要注意右边“垂”的笔画安排及笔顺,其中第三笔是中间长竖,第四笔横画最长,同时要注意横画之间的等距、紧凑。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指导认真临写生字,教师巡视检查指导书写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书写强调。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按照读中识字——书写巩固的步骤组织学生初读,让他们随文进行了字词识读,同时,通过对识记、书写要领的巩固训练,真正为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扫清了障碍。

  三、理清文脉,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都从中读懂了哪些内容,学生交流: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了那片草地很美,是文中的“我们”快乐玩耍的地方。

  师:那片草地在哪儿呢?

  生:就在“我们”的窗户前面。

  师:真好!窗户前就有一大片草地,来到草地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还看到草地上开满了蒲公英,非常多。

  师:在这样的草地上玩耍,难怪故事中的两个孩子会觉得非常开心。

  生:我还从课文中知道了草地是因为蒲公英而发生了颜色的变化。

  师:真奇妙!但是老师更为你们第一节课就能知道这么多关于课文的知识而感到高兴。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试着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述。

  2.学生思考交流,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在描述各自然段内容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予以补充(讲述的是生活在乡下的兄弟俩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在不同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的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交流汇报的形式,让学生在分享初读收获的过程中不断建立对课文内容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

  课上到这儿,相信大家一定跟老师一样,在脑海里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草地为什么会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变化颜色呢?难道是被谁施了魔法不成?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再去探究其中的奥秘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增强主动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引入学*

  1.指名根据上节课的学*,简单说说自己对课文都有哪些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齐读课文,注意做到眼到、口到、心到。

  2.过渡引入:这样美好的草地我们怎么能错过了呢?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赶紧带上我们善于发现的双眼和一颗感悟美好的心灵一起出发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旧知学*回顾法,让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实现了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同时也自然衔接了前后教学内容。

  二、图文对照,融情入境

  1.过渡引入:孩子们,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课件呈现草地画面,引导学生观图并简单描述草地给自己带来的美好感觉。

  生:我觉得这是一片充满生机的草地,看,草的颜色多绿啊,真像一张巨大的绿毯子。

  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草地的颜色特征,老师还从你的描述中感受到了草地的柔软、巨大。在这片草地上你们最想做什么?

  生:我特别想在上面打滚。

  生:我想躺在上面晒太阳。

  生:我还想跟伙伴们在这样的草地上开心地玩耍呢。

  师:快看呐,草地上除了碧绿的小草外,还有什么?

  生:还有很多蒲公英。

  师: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蒲公英的颜色吗?

  生:是金色的。

  教师补充出示开满蒲公英的草地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好美啊,绿色的地毯上面好像洒了一层金光。

  课件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朗读,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适时引导他们感受“我”对草地以及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引导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1)学生交流(兄弟俩在草地上快乐玩耍的情形),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再读这段话,找出最能体现他们玩耍时“快乐”感觉的词句,边读边想象他们快乐玩耍的情形。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画出的句子,课件适时出示这段话中的第2、3、4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看看兄弟俩都是怎样玩耍的,抓住他们的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体会他们心中的快乐感觉,同时随文理解“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

  (3)课件出示第5句话:“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除了课文中描写的画面外,可能还有哪些有趣的情形?(比赛看谁把蒲公英吹得更远更高)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蒲公英给兄弟俩的童年生活带来了很多乐趣,他们自然非常喜爱蒲公英,同时随文理解“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注意想象画面美,并体会孩子们心中对于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图文对照与想象体验相结合的方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课文美好情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了画面中,初步感受文情。

  三、探究交流,体验快乐

  1.精读课文第3自然段,看看草地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妙的变化呢?试着完成以下表格填写。课件出示: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2.学生读书思考,自主完成表格填写,然后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教师深入到小组内进行指导,提醒他们注意抓住这段话中的最后一句话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

  3.指名学生展示汇报自己的填写情况,教师适时指导,并将学生的填写情况补充出示在表格内,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草地颜色变化与蒲公英花瓣张开、合拢之间的密切关联,进而准确体会草地颜色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时间草地颜色蒲公英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

  早晨绿色绿色花朵还没张开

  中午金色金色花朵张开

  傍晚绿色绿色花朵合拢,花瓣被包住

  4.想象体验:孩子们,看到草地因为蒲公英竟然发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你心里对蒲公英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觉得它非常奇妙、有趣;我还想探究更多关于蒲公英的知识)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想一想自己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重点引导他们抓住这段话中第1、2两句感叹句,体会孩子们对于蒲公英的喜爱和赞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话,注意读出喜爱、赞叹的语气。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探究交流法,让学生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从而更准确地了解到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体验了文中孩子们观察发现的乐趣。

  四、拓展延伸,深化认知

  1.探究交流:从文中的“我”为什么会发现草地的颜色发生变化并找到其中的原因的过程中,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要学会认真观察事物)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从中体会观察不仅能够让人发现更多知识,而且还会给观察者带来很多乐趣。

  2.引导学生阅读课后“交流*台”,说说自己从中读懂了什么。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观察的作用(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方法(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3.引导学生交流课前自己对某种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的情况,说说它都有哪些有趣的变化(含羞草、秋天树叶会变黄),教师适时引导他们将变化情况以及引起变化的原因说清楚,必要时予以纠正、补充。同时引导他们仿照课后“初试身手”中的示例,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拓展学*法,让学生更好地感悟到了培养善于观察生活这一*惯的重要性,激发了自主探究自然的积极性。

  五、课堂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特、神秘的现象正等着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孩子们,只要你们能够认真观察自然,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男孩那样发现潜藏在大自然中的无限奥妙呢!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6)

——三年级上册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通用10篇

  【教材简析】本课是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了“我”家门前有一大片蒲公英的草地,每当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我”和“弟弟”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它,但是有一次我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还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变化的原因,由此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学生独立识字13个。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学*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引导学生体验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练*复述片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教学重点、难点】

  1、本课第四自然段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是学生学*的`重难点。

  2、文中“我”的情感变化及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都见过草地吧,都是什么色的?有一位同学看到的却是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想去看看吗?今天我们来学*一篇新的课文,(板书)金色的草地。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检查生字:

  ⑴预*时大家已经养成了独立识字的*惯,现在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检查生字。

  2、指名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思考: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老师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三、理解课文

  学*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注意这句话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叹号)。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第四自然:

  1、指名读: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

  绿、金、绿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傍晚时蒲公英的花瓣都合拢了。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手掌张开时它是黄颜色的,要是攥成拳头,黄色就被包住了。第二天,太阳升上来,蒲公英张开了自己的手掌,草地又变成了金色。”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二、五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板书:寻开心)

  2、“寻开心”是什么意思?谁在预*中查过辞典?

  3、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是怎么寻开心的?

  4、现在呢?最喜爱(板书)。

  5、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6、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总结全文

  1、看副板书,全班交流黑板上

  2、发散: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总结: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感受小主人公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以及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种子时的情形,能够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

  2、通过朗读课文,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儿过吗?展现在你眼前的草地是什么样的?

  2、你们在草地上玩儿些什么呢?

  3、你们见过“金色的草地”吗?草地是金色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自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括号里的注音,读不流利的句子要反复读几遍。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教师适时出示卡片,指导学生学*生字、新词。

  玩耍、一本正经、谢廖沙、绒毛、假装、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

  3、投影出示生字、新词。

  (1)学生自读,同组抽读,指名读。

  (2)学生合作学*,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并相互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如:自编儿歌:“而”下加“女”耍耍耍,“扰”添一撇拢拢拢。

  熟字加一部分:取+走趣。

  (3)教师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识字*惯。

  容易读错的字:“假”jiǎ、“朝”cháo

  容易写错的字:“绒”的右边不要写成“戒”或“成”

  区别形*字:钓—钩、要—耍、拢—扰、瓣—辨

  (4)指导书写。

  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说说哪些字是上下结构:耍、装、察、掌、些

  说说哪些字是左右结构:劲、绒、朝、钓、拢、假

  说说哪些字是左中右结构:瓣

  说说哪些字是半包围结构:趣

  教师着重提示。

  耍:上面是“而”,不是“西”。

  绒:右边不是“戒”。

  钓:不要与“钩”混淆。

  瓣:左边的“”最后一笔是“丿”,注意结构要紧凑。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6)巩固检查。

  三、初读感悟

  自读第一自然段。

  1、文中的那片草地在哪里?为什么称这片草地为“金色的草地”?

  学生思考、讨论后,指名朗读相关的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

  2、谁了解蒲公英?结合课文插图,介绍一下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

  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全株可入药。

  1、采用问题式导入语,把学生的生活体验与课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识记生字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自编生字儿歌。如:“衣”服长肥,装装装;“取”字会“走”真有“趣”。生动有趣,易于记忆。也可以让学生自己编生字儿歌,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加深刻。

  3、教师课前要搜集蒲公英的资料和图片。学*课文前,教师结合图片介绍蒲公英的知识,不但使学生增长了见识,而且使学生对文中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产生了探究的兴趣。

  四、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题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五、精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1)观看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

  (2)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照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软的绒毛。这时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自然段。

  (1)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2)同学们觉得他们此刻的心情怎样?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各自试读,互相交流。

  (3)大家喜欢这片草地和蒲公英吗?请同学们对它们说一句话。其实这片草地并不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呢!

  3、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1)同学们说说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什么。(知道了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学生上台讲述。

  (3)“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说说作者是怎么解释这种变化的。

  4、那一天,去钓鱼的“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什么样的变化?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我们大家都爱上了蒲公英,蒲公英仿佛是通人性的。文中的小朋友说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同学们觉得这种说法恰当吗?联系上面所讲的早、中、晚蒲公英花瓣的开合情况去体会。

  六、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学*成果,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1)多么有趣的蒲公英(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片草地多么……

  (2)课题汇报:蒲公英颜色变化的规律和原因的分析。

  (3)草地怎么会变色?同桌间互相说一说。

  (4)画出同学们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自己的画,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喜欢的草地。

  2、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郊游,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然后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这次郊游的心得。

  七、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性各异。经常亲*它们,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奇的感受,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在大自然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在大自然里的发现、经历、感受记录下来。

  学*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

  1、蒲公英盛开时的录像片

  2、本课的挂图和投影片

  3、生字词的卡片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再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录象,给以直观的感受。

  b、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a、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b、你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各自试读,指名交流。

  c、大家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3、其实这草地并不是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a、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b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学生上台讲述

  c、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作者是怎么形容这变化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现在说说对这片草地几句贴心话。

  第二课时

  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你的学*成果,你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a、多么有趣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草地多么___________。

  b、课题汇报:蒲公英的色变规律和原因分析。

  c、画出你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你的画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草地。

  2、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总结指正。

  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认识本课15个生字,包括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惯。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方法。学*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

  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

  重点指导学生区别“*和进”、“反和返”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师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4)本课生字较多,要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记忆。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结合。

  (5)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2

  四、回顾总结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一下重点的内容。

  注释:通过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品味课文,体会感情

  1引导学生学*课文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2从读课文中你体会到了“我”的什么感情?(用课文中的话来说)

  3“我”和弟弟为什么那么开心啊?

  先用课文中的话说说,再自己说说。

  4那“我”和弟弟是不是一直都在做这个游戏啊?

  我们来看后面的课文

  5指导学生读课文第2部分(第3、4自然段)

  6作者有什么新发现?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指导(学生完成语文天地中“图示蒲公英的变化”)

  7“我们”为什么不再随意揪它?

  引导:喜爱金色的草地→

  为什么是金色的→不再随意揪→金色的草地

  8若“我”没有发现蒲公英的变化,后果会怎样?

  三、思考交流

  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2说说自己是如何观察喜爱的花草的?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很好的*惯。

  3从课文中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填到语文天地中

  四、课后延伸

  请学生用刚学会的观察方法观察自己喜爱的事物

  第三课时

  一、课始三分钟:

  1、小组内说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2、集体交流。

  二、课堂补白,积累运用。

  风的颜色

  风有颜色/有着变幻多端的颜色,/它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把世界装扮成美丽的画册。/春天的风是绿色的,/染绿嫩草/染绿树叶/染绿山岗和原野。/夏天的风是蓝色的,/浅蓝的林带,/深蓝的湖泽,/蓝风送走太阳的炎热。/秋天的风是金色的,/金风迎来收获的季节,收获遍地的金子。/收获满意喜悦。/冬天的风是白色的,/白风扬起鹅毛大雪,/美丽的白天鹅啊。/多么可爱多么纯洁。/风有颜色,有着变化多端的颜色,/要是没有风,/就没有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三、小组讨论

  1、风真有那么多颜色吗?

  2、要是没有风的话……

  四、文海冲浪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仿写一首诗歌。

  【教材分析】

  《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的说课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和美丽,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而且还向孩子们渗透了观察、了解自然的意识和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因此,根据单元主题和本课特点,我设定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2、感受课文的意境之美及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

  3、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鉴于以上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草地之美,体会草地之趣,探究自然之谜。

  【教学思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主动探究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学本课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让学生感受“美”,二是让学生体会“趣”,三是让学生探究“谜”。这三点既是文章作者与学生情感的沟通点,不是学生与生活的联系点。“美”是辐射整篇文章的基调,“趣”是贯穿整篇文章的主线,而“谜”则是引发学生进行探究的火种。三点点点相连,由外到内,逐层深化,能有效触发学生情思,生成独特感受。当然这三点又应该是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展开的。以上思考决定了我这次说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受美,体会趣,探究谜”。

  【教学流程】

  下面分三个模块来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及思考。

  一、营造氛围,感受草地之美

  在教学开始,我想首先出示一张金色草地的图片,问学生:“谁能借助朗读把大家带入这金色的草地?”当学生经过品味文本语言,入情入境读好第一自然段后,我再配乐出示一组图片。在优美的音乐中,在丰富的画面中,我深情地向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来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地上。春天,蒲公英盛开了,放眼望去,布满草地的金色蒲公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小鸟飞来了,蝴蝶飞来了,空中弥漫着青草的香气飘飞着蒲公英柔嫩的绒毛。那绒毛轻轻地贴在你的身上,落在我的头发上,亲吻着我们的面颊……小朋友,这时,你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呢?”此时,我想孩子们一定会沉浸于美好的想象中,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也一定会如音符般在课堂上不断跳跃。就这样,让草地的美通过优美的音乐、图片和描述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灵,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趣为主线,生成教学过程

  在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我准备抓住课文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这句话展开教学,以“趣”为切入口,让学生说说“你,感觉课文哪里写出了草地和蒲公英的有趣?”由此展开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由于学生体验的先后顺序是不确定的,所以我将根据课堂的实际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适时推进教学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哪儿学到哪儿。但这并不等于脚睬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在课堂信息的重组中,我将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如果学生说到蒲公英花很有趣时,我就让学生观察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图片,并边读边用自己的手掌做一做蒲公英花张开合拢的样子,以加深印象。

  如果学生说到观察草地的变化很有趣时,我会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草地变色之谜,并各自完成以下练*:

  蒲公英的花就像_____,可以_____。早晨,花朵_____时,_____被包住,草地就是_____;中午,花朵_____时,它是_____的,草地就是_____;傍晚,花朵又_____,草地就有变成_____的了。

  三、拓展延伸,指向生活实践

  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教者应该通过一篇课文的教学,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学*探索空间。因此,在本课教学的最后,我设计了三个拓展延伸的环节,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逐层加深。

  1、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并给学生提供一份蒲公英知识小档案,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蒲公英的知识。

  2、又利用课件出示含羞草、向日葵等植物,唤起学生的回忆,引发学生谈这些植物的神奇之处,从而对课**第二次的拓展。

  3、提出实践性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把你在大自然中的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去体验发现和探索的乐趣吧!”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这正是我这堂课教学设计的一个崇高追求,我相信,这样做一定能体现新课标提倡的为学生终身学*服务的大语文观。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

  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

  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

  3、展示交流:

  ⑴ 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词比赛。

  ⑵ 小组开火车比赛。

  ⑶ “顺风耳”比赛。教师读词语,学生在词语表中指出这个词语。

  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感悟

  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

  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

  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

  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

  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

  ⑴ 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

  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

  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

  ⑵ 草地会变颜色:

  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

  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中午,花朵( ),是( )色的,草地也是( )色的;

  傍晚,花朵又( ),是( )色的,草地就变成( )色的。

  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

  第二教时

  一、检查复*

  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2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

  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

  二、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1、读第四自然段。

  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

  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拓展延伸

  1、你心中的草地是什么颜色的?快画一画,与同学交流一下吧!

  2、学生画画。

  3、成果汇报。

  四、写字指导

  1、默读田字格中的生字,想象用什么办法记住。

  2、全班交流。

  3、教师着重指导“耍、绒、瓣、察、假”。

  4、学生练*写字。

  1.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47人,男28人,女19人,部分学生在听、说、读、写等能力方面需待提高。具体表现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由于生活经验不足,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三年级是一个两极分化的阶段,由于学*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孩子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付出更多的努力。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11个生字,写会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

  4.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一、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金色的草地

  1、同学们,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活动2【讲授】金色的草地

  1、同学们,“金色的草地”可不可以说,你们说可以吗?还有哪些词语能形容草地?

  2、草地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请同学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播放音、视频,范读课文。

  3、再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4、结合课文插图、课件展示图片介绍蒲公英的外形特征、生长情况。介绍蒲公英,多年草本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7)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的教学反思范文10份

  《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讲述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让学生通过读、演来和生活实践来理解难点词语“一本正经”“绒毛”,读作者和弟弟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来体会出作者和弟弟玩得有趣。

  第二件事情通过让学生找出“我”的两次发现,并找出两次发现的不同之处,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后一段是总结,作者有感而发,学生在读完后能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由于第三自然段的铺垫讲解,学生们能说出作者这样说的的原因。

  朗读是语文外在的表现,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堂中还应更注重让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抓住字词的训练让学生达到有感情的朗读。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教学生识字认字,而是在学*课文的时候,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把识字教学穿插在阅读教学中。

  《金色的草地》一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如何让孩子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呢?首先,我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并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随之我又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有的说:“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有的说:“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有的'说:“绒毛像个调皮的孩子,东跑跑西跑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如果是你,在这片草地上还会玩什么游戏呢?”孩子们个个神采飞扬,高高举起了手“老师,我!我!”唯恐我不让他回答。为了让每个孩子能得到情感的宣泄,于是我让孩子们画一画此时的草地和最想对草地说的贴心话。“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孩子们拿着笔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才华……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原来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这就是课改带来的巨大变化。

  《金色的草地》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先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到了晚上又变回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通过这篇课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意识。我抓住两个问题来重点学*,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以及解释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一、谜语引入“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飞到西来飞到东,到处安家忙不停”和有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来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表演促读。教学中,学*第二自然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的快乐心情,我请了两位同学生上台来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我让学生表演俩兄弟玩耍的情景。抓住词语“装着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朝我脸上吹”重点理解,动词的运用也很形象,学生把俩兄弟的开心、快乐表演得淋漓尽致。这样既给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兄弟俩快乐的心情。活跃了课堂氛围。

  三、解释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这是理解课文的难点,课下我让学生充分查阅蒲公英的资料,了解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孩子们对蒲公英的认识并不陌生,现在正是蒲公英快开花的时节,课前我让学生回家请教家长,并找了些。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可以做药,味苦可以清热解毒,学生算是对蒲公英有了些了解。孩子们在学*的时候就把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把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体现出来。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摘着玩”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1、在*时的语文教学中教授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学*的能力是我们语文老师一件重要的工作,本课中在理解“一本正经”一词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理解的方法:读句子,想意思。

  2、文中运用类比手法说明蒲公英颜色的变化一段是本文理解的难点,学生理解时较为抽象,如果能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下就好了。

  3、在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在生活中的玩耍的乐趣时直接让孩子去写,对于刚刚步入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让孩子们先说说“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像兄弟俩一样快乐玩耍的时候,你和小伙伴是怎么玩的”,再让孩子动笔写,可能就激发的.孩子写作的欲望,写起来就更能得心应手。

  学*《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因为在生活中,相信农村孩子对蒲公英都有些熟悉与了解的,文章浅显易懂,活泼有趣。文中“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着蒲公英绒毛玩耍的情景,我发现的蒲公英和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的快乐感受都在感染着这群小家伙们,教学这篇课文,让我们彼此心情舒畅,仿佛在童年的摇篮里心怀甜蜜。

  当我和孩子们一起随着作者来到草地上,体验“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的快乐心情时,孩子们想象: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我仿佛看见天空下着蒲公英花雨。”

  “我仿佛看见雪花飞舞。”

  “我仿佛看见白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与我和弟弟一起玩耍,一起快乐。”

  “我仿佛看见蒲公英的种子随着妈妈给它装的降落伞飘起来了,越飘越远。”

  ……

  就这样,我被小鬼们编织的一个个童话梦境给吸引住了。

  课后感受:学*了这篇课文之后,孩子们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山林里的空气一定很新鲜,在那里学*一定很舒服;山林里的动物真有趣,能和动物们做伴,真幸福。大青树上的钟声一定很动听,听到那样的声音,上课都变得很有趣。民族小学就在大自然中,我喜欢大自然,也喜欢民族小学……

  写字教学:三年级开始,课后的写字教学有些变化,没有了练写的空白田字格,每篇课文后面的生字都有十来个之多。在教学时,我重点讲解、示范笔画较难的生字,对于一些比较稍简单的生字,就以学生练写为主。毕竟上课时间有限,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可行?

  识字教学:本学期课后识字条里的生字较少,我主要以随文识字为主,再加上课前的预*,应该算是有比较多的再现机会了。

  读写结合:每篇课文能够尽量抓住文章中的一些点进行读写结合,我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我想,三年段开始,要提高学生的练笔水*了,在接下来的.课文教学中,要是能够挖掘文中的着眼点,进行适当课堂小练笔的话,如本篇课文在教学后,又让学生进行了《走*蒲公英》的小练笔,学生通过对蒲公英开花闭合知识重新思考探索,如可能是昼夜温差原因,也联系起了另外一种夜晚花的知识了解,颇有兴趣的写出了极有科学依据的文章,激发了他们的学*与写作兴趣。

  《金色的草地》技术了一个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这一节课我直接开篇点题,你们见过金色草地吗?就以学生好奇的心理展开学*。让学生多读,自己体会颜色变化的奇妙。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表演,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表演的过程中可以不拘一格,多样变化,寓教于乐,赋于生命的课堂。引导学生阅读感悟写法。本文恰当地运用了打比方,比喻的手法。如“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用手掌的张,合的.动作打比方,就把一种不太容易说清楚的现象讲清楚了,使人一目了然,形象生动。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先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接着写了“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到了晚上又变回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通过这篇课文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意识。我为这篇课文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教会学生认识“钓”“拢”,会写“耍”“装”等生字以及正确读写课后生词。设疑: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第二个课时主要是学*课文,训练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以及解释草地会变颜色的原因。

  我上完这篇课文后仔细反思了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一则谜语“小小绒毛轻又轻,随风飞舞像伞兵。飞到西来飞到东,到处安家忙不停”和有关于蒲公英的图片来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2、在学*课文内容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的快乐心情,我请了两位同学生上台来分别扮演哥哥和弟弟。这样既给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也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亲身体会到兄弟俩快乐的心情。活跃了课堂氛围。

  不足需要改进的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1、上课时没有注意多与学生进行眼神的交流。

  2、第一课时由于对每一个生字都做了详细的讲解,不仅耽误了很多时间还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字积累,对于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已经可以通过自学来掌握,上课时只需提醒学生多注意简单生字的笔画和它的像形字,而重点应放在像“绒”“瓣”“趣”这样的复杂生字上面。

  3、对于反义词和近义词单独拿出来讲既抽象,学生也不易理解。以后我会将近义词和反义词以及多音字放在课文中来讲,用同义替换或反义替换的方法。这样学生应该更容易接受。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中,我用下面的问题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一是哥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新课程理念下,常常提及“兴趣”,把激发孩子的“兴趣”摆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这就要求我们老师有更多的方法去吸引孩子,调动孩子学*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和、轻松的氛围中学*。第一件事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两人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可以加进有关的对话。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

  在教学的时候,我非常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珍视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读自己的书。力求使阅读成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在对话中、合作中、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在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中,我要求学生精读深思、切己体察,将自己当作课文中人物,分角色读、演描写哥哥(弟弟)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语句,边读边想象情景,边读边体会句子中那些有趣的“骗”过哥哥(弟弟)的词语。接着,在学生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一本正经、使劲、假装、打哈欠”等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将生动有趣的玩耍情景再现于头脑中,并通过不同的表情、语气、动作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将自己独特的体验表达出来。

  对于第三自然段的教学,则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通过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全班对话,师生合作,自己解决“草地为什么会变色”这一问题,并在合作探究中读懂课文,感受草地的`有趣。

  研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我着力让学生潜心品评,在多元解读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与文本对话。“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在读中体会“我”把蒲公英当作人,当作自己的朋友、亲人、伙伴、姐妹……来爱。从而真切体会到“我”对这片金色的草地朴实、真挚如同朋友般的爱,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的关系。

  非常可惜的是,我在这一课时的实际教学中,还是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没有能够突破繁琐的理性分析,导致学生朗读的时间不够充分。

  二、还是没有跳出文本的框框,只停留在对文本表面的感受和理解上。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只是让学生在读、演中体会文中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没能及时让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沟通,“要是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会怎么玩?这片草地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整堂课,还只是停留在文中的兄弟俩对这片草地的爱和草地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而没有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片草地的感受。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由于刚开学,教师用书一直还没有来到,所以上课只能够按照字、词、句、课文等几方面内容进行学*。字、词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小组长可以教,可以组织小组听写。最后教师听写过关。从中看出学生自学水*还是有的,只不过学生对于自学没有兴趣,总是在别人的激励和逼迫下才能够认真仔细的学*。通过听写,只有极个别学生出现了极个别错字。这样做也与我们才学*的洋思教学挂了一个小钩。对于课文的`学*,由于没有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师用书,所以找不到头绪,只是先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让组长检查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够把高兴的语气读出来。

  而且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到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和蒲公英的有趣。而且学生也能够在读中体会到学*和课文中的乐趣。对在过早地上玩耍学生很感兴趣,特别是对过早地变色的第三段,学生既能够有感情的朗读,也能够熟练的背诵。这样就能够积累不少的语言。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8)

——三年级语文金色的草地课后教学反思合集5篇

  《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这就是说,其一,读书活动是别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而不是听老师讲书;其二,学生是独立的个体,而且是有个性、有灵性和创造性的个体,学生个体之间是有差异的。因此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不能整齐划一,追求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活动: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读完课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把你最想说的话用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者一个标点写在随堂本上。

  学生读完课文后,老师检查他们的记录,发现他们的阅读感受相当丰富,有的记录下“感动”,有的记录着“羡慕”,有的记录着“有趣”,不同的记录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感受和阅读理解水*,老师在此基础上作适当的点拨: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存在问题?再返回到文本去读或者与同学交流,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以朗读的形式表达,学生便轻松地将全文读通。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紧扣文本,获得整体上的阅读感受。

  这篇课文充满了童真童趣,特别是课文中描写“我”和弟弟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绒毛的情节真实生动,读着课文描写孩子的天真和调皮的语句,使人会不自主地产生会心的微笑;课文结尾又以孩子的眼光和心理,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

  学*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摘着玩”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通过阅读,学生对课前所提出的问题已完全掌握,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非最终目的,语文教材是培养学生实践精神的范例,因此设计了实践作业,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到自然中去留心观察他们所喜爱的花草,练*说说他们的新发现,享受发现的乐趣。

  《金色的草地》首先写了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小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那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文章接着写了窗前的草地上有许多蒲公英,每当它开放时,草地就变成了金黄色,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蒲公英早晚是合拢的,只有中午才张开黄色的花,草地因此而变成金色。从那时起,“我们”更加喜爱这种花,意识到草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文章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对自然、对生命的尊重、热爱之情。课文虽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学生通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内容,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情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边读边进行表演,我鼓励学生在读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可以不拘一格,可以多样化。通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但略有遗憾的是,在这个环节里,因为学生好动的孩子居多,导致表演过程中时间上有点拖长。

  课文中第三自然段描写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草地一片金黄,大家都夸金色的草地太美了。读着这个内容,看着孩子空洞的表情,我明白,这草地到底有多美?由于距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是他们想象不到的。教学伊始,我运用课件的演示,引入情景。于是,我借助电脑课件演示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一片片金色的草地……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现了这一情景,当孩子们亲眼看到金色的草地时,不时发出惊讶声、赞叹声:“太美了!”“哇,好棒哦!”……接着让他们在美的情境的烘托下,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并说说自己最想在草地上做什么?孩子们个个神情激动,跃跃欲试:“我想在草地上打滚儿,睡觉。”“我想在草地上和爸爸、妈妈照相。”“我想和老师、同学们在草地上做游戏”……恰当地使用课件,不但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而且帮助他们很好地感悟了课文内容。既激发了孩子们想在草地上玩耍的冲动,又让他们通过读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到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这种直观手段的运用,激起了孩子们主动参与学*的欲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再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的某些想象有了具体实际的展现,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学来兴趣盎然。“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当孩子们挥洒着他们的想象、激情时,我的心情灿烂无比,因为孩子们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啊!我想这就是窦桂梅老师说过的:“学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杆上的支点,对人的发展来说,学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决定他们今后能否撬起这个‘地球’。感悟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们的情感渴望,点燃他们的火花,而且可以让孩子挥洒想象和才情,体验学*语文的快乐。”的真谛所在吧!

  《金色的草地》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文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俩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一是哥俩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的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二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文章以叙事为主,但蕴涵在其中的情感却是丰富的,强烈的。

  如何让孩子体会大自然带给人们的欢乐并进而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呢?我本来是这样设计的:通过课件演示金色的草地、张开的蒲公英、毛茸茸的种子……让学生说说看到这样一片草地时的感受。当学生感受到草地的美时,让学生读读演演文中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领悟草地给兄弟俩带来的快乐。最后再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说说此时此刻草地的上空是怎样一种情景?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和绒毛玩耍?

  我以为这里需要花费更多的语言来引导呢,可是一说到草地上空的“白毛毛”,学生不由自主就想起了春天我们去后花园找柳絮的故事。课堂顿时活跃起来:“草地的上空飘满了绒毛,随风舞动,像是跟我们捉迷藏呢!”“绒毛像小雪花在草地的上空跳舞。”“绒毛一大团一大团的就像棉花糖,我真想吃一口。”“我抓住柳枝(蒲公英)轻轻摇,白绒毛就纷纷飞出来”……此时此刻,我轻轻一句问话“你能感受到兄弟俩的快乐,对吗?”就解决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从本课教学的意外成功,我切实感受到学生的生活体验在语文学*中占至关重要的位置。

  俗话说: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在教学设计之初,我就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情境渲染,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绿茵茵的草地,旨在能吸引孩子的眼球,捕捉孩子兴趣的着力点,让学生快速地走进文本。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应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所以我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读,让读贯穿在课堂的全过程。例如:我在教学《金色的草地》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兄弟俩在尽情玩耍的情景,深刻地体会童真童趣。我特意指导学生进行表演。“现在我想给大家创设一次当演员的机会,高兴吗?”同学们顿时雀跃起来。“首先应该明确,我们表演课本剧是不是为了痛快地玩一会儿?”同学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我们表演为的是走进文中,更深入地体会人物的情感。要想当好演员,首先要记住台词……”于是我就让学生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反复感知,使其对整个故事情节达到能复述的程度。然后让学生讨论两个孩子的情感变化,让学生认真地研读“剧本”,探究“角色”,让四个人小组合作,自主地选择角色、进行排练,要求学生能投入剧本,进入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理解、情感。

  揭示草地变化原因这一环节是课堂的高潮部分,首先我让学生带着疑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到课文中去寻找案……边找边勾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最后请每组派代表到黑板上来,分别画出早晨、中午、傍晚的草地及蒲公英的花开放和合拢时的情景,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的权利回归给学生,同时我能积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学*氛围,着力培养学生走进大自然,亲*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尽力做到尊重学生,我始终用我的微笑来感染着学生。不放过每一个可以锻炼学生的机会,把学*的权利还给了学生,这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这节课我至始至终与学生进行积极地互动,一起学*,一起探索,一起去体验语文学*的快乐。同时我能根据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目标更容易实现,从而去体会那份成功的喜悦。


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案(精选五篇)(扩展9)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范文五份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生活在俄罗斯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这种带有调皮和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两个真切的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

  课文语言*实,资料也比较简单。本组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的第一组课文。本课的重点就是透过对资料的理解,学生能够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的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那么在设计本课教学的时候,我联系生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本篇课文;以朗读为线,读中想象为主要的教学策略,突出语文课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资料的同时,充分感受草地的美,激起学生对草地、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并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我首先创设情景,揭示课题,让学生想象阳光普照,草地上将会是怎样的美景呢?同学们闭上眼睛尽情的想想吧!有的说:“绿绿的草地一片生机,好象大绿毯。”还有的说:“阳光一照,这绿毯还能发光,上面就象绿宝石一样。”那我就之后引导学生想象:“那阳光照到草地上呢?”学生说:“草地就象戴上了皇冠,就象穿上了黄灿灿、亮晶晶的衣裳。这时候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学生透过读课文,大体上理解课文资料,我就用“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情?”这个问题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状况。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件事情的时候,指导学生进行表演,演之前要把课文读熟,然后让学生揣摩兄弟俩的心理、神态,并据此设计相关的动作,还能够加进有关的对话,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不脱离课文的原意,表演能够不拘一格,能够多样化。透过表演,学生体会到草地、蒲公英即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金色的草地是蒲公英给草地带来的新装,因为有了蒲公英,草就有了神奇,美丽了,这是大自然美容师的功劳。怎样让学生走进草地尽情玩耍,找到发现的快乐呢?我抓住了教材的空白,给学生搭建展示的*台,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生活实际,尽情去领悟草地的金色之美。而学生的精彩语言远远超过*常之语。真可谓“给学生多大的舞台,学生就会给你多大的惊喜”。

  透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金色的草地》讲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蒲公英又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植物,尤其为我们农村小朋友所熟悉,给孩子们增添了许多乐趣。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抓住学生的那份好奇与喜爱展开深入的探讨。首先从草地出发,“……的草地”你见过什么样的草地?展示课题——金色的草地,从而引出话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的脑袋就会随之产生很多问题: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草地和我们现在见到的是一样的吗?一些疑问出现后引导走进课文,初读课文后并检查生字词。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进行课文品读主要采取个人读,小组读,小老师领读,学生大声朗读,一来可以检查刚才字词教学的效果,二来可以了解课文内容,明白金色的草地主要是在讲述蒲公英的变化。本文的重要线索是围绕着文章的最后一段“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来写的。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草地的可爱,从哪里感受到蒲公英的有趣?

  语文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多引导其多读多思多想,在本文的学*品读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如“蒲公英飞翔着,它似乎在许找自由,寻找梦想……”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无论是语言表达,还是情感积累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教学金色的草地前,我认为课文简单,充满了童真童趣,形象地讲了蒲公英颜色昼夜发生的变化及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学生学*不有什么困难和问题,谁知在改作业的时候,我发现学生们仍然搞不清楚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在填空的时候乱填。由此我想到,课堂教学不能想当然,教师认为简单的,学生未必这样想,你眼中容易的问题,在学生眼中未必简单,我们应当多一点宽容,多为学生着想,最好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换位思考一下,如果在课堂上我能让多一点的孩子说一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也许这问题就不会成为问题了!或者我将读书这一环节恰当合理地运用,学生读书能读到位,这失误也不会出现!另外,在本课学*第1--2自然段,了解蒲公英的特点,体会我和弟弟的欢乐心境并在朗读中体现这一环节,读的效果不好,分析原因有:

  第一,我周三午时上课,学生状态不佳。

  第二,问题的设计过于笼统,应当从具体问题出发,搭设与学生*等对话的*台,在对话中师生才能产生共鸣,学生才能有话说。

  《金色的草地》一课的教学我主要抓住了作者讲述的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让学生经过读、演来和生活实践来理解难点词语一本正经绒毛,读作者和弟弟的动作、神态的语句来体会出作者和弟弟玩得趣味。

  第二件事情经过让学生找出我的两次发现,并找出两次发现的不一样之处,体会到了仔细观察和思考的重要性。

  最终一段是总结,作者有感而发,学生在读完后能体会到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它和我们一齐睡觉,和我们一齐起床。由于第三自然段的铺垫讲解,学生们能说出作者这样说的的原因.

  朗读是语文外在的表现,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堂中还应更注重让学生想象画面,经过抓住字词的训练让学生到达有感情的朗读。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教学生识字认字,而是在学*课文的时候,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把识字教学穿插在阅读教学中。

  在专家推门听课的活动中,我讲的是17课《金色的草地》的第一课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要求学生认识本课的生字,学*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地读课文,为第二课时有感情的朗读课**好铺垫。

  这篇课文的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只要激发学生的兴趣,相信孩子能在课堂上快乐的学*。通过布置的预*作业,学生大体都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因此我在教学中作了课前准备,对蒲公英的生长特点及性质作了些查找。因为我们的周围没有蒲公英,孩子很少见到,在预*的时候要求孩子去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了解蒲公英。这个过程学生本身就感到有趣,因此也乐于完成。孩子们都知道蒲公英的花开放的时候是黄色的,也因此为学*课文内容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开始教学的时候,我利用课件出示一幅草地图,问学生:“同学们都喜欢在草地上玩,你眼中的草地是怎样的呢?你们喜欢在草地上玩些什么呢?”就这样学生说了很多,在草地上玩了很多的游戏。我再出示蒲公英,孩子的兴趣更浓了,我就给孩子介绍蒲公英,让学生了解蒲公英,从而理解草地为什么从绿色变成了金色的。

  在教学中,我很注重孩子的朗读训练,让孩子在想象中朗读。先开始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再一次体会草地明明是绿色的,怎么变成金色的呢?通过朗读课文,结合图片观察,说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从感受中体会文章中的感情,充分的朗读课文。

  通过王老师的评课指导,我觉得我在字词的理解的方面还做的不足。王老师指出朗读是语文外在的表现,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课堂中还应更注重让学生想象画面,通过抓住字词的训练让学生达到有感情的朗读。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王老师还提出在生字教学的时候,我们不能单纯的去教学生识字认字,而是在学*课文的时候,在讲解课文的时候,把识字教学穿插在阅读教学中。听了王老师的话,我觉得受益匪浅啊!原来生字的教学还可以这样做啊,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读中体验,拉*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从而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文本中所蕴涵的美。想象永远是孩子们最乐意去做的,教师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学来兴趣盎然,教师就真正做到和孩子们同乐,教学相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