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

首页 / 教案 / |

  《动物瓶》教案 1

  设计意图:感知7以内的数量是中班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我班幼儿对7以内的数量已有了初步的感知能力,因此本次活动主要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制作动物瓶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7以内的数量,尤其是7 的数量。同时在活动中有机的结合了数数方法、复*数字、制作动物瓶、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等数学方面的练*,及量词的学*等其它领域的渗透。让幼儿获得较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幼儿正确感知此7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米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7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 具:1-7的数字卡、1-7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磁带。

  活动过程: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复*

  7以内的数。)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7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7”。

  吸引幼儿注意力:“今天老师带来几张图片,你们看是什么?(蝴蝶)数数看有几只?(集体数数:6只。)师:出示第7只蝴蝶,问:又来了1只,是几只蝴蝶?(集体数数:7只)6只蝴蝶添上1只是7只蝴蝶。师:现在蝴蝶要玩游戏了。(拿去第7只蝴蝶)7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是几只蝴蝶?(集体数数:6只)7只蝴蝶去掉1只蝴蝶是6只蝴蝶。师:边演示边小结:6添上1是7,7去掉1是6。7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7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7只蝴蝶。7只蝴蝶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作动物瓶感知此7少的数量。

  ●请小朋友在篮子里找出比7少的动物图卡放在桌上,师检查。

  ●找出与自己相对应动物圆点卡放在桌上.师幼总结:

  不错的比7少的动物是6. 5、4. 3. 2. 1.比7个圆点少的有6个、5个、4个、3个、2个、1个。

  ●再次操作,请小朋友找出自己喜欢的比7少动物贴在动物瓶上,小朋友要看清自己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后请小朋友到篮子里找出相对应的圆点卡贴在动物的下边。请小朋友互相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

  3、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请小朋友帮花生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花生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胸前,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火车音乐响起,小朋友三四人一起搭火车走。音乐一停请小朋友下车找比自己少1的朋友,找到好朋友站在它旁边,师检查(不对师给予纠正。)游戏开始。按7、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反思:能够根据中班幼儿认识的特点,一开始就用火车玩游戏的形式吸引幼儿,引起幼儿对计算的兴趣。教案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寓计算教学于游戏之中,使抽象的数形式,数数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使枯燥乏味的计算作业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激发幼儿积极思维,使游戏和复*计算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达到了教学要求。

  《动物瓶》教案 2

  教学经验:

  科学探索是数学学*的基础,孩子们对这一系列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做动物瓶—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门牌,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自然的融入数学的教育,让幼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参与活动中来,成为真正的学*主体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制作动物瓶感知此6少的数量。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师幼总结:此 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4、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在玩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时,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2、孩子们对配对游戏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

  《动物瓶》教案 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动物瓶》教案 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3、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 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4、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 3、2、1。

  5、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6、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7、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动物瓶》教案 5

  教学经验:

  科学探索是数学学*的基础,孩子们对这一系列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做动物瓶—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门牌,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自然的融入数学的教育,让幼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参与活动中来,成为真正的学*主体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制作动物瓶感知此6少的`数量。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师幼总结:此 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4、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在玩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时,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2、孩子们对配对游戏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阅读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1)

——《动物瓶》教案3篇

《动物瓶》教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动物瓶》教案2

  教学经验:

  科学探索是数学学*的基础,孩子们对这一系列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做动物瓶—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门牌,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自然的融入数学的教育,让幼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参与活动中来,成为真正的学*主体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制作动物瓶感知此6少的数量。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师幼总结:此 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4、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在玩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时,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2、孩子们对配对游戏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

《动物瓶》教案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比5少的数量,理解5以内数的实际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的与材料互动,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花生若干、1-6不同数量的食物纸条一份、1-6数字人手一份。1-5的水果卡片若干。

  教具:1-5的数字卡、5只小白兔的动物瓶、1-5的动物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老师出示字卡、动物卡和幼儿进行问答游戏。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5以内的数字卡)。幼:嘿嘿,我的火车×点开。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随机出示5以内的动物卡)。幼:嘿嘿,来了×位小客人。以次来引起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师:火车开到了动物瓶城。(出示动物瓶)看到漂亮的动物瓶,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白兔?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幼儿答数,教师操作)。

  小结:5只小白兔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2、请小朋友一起来制作动物瓶,要求是制作比5只小动物少的动物瓶。幼儿操作后讲述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

  小结:比5只小动物少的有4只、3只、2只、1只。 3、现在请小朋友为自己的'动物瓶粘贴上门牌号,要求门牌号的数字是与动物瓶上的小动物一样多。幼儿操作好讲述门牌号是几,为什么?

  小结:比5少的数有4、3、2、1。 4、小朋友们制作的动物瓶太漂亮了,有一些花生宝宝也想住进去,现在请小朋友送花生宝宝进家,要求数量是与动物瓶上的动物一样多。

  5、小朋友老师还要请你们帮个忙,这里有一些不同数量的水果,请大家分别放在等于5和比5少的家里。幼儿操作,教师讲评。 6、游戏:开火车请幼儿拿比5少的数字做车票排队上车。(请幼儿说说车票上的数字是几,为什么可以上车?)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2)

——《动物瓶》中班教案(五)份

  《动物瓶》中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正确让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用卡片制作动物瓶,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具:1~6的数卡和卡点,制作好动物瓶一个

  学具:1、小玻璃瓶人手一只,1~5动物卡片、数字卡、人手一份

  2、每组一只小盆,里面有若干花生

  活动重点:

  感知6的数量。

  活动难点:

  能运用材料制作动物瓶。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游戏“我的火车几点开”

  1、师边出示卡片边提问:我的火车几点开?从点卡到数卡

  2、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火车开到了数字城,数字“6”来欢迎我们了(边出示数字6),谁来说说6可以表示什么?(6表示6只苹果、6棵树、6个小朋友、6只梨……)

  二、制作动物瓶,感知比6少的数量

  1、出示动物瓶,师: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蚂蚁,6只蚂蚁可以用几个圆点表示?请幼儿选出6的点卡放在6的数卡旁边

  2、学*制作动物瓶

  (1)教师边示范边提出制作要求:找出比数量6少的动物卡片粘在小瓶子上

  (2)播放音乐,让幼儿自主操作

  3、比较动物瓶,感知比6少的数量

  (1)提问:你的'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它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

  (我的动物瓶只有5只蜗牛,可以用5个圆点来表示)

  (2)请幼儿找出5的点卡,放在6的点卡下面。

  (我的动物瓶上有4只蝴蝶,可以用4个圆点来表示)

  请幼儿找出4的点卡,放在5的点卡下面。

  (我的动物瓶上有3只小燕子,可以用3个圆点来表示)

  请幼儿找出3的点卡,放在4的点卡下面。

  (我的动物瓶上有2只小兔,可以用2个圆点来表示)

  请幼儿找出2的点卡,放在3的点卡下面。

  (我的动物瓶上有1只小鸡,可以用1个圆点来表示)

  请幼儿找出1的点卡,放在2的点卡下面。

  (3)师: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比数字6少的是几呢?幼儿回答后将数卡放在相应的点卡旁边。

  4、动物瓶—花生宝宝的家,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1)示范,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花生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了。它们想住到动物瓶里,我们来帮花生宝宝搬家吧。这个动物瓶有5只蜗牛,就能住5个花生宝宝,一定要看清楚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花生宝宝噢。花生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我们再帮它贴上门牌号码,应该贴上数字几呢?(数字5)为什么呢?(因为有5个花生宝宝,因为有5只蜗牛)选择数字5贴在瓶子上。

  (2)幼儿为花生宝宝找家,教师提出要求:根据动物瓶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花生宝宝,贴上相应的数字。

  (3)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三、游戏:开火车——数字宝宝找朋友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6,我是火车头,比我少的数字快快来,数字5、4、3、2、1排成一列火车,音乐声中火车开出活动室。

  《动物瓶》中班教案 2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活动延伸: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动物瓶》中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塑料空瓶若干,赤豆、数字卡、圆点卡、动物图卡、背景图、大瓶子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我的火车ж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

  幼:嘿嘿,来了ж位小客人。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刺猬,6只小刺猬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瓶上。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找出比6少的动物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请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为什么?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把它贴在点卡左边。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把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请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动物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并在瓶盖上贴上数字,然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拿在手里,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新的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动物瓶》中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比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有良好的操作*惯,能积极地与材料互动。

  3、在操作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塑料空瓶若干,黄豆、蚕豆若干,1~8各个数量的实物条人手一份,1~7的数字人手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圆点卡,1~6的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老师手拿点子、数字、动物卡片,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

  幼:嘿嘿,你的火车x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

  幼:嘿嘿,来了x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自评:以集体、个别、小组相结合的形式问答,孩子们对此游戏非常感兴趣,一方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为下面的活动做好了铺垫,另一方面提高了幼儿目测数群的能力。)

  二、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的意义

  师:呜呜,火车开到了数字城。(出示背景图,拿出数字6)看,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老师再出示贴有6只小白兔的大瓶子)6也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一幼儿上来选出6个圆点的卡片贴在数字6的右边。

  (自评: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为下面的操作活动埋下了伏笔。)

  三、亲自实践,感知比6少的数量

  1、自山探索做动物瓶。

  (1)要求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条贴在瓶身上。

  (2)幼儿集中交流,将幼儿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贴在6个点卡的下面)

  (3)师生总结:比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

  (自评:点卡的排列很有顺序,使幼儿在视觉上也感知到了比6少的数量。)

  2、再次操作,进一步感知比6少的数量。

  (1)鼓励幼儿互相帮助,力求完成5个动物瓶。

  (2)通过视频仪检查一幼儿做的5个动物瓶,让该幼儿自己介绍每个瓶上贴了几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因为每一个瓶上的动物数量都比6少)这些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哪几个数字来表示?请5个小朋友一起到数字城找一找,并贴在和它们一样多的点卡左边。然后师生小结:比6少的有5、4、3、2、1。

  (自评: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提炼,从实物到点子,再到数字,由具体到抽象,层层深入,符合幼儿的学*特点,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得知识和能力。)

  四、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

  师:小朋友做的动物瓶真漂亮,豆宝宝看见了,心里可喜欢呢,它们想住在动物瓶里,你们愿意吗?那我们一起来帮助豆宝宝搬家吧,但是要看仔细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住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住也不能少住。(出示一个动物瓶,请小朋友观察动物数量,然后说说应该住几个豆宝宝,老师操作放入相应数量的豆宝宝)豆宝宝住在里面好开心,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再贴上一个门牌号,应该贴数字几呢?为什么?请一幼儿选一数字,贴在瓶盖上。

  幼儿操作: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相应数量的豆豆,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数字,然后通过视频仪集体检查个别幼儿的操作结果。

  (自评:孩子们对这一操作活动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的,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五、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

  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戴在头上,记住自己是数字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继续找新朋友,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厢。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厢快快来。""火车快飞"的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自评: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方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活动延伸:

  将动物瓶投放在数学区,让孩子自由探索,玩出新的花样。如根据瓶身上的动物数量放入少1的豆豆,贴上多1的门牌号等。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动物瓶》中班教案 5

  教学经验:

  科学探索是数学学*的基础,孩子们对这一系列操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做动物瓶—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门牌,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从活动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幼儿的科学探究和操作的过程自然的融入数学的教育,让幼儿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参与活动中来,成为真正的学*主体

  一、设计意图

  新《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关心周围环境,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针对这一目标,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大小不一的空瓶子,这本身就是一种轻松的学*活动。孩子们在收集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的互动中,感知瓶子的大小、高矮以及数量的多少。在自然状态下感知数概念,同时还能培养孩子关注生活,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养成良好*惯。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正确感知此6少的数量,理解数的意义。

  2.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材料互动,培养良好的操作*惯。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学具:空塑料瓶若干,黄豆若干,1-7不同数量的实物纸条,1-6的数字一组一份。

  教具:1-6的数字卡、1-6的加点卡、动物图卡、大瓶子、背景图、头饰(火车头)、磁带。

  活动过程:

  1、以开火车游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老师拿点子、数卡、动物图卡和孩子们进行问答游戏。

  师: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师随机出示6以内的点卡、数卡)幼:嘿嘿,我的火车几点开。

  师: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出示动物卡片)幼:嘿嘿,来了几位小客人。(反复进行几次)

  2、通过看看说说理解数字“6”来迎接我们了,6可以表示什么?(幼儿先讲述,再示大瓶子)6还可以表示这个动物瓶上的6只小白兔。6只小白兔可以用几个圆点来表示?请幼儿上前选一张。

  3、制作动物瓶感知此6少的数量。先让幼儿找出比6少的动物图卡片贴在瓶身上,再组织幼儿集中交流,将探索的结果用圆点表示出来。

  师幼总结:此 6个圆点少的有5个、4个、3个、2个、1个。再次操作,鼓励幼儿小组交流,介绍自己每个瓶身上贴了几个小动物?请小朋友检查是否正确,为什么?动物瓶上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请小朋友到数字城找一找贴在6的下边。

  4、将数字、实物、图卡对应匹配请小朋友帮豆宝宝搬家,要仔细看好动物瓶上有几只小动物就往瓶里放几个豆宝宝,不能多也不能少,天冷了,赶快给它关好门,并在瓶盖上贴上相应的数字。幼儿操作后,集体检查个别幼儿。

  5、游戏:数字宝宝找朋友每个小朋友拿一个自己喜欢的数字挂在头上,记住自己的数字是几,由数字6开始按比自己小1的顺序找朋友,找到的新朋友排在前面,按6、5、4、3、2、1的顺序组成几列长长的小车箱。

  师:呜-我的火车要开了,小小车箱快快来。音乐响起,师幼开火车走出活动室,结束本次活动。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孩子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在玩帮助数字宝宝找朋友的游戏时,他们有的找得快,有的找得慢,还有的找错了,但是他们相互间发现问题后能自己帮助解决.最后都出色地按照要求找到了自己的新朋友,从中也让孩子感知了6以内的序数。

  2、孩子们对配对游戏真是爱不释手,装豆豆、拧瓶盖、贴数字,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孩子在装豆豆时,碰到了瓶口小、蚕豆大、装不下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小朋友请求帮助。他们很自然地把蚕豆换成黄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材料投放恰当对孩子的发展以及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当问到6可以表示什么的时候,孩子们发言非常积极,他们说6可以表示6个苹果、6个小朋友、6张桌子、6架飞机、6条小鱼等等,理解了6的意义。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3)

——《魔术瓶》小班教案3篇

  设计意图:

  颜色是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因为处处可见颜色的存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于孩子也自然时时刻刻都接触着颜色,只是小班幼儿年龄段的孩子并不会有意识的去注意颜色,也就是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强。这次活动是让孩子们在玩中体验、观察并识别颜色,发现颜色的变化,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尝试玩色,观察颜色的变化,了解两种颜色混合会变成其他的颜色。

  2、对颜色的变化产生好奇。

  活动准备:

  1、透明的塑料瓶(如矿泉水瓶等)每人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放上红、黄、蓝、绿、紫、橙等水粉颜料)。

  2、贴有多种颜色标识的筐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扮演魔术师变魔术。

  (1)教师出示装有水的瓶子。引导幼儿观察瓶子里水的变化。老师今天带了一个特殊的瓶子,它会让水发生变化。现在老师这里瓶子里的水是什么颜色?我们让它变、变、变!水变成什么颜色了?

  (2)教师换一个瓶盖,继续摇晃,让幼儿观察瓶内水的颜色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提问:水又变成什么颜色?

  (3)幼儿尝试操作,观察水颜色的变化,探究原因。

  老师现在给你们一瓶水,你先看看是什么颜色的,摇一摇,看看水的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猜一猜,是什么原因?

  (4)幼儿讨论,水会变颜色的秘密。

  2、教师揭秘,幼儿再次尝试。

  (1)原来瓶盖里有颜料,两种颜色混合以后水的颜色就变了。

  (2)请幼儿将手中的'瓶换另一种颜色的瓶盖试试,会发生什么变化?说说你的瓶子里的水变成了什么颜色?是怎么变出来的?

  3、给颜色着家。

  按颜色分类,引导幼儿根据瓶内水的颜色分类摆放(活动室内放置贴有多种颜色标识的筐)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分工合作的能力。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利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发现瓶子里的水颜色变化了,孩子们都很认真地进行了观察。我也让孩子们进行了尝试,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变魔术”真的很神奇的,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施了魔法”之后,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变了,都感到非常有趣,也非常听话地认为魔法不能一直用,会消失的。整个活动孩子们注意力非常集中,也对颜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活动难点:

  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4)

——瓶吞鸡蛋作文优选【10】份

  今天,老师和我们做了一个小实验——,我们的材料是一个瓶子,一个鸡蛋,一张纸和一个粉红色打火机。

  开始实验了,老师请一位女同学叫她把鸡蛋壳轻轻剥开,鸡蛋不能有裂缝。开始剥了,她小心翼翼地剥下了鸡蛋的外衣,白白胖胖的身体露出来了,我们把它放到了瓶口上,呀!进不去,老师说:“怎样才能让它掉下去呢?”我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我好像听见鸡蛋在说:“救救我呀,我快不能呼吸了!”那位女同学说:“用打火机把纸点燃,然后放入瓶里。”我们都有点不相信,老师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试试不就好了吗?”那位女同学手拿鸡蛋,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只见鸡蛋跳了几下,“扑通“一声掉进了瓶子里,我们仿佛,听到鸡蛋在说:”刚才真是吓了我一跳,不过总算进来了。“我们都觉得很奇怪,鸡蛋为什么会掉下去呢?听老师说:“这是什么大气压强的原理,原来火把瓶子大气烧光了,外面的空气要进来,所以就把鸡蛋给挤了进来。”

  原来,只要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呀!

  朋友们,你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吗?把一只熟鸡蛋(剥了壳),放在瓶子上面,你就会发现瓶子慢慢地把鸡蛋“吸“进瓶子里。不信,我做给你们看。

  做这个实验的材料很简单,只要有瓶子、熟鸡蛋、火柴三样材料,就可以做这个既有趣有好玩的小实验了。我试着把鸡蛋放在瓶口上,然后用力去把鸡蛋压进去。可是,这白白胖胖的鸡蛋却裂开了一条小缝隙。我拿来了另外一只光秃秃的蛋,点燃了一根火柴,丢进瓶子里,不一会儿,火柴“哧——”地熄灭了。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鸡蛋放在瓶口上。只见鸡蛋渐渐地钻进瓶子里。刹那间,鸡蛋整个身子飞快地掉了进去。原来,瓶子把鸡蛋“吞”进去啦!

  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找来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马不停蹄地浏览。功夫不负有心人,给我找到答案了。原来火柴燃尽了瓶子里所有的氧气,瓶中的空气压力比瓶外的空气压力大,瓶外强大的压力把鸡蛋“吞”进去了。因此,我们叫这种实验为“瓶子‘吞’鸡蛋”。

  原来,一个小小的实验,竟包含了这么多的学问。生活中,我还要继续寻找更多的科学知识。

  瓶子吞了鸡蛋?你们认为这是魔术吗?不,其实是一个实验,今天我们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我们先准备了锥形瓶,鸡蛋,打火机和一包纸。你们瞧,同学们有的害怕的躲到了教室后面,有的激动的想跟老师一起做,有的淡定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看着。我的心里也紧张得怦怦直跳。

  实验就这样开始了,老师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拿着纸,“啪”的一声把纸点燃了,老师迅速的把燃烧着的纸放进了瓶子里,又迅速的把又白又嫩的鸡蛋放进了瓶口之上。这时鸡蛋像缩到一个球似的,瓶子像吸铁石似的把鸡蛋吸了进去。只听“啪”的一声鸡蛋裂开了,露出了黄澄澄的蛋黄,同学们张大嘴巴,瞪大眼睛惊讶的看着被瓶子吞进去的鸡蛋,一言不发。

  今天的瓶子吞鸡蛋太有趣了,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们吧!是因为纸的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氧气不足,瓶外氧气足,将鸡蛋挤进瓶内。你们知道了吗?

  今天,我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神奇的瓶吞鸡蛋。

  这是我准备的材料:一个剥好的熟鸡蛋、一个集气瓶、一个水盆、一个夹子和一杯滚烫的'开水。

  实验开始了。首先,我们将滚烫的开水倒进集气瓶,紧接着,迅速倒掉开水,立刻把鸡蛋放在集气瓶口上。注意,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请你屏住呼吸,睁大眼睛,盯着鸡蛋,只见胖胖的鸡蛋变得苗条,被集气瓶无情的吞进了“肚子”里。哇!真神奇,我忍不住叫了起来。也许有人会问:“吞进去的鸡蛋能不能吐出来呢?”别急,好戏还在后头呢!我把集气瓶倒过来,鸡蛋滑到了瓶口,卡住了,一动也不动。这时,再往瓶底上倒开水,见证奇迹的时刻又到了。你不要眨眼,看!鸡蛋缓缓地钻了出来,完好无损地落在盆里。

  你想知道这个秘密吗?那我就告诉你:原来热水的水蒸气,把集气瓶里的空气排了出去,鸡蛋与瓶口严密地闭合起来,水蒸气就会凝结成水,瓶内的气压下降,鸡蛋就被大气压压进瓶子里了。那么,鸡蛋又是怎么出来的呢?当瓶底受热时,瓶内的空气就会膨胀,把鸡蛋推出来了。

  大自然真是神奇啊!这个实验不仅告诉我们科学知识,而且非常好玩。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就快快自己做一做实验,表演这个小魔术吧!

  瓶吞鸡蛋吗?妈呀!我没听错吧?瓶子竟然能吞下鸡蛋?瓶口那么小,能吞下多大的鸡蛋?不可能吧!除非瓶子是神仙变的。

  老师先拿出了锥形瓶,鸡蛋,打火机和纸。实验准备开始了,同学们有的戴上了塑料袋,有的到躲到了教室后面,有的蜷缩成了一个小球,还有的激动的跳了起来。

  实验开始了,老师先用打火机把纸的一端烧得跟炭一样黑,把黑纸扔进了瓶子里,黑纸像流星一样掉进了瓶底,再把一个胖乎乎的小鸡蛋放到了瓶口。这个鸡蛋就像被某样东西拉进了瓶子里,鸡蛋粉身碎骨,四分五裂的掉进瓶子里,变成一块一块的碎片。此时,那些刚开始很害怕的同学和不害怕的同学一起跳了起来。欢呼着实验做成功了,欢呼着老师没被炸成黑炭脸。

  我猜鸡蛋会掉下去,是因为瓶子里的纸片燃烧,消耗氧气,瓶外氧气足,瓶内氧气不足,所以鸡蛋被吞。

  瓶子吞了鸡蛋?你认为我们在变魔术吗?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在做实验。

  林老师首先准备了锥形瓶,鸡蛋,打火机和一包纸。老师一手拿着一张纸,一手拿了一个打火机,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有的激动得简直想到林老师背后,有的有点害怕,跑到了最后一排,有的很镇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心里有点复杂,有点激动,但有一大部分是担心,于是我坐到了最后一排。

  随着“砰”的一声,打火机喷出火来,点燃了林老师手上的纸,林老师立刻把纸扔进锥形瓶,又把白白胖胖的鸡蛋放到瓶口上去。这时奇迹出现了,鸡蛋慢慢的慢慢的像滑雪一样滑进瓶子里,扔鸡蛋掉到了瓶底,跌成了两半。白白胖胖的.白小子变成了黑黑的黑小子,纸变得焦湖。瓶子里雾气蒙蒙,我想难道老师法力?可以让瓶子有力量把鸡蛋塞过来?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鸡蛋为什么会掉到瓶里,同学们也一脸疑惑。

  这时老师说其实是这样的:纸的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氧气不足,瓶外氧气足,将鸡蛋挤瓶内。原来是这样,我回家就可以跟爸爸妈妈做实验了。

  什么?瓶子“吞”鸡蛋,也许你会觉得有些匪夷所思,那么就来看一下我们今天的作文课吧。

  在上这节作文课之前,老师通知我们要带一个熟鸡蛋过来,应该是因为要做一个实验吧?于是我便带了一个熟鸡蛋来上课。来到课室后,我发现老师到处找鸡蛋,我便拿出鸡蛋借给了老师。

  开始上课了,只见老师带来了两个广口瓶和一只打火机,老师先是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剥开,随后就露出了白白胖胖的“蛋娃娃”,之后老师又把纸巾给卷成一股绳,我们几个同学带着疑惑的神情围上去瞧。老师拿起打火机将纸条点燃,并迅速地放进瓶中,瓶子周围便弥漫起一股刺鼻的烟味,可就算这样也阻止不了我们的好奇心。这时,老师快速地把鸡蛋放在了瓶口上,只见瓶子就像一位少女在慢条斯理地吃鸡蛋,慢慢地往下咽。可是吃着吃着,鸡蛋就卡在了瓶口……不用说,当然是失败了。

  过了大约十分钟,老师又准备好了一个鸡蛋,重复之前的步骤。终于又来到了最重要的一步,为此老师特地把纸条放在瓶里烧了很久。好了,三、二、一,放!我们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全神贯注地盯着鸡蛋,只见鸡蛋“哧溜”地一下就被“吞”进了瓶里。这次实验终于成功了,我们都欢呼雀跃起来!

  之后,老师告诉我们这次实验运用了气压原理。当瓶子里的氧气被燃烧消耗后,瓶子里的气压变小,而外面的气压却很大,所以鸡蛋就被瓶子“吞”掉了。

  今天,老师要给我们做个实验,叫:瓶子“吞”鸡蛋。刚开始大家很疑惑不解,瓶子怎么能吞鸡蛋呢?

  有的同学说:“拿一个瓶口比较大的瓶子。”有的同学说:“那拿的是瓶口小的瓶子,怎么办?”有的同学说“把鸡蛋敲碎装进去。”这时老师发话:“是要把整个鸡蛋装进去呢?”那位同学无言以对了。

  这时几十双渴望求知的眼睛望着老师,老师正准备了实验材料:一个煮熟的鸡蛋、一个瓶口小的瓶子、一个打火机、一瓶酒精。

  开始做实验了,老师首先把煮熟的鸡蛋完整地剥开了,接着老师给我们示范大瓶口的瓶子“吞”鸡蛋,装进去,吐出来,都容易。小瓶口就不一样了,怎么弄也吞不进去。老师便拿起酒精往瓶口里喷酒精,接着老师拿起酒精往瓶口点燃,“呼”的一声紫蓝色的火焰交错在一起吐出瓶口,瞬间火焰消失了,“哇”同学们不由得惊叫起来,最后老师把鸡蛋放在瓶口,“嘭嘭”的一声,鸡蛋“跑”进瓶子里,弹了几下,就静静躺在瓶底。

  “咦,这是怎么回事?”同学们一脸疑惑地问老师。“嘿嘿,其实呢,瓶子里的空气被火焰燃烧掉,压力变小。当鸡蛋在瓶口上,外面的空气要多,压力大就把鸡蛋挤了进去。”老师一边比划一边讲解。

  “哦……,原来是这样啊!”同学们恍然大悟。这节课不仅有趣,还能激励我们更爱学*科学知识。

  瓶子吞了鸡蛋?你们认为这是魔术吗?不,其实是一个实验,今天我们就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我们先准备了锥形瓶,鸡蛋,打火机和一包纸。你们瞧,同学们有的害怕的躲到了教室后面,有的激动的想跟老师一起做,有的淡定的坐在座位上,认认真真的看着。我的心里也紧张得怦怦直跳。

  实验就这样开始了,老师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拿着纸,“啪”的一声把纸点燃了,老师迅速的把燃烧着的纸放进了瓶子里,又迅速的把又白又嫩的鸡蛋放进了瓶口之上。这时鸡蛋像缩到一个球似的,瓶子像吸铁石似的把鸡蛋吸了进去。只听“啪”的一声鸡蛋裂开了,露出了黄澄澄的蛋黄,同学们张大嘴巴,瞪大眼睛惊讶的`看着被瓶子吞进去的鸡蛋,一言不发。

  今天的瓶子吞鸡蛋太有趣了,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我来告诉你们吧!是因为纸的燃烧消耗瓶内氧气,使瓶内氧气不足,瓶外氧气足,将鸡蛋挤进瓶内。你们知道了吗?

  瓶子吞了鸡蛋?你认为我们在变魔术吗?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在做实验。

  林老师首先准备了锥形瓶,鸡蛋,打火机和一包纸。老师一手拿着一张纸,一手拿了一个打火机,这时同学们有点骚动,有的激动得简直想到林老师背后,有的有点害怕,跑到了最后一排,有的很镇定,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我心里有点复杂,有点激动,但有一大部分是担心,于是我坐到了最后一排。

  随着“砰”的一声,打火机喷出火来,点燃了林老师手上的纸,林老师立刻把纸扔进锥形瓶,又把白白胖胖的鸡蛋放到瓶口上去。这时奇迹出现了,鸡蛋慢慢的慢慢的像滑雪一样滑进瓶子里,扔鸡蛋掉到了瓶底,跌成了两半。白白胖胖的白小子变成了黑黑的黑小子,纸变得焦湖。瓶子里雾气蒙蒙,我想难道老师法力?可以让瓶子有力量把鸡蛋塞过来?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鸡蛋为什么会掉到瓶里,同学们也一脸疑惑。

  这时老师说其实是这样的:纸的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瓶内氧气不足,瓶外氧气足,将鸡蛋挤瓶内。原来是这样,我回家就可以跟爸爸妈妈做实验了。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5)

——《动物是怎样睡觉的》教案优选【五】份

  活动目标:

  1、知道小狗、小马、小刺猬、蛇、鱼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

  3、萌发探究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重点:

  让幼儿了解一些不同的动物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

  小动物为什么要有不同的睡眠方式

  活动准备:

  1、有关动物睡觉的图片资料。

  2、《摇篮曲》视频,《动物狂欢曲》音乐。

  3、故事录音《猴小弟学睡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段视频。

  1、教师播放摇篮曲视频并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说出人要睡觉动物也要睡觉。

  二、观察讲述

  1、请幼儿观看动物睡觉的课件,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睡觉的。

  师:图片中有哪些动物,他们都是怎样睡觉的。

  2、引导幼儿说一说各种动物的不同睡觉姿势。

  3、找个别幼儿模仿不同动物睡觉的姿势。

  三、交流讨论

  欣赏故事《猴小弟学睡觉》引导幼儿说一说故事中的.小动物为什么要那样睡觉

  四、探索记录

  师:动物睡觉的姿势是太有趣了,小朋友们能不能用简单的线或符号来记录呢?

  鼓励幼儿探索记录

  五、模仿游戏

  教师播放《动物狂欢曲》音乐,任意说出一种动物的名称,请幼儿模仿这种动物睡觉的样子

  活动小结:

  师生共同复*所学内容

  活动延伸:

  小朋友将今天学到的有关动物睡觉的秘密将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

  动物睡眠的方式千奇百怪,孩子们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喜爱动物”、“和动物交朋友”永远是孩子的天性。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幼儿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但我发现*时总是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惯动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等。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我设计了《动物怎样睡觉》这节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

  2、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惯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难点:懂得养成良好睡眠*惯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音乐《动物狂欢曲》、《摇篮曲》、动物图片(马、金鱼、海豚、乌龟、蛇)多于幼儿人数的小动物图片、本班幼儿午睡情况照片

  活动过程:

  一、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今天,我为大家请来了几种小动物”同时出示图片,带领幼儿逐一打招呼,提问:“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地方呀?”……

  引导语:“它们可不一般,有特殊的睡觉方式”带领幼儿看图,并请幼儿说说动物怎样睡觉,鼓励幼儿用动作模仿动物睡觉的样子。

  金鱼——睁着眼睛睡觉马——站着睡觉

  海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蛇——盘着身体睡觉

  乌龟——头缩进壳内睡觉

  二、游戏活动“睡觉了”

  每个幼儿任选一种动物图片贴在自己身上,当老师放欢快的音乐时,小动物们跳舞,当变成轻柔的《摇篮曲》时,就模仿这个小动物睡觉。

  ——幼儿有序地选择图片,教师在游戏中适时引导

  三、观看本班幼儿午睡照片,讨论“人是怎样睡觉的”,知道睡觉时挖鼻孔、用被子蒙着头,是不讲卫生、不安全的,趴着睡觉不舒服,会打呼噜。正确的睡觉姿势应向右侧卧,头枕枕头,小手放好,腿微蜷。

  四、组织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午睡”

  小结:你们年龄小,每天需要睡眠的时间很多,只靠晚上的睡眠时间是不够的,因此中午还要再睡一会,这样,大脑才能休息好,小朋友就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

  活动反思

  此活动抓住了幼儿感兴趣的动物,由动物怎样睡觉展开到人怎样睡觉,知道正确的睡觉姿势。在这节活动中首先运用了模仿法:请幼儿观察了解小动物,并模仿小动物的睡觉姿势,幼儿对动物们特殊的睡觉姿势很感兴趣,一个个都有模有样。其次用到了游戏法: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进一步掌握了几种动物的睡觉姿势。接下来是观察法:这一环节是这节活动的点睛之笔,当孩子们看到了自己午睡的照片时非常兴奋,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观察、判断,知道了正确的睡觉姿势。最后讨论“我们为什么要午睡”,使幼儿的知识经验提升一个层次。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轻松愉快,并且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有利于午睡*惯的养成。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了解动物的生活*性,才能更好的去保护动物。因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保护动物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才取不同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采用不同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3.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惯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的睡眠姿势。

  活动难点:了解动物的睡眠姿势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不同的动物睡眠姿势不同。

  活动准备:物质条件准备(教学图片课件)

  幼儿的经验准备(在*时让幼儿看一些动物世界之类的影片或书籍)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引发幼儿的学*兴趣。

  (通过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需要睡觉,引发幼儿思考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下面的课件。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学*积极性。)

  小朋友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躺着睡觉)那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二、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动物的睡觉姿势,引发幼儿的回答欲望以及表演的.兴趣。幼儿在看完课件表演的时候积极性很高。)

  1、马是怎样睡觉的呢?(站着睡觉)。教师组织幼儿个别回答。哪位小朋友来模仿马的睡觉姿势(幼儿个别模仿,集体模仿)

  2、看这是谁来了?(刺猬)它是怎样睡觉的?(全身缩成一团睡觉)这是为什么呢?(为了保护自己)

  3、以下所有动物都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睡觉姿势、并让幼儿模仿。

  猫头鹰: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睡觉

  丹顶鹤:用一只脚站着睡觉

  蝙蝠:倒挂在树上睡觉

  三、为什么小动物的睡觉方式个不相同。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探究动物奥密的兴趣。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部分幼儿能够说出动物睡觉的方式为什么不同。个别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提示下回答)

  四、介绍一些正确的睡觉姿势(ppt)

  如何正确的睡觉,以及良好睡眠方式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回家找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觉方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进一步了解动物的愿望,愿意亲*小动物,加深对小动物的关爱。

  2、培养幼儿观察探索的兴趣。

  3、知道小猴、狐狸、小猫等动物有不同的睡眠方式,初步了解他们的*性。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请家长协助搜集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2、故事挂图、音乐磁带和各种动物头饰活动重难点重点是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难点是能用完整的语句叙述几种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活动方法

  讲解法、探索发现法游戏法活动过程1、小朋友今天中午睡觉了吗?为什么要睡觉呢?(活动时间长了,适当休息,消除疲劳,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人们累了就会睡觉休息休息,那么动物们累了会睡觉吗?出示头饰图片(鸡、狗、猫、牛、羊)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动物的叫声、睡觉的样子。

  2、请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并做动作,说一说他们睡觉的样子。(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3、讲故事《猴小弟学睡觉》,了解小动物的睡眠方式⑴教师提问:

  ①故事里都有谁?

  ②他们是怎样睡觉的?

  ③你能模仿一下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⑵加深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眠方式?

  你能模仿他们睡觉的方式吗?

  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知识的?

  ⑶还有很多小动物他们是这样睡觉的:小鸟用爪子紧紧抓住树干,在树枝上睡觉;老虎、狮子都是趴在地上睡觉;鱼没有眼睑(眼皮),睁着眼睛睡觉;猫头鹰晚上捉田鼠,白天睡觉,睡觉的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青蛙在夏天的时候很少睡觉,

  课后反思

  动物的世界千奇百怪,孩子们对着新奇的事物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另外,午睡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从幼儿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午睡是为了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时间,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增强抵抗力,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有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午睡时,不能强迫幼儿入睡。我发现*时总是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有的孩子入睡前有一些不良的*惯动作,如:挖鼻孔、摸眼、咬衣服、踢被子、缠绕头发等。因此,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我们组织了《动物是怎样睡觉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尝试让孩子们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知识中寻找答案,如因为小鱼没有眼睑,要睁着眼睛睡觉;猫头鹰睡觉睁着一只眼睛,是为了捉老鼠,还有警惕有没有敌人等等。找不到答案的,教师引导孩子去思考,去想像。如:马、象、牛、鹿为什么要站着睡觉?有的说,如果敌人来了,便于很快逃跑;有的说,它们的身体太大了,躺下去,再爬起来,不方便;还有的说,能够马上醒来,随时准备出发。最后,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睡觉方式的不一样是为了保护自己。幼儿在边观察中学学动物的睡觉姿势,特别是对"缩"、"倒挂"、"趴"这几个词进行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学做做这几个睡觉的动作。在教学中幼儿的积极性始终保持着,每一分钟都能跟随着老师的引导和提示,对各种动物的睡眠姿势都能很好的掌握,这在后面的游戏中可以看得出来。游戏《天黑了》,就是让幼儿在模仿中巩固了解不同动物的睡觉姿态。最后,让幼儿自己动脑想想其它动物是怎么睡觉的?请幼儿回家后,在父母的协助下了解其它动物的睡眠姿势,然后将结果与其余幼儿共享。让幼儿把探究的热情带回家。从这个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掌握情况来看,活动是成功的,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许多*时很难接触到的知识,但是,从整个活动的开展来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在提问时,孩子们回答最多的是"我不知道",尽管我在课前发动家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睡眠方面的图片,设想让家长在收集的时候能带领着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便于幼儿在课堂上发言讲述,但是没有想到家长在收集的时候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自管自的在网络上下载一些图片,忽视了跟幼儿一起学*的机会。这也给我在以后的家长工作进行了一次提醒:在利用家长配合的同时,要跟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了解我让家长配合的意图,让家长助教不流连于形式。本节课的活动过程,我设计了情境导入、欣赏探索、想象体验、引入生活四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通过小朋友午睡的图片导入,迅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兴趣。让他们思考,人要睡觉,动物需要睡觉吗?

  二、欣赏探索

  1、出示小马睡觉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小马是站着睡觉的"。并要求幼儿用肢体动作随着老师的朗诵进行表演。

  2、出示实物小金鱼,让幼儿观察小金鱼是怎样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的,特别提醒幼儿观察金鱼的眼睛,原来"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幼儿都情不自禁地表演起来。

  三、想象体验出示小刺猬图片,发现小刺猬缩成刺球睡觉,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并鼓励幼儿进行大胆想象"它为什么要缩成刺球睡觉呢?""原来,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其它动物的伤害。""那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姿?"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结合身边的小动物,模仿小动物睡觉的姿势,加深对动物特征的了解。活动中我关注每个幼儿,使每个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培养幼儿乐于表达的心理。

  四、引入生活在模仿了小动物睡眠的方式后,我引导幼儿进行讨论:"这些睡眠方法适合我们吗?"我及时地把握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互相交流"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才适合我们?"得出了,我们是要躺着睡觉的。整个活动上下来,我以"*视"的眼光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观察动物,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达到了"视觉融合",形成了"兴趣共鸣",幼儿产生了活动兴趣。同时作为幼儿的合作伙伴,我们之间产生了信息的互动,我没有以一种指挥官的身份命令幼儿回答"动物的睡眠方式,也没有以灌输的方式把"真理"传给孩子,而是以一种"故事"的方式,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获得知识。但在整个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时间过长了,这个活动,由于我自己上上太投入了,幼儿呢,也相当的有兴趣来进行探讨,所以时间上我没有把握好。在游戏环节呢,部分幼儿不能很好的遵守游戏的规则,音乐停了有的幼儿还在动,在今后的活动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生活中还有什么遇冷、遇热膨胀的现象。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动物的睡眼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所采取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保护自己。

  2、能大胆猜想、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睡觉的3、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激发幼儿保护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的睡眠姿势,产生探索动物的兴趣,树立保护动物的情感。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6)

——动物的教案(五)份

  一、活动目标

  1.学*用接唱和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动物猜谜歌》。

  2.尝试独立地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积极参加猜谜活动,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即时贴直线两条,勾线笔,白纸。

  2.孔雀、小猫、大象、长颈鹿谜语图谱一份。

  3.动物ppt。

  三、活动过程

  (一)动物猜谜会引题

  1.教师:今天我们的活动室可真热闹,不仅来了许多客人老师,还来了许多小动物,你们看,都有谁?

  2.教师:小动物们来这里是要参加一个动物猜谜会,你们想要参加吗?

  (二)多种形式演唱猜谜歌曲

  1.学唱猜谜歌曲—孔雀。

  (1)教师:这里就有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教师有节奏的念谜面歌词)

  (2)教师:这是什么动物?

  (3)教师范唱歌曲《动物猜谜歌》

  教师:这谜底和谜面还可以唱!我把谜语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给你们唱一唱?

  教师:这首歌和我们*时唱的歌曲一样吗?哪里不一样?你最喜欢哪一句?(重点学*: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锉。)

  (4)教师带领幼儿学唱歌曲。

  (5)以问答的形式教师唱前一段,幼儿唱后一段。

  2.学唱猜谜歌曲—小猫。

  (1)教师:我们小朋友都很会猜谜,接下来,再说一个谜语,请你们来猜一猜。(教师有节奏的念出新的谜面。)

  (2)师幼对唱。

  教师:那小朋友能不能唱着来告诉老师?

  教师:我来唱第一段问,你们来唱第二段答。

  (3)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首歌曲的谜面里还藏着一个小秘密?是个数字秘密,你们有没有发现呀?

  3.学唱猜谜歌曲—长颈鹿。

  (1)教师:再请你们猜猜,还有什么小动物?

  (2)教师:谁能用唱的形式回答出来?(幼儿直接从“锉锉锉”开始唱谜底。)

  (3)幼儿分男女两组对唱。

  4.学唱猜谜歌曲—大象。

  (1)教师:我这里还有一个谜语,有谁能用我们刚才说谜面的方法把它给有节奏地念出来?

  (2)教师:我也来试着念念看。教师念谜面,幼儿直接从“锉锉锉”开始唱谜底。

  (3)教师:我们一起直接把谜面谜底给唱出来,好吗?

  (三)尝试按节奏创编歌词。

  1.编小狗猜谜歌。

  (1)教师:汪汪汪,汪汪汪,小狗说,猜谜真有趣,你们能帮小狗编个谜语吗?

  (2)幼儿说,教师画。

  (3)幼儿问,老师答。

  2.编小鸡猜谜歌

  (1)教师:叽叽叽,叽叽叽,小鸡也来了,你们能帮小鸡编个谜语吗?

  (2)幼儿说,教师画。

  (3)幼儿问,客人老师答。

  3.创编延伸

  (1)教师:你还想帮谁来编个动物谜语,让大家来猜一猜呢?

  (2)教师:刚才我们唱了这么多的谜语歌,你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吗?(3)教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还有许多有趣的谜语,等会儿,我们**室再来编编动物猜谜歌,让其他同学也来猜一猜。

  活动反思与意见

  动物猜谜歌》这首歌曲活泼欢快,简单易懂,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中通过让幼儿猜谜、对唱猜谜、尝试创编歌词等游戏环节,引起幼儿对歌曲创编新词的兴趣。这首曲子的特点在于用接唱和对唱方式演唱歌曲,掌握歌曲节奏、歌词之后按节奏进行创编,在活动中我采用巧妙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难题,这个方法就是根据音乐内容设计了游戏环节:一是老师与幼儿之间的接唱和对唱游戏,当幼儿在初次掌握“知道知道这就是……”乐句后,教师利用点唱游戏加强孩子的接唱能力。二是利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接唱和对唱游戏,在幼儿完全掌握歌曲规律后,发挥孩子们的创编能力,达到创编目的。

  在本次活动中,我给孩子思考的空间还太少了,有的讨论的话题,都自己早早的给予答案,应该多给孩子一些时间发现并讲述。比如:《动物猜谜歌》与其他歌曲不一样之处,谜面内容每句5个字的规律。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知道要上好一节课要考虑全面,每一个细节都要想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虚心地学*,让自己的教学水*不断提高。

  一、教学目标

  1.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说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2.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阐明蚯蚓和兔在运动、呼吸等方面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概述环节动物、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3.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二、教学策略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注意到教材的编写特点,要从陆地生活的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角度入手,通过对典型动物的介绍,得出动物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特点,重点关注运动、呼吸等方面。本节强调通过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学*活动来获取知识,培养总结和概括的能力,并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

  教师应深刻认识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实验、观察与思考等教学活动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也知道这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有效途径。建议教师课前要亲自对“饲养和观察蚯蚓”的实验,对兔的“观察与思考”等栏目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实践并结合当地的实际作出相应的处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同时明确要求学生一定要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如制作观虫器、饲养蚯蚓等。

  教师应充分注意“陆地生活的动物”既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在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也包括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并概括出它们适于在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方面的共性;同时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对环节动物和哺乳动物特征的概括。

  由于本节教学内容丰富,建议用3课时完成。要注意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教学活动并注重实效。建议每节课前都布置学生课下进行观察、调查和搜集材料;课上再进一步认真观察、对比、实验探究、讨论交流等学*活动,然后进行总结概括。

  第1课时,建议教师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如湿度(干燥)、温度(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的环境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教科书提供的图片资料或当地常见陆地生活动物的情况(注意包括能在空中飞行的动物),通过讨论、交流、填写记录表等教学活动,总结概括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刺激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第2课时,完成对陆地生活动物中的地下穴居类群的观察和概括。建议课前布置学生制作观虫器,并饲养和观察蚯蚓;课上引导学生实验、观察、讨论、交流。教师应引导并鼓励学生设计有创意的实验。在总结概括出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简介水蛭和沙蚕,完成有关环节动物主要特征的总结。

  第3课时,完成对陆地生活动物类群的观察和概括。鉴于兔与人同属哺乳动物,而有关人的知识已在七年级下册详细介绍过,因此本课时教学的侧重点是通过对兔的“观察与思考”,总结出陆地生活的动物类群适应陆地环境的主要特点,并完成新课标中要求的关于哺乳动物主要特征的概括。此外,关于陆地生活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教学要引起教师的特别重视。因为这对培养学生的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有重要作用。建议课前师生共同调查、搜集当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历史、现状、前景、措施等资料,课上由教师或学生进行介绍,师生共同交流,以期在学生思想中产生“一定要保护好动物栖息地”的共鸣。

  实验——饲养和观察蚯蚓

  蚯蚓

  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门,寡毛纲。种类约有1 800多种。我国已有记录的有229种。各地常见的为巨蚯蚓、穴居生活的环毛蚓。蚯蚓体呈长圆柱形,长约30 c左右,由70~100个以上体节构成,除第1节和最后1~2节及生殖带外,每个体节上都有环生刚毛数十至百余条。生殖带环状,由14~16节三节合并而成,无刚毛,仅有雌性生殖孔1个(在第14节腹面正中央)。在18节腹侧有雄性生殖孔1对。体前端的第6~7、7~8、8~9的节间沟两侧有**囊孔3对、环状心脏位于第7、9、12、13节内。无大肾管,有多数小肾管。雌雄同体,异体**。产卵1~3个,放在蚓茧(卵袋)中,在蚓茧内**,经1月左右孵出(图4)。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并改善结构,还能促进酸性或碱性土壤变为中性土壤,增加磷等速效成分,使土壤适于农作物的生长。

  由于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用作畜、禽和水产养殖业的饲料,都能取得增产的效果。

  蚯蚓在药物学上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是常见的中药材,有解热、镇痉、活络、*喘、降压和利尿等作用。

  蚯蚓体内可分泌出一种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木质纤维的特殊酶,因此,树叶、稻草、畜禽粪便、生活垃圾、活性污泥和造纸、食品工业的下脚料等,都可以是它的食料。蚯蚓能够在一定程度内消除环境污染。因此,*年来,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蚯蚓养殖工厂,并把蚯蚓养殖工厂称为“环境净化装置”。

  由于蚯蚓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汞、铅和镉等微量金属,这类金属元素在蚯蚓体内的聚集量为外界含量的10倍。因此,有些科学家认为蚯蚓可作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监测动物。

  人工饲养蚯蚓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产业。目前我国也在积极开发中。

  1.蚯蚓适于在具有一定温度和湿度、温差变化不大、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穴居生活。一般昼伏夜出。蚯蚓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异体**。靠体壁中的环肌、纵肌和刚毛之间的配合运动,以土壤中的枯枝残叶等有机物为食。

  2.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能分泌黏液而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蚯蚓体壁分布有毛细血管,血中含血红蛋白,可携带氧气。大气中的氧可溶于体壁的黏液中,再进入蚯蚓体壁的毛细血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如果蚯蚓的体表干燥则无法完成上述功能。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挤出去,于是穴居在土壤中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3.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身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蚯蚓的体节就有上述功能。蚯蚓刚毛的末端,可与周围环境粗糙的表面相接触,以有所支撑,与环肌、纵肌协调作用完成运动。

  4.深层潮湿的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气态氧、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掌握“如愿以偿”的意思,知道动物的特点与所安排的“职业”的内在联系,学*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进行完整表达。

  2、感受大猩猩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了解“找到自己长处”的重要性。

  3、乐于交流,积极思索,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大猩猩、龙虾、青蛙、袋鼠等动物图片若干张(ppt形式)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引入

  提问1:“小朋友们,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职业’是什么意思?”(长大以后要做的工作)

  提问2:“你知道的职业有哪些?”

  提问3:“小朋友们知道那么多的职业,真厉害,老师真佩服你们。不过今天我要带你们去的地方,你们一定没去过。看,动物职业介绍所,你觉得‘动物职业介绍所’是什么?”(给小动物介绍职业/工作的地方)

  过渡:“动物职业介绍所最*可热闹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出示ppt)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进行第一次故事讲述,并出示ppt图片。

  提问1:“小动物们是怎么解决找不到合适工作的难题的?”(找动物职业介绍所)

  提问2:“谁能告诉我,动物职业介绍所有哪些客人?(龙虾,青蛙,袋鼠妈妈,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问3:“你知道龙虾、青蛙和袋鼠妈妈原来的职业是什么吗?它们为什么找大猩猩所长重新介绍工作?”(引导幼儿运用“因为…所以…”句式进行完整讲述)

  2、教师进行第二次讲述,采用分段形式。

  提问1:“这里有个好听的词,‘如愿以偿’(希望的事得到满足),它是什么意思啊?”(可以通过情节——小动物们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

  ——引导幼儿推测)

  提问2:“来到动物职业介绍所的客人们的的新职业分别是什么?”(包括小狗,小猴,蚯蚓,小松鼠)

  提问3:(发挥了小动物的长处)

  三、延伸部分(出示ppt图片)

  提问1:“龙虾、青蛙、袋鼠妈妈的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动物职业介绍所来了太多的客人,大猩猩所长实在忙不过来,所以只好请小朋友们给他做助手,这些小动物适合什么样的职业呢?”

  四、结束部分

  1、引导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提问1:“现在,老师要问一问,你觉得故事里的大猩猩所长是怎样的一个所长,为什么?”(1)热心,为小动物介绍工作(2)细心聪明,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

  2、引导幼儿了解“找到自己的长处”的重要性。

  提问2:“龙虾、青蛙和袋鼠妈妈因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找不到适合的工作,而大猩猩所长因为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帮助小动物们解决了很多难题,小朋友从这个故事里学到了什么?”(了解自己的长处)

  园任导师评议:

  1、活动效果基本不错,教师逻辑性强,提问简明直接。

  2、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幼儿运用“因为…所以”句式时灵活度不够,可以将句式要求直接明确的告诉幼儿。

  活动反思:

  1、活动目的基本达到,在帮助幼儿掌握“因为…所以”句式的方式上过于单一,应有意识引导幼儿进行模仿,加强练*。

  2、讲述故事时情绪元素不够,应更有激情。

  活动前言:

  冬季天气寒冷,小朋友就要多活动了,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玩玩开火车的小游戏吧,让大家都来认识下自己,另外我们还准备了模仿秀的噢,是不是感觉很好玩啊,快快行动起来吧!

  活动目标:

  愿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并且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制作、小兔子,小猪,大象的挂牌、七步舞进阶、篮子。

  活动过程:

  一、 热身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许多的客人老师,我知道你们肯定很高兴!但是客人老师不认识你们,我们来介绍下自己的名字吧!

  教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来介绍呢?

  幼儿:开火车,

  教师:那请火车加点油,今天你们想开到哪里去?那待会要听好音乐,用好听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车厢接接好,也请客人老师看看那节车厢最干净、漂亮!

  (游戏:开火车)

  二、 猜猜不同的声音,模仿动作表演

  1、教师:宝宝们,你们喜欢冬天吗?为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出示冬天的Flas**片,让幼儿来欣赏美丽的冬天,(树上,地上,都铺上了一层白白的雪)

  教师:冬天真美丽啊,你们听听是谁来了?(先请幼儿猜一猜再播放音乐)

  (第一个动物:小猪)

  教师在幼儿猜出来之后,请幼儿学学小猪睡觉的.样子,然后和幼儿一起来进行歌表演。

  2、大象

  教师:你们听还会有谁也来了?(播放音乐,用表情和动作来引导幼儿猜想)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7)

——小班体育小动物找家教案优选【五】份

  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2、练*走、跑、跳等动作,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动物的家(在纸箱或拱门上贴上动物的`图案)、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做热身运动。

  二、游戏活动。

  1、自主探索。

  师:我们今天来学小动物走路。你们想学什么小动物走路?怎么走?

  鼓励幼儿大胆模仿不同动物的走路姿势。(蹲着走、弯腰走、爬、跳、跑等)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动物的走路方式,如:“我学小螃蟹侧着走” “我学小猫慢慢走”等。

  2、开心游戏。

  教师向幼儿介绍各个动物的“家”,并将动物的“家”分散摆放在场地四周。

  教师念儿歌,带领幼儿学走路动作找家。例如:“找家家、找家家,小猫走走找家家”,教师带领幼儿学小猫走路动作走到小猫的家蹲好。然后,教师说出去找吃的,小猫走到场地中间。重新开始游戏。

  教师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动物,然后让小动物听口令找“家”。

  三、放松活动。

  引导幼儿随轻音乐做放松动作,提醒幼儿擦汗。

  活动应变

  活动开始时可以准备3——4个动物的家,等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准备更多动物的家。

  活动延伸

  幼儿熟悉游戏后,鼓励幼儿模仿更多的小动物,创编更多相应的儿歌作为游戏口令。

  区角活动

  益智区:教师用纸盒、纸片或吸管自制立体的迷宫,让幼儿帮小动物找家。

  环境创设

  互动墙:在墙上画上各种弯曲的、不同颜色的线,并在线的两端贴上动物和动物的家,让幼儿沿线帮动物找家。

  家园同步

  鼓励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玩“找家家”游戏,如有条件带孩子外出,组织更多的幼儿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随机教育

  活动过渡环节可以和幼儿念儿歌《找家家》并尝试仿编儿歌。

  设计意图

  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向具体形象过度的阶段,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要通过自己的亲身活动来实现。《小动物找家》是一个发展幼儿*衡能力的游戏,在小班幼儿身体动作技能的练*中,*衡能力的掌握是一个难点,也是练*的重点。因此,在本活动的设计中,我有意识增加进行*衡练*的机会,用反复游戏、增加情境、引发兴趣的不同方法,对这一重点进行反复练*,帮助幼儿掌握*衡的基本技能。

  活动目标:

  1.练*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小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的图片,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带来了一群可爱的朋友,看看都有哪些朋友呀?

  教师模仿小动物的特点自我介绍

  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

  小猫是怎么走路的?又是怎么叫的?

  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是小鸡叽叽叽。”

  小鸡喜欢吃什么?它又是怎么叫的?

  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是小鸭呷呷呷。”

  小鸭是什么样子的,它又是怎么叫的?

  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是小兔跳跳跳。”

  小兔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走路的?

  幼儿学念儿歌

  幼儿跟着教师边念儿歌学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交代游戏规则

  教师:小朋友们老师在场地四角分别贴上了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等下老师会念儿歌请小朋友们根据儿歌的内容跟着老师扮演这些小动做相应的动作回家,但你们要注意安全,不推不挤找有空的位置马上站好。

  2.幼儿操作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跟着老师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跟着教师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跟着教师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跟着教师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

  3.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4.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活动反思:

  幼儿能积极参与此活动,设计的问题与幼儿已有经验结合,难度适宜。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兴趣。在开始部分,幼儿四散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模仿小动物的动作。每个小朋友都很兴奋,参与游戏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新授游戏《小动物找家》,幼儿戴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参与学*的主动性更好的发挥。小朋友随着老师轻轻地念着儿歌,轻轻地向自己的家走去,孩子们都能遵守游戏规则。

  在活动中,为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布置好小动物的家。孩子们戴上头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我及时表扬那些认真、大胆参与游戏的孩子,让他们有参与游戏的兴趣。对于那些不够大胆参与的孩子,我采取的是鼓励的态度,让他们在我的鼓励下大胆参与游戏。

  在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我过度重视游戏的结果,对个别找不到家的小动物协助于找到家,而没有让他们一一去辨认,找自己的家。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将克服这一方面的问题,让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活动目标:

  1、练*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

  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

  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教学反思:

  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活动多一些,忽略了幼儿纪律的养成。

  活动目标:

  1、练*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3、乐于参加体育活动,感受帮助有困难的人的快乐体验。

  4、发展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及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活动准备:

  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游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教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教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教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教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2、幼儿游戏1-2次后改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儿注意休息)3、表扬遵守游戏规则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教学反思:

  我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注重幼儿的活动多一些,忽略了幼儿纪律的养成。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感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2、观察阅读画面,理解操作要求,能进行正确匹配早做活动,比较实物多少。

  3、初步体验关心小动物的情感,在老师引导下,愿意讲述操作结果。

  活动准备:

  1、小动物家的场景(每个家由三个空格组成,每个上面贴有小羊、小猪的标记)毛绒玩具(小羊4只,小猪3只)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送小动物回家请5名幼儿,(三个抱小羊,两个抱小猪)没人抱一只小动物进场,观察小动物家的`场景:“这是谁家?一共有几间房子?”

  师:每个房间住一只小羊,请把自己抱的小羊送回家里去吧!”

  “小羊家有几个房间有几只小羊?小羊和房间哪个多那个少?”

  师幼共同小结:一间房间住一只小羊,房间没有空的,小羊也没有多的,小羊和房间一样多。

  师幼共同观察小猪的房间,引导方法一样,得出结论:小猪少,房间多。

  2、幼儿操作活动:

  小鸟找树,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请你用连线的方式帮小鸟找大树做朋友,比一比,小鸟和大树哪个多?哪个少?给多的一组打上“√”

  蝴蝶找花。先数数花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一朵找蝴蝶做朋友,比一比,蝴蝶和花哪个多?哪个少?给多的一组打上“√”

  放水果,先数数小盘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一个盘子放水果,比一比,盘子和水果哪个多?哪个少?给多的一组打上“√”

  盖盖子。先数茶碗有多少,再用连线的方式给每一个茶碗盖盖子,比一比,茶碗和盖子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


《动物瓶》教案优选【五】份(扩展8)

——小班科学有趣的魔术瓶教案实用五篇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点:

  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活动难点:

  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

  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设计意图:

  幼儿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溶解现象:果珍、牛奶、糖水、盐水等,幼儿对这种现象非常好奇,经常会说“果珍不见了”“牛奶化掉了”,从而发出疑问“果珍哪里去了,糖到拿里去了”。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溶解现象,我设计了本活动。在设计活动前,我仔细研究了以前的小班溶解教案,发现活动很有效地帮助幼儿认识到什么东西能在水里溶解,但活动过于简单(分两步走:感知果珍、牛奶、糖、盐会溶解;尝一尝溶解后的果珍、牛奶、糖、盐)。由此我设计的活动分三步走:感知、区分什么东西能在水里溶解,什么东西不能在水里溶解;了解溶解的过程;尝一尝果珍在水里溶解后的水的味道。以感性的认知逐步向生活实际过渡,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溶解现象。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

  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

  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

  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操作材料,激发兴趣

  (出示一杯白开水和奶粉、细盐、苹果、各种豆豆)孩子们,你们看,这是什么?(认识苹果、奶粉、细盐、各种豆豆) 这里还有一杯白开水。如果我把这些东西都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请幼儿回答)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二、动手试一试

  1)观察教师实验:

  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看不见了、溶化了)

  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

  (还能看见、不溶化)

  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

  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

  3、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

  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

  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

  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

  4、提问个别幼儿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

  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活动延伸: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现象,鼓励幼儿多做小实验,通过实验掌握更多的知识。

  活动反思:

  开放式的科学教学必须为幼儿创作主动猜想,大胆实验,总结结果的机会,其中,师生间适当的应答方式,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总是提出已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尽量避免幼儿回答错误,这中提问不但抑制了幼儿的创作型,而且还使幼儿容易产生盲目服从权威的心态,不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我们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师生间的交流应是*等的讨论。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幼儿对颜色有初步的感知。

  活动前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魔术的游戏。

  2.物质准备:

  小矿泉水瓶若干、瓶盖提前涂上颜料、红黄蓝颜色标记、带标记的瓶盖若干。

  活动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难点: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1.导入情景:小朋友想不想看老师变魔术?

  2.出示魔瓶,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水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变魔术,依次变出红黄蓝三种颜色,并引导幼儿观察:魔术瓶里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你见过什么东西是这个颜色?

  (二)幼儿变魔术,感知三原色。

  1.幼儿自由取瓶子变魔术,初步感知不同的颜色,小朋友我们来当小小魔术师,看看谁能变出好看的颜色。你的水宝宝变成什么颜色了?还有谁变出这个颜色?

  2.给颜色做标记我们来给你的魔术瓶做个标记吧,你的水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可以做个什么颜色的标记?请小朋友选与水宝宝相同颜色的标记贴在魔术瓶上。

  3.引导发现魔术的秘密水宝宝为什么会变颜色?秘密藏在哪里,找一找?

  小结:颜料溶解在水里,水变了颜色。

  (三)换瓶盖,变颜色。发现色彩的变化

  1.通过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这里有许多的瓶盖,看看这些瓶盖里藏着什么颜色?怎样让你的水宝宝再变颜色?

  2.请幼儿选一个和自己的水宝宝颜色不一样瓶盖玩变色游戏。

  你的水宝宝变色了吗?又变成什么颜色了?怎么变得?

  小结: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变成另外一种颜色了。

  (四)结束部分除了这些颜色,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的颜色,颜色把我们的生活打扮得非常美丽老师今天把这个魔术瓶送给你们,回去后再用它变出更多美丽的颜色。

  活动延伸:

  1.引导用变出的.颜色进行涂鸦画。

  2.引导玩配色游戏感知更多的颜色变化。

  活动反思:

  利用变魔术的形式,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变魔术”真的很神奇,尤其是老师给他们“施了魔法”之后,瓶子里的水真的能变了,孩子们都觉得非常有趣。整个活动中,都以围绕“变魔术”来开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活动目标:

  1.幼儿对颜色感兴趣,在玩色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仔细观察,乐于探索操作,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颜色。

  3.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变成另一种颜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