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数下册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4-06 10:54:04 教案

五数下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

  1、猜老师*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xx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五数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策略:

  从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区别百分数和分数在读写和意义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写有百分数的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谁见过百分数?百分数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新课

  1、出示教材中的`"比一比"的第(1)小题,要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那名队员比较合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比一比"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交流:你认为那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学生交流写出分数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了。

  3、教师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树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4、百分数的读写。

  22/100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练*:

  1、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写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

  3、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

  四、。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新的内容?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的读写

五数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复*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阅读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1)

——《数鸭子》教案3篇

《数鸭子》教案1

  教学理念: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

  在不同的教学阶段,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结合,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好奇心强,爱模仿,喜欢听故事、律动、游戏等。本课设计了《数鸭子》(按节奏念歌词及表演唱歌曲),《看谁学得像》(节奏引趣,认识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爷爷和小红》(按不同的节奏做出相应的体态动作)《探究表演》四个内容。我在设计时以带孩子们去住在乡村的小红家春游为故事线索,将四个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迎领,从而构成一个生动活泼、童趣盎然的教学情境。

  教材分析:

  1、《数鸭子》是一首具有说唱风格的创作歌曲,4/4拍,六声宫调式。

  2、歌曲说唱结合,旋律的音调主要以级进为主,接*语言的韵律,极富童趣。

  3、歌词描写了小朋友看到鸭群游过大桥,兴奋地数鸭子的情景,反映了富裕了的农民的幸福生活。

  教学目标:

  1、能随音乐用自然的声音表演唱《数鸭子》。

  2、能按不同的节奏做出相应的体态动作(拍手、模仿小鸭、小红、爷爷等。

  3、能积极主动、自信有表情地参与表演,从中感受参与歌表演的乐趣。教学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认识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教学难点:用动作表现爷爷、和小朋友的神态与表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准备:

  钢琴,老爷爷、鸭子、头饰若干,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情激趣

  设计意图:

  创设环境,利用春景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

  1、随律动《春天在哪里》拍手进教室。

  师:小朋友,刚才你们进来的时候一直在问“春天在哪里?”春天就

  在小朋友的眼睛里,春天就在这里。(出示春景图)

  2、寻找春天景色

  (1)师: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请小朋友看看这

  幅图画,他展现的是一幅美丽的春天景色,哪位小朋友能用自己

  的话说说图上都画了什么?

  生:小桥,小鸭子,小河,柳条??

  (2)师:这些构成了春天最美的景色,你们想不想和黄老师一起去郊外寻找春

  天呢?

  生:想

  3、看谁学得像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问答引出课题,学生养成聆听,跟钢琴用自然声音歌唱的*惯。

  (1)听一听

  师:小红家住在离这儿很远的农村,去他家要乘坐两样交通工具,你们听,

  是什么?(师模仿火车、汽车的声音)

  生:火车、汽车。

  师:哪位小朋友能用自己的声音来模仿一下?

  (2)唱一唱(发音练*)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出发吧5313|555|

  火车火车开来了

  生:5-|5-|56|5–|

  呜呜呜呜呜

  师:火车到站了,请大家下车再转乘小公交车!5313|555-|

  汽车汽车开来了

  生:5-|5-|56|5–|

  滴滴滴滴滴

  二、情境唱游

  设计意图:熟悉歌曲节奏,在模仿中掌握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一)认一认

  导入(师:我们来到农村小红的家了,小红正赶着一群鸭子到河边游泳呢,

  大鸭子、小鸭子为了欢迎你们的到来它们唱起了歌。)

  1、节奏引趣(出示节奏卡片)拍一拍,走一走。(1)|XXXXX|

  gagagagaga

  学生试着拍击节奏,说一说试一试该怎样将这里的叫声停下来?(2)|XXXXX|XXXXXO|

  gagagagagagagagagaga停

  2、认识四分音符,四分休止符

  (师:鸭子们的歌声很动听它们想请你们随歌声伴舞,你们能做到吗?)

  (1)学生按节奏做各种鸭子的动作

  (师:从鸭子的歌声中我们知道了XXX,O这三种音符(节奏)555O

  3、生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读出节奏,发挥想象,熟悉歌曲《数鸭子》的节奏型:|XXXXX|XXXXXO|

  gagagagagagagagagaga停

  (师:除了小鸭子,小朋友们*时还喜欢哪种小动物,能不能像小鸭子唱歌那样

  唱一唱?

  学生分小组模仿动物唱歌(小猫、小狗、小青蛙??)

  (二)念一念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按节奏朗读的*惯,熟悉歌词。

  1、师:小朋友,你们看春景图,谁来说说小红的家门口都有些什么?生:大桥、小河、小鸭子。

  2、师:小红的家真美丽,门前有条小河,小河上有座桥,桥下游过一群小鸭子,

  小红看到这么美的景色,高兴地念起了歌谣。(课件: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3、师:小红念得真好听!你们也来试一试吧(出示课件,按节奏读歌词,做动作)

  4、师:下面我将歌谣分为三段,请每组念一句,看哪一组接得最好(学生分组

  做接龙游戏)

  (三)唱一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聆听和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的*惯,唱准音符的时值。

  1、师:小红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你们听??(课件:小红唱歌)

  2、你们想不想跟她一起唱呀?(生跟唱第一、二乐句,师钢琴伴奏)

  3、师:小朋友唱得真好,原来有这么多鸭子,小红想来数一数到底有几只?(听

  第三、四、五乐句)

  让我们一起帮小红再数一数

  4、师:小朋友们你们跟老师的琴声再唱一唱,和小红比一比谁唱得更好听。

  5、师:哎!你们听,好像有人在唱歌。原来小红看见我们在数鸭子,她也来帮

  忙,让我们和小红一起数鸭子吧!(出示课题,完整跟唱歌曲第一段)

  (四)演一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表演的*惯。

  1、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你们看到的小鸭子可不可爱?谁来模仿一下?(生模仿小鸭子)

  2、师:老师为这首歌编了舞蹈,请你仔细看然后边唱边模仿。

  3、师:请表演得好的小朋友上台表演(生戴小鸭子头饰随音乐表演)

  4、师:你们的表演太精彩了,小红的爷爷也被你们的歌声和舞蹈吸引过来了

  三、探究表演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及大方参与表演的能力。

  (2)培养学生聆听和用自然的声音歌唱的*惯,唱准音符的时值。

  1、感受、想像爷爷走路时的神态动作和声音,试着表演

  师: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是怎样走路的?会发出怎样的声音?(生模仿)

  2、学唱第二段

  a、师范唱

  b、按节奏朗诵歌词

  c、学唱

  d、编创动作

  (2)请一组小朋友扮演老爷爷,其他组小朋友唱爷爷的歌。

  (3)小结:爷爷告诉我们要按时上学、认真学*,取得好成绩。

  3、师:我们已经把小红和爷爷都请出来了,第一次见面,就一起来唱唱他们的歌吧。(跟琴唱歌,并分角色表演,前奏,尾声部分边拍打节奏边朗读歌词)

  4、完整表演唱歌曲《数鸭子》

  设计意图:全体同学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整节课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四、总结全课:

  太阳快下山了,我们也要回去了,让我们和爷爷、小红说再见,开着火车唱着歌谣回家吧!(课件出示小火车开过,学生和着《数鸭子》的伴奏边唱边走出音乐室。)

《数鸭子》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协调的念唱儿歌并做手指动作,体验手指谣形式的儿歌

  2、通过有趣的手指游戏,感受儿歌的韵律,从而体验游戏的快乐。

  3、使幼儿能积极参与捉迷藏的游戏。

  教学准备:

  鸭子手偶,幼儿已欣赏过故事《小羊吉米》。

  教学过程:

  一、通过谈话与幼儿共同回忆故事《小羊吉米》里的鸭子,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提问:

  (1)故事《小羊吉米》中鸭子是怎么叫的?

  (2)它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的?(教师引导幼儿学一学小鸭子的叫声、走路的模样?)2、师:鸭妈妈有好几只小宝贝,鸭宝宝们很喜欢和妈妈玩捉迷藏的游戏,今天它们又要玩这个游戏了,我们小朋友一起仔细听听,它们躲到哪里去了。

  二、欣赏儿歌。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2、师:好听嘛?教师再次朗诵儿歌。

  三、提问儿歌内容,帮助幼儿熟悉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1、教师提问:

  (1)儿歌里有几只小鸭子?教师出示小鸭子并让幼儿点数。

  (2)儿歌中的小鸭子是怎样做游戏的?它们都躲到哪去了呢?教师请幼儿做个回答。

  (3)儿歌里的小鸭子不见了,鸭妈妈是什么心情呢?鸭妈妈怎样叫鸭宝宝的呢?

  2、教师通过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做相应的动作及动作创编。

  3、教师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连接,让幼儿一起学*创编好的动作。

  四、学*朗诵儿歌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创编的动作,并利用手指偶表演。

  2.教师教幼儿学*儿歌,并注意幼儿个别字音。

  3、教师让幼儿边做动作边朗诵儿歌。

  五、小游戏:捉迷藏

  师:刚刚小朋友的表现真能干。我们也一起来玩小鸭子们喜欢的做迷藏吧。老师当鸭妈妈,小朋友当小鸭子。教师闭上眼睛数到5,小鸭子赶快躲好。再由教师去找,找到后幼儿自己讲刚刚躲在哪里了。六、教师以鸭妈妈带小鸭子去喝水,结束活动。

《数鸭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 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小鸭子,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幼儿:"河里"。

  2.随音乐伴奏,师幼学小鸭走进活动室。

  3.师: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呢"嘎嘎嘎,用手来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师:"咦,前面是什么呀?哦是一座桥,那我们从桥底下游过去好吗?"鸭宝宝游过桥。呀鸭宝宝真棒游过了小桥,今天妈妈带了这么多鸭宝宝到底有多少呢?我来数一数,二 四 六 七 八,呀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呀,到底有多少小鸭子啊,你们也来数一数吧二 四 六 七 八。到底有多少只呢,数不清,数不清。

  二、基本部分

  4.鸭宝宝刚才玩的高兴吗,累不累?来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今天鸭宝宝真的很棒鸭妈妈要唱一首歌曲给你们,请小鸭子仔细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这首歌是唱谁的?对是唱我们小鸭子的,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播放《数鸭子》歌曲幼儿再次听,第二遍可以跟唱。

  5.我们听见这首歌心里怎么样?高兴,对 妈妈也很高兴,那我们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好吗?幼儿自己表演,老师小结;鸭宝宝表演的真好,我们把大家表演的动作放在一起会更棒呢,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完整表演舞蹈《数鸭子》集体表演,个别表现。

  三、结束部分

  小鸭子今天玩的开心吗?恩我看出来鸭宝宝们都很棒,咦快看谁来了呀?哦是老爷爷,爷爷要叫我们回家了,来小鸭子们跟爷爷回家吧.播放第二段音乐,跟爷爷回家学学爷爷走路的样子出活动室。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2)

——五数下册教案实用五份

  五数下册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建立*均数的基本思想(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灵活选用求*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老猴子在森林中摘了12个桃子,回到家后叫来了三只小猴分桃子给他们,猴一7个、猴二4个、猴三1个。

  师:对老猴分桃这件事,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三只猴分的桃子不一样多。

  生:应该三只猴分的一样多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不一样多 一样多

  (二)探究新知:

  1、用磁性小圆片代替桃子(老师将磁性小圆片按照7、4、1、分别排列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人小组讨论一下,你们能用哪些方法可以使每组的个数一样多。

  2、交流反馈

  (1)引出移多补少、(2)(7+4+1)÷3

  师:观察移动后的小圆片,思考: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板书: 总数不变

  一样多 不一样多

  3、小结,并揭示课题

  师:刚才我们通过移一移,算一算的方法,得出了一个同样的数4,这个数就叫*均数

  (板书课题)

  4、刚才有同学用(7+4+1)÷3=4的方法算出了他们的*均数,现在老师再摆一组为8个,这时*均数又是多少呢?会吗?

  生:会。(生自己完成)

  反馈 (7+4+1+8)÷4=5

  比较归纳得出 : 总数÷份数= *均数

  (三)应用数学

  教师课件出示列举生活中的*均数问题,学生自己阅读这些信息

  1、 国家旅游局关于20xx年“十一”黄金旅游周旅游信息的公告

  (1) 上海东方明珠*均每天的门票收入为130万元,北京故宫*均每天门票收入为200万元

  (2) 南京中山陵*均每天接待游客70000人,北京故宫*均每天接待游客50000人。

  2、春暖花开北京连续5天日*均气温超过10℃。

  3、三年级1班*均身高为136厘米。

  (四)、研究*均身高

  1、刚才谈到了*均身高,要求全班同学的*均身高,该怎么办呢?

  出示三年级某班的身高统计表(单位:厘米)

  ①140 141 139 143142 145

  ②135 134 136 131 132 134

  ③130 131 132 130 128 127

  ④128 129 128 127 127 125

  ⑤124 127 124 125 124 123

  ⑥123 122 120 123 124 122

  2、师:估计,全班的*均身高会在什么之间或是多少厘米?该怎么办?现有三种方案,你选择哪一种呢?

  A、 选择第一排最矮的

  B、 选择第六排的

  C、 选择第一组有高,有矮的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选择?

  3、学生试算

  4、师:看到这个*均身高,你有什么想法?对于这个*均身高还有没有更大胆的想法,它还能代表哪些范围内的大概*均身高?

  学生反馈

  (五)、巩固发展。

  选一选(用手势表示)

  1、少先队第三中队发动队员种树,第一天种了18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种了315棵,*均每天种多少棵?( )

  2、(180+315)÷2 2、(180+315)÷3

  3、气象站在一天的1点、7点、13点、19点,测得的温度分别是摄氏8度、15度、24度、17度。请算出这天的*均气温。( )

  4、(8+15+24+17)÷4 2、(8+15+24+17)÷(1+7+13+19)

  (六)、拓展练*

  1、猜老师*均每个月的开支

  2、教师板书:*均每月开支1000元 提问,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

  老师把今年前三个月的开支情况做了大概的统计,

  出示:20xx年陈老师1——3月每月开支情况统计表

  月份1月2月3月4月

  金额108010201050

  你能不能帮老师算一算,今年前三个月的*均每月开支多少元?

  3、学生反馈

  4、你们能不能预测一下老师4月份的开支大概是多少?

  5、如果要使前4个月每月*均开支不超过1000元,四月份老师最多能花多少钱?

  五、总结:

  “求*均数”是新教材“ 统计与概率”领域内容的一部分。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现代社会的公共媒体大量使用统计图表表示信息,所以看懂统计图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数学素养。基于此本课教学把重点放在运用*均数的理念分析数据、理解数据的意义上,放在根据数据做出必要推断上。

  五数下册教案 2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学*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还记得吗?谁愿意说说?

  生:2的倍数的特征是:它的末尾数字是O、2、4、6、8;5的倍数的特征是:它的末尾数字是0、5。

  (师板书)

  2的倍数

  5的倍数

  末尾数字

  末尾数字

  0、2、4、6、8

  0、5

  师:很好!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看看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板书:3的倍数)大家应该还记得,我们在研究2和5的特征时,是通过观察末尾数来发现2和5的倍数的特征的。那么研究3的倍数时,能不能也通过观察一个数的末尾数字得到它的特征呢?下面请大家把《百数表》拿出来,快速地在3的倍数上画图,看看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有什么特征?

  【教学评析】通过复*2、5的倍数的特征,引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同学首先猜测和考虑的肯定是末尾数字,教师很好地满足了同学的心理需求,放手让同学先走走这条思路。

  二、同学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

  1.同学研究《百数表》,探究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很快就有了自身的判断。下面,我想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有什么特征?

  生1:末尾数字是0到9的数都有可能是3的倍数。

  生2:我认为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没有什么规律,因为0到9都有。

  师:那我们能不能根据一个数的末尾数字来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生:既然3的倍数的末尾数字从0到9都有可能,那肯定不能根据末尾数字来判断。老师,我认为它与各位上数的和有关。

  师:哦?你不但看出3的倍数的特征与它的末尾数字无关,还为我们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你真聪明,谢谢你!

  【教学评析】《百数表》在3的倍数的教学中有多种用法,在这里教师仅用于消除思维定势,否定旧迁移,以此来激发同学的探究欲望。

  2.同学做拨珠实验。

  (1)同学用4颗算珠拨3的倍数。

  师:同学们刚才观察得很仔细,很快就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与这个数的末尾数字没有关系,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到底与什么有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想方法把它研究出来。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实验——拨珠实验。请看活动要求:(多媒体显示)①用4颗算珠拨3的倍数;②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拨珠,另一人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可借助计算器);③把拨的数记在实验报告单相应的方格里。

  拨数实验报告单(一)用了几颗算珠

  拨出来的数是3的倍数

  拨出来的数不是3的倍数

  (生汇报)

  【教学评析】用实验的方法来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改变了以往先列举几组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的数字,然后引导同学归纳特征的教法。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数学知识自身的趣味性,而且让同学更好地经历了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教师首先让同学用4颗算珠拨3的倍数,同学非常投入地去拨数,可就是拨不出3的倍数来,从而发生了很大的困惑。同学的困惑越大,继续研究的欲望就越强。

  (2)同学探究要用几颗算珠才干拨出3的倍数。

  师:好!既然用4颗算珠拨不出3的倍数,那么,大家愿意不愿意再做一次拨珠实验,看看到底要用多少颗算珠才干拨出3的倍数?

  【教学评析】通过同学用任意颗算珠的拨数实验和全班同学的汇报,使同学初步认识到用4颗、5颗算珠拨数,不能拨出3的倍数;而用3颗、6颗算珠拨数,怎么拨都是3的倍数。同学对3的倍数的特征有了初步的感觉,为下一步的猜测活动指引了方向。

  3.同学猜测: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

  师:同学们,学到这里,我想请大家猜测一下: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什么?

  生1:假如算珠的数量是3的倍数,那么拨出来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生2:假如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一定是3的倍数。

  师:好!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板书:猜测一:珠子的总数是3的倍数;猜测二: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

  生:第一个猜测看的是算珠,第二个猜测看的是数字。

  师:有什么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这两种猜测是一样的,因为每一位上数字的和其实就是一共用了多少颗算珠。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教学评析】实践证明,教师这个时候让同学进行猜测,相比一开始就让同学大胆猜测来说,防止了同学不着边沿地胡猜乱想,使同学明确了探究的思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4.同学验证:用3颗、6颗、9颗……算珠,拨3的倍数。

  师:请你任意取一些算珠,但颗数必需是3的倍数,然后任意拨一些数,看它是否是3的倍数。假如是3的倍数,就请你把拨的数和用了多少颗珠子输入到屏幕上的这个表格中。(师生一起输入数据)

  五数下册教案 3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正确地读写百分数能运用百分数表示事物。

  2.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重点

  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问题

  教学难点

  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组织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分数、百分数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备注栏

  一、复*旧知

  让学生说说百分数的含义

  二、指导练*

  1.教科书第73页第3题

  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全班讲评

  2.教科书第75页第8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成活率”指的是成活的棵数与所有植树总棵树的百分几。

  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3.教科书第7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明白“优秀率”的含义,鼓励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教科书第75页第11题

  先看表,弄清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学生汇报全班讲评

  5.教学“实践活动”

  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交流,体会百分数、分数之间的联系。

  然后鼓励学生分别总结生活中使用百分数和分数的例子,结合具体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数下册教案 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的读写百分数。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应用百分数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百分数的意义,使学生正确读写百分数。

  教学策略:

  从生活实际引出百分数,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区别百分数和分数在读写和意义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写有百分数的资料卡。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提问:什么叫分数?什么是分数的分数单位?

  谁见过百分数?百分数和一般的分数有什么不同?

  二、学*新课

  1、出示教材中的"比一比"的第(1)小题,要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你认为选派那名队员比较合适?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2、出示:"比一比"的第(2)小题,要求学生分析表格中的信息,交流:你认为那个品种的发芽情况最好?学生交流写出分数后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就容易比较了。

  3、教师讲解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树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比、百分率。

  4、百分数的读写。

  22/10022℅,读作:百分之二十二。

  三、练*:

  1、说一说百分数和分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写出下列百分数:1℅、100℅、103℅。

  3、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二点五、百分之十八点八、百分之零点三。

  四、。

  提问:这节课你学到了那些新的内容?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的意义: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的读写

  五数下册教案 5

  教学内容:

  教科书74页例3及相关*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用字母表示周长、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方法,能熟练地记忆用字母表示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并能用这些公式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教学重点 :

  用字母表示一些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理解a、a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我们前面学*了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请同学们用前面学*的知识回答大屏幕上的问题。

  多媒体课件显示:一本刚出的卡通书预计每本x元,每本童话书比每本卡通书贵12元。

  x+12表示(),5x表示();

  如果每本卡通书定价为9元,每本童话书应该定价为()元;

  如果每本卡通书定价为6元,买4本同样的卡通书要()元,买3本同样的童话书要()元。

  学生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视频展示台上展出,并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填。

  师:字母不但可以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还可以表示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计算公式,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用字母表示周长、面积和体积公式。

  (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教学例3

  (多媒体课件出示正方体)

  师:能说一说我们学*过的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吗?

  生:正方形的底面积=棱长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师:这个公式字太多,写起来比较麻烦,如果用字母来表示这个公式,就比较简单明了。但是用字母来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与用字母表示数有些不一样,在几何图形中哪个字母表示什么是规定了的,这样便于大家都知道这个字母公式的意思。比如在正方体中,就约定俗成地用S来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

  (多媒体课件在正方形棱长上标a)

  那么如果用S表示正方体的底面积,a表示棱长,正方体的底面积计算公式又应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S=aa。

  师:能解释你为什么要这样表示吗?

  学生回答

  正方体的底面积=棱长棱长

  S=aa

  师:这里aa还可以写成a,表示两个a相乘,读作a的*方。来,和老师一起读一遍。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

  师:现在同学们知道怎样用字母表示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了吗?

  生:S=a。

  师: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的体积,用a表示正方体的棱长,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表示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V=aaa或V=aaa。

  师: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吗?

  学生回答略。

  师:这里的aaa可以写作a,读作a的三次方或者a的立方。

  学生和老师一起读一读。

  师:你能说说正方体的体积还可以怎么表示吗?

  生:V=a。

  三、巩固测评

  课件出示75页试一试,学生完成后交流。

  四、拓展总结

  作业:练*二十一4-6题。

  说一说2a、3a、a、a各表示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

  用字母表示数(二)

  S=a

  V=aaa或V=aaa V=a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3)

——《数脚》中班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愿意用语言、动作表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知道不同的动物脚的数量也不一样,产生了解动物的兴趣。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课件,操作材料(画脚、按脚画点子、动物头饰等)

  活动过程:

  1、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出示课件画面1:“天气多好啊,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了。咦,它是谁呀?”“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点击画面)“公鸡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学学?”(抬头梃胸)

  (2)“又有一个动物朋友来了,它呀有四只脚,猜猜它是谁呢?”(点击画面)“小兔是怎样走路的?”(蹦蹦跳跳)

  (3)“这是谁?它有几只脚?我们一起来数数”“六只脚的螳螂是怎样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大摇大摆)

  (4)螳螂有六只脚,可是有一只动物它的脚比螳螂还要多,会是谁呢?”(出示螃蟹)“螃蟹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谁来学学?”(横冲直撞)

  2、欣赏、理解故事。

  (1)“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干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数脚》”幼儿欣赏故事前半部分。

  (2)提问:“小动物在草地上干什么呀?小鸡是怎样说的?小兔呢?螳螂呢?螃蟹呢?”

  (3)“小动物们正说着,谁来了?(放蜈蚣录音)蜈蚣说了什么?”蜈蚣有多少只脚呢?(幼儿猜测)

  (4)教师讲述故事后半部分后,幼儿一起给蜈蚣数脚“原来小蜈蚣有42只脚。哇,有那么多的脚,所以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百脚’。”

  3、引导幼儿共同讲述故事,学做夸张动作。

  “小动物们数脚的故事有趣吗?我们一起来讲讲故事、做做动作好吗?”

  4、迁移经验。

  “看这儿还有许多小动物呢!这里的动物呀没有脚,请你先看看它是谁?有几只脚?帮它把脚画出来;这里的动物有几只脚呢,请你来数一数,然后用点子来表示;这里有动物胸饰,你可以和朋友说说它是谁?有几只脚,是怎样走路的,并戴上头饰玩一玩。”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操作游戏,然后简单交流。

  附:

  故事:数脚

  天气真好,小动物们来到草地上,比谁的脚多,谁的脚少,谁的脚用处大。

  公鸡说:“我有两只脚,走路抬头挺胸。”

  小兔说:“我有四只脚,走路蹦蹦跳跳。”

  螳螂说:“我有六只脚,走路大摇大摆。”

  螃蟹说:“我有八只脚,走路横冲直撞。”

  小蜈蚣皱着眉头说:“我有几只脚?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公鸡说:“我来帮你数,1,2,3,4,……哎呀!再往下我就不会数了。”

  小兔说:“我来帮你数,1,2,3,4,5,6,……哎呀,我也数不清。”

  螳螂说:“我来帮你数,1,2,3,4,5,6,7,8,……哎呀,我越数越糊涂。”

  螃蟹说:“我来帮你数,1,2,3,4,5,6,7,8,9,10,11,12,……”哎呀,不好了,螃蟹数不清楚,累得口吐白沫。

  小蜈蚣到底有多少只脚?原来,蜈蚣有42只脚。

  活动反思: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都要涉及到“教什么”、“为什么要教”、“如何教”这三个问题。在选择教学活动的材料(或者说是内容)时,不同的教师会带着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去选择,同样的教学材料,不同教师对它的价值的认识是不一样的。“数脚”这个故事,不仅语言生动、内容有趣,而且故事中渗透了科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整合性。我们都知道,年龄越小教育内容越需要整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所以,“数脚”是一个十分适合中班幼儿的教学内容。如果用好了这一内容,幼儿至少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发展:1、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2、积累有关动物的脚的知识经验;3、提高数数的能力;4、激发了解各种动物的兴趣;5、体验自主表现的快乐,保持一种积极的学*状态。

  那么,该以什么形态来呈现内容,以什么方式进行教与学,才能让活动的价值在幼儿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呢?我在设计活动时,将活动定位为侧重于语言领域的综合活动,以整合的理念为指导,不论是活动目标,还是教学的方法、手段、幼儿的`表现方式,都体现了整理的理念,充分考虑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学*特点,尊重他们的学*主体地位,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在第一个环节“猜猜它是谁”中,每种动物都以不同的方式出现,我以有关脚的不同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对动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使幼儿对“抬头挺胸”、“蹦蹦跳跳”、“大摇大摆”、“横冲直撞”等词语的学*显得非常自然,体现了《纲要》所提出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要求。在第二个环节“欣赏理解故事”中,首先引导幼儿在欣赏故事前半部分的基础上,学说小动物的话,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语言交流、学*的机会;接着设置了“蜈蚣有几只脚?”的悬念,并很自然地引出了故事的后半部分“小动物帮助蜈蚣数脚”;随后,幼儿帮助蜈蚣数脚,解开悬念——原来这只蜈蚣有42只脚,我同时告诉了幼儿一个秘密:不同种类的蜈蚣,脚的数量是不一样的,蜈蚣还有一个名字叫“百脚”。这样的安排,不仅锻炼了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的能力,丰富了幼儿有关蜈蚣的知识,让他们产生了了解蜈蚣有多少只脚的兴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积极性,使每个幼儿都热情高涨。第三个环节“讲述、表演故事”,我给了幼儿充分自主的机会,让幼儿自己选择朝哪个方向表演,结果幼儿都选择了向客人老师表演,这样的安排,可以培养幼儿自然大方不怯场的能力。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分组操作活动,安排了三个内容,一是给动物数脚,并用点子表示数量;二是给动物画脚;三是说说动物的脚,并模仿动物走路。这三个操作内容,不仅是对幼儿已有经验的迁移、拓展和提升,而且引发了幼儿继续探索动物的兴趣。操作活动讲评结束后,我有意识地利用了现场客人老师这一资源,请幼儿把自己的操作结果讲给客人老师听,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又起到了检查纠错的作用。

  活动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目标清晰,各环节过渡自然,活动气氛非常宽松。我能注意倾听幼儿、观察幼儿、理解幼儿,师幼互动比较充分有效,对幼儿的反应,能及时以适当的方式给予应答,给予幼儿充分的思考、表现空间,充分发挥他们学*的主体性。从幼儿表现来看,幼儿始终处于一种主动的学*状态,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在愉快的氛围中建构了新的知识和经验,在原有水*上获得了发展。

  但活动中也有缺憾的地方:1、活动没有很好地把握好拓展幼儿经验的机会,如:在第一环节中,当两只脚、四只脚、六只脚、八只脚的动物出现时,可以引导幼儿想想、说说,还有哪些动物是两(四、六、八)只脚的?以此丰富幼儿有关动物的知识经验。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东西,如:蚂蚁有几只脚,可以在活动中可以利用幼儿的同伴资源直接解决,而不一定什么都放在活动之后。2、在分组操作中,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不够了解,如何照顾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还值得研究。3、在模仿动物的时候,自己显得有点放不开,动作不是特别形象逼真。

  目标:

  1、能感受故事的有趣,知道自然界动物的多样性。

  2、学*词汇:又轻又快、蹦蹦跳跳。

  准备:

  1、磁性教具:数字卡及相关动物的脚的图。

  2、配套幼儿画册。

  过程:

  1、游戏“猜猜它是谁”,引起幼儿兴趣。

  (1) 教师出示图片(画有小ji脚)。

  提问:猜猜它是谁?有几只脚?它是怎样走路的?(学*词汇:又轻又巧)大家来学一学。

  (2) 分别出示小兔、螳螂、螃蟹的图片,步骤同(1)。

  2、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数蜈蚣脚的兴趣。

  提问:小蜈蚣知道自己有多少脚吗?为什么小ji、小兔、螳螂、螃蟹都数不清蜈蚣的脚?

  3、再次欣赏故事。

  出示如下图示,鼓励幼儿与教师共同讲述,并学做夸张动作。

  (动物图片)

  (数字)

  小ji

  2

  小兔

  4

  螳螂

  6

  螃蟹

  8

  蜈蚣

  42

  4、讨论:蛇、老鼠、乌龟、蝴蝶、大象各有几只脚。

  设计思路:

  中班上学期的幼儿,在各种有趣的体育活动场景吸引下,在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刺激下,对体育活动已有了一定的参与兴趣。但在活动中,如何与同伴商量、合作,学会一起玩,玩得高兴,这是一个新的问题。根据《刚要》的精神,我选择了幼儿所熟悉和喜爱的动物形象,设计了此活动“数脚”。

  《数脚》是中班幼儿很喜欢的故事,故事里的小鸡、小兔、螳螂、螃蟹有不同数量的脚,走路方式也不一样,活动通过合作模仿它们走路、比赛来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能力,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教学目标:

  1、幼儿能积极愉快的参与活动,学*与同伴合作,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快乐。

  2、幼儿能协调地模仿小动物走路,活动中反应敏捷,动作迅速,并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教学重点:

  学*与同伴合作游戏

  教学难点:

  能迅速找朋友合作,并模仿小动物走路

  教学准备:

  1、大动物标牌(小鸡、小兔、螳螂、螃蟹)

  2、动物头饰若干、蜈蚣胸牌一个

  3、红旗若干,椅子四张

  4、故事《数脚》、入场音乐

  5、幼儿已学会动物模仿操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分四路纵队,举着标牌入场

  教师:大家好!马上我们动物幼儿园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动物运动会,参加的动物有小鸡、小兔、螳螂、螃蟹,为了取得好成绩,我们赶紧操练起来吧!

  2、动物模仿操

  幼儿跟随老师一起边念儿歌边做动物模仿操(儿歌和操自编)并走成大圆圈。

  “早上空气真正好一二一,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合作模仿小动物走路

  教师:“儿歌里面说小鸡有几只脚?(两只)那我们小朋友有几只脚呢?(两只)小兔呢?(四只)我们的脚怎样就能变得和小兔一样多了?(幼儿自由讨论并尝试,教师用语言和动作引导幼儿去合作)螳螂有六只脚怎么办呢?需要几个小朋友合作?螃蟹呢?

  2、数脚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规则:幼儿听好老师发出的口令——小动物的名称,迅速的找朋友合作变成相应数目的脚,并听口令模仿相应的动物走路。

  (教师及时表扬合作快,模仿好的幼儿)

  3、动物运动会

  1)动物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全体集合(幼儿站成圆圈)

  2)今天有那些小动物来参赛呢?

  出示小鸡,谁来代表小鸡参赛?(请名能力较弱的幼儿到小鸡休息区准备)

  请8名能力较强的幼儿代表螃蟹,其他幼儿代表小兔到各自的休息区准备。

  3)教师分别请小鸡、小兔、螃蟹出场比赛,分别介绍比赛规则:

  小鸡:幼儿模仿小鸡绕过椅子回到起点,速度快为胜,期间小鸡嘴巴不能分开

  小兔:两个幼儿合作模仿小兔跳到终点,速度快为胜,期间兔头兔尾不能分开,要双脚跳。

  螃蟹:四个幼儿合作模仿螃蟹横着走,先回到起点胜,期间八只脚不能分开,不能跌倒。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现在我正式宣布“本届动物运动会胜利闭幕”,这次比赛大家都很努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我们xxx小朋友,让我们一起为他们欢呼吧!,为了表扬大家,我特别为大家准备了奖品——红旗,大家喜欢吗?(发奖品小红旗,分享成功的喜悦。)

  2、听故事《数脚》休息、放松。

  教师:教师贴上蜈蚣胸贴说:哎呀!小朋友们我还不知道我有多少只脚呢?大,考吧。幼,师,网你们知道吗?那我们一边休息、放松,一边听故事,听完故事你再告诉我好吗?

  3、全体幼儿变成一只大蜈蚣离开场地。

  蜈蚣有多少只脚啊?(21对,42只脚),我们快来变吧!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熟悉而且很感兴趣的事,为了让幼儿在一节课中不觉得枯燥无味,所以我从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出发组织本次活动内容,充分调动幼儿学*积极性,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获得知识,即在玩中学,学中玩。

  在第一个环节“看看、猜猜、说说”中,我以有关脚的不同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对动物走路方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帮助幼儿提炼词语“又轻又巧”、“蹦蹦跳跳”……“横行霸道”,丰富他们的词汇量。

  不足之处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4)

——《数花灯》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借助拍节奏、轮流解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2、游戏音乐磁带《火车开了》、《大家来看灯》。

  3、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数花灯》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跳青蛙灯;荷花灯,莲蓬灯,一盏一盏牡丹灯;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教师:小朋友,正月十五闹花灯,宝宝数灯数不清,小朋友,你们能数出一共有多少花灯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坐上花车去看灯。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坐上花车看花灯,激发幼儿学*序数的兴趣。

  方法:

  (1)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椅子排列,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的标志。

  (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

  教师请3—5名幼儿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之后请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做两遍。

  2、看花灯。引导幼儿学*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1)分别出示7盏花灯图片,请幼儿数一数一共有几盏灯?

  (2)然后启发幼儿说出“第一盏灯是XX灯,第二盏灯是XX灯,直到第七盏灯是XX灯”。

  (3)教师随机提问“金鱼等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等。

  (4)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在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小动物看灯,进一步提高幼儿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次序的能力。教师:小朋友,小动物们也赶来看灯了。

  (教师出示排队走来的七种动物玩具)提问:一共有几个小动物?从左边数第几个小动物有翅膀?从右边数,第三个小动物和谁拉着手?从不同方向数,从第一到第七分别是什么小动物?

  三、结束部分。

  幼儿随音乐《大家来看灯》做“坐上花车去看灯”的游戏,根据幼儿的情绪决定游戏的次数。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续编儿歌《数花灯》。

  刚开始我出示了一些花灯的图片,请他们来说说这些花灯是什么样的。

  在中间的环节中我请幼儿找出相似的句型,并根据这些句型进行创编。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我最喜欢组织的是故事类的,儿歌我觉得要让幼儿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幼儿对于里面的文学语言比较不能理解,对于儿歌的意境也比较难体会。所以每次在组织儿歌活动的时候我都尽量找一些图片或用一些动作等来帮幼儿理解,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儿歌、理解儿歌。

  今天所学的儿歌“数花灯”,所表现的情景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是不熟悉的,因此,我借助于视频,让孩子来观看元宵闹灯会的情景,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比较多的经验,再帮助他们分类花灯来巩固记忆,所以,课堂效果还是比较好的,孩子们在学*儿歌的同时也巩固了数量的知识。

  设计意图:

  “灯会从旧时宫廷和寺庙里的祭祀庆典逐渐演变而来”,《过年啦》绘本中是如此描述。赏花灯、猜灯谜是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幼儿非常的喜欢。本次活动《数花灯》,通过赏花灯、数花灯这一形式,创设了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引导幼儿学*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能准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排列的次序,激发幼儿学*序数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理解5以内的序数的含义,知道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次序。

  2、能正确运用序数词表示物体的排列次序。

  3、对学*序数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火车头的标志活动过程:

  一、游戏:“开火车”,引导幼儿理解1—5序数的含义。

  创设坐火车去花灯会的'情境,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说出第1、第2、第3、第4、第5个座位上的分别是谁。

  提问:你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

  二、游戏“看花灯”,学*从不同方向辨别5以内的序数。

  1、看花灯,分别出示荷花灯、兔子灯、金鱼灯、南瓜灯、走马灯等七种不同灯的图片。

  提问:第一盏灯是什么灯?第二盏灯是什么灯?金鱼灯排第几?荷花灯排第几?

  2、幼儿掌握后,教师把灯的图片交换一下,再启发幼儿从左到右,从右到左说出每盏灯的位置。

  3、出示旋转花灯图片,确认花灯在圆形排列中的次序。引导幼儿指导:圆形排列时,要先确认一个点,再点数确认排列次序。

  4、出示9宫格花灯图片,小朋友们采花灯,学会从上往下和从左往右两个方向确认位置。

  提问:小猫灯在什么位置?

  三、游戏找位置,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序数。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5)

——《数鸭子》小班音乐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唱准曲调、吐字清楚。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编歌词,并表演。

  3、幼儿初步感受生活、艺术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若干、其它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小鸭子叫的声音,引出小鸭。

  2、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鸭子的了解,认识鸭子。

  3、学学小鸭走路,引出课题。

  二、学*歌曲

  1、逐步出示图片(如;当唱到“大桥下”时出示图片大桥;当 唱到“一群鸭”的时候,出示图片小鸭。)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为歌曲创编做好铺垫。

  2、请“小老师”教唱。

  三、歌词创编

  1、谈话活动(请幼儿谈谈生活中,你们还看到哪里又什么?)

  2、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加到歌曲中,应该怎么样加。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歌词,请孩子们表演。

  四、活动结束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出教室找一找,幼儿园里有什么,能加到歌词中去。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场景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3、上课场地多媒体教师准备。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由*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师:远处游来小鸭子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幼:越来越响。

  (二)通过倾听音乐,尝试探索小朋友歌唱与小鸭子说话情节匹配

  师:小鸭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说心里话,你们听听歌中哪些地方小鸭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幼儿听音乐后交流)

  幼a:小鸭子游过来后。

  幼b:小朋友唱歌的时候。

  评析:幼儿在背景音乐情景下,清晰回忆歌曲情节,想象小鸭们何时去和小朋友说话。

  (三)幼儿创编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歌声节奏二合一配乐演

  唱,体验和声的美。

  1、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尝试与师配合“学小鸭说话”。

  师:你觉得小鸭子会怎样说话(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节奏点击电脑,显示节奏,师唱歌,幼儿集体学小鸭子说话,要求幼儿不受他人干扰,并且请幼儿说说融合的感觉。)

  幼a:嘎嘎|嘎嘎嘎|

  幼b:嘎嘎嘎|嘎嘎嘎|

  ……

  评析:幼儿在师引导下想象出各种节奏的小鸭叫声,特别利用电脑课件,将幼儿创编的节奏显示出来,幼儿十分感兴趣,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创编活动。并且与师进行配合,歌声*、动听。

  2、幼儿选择最喜欢的小鸭子说话节奏,边看多媒体课件。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声部图谱演唱。

  第二遍要求欢快地演唱、说话,歌声与节奏协调一致。

  评析:幼儿创编了各种小鸭叫声,个个十分欣喜。抓住此兴趣点,循序渐进的让幼儿投入角*进行合唱,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特别是让幼儿在看多媒体时,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欢快情绪。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上互动,表现小鸭的心情,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合唱的综合素质。

  小鸭子说的话各种各样真好听,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说心里话吧!我们除了小鸭子是好朋友,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让我们找个朋友玩个《猜拳游戏》吧!

  活动目标:

  1、通过培养节奏感,激发幼儿对音乐课的兴趣。

  2、幼儿能够听辨声音的长短,能感知四分音符的节奏。

  3、初步培养初步的音乐能力。

  活动准备:录音机,磁带,钢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听教师*钢琴《来了一群小鸭子》进教室,

  幼儿模仿小鸭子的动作,坐在小椅子上,准备上课。

  (二)基本部分:

  1、发生练*:

  1234565—/5432131—//

  小鸭子们起得早,太阳公公*笑。

  2、出示玩具下鸭子,“今天我要上幼儿园去了,真开心。”

  xxxxxxxx

  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6)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案3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8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绷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体验学*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不少的数学问题。请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看图,汇报图中的信息,根据所提的信息写出加减法算式,并让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全都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

  教师:我们原来学*的20以内的加减法能不能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研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最基础的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学起。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情景图,但不出现“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买铅笔,卖铅笔的叔叔告诉他们,左边有4盒,右边有2盒。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铅笔?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教师:如果一捆小棒表示一盒铅笔,你能小棒摆出4盒铅笔加2盒铅笔等于6盒铅笔吗?

  学生摆后,

  出示下图。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幅图,注意它有什么变化。

  再次出示例1的情景图,加上“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和前面的图比,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明白多了“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不仅多了这句话,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是让你求一共有多少盒,而是求一共有多少支,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导学生说出40+20这个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呢?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每盒10支,4盒就是40支,2盒就是20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就应该40+20。

  教师:和前一个问题相比,发现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盒”为单位,现在是以“支”为单位。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盒的时候,4+2=6就解决了,现在支作单位,要算40+20,同学们以前学过这样的算式吗?

  教师:这个算式怎样计算呢?我们看看你们摆的小棒图,同桌商量一下,怎样计算40+20。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估计学生有一捆一捆地数的方法,从40数起,50,60,所以40+20=60;教师肯定这种算法以后,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想4个十加2个十得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则进一步追问,你怎么想到了这种算法呢?前面我们的学*对你有没有启发呢?促使学生把现在的算法与前面的算法联系起来思考,沟通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这种算法,教师则作如下的追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数小棒的方法算出了40+20=60,但是每一次都来数小棒方便吗?对了,这种算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麻烦,你能不数小棒,直接想40+20怎样算吗?如果学生还是说不出来,教师则作进一步的启发。

  教师:我们想一想前面的学*内容,4盒+2盒=6盒,这里的4

  盒是几个10支呢?2盒呢?6盒呢?

  引导学生说出4盒就是4个10支,2盒就是2个10支,6盒就是6个10支。

  教师:所以我们把4盒+2盒=6盒,说成“支”来计算的算式,可以怎样说。

  指导学生对照上面的算式说出4个十+2个十=6个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做如右图的板书。

  教师:想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能计算40+20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完善板书。

  教师:比较一下,4+2和40+20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理解不管是计算4+2还是算40+20,都要想4+2=6,不同的是4+2是4个一加2个一等于6个一,而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

  随学生的回答出现下图。

  教师:这样一比较,小朋友们就更清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因此,小朋友们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实际上是在想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只是把它们的计数单位带着走就行了。下面我们一起这个方法来试一试。50+30怎样算?

  学生讨论后回答:想5+3=8,所以50+30=80。

  教师:30+60呢?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三、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下面我们再来研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支铅笔,应该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60-10=

  教师:60-10等于多少呢?请你们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看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算法,教师巡视做指导。有了先前加法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地想到刚才类似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抽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来给我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有可能说:6捆小棒去掉1捆,还剩下5捆,也就是50;6个十减去1个十得5个十,就是50;从60起一十一十地倒着数;加法10+50=60来想60-10=50。

  教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逐步引导学生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和想加法算减法这两种计算方法上来。

  教师: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一样,小朋友们也可以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下面请小朋友这种方法算一算90-40。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第59页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学生看书上的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让学生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2)口算游戏。同桌两人一组,有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五、课堂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自我。

  六、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60页练*七第1,2,3小题。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56-57页及相关练*。

  教材分析

  本课是课标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中的第1课时,在教材的56-57页,属本学期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同时也突显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课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一些简单计算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有简单的一位数加减能力,对一位数加减两位数也较熟悉了,此时教学整十数加减势在必行。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师运用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数学推理过程, 能运用教给方法简单解决类似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事物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本课主要从直观教辅工具和相关媒体设计准备来辅助教学过程。

  教法分析

  本课属探究—引导—解决计算中的问题为主线,在教法上计划采用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将做好学*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亲密伙伴,对于学*活动过程中表现积极均应给予理解和尊重。

  学法分析

  本课是稍显活动式的教学,教师在做好指导的同时,应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交流、讨论,得出共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具体过程设计

  一、导入

  主要采用复*已学旧知识进行导入,主要是加法和减法两块内容,(采用点名方式、尽量兼顾好、中、差不同层次水*的学生)

  二、新授

  1.通过出示《花卉图》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引出新知,同时展示画中的红、黄、紫3种花的分类图片。

  2.引导好学生整十整十的数出了3种花朵。

  3.根据学生的观察结果正式引出本课的四个重点,都是关于整十加减整十的问题。

  (1)在分析第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回答列式方法,再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计算出答案,在这里展示了6种关于计算出本题的方法,在这里关键做到“引”和“扶”的角色,在后边3个问题的教学时将实施“放”和“引”。

  (2)在有了解决第一个问题的经验后,第2、3、4个问题可采用“放”的教学策略,第3个问题涉及旧知识连加时注意做好提示和引导,因为后边*题中连加题较多,所以设计进来,第4个问题是关于整十减整十的知识,比较重要,要做好必要指导,让学生在计算方法上理解透彻。

  三、巩固练*

  教案所设的练*题都是与知识点密切相关的作业,6题关于整十加整十的, 6题关于整十减整十的,这样设计的目的利于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及时巩固。

  四、

  主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性来进行。

  五、布置作业

  主要让学生完成课后的做一做中的*题,课后老师给予适当指导,做好“扶”的作用。

  六、板书设计

  大的版块与《教案》设计吻合,其它细节性的在媒体演示中展示。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算理。

  教学准备:小棒、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

  1、我是口算小能手(以开火车的形式答)

  2、我会填,口头填空。

  3、数小棒,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自主合作(情境引入,提出问题)

  师:看!老师正在给大家发新书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7)

——《相邻的数》中班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学*相邻的数,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相邻数的学*,懂得邻居之间要相互帮助,养成团结他人,助人为乐的良好的行为品质。

  3、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相邻的数,知道相邻的数之间相差1。

  活动准备

  1、数字卡片

  2、小动物的家卡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

  1、小朋友们,我们每一个小朋友家都会有邻居,那么你们来说一说,你们家的邻居都有谁?

  2、通过教师的提问进入相邻数的学*。

  二、学*相邻数

  1、教师出示1~10的数字卡片,由幼儿读数。

  2、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几个数字和我们的邻居一样,是相互挨着的,那么他们都主谁和谁是邻居呢?引导幼儿说出每个数字的相邻数。

  3、让幼儿仔细观察1~10的数字,通过教师的引导知道相邻的数之间的关系是相差数字1。

  4、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中的内容。

  三、游戏活动

  1、幼儿手拿数字卡片找邻居。

  2、小动物找邻居。

  四、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小朋友都找到了邻居,真的很棒!那么我们成为邻居要怎么样做呢?我要成为相互帮助,助人为乐,团结他人的好孩子!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幼儿掌握了相邻的数以及相邻数之间的关系,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在愉悦的活动氛围中学*了知识。效果比预期的要好。

  2、在教学活动中有个别的幼儿不能太理解相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中注重个别幼儿的接受能力,

  3、通过活动了解到关于相邻数的学*,如果能在活动中添加一些加减法的练*(加1和减1)来辅助相邻数的学*。

  4、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特别游戏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让他们更透彻地理解你所表达的内容以及他们应该怎样去完成你的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用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2、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3、理解并能说出相1或少1的关系。

  活动重点:知道相邻数的概念,掌握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活动难点:理解并能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蘑菇房子图片。

  2、大点卡和数卡三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初步理解“邻居”关系

  1、拍手游戏:“嘿嘿,ⅹⅹⅹ(小朋友名),我问你,你的朋友在哪里?”“嘿嘿嘿,在这里!”(被问的小朋友举起旁边小朋友的手。)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午休的小床,请你说一说自己的邻居都有谁,让幼儿理解什么是邻居。

  二、基本部分

  (一)教师讲述故事。

  1、在回忆故事的过程中,在蘑菇房子上贴数字卡片,实现从具体的物到抽象的数的转换,告诉幼儿相邻数的定义。

  (1)2的邻居是谁呀?(1和3是2的邻居,也叫做2的相邻数。)

  得出结论:2有两个相邻数是1和3;5有两个相邻数,是4和6。

  (2)提问:那么3有没有相邻数,它们是谁?

  得出结论:每一个数都有两个相邻数。

  2、幼儿自主探索3、4、5的相邻数,进一步推理说出5以内各数的相邻数。

  (二)复*数字1-6。

  1、请你说得比我多1(少1)。“小朋友,我问你,比2多1就是几?”

  2、接着往下数,一直说到数字6。

  (三)总结评价幼儿操作的结果,理解并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1、“你帮2找到了哪两个相邻数?为什么1是2的相邻数,3是2的相邻数呢?”引导幼儿说出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

  2、发放幼儿数学操作板及操作点卡,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间多1少1的关系。“你找出比2多1的点卡,请你找出比2少1的点卡。”依次找出比3、4、5多1或者少1的数,引导幼儿依次说一说3、4、5的相邻数及其之间的关系。

  三、结束部分:

  游戏中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活动目标:

  1、感知相邻两数之间的数量关系,能根据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猜相邻数。

  2、发展幼儿的比较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火车、人手一份大数字卡片、一套小数字操作卡、人手一份天使星星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给数字朋友送点卡。

  呜——喀嚓喀嚓,春天来了,数字朋友坐着小火车出去旅游喽!,(出示火车图片)

  1、小火车一共有几节车厢?

  (9)

  2、每一节车厢里住着一个数字朋友,这是几啊?(2.5.7.9)请帮它找找它的点子朋友,并摆在它的下面。数字朋友真开心,你看他们今天都换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

  二、初步学*相邻数的概念

  1、每个数字都有两个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

  2的邻居是1和3,3的邻居是2和4,那4的邻居是几和几呢?

  5的邻居是……

  2、小朋友真聪明,接下来,数字要藏起来,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2的邻居是几和几?打开车厢看看。一起学说2的邻居是1和3。

  三、游戏:找邻居

  火车到站了,数字朋友们下车了,可刚一会儿数字都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们都躲到小朋友的椅子底下了。

  先请小朋友从椅子下取出卡片,看看是数字几,然后轻轻放在桌子上。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8)

——《认识整千数》教案3篇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19页例题和试一试,第20-21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的方法的过程,了解数的组成,能认、读、写这样的数。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通过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促进数感的发展,感受到数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能认、读、写非整千的四位数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数宝宝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他想先检查一下我们前面的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1、出示课件(数位顺序表)

  提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其他几位是什么位?

  2、用计数器拨出下面各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300030610000360365

  (1)同桌相互拨一拨、读一读,并说出数的组成。

  (2)指名到前面演示刚才的活动过程,其他学生观察、评价。

  3、读一读并写出下面的数

  七百二十五一万四百零六五百一十六千

  学生齐做,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4、小结:刚才我们复*了上节课学*的数位顺序表以及三位数和整千数的组成和读、写,大家学得很扎实。这节课,我们要和数宝宝一起认识一些新的数。(板书:认识四位数)

  二、出示例题,学*新知

  1、教学几千几百几十几的数的读写与组成

  (1)在计数器上拨珠表示2365

  提问:谁来说一说现在计数器上的珠子各表示什么?

  2个千、3个百、6个十、5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呢?你能读出这个数吗?

  读给同桌听一听,再指名读数。

  你会写二千三百六十五这个数吗?请在自己的练*本上写一写。

  集体订正,如有不同写法,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写法。

  2、教学中间有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1)教学中间有一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出示课件,提问:现在这个计数器上的算珠各表示多少?

  3个千、5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请你对照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一写。反馈并集体订正。

  这个数该怎么读呢?

  先读给同桌听一听,再指名读

  小结:通过读写3052这个数,我们知道了中间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要写0占位,而且这个0要读出来。

  (2)教学中间有两个0的四位数的读写与组成。

  提问:我们再来看这个数,和刚才的数有什么不同?(3052中间有1个0,3002中间有2个0)

  请你对照计数器上的算珠说一说这个数的组成,再试着自己写一写、读一读,并与小组同学进行交流,有不同的读法和写法要一起汇报。

  在班内汇报,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的读法和写法,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小结:认识了3002这个数,使我们知道当一个数中间连续有2个0的时候,只读一个0。但读一个0的数写的时候不一定是写一个0还是2个0,一定要对齐数位才行。

  3、教学试一试

  看书第19页,自己读题目要求,比较这两个数有什么不同。

  同桌相互说说数的组成,再各自写出来,读给同桌听,最后指名写、读、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交流,回答问题:读这两种类型的数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

  小结:0在数的中间和0在数的末尾读法是不同的,中间的0要读,末尾的0不读。

  三、巩固练*,加深理解

  谈话:刚才数宝宝看大家学*得很认真,相信大家一定能学会,现在它要和我们做几个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请大家看着计数器上的算珠写出数并读一读,再说一说各数的组成。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2

  同桌互相说一说,读一读,教师巡视,并指名回答。

  3、想想做做3

  出示商品价钱,让学生读一读,再在书上的表格里写出这些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书,订正。

  4、想想做做4、5

  四、总结评价,点拨重点

  谈话:这节课同学们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积极参与学*活动,认识了四位数,掌握了这些数的读、写方法。谁来向数宝宝汇报一下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发现和新的收获?

  五、课外实践活动

  收集现实世界中有关四位数的信息,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

  2.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3.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二、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整千数和一万的实际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练*纸。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暑假在家里看奥运会了吗?在这次奥运会上*军团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为国争得了荣誉。下面咱们一起再来重温一个精彩的镜头。(请同学们注意屏幕上的时间)

  播放万米视频。

  师:真的是激动人心,刑慧娜为*代表团取得了第二枚田径金牌,有谁知道她参加的是那个项目?

  学生:一万米长跑比赛。

  师:你想知道一万有多少大?一万怎么写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万以内的数(板书:认识整千数)

  (二)、探究新知,认识万

  1.认识“万”

  “万”是一个计数单位,在这以前,你还认识哪几个计数单位?

  学生说,老师分别出示:个、十、百、千(电脑出示个、十、百、千的小正方体)

  看着这幅图,谁能帮老师回忆一下个、十、百、千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10个一是一十等等。

  师:谁能大胆的猜一猜,万与千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多请几位同学,猜一猜。

  师:很多同学说,10个一千是一万,那事实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一起跟着电脑数一数吧。

  电脑出示,一个大正方体,学生齐数“一千”,然后依次数到九千。

  师:再加一千,下面应该是多少呢?(电脑出示第十个千)

  生:十千

  师:这里满十了,于是向前进一,改换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了,我们称它为万(板书:10个一千是一万)。

  师:也就是说,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呢?

  2.感受“万”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一万有多大,那么刑慧娜跑一万米长跑,这一万米有多少长呢?刚才的比赛中,刑慧娜用了多少时间?

  生:半个多小时

  师:世界冠军跑一万米跑了半个多小时,如果是*常人跑那最后会怎样?

  师:我们学校操场一圈是多少米?(200米)那5圈呢?几个5圈是一万米?

  师:我们知道一米有这么长(比划一米的长度),你知道一千米大约会我们学校到哪儿呢?

  生估计,教师介绍实际的地名(川菱桥),那一万米呢?让学生体会一万米。

  3.认识数位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万,现在老师拔一个数,谁能把它读出来?

  教师拔三千。

  生读

  师:在千位上拔上三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

  师:你能在计数器的下面写出这个数吗?

  学生在作业纸上试写:3000(请一名学生在事先的小黑板上板演)

  反馈,师问:你为什么在3后面写三个0。

  生:因为百位、十位、个位上都没有数,所以用0来占位。

  教师拔五千。

  师:这个数你会写吗?写好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师:要在计数器上拔出一万,应该怎么拔呢?谁愿意大胆试一试。

  学生上台试拔

  然后,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师:一万你是怎么写的?

  师:在计数器的万位上拔一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板书:1个万就是10000)

  师:你自己能在计数器上拔上一个像这样的整千数吗?

  学生用笔画珠,然后读一读,写一写。

  师:刚才我们是对着计数器读数和写数的,如果把计数器拿开,你还会读数与写数吗?

  电脑出示第2题,第3题

  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数整千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借助直观材料初步认识计数单位千和万,直观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能进行整千数加减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整千数和一万,会并结合具体的情景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

  3、在探索中得到自己的方法和结论,并与同学交流,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对所学的数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重点、难点:

  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建立一万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一、逐层深入,感知体会“万”。

  1、认识各种线段的长度。

  拿出事先剪好的10毫米的毛线,一边在尺上比划一边将毛线粘在黑板上。

  提问:你们能10毫米10毫米地数,数到100毫米吗?

  学生数的同时课件配合,然后板贴100毫米的毛线。

  提问:刚才你们是数了几次从10毫米数到100毫米的?

  那么,也就是说,10个一十是一百(板贴)

  提问:那么你们能数10次,从100毫米数到1000毫米吗?

  同上操作。(板贴:10个一百是一千)

  谈话:哇,同学们,很了不起,毛线越来越长了。千是我们小朋友目前学到的最大计数单位了。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尝试更大数的学*,有信心吗?

  不过,我有个要求:那就是待会要配合我的节奏,慢慢地,1000毫米1000毫米地数,因为我要在每个1000的那里用透明胶做个记号,好吗?

  学生数的同时老师将1000毫米的毛线在线团上一段一段地展示出来,直至量到10000毫米。(两个同学绷着毛线,在整千数处老师用透明胶做标记)

  及时巩固:师生共同观察,先请几个学生单独数,再同桌一起数,最后全班一起数出1000,20xx,3000,4000,……,10000。

  刚才大家数的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整千数和一万。(板贴课题“认识整千数和一万”)

  那1000和10000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板贴“10个一千是一万”

  2、感知体会“万”

  听了“一万”这个数,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可能会觉得一万非常大。)

  是啊,咱们看看这1毫米和10000毫米之间的差距,确实,10000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我还可以举个例子:你每天吃一个苹果,一年能吃多少个?一万个苹果要吃多久?(接*三十年)。那个时候你们都怎样了?

  3、借助计数器再次认识

  谈话:我们再来看看,只有一个计数器的时候你们能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十个十个地数,会数到100,这样就产生了百位;一百一百地数,会数到1000,这样就产生了千位;一千一千地数,会数到10000,这样的话?

  学生必定会想到新增数位万位。

  然后就请学生填写数位顺序表。学生在书上完成填空、校对。

  二、读写整千数。

  1、教师先在计数器的千位上拨出3粒珠。

  提问:千位上的三粒珠表示多少?谁能把这个数写出来?指出:3个千是3000。

  提问:3后面的3个0表示什么?

  2.指名在计数器上拨出五千。让学生说说有几个一千。提问:你们能写出来吗?写在书上。然后读一读。

  3.现在老师要做一个动作,请同学们看完后编一道算式。老师操作5粒珠子中拨去3粒。学生列式:5000—3000=20xx

  那你们能在计数器上算加法吗?

  5粒珠子,再加5000是多少?

  对了,这就是一万,谁会写呢?

  10000后面为什么要带4个0啊?


五数下册教案3篇(扩展9)

——数鸭子教案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完整地聆听歌曲录音,用听唱的方式学会歌曲。能完整、准确,有感情地演唱《数鸭子》。

  2、分小组边唱边表演,能够自编动作。

  3、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为歌曲创编歌词。

  教学重点:

  能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准确视唱休止符。

  教学难点:

  为歌曲创编歌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一个住在这边,一个住在那边,说话都能听见,就是从不见面!”。

  师:对,是耳朵!那耳朵有什么作用呢?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耳朵的作用很重要,能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现在,老师来考考小朋友们的耳朵灵不灵,老师用打击乐器敲出音,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嗓音学出来。

  锣声,用一条直线表示;

  双响筒声,用点线表示;

  三角铁声,用小圆点表示,好像告诉我们几点了?

  二、寓教于乐:

  1、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不是一两只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2、初听歌曲《数鸭子》。“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是怎么数的。”师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表演与歌词相符的舞蹈动作,加深学生对歌词的理解,也为后面的学生自编动作做好铺垫。

  学生回答后集体学一学。

  3、复听歌曲。“要求听出这些小朋友在哪里数鸭子以及歌中唱了那些话。”听后学生回答,然后出示儿歌集体学一学。

  4、教师范唱。感受情绪

  5、轻声用小鸭子的叫声哼唱歌曲曲调。

  6、学生学唱。

  1)先听录音,比较一些跟你以前说的有什么不同(同学们没有唱出四分休止符)

  2)教授四分休止符的知识

  3)跟琴唱,再跟录音唱,

  4)简单加入表演。

  7、歌曲表演。由学生自由选择唱还是用动作表演。

  三、创造表现:

  1、导入。“你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去饲养场看看,你能不能象数鸭子那样唱一唱。”

  2、分组创编。根据学生报出来的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在所贴的动物画前讨论如何唱。

  3、分组表演。

  四、完美结课:

  1、小结。师:“今天,我们在见到了许多小动物,小朋友们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他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

  教学反思:

  《数鸭子》这首歌曲,是一年级下册的表演歌曲,由于这首歌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就会唱了,所以在整个学唱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积极,一听到音乐就迫不及待地唱了起来,而往往就忽视了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这是我在上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是我在备课中没有预料到了问题。于是我就放录音让同学们自己听一听,进行比较,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趁机渗入四分休止符的只是,利用拍手来解决。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录音机

  2、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3、上课场地多媒体教师准备。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由*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师:远处游来小鸭子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幼:越来越响。

  (二)通过倾听音乐,尝试探索小朋友歌唱与小鸭子说话情节匹配

  师:小鸭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说心里话,你们听听歌中哪些地方小鸭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幼儿听音乐后交流)

  幼a:小鸭子游过来后。

  幼b:小朋友唱歌的时候。

  评析:幼儿在背景音乐情景下,清晰回忆歌曲情节,想象小鸭们何时去和小朋友说话。

  (三)幼儿创编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歌声节奏二合一配乐演

  唱,体验和声的美。

  1、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尝试与师配合“学小鸭说话”。

  师:你觉得小鸭子会怎样说话(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节奏点击电脑,显示节奏,师唱歌,幼儿集体学小鸭子说话,要求幼儿不受他人干扰,并且请幼儿说说融合的感觉。)

  幼a:嘎嘎|嘎嘎嘎|

  幼b:嘎嘎嘎|嘎嘎嘎|

  ……

  评析:幼儿在师引导下想象出各种节奏的小鸭叫声,特别利用电脑课件,将幼儿创编的节奏显示出来,幼儿十分感兴趣,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创编活动。并且与师进行配合,歌声和谐、动听。

  2、幼儿选择最喜欢的小鸭子说话节奏,边看多媒体课件

  边分角色配合。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声部图谱演唱。

  第二遍要求欢快地演唱、说话,歌声与节奏协调一致。

  评析:幼儿创编了各种小鸭叫声,个个十分欣喜。抓住此兴趣点,循序渐进的'让幼儿投入角色进行合唱,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特别是让幼儿在看多媒体时,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欢快情绪。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上互动,表现小鸭的心情,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合唱的综合素质。

  三、小鸭子说的话各种各样真好听,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说心里话吧!我们除了小鸭子是好朋友,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让我们找个朋友玩个《猜拳游戏》吧!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数鸭子》第一段,并能随音乐简单跟唱。

  2、幼儿通过参与活动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情绪。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数鸭子》音乐,小鸭图片,桥,老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小鸭子,妈妈带你们去玩好吗?你们喜欢到什么地方去玩呢?"幼儿:"河里"。

  2.随音乐伴奏,师幼学小鸭走进活动室。

  3.师:提问"小鸭子是怎么叫的呢"嘎嘎嘎,用手来表现小鸭子的叫声。师:"咦,前面是什么呀?哦是一座桥,那我们从桥底下游过去好吗?"鸭宝宝游过桥。呀鸭宝宝真棒游过了小桥,今天妈妈带了这么多鸭宝宝到底有多少呢?我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呀太多了太多了数不清呀,到底有多少小鸭子啊,你们也来数一数吧二四六七八。到底有多少只呢,数不清,数不清。

  二、基本部分

  4.鸭宝宝刚才玩的高兴吗,累不累?来我们坐下休息一下吧。今天鸭宝宝真的很棒鸭妈妈要唱一首歌曲给你们,请小鸭子仔细听。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欣赏,这首歌是唱谁的?对是唱我们小鸭子的,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好吗?播放《数鸭子》歌曲幼儿再次听,第二遍可以跟唱。

  5.我们听见这首歌心里怎么样?

  高兴,对妈妈也很高兴,那我们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好吗?幼儿自己表演,老师小结;鸭宝宝表演的真好,我们把大家表演的动作放在一起会更棒呢,来试一试吧。播放音乐师幼一起完整表演舞蹈《数鸭子》集体表演,个别表现。

  三、结束部分

  小鸭子今天玩的开心吗?恩我看出来鸭宝宝们都很棒,咦快看谁来了呀?哦是老爷爷,爷爷要叫我们回家了,来小鸭子们跟爷爷回家吧.播放第二段音乐,跟爷爷回家学学爷爷走路的`样子出活动室。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的声音、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注意自己歌声与伴奏音乐、同伴歌声的协调统一。

  2.学*并理解休止符;体会说唱歌曲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积极参与活动,充分享受歌唱活动的快乐。

  4.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节奏图(下面有马路和小树);画有背景的图片;鸭子小图片若干;数字2.4.6.7.8;移动小鸭子一只;红绿灯;红圈一个(贴在手掌心)。

  活动过程:

  1.节奏激趣。

  (1)出示红绿灯:这是什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小鸭子走在马路上看到红绿灯会怎么走?

  (2)出示节奏图,学*并理解休止符。(∣●●●●●∣●● ●●●●∣●● ●● ●●●∣●● ●●●●∣)

  教师:我走在马路上,心里真高兴,看到绿灯走走走,看到红灯停下来。

  鸭子边走边叫,怎么叫的?我们看着红绿灯来试试。

  (3)学*用鸭子的叫声表现节奏∣●●●●●●∣。

  这里还有一组红绿灯,我们用小鸭的叫声把节奏表现出来。

  创编鸭子的不同叫声,表现节奏。(咕嘎)

  2.“数鸭子”游戏。

  (1)出示图片:今天不光来了一只鸭子,还来了许多鸭子。我们现在来玩“数鸭子”游戏。我们先来看图上有什么?

  教师: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2只;

  教师继续问: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问完教师迅速在图上贴上两只鸭子。幼儿答:一共有4只;

  教师边问边依此贴上2只、1只、1只鸭子,幼儿快速作出反应。

  (2)提炼归纳:老师是怎么问的?数到了几只鸭子?

  3.结合节奏图学*说白,提醒幼儿注意休止附。

  4.随琴声学*歌曲演唱部分的前半段。

  5.继续“数鸭子”游戏。

  (1)教师:又有小鸭子游来了,数数有多少?教师快速在图上贴上鸭子,问:现在有几只?

  (2)教师轻声哼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3)幼儿跟唱歌曲后半部分。

  6.完整学*演唱歌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