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拱桥》教案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9-28 00:00:00 教案

《*石拱桥》教案1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前两节课围绕说明文阅读的知识点进行了学*,这节课我们进行拟题训练,由课文的学会到会学课文,这样更有利于我们今后的学*。

  (一)明确目标

  1、围绕说明文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能力。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课件进一步展示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并请同学充当解说员介绍。

  赵州桥:

  (1)展示赵州桥全景,横跨在洨河上。

  (2)展示全桥大拱及形状。

  (3)展示大拱两肩上的小拱,并闪动小拱。

  (4)展示并列式拼成的28道拱圈,分别置于大小拱中。

  (5)赵州桥全桥结构和四周景色。

  卢沟桥:

  (1)卢沟桥全景。

  (2)展示全桥由11个半圆形石拱及桥墩组成。

  (3)展示石栏柱头上雕刻的不同姿态的狮子。

  (4)展示卢沟桥全景。

  2、总结梳理。

  对象——*石拱桥

  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顺序——由一般到个别、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时间顺序

  方法——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

  语言——准确严密、生动

  (三)拟题训练

  1、复*提问

  阅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对象、内容、特征、顺序、方法、语言)

  2、教师出示第9自然段拟题示例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1)这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表示说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有什么特点?(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5)指出文中表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举“福建漳州的江东桥”的例子是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男、女分成两组,根据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拟题训练,然后交换回答。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 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如:(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4)文中引用张嘉贞和张 的话的作用是什么?

  (5)根据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归纳这种桥拱的作用?

  (6)句子“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最长”能否去掉,为什么?

  ①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坦,几乎与河面*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石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象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②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如:(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

  (2)给选文分层并概括内容?

  (3)选文②段中马可·波罗的话“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指的是什么?

  (4)选文①段所使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5)文中介绍桥面时,却说“约八米”,“约”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6)文中说卢沟桥“坚固”是根据什么作出的结论? (用原文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扩展

  海内第一桥

  ①洛阳桥,乍见这个名字,还以为是在河南洛阳市呢。其实,它离洛阳市有几千里远。它架在福建省泉州市附*的泉州湾和洛阳江汇合的地方。

  ②洛阳桥是我国第一座跨海的大石桥。它始建于1053年,整整花了六年时间才建成。石桥一共有1200米长,5米宽,有44座桥墩。桥上两边有扶栏。如今石桥只剩下31座桥墩,1188米长了。

  ③洛阳桥在建筑上有许多创新。它采用“筏型桥基”,在沿桥梁中线的河底下,用许多大石条垒成桥墩。这里水深流急,石条抛下去后就会被大水冲走。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能工巧匠们反复试验,寻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等待风*浪静、潮水低落时,同时出动许许多多装满石条的船只,把它们同时填进江底。就这样,在水底垒起了一座长500多米、宽25米的桥基。长长的桥基宽如一条水下长龙,A江底。

  ④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B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一个C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生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胶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块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遍种牡蛎。

  ⑤D,没出几年,牡蛎不仅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了一个整体,而且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一大创造。

  ⑥铺设在洛阳桥上的都是10米 长、又厚又大的石板,据估测,每一块重达二三十吨。怎样把这么重的石块运到高高的桥墩上去呢?修筑桥梁的工匠们又从潮涨潮落中受到启发。采用了浮运法。

  ⑦工匠们等到涨潮时,把石块用木排运到桥墩跟前,借用涨潮的浮力,把石块放置在石墩上。洛阳桥上的300多块石板和上万块石料,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架上去的。

  ⑧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

  ⑨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选自《建筑奇观》

  1、洛阳桥的最大特征是___________。

  2、文中A至D处用词依次正确的是( )

  A、盘踞 凝聚 精妙 居然

  B、静卧 凝固 美妙 诚然

  C、盘踞 聚集 巧妙 当然

  D、静卧 凝聚 绝妙 果然

  3、第⑤段中加“△”号的“多”“据估测”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文章内容,给“浮运法”下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洛阳桥被誉为“天下奇”的原因是什么?从所给选项中选出3项。

  选项:①规模之大②桥基之固③建筑上创新④建造的时间之长⑤桥上两边有扶拦⑥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

  引导回答:

  1、最大特征是我国第一座跨海大石桥。

  2、选择D。

  3、不能。因为“多”表示石板的长度在10米以上,如果删去就表示正好是10米了。“据估测”表示大致估计,并没有实际称量,如果删去就变成了实际称量后的重量,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借用涨潮的浮力,用木排运石块放置到桥墩上的方法叫浮运法。

  5、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喻。

  6、原因是①②③。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第三题。

《*石拱桥》教案2

  【教学目的】

  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在写作目的及使用语言方面的差异。学*本文*实而准确的说明语言。

  2、学*本文抓住事物本质特征,举典型实例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3、了解*石拱桥的悠久历史和杰出成就,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献身科学的志向和严谨务实的精神。

  【教学设想】

  在教学中要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点。这是说明文的灵魂,只有特点抓住了,明确了,才能把事物说明白;而说明方法则是为说明事物的特点而选择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说明方法是举典型实例,它在课文中占的比重大,说明作用显著,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说明文的本质特点,因此,应把对实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实例与事物本质特征的关系讲明白。

  学*说明文语言可以采取引导学生分析和比较语言来完成,也可以与略讲其他说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学*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结合进行。

  注意不要讲成有关桥梁知识的课。

  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石拱桥的特点--分析赵州桥这一典型实例。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解题

  1、注音:弧形拱桥陡坡和谐饮涧匀称桥墩郦道元

  2、解释词义和字义:

  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

  (以上两项可出示小黑板或利用投影。)

  3、讨论课题:

  ⑴分析“*石拱桥”达个短语的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

  几个定语──“*”(的)、“石”材(的)、“拱”形(的)

  连缀起来,是“*的石材的拱形桥”。

  ⑵“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拱桥”,也是这样。

  4、解题:我们要学的这将课文是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介绍桥的科技说明文。

  请问:桥有哪几类?

  首先应明确分类标准。按国别分,有*的,外国的;按建材分,有石村的木材的、钢材的;按形状分,有*形的、拱形的。这篇课文用三个定语对“桥”做了明确的限制。那么,这种“*石拱桥”有什么特点?作者又是怎样把这个特点介绍给大家的,这是我们学*这篇课文要搞清的两个重要问题。

  二、*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时已有了一些了解。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板书:

  石拱桥

  (1~2)*石拱桥:古代状况(3~9)*石拱桥:当代发展(10)

  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板书:

  出现──较早

  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

  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

  明确:

  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桥虹互比,既说明了桥的形状,也说明了桥的优美。打比方是为了说明,有赞美之意,但语言简洁,适度得体。

  “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说明了石拱桥出现较早,更说明它结构坚固。

  第1段说明石拱桥形式优美,第2段说明石拱桥结构坚固,体现了从外到内的写作顺序。“不但……而且”递进关系,准确体现并强调了这一点。

  2、*石拱桥的特点:

  第3段开始说明*石拱桥。同学们划出*石拱桥的`特点,看看,上两段提到的石拱桥的一般特点,*石拱桥是不是也有,*石拱桥又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教师归纳。板书:

  悠久的历史──历史悠久

  几乎到处都有──多而广

  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多样杰出

  从时间来看,*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居领先地位。

  根据:

  ⑴“悠久”更强调了时间早;

  ⑵“旅人桥”“可能是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从形式、结构上看怎么样呢?这一段中对*石拱桥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们的石拱桥是“惊人”的桥中之杰。除此之处,我们*的石拱桥还有数量多、分布广,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独到之处。可见,我们的祖先在这方面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州桥和卢沟桥就是这惊人杰作的代表。作者通过对这两座桥的介绍更好的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

  三、*石拱桥的杰作之──赵州桥

  文章在4、5两段对赵州桥做了介绍。在阅读中标注有关语句,看看赵州桥的特点是什么,看看哪些是石拱桥共有的,哪些是赵州桥独具的杰出之处?

  教师归纳。板书:

  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是*石拱桥中惊人的杰作一,它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对这一点,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总体介绍。“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说明了出现早,“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还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说明了它的坚固及美观。同时,赵州桥又有它独具的特色,的确不愧为惊人的杰作。

  第5段桥的长、宽数据,表明它惊人的雄伟。接着指出它设计科学,技术巧妙,这是从总体上介绍赵州桥杰出的原因。下面从四个方面具体说明它的科学与巧妙。同学们应注意,每个方面都不只介绍了特点,而且说明了这样设计施工的原理。这正是说明文的特点: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说。

  1、一个“长达三十七点四米”,当时世界之最的大拱,怎么保证交通便利?赵州桥的设计者打破常规,将桥洞做成弓形,桥面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可以说的确巧妙。

  2、这样一座大桥,又是独拱桥,用石材多,对*桥基压力会很大,怎么办?牌河汛期暴涨,会对桥身猛烈冲击,怎么办?设计者创造性设计,拱上加供,不但一举两得,而且收到了美观的奇效,不愧巧妙绝伦。

  3、桥如此长,如此宽,怎样保证它的坚固?怎样便于施工?设计者匠心独运,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桥洞,真是制造奇特。

  4、除了结构奇巧之外,赵州桥的形式也匀称美观,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谐,艺术价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作者前引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构造奇特,后引张毅的话说明桥的形式美观,最后点明赵州桥是以李春为代表的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结晶。先总后分再总,把赵州桥的特点介绍得清清楚楚。

  提问:赵州桥的独具特点和*石拱桥的特点有什么关系?

  总结:赵州桥独具的特点有力地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是位于?河上的独拱石桥,接下来,文章又举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桥卢沟桥,这就印证了*石拱桥数量多、分布广,形式多样的特点。

  〖布置作业〗

  1、将小黑板(或投影)上的字、词记入字词积累本。

  2、完成练*一、二(其中卢沟桥的一部分作为预*,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课文上标注。)

  3、预*、思考三、四、五。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分析卢沟桥这一典型实例、说明文语言的*实准确。

  〖教学过程〗

  一、*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卢沟桥是*石拱桥又一个惊人的杰作,上节请同学们做了预*,现在找们讨论一下,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地点,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河更宽的大河。时间,比赵州桥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称得上历史悠久。桥比赵州桥长得多,略窄。桥面更*坦。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它是靠石砌桥墩联成整体抵御洪水的。它也很美观,尤其是柱头上千态万状的石狮子别具特色。卢沟桥在中外都享有盛誉,并且是抗日战争的纪念地。

  归纳、板书:

  上节课我们总结了*石拱桥的特点,除了具有石拱桥的一般特点:出现较早,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特点之外,还只有历史悠久,数量多、分布广、多样杰出的更突出的特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实例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些特点。其中、文章介绍得最充分的是它们的杰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为这方面最能说明*石拱桥在结构坚固、形式优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说明事物时如何选择实例,如何运用实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二、*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

  同学朗读第9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标注、归纳,原因有几个,是什么?

  教师归纳:

  原因有三:首先,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赵州桥、卢沟桥正是杰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三条中第一条是最重要的,因为人民的勤劳智慧,才可能利用丰富的石料,才可能发扬优良的传统。

  三、*石拱桥现代的发展

  同学齐读第10段:

  提问: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石拱桥的新发展呢?

  归纳:长虹大桥,世界最长的独供石桥,拱长一百一十二点五米,是赵州桥的三倍。双曲拱桥,世界上仅有,全国造了总长20余万米,最长一孔一百五十米。这种钢筋混凝土拱桥继承发展了石拱桥的传统。

  这种新发展,新成就,是因为一条新原因: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

  四、说明文语言的*实准确

  同学讨论课后练*,教师归纳。

  这篇说明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把*石拱桥介绍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运用了说明文语言分不开的。有四个方面值得同学们体会学*。

  1、语言*实简洁,描写有度。

  例如练*八绘的两段文字。一是说明文,它介绍了卢沟桥的有关知识,描写很少,只在介绍最突出的石狮时用了“精刻”,“姿态各殊”、“生动雄伟”等词稍加形容,因为它的目的是说明事物,介绍知识。二是记叙文,它记叙了夜宿卢沟观赏晓月的经过,记叙为主,有大量的描写,还有想象、抒情,因为它的目的是通过记叙描写抒发赞美之情。

  这篇课文与《辞海》条目属同一文体,只是进一步说明了卢沟桥这种结构的原因。这篇课文也有描写,但是很适度。例如第1段把桥比作虹,是为了说明桥的弧形形状,赞美之清暗蓄其中。同学们看,介绍卢沟桥时,有没有类似情况?

  归纳:说明卢沟桥的石狮,做了描写,体现了感情,但并没有纵情写下去,而是适度收止。说到卢沟桥是抗战圣地只有三句话:一句说明纪念意义,一句说明战争发生时间、性质,一句说明反侵略战争的颌导者和它的结果,言简意赅。

  2、运用说明方法,目的明确。

  文章为了准确、生动的说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种说明方法,练*三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练*。同学们要注意体会,无运用哪种说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绍有关知识,说明事物特点。除练*中的句子,同学们还能再举些例子吗?

  归纳:

  引用古籍──“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知其所以为’”。

  列举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九米。”

  使用比喻──“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进行解说──“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十一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正是这些*实准确的说明语言,达到了说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词语,讲究分寸。

  同学讨论练*四,教师归纳:

  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文如对某些时间、程度的限制;有些词语则表示着一种估计。无论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

  例如说到“旅人桥”,在“石拱桥”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计),“有记载”(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计、限定后对时间做了肯定的限定)三个定语,说明得一清二楚。

  又如对赵州桥的说明用了这样两个定语:“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个定语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个定语限定之下才是准确的。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到处都有”体现“数量多、分布广”,但只有在“几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实际,才准确。

  卢沟桥“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是核实了十一个石拱长度之后的结论。育才中学的同学曾就此事向茅以升询问,茅以升回信-一列举了十一个石拱的长度,的确无一相同。看似*易的一句话,却体现着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说明文语言这方面的要求,在这篇课文中特别体现在定语、状语和补语的运用上,同学们在完成练*四和后面的语法练*时可注意体会。

  4、注意词句顺序,周密合理。

  我们先看一下练*五,大家讨论一下,可以畅抒己见。教师归纳:

  第1小题,作者做了回答:“先写形式,是桥给人的直观印象,是感性认识。结构坚固,是对桥的进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认识。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递进的而不是并列的。“不但而且”,体现着一个合理的顺序,不能删掉,它联结的内容次序也不能颠倒。

  第2小题也体现着一种合理的顺序,即由主到次,肩上小拱是赵州桥首创的主要特点,最能说明赵州桥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见于其他拱桥,比起肩上小拱相对是次要的。类似体现顺序周密合理的,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吗?

  归纳:例如先总说赵州桥外形和设计施工的特点,再分四点具体说明,先总后分,给人清晰印象。又如说明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项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顺序合理,标示清晰。

  五、总结、作业

  在同学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1、本文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和新*建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2、本文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了*石拱桥特点,并分析了原因,介绍了发展状况。

  3、本文在说明语言的运用上非常出色:简洁、*实、准确、周密。语言风格与记叙文不同。

《*石拱桥》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

  1、说明事物的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领会*石拱桥的特点。

  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

  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

  ⑴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文中多处写到*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⑶形式多样的*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石拱桥

  “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⑸坚固的*石拱桥

  “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⑹杰出的*石拱桥

  ……

  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

  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⑶“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学学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⑷“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如何理解?

  3、学生讨论发言后,出示表格所应填的内容。(略)

  4、引导学生归纳二者的共同点:二桥都充分体现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作,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杰作并在*人民斗争史上有纪念意义。

  6、小结: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桥的特征后,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那么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有这么多惊人的杰作,新*的桥梁事业又有何发展呢?

  四、三读课文,重点速读9、10段,抢答问题。

  1、作者写了几个原因,哪个最主要?

  明确:作者写了三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为标,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巧妙绝伦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

  2、**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

  明确:

  ⑴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

  ⑵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⑶新创造了“双曲拱桥”。

  五、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本市区横跨在滏阳河上三座桥梁:安济桥(俗称“老桥”,省重点保护文物);人民桥;新桥。简单记下各自的特点,准备下节课发言。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讨论以下几个例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屏幕显示:

  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⑵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⑶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⑷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明确:

  ⑴中“比较”表示程度;

  ⑵中“形式”是直观印象,“结构”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不但……而且”体现了二者的递进关系;

  ⑶中“当时”表示时间,“可算”表示估计,对所下的结论不作绝对肯定,为了准确说明事物;

  ⑷中“两肩”“各有”准确说明了小拱的位置与个数。

  四个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都为了达到一个效果:准确。

  2、让学生继续从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并加以说明。可能找到的句子:

  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⑶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⑷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⑸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石拱组成,每个石拱的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达到了预期的说明效果。

  二、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提示:快速读课文,不讨论,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看谁找得快。

  1、举子:

  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的卢沟桥”,下文即对赵州桥、卢沟桥进行典型说明,以二桥为例充分说明了*石拱桥的特征。

  ⑵“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全知道”一例说明“在超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从而证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⑶“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说明了**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以上三例可以说明举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略)

  3、打比方:

  ⑴第一自然段。

  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作比较: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等。

  5、小结: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准确。

  三、用说明文基本知识要点,印证本文知识,了解说明文特点。

  四、口头作文(略)

《*石拱桥》教案4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

  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

  (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指出本课的学*目标。

  三、预*交流

  1、寻访文朋字友。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知识预测

  1、预计学生给出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书写或词语解释。

  湮没石拱桥茅以升旅人桥记载桥墩河堤惟妙惟肖匀称石砌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无以相比。伦,类,辈。

  (学生展示理由时前面小组已展示过的字词理由,后面小组展示时,若没有新的理由,则不再重复。)

  2、学生在预*过程中,结合老师预设的问题,在既定的六个方面形成如下问题。

  【一】、理清说明顺序

  (1)课文各段内容分别与“石拱桥、*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四个词语中哪一个最接*,请对号入座指出。

  (2)分析各段关系,理清说明顺序。

  明确:(1)第1、2段为“石拱桥”,第3、9、10段“*石拱桥”、第4、5段为“赵州桥”:第6、7、8段为“卢沟桥”。

  (2)由第1、2段的“石拱桥”、到第3段引入对“*石拱桥”的介绍,进而在4、5、6、7、8段结合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介绍,是由概括到具体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另外,课文前8段介绍*石拱桥建设成就,第9段揭示原因,是由果到因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

  (逻辑顺序比较抽象,师应做好启发,并能总结特点,概括规律: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原因、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和由现象到本质等均为逻辑顺序的表现形式。)

  【二】、点击生花妙笔。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概括它的特点的?

  (2)作者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有什么异同?

  明确:

  (1)*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相同点是都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设计巧、形式美等情况,笔法上都分别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达到了生动说明的目的。

  不同点是赵州桥突出了设计巧和形式美,卢沟桥更强调说明了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

  (对于第2题,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段和教材扉页上的彩图把握两座桥的特点。)

  【三】、揣测独运匠心

  *石拱桥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

  明确:

  课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点,首先是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其次这两座桥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特点,在这两座桥上表现得都非常突出,是*石拱桥中的典型代表,并且赵州桥是单拱的,卢沟桥是联拱的,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更全面地反映*石拱桥的概貌。所以要结合这两座桥介绍。

  (可视课堂时间,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灵活掌握,学生能理解接受,答出要点即可)

  【四】、解读说明方法

  (1)各小组板示所搜集到的常见说明方法的名称。

  (2)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不同种说明方法的语句。

  明确:

  (1)常见说明方法名称(共10种):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分类别

  (2)略

  (专用名称的命名都是有道理的,初学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可引导学生顾名思义理解不同种说明方法的含义。)

  【五】、品味遣词用字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请作答课后练*二,并在文中找出类似特点的语句。

  【六】、打开情感密码

  作者在文中对*石拱桥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除此还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你搜集到的背景资料,结合文中相关

  语句说给大家。

  四、分组合作

  各小组在上一“预*交流”环节中,组内合作交流,细化到人,细化到题,互帮互助,每个成员对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都能领悟作答的前提下,由各个小组推举代表临时抽签,确定各自小组展示作答的某方面问题,各个小组把各自承包作答的问题板书到各自的板块上,再有针对性地整理准备精彩展示内容。

  五、各小组精彩展示

  (师应注意控制局面,使各小组有序展示,所承包小组的展示如果有缺憾,允许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作答,酌情加分。)

  六、穿插巩固

  让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虚心请教,巩固知识,资源共享,结对子地相互检查,了解掌握情况,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七、达标测评

  (重在对说明方法的应用考察和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师课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说明方法知识介绍一件事物,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课文容,捕捉有价值信息,发挥自己丰富想象力,如跨越时空隧道向古代工匠说些什么,或把搜集的与桥有关的诗文、故事说给大家,或把赵州桥、卢沟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此设计一句简短的宣传文字,或设计将来桥的样式。

  附学生部分精彩展示作品(课后搜集整理,稍有改动)

  1、有关桥的知识(数来宝)

  打竹板,响连声,

  我来把桥的知识,

  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桥,就说桥,

  桥的种类真不少。

  最常见的叫梁桥,

  漂在水面的叫浮桥,

  吊桥古时设在城壕,

  现在叫它斜拉桥。

  公路铁路交叉处,

  跨线桥,地道桥,

  统统都叫立交桥。

  2、有关桥的诗词:(诵读、歌唱)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唐、杜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锁寒。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 ——歌词

  3、有关桥的故事(讲解)

  学生讲解《白蛇传》中“断桥”的故事,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鹊桥”的故事等。

  4、有关桥的故事(数来宝)

  打竹板,连声响。

  我也把桥的故事讲一讲。

  “鹊桥”的故事很浪漫,

  刚才大家都听见。

  张果老倒骑毛驴过小桥,

  这个故事也都知晓,

  我在这里也不细表。

  我只说那,

  想当初,

  项羽刘邦争天下,

  项羽的实力比刘邦大,

  他在西楚称着霸。

  可最后,

  他刚愎自用吃了败仗,

  落荒而逃来到了乌江上,

  可惜乌江没有桥,

  他在岸上把命了。

  可叹一世大英豪,

  命丧黄泉就是因为缺少桥。

  更有那,

  三国时期的猛张飞,

  为阻挡追来的曹操的兵,

  当阳桥上把长矛横,

  大喝一声木桥断,

  吓退了曹兵好几万。

  5、 、歌颂现代桥的建设,畅想未来桥的发展(学生自编诗歌朗诵)

  看当今,

  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

  桥梁建设与**前相比,

  是地覆又翻天。

  样式多来,种类全。

  更有那突破世界难题的新章篇。

  青藏铁路如银线,

  冻土层上还能把桥建,

  高架桥

  几乎把整个高原都织遍,

  *人民的智慧,

  得到充分展现!

  遥想不远的将来,

  大桥架在各个星球间,

  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去登天!

  还有那,

  海峡*一桥横跨,

  我们把

  台湾同胞,

  从桥上接回家。

《*石拱桥》教案5

  教学目的

  一、认识*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二、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三、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

  四、学*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教学设想

  一、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和准确运用语言的特点。

  二、本文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时间上则从先到后。要学生理解这一点并不容易,要在理清全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层层深入地加以说明。

  三、本文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好教材,必须结合课文有机地进行。

  四、为增强感性认识,最好准备好赵州桥、卢沟桥的详细挂图,以便在课堂上边看图边分析。

  五、布置预*,运用工具书弄懂生字词,阅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划分段落层次。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检查预*,学*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

  1.正音正字(出示小黑板):洨(Xiǎo)匀称(yúnchèn)鷟(zhuó)佥(qiān)河堤(dí)

  2.补充解词:

  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生动逼真。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一无二,无可比拟。推崇:很尊重。

  三、划分段落

  1.范读课文。

  2.指名让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教师小结。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段):*石拱桥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段),*石拱桥的发展。

  四、学*本文选材的方法

  1.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石拱桥、*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

  指名让学生分别回答,互相纠正、补充,教师板书小结。

  石拱桥:桥洞为弧形,桥梁史上出现得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赵州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状像弓,用料省,艺术价值高。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2.讨论:*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历史悠久,气魄宏伟、驰名中外,有*石拱桥的典型特点,很有代表性。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的特征方法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使读者对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得更具体、更明确、更深刻。

  3.讨论:既然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

  小结:赵州桥和卢沟桥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是“独拱”石桥,后者是“联拱”石桥,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作者选择两例可以起到互相对照、互相补充的作用,说明了*石拱桥形式多样、多彩多姿的特点。

《*石拱桥》教案6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

  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

  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

  (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

  (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指出本课的学*目标。

  三、预*交流

  1、寻访文朋字友。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知识预测

  1、预计学生给出以下加点字的注音、书写或词语解释。

  湮没石拱桥茅以升旅人桥记载桥墩河堤惟妙惟肖匀称石砌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的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巧妙绝伦:精巧奇妙到了极点,无以相比。伦,类,辈。

  (学生展示理由时前面小组已展示过的字词理由,后面小组展示时,若没有新的理由,则不再重复。)

  2、学生在预*过程中,结合老师预设的问题,在既定的六个方面形成如下问题。

  【一】、理清说明顺序

  (1)课文各段内容分别与“石拱桥、*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四个词语中哪一个最接*,请对号入座指出。

  (2)分析各段关系,理清说明顺序。

  明确:(1)第1、2段为“石拱桥”,第3、9、10段“*石拱桥”、第4、5段为“赵州桥”:第6、7、8段为“卢沟桥”。

  (2)由第1、2段的“石拱桥”、到第3段引入对“*石拱桥”的介绍,进而在4、5、6、7、8段结合赵州桥和卢沟桥进行具体介绍,是由概括到具体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另外,课文前8段介绍*石拱桥建设成就,第9段揭示原因,是由果到因这一逻辑顺序的体现。

  (逻辑顺序比较抽象,师应做好启发,并能总结特点,概括规律:由原因到结果或由结果推原因、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和由现象到本质等均为逻辑顺序的表现形式。)

  【二】、点击生花妙笔。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课文是怎样概括它的特点的?

  (2)作者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介绍有什么异同?

  明确:

  (1)*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2)相同点是都说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坚固、设计巧、形式美等情况,笔法上都分别使用了引用和排比的修辞,达到了生动说明的目的。

  不同点是赵州桥突出了设计巧和形式美,卢沟桥更强调说明了它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

  (对于第2题,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段和教材扉页上的彩图把握两座桥的特点。)

  【三】、揣测独运匠心

  *石拱桥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单选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

  明确:

  课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石拱桥的特点,首先是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历史悠久,前者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后者修建于1189———1192年间。其次这两座桥都形式优美,赵州桥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更重要的是这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石拱桥的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三个特点,在这两座桥上表现得都非常突出,是*石拱桥中的典型代表,并且赵州桥是单拱的,卢沟桥是联拱的,既选单拱的例子,又选联拱的例子,就能更全面地反映*石拱桥的概貌。所以要结合这两座桥介绍。

  (可视课堂时间,对这个问题的分析灵活掌握,学生能理解接受,答出要点即可)

  【四】、解读说明方法

  (1)各小组板示所搜集到的常见说明方法的名称。

  (2)让学生找出文中使用不同种说明方法的语句。

  明确:

  (1)常见说明方法名称(共10种):

  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引资料作诠释作比较摹状貌下定义列图表分类别

  (2)略

  (专用名称的命名都是有道理的,初学说明文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不一定很到位,可引导学生顾名思义理解不同种说明方法的含义。)

  【五】、品味遣词用字

  为了准确地说明事物,说明文用语很讲究分寸。请作答课后练*二,并在文中找出类似特点的语句。

  【六】、打开情感密码

  作者在文中对*石拱桥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除此还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你搜集到的背景资料,结合文中相关

  语句说给大家。

  四、分组合作

  各小组在上一“预*交流”环节中,组内合作交流,细化到人,细化到题,互帮互助,每个成员对以上六个方面的问题都能领悟作答的前提下,由各个小组推举代表临时抽签,确定各自小组展示作答的某方面问题,各个小组把各自承包作答的问题板书到各自的板块上,再有针对性地整理准备精彩展示内容。

  五、各小组精彩展示

  (师应注意控制局面,使各小组有序展示,所承包小组的展示如果有缺憾,允许其他小组成员补充作答,酌情加分。)

  六、穿插巩固

  让小组成员之间、各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虚心请教,巩固知识,资源共享,结对子地相互检查,了解掌握情况,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七、达标测评

  (重在对说明方法的应用考察和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师课要求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说明方法知识介绍一件事物,或者结合课文内容课文容,捕捉有价值信息,发挥自己丰富想象力,如跨越时空隧道向古代工匠说些什么,或把搜集的与桥有关的诗文、故事说给大家,或把赵州桥、卢沟桥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为此设计一句简短的宣传文字,或设计将来桥的样式。

  附学生部分精彩展示作品(课后搜集整理,稍有改动)

  1、有关桥的知识(数来宝)

  打竹板,响连声,

  我来把桥的知识,

  说给大家听一听。

  要说桥,就说桥,

  桥的种类真不少。

  最常见的叫梁桥,

  漂在水面的叫浮桥,

  吊桥古时设在城壕,

  现在叫它斜拉桥。

  公路铁路交叉处,

  跨线桥,地道桥,

  统统都叫立交桥。

  2、有关桥的诗词:(诵读、歌唱)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唐、杜牧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横铁锁寒。—————*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夸我好宝宝。——歌词

  3、有关桥的故事(讲解)

  学生讲解《白蛇传》中“断桥”的故事,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中“鹊桥”的故事等。

  4、有关桥的故事(数来宝)

  打竹板,连声响。

  我也把桥的故事讲一讲。

  “鹊桥”的故事很浪漫,

  刚才大家都听见。

  张果老倒骑毛驴过小桥,

  这个故事也都知晓,

  我在这里也不细表。

  我只说那,

  想当初,

  项羽刘邦争天下,

  项羽的实力比刘邦大,

  他在西楚称着霸。

  可最后,

  他刚愎自用吃了败仗,

  落荒而逃来到了乌江上,

  可惜乌江没有桥,

  他在岸上把命了。

  可叹一世大英豪,

  命丧黄泉就是因为缺少桥。

  更有那,

  三国时期的猛张飞,

  为阻挡追来的曹操的兵,

  当阳桥上把长矛横,

  大喝一声木桥断,

  吓退了曹兵好几万。

  5、、歌颂现代桥的建设,畅想未来桥的发展(学生自编诗歌朗诵)

  看当今,

  社会主义建设大发展,

  桥梁建设与**前相比,

  是地覆又翻天。

  样式多来,种类全。

  更有那突破世界难题的新章篇。

  青藏铁路如银线,

  冻土层上还能把桥建,

  高架桥

  几乎把整个高原都织遍,

  *人民的智慧,

  得到充分展现!

  遥想不远的将来,

  大桥架在各个星球间,

  每个人都能随心所欲去登天!

  还有那,

  海峡*一桥横跨,

  我们把

  台湾同胞,

  从桥上接回家。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阅读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1)

——*石拱桥教案6篇

*石拱桥教案1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石拱桥的特征。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了解*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1、阅读课文,了解*石拱桥的特征。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

  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也可收集一些桥梁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看图联系“钱塘江大桥”的相关新闻。

  二、作者简介,揭示课题,展示学*目标。

  1、茅以升(1896年—19xx年),江苏镇江人。我国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桥梁之父”。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由*人自我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2、投影展示课题、学*目标。

  三、检查预*、回顾说明知识。

  1、注音:

  拱桥:gǒng,郦道元:lì,惟妙惟肖:xiào,饮涧:jiàn,匀称:yúnchèn

  2、解词:

  巧妙绝伦:巧妙得没有什么东西能够相比得上。伦,同类、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3、回顾知识:交代文体

  说明方法——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

  说明顺序——时光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特点——准确、*实(生动)

  四、快速阅读全文,归纳特征。

  1、石拱桥有什么特点?

  2、给课文题目加上定语“xxxx的*石拱桥”,透过定语来体现*石拱桥的特征。

  明确: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3、为了说明*石拱桥的特征,课文精选了哪两个例子?

  明确:赵州桥、卢沟桥

  4、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例子,用这两个例子能否体现*石拱桥的特征呢?在课文中筛选出相关语句。

  明确: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和1189——1192年间,

  历史都很悠久;赵州桥前人有“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盛赞,卢沟桥有“卢沟晓月”的美誉和形态不一、惟妙惟肖的石刻狮子,形式都很优美;更重要的是两座桥结构坚固,修建以后沿用至今,完好无损。*石拱桥的三个特征,在它们那里都十分突出,所以选取两座桥作为例子,就能说明*石拱桥的特征了。

  5、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只是选一个例子,那样文章不是更加简洁吗?

  明确:赵州桥是单拱,卢沟桥是联拱;独拱、联拱代表了*石拱桥的两种类型,因此,都务必介绍,这样才能说明得既典型又全面。

  五、精读课文,分析问题。

  1、请一位同学朗读4、5自然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赵州桥特点的,这些特点的顺序能否颠倒?

  明确:赵州桥(独拱石桥)的四个特征:(1)只有一个弓形大拱――最长、无坡;(2)拱肩上各有两个小拱――省料、防洪、美观;(3)28道拱圈拼成大拱——独立承重;(4)结构匀称环境和谐——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四个特点之间是主次关系,不能颠倒。

  2、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6——8自然段,看看卢沟桥有什么特点?找到说一说。

  明确:卢沟桥(联拱石桥)的特点:A、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B、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坦;C、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3、作者在介绍*石拱桥的整体特征后,举了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典型的例子分别介绍,这属于什么结构呢?

  明确:总分结构

  六、拓展延伸,探讨问题。

  1、文章最后两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资料?试从文中提取两句话来概括。

  明确: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2、欣赏现代桥梁建筑。(投影展示)

  3、笔有哪些类型,有什么共同点呢?

  4、讨论:如果要写一篇文章介绍笔的用途,应选取哪些例子,为什么?

  七、课堂小结:

  《*石拱桥》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精心选取说明例子、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既传播了石拱桥的知识,又为我们说明文的写作带给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和借鉴。

*石拱桥教案2

  编辑寄语:本教案是我对整节课或本课时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的归总,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及图片: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一组狼的图片;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或歇后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教学内容:

  《狼》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二,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并训练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

  教学步骤:

  (一)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如狼似虎、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奔豕突、狼藉满地”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欣赏歌曲:《说聊斋》。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并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创设情景:(同时结合flash朗读)

  声情并茂,有急有缓,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使学生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并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课文,解决暂时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

  (2)小组合作,质疑释难。根据注释梳理文句,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如果有同学还有对文章的内容及字词不理解的话,请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可略作归纳,然后讨论解决。(教师完成指导)

  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3、检查阅读。

  如果大家都对文章的内容没什么疑问了,老师出示材料考察一下。

  4、看来大家都还解决的不错,请看下边的图片,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复述课文吗?

  (1)复述:进一步理解,熟悉课文

  (2)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赏析

  (1)文中有两个形象,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以该形象的语气来说说当时的想法。这样可以深入的了解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根据同学的自述,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提示:可提示学生分析这些词语时从动作,神态或者心理方面表现狼的贪婪,凶狠、狡诈和屠户的恐惧、机智等

  (3)议狼:请学生多角度评价课文,并得出自己的启示。。

  (4)你能说说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吗?或学*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课文最后一段在写法上与前面有何区别,它起什么作用?(议论,点明主旨。同时明确这类文体的写法: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明态度、观点)课文写的狼是否有别的含义?从而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揭示当时社会现实,有嘲讽的意味。然后抽读,看怎样才能读出讽刺的意味?

  (6)在这个故事中,发生矛盾、进行斗争的两方,一方是屠户,另一方是狼,这两方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谁处在主动地位,谁处在被动地位呢?故事的结局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四)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老师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荐书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提倡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故事的结果。

  附:板书

  狼

  狼缀行——假寐诱敌——打洞——被杀:狡诈、凶残

  屠户遇狼——惧狼——避狼——杀狼:机智、勇敢

  (五)课堂练*: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择其善者而从之

  4、恐前后受其敌

  5、顾野有麦场

  6、弛担持刀

  7、一狼径去。

  <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背诵练*。

  (六)、歌曲欣赏《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词曲: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

*石拱桥教案3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及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解*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抓住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设想:

  教读课。

  紧扣教学大纲,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应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运用注意规律,激发学生兴趣,更是教师备课的重要方面。学*这篇文章,可以制定若干个教学目标,为了实施目标,需相应地采用演示、投影、讲解、谈话、讨论等诸方法,藉以引起和推动学生的注意和思考。

  课前准备:

  1.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教学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4.为每个学生印一份茅以升的《桥梁远景图》节录阅读材料。

  教学步骤:

  (一)教师说出课题,简要介绍作者。

  (二)检查预*

  1.给加点的字注音:洨河 张 匀称

  2.解词:惟妙惟肖 绝伦 古朴 奇观

  (三)展示教学目标

  1.抓住事物的特征,理清说明顺序。

  2.比较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异同,说明选材的代表性。

  3.举例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运用已有的桥梁知识,通过想象设计未来的桥梁。

  (四)阅读全文,对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1.(教师板书题目,先写石拱桥然后在这三个字前再加上“*”二字),提问:本文题目是:《*石拱桥》,文章是从第几段写*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是怎样的说明顺序?

  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石拱桥的。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说明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作者写石拱桥用了①、②两个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将桥的模型展示给学生,并分别放置100克砝码让学生体会上述两点。

  明确:桥梁呈弧形的叫拱桥;桥梁和河面几乎*行的叫梁桥。

  4.作者写*石拱桥举了两个例子,它们和第③自然段的顺序是怎样安排的?

  明确:概括──具体

  5.请将第③自然段分层次,并概括*石拱桥的特点。

  明确:分四层意思。*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6.看书,对照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说明,看介绍的大致顺序是否一样呢?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两座桥?

  (学生读书,教师打出幻灯:赵州桥、卢沟桥)

  明确:大致顺序一样。介绍两桥时都交待了地理位置,修建时间、桥的长、宽、结构、艺术价值及对桥的评价。从外观看,赵州桥是独拱,卢沟桥是联拱,只写一座不能反映出*石拱桥的全部,选两桥,说明选材具有代表性。

  7.作者对这两座桥说明的侧重点不完全相同,各详写什么?

  明确:赵州桥详写了结构,卢沟桥详写了价值,即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8.作者写赵州桥结构时怎样安排顺序的?具体说说看。

  明确:“总──分”写法,作者先总写赵州桥的特点,然后分(一)、(二)、(三)、(四)作了具体介绍。学生解说:略。

  9.卢沟桥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艺术价值,石刻狮子。历史价值,抗日战争在这里爆发。

  10.教师总结:以上通过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进一步说明了*石拱桥的特点。

  11.下面进一步分析*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明确:原因有三,着重说明三者顺序不能颠倒及原因。

  12.研读课文,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实准确,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明确:有些词语十分确切肯定,如列举的时间、数据,有些词语则表示一种估计。无论哪种,目的只有一个:说明准确;依据只有一个:符合实际。指导学生完成练*四。然后由学生再从课文中找出其他例证来说明之,以强化理解。指导学生完成练*五,明确:注意词句顺序,合理周密。

  13.完成教学目标四。让学生想象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的?(发阅读材料)

  学生发言略

  14.总结、布置作业

*石拱桥教案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学*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4.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默读,圈点勾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代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体会说明文的准确严谨和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治学严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石拱桥的特点。

  2.学*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石拱桥。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本文由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以及从先到后的时间顺序,体会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法和学生合作学*、讨论交流;教师在关键处和难点要给予及时点拨;在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刚刚学*说明文,所以本文的学*贵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逐步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重视总结提升。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几个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两段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的文字表述(一为描写,一为说明),请同学体会、比较,谈差异。

  2.教师小结,引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设计意图】为后面说明文的学*做铺垫,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文体差异。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侧重于抒发作者感情,语言比较生动而形象,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介绍知识,语言往往比较*实、简洁。

  (二)说明文文体知识简介

  简要介绍说明文文本知识。(见PPT课件)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初次正式介绍说明文,本文也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所以,在开始学*时要给一些必要的补充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否可以把题目改为以下之一?为什么?

  候选题目:石拱桥、*古代石拱桥、*石拱桥的典型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

  (2)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行文由拱桥,然后到石拱桥,第三段开始进入文章正题──*石拱桥的介绍;文章只是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石拱桥的突出特点,目的并不是为了介绍这两座桥。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这是个名词性偏正短语,其核心词语是“桥”,它的基本作用是“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桥”字前面有三个修饰语。“*”明确了区域,“石”限定了其材质,“拱”明确了桥的形态。

  小结全文框架结构,如下:

  石拱桥:(1~2)

  *石拱桥:古代状况(3~9)

  当代发展(10)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丰富,通过题目改换和拆解这两种形式,首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顺便复*之前学过的短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其次,在明确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全文内容,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各段之间关系,这就完成了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框架结构的工作。

  2.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1)*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和赵州桥的相关段落(特点、说明顺序等),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分析卢沟桥部分。最终总结概括提取信息的方法:

  ①分清结论句和支撑句,抓住结论句。如:第三段1、3、4句。

  ②理清文章层次,根据文章层次概括。如:第五段,大体是总分总的结构。

  ③根据内容和层次自己提炼概括。如:第四段。

  ④根据语言标志。如:不但、而且、同时(第五段);首先、其次、再其次(第九段);设问句(第九段)。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关注第三段对*石拱桥整体性的介绍后,请学生举一反三,继续概括其他段落,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赵州桥的分析是重点,在相关段落的分析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是通过赵州桥这个例子来具体说明*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的。

  (四)学*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第三段如果压缩到最精简,应保留哪些句子?其余的语句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2.请再在文中找到几处运用了说明方法来介绍*石拱桥特点的地方。

  3.教师总结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问让学生明白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往往出现在“特点”之后,起到支撑作用,是为了更充分具体地说明这一特点。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了解更多的说明方法。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你觉得下面语句中哪些词语的运用格外严谨、准确,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2.小结引导。

  修饰语和中心语都可以使行文表述更严谨准确。修饰语,如“比较”修饰形容词“早”,“大约”修饰谓语动词,“一直使用到现在”修饰名词性短语“最古的石桥”。中心语如“横跨”,也很准确而形象地展现出赵州桥的宏伟壮观。

  3.总结说明顺序(段落内、段落间)。

  【设计意图】在给出的句子中寻找,既节约时间,又可以选择几种类型的典型例句,方便归纳汇总,帮助学生掌握规律;词语的准确体现了语句表达的精准,说明顺序体现的是句间、段落间关系的逻辑性、严谨性。

  (六)介绍作者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不一定非要选在课程开始。此次选在最后是因为本文语言朴素*实,貌似读来没有什么,但是通过文章的分析,会发现本文语句的表达非常准确严谨,行文的思路,说明时的顺序又格外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在有了这些深入体会后,再引入作者介绍,会使学生对这位科学家充满敬意。

  (七)作业

  学*本文的写法,至少运用2种说明方法,介绍一个具体的事物,不少于400字。

*石拱桥教案5

  学*目的: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2.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学会准确地说明事物。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2、落实课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主要的教法与学法:多媒体教学,提示指导、理解归纳

  课时安排:二教时

  第一教时

  教学日期:

  教学内容:课文的初读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作业,导入新课: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师组织学生阅读课文,之后要求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全文的层次:

  (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

  (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

  (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

  (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

  (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

  (7)综述**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

  2.段落的条理:

  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

  3、说明方法提示:

  ⑴打比方: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⑵作引用:《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⑶列数字: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⑷作诠释: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⑸摹状貌: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⑹举例子⑺作比较⑻分类别⑼下定义⑽列图表

  三、布置作业:在课文中找出上列所列举的说明方法,并举例。

  教学后记:

  第二教时

  教学日期:

  教学内容:利用课件学*课文,理解课文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根据上节课的作业情况就课文的说明方法再给学生作一强调。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

  1.列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

  2.作引用;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

  3.作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作诠释: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

  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

  二、就所制作的PowerPoint文件组织学生进行学*。(具体教学过程略)

  三、本节教学内容小结:

  1、文章抓住*石拱桥的主要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

  四、布置作业:课文后的练*一)、二)题。

  教学后记:

*石拱桥教案6

  教学目标

  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重点

  1、说明事物的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难点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

  二、初读课文,领会*石拱桥的特点。

  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标题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查字典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3、给课文标题前添加修饰语。

  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内容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

  ⑴历史悠久的*石拱桥

  文中多处写到*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⑵“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

  ⑶形式多样的*石拱桥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⑷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石拱桥

  “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⑸坚固的*石拱桥

  “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⑹杰出的*石拱桥

  ……

  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

  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

  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

  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⑵“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一句如何理解?

  ⑶“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一句如何理解?

  结合图片,联系作者与育才中学学生的信,“长度不一”一句,是在核实了每个石拱的长度后所作的结论,引用数字精确,是说明文语言准确的一个重要方面。

  ⑷“每两个石拱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如何理解?

  3、学生讨论发言后,出示表格所应填的内容。(略)

  4、引导学生归纳二者的共同点:二桥都充分体现了*石拱桥的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5、进一步比较二者的不同点: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杰作,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杰作并在*人民斗争史上有纪念意义。

  6、小结:作者在概述了石拱桥的特征后,以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那么我国的石拱桥为什么有这么多惊人的杰作,新*的桥梁事业又有何发展呢?

  四、三读课文,重点速读9、10段,抢答问题。

  1、作者写了几个原因,哪个最主要?

  明确:作者写了三个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为标,第一个原因是主要的,有了勤劳智慧的人,才有合乎科学原理的设计和巧妙绝伦技术,才能开采富有的各种石料。

  2、**后,我国的桥梁事业有哪些“飞跃发展”?

  明确:

  ⑴1961年,建成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

  ⑵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

  ⑶新创造了“双曲拱桥”。

  五、作业:

  利用课余时间观察本市区横跨在滏阳河上三座桥梁:安济桥(俗称“老桥”,省重点保护文物);人民桥;新桥。简单记下各自的特点,准备下节课发言。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讨论以下几个例句中加点词语运用的表达效果。

  屏幕显示:

  ⑴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⑵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⑶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⑷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明确:

  ⑴中“比较”表示程度;

  ⑵中“形式”是直观印象,“结构”是对桥的进一步认识,“不但……而且”体现了二者的递进关系;

  ⑶中“当时”表示时间,“可算”表示估计,对所下的结论不作绝对肯定,为了准确说明事物;

  ⑷中“两肩”“各有”准确说明了小拱的位置与个数。

  四个例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都为了达到一个效果:准确。

  2、让学生继续从文中找这样的句子,并加以说明。可能找到的句子:

  ⑴《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⑵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⑶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⑷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⑸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石拱组成,每个石拱的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内容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达到了预期的说明效果。

  二、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

  提示:快速读课文,不讨论,找出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简要说明,看谁找得快。

  1、举子:

  ⑴“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的卢沟桥”,下文即对赵州桥、卢沟桥进行典型说明,以二桥为例充分说明了*石拱桥的特征。

  ⑵“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800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全知道”一例说明“在超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从而证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⑶“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上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说明了**后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

  以上三例可以说明举例子是本文最重要的说明方法。

  2、列数字:(略)

  3、打比方:

  ⑴第一自然段。

  ⑵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4、作比较:

  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此外,还有引用、摹状貌等。

  5、小结: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是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说准确。

  三、用说明文基本知识要点,印证本文知识,了解说明文特点。

  四、口头作文(略)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2)

——*石拱桥语文教案3篇

  一、教材分析

  先说一下我对教材地位和内容的认识.

  《*石拱桥》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文体类别上侧重于说明文。这篇课文在初中语文事物性说明文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石拱桥的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建造上的独特风格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二、学情分析

  本篇文章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有一些说明性文体基础的八年级学生来说,要他们谈谈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来介绍并不难,但是要他们理清说明顺序和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仍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文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学*说明文的基本常识,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要求,我把本篇文章的教学目标界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累字词,理清文章脉络。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2.品位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学*本文的说明方法。

  3.了解我国桥梁建设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而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也将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和落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深度挖掘文本的基础之上我认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探究作者说明的方法

  2.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的促进者,教师应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自主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我采用情镜教学法、诵读法,问题引导法、讨论交流法。让学生们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品味语言的艺术,找寻学*说明文的乐趣。而讨论法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学*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辩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六个环节:

  1.故事导入,走进作者。

  2.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3.默读课文走进二桥

  4.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5.讨论交流布置作业

  6.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下面来看第一个环节:

  (一)故事导入走进作者

  茅以升的小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本环节主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们

  这一板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把握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大约用时10分钟。首先我会让同学们自主学*,通过课下注释掌握本文的生字词,然后让同学们诵读课文,划分层次,并概括段意。进而理清全文的结构:这篇文章采用了有总述有分说的方法:先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和作用;接着用例证说明和特征说明的方法,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分别说明它们的独特构造和高度的艺术水*;最后又综述**后我国的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发展。全文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通过轻松活跃的课堂,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三)默读课文走进二桥

  经过对整体的把握同学们已经知道*的石拱桥具有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长期发挥作用。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怎样体现*石拱桥的特点的呢?同学们先阅读第三到第八自然段,完成表格。通过归纳总结,出正是因为两桥各有特点,才被选为*石拱桥的代表来介绍*石拱桥。

  (接下来我会与学生完成一个小游戏:文中写了赵州桥的四个特点,你能根据这些语句画出来赵州桥么?通过以上表格和学生亲自动手,不难总结出赵州桥美在其结构,而卢沟桥的美则在于,那些不同姿态的小狮子背后承载的历史价值。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活跃课堂氛围

  (四)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语言的学*则侧重于读与品,我会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下面这两句话,同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思考:‘左右”、”约”这些用词模棱两可,是否符合说明文的准确性呢?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六○五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五十点八二米,两端宽约九点六米,中部略窄,宽约九米。”

  这段话中的数字,有的是约数,有的是确数。因为赵州桥在哪年建成,史书上已经找不到确凿的记载,所以只能说个约数;而赵州桥的长度,却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这不但要说明实有其桥,而且从这些具体精确的数字,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让同学们明白,写说明文,一定要下功夫选取“最恰当的”、“最精确的”语言来表达。

  再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刚才画的赵州桥,思考~

  (赵州桥)“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

  不能,肩就是指导拱最高的那个范围,和边,面头顶意思不一样,有肩的是拱桥特有的而肩是别的桥不能随便用的。原文中有4个拱,去掉各后就是有两个拱了。用大拱的两边比喻成大拱的两肩,打比方,生动形象地写出两个小拱所处位置,准确真实。说明赵洲桥小拱的对称性、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使读者明白它为何能长期抵御洪水冲刷而不至于坍塌。

  其实本文的语言特色不仅体现在其准确性与周密性,还表现在作者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接下来我会向同学们介绍常用的说明方法,我会用问题引导法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来看看以下句子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同学们自主思考,通过以下句子便可学*到作者采用了列数字、摹状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简明扼要,又准确具体地进行说明,能给读者留下清晰映像。

  到此本课教学重难点均已得到突破。

  (五)讨论交流布置作业

  文章最后两段写了*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以及*石拱桥的发展,说一说,你觉得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原因?比如说,一些刻苦钻研的个人因素,经济的发展等等……同学们讨论交流各抒己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亲身感受。在课堂迁移的同时呈现出一种人文关怀。提供一些著名建筑的数据和图片,任选其一,运用说明方法,写一篇简单的说明文。

  (六)拓展延伸走向生活

  这一板块主要是让同学们看一看各式各样的桥,进而联系*现在的发展,让同学们体会正是强大的*才创造了这些光辉的成就,增强的民族自豪感。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2、了解的特点

  3、学*常用的说明方法

  4、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六幅的图画,你准备用哪一种体裁向读者介绍它们呢?--说明文

  (二)新授内容:

  1、检查预*情况:

  ①了解作者

  ②掌握下列字词

  (xiao)河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

  推崇(chong)古朴:朴素而又有古代的风格

  巧妙绝纶:灵巧高妙,独一无二。伦:同类,同等

  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肖:相似。

  2、讨论分析:

  A、的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的哪几个段落中介绍的?

  明确:①形式美

  ②结构坚固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3)

——石拱桥作文 (菁选6篇)

  桥的形状从古至今都在变化,但我家乡的石拱桥始终一样!虽然这座桥知名度不高,但它始终在我心中浮现……

  我的家乡在乡村,乡村里非常需要水,但是屋子里不像我们有自来水,于是就要到河里打水,可又不方便,于是就建了一座石拱桥。石拱桥由上百块石砖砌成的,由于时间过长,长了一层青青的苔藓,但别有一番风趣哩!乡村的人都称它为“震乡之宝”,桥上无不是一块块的缺陷,现在我把这座桥拿出去比,真的好丢脸,但我仍然以这为荣!小时候我在那玩的时候,让我留下了永恒的一段记忆。有一次,我让父亲带我去钓鱼,父亲抱着我来到河边,他让我在旁边玩,我本来在船上的,结果被虾扎了一下屁股呢!现在,只要我回家乡常常到那去玩,远看像一个人在弯腰捡东西,*看是鱼虾的乐园!现在,石拱桥越来越“老”了,可人们嘴边还挂着:“那个桥下有鱼虾!”作为这里的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但我更加要感谢这座桥,白天它让人们能够喝到水,晚上让小鸟有了归宿,给禾苗给予水分让它们茁壮成长。虽然他毫不起眼,但又有谁知道它给这个乡村带来了多大的帮助。

  作为武*,我爱武汉,更爱我家乡的石拱桥,和它的风貌!

  未名湖是北大的标签,是燕园里的一道风景,它有着明清皇家园林的传承,又有着北大百年积淀的不朽。湖光塔影,石舫横卧,荷香柳荫,小桥流水,美不胜收。尤其是未名湖上的五座石桥,它们的存在是这美景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和精彩。小桥的设计建造者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将五座不同的石桥恰如其分地融入到燕园的风景之中,浑然天成。

  从博雅塔沿未名北路前行,到未名湖东北角,我与湖东桥不期而遇。这是一座单拱石桥,两侧桥栏各有八个雕饰栏柱,古朴典雅。小桥长13.5米,宽3米,桥面坡度不大,约15度左右,*缓的坡面没有台阶,缓步上行至桥中央向西南环顾,大部分未名湖湖景尽收眼底。这座桥过河通路的功用不大,没有它旁边也有道路通行,但是如果真没有了湖东桥,却会让人感觉少了些许景致和情趣。

  过湖东桥向西沿未名湖北岸前行到了红四楼,楼前有一座四孔洞石板*桥向南跨过湖面与湖心岛相连,这座桥原是圆明园的遗迹,桥栏已不幸遗失,远看就像五个长方体石柱架着的一条石板路,亦桥亦是路,简简单单。这条长8.15米,宽3.55米,距冰面1.2米石*桥是出入湖心岛唯一的道路,人们也叫它回头桥。

  步入湖心岛,在岛东南岸石舫边我们终于找到了不起眼的踏步桥,这座桥如果不留意你一定会错过它,忽略它。因为它不过就是石舫与岸边搭着的一块长不足1米,宽0.8米天然石头而已。

  环岛一周,从回头桥回到红四楼前,沿湖岸向西南前行,路过一段枯枝茂密的灌木丛,前方有一座单孔洞两侧带石板桥栏的石板*桥展现眼前。这座桥很小,长5米,宽2.5米,桥下是长方形孔洞。这座叫奈何桥,整座桥质朴雅观,小巧别致。

  穿过奈何桥向东而行,行进至未名湖的南岸,就漫步到了二分桥。二分校是一座单拱石桥,两侧有四栏柱的桥栏,桥面几乎没有坡度,如果不见桥下拱洞,你会认为是一座带桥栏的白石*桥。桥长7.95米,宽2.95米,是座颇具古风的小石拱桥。此桥与北面的湖心岛正好相对,湖水由桥下小小的拱洞穿过,进入南面的口袋状的小湖。

  二分校和湖东桥虽都是单拱石桥,但却有所不同。从功用来讲,湖东桥拱洞较大是纯粹的景观桥,而二分校却是跨水交通的景观桥,拱洞不大就像一条丝带系在大湖小湖之间。

  未名湖上的石桥虽没有汉白玉的栏杆,大理石的桥体,精繁雕砌的装饰,却各个独特,朴实无华,毫不突兀,蕴含着着北大燕园淡泊名利,内敛超然的气质。

  颐和园中的石拱桥各式各样,园内的桥结构细致,讲究与周围环境的搭配和人文上的宏伟。

  十七孔桥是一座著名的联拱石桥,几乎所有游人都是为了此桥而去的。十七孔桥十分雄伟,桥面长139.2米,桥面宽*米,桥堍宽14米,由十七个拱组成,拱高约8米,拱长约7米。它除了在外观整体呈现出宏伟外,在一些构件上也别出心裁。大家都听说过“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但是人们可能不知十七孔桥上的石狮比卢沟桥上的还要多几十个,多达544个。石狮不仅数量多,制作得也是巧夺天工。十七孔桥的雄狮和幼狮一起嬉戏玩花球,而雌狮有的将小狮子压在脚底,有的把幼狮护在前腿中间,姿态各异,栩栩如生。而游人在上桥和下桥时,可以看到在桥堍边雕有两只望天吼,很是威风。十七孔桥从结构到部件都展示出了它作为一个皇家园林中著名的桥的宏伟。

  十七孔桥展现了人文价值,而与它旁边的自然环境也是交相辉映。十七孔桥桥身呈灰白色,却因为与周围绿树碧水(冬天湖水结冰)巧妙地融合,显得并不单调也不突兀。走上去,低下头,湖水尽收眼底,抬头远望,则是佛香阁及周围宫殿群,景色宜人,因此,这座桥上游人如织,它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到现在依然很高。

  再往南如意门走,会看到绣漪桥。昆明湖景区西堤完全模仿苏堤建了一模一样的六座桥,而最南端的则是绣漪桥。绣漪桥是单拱石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拱较陡,拱高10米,拱长14.6米。拱修筑的如此之高,是为了船能驶过,同时与倒影组成一个完整的圆,也非常美观。从远看这座桥并不显眼,而它实际桥长却有32.2米,桥宽5.8米,桥堍长18.5。30个石柱上雕刻着特别的花纹图案——祥云仙鹤纹。它的花纹不同于十七孔桥石狮的雄伟,祥云仙鹤纹侧重寓意——长寿和吉祥。仙鹤被祥云环绕,凹凸的设计给人以立体感。这座桥与环境的搭配也是很有意思的。绣漪桥桥身呈白色,春天来可以看到它和周围的青翠色的柳树相互映衬,有一番江南的味道;冬天来时,桥身的白与芦苇的金组成一幅清雅和明亮的画面,让人驻足停留。

  十七孔桥和绣漪桥是颐和园里这两类桥的代表。颐和园里的石拱桥在整体与局部都下了很大功夫,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巧妙地融合,它们是古代智慧的结晶,表现了古人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追求。

  我家乡门前不远的地方,有一条河。河的上下游*都是悬崖峭壁,绵延数十公里,在*静的河面上有一座石拱桥,人们都称它为“生命桥”。

  我的记忆中,这是一座极为普通的桥,它长约二十多米,宽约两米。桥的两端是用鹅卵石堆砌整齐的码头,河中矗立着由花岗石条堆起的两个粗壮的桥墩,桥拱着三个好似古门的桥洞,真像一个拱着脊背的老人,奔腾的河水穿过桥洞倾泻而下,像是千军万马在急行军。桥面上铺着青石板,两侧是由木桩和铁丝编织而成的桥栏,桥栏犹如两队士兵时刻保卫着人们的安全。

  桥何时建造已无人知晓,虽然年深月久,桥上斑痕累累,但他那笔直的桥墩和半圆形的拱门,*直整齐的桥面做工非常得细致,仍然清晰可见,真叫人叹为观止!凡到这里的初过桥者都会情不自禁地立足观赏,发出一阵阵感叹之声。听长辈们说,从前没有这座桥时,每年夏天洪水暴发时,都会吞没几个无辜的生命。自从有了这座石拱桥,家乡的土特产都是通过这座桥运过去的。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是经这里运进来的。所以人们称它为“生命桥”。

  清晨,当晨雾还笼罩着河西的时候,就有三三两两赶集的人不断地通过;接着一个个农民来往穿梭去劳作;一队队小学生跑跑跳跳地去上学:一群群牛羊穿过桥去放牧……黄昏之时,夕阳西下,一道残阳倒映在碧波粼粼的河中,令我不由得吟起诗句:“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河面上闪着一道道耀眼的金光,美不胜收!那些赶集人 、放学的学生、辛勤劳作的农民都陆陆续续地通过石拱桥,日落而归。

  去年假期,我再次回到故乡。不过这次我是坐车直接过河的,原来,在石拱桥不远的地方已经建起了一座钢筋水泥桥,各种车辆频频往来穿梭于水泥桥上。我透过车窗隐隐约约地看见那座古老的石拱桥,它还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仍然有不少人往来穿梭在桥面上。我不由得感慨万千。

  石拱桥!你是那样朴实无华,你没有我所见的铁路桥、公路桥那样气派、壮观,也没有火车、汽车为你呐喊助威,你总是默默无闻的让人们踏着你的脊梁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给人们带来方便、带来欢乐,长年无怨无悔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我赞美你,石拱桥。我要学*你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

  我的家乡有一条河,蜿蜒地流过村庄,小河的*簇拥着郁郁葱葱的树木。

  听奶奶说,以前小河上只有一座用木板搭起来的简易的木板桥。人走在上面晃悠悠地容易摔下去,很不安全。老人和小孩子都不敢上桥,也就很少出村看外面的世界。桥越来越破、越来越烂,村民拿出钱修建了一座石桥,这下,村民到村子外就更方便了。可是石桥不太坚实,而且时间长了也变得破烂不堪。

  今年镇*在小河上又重新修建了一座石拱桥,桥上有两排弧形石栏,像一根根要带系在那里,把小河装扮得更加婀娜多姿。站在石拱桥上远望小河流向远方,像银带。小村以后啊……

  家乡的石拱桥在给大家方便的同时,也给小村增添了美丽。

  我的故乡皖南丘陵山区,有诸多奇巧的岩洞、参天的古树和古朴的石拱桥及说不完的美丽传说。

  是哟,如你有兴趣就随我一起到我的故乡走一下吧。当你刚进村庄时,你首先看到的将是一株巨大的古水桦树。这棵水桦树少说也有百年以上的年轮了,树径约有六七个**才能合围过来,树冠可能也有二三十米吧。这棵古树曾给童年时代的我们留下了许多深刻的印象,也使我们渡过了许多快乐的时光。记得每年的夏季,是小朋友们与古水桦树相处最长也是最好的时候。我们经常爬上它的身上,由于它横向伸出的大树枝是那么粗大,以致我们是走在大树技上的,而这种走在树上的感觉就宛如走在路上一样;有的胆大一些的就爬到了它的顶上,人与树随风飘摇,如仙升天一般的惬意,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抓到刚出壳的喜鹊或八哥之类的鸟儿。自然,大人们总是教导我们:这些鸟儿是不能随便抓的,因为它们是益鸟,是吉祥物。在树上玩的时候多数是快乐的,但有时也会被一些意外的发现弄得惊魂不定,如,有时正当我们在树上玩得起劲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条大蛇盘上树枝的另一头,或许正在午睡呢,当它被惊醒后,瞪着大眼睛,吐着红舌头,似乎在说,小朋友们,你们中午也不休息呀,吵吵闹闹的,还不快回家,我白天睡好觉晚上还要找粮食呵。于是小朋友们一个个地溜之乎也。

  观看古水桦树后,在它不远的前方,就可见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故乡的季节河上----在故乡有许多这样的季节河和这样的石拱桥。但坐落在我老家的这一座石拱桥却有些不同于别的地方,倒不是说它的构造特殊或规模宏大,而是在它身上藏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常听老人们说,这座石拱桥是春天筹建的,到了夏季的时节,它就开始由两边向中间合缝了,而正在这时,突然天空乌云翻滚,一会儿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山洪爆发了,一股巨大的洪蛟---在故乡,这种洪蛟的前锋经常象一个牛头,故称这洪蛟为牛头蛟,汹涌而下,眼看着即将合拢的石桥就要被冲垮,人们失望极了。但是,就在此时,一条正在路边吃草的水牛嘶呜一声,快速地跑到石拱桥的底下,用它的背部牢牢地抵住桥的一边,而它的头正对着洪峰,奇迹竟然发生了,这股气势汹汹的牛头蛟却突然收缩起来,*稳而缓慢地通过了桥,然后又急急地奔流而下。桥保住了,但由于时间太长,两天两夜,那条水牛终于力衰而死如今,人们为了纪念这条有灵性的水牛,就把这座石拱桥命名为牛头桥。而这条石拱桥至今仍发挥着它的作用,听说有许多的大货车从它的身上踏过时,它仍安稳如山呢。

  是呵,在故乡还有许多这样的传说,而龙泉洞更是一个富有神奇的泉水洞了。龙泉洞是一个口经约两米宽、三米高的山洞,在洞的上面长有一些参天大树,四季常青,从它口中流出的泉水,清洌甘甜,比市场上出售的矿泉水要好喝得多。但在夏季,有时即使是艳阳高照的晴天,它却流出很浑浊的泉水,黄而白灰,象刚刚下了大雨发了山洪一样。据老人们说,这正是年成不好的征兆:来年将要闹水灾了。传说,龙泉洞系东海之细尾,可测天观地,预知祸福,洞中藏有小青龙呢。记得小时候,我们经常想去洞中看一看那条小青龙,但总又一方面水太冷,二是大人们是决不容许人进洞中的,怕是惊动了青龙将带来无穷灾难。但也有人说,在过去日本侵华时,一些人为了躲避日本人的杀戮,曾进入洞中好几天,虽然洞中漆黑一团,但渴了掬把泉水,饿了啃口干粮,总比在外**本人抓走或枪杀要好。我常痴想,当时人们进入泉水洞后怎么就没有惊动小青龙呢,难道它也想保护一下老百姓吗?如果是这样,那它是一条多么可爱的小青龙呵!如今它仍在洞中吗?或许已飞到天上去了吧!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4)

——《*石拱桥》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学*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 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

  3、 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

  教学设想:

  (1)、抓好预*,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匀称

  3、 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 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 *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 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 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第二部分。

  1、 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 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 )( )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 )桥

  (2)8、9段分别写了( )( )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 打比方 外

  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 内

  二、(3--9)赵州桥 特点 历史 结构 外形、设计者 整体-局部

  卢沟桥 特点 外形 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梳理

  1、 本文共分几部分?*石拱桥有何特点?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 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 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 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 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 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石拱桥》教案6篇(扩展5)

——*石拱桥教案 (菁华5篇)

  编辑寄语:本教案是我对整节课或本课时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的归总,希望对老师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正确、流畅地朗读,并能基本背诵课文。

  3、揣摩语言,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体会狼与屠户的形象,把握文章主旨。

  4、拓展延伸:多角度分析问题;关注社会,探究人与动物的关系。

  教学重点:

  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积累文言词语,体会语言的精妙。

  逐步培养学生客观认识社会,对美好自然的关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老师搜集有关狼的文章及图片:如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及一组狼的图片;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文言词语的多义现象,反复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圈点勾画,有疑难之处画上“?”。搜集与狼有关、带狼字的成语或歇后语,根据自己的了解画出狼的形象或与情节有关的画面。

  教学内容:

  《狼》出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之二,情节曲折紧张,语言描绘生动形象,既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也突出了屠户的勇敢机智。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故事情节,并训练求异思维,如:狼真的该杀吗?

  教学步骤:

  (一)导入:出示狼的图片,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先前的了解。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片上的是什么动物?在生活中,你是否见过真正的狼?或许我们更多的只是在公园里、电视、图画、文学作品中了解过狼的形象。然后师生共同交流有关狼的知识:如狼外婆、狼和小羊、以及有关狼字的成语“如狼似虎、引狼入室、豺狼当道、狼奔豕突、狼藉满地”等。(可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得出结论:

  狼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总不够光彩——反面的形象。

  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狼有关的作品《狼》。仔细看一看,这一作品是作者是谁?

  学生回顾有关蒲松龄的知识。教师出示材料。

  如: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省淄川县(现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加深了他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他毕一生精力完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8卷、491篇,约40余万字。《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欣赏歌曲:《说聊斋》。

  (二)整体感知

  1、朗读并熟悉课文。

  (1)教师范读,创设情景:(同时结合flash朗读)

  声情并茂,有急有缓,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阅读节奏。使学生初步解决阅读障碍。

  2、引导学生再自读课文,并解决下列问题

  (1)读一读课文,解决暂时不懂的字,不理解的词。

  (2)小组合作,质疑释难。根据注释梳理文句,完成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好了,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现在,如果有同学还有对文章的内容及字词不理解的话,请自由提问。

  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字词,老师可略作归纳,然后讨论解决。(教师完成指导)

  缀行()屠大窘()苫蔽成丘()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目似瞑()隧入()狼亦黠矣()

  3、检查阅读。

  如果大家都对文章的内容没什么疑问了,老师出示材料考察一下。

  4、看来大家都还解决的不错,请看下边的图片,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复述课文吗?

  (1)复述:进一步理解,熟悉课文

  (2)进一步明确故事的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三)赏析

  (1)文中有两个形象,让学生自己选择并扮演其中的一个形象,以该形象的语气来说说当时的想法。这样可以深入的了解课文,加深对内容的理解。

  (2)让学生根据同学的自述,分别概括出两个形象的性格特征。提示:可提示学生分析这些词语时从动作,神态或者心理方面表现狼的贪婪,凶狠、狡诈和屠户的恐惧、机智等

  (3)议狼:请学生多角度评价课文,并得出自己的启示。。

  (4)你能说说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吗?或学*本文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提示:对待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胜利。(答案不求一致,尽量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5)课文最后一段在写法上与前面有何区别,它起什么作用?(议论,点明主旨。同时明确这类文体的写法:在记叙的基础上发表议论,表明态度、观点)课文写的狼是否有别的含义?从而了解《聊斋志异》的特点:揭示当时社会现实,有嘲讽的意味。然后抽读,看怎样才能读出讽刺的意味?

  (6)在这个故事中,发生矛盾、进行斗争的两方,一方是屠户,另一方是狼,这两方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谁处在主动地位,谁处在被动地位呢?故事的结局给你怎么样的启示?

  (四)拓展

  1、从课文中,我们感受到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它还是反面形象,是坏人的象征,杀狼理所当然,顺理成章。那么狼真的是那么可憎可恶吗?抛开课文,联系社会,我们对狼还有别的认识吗?可以查阅相关资料,老师也可以提示探究方向,推荐书目,蒲的另一篇文章。

  2、我们现在已经很少见到狼了,从生态*衡的角度讲,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狼?

  3、展开想象,将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提倡求异思维,可以改变故事的结果。

  附:板书

  狼

  狼缀行——假寐诱敌——打洞——被杀:狡诈、凶残

  屠户遇狼——惧狼——避狼——杀狼:机智、勇敢

  (五)课堂练*:

  <一>、说出下列红色字的意思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缀行甚远

  3、一狼仍从择其善者而从之

  4、恐前后受其敌

  5、顾野有麦场

  6、弛担持刀

  7、一狼径去。

  <二>、用现代汉语解说下列语句

  1、并驱如故

  2、其一犬坐于前

  3、目似瞑,意暇甚

  4、一狼洞其中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三>、背诵练*。

  (六)、歌曲欣赏《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词曲:齐秦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掠过

  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

  不为别的

  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

  教学目的:

  1.了解*石拱桥的特点。

  2.理清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品味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抓住*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说明文的一些问题知识,初步感知了课文,分析了*石拱桥的特点,并欣赏了*十大名桥之一的赵州桥,现在,我们将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石拱桥的又一杰作——卢沟桥。

  二、关于卢沟桥

  1.欣赏图片

  2.赏析课文

  思考:

  (1)本文介绍了卢沟桥哪些方面的特点?

  (2)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请具体说一说。

  (3)既然两个例子都能体现*石拱桥的'特点 ,作者为何不只选其中一例说明呢?

  (4)作者选取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因为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石拱桥的典范,也因为它们各具特色,请大家分小组讨论一下两座桥各自的特点,比较它们的异同。

  (5)为什么先说赵州桥,再说卢沟桥?

  (6)*石拱桥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7)文章最后一段写*石拱桥*代的发展,试分析一下本段的结构。

  三、现代桥梁欣赏

  PPT图片展示

  四、了解本文说明顺序

  从整体看,全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

  五、课堂练*

  学完了本课的课文,让我们来做几道练*,及时巩固我们所学的知识

  (一)说说句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为了准确地说明情况,没有绝对地说是“最早”出现。这样表达,程度较轻,更加准确。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 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

  3.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只是强调石拱桥的分布范围很广,

  但并不排除有没有石拱桥的地方。

  4.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左右”是估计的时间,并不确定。

  5.(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

  “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

  经过限定的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

  (二)指出下列各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打比方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282年。

  引资料、列数字

  3.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洪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作诠释

  4.每个柱头上都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

  六、课堂小结

  《*石拱桥》抓住了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和准确严密、生动而富有文采的语言进行说明,既介绍了石拱桥的知识,又为我们说明文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值得我们学*和借鉴。

  七、布置作业

  桥梁无处不在,请你介绍一座你熟悉的桥梁,合理安排说明顺序,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说明文。

  活动目标:

  1.了解石拱桥的桥拱、桥身、桥面的结构特点和多样性。

  2.尝试在背景图上用虚涂和勾线的方法设计座自己喜欢的石拱桥。

  3.感受*石拱桥造型的对称美和装饰美。

  活动准备:

  1.幼儿前期简单地了解石拱桥的基本构造。

  2.深色蜡笔、有背景的绘画纸幼儿每人1套。

  3.《*石拱桥》课件。

  活动过程:

  1.欣赏各种各样的石拱桥。

  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石拱桥,感受石拱桥的多样性。教师提问:“图片上有许多石拱桥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拱桥?石拱桥的色彩是怎样的?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石拱桥,这些石拱桥的造型都不一样,色彩给人一种古老、古朴的感觉。

  2.欣赏石拱桥的课件,体验桥拱、桥面、栏杆造型的对称美和装饰美。

  (1)欣赏石拱桥图片,感受桥拱的造型特点。

  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桥拱是什么样子的?这些石拱桥各有多少个桥拱?最高的桥拱在哪里?两边的桥拱数量是一样多的吗?”

  小结:这些石拱桥的桥拱数量是不一样的,有单拱、三拱、五拱,还有的是更多拱,中间的桥拱最高,两边是相互对称,逐渐变低的。

  (2)教师引导幼儿观赏桥面的造型特点。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桥面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关注桥面的曲直变化,发现桥面跟随桥拱的高度而变化,桥拱越高,桥面的弯度也越大。

  小结:石拱桥的桥面有的是**的,有的是弯弯的,还有的像梯形

  (3)欣赏石拱桥栏杆的造型特点,感受栏杆的美丽。

  教师提问:石拱桥的栏杆有什么样的造型、花纹?为什么人们在栏杆上装饰这些造型、花纹?

  小结:石拱桥栏杆的造型多种多样,栏杆上通常有漂亮的花纹和美丽的饰物,这些花纹和饰物让桥变得更美了

  3.幼儿创作“石拱桥”。

  (1)认识绘画材料,提出作画要求。

  教师出示有背景的绘画纸,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并启发幼儿像古代能工巧匠一样设计一座*石拱桥。重点启发幼儿设计构图和绘画的顺序:先画什么?画在哪里?

  小结:画石拱桥,可以先画拱形桥洞,再画桥面,画上栏杆后,石拱桥的形象就出来了,接下来可以在栏杆上用勾线的方法添画精致的花纹图案,这样画出的石拱桥很漂亮。

  (2)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重点指导幼儿绘画时注意桥拱的对称和间距相等,并把桥身上的石块添画得整齐,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造型各异的栏杆,用勾线法画完栏杆后,拿蜡笔用虚涂的方式为石拱桥涂画色彩。

  4.作品欣赏与分析。

  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围绕石拱桥的桥拱、桥面栏杆的造型进行交流,进一步感受石拱桥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知识。

  2.明确本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点,学*作者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说明对象。

  3.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快速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

  4.仔细品读文章语句,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过程与方法:

  1.默读,圈点勾画。

  2.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古代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认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2.体会说明文的准确严谨和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的治学严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概括、筛选信息,明确*石拱桥的特点。

  2.学*作者抓住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石拱桥。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本文由一般到特殊、概括到具体、整体到局部以及从先到后的时间顺序,体会作者的说明技巧。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圈点勾画法和学生合作学*、讨论交流;教师在关键处和难点要给予及时点拨;在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刚刚学*说明文,所以本文的学*贵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逐步体会说明文的文体特点而不是教师强行灌输。

  2.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同时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重视总结提升。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几个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展示两段针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表达方式的文字表述(一为描写,一为说明),请同学体会、比较,谈差异。

  2.教师小结,引出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设计意图】为后面说明文的学*做铺垫,让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记叙文与说明文的文体差异。记叙文以叙述、描写为主,侧重于抒发作者感情,语言比较生动而形象,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目的是介绍知识,语言往往比较*实、简洁。

  (二)说明文文体知识简介

  简要介绍说明文文本知识。(见PPT课件)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初次正式介绍说明文,本文也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所以,在开始学*时要给一些必要的补充知识。

  (三)整体感知

  1.明确文章说明对象。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是否可以把题目改为以下之一?为什么?

  候选题目:石拱桥、*古代石拱桥、*石拱桥的典型杰作──赵州桥和卢沟桥。

  (2)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

  行文由拱桥,然后到石拱桥,第三段开始进入文章正题──*石拱桥的介绍;文章只是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来说明*石拱桥的突出特点,目的并不是为了介绍这两座桥。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石拱桥”,这是个名词性偏正短语,其核心词语是“桥”,它的基本作用是“在江河之上,发挥交通作用”。“桥”字前面有三个修饰语。“*”明确了区域,“石”限定了其材质,“拱”明确了桥的形态。

  小结全文框架结构,如下:

  石拱桥:(1~2)

  *石拱桥:古代状况(3~9)

  当代发展(10)

  【设计意图】本文内容丰富,通过题目改换和拆解这两种形式,首先,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本文的说明对象,同时顺便复*之前学过的短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其次,在明确说明对象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全文内容,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各段之间关系,这就完成了整体感知全文,梳理文章框架结构的工作。

  2.概括说明对象的主要特征。

  (1)*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你是怎么得出的结论?

  (2)学生默读、思考、讨论交流。

  (3)教师点拨、小结。

  明确*石拱桥的主要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第三段和赵州桥的相关段落(特点、说明顺序等),学生举一反三自己分析卢沟桥部分。最终总结概括提取信息的方法:

  ①分清结论句和支撑句,抓住结论句。如:第三段1、3、4句。

  ②理清文章层次,根据文章层次概括。如:第五段,大体是总分总的结构。

  ③根据内容和层次自己提炼概括。如:第四段。

  ④根据语言标志。如:不但、而且、同时(第五段);首先、其次、再其次(第九段);设问句(第九段)。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关注第三段对*石拱桥整体性的介绍后,请学生举一反三,继续概括其他段落,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概括、提取信息的能力;对赵州桥的分析是重点,在相关段落的分析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作者是通过赵州桥这个例子来具体说明*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的。

  (四)学*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第三段如果压缩到最精简,应保留哪些句子?其余的语句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2.请再在文中找到几处运用了说明方法来介绍*石拱桥特点的地方。

  3.教师总结常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第一问让学生明白运用了说明方法的句子往往出现在“特点”之后,起到支撑作用,是为了更充分具体地说明这一特点。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石拱桥的特点,同时了解更多的说明方法。

  (五)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

  1.你觉得下面语句中哪些词语的运用格外严谨、准确,为什么?

  (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3)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