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纸船——寄母亲教案1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③道德、情感、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冰心生*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冰心的作品——《纸船》,这小小的纸船曾满载着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学生看注释了解冰心概况。

  2、请同学根据收集的资料对冰心的情况加以补充并介绍背景。

  三、朗读诗歌

  1、过渡:本学期我们读过不少的现代诗,也学*了不少读诗的方法,许多同学对

  朗读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预*中,一些同学用心地自己录制了《纸船》的朗读带。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放录音带二至三盒,学生欣赏。)

  2、小黑板出示评价标准,请同学评价。

  诗歌朗读评价标准:

  (1)读音准确。

  (2)停顿正确。

  (3)语速适中。

  (4)重读恰当。

  (5)语调适当。

  (6)配乐和谐。

  3、教师引导学生划分节奏、划出重音。

  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指名读,教师评价。

  四、整体感知

  1、教师适时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学生归纳总结)这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母亲的深情呼唤,是献给母亲深情的歌。

  2、全诗共三节,每节各表达了什么内容?

  (学生归纳总结)第一节写叠纸船;第二节写抛纸船;第三节写纸船进入母亲的梦乡。

  五、阅读赏析

  四人小组细读诗歌,从不同角度提出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三至五个并解答,然后全班交流。

  六、写法探讨

  古今中外表达母爱的诗作很多,但这首诗却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诗人以孩子般的纯洁和天真,从儿童的游戏世界找到一个可以寄托对母亲无限思念的物品——纸船,并以此展开自己的情思。纸船在这里有哪些象征意义呢?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板书:

  (见板书设计)

  [教师小结]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邮轮在巅簸中驶向一个陌生的国度。诗人此去远涉重洋,相隔千里,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没有可以寄托思念的,所以诗人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人母亲的梦中。这一想像新奇、大胆,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的强烈思念,对母亲深情的爱。

  七、拓展延伸

  在生活中,我们大家其实也常常会借物抒情。亲人生日时,送上一串精心叠出的千纸鹤;朋友远行时,捧给一盒辛苦折成的幸运星,即使你什么话也不说,但纸鹤、星星已代表了你的心。我这里就珍藏着今年教师节,一位同学送我的一串美丽的千纸鹤。我还为此写了一首小诗。下面,我想读给同学们听听:

  千纸鹤

  伏在办公桌前

  我匆忙批改着又一叠

  小山一样高的作业

  “老师,祝您节日快乐!”

  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随之

  一样东西递到眼前

  抬起头

  一个漏出洁白牙齿的笑脸闪过

  随即

  便消失在门外

  打开纸包

  呵,好美的一串千纸鹤

  闪着熠熠的光辉

  仿佛展翅欲飞

  挂它在我的书桌前

  疲惫时

  抬起头

  恍若看到了那纯洁美丽的笑脸

  失落时

  抬起头宛如有一双双清澈明亮的眸子

  闪着期待、鼓励的目光

  于是

  伸伸臂

  捶捶酸痛的脖颈

  我又低头

  用心写出

  一串串朱红的作文评语

  现在,请同学们也选一个具体的形象来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感情吧。

  (学生创作,交流)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诗。

  附:板书设计

纸船——寄母亲教案2

  学*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

  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

  (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纸船——寄母亲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诗的特征 (认知目标)

  2、掌握诗的内容(能力目标)

  3、体验诗的意境(美育目标)

  4、感悟作者的情感(德育目标)

  二、教法、学法

  1、情境烘托与熏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

  2、读中求知的方式;

  3、教师“启发式”、“讨论式”;

  4、学生“自主、探究式”;

  三、课时:一课时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朗诵带、歌曲带等。

  五、教学过程:

  1、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旋律中,《纸船——寄母亲》的朗诵响起(播放朗诵带);

  2、同学们轻声附和;

  3、朗诵结束,老师饱含深情的:同学们,世上有一种感情最深厚——这就是亲情;世上有一种爱最伟大——这就是——(学生回答“母爱”),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写信、唱歌、写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世纪老人冰心的诗作《纸船—寄母亲》

  板书:《纸船——寄母亲》

  [初读]

  1、学生自己初步划分节奏,标示重音;

  2、学生自由读,圈点批画,初步感知诗歌大意。

  3、老师介绍背景(1923年夏天,23岁的冰心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到美国留学。离上海后10天,在船上,在远离故乡、远离母亲的茫茫大海上,女诗人冰心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思念母亲的诗。

纸船——寄母亲教案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诗的内容和体会作者分别借纸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想象能力和欣赏能力,背诵冰心的《纸船—寄母亲》。

  3.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以纸船为凭借,进行*作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主题和难点探究培养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游子对母亲深情的思念与依恋,培养学生爱母亲、爱祖国的感情。

  ·体会诗中童真雅趣,激励学生保持一颗天真纯洁的心。提升审美情趣,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难点分析:

  ·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通过精品细读,领悟诗情,理解主题,品味诗中的情感,体验诗人思念之中的爱和悲哀。

  ·用多种方法诵读,在诵读中体会诗中的真挚情感,学生合作探究研读诗句,理解体会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领会诗歌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童真雅趣、抒发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运用这种方式进行简单地表达训练。

  设计理念:《纸船》是一节非常本真的课,这是一首离学生心灵很*很*的诗,她的价值就在于她一往深情却又并不完美。

  只有教师把学生真正放在主体的地位上,他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真正认识到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实现沟通与合作的过程,他才能从这一理念出发来设计教学;只有教师把阅读过程看作是每一个学生都要同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他才会去寻找课文内容的共鸣点,并且选择最能引发学生兴趣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也铸就了这节课的呈现方式――现场诗歌研讨会。

  课前准备:

  录音等音频资料、课件、作者相关背景材料,纸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同学们,你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孙,叫孙悟空。啊!错了,太紧张了!我叫孙莹,虽然不叫孙悟空,但我会孙悟空的72变,信吗?

  第一次见面送你们个礼物。同学们,屏住呼吸,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同学们从桌堂里拿出纸船)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纸船—寄母亲》。

  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冰心的《纸船》。(配乐诗朗诵,动人的音乐萦绕教室)

  (三)走进写作背景。

  同学们,1923年,才二十出头的冰心第一次离家到美国求学,在茫茫的太*洋上,她非常想念妈妈,于是情不自禁写下这首小诗。让我们齐读课文,感受这份真挚的思念。

  (四)以“万水千山”一词指导朗诵,深化情感。

  师:小诗的情感高潮在哪一节? 。

  对,最后一小节,让我们再一次充满深情地读最后一节。

  (重点指导“万水千山”一词的朗读)

  我觉得对“万水千山”的处理不够好,来,四个小组一组读一次,中间不要间断。

  (指导朗读的技巧语速快慢。)

  一起读一下这四个字。

  二、诗歌研讨会,走进文本。

  (一)一封信激活课堂。

  同学们读得真好!冰心是一位儿童作家,她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小桔灯》、《寄小读者》。冰心还给同学们写了一封信,叫《又寄小读者》。今天我把这封信也带来了,同学们想不想看看信的内容?

  (出示信的内容,让同学们推荐一位朗读较好的同学来读)

  又寄小读者

  我的亲爱的小朋友们:

  很高兴咱们能因为《纸船》有了这次交流的机会。如果这首小诗也能像《小桔灯》和《寄小读者》一样,能触动朋友们心中的一些美好情感,那于我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写纸船的时候,我还非常年轻,写作经验不足。而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诗歌中更有许多字、词、句等方面的问题值得探讨,所以,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愿望:如果能就此诗和小朋友们举行一次“诗歌研讨会”,那该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我就以这封短信作为邀请函吧!小朋友们,我相信,因为有了你的努力,《纸船》一定会更加优美动人。

  最后,祝愿你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你们的冰心奶奶

  1999年1月

  (二)冰心奶奶是世界上有声誉的大作家,我们却是无名小辈,修改她的作品,大家怕不怕?好,现在就让我们四人为一小组,研讨《纸船》这首小诗,指出你认为好的地方并说说理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一起交流。

  (学生互评,老师指导)

  重点引导学生解析“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每天”“总希望”“含着泪”“求”等这些词语,从中领悟作者的感情。

  (三)如果冰心奶奶看见今天的研讨会一定会很开心,同学们老师也有一个问题,诗人叠纸船时为何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伤?

  (诗人告诉母亲,这梦中的纸船是含着泪叠的,这是思乡的泪,念母的泪。诗人祈求纸船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的悲哀的情怀,流到母亲的身边,希望母亲能感受到她此时的思念之情。)

  三、拓展延伸,背诵全诗。

  这只小船虽小,却载满了诗人对母亲后厚重的思念,思之越切,爱之愈深。也因为我们心中有爱,所以能读懂诗人的爱。这首深情的小诗,不觉让我们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多年后,一首《纸船》驶进我们心灵深处,使我明白:母爱是盖在身上那暖暖的棉被;母爱是为我盛上热腾腾的饭菜……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仿照老师的说话格式,说出你体会到的母爱还是什么呢?

  (播放舒缓的音乐)

  孩子们,老师真为你们高兴,你们终于明白了母亲的唠叨不再是罗嗦和多余了,老师提议:让我们在此向我们的妈妈大声说出:妈妈,我爱您!把你想对妈妈说的话写在纸船上,回家送给妈妈。

  (课件显示“妈妈,我爱您”,音乐伴奏)

  同学们,你们的真情打动了我,我忍不住要告诉你们,冰心奶奶的信实际上是来自于天堂。信是我杜撰的,但老师的感动是真的。老师感动于同学们有一颗感受诗歌、感受爱的一颗真挚的童心。

  亲爱的同学们,倘若你梦中看到一只很小的船儿,请不要惊讶它无端如梦。这是你们亲爱的孙老师用爱与真诚的祝福叠的,万水千山,求它美丽你们别样的童年。

  (课件显示上段文字,课堂在舒缓的音乐中结束)

纸船——寄母亲教案5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教案6

  教学目标: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3、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教学重点:

  1、 能基本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2、 能理解本诗的主要内容和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

  能通过对诗歌形象的感受,感悟母爱,领悟母女深情。

  教学准备:

  1、 引入材料:《千纸鹤》。

  2、 典型材料:《纸船》。

  3、 延伸材料:艾青《我爱这土地》。

  教学过程:

  1、 导入知识点。

  (播放邰正霄的《千纸鹤》,让学生感受歌手在歌曲中借反反复复叠千纸鹤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一种思念。)叠千纸鹤可以寄托一个人的思念,今天我们要学的《纸船》,诗人借叠纸船要给我们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童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纸船》是冰心1923年考上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赴美留学的途中写的。诗中表现了诗人对母亲的无限的思念和远离母亲的惆怅。下面我们一起来学*《纸船》。

  (听配乐朗诵,体会诗人的感情)

  (要求自由朗诵,注意:诵读时,结合自己的理解和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创设的意境;借助以前的诵读经验,试着划出节奏和重音。)

  (请同学诵读,师生共做评价)

  2、 知识点揭示。

  (诗的知识)讲解:新诗就形式而言,在格律上约束不大,形式灵活;就内容而言,多抒发诗人的内心感受,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诗歌表情较含蓄,常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表现手法,借助形象来抒情。

  提问:这首诗共有三节,依次概括为:叠纸船——抛纸船——船入梦乡。在第1、第2诗节中,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怎样表达了对母亲思念的深沉而执着?第3诗节中诗人展开联想和想象,创设了怎样的情景?这一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学生在诗中标注,小组讨论)

  讲解并板书:“从来不肯”、“总是”、“一只一只”、“仍是”、“每天”等词语写出了思念之深、之执着(具体分析略);第3诗节创设了一个感人场景:自己叠的纸船飘进了母亲的梦里。“含着泪”、“爱和悲哀”形象地抒写了思念之苦、之切、之强烈,将全诗的感情推向**。

  讨论:诗题“纸船”有什么特殊含义?作者为什么要选择“纸船”来表达思念母亲的情感呢?(小组讨论并回答)

  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纸船”形象有特殊的内涵和象征意义,它象征了漂泊无依、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也表现出诗人美好的心愿。

  创作此诗时,诗人身处邮轮,面对茫茫大海,无法与母亲联系,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可想而知。大海复苏了诗人的童心,在*民间,又有以放纸船寄托希望的*俗,诗人幻想小小的纸船能载着沉沉的思念到母亲身边,因此选择“纸船”这个具体事物,比较自然。

  3、 知识点强化。

  出示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请同学们欣赏,按照“感受——共鸣——再创”的方法,以学*小组为单位,体会诗歌的情感和表现手法,写出发言要点。

  以每人选的诗歌为例,谈谈对诗的内容即形式的理解,请同学在全班作发言。

  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冰心的诗,了解了新诗的形式和写法,学会了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也被洋溢在其中的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深深打动。爱是相互的,母亲爱我们,我们更应该用心去报答母亲。

  4、 知识点延伸及回归。

  “诗言志”,它通过具体的形象、创设意境,表达作者的情感。请同学们饱含对母亲的爱背诵这首诗,再次体会诗人托船寄情的构思,体会那一只只用心良苦的纸船中盛满的无尽的爱与思念。

  对抒情性较浓的文学作品的鉴赏,与诗歌的赏析方法一样,都需要在阅读中通过作者的想象和联想去深入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5、 知识点检测。

  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

  本诗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方法,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爱,模仿这种形式,写一段话或一首小诗,也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抒发对母亲的爱。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5篇)

《纸船寄母亲》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体会、把握诗歌情感;

  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悲哀”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

  (二)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

  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

  3、教师范读

  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处理,用声音来再现诗人的丰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请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课件:音乐)

  4、学生练*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5、学生个读

  6、学生齐读

  读着这首精美的小诗,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那真诚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全诗。与冰心一起走进这艘思念的小船吧!(教师起头)

  (三)精读品析

  1、有的是诗人喜欢用思想对别人说话,显得高深、玄奥;有的诗人愿意用心灵和我们交谈,冰心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中都有哪些写得精彩的地方呢。先让我们看第一节诗,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一节诗中你认为那些词语用的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总是、一只一只、很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创造性地思考,互助解决学*中的问题。教师指导、引导启发。)

  2、涛声阵阵,天风吹卷,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颠簸的邮轮载着一颗孤独的心灵驶向陌生的国度。从此远离了祖国,从此远离了母亲,此刻,窗外虽有大海的壮美,虽有太*洋的浩瀚,而诗人都无心欣赏。她只是默默的叠着一只一只小小的纸船,然而这些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叠成的小船,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用诗句回答。)那么从这第二节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学生:心中永存希望)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念的船儿呀,你漂洋过海,飞跃万水千山,流到母亲的梦中吧!“求他载着她的爱与悲哀归去”。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巧妙的结局啊!那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一节诗与前两节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三节诗之间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第三节诗是想象、虚写。叠纸船、抛纸船是为了梦纸船作铺垫。)在这节诗中,同学们觉得那些地方写的非常精彩呢?(学生质疑讨论完成:无端、求他在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下面,让我们再齐读一遍全诗,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不理解。(学生质疑讨论)

  (四)美读欣赏

  1、一艘小小的纸船飞跃重洋,从异乡女儿的心里流到故乡母亲的梦中,托起它的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满载着的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李子,来同大家一起学*这首诗。让我们与李子老师一起再一次步入这艘满载着爱与思念的纸船吧!(课件)

  2、首隽美的小诗,文情并茂,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和着音乐练*两遍,然后请同学为我们配乐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4、这首小诗真是太美了,每一次朗读,都仿佛与这位“最具爱心、也一般温柔的”世纪老人作了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仿佛游历了一次丰富的情感旅程。下面,让我们用两分钟时间把这首小诗背下来,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好吗?

  5、提问背诵。

  6、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冰心的诗歌,不仅书写母爱,有许多的.小诗,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童心的热爱。她的这些小诗含义隽永,文词清雅,被称为“冰心体”,这些小诗,后来结成《繁星》、《春水》两部诗集。老师今天从中选取了几首小诗,请看屏幕。

  2、冰心是世界上书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正如她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用纸船,寄予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泰戈尔老先生也曾永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最无私、最伟大,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给大家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模仿《纸船》写一段文字或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课件出示)

《纸船寄母亲》教案2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教案3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

  授课时间:

  20xx年10月9号

  学*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纸船寄母亲》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体会、把握诗歌情感;

  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悲哀”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

  (二)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

  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

  3、教师范读

  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处理,用声音来再现诗人的丰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请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课件:音乐)

  4、学生练*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5、学生个读

  6、学生齐读

  读着这首精美的小诗,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那真诚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全诗。与冰心一起走进这艘思念的小船吧!(教师起头)

  (三)精读品析

  1、有的是诗人喜欢用思想对别人说话,显得高深、玄奥;有的诗人愿意用心灵和我们交谈,冰心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中都有哪些写得精彩的地方呢。先让我们看第一节诗,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一节诗中你认为那些词语用的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总是、一只一只、很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创造性地思考,互助解决学*中的问题。教师指导、引导启发。)

  2、涛声阵阵,天风吹卷,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颠簸的邮轮载着一颗孤独的心灵驶向陌生的国度。从此远离了祖国,从此远离了母亲,此刻,窗外虽有大海的壮美,虽有太*洋的浩瀚,而诗人都无心欣赏。她只是默默的叠着一只一只小小的纸船,然而这些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叠成的小船,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用诗句回答。)那么从这第二节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学生:心中永存希望)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念的船儿呀,你漂洋过海,飞跃万水千山,流到母亲的梦中吧!“求他载着她的爱与悲哀归去”。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巧妙的结局啊!那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一节诗与前两节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三节诗之间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第三节诗是想象、虚写。叠纸船、抛纸船是为了梦纸船作铺垫。)在这节诗中,同学们觉得那些地方写的非常精彩呢?(学生质疑讨论完成:无端、求他在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下面,让我们再齐读一遍全诗,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不理解。(学生质疑讨论)

  (四)美读欣赏

  1、一艘小小的纸船飞跃重洋,从异乡女儿的心里流到故乡母亲的梦中,托起它的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满载着的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李子,来同大家一起学*这首诗。让我们与李子老师一起再一次步入这艘满载着爱与思念的纸船吧!(课件)

  2、首隽美的小诗,文情并茂,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和着音乐练*两遍,然后请同学为我们配乐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4、这首小诗真是太美了,每一次朗读,都仿佛与这位“最具爱心、也一般温柔的”世纪老人作了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仿佛游历了一次丰富的情感旅程。下面,让我们用两分钟时间把这首小诗背下来,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好吗?

  5、提问背诵。

  6、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冰心的诗歌,不仅书写母爱,有许多的小诗,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童心的热爱。她的这些小诗含义隽永,文词清雅,被称为“冰心体”,这些小诗,后来结成《繁星》、《春水》两部诗集。老师今天从中选取了几首小诗,请看屏幕。

  2、冰心是世界上书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正如她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用纸船,寄予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泰戈尔老先生也曾永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最无私、最伟大,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给大家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模仿《纸船》写一段文字或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课件出示)

《纸船寄母亲》教案5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5篇)

《纸船寄母亲》教案1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体会、把握诗歌情感;

  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悲哀”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

  (二)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

  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

  3、教师范读

  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处理,用声音来再现诗人的丰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请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课件:音乐)

  4、学生练*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5、学生个读

  6、学生齐读

  读着这首精美的小诗,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那真诚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全诗。与冰心一起走进这艘思念的小船吧!(教师起头)

  (三)精读品析

  1、有的是诗人喜欢用思想对别人说话,显得高深、玄奥;有的诗人愿意用心灵和我们交谈,冰心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中都有哪些写得精彩的地方呢。先让我们看第一节诗,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一节诗中你认为那些词语用的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总是、一只一只、很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创造性地思考,互助解决学*中的问题。教师指导、引导启发。)

  2、涛声阵阵,天风吹卷,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颠簸的邮轮载着一颗孤独的心灵驶向陌生的国度。从此远离了祖国,从此远离了母亲,此刻,窗外虽有大海的壮美,虽有太*洋的浩瀚,而诗人都无心欣赏。她只是默默的叠着一只一只小小的纸船,然而这些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叠成的小船,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用诗句回答。)那么从这第二节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学生:心中永存希望)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念的船儿呀,你漂洋过海,飞跃万水千山,流到母亲的梦中吧!“求他载着她的爱与悲哀归去”。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巧妙的结局啊!那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一节诗与前两节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三节诗之间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第三节诗是想象、虚写。叠纸船、抛纸船是为了梦纸船作铺垫。)在这节诗中,同学们觉得那些地方写的非常精彩呢?(学生质疑讨论完成:无端、求他在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下面,让我们再齐读一遍全诗,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不理解。(学生质疑讨论)

  (四)美读欣赏

  1、一艘小小的纸船飞跃重洋,从异乡女儿的心里流到故乡母亲的梦中,托起它的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满载着的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李子,来同大家一起学*这首诗。让我们与李子老师一起再一次步入这艘满载着爱与思念的纸船吧!(课件)

  2、首隽美的小诗,文情并茂,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和着音乐练*两遍,然后请同学为我们配乐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4、这首小诗真是太美了,每一次朗读,都仿佛与这位“最具爱心、也一般温柔的”世纪老人作了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仿佛游历了一次丰富的情感旅程。下面,让我们用两分钟时间把这首小诗背下来,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好吗?

  5、提问背诵。

  6、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冰心的诗歌,不仅书写母爱,有许多的.小诗,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童心的热爱。她的这些小诗含义隽永,文词清雅,被称为“冰心体”,这些小诗,后来结成《繁星》、《春水》两部诗集。老师今天从中选取了几首小诗,请看屏幕。

  2、冰心是世界上书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正如她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用纸船,寄予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泰戈尔老先生也曾永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最无私、最伟大,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给大家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模仿《纸船》写一段文字或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课件出示)

《纸船寄母亲》教案2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教案3

  教学工具:

  多媒体、录音机

  授课时间:

  20xx年10月9号

  学*过程:

  诗歌导入

  (出示投影片)同学们,这是一张什么图片?(学生回答:纸船)同学们,你可知道这只小小的纸船曾经载着一位游子对母亲的深切的思念?1923年秋,冰心赴美留学,在远离故土和母亲的浩瀚的太*洋上的孤舟里,冰心含着热泪,专心致志地叠着一只又一只纸船,然后抛到海里,她总希望有一只能够漂到日夜思念的母亲的身边。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我国著名女作家冰心创作的一首诗歌——《纸船寄母亲》,让我们随作者一同漂洋过海,一同来感受作者的赤子情怀。

  出示“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抓住重点字词,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3、体味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简介作者:

  1、(出示冰心年轻时代的照片和字幕)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学生朗读,教师简要评说:“*文坛世纪老人未能跨越世纪门槛”的确是我们民族的一种遗憾,但是冰心老人博大纯洁的灵魂和不朽的艺术作品却时刻激励感召着我们不断前行)

  教师导入:同学们,更详实地了解作者生*以及创作情况,将为我们更好的品评文学作品搭设一方*台,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的成果。让我们来更进一步走进冰心的世界。

  (学生自由交流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创作的有关资料)

  附:学生课堂交流资料摘录

  学生一:冰心创作风格被文坛称为“爱的哲学”,它的三个支柱——母亲、童心和自然,这可以在课后的《繁星》、《春水》的导读中得到印证;

  学生二:冰心的父亲是一位开明的具有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冰心自小是身着男装长大的。七八年的海边生活给冰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因此,冰心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常常提到大海;

  学生三:冰心是五四时期涌现出来的第一批现代作家,也是其中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使文学研究会的重要成员。“冰心”的笔名始于作者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

  学生四:根据诗歌的创作年代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冰心年轻时代正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也和诸多爱国志士一样,选择了先外出求学,后回国拯救国民的救国道路。这首诗歌便是作者这段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学生五:我阅读了《繁星》、《春水》这本书,我注意到了作者在1923年8月27日还创作了另一首诗歌,名字叫做《乡愁》。我们可以结合两首诗歌,进行比较阅读)

  朗读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读前提出要求: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划出诗歌中学生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

  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停顿、如何选择重音)

  整体感知:

  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游子对母亲深情的呼唤,寄给母亲最深沉的歌)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进行朗读比赛。

  学生根据银幕提示,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全诗。

  (出示字幕

  纸船寄母亲冰心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不灰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本节是作者的想象,全诗的高潮)

  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

  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八,二十七,一九二三太*洋舟中)

  学法指导:

  教师导入:诗歌是一门浓缩的语言艺术。它凝练、优雅,令人浮想联翩。将诗中的每一个字、每一词扩展开去,都将写出一首首动人的诗歌,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重点字词来感悟诗歌独特的魅力。

  (出示第一小节,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品味诗歌

  我从来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教师总结:“从来”、“妄弃”“留着”这些词语说明冰心对母亲的爱由来已久;

  “一只一只”、“抛”说明作者的心情迫切,深切地思念着自己的母亲。

  合作探究:

  1、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含着泪”:邮轮颠簸在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能够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远离母亲,以前钝化了的对母亲的情感突然间变得鲜明起来;女性纤柔敏锐的心灵难堪重负,灵魂难以得到解脱等等;《惆怅》一诗可以印证生病的冰心悲苦的心灵体验)

  2、作者为什么要借纸船来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冰心以孩子般的天真和纯洁,在儿童的游戏的世界中找到了寄托母爱的情感中介物)

  学生质疑:

  学生提出自己尚未解决的关于本首诗歌的疑难问题,由学生老师帮助共同进行解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第三小节最后一句中的“她”为什么不用“我”?)

  拓展延伸: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学生练笔,同学交流评价,老师点拨)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我们通过今天的学*,能够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早日成为一名建设祖国的栋梁。

《纸船寄母亲》教案4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学*、体会、把握诗歌情感;

  2、理解、体会诗中的重点语句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体难诗歌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1、朗读训练;2、感悟诗情

  三、教学难点:理解诗中“悲哀”情感

  四、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母亲节刚刚过去不久,那么,同学们在母亲节的时候,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母亲的爱的呢?(学生:鲜花、贺卡、实际行动、好成绩……)

  是啊,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然而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我国有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却离开了自己20多年从未远离过的母亲,孤身一人,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旅途,在茫茫的大海上,独坐舟中,她流下了思念的泪水,她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折出一只一只很小的纸船,抛在苍茫的大海上,任凭风吹浪打……一天,她竟然因思念母亲而小病于舟中。当晚,她梦见了自己至爱的母亲,来到了她的床头,手里端着药杯,伸手摸她的额头。第二天,她的病竟奇迹般的好了。

  这位作家就是被称为“感动了整个*的”、“最具爱心、夜一般温柔的”作家——冰心!也就是在这段孤独的旅程中,冰心写下了一篇含义隽永感人至深的优美短诗——《纸船》!(板书)

  (二)粗读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从古至今,名篇佳句不胜枚举,古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不仅说出了我国人民对于诗歌情有独衷,而且也指出了学*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方法,那就是——朗读。

  下面,就请同学们放声的朗读一遍这首小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如果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向小组同学请教,小组同学解决不了的可以向老师提出来。

  2、感知反馈朗读指导

  好,同学们读过一遍之后,都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思念、爱……)看来同学们对这首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有这样的感情,这首诗歌我们要用怎样的语速、怎样的情感来读呢?(缓慢、深情、真诚的)

  3、教师范读

  好,我国的诗歌特别适合于朗读。在朗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对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的处理,用声音来再现诗人的丰富情感。下面请同学们看屏幕,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同学们请注意诗句的停顿、重音、语速、语调。(课件:音乐)

  4、学生练*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两遍,然后我们找同学来读。

  5、学生个读

  6、学生齐读

  读着这首精美的小诗,仿佛感受到了诗人那真诚的情怀。下面,让我们大家一起读一遍全诗。与冰心一起走进这艘思念的小船吧!(教师起头)

  (三)精读品析

  1、有的是诗人喜欢用思想对别人说话,显得高深、玄奥;有的诗人愿意用心灵和我们交谈,冰心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诗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看看诗中都有哪些写得精彩的地方呢。先让我们看第一节诗,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一节诗中你认为那些词语用的非常好?说说你的理解。(总是、一只一只、很小……)(引导鼓励学生自由思维、创造性地思考,互助解决学*中的问题。教师指导、引导启发。)

  2、涛声阵阵,天风吹卷,漫无边际的大海上,一艘颠簸的邮轮载着一颗孤独的心灵驶向陌生的国度。从此远离了祖国,从此远离了母亲,此刻,窗外虽有大海的壮美,虽有太*洋的浩瀚,而诗人都无心欣赏。她只是默默的叠着一只一只小小的纸船,然而这些用了作者全部的情感叠成的小船,结果是什么呢?(请同学用诗句回答。)那么从这第二节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诗人呢?(学生:心中永存希望)

  3、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思念的船儿呀,你漂洋过海,飞跃万水千山,流到母亲的梦中吧!“求他载着她的爱与悲哀归去”。多么巧妙的构思,多么巧妙的结局啊!那么,有没有同学发现这一节诗与前两节诗的内容有什么不同呢?这三节诗之间在内容上有怎样的联系呢?(学生小组讨论:第三节诗是想象、虚写。叠纸船、抛纸船是为了梦纸船作铺垫。)在这节诗中,同学们觉得那些地方写的非常精彩呢?(学生质疑讨论完成:无端、求他在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下面,让我们再齐读一遍全诗,看看还有那些地方不清楚、不理解。(学生质疑讨论)

  (四)美读欣赏

  1、一艘小小的纸船飞跃重洋,从异乡女儿的心里流到故乡母亲的梦中,托起它的是女儿对母亲深深的爱,满载着的是女儿对母亲浓浓的思念。今天,老师特意请来了我国著名的配音演员李子,来同大家一起学*这首诗。让我们与李子老师一起再一次步入这艘满载着爱与思念的纸船吧!(课件)

  2、首隽美的小诗,文情并茂,令人感动,下面给大家两分钟时间,和着音乐练*两遍,然后请同学为我们配乐朗读。

  3、学生配乐朗读。

  4、这首小诗真是太美了,每一次朗读,都仿佛与这位“最具爱心、也一般温柔的”世纪老人作了一次倾心的交谈,都仿佛游历了一次丰富的情感旅程。下面,让我们用两分钟时间把这首小诗背下来,让这份美好的情感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里好吗?

  5、提问背诵。

  6、齐背全诗。

  (五)拓展延伸

  1、冰心的诗歌,不仅书写母爱,有许多的小诗,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童心的热爱。她的这些小诗含义隽永,文词清雅,被称为“冰心体”,这些小诗,后来结成《繁星》、《春水》两部诗集。老师今天从中选取了几首小诗,请看屏幕。

  2、冰心是世界上书写母爱最成功、最感人的作家之一,正如她所说的:“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用纸船,寄予了对母亲的爱与思念,泰戈尔老先生也曾永金色花抒发对母亲的爱。有人说“推动摇篮的手就是推动世界的手”。母爱最无私、最伟大,今天,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创造性的作业,给大家一个展示个性才华的机会。今天的作业:请同学们模仿《纸船》写一段文字或仿写一首小诗表达对母亲的爱(课件出示)

《纸船寄母亲》教案5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三)重点学*与训练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提示,想象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

  明确:海浪滔滔,海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远离祖国,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何时回到母亲的身边。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祖国思念亲人,漫漫旅途中便愈来愈感到孤独、惆怅。因此,作者挥笔写下了这首《纸船——寄母亲》来表达自己的这种对祖*亲的思念之情。

  2、第一节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前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深深思念由来已久。

  关键词语有:从不肯总是一只一只(引导学生朗读体会,并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指导)

  3、第二节中,诗人精心叠出的纸船抛入大海后,发生了什么样的结果?这种结果是令人心碎的,作者自己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还是“不灰心地每天地叠着”,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愿望能否实现,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能否寄托思念,能否排解孤独、忧伤。只有她自己不停地叠寄托自己对母亲深深思念之情的小纸船,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吹卷打湿不灰心总希望(集体朗读体会,并加以指导)

  4、第三节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这种写法在诗中有什么样的作用?并请找出表达句意的关键词语。

  明确:在第三节中,作者运用了想象的写法。这种写法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语有:梦中看见不要惊讶含着泪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

  5、诗中的纸船有什么象征意?(指名几名学生朗读,重在体味诗歌的情感)

  明确:纸船象征了作者爱母亲、爱祖国的那一片诚挚之心。

  6、引导学生学*借物抒情的写作方法。

  ⑴明确本诗的写作方法是“借物抒情”。

  ⑵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歌曲《千纸鹤》。

  ⑶问:《千纸鹤》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法?

  明确:运用了借物抒情的抒情方法,借千纸鹤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⑷因为环境的变化,我们每个人有时都会思念自己的同学、伙伴以及长辈。每当这种思念之情难以排遣的时候,你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寄托你的思念之情的?

  7、选几名学生配乐朗诵这首诗。

  (四)梳理、总结、扩展

  《纸船——寄母亲》这首诗运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借含泪叠的纸船纸船抒发了作者对母亲、对祖国的那一片深深的诚挚的思念之情。诗歌朗读起来,感情深沉浓郁,令人回味悠长。

  [布置作业]

  把你对同学、伙伴以及长辈的思念之情用借物抒情的写法写出来。字数500字左右。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纸船——寄母亲》教学设计3篇

  教学设想

  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而培养语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所描写的情景之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振,从而荡涤、升华自己的心灵,享受审美情趣。这是本教学设计重点之所在。所以,通过讲故事引领学生加深对母爱的深切理解;通过朗读让学生品味诗是如何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的;通过模仿诗中对母爱的表达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不知大家是否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华山下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含辛茹苦地把儿子抚养**时,自己却累花了眼苦驼了背。一天儿子爱上了一位居住在深山里的姑娘,却不知她是一只千年狐精。一日,两人在湖边散步,姑娘饿了,竟提出要他把他母亲的心捧来给她吃,更想不到的是他竟然一口答应了。儿子跑来,拿起刀,就将睡梦中母亲滚烫的心挖了出来,然后飞奔回去。不料在跨过小沟时,竟被杂草绊了一跤,将心摔出老远老远。这时传来一个声音:“儿呀,快起来。摔疼了吗?”说话的是母亲那颗血淋淋的心。

  如果说这是一则虚构的传说故事,那么下面的报道却是真实的:波黑战争中,埋在废墟里的母亲,割开自己的静脉,让孩子吸吮鲜血来延续孩子的生命。一位母亲在飞机失事时,用生命护卫着怀里的孩子,至死都没有松开搂抱孩子的手……。

  同学们,不知你在听到这些故事和报道时,你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你联想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加以表达吗?(学生回答)是啊,母爱如春光,沐浴着孩子的心灵;母爱如甘霖,滋润着生命的幼芽。世上没有一个母亲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可是作为孩子的你,是否知道母亲的生日呢?(两三个学生举手。)有没有说过:妈妈,我爱你!(无一人举手。)看来我们同学们*时把对母亲的爱是深藏在心里。不过我觉得,我们同时还要学会沟通与交流。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冰心,借助《纸船》与母亲倾情对话。

  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交流探讨

  1、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明确: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2、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

  明确:纸船。(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

  3、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

  4、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诗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

  5、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乐曲或怎样的旋律?

  6、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像,结合自身经历,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

  (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母亲的梦中吗?)

  7、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母亲:“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母亲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女儿的父亲,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

  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

  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

  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

  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

  8、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此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下面就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说一说你的心里话,与各位在座的同学们以及听课的老师们共享!!

  (相信学生肯定能够答出精彩!!)

  布置作业

  把今天读诗的感受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写一段心里话,收集到你的《心灵小语》中去,课下交流。

  执教感言: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能够使孩子们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目标离现实可能有点远,有句话说得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愿孩子们在这节课学*之后会有所收获!!

  一、教学目标

  了解诗歌的内容;反复朗读感受本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教学教法

  情境烘托与熏陶,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像;教师“启发式”;学生“自主、探究式”;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强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和学生一起叠纸船,并提问:如果要把你的纸船寄给你的一位亲人或者朋友,你准备在纸船上写上什么话呢?

  接下来我们看看冰心把她的纸船寄给谁呢?又写了些什么话呢?

  诗歌内容

  1、第一节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请一个同学朗读诗歌第一节。

  提问:为什么“我”不肯随便丢弃一张纸,要留着留着?

  回答:要留着叠成小船,并且一张纸要叠成很多很小的船儿。

  我们一张纸就叠一只小船,而诗人为什么要把一张纸叠成那么多的小船呢?这个问题我们暂且不回答。

  “我”的小船叠好了要干嘛呢?抛到海里。诗人是在轮船上。

  第一节内容:叠、抛纸船

  2、第二节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请一个同学朗读诗歌第二节。

  提问一:“我”叠的纸船抛到海里之后会怎么样?

  回答: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提问二:“我”小船都被破坏了,为什么还是要每天都叠着?说明“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回答:诗人一直都希望至少有一直小船能够到“我”到他到的地方去。执着,坚持,心中永存希望的人。

  提问三:第一节留下的问题,诗人为什么要把一张纸叠成那么多的小船呢? 回答:“我”希望叠的纸船到我希望他到的地方去,而纸船抛到海里不是被风吹回到船上,就是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不能到我要他到的地方,所以我要尽量多叠纸船,增加实现愿望的概率和可能性。

  第二节内容:纸船的命运,坚持叠抛纸船

  3、第三节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齐读诗歌第三节。

  提问一:第二节中“我”要纸船去的地方是哪儿?

  回答:母亲身边

  纸船可能漂洋过海到达母亲的身边吗?显然不能。于是诗人便遥想母亲在梦中能够看见一只很小的纸船。

  提问二:为什么要让母亲不要惊讶小船的入梦呢?

  回答:进入母亲梦中的纸船是“我”含着累叠的,载着她的爱和悲哀经过万水千山的跋涉到母亲身边的。

  提问三:为什么要用“求”字呢?

  回答:表明女儿渴望之切,希望纸船不管路途有多遥远,风浪有多大,也要将“我”的思念带给母亲的情怀。

  第三节内容:梦纸船

  [教学目标及重点]

  一、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念之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课型]

  教读课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当代著名散文大家杨朔借眼前的荔枝树,抒发了对“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的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借物抒情的诗歌——《纸船——寄母亲》(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

  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纸船和风筝》教案6篇

  【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

  识字。

  2、游戏识词:

  摘风筝。

  3、回顾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1~7自然段

  1、(示课件)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6自然段。

  2、学生汇报: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板书贴图:纸船和风筝)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乐坏了?

  3、指导朗读:(示课件)谁有信心,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

  刚才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⑶ 齐读课件里的四句: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

  ⑴ 课件演示:

  飘荡、漂流。这两个词语中,(边说边出示课件)哪一个应该配给风筝,哪一个应该配给纸船?为什么?

  ⑵ 比较句子:

  ①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 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⑴ 自由读。

  ⑵ 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⑶ 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课中操】

  《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拓展思维】

  1、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2、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一、复*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识字。

  2、游戏识词:“摘风筝”。

  3、回顾课文: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谁和谁的故事呢?(出示贴图)你们知道他们俩住在哪儿吗?(学生说完后上台贴图)老师指着板书朗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课文,感悟内容

  (一)学*1——7自然段。

  1、(示课件)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自由朗读2——6自然段。

  2、学生汇报:松鼠和小熊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板书贴图:纸船和风筝)在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乐坏了”?

  3、指导朗读:(示课件)谁有信心,能把这些句子读好?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刚才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大家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③齐读课件里的四句。

  过渡: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点小事吵了一架。小朋友,你们想一想,他们可能会为了什么小事而吵架呢?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边说边取下纸船和风筝)

  (二)学*7——11自然段。

  1、这时,(示课件)小熊和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他们分别做了些什么?下面,小组合作学*,一起到7——9自然段去找答案吧!

  2、汇报提出的问题。

  3、课堂练*:

  ①课件演示:飘荡、漂流。这两个词语中,(边说边出示课件)哪一个应该配给风筝,哪一个应该配给纸船?为什么?

  ②比较句子:

  ①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纸船了。

  ②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

  (说得真好!连我们的电脑也忍不住要表扬你了!)

  4、指导朗读:(示课件)你会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些自然段呢?

  ①自由读。

  ②指名读:学生评价;老师也可读,让学生评价。

  ③指一名领读,其他小声跟读。

  5、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心里也越来越难过了!这时,是谁受不了了?谁想读读这一段?你是用怎样的语气来读的?谁还想读一读?指导读(示课件)“如果……就……”,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6、听了松鼠的话,你愿意和松鼠和好吗?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松鼠会看见什么?(边说边贴上风筝)是谁放的呀?这真是一只美丽的风筝啊!松鼠看见了,有什么反应呢?(高兴得哭了)他又是怎么做的?

  7、学完了这篇课文,你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小熊和松鼠真是一对好朋友!他们不但主动交往成了好朋友,而且有了矛盾还能主动道歉言归于好!小熊和松鼠把纸船和风筝作为友谊的使者,传递他们的友情,真聪明!

  三、课中操:《找朋友》(放音乐)

  小熊和松鼠终于和好了,你们替他们高兴吗?让我们来唱首歌庆祝一下吧!

  四、拓展思维

  ①小朋友,当你和好朋友闹别扭时,你又很想和他和好,你会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呢?

  ②下面,老师就给个机会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好朋友表达心意吧!

  板书设计:

  以贴图为主(小熊、松鼠、纸船、风筝)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时间:

  2课时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题:

  小朋友,今天,我们来学*新课,谁会读课题?(指读)一起来读读吧!

  (二)检查预*:

  1.昨天预*,你读了几遍课文?(指说)

  2.课文中的难句子一定难不倒你!先自身试试吧!(自读)

  3.生字婴幼儿藏在句子里,都被你们认出来了,那他们站在一起呢?(自身认读一下,再把记字的好方法说给周围的小伙伴听!)

  5.谁都认识了?(指读)谁想把你记字的好方法跟大家交流一下,

  (三)导读感悟1 ~6段

  1.小朋友,在一座美丽的山上,有两座可爱的小房子,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还不清楚的,赶快到文中找答案)指说,是这样吗?我们去看看!(点击)哎,你怎么知道的?读读好吗?

  2.小朋友,松鼠住在高高的山顶上,而小熊呀却住在山脚下,虽然离得很远,可他们却是最好的朋友!不信,你读读2~6段,看看他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3.指说:概括或细致的说都可。

  4.导读第三段:

  瞧,(课件演示)松鼠亲手折的纸船,顺着清清的小溪,飘呀飘,飘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拿起纸船一看,——生:乐坏了!你能读好这一段吗?(指读)

  问读的好的同学:小熊,你为什么那么高兴呀?(指说)

  是呀,从山上的小溪里以外的飘下来一只纸船,里面还有一份祝福,小熊能不乐坏了吗?(谁还想读读)

  5.第五段

  不光小熊乐坏了,小松鼠呢?(图)是的,他收到了松鼠送的风筝,也乐坏了。这次,谁相信自身比刚才读得还好?(指)

  6. 3.5段

  小朋友,下面把幸福和快乐送给小伙伴,想读那段读那段,好吗?开始吧!(自)(指读)

  就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指读)2 3 4 5 6

  (四)导读7~11段

  1.是啊,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了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溺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师范读)

  2.选择给你感受最深的段落,再用你喜欢的方式边读边体会,过会我们来交流交流。(把你的感受说给同桌听听)

  3.7段

  “飘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读这两个词吧!(指)

  你们觉得这两个词可以换换吗?(不能)为什么?(指说)

  谁能读得更美一些呢?

  老师听了,好像真的感觉那风筝飘起来了,纸船也动起来了。

  导:这么美的东西都不见了,谁还想把你的感受读一读。

  4.你们都是感情丰富的小朋友,小朋友,其实内心最深的感受是不好用语言来表达的,下面,就让我们把深刻的感受,不同的心情通过读来表达出来吧!

  (五)拓展延伸

  可以看得出,小朋友都被松鼠和小熊的感人故事,高兴着,感动着,当我们再一次看到了那高高飘荡的风筝,那一只只传送友谊的小船,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指)教育同学应率先伸出友谊之手。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自由轻声读课文。

  2、指生讲故事。

  二、学*生字词:

  1、小黑板出示生词,开火车认读。

  2、出示要认的生字,检查自同学字读音情况,注意正音和交流记字方法。

  3、任意选择一词,说话。

  4、读课后练*中的词语,鼓励同学誊写会写的词语。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用多种方法自由记忆。

  2、教师点拨,对难写字、容易出错的字加以分析、指导。

  3、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1)教师示范,同学认真观察。

  (2)同学先书空,后描红、临写。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复*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目标:以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创设情境,换位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容忍和谅解才是的解决办法,敢于率先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是令人敬佩的。

  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教学的难点在于对课文内在人文因素的把握,即: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整体感知1。复*词语,全班齐读

  松鼠山顶山脚幸福但是愿意取下折纸船扎风筝抓风筝受不了乐坏了漂啊漂飘啊飘

  二、初读了解课文

  1、课文写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观看课文动画

  三、学*课文

  1、学*第一自然段

  刚才我们读了课文,睡能告诉老师,小松鼠和小熊分别住在哪里?(课件展示家的位置)

  2、学*第二至五自然段

  (1)松鼠住在山顶,小熊住在山脚,他们却成了好朋友,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读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谁能告诉老师,他们两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是什么让他们成为好朋友的?

  (2)生自由读第2—5自然段,要求把课文读流利

  (3)请生个人读,检查生读书情况,再请生评价

  (4)重点学*第三,五自然段,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心情

  3、哪里写了松鼠和小熊的心情?“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教师通过课文插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小熊和小松鼠的表情,语气,动作。

  4、请学生上讲台表演,再要求全班学生把乐坏了表情表演出来

  5、用高兴的心情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6、学*第六自然段

  (1)区别“飘”和“漂”

  (2)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的家门口

  风筝乘着风,飘呀飘,飘到了松鼠的家门口

  你看这两个字读音相同,表示的意思不同,这个“漂”是三点水,和水有关,表示在水上“漂”,而另一个“飘”是风字旁,和风有关,表示在风中飘。

  7、学*小组学*第7—11自然段,体会情感

  (1)小熊和小松鼠吵架了,他们的心情怎么样

  (2)他们分别做了什么?

  (3)谁先提出和好的?

  四、总结全文

  《纸船和风筝》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讲的是小熊和小松鼠通过纸船和风筝表达祝福,传递谅解,同时告诉我们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也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宽容。这个生动感人的童话故事,只要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谊的向往去朗读,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6个生字。

  2、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文,知道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

  设计理念:

  1、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加深印象,提高效率,还能在情境中“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成为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会焕发无穷的活力。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情境学*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2、要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必须花足够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得充分,课文中的形象就鲜活起来,课文中的情感就能流动起来,课文中的语言也会积淀并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本节课将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采用多种的朗读形式:个人读,同桌互读,评价读,品味式读,交流式读等,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内心的独特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体验,读中感受。

  3、力争通过读书实践,能够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感,感受到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点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具体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讲故事,边放Flash

  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教师总结:(这个故事讲的是小松鼠和小熊刚开始通过纸船和风筝成了好朋友,后来他们俩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纸船和风筝又使他们和好。)

  4、揭题《纸船和风筝》

  5、指名读课题,(指导“风筝”的“筝”是读轻声的)

  二、体验角色

  1、请出两个小动物(小松鼠和小熊)

  2、跟小动物打招呼

  3、请小朋友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小动物。

  4、分动物标志

  5、检查是否进入角色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提问:如果你在读课文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生字你会怎么办?

  2、学生交流。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用喜欢的方式认识这些生字。

  4、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去拼音的生字—词语—句子。

  5、指名读,开小火车,小老师领读。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找家让小朋友画出两个小动物的家。

  2、过渡(一个住在山顶,一个住在山脚,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让他们俩成为好朋友的?)

  3、读课文2—7节。

  4、随即采访一只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5、出示纸船①你是怎样把这只小船送到小熊家的?请你演一演。

  ②你为什么这么演?

  ③理解“漂流”的意思。

  6、采访小熊提问:①小松鼠希望你每天快乐你的心情怎样啊?

  ②找一找文中的一个词语代表你现在的心情。

  ③理解“乐坏了”,指导朗读。

  7、请全体演小熊的小朋友齐读第四节,比一比哪只小熊乐坏了。

  8、指名读。

  9、采访小松鼠请你谈谈,你是怎样和小熊交上朋友的?

  10、你是怎样把这只风筝送到小熊家的?

  11、小熊希望你每天幸福你的心情怎样啊?

  12、通过朗读来表达你的心情。

  13、学生点评

  14、教师总结:(美丽的纸船和风筝让他们俩成为了好朋友。)

  五、拓展活动

  我想小朋友现在一定也很想送一样礼物给你的好朋友,拿出准备的白纸你可以折纸船也可以折其他礼物送给别人。

  教学反思:

  1、教学中生字呈现的方式多样,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

  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的同时,我把本课的八个生字呈现在频幕上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认识这些朋友的,进行了汇报交流。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了学生喜欢自我表现的心理,进行了从字到词到句的识字过程,比较符合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非常浓厚,而且学生认字也认得既快又好。

  2、充分利用简笔画,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如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后,让他们根据课文的描述为课文配一幅插图,师生以黑板为阵地,简单勾画出他们的位置。学生兴趣高涨,学得主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3、课堂教学时间没有把握好,导致在教课本内容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很好的深入课文,理解课文。

  4、在进行角色体验的时候,有点脱离文本,因为小朋友对课文内容还不是很了解,就直接开始让他们谈自己的感受,要求有点过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2)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课文朗读,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喜欢模仿。学生们能结合简单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也具有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的评价欲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1、师: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很好听很好听的故事,你可得竖起小耳朵听好哦!

  师讲故事。

  2、师:此时此刻,你心里最想说什么。(能说说你听了故事后的感受吗?老师刚才看到你笑得很灿烂,能告诉我为什么吗?刚才老师看到你满脸的不高兴,说说为什么而难过?)

  指名回答。

  (你听得很认真。/你是一个细心的`孩子/善良的孩子/懂事的孩子/情感丰富的孩子。)

  (二)、初读认识字词

  1、师:孩子们,纸船和风筝一次又一次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又感人的故事呀!一起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再读一遍。让我们赶快打开课本,读读这个故事吧。碰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书上的大枫叶,遇到难读的句子拿起笔做做记号。

  2、学生初读课文

  3、师:读完课文了你觉得哪句话难读?我们一起来解决,好吗?是哪一句?

  老师也觉得这几句话难读,谁能帮助他?会读了吗?你喜欢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

  (1)他想了想,就扎了一只风筝。

  (2)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风筝上挂着一个草莓,风筝的翅膀上写着:“祝你幸福”。

  (3)可是有一天,他们俩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4)过了几天,松鼠再也受不了了。

  (师:风筝是竹条和线扎出来得,扎风筝的扎这里是*舌音它还可以念扎(zhā)表示刺的意思比如扎针扎花)

  4、师:这些句子里有很多生字宝宝,这么多的生字你打算怎么记住他们呢?

  5、学生汇报识字方法

  (每天头上一顶草帽=莓一个人很少用口说话=吵土+不=坏……)

  6、全班齐读生字

  7、师:“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字宝宝又回到课文中了,相信大家一定可以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有信心吗?”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

  1、点击课件出现问题a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

  b纸船和风筝到底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呢?

  2、指名学生读问题

  3、全班带着问题读课文

  3、板画(小山和溪流)

  师:课文讲了谁和谁的故事?(生:小熊和松鼠)出示小熊和松鼠的图片

  师:谁能帮小熊和松鼠找到他们的家(指名将松鼠和小熊的图片贴到相应的地方)

  你是怎么找到他们的家的从哪一段知道的?(生: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4、师:那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他俩成为好朋友的呢?哪位小朋友知道了?指名回答

  5、师:哦,我明白了,松鼠折了一只纸船,纸船漂呀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小熊扎了一只风筝,风筝飘呀飘,飘到了松鼠家门口。你能帮老师把这两个字(漂飘)送给纸船和风筝吗?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送,你们觉得他说得有理吗?

  6、师:是呀,纸船有水才能漂,风筝有风才能飘,多聪明的孩子,谢谢你!我们*的语言文字可真丰富,仅仅换了一个偏旁,它们的用法就不一样了。跟老师读,小小纸船顺水飘,美丽风筝风中飘。

  师:课文里还有两个词语也表示漂和飘的意思找一找(漂流飘荡)齐读

  7、师:漂流的纸船和飘荡的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多么快乐呀!请小朋友拿起笔,在1——6自然段中划一划松鼠和小熊非常快乐的句子。

  8、指名回答师:你从哪里感受到小熊的快乐?

  9、重点指导(“小熊拿起纸船一看,乐坏了”)

  师:乐坏了是什么意思?

  师:小熊为什么乐坏?

  师:是呀,那是一只载着友谊和祝福的小船呀,小熊怎么会不乐坏呢!让我们来分享他的快乐,自由读读这一段话

  师:谁敢第一个来读?指名读

  师:我想问一下,收到朋友的礼物你快乐吗?你会高兴得……

  师:小熊会高兴成什么样呢?闭上眼睛想一想,

  让我们做做快乐的小熊,加上表情动作自己试着读一读。

  指名表演师:谁还想做做快乐的小熊。不要心里偷着乐,把你的乐表现出来。好吗?笑一笑。

  谁想做一只很快乐的小熊。谁想做一只更快乐的小熊。快乐的小熊,你好,咱们握握手。咱们女孩子做做快乐的小熊。

  10、(重点指导读“小松鼠一把抓住风筝的线一看,也乐坏了”)

  师:那你从……看出松鼠的快乐?

  师:松鼠为什么乐坏了?

  师:你能读出松鼠的快乐吗?

  师:你可以自己做做快乐的松鼠,也可以找小伙伴表演。

  有组合读的吗?

  11、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快乐,你喜欢读哪一段就站起来读。(1—6)

  师:有了好朋友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每天,松鼠都会折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他每放一只纸船都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指名回答松鼠会说些什么?)

  师:有了好朋友是多么快乐的日子呀,每天,小熊都会扎一只风筝,他每扎一只风筝,也会在心里默默地说……(指名回答小熊会说些什么?)

  12、师:可是,有一天,两个好朋友吵架了,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他们还会和好吗?我们下节课再学。

  (四)写字练*

  1、就让我们祝福这对好朋友祝愿他们早日和好吧(出示祝福两个字)

  2、分析字形师:说说这两个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都是示字旁

  你能佣祝福来说句话吗?

  3、师:谁来说说要写好这两个字要注意些什么呢?左窄右宽

  4、师范写生练写

  5、出示扎抓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字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提手旁)

  也是左窄右宽

  6、谁来给他们找找朋友

  7、师范写生练写

  (五)巩固练*

  1、词语

  乐坏了扎风筝抓住草莓

  幸福吵架难受漂流飘荡

  2、飘漂

  纸船()呀(),()到小熊的家门口。风筝乘着风,()呀(),()到了小松鼠家门口。

  3、辛幸

  扎风筝很()苦,但能给朋友带去快乐,我很()福。

  4、读儿歌

  秋娃娃,好心肠,摘下树叶写信忙。

  写给谁,给大雁。快快起程飞南方。

  写给谁,给松鼠,快快准备过冬粮。

  写给谁,给獾子,快快打洞造新房。

  写给谁,给你我,多穿衣服别着凉。

  写给这儿,写给那儿,黄叶红叶都写光。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生读课题:纸船和风筝)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了松鼠和小熊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生:小熊送松一风筝,松鼠送小熊纸船

  黑板上贴动物小松鼠,小熊

  小松鼠动物贴画漂不再漂

  小熊动物贴画飘不再飘

  二、学*课文第7段

  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可是有一天

  出示课件句子(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师范读

  1、师:听了老师读,你感觉怎样?

  生:伤心

  2、师:是呀,纸船不再漂了,风筝也不再飘了。你能把这种难过的心情读读吗?

  先自由的准备一下。

  (指名三生读)

  3师:是呀,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两个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不再相互祝福,不再相互送礼物,小朋友,他们俩还能成为好朋友吗?)

  生:能……

  二、探究学*,讨论交流(学*8,9,10自然段)

  A、学*第8段

  1、师:小朋友相信还能成为好朋友,从哪儿看出来还能成为好朋友?

  课件出示:你是从哪里感受到松鼠和小熊还能成为好朋友的?

  仔细找一找,动情读一读

  (师:找到的句子动情的和同桌读,也可以和老师来商量。)

  生:边讨论边找

  2、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分享交流学*成果吧!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小熊很难过,他还是……挂在高高的树枝上!

  (师出示相应的课件,显示句子)

  3、你是从这句子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小熊还是想和松鼠成为好朋友的?

  生:难过

  4、师:在这些难过的日子里,小熊还会想些什么?


纸船——寄母亲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玩纸船教案实用5篇

  课前解读: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一些和纸相关的经验,从报纸、图书到纸巾、纸盒、各种包装纸。纸不仅是幼儿生活中的伙伴,也是幼儿游戏、创作的必备材料,在幼儿的世界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

  在“好玩的纸”这一主题中,我们将带领幼儿与各种各样的纸展开一系列互动,让幼儿在探索纸的不同玩法中感受纸的奇妙,享受游戏的快乐。

  喜欢玩水是孩子的天性,小纸船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玩具,我利用孩子们这一兴趣进行导入,引导孩子们观察三种小船的吸水性不同,沉浮的快慢也不同,让孩子们学会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能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探索活动中来。在孩子们自己动手试验的同时也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发展比较性观察能力。

  3、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尝试学*记录实验结果。

  活动准备:

  1、幼儿在美工区进行过用不同的纸折小船活动。

  2、写毛笔字用的宣纸、蜡光纸、皱纹纸及其折好的小船若干。

  3、活动记录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认识常见的三种纸

  出示三种纸,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纸的质地手感的不同。

  二、幼儿猜测:哪种纸船沉的快?

  1、出示三种纸折的小船,猜测三种纸船下沉的速度。

  引导幼儿猜测: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的快?

  2、指导幼儿将自己预想的结果用图形或数字在记录表中表示出来。

  3、幼儿记录猜测结果并互相交流。

  三、实验验证

  1、指导幼儿分组活动,将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纸船下沉的速度。

  2、请幼儿将实验结果在记录表中记录出来。

  3、展示幼儿实验记录结果(皱纹纸船最快,宣纸比较快,蜡光纸最慢)

  四、继续探索、感知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1、提出问题,幼儿探究: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会不一样?

  2、教师做演示实验:将同样大小的三种纸揉成纸团,同时放入盛有相同水的三个杯子里,让幼儿观察纸的吸速度并于纸船实验结果比较,找出原因。发现纸的吸水性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五、活动延伸: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自由折折玩玩,进一步感知纸的吸水性。

  活动目标:

  乐于参与探索活动,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体验科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乐于参与“让纸船不被打湿”的探索活动。

  难点:初步了解蜡不吸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装有水的整理箱每组一个。

  涂蜡和不涂蜡的纸船若干、油画棒、干毛巾、白纸。

  幼儿已有玩水的经验。

  幼儿用书第6册第9页。

  活动过程:

  纸船会变化。

  观察纸船(教师出示纸船)。

  ——这是什么?你们想玩吗?

  ——你们想要怎么玩呢?

  自由玩纸船,边玩边观察纸船的变化。

  讨论观察结果,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纸船被打湿了,有的没有被打湿呢?它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的船是直接用纸做成的,有的船的身上涂了油画棒。)

  ——你是怎样玩纸船的?你发现了什么?

  蜡船有秘密。

  观察教师实验,了解蜡是不吸水的。

  ——为什么涂了蜡的纸船没被打湿,没涂蜡的纸船被打湿了呢?

  ——让我们来做个实验:

  将水滴在蜡和纸上进行对比:纸吸水,蜡不吸水。

  讨论探究怎样让纸变得不吸水。(在纸上涂蜡。)

  探讨不吸水的蜡还有什么作用。

  ——蜡是不吸水的,所以把蜡涂在船上,就好像给纸船穿上了件雨衣,船就不会被水打湿了。在其他需要防水的地方也可以用上蜡。

  我们来试试。

  ——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没涂蜡的小纸船,想请你们帮帮忙,让它们都变成不会被水打湿的小船。

  幼儿用油画棒给小船涂蜡。

  自由玩蜡船,交流自己的感受,活动结束。

  活动目标:

  1。 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 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如实记录实验的结果。

  3。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蜡光纸、普通白纸、皱纹及其折成的小船若干。

  2。 活动记录单(见附表)人手一张。

  3 。眼药水塑料小瓶若干。

  活动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三种纸。

  出示三种纸,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二)让幼儿猜测:哪种纸船沉得快。

  1。 出示三种纸折的小船,引导幼儿猜测:小船放到水里会怎样?哪种纸船沉得快?(幼儿将自己的猜测结果用数字表示并记录在记录单中。最快的记做“1”,最慢的记做“3”)2.交流猜测结果。

  (三)实验并记录结果。

  1。 幼儿试验,三种纸船同时放入水中,观察并记录结果。

  2。 交流实验结果。

  (四)探索原因,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1。 教师:同样是纸船,为什么沉下去的速度不一样?

  2。 小实验“吸水性试验”。

  幼儿将装在眼药水瓶中的清水分别滴一滴到蜡光纸、普通纸、皱纹纸上,观察纸的吸水性,并与沉船实验结果相对应,寻找原因。

  3。 小结:不同的纸吸水速度是不同的,谁吸水吸得快谁就下沉得快。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各样的纸,自由折折玩玩,进一步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特征。

  活动反思:

  教师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的层次性强。教师对幼儿的支持,恰如一场“知时节”的“好雨”,恰到好处;教师的指导过程也好似一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流人幼儿的心田,让幼儿在一种自然、轻松、适宜的状态中获得了“科学”的滋润和应有的发展。使幼儿能够学以致用,将所获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从而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感知纸的吸水性的不同与纸船沉浮快慢之间的关系。

  2。 能积极参加探索活动,如实记录实验的结果。

  3。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蜡光纸、普通白纸、皱纹及其折成的小船若干。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