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7练*十五1、2、3、4、5、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巩固练*。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的整百数既可。]

  2、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73----1

  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2、完成P73----2、3、4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个问题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29×8≈240(元)

  30×8=240(元)

  答:带250元钱去够。

  [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要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2 800×2 6×700 7×800 30×3 10×3 50×0

  设疑: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 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3=0

  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

  所以0×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5、填一填:25×□=0 □×0=0

  6、结合□×0=0 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学*了乘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之后,经历探究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地计算这类算题。

  2、在研究算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同学们,我们学校准备举办《冬季阳光体育运动会》,你们高不高兴?为了迎接这次运动会,我们三年级的小朋友来到操场排练。

  二、教学新课

  1、学*例题

  ⑴课件出示例题:

  提问:从以上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4个方队表演团体操,每个方队有120人,一共有多少人?

  你能列出算式吗?

  ⑵让学生独立口算或列竖式计算。

  指名说出口算方法和结果。

  因为4×12=48,所以4×120=480

  ⑶指导竖式的另一种写法。说说这种竖式写法中要注意什么?

  2、教学“试一试”

  ⑴让学生在书上计算。

  ⑵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1

  观察:后两题积的末尾为什么有两个“0”?学生进行回答教师适时进行评讲。提醒学生注意写结果时不能漏掉算式中数字末尾的0。

  2、想想做做2

  说说这些错题给你什么样的启示?你以后在做题时会注意哪几点?

  3、想想做做3

  独立完成,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4、想想做做4

  提问:你打算如何计算这些题?先计算什么?再算什么?

  5、想想做做5

  引导学生读题。

  问:你能看懂表的内容吗?让我们计算什么?

  学生填表。

  6、想想做做6

  仔细审题,让学生说说图中了解到哪些信息?再独立列式解答。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7练*十五1、2、3、4、5、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巩固练*。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的整百数既可。]

  2、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73----1

  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2、完成P73----2、3、4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个问题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29×8≈240(元)

  30×8=240(元)

  答:带250元钱去够。

  [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要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5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2 800×2 6×700 7×800 30×3 10×3 50×0

  设疑: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 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3=0

  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

  所以0×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5、填一填:25×□=0 □×0=0

  6、结合□×0=0 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合集十篇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思考,主动探究并获得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方法,能正确地口算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得数;学会用除法进行时间单位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能主动交流和理解口算和笔算方法,初步体验笔算过程,积累计算经验,提高除法口算和笔算能力。

  3、使学生通过探究笔算方法,感受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对于数学学*的作用;养成认真计算、验算检查的学**惯。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1.激活经验。(1)口算。

  60÷2= 80÷4= 160÷8= 65÷3= 872÷2=指名学生板演笔算题,其余学生口算。

  结合口算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检查板演题,说说除法笔算怎样算。2.引入新课。

  谈话:上面是我们学*过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笔算,今天起我们要开始学*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这节课先学*除数是整十数的

  除法日算和笔算。(板书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口算和笔算)这个内容要大家自己思考、计算,交流是怎样算的,要看大家能不能用我们过去除法计算的经验学*新的知识。

  二、探索算法1.学*口算。

  出示例1,学生观察、阅读,想想要怎样列式。

  提问:要怎样列式?(板书算式)你是怎样想的?

  60÷20的得数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交流:说说你怎样算的,得数是多少。

  结合交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算法(出现几种理解):(1)60副里有3个20副,所以得数是3。(板书:60里面有3个20 60÷20=3)追问:谁再来说一说这是怎样想的?(2)20×3-60,60÷20=3。(板书)

  追问:你明白他的意思吗?(3)6÷2=3,60÷20=3。(板书)

  追问:这是根据哪个算式推算的?

  提问:请大家比较一下不同的算法,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方便?

  请同桌同学按照6÷2=3,60÷20=3的算法互相说一说。2.学*笔算。

  引导:我们已经口算出60÷20=3。除了口算,还可以用竖式笔算,现在列出竖式。(板书竖式)

  你能列竖式笔算60÷20的商吗?请大家独立笔算,并且找一位同学来板演竖式计算。

  学生完成笔算,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大家看这里的竖式,商是多少,算得对不对?(有错时引导改正)60除以20酌商是几,这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竖式中60减60得0表示什么意思?

  指出:除数20是两位数,我们就直接用被除数里的60来算。60除以20商3,表示60里面有3个20,应该商在个位上;和以前计算一样,商3再和20乘得60,表示3包正好60副,没有剩余,得0。

  让有错的学生订正,边订正边说算法。3.学生“试一试”。

  让学生笔算“试一试”的两道竖式,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96除以20商是怎样想到的,竖式怎样算的?150除以30呢?(板演如有错则结合交流改正)

  追问:96除以20直接用被除数哪几位除以除数的?150除以30是用被除数哪几位除以除数的?为什么看前三位?

  验算:让学生独立验算,看竖式算对没有。(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提问:两道题各是怎样验算的?(注意对比验算结果看除法算对了,证明上面算法是对的)4.比较小结。

  比较:比较两道竖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除数都是整十数,商都是一位数)为什么96÷20直接用被除数前两位算,150÷30要用被除数前三位算?能说说今天的除法怎样算吗?

  指出:今天计算的都是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除法,[课题上补充板书:(商一位数)]除数是几十,要先用被除数前两位除以除数,前两位不够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

  三、练*提升

  1.练*口算。(1)做“练一练”。

  让学生按题组计算,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并呈现,选择两组让学生说说除数几十的题是按哪道口算的,有错订正。

  指出:按表内除法可以直接口算每组下面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比如按4÷2-2就可以算出40÷20-2,按21÷7=3就可以算出210÷70=3。(2)做练*二第1题。

  学生直接填写得数。

  交流得数,有错订正。

  2.做练*二第2题。

  比较:前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后两题呢?

  让学生依次笔算4道竖式;指名两人板演,每人两题。

  检查交流:比较前两题,第一小题怎样箅的?为什么第二小题的商也是27比较后两题,计算时都是看的前几位?120除以30商4怎样想的,为什么114除以30的商却是37

  指出:其实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想商时,也是看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3.做练*二第4题。

  看题,明确要把多少分换算成几时,把多少秒换算成几分。

  启发:先看多少分是1时,多少秒是1分,想想这里的换算可以怎样算,再算一算、填一填。

  学生独立完成填空。

  交流:先呈现左边一列的结果,再呈现右边一列结果。

  提问:把左边分为单位的数换算成时为单位都是怎样算的?为什么?

  秒为单位的数换算成分呢?

  指出:因为60分等于1时,所以把分为单位的数换算成时为单位,只要除以进率60,就可以得出是lL时。同样的道理,秒为单位的数换算成分,也是除以进率60。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交流。提问:回顾一下学*的内容和方法。想想你有哪些认识和体会可以与大家交流.谁来说一说?

  2.布置作业。

  完成练*二第3题、第5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2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0除以任何不是0的都都是等于0”。

  2、学生经历探究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以计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觉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学例8(出示情境图)观察这幅图,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回答:3只兔子去采蘑菇,3只猴子去摘桃子。

  2、出示问题,*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板书:6÷3=2(个)

  提问:*均每只猴能摘几个桃?可以怎样列式算式?指名回答,板书:0÷3=谈话:同学们,三只猴子摘桃,可树上一个桃也没有,那你觉得每只小猴能摘几个桃呢?(一个都摘下到)

  引导:那么0÷3就等于多少呢?(0)(板书:0)提问:如果是4只猴子摘桃子呢?9只呢?它们的得数都是多少?你有什么发现?

  0÷4=0 0÷9=0引导学生说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

  小结:0除以或乘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9(出示图),提问:要求“一共需要多少个火炬”怎样列算式?(306÷3)

  2、谈话:306÷3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提问:306÷3的商大约是多少?你是怎样估算的?(1)估计306÷3的商比100大些。

  (2)300÷3=100 6÷3=2 100+2=102

  3、谁来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引导:商的十位上为什么写0(因为0除以3得0),这个0能不写吗?为什么?让学生明确0有占位的作用。

  讲述:这样写比较简便。边写竖式边做如下交代:百位上的数正好除完,十位上的0除以3直接商0,在除各位上的数。提问:对比笔算的结果和估算的结果你觉得怎样?如果漏写了商中间的0呢?

  4、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商是几位数。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小结:如果被除数的个位是0,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完,可以直接在商的个位上写0.三、巩固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让学生是计算过程。

  小结:从被除数的高位依次除以除数,遇到0除以除数直接商0,除得的商写到被除数的上面。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小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这个0一定要商在对应被除数的上面。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回忆图形名称。同桌交流,讨论计算边长的方法。独立列式,集体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观察,说出图意。

  要求605米布最多能做多少套,就是求605米里面最多有多少个3米,余下的米数不够做一套。

  独立列式解答,教师评价小结。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3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2 800×2 6×700 7×800 30×3 10×3 50×0

  设疑: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探索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3=0

  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

  所以0×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5、填一填:25×□=0 □×0=0

  6、结合□×0=0 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页例7练*十五1、2、3、4、5、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验估算的过程,初步了解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用幻灯片出示教科书第70页例题主题图: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

  [请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补充提出:

  如果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二、尝试解决。

  1、教师先请学生猜一猜带250元够不够?再请学生思考怎么知道我们猜得对不对呢?看看小精灵是怎么说的?

  2、怎么才能知道8×29大约是多少呢?能不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计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启发学生想出前面我们已经学过整十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我们可以把29看成最接*的整十数来估算。]

  4、因为8×30﹦240,所以8×29的积比较接*240。我们可以列成8×29≈240。再由小精灵介绍“约等号”。可见带250元够买门票。

  三、巩固练*。

  1、估计下列几道乘法算式的积大约是多少?

  32×6 49×5 218×4 581×2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说明各应看成几百或几十。

  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的整百数既可。]

  2、完成教科书第70页“做一做”。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答案。结合订正答案的过程

  让学生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2、请学生举出几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开头我们碰到了什么问题,是怎么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的?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

  1、完成P73----1

  先独立完成,写出过程,指名说一说

  2、完成P73----2、3、4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列算式估算

  3、完成P73----5

  先不做,让学生说说每个小题怎么估算,统一方法后再算

  4、完成P73----6

  三个问题明确哪个问题是精算,哪个问题是估算,再让学生动手做]

  六、板书设计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三年级一班29个同学去参观航天航空展览,门票每张8元,老师这时只带250元钱去够吗?

  29×8≈240(元)

  30×8=240(元)

  答:带250元钱去够。

  [教学反思]

  这部分知识使学生发现有些问题用估算就可以解决,体会到了估算的价值。学生理解了要根据实际问题采用往大估、往小估的策略解决问题,学会了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应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5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制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笔算方法。

  2.通过在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并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感受大海的富饶,感受劳动者的快乐、幸福,懂得劳动创造财富。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信息及问题板贴。

  教学过程:

  课前:

  1.播放有关《大海》的录像。

  2.交流看到了什么。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到海水养殖场去看看,帮助渔民伯伯解决一些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图)

  师:请看大屏幕,渔民伯伯、阿姨们在干什么?

  生1:种植海带,放养螃蟹。

  生2:运送虾饲料,放养扇贝。

  师:再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些数学信息?

  生:每条绳上夹29根海带苗,已夹好3条绳子。

  师:根据这组信息,能提什么数学问题?

  生:一共夹了多少根海带苗?

  师:还有别的信息吗?

  生1:一笼养8只螃蟹,共112笼。

  生2:可以求112笼共多少只螃蟹?

  生3:虾饲料每袋414千克,4袋多少千克?

  生4:每笼装125只扇贝,5笼共装多少只?

  师:船上有几笼呢?

  生:船上3笼,另外2笼正往海里放。

  二、解决问题

  师:观察很仔细。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

  (板贴海带的信息和问题)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题,课件出示海带的.信息图。

  师:怎样列式?

  生:293

  师:你想怎样算?

  生1:估算。

  生2:我想口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师:谁来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估算的,29≈30,303=90,所以293≈90。

  师:293的准确结果比90大还是比90小呢?为什么?

  生:因为29比30小,所以293的准确结果比90小。

  师:同学们同意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6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理解、概括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法则。

  3、继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先估算后计算的良好*惯。

  4、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和探索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在前面的课程当中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一次进位乘法,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既然有一次进位,那么有没有两次进位、三次进位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开始今天的学*。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展示情境图(课本第17页例7)

  (1)根据这幅图片,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获取相关信息。

  (2)要求野鸭有多少只,可以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8×4”

  (3)请同学们利用我们前面学过的列竖式来计算一下这个题目,请一名同学到黑板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计算。)

  (4)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48×4的详细计算步骤,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百位上分别是几?是怎样得到的?

  2、总结。

  教师:通过以上几个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二)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教师:刚才同学们表现得非常棒,完全靠自己主动探索就找到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敢不敢继续挑战,探索出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笔算方法?

  1、教学试一试。 2 7 2× 4

  (1)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2)争当小老师,指名让学生讲解积的百位、千位上各是几?分别是怎样得到的?

  3、总结。

  教师:通过例7各试一试两道题目的计算,请同学们思考总结一下,在用竖式计算连续进位的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交流,然后汇报,教师帮助总结。(课件展示):

  1、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个位上的数,积满几十向十位进几;

  2、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十位上的数,积满几百向百位进几;

  3、用一位数乘两位数上百位上的数,积满几千向千位进几;

  4、不要漏加进位数字。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然后选择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说明计算步骤。

  2、火眼金睛。(想想做做第2题)

  3、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然后列式解答。

  4、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说一说你获取到哪些信息?

  (2)你打算如何比较?(让学生先和同桌交流一下比较方法,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明白选择估算方法来比较更为简单。)

  5、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认真读题,然后说一说解决第1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解决第2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四、全课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掌握竖式的书写方法,能正确地计算、

  2、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2、竖式笔算:

  二、进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

  (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3)教师说明:今后我们要学*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今天我们就以

  乘法。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本上写竖式)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为例学*笔算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先从哪一位乘起的?接下来乘的顺序是什么?

  b、积的个位是6,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c、积的十位是3,它表示什么?怎样来的?

  d、积是36,是哪部分合起来的结果?

  学生边回答,教师一边在图上画出来。

  并板书:

  (7)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中间过程可以简化,直接写成:

  (8)反馈练*:

  2、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试一试。

  提问:被乘数是几位数?乘的顺序是什么?待学生回答后,教师让全班试做、

  (2)让一学生到黑板边板书边叙述乘的过程。

  (3)反馈练*

  3、比较例题和试一试的异同点学生先讨论,最后交流达成共识)

  4、反馈练*:课本12页想想做做第1题。

  二、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2、想想做做第3、4题。

  3、想想做做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先计算什么。)

  三、全课小结。

  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在计算过程要注意哪些方面?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景,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

  教学重点:

  1.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快速口算:(屏幕闪现后隐藏)

  200×2 800×2 6×700 7×800 30×3 10×3 50×0

  设疑: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2.揭示研究问题:有关0的乘法

  二、探索新知

  1. 探索 理解“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出示:小猫钓鱼情境图。

  师:小黄猫、小红猫、小蓝猫又去河边钓鱼了,可是他们钓得并不认真,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捉蜻蜓,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今天又有什么收获呢?(出示小猫钓鱼图)

  师:3只小猫一共钓了多少条鱼?你怎么看出来的?

  师: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吗?生说师完成板书:0+0+0=0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指名汇报,学生回答师板书:0×3=0

  或3×0=0

  师:你是怎么知道得数是0的?生答出:因为3个0相加等于0,

  所以0×3=0。

  4、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0和3相乘等于0,下面我们再来做几道题目,想一想:0×7= 8×0= 0×0=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7个0相加等于0)

  教师:现在你知道50×0=0还是50×0=50?你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5、填一填:25×□=0 □×0=0

  6、结合□×0=0 总结“0与任何数相乘都得0”

  二、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探索“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

  1.师:刚才小朋友学到了一个有关0的新的知识点,下面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2.创设生活场景,出示:学校体育馆有4个同样的看台,看!这就是其中的一个,你能看出这个看台有几排座位,每排几个吗?提出问题:这个看台一共有多少座位?学生独立计算,交流反馈。

  3.师:一个看台有102个座位,那么4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呢?

  先请小朋友估计一下4个看台大约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回答大约有400个或400多个)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生回答。

  师:那么他估计得对不对呢?请小朋友一起来算一算。指名一人板演。

  师指着十位上的0问:为什么十位上写0?生回答(因为十位上0和4相乘得0)师:看来4个看台有408个座位,刚才小朋友估计得完全正确,你们可真厉害!

  三、巩固练*

  师:下面老师来考考你们:

  1. 做2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在书上(指名4个学生板演。)

  反馈:集体校对得数。

  为什么后面三道题目积的中间没有“0”呢?

  师:全对的举一下手,看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聪明。

  引导观察:今天计算的三位数乘一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揭示课题: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想想做做”第3题

  老师以前碰到过一个小朋友叫马小虎他做题可马虎了,让我们一起来帮帮他好吗?(出示题目,看)先找一找他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旁边。(查找问题所在,并订正,集体校对)小朋友可真细心老师代表马小虎谢谢大家。

  3.“想想做做”第5题。

  (1)编2个中国结要用多少厘米?(学生独立解答)

  (2)要求还剩下多少厘米?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原来有多少?已经用去了多少厘米?

  4. “想想做做”第6题。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第5题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师:你能估计出3个书架大约有多少本书吗?指名学生回答。

  师问:你是怎么估计出来的。学生回答。

  四、总结

  1.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师出示标题: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2.请小朋友回想一下我们在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五、作业

  1.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作业第22页第4题。

  2.挑战自我:

  教学反思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9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就商0”这种除法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例10情境图,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32÷4=

  二、互动新授

  1、谈话:432÷4商是几位数,大约等于多少?请同学们先试着估计一下。指名回答,400多除以4商大约100多。学生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问:十位上的3除以4不够商1怎能办?商十位上的0能不能丢掉,为什么?

  谈话:根据我们开始计算时估计,看看我们笔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想想我们在计算前估算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小结:做笔算除法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那一位的上面写0,为了防止漏写0,在笔算之前或笔算之后再估算一下商的位数或大致结果。

  2、出示试一试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问:想想第一题个位上的1不够除以3,第2题个位的2不够除以5,我们应该商机?这个0能舍弃吗?在计算中,你估算了吗?

  3、提问:试一试的两道题和例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是,除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三、巩固练*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提问:计算过程中,遇到被除数上某一位不够除时怎么办?

  小结:遇到某一位不够除时,要商0占位。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要求用乘法验算。集体订正,交流错误原因。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小结:每6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6,每8个装一盒,是看648里有几个8,都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引导“这些蜻蜓”指的是3只蜻蜓,“这些蜻蜓*均每小时捕捉多少只蚊子”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教后反思

  第十三课时练*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提高除法的计算能力。

  2、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题不同类型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练*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板书课题:练*九)

  二、基础知识训练

  1、完成练*九第1题

  先说说商是几位数,再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思考:第2小题十位上为什么是0?第4小题个位上为什么是0?

  2、练*九第2题

  分组讨论比较。新-课-标-第-一-网

  第一组:这两题商里的2个0的位置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第二组:这两题的末尾为什么都是0?为什么第2小题有余数?第三组:这两题商里的0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三、解决问题

  1、完成练*九第3题

  读题,说说题意。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你准备怎么做?

  2、完成练*九第4题

  观察表格,你发现挖的天数和每天挖的米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它们的乘积相等,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就越多。)

  3、完成练*九第5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怎样求有多少个合格的节能灯?怎样求需要多少包装盒?

  4、完成练*九思考题

  (1)题目中对商有什么要求?方框中可以填几?你是怎么想的?(2)题目要求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做到熟能生巧。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10

  第1课时: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估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

  1、例2及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估算的过程,能估计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中能合理选择的运用口算、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教学难点:估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出示口算卡片,练*表内乘法的口算。

  5×6= 7×8= 9×5= 6×6= 2×9= 4×8=

  6×3= 4×7= 3×5= 8×8= 5×2=

  7×7=

  二、新授。

  (一)整

  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1.谈话过渡:2.出示情境图。

  (1)让学生看图,说说得到的一组信息。(王阿姨在购物网站订了3箱黑玉米,每箱20根。)

  (2)看到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解决“一共有多少根?” 3.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3)你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4)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0×3=(5)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算法。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6)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A、20+20+20=60 B、2个十乘3得6个十,6个十是60。C、2×3=6,20×3=60(7)鼓励学生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并说说理由。

  4.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1)完成“试一试”

  (2)教学过程同上。有了20×3的口算过程,学生可能很快就能找到口算200×3的最简便方法。

  5.总结规律。

  2×3= 20×3= 200×3=(1)让学生说说其中的规律。

  (2)说明:口算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时,可以借助表内乘法。

  6.综合应用。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鼓励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口算的方法和其中的规律。(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二)估算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1.教学例2(8)出示例2情景图。

  (9)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29×6≈

  (10)鼓励学生根据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估算这道题。(11)教师简要的板书学生的想法。

  48×4≈200(元)

  50(12)完成“试一试”。

  (13)总结估算的方法:先找到两位数、三位数的*似数,再估算。2.综合应用。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综合练*。1.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遇到错题,找找错误的原因,并督促改正。

  2.想想做做第4题。3.解决实际问题。(1)想想做做第5题。(2)想想做做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说每道题自己的想法。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学会了哪些知识?

  第2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

  教学内容:

  教材第4页例

  3、第5页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在情景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提高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学会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并能在实际中运用。教学难点:

  理解和运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师:“今天大家的上课的精神都特别棒,所以下面的一些抢答题,相信你的举手动作是最快的。做好准备。” 1.口答。

  3个5是()2个4是()8里面有()个2 20里面有()个5 2.看图说说有几个几(1)☆☆☆ ☆☆☆ 2个3(2)○○ ○○ ○○ 3个2(3)□□□□□□ 1个5或者5个1

  二、探究新知

  师:“前面的知识大家掌握的非常好,老师现在还想考考大家。” 1.出示情境图(例3)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蓝花:2朵黄花:6朵红花:8朵

  那么现在就让我们来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谁能把比较的结果说一说?

  2.初步感知“倍”的含义(1)圈一圈,再比较:

  师:除了用多和少来比较两种花的数量,我们还可以像学*除法那样将它们分成一份一份地比较。如果我们将蓝花看成一份,那么黄花可以怎么分?请大家自己在练*本上圈一圈,看看你圈了以后有什么发现。”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给予适当的提示。指名一位同学到黑板前操作。并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

  师:“你圈出了几个几?为什么把2个圈一份呢?(黄花的只数是2)你知道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了吗?”(指名回答。预测提示:因为蓝花的朵数是2,所以把2看成一份,6就可以分成3份。也就是3个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讲解:因为6里面3个2,所以6是2的3倍。所以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随机板书:求:6是2的几倍

  想:6里面有几个2(3个2)所以:6是2的3倍。3.体会加深“倍”的意义(1)比较红花和蓝花的朵数。

  (2)先让学生自己在练*本上圈一圈,再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

  师:“你把每几朵圈成一份?(2朵)为什么?(蓝花的朵数是2朵)。那么把红花圈成了几个2(4个2)

  因为8里面有4个2,所以8是2的4倍。所以红花是蓝花的4倍。随机板书:求:8是8的几倍

  想:8里面有几个2(4个2)所以:8是2的4倍。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问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板书课题)

  师“我们现在知道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那么这个4如何用算式来表示出来呢?”指名回答,8÷2=4(3)小结:“说的非常好,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我们一般用除法来计算。”那么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2倍,这个2如何用算式表示出来呢?

  三、尝试练*,加深理解。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3.想想做做第3题。

  注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是如何列出来的。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1.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尝试直接列算式解答,然后说一说是如何列出算式的。2.寻找生活中的倍数问题

  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数学问题,老师知道咱们班有几个同学今年8岁,老师今年32岁了,你知道老师的岁数是他们的几倍吗?像这样的问题,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同学们回去可以想一想,然后把想到的问题告诉爸爸、妈妈或者是老师听,好不好?

  五、全课总结

  今天怎么学*了(),你知道怎么求一个数是另个一数的几倍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也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解决。)

  第3课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练*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6页5-9题教学目标:

  1.通过练*和思考,更加明确“几倍”和“几个几”之间联系,进一步认识倍。

  2.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惯和学*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倍”的本质含义。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想想做做第5题)

  20×6= 4×80= 600×9= 5×700= 50×6= 3×800=

  二、激趣导入1.拍一拍

  学生拍拍表示一倍的次数,老师有节奏地拍出表示几倍的次数。

  ①生1拍:××。老师拍4个2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②生2拍: ×××。老师拍3个3下。问:老师拍的次数是你们的几倍?

  2.谈话:大家表现得真棒,说明大家学*地非常努力。敢不敢迎接更大的挑战?

  三、巩固练*1.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然后说一说如何测量线段的长度,要注意什么?最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解题思路。3.完成想想做做第8题。(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

  (2)如何解答第一个问题?选择哪两个条件列式?怎么求出几倍的?

  (3)选择哪两个条件解答第二个问题?怎么求出几倍的?4.完成想想做做第9题。

  (1)自行车的辆数是电动车的多少倍?你会列式吗?(2)还能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四.课堂作业

  补充*题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精选5篇)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1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让学生在看图观察、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分小棒和看情境图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2、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我在逐步讲解竖式

  书写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

  (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

  (2)除得的商写在哪里?

  (3)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竖式计算的算理和写法。

  本节课有两次比较。其一:本次教学是以两位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其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与不能整除在算理、算法上也不尽相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总结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找出他们的不同点,讲清竖式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及时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没有突破竖式计算这个难点。尤其是在计算个位除法时,如果个位上有余数,学生在写商时很容易卡在那里或理解不清瞎写,在以后教学中要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多说多讲,加强竖式写法的指导。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2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以及除法的验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做一个简单的复*,以及对除法的验算方法做一个简单的回顾,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学*做好准备。

  新知识的探究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中的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出:一共有52个羽毛球,*均分给两个班,每班分得多少个?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获取有效数学信息的能力。在同学们充分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你会列式吗?你是怎样想的。通过小组交流,汇报所列出的算。同学们成功的列出了除法算式,这道除法算式该如何计算呢?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分小棒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算理后,这道算式你会笔算吗?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参与到小组的合作交流中去,对同学们的笔算的过程进行指导,引导学生的过程中注重强调:首位余下1个十,接下去该如何计算呢,启发学生思考,说出计算方法,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竖式的书写要给学生讲清楚如何规范书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通过提问:如何检验刚才我们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呢?引导学生要进行验算。

  通过验算来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3

  上一学期视力测试,我们班只有一位同学视力是4.5,其他同学都正常。新学期开学时我们又组织一次视力测试结果又新增6名同学的视力在4.5,为什么短短的三个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我注意观察本班学生用眼卫生,并通过问卷调查。

  课堂上读书、写字时我发现有80%的学生坐姿不正确,不能够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面一尺,身体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通过课外阅读我发现不少学生喜欢枕着胳膊看书,通过问卷得到周末在家里连续看电视两小时的53%的同学,玩电脑一小时以上的同学有42%。孩子们的*视率为什么会直线上升主要是没有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小小的年级就要架上一副眼镜,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不行我要每一位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

  一、正确的坐姿和书写

  上课时,我不时的提醒学生:坐如钟。在书写时我们齐背儿歌:两脚*放,两肩持*,收腹挺胸,左手按本,右手执笔。

  二、劳逸结合

  做到连续用眼不超过半小时,在学校里我严格要求学生注意,同时也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注意孩子在家里

  一、预防*视必须牢记“六要,五不要”六要:

  (1)读写姿势要端正,眼和书保持30~35厘米(1尺)距离。(2)连续看书1小时后休息片刻,并向远处眺望。

  (3)连续看电视1小时后,休息5~10分钟,眼与电视屏面距离应为屏面对角线的5~7倍,但不小于2米。

  (4)连续操作计算机1小时后,至少休息10分钟,或做由*到远的`晶体操。

  (5)每天保证1小时的户外活动。通过体育锻炼,达到提高体质、增强眼调节力的目的。

  (6)坚决纠正偏食、挑食等不良*惯,养成合理膳食和膳食*衡等良好*惯。

  五不要:

  (1)不要在直射阳光或暗弱光线下读书、写字。(2)不要躺在床上或趴在桌上看书。

  (3)不要无节制地玩游戏机,每天玩的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4)不要边走边看书,更不要在晃动的车厢里看书。(5)不要用太细的铅笔,写太细小的字。

  二、坐姿要正确

  坐时脊柱要挺直,不前倾,不耸肩,不歪头,前胸不受压,大腿呈水*,两足着地,眼与书本距离30~35cm(一尺),笔尖与手指距离一寸,胸与前桌一拳,俗称“三个一”,并定期调换座位。

  三、改善不良学*环境教室和家庭的采光和照明要符合卫生要求,消除灯的频闪现象及眩光。课桌椅要符合国家标准,黑板定期刷黑无反光,墙壁定期粉刷。学*用品也不能忽视,如纸张不能太白,印刷字体要清晰等。

  四、注意休息

  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需10小时。

  五、合理膳食

  注意营养,多食蔬菜、海产品、动物肝脏,限制甜食。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1和B2及微量元素硒、锌、铬的摄入。

  六、做好眼保健操

  做眼保健操是我国中小学校重视眼保健工作的具体体现,通过按摩眼部周围各穴位和肌肉,刺激神经末梢,增加眼部周围组织血液循环,调节眼的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消除疲劳,增强视力,预防*视的目的。此外,加强身体锻炼,提倡户外活动,常晒日光,呼吸新鲜空气,多接触青山绿水等大自然景物,也有利于眼睛的健康。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4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兴趣。

  首先紧紧围绕课本中有关风筝的主题图展开教学。将主题图内容编成有情节的故事讲给孩子们,或是请学生自己在预*时就以故事的形式讲一讲,可以使学生能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然后再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细节入手,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为使学生能理解算理,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算理、学*算法。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利用学具的操作能顺利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3、设计新颖的练*题,增多练*内容。

  计算教学,单纯的'让学生计算势必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我联系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设计出多种多样的练*题,或让学生当火眼金睛孙悟空辨别对错,或让学生说笔算过程,或记录时间请学生比赛做题,或根据生活中的一个情景请学生提问解答,结合学生不同的计算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练*形式,使单调枯燥的计算练*变得生动有趣,贴合生活实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反思 5

  上星期老师和领导们听了我的公开课,这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说不紧张是假的,特别是上课时间晚了*10分钟让我心里很没底,生怕讲不完整节课比较赶进度,所以很多准备的东西比如引入国学经典、板书的完整、班币的奖励都实施的不是很到位。上周末我们数学组进行了评课,老师们都对我的公开课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听取其他老师公开课的优点和不足,使我更加了解自己课堂上的不足以及今后需要改进的注意点,针对这次公开课,我做了以下的教学反思:

  我公开课的课题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不能除尽)笔算及验算”,首先课题太长,数学强调的是语言简练,老师们给我提的意见是可以只写重点,因为这一单元前面已经学过一个信息窗,课题可以改成“十位不能除尽的笔算及验算”;老师新授完以后可以让学生再复述一遍,加深学生们的印象;巩固练*这部分要训练好,不求多,但是练的每个题都要讲的扎实明白;其次,校长提到在让孩子们口算之前可以先给孩子们一点时间浏览题目,心算一下,这样孩子们心理有所准备,课堂效率高;再次,板书问题,一定要完整,单位、作答要板书上,不能只写答后面省略,在课堂上讲到验算时我没有给学生们强调一定要写上“验算”两个字,所以孩子们爬黑板验算时没有写上这两个字,教的时候就要教正确,讲明白,语言要规范;前面讲的内容要为后面的总结做铺垫,总结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总结,讲完后再系统的总结一下,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另外,校长提到的找信息提问题时,板书的信息要分类整理好,画线和角时必须用教具画好,课堂活动用卡片、木棒等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确总数是多少,尽量用PPT中的教具,如果用别的替换,要说清楚教具代表的是什么......这些都为我以后的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注意这些细节问题,把总结的经验和方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通过这几次的教学我感受颇多,本节课通过练*回顾和国际果蔬会的微视频导入课堂,学生的学*兴趣比以往有所提高,并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中来,在解决问题时先由学生独立列式、再对结果估一估,然后小组动手分小棒验证。同时在课堂上能融入估算意识、数形结合、对比思想这些都是成功之处,但是整节课下来感觉比较累,结合几次讲课课堂教学状况,反思了一些教学上的不足:

  1、在教学内容上,课堂容量过于小。往往是一节课来解决一个问题或是一个知识点。例如,这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多数学生很快就会掌握课堂所学内容,对于已掌握的知识,学生的兴趣就会下降,课堂效率就会降低。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不集中,课堂节奏就会很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打破以前依照课本和教学参考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

  2、在教学中课堂趣味性不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的最好动力是对学*材料的兴趣。”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因素,是学*的根本诱因。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更是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效果。如果学生总是怀着期待和愉快的心情上数学课;上课时老师通过各中教学手段展现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被教师的课堂美丽所吸引,思维活跃,表情明朗,学*效率自然提高;这样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中学*,学生将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真正做到乐中学。反过来,如果学生对于学*数学缺乏兴趣,就谈不上发挥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成绩也就可想而知。然而,我在课堂趣味性方面做的比较差,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表情不够丰富。

  3、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不敢放手。因为自己工作资历浅,课堂管理和教学经验不足,导致自己在教学是不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探索。如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我采用的方法是由学生试着计算,在巡视的过程中把学生出现的不同算法由学生板书到黑板上,再比较它们算法的不同,由学生把正确的计算过程进行讲解。课上学生能够找到算法的不同并且找到正确的答案,但是讲解的过程不是十分顺利。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应该是有教师的参与,由学生试算完成后,学生边讲由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板书。这样教学时,教师既能起到示范作用,用能让学生把算理说得更清楚。

  4、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定位比较高,没有预设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在操作分小棒的时候,对于1个百不够分时,学生不能想到拆成10个十和原来的5个十一起分。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师我没有想到学生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所以在应急时有些草率了。

  5、在突破难点时坡度比较大,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在教学过程中在突破难点时,有些倾向于注重方法的指导,欠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阐述。如用竖式表示分小棒的过程时,偏重于学生对竖式的书写,让学生判断一个算式的结果是三位数还是两位数,其实让学生能够说出百位上的数比除数小,不够商1,所以商是两位数就可以了,而我让学生总结这样的规律使学生感觉有些难,课堂气氛就下来了。

  在反复地修改教案中,我深深的知道了学*不是简单的“搭积木”,而是一个生态式的“孕育”过程。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学生提供学*资源。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进行反思和学*,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成为一名学生喜爱的老师。

  前一段时间学生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部分内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学到这部分内容有些学生就感到很棘手。我想可能是这部分教材内容设计上跳跃性比较大。学生刚刚学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马上接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而且百位又不够除的笔算比较困难。所以我先补充教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百位上够除的情况。

  例如:238÷2这道题,让学生先尝试列竖式,然后集体订正、讲解。这时相应地板书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明确

  ①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②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

  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同时我告知学生每次只能往下移一位,要一位一位地除。其次再教学百位上不够除的情况,出示例题238÷6后,学生先对这道题进行估算,然后我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以下问题:

  ⑴先用6去除几?

  ⑵当2个百除以6不够商1个百时,应该怎么办?

  ⑶23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学生在回答以上三个问题时,就能逐渐体会到笔算过程中的另一个方法:先看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前一位小于除数,要看前两位,这样学生就能明确为什么第一次的商必须写在被除数的十位上面。

  在之后的课堂练*中,我要求学生采用先估算再计算的方法完成*题。从学生的作业批改情况来看,存在着以下问题:

  ①竖式没有写完整;

  ②数位没有对齐;

  ③还有少部分出现移两位下来的;

  ④余数大于除数的。对于学生的这些错误,我想:一方面要进行错因剖析和改错练*,另一方面要在说算理中让学生真正明确笔算除法的步骤。

  在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在课堂上我采用和学生一起探究的方式,没有像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那样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而是脱离实物演示,边引导学生说算理,边在黑板上进行板书,经过学生反复说,当时觉得学生对算理说得清楚明白,实际做题一定不会有问题。但是在批学生的练*时,却让我大跌眼镜,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

  ①不知如何商商。

  ②百位除完后,同时把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字全脱下来。

  ③除到十位数字后,如能整除,个位的数就不要的了。

  ④数位对不齐。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进行了反思:在教学中我有些想当然,忽略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以**的思维去衡量了孩子,认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那还不轻而易举?而学生面对一位数要先除几个百,再除几个十,最后除几个一,被除数增大,学生除起来就感觉困难,尤其在百位和十位都出现余数的情况下,学生的思路出现混乱。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仍要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理清思路,才有助于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本节课是在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采用的是“自学、互学、导学、拓学”四环节教学法,由旧知引入新知,可以很好地理解算理。首先结合教材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再通过学生探究互动、合作交流,总结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合作交流空间,由学生自主学*,自主归纳,并通过巩固练*,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学生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后,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同时,在合做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为了有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算理,在拓展练*的设置上,从具体的尝试练*上升到抽象的算理,促进学生计算技能的发展。整个设计体现的思路是“探索中体验——反思中提炼——迁移中应用”。

  在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后,紧接着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因为有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基础,所以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有一个*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教学是要面向全体的学生,我们不仅要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而且还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基于这样的要求,我想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应该照顾到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前两天刚刚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基本的笔算方法都已初步形成。本节课笔算中重点要解决的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形。

  要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该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无味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以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这样做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本节课,我始终本着尊重主体、相信个体的原则,让学生始终参与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在突破“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也要相应地写在十位的上面”这一重难点时,我没有加重老师讲的力度,而是留给学生充分地探求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先充分讨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难度也就降低了,再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尝试试做。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讨论、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在学生笔算除法时,允许他们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样,就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地归纳出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新课标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对结果先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笔算,这样,就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作用,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

  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虽然重视了估算教学,但是当学生求出了准确商后,并没有将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也因此使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以及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探究新知的环节花费了过量的时间,造成练*量少,练*的形式单一,并且,学生课堂练*出现的错题没有时间及时纠错。

  3、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练出一笔漂亮的粉笔字。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1.本届课的教学是围绕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一位数后的教学内容,是三位数乘一位数,课标中对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本节教学内容在本册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

  2.通过本课的学*,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是接一位数乘两位数后的教学,学生掌握较好,通过教学、练*、作业等检查发现学生掌握较好,95%的学生能达到教学目标。

  2.学生能清楚认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计算法则进行熟练计算。

  3.少部分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中的连续进位掌握不够,有忘进位的现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会通过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来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完成对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自己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的内容教学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材提供了一个与体育场有关的生活场景,从中提出两个不同的计算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乘法笔算经验,思考、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题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突出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的处理;“试一试”则让学生独立解决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从而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的*题,重点练*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并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过程中需要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本周五我校要举行一次大的体育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活动吗?

  生:冬季越野赛。

  师:对!我们班的同学有参加的吗?(学生纷纷举手)。这么多同学参加比赛,一定要为班集体争光哟!

  [评:教师精心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冬季运动会校园地资源,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从生活中来,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师:看,小华和大生他俩也参加了比赛,约好在体育场门口见面。(出示挂图),根据图中的情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

  生1: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2: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

  生3:他们俩家相距多少米?

  生4:大生家比小华家到体育场远多少米?

  ……

  [评:“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愿意提出问题本身就意味着对学*有积极的态度,而善于提出数学问题则意味着学生有良好的数学意识。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而不仅仅是数学问题的解决者。]

  师: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远,需要知道哪两个信息?怎样列式?

  生:小华每分钟跑152米,用了4分钟,算式:152×4= (教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㈠ 探究学*152×4=的计算方法

  师:你能估算出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吗?

  生:400多米; 500多米;600多米……

  师:到底有多少米?怎样才能得到准确值呢?

  生:需要计算才能知道。

  1、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152×4,请你独立思考,列竖式进行计算。(教师巡视)

  2、小组内讨论、交流计算方法。

  师:请你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思考过程。

  3、全班汇报。教师把竖式板书完整。

  1 5 2

  × 4

  6 0 8

  师:竖式中积的百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4?

  [评:计算教学往往很枯燥无味,郭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讲计算的思考过程。教师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师:刚才哪位同学估计600多米,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㈡、探究学*248×4=的计算方法。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师:我们会计算152×4了,解决了小华家到体育场的距离,那我们能否计算出大生家到体育场有多远吗?怎样列式?生:248×4=

  师:请你们自己尝试一下,然后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计算过程。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计算方法,教师板书。

  248

  × 4

  992

  3、观察、比较。

  师:观察黑板上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想知道它们有什么相同处?什么不同处?

  师:小组内讨论、交流,看谁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汇报。

  师:同学们发现了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计算时要认真、细心地演算。

  [评: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提出问题,找出两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

  师:通过同学们的探索、交流,知道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计算时,你有什么提醒小伙伴的吗?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评: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自己提醒自己,比单纯的归纳计算法则让学生记忆效果更好。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4、解决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

  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解决了,提出的其他问题我们能解决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解决提出的问题,能口头解答的就口头解答。)

  三、迁移练*

  1、独立完成教材第72页“想想做做”第1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算一算,看一看积是几位数。

  261×3 8×123

  621×3 8×321

  师:你们想怎样计算这几道题?

  生:口算;估算;笔算。

  师;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求出各题的积。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得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为什么每组算式积的位数会不一样?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三位数?什么情况下积的位数是四位数?(四人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完成第73页第5、6题。

  四、质疑反思

  师: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努力的?

  生:略。

  【设计意图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之后的拓展。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要将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了一番脑筋;其三,本学期进行的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要做的一个尝试。

  通过教学实践,教学之初的三个设想基本上是实现了,尤其是其中的“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处理的方法得到了听课教师的好评。我认为较成功地体现在以下几点:

  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他们将要举行的冬季长跑比赛,出示问题情境,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2、在提出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班上举手的同学不多,随后我又问了一句:你还想知道什么?这时班上举手的同学多了。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就有6个。这两种不同的问法,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学生提出6个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随手板书了出来:①大生家离体育场比小华家远多少米?②大生家和小华家离体育场各有多少米?(即小华家里体育场有多少米?大生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③大生每分钟比小华多行多少米?④小华共跑了多少米?⑤他两家相距多少米?⑥他俩谁先到体育场的?其中第3个问题是旧知识,他们有能力解决。而第6个问题提出后同学们马上给予了回答,因为他们都用了4分钟到达,所以是同时到达的。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第2个问题中隐含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对于第1、5这两个问题,本想留在课下解决。但当铃声响起时,学生提出马上就能解决,于是我尊重学生的意愿进行了解答。这样处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很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评析:】

  本节课是围绕承担研究课题《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上的一节研究课。这节课教学设计体现课题思想,教学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具体说有以下三个特点:

  1、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

  上课开始,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并与本节教学知识密切相关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依据情境中信息间的联系,主动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把生活转化为数学,使学生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以及怎样从数学角度观察生活,提出数学问题有了一些体验。

  2、大胆尝试,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计算教学往往枯燥无味,学生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让这节课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郭老师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估算能力。教师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计算时你有值得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高见,更好的掌握了计算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体现出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3、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

  教师的语言具有亲和力,课堂学*氛围宽松,给学生提供发展不同见解,展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时间与空间。创设民主、*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学生由以往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敢想、敢问、敢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参与到学*之中。

  一、复*铺垫

  小华每分钟走52米,走了4分钟,小华一共走了多少米?

  大生每分钟走48米,走了4分钟,大生一共走了多少米?

  (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导入新授

  两位数乘一位数同学们都掌握的不错,值得表扬。我们都知道不仅要学*好,身体也要棒。健康强壮的身体来自体育锻炼,你知道体育比赛通常在什么地方观看么?(体育场)你想去看看吗?看,星期天小华和大生约好了一起到体育场观看比赛那!

  1、观察挂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生活中经常蕴藏着一定的数学知识,你想研究它们吗?为了进一步研究,我们对一些数据进行测量和记录,看图,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3、看了这么多的信息,小朋友们,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答……

  4、同学们的思路很开阔,提出的问题也很多,今天,我们重点先来研究两个问题:

  出示问题一,小华家离体育场有多少米?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可以怎样列式?

  5、观察这道式子跟开始算的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

  现在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6、4×152等于多少?你能估计小华家道体育场大约有多少米吗?

  7、这道算式的结果到底是多少,你想不想知道?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列式,尝试计算。注意先写上横式再计算。(一个学生板演)

  8、请他来说一说这道题你是怎样算的?然后再请同学说一说

  9、在计算中还有问题吗?你都会算了吗?老师这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积的百位上为什么写6?

  10、这还有几道题,请你来想一想,算一算,积的百位上应该写几?

  143 212 171

  × 3 × 4 × 5

  □29 □48 □55

  我们用出手指来表示结果好不好?

  第三题出现两个答案了,究竟谁是对的?先请出5的小朋友来说一说你的理由,然后再请出8的小朋友说说你的理由。

  为什么会犯刚才的错误呢?因为这道题没有像第一题那样直接将进位的数表出来,所以就迷惑了你们。其实,在我们的计算中不一定要将每次的进位都写出来,我们可以把要进的数记在心里。不代表没有写上进位的数那儿的进位就不加了。听懂了吗?

  11、看来同学们的计算又提高了一步,还想再算一道题吗?我们一起看第二个问题:大生家离体育场大约有多少米?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可以怎样列式?你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12、同学们刚才都尝试了两道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三位数乘一位数应该怎样计算,在列竖式算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呢?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你觉得有哪些地方我们要注意。(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

  教师总结:数位要对齐;乘的'时候先乘个位,再乘十位,最后乘百位;注意满十不要忘记进位;另,字要写端正,计算一定要仔细……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3、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2页例题,第72—73页“想想做做”的*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

  2、能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探索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关的口算和笔算。

  在教学时,出示教材情境图,先找信息、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经历了探索多种算法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而不是强求统一的语言进行操练,只要能够算出结果都给予肯定。

  在多种算法中,我让学生选择一种你认为算的快的方法,注重方法的优化。如:由2×3=6,得20×3=60。将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比较、抢答、等形式进行练*巩固。

  在出示14×2的竖式计算时应该重点强调竖式计算:“先用2乘个位上的4得8写在个位上,再用2乘十位上的1得2个十写在十位上。”通过说算理板书书上的分布计算的过程,再引导学生简化计算的中间环节,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竖式的一般写法。重点让学生说说,竖式一般写法。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但学生们掌握的非常好,整节课效果良好。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进位的与不进位的口算方法相同。学生在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后,应用这一已有知识探索出进位的口算方法对学生而言已不再是难事。我认为在新课的展开时,应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我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口算的方法。在学生探究过程中,一些学生已经能用在脑子中列竖式的方法来口算,一些学生能用前一节所学的方法即两位数乘一位数口算时,可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分别乘一位数,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应该说,除个别学生外,其他学生都掌握了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但是在课堂上,我没有反思这些学生为什么会错,一些学生当然是因为粗心做错,而有些学生对于算理还是有些模糊。在全班反馈中我没有抓住学生的错误进一步反问其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而只是一味地让别的同学来帮助他正确解决。然后在课后单独辅导过程中也没有进一步询问其错误的原因。

  我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记得有个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果把学生的错误“隐藏”起来使教学显得一帆风顺、严丝合缝,这样的课未必是好课。“剥夺学生犯错的权力就等于限制他们自由选择的意愿”。所以,数学教学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同时,还要给学生尝试错误的权利,让学生在尝试错误的过程中锤炼自我,培养他们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进而形成良好的学*品格。

  所以,我想,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的同时,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原有的错误为什么是错的,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分析错误使全班学生都能关注这种错误,从而真正理解算理。

  1、教材中选用大象运木头,猴子摘桃,这些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在课堂中,没有像一般公开课改情境,还是应用这两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刚才的教学促使我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

  2、在学生的交流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对同伴的方法进行理解,让大家欣赏不同算法的精彩,达到思维的相互沟通和方法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归类、优化,在此基础上作出选择和自我调整,使学生的建构活动富有意义。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尊重不放纵、自主不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叶澜教授说:“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刚才教学中,既追求解决方法的多样化,也重视方法之间的沟通和优化。教学优化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比较,使其将自己的算法与别人的算法作比较,并认识到差距,产生修正自我的需要,从而捂出属于自己的最佳方法。在教学3×20后,很多小朋友认为用3×2=6,推出3×20=60最简单,但有一个女孩认为用20+20+20=60简单。这时,我还是尊重这位同学的相法,没有强调让她和其他同学用同样的方法。在算8×20时,我再问她:“现在你认为哪种方法简单?”她通过再次比较,因为8个20相加太复杂,所以认为由8×2=16推出8×20=160最简单。

  因为学生的个人差异,解决同样的问题又想出了不一样的方法,接着带领学生选择其中的最佳方法,这一点十分必要,也就是优化过程。学生思维开放以后,必要的选择是一种科学探究的态度。这一态度也要从低年级培养。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是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和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乘法口诀,能口算表内乘法,能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

  教材提供了两个例题,例1中3头大象运木材,每头运20根,用图画呈现的实际问题能很清楚地显示出求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就是求3个20是多少,并引起学生对乘法的回忆。在列出算式203以后,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又能让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算法,或是把3个20连加得到60,或是从6堆直观判断一共运了60根,也会有学生通过2个十乘3得6个十来计算,或从23=6类推出203=60。教材预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很快说出一共运了60根,但会有相当多的学生并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算的。所以,组织学生交流算法,一方面使学生仔细地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另一方面使全体学生都能理解后两种算法。因为后两种思考对继续学*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影响很大。

  解决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估计学生能列出320或203这样的乘法算式,得出3个20,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203等于60,怎么算呢?(引导学生说出各自的口算方法。)

  生1:23=6,203=60。

  生2:可能会用数的方法:10、20、30、40、50、60,或20、40、60这样直接数。

  生3:20+20+20=60。

  生4:106=60。

  重点关注第一种算法,师:23=6,为什么203=60呢?

  师:这里的2表示什么?(2个十)

  师:2个十乘3得?(6个十)

  师:6个十就是?所以只要在6后面加个0。

  指名说,全班说:2个十乘3得6个十,就是60。

  看着算式说说数量关系:每头大象运20根木头,乘3头大象,等于3头大象一共运了60根木头。

  师:那,照这样算,8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呢?(打开书,做试一试)

  学生从多种算法中选用比较好的方法需要一个过程。试一试208的积超过100,如果仍然进行同数连加或从一共几堆想一共几根会很麻烦,如果想2个十乘8或从28=16类推就很方便,这是教材为学生主动优化算法创造的一次机会。第71页想想做做第1题设计了三组口算题,每组的上面一题是表内乘法,下面一题是相应的几十乘一位数。比较同组两题间的联系,从上面一题类推出下面一题的得数,是教材又一次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算法。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反思一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教学也充分利用直观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第70页例题特意把两只猴各有的14个桃分装在两个篮子里,其中一篮放10个,另一篮放4个,而且2个放10个桃的篮子上下对齐,放4个桃的篮子也同样摆放。这样,学生很容易看出两只猴一共有多少个桃,也容易理出自己的思路。例题分三步教学:第一步是看图说得数、理思路。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整理、表达自己的思考:先算2个10是20,再算2个4是8,然后把20和8合起来是28。教材重视整理、交流思路,为继续教学竖式计算做准备。第二步是建立竖式的模型。把思考的步骤与过程用竖式的形式呈现。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笔算方法,而且经历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不是机械地接受竖式,而是有意义地建构。教师在这里的任务不是展示和讲解竖式,而是和学生共同建构竖式,明晰竖式中每一步的计算内容。第三步是简化、优化竖式,教学竖式的一般写法。这是在学生理解竖式的结构、计算步骤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先算4乘2得8以后,再把10乘2得20的2写在十位上,既表示它是20,又同时完成了20加8得28这步计算,使竖式计算既快又方便。不能让学生误解为这又是一种竖式,要充分体会是已有模型的进一步简化、优化。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每只小猴都采了14个桃。)

  师:2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乘法算式怎样列?

  生:142或214。(板书)

  师:142谁会算?学生交流口算方法。

  生1: 14+14=28。

  生2:10乘2等于20,4乘2等于8,20加8等于28。

  生3:数出来的,右边一共是8个,左边一共是20个,合起来是28个。

  教师重点引导第2种方法:2乘4,算的是哪边的桃子?

  2乘10,算的是那边的?然后把20和8加起来。

  师:这种口算方法,还能写成竖式。

  师板书:142,2对齐谁?为什么?接下来先算2乘4得八(8对齐哪一位?),2乘10等于20(2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它们加起来等于28。

  师:这样的竖式有点麻烦,还可以写的更简便。

  齐说计算过程: 142先算2乘4得八,8对齐个位,再算2乘10等于20,2对齐十位,合起来是28。

  第71页试一试让学生计算321,这是他们第一次独立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在写竖式的时候,把两位数写在上面,一位数写在下面,就能应用例题里*得的算理和算法。教材还告诉学生用再乘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这是因为学生尚未认识乘法交换律,也不会计算321这样的竖式。让学生再乘一遍,再次体会乘的过程,初步学会竖式的写法、乘的顺序以及积的定位。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之后的拓展。:“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体现这一理念,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还重视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应用,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启发学生探索多样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对计算方法有深刻的体验、思考。笔算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难点,关键是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正确地进行计算。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较注重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同时使估算与笔算相辅相成,因此本节课设计时有意地要将估算渗透其中,利用估算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得到提高,这是其一;其二,计算教学较为枯燥,属于“纯数学”的内容,如何让这部分的知识“活”起来,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体会数学的价值,使我对这节课的结构动了一番脑筋;其三,本学期进行的是“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的课题研究,如何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我要做的一个尝试。

  1、在情境创设上,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他们将要举行的冬季长跑比赛,出示问题情境,提出,你读懂了什么,使他们感受到“问题”就存在于生活中,就存在身边,每时每刻都会产生,而解决问题又是我们的需要,拉*了数学问题与学生情感的距离。

  2、我进一步强调了乘法计算中的注意事项:进位的数写在横线上,记在心上,不能把它遗忘。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不可以直接写在那一位上占位。算好以后,把得数和估算的积进行比较,进一步确认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在笔算前让学生先估一估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的重要资源和手段,估算还能帮助检查笔算的结果是否合理。我在学生笔算之前,总要让学生先估一估,学生的乘法估算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巩固了乘法口算。进位乘法的算理和不进位的相同,学生通过知识迁移,独立探究完成,在交流中注意进位的处理。尤其在第2步计算,总有进位的,如若学生口算有困难的就存在进位写法的问题,有的写在竖式中,显然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所以我就引导学生记录在竖式旁边。

  在提出问题上,放手让学生提出。创设情境之后,问:根据图中的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口中迸出了一个个问题,其中有价值的就有好几个个。这使我感受到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有的,关键是教师的语言要贴*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角度去考虑,去创设空间,那么学生为自己创设的空间才会更大。

  3、在解决问题上,自主探索。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我随手板书了出来:然后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就第2个问题中隐含的两个问题进行探索,交流。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大胆尝试,自主探索计算方法。这样处理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很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去解决。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有好处,因为课堂上学生的表现给了我较肯定的回应。同时较大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体现了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的思想。

  学生在掌握了整百、整十的数乘一位数口算的基础上,探讨每一数位上的积都不满十的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通过计算使学生懂得任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数每一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再把所得积相加。

  一、提出问题。

  1、课件演示例1的情境图。画外音:元旦到了,小明、小华和小英正在用彩笔画画,准备布置“迎接元旦”专刊,他们要用美丽鲜艳的彩色图画歌颂伟大的祖国,迎接新年的到来,从这幅图画中,你还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呢?引导学生提出:他们每人都有一盒彩笔,每盒12枝,他们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2、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3盒大约有多少枝彩笔?

  3、T:如果我们要知道准确的枝数,该怎么办呢?

  小精灵问了: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二、探讨交流。

  1、请同学们说一说:(1)用什么办法计算?怎样列式?(2)12×3表示什么意思?(3)这道题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计算有什么不同?

  2、T:这道题该怎样计算呢?

  让小组内每一个同学先思考3分钟,在纸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来,也可以摆出小棒(或其他学具)或画画图等,如果能想出几种算法的,就把几种算法都写出来。

  算完后,在小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同组的其他同学听。

  全班汇报,由各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各种算法。

  【算法的多样化为学生进行比较、反思提供了充分的素材。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学会有序思考。】

  三、分类评价。

  1、T:现在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的算法,我们能否把算法分类?

  估计学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几类:

  摆学具求得数。

  画图求出得数。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学反思汇总5篇

  1、被除数哪个数位上的数够除数除,哪个数位就要上商,如果百位不够,就要和十位合并了去除,并且商在十位上。

  2、结合例一的4写在百位和例二的7写在十位完善了算理理解,最终完整的解决了尚首位定位问题。

  例一和例二的教学,在除法中实际解决了两大问题,即如何用竖式一步步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如何确定商的定位,也就是计算方法和计算算理问题的解决。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一、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在探索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应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

  二、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理解算理

  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时,我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竖式并结合操作思考以下问题:(1)从哪一位开始算起(2)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3)竖式中的第二个4、6分别表示什么等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知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的迁移摆小棒的过程,很容易理解第二个4、6分别是怎么得来的,表示什么。

  缺点:一、学生对于竖式的计算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学生以前接触过除法竖式,掌握起来应该不难,但是学生实际做起来并不理想。做起来丢三拉四,不是很好。

  三、新旧知识点的对比不明显

  本次教学是以有余数除法笔算方法为基础的,但两个知识点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以前学的有余数的'除法是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计算的,商都是一位数,而现在所学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则商是两位数,不能直接应用表内除法进行计算,而要从十位开始算起。由于没有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导致很多学生在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除法时,和以前的知识产生混淆。

  总之,由于学生已有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了解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并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逐步让学生在比较明晰较合理的操作方法上理解算理,从而提高计算技能。

  上学期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结合着可操作的实物情境(羽毛球),算理讲得很充分很透彻,学生也的确做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唯一可惜的是并未脱离情境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本学期第一课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教学却让我犯了难:竖式计算的算理教还是不教?怎么教?从教材和教学用书看,似乎以迁移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为主,并不需要算理的支撑(仅解决商的最高位问题),但如此一来,又如何跟学生解释“除完百位只把十位移下来除而不要连个位一起移”之类的问题?学生在尝试计算和巩固练*中可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看来还是要讲一讲道理的,可道理又该如何讲?再借助实物情境是不可能了,没有这样的情景可用。那就只能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来讲了,可这样高度抽象的算理在具体教学时是一带而过,还是花大力气细讲?又有多少学生能接受,又有多少学生能记住?这里是个大大的问号。

  思之再三,课上还是没敢“讲道理”。通过估算,学生确定了商的最高位。然后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利用旧有经验试着写完竖式,巡视中我果然发现了不少学生出现了十位个位一起移下来除的`情况。交流时先让正确的学生详细介绍了计算过程,随后我举出了发现的这一问题,问:一起移下来后方便继续除下去吗?在正、反例的对比下,学生知道了:要一位一位往下除。但他们的所谓知道也仅是知道表面上的原因而已,个中的真正原因是不清楚的。接着就与复*中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进行求同比较,粗略的概括了这么几条:从最高位除起;一位一位除;有余数要和后一位合起来再除;除到个位才能结束。

  总体来看,浮于表面的迁移、简单的模仿、机械的演练————这就是孩子们今天所经历的。虽然由于知识本身的难度不大,加之旧知较扎实,他们还是较快且较熟练的掌握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但,他们的收获也仅限于技能层面了。缺乏了理解,学生们还能将今天的笔算方法内化到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去吗?新旧知识之间缺失了内在的有机联系,学生们还能建构起关于笔算除法的雏形系统吗?

  本节课是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材例题的编写非常精简,有些知识点的跨越很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做一做中出现。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1)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2)试商(3)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

  在本节课中,我根据上节课学生有了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经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由于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我觉得应该不会很难,所以在例题 “238 除以6”的竖式计算中,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下面的算法了,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除法应从最高位除起,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 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但是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让学生无从下手,尤其是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仍很吃力。本该是一位一位往下挪的数字,有的学生却一起挪到下面来,或者是百位上有余数却没有移下来,有的数位也没有对齐就乱移一通。还有些学生在写横式时有余数的忘记写余数。还有由于我在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时啰嗦,导致时间紧张,没有时间练*。

  虽然,通过复*铺垫、自主探究,学生对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算理已经清晰明了,但仅此而已,学生要想熟练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积累运用,尤其是商是三位数的情况。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还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一言一行很重要,不经意的一句话有可能会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整体效果。

  本节估算课中,孩子们能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合作交流,发现了知识,领悟了方法,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各个能投身于探索知识宝库的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数感,学会了估算,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灵活应用估算。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课一开始,我便出示相关的情境图,为学生呈现了许多信息,使他们从中体会解决生活中估算的乐趣,迸发出了合作的.欲望。例如:由科技馆引入,先让生看图后搜集一些信息,我便问:"你认为这样分配才能使每批进去的人数较为合理呢?"从而引发了估算的需要。

  2、自主探索,学*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放手让学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都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尝试估算→小组合作→展示估算→比较估算,这样孩子们经历了估算的过程,还增强了估算意识,提高了估算能力。例如:574÷3该怎样估算呢?生合作后会有许多的估算方法:①574÷3≈190②574÷3≈200……接下来学生对前两种估算过程与方法进行比较,再次组织小组合作学*使他们的估算思路更加清晰。

  阿尔法趣味数学小课堂:三位数除一位数的估算估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法:在计算过程中列一道竖式计算,使计算简便。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和超过10,则向前进1。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若不够减,则向前一位借1当1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