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教案9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8-04 12:43:26 教案

《进位加》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时让学生先口算直接得出算式的和,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是谁和谁相加的,以此突出相同数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笔算做好准备,然后再对照小棒图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列竖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的机会,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32+6= 8+41=

  二、口算训练,做好铺垫

  30+40=50+30=70+20=

  47+2=83+5=33+6=

  20+30=34+3=

  1、独立口算

  2、指名说出个别题的算法

  三、情景导入

  1、(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大家看看,这是我们昨天看的情景图,大家还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吗?谁再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

  2、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大家的问题很多,其中挑选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书本上的例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2=)

  四.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摆小棒的方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

  2、交流算法(提问)

  (1)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要对其齐。)

  (2)如果摆小棒应该怎么摆?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它表示5个一和2个二,合起来是7个一。)为什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它表示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就是67。)

  (3)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算过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笔算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叫学生交流,叫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巩固练*

  (1)书本第13页做一做1、2两题以及找错误

  (2)有趣*题填数字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了什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叫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5页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人)

  十个

  3 5

  +3 2

  十个

  3 5

  +3 2

  7

  十个

  3 5

  +3 2

  6 7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类比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通过有趣的*题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是复*的内容太多,有点啰嗦,老是重复一句话而且语调比较*缓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进位加》教案2

  一、教学内容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本上做复*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进位加》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惯。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

  教材第14页的情景图,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生、请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36+32=

  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第14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学生人数。

  师:35+37=

  2、新课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 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四)、方法应用

  师: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五)、课堂检测

  1、做一做(教材14页)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设计意图]:通过练*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材15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新训练:

  谁先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就把这朵红花奖给谁。

  2()4 7()2 3 6

  + 6 9 +()9 + 2 8 +()9

  ———— ———— ———— ————

  9 4 8 6 6 0 5()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

  (六)小节谈收获

  小朋友,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本设计的目的是提炼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进位加》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通过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思维,初步建立一定的数感。

  3.在探索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进位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40+5 56+40 18+30

  32+4 20+73 5+61

  43+20 7+62 4+53

  32+10 50+22 20+35

  默算,指名答。

  指名说说32+4.7+62的计算过程。

  2.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可以将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再和整十数相加。今天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一位数。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1)小红.小强和小兰是好朋友,他们正在一起玩数画片的游戏呢。

  (2)从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加法问题?

  ①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你会列式吗?板书24+6

  ②小兰和小强一共有多少张?谁来列式?板书24+9

  ③小兰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9+6

  ④小兰.小强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24+9+6

  (3)哪道算式我们已经学过了?得数是多少?这节课我们重点学*24+6.24+9这两道算式。

  2.教学24+6。

  (1)我们先来看24+6,24+6等于多少呢?我们用小棒来摆一摆,你打算怎样摆,先摆什么再摆什么?请你自己摆一摆,想一想怎样很快知道有多少根小棒?

  (2)谁上来摆一摆?

  先摆2捆加4根,再摆6根,4根小棒加上6根小棒等于10根,可以捆成一捆,和原来的2捆合起来一共有3捆,就是30根。

  (3)那谁来说一说我们怎样计算24+6?指名说,同座位互相说一说。

  3.教学24+9。

  (1)刚才小朋友学得真好,我们再来看看24+9,24+9等于多少呢?我们可以怎样计算?我们也先用小棒摆一摆,怎样摆?边摆边想想怎样计算。

  (2)请生上来摆一摆,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①把24分成20和4,先算4+9等于13,再算20+13=33。

  ②把9分成3和6,先算6+24等于30,再算30+3=33。

  ③把24分成23和1,先算9+1等于10,再算23+10=33。

  (3)这三种算法你喜欢哪一种?现在请你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把24+9的计算过程跟同座位说一说。小朋友在计算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4.观察一下我们今天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

  5.小朋友,我们今天计算使把一个数分成两个数后,先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超过了10,那十位上的20就要变成30,30就要变成40,小朋友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

  6.刚才我们计算的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现在一位数放在前面,你会计算吗?请打开书到第49页,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计算。生回答,并说说计算过程。

  三.巩固练*

  1.想想做做1

  (1)下面我们看着图来计算两道题目,题目有什么要求?

  (2)第1题你打算怎样圈?为什么这样圈?我们先算什么就把它们圈一圈。请你在书上圈一圈并计算出算式的和。

  (3)交流第二题的圈法,并说说两道算式的得数。

  2.想想做做2

  (1)学生口算第一组题,观察一下这4组题,第一题和下面三题计算时有什么联系?

  (2)我们计算下面三题时都要先算4+8=12,所以个位上都是2,但是4+8=12超过了10,所以十位上30要变成40,50变成60,80变成90。

  (3)你能用这样的方法口算出另外两组题吗?

  3.想想做做3

  说图意,要求图书角原来有图书多少本我们该怎么办?你会列式计算吗?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生答。

  4.想想做做4

  (1)小力.小佳.小强来到了玩具店,小朋友们看一看都有哪些玩具,各是多少钱?

  (2)小力买了一只玩具熊和一盒积木,应付多少元?我们怎么办呢?生列式计算并口答。

  (3)小强和小佳各买了什么?他们分别应付多少元?请你在书上列式计算并口答。

  (4)小朋友,你想买什么?应付多少元呢?指名说,同座位说。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进位加》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写竖式笔算是刚接触,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切记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

  二、自主学*,获取新知。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

  学生独立解决。

  三、展示交流结果,点拨归纳

  1、解决第一个问题(例1)。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5+2=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师小结: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又快又准确。但是要注意个位上的5要和个位的2对齐。

  3、练*:第12页做一做,看看那些同学算的又对又快。

  快的同学板演,并说说怎样对位?

  4、用笔算解决第二个问题(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说算理。

  5、全班谈论交流: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四、巩固练*当堂检测

  1、第13页做一做

  2、练*二第1题。

  五、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练*二第2题。

《进位加》教案6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时让学生先口算直接得出算式的和,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是谁和谁相加的,以此突出相同数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笔算做好准备,然后再对照小棒图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列竖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的机会,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32+6= 8+41=

  二、口算训练,做好铺垫

  30+40=50+30=70+20=

  47+2=83+5=33+6=

  20+30=34+3=

  1、独立口算

  2、指名说出个别题的算法

  三、情景导入

  1、(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大家看看,这是我们昨天看的情景图,大家还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吗?谁再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

  2、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大家的问题很多,其中挑选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书本上的例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2=)

  四.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摆小棒的方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

  2、交流算法(提问)

  (1)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要对其齐。)

  (2)如果摆小棒应该怎么摆?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它表示5个一和2个二,合起来是7个一。)为什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它表示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就是67。)

  (3)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算过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笔算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叫学生交流,叫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巩固练*

  (1)书本第13页做一做1、2两题以及找错误

  (2)有趣*题填数字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了什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叫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5页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人)

  十个

  3 5

  +3 2

  十个

  3 5

  +3 2

  7

  十个

  3 5

  +3 2

  6 7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类比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通过有趣的*题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是复*的内容太多,有点啰嗦,老是重复一句话而且语调比较*缓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进位加》教案7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二、课堂练*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

  课本13页第4题

《进位加》教案8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 、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8+8=7+8=8+4=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五、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8加几)

  8 + 6 = 14 8 + 6 = 14

  作业设计 练一练 P82 第4题。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9

  【教材依据】

  《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

  【设计思想】

  教材从回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开始,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等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学目标】

  情感:利用原有的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知识,通过观察情境图,适时动手摆小棒,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计算方法;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生活中有数学,数学中有生活;结合进位加的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从小养成仔细计算、认真书写的好*惯;教育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热爱国家。

  价值观:领会事物之间是联系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提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思维能力,学会合作学*,乐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1、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意义。

  2、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学难点】

  掌握进位加的竖式写法。

  【教法选择】

  以活动为主,适当伴有讲解,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对比、学*、总结、积累经验。

  【学法指导】

  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比较、学*、总结、积累经验。

  【教学准备】

  教科书第11页情景图、第14页例3图、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口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师指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口算时可以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把一位数相加,也就是先算个位上的数。】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竖式计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导探究,学*新知

  1、导入新课(出示第11页情景图)

  师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两位数加两位数。

  2、学*例3(出示第14页例3图)

  35+37=

  ①、先用小棒摆一摆,想:先加什么?

  a、指导学生分别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学生自主摆小棒。

  c、同学交流摆放结果。

  【方法一】:先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单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够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师总结一、二方法的相同点:先加单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这两种方法的相同之处是把单根的相加,满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单根的和整捆的加起来。

  ②、小组讨论,用竖式计算,怎样写?怎样算?

  汇报交流:

  a、写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 35

  b、计算时从个位加起。 + 37

  c、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72

  d、我想从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以前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儿相同,哪儿不同。

  4、通报学生总结结果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5、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像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四)、课堂作业设计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个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书练*二第4~7题。

  【教学反思】

  为了使学生在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及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比较、推理、总结的方法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为此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环节。这样,使学生既能熟练旧知识,又能懂得已有知识及新知识之间的联系,很快学会新知识,从而达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的。

  1、动手实践。学生通过摆小棒活动,诱导学生把单根相加,够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从而暗示: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在探究能否从十位加起时,我故意让学生试一试,不强调“计算时应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中,有从十位加起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上进上来的1。最后告诫学生这种方法很麻烦,不可取。在这个活动中,让学生按合作学*的要求,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学*为主要形式,进行探究,乐于交流。

  总之,在教学计算时,既需要让学生在直观中理解,也需要让学生掌握抽象的法则,更需要学生充分体验由算理直观化到抽象化的过渡和演变过程,从而达到对算理的深层理解和对算法的切实把握。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阅读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1)

——《进位加》教案6篇

《进位加》教案1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 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 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 口算 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

  (1)30+20=50 8+5=13 50+13=63

  (2)38+2=40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38+20=58 58+5=63

  (4)35+25=60 60+3=63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 1

  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2. 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方法。)

  四、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进位加》教案2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重点解决竖式计算。教材仍然以“参观博物馆”为实际背景,通过求学生人数引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同时对照小棒图有序地安排竖式计算过程。计算时让学生先口算直接得出算式的和,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是谁和谁相加的,以此突出相同数位相加的计算方法,为后面的笔算做好准备,然后再对照小棒图写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再列竖式计算时重点强调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让学生全面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还处在起步阶段,他们仍然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直观的事物较易接受,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笔算的方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计算思路直接迁移到新的知识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棒,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由浅入深,逐步让学生理解算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进行竖式计算。

  2、通过观察,学生自主、合作归纳出笔算加法的法则。

  3、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和计算认真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明确相同数位要对齐的`问题,列竖式计算。

  教学方法:讲练相结合,尽可能给学生创造进行观察的机会,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知识和掌握知识。

  教学准备:课件,班班通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让学生用竖式计算。)

  32+6= 8+41=

  二、口算训练,做好铺垫

  30+40=50+30=70+20=

  47+2=83+5=33+6=

  20+30=34+3=

  1、独立口算

  2、指名说出个别题的算法

  三、情景导入

  1、(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大家看看,这是我们昨天看的情景图,大家还记得当时所提的问题吗?谁再来回忆一下?(学生回答)

  2、继续追问,同学们还能提出其他问题吗?大家的问题很多,其中挑选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书本上的例二,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要知道这两个班共有多少人?怎么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35+32=)

  四.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讨论怎样计算“35+32”,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摆小棒的方法或是用竖式计算或是口算。

  2、交流算法(提问)

  (1)提问:你是怎么计算的?口算时应该注意什么?(从个位加起,注意:相同数位要对其齐。)

  (2)如果摆小棒应该怎么摆?为什么把5根小棒和2根小棒合起来?(它表示5个一和2个二,合起来是7个一。)为什么把三捆和三捆合起来?(它表示3个十和3个十合起来是6个十。)结果是多少?(把6个十和7个一合起来就是67。)

  (3)竖式计算

  先让学生试着写一写,教师巡视,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算过程。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笔算过程。

  教师追问:为什么3和3对齐,5和2对齐?(两个3都在十位上,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5和2在个位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引导:写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用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从哪一位加起?叫学生交流,叫学生尝试归纳。

  教师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五、巩固练*

  (1)书本第13页做一做1、2两题以及找错误

  (2)有趣*题填数字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大家学*了什么?列竖式应该注意什么?(叫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七、布置作业

  课本第15页第1题、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35+32=67(人)

  十个

  3 5

  +3 2

  十个

  3 5

  +3 2

  7

  十个

  3 5

  +3 2

  6 7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的零碎知识,从而使学生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让学生联系上节课所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列竖式的方法类比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更好的掌握。本节课重点是列竖式计算,强调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通过有趣的*题使学生能更好的投入到学*中,从而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点。本节课的不足是复*的内容太多,有点啰嗦,老是重复一句话而且语调比较*缓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还是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

《进位加》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进位加》教案4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游戏导入

  师:我们来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戏,老师问你们答。9的好朋友是几?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还记得春姑娘来了,万物都睁开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树发芽了,动物们乐了,这种景色美吗?

  师:为了让天更蓝,水更绿,人们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这一天人们都要种很多很多的树绿化我们的环境,学校也为了保护环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学*氛围,淘气他们在校园里开展了植树活动,这是他们一年级两个班的植树情况:[出示课件] 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数一数一班种了几棵树?

  师:我们再来看看二班种了几棵树?

  师:从图中你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三 、探索新知

  1、师:我们来一起解决“两个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师:请同学们先试着做一做,可以把我们的好朋友小棒找来帮忙,用它来帮一帮。

  师:把你认为好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们听听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样算的?

  谁来展示一下你们小组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寻找最优计算方法。

  4、观察这两个算式,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这两种方法你觉得哪个计算更简便呢?

  5、试一试8+8=7+8=8+4=5+8=

  6、小结:通过刚才的学*,我们学会8+几的加法,在计算时,我们往往看大数,分小数,先凑十,在计算,这样计算起来更简便。

  四、巩固练*

  1、圈一圈,算一算。

  读图,动手圈一圈,如:先把10个圈在一起,再计算出结果。

  2、指导完成练一练。

  第1题:通过摆一摆,结合数学模型来巩固“凑十”法。

  第2题:通过圈一圈,算一算,体会“凑十”的过程,巩固“凑十”的计算方法。

  第3题:结合图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

  第5题:通过连一连来巩固进位加法。

  第6题目的.:结合生活实际问题,运用进位加法来解决问题。

  五、在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请一位小朋友给大家说一说。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8加几)

  8 + 6 = 14 8 + 6 = 14

  作业设计 练一练 P82 第4题。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全面了解画面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识,从小养成自觉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惯。

  2、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2、笔算的计算顺序。

  三、教具学具

  教材第14页的情景图,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这节课让我们来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生、请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指名学生板演:36+32=

  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二)、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第14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

  我们来计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学生人数。

  师:35+37=

  2、新课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3、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学生汇报后师用多媒体出示)

  (四)、方法应用

  师: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谁能说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式题?

  学生出题,师板书。

  小组同学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最准确地做完这些题目。

  (五)、课堂检测

  1、做一做(教材14页)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设计意图]:通过练*学生能更为熟练地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教材15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这道题的设计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服务于生活,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3、创新训练:

  谁先正确算出红花表示的数,就把这朵红花奖给谁。

  2()4 7()2 3 6

  + 6 9 +()9 + 2 8 +()9

  ———— ———— ———— ————

  9 4 8 6 6 0 5()

  [设计意图]这样的练*题,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会本节课的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学会思考。

  (六)小节谈收获

  小朋友,这节课里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本设计的目的是提炼加深学生对进位加法的认识,同时引发学生更多的思考。

《进位加》教案6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之后,巩固加强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二、课堂练*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1、出示公园门牌,首先进公园要买票,如果说你和爸一起去。(**票:36元。儿童票18元)你们一共要花多少钱?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2、公园里开设了野生动物领养区,因为现在野生动物得不到保护,受到了人类的随意捕杀,如果你有爱心的话,你可以任意领养两只小动物,每个动物都有标价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三、课外作业:

  课本13页第4题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2)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设计3篇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进位的原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

  2、使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的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2、算法的探究。

  对策:1、从复*十的分与合,从凑十法入手,为算法探究作铺垫。

  2、让学生通过摆学具来想算法。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算法。

  教学准备:

  投影、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

  师: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学*了10的分与合,现在你还能说得出来吗?

  学生按照顺序说说10的分成。(边说,师电脑演示)

  二、新授

  1、导入

  师:星期天,小强、小红和小林来到了公园里,你们想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师出示情境图:

  学生简要回答小朋友们在做什么(玩画片)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从图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可以把你知道的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新授

  师:小朋友们,你能根据图上小朋友的这三句话,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交流(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

  (四种情况)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2)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3)小亮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张?

  (4)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交流时候,教师简单板书。

  解决问题探究算法:

  解决问题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问题中哪个问题最容易解决?

  师出示问题一: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自主列式并计算。

  交流算法

  师小结凑十法。

  解决问题二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出示:小亮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好不好?

  师:请小朋友先把式子列出来。

  学生列式,简单说说算式的意思。

  师:怎样算24+6呢?我们先来用小棒摆一摆好不好。

  学生先自主用小棒摆一摆。(师巡视指导)

  交流:你应该怎样想,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先想一想,再和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

  师板书算法过程:

  先把24分成20和4,4+6=10,20+10=30。(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多说说对算法的理解)

  练*: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8+42=

  学生自己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解决问题三

  师:小朋友们,下面该算什么了?

  师出示问题三:

  小明和小亮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先列式

  问:怎样想,怎样算?

  学生交流:

  方法一:先把24分成20和4,4+9=13,20+13=33。

  方法二:先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师要问一下,为什么把9分成6和3)

  师板书算法过程

  (要注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算法)

  练*: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吗?

  师出示:5+39=

  学生自主算一算并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了新知识,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吗?

  师出示:

  1、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先自己圈一圈,算一算,再进行交流。

  2、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观察后,列式解答并交流。

  3、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观察后,自己选择一个问题进行解答并交流。

  师:请小朋友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

  学生计算并交流。

  四、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又学*了许多新知识,大家又可以解决很多新问题。对了,还有一个问题我们还没有解决,是什么?

  这个问题留到下课后,小朋友们自己来解决,你们能行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 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体验探索的过程。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一、复*旧知

  1、 比一比看谁能算得正确

  2、 复*:24+5。师提问:24+5你是怎么算的?

  二、 探索新知

  导入:刚才同学们挑战得很成功。但在取经的路上我们又遇到麻烦了。是这样的:下周啊,我们班要举办联欢会,班长和副班长为同学们准备了矿泉水,但他们有困难需要求助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那我们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去!(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观察画面,解决问题

  1、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箱子里有24瓶矿泉水,箱子外有9瓶。

  师提问:哪位同学能看得更仔细的连文字看清楚的我们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这道题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已知条件?(箱子里有24瓶矿泉水,外面有9瓶)已知条件知道了该如何列式呢?----板书:24+9

  2、提问:24加9是几位数加几位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师板书

  3、大家先估算一下24+9会等于几十几呢?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个别学生汇报。

  师问:刚才大部分同学都能很认真地动手操作了,哪位同学愿意上黑板,把你刚才的摆法跟大家分享分享?

  重点1:我先把24分成整十数20与一位数4, 4根与9根合成13根,再从13跟中数出10根,捆成一捆,组成1个十,再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个十。3个十再与外面的这3根组成33.-------你这个是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的。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主要板书。

  重点2:我是先从9根中拿出6根与24根中的4根组成10根。10根捆成一捆,组成一个十,再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捆,也就是3个十。3个十再与剩余的3根组成33.------你有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提问:这一捆怎么来的?

  4、提问:这两种分法有什么共同点(满十根都要捆成一捆,组成一个十,这一捆还要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捆,也就是3个十。)不同点?

  6、师:喜欢这种分法的举手,喜欢这种的举手。

  7、小结:不管是这种分法还是这种分法,我们在进行口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思维模式进行口算。

  (三)教师演示,提高认识

  师:同学们真聪明,都能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计算24+9,老师也想动手玩一玩,摆一摆,你们愿意欣赏老师的作品吗?但老师有要求:你们要认真看,看后要静静想,想后要用心说,行吗?

  提问:老师的这种摆法是怎么摆的,先算了什么,再算了什么?

  (四)对比认识,感受“进位”

  过度语:刚才我们探讨的是24+9这个算式的计算方法。那么24+9是几位数加几位数呢?

  3、师提问:今天这节课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与之前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4、生:今天我们学*的24+9个位相加4+9=13超过十了。----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学*的24+9它们的个位4与9相加已经超过十了,也叫满十了。你们来看(课件演示)

  师:之前我们学*的24+5它们的个位4与5相加不满十,你们看(课件演示)

  师:这两个分式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从个位加起,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不同点?(个位相加不满十的,得数十位与原来的十位相同不变。 个位相加满十的,得数十位就比原来的十位多了一个1,这个1表示1个十,这个十是怎么来的?今天学*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进位)

  师: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你会给同学什么建议?

  三、知识应用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建议来完成下面的练*。

  1、课本做一做1

  2、填空----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问)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8~50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的*题。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3)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的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分别出示口算卡片:8+6= 7+9= 8+4=

  20+15= 16+50=

  2、说出口算步骤:20+(7+5)= 30+(5+5)=

  3、演示课件“”,出示:27+2=

  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的过程.(先算个位上的7加2等于9,再算20加9等于29.)

  【继续演示课件“”】聪明的小猴子也来参加我们的学*了,它见我们都会算27加2,就把第2个加数“2”拿走了,换上了“5”,这道题就变成了27+5.你们还会算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算一算这道题.

  二、探索新知

  1、自学尝试

  学生自己摆小棒,探索27加5的计算方法.

  2、小组交流操作情况

  3、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配合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1)先算7加5等于12.再算20加12等于32.

  (2)把5分成2和3,3加27等于30,30在加2等于32.

  (3)把27分成22和5,5加5等于10,22加10等于32.

  (4)从27起,1个1个地往上加,加到5是32.

  4、比较

  哪种方法更简便一些?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老师继续演示课件“”,学生随着叙述口算的步骤.(27加5,先把7和5相加得12,再把20和12相加得32.)

  5、小结

  师:今天我们计算的题目和以前计算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目有什么不同?(个位相加满十了)这样的加法叫什么?(进位加法)对,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师:进位加法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原来十位上的数增加了1)为什么?(个位相加满十了,送给十位1个十,所以十位上的数就多了1个)

  三、巩固练*

  1、完成第6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出示:5+35=

  这道题与例题有什么不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然后指名回答.

  强调:无论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还是一位数加两位数,都要注意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2、做一做的第2题.

  48+6= 8+63= 74+9=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3、口算:7+6= 9+5= 6+4=

  27+6= 39+5= 6+54=

  同桌对比口算,互相说一说每组题有什么特点.

  4、开放题

  下面的□填几?

  57+□=5□ 57+□=6□

  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问:你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学生自由发言.

  五、作业

  教材第67页练*十六的第2题和第3题.

  2.15+5= 9+62= 75+7= 23+8= 3+47= 4+89=

  3.一个加数是67,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多少?

  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算理。

  教具学具:

  小棒、投影仪、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 )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25+2=

  (1)25用小棒怎样摆?图示

  (2)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

  (3)归纳算法。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4)反馈练*

  5+3=

  92+6=

  35+3=

  87+1=

  并说一说口算步骤。

  (5)想一想

  2+34=

  (6)反馈练*

  65+2=

  6+69=

  2+65=

  69+6=

  2、教学例1。

  (1)出示算式

  25+20=

  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

  (2)图示

  (3)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4)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板书20+25=

  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5)反馈练*:教科书第49页,做一做第2题。

  3、引导学生对25+2和25+20的计算方法进行比较。

  启发学生明确: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引导学生结合例题总结。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学内容是需要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例题以小朋友摆画片为题材,先教学和是整十数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着重解决进位的原理;再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是非整十数的进位加,倡导计算方法多样化。试一试让学生在例题的基础上学*一位数加两位数。想想做做先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再引导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学**惯。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1.看卡片口算。

  4+6=( ) 4+9=( )

  20+13=( ) 30+3=( )

  5+9+30=( ) 8+2+40=( )

  2.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24+2=( )你是怎样算的?

  [评析:复*铺垫针对性强,注意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第l题中的口算是学*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人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中情境图。三个卡通人物分别介绍自己的名字后用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各自说了什么?你从他们的对话中还想知道什么?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2.老师板书出学生提出的问题及相应的算式(略)。讲述:小朋友提出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24+6=( )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 24+9=( )

  三、探究新知探究问题

  (1)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张?24+6=( )

  1.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

  2.提问: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办?你能用小棒摆摆吗?

  3.学生学具操作后,班内交流摆法,并联系摆法说说打算怎样算。

  4.老师根据学生说出的思路整理板书:

  5.分小组讨论:24+6初复*时口算的24+2算法有什么相同之处?不同在哪里?

  6.交流总结:个位相加得到10怎么办?

  [评析:老师没有把算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探究问题

  (2)小明和小军一共有多少张、24+9=( )

  1.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组交流操作过程。

  3.大组交流。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摆法。

  4.图式结合,进一步理解算理。

  5.比较并挑选自己喜欢的算法。

  6.小结:个位相加超过10怎么办?用谁去加整十数?

  [评析: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试一试:你想怎样计算?8+24=口5+39=口

  1.学生独立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是怎样算的。

  2.提问并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论第一个加数是一位数还是两位数,都是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如果个位相加满10怎么办?

  四、巩固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动手、动脑、动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想想做做第2题。

  (1)分组计算。

  (2)比较:同组的4题,都是先算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读出条件,弄清题意后独立解决。

  4.想想做做第4题。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每种物品的价钱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指名说说每人各应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学生列式计算后,指导学生分别用三句活回答解决的问题。

  5.开放题: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几?25+口=3口

  总评: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4)

——小学二年级数学进位加教案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情境图动手摆小棒,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进位加法的书写格式和计算法则。

  (2)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探索的良好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发现法。

  教学准备:

  第14页例3图、小棒、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复*引入

  (1)笔算下列各题。

  25+42= 36+21= 24+35=

  (2)指名回答,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35+37

  ①尝试计算。

  ②汇报交流,请各小组派代表发言。

  ③竖式算法。

  学生尝试竖式计算。提问:从哪位加起?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应该怎样写?

  ④比较总结

  例3和上节课的两道计算题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2)反馈练*。

  教材第14页“做一做”。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积累提高

  (1)森林医生,改正竖式中的错误。

  (2)列式计算。

  (3)完成教材练*二第4题。

  四、 总结提升

  在做进位加法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例3:35+37=72

  3 5个位和个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 31 7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5+2=7

  7 2满十向十位进1

  详细介绍:

  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口算练*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新课

  1.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5)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范本5份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学*能力。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引导同学认识角。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对角有直观的认识。

  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图形同学练*单小棒不规则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三角板:这是什么?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在我们身边哪些地方还有角?同学们找到的是生活中的角,你想认识我们数学中的角吗?

  板书:认识角

  二、新授

  1、课件出示:剪刀、钟面、红领巾图片,请大家观察一下,找出图中的角。

  课件演示:这些角有什么一起点呢?

  2、教师规范语言:像这样尖尖的一点数学上叫:顶点,从顶点动身,直直的两条线叫:边,所以我们说,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在数学上,我们用“)”来标出角,标注“1”就记作:∠1,读作角1,全般书空一次。

  一边介绍一边板书。

  3、请生用已经准备好的资料制作角:圆形的纸片和两根小棒,将同学用小棒制作的角用投影展示,用折纸的方法做的`角贴在黑板上,让同学来说说自身的角在哪里?

  4、请同学们在自身做的角上找顶点和两条边(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来说,加深对角的认识)。

  5、完成辩式练*:这些是角吗?

  6、练*:书P67指一指

  订正练*,重点强调其中不是角的局部

  7、课件出示图形:有大正方体、小正方体……

  老师这里请来了一个神秘的角,这个角可以变大,还可以变小。对!这是一个可以活动的角,现在就请你用手里的活动角变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

  师:为什么你觉得你的角比我的大呢?引导:这里叫张口

  教师明确:角的大小与张口的大小有关(板书:与张口有关)

  8、是怎么比的?

  拿出你们做的角,比一比谁的大?你是怎么比的?

  教师明确:观察法

  重叠法

  课件出示:∠1、∠2,这两个角谁大啊?你能确定吗?

  引导: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板书:与边长无关

  9、小结

  假如你是一个角,你会怎么向大家介绍你自身呢?

  三、拓展练*

  一个正方形,剪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

  板书:

  认识角

  角的大小:

  边记作:∠1与张口有关、与边长无关。

  顶点观察法

  边重叠法

  一个顶点,两条边。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46页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学情预设】

  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学情预设】

  学生写以上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在这里要进行重点指导。

  师:根据上面的算式可以看出,同学们都乘了两次,谁能说说两次相乘表示的意义?

  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完成竖式板书,并展示课件。

  师: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

  4.总结法则,归纳算法。

  师:大家已经明白了笔算的道理,请大家再认真观察笔算过程,并试着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边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法则,课件边呈现: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有两个层次的设计,首先让学生借助点子图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再尝试列竖式计算。这样设计一方面让学生理解笔算与口算的思路是一致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竖式的提升与简写。

  三、巩固练*

  1.完成教科书P46“做一做”。

  让学生边看图边计算,对照图说算理。

  3.完成教科书P47“练*十”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出结果,再进行交流。交流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法则外,还要注意竖式的格式是否正确,尤其要看部分积的数位是否对齐。

  【设计意图】

  练*均取自于教科书,并按照难易程度编排顺序。先让学生直接在教科书上完成竖式,熟悉计算法则。再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的全部内容,熟悉竖式的书写格式;接着通过改错,让学生在纠错中再次深化法则。最后,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在解决问题之中。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在学*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

  多个南瓜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或战绩)。

  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使学生了解到: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

  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

  请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列出算式19×19。

  二、探讨计算方法

  1.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

  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2.组织交流。

  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3.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作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三、练*

  1.尝试练*。

  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完成练*十六第1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3.解决问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十六第3、4题。

  完成后,请学生向全班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4.游戏。

  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用语言描述菜园里收南瓜的情境,请同学们帮助菜农收南瓜。

  让学生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

  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选取恰当的策略进行乘法估算,说明估算的思路,然后再精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前面的知识迁移类推,自主解决计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二、目标解析

  乘法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可以用来检验乘法计算的结果,同时估算也有利于数感的培养。教师要持之以恒地给学生创设估算的情境与机会,培养良好的估算意识和*惯。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的算理和一次进位是一样的,但计算比较复杂,学生容易出错,专门安排例题,是为了学生提供更多的练*机会。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列式计算(一次进位练*)。

  62×438×271×5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与一次进位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都是相同的,通过对一次进位的笔算乘法的复*,降低学*新知的难度,利用知识的迁移达到学*新知的目的。

  (二)创设情境,学*新知。

  1.学*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1)课件出示情境。你发现了什么信息?什么问题?

  (2)列式:24×9

  (3)估一估,它们的积大约是多少?

  方法一:24接*20,20×9=180(瓶)

  往小里估(板书)

  方法二:9接*10,24×10=240(瓶)

  往大里估(板书)

  得出:24×9的得数在180和240之间。

  或者:

  (4)尝试用竖式计算24×9。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书写。

  (5)汇报评价。跟以前学的计算有什么不一样?(个位满几十进几,十位又满几十进几。)你们算得对吗?(与估值进行比较,看是否在估值范围内。)

  板书:连续进位

  (6)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

  ①从个位齐,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

  ②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往前一位进几。

  【设计意图】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精确计算之前,让学生先估一估计算结果的范围,在精确计算之后与估算结果对比,判断计算是否正确,养成良好的估算意识,这有利于数感的培养。估算的方法是多样的,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提倡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再通过对比,找到一次进位与连续进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突破新知的学*。

  2.认识因数: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因数。

  (三)分层练*,巩固提高。

  1.做一做:列竖式计算。

  (1)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练*。

  (2)评价并订正。

  2.估一估,再列式计算。

  36×7313×5499×3

  3.练*十三第7题。

  4.练*十三第9题。

  5.练*十三第15题。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生计算的准确性,同时还应注意计算的速度,因此通过第1、2题一定量的计算练*是完成计算教学目标的保障。第3题将计算教学渗透到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对乘法算式的理解,常识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学*兴趣的提高。第4题是开放题,学生首先从众多信息中选取有用的信息来解决问题,然后自主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第5题为找规律,让学生知道乘法计算中存在着很多规律,体会数学中的规律美,感受数学的奥秘。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了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乘法,敢挑战下面的题目吗?

  课件出示*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法则。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知道了笔算乘法的计算法则: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要与那一位对齐。这些知识为学*新课做铺垫,使学生在学*新知识时能够顺利迁移,让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更加复杂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课本46页例1.

  师:从图中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学情预设】

  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一共买了多少本?让我们列式计算,并把自己想的方法用点子图表示。

  师:这道题如何列式?你会计算吗?

  【学情预设】

  列式为14×12。

  师:我们前面学*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及多位数的笔算,今天学*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乘法(不进位)]

  2.借助点子图,解决问题。

  师:你们可以试着画一画,再算一算,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进行展示汇报。

  师:同学们思维真活跃,想出了这么多办法帮助老师解决问题,你们太棒了!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不但渗透了化归思想,而且通过交流想法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也为后面竖式的教学做好了准备。

  3.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师:刚才大家通过画一画、算一算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让大家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应该怎么做呢?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相互展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6)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进位加》实用5篇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56+37=93。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56+37=93。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能力目标: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惯。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写竖式笔算是刚接触,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切记相同数位要对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生自由回答。

  二、自主学*,获取新知。

  师:有这么多的问题,关于二一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我们如何解答呢?

  学生独立解决。

  三、展示交流结果,点拨归纳

  1、解决第一个问题(例1)。

  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5+2=37。

  (2)用小棒,先摆3捆5根,再摆2根,合起来是3捆零7根,也就是37。

  (3)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5+2=7,在个位写7,十位3+0=3,在十位下面写3,所以等于37。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师小结: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又快又准确。但是要注意个位上的5要和个位的2对齐。

  3、练*:第12页做一做,看看那些同学算的又对又快。

  快的同学板演,并说说怎样对位?

  4、用笔算解决第二个问题(例2)。

  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板演并说算理。

  5、全班谈论交流: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四、巩固练*当堂检测

  1、第13页做一做

  2、练*二第1题。

  五、交流收获,体验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练*二第2题。

  详细介绍:

  课题: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通过学*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口算练*

  50+70=30+600=30+300=

  90+20=40+50=0+500=

  2.求38加25的和

  (1)怎样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

  (2)得数十位上为什么是6,而不是5?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3个十加2个十是5个十,再加上个位进上来的一个十应是6个十.)

  (3)你觉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十位上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一个十.)

  (4)回忆两位数笔算加法的法则是什么.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新课

  1.不进位加法.教学例1.

  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图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B,放在图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

  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

  (7)练一练

  4111+367=

  28+570=

  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

  2.进位加法.出示例2【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270+58=(如下图所示)

  (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

  (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

  (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使学生明确算理、7个长方形和5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2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

  (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

  (5)练一练

  (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1.

  3.进位加法.【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例3求809与3764的和.

  (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

  (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

  (3)做完后同桌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

  (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在原法则板书上改)

  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③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课件不连续进位加】

  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

  2.列竖式计算

  238+326=1629+527=715+8605=

  3.判断正误并改正.

  4.课后总结

  (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疑

  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

  1738+625=

  板书设计不连续进位加

  不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7)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实用5篇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题中,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这个一要写的小一些,在十位数的右下方。在本节课中,突出了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在本节课中,我抛砖引玉的将问题抛出,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通过摆小棒,拨计算器,理解当个位上两数相加满10时,我们就会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变为一个十。在研究竖式计算时,我就点了一下,对于满10怎么向十位进1,孩子可以很好的接受。

  其次,学生学*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惯,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实际列竖式计算时,对于进到十位的小1的处理上不理想,有的学生将小1写的很大,我问答这个1要怎么写时,他们可以很清楚的说出要求。其次,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第一次列竖式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38

  +24

  1

  ——62学生将小1自成一行。我下面要加强对学生做题的多练*,在练*中让孩子明白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点。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不同,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时,由于是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的,出示算式之后,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这节课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

  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

  2、竖式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我都要严格要求。利用“个”、“十”的字样指导学生区分个位和十位,得数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新授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一节课下来,练*过程中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数位对不齐,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在后面的练*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在上周上完这节《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课之后,数学组进行了教研活动,让我也有机会听到各位老师对我这节课的一些意见和建议,结合老师们的评价,我又一次对这节课在设计上的一些细节进行了思考,针对学生在学*进位加法上存在的困难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点收获:

  一、完整讲解算法。

  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解释算理上,解释“个位满十要怎么办?”怎么出现进位的‘1’的?”对于这些问题,我通过摆小棒来解决突破。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班级里的部分学困生,搞明白了个位上怎么算,但是进了位之后,怎么算就很模糊了。于是就有学生在作业里反应出一个现象,个位满十只管进位,小“1”也大大方方地写在横线上,但进位之后的十位加法,依旧如不进位加法一样算。并不把这个“1”当一回事儿。再问她,这个“1”怎么不算啊?他(她)也是一脸的茫然。

  分析原因:学生明白了个位满十要进位,但怎么进位并没有很好的掌握,主要因为我在教学中也是一句话带过。没有在新授的最后,概括地、完整地讲述计算的过程,也没有引导学生来说一说。可能对算理讲得比较多而忽视了算法。张老师提到的建议颇有几分道理。算理固然要讲,但讲了也不一定学生们都懂,因为学生之间的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算法一定要讲透,先学会怎么算,等学生的知识水*成长到一定程度,他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算理。注重算理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算法的重要性。

  二、练*中的连续进位的问题设置合适吗?

  在专项练*中,有一道4555的连续进位题,当初在备课时,也考虑了一番,是否将此题列入本节课的练*中。因为连续进位超出了本节课的知识范围,但在书本的课后练*里又有涉及。在评课过程中,老师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在教研活动之后,我认真回想了当初课堂上的情况,学生在连续进位的时候,不知道十位和百位上的数要怎么填,甚至出现了550或10100等情况。而我给出的只有口头上的解释,学生似懂非懂的情况下,我开始讲解下一题。显然,这道题对学生而言是有困难的。学生掌握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但是学生在遇到十位也满十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了!事后我考虑再三,认为这题不放在练*里,放在第二节课上,而且可以借助小棒、正方体或是计数器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连续进位。这样,学生的理解可以更透彻,掌握可以更扎实。

  三、比较的方法不仅仅在利用“<”和“>”

  在解决“带50元钱够吗?”的问题时,我直接想到的是拿算出来的56与50比较,因为56>50,所以不够。老师评课的时候,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比较两数的大小,不仅仅只能用直接比较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比如减法,再比如以后学*分数的性质之后利用的除法等等。而我的教学就将我思维的局限性固着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知识的拓展和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

  听了杨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

  杨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旧知——导入新知——操作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

  通过口算题中出现的14+28=?的情景导入,自然过渡到进位计算,从而导入新课.这样做不会使学生感到突然,又把加法的三

  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杨老师在新授环节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小棒,探究算理、展示交流,将新知识转化、纳入已有的

  认知结构。让学生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明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

  位进1”并掌握竖式的规范书写。在课的过程中杨老师很好地利用了学生“错误”资源,发现了错误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错

  中求知,从错中探究,充分利用这一“错误”资源。并且让课堂显得更加实际与真实。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刘老师设计了具有

  层次的练*,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另外,杨老师对学生*惯的培养很到位,以身示范,每一个”=”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几节课听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情境的导入,为学*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也有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老师们都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3、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老师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老师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

  4、巩固练*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

  由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进位加》教案9篇(扩展8)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教案通用五篇

  一、教学内容书P11例3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知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的道理。学会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复*。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订正板算。

  提问:做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写竖式?从哪位加起?

  4.导入新课。

  提问:如果将34+53这道题中的34改成37。变成37+53,那么在计算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个位相加满十)

  教师说明:个位上的数相加够十了,我们可以说,个位相加满十,计算时遇到个位相加满十的题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

  二、新课。

  1.看教科书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

  提问:看这幅图能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请列式

  列式:36+35=

  怎样算36+35,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请同学说说用小木棒是怎样算的。

  提问: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3捆与5捆合起来是几捆?表示几个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来是几根?表示几个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问:11根里有没有10个一,10个一是()个十,够10个一可以怎样?(捆起来)捆起来是1个什么?(一个十)也就是1捆。这时我们再算算一共有几捆几根?(7捆1根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71)

  追问:3捆加3捆是6捆,为什么现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来的?

  教师说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个一,10个一捆成1捆,变成1个十,1个十放在十位,同学们记住,这就是个位相加满十了,是一个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追问:个位满十,十是10个什么?(10个一)

  向十位进1,1是1个什么?(1个十)

  (2)根据上面用小棒摆的过程,写竖式算一算。

  提问:怎样写竖式?(相同数位对齐。)

  36

  +35

  提问: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好算,还是从十位加起好算?说说你的想法?

  请看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从个位加起。)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时要从个位加起。

  提问:个位6加5等于几?(11)

  个位满十了,要把这个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写几?为什么写1?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要把这个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写1,这就叫做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向十位进1的1,写在哪儿?书上是怎样告诉我们的?为什么不能写在横线下面?

  教师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可以在十位上靠*横线的地方写个小1,这个小1,叫做进位1。表示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1。

  36

  +315

  1

  提问: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说说看。

  你能说说十位上的7是怎样得来的?

  教师说明;十位上,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算到这里还没算完,还要加上个位进上来的1个十,也就是7个十,所以十位应该写7,然后再在横式等号后面写71。

  36

  +315

  71

  请同学说说计算过程。

  提问:通过计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2.请同学用刚学到的方法在练*本上做复*中老师改过的题37+53边做边说计算过程。

  提示:个位7加3得10,个位满10,怎么办?该怎样写?

  教师说明:个位7加3得10,满10向十位进1,个位写0。

  3.学生独立做教科书P11做一做中的两题。

  注意下边的提示,边做边说过程。

  4.小结。

  提问:今天咱们学*了什么知识?

  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提问:与复*板演题比较,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复*:个位相加不满十。

  新课:个位相加满十。

  师讲:像今天这样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的加法,就叫进位加法。

  板书:进位加法。

  提问: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我们要注意什么?

  三、小结:

  笔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提问:书上的小朋友还告诉我们也可以从十位加起,如果从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师说明:笔算加法还可以从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个位满不满十,个位满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练*。

  1.小红和爸爸去海洋馆参观,**票36元,儿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列式:

  写竖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钱。

  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2.做教科书P13练*二的第3题.在书上做,请同学边摆边算边说过程.

  3.笔算下面各题.独立在本上做,教师边巡视边检查.

  25+63=76+5=32+28=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12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和不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2.在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学*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的两辆车)今天我们就和全年级的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好吗?

  2.师:(电脑演示教科书主题图中四个班的小朋友)可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呢?

  3.师: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6+30=6635+34=6930+35=6536+34=70)

  4.师:大家真能干。这些算式我们除了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你会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吗?

  二、新授

  1.教学“不进位加”中的例1、例2。

  (1)学生独立尝试。

  ①师:请你从这四道算式中任选一道,用列竖式的方法去计算。不会的小朋友可以看看课本第9页,也可以问问旁边的小朋友。

  ②请四个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本上试做。

  ③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36+34这题先不讲)

  (2)小组讨论。

  ①师: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列竖式计算时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请小朋友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在四人小组里说一说。

  ②学生思考、讨论。

  ③汇报:在刚才的列竖式计算中,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计算式要注意什么?

  2.教学“进位加”中的例3。

  (1)36+34=70。

  ①师:这里还有一题,你是怎么算的?(请刚才板演的学生说一说)

  ②师:哦,先算个位上的6+4=10,怎么写呢?在个位写几?十位呢?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在十位上写个小小的1,表示1个十。再算十位上的3+3=6,6+1=7,合起来就是70。

  (2)教学例3:36+35。

  ①师:大家能通过计算帮助学校解决了乘车的难题,真了不起。可我还有个难题,就是一班和三班能合坐一辆车吗?为什么?

  ②师:请你列竖式计算,并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学生板演)

  ③学生尝试。

  ④师:你是怎么算的?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算法?为什么这道题你们都从个位算起,不从十位开始算了呢?

  (3)算法:列竖式计算时,除了要注意我们前面说的,还要注意什么?

  3.出示课题。

  (1)师:这三道算式和最后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

  (2)师:今天我们学*的就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和进位加的笔算,笔算就是列竖式计算。(板书课题)

  (3)师:你认为什么时候用列竖式的方法计算比较好呢?

  4.全课:今天你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三、练*

  1.买商品。

  (1)师:利用今天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问题。今天,皮卡丘就想请大家帮个忙。它想买两件小家电,我们陪它到家电城看看好吗?(电脑演示商品)

  (2)师:谁来为皮卡丘介绍一下商品?

  (3)师:皮卡丘只有90元钱,请你帮它选两件小商品,用竖式算算一共用了多少钱。

  (4)学生计算。

  (5)汇报:你为皮卡丘选了什么?一共用了多少钱?

  2.比一比谁最棒。

  师:皮卡丘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它请我们四人小组每个小朋友轮流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让其他三个小朋友列竖式计算,提问题的小朋友还要负责批改。最后还请你们一下你们组的小朋友做得怎么样。

  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一、教学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课本第15—17页例1、练*四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教育学生要保护野生动物。

  三、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课本15页的情景图,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口算

  33+5811+57+35+2815+45

  23+7517+4027+6838+15

  (二)探究新知

  1、新授: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喜欢)

  师出示15页的动物图片。

  2、学*例1

  (1)师出示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统计表。

  (2)学生根据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

  (3)师投影出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

  (4)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98+25)

  (5)学生尝试进行计算

  (6)找学生说说在计算中遇到的新问题,并解决的方法(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1)。

  98从个位加起:8+5=13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25十位9+1=11再加上进位1是12,满十向百位进1。

  123十位写2,百位写1,98+25=123。

  课堂小结:我们学会了连续进位的加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加进上来的1,计算认真,不算错数,不抄错数。

  3、做一做(课本16页)

  找学生上黑板演算,其他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停止。

  (三)课堂作业

  课本第16页做一做2,17页练*四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 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

  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把 28分成 20和 8,用 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

  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新课

  1.导入 新课.

  师:我把上题中的第二个加数25换成了28,(边说边板书:34+28=)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4加8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 4加 8等于 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4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8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4和28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4是由3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8是由2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 4个一加 8个一,得 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 4加 8满十,将其中的 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2个十记,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6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6)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4加28,个位4加8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2再加进上来的1得6,在十位写6.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边说边做)

  56+37=

  3.教学例4.

  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46根小棒,在第二排挂24根小棒.

  师板书:

  师:个位6加4得十,(把6根小棒和4根小棒放在一起,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10怎样写?

  生:向十位进“1”,个位写0.(师板书)

  师:个位不写零行不行?(师强调: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

  师:十位上 4加 2再加进上来的 1得 7,在十位写 7.最后得 70.

  4.总结法则.

  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个位满十了要进位)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全体齐读.

  (三)巩固反馈

  1.在练*本上计算.(同时请3人板演)

  2.在□里填什么数可以使它成为进位加法题?

  师:请同学们任选两个数,在练*本上计算.

  3.编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题.注意十位上的数不要太大,和不能超过100.学生编题,教师板书.如:26+39,45+38,37+43,54+25,…

  学生讨论:同学们编的这些题里有没有不符合要求的?

  4.思考题.

  在□里填哪些数合适?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小猫钓鱼

  5.游戏目的

  巩固百以内的加减法.

  游戏材料

  用硬纸纸片做成的鱼若干条,每条鱼身上有一道算式,鱼嘴用铁丝做成一小圆圈;小猫面具;钩鱼杆、线、鱼钩.

  游戏程序

  (1)用课桌围成一个长方形“鱼塘”,“塘”中放“鱼”,鱼身有算式的一面朝上.

  (2)每3人一组,头戴小猫面具,身上挂一个写有得数的牌子,围在课桌外面.

  6.用鱼杆、鱼钩钓得数与自己身上的得数相同算式的鱼.

  游戏:夺红旗

  游戏目的

  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游戏准备

  教师准备一幅“登山图”和一面小红旗.

  游戏过程

  (1)教师出示“登山图”.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