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8-17 17:55:46 教案

《三块钱国币》教案1

  一、学*目的

  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二、学*重点

  1.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三、学*难点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四、学*方法

  自读、鉴赏

  五、学*过程

  【一】、教师点拨―――作家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物理)与艺术(戏剧)思维”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战热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笔,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多幕剧)等喜剧作品。

  他是*现代话剧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家,特别是在独幕剧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他的`创作深受英国*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寻找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都带给了国人。其创作的出发点,往往不是社会、历史、现实中的“问题”,也不是“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具有喜剧意味的戏剧。选材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戏剧冲突无非是恋爱、婚姻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和幽默,他的剧本里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语言自身的戏剧性来直接获取效果的。

  其中,《三块钱国币》写于1939年,显示出了剧作家善于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特殊才能。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生理清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开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不同,这篇课文不是多幕戏剧的节选,而是一出独幕剧,所以其结构更严谨,矛盾更集中。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到戏剧冲突完整的发展过程: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冲突。先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朋友来找杨长雄下棋,这是开端;然后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二人进行正面交锋,这是发展;接着是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这是高潮;最后大学生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这是全剧的结局。戏剧结构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冲突发展到李嫂赔偿了三块钱国币,本可以*淡地结束,也达到了对吴太太的讽刺的效果,但作者笔锋一转,又引起了吴太太和杨长雄的新一轮冲突,让戏剧在杨长雄故意打破花瓶又赔偿三块钱国币这一高潮中结束,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吴太太的讽刺也更为辛辣。

  【四】作业;练*题2

《三块钱国币》教案2

  一、学*目的

  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二、学*重点

  1.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三、学*难点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四、学*方法

  自读、鉴赏

  五、学*过程

  【一】、教师点拨―――作家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物理)与艺术(戏剧)思维”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战热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笔,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多幕剧)等喜剧作品。

  他是*现代话剧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家,特别是在独幕剧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他的创作深受英国*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寻找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都带给了国人。其创作的出发点,往往不是社会、历史、现实中的“问题”,也不是“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具有喜剧意味的戏剧。选材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戏剧冲突无非是恋爱、婚姻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和幽默,他的剧本里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语言自身的戏剧性来直接获取效果的。

  其中,《三块钱国币》写于1939年,显示出了剧作家善于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特殊才能。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生理清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开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不同,这篇课文不是多幕戏剧的节选,而是一出独幕剧,所以其结构更严谨,矛盾更集中。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到戏剧冲突完整的发展过程: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冲突。先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朋友来找杨长雄下棋,这是开端;然后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二人进行正面交锋,这是发展;接着是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这是高潮;最后大学生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这是全剧的结局。戏剧结构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冲突发展到李嫂赔偿了三块钱国币,本可以*淡地结束,也达到了对吴太太的讽刺的效果,但作者笔锋一转,又引起了吴太太和杨长雄的新一轮冲突,让戏剧在杨长雄故意打破花瓶又赔偿三块钱国币这一高潮中结束,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吴太太的讽刺也更为辛辣。

  【四】作业;练*题2

《三块钱国币》教案3

  教学目的:

  1、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鉴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3、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设想:

  学*本课,在前两篇教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利用这个剧本给他们一次大胆尝试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师有机的指导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鉴赏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并能写出有条理的鉴赏文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及相关资料简介(5m)

  1、丁西林(1893—1974)现代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作品以喜剧为主,著有《一只马蜂》《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他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成立后,曾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副部长等职。

  2、关于独幕剧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之内完成,故要求所写事件的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必须集中于同一时间、地点并得到最完整、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由于独幕剧的演出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较为迅速,人物也不宜太多。

  二、熟悉情节矛盾冲突,为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做准备(10m)

  1、剧情概括——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剧情简单)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铺盖该不该押,杨与吴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

  2、矛盾分析——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焦点)。(矛盾集中,结构严谨)

  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

  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

  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

  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

  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另:顺势总结本文构思的艺术特色

  三、通过舞台提示和情节鉴赏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20m)

  吴太太:自私吝啬,尖酸刻薄,蛮横泼辣,缺乏同情心的富太太。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诈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按常理,吴太太作为一个外省人,本应受本省人的欺诈自己也有寄人篱下之感,可是吴太太恰恰相反,她破了例。

  2>开场就指桑骂槐的不停的唠叨——出言不逊,尖酸刻薄,得礼不让人。

  3>女仆李嫂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就逼一个身上只有三毛钱的下人赔偿三块钱国币——自以为有道理,富有但吝啬小气,缺乏同情心的阔太太。

  4>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典型的庸俗的小市民*气;胡搅蛮缠(得礼不让人,无礼搅三分),泼辣狡辩。

  5>她听到杨长雄说她是“一个无耻的泼妇”,便不依不饶,一逼再逼,甚至谩骂:“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蛮横粗俗的泼妇骂街;得礼不让人,尖酸刻薄。

  杨长雄:有正义感、同情心,机智幽默,能言善辩。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袒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作为抗战期间上千流离颠沛的大学生之一,遇到同是外省人的吴太太本应同病相怜,共度患难(袒护包庇),可杨长雄坚持正义,见义勇为,好打抱不*。

  2>为李嫂抱不*,义愤填膺地和吴太太论情,说理,讲势,争辩说李嫂是个“低级穷人”,赔不起,再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仗义执言,这就反被动为主动,彻底驳倒了对方。义正词严,慷慨激昂,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见义勇为,正直善良,能言善辩,机智幽默,富有同情心正义感。

  3>理屈词穷的吴太太露出泼妇骂街的本相后,杨长雄忍无可忍,把吴太太的另一只宝贝花瓶砸碎——凸现见义勇为的性格,但同时也说明他容易冲动,缺乏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只能砸碎花瓶出出气罢了。却也更反衬出吴太太的无礼蛮缠,令人厌恶。

  成众:低缓、短促、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四、结合课后练*三,分析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5m)

  1、《三块钱国币》——诙谐的幽默,蕴含着轻松和机智,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模仿吴太太语调理论,好像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

  大词小用——“进攻”、“被迫抗战”、“巨大赔款”等;使冲突更加形象,凸显人物形象。

  辩论的口气——使日常的小冲突显得严肃庄严,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

  新颖的名词——“高级的穷人”等,机智幽默。

  2、《茶馆》——含泪的幽默,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引起读者的深思。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烟了”, “我改抽‘白面儿’啦”,“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过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

  庞太监娶妻,老林老陈要组建小三口儿家庭。

  另:顺势总结语言幽默的特点

  五、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开头和结尾尤具特色。戏是从一派争吵声中开场的,这使戏从一开始就聚焦在主要冲突“该不该要打破了花瓶的李嫂赔三块钱”,略去了李嫂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作者越过事件的真正发端,把起点放在一个处于持续状态的动势中,勾起了观众对于幕前情景的遐想。”(胡宁容:《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正是这场并未写出的口角,给全剧定下了一个激越的基调。幕一拉开,舞台上就已战火弥漫,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本剧的结尾尤其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杨长雄故意走到吴太太的面前摔碎另一只花瓶,全剧就这样在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动作上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象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刹时万籁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及其他》),令观众联想万千。

  《三块钱国币》的这种开头结尾方式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急风暴雨的动态进程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2、本剧的语言俏皮幽默,所有的语言纯乎出于角色的性格,看似*凡,但在此情此景下,不由人不露出会心的微笑。杨长雄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腔调,表面上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嘲讽吴太太,充满机智和诙谐。杨长雄满口“如果”“也许”“因为”的学生腔式的演说词令和吴太太的泼妇骂街的不和谐的交织,显出吴太太的不可理喻,也给杨长雄这番慷慨激昂的辩论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成众的台词不多,但短促、风趣的语言已充分表现了他“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

  3、伏笔的使用也是本文构思的一大特色。剧中吴太太两次拿起现在仅存的一只花瓶端详,极言她对花瓶的喜爱和对打碎的花瓶的痛心,结果,杨长雄故意把这只花瓶也打碎了,并主动送上三块钱。杨长雄按吴太太的逻辑解决了问题,让吴太太哑口无言。正是由于这些伏笔的使用,造成一种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

  六、课文难点参考

  1剧中杨长雄和成众的棋局未完,剧末成众却说“和棋”,为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那盘棋局,实际上是十分风趣又一针见血地比喻这场两败俱伤的争吵。吴太太得到了李嫂的三块钱国币的赔款,是打了胜仗;杨长雄故意打破第二只花瓶给了她第二笔赔款,她就等于吃了败仗。杨长雄说不服吴太太因此打破她的另一只花瓶来出气,可以说是打了胜仗;但是一个穷学生*白地赔三块钱国币,也可以说是吃了一个败仗。双方都有胜有败,但谁也没有真正彻底打败对方,成了“和棋”的局面。

  2.成众从始到终都未参与冲突,也不能左右冲突的发展趋势,可以把这个人物去掉吗?

  成众这个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作为一个与杨长雄对照的形象出现的,在其冷静幽默的性格映衬下,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杨长雄的许多心理活动都是在和他的对话中交代的。虽然他未参与这场舌战,但每当杨、吴之间的口角趋于白热化的当口,是他“轻描淡写”式的话语让冲突告一段落,使得全剧有张有弛。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1)

——一块钱作文3篇

一块钱作文1

  一次,我和弟弟一起去温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看书,因为天气很热,所以我们每人都买了一根冰棍,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好不快活。

  可当我上了公共汽车准备掏钱买票时却发现口袋里怎么只剩下一元钱了。“只有一元钱,我怎么买票啊?”我气得团团转。“两个裤子口袋里没有,衣服口袋里也没有……。下车吧,可这么远的路我怎么回家?待在车里吧!买票的钱还差一块……。”在情急之下,我只好红着脸,结结巴巴地地司机叔叔说:“叔叔,我……我身边只有一块钱,您能让我坐一下车吗?”叔叔见我那可怜的样子,点点头说:“算了,这次先让你坐吧!下次注意点,知道买冰条却没钱买票!”这时我听到旁边一位阿姨也在和边上的人说:“哎呀,真是的,现在的孩子你看素质可真差!才两元钱还要逃票。”我的脸上一阵青一阵白,真想有个地洞让我钻进去。

  一路上,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哎!我明明觉得身边有钱的呀,怎么只剩下一元钱了。都怪我刚才买冰条时怎么没看一下。哎,*时从来没在意过的一块钱,这次真是让我倒了大霉了,一块钱有时用处也挺大的。

  过了两天后,我又乘车去图书馆,当我把钱投入投币箱时,抬头一看,还是那位司机叔叔。这时,上次被人误解成逃票的事在我的脑海中冒了出来,于是我又赶紧从口袋中拿出一块钱,重重地投了进去,想让叔叔看看。可那位叔叔却像没看见似的,看也没看我一眼。我真想说:“叔叔,我已经把一块钱还给你了,我不是逃票贼!”

  可是又不知怎么开口,这时,正好有几个人上车,我被挤到车厢里。虽然叔叔可能不知道,不过还了钱,我心里还是挺舒服的。

一块钱作文2

  江南深秋的早晨,明丽的阳光和煦地洒在生动而温馨的城市。

  今天是周六。早上与儿子晨跑归来,顺便到三茅宫菜场门口街头小铺去买面包。铺子前有三、四个学生在买早餐,大概都是小学毕业班的学生,或者也可能是初中的学生去补课吧。其中一个女孩子在接摊主找零时掉下了一块钱。掉下来的'原因可能是小女孩没接住,也可能是摊主忙中撒手早或迟了半拍,总之一块钱掉了下来,而且掉在了儿子的脚旁边。小女孩推着自行车,手里还拿着刚买的东西不便弯腰。儿子毫不迟疑地弯腰捡起交给那小女孩,赢得小女孩甜甜一笑。儿子要了两块面包,四块钱。我掏遍全身只找到三块零钱,不好意思地拿着百元钞票递过去,摊主一脸的困惑。此时,刚匆匆转身要走的那位小女孩甜甜的笑容伴着甜甜的声音一起送了过来:叔叔,给你!不待我细细品味这种帮助,甚至不待我决定是否应该接受这种帮助时,一块钱已递到了我手上。本能的谢字还没出口,小女孩已经上了自行车,飘然远去了---

  一股暖意生上心头。因为一切都在匆匆中发生,我不仅没有来得及向小女孩表示感谢,甚至也没有留意小女孩长得什么模样,下次见面时也许依然互不相识,但她深深感动了我和我的儿子。我说不清这短短的一分钟左右发生的事情是否具有以及究竟具有多少值得阐述的意义,但至少它让我们懂得:人与人之间少一些冷漠,就多一份温馨;少一些羁绊,就多一份通畅;少一些自我,就多一份和谐。今后,我和家人应该对周围多投去一些关注的目光,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千年古城原来是那么亮丽而生动。

一块钱作文3

  化妆课一结束,我就冲出了充满二氧化碳的地方,因为今天我做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决定——坐公共汽车节省一美元,寻找属于我的一美元的自由。家离补*班真的很远!(坐公共汽车有四站)但是走在街上,面对温暖寒冷的春风,感觉真好!打开MP3,插上耳机,想想口袋里剩余美元的去向。走着走着,我发现面前有一个爆米花摊,所以用这一美元买了一袋爆米花。我通常在家做作业的时候会吃爆米花,但是这次我感觉真的不一样了。尽管妈妈经常对我说:“空气中充满了细菌等脏东西。”

  “但是今天,为了享受我用一美元“买来”的自由,无论有多少。今天的风有点冷,而且没有戴手套,真的很冷!但是我真的很高兴吃了那大包爆米花!看着路人手拉着手拥抱在一起,让我幻想着这美好而浪漫的一天。还有一些高中学生刚刚下课,手里拿着单词表,不停地背诵。也有母亲和女儿从我身边走过,手里拿着超市的袋子,有说有笑——我突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无助的人,一条只能匆忙游动的鱼......

  有些人说像人类这样的动物有时是矛盾的。我非常同意这句话,因为我有时会想:为什么我必须值班?为什么我必须是第一个?为什么我必须成为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我必须进入重点高中?为什么一定是我?父母和老师把他们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总是希望我能为我的家庭赢得荣誉,给学校增添色彩。有时我怀疑自己是否被他们的“真诚”和“无法拒绝”的劝说所改变。我开始想为什么我在它身上花了这么多精力,就像一只不知道目的地的信鸽。

  也许像我一样,你不需要这么努力,不要这么认真,不要这么努力。也许你只需要放松,快乐,无忧无虑,没有一美元在这个世界上只属于你。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2)

——《三块钱国币》教案菁选

《三块钱国币》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块钱国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块钱国币》教案1

  教学目的:

  1、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鉴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3、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了解两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教学设想:

  学*本课,在前两篇教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潜能,利用这个剧本给他们一次大胆尝试和实践的机会。在教师有机的指导下,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鉴赏戏剧冲突、戏剧人物和戏剧语言,并能写出有条理的鉴赏文章。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家及相关资料简介(5m)

  1、丁西林(1893—1974)现代剧作家、物理学家、社会活动家。原名丁燮林,字巽甫,江苏泰兴人。1914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读理科,其间阅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业余从事剧本创作。作品以喜剧为主,著有《一只马蜂》《北京的空气》《三块钱国币》等。他的剧作,构思巧妙,含蓄幽默,妙趣横生,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副部长等职。

  2、关于独幕剧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之内完成,故要求所写事件的矛盾冲突的全过程,必须集中于同一时间、地点并得到最完整、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由于独幕剧的演出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较为迅速,人物也不宜太多。

  二、熟悉情节矛盾冲突,为进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做准备(10m)

  1、剧情概括——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剧情简单)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铺盖该不该押,杨与吴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吴太太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

  2、矛盾分析——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焦点)。(矛盾集中,结构严谨)

  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

  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

  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

  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

  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另:顺势总结本文构思的艺术特色

  三、通过舞台提示和情节鉴赏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20m)

  吴太太:自私吝啬,尖酸刻薄,蛮横泼辣,缺乏同情心的富太太。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诈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按常理,吴太太作为一个外省人,本应受本省人的欺诈自己也有寄人篱下之感,可是吴太太恰恰相反,她破了例。

  2>开场就指桑骂槐的不停的唠叨——出言不逊,尖酸刻薄,得礼不让人。

  3>女仆李嫂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就逼一个身上只有三毛钱的下人赔偿三块钱国币——自以为有道理,富有但吝啬小气,缺乏同情心的阔太太。

  4>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典型的庸俗的小市民*气;胡搅蛮缠(得礼不让人,无礼搅三分),泼辣狡辩。

  5>她听到杨长雄说她是“一个无耻的泼妇”,便不依不饶,一逼再逼,甚至谩骂:“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蛮横粗俗的泼妇骂街;得礼不让人,尖酸刻薄。

  杨长雄:有正义感、同情心,机智幽默,能言善辩。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袒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作为抗战期间上千流离颠沛的大学生之一,遇到同是外省人的吴太太本应同病相怜,共度患难(袒护包庇),可杨长雄坚持正义,见义勇为,好打抱不*。

  2>为李嫂抱不*,义愤填膺地和吴太太论情,说理,讲势,争辩说李嫂是个“低级穷人”,赔不起,再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仗义执言,这就反被动为主动,彻底驳倒了对方。义正词严,慷慨激昂,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见义勇为,正直善良,能言善辩,机智幽默,富有同情心正义感。

  3>理屈词穷的吴太太露出泼妇骂街的本相后,杨长雄忍无可忍,把吴太太的另一只宝贝花瓶砸碎——凸现见义勇为的性格,但同时也说明他容易冲动,缺乏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只能砸碎花瓶出出气罢了。却也更反衬出吴太太的无礼蛮缠,令人厌恶。

  成众:低缓、短促、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四、结合课后练*三,分析语言幽默诙谐的特点(5m)

  1、《三块钱国币》——诙谐的幽默,蕴含着轻松和机智,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模仿吴太太语调理论,好像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

  大词小用——“进攻”、“被迫抗战”、“巨大赔款”等;使冲突更加形象,凸显人物形象。

  辩论的口气——使日常的小冲突显得严肃庄严,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

  新颖的名词——“高级的穷人”等,机智幽默。

  2、《茶馆》——含泪的幽默,蕴含着严肃和悲哀,引起读者的深思。

  唐铁嘴—— “我已经不吃烟了”, “我改抽‘白面儿’啦”,“大英帝国的烟,日本的‘白面儿’,两大强过侍侯着我一个人,这点福气还小吗?”。

  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良,冰凉!”。

  庞太监娶妻,老林老陈要组建小三口儿家庭。

  另:顺势总结语言幽默的特点

  五、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开头和结尾尤具特色。戏是从一派争吵声中开场的,这使戏从一开始就聚焦在主要冲突“该不该要打破了花瓶的李嫂赔三块钱”,略去了李嫂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作者越过事件的真正发端,把起点放在一个处于持续状态的动势中,勾起了观众对于幕前情景的遐想。”(胡宁容:《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正是这场并未写出的口角,给全剧定下了一个激越的基调。幕一拉开,舞台上就已战火弥漫,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本剧的结尾尤其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杨长雄故意走到吴太太的面前摔碎另一只花瓶,全剧就这样在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动作上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象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刹时万籁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及其他》),令观众联想万千。

  《三块钱国币》的这种开头结尾方式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急风暴雨的动态进程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2、本剧的语言俏皮幽默,所有的语言纯乎出于角色的性格,看似*凡,但在此情此景下,不由人不露出会心的微笑。杨长雄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腔调,表面上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嘲讽吴太太,充满机智和诙谐。杨长雄满口“如果”“也许”“因为”的学生腔式的演说词令和吴太太的泼妇骂街的不和谐的交织,显出吴太太的不可理喻,也给杨长雄这番慷慨激昂的辩论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成众的台词不多,但短促、风趣的语言已充分表现了他“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

  3、伏笔的使用也是本文构思的一大特色。剧中吴太太两次拿起现在仅存的一只花瓶端详,极言她对花瓶的喜爱和对打碎的花瓶的痛心,结果,杨长雄故意把这只花瓶也打碎了,并主动送上三块钱。杨长雄按吴太太的逻辑解决了问题,让吴太太哑口无言。正是由于这些伏笔的使用,造成一种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

  六、课文难点参考

  1剧中杨长雄和成众的棋局未完,剧末成众却说“和棋”,为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那盘棋局,实际上是十分风趣又一针见血地比喻这场两败俱伤的争吵。吴太太得到了李嫂的三块钱国币的赔款,是打了胜仗;杨长雄故意打破第二只花瓶给了她第二笔赔款,她就等于吃了败仗。杨长雄说不服吴太太因此打破她的另一只花瓶来出气,可以说是打了胜仗;但是一个穷学生*白地赔三块钱国币,也可以说是吃了一个败仗。双方都有胜有败,但谁也没有真正彻底打败对方,成了“和棋”的局面。

  2.成众从始到终都未参与冲突,也不能左右冲突的发展趋势,可以把这个人物去掉吗?

  成众这个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作为一个与杨长雄对照的形象出现的,在其冷静幽默的性格映衬下,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杨长雄的许多心理活动都是在和他的对话中交代的。虽然他未参与这场舌战,但每当杨、吴之间的口角趋于白热化的当口,是他“轻描淡写”式的话语让冲突告一段落,使得全剧有张有弛。

《三块钱国币》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及语言、情节安排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体味形象、生动、富于个性的人物语言,欣赏戏剧蕴含的轻松机智的诙谐和幽默。

  4、学*剧中大学生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认识旧时代阔太太身上的霸道和自私。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健吾先生曾说:“我们写戏、演戏是‘巴结’群众,而丁先生写的戏是征服观众。”他所说的丁先生就是丁西林,被人称为“独幕剧的圣手”。今天我们看看这“圣手”是“名不虚传”呢还是“名不符实”。

  二、简介作者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物理)与艺术(戏剧)思维”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战热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笔,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多幕剧)等喜剧作品。

  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家,特别是在独幕剧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他的创作深受英国*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寻找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都带给了国人。其创作的出发点,往往不是社会、历史、现实中的“问题”,也不是“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具有喜剧意味的戏剧。选材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戏剧冲突无非是恋爱、婚姻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和幽默,他的剧本里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语言自身的戏剧性来直接获取效果的。

  其中,《三块钱国币》写于1939年,显示出了剧作家善于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特殊才能。

  三、感知课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独幕剧是19世纪后期才开始流行起来的一种戏剧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全剧在一幕内完成。由于独幕剧的演出要受到较为严格的时间、剧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它的剧情不能太繁杂,要求情节结构更加精练集中,矛盾冲突的展开也要较为迅速,人物也不宜太多。

  本剧为独幕讽刺喜剧,剧情简单。女仆李嫂不慎打碎了主人吴太太的一只花瓶,吴太太强迫她按原价赔偿三块钱国币。住在同院的大学生杨长雄极为愤慨,与吴太太发生口角。杨气急之下摔碎另一只花瓶,无可奈何地送上三块钱国币,完成全剧。

  四、理清情节,把握课文结构。

  1、情节概括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开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2、矛盾分析

  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大学生与吴太太之间的矛盾冲突(焦点)。(矛盾集中,结构严谨)

  着力描写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

  第一次,争论的焦点是李嫂该不该赔花瓶;

  第二次,焦点是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

  第三次,是由大学生骂女主人是“一个无耻的泼妇”引起。

  3、课文结构分析

  三次交锋,层次清晰,将剧情逐次推向高潮。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作者这样安排剧本的结构与冲突,能更好地展开情节,突出问题。如果只写李嫂打碎花瓶,赔不起,被辞退等,而没有杨长雄与吴太太之间的三次交锋,情节就会很单调,而且不足表现杨长雄的正义感和同情心,也无法显示吴太太的尖酸刻薄和对穷人的欺凌压迫。出人意料的结尾更是耐人寻味,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收到了传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艺术效果。

  结构人物剧情

  开端吴太太自言自语埋怨女仆

  杨长雄坐着看书与友下棋

  发展吴太太逼仆赔钱典押铺盖

  (两次交锋)杨长雄不应赔钱不应典押

  高潮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花瓶

  吴大大争吵谩骂不依不饶

  结局杨长雄握紧拳头掏出纸币

  吴太太一时语塞抢过纸币

  五、把握主题思想。

  全剧围绕花瓶事件展示主仆之间、大学生与女主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了大学生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揭露了阔太太的自私和狡辩,也一定程度地讽刺了警察的趋炎附势。

  喜剧应“从那最*淡的事件里反映出真实”(丁西林语,转引自柏李《会见丁西林先生》)本剧把看似*淡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第二课时

  一、分析人物形象。

  1、吴太太:

  自私吝啬,尖酸刻薄,蛮横泼辣,缺乏同情心的富太太。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诈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按常理,吴太太作为一个外省人,本应受本省人的欺诈自己也有寄人篱下之感,可是吴太太恰恰相反,她破了例。

  2>开场就指桑骂槐的不停的唠叨——出言不逊,尖酸刻薄,得礼不让人。

  3>女仆李嫂无意中打碎了一只花瓶,吴太太就逼一个身上只有三毛钱的下人赔偿三块钱国币——自以为有道理,富有但吝啬小气,缺乏同情心的阔太太。

  4>和杨长雄的三次交锋——典型的庸俗的小市民*气;胡搅蛮缠(得礼不让人,无礼搅三分),泼辣狡辩。

  5>她听到杨长雄说她是“一个无耻的泼妇”,便不依不饶,一逼再逼,甚至谩骂:“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你骂了人你不承认。你骂了人你不敢承认。这才是无耻。是的,无耻!下流!混蛋!”——蛮横粗俗的泼妇骂街;得礼不让人,尖酸刻薄。

  抗日战争时期从外省避难来到西南某省城居住。是一个*惯于养尊处优又充满市侩气的女人。自私、刻薄、欺软怕硬、胡搅蛮缠、得理不让人,无理搅三分,她唠叨、狡辩、出言不逊。这是一个作者着意讽刺的反面形象。

  2、杨长雄:

  有正义感、同情心,机智幽默,能言善辩。

  1>舞台提示:“如果外省人袒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作为抗战期间上千流离颠沛的大学生之一,遇到同是外省人的吴太太本应同病相怜,共度患难(袒护包庇),可杨长雄坚持正义,见义勇为,好打抱不*。

  2>为李嫂抱不*,义愤填膺地和吴太太论情,说理,讲势,争辩说李嫂是个“低级穷人”,赔不起,再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仗义执言,这就反被动为主动,彻底驳倒了对方。义正词严,慷慨激昂,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见义勇为,正直善良,能言善辩,机智幽默,富有同情心正义感。

  3>理屈词穷的吴太太露出泼妇骂街的本相后,杨长雄忍无可忍,把吴太太的另一只宝贝花瓶砸碎——凸现见义勇为的性格,但同时也说明他容易冲动,缺乏斗争的经验和策略,只能砸碎花瓶出出气罢了。却也更反衬出吴太太的无礼蛮缠,令人厌恶。

  “爱管闲事”的大学生。他敢想敢说,锋芒毕露,仗义执言,好打抱不*,虽然他不善口角,但由于道理在他这一边,所以义正辞严,驳斥有力,使得能言善辩的吴太太理屈辞穷。对这一人物,作者既肯定其正义感和斗争精神,又对其书呆子气和失之简单的斗争方式作了适度的揶揄。

  3、成众:

  沉着稳重、幽默

  1>面对杨长雄的气愤则说道:“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大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

  2>当吴太太要他证实杨长雄骂人,他则说:“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

  总结

  吴太太吝啬、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泼妇骂街、胡搅蛮缠

  杨长雄敢想敢说、仗义执言,模仿诉苦、嘲笑对手,

  见义勇为、助弱抑强、性格刚烈

  成众沉着稳重、不乏风趣,冷眼旁观、暗中助友

  二、欣赏戏剧幽默、诙偕、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风格。

  (1>举例:

  开头人物介绍:

  A如果外省人受本省人的欺侮是一条公例,她是一个例外。(吴太太)

  B如果外省人袒护外省人是一条公例,他是一个例外。(杨长雄)

  C如果一个人厌恶女人的口罗嗦,喜欢替朋友排难解纷是一条公例,他好像是一个例外。(成众)

  D如果一个女佣只有赚钱,不会贴钱,只有正当的或不正当的增加财产,还会损失财产是一条公例,她确实是一个例个。(李嫂)

  E如果警察应该尊重权威、专门招呼汽车是一条公例,他不是一个例外。(警察)

  上述人物介绍,表面上语调轻松,语言直白*实,实际上,透过这些语言,鲜明的爱憎褒贬是以极富个性化的方式表现出来的。通过上述人物介绍,我们仿佛看到了吴太太的泼妇形象,杨长雄的见义勇为,警察的趋炎附势。

  戏剧语言人微言轻刻画戏剧人物的主要手段,在《三块钱国币》中是非常成功的,也是极富个性的。类似的语言在剧中比比皆是,需要加以仔细品味。

  (2>主要手法。

  A、以彼此之道还施彼身——模仿吴太太语调理论,好像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

  B、大词小用——“进攻”、“被迫抗战”、“巨大赔款”等;使冲突更加形象,凸显人物形象。

  C、辩论的口气——使日常的小冲突显得严肃庄严,有助于突出人物性格。

  D、新颖的名词——“高级的穷人”等,机智幽默。

  三、鉴赏课文艺术特色。

  1、构思精巧,开头和结尾尤具特色。

  戏是从一派争吵声中开场的,这使戏从一开始就聚焦在主要冲突“该不该要打破了花瓶的李嫂赔三块钱”,略去了李嫂打碎花瓶这一事件的真正起因,“作者越过事件的真正发端,把起点放在一个处于持续状态的动势中,勾起了观众对于幕前情景的遐想。”(胡宁容:《谈丁西林独幕喜剧的特色》)正是这场并未写出的口角,给全剧定下了一个激越的基调。幕一拉开,舞台上就已战火弥漫,紧紧地抓住观众的心。本剧的结尾尤其给观众留下难忘的印象。吴太太一逼、再逼、三逼,杨长雄一忍、再忍、三忍,已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此时杨长雄故意走到吴太太的面前摔碎另一只花瓶,全剧就这样在最后一个没有完成的动作上戛然而止了。“这样的结尾,象交响乐,在最强烈的高潮时突然‘以千钧之力一下收住,刹时万籁俱寂,令人目瞪口呆,半晌才如梦初醒”’(吴启文:《丁西林谈独幕剧及其他》),令观众联想万千。

  《三块钱国币》的这种开头结尾方式使全剧始终处于一种急风暴雨的动态进程之中,也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态度。

  2、本剧的语言俏皮幽默。

  所有的语言纯乎出于角色的性格,看似*凡,但在此情此景下,不由人不露出会心的微笑。杨长雄模仿吴太太一上场时说话的腔调,表面上是抱怨成众,实际上是嘲讽吴太太,充满机智和诙谐。杨长雄满口“如果”“也许”“因为”的学生腔式的演说词令和吴太太的泼妇骂街的不和谐的交织,显出吴太太的不可理喻,也给杨长雄这番慷慨激昂的辩论涂上了一层喜剧色彩。成众的台词不多,但短促、风趣的语言已充分表现了他“自然而不自觉的幽默”。

  3、伏笔的使用也是本文构思的一大特色。

  剧中吴太太两次拿起现在仅存的一只花瓶端详,极言她对花瓶的喜爱和对打碎的花瓶的痛心,结果,杨长雄故意把这只花瓶也打碎了,并主动送上三块钱。杨长雄按吴太太的逻辑解决了问题,让吴太太哑口无言。正是由于这些伏笔的使用,造成一种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喜剧效果。

  四、练*

  1剧中杨长雄和成众的棋局未完,剧末成众却说“和棋”,为什么?

  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那盘棋局,实际上是十分风趣又一针见血地比喻这场两败俱伤的争吵。吴太太得到了李嫂的三块钱国币的赔款,是打了胜仗;杨长雄故意打破第二只花瓶给了她第二笔赔款,她就等于吃了败仗。杨长雄说不服吴太太因此打破她的另一只花瓶来出气,可以说是打了胜仗;但是一个穷学生*白地赔三块钱国币,也可以说是吃了一个败仗。双方都有胜有败,但谁也没有真正彻底打败对方,成了“和棋”的局面。

  2、成众从始到终都未参与冲突,也不能左右冲突的发展趋势,可以把这个人物去掉吗?

  成众这个人物不是可有可无的。他是作为一个与杨长雄对照的形象出现的,在其冷静幽默的性格映衬下,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杨长雄的许多心理活动都是在和他的对话中交代的。虽然他未参与这场舌战,但每当杨、吴之间的口角趋于白热化的当口,是他“轻描淡写”式的话语让冲突告一段落,使得全剧有张有弛。

  丁西林简介

  丁西林,物理学家、戏剧家。曾以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设计新的可逆摆测量重力加速度值;研究不同空气压力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及电网络行列式的一般性质;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主持创办南京地磁台;晚年研究“地图四色问题”。在建设北京大学物理系、中央研究院及创建该院物理研究所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丁西林,原名燮林,字巽甫,1893年9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初入小学读书成绩优异。1910年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13年毕业。翌年负笈英国,入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1919年获理科硕士学位。蔡元培由欧洲返国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以“兼容并包,学术自由”为办校宗旨,不拘一格延聘国内外学有专长的有识之士到校执教。丁西林即于1919年回国,受聘入北京大学任教,先后任物理学教授兼理预科主任,尔后又多次被选为物理系主任。他任物理系主任期间,仿效蔡元培校长,极力延聘优秀人才到系执教,使物理系一时人才济济,称为一时之盛。

  丁西林入北京大学后即与系主任颜任光一起,大力提倡实验工作,建设物理实验室,亲自编写60多个实验讲义以为倡导,并亲自审阅学生的实验报告,以树立理论与实验结合的优良学风。他讲授物理课,首倡采用中文而不用英文编写讲义,并从事整理和订正物理学名词术语的中文译法,以利于国人吸收西方科学。他在北京大学任教*10年间,成绩卓著,深受学生尊敬,培养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才。

  1927年中央研究院在南京成立,蔡元培出任院长,丁西林出任设于上海之物理研究所所长,并兼任研究员。当时研究院初创,研究所白手起家,经费很少,所需各种器材、设备和书刊均必须从国外购进。他面对困难毫无惧色,精心规划,刻苦经营,迄至抗战前夕,物理研究所已建立了一批能开始进行科学研究的实验室和一个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并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科研成果。

  丁西林任物理研究所所长期间,坚持艰苦奋斗,锐意创新,功绩斐然,深得蔡元培院长的器重和所内人员的尊敬,先后被选为中央研究院代理总干事和总干事,奔走于南京、上海、昆明、重庆、桂林之间,风尘仆仆,不辞辛劳,为中央研究院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丁西林抱有教育救国思想,历来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他认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首先必须办好大专院校和加强中学物理教学工作。为此,他特意将物理研究所的金木工车间扩充为设备精良的物理仪器厂,从事制造教学所需的分析天*、显微镜、经纬仪等。仅1935—1937年间,就生产600套高中物理实验仪器和3000套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由教育部统购分发全国各地高中、初中供教学使用。这两类仪器的设计均由他亲自审定,并亲自主持编写实验讲义随仪器附送,对我国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充实和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丁西林长期担任繁重的行政领导工作,但他念念不忘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发表过若干有一定水*的研究论文。1917年他在伯明翰大学时,就在英国皇家学会会员O。W。理查逊(Richardson)教授指导下,以热电子发射实验直接验证麦克斯韦速度分布律,证明了这个分布律也完全适用于热发射电子。他设计了一种新的测量重力加速度g值的可逆摆,既可排除测量转动惯量的困难,又不必测定摆的重心位置,因而大大降低了测量g值的实验误差。l934年他深入地研究了电网络行列式的一般性质,推广了王季同教授提出的求电网络行列式分子分母的新规则,并依据行列式的一般性质,自然地推导出这些新规则以及基尔霍夫规则。他还研究了不同空气压力对摩擦起电的影响。在声学方面,他对中国传统乐器——笛进行了改进。鉴于当时国内的.迫切需要,他积极推动地磁的研究及测量工作,主持创办了南京紫金山地磁台,填补了我国的空白。从1946年起,他从事研究“地图四色问题”,先后持续20余年,花费了不少心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的科技群众团体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50年成立了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两个团体。丁西林被选为科普协会副**。1958年全国科联和全国科普协会合并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他当选为副**。继又出任***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等职,曾先后率领各种文化代表团访问亚洲、非洲、欧洲许多国家,为增进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丁西林还热心从事文艺创作和翻译工作。他创作的独幕剧《一只马蜂》曾震动当时的话剧界,此后又陆续发表了不少独幕剧。1955年出版了《丁西林剧作选》。

  丁西林对汉字的难写、难认、字体混乱和查找不便等缺点深为关注,经常在业余时间从事改革的尝试。虽然简化汉字笔画和减少通行的汉字数量为汉字改革的主要课题,但改进汉字检字法也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此他创造了“笔形查字法”,依此可以“见字知号,按号找字”,现已被吸收进《计算机中文信息笔形编码法》。

  (作者:大可)

  简历

  1893年9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泰兴县。

  1910—1913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公学。

  1914—1919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学*,获该校理科硕士学位。

  1919—1924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兼理预科主任。

  1924—1926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

  1928—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兼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33—1935年任中央研究院代理总干事,1933年当选为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1935—1936、1940—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总干事。

  1950—1957年任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副**。

  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

  1960年后历任***副部长,中国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主任。

  1974年4月逝世于北京。

  《三块钱国币》中的诡辩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第四册选入了物理学家、剧作家丁西林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该剧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女主人吴太太围绕女仆李嫂该不该为不慎打破一枝花瓶赔钱展开的激烈争辩。按常理,李嫂损坏东西应该赔偿,但是杨长雄在这场争辩中取得胜利,使吴太太只好求救于警察。仔细阅读剧本,我们可以发现杨长雄在争辩中使用了诡辩术。

  诡辩是指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做论证。这是一种巧妙的不易发现的逻辑错误。常见的诡辩手法有偷换论题、捏造论据、循环论证、机械类比、强词夺理、断章取义等。这里,笔者对该剧本中的诡辩手法做一些简要分析,以供老师们备课时参考。

  一、偷换论题

  剧本开头从吴太太的唠叨写起:“照道理应该照市价赔我才是”。也就是她认为李嫂应该赔钱。在这无休止的唠叨中,杨长雄“被迫抗战”:“现在我把这个道理就来讲给你听听”。他说:“现在不幸得很,打破花瓶的是李嫂,她是你雇用的一个娘姨,她是一个低级穷人,她赔不起。三块钱在你不在乎,可以不在乎,在她……”这里他将“该不该赔钱”的论题偷偷地改成“赔得起还是赔不起”,把吴太太“可以不可以要求李嫂赔偿”的论题悄悄地换成了吴太太“可以在乎不在乎”。这是因为损坏别人的东西要赔偿是生活常理,杨长雄只好用李嫂的穷对吴太太动之以情。没想到被吴太太不吃那一套,“你这话不通,什么叫做不在乎?……”所以,杨长雄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现在我要说的是一个理,事理之理。我们争的是:一个娘姨打破了主人的一件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一个娘姨打破了主人的东西,不应当赔,主人不应该要她赔。完了。”前半句是保持了原来的论题,后半句“主人不应该要她赔”又改变了论题。这一次吴太太上当了。于是,吴太太和杨长雄后面就理论起“应该不应该要她赔”。

  二、偷换概念

  在接下来的争辩中,杨长雄多次偷换概念,使吴太太逐渐陷入了被动。我们先来看一下两组台词。

  A、吴一个人毁坏了别人的东西,应该不应该赔偿?……

  杨啊,别忙,别忙,你说的是毁坏了别人的东西,可是你不是别人啊!我问你,李嫂是不是你的佣人?

  B、吴要她擦擦,是的,可是我没有叫她打破啊。

  杨当然你没有叫她打破。如果是你叫她打破,那就变成执行主人的命令,替主人打破花瓶,那就只是做得快不快、打得好不好的问题,而没有赔偿的问题了。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两人所说的“别人”和“叫”的意义并不相同。A组台词中,吴太太所说的“别人”指的是“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杨长雄说的第二个“别人”相对的是“自己人”,其意思是说,李嫂是吴太太的佣人,是与吴太太关系密切的人,是吴太太自己方面的人。B组台词中,吴太太的“叫”是“容许或听任”的意思,而杨长雄却在“如果是你叫她打破”一句中,将其意思说成“使、命令”了。这样隐蔽的逻辑错误,在能言善辩的大学生杨长雄的长篇大论的掩护下,吴太太这样的小市民自然难以察觉了。

  三、捏造论据

  杨长雄步步进逼:“我现在再请问你:从古到今,瓷窑里烧出来的花瓶,少说,也有几十万几百万。这些花瓶,现在到哪里去了?一个花瓶是不是有打破可能?”从这句台词来看,他想用论据证明花瓶有打破的可能,花瓶被打破是很正常的事。而实际上,“花瓶被打破是否很正常”与“被打破后该不该赔”并不构成必然的因果关系。

  四、强词夺理

  杨长雄说:“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擦花瓶是娘姨的职务,娘姨是代替主人做事。所以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这话怎么那么不顺耳呢?原来,杨长雄说的原因是正确的,而结论的后半句却是错误的。“有打破花瓶的机会”,说的是娘姨在做事时有可能会打破花瓶,怎么就变成了“有打破花瓶的权力”呢?“谁可能把花瓶打破”与“谁可以把花瓶打破”明明是两回事嘛!这里杨长雄就是在强词夺理,吴太太听出了话不对劲,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只好大声嚷道:“胡说八道!”

  这些诡辩并不是剧作者创作时犯的逻辑错误,而恰恰是作者的匠心所在。杨长雄的诡辩体现了他仗义执言和机灵聪慧,讽刺了吴太太的庸俗与自私。杨长雄的见义勇为、富有正义感,却容易冲动、不讲策略的性格显得格外鲜明、可爱。吴太太被诡辩戏弄、嘲讽则大快人心。若在上课时问学生:杨长雄的话语有没有漏洞?指导他们仔细琢磨这些戏剧语言,可以引导他们将对戏剧语言的鉴赏引向深入,加深他们对戏剧人物的思想性格的理解,增强他们学*戏剧的兴趣。

《三块钱国币》教案3

  一、学*目的

  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二、学*重点

  1.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欣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三、学*难点

  分析杨长雄这一人物形象。

  四、学*方法

  自读、鉴赏

  五、学*过程

  【一】、教师点拨―――作家作品

  丁西林(1893—1974),字巽甫,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青年时期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可以说,他既是一个出色的剧作家,又是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科学(物理)与艺术(戏剧)思维”相反相成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之后曾一度沉默,在抗战热潮中,又重新提起了笔,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多幕剧)等喜剧作品。

  他是中国现代话剧史上一位有独特风格的喜剧作家,特别是在独幕剧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他的创作深受英国*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寻找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都带给了国人。其创作的出发点,往往不是社会、历史、现实中的“问题”,也不是“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家的眼光,而是以一个喜剧家的直觉,去发掘生活中的喜剧因素,结构具有喜剧意味的戏剧。选材大多局限于知识分子阶层;戏剧冲突无非是恋爱、婚姻关系和特定情境下的微妙心理;而艺术上最大的特点是机智和幽默,他的剧本里充满了机智、幽默的警句,是以语言自身的戏剧性来直接获取效果的。

  其中,《三块钱国币》写于1939年,显示出了剧作家善于从人物性格差异与碰撞中挖掘日常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特殊才能。

  【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内容

  【三】、学生理清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开棋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吴杨二人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杨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与本单元其他几篇课文不同,这篇课文不是多幕戏剧的节选,而是一出独幕剧,所以其结构更严谨,矛盾更集中。从课文中我们能看到戏剧冲突完整的发展过程:围绕花瓶事件,主要写了大学生杨长雄与吴太太的矛盾冲突。先是吴太太继续开幕以前的口角,朋友来找杨长雄下棋,这是开端;然后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二人进行正面交锋,这是发展;接着是第三次交锋,杨长雄忍无可忍,打碎另一只花瓶这是高潮;最后大学生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太太三块钱国币,这是全剧的结局。戏剧结构的安排也是独具匠心,冲突发展到李嫂赔偿了三块钱国币,本可以*淡地结束,也达到了对吴太太的讽刺的效果,但作者笔锋一转,又引起了吴太太和杨长雄的新一轮冲突,让戏剧在杨长雄故意打破花瓶又赔偿三块钱国币这一高潮中结束,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对吴太太的讽刺也更为辛辣。

  【四】作业;练*题2

《三块钱国币》教案4

  教学目的:

  1.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2.鉴赏作品幽默、诙谐、富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3.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

  4.学会表演短小的戏剧。

  教学重点:目的1、2、3。

  教学难点:目的4。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品味演读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前面我们所学的都是多幕剧,今天我们来学*一部幽默的独幕剧——那就是丁西林的《三块钱国币》。

  二.介绍作家作品:

  1.丁西林(1893~1974),字巽(xun)甫,江苏泰兴人,现代戏剧家、物理学家。青年时代曾留学英国,在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学和数学。1920年,留学归国,之后曾历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国立中央研究所所长。自幼喜欢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五四时期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抗战期间,创作多幕剧《等太太回来的时候》《妙峰山》以及《三块钱国币》等,表现了强烈的爱国心和正义感。其剧作数量不多,但独具风格,尤以独幕喜剧见长。留学英国期间曾受英国*代喜剧影响,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发现喜剧因素,通过揭示生活的情趣,制造悬念,组织戏剧冲突,把看来*淡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妙趣横生。他的剧本大都结构精巧,形象生动,语言风趣幽默,受到读者和观众喜爱。其中的《一只马蜂》《压迫》《三块钱国币》不仅技巧圆熟,而且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尤为人所称道。他的喜剧不以滑稽为目的,而以智慧为基础,幽默与机智密切相连。其中虽不乏讽刺嘲弄的`意味,担轻松俏皮的幽默远胜于辛辣尖锐的讽刺,它不是引人哄堂大笑的讽刺喜剧,而是使人产生会心的微笑的幽默喜剧。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副部长等。

《三块钱国币》教案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多幕剧和单幕剧的区别

  2.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

  3.初步了解独幕剧结构严谨、矛盾集中的特点

  教学过程

  1.了解剧情、剧中人物身份,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2.分角色朗读剧本,了解该剧矛盾集中特点。

  3.分析剧本的矛盾冲突,了解剧本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很完整过程。

  分析情节结构:

  开端:吴太太继续开幕破前的口角,成众来找杨长雄下棋。(虚写女仆打碎花瓶、赔不起,以铺盖抵押,被辞退等情节)

  发展:围绕李嫂该不该赔花瓶和该不该典押李嫂的铺盖,杨与吴进行正面交锋。

  高潮:第三次交锋,杨忍无可忍,打碎吴的另一只花瓶。

  结局:杨长雄无可奈何,赔偿吴三块钱国币。

  4.指导学生分析矛盾冲突的焦点,本应是女仆与女主人的冲突,如何转移到大学生与女主人的冲突并成为焦点。剧本着重描写了这个焦点,即他们之间的三次交锋,这些交锋,层次清晰,由发展到高潮, 结尾以打碎另一只花瓶解决冲突,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在矛盾冲突中,大学生杨长雄是替女仆说话,义正词严,据理力争,而女主人吴太太胡搅蛮缠,尖酸刻薄,显示了鲜明的性格特征。

  5. 总结扩展

  本剧把看似*谈无奇的事件,安排点染得波澜起伏,表现了富有现实意义的主题。

  6.布置作业

  1.阅读剧中反映杨长雄与吴太太冲突的部分,归纳他们之间三次交锋的焦点。

  2.找出丁西林的独幕剧《一只马蜂》或《压迫》,阅读欣赏其讽刺幽默的喜剧特点。

  附:板书设计

  结构 人物 剧情

  开端 吴太太→自言自语 埋怨女仆

  杨长雄→坐着看书 与友下棋

  发展 吴太太 逼仆赔钱 典押铺盖

  (两次交锋) 杨长雄 不应赔钱 不应典押

  高潮 杨长雄 忍无可忍 打碎花瓶

  吴太太 争吵谩骂 不依不饶

  结局 杨长雄 握紧拳头 掏出纸币

  吴太太 一时语塞 抢过纸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剧中主要人物性格。

  2.欣赏本剧讽刺和幽默的语言,高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三块钱国币》。

  教学过程

  1.让学生重温上节课归纳的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三次交锋,注意这两个主要人物的语言。

  2.分析剧中人物形象,找他们的语言、行动。

  大学生杨长雄敢想敢说,能言善辩,锋芒毕露。如“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破,因为他没有打破的机会。动花瓶的人,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娘姨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有打破花瓶的权利,而没有赔偿花瓶的义务。”

  如舞台说明提到“杨面白手颤,忍无可忍。忽然看到了花几上放着的花瓶,急忙地走去,抢在手中,走到吴的面前,双手将花瓶拼命的往地上一掷,花瓶粉碎。”

  这些言行都充分表现了他仗义执言,好打抱不*的性格。

  女主人吴太太从出场时的唠叨,自言自语,话语尖酸刻薄,狡辩谩骂,如“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她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这条巷子的对面,就是一家当铺。我请你带着她把这个铺盖拿到那家当铺去押三块钱交给我。”“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话,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这些语言充分显示了她自私、吝啬、胡搅蛮缠的个性。

  3.赏析语言的特征

  杨长雄:发牢骚,泄不满的语言,模仿吴太太上场时说话的语调:“我的三块钱用处多得很这个年头,自来水笔,卖到六十卖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九毛钱一瓶墨水,一毛钱一只信封。从来没听说过!”这些话像是抱怨,实际上是对吴太太的嘲讽,充满机智和诙谐,能使观众产生会心的微笑。

  成众:语言不多,面对杨长雄的气愤则说道:“和一个女人打架?不太妙”。可是我赞成给她一个教训。当吴太太要他证实杨长雄骂人,他则说:“对不起,我在下棋,没有留心到我四周围的环境。”这些低缓、风趣的语言,则与他的沉着稳重和幽默的性格分不开的。

  4.总结、扩展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我们在欣赏这幕剧时,首先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等影响而形成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点。其次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动作性有时表现为人物的动作冲突,如杨长雄站了起来,好像真想动手的样子说:“这样的女人,除了拳头的教训,没有别的办法。”有时表现为人物内心的活动,如吴太太听说当铺的人给李三块钱,但不要李嫂的铺盖后,赶快把警察引走。

  5.布置作业

  完成练*二;课后朗读人物对话。

  附:板书设计

  人物

  语言特点

  形象特征

  女主人

  吴太太

  说话唠叨、出言不逊“……花瓶,五年前……在九江买的”,“我为什么不能多讲?”

  “我已经看过她的包袱和身上,她只有三毛钱……这是她的铺盖……对面就是当铺”

  “你没得说了是不是?刚才你很会说,怎么现在连屁也不放了”?

  吝啬、自私、尖酸刻薄

  逼人太甚、缺乏同情

  泼妇骂街、胡搅蛮缠

  大学生

  杨长雄

  “有花瓶的人,不会把花瓶打碎……动花瓶擦花瓶的人,才会把它打破”(语言激愤)

  “这个年头,水笔卖到六十块钱一支,钢笔头,两块钱一打……”(表面抱怨,实则讥讽)

  “岂有此理!你把她的铺盖押了,你叫她睡什么?”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3)

——《小狗钱钱》读后感精3篇

  书是知识的海洋,只要你在这片奇特的海洋里遨游,就一定会收获到累累果实。《小狗钱钱》就是我收获知识的海洋中的一滴浪花。

  如果你有机会看到《小狗钱钱》这本书的封面,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它的封面再普通不过了:一个美味的甜甜卷上面撒上了彩色的佐料,让人看了馋得流口水。在甜甜圈内心的部分是一位小女生吉娅和她的那只会说话的狗狗——钱钱,吉娅的手里拿着一只放大镜,吉娅就是用它来帮助自己遇到困难的朋友的。不过,告诉你,也许令你张口结舌的是小小的甜甜圈封面插图里竟隐藏着一个“甜甜圈理论”——金钱就像甜甜圈外面那个看得见的圆圈,而甜甜圈内部无形的圆孔则代表人类的内心,象征着我们无法看到却又必须具备的品质,这是比看得见的成功更重要的东西!

  书中,吉娅和朋友们在魔法放大镜的帮助下,历经了一次又一次冒险,在冒险中一天又一天地成长,并学到了养成优秀品格的7条准则:友好亲和、勇于承担、感恩之心、帮助给予、善待他人、勤学不辍、值得信赖。

  联想到我在生活中,常会因为一点生活小事而生气并大发雷霆,当然不会表现出友好亲和。有时即使做错事了也不能勇于承担,甚至会推卸责任。与人相处缺乏彼此信赖,总是疑神疑鬼。

  正如“甜甜圈理论”揭示的那样,没有圆圈也就没有圆孔。对于我们来说,则意味着:绝不能忽视圆圈,否则的话内心也无法彰显出来。要知道,完美而幸福的人,都是两者兼备的。换句话说:“人们绝不能忽视优秀的品格,否则就会失去美好的东西,也无法把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

  看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优秀的品格是成为幸福而又完美的人的前提,如果只有金钱没有品格,人就是空洞而虚伪的。

  暑假里我读了《小狗钱钱》这本书,它是德国作家博多·舍费尔写的关于小狗钱钱指导吉娅怎样理财的故事。

  这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同时也是一个童话故事,它教我们怎样理财。主人公吉娅发现了一只受伤的猎狗,并把它带回了家。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只看似普通的狗却是一个理财天才。吉娅和小狗成为了朋友,并从它那里知道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所有的愿望都是可以实现的。在小狗钱钱的帮助下,吉娅不仅自己掌握了钱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帮助自己的父母走出了财务危机。书中的小女孩吉娅完全值得我学*,她的勇气,她的自信,她的坚持,我相信她一定能实现她写下的所有目标。

  也许有人认为吉娅很幸运,遇见了很多能给与她指导的人(和狗),但是,机会总是会光顾有准备的.人。吉娅为此做足了准备,她的目标、她的成功日记、她的梦想储蓄罐,她克服了很多胆怯,一步步地走向自信,并且影响了周围的人,父母,朋友,还去学校做了演讲,甚至举办理财讲座。

  虽然吉娅和我生活的国家不同,但是我们可以从她最基本的作法开始,比如父母给我的零花钱,我在买东西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有必要吗?每天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并且一定要及时完成,因为吉娅说过:“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它,否则你很可能就永远不会再做了。”“你不能因为任何人而放弃自己的理想。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取笑你,但也会有更多的人认可你。”“当你定下了大目标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必须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努力。”

  本来以为《小狗钱钱》是一本简单的小朋友读物,没想到给我的感官比富爸爸更强烈,里面描绘的对于自身价值的体现更贴*于实际,对于最简单的知识给予了最富生动形象的体现,给我最深刻的应该是成功笔记,把一件件的小事积累下来不管是作为激励自己的根本还是回顾一段时间以来所留下来的东西都给我很大的震撼。

  虽然估计我可能不会写下来或者说我从内心深处觉得有些可笑,但是不得不承认成功笔记对于一个人的帮助的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对于一个年龄比较小的小朋友来说,每天的生活变得有动力不仅仅是对于理财对于钱的认识,更是一种对生活的向往。

  对生命的尊重,对于生活不甘*庸,对于每天都有期待才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然后是这本书给我的理财知识,关注身边的小事对于能帮助别人解决麻烦的事情就是自己能够赚到钱的地方,可能时间年代不同但是这种知识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应该更加的付诸实践,不能简简单单的因为别人的评价就浪费机会,浪费才能,相信自己的选择,错误的尝试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本来我的脑子里也有很多好的想法但是很遗憾碍于面子和一些别人的评价确实浪费了,今后做事情应该果断不能犹豫,我还年轻对于机会的把握应该更加主动,只有成功面对别人的评价才能更好的认识自己,

  面对困难的时候还能坚持自己的事情坚持每天的计划是很重要的事情,在*时做好计划,做好安排之后,不能给自己找理由去放弃一次机会,抽出时间来把计划上的事情完成,完成72小时计划,不能拖沓不然事情都会堆积起来再也完成不了,成为一个又一个的遗憾。

  再说72准则用72除以你的投资的年利率就是这笔钱要翻一番所需要的时间,对于自己的工资要做好规划,对于钱的分配要做好自己的打算不能因为钱少就不积累了,而是要坚决做好自己的分配并且按照分配坚持下去克制自己的欲望是对以后更大欲望的满足。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4)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块奶酪》教学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认识“宣、诱”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稍”。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

  1、默读课文,能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2、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难点:

  能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并结合课文内容阐述自己的理由。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设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提问:二年级时,我们学过哪个关于奶酪的故事?

  是啊,在《狐狸分奶酪》这个故事里,为了从小熊兄弟的手里骗走这块美味的奶酪,狐狸可真是费尽心机哪!

  2、教师引导:奶酪的味道到底怎么样呢?我们一起来品味品味吧。

  出示句子:

  ①奶酪多诱(yòu)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tǎng)口水。

  ②他低下头,嗅(xiù)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

  指导学生朗读,感受奶酪的美味。

  3、设疑激趣:看到这么香的奶酪,小蚂蚁们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明确要求,自学课文。

  (1)教师引导: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正文前面有一段学*提示,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提示中,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学*要求。

  (2)关注学*提示,明确自学要求:

  第一遍,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第二遍,完成“学*提示”的第一项要求: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按要求自学。

  2、学*字词。

  (1)认读含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宣(xuān)布诱(yòu)人犹豫(yù)跺(duò)脚

  处(chǔ)罚稍(shào)息

  ①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tiǎn)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yì)力,多强(qiáng)的纪律性啊!

  ②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fàn)不许偷嘴的禁(jìn)令。怎么办呢?

  ③当他们重新聚(jù)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

  (2)小组交流,自主识记生字。

  如:熟字加一加:诱=言字旁+秀;跺=足字旁+朵;等等。

  (3)多音字“处”“稍”据词定音。

  出示“处”字两种读音的字典义项,引导学生发现:“处”在“处罚、处理”等词语中读chǔ;在“别处、到处”等词语中读chù。

  强调“稍”在“稍息”中读shào,在其他词语中都读shāo。

  3、梳理故事内容。

  (1)问题引导,简述大意。

  教师提问:故事主要写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问题,并把答案串成故事大意:蚂蚁队长带领小蚂蚁们把一块奶酪搬进洞里。

  (2)事件梳理,细化内容。

  ①默读思考。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做了哪些事情?

  ②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根据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梳理。

  起因:宣布禁令。

  经过:发现奶酪;拽掉奶酪一角;支开同伴;命令最小的蚂蚁吃奶酪渣。

  结果:干活劲头更足,奶酪很快搬进洞里。

  (3)自主练说,全班交流。

  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把每部分的内容串连起来,说清楚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角色表演,体会心理

  1、师生合作表演课文第1—3自然段。

  (1)师生合作表演。

  请一名学生扮演蚂蚁队长,一名学生扮演小蚂蚁,其余学生扮演其他蚂蚁,教师读旁白。

  (2)师生共同评议。

  引导学生从文中画出相应依据,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价。

  (3)根据评议再次表演。

  2、学生自主表演课文第4—13自然段。

  (1)小组合作表演。

  ①从文中画出提示语气、动作、神态的词句。

  ②分角色表演。

  ③从语气、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再表演。

  (2)上台展示表演。

  请一至两组学生上台展示表演,其他小组学生欣赏评议。

  3、教师采访,各抒心声。

  教师采访时,适时出示相应语段,学生根据扮演的角色说说内心想法。

  四、聚焦人物,交流品评

  1、教师出示学*提示第二项要求:说一说,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理由是什么?

  2、学生简要交流对蚂蚁队长的评价。

  预设一: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尽管他很想吃奶酪渣,还是以身作则,遵守不贪嘴的禁令。

  预设二: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爱护弱小,让最小的蚂蚁吃掉美味的奶酪渣。

  预设三:我不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发布指令时过于威严,不够亲切。

  3、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词句,借以佐证自己的评价,教师提示学生可重点关注蚂蚁队长的言行和内心活动。

  4、学生交流,阐述理由。

  五、小结学法,推荐阅读

  1、小结学法。

  教师提示:学*童话故事,可以根据角色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通过角色表演来体会人物内心,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2、推荐阅读。

  一本无人翻阅的'书,因为一只小小蚂蚁的到来,而让整本书里的文字全都变成了会走路的字,走进王一梅的童话《书本里的蚂蚁》,你会发现一只另类的蚂蚁,一个崭新的世界。

  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我的心情实际上是特别不好的!感觉自己把这节课讲砸了!课堂上呈现的和自己设计这节课所设想的完全不同!如果一节课,学生的表现不好,那只能说是讲课人设计的不好!我在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出在哪?

  首先我把课文处理得复杂了!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我却处理得像是讲读课文!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里只有两个问题,一个是默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另一个问题是你喜欢蚂蚁队长吗?为什么?我在想,为什么这篇课文安排的是默读,而不是自由朗读?答案就是这篇课文不好读!我自以为让学生预*了,学生一定能够读好这篇课文,还幻想着学生能够读得非常精彩!于是我让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结果孩子们读得结结巴巴,声音还特别小!当朗读课文用了很长时间后,我就已经慌了神,底下的环节不用想也不会好到哪去!

  我自以为设计了两个很巧妙的问题,抓住小蚂蚁们两次干活很卖力这个情节,引导孩子们去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悟蚂蚁队长的以身作则和爱护幼小,再相机去引领学生体会本文塑造人物所用的写作方法!但学生课文没有读好,理解自然肤浅,而且这些孩子刚从二年级升入三年级,根本不可能长篇大论地讲述自己的见解,所以就显得整篇课文处理得支离破碎!每一个环节的处理都不尽如人意!

  这篇课文虽然讲得令人遗憾,但我自认为在引领学生感悟语言的精妙和指导学生运用语言的这条道路上并没有跑偏!这算是一点安慰吧!比如开头让学生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以一块为量词的名词,还有生字词、多音字的处理,以及用争先恐后造句等等,这些基础的字词知识还算是夯得实吧!引领学生感悟作者在塑造童话人物形象上运用的语言、动作描写,以及文章在整个结构上的前后呼应虽然是蜻蜓点水,但也算是教给他们在写作上的一点点技巧和方法吧!

  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设计教法,还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能力和学情基础!这一点,一定要牢牢记住!

  教学目标

  1.会认“诱、舔”等11个字。

  2.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并练*情感朗读。

  3.明白命令的发布者,本身要有很强的纪律性,能挡住诱惑,以身作则,才能使命令更好地施行。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文中蚂蚁队长的语言、动作描写,体会它当时的心理,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并进行情感朗读。

  难点:发挥想象,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在二年级上册,我们学*了匈牙利的民间故事《狐狸分奶酪》,今天我们在来学*一篇童话故事《一块奶酪》(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圈出来,遇到难读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来猜猜意思。

  2.检查预*,指导学生把字音读准。后鼻音:强;鼻音声母n:恼;多音字:shào稍息(口令);shāo稍微(略微的意思)。


《三块钱国币》教案3篇(扩展5)

——我的压岁钱作文初三 (菁华3篇)

  说起过年,我最期待的就是压岁钱,年收入可观。

  大年初一,到处都是装饰品,气氛喜气洋洋。家家户户贴着红对联,满满的是人和烟花,映得整个天空通红。

  太美了。

  “姑娘,来,过年了。大叔给你红包。”我叔叔过去和我打招呼。“新的一年,你要好好学*,听父母的话,考个好中学!”叔叔笑吟吟地把手放在我的头上,轻轻地,拍了几下。

  “嗯,我明白了。”我捏了捏红包,顺从地回应。我明白这个红包里不仅有钱,还有大人的期望。

  “好。”大叔朝我点点头。

  看着手里的红包,我若有所思。

  是的,我怎么才能不辜负大人对我的期望呢?所以,我要努力,才能进步!

  “拿着压岁钱好好学*。祝你新的一年学业有成!”抬起你的头。迎接我的是姐姐精致的笑脸。

  “谢谢姐姐。”我重重地点点头。“我会的。”

  我手里已经有很多压岁钱了,信心倍增。我不应该进步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理由可以拒绝长辈的意愿?

  每次拿到压岁钱,我心里总会给自己打气:你看,有那么多人那么信任我,对我寄予厚望,我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他们对我的关心!

  加油!新的一年,一定要天天向上,有新气象!

  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像花朵一样在天空绽放,我有很多想法。

  两个小时后,凡卡醒了,老板和他的老板愤怒地看着他,老板用木棍打了凡卡一顿,一边打皮一边咒骂:“你吃了熊心的肠子,但你在睡觉。还不错,我知道我懒,敢逗我,开始学坏了。”老板的声音提高了八度。突然,老板娘的“火山”爆发,一把抓住凡卡的头发,用皮带抽打瘦小脆弱的凡卡,凡卡晕了过去。

  他好不容易才醒过来,用脏兮兮的手背擦着伤口,像一把刀。凡卡伤心地哭了,哭得那么伤心,连斯通都会被他感动。

  他的眼泪干了,他决心逃跑。他迅速跑出商店,向村子走去。就在他跑到离村子不远的一个地方的时候,他突然看到了一张非常熟悉而凶狠的脸。啊!是老大!老板把头发拉回到店里,把虚弱的凡卡绑在一根树枝上,使劲打。凡卡怎么能忍受这样的虐待?他的眼睛模糊了,眼泪夺眶而出,哭得那么伤心。此时他眼前一黑,什么也看不见。他只看到——爷爷康斯坦丁马卡瑞克带着公狗泥鳅和老母狗卡希丹卡来救他。爷爷带着诉状在法庭起诉了阿丽亚娜,恶魔阿丽亚娜当场被绞死,被他欺负的人来找他报仇。

  凡卡希望回到爷爷身边。他希望并命令。

  钱爷爷爱孩子。我们楼的小朋友都认识钱爷爷,也很爱和钱爷爷一起玩。大年三十,爷爷家很忙,一栋楼的孩子在他家忙,等着他发压岁钱。

  “坐下,坐下,点名!”白胡子上有个洞,一对老茧把我们逼到沙发上。

  钱爷爷点名真的很特别。他不叫孩子的真名,只叫他的外号。

  “长竹竿。”

  “小泥鳅。”

  “这里!”

  “小虫子。”

  “道”这个调皮的“小馋虫”,给了我们京剧腔,让我们开心的笑个不停。

  这时,钱爷爷的跳跃发出了警告:“汪,汪,汪—汪!”但是,笑声太大,盖过了跳跃的吼声。*时“兔女郎娘”肯定是吓得跑高了。

  “好了好了!”钱爷爷拍着手问“小抓举”:“怎么,你嘴巴上油像‘油嘴古’?”

  “不,我站了起来,他能和我相比吗?他,是大脑暂时停止给‘水’。”

  “哈哈哈哈!”“馊主意组合”哈哈大笑,突然“砰”的一声,“馊主意领袖”一声“四脚八叉”倒在地上。钱爷爷苦恼地说:“我的穷楼。”然后指着倒在地上的“馊主意头子”说:“小心我扣你的压岁钱。”

  过了半个小时左右,钱爷爷拿出一个红包,寄给了我们。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却是一堆白纸。“钱爷爷,压岁钱!钱爷爷,压岁钱!”大家大吵大闹。我趁着大家的兴致,突然从钱爷爷的包里拿出一个红包,大喊:“卖红包!”他把红包抛向空中,喊道:“爷爷压岁钱万岁!‘老钱’爷爷万岁!”

  突然,房子里传来一个声音,“老钱的爷爷万岁!”喊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