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3-24 08:49:55 教学反思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1

  《数字与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目的是想通过对学生熟悉的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的探究学*,让学生了解数字经过编码后能准确的表达信息,并通过组织大家讨论如何来编写学籍号,体验学*和探索活动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课上下来,有这样几点感想:

  一、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

  从今天上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对要自己研究的知识感兴趣,有的学生课前就找到了相关知识介绍,学*积极性比较高。学生自己编写学籍号也是很高兴的事,应该说在这节课上学到了比较多的课外常识。

  二、如果能在计算机室上,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效果更好

  课前考虑过到计算机室上,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我想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己到相关网站查找需要的资料,了解相关数字编码的规则,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到课的最后部分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利用网络去自行探究、学*其它数字编码的知识,提高课堂密度。

  三、小组讨论学*的时间还不充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感觉还不够。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2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数字已经很熟悉,利用数字已经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一些编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加深对数字的印象,着重达到生活中使用数字编码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我先用情景导入,随后削减“说一说”中的多个电话号码为两个,其它由学生列举;改“看一看”中的信封为给学生寄来的信件,贴*学生生活;变“比一比”中比较后得出编码规律变为在游戏中渴求获得编码规律,在教师的一点点提示下理解并运用规律来解读信息。补充欣赏资料(公交番号、音乐简谱、门牌、车牌、火车票、公路限速牌、手机入网许可证号、产品代号……)。这一系列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生课堂反映积极踊跃,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人。当然这一课也有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上好本节课的前提。教学准备应该包括两个部分: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课前调查工作。而这两个准备都基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固定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进行了一些调查。教师也通过上网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身份证编码的规则。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详细了解,是因为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我忽略了让几个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让学生更深入的体验、感受对数字编码编排规律的探索理解,学会分析排列的方法。如:练*题中给两幢楼的房间编号,先让学生分析编号时所需的信息“楼名——楼层——房间”,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符号和题中要求进行编排。

  2、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另外,还需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中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太严重,应让学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理解,不要打破学生的解释能力,多给一些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4、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中,我总是把学生的话重复一遍才觉得心里踏实。后面,也就按照自己一贯的风格走了下去,导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堂,还需要规范的教学常规和教师充分的预设和对于教材的深入的钻研。

  一节课结束,没有预想的“精彩”,只有浓浓的“失落”,失落的背后有着更多的问题。我也很庆幸: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改进,就是又向前前进了一步!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

  对于这堂课,我前后一共试教了三次,我们五年级组的全体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感谢你们,其中特别要感谢孙主任和朱莹主任对我的指导。

  本节课是课本中的“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课开始的设计是通过猜测哪条信息描述的是“王建峰”,最终引出身份号码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受到仅仅几条相关的文字信息是无法科学、准确地确定是否描述的是我。目的是将学生从教材特定的、静态的、文本的数学知识中引入到现实生活的情境来。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逐步地领悟到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科学性,还初步掌握了相关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从百度搜索导入,到学生汇报身份证的使用,到收集学生生活中的编码记忆,再到练*巩固中创设的警察破案情境,以及最后的编门牌号码等,这些把编码的生活化体现到了极致。这种生活化的极致是多种教学手段的参与形成的,新颖、巧妙,让学生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身份号码知识的普及课。如何探求数学化的本质,在精巧的设计中突出编码所能体现数学思想却是我在试教中所大大忽视的,舍本逐末的形式活跃大大地冲淡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考,分散了学生的数学的有意注意。如何把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在设计中又完善与补充了自己编号码与编码的发展介绍的内容,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深刻体会编码背后的内涵思想。同时也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通过描述、概括、评价等多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对于编码的数学思考。

  试教后,听课老师普遍的反应是这节课内容太单一,因为原来在教学设计中我只设计了关于身份编码的相关知识,这一课的名字也叫数字编码,后来在孙主任的建议下,将题目重新换成了数字与信息,因为本节课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字的组合中获取生活中的重要的信息。后来,在设计中,我又增加了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的内容,将本节课的内容从单纯的数字编码的介绍应用拓展到了数字信息的高度,这样的设计才让人觉得既有深度,内容也不再单一。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1)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篇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6~P119以及相应的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给班里或学校图书角的图书编上书号这一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学生体会用字母也可以进行编码,进一步探索编码的方法,经历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过程。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用字母和数字一起进行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具准备:课前到图书馆进行实地调查,在图书馆借阅图书,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出课题

  同学们,你到图书馆借过书吗?图书馆那么多图书,你是怎样方便快捷地查找图书?(学生交流借书的经过)

  师:图书管理有成千上万册的图书,为了便于查询和统计,就用字母和数字一起给书进行编码。那怎样给图书编码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的奥秘吧!(师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二、分组讨论,探索规律

  1、生交流课前到图书馆进行调查时收获。

  2、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对图书的检索号进行简单的介绍:

  图书的检索号一般包括分内号和书次号,分内号是按照《*图书馆分类法》的标准对图书进行分类,用字母来表示图书的种类,中文图书共分为22大类,分别用A、B、C……Z字母表示,字母后的数字表示进一步细分。一般来说,数的位数标志类名的级别,多一位数码表示细分一层。书次号则表示同一类图书的序号,这里也可以考虑作者、出版日期等。

  3、提出问题:我们教室图书角里也有很多书,为了方便我们查书,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给图书编号,整理出图书角的图书目录)

  4、分组为图书角的图书编排号码,并整理出目录。

  ①、讨论并确定好图书的书号要包含的信息:图书的类别、作者、捐书人等。

  ②、讨论每个信息如何用字母和数字进行编排。比如用字母表示类别,用A表示童话故事书,还可以用序号代表捐书人的信息。

  ③、小组评价。

  ④、挑选出大家最满意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再分工完成图书角的目录登记表。

  三、巩固练*,加深认识

  1、书P118第2题(实物投影仪展示)

  师:从车牌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学生交流)

  让学生体会汽车车牌号中的编码,除了数字还有汉字和字母的应用,用各省的简称表示省份,用字母表示地市。

  2、书P118第3题向学生介绍图书的“身份证”——国际标准书号。

  3、独立完成书P119第4题。

  四、全课小结,知识延伸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选择你感兴趣的数字编码,去调查了解它的意义。

  第八单元总复*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代数思想、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得以进一步发展,获得自身数学能力提高的成功体验,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小数的乘、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观察物体,可能性和编码。总复*把有些分散学*的内容适当归并,注意突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所以在复*时便于进行整理和比较,能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建议

  在复*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本班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计算的正确率,哪些知识已经掌握,哪些知识容易混淆,哪些知识出错比较多等,针对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复*计划。复*中既要注意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效率;既要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如小数乘、除法的复*,既要把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进行比较,又要和整数乘除法进行适当的比较。

  (四)课时安排

  这部分内容可分4课时进行复*,教师也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

  第一课时

  小数乘法和除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20第1、2题,补充其他练*题。

  ●○教学目的:

  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小精灵听说你们这学期一直表现不错,这节课特意设立了4个关卡让你们闯一闯,要是你们能够勇闯4关,小精灵就会邀请你们到数学乐园去参观游览,大家有信心闯过去吗?

  二、巩固知识

  第一关: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

  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似值的方法?

  4、什么叫循环小数?

  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及时小结。

  知识应用:口算(书120页第1题,全对的画一朵小红花)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体会到数字编码的优越性和科学性;

  2、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数字编码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做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身份证编码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

  1、体会到数字编码的科学性、优越性;

  2、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学生课前调查了解自己父母或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

  [教学过程]:

  一、提问激趣

  谈话:昨天,老师请同学们回家调查了解你们父母或者爷爷奶奶等人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了的同学请举举手。

  很好,有这么多同学都去了解过,老师有一种本领,只要你说出一个身份证号,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所说的人的生日和性别,你们相信吗?

  咱们来试一试,看谁愿意来考考老师。

  抽生1:422424791204281……(师猜):

  抽生2:422424198310172929……(师猜):

  抽生3:42242419800804456x……

  二、了解身份证,掌握号码含义

  1、想知道老师的秘诀吗?身份证号码中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

  接下来,我们一起想办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请同学们观察屏幕上的这几个身份证号码,把你们的猜测和发现先说给你的同伴听一听。

  2、谁来介绍一下你的发现?

  预设(师边听边勾画):

  生1:我发现前六个数字是相同的。(或者有的是前4位相同)你知道他们为什么相同吗?(同一个地方的人)

  生2:我发现了身份证的第15位,或第17位,单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哦,很聪明)

  生3:我发现了他里面还表示生日。(我是从中间,你能说具体点吗)

  生4:42表示湖北,24表示荆州,24表示石首

  ……

  3、师: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这几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吗?(有就抽,没有师介绍)其实年月日后面的3个数字是顺序码,顺序码就是表示当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的,顺序码的单数分配给男性,双数分配给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检验码,检验码也就是个人信息码,一般随计算机产生,用来检验身份证的正确性,有时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单女双,这些资料实际上是老师昨天到*局户籍科去调查了解到的。

  4、老师有一个身份证号码(422424197709090627),你能知道老师的那些个人信息吗?你能把老师的情况向大家介绍一下吗?(女,1977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荆州石首市人)

  5、那现在你准备怎样读和记身份证号呢?齐读。

  6、有位“小马虎”同学,课前收集了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的三个身份证号码,但是他不记得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了,你能帮他解决这个困难吗?

  出示四个身份证号码(422424197072210412、422424450607331、422424440101040、422424197209280161)让学生判断,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师:谢谢大家帮小马虎解决了这个难题,你们真棒!

  7、设计身份证号码

  《新身份证法》第五条中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发给有效期五年的居民身份证。所以你们也可以申请领取身份证。你的身份证号码可能是多少?

  请你设计一下(不能确定的数字用X表示)

  展示交流,并说说你的设计理由。

  三、联系实际拓展思维

  1、其实我们的生活已步入到数字时代,你还在那些地方见过有关数字编码的例子?

  (抽生回答)……

  2、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电话号码,飞机票,车牌号,门牌号,商品条码等。

  3、我们用这些数字编码有什么好处吗?(有序便于统计,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邮递员分发报纸,分发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烦。)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的数字与编码的目的。(板书课题:——数字与编码)

  四、巩固练*,拓展应用

  1、既然是用数字编码有这么方便,有这么多好处,你能不能给自己设计一个学号?

  2、想一想,你准备设计有关那些方面的信息?

  抽生:(学校、班级、学号、男女等)为什么?

  3、给现在五年级1班的15号的男同学编一个学号。

  设计要求:

  ①通过这个学号能看出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级的学生;

  ②学号能体现出是男生还是女生;

  ③能保证这个学号从一年级使用到六年级一直不变。

  (1)学生自主设计,师巡视。

  (2)汇报,交流(教师促进)。

  (3)评价优化:这些同学给我们展示的设计方案,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师:哪个小组要上来汇报?

  生:(出示)050115

  师:请你介绍一下。

  师:刚才老师讲过,这个学号将伴随这位同学从一年级到小学毕业。如果采用这个学号的话,那读六年级时岂不是还得改?而且还会跟明年五年1班的15号同学的学号重复。

  (让学生再继续讨论,继续编,实在编不出来,教师再做提醒:想想现在读一年级的同学是哪一年入学的?)

  生:20040115

  师:这样,这个号码就是独一无二的,全校没有哪个同学的学号会与他重复。

  师:谁还能给这个学号再加点什么,让他信息更完整?(区分性别)

  五、总结全课

  数字编码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编码中还有许多学问,希望同学们处处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课的最后老师要提醒大家一点,身份证是我国目前唯一的法定个人身份证件,乘坐飞机、银行办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场合需要证明身份时都需要出示身份证,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不要随意借给他人使用。

  出示:

  1、地址码(省地县三级),表示编码对象第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的行政地区常住户口所在县(市、旗、区)的行政区划代码。

  2、出生日期码,表示编码对象出生的年、月、日,分别用4位、2位、2位数字表示,之间不用分隔符。

  3、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4、校验码:是按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X来代替。

  身份证中的顺序码是指去派出所报户口的顺序,是15—17位,其中第17位表示性别,校验码中的“Ⅹ”是罗马数字,表示10等等。

《数字与编码》教学设计3

  教材原有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调查邮政编码的编排使学生了解编码的编排方法。我增加了调查学生比较常见、而且将来使用频率也比较高的身份证号码,使教学内容更贴*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是“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以上理念,我合理利用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将其作为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引导学生用网络资源学*这部分内容,并制定出下面的教学目标。

  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初步学会编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及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本课的重点是了解邮政编码和身份证编码,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学会编码;难点是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

  为了体现本课的设计理念,我构建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探索性学*的教学模式,,即课外调查收集,课内创设情境—自主探究—拓展思维—实践应用几个环节。

  1、调查收集。

  学生通过与家长交流了解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以及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了解所住位置的邮政编码。

  2、创设情境。

  现在我们学生中有很多学生家长是从事商业,所以在导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个有趣的商业秘码,这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学生也因此说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数字编码,如车牌号码、火车编码、邮政编码等。再由学生选择与自己联系密切的编码进行研究,学生很自然选择了熟悉的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进而引出本课的主要研究对象。

  3、自主探究。

  现在小孩出生后就已经有了身份证号码,课堂上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与同学的比较,观察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根据学生查询到的信息,教师提出疑问:“身份证中的每一种信息分别是由哪几位数字所表示的呢?”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①调查身份证号码编排的方法。当学生产生探索欲望和兴趣之后,教师考虑到应当如何提供适当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的方式去探索身份证号码的编排方法。可以在网页里为学生提供了一些身份证号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各地区的身份证号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数字,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促进了各个层次学生的多向交流和共同发展。

  ②体会身份证号码编排的特点。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虽然很长,但很科学。通过观察,学生发现全班同学的身份证中没有重复的号码。这时学生提出疑问:我的身份证号码中怎么有“X”?“如果是孪生兄弟身份证号码会不会是一样的?”教师可以适时点拨学生到身份证的编排方法里找一找,哪一位数字能够区分相同地区相同年龄、性别的人,学生发现最后一位数字“个人信息码”可以区分,切身体会到身份证号码编排的唯一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4、拓展思维。

  为了拓展学生的学*内容及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了解常见编码的编排方法,以丰富学生的编码知识,扩大学生信息量,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5、实践应用。

  学*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获得学*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组织讨论怎么为自己编制一个学籍号。

  本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运用多种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通过让学生收集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数字,使这些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编码”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寻找编码的一般规律,在较高层位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尝试自己编排学籍号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并认识到了数学的简洁美。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2)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优选【十】篇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1

  《数字与信息》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的内容。这节实践活动课,教者没有按照过去的传统教法:课前将相关知识一一查询搜集,然后传授给学生。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和身份证号码的规律,掌握自主探索的简单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运用价值。整节课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显示了学生的创造性。

  1、本课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开放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优势,有效运用了课前收集资料、课中观察交流和课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多种学*方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阔空间。课前教者让学生分别从邮政编码和身份证号码两个方面收集整理相关编码的资料。课堂结合学生熟悉的身边的邮编来探索,学生兴趣浓厚,学到了许多与编码有关的知识,感受到知识的趣味性和无限性。

  2、教学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通过咨询、调查等方式收集到了许多编码的知识。知道了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编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学*,还了解到不同的编码表示的含义。例如,邮政编码的六位数就代表着四级含义:前两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三位表示邮区代号;第四位数表示市(县)的编码;最后两位代表邮件投递局所。这些编码都是广泛存在于生活、为学生所熟悉而常被忽略的“数学”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数字与信息”这一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有趣。

  3、本节课注重理解与运用相结合。在学生了解、掌握了生活中一些编码的知识之后,教者进一步引导他们归纳编码的好处以及编码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编房间号这一教学环节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字编码知识给大楼的房间进行编号,学生得出了内容一致、形式多样的号码。让学生亲身感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协作中互补,使学生用积极的情感来学*数学。

  建议:

  1、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很好的运用合作学*。例如,在实际创编数字时,要求学生给大楼的第2层第5个房间,12楼第15个房间编号时,学生自主编好后,我是指名学生逐个回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们。在这里没有总结出哪位同学的方法最好,让学生一个一个的说比较耗时,可以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通过观察、比较,提升自己的认识。这样教学效果会好些。

  2、对于数字编码的特性:同一性、简洁性、唯一性体现不够。我们知道很多编码在编写时注意简洁性的,如:报警电话、急救电话等。有些编码是唯一的,如:车牌号、身份证号等。在整节课中体现的还不够。

  总之,我是把自己放在组织者、引导者的位置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主学*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精神。通过课堂上的生生互动,使师生共同获益,探索到数字与编码的简单方法。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让我感到遗憾的地方。人文科学启迪智慧,自然科学揭示真理。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时代也就是数字时代,用数字编码是起点,要能适应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还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探索与创新。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2

  《数字与信息》这一教学内容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教学目的是想通过对学生熟悉的门牌号码,身份证号码的探究学*,让学生了解数字经过编码后能准确的表达信息,并通过组织大家讨论如何来编写学籍号,体验学*和探索活动的乐趣,体会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课上下来,有这样几点感想:

  一、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

  从今天上课学生的表现来看,学生对身边的数学很感兴趣,对要自己研究的知识感兴趣,有的学生课前就找到了相关知识介绍,学*积极性比较高。学生自己编写学籍号也是很高兴的事,应该说在这节课上学到了比较多的课外常识。

  二、如果能在计算机室上,让学生直接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效果更好

  课前考虑过到计算机室上,但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我想如果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自己到相关网站查找需要的.资料,了解相关数字编码的规则,这样学生的记忆会更深刻。到课的最后部分可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小组利用网络去自行探究、学*其它数字编码的知识,提高课堂密度。

  三、小组讨论学*的时间还不充分

  由于内容比较多,给予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感觉还不够。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3

  《数字与信息》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在实施教学时,结合数学阅读,我做了如下几点:

  (一)在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和亲友的身份证号码,以及相关身份证编码的规律。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好首次阅读,制止一种“老师还要讲”的意识的产生。当然,这样的准备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二)在探讨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时,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信封,并说说可以获得的信息;接着让学生观察江苏各地的邮政编码,并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为了解编排规律提供感性认识;然后默读课本上的编排介绍,汇报读懂了什么,教师及时补充,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较为抽象的规律认识;最后,根据编排的规律,说说泰州邮政编码的意义,教师及时说明泰州邮编的特殊性。

  (三)在了解身份证的编排规律时,先让学生交流在课前收集到的.编码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身份证编码的相关介绍,并且与他人交流又读懂了什么,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接着,运用这个规律了解具体的身份证号码中的信息。

  (四)通过出示、举例,说出图书编号的好处,由以上介绍的数字信息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数字信息,我认为这是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阅读的一种反馈,也能体现出学生在“读”。

  (五)留疑下课。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靖江的邮政编码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阅读,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逐步认识到“学会学*,首先要学会阅读”。

  最后,我也提出我在教学本节课时的一些困惑:

  1、在探讨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时,通过阅读,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说出得到的信息,并不能概括性地总结出规律,这一部分主要还是依赖于我的介绍。课前我也思考了很久,要求学生根据一个邮政编码的介绍得出编排的规律,这的确很难,而且以学生的能力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他们也比较难以总结出理想的结果。

  2、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得出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个规律来说说泰州的邮政编码的意义,学生也只能说出“22”的意义,其他的信息也要依靠教师来告之,我就在想,邮政编码的规律如何才能像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那样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呢?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5页。数字与信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数字编码,知道数码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培养收集信息、选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一些特殊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学校和家庭居住地邮政编码及其含义,以及了解寄信时为什么要填写邮政编码。

  3、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4、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的编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信息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领域运用了数字信息,运用了数字信息有什么优点?

  二、教学新课

  1、说一说。

  (1)说说下面各是什么电话号码?小组中说一说。

  110……报警112……故障申告

  114……电话号码查询117……报时

  119……火警120……急救

  121……天气预报122……交通事故报警

  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2)你能说说自己和同学在班级里的编号吗?

  知道编号有什么作用吗?(便于管理、登记)

  有些编号是以0开头编号,主要是考虑编号的对象的整体数量,如给1000个以内小朋友编号,可以使用三个数字,如001、002、003……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用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

  2、看一看。

  (1)分析邮政编码214206表达了哪些信息。

  能说说信封上有哪些内容吗?

  你知道邮政编码的含义吗?

  (2)阅读并说说邮政编码的结构和每一部分数字所表达的信息。

  (3)试着写写学校及居住地的邮政编码。

  说一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4)讨论交流。

  寄邮件时为什么要写邮政编码?

  应该怎样写?写在哪里?

  3、比一比。

  (1)小组交流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2)讨论。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

  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

  讨论后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价。

  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吗?

  (3)你还见过哪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例子?(图书编号、门牌号、电话的区号、超市条形码……)

  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生活便利,查找容易等)

  4、做一做。

  (1)活动1:

  说说房间的编号中必须包含哪

  些信息,分别需要用几个数字表达?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准备怎样为房间编号。

  交流汇报。

  (2)活动2:

  说说自己的学籍号。

  比较、明确学籍号所包含的信息及编码规则。

  试着为200名新生编号。

  交流汇报,集体评价。

  (3)活动3:

  理解题意。根据左边的图说说每个字母表示的意思。

  以学校为中心,用编码表示出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解读小组内成员的编码含义。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能说说数字信息对生活的帮助吗?

  反思:本堂课为活动课,为此在课前我们让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寻找特号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学籍号,了解邮政信息,了解家人及自己的身份编号。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探询特号的特点,身份编号的特殊含义及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学生也能自己大量的举证一些特号的编排特点和其中的'含义。

  但是,在做一做的教学中,学生因地区的差异,对客房编号的不了解,所以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对他们做了一些解释,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发现编排特点,有几个学生还是有点闪光点的,他们想到了对于楼号的分别对待。在方位上的困难,是我们所未料及的,希望能在下一学段中,学生能因年龄的增长,对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32页~35页。

  教材简析:这部分教学内容通过教材提供的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学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等四个环节的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感知数字表达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尝试应用数字来处理信息。

  学情分析:学生对邮政编码、学号等数字信息有所接触,具备一定的根据要求发现信息,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的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编码和生活的联系,了解编码的作用。

  2、了解一些编号的结构和含义,知道数字描述的信息。

  3、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编码。

  4、培养学生学*的兴趣,认识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一、说一说:“数字之中蕴涵信息”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在语文上有没有学过这样一首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让学生齐读)

  师:这是一首绝妙的数字诗。作者借助我们常见的数字,“一、二、三……”寥寥几笔便绘画出景色宜人的乡村画面。

  [在美丽的乡村画面跃然屏幕上之后,教师用工整的板书和点睛的话语将其中“数字”凸显出来]

  2、了解编码。

  师:那在我们数学上数字还可以告诉我们什么呢?

  (直接出示图片110。)

  师:这张交通指示牌表达了什么信息?

  110---高速公路限速110千米/时。

  这个信息是由数字组成的数来表达的。

  师:同样的数字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

  (直接出示图片110。)

  那它还又表达什么信息呢?

  110---报警电话。

  师:为什么不读一百一十?

  生:这是电话号码。

  师:对,电话号码是由数字组成的编码。数字既可以组成数表达信息,也可以组成编码表达信息。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将数字进行有规律的编码后是怎样来表达信息的?(板书:数字编码信息)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一些常用的电话号码,你们收集到了那些?(交流)

  看,老师这儿收集到一些用数字组成的常用电话号码,

  我们来看一下。

  (直接出示:1191141209612112315)

  点击119---火警114---本地电话号码查询120---救护

  96121----天气预报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使用过这些电话号码?

  在使用这些电话号码时,你觉得怎么样?

  生:(齐)很方便。

  师:这里每个电话号码都表达一个特定的信息,所以使用起来很方便。

  师:课前老师还收集到这样2个电话号码,我觉得很奇怪,这里的两个电话号码都是由两个9和三个5组成,为什么表达的信息却不同呢?

  (直接出示:95559---交通银行的服务热线

  95595---光大银行的服务热线)

  生:(因为它们的排列顺序不同,编码顺序不同,表达的信息也不相同。)

  师:所以,我们在编码时要注意——“顺序”

  [再现日常生活经常接触的事例,从数字信息转入编码信息,继而揭示数字编码反映信息的特质。准确的概括,简洁明快。]

  二、看一看:“数字是如何表达邮政编码的信息”

  1.了解邮政编码的信息。

  师:刚才这些常用的电话号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来看,(点击②)这是一个信封(出示)他要把这封信寄往哪里?

  信封上你能找到用数字编码表达的信息吗?

  生:有。214206。

  师:这是什么编码?

  生:邮政编码。

  师:想了解这个邮政编码表达了哪些信息吗?自学书本33页。

  书上会告诉你答案的

  (反馈学生的发现,形成下图:)

  师:谁来告诉大家,邮政编码上的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信息吗?

  (点击,一个一个介绍)

  介绍:苏北----22

  师:邮政编码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编排的,不同的地区,邮政编码应该也——不同(从大到小)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下自己家庭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好,我们把它拿出来一起来交流一下。

  板书:226126----汤家

  226121----三厂

  226100----海门

  师:这三个邮政编码前四位都是2261,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生:(齐)我们都是江苏省海门市邮局。

  师:而最后两位所表示的投递局是不一样的。

  2、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

  师:到这儿,张老师就有一个问题,寄邮件不是已经写了收件人的详细地址了,可为什么还要填写邮政编码呢?

  (工作人员根据邮政编码分拣邮件,这样会更快一些。)

  师: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了解工作人员是怎样分拣邮件的吗?我们来看一段录象(播放录像)

  师:看完了录象,以后大家在寄邮价时要注意什么?

  (写清邮政编码,不要夹寄硬物,还要使用标准信封。)

  [通过自助阅读教材,了解邮政编码的知识,满足体验成功的需求;恰当使用多媒体,了解邮政编码的作用,并感受交寄邮件应注意的问题。]

  三、比一比:“数字是如何表达身份证号码的信息”

  师:邮政编码反映了收件人居住地的相关信息,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还可以通过什么编码反映?

  接下来就研究-----身份证号码。

  师: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自己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请同学们拿出来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出示讨论题:

  师:身份证号码一般都是---18位,以前是15位的。

  1、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2、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利用课件随机输入学生父亲的身份证号码)

  师:这是谁的身份证号码?

  他的出生日期是多少?

  在身份证号码中能看出来吗?(第7位--第14位)

  师:我再输入张老师的身份证号码320625197909040060。

  你能从这里可以看出张老师的出生日期是什么时候吗?

  (9月4日)

  这里的9月4日为什么用“0904”表示,而不用“94”表示。

  生:如果是10月的话就没办法写了,写94的话,身份证号码就少了2位。

  (验证一下你手中的)

  强调:日期和月份都是两位数,所以用两个数字来表示。

  这样就保证所有的身份证号码都是18位。这是编码的一个规则,要保证编码对象数位要统一。

  继续研究另一个身份证。

  (直接出示3211821978061897X)

  师:你能说出这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生:他的出生日期是1978年6月18日。

  师:其实,每个身份证号码的第7位---14位

  表达的信息都是出生日期。张老师和那同学的身份证除了这里相同以外,还有哪里表达的信息也相同呢?

  生:前面的1至6位都是表示出生地:(第1位-----第6位)

  师:前两位32------江苏省,

  中间两位06----南通市,“11”------表示镇江市

  最后两位25----海门市。“82”------表示扬中市

  师:你还想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哪一部分的信息?

  (生1:第15到17位的信息。

  生2:为什么最后一位是X?)

  师:也就是想了解身份证号码的最后四位的信息。

  想一想,如果身份证号码中没有最后四位,行吗?

  (不行。因为如果同一地区同年同日出生的不止一个人,

  就会重复。)

  师:第15到17位就是顺序号---表示所在地派出所的代码,顺序号的最后一位如果是单数就表示这个人是男的.,如果是双数就表示这个人是女的。

  师:最后一位是校验码---表示这张身份证已经验证

  (可以用0—9数字来表示,有时也可以用罗马数字x表示。)

  (填一填出示:一张身份证)

  师:请将下面的身份证补充完整。

  (填性别、身份证号码的前两位和7到14位的数字)

  师:现在有办法查到此人的姓名吗?

  归纳总结:到派出所输入身份证号码就可以了,因为每个人的身份证号码都不一样。也就是每个身份证号码表达的信息是——惟一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好好保护好身份证,它代表每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以身份证为例证,了解数字传递的信息,发现数字编排的规律,学*数字编码的方法。]

  四、做一做:

  师:学了这么多,现在你知道为什么生活中要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吗?

  (方便、惟一。)

  师:编码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简洁、有规律、有顺序)

  (直接出示题目:)

  某宾馆有一幢12层的客房大楼,每层都有20个房间。你认为宾馆应该怎样为房间编号,才能使旅客拿到房间号就明白自己房间的位置。

  提问:给房间编号,需要包含哪些信息?

  生:哪一层,哪一个房间。

  师:请大家给一楼的第5个房间编号。

  (0105,因为有12层楼,是两位数,所以用两个数字,房间数也是两位数,所以用05表示。)

  追问:非常好!如果12层第9个房间怎么编?(1209)

  师:如果还有一幢14层的客房大楼呢?

  分别给一楼的第5个房间编号。

  (也可以把数字与文字、字母合起来编码。)

  师:生活中见过这样的例子吗?

  (课件出示:汽车牌号、楼房单元号等)

  师:(播放录象)

  用数字进行编码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看到,

  让学生体会到数字——

  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字!

  用数字表示信息,简单、方便。

  教学反思

  《数字与信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一个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与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发展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说一说”、“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四个环节的实践活动。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学生课前调查非常多,如特殊的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这些涉及到了某些方面的专业术语,学生调查难度比较大。为此利用网络的快捷性,广泛性,我设想带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预先设置的课件来实施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重组后,安排了“比一比”“学一学”“做一做”、“玩一玩”等环节。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煤体,把信息与技术体现在课堂中。在“比一比”中,让学生自主查询充分体现了网络的优势、学生的个人学*需求。抢答赛又将学生的积极性演绎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了一个积极的、热闹的课堂氛围。而“做一做”中,既有教师引导为主的环节,也有学生自主查询的环节;有学生间、师生间的交流,也有学生与信息之间的互动。学生无论是情感态度,或是知识技能方面都获得了发展。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6

  这节课是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在组织活动前,我先让学生调查或者上网了解常用的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以及作用,学校以及家庭住地的邮政编码及其含义,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等,使学生体会用数字编码表达生活信息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尤其让学生通过观察并讨论身份证号码的问题,引导学生了解身份证号码中所蕴含的信息,以及身份证上数字编码的特点,感受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的.好处,体会数字编码的广泛应用性。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和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善于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倾听与讨论、接纳与赞赏之中,学到与他人交流的技巧。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7

  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的存在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对数字已经很熟悉,利用数字已经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一些编码也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上加深对数字的印象,着重达到生活中使用数字编码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中,我先用情景导入,随后削减“说一说”中的多个电话号码为两个,其它由学生列举;改“看一看”中的信封为给学生寄来的信件,贴*学生生活;变“比一比”中比较后得出编码规律变为在游戏中渴求获得编码规律,在教师的一点点提示下理解并运用规律来解读信息。补充欣赏资料(公交番号、音乐简谱、门牌、车牌、火车票、公路限速牌、手机入网许可证号、产品代号……)。这一系列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生课堂反映积极踊跃,成为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与主人。当然这一课也有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充分的教学准备是上好本节课的前提。教学准备应该包括两个部分:教师的教学准备和学生的课前调查工作。而这两个准备都基于教师对教材的充分理解。我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固定电话号码”、“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进行了一些调查。教师也通过上网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身份证编码的规则。之所以对这些内容详细了解,是因为这是教学中的难点。但是,我忽略了让几个内容融会贯通在一起,让学生更深入的体验、感受对数字编码编排规律的.探索理解,学会分析排列的方法。如:练*题中给两幢楼的房间编号,先让学生分析编号时所需的信息“楼名——楼层——房间”,然后根据自己喜欢的符号和题中要求进行编排。

  2、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多数时间还是以个别回答为主。另外,还需加强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3、在教学中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太严重,应让学生完整的表述自己的理解,不要打破学生的解释能力,多给一些活动的时间和机会。

  4、精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提高课堂效率。本节课中,我总是把学生的话重复一遍才觉得心里踏实。后面,也就按照自己一贯的风格走了下去,导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由此可见,高效的课堂,还需要规范的教学常规和教师充分的预设和对于教材的深入的钻研。

  一节课结束,没有预想的“精彩”,只有浓浓的“失落”,失落的背后有着更多的问题。我也很庆幸:能够发现问题并且改进,就是又向前前进了一步!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8

  《数字与信息》是苏教版第十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在实施教学时,结合数学阅读,我做了如下几点:

  (一)在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自己和亲友的身份证号码,以及相关身份证编码的规律。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做好首次阅读,制止一种“老师还要讲”的意识的产生。当然,这样的准备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二)在探讨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时,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信封,并说说可以获得的信息;接着让学生观察江苏各地的邮政编码,并说出它们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为了解编排规律提供感性认识;然后默读课本上的编排介绍,汇报读懂了什么,教师及时补充,将感性的认识上升为较为抽象的规律认识;最后,根据编排的规律,说说泰州邮政编码的意义,教师及时说明泰州邮编的特殊性。

  (三)在了解身份证的编排规律时,先让学生交流在课前收集到的编码信息,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阅读身份证编码的相关介绍,并且与他人交流又读懂了什么,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接着,运用这个规律了解具体的身份证号码中的`信息。

  (四)通过出示、举例,说出图书编号的好处,由以上介绍的数字信息拓展到生活中的其他数字信息,我认为这是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阅读的一种反馈,也能体现出学生在“读”。

  (五)留疑下课。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靖江的邮政编码为什么与众不同。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继续阅读,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逐步认识到“学会学*,首先要学会阅读”。

  最后,我也提出我在教学本节课时的一些困惑:

  1、在探讨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时,通过阅读,学生只能照本宣科地说出得到的信息,并不能概括性地总结出规律,这一部分主要还是依赖于我的介绍。课前我也思考了很久,要求学生根据一个邮政编码的介绍得出编排的规律,这的确很难,而且以学生的能力通过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他们也比较难以总结出理想的结果。

  2、邮政编码的编排规律得出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个规律来说说泰州的邮政编码的意义,学生也只能说出“22”的意义,其他的信息也要依靠教师来告之,我就在想,邮政编码的规律如何才能像身份证号码的编排规律那样一目了然地显现出来呢?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5页。数字与信息。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调查身边的数字编码,知道数码不但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达一定的信息。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字编码的方法,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及其应用价值。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尝试应用数字对信息进行处理,培养收集信息、选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1、调查了解一些特殊号码及其作用。

  2、了解学校和家庭居住地邮政编码及其含义,以及了解寄信时为什么要填写邮政编码。

  3、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4、自己学籍卡上的学籍号的编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字信息的应用非常广泛,大家说说,在生活中哪些领域运用了数字信息,运用了数字信息有什么优点?

  二、教学新课

  1、说一说。

  (1)说说下面各是什么电话号码?小组中说一说。

  110……报警112……故障申告

  114……电话号码查询117……报时

  119……火警120……急救

  121……天气预报122……交通事故报警

  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

  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这些用数字组成的电话号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2)你能说说自己和同学在班级里的编号吗?

  知道编号有什么作用吗?(便于管理、登记)

  有些编号是以0开头编号,主要是考虑编号的对象的整体数量,如给1000个以内小朋友编号,可以使用三个数字,如001、002、003……

  (3)小结: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能见到一些用数字编成的号码,这些号码都表达一定的信息。

  2、看一看。

  (1)分析邮政编码214206表达了哪些信息。

  能说说信封上有哪些内容吗?

  你知道邮政编码的含义吗?

  (2)阅读并说说邮政编码的结构和每一部分数字所表达的信息。

  (3)试着写写学校及居住地的邮政编码。

  说一说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4)讨论交流。

  寄邮件时为什么要写邮政编码?

  应该怎样写?写在哪里?

  3、比一比。

  (1)小组交流家庭成员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码?

  (2)讨论。

  你能从身份证号码中看出一个人的出生日期吗?

  不同的身份证号码里有相同的'部分吗?

  你知道这一部分所包含的信息吗?

  你还有什么发现?

  讨论后汇报交流情况,集体评价。

  你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编码有哪些用处吗?

  (3)你还见过哪些用数字表达信息的例子?(图书编号、门牌号、电话的区号、超市条形码……)

  用数字编码表达信息有什么好处?(生活便利,查找容易等)

  4、做一做。

  (1)活动1:

  说说房间的编号中必须包含哪

  些信息,分别需要用几个数字表达?

  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准备怎样为房间编号。

  交流汇报。

  (2)活动2:

  说说自己的学籍号。

  比较、明确学籍号所包含的信息及编码规则。

  试着为200名新生编号。

  交流汇报,集体评价。

  (3)活动3:

  理解题意。根据左边的图说说每个字母表示的意思。

  以学校为中心,用编码表示出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位置。

  解读小组内成员的编码含义。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能说说数字信息对生活的帮助吗?

  反思:本堂课为活动课,为此在课前我们让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寻找特号的意义,了解自己的学籍号,了解邮政信息,了解家人及自己的身份编号。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热烈的讨论,探询特号的特点,身份编号的特殊含义及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学生也能自己大量的举证一些特号的编排特点和其中的含义。

  但是,在做一做的教学中,学生因地区的差异,对客房编号的不了解,所以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对他们做了一些解释,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能发现编排特点,有几个学生还是有点闪光点的,他们想到了对于楼号的分别对待。在方位上的困难,是我们所未料及的,希望能在下一学段中,学生能因年龄的增长,对此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 10

  对于这堂课,我前后一共试教了三次,我们五年级组的全体老师都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感谢你们,其中特别要感谢孙主任和朱莹主任对我的指导。本节课是课本中的“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课开始的设计是通过猜测哪条信息描述的是“王建峰”,最终引出身份号码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受到仅仅几条相关的文字信息是无法科学、准确地确定是否描述的是我。目的是将学生从教材特定的、静态的、文本的数学知识中引入到现实生活的情境来。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仅逐步地领悟到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科学性,还初步掌握了相关的逻辑推理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从百度搜索导入,到学生汇报身份证的使用,到收集学生生活中的`编码记忆,再到练*巩固中创设的警察破案情境,以及最后的编门牌号码等,这些把编码的生活化体现到了极致。这种生活化的极致是多种教学手段的参与形成的,新颖、巧妙,让学生兴趣盎然,流连忘返。但这是一节数学课而不是一节身份号码知识的普及课。如何探求数学化的本质,在精巧的设计中突出编码所能体现数学思想却是我在试教中所大大忽视的,舍本逐末的形式活跃大大地冲淡了对于学生的数学思考,分散了学生的数学的有意注意。如何把生活化与数学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呢?我在设计中又完善与补充了自己编号码与编码的发展介绍的内容,通过比较、辨析让学生深刻体会编码背后的内涵思想。同时也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通过描述、概括、评价等多种手段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学生对于编码的数学思考。试教后,听课老师普遍的反应是这节课内容太单一,因为原来在教学设计中我只设计了关于身份编码的相关知识,这一课的名字也叫数字编码,后来在孙主任的建议下,将题目重新换成了数字与信息,因为本节课的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字的组合中获取生活中的重要的信息。后来,在设计中,我又增加了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的内容,将本节课的内容从单纯的数字编码的介绍应用拓展到了数字信息的高度,这样的设计才让人觉得既有深度,内容也不再单一。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3)

——《数与形》教学反思3篇

  “数形结合”是经典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整个数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抽象数学思维的需要。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量的变化等都是以符号加以表示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地位。“数形结合”是小学教育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数学思想。

  一、 把数学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了教学图形,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求新、求异意识。 二、 把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领悟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理解了计算算理。

  三、 将问题显性化,缓解学生解题坡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图,使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讲问题化难为易,能调动学会主动积极参与学*,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40分钟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效果很好。实现了将“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负担”变为“享受”,真正将学*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孩子数学学*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说过去数形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各环节逐渐展开。

  第一环节:以形助数,教学例1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还可以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为了探索新的算法,将数转化为图形,根据加数的拿出相应个数的图形排列成正方形,通过观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图形的个数,图形的个数等于正方形每边的个数相乘,每边的个数等于加数的个数,这样借助图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最终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方的简便新算法。

  第二个环节:以数解形,教学P108做一做第2题。怎样可以算出蓝色正方形和红色正方形的个数,观察和寻找图形排列中数的规律,发现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在例题1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算式摆图形,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从孩子数学学*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如果说过去数形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各环节逐渐展开。

  第一环节:以形助数,教学例1从1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还可以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为了探索新的算法,将数转化为图形,根据加数的拿出相应个数的图形排列成正方形,通过观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图形的个数,图形的个数等于正方形每边的个数相乘,每边的个数等于加数的个数,这样借助图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最终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方的简便新算法。

  第二个环节:以数解形,教学P108做一做第2题。怎样可以算出蓝色正方形和红色正方形的个数,观察和寻找图形排列中数的规律,发现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和解决问题。

  四、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在例题1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算式摆图形,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4)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3篇

  1、注意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新颖、生动、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学*;

  3、充分并恰到好处地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从而吸引学生注意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数学的愿望;

  4、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中,我由图形的美引申到生活中要做到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既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在教学没有充分注重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在设计图案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统一要求让学生都使用彩笔绘画、涂色,而不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如剪拼、等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的工具,完成各自的作品。以后在教学中要把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在其中,对学困生要求不要过高。一达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欣赏与设计》这节课面对的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短,这节课如果只是设计一些由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案让他们来欣赏是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更是不会引起他们动手做的.欲望,于是在教研员虞老师的指导下我在这节课中插入了一些由图形拼起来的故事,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我考虑到一年级孩子天真,童话故事相对会更吸引他们一些,也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我就设计了“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井底之蛙”“乌龟赛跑”,让孩子们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想到故事同样也会感慨图形的魅力更有自己想亲手去拼一拼的欲望,本来设计是看完视频之后介绍点子图,我又考虑到一年级孩子记忆能力有限,而且只是在屏幕上跟着学*,看完之后印象不深,也害怕孩子们看完视频之后觉得有难度,所以为了再次加深印象,我又把拼好的故事放到课上,带领着孩子把每一个故事中用到的图形再说一说,通过“看视频”“分析图片”,孩子们的印象深刻。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和旋转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运用特征画出轴对称图形和*移或旋转后的图形,使自己的设计更美观。学生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并给自己设计的图案涂上精美的颜色,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得到肯定是一种乐趣。

  课上第一个环节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前两节课学*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回顾的时候欣赏教师从网络中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并判断他们是属于什么类型得到的,这里出现的图案有如下这些类型:

  还有好多种,孩子们陶醉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中,有了独立设计的欲望因此导入下一环节就很自然了。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动手将教师下发的题单上的图形补充完整,并说一说他们是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在这一环节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熟练的画出并说正确变换的形式。第三块的内容是让学生自由设计,通过刚才回顾的内容以及让同学们欣赏的图片,你自己来设计一幅作品,可以是*移、可以是旋转还可以是轴对称,画完后将自己的作品涂上喜欢的颜色,展示给自己的伙伴。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一直都持兴奋状态,他们的注意力也相对比较集中。所以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小的。

  但是,这节课尽管充分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学生们的兴奋点也一直持续到课下,一节课都在让学生看、画、做,都只是局限在自己周围的小圈子里完成,没有时间在全班欣赏和互相欣赏,导致本节课还是有一些遗憾留下的。如果下次再讲授本课的时候,一定要把时间留出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作品,让更多的同学在欣赏和设计上得到认可,这样才是一节精彩的实践操作课。

  不管怎么说,要想上好一节课,教师必须做充分的备课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环节,让每一节课都能够精彩纷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5)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反思3篇

  在五年级的语文教材中,综合性学*次以整组单元的形式呈现,虽然上学期已经有过《我爱你汉字》这样的综合性学*,但这学期的综合性学*却给了我更多的思考。第一组《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分了几步走,第一步让学生从已知材料中去搜集信息,已知材料就是阅读材料,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收集信息传递的变化。第二步,做一次家庭调查,记录全家人在一天中从那些渠道获得了哪些信息,在根据记录做一些分析,看看从中发现什么。这一步对学生来说就是一大步,首先他们不能把信息记录完整和准确,其次他们不能从信息中进行分析。于是我一次次拿学生的家庭信息记录做例子,评论,修改。再经过三个课时和多次一对一的修改,完善中,这一步终于走完,第三步,获取信息,开展关于看电视好不好的辩论赛,这时候学生收集的信息就又成了问题,指导,查找,学生有想法但没有地方可以查找支持的论据和事实依据。首先,现实条件受限,只有几个学生家中有电脑。其次,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多学生来说也成为了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因为家离图书馆、书店太远。这样学生的辩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二组《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原本以为在第一组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完成,而且已经学*了阅读材料,可是事实却岂是一个难字了得。虽然大点都知道,可是内容没有啊。没有网络,没有书刊,没有访问,这样的调查报告怎么做?我反复问自己如何开展,但就是没有好的办法,我能教给学生的只能是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和方法。这时候我不禁想起了一个朋友的孩子在美国做研究报告的情况,和我们的孩子一比,我们的研究报告根本不能登大雅之堂。

  从本次的综合实践学*中,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孩子能力也不弱,可是就是没有良好的条件,时间也不充裕,如果老师只是走过程,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本就不能提高。因此,我想下次有综合实践活动,我就让学生从开学开始分组进行时间活动,这样给学生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充分的开展活动了。更重要的是教师还要带领学生去社会实践,去访问,去实地调查。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到一些东西。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次《综合性学*:走进信息世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践活动来完成学*。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有分工、合作、讨论、研究,表现出了团结合作的精神,个个受益匪浅。

  学生从本单元中系统地了解了信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好处,也明白了我们应正确地运用现代信息工具。把握好自己,让现代信息工具为我们的工作和学*服务。综合性学*是语文新课改在教材编排上的一次创新设计,也是新教材的一大亮点。

  本组综合性学*教材,指导学生们开展了多种实践,学生在这个单元中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语文学*方式,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较高。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孩子们的学*不是结束了而是真正开始了。

  通过这次综合性学*,老师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中的作用,学*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培养他们在自己的生活和学*中合理使用各种信息的*惯。“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学生可以从中获得信息的有关知识。另外学生还可以自己去搜集。我个人认为“听”是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可以尝试从课堂入手,让学生通过倾听来获取信息,比如:可以通过倾听别人的述说后再用语言反馈出获取的信息,还可以通过一小段材料的阅读让学生快速勾画出其中的重要信息。

  从本次的综合实践学*中,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的孩子能力也不弱,可是就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如果老师只是走过程,那么学生的综合能力就很难得到快速提高。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程。

  五年级下册教材第六单元,整组是以“走进信息世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材料。面对新的“综合性学*”单元,我们如何有效进行教学呢?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及教材编排意图,本单元教学应实现: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我们生活的存在及其价值,了解古今的主要信息传递方式,有初步的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自主策划学*活动并开展活动。如何在整合中实现这些目标呢?就是要敢于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他们的才能在语文综合性学*活动中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活力得到更多的释放张扬,当然教学就会更加精彩。

  我参考了一些教学参考,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放手自主,激发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

  要实现综合性学*的目标,我们必须鼓励学生自主。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是学生搞高综合性学*的前提。

  1.自主选择主题。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相当的语文知识与综合能力,我们应该充分相信学生。只有信任学生,才能放手;只有放手,学生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释放和发展。我们放手信任学生,应从选择活动主题开始,给予学生足够的自*利。这个单元的两个板块“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共7则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并不等同于课文,我们教师不一定都要依序教学,可以鼓励学生根据实际打破教材顺序,整合重组两个以上的材料,并确定某个主题来研讨,如“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与“网上呼救”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用“神奇的因特网”为探究题目,进行相关自主探究活动。

  2.自主策划活动并制定计划。五年级学生也具备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第三学段学生要“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和分析,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我们在专门的综合性学*活动中当然应该去实现这个目标,教师要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自主去策划综合性学*活动,如对于网络利弊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可以开展辩论比赛,可以开展演讲活动,也可以仿照电视开展访谈等活动。

  3.自主开展活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是综合性学*不一定都必须由教师来当主持人,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完成综合性学*的各项活动,包括学生自己主持活动,自己做活动准备工作,自己做活动总结反思。教师不必担心学生策划的活动质量不高,其实学生自主策划的活动,他们真正参与了,收获和体验是不同的,在其中,他的能力更能得到提升。

  4.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虽然强调学生自主,但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忽略。鼓励学生自主,并不是教师撒手不管。教师要善于引导,善于帮助,善于当好参谋,如个别学生不会选择主题时,我们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独立策划活动方案时,可能经验不足,有些因素考虑不到,制定的方案存在不尽完善,不够恰当,不够深入等问题,这时,我们教师可以进行指导,提出建议,让学生再修改,帮助学生拟订更切合实际的活动方案;对于简单调查报告的撰写,有的学生可能在教材范例中不能发现调查分析的方法,总结不出恰当的调查报告的写法,这时,也需要教师点拨提示。

  二、放手合作,提高合作学*的有效性

  综合性学*的内容比较宽泛,本单元就有“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主题。这些主题的探究任务,要由一个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肯定不现实,因此我们必须放手让学生合作学*。综合性学*的合作,不能简单地让学生分个小组随便说说了事,应该注意提高合作学*的`有效性。

  1.合作交流互补。一个班级学生水*参差不齐,认识能力有高有低,通过交流,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互相提升。比如,要了解信息传递对生活的影响作用,学生各自去了解,往往从各自生活圈子去寻找,思路难免狭窄,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彼此互补,相互启发,最后形成比较完善的结论。

  2.合作论辩争鸣。在综合性学*中,学生可能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完全不同或者部分不同的观点,通过组内或班内的争论,可以彼此启发,加深认识理解,最后也许彼此融合调整,也许一方被另一方说服后修改等,这都是一种提升。如对于因特网利弊的认识,多数学生可能只看到好处,部分学生能看到弊端,通过争辩学生会修正自己的看法,从而对因特网有更科学更全面的认识。

  3.合作完成任务。综合性学*的探究任务较重,往往需要多个学生共同承担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整个计划,如为了了解“信息”的价值及传播途径,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处理好合作与分工的关系。合作学*要有明确的任务分解,同时要将这些任务进行明确分工。没有明确的分工,稍复杂的任务便不能完成。但只强调分工不注重合作也不行。小组成员完成任务时,会遇到困难与问题,假如不合作,某个任务卡了壳,整个活动计划就得搁浅,因此分工也要合作,也需要互相帮助。在合作中分工,在分工中合作,综合性学*活动才能保证质量。

  三、放手探究,提升探究的水*

  五年级的综合性学*,应该有别于中段的综合性学*活动。本组教材围绕一个主题,安排整组单元的综合性学*内容,编者期待着通过教学提升学生综合探究的水*。

  本组教材涉及“信息”话题,我们教材呈现的阅读材料都包含丰富的信息,学生课外阅读的资料还有更多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的处理信息能力,提升探究水*呢?我们建议多开展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训练,并根据分析和综合的不同运用,进一步开展“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思维训练活动。

  1. 在分析与综合中探究。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部分,或从整体中区分出个别特征、个别方面的思维方法。“综合”与分析相反,是在思想中把事物的各个方面、各个部分、各种因素联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便从总体上把握事物。比如让学生通读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后提问:“你阅读后发现本板块主要说了什么观点?”,学生的这个思维过程就是综合。“阅读《烽火戏诸侯》这则阅读材料后,你知道了多少有关‘信息’的信息?”,这个过程就是在进行“分析”的思维训练。“学了第一板块的五则材料,你知道了古今有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这个过程既有综合又有分析。

  2.处理好探究的结果俞过程的关系。学生探究活动能得出什么样结论并不重要,重要的在探究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学*探究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提升综合探究水*。

  总之,教师要明确目标,要敢于整合,要敢于放手,大胆鼓励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便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升。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6)

——信息技术应用教学反思报告3篇

  一、序言:

  1、学校基本情况

  洪洞县登临中学始建于1991年,位于辛村乡北端,辐射半径1.5公里,辐射人口9500人。校园占地面积8991*方米,建筑面积3311*方米,学校仪器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齐全,是一所环境优美、设计合理的农村三轨制初级中学。学校现有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378人,教职工37人,所有教师都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其中40%以上的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专任教师配备齐全,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总体呈现教师年轻化趋势。

  2、自评过程

  我校的自评工作从年10月10日起到年10月18日止,历时1周的时间,在这次自评中我校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发动、组织、准备阶段。

  我校在接到教育局督导室文件后,学校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马上召开校委会,成立了以校长闫德胜为组长,以许鸿雁、宋红强、贺飞虹、徐林*、徐红莲、许建辉为组员的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并组织领导小组成员认真学*了督导室文件《关于做好年度初中学校素质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洪洞县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让各位组员从思想上认识到督导工作的重要性,把本次督导工作作为自我检查、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一个契机。然后对照自查内容,明确了每位组员的自查任务。并对组员提出:认真细致、不缺不漏、实事求是等要求。把各项工作都落实到人,谁出问题,谁负责任。限时定期向组长汇报各自的自查进展。另外,为了做好本次督导自评工作,我校还在全校教职工会议上认真学*了有关评估的文件,对教职工进行宣传、动员,并在教师会上宣布了学校自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位组员的分工,要求各位教师积极配合各项自评工作的开展。

  (2)、查漏补缺,认真整改阶段。

  自评工作的第二步是:查漏补缺,认真整改。我校对照《洪洞县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进行了认真落实。图书、仪器、电教器材等,领导小组成员分别进行检查、测试;对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各处室工作计划的实施落实和过程资料进行了整理,对不完善的进行了整改。

  (3)、资料收集整理阶段。

  借这次督导评估工作,我校把各处室过程性资料收集起来,进行统一的编排整理。资料根据《洪洞县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分为办学思想、制度建设、规范办学、德育与活动、课堂教学、办学成效六大块,分类进行整理,并编写了目录以供查找方便。

  (4)、初步小结阶段(学校的主要成绩,经验,存在问题等)。

  通过自查,各组员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进行了小结。并在自评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向组长一一汇报。在小结中,既找出了学校的一些成绩、经验、特色,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通过小结,学校对各项工作都有了一个全面真实地了解,对学校的自我评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依据。

  (5)、评估综合结论(包括:定性、定量情况)。

  通过几天的自查,我校根据自查结果,按照指标评定标准,按给分标准及督评要点,分别仔细分析信息资料,确定被评项目的客观实际与等级标准的符合程度,确定相应的等级及分值。认真填写了《洪洞县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自评打分和《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登记表》。

  二、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年来,我校以清新的校园文化环境陶冶人,以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造就人,以生动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励人,以课程的特色研究成果发展人。激励教师做有文化底蕴的教师,引导学生做有文化知识的学生,努力实现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 。

  我校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洪洞教育电视台》、《槐乡教苑》先后为我校作过报导。学校先后被评为"洪洞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课程改革工作先进学校"、"县级文明学校"、"信息技术应用先进学校","临汾市远教应用先进单位"、"临汾市优秀资源库"、"山西省远教应用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在此次督导来临之际,我校领导带领教师对照《洪洞县年初中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在制度建设上寻找欠缺点;在德育活动上寻找增长点;在课堂教学上注重实效;在办学成效上彰显优势,使我校的素质教育水*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具体自查结果如下:

  (一)、确立办学思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中的一种主导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与超越,是以育人为本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全体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我校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用高效课堂绽放生命光彩,用爱心责任塑造健康人格,用科学管理成就完美人生"的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围绕提高学生素质,积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始终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不仅重视抓好智育,更是把德育放在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制度。

  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各部门实行各处室、年级组两条线管理,做到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水*,学校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制定检查方案,规范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改变传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用客观、全面、发展的眼光评价老师和学生。学校每学年实行优化组合,年级组聘请班主任,班主任聘请任课教师。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意识,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我校依据《山西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教育教学、总务后勤、德育常规、安全、体卫艺等方面。同时建立了跟踪督导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学校还通过每周一次的中层例会,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重视制度的过程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有制度、有督导、有奖惩"的管理局面。

  我校还依据教育局有关文件,制定了"创建和谐校园实施方案",积极创建"和谐校园"。在创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我们先后开展了"生命教育"、"安全教育"、"心理教育"、"感恩教育"、"行为*惯养成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一系列主题教育,努力营造和谐共进的团队。

  在安全防范和安全教育方面,由校长牵头,政教主任分管,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建立护校、值班制度,加强了领导值班,杜绝了学生的安全事故,免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同时,学校制定了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时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心理健康、法制教育讲座,有效地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三)、落实政策,规范办学行为。

  我校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坚持教育的公*公正,不办重点班、实验班,注重减轻学生的学*负担。认真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有规范的作息时间表。我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开全开足音体美等课程。积极推进高效课堂,实行教案学案练案统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完善了教师考核细则。

  1、为切实做好年秋季开学工作,校委会全体成员于暑期就到岗到位。及早谋划,制定了各处室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对本期工作和开学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逐周安排,责任到人,整个开学工作有条不紊。

  2、开学工作中,全体教师表现积极,详细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全体班主任负责报名工作,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了学生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做好家访工作,控流保学效果好。

  3、在教学工作中,力求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做到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 开全开足课时,完善课程体系,努力开发完善校本课程。

  5. 充分利用实验仪器,开展好实验教学工作。

  6、学校认真贯彻《学生体育工作条例》,按照课程标准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坚持做好课间操和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每周安排两次以上的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四)、开展各项活动,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首先,学校明确了指导思想,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基本内容,深入开展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其次,通过丰富多彩的专项教育活动,进一步拓宽学校文明建设领域,丰富建设内容,提高建设品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1、深化"文化"育人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美化校园,力求使优美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育人效果,拓宽了养成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涵。加强班级文化氛围的布置,要求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这既丰厚了校园文化,又美化了校园环境,而且陶冶了学生情操;学校设立了校园广播站,每天广播弟子规诵读,文学作品欣赏,表彰好人好事,在潜移默化中起到育人作用;学校还设有公示栏,将文明班级、先进集体,三好学生、常规检查结果公布等,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2、强化"责任"教育

  强化责任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只要具备了基本的责任意识,其它规范要求的养成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责任教育主要包括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班级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教育。教师将责任教育渗透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之中,常抓不懈,取得了一定实效。

  3、突出"秩序"教育

  秩序指学*、活动、生活、工作都要讲究客观规律和规程要求,给人一种井井有条的感觉。学校生活中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活动、生活三个方面的秩序。秩序没有要求的层次划分,只有要求实现的方式不同,实施中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4、加强"礼貌"教育

  礼貌首先在于观念上,主要指学生对长辈、对老师、对同学和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礼貌意识的养成要靠广泛的宣传教育,礼貌行为训练要持之以恒,并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通过持续不断的教育,目前,学校的所有学生几乎都能做到见到师长止步、鞠躬、问好!

  5、凸显"励志"教育

  励志是指学生应具备积极进取的心态,指学生在学*和活动中要努力向上,学榜样、赶先进、创优秀、攀高峰。励志首先是一种意识,又是一种意志,励志意识的培养主要靠教师的示范,靠教师用正确的方式激励强化学生的励志行为,此外还要宣传引导。如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了于丹教授的《中学生人格教育》专题片,《没有四肢的人生》、《一横感恩》励志片,通过励志教育的实施,学生们有了浓厚的学*氛围,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攀升!

  6、确立"班主任"教育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直接管理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和形象对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为了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同时也为了加强队伍建设,学校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做到"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学生"。利用班会、活动等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为此年5月开展了第一届"红五月"校园文化艺术节和"课改明星班级评选"活动,全面推进了班级工作的开展。

  (五)、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渠道。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注重"知识、技能、情感"三维目标的实现。

  1、加强师资培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

  几年来,我校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参加省、市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活动,积极开展新课程校本培训。采用集体学*与自主学*相结合的办法,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各学科《课程标准》,每位教师都写出了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读书笔记。教师理论水*获得大辐度提高,对新课程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2、探索校本研修新途径,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学校千方百计为教师搭建*台,创设条件,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校本研修活动,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新课改理念还没有在深层次上内化为他们的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为此,我校于年6月开展了登临中学第一届"课改明星教师"的评选活动。用持续一月的时间,规范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全面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

  3、学校综合考试和学科竞赛成绩。

  学校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积极搭建展示学生能力的*台,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三年学生毕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为97%以上;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合格率均为100%,在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查通过率均达100%,中考成绩三年三大步。

  三、存在的问题:

  1、全校教职工对实施素质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和工作能动性有待提高,新的教育价值观和人才观需进一步转变;同时,目前学校教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尚不能满足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目前不利于素质教育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在社会和家长的压力下,学校不得不迎合各方面的要求,在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两全"方针上不够坚决和彻底。

  3、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德育工作的实施及评价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教育科研还存在*,尚未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特别在学科课题研究方面还比较滞后。

  四、今后的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指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抓好校本教研和培训,不断提高全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能力,进一步完善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机制和评价机制,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制度与组织保障。

  只要我们振奋精神,扎实工作,认真整改,坚持内涵发展不动摇、坚持校本发展不动摇、坚持全面育人不动

  摇、坚持质量立校不动摇,振奋精神,发愤图强,以十倍的努力、百倍的汗水,以"对学生的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基"为工作目标,打造"*安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绿色校园、人文校园",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创造更显著的业绩,开创登临中学更加辉煌的明天。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课程,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必须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与学的新策略和新模式,将信息技术教育的每一堂课真正转变为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金土地。以下是我对一堂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反思:

  在教学《在powerpoint中插入图片文件》时,刚开始我的教学设计只是让学生跟着课本上的例题做,一插入剪贴画、二插入自选图形,例题完成后再做课本后的*题。一节课下来,觉得教学效果不好,虽然学生一直在动手实践,但是他们只是照着课本上的操作步骤一步步完成练*,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激起,创新精神根本无从体现,顶多也就是一次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而已。

  课后我对教学进行了反思。为什么不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呢?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学*的兴趣和主动性了吗?于是我重新规划了此节课,设计了"新龟兔赛跑"这一主题。把这节课教学目标由一维(知识)转变成立体三维:知识、能力、情感。

  在教法设计上不再是"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首先,我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的良好氛围,这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基础。有了良好的氛围,原本单调的学*过程变成了一个充满乐趣、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一个科学的、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其次,设计的任务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们敢于独立思考,敢于大胆想象,并通过实践探索实现了自己的想法,这为学生的创造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简要教学过程如下:


《数字与信息》教学反思3篇(扩展7)

——信息与技术教学反思汇总5篇

  本学期,我担任了小学的信息技术课教学。罗乐中学历来对信息技术课非常重视,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非常感谢校领导能给我这个机会,给我一个自由发挥的舞台,尤其感谢黄校长,在教学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您的一些创新的理念,令我受益匪浅。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已经要求对网络的了解;对于一个刚踏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在学生中开展了调查,对于时下他们最感兴趣和了解的信息技术内容进行了统计和归纳;其次,把学生知识点内容也结合进来;再次,教授了教材上将要学*的某些内容,但是程度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不是很简单,但能为小学的学*打下一定的基础;最后,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想结合,使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

  本学期,大致教授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基础操作篇

  ①开关机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②文件夹的操作(要求每个同学建立一个以自己班级学号命名的文件夹,将今后每堂课的作业都保存在自己的文件夹里)。

  ③文件和文件夹的搜索。

  ④桌面的设置。

  (2)网络篇

  ①学会浏览网页。

  ②申请免费电子邮箱,收发电子邮件。

  ③聊天软件QQ的使用。

  ④申请北海网志(学生Blog)的空间,学会修改模板、发表日志。

  ⑤学会发送电子贺卡。

  (3)软件篇

  ①“画图”软件的使用。

  ②用“Word”软件制作小报。

  ③用“Word”软件制作表格。

  ④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

  ⑤用“金山画王”软件制作图片。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每堂课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然后让他们运用学过的知识完成任务。所设计的任务有:教师节贺卡,给老师的一封信,国庆节小报,制作一张课程表,奥运会幻灯片,制作一幅“秋游”的图画,给自己安一个网上的家。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完成任务还是比较有兴趣,他们觉得如果能快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能体现出自己的能力。我还发现,他们对于上网完成的任务,热情特别高,可能是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已经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个地方,网上丰富的资讯内容能够使他们的视野更宽阔。对于依靠软件完成的任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也做的非常好,比如小报、幻灯片和金山画王的图片,有些学生的作品体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我在授课和指导学生的同时,注意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爱好,他们感兴趣的技术,和他们想学的知识,并把这些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力求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把他们引导到主动学*、自主创新的道路上来,也通过不断的交流,增进了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当然,在本学期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掌握知识还不牢固,教过的内容,过了2、3个星期就忘记了;有些学生对于巩固的、知识点重复的练*兴趣不高;由于学生水*的差距,造成讲课效果不一致,往往好的同学已经反复操练了几遍,而较差的同学还未能完成一遍,而我个别辅导的时间有限,因此某些同学一学期内完成的任务寥寥。这些问题在下一学期里都需要改进。另外,信息技术课基本都是上机操作课,课堂气氛较活跃,学生也比较容易兴奋,因此要保证课堂纪律,做到收放自如,还需要下一番功夫。

  以上是本学期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些得与失,在新的一学期中,我要更加努力,争取出色地完成校本课程的编写和课堂教学任务。

  本课教学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对电子邮件了解甚少,但是也有个别学生已经申请了电子邮件使用并经常使用,但是在系统的书面知识方面并不一定全面正确地掌握,因此在基础知识方面也要全面落实下去。所以我一开始就创设了暑假如何联系好朋友的情景,通过常规联系方式的对比,总结出电子邮件快捷,费用低,多媒体的特点。引发学生希望拥有一个电子邮箱的渴望。通过演示,提醒几个重要的操作步骤,然后学生尝试自己申请电子邮箱并利用任务单上的表格记录自己和好友的邮箱,为以后的发送电子邮件大好基础。

  整节课应该挺顺利的,一个突**况就是学生按照正常的操作步骤却不能成功申请邮箱,原因是同一个IP地址不能在短时间里连续申请同一个邮件服务器的邮箱,而这个情况并没有在教材里说明。于是我就马上说清了原因并提醒学生到其他邮件服务器去申请,虽然最后有极个别同学没有完成申请邮箱的任务,但申请的过程已经非常熟练了,回家后也能独立完成了,所以整个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也注重了网络安全方面教育,教授学生如何保护好自己邮箱的密码,以及破解他人邮箱是违法行为等网络安全行为准则。

  作为信息技术学科老师,我更多的是思考网络在这样的课上的作用是什么?不用网页,这节课能上吗?答案是:完全可以。PPT就基本可以完成这样的课堂。而为什么现在都用网页而不用PPT,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网页可以交到孩子们的手上,网页可以呈现更多的东西给孩子。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地去利用网络呢?

  我感觉应该是这样的一个情境:网络,不仅仅给了孩子一个环境、资源,更多的应该通过网页,交给孩子工具、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导;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考支持;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学*工具;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孩子思考的空间;通过网页,老师可以给不同的孩子发言的*台。这些东西,并不是其他东西可以代替的,只有网络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得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看看老师提供的资源,看看老师安排好的素材。

  通过这几天的学*,我感触颇深,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之大,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

  一、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生存能力的教育。

  我们有义务让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能力的缺乏,将导致成为新的“信息化文盲”,如果自己成为“信息化文盲”,将有可能出现如下的尴尬局面:在用途越来越广泛的咨询系统的电子触摸屏幕前无从下手;手持信用卡却在ATM自动取款机前取不出钱来;在家庭的自动化器具面前不知如何使用;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信息中找不到急需的信息等等,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速度也在逐步加快,以至于一些以前已经学过计算机的人还要从头学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学生学一成不变的东西,那么也许学生还没有毕业,那些东西就早已过时了。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逐步掌握千变万化的信息技术,才能适应信息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能力是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每实践一步,都要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和自己的亲自操作,学生还要根据具体情况随时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计划、行动和方法,学生能力的培养,也就落实在这些实践过程之中。因此,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设计学生进行研究的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亲自体验获取、传输、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全过程,同时体验创新;在指导学生交流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交流作品,还要让学生交流完成作品的过程和方法;在对学生的学*活动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学生完成任务的结果,更要重视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和方法。总之教师要从多方入手,使学生在研究学*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学会创新。

  四、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首先要将教材研究透选彻,要将学生了解清楚。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了。要注意精讲多练,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可粗略一些,让学生探究学*;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要想办法化难为易,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听讲边操作,实行手把手教学。其次,要让学生多动手,学生对动手操作非常感兴趣,要给他们百分之七十的时间练*。再次,学生学*和掌握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布置操作任务时不要“一刀切”,对基础好的学生,除完成基本操作任务外,可布置较高层次的额外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机会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总之,信息技术将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教学,作为老师,我们应该走在时代的前沿,做新时期的新型教师!

  作为一名高二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把课上得再好一点,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并且能在喜欢的情况下,学好这门课,掌握这门课。我们知道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及网络知识,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上网现象普遍,爱好往往表现在爱玩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意认真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动机,激发学生学*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料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亮点。

  一、理论与实践

  信息技术教学时,我觉得自己易忽略了该课程自身独有的特点,虽然也能把教学目标完成,但在课堂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只有很少量时间来上机实践,使原本很重要的实践活动变成了搭配。这种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相脱离,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作法,导致学生的学*偏离教学目标,效率低下,学*死板,难以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

  因此高中信息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一个十分突出的位置上。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学*信息技术的目的是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和合作学*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操作来学*新知识,同时,努力改变目前教学中的被动学*为学生主动学*。课程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自己设计课题再作研究的形式,使教学活动从引导激发兴趣出发,通过让学生观察、归纳、猜测建立解决课题的各种假设方法,再通过上机实验,回答自己的假设,得到一种新的认识。进而从实践,到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螺旋式的上升,就可培养学生一种不断去探求未知的冲动和能力,既教会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使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

  二、教学理念偏离了新课标的思想内涵,学生的信息意识缺乏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养成解决实际问题和终身学*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然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容易把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理解成操作技能的培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把学*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而对于学生们,他们是为了“学”而学,严重的“学”与“用”脱离,在日常的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意识不强,在解决问题时没有一种自发的信息需求,不能够灵活有效地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作用。

  信息技术教育应当以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它的学*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信息技术教学必须突破其它课程只能单独给学生一些孤单经验、缺乏横向联系、缺乏各学科相互作用、不能给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限制。通过运用多学科综合知识、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教、学、研、做”合一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科’研意识、创造意识和实用意识得到系统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学生具备终生学*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水*不齐

  由于初中教学水*的差异及各种客观因素导致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电脑的基本操作驾轻就熟,能够非常熟练地运用电脑上网,有的学生则可能连电脑都没用过,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呈现出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小组协作式教学介于班集体教学和个别学*之间,较容易发挥集体教学和个别学*的长处。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不同,在教学中坚持分类施教,分类辅导,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知识水*、爱好分组,并使小组内部成员的能力水*呈梯形分布,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后能自主的自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同时,让基础最好的学生做组长,负责带动和组织本小组的其他同学,这样其他基础差的学生在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带领下,也成了整个学*的积极参与者。在课程安排中,注意从活动的内容上,从一般学生和学优生的培养上,尽力分别对待,对于学优生,教师作深化指导,以提高其学*层次;对学困生,耐心辅导,以保护其学*的积极性。此外,这种教学形式还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课堂教学模式乏味

  课堂教学模式乏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一些贴*生活的实例,学生容易理解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学*的知识类型多种多样,学生在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往往喜欢上机操作课,而不喜欢上理论课。

  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尽量将枯燥的东西讲解的生动形象一点,教师在讲解时,可用风趣的语言,贴*的比喻,引用身边的事件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认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