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1-22 14:09:54 教学反思

《白杨》的教学反思1

  《白杨礼赞》是一篇传统的篇目,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贯穿于其中,上一堂活而实的课,应该是本堂课追求的目标。

  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整体感知----手法运用----语言赏析

  整体感知这个环节我采用了主设计法:

  (1)作者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不*凡)

  (2)文中那些地方直接写到了不*凡?(1 4 6 8)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些段落。

  (3)白杨树的不*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生长环境 外部形态 内在精神)

  (4)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还赞美了人)

  赞美了那些人?(北方农民 守卫家乡的哨兵 民族精神和意志)

  (5)这种通过事物来写人的方法就叫象征。

  手法运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在我们以前所学过的文章中,那些是通过写事物来写人的?(现代文 古诗词文等)

  (2)你能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运用“ 使我想起了 ,因为 “这样的句式来写一段话吗?

  (3) 作者为了赞美白杨树的神美而采用了预扬先抑的手法?你能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一段文字来赞美黑板擦吗?

  语言赏析这一过程我是这样操作的:

  (1)选择你认为运用的非常好的词,并作简要分析。

  (2)列举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全班同学予以讨论。

  我认为本节课有两个亮点:

  一、主问题的设计使整体感知一气呵成

  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方式。这其中的原因既与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又与教师的风格和文章体裁内容等密不可分。但是就本文而言,设计有效的主问题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之所以说比较好,因为问题的设计还是有点请学生入瓮之嫌。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凡”;“树的不*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凡,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预扬先抑手法的学*效果喜人

  设计本环节之前,我并没有事先设计一个写作话题。只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片断练*中,我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去写得,所以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学生可能有点疲倦,于是我决定选一个话题,既让学生快速进入片断练*,又使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较。

  学生动笔写得过程中,我穿梭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的更好,许多同学在师生、

  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确实有所提高。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学生的这种成功感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学生的发言确实很精彩,教师的点评镶嵌于其中,让学生确实有收获。

  当小组代表的发言接*尾声时,一般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基本上都松懈了,因为片断的高潮基本上已经过去。但今天郑莹这一组的发言确让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的鼓气了掌声。郑莹因为是一个女孩,她发言的声音相当小,当她读完本小组的杰作后,全班同学都没有听清楚,这时这个女孩显得很腼腆,也相当不好意思,于是我叫她再读一篇,可是全班同学依旧没有听清楚,这时我把她所写的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诵了一遍,顿时,所有的同学鸦雀无声,都把目光投向了我,于是我再次朗诵了一遍:“它不能像玫瑰那样留芳香于人间,却能留清白于教室”。全班顿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的两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往往能将整个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语文教学相比较其他的任何科目而言,所肩负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更重。

《白杨》的教学反思2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而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并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紧接着我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

  通过读课文,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另外,我还利用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3、白杨

  借物 喻人

  外形:高大挺秀 扎根边疆

  白杨 正直高大 爸爸

  特征 生命力强 建设边疆

  坚强不屈

  小白杨 茁壮成长 小孩子

《白杨》的教学反思3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第二课时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现做个回顾和体会。

  一、抓思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因此,我从三个问句入手,以三个问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从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从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的特点;从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教学中,我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理解课文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在本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以三个问句为突破口,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 ”,推想出了三个“不知道”。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点遗憾,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今后会注意优差兼顾,共同进步。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1)

——《白杨》语文教学反思3篇

《白杨》语文教学反思1

  《白杨》这篇精读课文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语文白杨教学反思。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单元模块教学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自我发展”,注重能力的形成,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如圈画、思考、讨论、汇报……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围绕主题、自主预*”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预*,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还能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也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或同作者的文章。又例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反馈及感悟新疆的恶劣环境和白杨的特点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让大家把自己的见解说一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如理解“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一句,体会大戈壁的特点,学生经过自主阅读,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句中的‘茫茫’,意思是不清晰,看不清楚,在本课的意思是大戈壁一眼望不到边,很宽敞。”“我认为‘浑黄一体’在课文中指不管天和地都是黄色的。”“我认为‘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意思是说大戈壁很荒芜。“我想‘不那么清晰’在课文是指天地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高大挺秀’这里是说白杨树的身影很壮美。”“我知道了戈壁滩浑黄一体,十分荒凉,可白杨树却在这儿长得高大壮美,生命力很强……”这样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自得,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方式,充分表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完全符合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这一阅读原理,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反思《语文白杨教学反思》。

  二、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但要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即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有点困难,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带他们来新疆安家落户、扎根边疆的心愿,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边疆还十分荒凉贫瘠,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及时引导。在学生展开研读时,仍要注意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在小组作交流,相互合作探究文本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来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三、侧重听说读听写训练,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再次说、写并举,理解白杨的特点,通过抓关键词句完成,即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等到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这段文字后,再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让学生用这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可放手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还不忘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如在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杨树,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托物寄意,借物喻人。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学*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写《植树》,我们就可由小树联想到人(包括自己),联想到一代人的成材;写《蜡烛》时可以联想到辛勤工作的老师或默默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让学生学会在写借物喻人的作文时,首先要像《白杨》一样,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要注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要恰当、得体。正所谓我们要把学*的过程还给学生,还得交给学生学*的方法。与其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也为本单元后面课文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单元模块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

  《白杨》教学反思

  还深深的记得着装小学宋海燕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的观点,那就是以不同的身份来读文本,以读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作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教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最后就是以学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适用于我们教研的课题------文本细读。在《白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尝试,虽然说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也有很多收获。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文字隽永,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环节进行细读。

  第一处是在讲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时,让学生先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细读该文本,在细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浑黄一体”、重点词来理解大戈壁的环境的恶劣,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抓住“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一句话来体现白杨树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另外从 “高大挺秀”一词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白杨树的适应力及顽强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谈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文本,让孩子们的感情来源于文本,在归结于文本。这样,就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理解文本,再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来展现。

  第二处文本细读的设置是在讲解爸爸的话时,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短短的三句话不但向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同时也借白杨表白爸爸的心。

《白杨》语文教学反思2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第一: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第二:我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我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上完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五点”收获,“四点”思考。

  一、加强了两个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使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在读的形式上,有自由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听读、背诵等。同时,我以学生为本,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意识,如,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

  1、读书时抓重点词句品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二、注重教师评价,展示了民主、*等的师生关系。

  我随时注意用丰富的语言评价学生,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向学生教授学*方法。从师生交流中可以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想请教在座的小老师一个问题?”……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三、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上接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理达到完美统一。

  四、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最后一自然段时,提出置疑: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反顾全文的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电教媒体切实为教学服务,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六、我的思考。

  1、整节课,我牢牢抓住核心问题,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整体性原则。但在学*白杨特点时,我却忽略了,没有从整体入手,而是直接从部分一句句的入手,让学生分别了解白杨树的三个特点,回到整体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体会白杨的直、生命力强、坚强的特点。

  2、在后一部分“爸爸表白心意”的教学中,自我感觉教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不够充分,今后在备课时要进行多种情况的预设。

  3、在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时,我如果能配合画面插入一段教师的激情导语,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4、怎样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我永远的思考。

《白杨》语文教学反思3

  教学要求: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边疆建设者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

  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中心思想,初步掌握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3、自学生字词,理解并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体会爸爸借白杨表白自己的心愿的有关句子。

  练*概括中心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从内容中体会思想这一概括中心思想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白杨》歌曲磁带。

  理解白杨特点及体会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创设情境,走进白杨世界

  1、播放课件。课件的背景音乐为歌曲《小白杨》,画面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杨。

  2、学生看完课件后交流感受。

  3、师导入:美丽坚强的白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们再次走进白杨的世界。

  (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拉*了学生与白杨的距离,为学生作好心理铺垫,激发学生走进白杨的欲望。

  板块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

  用自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自学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设计意图:整体把握课文,为下一步解读白杨物象打下基础,避免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阅读。

  板块三:解读物象,勾画白杨轮廓

  1、勾画白杨生长环境——大戈壁的轮廓。请同学找出描写大戈壁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体会词语:茫茫 没有??没有??也没有?? 浑黄一体

  2、勾画白杨的轮廓。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白杨树外形特点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重点体会:高大挺秀;粗壮

  3、想像轮廓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品着这样的词语,我们的脑海里一定浮现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杨图,请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画面说出来与大家交流吗?

  (设计意图:先把握物象,为后面体会精神作好准备,把*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图画,让学生深刻感受白杨的正直、奉献的光辉形象)

  板块四:品读意象,探究白杨神韵

  1、深情朗读爸爸说的三句话,在细细品读中体会白杨的神韵。

  1)比较下组句子,反复朗读体会

  白杨树在任何时候都是这么直,这么高大。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

  白杨树很直。

  2)联想具体环境展开述说。

  需要白杨,白杨就在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当风沙袭来时,白杨_____;当雨雪来临时,白杨_____;当干旱来到时,白杨。

  (设计意图:把眼中的白杨深化为心中的白杨。在语言的训练熏陶中激荡起学生对白杨的崇敬之情。)

  板块五:学*白杨,构筑精神家园

  1、白杨树在荒凉的戈壁中顽强地生长着,同学们,读了课文,你觉得还有谁也像白杨树一样,在那里默默奉献着?

  2、爸爸的做法和白杨的特点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从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样的心愿和怎样的精神?

  3、爸爸像白杨,在你们眼中还有谁像白杨?你们愿做一棵白杨吗?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贵在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得到情感的熏陶,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和提升)

  教学反思

  对于“白杨”一文的教学,按课前预设共分为五大板块进行。在预设中,每一个板块都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读、思、体验的空间,体现了学生是学*主人的意识,因而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创设情境,走进白杨”这一板块中,利用音乐和画面的感染力,让学生走*白杨,认识它驻守边疆,哪里需要哪里扎根的奉献精神。动听的音乐流淌在学生的心上,每个人对于音乐的都感受不一样。当学生听完歌曲欣赏完画面后,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都积极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运用自己掌握的表达方法,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正直挺拔,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无私奉献,有的感受到了白杨的亲切朴实,拨动学生善感的心灵,掀起学生情感的的波澜,课堂生成自然展现。在初读课文,感知白杨形象,进而勾画出白杨轮廓这一教学环节中,我先让学生充分读文,品味“高大挺秀”、“茫茫”“有的没有?也没有”等重点词语,有意把白杨的外形与白杨生长的环境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白杨浓浓的情意。在此基础上,让大家把感受到的画面描绘出来,这无疑又是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的*台。有的学生动情地用课文中的语句描述,有的学生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想像中的事物,课堂生成在你渲我染中走向高潮。

  在《白杨》教学的全过程中,我力求做到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言表述能力和思维能力,力求能使本课有比较浓烈的“语文味”。例如板块四中,利用具体环境展开述说环节,还有让学生联系实际谈谈谁像白杨等教学预设,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分析与综合、想象与表达等思维能力,学生在相互交流启发中激起课堂生成的美丽涟漪。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2)

——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杨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杨教学反思1

  《白杨》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的介绍,通篇没有出现一个类似“建设者”的字眼,但是字里行间无不是在写边疆建设者,无不流露出对那些抛弃大城市优越生活,义无反顾奔赴荒凉之地开垦者的赞美。远离那个特定的年代的现在孩子能理解这些吗?能透过这些文字的表面去挖掘其潜藏的内涵吗?为了让孩子们不是硬生生的把“托物言志”等相关字眼写下来,在课堂上便紧紧抓住白杨和爸爸等人生活的共同环境不放。白杨的生长环境文中都有交代,孩子们也能很快就能概括出“荒凉、气候恶劣、不毛之地、人迹罕至”等特点,再根据文中相关词语轻而易举就能得出白杨树生命力强、不惧灾害等品质。在此基础上,再把话题引到爸爸及其同事身上,他们和白杨有着相同的生存环境,自然也就和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一切也就水到渠成。

白杨教学反思2

  虽然此次上《白杨礼赞》非常仓促,但还是收获不少。

  首先,确定给学生讲什么是重中之重。学生一眼就能看到的不用讲,简单提点一下,重点是要讲出超越学生初感的内容。这就需要老师本身要对教材有专研,能读出自己独到的体验。此外,老师还需要有广泛的涉猎,能够找出文章当中最值得讲的内容。

  其次,思路清晰,衔接自然,过渡语精炼而又富有文采,给人一种如行云流水之感。要做到这一步相当考究老师自身的底蕴。此次上课,思路清晰做得比较到位,但衔接不自然,偶尔还出现了断片,这和我*时的上课*惯密不可分,以后一定要多多注意。

  再者,我一直认为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必要的语文知识,它其实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那么,语文课则有表演课的特征。一篇篇文章,或描绘自然风光,让人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万种;或抒写人间真情,直抵人心,触动我们的心灵;或阐发哲理,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给我们的心灵以慰藉……作为语文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要把自己的情感与课文融为一体,感染学生的情绪。这就涉及到老师的肢体语言是否表述到位,语音能否调动学生的情感。除此之外,一个语文老师的普通话和粉笔字也是相当重要的。

  最后,鉴于以上分析,对自己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每天至少练字和普通话各十分钟,尤其是练字。

  要多看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书,撰写教学研究,力争做一个研究型与上课型兼而有之的老师。

  每次上完课要写教学反思,每周进行一个教学总结。

  周末和寒暑假的时候多看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白杨教学反思3

  一、取得的成果:

  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比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用“作者赞美了的白杨树”的句式说一句话;议一议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赞美白杨树的;各抒己见说出自己最欣赏的是哪一方面,说出欣赏的理由;想一想白杨树三不*凡象征什么;动手写一写今天的白杨又用来象征什么人,象征他们的什么精神;推荐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说出推荐的理由。以上的教学环节,既抓住了重点,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及象征手法,又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中来。学生不断的动脑、动口、动手,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学*创造性也显现出来了。

  二、存在的不足

  1、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一股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较圆满,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2、教师自己讲得还是比较多,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如林老师所说,如能把找象征换种表达,当一回柯南找找其中的蛛丝马迹,也许课堂氛围会更活跃一些,学生更敢于说。

  3、在思政渗透方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渗透的也较为有限,讲解比较仓促。学生不理解问题,在回答问题上往往找不到重点,启发引导上存在偏差,在一些讲解上过于笼统,可能并不适合5班的学情。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教是为了不教”,如何设计符合学生学情的、目标合适的、有足够的自学空间的、效果良好的教案学案,新教师对新教材要有不容缺失的新的思考,新的摸索,思政渗透一定要及时。

白杨教学反思4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文字隽永,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然而,要让小学生深刻理解,却有较大的难度。我根据教材的特点、重点和难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出发,运用了“引疑推导法”,从整体着眼,以“疑”为主线的读思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我从课题激疑( 从课题看,本文应当写些什么) 入手,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之后,便直奔重点、难点,即从过渡段切入,引疑激趣( 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 ,牵一发而动全身。然后按照“形象――特征――象征意义”的思路引导学生在读中生疑,深思、释疑,逐步完成认识由表及里的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抓空白处”( 孩子们只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 引疑的办法攻破难点,让学生进行积极思维( 概括) 活动,认识到“孩子们”“只知道”的都是具体的“行动”,而“不知道”的,就是“爸爸”的“心”。经过一连串的引疑读、思活动,学生步步深入地理解了“爸爸”的心就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信心和希望孩子们也像白杨那样在边疆生根、成长的赤诚之心。

  其次,我通过朗读训练,录音欣赏等方式动之以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受到了白杨形象美、内质美和建设者心灵美的感染;同时,又抓住描写“爸爸”语言、神态的词句引疑,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达到了辩证的统一。此外,我还巧妙地把“白杨”与“爸爸”、“小白杨”与“孩子们”、边疆和内地、现实和远景有机地联系起来,带领学生在“疑”的线路上逐步升华,因而教得轻松,学得主动,达到了文路、教路、学路的和谐统一。

  一、成功之处。1. 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下了一些功夫,以表扬、鼓励为主,比一比,看谁在课堂上谨慎爆满,积极开动脑筋,问题回答的好。这样一激励,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就发挥作用了,课堂表现都很好。2. 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自己的提问、启发方式。如:我问:“一棵高大的白杨树是什么?几棵小白杨树是什么?”一名同学理解的不正确,举手的人也不多,看得出我的提问不恰当,于是,及时换了一种问法:这棵大树指的只是爸爸一个人吗?还指那些人?我刚刚说到这里,学生已经高高的把手举起来了。从这个问题中可以看出,教师在语文课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提问方式是多么重要。

  二、不足之处。1 课堂上对意想不到的问题处理的还不够理想。如:读完戈壁滩的景色描写后,让学生谈感受,我觉得这个问题简单,就叫了一个很一般的学生,我满以为出不了什么差错,结果她就说出一个让我出乎意料的答案:“戈壁滩很美丽。”当时我一听,心里一个咯噔,怎么能是美丽呢?不对。心理虽这样想, 嘴上却没有评价,只是重复一句:“是美丽吗?”下课后,我想:如果我当时这样评价一下会弥补不足:“是啊,你的欣赏角度独特,美丽是分好多种的,戈壁滩有一种什么样的美?”这样一问会使这位同学继续思考,而不至于使她不自然的坐下。从这一问题的处理上看,我的启发、引导、评价还是运用的不那样灵活,教师反应也不够敏捷。2 对文中爸爸的两次“沉思与微笑”处理的还不够深刻。主要是对第一次“沉思”没有很好的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一个“沉思”的理解。在备课时准备得很充分,但上课时间不够了,就省掉了。

  

白杨教学反思5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借助大戈壁上的白杨树,歌颂了在新疆扎根的创业者,课文讲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

  在教学中利用第一课时做好铺垫,让学生读课文找出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理解重点词语: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将白杨与它生长的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让学生抓住爸爸的神态变化这条主线,谈谈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及自己的感受。整节课,我牢牢抓住这一核心问题,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整体性原则。

  在本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抓住关联词“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反复朗读,充分体验感悟,在小黑板上出示“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大家想象一下,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儿?

  让学生体会白杨具有高大挺秀、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点。这时,再提问:你能结合爸爸的话想象白杨树是怎样表现的?

  师生合作读“当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白杨______________;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白杨______________;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白杨______________;拳头大的冰雹来了,白杨______________。”

  让学生对白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顽强生长更深入的体会,让白杨的形象在心目中“立”起来。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将其与上学期学过的《落花生》联系起来,学*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在教学中这节课有很多不足之处,后一部分“爸爸表白心意”的教学中,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不够充分,今后在备课时要进行多种情况的预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白杨教学反思6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典型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在学*这篇课文时,我重视了学生的读,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还有不足的是,课前如果让学生先查阅一下有关边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让同学了解了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到了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豪情壮志。在学*课文时,学*感悟作者借白杨特点喻边疆建设者难度就能降低一些,感悟也会更深一些。

白杨教学反思7

  《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时间的差别,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

  不足之处,对文中爸爸的两次“沉思与微笑”处理的还不够深刻。主要是对第一次“沉思”没有很好的体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一个“沉思”的理解。

白杨教学反思8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大致分了三步:

  第一步,课前让学生搜集白杨的资料,了解白杨的生长环境,外在特点,以便为下文体会白杨的内在品质作铺垫。课堂上通过朗读两个孩子的对话,归纳出白杨的外在形象——高大挺秀。

  第二步,深入研读父亲对孩子们说的话。通过朗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抓住关联词“哪儿……哪儿……”和“不管……不管……”反复朗读,充分体验感悟,自由发表自己的独特感受,最终体会白杨树不择环境,生命力强的特点。虽然此时学生还是不太明白爸爸说这句话的真正意思,但也是不要急。至少学生在此时已经体会到了白杨树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质。通过质疑: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继而引出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爸爸所要表达的自己的“心”。爸爸望着窗外的白杨树“又陷入了沉思”,接着又“浮起了一丝微笑”。由爸爸的神情变化深入体会最后一句话“那时因为他看见前进方向的右边,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通过联想:爸爸看到了什么,在想什么?体会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表面上是写物,实际上是喻人。爸爸自己已经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成长,经受磨练,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第三步,回过头来朗读爸爸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的时候说的那段话,从而真正领悟爸爸的话的深刻含义。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现在读这句话,学生已经清楚地明白原来“树似人,人似树”啊,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合二为一。借此进一步体会文章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

白杨教学反思9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而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并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紧接着我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

  通过读课文,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白杨教学反思10

  《白杨》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三课。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但在教学中,有的地方朗读不到位,学生理解就有些困难。如第一段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恶劣的理解,由于读得不够,体会不透,对后面白杨的特点的概括有些难度。同时,对白杨的特点,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如果采取分句朗读,学生就能较容易地领会出其特点。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变换形式去读,教师适时引导去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本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反思其教学,感悟颇深: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儿童诗童年仿写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托物言志”,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注意领会作者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归纳其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到*时的写作中去。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我重视引导孩子,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来体会领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孩子学*的积极性比较高。

白杨教学反思11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觉得突出的亮点有三个:

  一、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对建设者产生内心的敬佩。

  (1)课前搜集大量丰富的资料和图片为理解课**铺垫。首先让学生查询戈壁滩环境恶劣的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有所了解。如,大戈壁的气候差,水资源缺乏,蚊子多,建设者们住在地窝子里等等,学生能够充分地运用好这些资料为学*白杨和建设者们的精神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其次让学生搜集关于建设者们的资料,如开采克拉玛依石油、修建新疆水渠、孔繁森、王进喜以及太多建设者们感人事迹的资料和图片,在第二课时的拓展中,孩子们均能联系新疆环境恶劣以及建设者们无私奉献去体会,内心对建设们的敬佩之情也油然而生。

  (2)音乐的渲染、照片的升华,感情的朗读为深入感悟课**基石。特别是在最后升华的时候,我播放的一组大西北今夕对比的照片让学生来欣赏,非常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感受到因为有了建设者们用辛勤汗水默默无私的奉献和浇灌,曾经荒凉的茫茫大戈壁,如今才焕发出勃勃生机。从而让学生心灵受到了震撼和启迪,很多学生举手纷纷表达对建设者的崇敬之情。如,有的学生这样说:“建设者们,没有你们夜以继日的忘我劳动,新疆也不会那么繁荣,你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春。我由衷地感谢你,敬佩你。”

  二、开放式拓展阅读开启学生丰富的思维。

  当前语文教学提倡主题阅读,在这一节课中,因为白杨是借物喻人的文章,故此我也给学生在课堂上推荐阅读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艾青的《帐篷》,另外一篇是陶铸的《松树的风格》。《帐篷》采用集体阅读,分别发表自己见解的方式,这首小诗歌我改变了以往的拓展阅读方式,我没有给学生固定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学*,而是让学生看着大屏幕自己阅读后进行交流,交流的主题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样表达就怎样表达“,我没有想到的是,反而在老师没有设定大问题下,学生自由表达的思想更是深入,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像帐篷一样的建设工人,他们随时顺应祖国的需要,修筑铁路,建筑楼房、开垦大坝等等,为国家的建设甘心情愿地付出。而另外一篇《松树的风格》我让学生自己勾画感受深刻的句子,进行批注式学*,阅读效果也非常好。所以,我就是在想,我们语文的最终目的是想让学生喜欢阅读,用自己的方法学会阅读、爱上阅读。那么,只要我们老师在阅读中努力地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让语言充分地表达出来,学生能在老师课堂语言魅力的引领下养成一种阅读的好*惯,又何必局限于为学生拓展什么样题材的文章更适合呢?写人、写景、写事,哪怕是小说、散文又有何妨?

  三、等待孩子的发言,相信孩子的能力。

  学生小组到前面汇报交流的时候,雷霆小队的李博同学在谈及第十五自然段中爸爸的神态变化“微笑”一词,他体会到爸爸的心愿是“为了让孩子感受新疆的艰苦,从而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当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我就一愣,李博同学跑偏了,爸爸的心愿根本不是他说的这样,而是他相信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像自己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所以爸爸微笑。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打断孩子的发言来往正确答案上引导,而是继续倾听孩子们的继续发言,又两个学生又补充后,突然坐在第一个座位上的王伟琦同学又提到了爸爸“微笑”这个词语,这下他的感受是完全正确的,我感到很欣慰,于是我让王伟琦同学把自己的书放下,回过头再把自己说的重复一遍,之后我走*了李博同学,问他:“李博,这回你明白爸爸为什么微笑了吗?爸爸的微笑真正目的不是让孩子们感受新疆有多苦,而珍惜他们拥有的幸福的生活,而是爸爸自信自己的孩子将来长大一定可以为新疆贡献自己的力量……”李博点点头,这回他明白了。

  在课堂中,我们教师真的不能轻易打断孩子的发言,哪怕他的发言是错误的,我们教师也应该学会耐心地等待孩子,让孩子和孩子之间发现问题,产生分歧,当问题引起争执的时候,不正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刻吗?给孩子们一个积极去探索和思考的空间,对于孩子们铭记知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课中我也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课前积累关于赞美人物优秀品质的成语,小主持人只领读了一遍,而且出现了读音上的错误,我只纠正过来,没有让学生自己再练*朗读和巩固,应该采用多种方式让学生读准确并记住。

  2、切入研讨主题之前做的铺垫过多,花的时间过长。我先以白杨特点入手,让学生回忆,之后指导朗读描写白杨那一段话,又引导:“爸爸仅仅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最后才引到爸爸的心愿这个主题上。教学时可以将复*那段文字,并指导朗读省略掉。

  2、教师依然不能充分放手。学生四人前面汇报时,学生在交流第一个心愿的时候已经补充交流很到位了,而我为了不冷场,还想重复学生的话,老师完全可以只说让学生继续交流即可,充分相信孩子们的能力,多给孩子们空间进行表达。

  3、教学机智不够。当学生相互补充完“他们只知道,他们却不知道”这一部分时,我说:“孩子们不知道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你们都搜集了哪些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呢?”虽然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我拽到了交流建设者感人事迹上,但是我的问题问得特别愣,似乎没有给学生一个思维的转折,其实当时我的过渡语本来是“孩子们不知道诶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长大,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更会知道,在戈壁滩这片土地上,原来有那么多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默默无私地奉献着自己,通过查阅资料,你们知道哪些建设者的感人事迹呢?”如果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机智能再灵活一些,可能无需老师紧靠着备课时的台词去引导学生,而是能够做到随机应变。

  4、评价语言偏激。王傲同学在我出示建设者挖水渠图片后,主动站起来又补充了了好多他所查阅的建设者建水渠的资料,说明了建设者的艰辛,我当时很激动这个孩子居然知道这么多知识,随口评价他:“你懂得知识真丰富,爱动脑,爱思考,你真是一个完美的孩子!”当时我就觉得这样的评价真的很偏激,一方面孩子怎么可能是完美的,另一方面,在王傲身上真的存在着字迹潦草,落实到书面上不用心,句子都不通顺的现象,所以我那样的评价真的是不够正确的。当时如果这样评价:“王傲同学的发言总是这样精彩、准确,如果落实到笔头上也能这样的精彩和准确,那样你就更完美了。”

  总之,教学无止境,只有不断成长,才可以让自己的课堂更完善。坚持自己的有点,改进不足,继续努力!

白杨教学反思12

  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白杨教学反思13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典型课文,讲课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前段学的课文《落花生》。回忆后再学*这篇课文,这样,孩子们对借物喻人的写法就有了更深的体会。

  《白杨》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援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

  讲课之前,我先让学生交流课前查找的资料,并用一两句话评价边疆建设者。学生通过交流资料,对边疆建设者有了初步了解,让同学了解了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到了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豪情壮志。在学*课文中,作者借白杨特点喻边疆建设者就降低了难度。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在学*这篇课文时,我重视了学生的读,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采用多种读的方式学*课文,切忌把课文上成品德课。

  最后,我给学生推荐矛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借物喻人的文章,让学生在课后阅读中,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白杨教学反思14

  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悟白杨树的品质和边疆建设者的精神。

  3、学*课文“借白杨树特点,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这一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学法: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投影仪、投影片。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新疆建设兵团以及戈壁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的一种树,它没有松柏那样的傲雪凌寒,也不像垂柳那样的婀娜多姿,但是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傲然挺立,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美。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这种树,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字词。

  三、深入研读,感悟荒凉,烘托精神

  1、戈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师:课文的描述给了你对戈壁的什么感觉?(“我感觉到大戈壁非常辽阔”)你是从哪些字句中体会到的?(从“茫茫”中体会到辽阔。)还有怎样的感觉?(我从“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大戈壁也非常荒凉。)

  3、师: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它有的是什么?(粗砂、砾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大戈壁到底什么样?放映大戈壁的图片

  4、师:现在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戈壁,你会用哪个词语?(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不毛之地)

  5、师:就在这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白杨树长得怎么样?

  师:这是什么样的身影?用自己的话说一下(高大、挺拔、秀丽)。用一个词概括(高大挺秀)。

  6、朗读对话,体会童真

  孩子们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绪,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孩子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4—11自然段。

  四烘托精神

  (一)体会精神

  1、(指名读)请你朗读课文12自然段。

  2、投影: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各写了什么意思?

  (2)师:第一句写了什么?(写了白杨树很直)白杨树“直”的特点从什么时候有的?(“从来”)具体从什么时候?(“从一出生,从一有白杨树”)看来白杨树的这个特点不是人工修理出来的,而是它的什么?(“天性、本性”)师:也可以说是“本质”上就这么直。

  (3)齐读第二句,说说你从“哪儿”这个词语都读出了哪些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高山—海边—*原—戈壁??。下面我们就把这些地方送进句子中,再来读一下。学生齐读:高山需要它,它就在??;海边需要它,它就在海边??;*原需要它,它就在*原??;戈壁需要它,它就在戈壁??;师:白杨树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因为这儿需要它”)它对这些地方的环境挑剔过吗?(没有)师:这就是白杨树的品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不管环境如何。板书:哪儿?哪儿?,不择环境。

  (4)我们再来看第三句。这是一个长句子,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是用哪个关联词连接起来的?教师板书:不管?总是?。你能把这个长句子读成四句话吗?(风沙刮来,白杨树____;雨雪打来,白杨树——;面对干旱,白杨树——;面对洪水,白杨树——。)通过这四句话,你读出了白杨树的什么品质?(“坚强、坚决”)板书:毫不动摇。

  (二)感悟心灵。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你找到了爸爸和白杨树的共同点了吗?(二者的精神是一样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扎根,坚强不屈,毫不动摇)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还赞扬了什么?(赞扬了像爸爸那样千千万万个边疆建设者)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边疆建设者、借物喻人。读到这里,列车旁那一行行白杨树,在你的眼中还仅仅是树吗?(不仅是树,还是众多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2、然而孩子知道爸爸的心吗?

  (1)指名朗读14自然段。

  (2)师:这段一连用了三个“只知道”,然而,“只知道”的后面是不知道,想一想在每个“只知道”后面都有哪些“不知道”?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3)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不知道的内容。

  (4)师生对读,老师读孩子们只知道的,同学们读孩子们不知道的。师读:“他们只知道??”,学生对读:“可他们却不知道??”

  3、学*最后一段。

  (1)师:可是孩子们现在还小,他们还不能理解。

  (2)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3)师:爸爸由白杨树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所以他笑了。

  (4)读到这儿,你们明白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了吗?作者没有让爸爸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愿,而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对,是依托白杨树表达自己的志向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五、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阅读链接《帐篷》。

  六、完成练笔

  《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家袁鹰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杨为线索,从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白杨的象征意义。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对这些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研读,理解后抄写下来。在讨论和朗读中,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

  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我并没有对所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相接,而是抓住了2、3个方面进行详讲,以面代全。

  例如“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本文的又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三组画面,思考其中的联系;读课文有关段落,注意其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不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领悟了。

  不足之处:

  课后练*题中,要求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夸学生心目中的白杨,学生的说法雷同,思维比较狭隘。

白杨教学反思15

  每当读到这样的文章时,我就心潮澎湃,对那些边疆的建设者产生敬畏之情,崇拜之情!《白杨》跟上学期学的《落花生》有相似之处,学生很敏锐的发现:《落花生》一课通过写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告诉我们要做具有花生品质的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这一课,好像也是通过写白杨树,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好像",看来还不是很确定,没有充分的读书,自然不够确定了。但积极性可嘉,值得鼓励。"说得很有道理,你们说好像是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是不是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认真读书,作者想要表达什么?与《落花生》一课有哪些相似之处?"

  孩子们听了这话,马上投入到了阅读中。渐渐地,读书声小了。"读完了?""读完了。""跟《落花生》一课一样吗?""一样。""那告诉我们什么?""不知道"。呵呵,异口同声。"不知道,很正常,如果读上两遍课文,你就读明白了还用我这语文老师干嘛呢!""哈哈......"引来一阵笑声。"现在我们一边读书,一边共同交流,看看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孩子们又是一阵议论。"课文抓住了白杨树的哪些特点来写?""白杨树有这些特点,与爸爸接兄妹俩去新疆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呢?""爸爸跟兄妹俩介绍白杨树,目的是什么呢?"在读书过程中,随着上述问题的解决,孩子们逐步明白:爸爸跟孩子们介绍白杨树,目的是表明爸爸的心愿——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从哪些句子中能看出爸爸的这一心愿?"学生找出了文章的重点段:"爸爸的微笑消失了......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我觉得作者的这种写法跟《落花生》一课的写法非常相似,还记得这种方式叫什么吗?""借物言志。"有个孩子喊道,学得比较扎实。我将"借物言志"四个字板书到黑板上,"借什么言什么志呢?""当然是借白杨啦!""表明爸爸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决心。""只是这些吗?""不是,还有爸爸不仅决定自己建设边疆,还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建设边疆。""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中写到‘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就这样,在《白杨》与《落花生》的比较中,学完了本课。我想孩子们对文章"借物言志"的这种写作方法肯定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认识源于已有知识的更新,更源于教师在执教时将看似复杂的问题分解开,使问题简单化,学生再来理解,再来学*就容易得多了。教学本无定法,特别是语文教学每一种文体教法不一,更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让问题简单化,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带劲儿,学有所获。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3)

——《白杨》教学反思9篇

  《白杨礼赞》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各种方式让学生去进行整体感知。

  一、问题的设计使整体感知一气呵成

  新课程理念下非常注重整体感知,教师们也因此而尝试运用各种方式去进行整体感知。但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方式。这其中的原因既与这一理论提出的时间短有一定的关系,又与教师的风格和文章体裁内容等密不可分。但是就本文而言,设计有效的主问题不失为一个比较好的途径,之所以说比较好,因为问题的设计还是有点请学生入瓮之嫌。

  “礼赞白杨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立即抓住了本文的线索:“不*凡”;“树的不*凡表现在什么地方呢?”使学生走进文本之中,从而在阅读中体会到作者之所以认为白杨树不*凡是因为它的生长环境、外部形态、内在精神不*凡,这样从而完成对文章前半部分的感知;而“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将学生的思维引到对文本后一部分的阅读之中;然后水到渠成的提出本文写作手法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二、预扬先抑手法的学*效果良好

  我还注重了朗读,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已之口,如出已之心,使文章所描写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住学生的心灵,引起心灵的共鸣。教学时,我注重了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朗读。如:让学生找一找文中相应的语句,读读相关的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几个人一组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己练读,集体朗读。这些方式和方法,不但给学生的朗读营造了情感气氛,而且又变换了朗读方式,既使学生有新鲜感,又使学生与作者思想相碰,情感相激,产生心灵的共鸣。

  计本环节之前,我并没有事先设计一个写作话题。只是因为在刚刚结束的片断练*中,我也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体验去写得,所以再让学生自由选择话题学生可能有点疲倦,于是我决定选一个话题,既让学生快速进入片断练*,又使学生相互之间有比较。

  学生动笔写得过程中,我穿梭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改的更好,许多同学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确实有所提高。接下来要做的是,让学生的这种成功感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学生的发言确实很精彩,教师的点评镶嵌于其中,让学生确实有收获。由此,我想到了其实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应该人为地设置出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来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整体性的阅读或个性解读,这样便于学生充分发挥思维的空间。

  由此我想到了语文教学的两个问题: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很多时候,一个细节往往能将整个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语文教学相比较其他的任何科目而言,所肩负的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要更重。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物喻人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师准备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审题:

  1.课文写了白杨的哪些特点?

  2.课题是《白杨》,全文仅仅就是写白杨吗?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自学

  ①查字典或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戈壁、茫茫、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分辩、介绍、抚摸、表白、沉思

  ②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③大戈壁是什么样的?白杨树是什么样的?

  ④爸爸是怎样向孩子介绍白杨树的?

  ⑤试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老师检查自学效果。

  四、学生质疑问难五、课内练*:

  1.写近义词:介绍()抚摸()分辨()高大挺秀()

  2.写反义词:清晰()动摇()软弱()消失()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明确目的第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了课文,了解到课文讲的是一位旅客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到新疆去,在火车上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并借白杨表白了自己的心愿。那么这位旅客的心愿是什么呢?她是怎样借白杨表白自己心愿的呢?这是这节课学*的重点。

  二、理解白杨外形特点

  1.现在假想我们也坐上了开往新疆的火车,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样的呢?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大戈壁的挂图,教师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胡的只是满地的'沙石。大风一起飞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浑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凉呀。

  3.齐读第3节,读后回答:在戈壁上白杨树长得怎样呢?

  (高大挺秀。老师在大戈壁背景图上贴上一行高大挺秀的白杨树)

  4.看到这白杨树,爸爸的神情是怎样的?兄妹俩又是怎样争论的呢?分角色朗读4-11小节。

  三、理解白杨品格特征

  1.指名朗读12小节,然后小黑板了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三句话,然后逐句读讲。

  “这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

  ①“从来”是什么意思,这句话讲了白杨的什么特点?(本性正直)②去掉“从来”,朗读比较。

  “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在哪儿生根、发牙、长了粗壮的枝干。”①这句话廛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哪儿……哪儿……”“很快)②小结:内地需要白杨,白杨要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③指导感情朗读。

  “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①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是……”)②教师描述:在风沙面前,白杨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雨雪面前,白杨像青松一样挺拔高洁;在干旱前,白杨像骆驼一样耐旱耐渴;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③指导感情朗读。

  2.教师小结,朗读体味爸爸的一番话不仅回答了儿子的问题,而且热情赞扬了白杨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品格,读到这里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崇敬)请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朗读14小节。

  四、领会爸爸的心愿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13小节,并联系14小节思考,然后同桌讨论。

  2.引读讨论14小节:①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师问“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到新疆工作,你们知道吗?”②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师问:“他们却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把他们接到新疆去,你们知道吗?”③师读:“他们只知道…”生接读:“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师问:“他们却不知道新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你们知道爸爸为什么把孩子带到新疆去吗?”

  3.通过爸爸介绍,孩子们多了一点什么知识?指名读17小节。

  4.过渡:爸爸介绍的这一点知识就像一粒种子播在孩子们幼小的心里,这种子能不能生根、发芽、成长呢?

  5.老师朗读16小节,读后讨论:①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

  ②他为什么又露出了微笑?

  6.老师在大白杨旁贴上两棵小白杨,请学谈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7.指导学生感情朗读16小节。

  五、总结课文,升华中心1.课题是《白杨》,全文是不是仅仅写白杨?赞扬了爸爸什么精神?

  2.赞扬爸爸实际上就是赞美什么人?

  3.总结启发想象是呀,多少边疆创业者,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边疆建设事业,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新疆有许多的“白杨树”,我们这里也有“白杨树”,谁呀?(老师,辛勤的园丁)

  特别是广大农村教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像蜡烛一样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除了老师像白杨,我们这里还有谁是“白杨”呢?他们知道是谁呀?(生:我们,我们就是小白杨)

  我相信你们这些“小白杨”在“大白杨”的关怀教育下一定会长成高大挺秀的白杨树,哪儿需要哪儿扎根。

  六、布置作业1、造句:①哪儿……哪儿……

  ②不管……不管……总是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时,我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茂盛、大、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我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并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紧接着我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

  通过读课文,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白杨》一文,最值得学*的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首先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其次要注意抓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恰当、得体。本文取材于六十年代支边一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

  教学中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

  1、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

  2、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

  如:

  (1)在描述了白杨的特点之后的内容:“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4)

——《白杨》课后反思3篇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第十九课,请大家齐读课题。

  生:白杨。

  二、检查预*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了课文,我们一起来汇报一下自己的预*情况好吗?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生字,你能不能准确、大声地读出来?

  生:能。

  师:谁来读给同学们听一下?

  生一:(读)

  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认为他读得既准确声音又洪亮,很好。

  师:大家从这些词语中还发现什么了?

  生:我发现“枝干”的“干”是个多音字。

  师:说得真是太好了!那当它读gàn的时候还可以组什么词呢?

  生:干活。

  生:树干。

  师:它的另外一种读音是什么呢?

  生:gān。

  师:那读gān的时候又可以组什么词呢?

  生:干净。

  生:干了。

  生:干枯。

  生:干涸。

  师:看来干字的读音大家掌握的非常好了,请同学们集体读一遍词语。

  生:集体读词。

  师:生字大家预*的很好,你在预*课文之后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吗

  生:主要写了白杨。

  生:主要写了白杨的特点。

  生:主要讲一位父亲向子女介绍白杨。

  师:说得真准确。

  三、初读课文,了解白杨特点

  师:请自由朗读全文,并且画出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几句话(学生边自读边勾画思考)。

  师:那位同学说一说你画的是那几句话?

  生:(交流父亲说的那段话)。

  师:请同学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想一想,白杨有哪些特点?

  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白杨的特点是直、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

  师:总结得不错,请问这三个特点分别是从那句话中得出来的?

  生:爸爸一共说了三句话,我们是一句一句地读,抓关键的词归纳出来的。

  师:这个办法真好,不如请你们小组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让大家学一学。

  生甲:爸爸说的第一句话是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通过“从来”、“直”,我认为白杨树很直。

  生乙:爸爸说的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从“哪儿……哪儿……”我看出白杨适应性强。

  生丙: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不管……不管……总是……”和“那么……那么……”我看出白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师相机击键,大屏幕显示学生朗读这段话,在学生重点讨论的三句话上有黄色线条作标识。)

  师: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用一个词概括吗?

  生:坚强!

  (板书:直坚强)

  师:概括得很精练。可作者比你们还巧妙,他用了一个词把白杨的特点全说上了,快速读前三个自然段,找到这个词并说说为什么。

  生:是高大挺秀。因为“挺”可以说明直的特点,而“高大”和“秀”说明它长得好,坚强。

  师: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

  (生自读描写环境恶劣的第1自然段)

  生:高大是说白杨长得粗壮、结实;“秀”是说白杨长得秀美。读第1自然段,我知道白杨是长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戈壁滩,在这么荒凉的环境中它却长得高大、秀美,给戈壁带来绿意和生机,所以说它很坚强。“高大挺秀”这个词用得好。

  (板书:高大挺秀)

  师:你理解得这么好,就请你把前三个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吧!

  (生充满赞美之清朗读第1至3自然段)

  师:刚才第一位发言的同学,你说得也很精彩,想读吗?

  生:想!(朗读)

  师:你们听出了什么?

  生甲:她很喜爱白杨。

  生乙:她读出了赞美的语气。

  师:作者写白杨是为了什么?

  生:是为了赞美白杨!

  师:看来,白杨的特点你们真的了解了。

  四、分析句、段,感悟主旨

  师:既然在赞美白杨,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神情严肃,就像同学提到的还用了那么多写人的词。谁能读读书上的句子,消除我的困疑呢?

  生: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师:是的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爸爸要表白怎样的心愿孩子们现在还不知道。看课文,(引读)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他们只知道——。孩子们不知道什么请同桌讨论,用问句提出来。

  (生同桌展开讨论;师巡视,掌握情况。)

  师:请停一下。我发现有些同学有困难,不知道怎么问,哪对同桌愿意作示范,把你们讨论的成果跟大家汇报一下。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怎么工作的。

  师:就像他们这样,继续讨论后两句。

  (生继续讨论)

  生甲: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

  生乙:他们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么做。

  生丙: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生丁:他们不知道新疆到底什么样子?

  师:就带着这三个问题,看这篇课文的历史背景资料和画面思考。

  (大屏幕显示新疆建设兵团的组建和支援边疆建设的历史资料,以及当年建设大军垦荒的景象和新疆今日繁荣的景象。)

  师:爸爸、妈妈正是当年支援建设新疆的许多建设者中的一员,当年他们克服各种困难,跟大自然作斗争,凭着坚强的意志,开发、建设新疆。你有何感想?

  生:看了刚才的画面,读了老师推荐的资料,我知道当年像爸爸、妈妈一样的建设者为了抵抗干旱,在冬天零下四十度的天气里挖渠,手都冻到了锄头把上。有的时候,为了不让水白白流失,他们就跳进水沟里,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洞穴。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5)

——白杨教学反思9篇

  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的那段话。

  2、能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悟白杨树的品质和边疆建设者的精神。

  3、学*课文“借白杨树特点,歌颂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这一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的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

  教法学法:引导、感悟、合作、探究。

  教具学具:投影仪、投影片。

  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新疆建设兵团以及戈壁的.图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有这样的一种树,它没有松柏那样的傲雪凌寒,也不像垂柳那样的婀娜多姿,但是它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傲然挺立,赢得人们的尊敬和赞美。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这种树,大家一起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检查字词。

  三、深入研读,感悟荒凉,烘托精神

  1、戈壁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2、指名回答。师:课文的描述给了你对戈壁的什么感觉?(“我感觉到大戈壁非常辽阔”)你是从哪些字句中体会到的?(从“茫茫”中体会到辽阔。)还有怎样的感觉?(我从“没有??没有??也没有??”体会到大戈壁也非常荒凉。)

  3、师:戈壁上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它有的是什么?(粗砂、砾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大戈壁到底什么样?放映大戈壁的图片

  4、师:现在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大戈壁,你会用哪个词语?(寸草不生、荒无人烟、不毛之地)

  5、师:就在这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白杨树长得怎么样?

  师:这是什么样的身影?用自己的话说一下(高大、挺拔、秀丽)。用一个词概括(高大挺秀)。

  6、朗读对话,体会童真

  孩子们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绪,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孩子们的对话。分角色朗读课文4—11自然段。

  四烘托精神

  (一)体会精神

  1、(指名读)请你朗读课文12自然段。

  2、投影: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的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各写了什么意思?

  (2)师:第一句写了什么?(写了白杨树很直)白杨树“直”的特点从什么时候有的?(“从来”)具体从什么时候?(“从一出生,从一有白杨树”)看来白杨树的这个特点不是人工修理出来的,而是它的什么?(“天性、本性”)师:也可以说是“本质”上就这么直。

  (3)齐读第二句,说说你从“哪儿”这个词语都读出了哪些地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高山—海边—*原—戈壁??。下面我们就把这些地方送进句子中,再来读一下。学生齐读:高山需要它,它就在??;海边需要它,它就在海边??;*原需要它,它就在*原??;戈壁需要它,它就在戈壁??;师:白杨树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生根发芽?(“因为这儿需要它”)它对这些地方的环境挑剔过吗?(没有)师:这就是白杨树的品质: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不管环境如何。板书:哪儿?哪儿?,不择环境。

  (4)我们再来看第三句。这是一个长句子,同学们读一读,看看是用哪个关联词连接起来的?教师板书:不管?总是?。你能把这个长句子读成四句话吗?(风沙刮来,白杨树____;雨雪打来,白杨树——;面对干旱,白杨树——;面对洪水,白杨树——。)通过这四句话,你读出了白杨树的什么品质?(“坚强、坚决”)板书:毫不动摇。

  (二)感悟心灵。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你找到了爸爸和白杨树的共同点了吗?(二者的精神是一样的:哪里需要,就到哪里扎根,坚强不屈,毫不动摇)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不是),还赞扬了什么?(赞扬了像爸爸那样千千万万个边疆建设者)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边疆建设者、借物喻人。读到这里,列车旁那一行行白杨树,在你的眼中还仅仅是树吗?(不仅是树,还是众多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2、然而孩子知道爸爸的心吗?

  (1)指名朗读14自然段。

  (2)师:这段一连用了三个“只知道”,然而,“只知道”的后面是不知道,想一想在每个“只知道”后面都有哪些“不知道”?请把爸爸的经历和白杨联系起来考虑,谈谈自己的看法。

  (3)学生回答,教师点击,屏幕依次出现不知道的内容。

  (4)师生对读,老师读孩子们只知道的,同学们读孩子们不知道的。师读:“他们只知道??”,学生对读:“可他们却不知道??”

  3、学*最后一段。

  (1)师:可是孩子们现在还小,他们还不能理解。

  (2)读最后一段,回答问题。

  (3)师:爸爸由白杨树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所以他笑了。

  (4)读到这儿,你们明白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了吗?作者没有让爸爸直接说出自己的心愿,而是通过什么表达出来的?对,是依托白杨树表达自己的志向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

  五、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阅读链接《帐篷》。

  六、完成练笔

  《白杨》教学反思

  《白杨》是人教课标版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作家袁鹰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在本课的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我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杨为线索,从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白杨的象征意义。然后,我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我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对这些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研读,理解后抄写下来。在讨论和朗读中,学生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

  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我并没有对所有的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相接,而是抓住了2、3个方面进行详讲,以面代全。

  例如“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本文的又一个重点,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中,通过让学生看三组画面,思考其中的联系;读课文有关段落,注意其中的联系,从而使学生不仅懂得了爸爸的心,也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下文爸爸的“沉思”“微笑”,也容易领悟了。

  不足之处:

  课后练*题中,要求用上“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夸夸学生心目中的白杨,学生的说法雷同,思维比较狭隘。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

  这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以三个问句为突破口,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了三个“不知道”。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三个问句: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因此,我从三个问句入手,以三个问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从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从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的特点;从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

  三个只知道: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

  三个不知道:

  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由表层到深层,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本文的不足之处是有些过渡语跨越度较大,对于较差学生来说思维转向有些难,以后备课过程还要考虑周全。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第一: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第二:我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我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上完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五点”收获,“四点”思考。

  一、加强了两个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我力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语言文字训练意识,如,朗读指导贯穿于整篇课文中,强调“边读边思”与“读中理解”,使学生读得充分,读得有层次。在读的形式上,有自由读、个别读、范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听读、背诵等。同时,我以学生为本,力求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意识,如,在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同时,边读边总结读书方法。

  1、读书时抓重点词句品味,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2、读书时联系上下文抓重点句理解,能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3、读书时抓重点段反复思考阅读,就能体会感情,从内容中领悟中心。这就提示了基本的读中理解词、句、段、篇的方法。不仅体现了以读为本,也体现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全面训练。

  二、注重教师评价,展示了民主、*等的师生关系。

  我随时注意用丰富的语言评价学生,在评价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感,向学生教授学*方法。从师生交流中可以看到老师是尊重学生的。如这样的语言:“我有一个心得跟大家分享”、“我想请教在座的小老师一个问题?”……这充分表现了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能处处让学生尝试有所收获的喜悦。

  三、抓联系,挖掘内涵,深入理解体会文中寓意。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上接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理达到完美统一。

  四、在阅读过程中引导质疑。

  创新从质疑开始。创新的过程,必然要经历积极思维。这节课,我注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多思、深思,并提出问题。如,学生在阅读最后一自然段时,提出置疑:爸爸为什么又陷入了沉思?爸爸的嘴角为什么浮起了一丝微笑?这节课,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了反顾全文的质疑,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所提出的问题又逐一得到了解决。可以看出,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形成。

  五、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破难点。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本节课中“白杨树象征着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建设者”,这一部分内容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而这部分内容不仅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引导学生探求“孩子们所不知道的”,并用电教媒体介绍边疆建设者当年垦荒的场面,使学生从形象的直观中领悟到“白杨与建设者”之间的联系。同时,展现了今日新疆的繁荣景象。鲜明的对比,更富现实教育意义。电教媒体切实为教学服务,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六、我的思考。

  1、整节课,我牢牢抓住核心问题,辐射全篇,牵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整体性原则。但在学*白杨特点时,我却忽略了,没有从整体入手,而是直接从部分一句句的入手,让学生分别了解白杨树的三个特点,回到整体爸爸介绍白杨的一段话,体会白杨的`直、生命力强、坚强的特点。

  2、在后一部分“爸爸表白心意”的教学中,自我感觉教师与文本、与学生的对话不够充分,今后在备课时要进行多种情况的预设。

  3、在播放建设者建设边疆的画面时,我如果能配合画面插入一段教师的激情导语,相信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更能产生情感的共鸣。

  4、怎样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是我永远的思考。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互动,教活了老教材。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白杨》一课时,设计了质疑──解疑──精读三个主要环节,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在教学语言上花力气,在体会感情上下工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利用课文中孩子们的童真对话引入,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再通过父亲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汇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总结出白杨的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另外,让学生质疑时,老师要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成功的关键,这使我明白到,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并不都需要全部展开研究,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较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随遇解决。

  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白杨》一课时,设计了“质疑——解疑——精读”三个主要环节,就是力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在教学语言上花力气,在体会感情上下工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利用课文中孩子们的童真对话引入,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再通过父亲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汇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总结出白杨的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另外,让学生质疑时,老师要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成功的关键,这使我明白到,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并不都需要全部展开研究,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较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随遇解决。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6)

——白杨教学反思 (菁选6篇)

  《白杨》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在新疆工作的父亲,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生根、发芽、成长。

  对白杨的.特点和父亲表白的心愿这一难点,在备这一课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学生是否能体会得出来,于是课堂上我创造一切机会尽量让学生去读,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如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主要抓住爸爸的一段话来领会,在这部分,我先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学生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分小组讨论,当学生还有些困难的时候,再次来朗读这段话,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学生体会到了白杨具有高大挺秀、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的特点。又如父亲向孩子们表白自己的心愿这一段中,我先跟学生一起分部分朗读,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初步感知后,我让学生又讨论白杨和爸爸有哪些相似之处,从中进一步感受到爸爸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像白杨扎根戈壁一样地扎根边疆,并希望自己的子女在边疆落户,学好本领,长大参加边疆建设。在处理课文难点部分,我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读,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再分组合作学*,文章难点慢慢地化解了。

  学*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采取的是让学生质疑,学生在读的基础上很快能提出:

  1、爸爸为什么又陷入沉思?

  2、为什么他又露出了一丝微笑?

  在学完这一段时,一学生又提出一个疑问:前面介绍白杨树的特点时,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从学生的提问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读书,在思考问题。通过朗读,熟读,反复读,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自主学*中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领会了文章的中心。

  但在教学中,有的地方朗读不到位,学生理解就有些困难。如第一段对白杨的生长环境恶劣的理解,由于读得不够,体会不透,对后面白杨的特点的概括有些难度。同时,对白杨的特点,在学生理解困难时,如果采取分句朗读,学生就能较容易地领会出其特点。

  总之,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变换形式去读,教师适时引导去读,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去理解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的图片如,戈壁滩的飞沙走石,白杨树的挺拔高大,并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帮助学生李洁白养生春的恶劣环境及白杨的品质。同时在板书设计上,图文并茂,使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一目了然。

  在教学实践中,课堂的动态生成与设计有所偏离,细细想来,在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让我深思:

  1、应尊重孩子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可以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他们的朗读就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理解、体会和感受。然而,在教学概括白杨的特点时,我又不知不觉得牵引在学生朝我心中的标准答案靠拢,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性以及独立性。

  2、要遵循孩子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时,有时一味的拔高教学要求。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由易到难的衔接过程,一古脑的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措手不及。有时学生的问题已经回答的较圆满,老师还是没完没了要求学生从更深层次去挖掘去理解。种种问题都是需要教者蹲下来,以孩子的眼光去理解课文。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典型课文。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老师做适当的点拨。

  在学*这篇课文时,我重视了学生的读,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还有不足的是,课前如果让学生先查阅一下有关边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让同学了解了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到了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豪情壮志。在学*课文时,学*感悟作者借白杨特点喻边疆建设者难度就能降低一些,感悟也会更深一些。

  我执教的《白杨》一课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指导之得当,读书结合之紧密。谈谈其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及合作的学*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多积累,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在这方面体现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不再反映仅仅甄别选拔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较为得当,每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敲击在学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胆的表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

  例如:当一个学生不太敢发言时我这样鼓励学生说:“记住把爱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这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说:“你真了不起啊,朗读好多么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些鼓励的话,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总之,我能紧紧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线索,我的这节课为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本课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使我能茁壮成长起来。

  今天上午我在班里给孩子们讲了《白杨》一课。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课文,文章通过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茫茫戈壁滩上的白杨树这件事,赞扬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文章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课文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因此,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而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说出自己的见解。即是文中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要求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本课的难点,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通过学*课文了解白杨的特点,归纳出白杨的特点(高大挺秀、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再通过学*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讨论解决两个问题:

  ⑴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有何作用?

  ⑵写白杨树的特点有何特色?

  我让学生研读课文,与同桌交流,全班汇报等等,使学生懂得,前者写白杨树的生活环境是起烘托作用,而写白杨树并非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人物说的话,间接地写出白杨的特点。

  紧接着我就抛出新问题: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是那么的恶劣,却依然高大挺秀,不软弱,不动摇,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只是单纯说树吗?他还想说明什么?通过读课文,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

  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7)

——课文《白杨》的教学反思 菁选

课文《白杨》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文《白杨》的教学反思 ,欢迎大家分享。

  《白杨》是人教五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天刚刚结束这一课的教学。学*这篇课文第二课时,一是让学生继续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注意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本,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

  但是同样也存在不足,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手法是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在安排学生读的形式上,单一的阅读模式,学生读不出来语言描写,甚至于神态描写所反映的心情,同时因为没有示范朗读,学生们很容易就按照自己的模式阅读。

  其次是对于文中”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由于直接进行模仿,在没有充分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时,没有产生对边疆守卫者的敬佩之情,就进行仿写,学生们想不出来,因为我的提醒,学生们的仿句几乎一样,没有了创新性。

  还有不足的是,课前我如果让学生先查阅一下有关边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让同学了解了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到了建设者们开发西部的豪情壮志。在学*课文时,学*感悟作者借白杨特点喻边疆建设者难度就能降低一些,感悟也会更深一些。

  所以,改进之处在于,要充分利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

  同时,新课前,合理分配学生任务,搜集资料,不仅仅更好地理解文章,也可以让学生们知识面更宽。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语文交际能力的培养。

  我在教学过程中,力求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互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参与的主观能动性,是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

  大家都知道,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课标还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教《白杨》一课时,设计了“质疑——解疑——精读”三个主要环节,就是力求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课文中“父亲”的话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为了使学生深入理解句子含义,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做到在教学语言上花力气,在体会感情上下功夫,在课堂气氛上用心计。课前让学生查找资料,对白杨的生长环境(大戈壁)有所了解。利用课文中孩子们的童真对话引入,归纳出白杨的形体特点(高大挺秀)。再通过父亲表情的变化引发学生质疑、讨论、汇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与教师商讨,向同伴汇报……总结出白杨的生长特点(生命力强),并使学生懂得,父亲的话是托物言志。作者表面上是在写物,实际上是在喻人,是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来歌颂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建设者,歌颂他们无论在什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像白杨那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为了加深这个认识,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读,充分体验感悟,让学生发表个人独特的感受。对于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我没有机械地照书后要求让学生说句子含义,而是巧妙地承接上文“父亲又陷入了沉思”一句,提出:此时此刻父亲看到了什么,他想些什么?从而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理解“……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通过解词析句,不仅使学生掌握本课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写法,也使学生掌握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内容和思想的方法。

  整课的教学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紧跟学生展开教学。就把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全程调动起来,学生在整节课的求知欲很高,学得很投入。另外,让学生质疑时,老师要正确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成功的关键,这使我明白到,对于学生的问题,我们并不都需要全部展开研究,要找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就迎刃而解了,比较浅显的问题我们可以随遇解决。

  这是《白杨》一课的教学板书设计。而笔者所在学校的几位参加市评优课的教师恰好也抽签抽到了上《白杨》这一课,我就把上面这一板书设计介绍给了他们,希望能对他们的评优课有所帮助。 几天后,笔者相继听了他们的评优课《白杨》,发现,他们均采纳了我推荐的板书设计。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运用方法。

  一位教师在讲读课文时,一边讲一边自己在黑板上画出白杨,并相继填上白杨的三个特点,当讲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时,教师相应画出心形,并相继填上边疆建设者的心愿。总结时,指出作者借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的精神,同时板书:赞。

  另一位教师则要求一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白杨。在讲到白杨的三个特点时,分别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讲到爸爸也在表白自己的.心时,请一同学在黑板上画上心形,同样也请三个同学分别填上扎根边疆、建设边疆、无私奉献。

  第三位教师在课前即下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白纸。在进行到上述过程时,同时要求没轮到板演的学生每人在下发的纸上自己画画、填填,并激励说:看谁画得最好、填得最正确。 纵观以上三种对同一板书的不同使用方法,笔者认为,教师要创造性地学*先进教学经验、优秀教案。同时,从中不难看出第三位教师对创新意识、主体性、全体性等素质教育要义把握得更准,当然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

  《白杨》这片课文是一篇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的一篇课文。课文主要借白杨树赞扬哪些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那种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坚强不屈的建设者们。更通过爸爸和孩子们谈论白杨,来表达爸爸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像建设者们扎根边疆,奉献自己的决心。课文主要通过三个孩子们只知道,却不知道的事情,来衬托爸爸的心愿,在教学中,我把这一部分作为学生理解爸爸心愿的一个重点,孩子们只知道一些事情,猜想一下孩子们却不知道什么?以此来衬托出爸爸的心愿,让孩子们进行理解。本篇课文有两处托物言志的地方,可以让学生多通过品读和理解体会两处托物言志的表达的情感。学生对于这种写作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我重点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个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人的`精神。让学生在生活中通过仔细观察,学写托物言志的作文。

  以上就是课文《白杨》教学反思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帮助教师们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我执教的《白杨》一课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指导之得当,读书结合之紧密。谈谈其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及合作的学*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多积累,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在这方面体现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不再反映仅仅甄别选拔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较为得当,每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敲击在学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胆的表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

  例如:当一个学生不太敢发言时我这样鼓励学生说:“记住把爱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这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说:“你真了不起啊,朗读好多么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些鼓励的话,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总之,我能紧紧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线索,我的这节课为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本课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使我能茁壮成长起来。

  《白杨》这篇精读课文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语文白杨教学反思。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单元模块教学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自我发展”,注重能力的形成,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如圈画、思考、讨论、汇报……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围绕主题、自主预*”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预*,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还能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也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或同作者的文章。又例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反馈及感悟新疆的恶劣环境和白杨的特点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让大家把自己的见解说一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如理解“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一句,体会大戈壁的特点,学生经过自主阅读,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句中的‘茫茫’,意思是不清晰,看不清楚,在本课的意思是大戈壁一眼望不到边,很宽敞。”“我认为‘浑黄一体’在课文中指不管天和地都是黄色的。”“我认为‘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意思是说大戈壁很荒芜。“我想‘不那么清晰’在课文是指天地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高大挺秀’这里是说白杨树的身影很壮美。”“我知道了戈壁滩浑黄一体,十分荒凉,可白杨树却在这儿长得高大壮美,生命力很强……”这样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自得,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方式,充分表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完全符合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这一阅读原理,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反思《语文白杨教学反思》。

  二、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但要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即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有点困难,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带他们来新疆安家落户、扎根边疆的心愿,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边疆还十分荒凉贫瘠,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及时引导。在学生展开研读时,仍要注意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在小组作交流,相互合作探究文本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来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三、侧重听说读听写训练,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再次说、写并举,理解白杨的特点,通过抓关键词句完成,即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等到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这段文字后,再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让学生用这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可放手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还不忘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如在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杨树,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托物寄意,借物喻人。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学*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写《植树》,我们就可由小树联想到人(包括自己),联想到一代人的成材;写《蜡烛》时可以联想到辛勤工作的老师或默默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让学生学会在写借物喻人的作文时,首先要像《白杨》一样,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要注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要恰当、得体。正所谓我们要把学*的过程还给学生,还得交给学生学*的方法。与其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也为本单元后面课文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单元模块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

  《白杨》教学反思

  还深深的记得着装小学宋海燕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的观点,那就是以不同的身份来读文本,以读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作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教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最后就是以学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适用于我们教研的课题------文本细读。在《白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尝试,虽然说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也有很多收获。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文字隽永,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环节进行细读。

  第一处是在讲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时,让学生先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细读该文本,在细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浑黄一体”、重点词来理解大戈壁的环境的恶劣,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抓住“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一句话来体现白杨树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另外从 “高大挺秀”一词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白杨树的适应力及顽强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谈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文本,让孩子们的感情来源于文本,在归结于文本。这样,就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理解文本,再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来展现。

  第二处文本细读的设置是在讲解爸爸的话时,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短短的三句话不但向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同时也借白杨表白爸爸的心。

  一、优点

  1、镂空式教学设计

  我把从内容上分成了描写白杨和描写父亲两部分引导学生阅读。我们先是把所有描写白杨的句子找出来通读,因为白杨和人物在中是穿插描写的,所以我称之为镂空,我的设计是把白杨和人物两部分描写像剪纸一样剔除出来,把描写白杨的和描写父亲的像两幅剪纸一样呈现在学童面前,先整体感知,概括特点。然后把这些特点变成问题,回文阅读是哪些语言带给你这样的体会?然后加批注品悟语言、交流。在交流白杨的特点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又把白杨的特点分成外形特点和内在品质两部分。第二步,再把所有描写父亲的语句找出来通读,学童很自然的分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来体会父亲精神品质特点。第三步,在充分阅读白杨与人物的品质后,再链接白杨与人物,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2、注意内在的逻辑顺序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8)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反思优秀菁选

小学语文白杨教学反思优秀范文大全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白杨教学反思优秀范文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执教的《白杨》一课有许多特点,这里且不谈教学思路之清晰,词句训练之扎实,**指导之得当,读书结合之紧密。谈谈其前瞻性的教学理念和发展性的教学评价及合作的学*的方式。

  一、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为语文教学指出了一条很好的教学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帮助学*多积累,重感悟、重内化、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我在这方面体现得很位。

  首先我以生活作为学生理解课文的最根本的落脚点。《白杨》一课是一篇寓意很深的借物喻人的文章。只有体会到生活中人们的无私奉献,才能感受到文中作者对白杨的敬意,实际上是对建设者的赞美。因而我紧紧抓住树与人的联系。从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去反映无限的'生活情景。

  其次,我更注意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教学完第二环节,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者如何赞美白杨树的内容之后,我又让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用一幅画表现出来,学生非常乐于表现自己,同时也体现了个性化的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评价的发展性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师更多地运用发展性的教学评价。评价不再反映仅仅甄别选拔学生,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在教学中的评价语较为得当,每一句能恰到好处地敲击在学生的心上,促使其更努力地思考,更大胆的表现,发挥自己潜在能力。

  例如:当一个学生不太敢发言时我这样鼓励学生说:“记住把爱心献给别人,把信心留给自己。”这个学生回答后,我又鼓励说:“你真了不起啊,朗读好多么重要啊,你充分抓住了一次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正是有了这些鼓励的话,学生才会一次又一次超越自己。

  总之,我能紧紧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的线索,我的这节课为语文新课标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本课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领导批评指正,使我能茁壮成长起来。

  《白杨》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

  在教学前,我尝试使用导学案,因此我在课前预*这一环节,设计了搜集西部资料,了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为课中研读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理解白杨树的特点,体会爸爸的心愿,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课内研读这一环节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于是,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句子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在小组和全班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从而能更好地掌握借物喻人的手法。如:“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又如:“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另一方面,这篇文章在人物描写上非常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

  我让学生理解爸爸每一次的神情变化,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第二次是“微笑”。第三次是“严肃”。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从爸爸的这几次神情上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父亲希望自己以及自己的儿女都能在边疆这块沃土上辛勤地耕耘、世世代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宏大志向。

  这篇文章学完了,我向学生播放祖国西部前后的变化,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西部建设者的勤劳与坚强、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通过观看相关的图片后,无不受到感染与震撼,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也初步尝试了导学案在课中的使用,但万事开头难,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的重点。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

  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

  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写一位在边疆工作的父亲回到内地接将要上学的孩子,在返疆的旅途中向孩子们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边疆建设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

  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抓住课文中的联系点,就是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这就是本课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第二课时时,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现做个回顾和体会。

  一、抓思路,教路、学路,和谐统一

  课文的作者是按照白杨的形象———白杨的特点———白杨的象征意义这一顺序来组织文路的。文中巧妙地运用了三个问句,承上启下,串联全文,句句递进,引向深入。因此,我从三个问句入手,以三个问句串联整堂课的教学环节。从第一问句“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引出白杨,理解其“高大挺秀”的形象;从第二问句“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理解白杨“高大挺秀,不择环境,不惧灾害”的特点;从第三问句“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理解白杨的象征意义。教学中,我把三个问句作为“突破口”,并围绕三个问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之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联系,挖掘内涵,理解课文

  应该说,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本课的教学目的就已基本达到了。但由于时代的不同,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作到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我采用了“上钩下连”的方法,上接“特点”,下连“三个只知道”,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可他们却不知道爸爸妈妈带他们到新疆去,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可他们却不知道边疆是个偏远、艰苦的地方,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文和道达到完美统一,收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三、重训练,以读为本,听、说、写的.训练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在本堂课,我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

  总而言之,这堂课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以三个问句为突破口,串联了整堂课的教学环节。同时,填补了文本的空白,挖掘内涵,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 ”,推想出了三个“不知道”。既理解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也留下了一点遗憾,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困生的引导,今后会注意优差兼顾,共同进步。

  这节课我以“读”贯穿堂,设计了三个板块,“说读活动,品读活动、读写活动”,让学生在读中理解白杨树的特点,在读中感悟爸爸的内心,在读中学*运用一种反复的句式,有知识的积累也有技能的训练。在指导学生的朗读时,我采用疑问引读、引读自悟的方法,以读代讲,从整体来看也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这次启航杯我的获得不仅在于这一课,在不断地思考摸索的过程,我得到了更多关于语文教学的感知。

  创意与学*

  在这一次的启航杯中我似乎感受到了“创意”对于板块式教学的重要。在备课《白杨》时,我知道想要上出新意必须对文本有深刻的解读,很可惜在这一课上我的创意还是不够的,“说读、品读、读写”这些活动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已作过多次尝试,并不新鲜,我觉这是因为对本课的解读还不够透彻。这一层创意是基于文本利用价值的挖掘程度。我认为还有一层创意是教学手段的艺术性,正如婷婷老师总结发言时举例余老师设计《威尼斯之夜》的一个板块活动——撷取课文优美的句子组成一篇文章,然后背诵下来。这一板块的处理其实就和我们常见的课后练*“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喜欢的句子”如出一撤,同样的教学目的变换一种形式,似乎就能让我们的课堂变得灵动起来。或许这就是艺术的课堂。或许这就是余老师板块式教学最迷人的`地方——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

  而创意是源于不断地学*。最*看到一段话“不读书无法拥有流畅的文笔,不看案例无法学到优秀的创意,不与人接触无法取长补短,不出去走走永远只能坐井观天,不多听不同的声音无法拥有批判性思维”。所以我觉得创意就是集思广益,就是自我消化,就是日积月累,就是孜孜以求,就是厚积薄发。书到用时方恨少,这一次的启航杯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我需要阅读更多的书,需要听更多的课例,需要更多的实践。

  朗读与指导

  入情入境地教学才能使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达到正真的共鸣。朗读需要情感,情感的激发需要一种情境,而这种情境是由课文决定。这一次上课,在朗读第一段的环境描写:“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我通过师生合作读,师读黑色字,生读蓝色字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戈壁滩苍茫荒凉的环境,这一个环节,学生随着教师的引读以及情景的逐渐投入,学生在最后也读出了苍茫混黄的感觉。这节课我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朗读技巧,我应该在*时的教学中去训练他们,培养他们的朗读意识。


《白杨》的教学反思3篇(扩展9)

——语文白杨教学反思汇总10篇

  《白杨》这篇精读课文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发芽、成长,语文白杨教学反思。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教学目标之一。另外本课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即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并能结合课文内容和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遵循新课程改革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的精神,使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惯,具体教学方法如下:

  一、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单元模块教学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展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自我发展”,注重能力的形成,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做到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如圈画、思考、讨论、汇报……加上足够的时间保证,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广阔的空间能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例如在“围绕主题、自主预*”这一环节:学生通过预*,加深体验和感悟,为学*做好知识和情感的准备同时,还能带着问题走向老师和同学,学*目标的指向性更明确,也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深刻,使课堂教学变得充实、丰满。

  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

  1、自学生字新词,查字典、结合上下文或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结合预*提示读课文,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可在空白处简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3、搜集跟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资料(文本、图片、音像)以及跟课文主题、体裁相同,思想内容相*或同作者的文章。又例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后反馈及感悟新疆的恶劣环境和白杨的特点这一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学*,让大家把自己的见解说一说,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如理解“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一句,体会大戈壁的特点,学生经过自主阅读,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句中的‘茫茫’,意思是不清晰,看不清楚,在本课的意思是大戈壁一眼望不到边,很宽敞。”“我认为‘浑黄一体’在课文中指不管天和地都是黄色的。”“我认为‘没有水,也没有人烟’意思是说大戈壁很荒芜。“我想‘不那么清晰’在课文是指天地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高大挺秀’这里是说白杨树的身影很壮美。”“我知道了戈壁滩浑黄一体,十分荒凉,可白杨树却在这儿长得高大壮美,生命力很强……”这样让学生自读、自悟、自议、自得,以学生为主体的训练方式,充分表现了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完全符合阅读是读者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这一阅读原理,也是教给了学生一种正确的阅读方法,教学反思《语文白杨教学反思》。

  二、注重学生合作交流,探究文本

  学生认识了白杨的形象,理解了白杨的特点,但要体会出白杨的象征意义(爸爸的心愿),即本课的教学目的就有点困难,这也是本课的难点。由于时代的间隔,当今的学生对文中“爸爸的心愿”是很难设身处地心领神会的。针对这一难点,应引导学生抓联系,合作探究文体,让学生从段与段的内在联系中,挖掘出隐含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正喻义──爸爸的心愿,也就是白杨的象征意义。进而引导学生从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而不知道父母是边疆的建设者;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而不知道父母带他们来新疆安家落户、扎根边疆的心愿,让他们在这里念小学、中学、大学,将来成为第二代、第三代……的建设边疆的接班人;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的地方”,而不知道边疆还十分荒凉贫瘠,需要付出几代人艰辛的劳动,才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城市和乡村……这样,由表层到深层,既使学生理解了语言本身包含的一般意义,又理解了它的特定含义,更挖掘了语言包含的底蕴,加之激起的情感共鸣,使语言教学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以学生读、悟、问、议的合作学*方式达到教学目的。学生先自读自悟,再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带着前面提炼出的问题,直奔课文重点,最后小组合作交流心得。教师参与学生讨论,了解学生交流情况,及时引导。在学生展开研读时,仍要注意保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思考分析,边读边划边注。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自学研讨活动,并注意吸收反馈信息。这一小环节从表面上看往往是静的,看似一段空白,实则是充满了学生整个思维过程的一段宝贵时空。学生只有有了自读自悟后的独特感受,才能更好的参与合作小组的讨论,倾听和评价他人的发言,接纳别人的合理见解。

  在小组作交流,相互合作探究文本时,教师有针对性地参与小组讨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让学生按自己的选择,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在交流过程中,落实训练点,如: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爸爸只是在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教师适时组织讨论补充、评议深化、相机诱导。这样的教学设计,给学生提供切实可操作的探究方法和过程提示,让他们围绕自己的最深感受来进行深入研读,使学生能够自由且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而后再展开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对话,师生在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日积月累,丰厚语文素养。

  三、侧重听说读听写训练,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

  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首先须突出“读”的训练。根据课文内容精心安排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默读、齐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形式,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会大大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理解,促使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通过口诵,达到深化理解的目的。其次,在读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思维训练。本文理解中心思想的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层层深入,思维也渐渐深入,对问题的认识就会逐渐深化。尤其是通过本课所设计的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再次说、写并举,理解白杨的特点,通过抓关键词句完成,即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等到理解了白杨的象征意义这段文字后,再带着对边疆建设者的崇敬与爱戴,让学生用这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进而可放手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另外,在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时,还不忘指导文章的写作方法,如在文章结尾写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杨树,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托物寄意,借物喻人。我们在作文时,也可以学*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写《植树》,我们就可由小树联想到人(包括自己),联想到一代人的成材;写《蜡烛》时可以联想到辛勤工作的老师或默默无私奉献的劳动者。让学生学会在写借物喻人的作文时,首先要像《白杨》一样,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要注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要恰当、得体。正所谓我们要把学*的过程还给学生,还得交给学生学*的方法。与其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给学生学*的方法,也为本单元后面课文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是单元模块主题教学课题实验的思想。

  《白杨》教学反思

  还深深的记得着装小学宋海燕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的观点,那就是以不同的身份来读文本,以读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作者的身份来读文本,以教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最后就是以学者的身份来读文本。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适用于我们教研的课题------文本细读。在《白杨》教学过程中,我大胆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尝试,虽然说还有很多不足,但是,通过这样的尝试,我也有很多收获。

  《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构思巧妙,文字隽永,感情丰富,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教材。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细读文本,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文本中重要的环节进行细读。

  第一处是在讲解白杨树生活的环境时,让学生先找出相应的段落,然后让学生细读该文本,在细读的过程中,抓住文本中的“茫茫”、“浑黄一体”、重点词来理解大戈壁的环境的恶劣,从而激发学生们对白杨树的敬佩之情;抓住“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这一句话来体现白杨树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另外从 “高大挺秀”一词中,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白杨树的适应力及顽强的生命力是多么然人敬佩。谈完自己的理解之后,让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文本,让孩子们的感情来源于文本,在归结于文本。这样,就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学会理解文本,再将自己的理解通过读来展现。

  第二处文本细读的设置是在讲解爸爸的话时,这一段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短短的三句话不但向我们介绍了白杨树的特点,同时也借白杨表白爸爸的心。

  《白杨》一文,最值得学*的就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首先要写出物的特点,再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的性格品质;其次要注意抓住物与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比喻恰当、得体。本文取材于六十年代支边一事,写一位新疆工作的父亲,带子女去新疆,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的特点,借以表达自己扎根新疆、建设新疆的志向;同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像白杨那样,哪儿需要,就哪儿扎根、发芽、成长。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

  教学中我坚持:以新课标为教学依据,以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以教材作为培养和训练学生能力。

  1、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

  2、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如:

  (1)在描述了白杨的特点之后的内容:“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那么,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意?这又是用的什么写作方法呢?

  爸爸的心意,就是希望孩子们也像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迎着风沙成长)

  (2)文章结尾:“爸爸搂着孩子,望着窗外沉思,看到白杨树,他又微笑了。”(这是又一次由树联想到人,托物寄意,借物喻人)

  3、读、说、写的'训练。

  要让语文课成为语言文字训练课,

  (1)突出“读”的训练。课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特别是重点段落的反复朗读,甚至成诵,这样大大的增加学生感受语言的机会,促进了理解,促使了感情共鸣,使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逐渐渗透学生的心灵深处。

  (2)进行思维训练。如:根据三个“只知道”,推想出“三个不知道”的训练,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强化对思想内涵的理解深度。通过抓关键词句理解白杨的特点。找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个句式归纳出白杨的特点,并相机用这两个句式练说;

  (3)让学生仿照以上两组句式去写话,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如,让学生畅谈“你父母对你的希望是什么?你如何去实现它?”从而潜移默化,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活学活用,学*应用以托物寄意,借物喻人方法*作,如写《木棉树》,由树联想到人。

  过去的语文教学,曾经“只重积累,不重理解”或“只重理解,不重积累”。课上热衷于繁琐的分析,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课堂上,听不到琅琅书声,*作里,见不到浓浓真情。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没有了,造成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

  小学语文教学新课标的出台,给语文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和无限前景。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学*兴趣的培养,按语文规律进行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感知、感受、感悟,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无效机械的练*。加强多读多思,扩大知识面,注重语言和积累,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水*。

  下面就本人贯彻新课标精神,教学《白杨》一课谈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一、读与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是一切语文行为的基础。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感情的激发熏陶也靠读。悟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受。让学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因此,课堂呼唤读的回归,以读为本,让课堂真正书声琅琅。

  1、以读促悟

  以读促悟,就是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学生通过读,来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文字的滋味去体验文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白杨》一课“爸爸表白的是什么心愿”这一内容,文字浅显易读,但是思想内涵较难理解,且与学生实际相差较远。为了让学生通过读自己去感悟,避免教师灌输式的讲解。我让学生先读“三个只知道”的句子,讨论悟出“三个不知道”的内容。再由“孩子们不知道,你们知道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回读上文爸爸介绍白杨树特点的句子,然后联系“三个不知道”的内容想一想。学生很快明白了爸爸表白的是“自己像白杨树一样服从需要,扎根边疆,同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这一环节设计以读为本,以读促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主动有趣的学*中获得身心的愉悦。

  2、以读现悟

  果戈里曾经说过:“像样读一篇课文,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满心灵的崇高感受,需要用心灵去感受它的每一个词。”读与悟相辅相成。读得好,则悟得好。悟得好则能读得好。

  《白杨》一课“白杨树的特点”这一内容文质兼美,充满感情。为了让学生能感受到白杨令人敬佩、赞美的内在品质,并把这一情感表现出来,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拓读现悟

  这种方法就是将文中概括或抽象的内容,拓展成具体的内容,与有关语句组合成排比句,让学生感悟其思想内涵。

  如“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这一句体现了白杨树生命力强的特点,将这里的“哪儿”一词从“大戈壁”拓展到任何一处,尤其是环境恶劣的地方,与句子部分构成一个排比句:

  大戈壁需要它,

  它就很快地在大戈壁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

  荒山需要它,

  它就很快地在荒山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

  内地需要它,

  它就很快地在内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

  边疆需要它,

  它就很快地在边疆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

  通过这一组排比句的强化朗读,学生对白杨树“生命力强”的特点就有了深刻的感悟,学生再读“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杆。”这句时脑中就浮现以上一幅幅画面,自然流露出对白杨树的敬佩、赞美之情。

  (2)分读现悟

  这种方法是将课文里从几个方面集中说明事物某一特性的几个方面分离开来,与有关语句组成排比句,让学生用读来表现对事物的感悟,如“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一句,作者从“风沙、雨雪、干旱、洪水”等四个方面的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来突出白杨树坚强不屈的特性,可以从四个方面构成一组排比句。

  在风沙面前,它好像一堵城墙,巍然屹立,

  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在雨雪面前,它似青松,傲然挺立,

  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在干旱面前,它似骆驼耐干耐,

  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在洪水面前,它似中流砥柱,坚如磐石,

  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通过这一组排比句的读,学生对白杨树“坚强不屈”的`个性有深刻印象,再读时很好地流露出对白杨树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当然,强调学生的自主读书、感悟的同时,不能忽略老师“导”的作用。我们常常困惑如何点拨学生的朗读,读要达到什么要求。有一句话说得好:读要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来。我们要研究导的方法,导的特点,导的规律。其要点是,重在启发,贵在引导,妙在点拨。这里介绍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指导方法:教师范读法、语言渲染法、形象支撑法、形体指挥法、有意比较法、借词发挥法、竞赛激励法、角色置换法……

  二、读与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言材料的积累与语感经验的积淀,与读与悟息息相关。凡读书,熟则能悟,悟则能比,古人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许多作家在谈及成功的秘密时,都感慨得益于少时的多读。因此,我们应在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机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熟读成诵是语言积累的一种方法,但如果一味让学生通过长时间多遍数单一的记忆,是既枯燥乏味又短暂无效的。因此,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进行活泼多样的诵读,能提高语言积累的效果。

  在教学“白杨树特点”这一精美片断时,我这样来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1、引导自主实践

  语文教学的活动观,要求我们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发展。我在课堂上让读书有困难的学生去请教同学,如何读得更好,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全力以赴,果然收效甚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致盎然,互帮互助,很快读熟读好了这一内容。

  2.美读竞赛激励

  在课堂上引进竞争机制,更能激发学生的向上。为了推波助澜,我又让每组推选一名学生代表与老师比赛读。老师参与学生的活动,主动为学生服务,课堂高潮迭起。老师和学生都运用自己的语言技巧,创造性地表现课文的形式美、音韵美、形象美、意蕴美,在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熟读于心。相信这一竞读会给学生深刻印象。

  课堂上语言积累的形式还有很多,比如,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画面配音,把课文改编成童话等,只要孩子们高兴,我们都可以尝试。

  三、读与运用

  教育起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是为用,即所谓学以致用。”这就是语文的交际性工具作用。

  在《白杨》这篇课文里,学生读懂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如果仅此满足,点到为止,恐怕学生对如何运用“借物喻人”的手法还是“纸上谈兵”。因此,我这样帮助学生在读中运用。

  1.与课外结合——读读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不能因文所困,应该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将“借物喻人”这一知识拓展到课外这一大语境里,让学生通过读《白杨礼赞》来欣赏茅盾笔下白杨树的伟岸正直,体会一下东北汉子抗日的坚强不屈,领悟“借物喻人”的精妙。相信,通过这一迁移,学生不仅了解了语言,也懂得了语言的表达。,

  2.与生活结合——唱唱

  生活就是语文。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新课标也提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唱唱学生爱听的歌曲《小白杨》,在活泼欢乐的氛围中读懂借白杨来比喻边防战士。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培养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把课堂与课外结合起来,把语文融入生活。

  3.与时代结合——议议

  时代在前进,语文的内涵在不断丰富。紧扣时代步伐,语文教学才会永具魅力和活力。课结束时,我让学生交流西部大开发的信息,谈谈怎样做一个新时代的小白杨,这一设计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运用,发挥了语文人文性的育人功能。

  只有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努力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结构主体化,教学过程开放化,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兴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运用,才能让学生“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才能落实新课标精神: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水*。

  《白杨》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借物喻人的抒情散文,文章含蓄凝炼,寓意深刻,作者借大戈壁上的白杨来赞美在新疆扎根落户的建设者,热情歌颂他们不但把自己奉献给新疆,还为边疆培育下一代建设者的精神。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白杨的特点,体会“爸爸”心,进而学*文章“借物喻人”的写法。

  学生在学*《白杨》这篇课文之前,已经学*过一些写景状物文章和写人记事性文章,能过通过抓住景物描写领悟景物特点,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但是,对于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学生在教材所提供的文本中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还没有相应的概念和学*方法。此外,这篇课文歌颂建设者那种热爱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对于当今生活无忧无虑的学生来说,距离较远,学生对“爸爸妈妈”为什么自愿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可能会留有疑问,也就很难对“建设者”产生赞美和敬佩之情。要做到语文教学的“彼时彼地彼人”,所以我带领学生把当时的背景做了补充。

  纵观本教学设计并结合实际操作,细细反思,发现在实际操作的预设上还有些需要弥补。首先,我在本教学设计中力求做到,切实的'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兴趣、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但实际的细节设计中,我却没有反应出具体的引导和操作方法。我想针对此问题,我还应在立足于关注学生的前提下,更多的预设出一些形成性评价的语言,其实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会产生飞跃。利用形成性评价语言,师生就文本学*进行和谐而*等的对话,教师顺学而导,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领悟,获得新的学*经验,最终达到更高的教学目标。此外,在让学生自主结合资料理解15自然段,进而处理“爸爸的心”这一部分时,我的考虑还不够细致。《白杨》这一课的写作时代离学生很遥远,其背景资料也很多很复杂,而就文本自身而言又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它是作家对当时社会乃至国家的一种挚诚关注。对于这样的一篇文本,学生在收集整理资料就很难,要准确地运用其帮助深入理解对文本就更难,那么,教师在预设中就应事先根据学生情况,预测到学生收集运用资料解读文本的程度,在此基础上由教师预设一些问题或给予一些资料的补充,让他们的探索之船在教师不着痕迹的保驾护航中,驶向胜利的彼岸。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还需要时时地提醒自己,以为每一个学生搭建与文本对话的桥梁为己任,精心预设,上下求索,努力缔造生动和谐、*等对话的优质课堂。

  这篇课文以白杨为明线,表面上写白杨,实际上写人,借白杨的特点来比喻支边者的高尚品格。这样,借物喻人就成为本课教学之重点所在。因此,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懂得借物喻人这一写法是本课之教学目标。为了完成这一教学目标,第一:我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爸爸的话及最后一节的含义。第二:我抓课文中的联系点,即把白杨品格和爸爸的心愿联系起来,我本课的教学定位、定向于此。上完课后,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有“五点”收获,“四点”思考。

  一、加强了两个意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