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3-02-23 00:00:00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1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展示荷花图片,导入新课。然后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香、多、美。想象: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最后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让同学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2

  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而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荷花的美丽,如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我重点抓住了“冒”字,让学生换词。通过与“长”“伸”“钻”“探”“抽”“挤”等词的比较,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多、大、圆,还写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多媒体里出现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正在盛开的,将要盛开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随风摇摆,生机勃勃,学生也像叶老一样被陶醉了。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发挥想象,指导说话写话。

  课文第四小节中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产生了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动情的描述也打动了我们。如果此时,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孩子们有的看到了游人荡舟荷叶间,听到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有的想到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正在翩翩起舞。

  这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3

  《荷花》这篇课文以“我”的感受力为线索,写出了荷花的美。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接着,指导学生理解“看荷花”这节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历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课文中,我也真切地认识到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是把学生导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今后此类课文我还遵循这一模式。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4

  在这个非常时期进行的网络授课中,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第一课时,教学后自己感觉本课的成功之处在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方面,学*效果不错。虽然是网络授课,但学生参与度很高,连麦发言与老师互动很积极。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在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上。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但受网课限制,学生在屏幕另一头的情感不能完全展现给所有人,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学*状态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来定。另一方面是基础的字词学*上,对于生字的教学,只能利用课件呈现给同学们,老师无法当面看到学生的书写情况,尽管强调了易错字的书写,但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的,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儿本次网络直播课程受时间和界限影响,老师只能看到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指导,给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带来延迟和一些弊端。

  非常时期的网络授课,虽有连麦互动,但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连麦效果受网络信号的限制,时好时坏,对课程的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5

  【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上完《画杨桃》一课,感觉今天的课堂上同学学得特别认真投入,课堂学*气氛浓厚,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我想,今天能收获这难得的一点喜悦,可能缘于以下几个方面吧。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杨桃吗?”有四五个同学举手。我接着问:“那吃过杨桃的举手?”有两个人说吃过。于是,我就请他们介绍杨桃的样子和味道。因为绝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见过杨桃,所以大家听得格外认真。接着,我说:“大家想看一看杨桃吗?”大家齐声说:“想”我请大家打开课文,仔细观察插图。继而,请大家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读后请大家交流了解到的关于杨桃的信息。大家兴趣高昂,发言踊跃。从谈“杨桃”入手,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环节的有效教学,小朋友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要比教师*淡的叙述效果好得多。

  二、给足时间,充分读书。

  在初读课文时,我布置的三个自读课文的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么做、怎么说?”3、提出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用五分钟时间完成。在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随机给予个别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或提示,帮助他们真正做到[ ]带着问题来读书。五分钟时间到了,可是还有大部分同学没完成好,于是,我又给了他们三分钟时间。后来,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发现以上几点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错。

  所以我想在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给孩子们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以后,之后的学*才会轻松,他们才会有学*兴趣。同时,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 ]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

  三、抓住两次对话,读中感悟心理

  本课有两处语言非常有特点,即老师和同学的两次对话。两次对话的内容是相同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在文中划出这两处句子,然后,我将他们呈现在小黑板上让他们比较、朗读。小朋友通过比较,发现标点不同,语气也不一样。在朗读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前后心情的变化:之前,孩子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语言中带着嘲笑,而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觉得不好意思,很惭愧,说起话来支支吾吾了。

  这一环节的处理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读中把握感情基调,在读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两者比较,体会道理

  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了这段话之后,我就请小朋友把老师的这段话与课文开头爸爸说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了样。”进行比较: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实事求是”的'道理。接着再思考:老师的话那几句更父亲说的不一样?通过读书比较,理解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思及道理。

  比较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老师说的话,领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文本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内容灵活整合,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认识

  在孩子们领会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讨论,谈学*、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个孩子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课堂作业本时,看题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条长长的横线,于是根据以往经验,想当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给摘录下来了。可是后来检查时仔细读读“收藏屋”下的子题目才发现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词,嗨,白忙一场!在孩子们交流后,我将《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们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结果会不一样”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时时注意将学语文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学生一定会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

  【教学反思二】

  本来早上并未打算讲《荷花》的,想着周五了,把第4课的阅读课讲了吧。回办公室途中,看到师傅再讲第3课,遂决定走进去仔细听一节。

  本是自己设计了板书的,看了程姐的板书就改用程姐的,因为师傅的板书条理清晰,内容涵盖丰富。真真的好极了。第一节课听完,第三节课乘着热乎劲回班就讲。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会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

  找生读第一段后再找生读第二段,“读完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生:“叶子很多“,”哪看出来的?生:“挨挨挤挤的”“还有圆、大。他说是碧绿的大圆盘。“荷花还很美。黄色的、花骨朵、小莲蓬。”“同学生说的都对。第二段分别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多和美。(板书)“同学们看,泡泡里说冒字用得好。哪好?体会出什么了?”生:“冒说明荷花出现的突然,而且叶子很多,荷花从叶子中长出来。”第二段讲了荷花的静态美,第四段荷花随风起舞了,那是“动态美。”

  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画?孩子们的答案更是出奇,“因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还具有动态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说他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当成了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会和谁聊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假设。

  最后,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为什么我忘记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

  一节课学生思维很活跃,各种我以为比较难的点,在他们看来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这个字孩子们体会出了生长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叶的多,这是花与叶对比而来的。看起来稍复杂一点。课后练笔处理的仓促,下次改进,调节时间。整篇文章先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静态、动态美。然后加入想象与感想。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6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的情形,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朗读感受、想象感悟等手段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闻着荷香,走进课文

  课前,我布置学生们去了解荷花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课上,出示荷花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享受,苍翠欲滴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一阵阵淡淡的荷叶香,悠悠的荷花味。

  但是,由于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比较贫乏,也没有电脑网络等途径去了解信息,因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资料的收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是,在配乐欣赏完荷花之后,学生们似乎进入了状态,也缓解了之前的尴尬。

  赏着荷花,心灵旅行

  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各有各有的风采。当讲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由于已经理解了荷叶碧绿如圆盘,因此,对于“冒”字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已见:“冒”字把荷花当作人来写了,真形象;在那么多荷叶中白荷花“冒”出来,真是特别……一个“冒”字,学生们已经读出了荷花的美丽,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文中描写各种荷花开放时的姿态采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荷花绽放时的状态,既形象又生动。但是,一池荷花又怎么会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于是,我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们也学着课文的写法来说一说还会有哪些荷花开放的姿态,由于欣赏图片时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也有内容可说。

  想着荷花,流连忘返

  我们说,语文学*能够让心灵旅行,应该说,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但是,一堂如此美好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够以一节课的结束为终点呢?

  于是,在学完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之后,我以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小结:“是啊,今天我们领略的是荷花的别样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下节课,就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让学生们带着一种对下节课的期待走出课堂,走出这一池荷花,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淡淡的荷香,以及难以忘怀的荷花。

  另外,在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语言较为贫乏,而我也没有做到及时点评,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而且没有把握好时间。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7

  1、这个教学片段我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阅读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够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这个教学片断只是起到示范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今后在课外阅读中,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阅读。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8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达到审美的目的。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边读句子,边找出相对应的图,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荷花的姿态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多元解读,让他们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思维很活跃,有:长、钻、冲、露、伸等,再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有的说说“长”太*常了,让人感觉不到荷花竞相开放、亭亭玉立的姿态。有的说“冲”字少合适,感觉花儿开得太快了。也有的说“钻”字一般用在比较结实、坚硬的.地方,因此用“冒”字让人感觉白荷花生机勃勃、喜气洋洋、亭亭玉立的样子。通过交流再让学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展开想像,对文中的省略号进行补充,让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阅读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反思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反思1

  一.说课: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文字简短,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理解下列词语:荷花、莲蓬、饱胀、翩翩起舞。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会背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情感目标:培养审美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美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三)教学难点:理解“把眼前的这一池的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 - - - - - ”等句的意思。

  (四)教学方法:1.通过品词、析句,感情朗读,想象画面,让学生感悟语言生动形象和描写的优美。

  2.通过让学生欣赏美丽的荷花,查阅资料,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一)复*提问,导入新课:

  昨天我们学*了生字,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荷花?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以为自己是荷花?

  (二)新课:

  1. 师:那么第一自然段写什么呢?请一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你觉得这一段哪个词用得恰当?为什么?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师小结:本段作者直接了当,引起下文,引人入胜。

  2.荷花开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你们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挂图:你都看到了什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

  3.学*二、三自然段:

  自由读二、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板书:荷叶、荷花)

  指名读描写荷叶的句子,你觉得这句话写得怎么样?(板书:挨挨挤挤、像大圆盘)这样的荷花给你什么印象?

  师启发:荷叶就已经这么美了荷花会是什么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荷花的句子。问:这里一共写了几种样子的荷花?(板书:半开、全开、含苞)指名分句朗读要求读出荷花的美丽。

  对照图画朗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这些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是什么姿势?

  (2).“一幅活的画”是什么意思?

  (3).文中的画家指的是谁?

  4.学*四、五自然段

  (1).看到大自然这么美的画,我有什么感受呢?

  听录音回答:我在干什么呢?我会这样说明什么?(板书:荷花美)

  师小结:作者看荷花已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把自己完全融入大自然中了,才产生了这种感觉。

  (2).指导感情朗读体验感悟:下面我们也把自己当作一朵荷花融入其中,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想象:蜻蜓会告诉我什么?小鱼呢?(自由讨论)

  (三)总结全文:课文按照看荷花的顺序进行叙述,语言朴实优美想象力丰富,对荷花的描写形象逼真,赋予感染力,让人读后产生一种美感。

  (四)展示资料:将学生课前准备的文字图片等资料进行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五) 作业:

  1.背诵课文。

  2.我们也来当一回了不起的画家画一幅荷花图。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展示荷花图片,导入新课。然后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香、多、美。想象: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最后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让同学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反思3

  《荷花》这篇课文以“我”的感受力为线索,写出了荷花的美。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接着,指导学生理解“看荷花”这节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历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课文中,我也真切地认识到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是把学生导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今后此类课文我还遵循这一模式。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2)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8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1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达到审美的目的。在学*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然后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边读句子,边找出相对应的图,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感受荷花的姿态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做多元解读,让他们说说还可以换成哪些字?学生思维很活跃,有:长、钻、冲、露、伸等,再让学生把这些字放进句子读一读,谈谈体会。有的说说“长”太*常了,让人感觉不到荷花竞相开放、亭亭玉立的姿态。有的说“冲”字少合适,感觉花儿开得太快了。也有的说“钻”字一般用在比较结实、坚硬的地方,因此用“冒”字让人感觉白荷花生机勃勃、喜气洋洋、亭亭玉立的样子。通过交流再让学生读文,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在学*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展开想像,对文中的省略号进行补充,让自己与花共舞,与虫共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生活情趣。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2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的情形,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朗读感受、想象感悟等手段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闻着荷香,走进课文

  课前,我布置学生们去了解荷花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课上,出示荷花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享受,苍翠欲滴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一阵阵淡淡的荷叶香,悠悠的荷花味。

  但是,由于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比较贫乏,也没有电脑网络等途径去了解信息,因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资料的收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是,在配乐欣赏完荷花之后,学生们似乎进入了状态,也缓解了之前的尴尬。

  赏着荷花,心灵旅行

  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各有各有的风采。当讲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由于已经理解了荷叶碧绿如圆盘,因此,对于“冒”字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已见:“冒”字把荷花当作人来写了,真形象;在那么多荷叶中白荷花“冒”出来,真是特别……一个“冒”字,学生们已经读出了荷花的美丽,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文中描写各种荷花开放时的姿态采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荷花绽放时的状态,既形象又生动。但是,一池荷花又怎么会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于是,我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们也学着课文的写法来说一说还会有哪些荷花开放的姿态,由于欣赏图片时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也有内容可说。

  想着荷花,流连忘返

  我们说,语文学*能够让心灵旅行,应该说,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但是,一堂如此美好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够以一节课的结束为终点呢?

  于是,在学完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之后,我以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小结:“是啊,今天我们领略的是荷花的别样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下节课,就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让学生们带着一种对下节课的期待走出课堂,走出这一池荷花,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淡淡的荷香,以及难以忘怀的荷花。

  另外,在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语言较为贫乏,而我也没有做到及时点评,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而且没有把握好时间。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展示荷花图片,导入新课。然后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香、多、美。想象: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最后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让同学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4

  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而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荷花的美丽,如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我重点抓住了“冒”字,让学生换词。通过与“长”“伸”“钻”“探”“抽”“挤”等词的比较,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多、大、圆,还写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多媒体里出现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正在盛开的',将要盛开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随风摇摆,生机勃勃,学生也像叶老一样被陶醉了。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发挥想象,指导说话写话。

  课文第四小节中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产生了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动情的描述也打动了我们。如果此时,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孩子们有的看到了游人荡舟荷叶间,听到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有的想到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正在翩翩起舞。

  这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5

  1、这个教学片段我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阅读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够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这个教学片断只是起到示范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今后在课外阅读中,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阅读。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6

  【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上完《画杨桃》一课,感觉今天的课堂上同学学得特别认真投入,课堂学*气氛浓厚,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我想,今天能收获这难得的一点喜悦,可能缘于以下几个方面吧。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杨桃吗?”有四五个同学举手。我接着问:“那吃过杨桃的举手?”有两个人说吃过。于是,我就请他们介绍杨桃的样子和味道。因为绝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见过杨桃,所以大家听得格外认真。接着,我说:“大家想看一看杨桃吗?”大家齐声说:“想”我请大家打开课文,仔细观察插图。继而,请大家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读后请大家交流了解到的关于杨桃的信息。大家兴趣高昂,发言踊跃。从谈“杨桃”入手,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环节的有效教学,小朋友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要比教师*淡的叙述效果好得多。

  二、给足时间,充分读书。

  在初读课文时,我布置的三个自读课文的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么做、怎么说?”3、提出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用五分钟时间完成。在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随机给予个别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或提示,帮助他们真正做到[ ]带着问题来读书。五分钟时间到了,可是还有大部分同学没完成好,于是,我又给了他们三分钟时间。后来,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发现以上几点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错。

  所以我想在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给孩子们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以后,之后的学*才会轻松,他们才会有学*兴趣。同时,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 ]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

  三、抓住两次对话,读中感悟心理

  本课有两处语言非常有特点,即老师和同学的两次对话。两次对话的内容是相同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在文中划出这两处句子,然后,我将他们呈现在小黑板上让他们比较、朗读。小朋友通过比较,发现标点不同,语气也不一样。在朗读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前后心情的变化:之前,孩子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语言中带着嘲笑,而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觉得不好意思,很惭愧,说起话来支支吾吾了。

  这一环节的处理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读中把握感情基调,在读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两者比较,体会道理

  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了这段话之后,我就请小朋友把老师的这段话与课文开头爸爸说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了样。”进行比较: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实事求是”的道理。接着再思考:老师的话那几句更父亲说的不一样?通过读书比较,理解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思及道理。

  比较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老师说的话,领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文本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内容灵活整合,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认识

  在孩子们领会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讨论,谈学*、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个孩子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课堂作业本时,看题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条长长的横线,于是根据以往经验,想当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给摘录下来了。可是后来检查时仔细读读“收藏屋”下的子题目才发现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词,嗨,白忙一场!在孩子们交流后,我将《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们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结果会不一样”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时时注意将学语文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学生一定会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

  【教学反思二】

  本来早上并未打算讲《荷花》的,想着周五了,把第4课的阅读课讲了吧。回办公室途中,看到师傅再讲第3课,遂决定走进去仔细听一节。

  本是自己设计了板书的,看了程姐的板书就改用程姐的,因为师傅的板书条理清晰,内容涵盖丰富。真真的好极了。第一节课听完,第三节课乘着热乎劲回班就讲。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会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

  找生读第一段后再找生读第二段,“读完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生:“叶子很多“,”哪看出来的?生:“挨挨挤挤的”“还有圆、大。他说是碧绿的大圆盘。“荷花还很美。黄色的、花骨朵、小莲蓬。”“同学生说的都对。第二段分别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多和美。(板书)“同学们看,泡泡里说冒字用得好。哪好?体会出什么了?”生:“冒说明荷花出现的突然,而且叶子很多,荷花从叶子中长出来。”第二段讲了荷花的静态美,第四段荷花随风起舞了,那是“动态美。”

  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画?孩子们的答案更是出奇,“因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还具有动态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说他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当成了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会和谁聊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假设。

  最后,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为什么我忘记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

  一节课学生思维很活跃,各种我以为比较难的点,在他们看来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这个字孩子们体会出了生长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叶的多,这是花与叶对比而来的。看起来稍复杂一点。课后练笔处理的仓促,下次改进,调节时间。整篇文章先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静态、动态美。然后加入想象与感想。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7

  在这个非常时期进行的网络授课中,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第一课时,教学后自己感觉本课的成功之处在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方面,学*效果不错。虽然是网络授课,但学生参与度很高,连麦发言与老师互动很积极。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在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上。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但受网课限制,学生在屏幕另一头的情感不能完全展现给所有人,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学*状态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来定。另一方面是基础的字词学*上,对于生字的教学,只能利用课件呈现给同学们,老师无法当面看到学生的书写情况,尽管强调了易错字的书写,但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的`,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儿本次网络直播课程受时间和界限影响,老师只能看到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指导,给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带来延迟和一些弊端。

  非常时期的网络授课,虽有连麦互动,但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连麦效果受网络信号的限制,时好时坏,对课程的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8

  《荷花》这篇课文以“我”的感受力为线索,写出了荷花的美。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叙的顺序,接着,指导学生理解“看荷花”这节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受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态美,充实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最后,我启发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历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下课了,学生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课文中,我也真切地认识到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有感情地朗读是把学生导入情境,引起感情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今后此类课文我还遵循这一模式。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3)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1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展示荷花图片,导入新课。然后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香、多、美。想象: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最后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让同学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2

  一、融合课后*题

  在讲课的过程中将课后*题融入到教学中,不用再用多余的时间来讲解课后*题,也让学生掌握了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

  二、利用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

  为了使学生对满池荷花有真情实感,增强视觉效果。用轻柔的音乐和描述性的语言使学生置身于荷花池旁。初步的观赏,激起学生的求知欲,继而图文对照,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指导学生读文赏析。

  三、利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和生字。

  在讲解生字“蓬”的时候,将它和“篷”这个形*字进行比较,并结合“帐篷”“莲蓬”分别理解词语的意思,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在讲解“挨挨挤挤”“冒”这两个词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动态的感觉,使用了换词的方法,替换为“密密麻麻”“长”两个字,最后课件展示图片,从而领会到“冒”是往上升,是在荷叶的缝隙间长出来,体会其长势,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通过这种方法,不仅使学生正确理解词句,从静态中体会荷花强大的生命力,而且活跃思维,增强美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作用。

  不足之处:

  一、准备工作再加强

  因为是网络教学,在播放视频朗读课文的时候,声音不太正常,虽然已经提前做好调试但是还是出现了意料之外的状况,所以下次要在上课之前再进行一次播放。

  二、应让学生多体会画面

  在老师范读时,让学生闭目体会荷花的状态,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适当提高练*的难度

  课堂上找了几道题来练*,但是题目太简单,可以在基础题上做一些提高一些的题。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3

  在这个非常时期进行的网络授课中,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第一课时,教学后自己感觉本课的成功之处在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方面,学*效果不错。虽然是网络授课,但学生参与度很高,连麦发言与老师互动很积极。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在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上。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但受网课限制,学生在屏幕另一头的情感不能完全展现给所有人,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学*状态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来定。另一方面是基础的字词学*上,对于生字的教学,只能利用课件呈现给同学们,老师无法当面看到学生的书写情况,尽管强调了易错字的书写,但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的,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儿本次网络直播课程受时间和界限影响,老师只能看到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指导,给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带来延迟和一些弊端。

  非常时期的网络授课,虽有连麦互动,但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连麦效果受网络信号的限制,时好时坏,对课程的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4

  在这个非常时期进行的网络授课中,执教的三年级下册第3课《荷花》的第一课时,教学后自己感觉本课的成功之处在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课文方面,学*效果不错。虽然是网络授课,但学生参与度很高,连麦发言与老师互动很积极。本文叙写“我”观赏荷花,层次井然,脉络清晰:初闻荷花清香→再赏荷花美姿→幻化荷花精灵。理清课文的结构思路,不仅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好课文,品读课文,陶冶情操,感受荷花之美、情致之美。不足之处:一方面是在激活学生情感,积极主动学*上。本文虽篇幅短小,但是作者笔下,荷花尽展其美丽多姿,作者感情趋势而美好,真正是一篇美文。教学这样的文章应当充分运用有效媒体和手段,设置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热爱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兴趣和欲望,从而引导他们以饱满的激情很主动、很投入地参与到学*活动中去,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去感知、体验文中的美——荷花的美丽、情致的美好,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但受网课限制,学生在屏幕另一头的情感不能完全展现给所有人,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学*状态不能完全掌握,那么如何处理好放与扶的关系,是今后要研究的问题。放,放多少,扶,扶多点,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水*来定。另一方面是基础的字词学*上,对于生字的教学,只能利用课件呈现给同学们,老师无法当面看到学生的书写情况,尽管强调了易错字的书写,但对于部分学困生而言,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的,在课堂上老师会针对一些容易出错的学生进行当面指导,儿本次网络直播课程受时间和界限影响,老师只能看到学生提交的作业来进行指导,给学困生及时纠正错误带来延迟和一些弊端。

  非常时期的网络授课,虽有连麦互动,但不能照顾到所有学生,连麦效果受网络信号的限制,时好时坏,对课程的学*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5

  【教学反思一】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像个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却通过这件事,启发同学们懂得了看问题或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凭空想象,要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一切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要轻下结论。

  上完《画杨桃》一课,感觉今天的课堂上同学学得特别认真投入,课堂学*气氛浓厚,这让我感到一丝欣慰。我想,今天能收获这难得的一点喜悦,可能缘于以下几个方面吧。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导入环节,我说:“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杨桃吗?”有四五个同学举手。我接着问:“那吃过杨桃的举手?”有两个人说吃过。于是,我就请他们介绍杨桃的样子和味道。因为绝大部分的小朋友都没见过杨桃,所以大家听得格外认真。接着,我说:“大家想看一看杨桃吗?”大家齐声说:“想”我请大家打开课文,仔细观察插图。继而,请大家阅读课后的“资料袋”,读后请大家交流了解到的关于杨桃的信息。大家兴趣高昂,发言踊跃。从谈“杨桃”入手,从而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这一环节的有效教学,小朋友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注意力高度集中了,由此我感到从现实生活出发激发学生兴趣要比教师*淡的叙述效果好得多。

  二、给足时间,充分读书。

  在初读课文时,我布置的三个自读课文的要求: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怎样评价我的画?老师怎么做、怎么说?”3、提出不懂得问题做上记号。用五分钟时间完成。在孩子们读书的过程中,我随机给予个别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或提示,帮助他们真正做到[ ]带着问题来读书。五分钟时间到了,可是还有大部分同学没完成好,于是,我又给了他们三分钟时间。后来,在检查自读情况时,我发现以上几点要求大部分小朋友都完成得不错。

  所以我想在初读课文这一教学环节给孩子们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十分必要的,当孩子对课文有了一个整体了解以后,之后的学*才会轻松,他们才会有学*兴趣。同时,这一过程,还能培养学生[ ]自读自悟、表达质疑的能力和*惯,也使教师了解了学生初读之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难所在,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了学情参考。

  三、抓住两次对话,读中感悟心理

  本课有两处语言非常有特点,即老师和同学的两次对话。两次对话的内容是相同的,同学的回答更是一字不差。第一次回答:“不像!”“像五角星!”,第二次回答:“不……像。”“像……五……五角星。”于是,在教学中,我引导孩子们在文中划出这两处句子,然后,我将他们呈现在小黑板上让他们比较、朗读。小朋友通过比较,发现标点不同,语气也不一样。在朗读中体会了人物的内心活动,前后心情的变化:之前,孩子们自以为是,得意洋洋,语言中带着嘲笑,而后来发现自己错了,觉得不好意思,很惭愧,说起话来支支吾吾了。

  这一环节的处理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能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人物的神态,体会人物情绪的变化,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心理,在读中把握感情基调,在读中深化自己的理解。

  四、两者比较,体会道理

  课文中老师说的那段话是理解全文的重点,也是难点。这段话讲了三点意思:一是看杨桃的角度不同,样子就不一样;二是讲看到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不要忙着嘲笑别人;三是讲应该实事求是。为了让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刻,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理解了这段话之后,我就请小朋友把老师的这段话与课文开头爸爸说的话“你看见一件东西,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不要想当然,画了样。”进行比较:老师和父亲的话哪些地方相似?学生通过比较,明白了“实事求是”的道理。接着再思考:老师的话那几句更父亲说的不一样?通过读书比较,理解了“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思及道理。

  比较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常用而且有效地教学方法。通过比较,孩子们轻松地理解了老师说的话,领悟了其中包含的道理。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要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文本中有着内在联系的内容灵活整合,往往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交流感悟,深化认识

  在孩子们领会故事揭示的道理之后,接着,我引导孩子们联系生活讨论,谈学*、生活中类似“画杨桃”的事情或自己的感受。有个孩子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一次,在做课堂作业本时,看题目是“收藏屋”,并且下面有一条长长的横线,于是根据以往经验,想当然的就把文中的好句给摘录下来了。可是后来检查时仔细读读“收藏屋”下的子题目才发现要求收藏的是文中的好词,嗨,白忙一场!在孩子们交流后,我将《题西林壁》一诗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引入,孩子们对“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往往结果会不一样”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时时注意将学语文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学生一定会喜欢语文,热爱语文的。

  【教学反思二】

  本来早上并未打算讲《荷花》的,想着周五了,把第4课的阅读课讲了吧。回办公室途中,看到师傅再讲第3课,遂决定走进去仔细听一节。

  本是自己设计了板书的,看了程姐的板书就改用程姐的,因为师傅的板书条理清晰,内容涵盖丰富。真真的好极了。第一节课听完,第三节课乘着热乎劲回班就讲。

  “想到春天就想到燕子,看到池塘就会想到什么植物?”生:“荷花”“好,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想象你就是文中的我,走,去荷花池那游一游。”

  找生读第一段后再找生读第二段,“读完这一段,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荷花?”生:“叶子很多“,”哪看出来的?生:“挨挨挤挤的”“还有圆、大。他说是碧绿的大圆盘。“荷花还很美。黄色的、花骨朵、小莲蓬。”“同学生说的都对。第二段分别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多和美。(板书)“同学们看,泡泡里说冒字用得好。哪好?体会出什么了?”生:“冒说明荷花出现的突然,而且叶子很多,荷花从叶子中长出来。”第二段讲了荷花的静态美,第四段荷花随风起舞了,那是“动态美。”

  为什么一池荷花成了一大幅活的画?孩子们的答案更是出奇,“因为荷花很美,而且荷花还具有动态美。非常有生命力,所以说他像一大幅活的画。”

  第四段作者加入了自己的想象。生“他把自己当成了荷花。”如果你是荷花你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会和谁聊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假设。

  最后,作者有感而发,表达了自己的感想。为什么我忘记了自己在看荷花?生“因为我陶醉在荷花里了,荷花太美了。”

  一节课学生思维很活跃,各种我以为比较难的点,在他们看来都成了小菜一碟了。只是“冒”这个字孩子们体会出了生长的突然,并未感受到荷叶的多,这是花与叶对比而来的。看起来稍复杂一点。课后练笔处理的仓促,下次改进,调节时间。整篇文章先从荷花的样子、姿态。描写出荷花的静态、动态美。然后加入想象与感想。情景交融,美不胜收。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6

  《荷花》是第一组的第三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以及沉浸在荷花盛开的景色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荷花及大自然的无限喜爱与赞美之情。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来感受荷花的美,来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通过多媒体展示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欣赏,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喜爱。在学生情感调动起来以后,我播放录音课文,让学生注意认真听里面的朗读语气及停顿。接下来,我让学生自己模仿去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插图想象荷花的美丽,重点指导能够紧抓文中的语言文字,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

  课文学完后,我认真回顾了这篇文章的学*过程,有收获更有不足:

  我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因为我深深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尤其是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言,能把学生引入情境,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然后让学生陶醉在对文中优美语言的想象之中。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通过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比如,我在教学文中的第四段时,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微风吹来,我和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的美丽的画面,我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中,仿佛看到了他们想象的优美画面。他们的脑海中也一定留下了一池荷花和我陶醉其中的美好画面。事实证明,只有学生对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给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鲜明的表象在强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跃起来,升腾起来。因此,在指导学生学*“看荷花”时,我利用各种方式让学生美美地读懂文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力。让学生能够真正走进课文,了解课文。

  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对假如我是一朵荷花,我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说的不够好,没有拓展开学生的思路,这也是下一步我需要加强的地方。另外,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我总感觉学生有拉长音的现象,但是通过多遍纠正,就是不能达到我想要的理想的效果,这需要我在今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的练*。最后,我总感觉上课的时间不够用,这就需要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要分清主次,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上多下功夫,争取通过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7

  1、这个教学片段我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觉得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共同参与学*,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起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得更加主动,更加投入,阅读的效率也随之得到提高。

  2、我能够重视朗读和背诵的训练和指导,注重语言的积累。以读为本,熟读成诵,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课堂中我采用自由读,指名读,分组比赛读,教师范读,齐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津津有味。通过读,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课文语言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并且帮助学生积累课文中好的语言材料。熟读自然就能成诵,好的语句读熟了,有意识地让学生背背,强化一下记忆,有效地促进了语言的积累。

  3、这个教学片断只是起到示范作用,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培养阅读的兴趣。今后在课外阅读中,即使没有老师指导,学生也能很好的进行阅读。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8

  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文章语言文字优美,意境也美。而如何让学生展开想象体会荷花的美丽,如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语言文字的优美,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

  一、借助多媒体,朗读感悟,体会优美的语言。

  为了让学生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我重点抓住了“冒”字,让学生换词。通过与“长”“伸”“钻”“探”“抽”“挤”等词的比较,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冒”字用得好,好在它不仅写出了荷叶的多、大、圆,还写出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拟人手法的运用还表达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多媒体里出现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一朵有一朵的姿态,正在盛开的,将要盛开的,含苞欲放的,在碧绿的荷叶衬托下,随风摇摆,生机勃勃,学生也像叶老一样被陶醉了。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二、抓住留白,发挥想象,指导说话写话。

  课文第四小节中有一处留白:“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抓住了最后的省略号,问学生,还有谁会告诉我些什么?提醒学生抓住清晨荷塘的时间和地点的特点,展开大胆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回答:“蝴蝶飞过来,告诉我她要为我授粉。”“小鸟飞过来,告诉我,今天早晨它看到的事情。”“一只小青蛙跳到荷叶上,告诉我在池塘游玩的乐趣。”等等。

  作者站在荷花池边,产生了无限美好的遐想,他动情的描述也打动了我们。如果此时,你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会看到、听到、想到些什么?孩子们有的看到了游人荡舟荷叶间,听到了他们的欢歌笑语;有的想到自己变成了一朵荷花,正在翩翩起舞。

  这节课,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进入美的境界,与文章产生共鸣,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受到熏陶。但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精炼。课堂教学中,点拨语、评价语等语言设计,还不够到位,必须好好斟酌,应该更有针对性。今后要努力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9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的情形,以及“我”沉浸其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我着重于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朗读感受、想象感悟等手段使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闻着荷香,走进课文

  课前,我布置学生们去了解荷花的资料,并在课堂上与大家一起交流,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资料的能力。课上,出示荷花的一系列图片,让学生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视觉享受,苍翠欲滴的荷叶、含苞待放的荷花……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心情也是非常愉快的,仿佛已经闻到了那一阵阵淡淡的荷叶香,悠悠的荷花味。

  但是,由于农村的孩子课外知识比较贫乏,也没有电脑网络等途径去了解信息,因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进行资料的收集,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但是,在配乐欣赏完荷花之后,学生们似乎进入了状态,也缓解了之前的尴尬。

  赏着荷花,心灵旅行

  叶圣陶笔下的荷花千姿百态,各有各有的风采。当讲到“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时,由于已经理解了荷叶碧绿如圆盘,因此,对于“冒”字的理解,学生们各抒已见:“冒”字把荷花当作人来写了,真形象;在那么多荷叶中白荷花“冒”出来,真是特别……一个“冒”字,学生们已经读出了荷花的美丽,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文中描写各种荷花开放时的姿态采用了“有的……有的……还有的……”句式,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荷花绽放时的状态,既形象又生动。但是,一池荷花又怎么会只有这三种姿态呢?于是,我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们也学着课文的写法来说一说还会有哪些荷花开放的姿态,由于欣赏图片时有了一定的'印象,因此交流的时候,学生们也有内容可说。

  想着荷花,流连忘返

  我们说,语文学*能够让心灵旅行,应该说,本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们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但是,一堂如此美好的语文课又怎么能够以一节课的结束为终点呢?

  于是,在学完了荷花的各种姿态之后,我以这样的一段话作为小结:“是啊,今天我们领略的是荷花的别样美,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是怎么样的心情呢?下节课,就请你来谈谈你的感受吧!”让学生们带着一种对下节课的期待走出课堂,走出这一池荷花,但是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那淡淡的荷香,以及难以忘怀的荷花。

  另外,在学生们谈到自己的感受时,语言较为贫乏,而我也没有做到及时点评,使得教学过程流于形式,而且没有把握好时间。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 10

  《荷花》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夏日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盛开时的情景和“我”看荷花时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课语言文字优美,因此,在学*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悟的方法,并且尽量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把自己也想像成一朵荷花,因此,我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来进行,比如,在教学中文中的第四段,我让学生想像作者看到荷花,感觉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作者是看到了白荷花的样子非常美,把自己也想象成了荷花,尤其是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是说荷花瓣随风飘动的样子,想像成了自己美丽的裙子,更能表现荷花的美丽,作者看着看着都把自己给忘记了。紧接着,作者由动写到静,又展开丰富的想像,蜻蜓飞过来,小鱼在脚下游过,我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还有什么小动物会告诉我什么呢?学生想象丰富,并且练*了排比的句式。

  不足之处,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4)

——三年级下册翠鸟教学反思3篇

  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这种活泼泼的氛围中努力学*和探求。

  一、扣读导悟,读出情趣

  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朗读训练,积极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并且,扣读导悟。

  如果说兴趣是语文教学的敲门砖,情趣则是语文教学的精神催化剂。朗读训练中,我非常注意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如“听你读,我怎么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注意,这时静极了,读到‘小鱼,连呼吸都要屏住。同学们小声练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体会‘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看应如何读出变化。”“我听你不像老渔翁,像二三十岁的打鱼的人。下面听老师读读,猜猜我这个老渔翁有多大岁数。”

  我力求用戏剧的语言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然后引导学生读书感悟。这样,学生初读不但做到“正确、流利”,甚至于还做到了“有感情”。

  二、以画见悟,画出情趣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语文情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有所依托方能显现出来。于是,我设计了师生画翠鸟的教学环节。

  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画翠鸟是手段,按顺序、有感情生动描述翠鸟的外形特点则是目的。让学生画翠鸟、描述翠鸟,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这段外形描写,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

  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长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只翠鸟,你觉得你什么样?”一个“你”字的发问,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对形象的猜测。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加强了学生学*的兴趣。

  一、一个“你”字的发问,引导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

  产生了换位移情的功效。随着对文字的感悟,丰富了教材的内涵。

  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元解读。

  语文科学的独立之处在于它不象教学,有一个标准答案。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是丰富的,对每个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的深度、广度是不同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所以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

  学完《翠鸟》一课后,学生可以有多种体会,如认为翠鸟可爱,要爱护翠鸟,自己要努力学*,快长本领,去研究翠鸟……

  在课尾我设计了一个富有艺术性的环节:“此时,你对想捉翠鸟的想法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翠鸟,你想对那些想捉你的人说些什么?再次换位思考,使学生的情感由感性(对翠鸟的喜爱)到理性(爱护益鸟,保护大自然的升华,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翠鸟》是九年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二组的一篇讲读课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主要介绍了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描述了翠鸟的外形,二、三自然段描述了翠鸟活动的特点,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翠鸟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在教学中,我紧抓三步:

  1、三年级是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除了要继续进行词句训练以外,段的训练是阅读训练的重点。在段的教学中,我抓住一至三自然段为重点,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在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前,引导学生回忆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时,作者的写作顺序,而后放手学生自读,带着问题,往往比“空读”要有实效。以读导悟,只有学生读准了,读会了,才会去思考,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理清写作的顺序,抓住各部分的特点,最后达到感悟升华。

  2、抓住学生思维成长规律,促表象思维为理性思维,读写结合。学生初步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但生活阅历比较浅,所学知识有限,思维特征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本课第一自然段对翠鸟外形的描写虽然栩栩如生,但因学生从未见过翠鸟,所以仅凭文字介绍依然无法使翠鸟的形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变得鲜活起来。至于*作训练,学生虽有尝试的兴趣,但因刚开始接触,缺少方法与经验,写作前往往不会观察,写作时抓不住主要特点。

  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的优势,逼真地展示翠鸟形象,突出作者的观察顺序和翠鸟各部分的特点,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理想的思维环境,使学生建立清晰的认知表象。针对教材特点,教学这一段时,教师把着眼点不单放在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而是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作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更学到了*作方法,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

  3、积累很重要。学生每学完一篇文章,我总会强调他们的词语积累,比书写,比正确率,比谁找的和老师找到的最多。以此促进学生词量的积累。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5)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教学反思简短3篇

  《荷花》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来感受荷花的美,来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在上课之初,通过多媒体展示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欣赏,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喜爱。在学生情感调动起来以后,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语气及停顿。然后,我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闻荷花——看荷花——变荷花(想到的)。

  课后我仔细回顾了这节课的过程,学生之所以能够很快走进文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在这几点上做得比较好:

  1、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我在“看荷花”一节的教学上花较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2、丰富的想象还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鲜明的表象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还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只有学生对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给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鲜明的表象在强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跃起来,升腾起来。所以,在学生学*“看荷花”时我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了解课文。最后在“赞荷花”上下功夫,用赞美之情把美好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朗读能把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言,是把学生引入情境,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会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引导学生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而且还出现很多细节问题,如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第四自然段(变荷花)上,不断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今后在类似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该简洁的环节就简洁,该具体的就具体。

  《荷花》是统编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课文写了我在公园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如痴如醉,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景。

  我充分利用了101PPT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想象,与文本深度对话,从而感悟到荷花之美,体悟写法之妙。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去实施。

  一借助101PPT,加强互动,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本课时,借助101PPT的批注、视频播放、图片上传、手机跟拍等功能,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感悟荷花的`姿势之美,同时*得作者的写作方法。借助音频播放功能,创设良好的情景,鼓励学生美美地朗读,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能力。借助聚光灯、画笔、图片上传等功能,鼓励学生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学*成果,同时体悟作者的写作方法,扎实推进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本课教学中,利用101PPT的各项功能,实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多媒体之间的有效互动,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整体感知课文后,自由朗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画出你认为最优美的句子,交流感悟。在表现荷花不同姿态时,我圈画出重点词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荷花的不同姿态,既训练了组织语言的能力,又积累了文中优美词句。通过音频和视频播放荷花的美景,使学生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一句,我抓住“冒”字教学,通过换词法让学生理解“冒”的意思。在教学第四五自然段作者的想象时,我采用了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荷花的美,并展开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做到了读写结合。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如此,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活力与灵气。

  回顾《荷花》这堂课的教学,觉得有成功更有不足,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备课思路进行的,从导入到新授再到重点突破,较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不仅要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更要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比我出色。他们对词句的品读和感悟有一定的深度,而且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尤其是对“挨挨挤挤”、“冒”、等词的探究,让课堂实现的真正的“对话”,给课堂带来了生机。

  文章语优句美,充满想象,让人读后能身临其境,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能好好体味文章语言文字的美,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那一池婀娜多姿、千姿百态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通过采取多种多样的读书形式来激起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个人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学生们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得津津有味,声情并茂,似乎自己也变成了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

  在教学中,我积极创设情景,营造民主、*等、开放的氛围空间,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开展合作学*,通过讨论,把各自在独立探究中的发现进行交流,从而生生之间互相启发,互动地学。然后,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汇报,学生在悉心倾听中发现见解的异同,比如让学生谈谈欣赏荷花后的感受、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书。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使学生学*积极性较高。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6)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备课时,在反复深入研究教材后,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抓住描写陶行知先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陶先生对学生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特点;4、凭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感悟,了解有关蜻蜓的科学知识,懂得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激发学生保护有益动物的情感。

  在此目标的指引下,课上我出示了自主阅读提纲:A:认真读课文,思考:从陶行知和孩子们的对话中,你对蜻蜓有了哪些了解?找一找,画一画B:仔细读文,陶行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儿知道的?C:学*了这上课,你有哪些收获?请与同学一起来分享。我认真聆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展示,与孩子们一同探究着、感悟着。学生们渐渐地喜欢上陶先生,我也在努力地学*着陶先生,在学生中倾听着、启发着……在谈学*收获时,学生或谈蜻蜓,或谈保护动物,或讲陶先生的人格,看来他们的收获还真不少。而我也从这节课中更好地理解了陶先生的话:小孩并不小!谁若说小孩小,他比小孩还要小。从陶先生的身上,我又一次明白了教育的真谛:真正的教育不是告诉,而是启发与诱导。

  这是一个开发学生智力的有趣的故事。我首先创设一个类似情景:如何用最少的钱装满整间屋子?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而导入本课的学*。

  课文篇幅短小,文字也比较浅显,但讲述的道理很有启发性。我就放手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让学生先参照课文提示,明确学*要求,独立阅读、思考,在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全班学生交流、讨论。

  在学生广泛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提示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开阔学生的思维。如:画出《山深藏古刹》《十里传蛙鸣》。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的重点部分时,要抓住“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不同的态度来学*。在表现“我”的态度时,引导学生抓住“我没好气”、“心里不高兴,暗暗怪奶奶偏向他们”,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出“我”对小伙伴埋怨、责怪,对奶奶的不满。在体会奶奶的品格时,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奶奶的“动作”、“语言”。例如:“走”、“扶”、“揉”、“回过头说”,让学生体会出奶奶心肠好。“有果子大家吃才甜,让乡亲们尝个鲜,杏儿就会越结越多”让学生体会出奶奶的善良淳朴。最后我进行总结:同学们以后写作文要想体现一个人的精神或者品质时,就要学会抓住这个人的“动作”、“语言”、“神态”、“衣着”等来表现!为了让学生学着运用这种方法,课后布置了一个小练笔:谁是你最熟悉的人?抓住动作表现人物的品质。学生能仿写得不错!

  自己是唱着《小燕子》长大的,《燕子》这篇课文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经过了这么多改革,它还是被留了下来,证明还是一篇经典课文,怎么教呢?当年我的老师是怎么教我的已经没有印象了!我又会给我的学生什么样的感受呢?对于开学的第一节课我自己很重视,想给孩子们耳目一新的感觉。于是从字词到标点,从表达方式到生字书写我都作乐精心的准备,万事俱备只东风了。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对春天的喜爱和燕子的喜爱之情。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充分突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

  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自主参与的机会。如:在观赏了春天美景以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并通过自学的方式,从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烂漫的词句,通过朗读来感悟到春天的美丽和充满的勃勃生机。在学生学*第二段课文时,让学生自己来说说你是从哪儿看出燕子飞行的轻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灵活地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展示。

  2、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

  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如:在理解 “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说出了:“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等优美的诗句。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课文重点段落是写燕子飞行和憩息的两段文字,如何体现新课标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唤起情感的共鸣,最后一自然段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蔚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远远望去这多像五线谱啊。小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休息了?? 师:你们看,它们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正做着快乐的梦呢。你们猜猜看,它们梦到了什么呢? 学生1:它们梦到了美丽的春天,柳树绿了,桃花红了??

  学生2:它们梦到了自己从南方飞到这儿时所经历的困难??

  学生3:燕子宝宝梦到了,妈妈刚才是怎样教自己捉虫的??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这就是要求我们在教

  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寓创新能力的培养于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在这一教学片断中,我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机会,唤起学生与作者与文本情感的共鸣,在教学中我并不抹杀学生个性化的见解,而是让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我让学生想像落在电线上休息的燕子会做怎样的梦。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像是伟大智慧不缺少的属性。”在人的智力的活动中,想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前,我在教这一自然段时,学生往往想像燕子谱的就是赞美春天的歌。而这次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多次与文本对话,鼓励学生联系生活、联系已学知识、联系已学课文,充分发挥想像。不难看出,在这一教学片断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学生有书写障碍怎么办?

  在我们的认知里,不会写的是能力问题,而不写作业的绝对是态度问题。而对这一类学生我们是怒其不争的同时又有些厌恶的,偶尔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学生怎么这么懒呢?”

  也许,有一部分学生真的很懒,但很多学生都有一些学*障碍,并不能让我们以一个“懒”字遮盖住我们的无能。是的,我得承认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我甚至无法发现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学*障碍,我只能以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地帮助他们。至于最后的结果,谁知道呢?但,我相信只要他们在进步,最终会离开我自己也能努力前行吧!

  小苗,一个山区的孩子,虎头虎脑的,有些憨实,问起他什么总会眯着眼羞涩地一笑。他的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在外卖保险,算是村子里的能人,写了一手漂亮的字。我从一年级起教小苗的。拼音部分写的作业不多,我没有在意。渐渐地,我就发现他的作业总有些慢吞吞,于是我有意识地减少他的作业量,偶尔我会在教室等他写完作业再放他离开。我想不能让孩子在起跑线上就掉队吧。在我的严密监督之下,小苗的一年级险险地过关了,成绩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差。写作业慢的原因,我思考了一下,认为是他注意力不集中,有段时间还查了查感统失调综合症。但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确定他是哪种原因。

  二年级,要学的字成倍增加,学生们很吃力,当然也锻炼了他们。而我们两班合为一班,班级人数的增多让我也很吃力,当然也锻炼了我。但是,对小苗或者还有几个学生我无法再像以前一样看着他们完成作业了。后来,他们的作业有时是没完成的,我有些担心,但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折腾他们,也实在不忍心把他们的休息时间也占用了。毕竟,快乐的童年回忆是那些知识所无法填满的。我纵容了自己,也纵容了他。于是,付出与回报成正比,他原本就很难掌握的字崩溃了,提写20个字能对4个还算是很努力的结果了。说实话,我很吃惊,他就算反应较慢,这也太离谱了。何况,数学老师说他的成绩还可以,不算太好但也不错。而他写的字很显然是不太协调的,与他爸爸的字简直没法比。我想他的家人看到他这样的字也有些不能接受吧。

  我自然不想他的字再如此错下去,老师们不是常说吗“字都不会写还会做什么?”我该怎样帮助他呢?他的症结到底在哪呢?注意力不集中?手眼不协调?感统失调?我不知道,但我会最笨但有效的办法。事实上字的记忆书写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脚踏实地一点一点来记。这也是有些学生,尤其是所谓的“懒”学生语文学不会尤其是字写不好的原因吧。我在他每天上自*课的时候,单独给他提写,每课一次,每次错误的他再写,我再

  提,直到这一课他全部能听写正确。就这样,我给他提了十几课,他逐渐地能够对的多一些,一课的字词他能在两次后全部记住了。看着他的羞涩的笑,我想他是高兴的吧。但是,这样挤时间,真的会有用吗?还是很累的,因为我毕竟不是只有他一个学生。他现在对字的畏难情绪减少了些,但学*的动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自己学*。于是,我找了个学生来做我这份任务,算是让自己喘口气。

  后来,我又检查了他前面提过的字。大家猜猜结果?我有些欣慰又有些难过。这么说吧,20个字他现在能对6个左右,比原来是进步了,但我给他提字时可都过关了啊。我郁闷极了!!不是没想过遗忘规律,可人家写字他也写了啊,怎么就不储存呢?说实在的挺老实的`一个孩子,原来虽然慢但他从来不少作业除非我说了。但现在他不想写了,谁都可以理解看不到希望的努力太难坚持,何况他只是个孩子。但我该怎么办呢?继续下去吗?我尝试给他家里人发信息让他们也在家里给他提写,还试着让他们做做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但回音却很少,或者家里人也很忙,还很宠他,拗不过他吧。

  面对这种情况,我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坚持多久,我很想不放弃不抛弃,但我的精力也很有限,另外五十多个也需要我去关注。他的字依然很脏,我依然会努力去尝试,但我也看不到前方到达的会有多远,尽管我会微笑着告诉他每学一点都是进步,离目标更*一步。或者,这也是我的心理支撑点吧!

  核心提示:《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感知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品词。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细读想象,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并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

  《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这节课,我重点抓住《珍珠泉》一文中对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的描写做文章,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产生更深的印象,诸如泉水的“绿”、“深”、“清”。水泡的“色彩斑斓”、“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作者如何写“绿”、如何写“深”、如何写“清”,如何写泉水冒水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1、泉水的特点。泉水的特点是:绿、深、清。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那样清,清得能倒映出 ()。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 ()。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读书能力教好的学生读原文,其他生想象画面,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2、有趣的水泡。课文从水泡的形、动、色三方面介绍了水泡的有趣。在学*水泡的形时,我让学生充分谈感受,又重点指导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受重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水泡的颜色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读懂了什么?水泡的颜色多从哪看出来的?怎么读?从读中品味水泡的美感。

  3、通过以上的学*,学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喜欢珍珠泉,同时我也感受到学生也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眼清泉,在他们心中有了一种表达需要。这是因为我设计了:假如让你介绍珍珠泉,你会用什么语气介绍,什么心情?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以作者的身份读出自己的感受,全文的朗读一气呵成.

  4、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

  本课的课后给了一个资料袋,里面介绍了我国各具特点的泉,为了扩充知识,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找到介绍的泉水及特点,在学生的汇报中,我又及时补充图片加深视觉上的印象。同时,补充了我国的五大名泉。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抓住阅读,培养语感,体会“冒”字。

  荷花这篇文章对于阅读教学来说是十分合适的文本材料,课文中许多地方都有着深厚的情感流动,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文本阅读的掌握,让他们用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

  那么如果去有情感地体会课文呢,这就要去抓住一些重点的词句,进行分析,体会,对词句进行一定的品读,研讨,深入到文本中去。对挨挨挤挤、冒、露这些具有特点的词语的分析,来体会荷花的形态,在学*冒这个词语的时候,我让学生当自己就是荷花,我问学生:荷花荷花你为什么要冒出来呢?学生有的回答:荷叶挨挨挤挤的,我只能冒出来呢。有的回答,我想早点呼吸到新鲜的空气,看看美丽的天空。有的则回答,我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既是对冒这个字的形象解释,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读读、画画、说说,品读课文,感悟语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课文第2小节时,我采用了创设了读读、画画的学*活动,抓住这节中的一些精言妙语——描写荷花各种形态的句子,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荷花姿态的婀娜,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进行诵读。当看到学生读书目在纸上,心人书中时,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荷花的各种美姿,激发学生地的兴趣,我让学生选择你喜欢的荷花的姿态画一画,说一说,通过动动手,动动口,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内化,使学生从文本的语言中感受荷花的美,体会作者的情,在赏读中培养审美语感。

  3.拓展思维,激发想象,积累运用。

  在第2小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欣赏一池娇艳多姿的荷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荷花的美,体会到小作者为何会陶醉在其中,从而达到读者、作者、文本三者之间的共鸣。这样,学生才能有感而发,有话可说。而后通过媒体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说一说:蜻蜓和和小鱼会对我说些什么?让学生用学到的课文语言来赞美荷花,并因此转化为学生的语言背景,进入潜意识之中。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学*第二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形式,来仿写其他的花。在这个任务上,我首先是让学生先去熟读课文是怎样用有的……有的……有的……来描写荷花姿态的,分成了几种,学生很快就归纳出有三种,一中是没开的,一种是开了两三片的,一种的全开的。接着我又让学生想象下,荷花池中除了这三种姿态的荷花,还有没有其他的荷花了?如果你是荷花,你想怎么样地站在荷花池中呢?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有的说: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说,有的荷花仰着头,挺着胸,向大家展示自己美丽的身姿。有的说,有的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到这里为止,我先用有的……的句式让学生学会了说荷花。

  接着我让学生想象下,让你说说其他的花你会吗?也说说其他花的三种姿态,好的学生马上就能够举一反三,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说,这时候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用用替代法,把荷花替代成其他的花,这样一些思维不开阔的孩子也能够试着说一说了。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对于任务我也有着不同的目标。

  针对优秀学生的要求:能够自己选择一种花,自己独立完成,最好有自己的语言。

  针对中等学生的要求:在学*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曾经用有的有的,说过集中荷花,可以把其中的荷花替换成其他的花。

  针对学差生的要求:参照课文第二自然段,直接用其他花替换荷花,其中要注意点是,只有荷花有莲蓬,如果需要写桃花则不能写叶子,桃花先开花后长叶子。

  这样就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快进入课文角色,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本课对荷花的描写有绝妙笔墨,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留出小练笔的时间,但是由于给学生留的朗读的时间较多,小练笔就舍弃了,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还应该做到有所取舍,要抓住课文这个例子,做到有针对性地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更要切实以教材为例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展示荷花图片,导入新课。然后理解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喜欢这一句话?应该怎样去读?指导朗读。接着让学生把三种姿态的荷花用一句话连起来说一说。板书:香、多、美。想象:荷花还有其他的姿态吗?假如你就是碧绿的荷叶,洁白的荷花,生长在池塘中,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最后创设情境,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让同学把刚才那种奇妙的感受告诉大家(学生发挥想象,谈感受)

  这篇课文以第一人称叙述了一个受伤的小女孩和一只受伤的信鸽(雪儿)之间的爱心故事。通过“我”对雪儿疗伤,并细心照料它,直到完全康复后,“我”满怀深情地将它送上蓝天,表现了“我”的真诚、善良。根据课文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完成这篇课文的教学:

  一是出示图片,激情导入。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鸽子图片和资料,利用多媒体从视觉上吸引学生注意力,鸽子美丽的外形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详细了解鸽子有关知识的欲望。同学们带着喜悦的心情开始对文本的学*。

  二是细读课文,朗读感悟。教学中通过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培养学生语感,使其受到感情的熏陶,产生情感共鸣,感悟出“我”对雪儿的关切、怜爱之情,以及为它重返蓝天而快乐自豪的心情。

  三是总结全文,迁移拓展。这篇课文写了文中的“我”在与雪儿相识相伴的日子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文后我进行启发提问:“你有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吗?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把它写下来好吗?……”教学时我突出强调信鸽的特点,让学生不仅只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多的知识,使学生学中用,用中学。

  教完本课,感觉以下几方面教学效果较为满意。

  1、研读教材深透。品读“爸爸说雪儿是一只信鸽……”这段时,我抓住爸爸说的“不怕任何艰难险阻”“飞越千山万水”“忠实传递信息”“蓝天信使”等关键词,引导学生体会在广阔的天地里搏击风浪的信鸽那勇敢、机智、坚毅的品质。通过仔细研读,学生竟悟出了爸爸话语的内涵,有的同学说:“爸爸赞扬信鸽,实际上也是在鼓励自己的女儿要像信鸽一样,不怕任何困难,争取战胜困难”;也有同学说:“小女孩也会忘记脚伤疼痛,漫步在明媚的春光里,望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多么鲜活的语言!同学们发现了别人读不到的东西,产生了对信鸽的敬佩之情。悟出小作者从受伤的白鸽重新飞上蓝天得到启示、鼓舞。

  2、朗读体会到位。这篇文章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真情,学生朗读得非常有感情,不仅深刻体验到“我”的喜悦心情,而且从中觉悟到善待生命的感觉竟是如此美妙!从而在愉悦中不知不觉地提升自己的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通过引读“爸爸、妈妈每天要去上班,家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冬天过去了,我多么向往外面那明媚的春光啊!”句中“只剩下”“多么向往”用得贴切传情, 仅重读这些词语,学生就悟出了小作者的孤独、期待之情。“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

  ---我和学生一起津津有味地朗读,读出了人鸟情深,读出小作者与雪儿形影不离、十分亲密的伙伴关系,把小作者心中的忧伤“读”得荡然无存。

  为点燃起学生情感的火花,我出示“展翅飞翔的雪儿”图,同时出示文中内容:“啊,我为雪儿欢呼!你看它那翅膀,被春风高高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我启发提问学生:“看到雪儿痊愈了,你是什么心情,你能以这样的心情朗读这段话吗? ”

  ---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很自然地表达出了文中的感情。接下来我要求学生可以边读边配上动作。学生连声叫好,模仿雪儿飞翔的样子,边读边演,很是投入。

  3、惊诧于学生的解词能力。以前我没有重点单独训练学生的解词能力,只是联系上下文简单说一说字词表面意思,没想到这次同学们不用查书,竟然把词解得那样贴切。如“敷药”,同学们说就是往伤口上轻轻抹药、擦药的意思,不让伤口发炎。还做抹药的动作,而且用上“轻轻”体现出对病人的关爱之情。再如,“信使”,学生说,是以前奉命令传达消息担任特殊任务、使命的人,就是现在送信的邮递员。

  ---说得多好!竟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把词语概括得生动、准确。

  4、结合文本,拓展有效。 读“你看它那双翅膀被春风高高地托起,在蓝天中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这句,我让学生体会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有的学生提出问题:雪儿真的在画弧线吗?于是我让学生想象鸽子飞翔时有哪些优美姿态。有的同学说它会一个俯冲,掠过河面,又飞上蓝天;它会穿过云层,向太阳飞去;它会在蓝天上空来回盘旋……

  ---我趁机总结说出:这么多的花样,真是一道又一道美丽的弧线!巧妙地突破了难点。

  读到“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时,我提出问题:小作者和雪儿相依相伴了这么久,现在要分别了,你听懂它在叫什么吗?小作者此时又会说些什么呢?有的同学说,“雪儿望望我,好像在向我祝福,祝我早日康复! ”“谢谢你精心照顾我,我会回来看你的。”还有的同学说“小作者会说,雪儿,你飞吧,蓝天才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雪儿,你会飞得更高!再见!”

  ---这些适时的拓展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美好的想象空间里遨游。也把课堂气氛推上了又一个高潮。

  这堂课师生互动,通过学*本文同学们不仅体会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还学会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从小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反复地诵读中,体会到人应该关爱动物,关爱生命,与动物和睦相处,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本课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朗读;如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挥想象、联想能力探索与课文内容有关联的知识点;如何引导学生有兴趣地主动学*,让学生敢说、乐说。这都是今后教学中需要着重努力的方向。另外我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普通话水*不高,在想象说话这一环节有语言表达不清楚的现象。在今后教学中,我会针对学生的不足,加强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学*能力。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7)

——三年级荷花作文菁选

三年级荷花作文锦集8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荷花作文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夏天,烈日炎炎,我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在路上,我看见

  在一条小溪里长着许多荷叶和荷花。夏天,是荷花盛开的季节,也是荷花飘香的季节。

  首先看到的.是荷叶,一片片荷叶在小溪里挨挨挤挤。荷叶的颜色不是碧绿就是墨绿。在这些荷叶中,可以看见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有的已经全开了,有的只开了几片花瓣,有的还是含苞欲放的花骨 朵,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一阵风拂过,小溪里的荷叶和荷花在风中翩翩起舞,犹如一个个穿着粉红色衣服的姑娘在跳舞一样。

  这样的景色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荷花出污泥而不染。”在哪里都一样。——题记

  小时候,在我们家楼下,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子,清清的水,小鱼儿在水里欢快的游来游去,池子边,一棵健壮的大柳树站在那里,风一吹,大柳树摇着绿绿的、长长的、细细的辫子,别提有多美了!虽然别人都说这个池子很完美,但我觉的,还少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我一直在想。直到有一天,我从一本书上看见了《季荷》这篇文章,我才知道池子里缺少的是荷花,是生机勃勃的荷花!于是,我把几颗莲子扔了进去,并且每天都去看它,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天、多少个月,池里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我有些失望,渐渐的把它淡忘了。

  莲子没有变,池塘却变了,原本清亮的水变的乌黑混浊,小鱼儿翻起了白肚皮,许多垃圾漂浮在水上,还到处都是垃圾青苔,大柳树也被砍了,池塘里还不时的发出一阵阵恶臭,然而,奇迹却在一个夏天发生了,乌黑的水面突然冒出一个嫩嫩的叶子,难到,是荷叶?我有点高兴,为了证实我的猜想我便继续观察下去,事情果然不如我所料,没过多久,荷花就开了,红艳艳的花瓣簇拥着嫩黄的'小莲盆,四周都散发着荷花的清香,与水是明现的对比,每当夏天,我就在这里静静的吮吸着荷花的清香,这时我才真正的理解到“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这句话的意思……

  听说北山的荷花又开了,今天妈妈答应领我一起去看荷花,心里真有说不出的高兴。

  一进园门,呵,好多的人啊!人们一群两个一伙,像潮水般涌来。路两旁的苍松翠柏,向人们点头致意。花坛里的鲜花,争芳斗妍。在阳光的照耀下展示着娇美的容貌,逗引着蜜蜂和蝴蝶在这里翩翩起舞,然而这些已经不足以吸引人们了。

  盼望已久的荷花池终于出现了,我和妈妈加快了脚步,径直向荷花池走去。来到荷花池边。啊!我被这美丽的荷花给迷住了。看吧,满池的.荷花似婷婷玉立的少女,身着绿色的舞裙,在微风吹拂中翩翩起舞。

  我的家乡在铝庄,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景点“荷花池”,每当春天的时候,荷花就会开的。

  我来到荷花池边,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池里的'蜻蜓在翩翩起舞,旁边的树木郁郁葱葱,那悄悄开放的花朵,给荷花池编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花环。荷花的花瓣像雪白的天使,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像一个个小天使。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小鱼在水里游着,好像在找一朵最好而且最美丽的荷花。

  我突然觉的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天使一样的衣裳,站在微风里,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停了,我静静的站在那。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荷花轻轻的赞许我昨晚做了好梦……

  不用说我是多么喜欢荷花池了,这就是荷花池,一个又干净又美丽的荷花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说的就是荷花。

  夏天的时候,荷花开得很漂亮,荷叶绿油油的。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荷花公主和荷叶王子邀请了金鱼小姐、鲤鱼公子来参加他们的舞会。

  舞会开始了,王子邀请公主来跳舞……青蛙自然也不会少啦!它就是乐手。蝌蚪就是大名鼎鼎的钢琴家。

  公主用优美的舞姿跳着舞。我在看她的时候,她仿佛对着我俏皮地眨眼,对着我说:“来吧,我们一起来跳舞!”我沉醉在美丽的荷塘中,与他们一起翩翩起舞。

  我似乎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穿着粉红色的公主裙,站在月光下,一阵凉风吹过,我摇曳着与其它的荷花一起跳舞。粉红色的公主裙随风飘动,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的.站在那,月光好像也在对我说你跳的好美啊,你的裙子也好漂亮啊……

  过了一会儿,我才想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赏荷呢。

  如果眼前的荷花是一幅美丽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的是了不起!

  你是不是觉得这些荷花很美呢?

  你看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吗?你看过周敦颐的《爱莲说》吗?如果你没看过,没关系,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篇文章中的主角-------荷花吧。

  荷花的花有粉红、白、红这三种颜色,各有各的特点,每到夏天----荷花开放之时,各种荷花便争相开放:红的似红霞;白的如白雪;粉的'更是像闺中美人涂抹了胭脂,亭亭立在池塘里顾影自怜一样······荷花不仅美丽,而且它全身都是宝!荷花产的藕既能生吃,又可做菜;藕结的莲子,既是甜香爽口的水果,又是清热解毒的药材,就连荷叶都可以泡茶喝! 哦!我喜欢荷花!

三年级荷花作文 篇7

  炎炎夏日,树上的知了叫个不停,空中弥漫着炎热的空气,唯有那池中的`荷花井然有序的竖立在水中。显得格外得优雅。

  当我漫步在嵌满了鹅卵石的小道上,花香伴随着一阵阵微风向我迎面吹来,我加快了步伐迎风而上,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水池,池中央长满了碧绿的荷叶。一张张雨伞般大小的荷叶,紧紧地挨在一起,荷叶之间露出了一个个嫩黄色的小莲蓬。时不时还长出了几朵粉红色的荷花,是那么的精致与美丽。

  青蛙呱呱地叫着,此时的空气似乎也凉爽了一些。我带着喜悦的心情离开了荷花池!

  我喜欢荷花,春天的时候,它只有一片片又圆又绿的荷叶,一片片荷叶就像一把把小伞,为小鱼小虾们挡雨。那时候它们还没有一点芳香,走过的人都不想多看它们一眼。

  夏天一到,在无数荷叶中冒出了一个小东西,几天后才看清楚那个小东西原来是荷花;荷花慢慢长大,变成了花骨朵,花骨朵就像一只毛笔,最后花终于绽放了,发出了淡淡的芳香,路边的人被陶醉了,停下来都不想走了,就想在这美美地睡上一觉。小鱼小虾们也被陶醉了。荷花里有好多花蕊,花瓣就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荷花就像一位战士,不管刮风下雨都无法折断它。

  秋天到了,荷花慢慢地落了,荷叶又变成了一个孤独的`孩子,但荷花离不开荷叶,也含泪说:“荷花妹妹等等我,我来了。”

  这就是我爱的荷花,特别是夏天的荷花,因为每当我看到荷花,所有难过的事情都会走开。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8)

——三年级下册燕子教学反思(10)份

  《燕子》是一篇散文。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作者把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文章内涵。我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进教学的形象性。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播放课件,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后来我又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在本课教学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自主参与的机会。并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如:课文中,作者用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吗?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来得很快,到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我还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已看到的场景由此展开联想,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整节课气氛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我引导学生从观察画面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动机,再到组织学生自读交流,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等参与者,学生始终是学*的主人。我适时点拨,为学生的思维起着“搭桥引线”的作用。同时让同学们运用本课的写作方法进行小练笔,锻炼孩子们的创造思维,提高写作水*。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

  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包括青草、柳叶、鲜花、燕子、蝴蝶等在内的精美画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所描写意境的直观感受,感悟到了春天的特征。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这些生活经历有限、生活感受肤浅的低年级学生更形象地认识了春天,感悟了春天的美好。

  结合生活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学*文章第二段中:“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语句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赶集的场面,让学生展开想象,那些花呀、草呀就像人们赶集一样聚拢着。让学生想象落在电线上休息的燕子和五线谱共同点,让学生想象这正待演奏的赞歌会是怎样的歌。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发言,有几位学生还用上了拟人手法,说得非常生动形象。在此基础上,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他们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课件展示了丰富多彩美景的图片并辅以课文内容,创设了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兴趣,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在这种氛围中,抓住重点语句,学生展开想象,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由于学生课前进行了预*、朗读,课堂上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在课文朗读方面有欠缺,以后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练*。

  《燕子》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有的飞到柳枝间,还有的停留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小燕子》将孩子们带进美好的童年,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并巧用课文插图,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写作方法。

  二、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感,彰显师生的风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在学*拟人句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积累的或是自己创编的拟人句,并分析这句子的好处,让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集中汇报交流,不仅增强了合作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春天的美好,借助具体语句来想像燕子的优美姿态,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来描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从而达到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学*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2.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学*第一课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预*本完成预*任务,昨晚布置了《燕子》的预*任务,今早检查孩子的预*本,发现有些学生领会得比较好,但仍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怎么操作。我结合几本比较好的作业,重新提出要求,希望在第一单元结束后,孩子们能真的做到课前充分预*。

  2.学*《燕子》一课,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我主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第一段是关于燕子外形的描写,我引导学生勾画出“羽毛”、“翅膀”、“尾巴”,出示去掉修饰语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的异同,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将句子写生动的方法,达到学*语言文字的目的。

  第二段,抓住春天的七种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我让学生逐句找出,勾画,引导学生学*作者描述春天的方法,为观察春天,描写春天的练笔做准备。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本来以为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可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性不高,文章只有几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显得没有生气。有可能是开学初,学生还没有进入学*的氛围中。就如体会小燕子飞行这一段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过”、“一转眼“横掠”……等体会到燕子飞行的轻快,有的也能从中体会到燕子喜欢春天,高兴了,还会变着花样飞行。

  三、不足之处

  课堂中,总有几个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大部分孩子没有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学*,是我要反思的。通过光彩夺目的春天气息,表达的情爱情节,没有体会出来。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由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接着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最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本节课描写的是春天的大自然的变化,以及春天里小动物的快活生活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开头引用歌曲《春天在哪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通过学生及教师课内外搜集的各种素材,从绿柳飞燕、鸟语花香、小草吐绿、潺潺流水中使学生亲身感受春天的来临,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为本节课之后的学*埋下铺垫。

  二、联系课文,兴趣学*

  《燕子》是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中教师借助《燕子》、《赞春天》这两篇一主一辅的课文,和学生共同探索春天的奥秘,既学*了课文中的基础重点,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通过燕子这一春天的标志在大好春光里的不同特点,更加衬托了春天的重要性,让两者成为了必然的联系。课文在赞美燕子的同时,又极大地衬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此时,课文的情感被激发的淋漓尽致。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读《赞春天》,情感再度激发,感受春天带给大地的美好与遐想。

  三、当堂检测,注重基础与表达。

  在学*完本节课的所有内容之后,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为之呈上本节课的评测练*,在本节课的回味中学生兴致勃勃的巩固基础知识又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特别是设计的小练笔使学生情感再度升华。

  四、情感升华

  本节课的结尾自由灵活,沉浸在春天的美景里,在音乐声中教师寄与学生深情地期望,使学生明白要做一个像燕子一样勤奋的人,抓住春天这个学*的大好时机,教育学生好好学*,天天向上。

  《燕子》这篇课文短小精悍,作者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燕子的特点和充满生机的春天的美丽。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可爱的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有的正在湖上飞行,有的飞到柳枝间,还有的停留在远处的电线上歇息,它们给早春的湖光山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特征,了解燕子的外形及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学*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生动地描写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力。

  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小燕子》将孩子们带进美好的童年,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并巧用课文插图,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中适时的插入课件,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写作方法。

  二、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以读促感,彰显师生的风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在每一段的感情朗读时,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必要的指导,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练*,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在学*拟人句的时候鼓励学生说出积累的或是自己创编的拟人句,并分析这句子的好处,让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集中汇报交流,不仅增强了合作意识,而且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锻炼了语言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学生的想象,在课堂交流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教学时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春天的美好,借助具体语句来想像燕子的优美姿态,并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语言来描述,让学生在想象中,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感受作者的细致观察,从而达到教学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燕子》这篇课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给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学*本课,一是要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象,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要学*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前我作了以下设想:

  1、学生在课前独学时读相关资料,了解燕子及春天的特点。

  2、认识10个生字、新词,学会在田字格规范书写13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的`观察顺序。

  结合教学设想与导学案,在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1、激情导入,激发兴趣。燕子,一说起来,学生就兴致勃勃,都非常喜欢。因此课前,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插图再现课文里的春光美,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学伊始播放学生耳熟能详的音乐视频《小燕子》,将孩子们带进美好的童年,带进充满生机的春天,并巧用课文插图,使燕子的形象和明媚的春光更具吸引力,激发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课堂检测、落实课前独学。课堂上,我首先检测学生认字词、朗读课文情况。在检测过程中,我发现有少部分学生在课前独学不到位,如本课字词不能全认识,课文朗读不正确不流利,更不用说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理解课文内容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没有充分地朗读熟课文,就无法轻松地理解课文内容了。如何让课前独学落实到位,这是我值得深思地地方。

  3、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说、练为主,以读促感,彰显师生的风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抓住每一个可以展示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听、读、说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及时的给与鼓励。因此,学生在认识生字、书写生字、划分段落层次、叙述作者的观察顺序时,都非常积极踊跃,课堂气氛热烈。不足之处在于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内突破独学过程遇到的难题。

  《燕子》是一篇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

  1.学*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体会状物文章的写作特点。

  2.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赏析,激发学生对美丽的自然景观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一、教学效果

  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1.在学*第一课之前,我先引导学生如何利用预*本完成预*任务,昨晚布置了《燕子》的预*任务,今早检查孩子的预*本,发现有些学生领会得比较好,但仍有些学生还不知道怎么操作。我结合几本比较好的作业,重新提出要求,希望在第一单元结束后,孩子们能真的做到课前充分预*。

  2.学*《燕子》一课,孩子们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我主要抓住关键的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体会用词的准确传神,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

  第一段是关于燕子外形的描写,我引导学生勾画出“羽毛”、“翅膀”、“尾巴”,出示去掉修饰语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两句话的异同,让学生在品读中体会将句子写生动的方法,达到学*语言文字的目的。

  第二段,抓住春天的七种景物写出了春天的.美好。我让学生逐句找出,勾画,引导学生学*作者描述春天的方法,为观察春天,描写春天的练笔做准备。

  二、成功之处

  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我主要要抓住重点词语,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品味、欣赏,直至背诵,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和内化。本来以为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可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言积极性不高,文章只有几个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显得没有生气。有可能是开学初,学生还没有进入学*的氛围中。就如体会小燕子飞行这一段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能抓住“斜着身子”、“掠过”、“一转眼“横掠”……等体会到燕子飞行的轻快,有的也能从中体会到燕子喜欢春天,高兴了,还会变着花样飞行。

  三、不足之处

  课堂中,总有几个学生是课堂的主导,大部分孩子没有参与性,如何吸引学生主动学*,是我要反思的。通过光彩夺目的春天气息,表达的情爱情节,没有体会出来。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首先由谜语导入新课。然后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接着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最后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你心中的燕子吗?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捏一捏、刻一刻、拍一拍(拍摄)……下周我们举行一次“燕子”展览会。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作者用词准确传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内涵的滋味。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下尝试:即是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学生的语言积累。人们常说,文学作品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这篇课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读懂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起来学,才能学得灵活,觉得透彻。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是说谁赶集?为什么这样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之多,给人以热闹的感觉。在学生观赏了春天美景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谈谈你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赞美春天;在让学生感受春风、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泼可爱时,让学生联系已学到的一些古诗词来说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说出了:“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等优美的诗句。这样不仅拓展了课堂的教学,更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本节课自我感觉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就是教学调控不够灵活有效,教学机智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要加强学*。

  我会在以后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使我的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核心提示:《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感知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品词。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细读想象,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并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反思菁选(扩展9)

——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设计(精选五篇)

  教材分析:

  《荷花》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按看荷花的顺序描述了公园里的一池美丽的荷花和我看荷花时的感受。全文不到400字,却把一池的荷花写活了,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的:

  一、让学生通过学*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

  二、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一、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二、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交流资料,让学生自由地交流对荷花的了解。

  2.播放荷花录象,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形象感知。

  3.谈谈感受:看完录象,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荷花吗?(亭亭玉立的荷花、婀娜多姿的荷花、千姿白态的荷花)

  4.教师引入:荷花真美啊,美得同学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也特别喜欢荷花,他还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公园里一池美丽的荷花,让我们随着作者到文中细细欣赏吧。

  二、潜心品读,领悟语感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流利。

  2.把你喜欢的段落绘声绘色地读给同桌听,让他和你一同分享作者优美的语言。

  3.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是自己的感受、体会,也可以是自己的疑问。

  4.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发言小结一下:瞧,同学们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大家说得多好啊,老师把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总结以下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己的感受,一方面是自己的疑难。现在,我们先来欣赏美丽的荷花。刚才好多同学都夸荷花很美,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你认为写得特别美的句子划出来,读一读,先独立思考,再与小组同学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5.小组学*、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你觉得哪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体会。

  生: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个句子写出了荷叶的多、大、绿。(出示课件,体会荷叶的挨挨挤挤)

  生:我觉得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个句子写出了荷花的不同姿态。(出示课件,体会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

  生:我觉得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个句子写得特别美,冒字用得特别好,它把白荷花写活了。

  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朗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别的什么不同的姿势?你们可以比一比,也可以说一说。

  (学生自由发言,比划)

  师:多么千姿百态的白荷花啊,请同学们有滋有味地把二、三自然段读一读。

  三、再创想象,拓展语感

  师:同学们,这么美丽的荷花,真令人陶醉啊。现在,你们就是这满池荷花中的一朵了,哪一朵最美你就是哪一朵。你们穿着雪白的衣裳,在微风中摇摆。现在,请同学们轻轻地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教师配乐朗读,学生用心倾听)

  师:啊,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刚才还有哪些小动物告诉你什么悄悄话呢?

  生自由表达:小鸟告诉我蜜蜂告诉我蝴蝶告诉我青蛙告诉我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多么美丽的荷花啊,连蜻蜓、小鱼、小鸟都被吸引过来了。请同学们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先在小组里读,等一下各小组推选读得比较好的同学来比赛读,看谁读得最好。

  四、拓展延伸,抒情表达

  教师引入: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们似乎闻到了那股清香,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让我们再一次有滋有味、全神贯注地来看看这美丽、动人的荷花。边看边想,你打算用怎样的语言来赞美这美丽的荷花。

  用课件呈现多幅荷花照片并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无拘无束、有滋有味地观赏。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可让学生用这样的句式说话:荷花!

  师总结:同学们,荷花是美丽的,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它能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依然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自然,热爱荷花,热爱生活吧。

  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画一幅荷花图

  2、写一首赞美荷花的小诗

  3、办一期有关荷花的手抄报

  4、深情地颂读课文

  教学设计理念:

  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学*语言,发展语感,并充分利用教材留有余地的空白处,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展开想象,欣赏荷花的美丽,让他们自主学*,大胆质疑,并将课文充分的拓展延伸,让学生欣赏有关荷花的课件,使学生入情入境,培养审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学生的自主读书,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学*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从中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2、学*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饱胀”、“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写话。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课文描写荷花的样子的第2、3自然段是重点;

  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美的体验。

  教学难点

  课文描写我幻想自己变成荷花的第4自然段是难点。

  理解荷花开放时的种种姿态,体会荷花的美。

  教学方法

  讲读法、讨论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练*法、作业法、讨论法、研究法

  教学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

  一张荷花挂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交流收集的文字资料或图片。(5分钟)

  二、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

  (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画面文字课件)大家想读吗?(学生自由读)

  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

  出示古诗: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出示荷花国画的课件)同学们,这就是诗人所吟诵的荷花!那,你对荷花了解多少呢?

  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课前老师请同学们预*课文并收集了有关荷花的资料,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谁第一个来?

  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二、观察图画,把学生带入课文描写的荷花池边。(5分钟)

  启发:你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荷花呢?你们看那一池荷花就像这一幅美丽的图画。

  (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指导看图:请小朋友按次序仔细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然后再读读课文。读中启发:课文中有个人也在看荷花,她见荷花非常美,就写了这篇文章。现在打开书本,自己看看图,读读文章。看看文章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三、自学课文。(15分钟)

  四、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1、“我”去看荷花。

  2、“我”看荷花。

  3、“我”看荷花时展开的美妙想象。

  4、“我”又回到看荷花的情景中。

  板书:

  我去看

  看着

  想着

  看着

  五、讲读课文。

  (启发学生把这幅图当作真的荷花,使学生进入想象的境界,置身于情境之中。)

  第一节:

  1、启发:同学们,你们再看这幅图,画上的荷花多美,我们看着,觉得它就是真的荷花。现在我们就把它看作一池真荷花,边看边想象,好像看到什么?闻到什么?

  2、指点:课文一开头就是这样写的。“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就把荷花的特点写出来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想象读课文的第一节。

  3、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节。

  第二节:(15分钟)

  1、学生默读第二节,要求很快地读。简单地说说“我”看到些什么?

  (出示小黑板。提供句式,分步训练)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

  看到()荷叶();

  又看到()荷花();

  还看到()花骨朵()。

  (小莲蓬)

  要求学生用“又”“还”这两个连词口述一句完整的复句。)

  2、进一步要求: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什么样的荷叶,什么样的荷花,什么样的花骨朵。(进一步启发学生在上述荷叶、荷花、花骨朵前面加上附加语,把句子说得更好、更美一些。)

  例句:

  (1)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碧绿的荷叶,又看到雪白的荷花,还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

  (2)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摆,又看到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小巧玲珑,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躲在荷花中间张开笑脸。

  (3)早晨,我站在荷花池边,看到碧绿的荷叶上露珠滚来滚去,看到雪白的荷花在微风中舞蹈,又看到含苞欲放的花骨朵胀得饱饱的,还看到嫩黄的小莲蓬在花心中藏着。

  3、指点:小朋友已经说了荷花是雪白的,这是白莲,我们*常看到的粉红的荷花叫红莲。荷叶的颜色是碧绿的,这就写出了荷花色彩的美。

  (板书:色彩美)

  4、还有刚才你们说荷叶上滚动着晶莹的露珠,荷花在微风中舞蹈,花骨朵小巧玲珑,小莲蓬张着笑脸,这些是写荷花的什么?(姿态)这样把荷花的姿态写出来,就把荷花写活了。

  (板书:姿态美)

  5、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的第二节。

  6、这一节里还有两个字用得很好,你们看出来了吗?(“冒”“露”)

  7、指点:“冒”出荷花亭亭玉立的样子。“露”来是躲在下面的,而现在显露出来了,好像把头探出来了,露出来了,这个“露”把小莲蓬写得可爱极了。

  (板书“看着”加上“冒”、“露”、“美“三个字)。

  七、板书设计:

  荷花

  我去看色彩美

  看着美冒露姿态美

  风吹过来

  想着爱

  风过了

  看着

  设计理念

  《荷花》这篇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

  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在设计中,我主要以通过读文章、想画面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感悟文章描写的细腻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并积累语言,学会运用多种形式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学*中开展小组交流,提高学生的口述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想象,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等语句。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词语复*

  (1)(学生互读互查)

  荷花 清香 碧绿 莲蓬 破裂 仿佛 衣裳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2)用上一两个词说说你所了解的荷花。

  2、复*第一段导入

  同学们,通过学*课文第一段,你知道荷花有什么特点?(生:荷花是清香的)(板:闻、香)因此,闻到花香的作者赶紧——(往荷花池边

  去)去干什么?(看荷花)(板书:看荷花)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一同去瞧瞧吧。

  二、学*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些什么?

  (示图)学生观察图后回答。(板:叶、花)

  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叶和荷花的?现在请你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直线划出课文描写荷叶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课文描写荷花的句子。

  (一)品荷叶美

  1、请生读描写荷叶的句子。(出示句子)

  2、比较句子:a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b荷叶很大很多。

  师:老师把这句子作了修改,请看看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我喜欢第一句,因为第一句“挨挨挤挤”“一个个”写出了荷叶长得多、茂盛。“碧绿”写出了荷花的颜色,也说明荷叶长得茂盛。“大、圆”写出了荷花形状又大又圆的特点。作者还把荷叶当作了大圆盘呢,多生动形象。) (板书:多 绿 大 圆)

  3、小结:简单的几个词、恰当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叶多、绿、又大、

  且圆的特点。作者写得真美,我们是不是也能美美地读读?谁来试

  试?(指名读)

  (二)品荷花美

  1、体会“冒”的用字美

  过渡:荷叶多美啊!其实,荷花更美(示图)你看,这朵白荷花在

  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1)我知道这个“冒”有几种意思。出示几种意思让生选:①向外透,往

  上升。②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③不加小心,鲁莽(mǎng),冲撞。④用假的充当真的。在这句中应选择哪种意思?(①向外透,往上升。)

  (2)“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长、伸、探、钻”)请把字代入句中

  读读,尽管意思相*,但作者没用其它词,就用了这个“冒”字为什么?(再联系荷叶句子读读)

  你认为荷花从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怎样地长出来,才叫做冒出来?

  (迅速地长、争先恐后地长、使劲地长)

  (3)这一朵使劲地长,那一朵也急着要长,谁也不落后,荷花“冒”出来,

  似乎要干什么?(她想向人们展示她的美丽! ??)我们从中体会到荷花的一种什么心情?(高兴地、激动地、兴高采烈地)是的,同学们,作者不用“长、钻、伸”就用“冒”字,那是因为“冒”让我们体会到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激动、荷花的兴高采烈、荷花努力向上和顽强的生命力啊。)

  (4)你看作者的笔下,多美的荷花呀!大家用朗读赞美勇于向上的荷花吧!

  2、体会荷花姿态美

  师:荷花啊!我已经看到你美丽的姿态了。

  (1)请看课文,哪些句子描写荷花的姿态?(请生读)(示句子)作者

  具体写了几种不同姿态的荷花?(三种)哪三种?(板书:才开、

  全开、将开)

  (2)作者用了什么词把三种不同姿态的荷花连接起来了?(“有的”)几个?(三个)

  所以这句子叫——(排比句)。

  (3)让我们通过朗读来欣赏荷花的姿态美吧,可加上动作。(齐读)

  3、师生配合读第二自然段

  师:听到你们的读书声,老师也想来读读啊,来,我们合作,老师读你们接: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白荷花—— 有的—— 有的—— 有的——

  4、荷花姿态拓展

  这么多的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一池荷花。(千姿百态、亭亭玉立、仪态万千、婀娜多姿)

  除了以上作者介绍的三种姿势的荷花,你认为还会有哪些姿势的荷花呢?

  (提示: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

  请你们发挥想象的翅膀,在小组里交流,合作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填空。看哪小组同学说得最美。

  5、体会“活”画

  哇!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 作者为什么会把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画是怎样的?(美)

  这一池荷花呢?(也美)再回顾课文,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到荷花的美?(生从内容中感受并体会句子的语言美。)

  (2)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画家是谁吗?(生:叶圣陶)

  师:再想想,是叶圣陶吗?叶圣陶是来欣赏荷花的,老师来告诉你吧:是神

  奇的大自然。

  师: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

  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得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夸夸这位了不起的画家吧!(齐读第三段)

  三、教学第四自然段

  过渡: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

  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想把自己也变成一朵荷花吗?(愿意!)(板书:想 变)

  1、请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地在荷花池中欣赏,你会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师范读第四段的内容,学生闭眼静听。)

  2、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把你看到的、或听到的、想到的跟大家交流吧,看谁说得最丰富、最奇妙?

  3、如此优美的环境真让人如痴如醉。老师也变成了一朵美丽动人的荷花了,你看,蜻蜓、小鱼、等等的小动物都被我吸引来了,你们都想告诉我什么啊?蜻蜓,你好,很高兴见到你。(对话)小鱼、还有小鸟等等的小动物呢?哗,这么多的小动物都来了,这样吧,在小组里分配角色,对对话吧,注意礼貌用语啊。(小组合作)小组汇报评价

  4、荷花仙子的魅力可真大啊。我怎么才记起跟作者一样自己并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啊。

  四、总结全文,抒情表达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将他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写了出来,把我们带入一个美妙的世界,走进一幅活的画(板书:活的画)。让我们看到荷花它不仅外表美,内在也很美,怪不得我国宋代的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这样赞道:荷花(出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那么纯洁,那么努力向上,让我们热爱荷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好吗?

  五、作业布置

  1、写一写:写一写自己喜欢的一种花。

  2、背一背: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六、板书设计 闻 香

  叶:多 绿 大 圆 荷花 看 活的画 花:才开 全开 将开 想 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冒、挨挨挤挤、饱胀”等词语,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培养学生带着自己感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以及读书要展开联想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以及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学*语言,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产生喜欢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设计特色:

  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荷谜佳句,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则谜语: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脸迎风摆,身摇绿船不划桨。知道是什么吗?

  (板书课题)

  2、荷花也被称为莲花、芙蓉,在中国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历史,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的象征。大家想看看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到荷花池边走一走,看一看。(播放课件)

  3、图片看完了,同学们,能把你们的赞叹汇成一个词告诉老师吗?(亭亭玉立、千姿百态、洁白无暇、含苞欲放、翩翩起舞、争奇斗艳……)

  4、在我们眼中如此美的荷花,在叶圣陶老先生心中又是怎样的一幅画,今天,我们一起学*叶圣陶老先生的《荷花》一文。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可以分为几段?每段的小标题还记得吗?(闻到清香————观察姿态——————展开想象)

  2、请大家边读边想,看看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荷花的,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

  ⑴、作者迫不及待地看荷花,我是从第一自然段体会到的。(“一……就…。赶紧、跑”)读出作者这种急切的心情来。

  ⑵、作者兴致勃勃(兴高采烈、认认真真)地看荷花,我是从第二自然段体会到的。(出示课件第二段)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挨挨挤挤”表现了荷叶很多,“碧绿”不是一般的绿,是比绿色还要绿,说明荷叶颜色很美,“大圆盘”是写荷叶形状象个圆盘,而且很大,也很美。)你能试着读读这句吗?谁还想读?

  b、有的……有的……有的……(这三句分别写了荷花刚开、全开和未开三种姿态。)

  1、师:是呀,白荷花有的…有的………。有的………还写出了什么?(多)

  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千姿百态)。

  2、有的…。有的…有的…把荷花的各种样子都写出来了。白荷花真美呀,让我们再来读读。白荷花从大圆盘中冒出来,千姿百态,有的(生接读)。

  白荷花从大圆盘中冒出来,婀娜多姿,美不胜收,有的(生再读)。

  3、刚才同学们读得有滋有味,让人感受到荷花的美!看着这么美丽的白荷花,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荷花姐姐你好,你真美丽。荷花,你真美,我也做一朵荷花。荷花,你真美,希望你永远美丽。

  4、荷花如此美丽,让我们再打开书本一齐来读读这句。

  c、同学们,叶圣陶老先生仅用三句话就写出了这一池荷花,可见他的语言功底是多么深厚啊!同学们,你们谈了这么多的感受,很不简单,你还从哪感受到了荷花的美?(但最让人百读不厌的还是那个“冒”字。它究竟妙在何处?)换词“钻、顶、穿、抽”等字眼,而独用“冒”,肯定有其独特的感受,再读读这一节课文,体会一下怎样的出来才叫“冒”。

  同学们,好的句子是需要用时间慢慢嚼的,

  我的理解是:荷花“迫不及待”地出来叫“冒”,因为它原先在荷叶丛中呆腻了,闷得慌,现在等不及了,想急着出来透透气。

  我认为它是“争先恐后”地出来,因为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它怀有强烈的好奇心,想亲眼看看,亲耳听听

  我的第一感受是:荷花兴致勃勃地出来,因为它想一旦它露出水面,准会得到很多人的赞美,于是它满面春风地出来,希望能听到更多的赞美声。

  1、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一个“冒”字,写出了白荷花在充分地展示着勃勃的生机,你们看:(点击课件出现动态画面)这就是你们所感受到的不同情态的冒出水面的荷花。看看这荷花图,再回过来读读这些句子,感觉肯定又不一样了。

  那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不同的感受。(生自由读这一段)

  2、同学们,明白叶圣陶老先生为什么用“冒”了吗?(学生纷纷点头。)同学们,我们应该向叶圣陶老先生学*,在写作文时,一个字,一句话都要好好琢磨琢磨。这些荷花这么急切地冒出来想干什么?生1:它一个人很闷,想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生2: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它美丽的面孔。生3:它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生4:它想找几个小伙伴一起跳舞,一起捉迷藏啊!

  ……

  3、多美的荷花,让我们在来读读它们吧!(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d、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同学们荷花池中的白荷花会有哪些不同的姿势呢?你看,有的荷花低着头,弯着腰,好像在欣赏自己的美丽。还有哪些姿势?你能用有的……仿佛……说说吗?(出示课件第三段)

  有的荷花昂着头,挺着胸,像一个哨兵站在那儿一样。有的荷花低着头,好像在欣赏自己倒映在水里的影子。有的荷花躲在荷叶背后,好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荷花舒展自己的双臂,好像在晒着温暖的太阳。

  2、这么多的姿势,真是千姿百态呀!怪不得作者说,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是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出示课件)

  为什么说是活的画?(荷花色彩鲜艳,明丽,这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景色,而且生长旺盛,非常美丽,所以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这里的画家指的是谁?(大自然)

  正是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造就这么美丽的画卷,是神奇的大自然让我们感受到荷花那充满向上精神的力量!多么了不起的大自然啊,不由的你不去热爱她!不去赞颂她!让我们热爱大自然的同学一起来,与大自然对话,夸夸我们这位了不起的画家!”(齐读第三段)

  大自然真神奇,不用笔墨不用纸,就给我们留下这么美的画卷。而我要说,叶圣陶爷爷也真的了不起,短短的几百字,就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大幅活的画。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努努力,赶紧把这两段背下来吧。练*背诵。

  3、老师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你们也像作者一样被荷花陶醉了,你们就像那一朵朵美丽的荷花一样,绽放自己的美丽的笑脸,你们愿意变成一朵荷花吗?闭上眼睛,让我们静静的在荷花池中听听会有什么动人故事。(师范读第四

  4、可爱的荷花仙子们,睁开眼吧!能说说你们刚才在荷花池中听到了什么吗?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我听到了蜻蜓对我说他清早飞行得很快乐!我听到了小鱼在我脚下游过时,对我说他昨夜做了个好梦!岸上有人说话、风姑娘、池中水的说话声)

  5、同学们丰富的想象真是让老师敬佩!看得出来你们对大自然的喜爱。现在你们就用你的声音,你的情感,加上你的动作来表达你对荷花的喜爱,表现你对荷花的喜爱,对大自然的赞美!(学生齐读课文)

  6、那么作者此时的心情怎样?(着迷

  如痴如醉)才记起自己不是荷花而是在看荷花。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荷花太迷人了,太美了,作者太喜欢荷花了。)齐读最后一段。

  三、积累延伸升华美

  1、如果此时你就站在荷花池前,你会怎样赞赏荷花?此时此刻,你最想干什么?想当主持人的,去绘声绘色地美读课文,背诵课文。想当画家的,去画一画你心中的荷花,并配上精彩的解说词。想当作家的,去积累文中的美词佳句,用你的妙笔仿写一种你喜欢的花。想当研究员的,去查找资料,研究荷花的根、茎、叶,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2、教师总结:荷花是从河底的淤泥中生长出来的,但它开得洁白、清雅、秀丽。人们不仅喜爱荷花的美丽,更欣赏它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正因为荷花不仅外表美,内在的品格也很美,所以我们爱荷花。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人虽然身处在不良的环境中,但是保持着高尚的品质,我们就可以用“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他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文最后两段能背诵。并通过补充教材《王冕看荷花》片段的略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阅读的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看图学文,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的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并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加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发展学生观察、想象的能力。

  2.理解文章的结构层次,训练学生有条理的表述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

  设计理念

  情感素养是人的一切素养的血肉。没有了情感,就没有什么素质可言。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人小情多(李吉林语)。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也都是有情之物。中国的文艺创作历来讲究一个“情”字。“情者文之经”、“情动而辞发”、“为情造文”等等阐述都表明“情”是“文”的命脉。小学语文教材正是“情景交融”的产物,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荷花》是一篇写景记叙文,写了“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赞美了荷花婀娜多姿、生机盎然的美,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课文作者因景入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使读者既赏心悦目,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有情,教材亦有情,“教材——学生”之间的情感的桥梁就是我们老师的情感,要由老师去传递,去强化,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变得更富诱惑力,使学生的好学精神得到培养,促使学生在好学、乐学中逐渐懂得爱,懂得热爱崇高,追求美好。

  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欣赏。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教师准备:

  一段配合学生看图想象的音乐;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荷花》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荷花》板书设计:形状

  看荷花自己变做了荷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