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3-03-07 00:00:00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3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4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5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6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7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8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9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阅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1)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3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4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5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6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7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8

  从孩子的考试中发现潜在的教学问题:

  关于线段

  1、数线段

  2、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城的

  3、画一条线段,并将线段*均分。

  关于厘米和米

  1、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有几个一厘米就是几厘米,个别孩子还是没有掌握

  2、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问题。

  3、厘米和米的进率以及运用进率关系进行一系列的换算,比较。

  4、测量不同的物体时,要用到什么单位。孩子容易受到数字的误导。

  5、学生对身体上的尺的`认识,以及身体上的尺的作用。在没有尺子的时候,学生可以用身体上的尺进行估算。

  6、培养估算意识,大约几厘米,大约几米。

  对策分析:

  孩子之所以在做练*中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是教学初期的工作做得不是特别踏实。拿线段来说,开始我觉得线段对孩子来说很简单,无非就是直线、两个端点。可是孩子是第一次认识线段,他们只知道长成这样的,叫做线段,却不知道为什么线段要长成这样。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目的是因为线段是有长短的,所以需要端点。在生活中处处有线段,虽然不像书本上一样用端点标注出来,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有了线段,有了*面图形,有了*面之后,又构成了立体图形。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过的,虽说他们理解的可能比较模糊,但是我们在第一课时也可以告诉他们。两点之间,只有一条线段,只能画一条线段。

  关于厘米,厘米也是孩子第一个认识的长度单位,所以让孩子们感知1厘米的长度以及会量物体的长度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孩子有了自学的经验,因此本节课在“一小段就是一厘米”这一部分做的不是特别到位,也就造成了后期孩子在判断一段物体有多长的时候,有些会存在多雾。

  厘米和米在我们看来很简单,实则对二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缺少了生活经验,所以不能很好的判断物体的单位究竟是什么。比如说,操场长400米,孩子看到大的数字就会认为是400厘米。因此,先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再让他们从生活中感知这些长度。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9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10

  今天有幸来到北京路小学执教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也备受鼓励,从中有了很多的体会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用到了各种鼓励的小标志,调到了孩子学*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了收获,我也感受到了教的快乐,感谢北京路小学和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以及我们办事处的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的*台,让我们在交流互动中,再一次升华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研究。

  现在我将上课时的体会做如下反思:

  一、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把课本中的情境图做成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学生更乐于欣赏,从而引发对学*的乐趣,继而分析动画“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么明白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 动手实践,认识厘米

  这是一节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先让他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感受认识一厘米,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几厘米长,为孩子的估测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 合作探究,学*新知

  现在教学讲究合作,在课堂中我多次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合作意识,例如: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把想法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一下等等,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认识,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但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本次教学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真诚感谢北京路小学的老师和领导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大家的指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多加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将上课时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一、 语言方面

  数学课讲究的就是精炼,但是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专业,声音语调也未能做到抑扬顿挫,到最后甚至语气还出现了急躁,所以我还需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找准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语言更具调动性。

  二、 课堂生成

  这主要体现在学*测量方法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是本节课最有遗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没有让教学在孩子的发现下自然顺畅的进行,比如:学*测量时一个学生未能理解为什么是5厘米,我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提问,但是追问的不够,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强硬的被动接受了结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我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向名师学*,多听取意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教学,不能让*日的坏*惯成为制约我发展的永久缺点。

  三、 教学组织

  整个课堂的组织不够紧凑,环节的衔接不能做到顺畅自然,导致我计划的拓展延伸练*未能呈现,使得孩子的学*只能停留在基础的认识阶段,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伸。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审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心底的感动,伴随在我整个的教师生涯中,期待有更多这样交流学*的机会。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11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1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2)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2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4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6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7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8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9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0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11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3)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菁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3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厘米和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4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6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7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8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9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0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1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2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3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4)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篇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今天有幸来到北京路小学执教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也备受鼓励,从中有了很多的体会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用到了各种鼓励的小标志,调到了孩子学*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了收获,我也感受到了教的快乐,感谢北京路小学和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以及我们办事处的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的*台,让我们在交流互动中,再一次升华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研究。

  现在我将上课时的体会做如下反思:

  一、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把课本中的情境图做成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学生更乐于欣赏,从而引发对学*的乐趣,继而分析动画“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么明白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 动手实践,认识厘米

  这是一节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先让他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感受认识一厘米,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几厘米长,为孩子的估测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 合作探究,学*新知

  现在教学讲究合作,在课堂中我多次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合作意识,例如: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把想法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一下等等,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认识,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但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本次教学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真诚感谢北京路小学的老师和领导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大家的指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多加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将上课时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一、 语言方面

  数学课讲究的就是精炼,但是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专业,声音语调也未能做到抑扬顿挫,到最后甚至语气还出现了急躁,所以我还需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找准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语言更具调动性。

  二、 课堂生成

  这主要体现在学*测量方法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是本节课最有遗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没有让教学在孩子的发现下自然顺畅的进行,比如:学*测量时一个学生未能理解为什么是5厘米,我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提问,但是追问的不够,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强硬的被动接受了结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我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向名师学*,多听取意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教学,不能让*日的坏*惯成为制约我发展的永久缺点。

  三、 教学组织

  整个课堂的组织不够紧凑,环节的衔接不能做到顺畅自然,导致我计划的拓展延伸练*未能呈现,使得孩子的'学*只能停留在基础的认识阶段,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伸。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审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心底的感动,伴随在我整个的教师生涯中,期待有更多这样交流学*的机会。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打好基础。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5)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

《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8和9的认识》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8和9的认识》是我这学期的数学教研课,在上课和评课中,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多的思考。

  一、正确把握目标预设,关注课堂生成。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4、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二、在游戏活动中学数学,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知识。

  一年级学生对很多新授知识已经掌握了,我想课堂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事物,因此,学*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活动的安排最好能结合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比较多的游戏活动,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中学*数学。在教学数数中,我采用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是通过主题图的学*,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8和9。学生一旦认真学*,就会让老师和同学有很多惊喜,学生们观察真的很仔细,这一点在之前我也没有发现,太让我惊讶了

  三、创设生动、有趣并且“有效”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基数与序数时,我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知“9个与第9个”的区别,学生被故事的情境所吸引,展开了积极的思考,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创设一个好的情境能化解数学内容的高度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的矛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但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要注意情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由于一味地结合情境来教学,出现了情境设计的“牵强附会”,没考虑到情境对教学的干扰性,反而阻碍了知识的学*。今后这一点我要尤其注意,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多思考一下这个情境是否会对学生学*有干扰作用。

  通过这堂课,也让我对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亮点与不足之处有了更多的了解,让我看清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本节课上后个人感觉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没有处理好,虽然同事们都给予了肯定,但我个人还是不太满意的。下面作出自我反思:

  本节课拖堂5分钟,主要原因有二:

  首先可能是教学内容较多,在新课中就有许多练*,整体上时间已经比较紧凑了。

  在两个环节上个人认为还处理不当,导致时间浪费过多。一是学生收集的信息中有一个关于8和9的小故事,这在试教时是没有的,因为两个班学生收集的'信息不同。我觉得这个题材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给学生读了一下,也浪费了1分钟时间,虽然感觉这能吸引学生的兴趣,但在时间如此紧凑的前提下,也只能放在课后让学生去了解。另外,在处理8和9的序数意义时,我怕读题太费时间,但结果学生由于识字量有限,对这一题解决得并不理想,也许读一读题目,效果会好很多,毕竟这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我对低段教学经验不足,总是忽略这个问题,这是今后应十分重视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数学王国里的故事。今天,数字王国里非常热闹,数字娃娃们在做游戏呢?数字娃娃0觉得自己太胖了(出示海绵制作的数字0),他想减肥,于是在腰间系了一根腰带(在0的中间系上一根绳子),结果,它变成了几?(8)数字娃娃6看见了直笑(出海绵做的数字6),于是对它说:你怎么变成8了呀?要减肥得多做运动,我来做个倒立给你看(将数字6倒过来),数字娃娃0一看也笑了: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小朋友,你们看看6变成了几?(9)那我们今天就来和8、9交朋友。(板书课题:8和9)

  【设计意图:以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8和9的基数含义

  1、到生活中寻找8和9。

  师:生活中哪有8和9呢?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走一走,看一看吧?老师和同学们正在做什么呢?(出示课本主题图)

  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它们的数量是多少?然后悄悄地告诉你的同桌。

  师:出示教材第50页“热爱自然保护环境”挂图学生同桌互相说,再汇报、交流。

  生1:花坛的两边有8棵松树。

  生2:花坛里有8朵美丽的花。

  生3:黑板上写着“热爱自然,保护环境”8个大字。

  生5:黑板的前面摆放着9盆花。

  生4:有9只蝴蝶在花丛中飞。

  生6: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共9个人整理花坛。

  教师:你是怎样数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方法:按一定方位数蝴蝶的只数或者数一只做一个记号。)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细致,图中树、花朵、大字可以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8表示)

  板书:8

  师:图中的盆花、蝴蝶、人物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呢?(用数字9表示)

  板书:9

  在黑板上画8个点,问学生:这有几个点子?8个小点子想加入9的队伍你们有办法吗?

  【设计意图:经历8到9的过程,初步感知8和9的大小关系】

  2、教学8和9的顺序。

  a、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先拨7个珠子,再拨1个,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老师拨珠子的过程,重点让学生感受拨7颗珠子以后再拨1颗是8颗珠子的过程。然后再拨1颗珠子就是9颗珠子。

  b、出示尺图,引导学生在直尺上认识数:这些数在尺子家族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展示尺子),你们猜一猜7的后面是几,8的后面又是几呢?你会读吗?还可以怎么读?(从大到小读或从小到大读)

  (设计意图:学生在具体实物上直观感知数字8、9)

  C、拍手游戏:请你拍的和我同样多,请你拍的比我多一个,请你拍的比我少一个。同桌互相玩游戏。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8、9的大小关系】

  3、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请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8<97<98>79>89>7

  4、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设计意图: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没有像教材中那样直接呈现,而是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

  5、教学8和9的序数含义

  这里有一群动物,它们想戴上漂亮的帽子。大家愿意帮帮它们吗?

  (教学课本51页内容)同桌之间像这样互相提一个问题。

  6、教学8、9的书写

  (1)指导8的书写

  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第51页的黑体字8,问学生8

  字像什么?师:你们看,8像一个小葫芦,9呢,

  就像是我们吃饭用的小勺子。看来8和9离我们真的好*。然后看第54页8的书写顺序图形,再出示田字格小黑板,边板演边讲解:8字是一笔写成。从田字格的左半格右上起笔,自上而下,先写一个S字,接着自下而上过S字腰间,与起笔处连接,一笔而成。最后请学生看着黑板上的“8”字空写,再让学生用食指在桌面上练*写“8”。

  (2)指导9的书写

  9字是一笔写成,它的上部像个0,它的竖像个1,上半部这个0要写在上边的小格里面,注意要圆滑,不能右棱角,写到0的起笔处,再往下方斜竖,一直到下线为止。学生练*在课本54的写字格里描9。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正确书写数字的*惯】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各小组“开火车”报数:从1到9,从9到1。

  2、帮一帮:这些小帆船的船号顺序排错了,你能帮助改正过来吗?

  471258963

  (设计意图:巩固8、9的顺序)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疑问吗?

  【设计意图:回顾整堂课的知识内容】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8和9的认识

  7〈88〈97〈9

  8〉79〉79〉8

  剖析: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本节课的重要方式。

  建构主义学*理论认为:学*过程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生借助他人的帮助和利用必要的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的教学不能替代学生的自主学*,教师无法帮学生思考,无法代学生体验、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只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学*的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课程的内容是现实的,学*的过程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

  在”8和9的认识”的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些活动素材,并给学生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究和讨论交流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数点子图”,我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数,然后让他们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学生在数的过程中不仅会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而且还会联系左右图来数、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探索的乐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在数完点子图后,我让学生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3.师生互动,关系融洽

  新课程带来的其中一大变化就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从课堂单一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的角色,逐步向数学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转换、本节课主要体现在多元化的生生,师生评价、如在出示直尺图后,我让学生也来当当小老师,看着直尺上的数,向其他的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学生在互问互答完以后,我会提醒提问题的学生,”你觉得他回答的怎样““把掌声送给××!”通过送掌声的活动,给学生以极大的鼓励,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里充满了掌声,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

  一.课程标准解读与教学内容分析

  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8和9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6、7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中提供给学生数数的对象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其内容有人、花、树、花盆、黑板上的字等。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逐步养成从数量上观察、思考问题的*惯和意识。

  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53页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建立8、9的数感;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与序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

  3.通过主题图的教学,激发学生爱劳动、爱护花草树木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常与数交朋友,关于数的秘密可多了,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们一起去校园里探索8和9的知识。(板书:8、9的认识)

  (二).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图(课件出示)

  师:你在校园里看到了什么?请你数一数,悄悄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同桌交流自己数数的结果)

  师:你从这幅校园图中找到了哪些数字信息?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的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 校园两旁有8棵树。

  b. 花坛里有8朵花。

  c. 黑板上有8个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 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 有8个小朋友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师小结:8棵小树,8朵花,8个小朋友,黑板上的8个字,他们的个数都是8,我们可以用数字几表示?(8)

  师:而蝴蝶的只数,人的个数,花盆数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9)

  2.寻找身边的数

  师:在校园里,我们探索了8和9所表示的物体数量。请小朋友们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身边数量是8或9的物体。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8和9来表示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教室里有9盏日光灯,有8块窗帘,8扇窗户……

  (三).教学8,9的顺序及大小

  1.8,9的顺序

  出示直尺图

  ()1 2( )4 5( )7 ( ) 9

  师:这是一幅直尺图,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老师把这幅直尺图填完整。

  先填写,再顺读,倒读。

  师:看着直尺上的数,你能向其他小朋友提几个问题吗?

  学生间互问互答。

  比如:8排在谁的前面?9排在谁的后面?

  师小结: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个个都是好样的,从一幅直尺图上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为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鼓掌!

  2.做一做(54页)

  师:现在请大家把书本打开,翻到第54页,运用你发现的知识,来解决书上的问题。

  出示点子图。

  () () ()

  师:怎样很快数出点子数?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用以前学过的〈,〉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7〈88〈97〈9

  8 〉7 9 〉7 9〉8

  (四).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游戏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每对派3名小朋友上来!

  (叫9名同学上台。排成一排!每人一张数字卡片。)

  师:下面的小朋友请注意了!接下来我们分成三个组进行比赛,每个小组答对了,就有一颗星!听清楚第一个问题:上面一共有几个小朋友?(9个!)

  今天这节课,自己感觉上得一般。由于准备得比较仓促,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有些环节,不知该如何衔接,导致无话可说,使得环节过渡显得比较突兀,如在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后,不知该如何过渡到教学8、9的组成。原先准备要讲解8、9的写法,后来也忘记提了。根据实际观察,很多学生8、9的写法是错误的,以后还是要补一补这两个数字的写法,纠正学生的错误*惯。

  在以前教学数字的组成的时候,也比较强调有序分这个概念,因此以为今天不用再进行强调,学生自然会应用。可能是由于前段时间插了另外两个单元的`教学,学生对这个概念有些遗忘,导致他们今天未能很好的应用。看来,有时备学生比备教材更重要。

  学*8、9这课时,我在做教学设计的时候,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十分和谐,因此我就从创建文明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8和9数数的主题图比以前几个数的数数要难多了,物体的位置打乱了,数的时候要更应注重有序性,在这个方面我引导的不够好,一开始并没强调,只是在有学生没按顺序数时我才强调,而且说的也不够清楚。

  《8和9的认识》我在这堂课的课前准备时间上花的比较多,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帮助。课后,每个听课老师都给了我很多的意见,让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数具体事物的数量,学会熟练地数数,并理解8、9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通过操作活动,掌握8和9的组成与分解;

  3、能正确地读、写8和9,知道它们的大小,学会用数8和9描述身边的事物。

  二、过程目标:通过具体实物与8、9建立对应关系,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观察、操作的方法,让学生主动探索数的组成。

  三、情感目标:体验到学*数学的作用与乐趣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的中心,在课堂教学中主导教与学的方法与过程,也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程下的教学目标变的更为多元,更为具体,如何恰当地把握课时教学目标,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的疑问,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在把握目标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上,往往被目标所困,放不开手脚,当课堂有很好的资源生成时,却被自己轻易的扔掉了。如在听铃声拍手过程中,我的要求是“老师敲铃你拍手,你比老师多一下,先听后拍,边拍边数”,有一些小朋友出现了多拍一下的.情况,可我并没有深究为什么他们会多拍一下,是数的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算错的原因?我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带过。课堂是动态的,随时都会出现与预期的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得随时作出决策,使目标更加贴*学生学*的实际。

  这周上了一节新授课8和9的认识,感觉学生反应和理解掌握的不错,这节课总体还是不错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乐趣,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探究了知识的获得。教学开始用数学王国里的故事引入;数学王国里可热闹了,数字宝宝们都在玩游戏呢!数字0感觉自己太胖了,于是在腰间扎了一根腰带,大家想数字0会变成几呢?对,8.数字6看见了嘲笑他说:“想减肥太容易了多运动就好啦,看我来给你倒立吧。”数字6倒立后,数字0宝宝也笑着说“你也变了你也变了。”同学们猜数字6会变成几呢?对,9。用故事引入,增加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孩子探究知识的热情高涨。在教学主题图时,认识了8和9基数的.含义,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数量是8和9的物体,可以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课外,是每一个学生真真切切地领会8、9的基数含义,并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利用直尺图,计算器,点子图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探索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发现、探索、交流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计算器让那个学生自己数发现是7个珠子,继续拨珠子,7加一个珠子是8,得出8比7多1,也就是7比8少1。再体会由8--9的拨珠过程。在数点子图时,让学生将三个数进行用以前学过的符号表示它们的大小7<8和8<9,并问学生其他情况,发展学生的反向思考能力。

  还有不足和困惑,对于8和9的写法,到底有没有必要教或者放在这个地方教合不合适,值得探讨。另外对于评价机制,应该重视每一个同学,一视同仁,而且评价用语应及时到位,不然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方法还应注重灵活性,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积极思考发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结合8和9的学*,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4、使学生能够掌握物体个数能够表示数字的经验和使学生知道数字对比大小的经验。

  教学重点:会数数量是8、9的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了解8和9的基数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6)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十篇

  《认识厘米》是在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对于操作和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它长度单位产生积极的正迁移。

  在这课时的设计上,我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在认识1厘米时,首先观察尺子上有些什么,让学生对尺子有个总体印象,同时介绍CM就是厘米,是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再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建立1厘米的概念。认识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用手指在尺子上量一量,再用两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给大家看。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以及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这一环节学生表现得很积极。

  在认识几厘米的学*中,运用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由1厘米的长度上升到大约几厘米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反思、感知、应用,增强了估计意识。

  在学*如何测量时,学生在有了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后,通过实践明确了使用尺的正确方法:先将刻度0与所测量的物体的边对齐,再把尺放得和物体一样*。

  这节课由于学生操作比较多,纪律方面不是很好,这点今后要注意。

  另外,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测量方法,我把“从直尺上其他地方开始测量的方法留到下一课时了。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这个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的说教学反思这个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动。前面的老师都说得很精彩,当大家都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时,我的头脑里就在努力地搜寻以前的教学情景,我到底说哪课的反思。突然我想到了去年上二年级时,教“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这堂课,给我的印象挺深,现在我就对这堂课中的一个片断来进行反思。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堂课是先教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然后体验1厘米有多长,再是教学测量的方法。

  教学测量的方法时,我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让学生估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就有很多答案:什么10厘米、9厘米、8厘米。(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接着我就说:要知道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我们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老师在测量这张纸条时,同学们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测量的?一会儿老师要找同学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我就开始测量了,边测量时我就边说: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将物体*放在桌子上,为了让同学们能看的清楚,老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现在我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然后请一名学生上来看一下这张纸条的长度。

  接着我再提问了:谁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就说了:在测量时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还有学生说:要把物体放*后再测量。然后我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这样可以使新知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些。

  随后,让学生拿出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一张纸条,也先让学生估一估长多少厘米,然后再请他们用刚学到的测量本领来测量一下。学生刚动手测量,我就听到有一个学生带着哭腔大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子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用过的,上面没有”0“刻度,是从”3“开始的,我测量不了。

  听到后,我顿了顿又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他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马上有学生就非常大方地说:用我的尺子量。我又接着说,他的尺子没有了”0“刻度,还能量,大家来动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量?(学生发表了很多看法)随后我就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尺子的”3“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再从”3“刻度往后数大格,物体占了几大格,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同样可以将尺子的”6“刻度”2“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来测量,这是另外一种测量方法。然后再做后面的练*2。测量蝗虫跳的有多远时是将尺子的7厘米对准一端,再数蝗虫跳了几大格。

  这节课我在备课时并没有注意备练*题,所以只备了一种测量方法,就是将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当学生带着哭腔告诉我他的尺子没有”0“刻度时,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就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怎样帮助他,作为缓兵之计,我抓紧时间翻阅课本,发现测量蝗虫跳远的距离的练*题,于是我想到了这种测量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再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测量方法,那个拿旧尺子的同学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尺子量纸条的长度了,他不再因为自己是用旧尺子而自卑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让我体会到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深挖教材,备好课

  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备好课,备全课,包括练*题。在这课的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上虽然都没有提到第二种测量方法,但是练*题里却有这样的练*,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应该只备教科书和老师用书,应该把教材中的练*题也认真仔细地研究一番。要不是因为那位同学拿一把旧的尺子,上面没有”0“刻度,那么在这节课中,我就可能只教给学生一种测量的方法。因此,我应该感谢那位同学。同时,我也想提醒我们所有老师,不要认为咱们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了,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二、 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说他的尺子是旧的,上面没有”0“刻度时,我们 有些老师可能就会训斥学生说:谁让你拿旧尺子,你如果买上新尺子,不就有”0“刻度了吗?这样,我们可能不但发现不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也会使那位拿旧尺子的同学更加自卑,学*兴趣低落,甚至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一昧地对学生批评呵斥。这是我对这个教学片断所想到的一些反思,说得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7)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篇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在这次厘米和米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准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主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上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菁选(扩展8)

——米和厘米的课堂反思范文5份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打好基础。

  本节课先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不足,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

  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较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

  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且相信用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

  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较多余。

  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较大意。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努力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工作有步骤地开展。课后,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对每节课做到有效总结。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使自己的教学水*更上一层楼。

  这一节课我安排了五个环节:

  第一:预设以小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学*兴趣,由于课件准备不充分,导致故事音频没有播放出来,所以口述讲解,感觉效果不是特别好,很多学生听得不是很认真。

  第二:让学生体验一庹,一拃,一脚等用身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黑板,课桌,讲台等的长度,让学生进行感知,从而得出结论:不同的人进行测量同一物体,测量的结果可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统一长度单位,从而引出单元课题《长度单位》。在这一活动中,同学们表现的都非常积极,都试着去测量,每个人都积极地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的创造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让学生参与活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测量—比较—探究”,进而深刻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第三:认识尺子,在这一环节中部分同学都闲不住了,课堂纪律不是特别好,当我让学生观察尺子,分享观察结果时,有部分同学已经在拿着尺子敲击桌子了,还有一部分同学用手中的皮尺折叠成各种形状,我找同学分享结果时,很多同学都抢着回答,没有纪律,感觉这一环节有些失败,并没有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认识并感知1厘米,在认识厘米时,让学生上黑板写厘米两字,比赛谁写的好,学生的积极性很高,1厘米是今后学*测量和估测的重要基础,利用多种形式丰富学生对1厘米实际长度的体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感知1厘米时有一部分同学在玩所以这一内容执行时间很少,是这一节课最失败的一点。

  第五: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这一环节,很多同学都会测量,但是能说出来如何测量的学生很少,只有几个别同学说从尺子的0刻度开始测量,对准纸条的左端,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所以对于学生的叙述能力和语言能力还需要不断加强和提高

  总之,可能是由于新老师,刚开学,他们还没有进入收心学*的状态,再有我备课不够充分,另有他们在暑假时间大都预*过可能知识都会了,觉得并不需要听,所以感觉这一节课并不成功。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