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1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2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4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5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6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7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8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9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10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阅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1)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菁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3篇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厘米和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3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4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5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6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7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8

  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9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0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1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2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13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2)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优选【10】篇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3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4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5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6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7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8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 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1、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 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 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3、估量。让学生利用刚刚建立的表象,估计一下黑板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反馈。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通过对前后测情况的分析,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 “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9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米和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10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3)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5篇)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1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篇告别了一年级,我们的孩子升入了二年级,本以为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经有了自己成长的能力,可是有些课却让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经验是那么少,他们要想学会自己“走路”,还需要教师的帮助、引导。

  学*厘米、米这一单元,虽然孩子们能够很好地用尺子,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孩子从来就没关心过尺子上的刻度,所以学*这部分知识,特别是建立厘米、米的表象特别困难,如果没有实物,凭空想象,那真得是很难,教学中,我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1厘米、1米有多长,进而联系生活,寻找周围大约1厘米、1米的物体,同时多让学生动手操作,量自己的文具,课本的长度,让学生能体验厘米、米在生活的运用。这样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从而体会数学的价值。尽管这样,但在运用中许多孩子还是弄不清该用什么作单位,比如:旗杆长约14(厘米),身高123(米),针对学生出现的这些错误,我布置了学生回家动手量量自己的身高,多观察生活,多思考。渐渐学生能够准确地给不同的物体带合适的单位名称了。

  学*这一单元,我体会到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出发学*数学,让学生通过观察、估计、想象,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学*,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就会比较深刻,抽象概括的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而重视应用,在学*中体验,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以升华,创新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3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4

  厘米和米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概念性的认知内容。对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感性认识还不够丰富的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会感到一定困难。因此,解决困难很大程度上在教学中要取材于生活,密切联系生活,在生活操作和实践中去感知、体会,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数学知识。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在这次厘米和米教学活动课中给我以深深的启迪。长度单位我用了三个课时,运用了大量的对比、测量来感知米与厘米的区别与联系,以及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实际长度!教师的精心准备、学生的全员参与,确实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兴趣的激发、经验的积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和乐趣。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全程参与学*过程,利用操作、比较等手段获得感性认识,切实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让孩子体验这份感受呢?我要求同学们回家准备回形针、硬币、圆片、三角形、正方形、卷尺等,用来测量数学书、文具盒、铅笔、黑板等的长或宽,孩子们都学得很开心且积极主动,我发现到一些后进生的情绪也很高涨。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客体而获得客体的知识的,凡是用自己的眼睛和手验证的东西,比老师讲解给他们的印象深刻得多。而观察、操作、讨论是数学活动中最常用的方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可以亲自进行最广泛意义的实验、试验及观察,能够提出问题,并从实践操作中自己寻找到答案。“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学生回家,自主选择生活中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量一量并将结果记录下来,回到课堂上交流,达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长度单位的应用价值。

  认识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5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4)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篇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今天有幸来到北京路小学执教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课时厘米的认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也备受鼓励,从中有了很多的体会与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用到了各种鼓励的小标志,调到了孩子学*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了收获,我也感受到了教的快乐,感谢北京路小学和琴岛教师成长工作室以及我们办事处的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的*台,让我们在交流互动中,再一次升华了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研究。

  现在我将上课时的体会做如下反思:

  一、 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把课本中的情境图做成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学生更乐于欣赏,从而引发对学*的乐趣,继而分析动画“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么明白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铺垫。

  二、 动手实践,认识厘米

  这是一节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了孩子的动手实践能力,先让他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感受认识一厘米,在此基础上又认识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几厘米长,为孩子的估测能力打下了基础。

  三、 合作探究,学*新知

  现在教学讲究合作,在课堂中我多次培养了孩子的这种合作意识,例如:把你的发现说给同桌听一听,把想法和周围的伙伴交流一下等等,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认识,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授。

  但是因为个人能力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本次教学留下了不少的遗憾,真诚感谢北京路小学的老师和领导为我提出的宝贵意见,有了大家的指点,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再接再厉多加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我将上课时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做了如下的总结:

  一、 语言方面

  数学课讲究的就是精炼,但是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专业,声音语调也未能做到抑扬顿挫,到最后甚至语气还出现了急躁,所以我还需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找准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语言更具调动性。

  二、 课堂生成

  这主要体现在学*测量方法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是本节课最有遗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没有让教学在孩子的发现下自然顺畅的进行,比如:学*测量时一个学生未能理解为什么是5厘米,我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提问,但是追问的不够,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强硬的被动接受了结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我课堂组织能力的一个考验,有了这次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多向名师学*,多听取意见,多注意自己的日常教学,不能让*日的坏*惯成为制约我发展的永久缺点。

  三、 教学组织

  整个课堂的组织不够紧凑,环节的衔接不能做到顺畅自然,导致我计划的拓展延伸练*未能呈现,使得孩子的'学*只能停留在基础的认识阶段,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伸。

  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审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心底的感动,伴随在我整个的教师生涯中,期待有更多这样交流学*的机会。

  我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因此教学重点是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起单位长度的观念。

  (一)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厘米”这一单位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用,而且较容易让学生认识。所以,我将“厘米”作为教学的基点和重点,首先来认识。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估一估,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长度单位表象进行估测,再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3、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量、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总之,数学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以及学*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的学*活动中获得认识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这才是我们教学要达到的真正目标

  本节课是在认识线段的基础上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在上课时我注重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作为老师,是学生学*的指导着、组织者和合作者。对于厘米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都有所耳闻,所以在认识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时可以让学生自学了解,再加以规范指导即可。

  在认识厘米之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1厘米,并用手比划1厘米的长度,在这里我用了1厘米的小棒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感受,进而了解几厘米的具体长。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量和画,在这两部分中采取讲练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的学*效果更加理想。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好奇心极强的低年级学生,以生活化的形式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探究的兴趣,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应用于生活,本节课的实践应用也能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应该注意收放自如,一味地牵着孩子走并不能让学生更好地发展,反而适当放手可以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创新者。

  但是,在这节课里我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规范性和严谨性,尺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代表刻度,在表达时应加上刻度二字,作为数学教师,在语言表达上应该多加注意;另外,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需多加强。

  认识厘米是本章第二节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现象的意识,拓展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范围,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为学生进一步学*长度、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学*打好基础。

  本节课先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本节课通过学生熟悉的直尺引入,但学生并不认识直尺,以寻找直尺上的秘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介绍直尺的时候对厘米的字母符号表示显得仓促而不足,同时没有指出1厘米亿可以写成1cm。

  接下来的认识1厘米及寻找1厘米过程讲解比较详细,以及周围寻找那些五的长度是1厘米的过程,语言缺乏精炼,需进一步优化及提升。

  但在直尺上寻找2厘米、3厘米及5厘米的过程中,学生讨论很好,但是我引导不够,最好是让学生上台自己指一指,数一数,认一认,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并且相信用学生自己的话去理解、去讲解相信效果会很好。

  在最后的用直尺量一量的活动中,学生观察如何正确使用直尺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过程中,或许我的提示过多,其实学生的眼睛很亮,可以自己发现,我的过多问题会成为阻碍学生发现的绊脚石,这样不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之后的讨论中由于我过多的提示,学生讨论显得会比较多余。

  在最后一道题的测量线段中各有多长,犯了一个最大的忌讳,题号出现错误,幸好被一些眼明手快的学生发现,及时纠正错误,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值得学*的一位老师,他们很多时候其实是很认真的、很仔细的,反而是我比较大意。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5)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教学内容】

  《厘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借助实物初步建立1厘米的

  长度观念。

  3、能用刻度尺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形成初步

  的估计意识。

  4、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态度,并在实际观察

  和操作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1厘米的小棒、8厘米的小棒、5厘米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今天老师就满足你们的心愿!请看大屏幕。(播放动画:从前,有个叫阿福的人,他想做一件新上衣,于是,来到一家裁缝店。师傅说:“欢迎,欢迎,我来给你量一量,徒弟,你来记!一拃、两拃、三拃,身长三拃;袖长……” 量完之后,师傅有事要出门,就让徒弟来做。徒弟边做边量:身长三拃,一拃、

  两拃、三拃……过了两天,阿福高高兴兴地来取新上衣,穿上一看:“啊!这衣服太小了!”师傅连忙走过来,量了量阿福的新上衣,然后对徒弟说:“告诉你身长三拃,怎么做成了两拃?!” 徒弟怎么也想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呀!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把你想的说给同桌听。

  生1:徒弟没有认真做。

  生2:徒弟没有用尺子量。

  生3:师傅的手大,徒弟的手小。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我们看书上的同学是怎么说的。

  出示女孩说的话:他俩的拃不一样长。(生齐读)

  师:看来她和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

  再看小男孩是怎么说的。一起读男孩的话(用同一个人的拃量就好了)

  师: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生:用师傅的拃量师傅做,用徒弟的拃量徒弟做,就好了。

  师:是呀,这样做阿福就能穿上合适的新衣服了。

  [反思:本环节利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导入,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问题,产生认知冲突。紧接着引导他们在对故事的思考,并从中体会到统一计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自主学*,合作交流

  1、认识尺子

  (1)初步感知

  师:小博士又告诉我们什么呢?请看:

  (出示小博士的图案和文字: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一起读!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测量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尺子。

  师:这儿就有一幅放大的尺子图,(出示尺子图)。

  师:认真观察:尺子上都有什么?(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汇报交流,梳理总结。

  生1:有数。

  师:有哪些数?一起读。

  生一起读:0、1、2、3、4、5、6、7、8、……

  生2:有许多长、短不一样的线。

  师:对!这些长、短不一样的小竖线,都是刻度线。这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表示0刻度。

  师:你认为0刻度在尺子表示什么?

  生3:表示0厘米

  生4:表示从0开始量

  师:对!0在尺子上表示起点。(板书:0刻度-----起点)

  生5:尺子上还有两个英文字母CM.。

  师:请继续看大屏幕。

  师:一起读。

  师:通过读你知道了什么?

  生6: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师:说的真完整!

  师:对,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板书:厘米CM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厘米的认识。(板书课题)

  [反思:认识尺子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的观察和阅读完成,少了一些老师教的痕迹,多了一些学生自主学*的空间。除了cm两个字母学生不认识,其余内容一气呵成。]

  2、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1)、认识1厘米。

  师:那1厘米有多长呢?(板书:1厘米) (出示下图)

  师:从哪到哪是1厘米呢?谁能指给大家看?(找两生到前面去指。)

  生1:从0到1是1厘米。

  生2:从5到6是1厘米。

  师:下面请你从学具盒里拿出一把尺子,边指边说从几到几也是1厘米?

  生3:从2到3是1厘米。

  生4:从10到11是1厘米。

  生5:从7到8是1厘米。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说给老师听!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尺子上每一大格的长度都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的长度,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A、从小棒中找1厘米。

  师:请你从学具盒里找到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几厘米?(一起说)

  生:1厘米。

  师:看来大家都找对了,那就伸出一个胜利的手势,向自己表示祝贺吧!(生欢呼)

  B、用自己的方法表示1厘米。

  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出1厘米有多长吗?试一试!举起来让老师看。请放下!

  师:同学们真能干!表示得都很接*!

  C、找生活中的1厘米。

  师:小电脑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齐读。

  师:小电脑要让我们干什么?

  生:让我们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师:真是会审题的孩子!我们先看小明有什么发现?一起读。

  师:小明发现了什么?

  生: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师:认真观察这幅图,(出示小明在尺子上比的图)小明是怎样知道他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的?

  生:他是在尺子上比的。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他食指的宽度在0和1之间。

  师:真是会观察的孩子!把掌声送给他!

  师:你食指的宽度大约是几厘米呢?请在尺子上比比看!

  生齐说:1厘米。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生1:钉子长1厘米。

  师: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学生说的不一定是图钉,当时应该反问一句:“你说的钉子有多长?能用手势比给大家看吗?”给发言学生一个补充完善的机会。)

  生2:我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生3:小蚂蚁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还有许多小手高举着)

  师:把你找到的一起大声说给老师听!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听课,而且还善于观察!其实生活中有很多物体的长度都大约是1厘米。

  请看:(出示图片,老师解说:透明胶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计算器上按键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橡皮的厚度大约是1厘米、大门牙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

  [反思: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重点环节,我安排了六次活动:找大屏幕尺子上的1厘米、找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找出长度是1厘米的小棒、用手势比出1厘米、找生活中的1厘米、欣赏生活中的1厘米。通过找一找、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使学生经历了“充分感知-丰富表象-领悟内涵”的过程,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了1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突出了活动的重点。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学生1厘米概念的建立是比较准确的。]

  3、认识几厘米。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厘米,从哪到哪是2厘米呢?(自己在

  尺子上找一找吧。)

  生1:从0到2是2厘米

  生2:从5到7是2厘米

  生3:从8到10是1厘米。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好!除了找出1厘米和2厘米,在尺子上你

  还能找到几厘米呢?(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吧。)

  生:我找到了4厘米,从0到4是4厘米。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6)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0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

  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

  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

  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7)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 (菁华3篇)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1厘米和1米、用厘米测量线段和较短的物体的学*中并不感到困难,但是在将物体从直观表象抽象成文字表述后再让其选择合适的单位时,一部分孩子就不能正确的对长度单位进行选择,这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长度单位的选择需要孩子在亲身经历中有所经验积累。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安排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自然、更主动地进行交流合作,互帮互助,共同发展提高。注重学生个体参与的过程性与实效性,让学生全程参与,全员参与,有效参与,让不同水*的学生都有不同层次的发展,学*效率会大大提高。例如:认识长度单位"厘米"时,让每个学生用手比一比,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过程的始终。如先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再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最后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如:两人合作,用10厘米的学具摆出1米,再进行观察比较,认识"米"与"厘米"的关系;测量时,一人测量,另一人记录。以此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而这些活动对于建立学生正确的表象、形成良好的数感,有着重要意义。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8)

——认识厘米和米的教学反思优选【十】篇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厘米和米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9)

——普罗米修斯的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普罗米修斯》是一篇古希腊神话故事。文本为我们留下一个为人类的幸福生活敢于反抗最高统治者,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领袖形象。尽管经受诸多的磨难,只要坚持不懈追求自己的信仰,最终是会成功实现理想的。也许正是这样的文化的传承、吸收,使人类一代又一代为实现理想社会不屈奋斗,直至最终实现。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感悟普罗米修斯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从有关语段的描写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如何通过文本的学*来体会人物形象呢?在教学中,我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要采取了以下两个策略:

  一、以读为本,层层推进,体会人物形象。

  抓住“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这句话为切入点:

  1、学生与文本对话,找到普罗米修斯受到哪些“惩罚”。

  2、教师配乐范读文本,以情激情,展开心灵对话,再次带入文本。

  3、对话交流,情感互动。

  4、读写结合,内化语言。

  5、小组合作朗读,多向互动。就这样,由浅到深,层层推进,使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到底是什么让他这么坚强、这么勇敢?学生在普罗米修斯坚定拒绝的语句中找到答案,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出他毫不动摇的决心。再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充分感悟、尽情表达,拓宽了文本价值的内涵。

  恰当的配乐范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感受美的能力,并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音乐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但是配乐朗读是一种技能,更是一门艺术。选择适合文章基调的音乐尤为重要,在朗读普罗米修斯受到惩罚的片段时,挑选了一段悲壮的音乐,与教师扎实的朗读技巧相结合,以语言的艺术感染学生。打破了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引发想象和联想,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学生将书本的语言融入自己独有的体会和丰富的想象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展示、播放一些相关的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这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往往能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如:抓住“如此”一词,将课文中的文字进行重组的语言文字训练,教师本意是让学生以诗的形式来进行写作、朗读,这时出现课件,将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要求。

  二、树立“大教材”观,丰富人物形象。

  语文学*不但要从课本中学,还要树立“大教材”观,将一切适合阅读的文字材料当作教材,有选择、有重点、有目的地去阅读,为学*课文打下丰厚的知识底蕴,奠定理解的基础。本班学生酷爱看书,对于希腊神话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学之前就已经充分阅读了《希腊神话》这本书,并开展了读书交流会、制作了读书卡,为本课的教学做了阅读铺垫,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如何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呢?除了对课文部分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复述外,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宙斯为什么气急败坏?:为什么普罗米修斯会为了人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学生通过补充书本上没有的信息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宙斯与普罗米修斯这两个人物形象进行了对比,不留痕迹地印在了每个孩子心里。我还补充了雪莱的诗歌,师生合作朗诵,在积极的语言中进一步扩充、丰满、提升形象。

  最后,补充另一个故事进行拓展阅读,以读引读,使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紧密结合,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积累,可以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观点和看法,也能借助课外阅读丰富自己的感受,使全班互动能在一个真实的情境中互相感染

  一、抓住文本空白处,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大胆想像,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教学中的有几个小细节,在学生根据网站自学后,我就充分利用了文本的空白,让学生大胆想像:

  1,看到人们没有火的痛苦,同学们很痛苦,说明你们很有同情心,同样,普罗米修斯看到人们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此时,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2、从没有见过火的你,此时得到了火的用处,你最想干什么?看着人们艳如桃花的灿烂笑脸,看着人间富有生气的袅袅炊烟,你想对普罗米修斯说点什么呢?

  3、普被宙斯用铁链锁在高加索山的悬崖峭壁上,他还会遭受什么痛苦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可他坚持着不屈服。你想对他说什么?

  教学中这几处句的训练,犹如一根彩线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串联了起来。第一处,主要讲普罗米修斯对人类的同情,下决心要为人类盗取天火;第二处讲普罗米修斯盗取天火为人类带来的福音,人类对普罗米修斯的感激之情;第三处讲面对普罗米修斯忍受折磨不屈服,表达对普罗米修斯的敬仰之情。学生通过这样说的训练,层层深入,步步含情,提升了对文章的理解,对人物的感悟,深刻地反映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二、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文本,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自主是学*内核,感悟是个性化阅读有效的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中普罗米修斯个性鲜明,主要是从他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人物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普罗米修斯的优秀品质。

  朗读指导中,我重点注意到这些句子:“看到人类没有火的悲惨情景,决心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去取火”一句,要读出普罗米修斯盗火的决心。因为从一开始,他就已经看到了盗火的后果──冒生命危险,但他还是毅然决定去为人类盗火。每学*一段文本,都让学生回到普罗米修斯的语言“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我可以忍受各种痛苦,但决不会承认错误,更不会归还火种!”中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受他的“坚定”,感受他甘愿为人类牺牲自己的决心。 对于“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采用师生接读的形式感受普罗米修斯的`不屈不挠,利用引读“许多年来,普罗米修斯一直被锁在那个可怕的悬崖上。”突出普罗米修斯的所承受的苦难。

  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层层推进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感悟普罗米修斯,帮助学生不断完善对普罗米修斯的认识,学生的感受十分丰富,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内心。

  三、课内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

  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激起他们开展课外阅读的兴趣,我想这才能体现“大语文观”。课本就是一座桥梁,如何在目标达成的基础上,生成新的资源,生成新的目标,真正让语文课堂走向开放,这是我设计教学尾声时的思考。所以在本课的最后,我安排了学生进入了主题网站的精彩推荐,并介绍奥运圣火,欣赏雪莱的诗歌,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目的就是为了将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做到课内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希望能通过这节课,激发学生去推开《希腊神话》宝库的大门

  一、创设情景,激起共鸣

  课文的第一段是故事的起因,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没有火种的痛苦,我首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感,拿出一棵生青菜,问:“能吃吗?怎样才能把它烧熟?假如我们失去了火,人类会在什么情况下生活?”这里我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他们想象没有火种时,所处的极为艰难的境地。其次,我用富有深情地话语引出普罗米修斯,激起学生共鸣。“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勇敢而富有同情心的神——普罗米修斯决心为人们盗取天火。”板书:普罗米修斯盗火,并出示普罗米修斯初步图像。这位英雄,接着学生有感情地齐读1、2小节。最后让学生设计问题:故事读到这,你想下面会讲些什么。A.他是怎样盗火。B.结果怎样。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激发了学*兴致,更培养了他们边读边想的*惯。

  二、自学探研,整体感悟:

  课文3~8小节是故事的发展,高潮和结局,为了让学生了解完整的故事情节,我摒弃了繁琐的讲读,而是让学生自主尝试合作探究。首先,让他们带着刚才的问题默读课文,在相关处打上记号,找出最受感动的部分,边读边体会,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完整地熟悉课文内容,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铺垫。 其次,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研读盗火经过和受到惩罚顽强斗争两部分,学*盗火经过采用读、划、说、演的方式进行。要求划出关键词连起来,可以口头说一说。也可以一边说一边演一演,调动他们多种感官的参与,激发学*趣味。学*受到惩罚顽强斗争激起并引起想象产生共鸣,教师深情范读6、7自然段,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普罗米修斯受苦难的情景和体会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然后谈体会。你想对锁在高加索山的普罗米修斯说些什么? 这一环节设计突出重点、难点。体现了教师的导更重视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为后面的复述作好准备。接着我播放人们围着火堆欢庆的录像,及时补充课文空白,引导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旁白导入:人们得到了火是多么激动、高兴啊,他们围着火堆唱啊,跳啊,歌声响彻了天宇,学生仔细地看,用心地听,我让他们再用自己的'话描述你看到的情景,学生深入体会,说得比较完整具体 。

  三、复述课文,内化语言

  这篇课文叙事性强,故事情节生动、曲折、适合学生讲述,所以让学生读课文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后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将课文内容讲述出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完成板书,理清课文线索列出复述提纲。其次,创设情趣,营造复述氛围:出示投影片,片上一小弟弟指着火问哥哥:“火是从哪里来的?”哥哥紧皱眉头,一手摸着后脑勺,老师扮小弟弟,班里的学生做哥哥。提出复述要求,A.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说得比较流利。B.比较完整地说清故事经过,最好能突出重点说。并当堂练*复述,最后,指名上台复述,力求突出重点。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有效地锻炼了学生提取、处理信息的能力,真正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

  对课文的学*不应该终止在课堂上,更应该从课堂为起点,向更广大的社会课堂延伸,所以,小结课文时,要重视激发学生继续探研的积极性,并起到引导作用。首先,让学生各抒己见,谈谈学了课文后的体会,其次,向学生讲述古希腊神话的特点,火是神从天上盗来,这里没有科学根据的,现代科学认为火是最初起源于物体的相互摩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认识,并激发他们阅读古希腊神话。体验***。这样的教学密度大,教学方式比较放开,在教学过程中预设与生成往往会有矛盾,课堂的生成东西比较多,处理不好就容易出现问题,需要老师驾驭调控课堂的能力要强,需要更灵活的应变能力。当然,一节课想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只有懂得舍才能有所得。

  这是一节汇报材料课,也是一节研讨课,还是一节在团队的帮助下磨过N多次的公开课。上到最后一次,我感觉上出了我想要的那种效果,让神话故事的课堂拥有了一点神话的品质。

  一、以课标为纲,对教材的钻研和处理简单又深刻

  到底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答案当然是前者。但是实际的情况却经常是后者。我们觉得问题主要出在对教材的解读不够精准,当然就谈不上对教材的处理得当了。《普罗米修斯》是一篇神话,是神话单元中的第课文。神话这种文体最大的特点是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文体的特点?我没有按故事的发展顺序从头讲到尾,而是从最触动学生的部分入手,将目光聚焦课文3—8自然段(这是最令人感动的部分,也是这个故事的“经过”阶段),以受惩为点,以感悟人物形象为线,上勾下连,展开有层次的学*。从我安排的五个教学环节中,就可以看到我对教材的.处理:

  (一)神话导入,破文入题。

  (二)体悟受难的普罗米修斯。

  (三)感悟大爱的普罗米修斯。

  (四)赞颂英雄的普罗米修斯。

  (五)对比阅读,走进神话群。

  显而易见,这种实际,才是用教材教,才能把教材教活。对人物形象的感悟、理解和认同,不可能一蹴而就。文以载道,基于语言文字的建构和运用,才能达到体验感悟的深度。我通过(二)(三)(四)环节,层层铺垫、步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去触摸人物的美好品质。

  二、以学生为本,对教法的选择和运用充分而有效

  以学定教,以学论教。老师之所以用自己的讲代替学生的学,究其根源,在于引导学生学远比自己讲要难。

  开课伊始,抛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自由读文,一是可以将课文读到文从字顺;二是了解了主要人物,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件,就能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试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两个方面是深度学*的前提,也是学生通过自学能够解决的问题。不能花俏,不能做拙,要导出方向、导出要求。

  在悟学环节,我紧紧扣住“锁之苦”、“啄之痛”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死死”、“既不能,也不能”等体悟普罗米修斯的勇敢无畏;抓住普罗米修斯的话语感受他的大爱;抓住众神的反应和学生的感悟体悟普罗米修斯的英雄之气。学生在悟中学,一点点,一步步,一层层,能清楚地看见教学设计价值的“增长点”,学生在课堂学*中的“生长点”。

  对于小组合作学*的指导也能看出我对语文教学的坚守。我始终觉得,“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的能力,是更具潜力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始终都应该坚守儿童立场,坚守学生立场,在学生需要的地方等待学生。这才是对学生真正的尊重和培养。

  三、以品悟为法,师生的交流与评价真实而灵动

  我始终认为,体验是一切学*的根本大法。听会不如看会,看会不如学会,学会不如*会,*会不如悟会。原因在于只有学生充分参与了体验,才能有所感悟。语文的学*如何体验?方法很多,但具体落实到这一课,品、悟、读,都是能调动情感体验的方法。

  我在引导学生体悟普罗米修斯经历“锁之苦”、“啄之痛”的部分,充分让学生抓住文字咀嚼,及时补充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特别是抓住“死死地、高高的、尖利、啄食、既不能,也不能”等词语,让学生以“找、说、读”的方式,感同身受地体会普罗米修斯无穷无尽的痛苦。

  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品读是适合学生的,也是适合这篇神话故事的。

  四、以素养为魂,课堂效果表现出了发展与深邃

  语文课堂的教学必须聚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并且以此为灵魂。我希望在我的课堂上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终身学*的能力。

  1、思维的培养

  有思维训练的课堂是深度学*的课堂。深度学*的课堂就应该拒绝目标不明、层次不清、*面设计、到处撒网的课堂,就应该摒弃对知识的情有独钟,将目光聚焦到知识背后的思维,更多的去关注培养学生的学*力、发展力。这些思想体现在我的课堂上,就表现为删繁就简,只设计一个核心问题,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品、悟、想、读,拓、补、比、引,小组合作,自读自悟,前后勾连等,既是教学目标的极简,也是教学策略的极简,达成的却是思维发展的极丰。

  2、终身阅读

  以神话开课,以神话结尾,开课以观神话故事视频进入,结课以去阅读整本的神话故事书结尾,呈现的是方式,反映的却是理念。“语文学*,读书为要。”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读到怎样的程度?书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我们语文老师当下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小学阶段尤其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惯!怎样培养?我让学生将东方神话与西方神话对比起来读,让学生将新课文和旧课文对比起来读,让学生从一篇文章读到一本书,一个序列的书,建构的是大语文视角,种下的是研究性学*的种子,点燃的是终身学*的火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