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9-28 00:00:00 教学反思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

  年月日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正确区分易混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知识的系统理解。本课教学抓住以下两点:

  一、密切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经验。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年历,找出“小秘密”,进一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认识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几个月,2月份是多少天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年月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在年历中圈出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自己喜欢的日子等,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时间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年月日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感受与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经验,争取认识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二、加强引导,体现学生学*的主动性。

  本节课中,本人设计了不同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探究、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系统理解知识。如通过找出不同年历中的“小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汇报,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在教学记住每月天数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每月的天数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介绍速记方法。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2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可以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3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自主建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预先准备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xx年的年历寻找天数,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去观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

  三、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得出“闰年的公历年份除以4都没有余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很多铺垫环节。如我设计了一张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规律,自己发现闰年年份与4有密切关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闰年的公历年份和4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虽然比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费时、费力,但却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时教师指导,这样能引起学生学*的积极性。记忆的多种多样,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导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时有点急躁未说清12个大月中有7个大月然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巧妙方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又很多: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我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讨学*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但是,我课堂上没能很好把握引导的角色,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是本科内容没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缺乏激情,讲课的语气和语调没有变化。我以前听别的教师上课,他们的语言幽默,抑扬顿挫,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没有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这样就没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一些理论知识,多看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学*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多钻研教材,让自己在不断学*与反思中进步。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4

  《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比如猜谜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在练*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练*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5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开心的日子或者节日,学生回答了很多,引出了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节课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所发下来的记录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3、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4、数学内容生活化。我把例题都变成学生经历的事,这样更容易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 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在备课时以为大月、小月的判断这些知识挺简单的,就把*年、闰年的判断一起放在一节课内教学,课时容量大,使学生掌握的不熟,为后面的知识没作好铺垫。

  2、讲解不够具体,没有举一反三,对知识的巩固做的不是很到位。

  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功夫,保证教学过程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优化学生的学*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本课分四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一是设置悬疑,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分别有多长,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明确本课的学*目标。二是观察年历卡,主动探索年、月、日的知识。三是巩固拓展,推向生活。四是首位呼应,解决问题。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一、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置悬疑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去探究知识。

  二、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活动中。

  三、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感知年、月、日的来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增长了见识。

  反思这一节课,知道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我在上这一节课时节奏比较紧凑,一环扣一环,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没及时的深化;还有在引导学生记忆大月、小月时,没能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如果我当时对着黑板上的板书引导学生自己编儿歌,那我相信孩子们的印象将更深刻,记得将更牢固。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阅读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1)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如2008北京奥运等更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单元的不足之处是: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手不够,比如学生在汇报自己整理出的信息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说,如有说错或说漏再让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完整,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不管是哪一年,大月、小月的月份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比较特殊,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是个变月。课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要牢记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2

  年、月、日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所以,在本单元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历史时刻的图片。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接着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补充还有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在新知的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抄写了年历,并说明有些孩子如果觉得年历太长,抄写有困难,可以选择抄写几个月的。这样开放式的作业,使得班里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有些程度弱的`孩子,也抄写了一个月的月历。在课上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在一年的12个月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学生出示*10年的2月月历。学生发现有些2月是28天,有些是29天。最终由我指导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本单元教学完后,我将学生抄写的年历重新整理收集,并请一些做的好的同学对自己的作业加以完善。将本次作业作为资料进行保存。

  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许多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所以又安排另外的时间加以练*,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些不足。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3

  20xx年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山区20xx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执教认识年月日一课,无论是在磨课和执教的过程中都让我思考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思考一:怎样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文艺性

  提到数学课堂,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单调”“乏味”这样的词语,但是提到语文课堂,人们则产生的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样的词语,两相比较,我觉得如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具有文艺性,会更加吸引学生,所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模式设计了本节课的创设情境。具体为:时间—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形成。首先我选用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学生会自己用“珍惜”“浪费”“成长”“收获”这些词语进行衡量,我认为这比教师用直白的语言去进行思想教育更能促动学生。其次在引导学生说出了时间单位后,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科普了天文知识。

  思考二:怎样让小组活动更有效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看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此活动在初步发现年月日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结合活动的内容我设计了学*单,这张学*单也是经过多番变化而来的。起初学*单是每人一张,但是出现了学生各填各的现象,于是学*单变成了四人小组一张,这样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真正的体现“合作”;接着是学*单的内容,从一开始的一

  张统计表和填空转变成两张统计表和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拓展有简化,目的就是在于不给学生的活动“画圈”,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现,深度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活动要求中有一条是让学生用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老师会说我的这个要求不够明确,但是我在巡视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要圈什么”,瞧,这就是我想要学生思考的,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应该圈出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思考三:怎样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让本节课富有童趣,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我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圈生日、找节日等,但是我总感觉这些游戏没有新意。可一次我和学生不经意的聊天,让我有了灵感,因为通过聊天我发现学生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古诗《乞巧》,这首古诗讲的是七夕节,于是我想到了通过猜古诗让学生找节日的活动,这个活动无论是在红旗一小还是在铁三小学,都很受学生欢迎。这个游戏不仅增添了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呢。

  收获:

  1、全面了解学生,不局限于本学科对学生的了解,而应该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也只有这样高度贴*学生的教案,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引发共鸣。

  2、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探究活动,还是教师的提问,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不因教师想要的答案局限学生的思考,敢于放手,不仅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学会新知,还要让学生掌握学*的方法。

  3、由于我在本节课注重了学法的指导,红旗一小的学生,能自觉的运用统计表的方法预*下一课时*年和闰年。(另附学生的预*作业照片)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4

  昨天我在2班教学了《认识年月日》这一课,在课前我也认真钻研了教材,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还是比较满意,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课后练*中我无意中发现一位*时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不会看年历,我又找了2班的几个学生问了问,发现有些同学真的不会看年历。让我反思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学生年历都不会看,又怎么能发现年历中的规律呢?原来热闹的教室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问题,我总以为学生已经会看年历了,其实不然。于是我在3班干脆没上新课,而是重新设定了教学目标,将学会看年历做为第一目标,并在今天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看年历教学环节如下:

  出示20xx年的年历,师:这是20xx年的年历,你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圈划出来,看看这一天是星期几?看谁圈得又对又快(学生各自在年历上找生日并作圈划。)

  圈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师随着学生发言小结,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再说说是星期几?如何判断的?

  看日期上方,指出:星期日是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所以把他排在第一个。看来只要把日期和星期上下对应着看,就知道是星期几了,你们会看了吗?请一个同学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根据他所说的日期找出这一天是星期几?

  总结:我们先找月份,再找日期,上下对应着看星期几,就能很快圈出自己的生日了。

  问:刚才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在11月,老师的生日是在他生日的前一个月,

  你知道是几月吗?他生日的后一个月是几月呢?那12月后面的一个月是几月呢?(一月)

  小结:每年的十二个月就是这样连续不断重复着的。

  问: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吗?我的生日是10月的最后一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那我生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呢?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我们看年历不仅要上下对应着看,还要前后联系着看。 ……

  教学反思: 在2班教学后学生还不会看年历,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刻反思,这节课我们的孩子首先要学会什么,促使我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再次在3班教学后我又找了几个学生进行了解,发现他们真的会看年历了,能发现年历中的规律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因此,课前预设教学也好,课堂生成也好,两者都要统一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基点上,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5

  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年、月、日的感性经验,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课上梳理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认识年、月、日。从预*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对大月、小月的知识有所了解,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一年的天数,但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经验是不同,所以他们拥有的知识都是零散的。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这个实际出发,在学生的学*过程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理解水*的差异,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掌握今天的新知。

  如巧计大月、小月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用:

  (1)强记法:直接根据大小月的顺序进行记忆。(一月大,二月*,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2)拳记法:举起自己的左拳头,背向自己(如书上的图示),从右往左数月份,凸出来的.是大月、凹下去的是小月,不过数到二月时应说“二月*”,当数到七月时,再从右数回左。

  (3)儿歌法: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变。四、六、九、十,三十天整。

  (4)记大月:七、八两月挨着数,七月以前找单数,八月以后找双数。

  这种记忆的方法学生也比较理解,对于为什么二月份的天数最少?利用故事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通过这四种记忆大小月的方法,既可让学生很好的记忆大小月,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了自主探索的好*惯。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同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还可以用拳头法。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以致课上出现的突**况应对不够及时,解决繁冗。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左拳记忆法在讲授时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会比直接用手演示的效果好。

  4、本节课练*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7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在4月份月历上找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还重视了学生的原有认知基础,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原有的`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因此在导入新课时与学生交流了有关年月日的信息后再进行新课的教学,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并且使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然后让学生交流导学单上查找的不同年份的年历,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有30天,是小月。二月有28或29天。再让学生介绍记住大小月的方法,有左拳记忆法、儿歌记忆法,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大小月。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可以安排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大月小月的记忆。

  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备课时预设的不够充分,认识月历和年历时拖沓了些,计算一年的天数时间不够,没能交流多种算法,有点太匆忙了。

  2、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多。不能很好的给予评价。

  3、本节课练*较少,学生动笔的不多。应给孩子更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8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并指出2月份我们把它叫做*月,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左拳记忆法: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举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举手又放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举手又不想举手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

  在练*环节设计了我们最常见的'节日:六一儿童节、3月12日植树节、9月10日教师节等等特殊而又常见的日子,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间?1949年10月1日,并借机练*大月小月、*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还有一些常见的容易出错的我把这些题目弄成判断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否正确,而错又错在哪里?最后一题扩展*题:20xx年,小明连续在外婆家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这两个月是( )和( )。

  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9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xx年xx月xx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xx年xx月xx日;知道*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重点:时间单位xx年xx月xx日和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xx年xx月xx日、*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因为xx年xx月xx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如2008北京奥运等更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单元的不足之处是: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手不够,比如学生在汇报自己整理出的信息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说,如有说错或说漏再让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完整,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不管是哪一年,大月、小月的月份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比较特殊,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是个变月。课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要牢记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0

  《年、月、日》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学*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月以及*闰年。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在层层质疑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年、闰年时,通过*闰年的排列顺序,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20xx年和1996年是什么*年还是闰年的问题。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当学生感觉运用刚才的规律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然后抛出1997÷4=499……1;1998÷4=499……2;1999÷4=499……3;20xx÷4=500;20xx÷4=500……1;20xx÷4=500……2;20xx÷4=500……3;20xx÷4=501;20xx÷4=501……1;20xx÷4=501……2;20xx÷4=501……3;20xx÷4=502;学生得出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把1935÷4可是又碰到4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学生还没学。引导拿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97÷4=24……1;98÷4=24……2;99÷4=24……3;观察得出把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就能判断*年和闰年。再让学生判断1900年是什么年?学生很自然的会以为是闰年,这时展示万年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图,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让学生猜想。介绍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一些课堂生成没有很好的利用。例如:在记大小月的方法时有学生提出7、8两月是大月。如果当时能提出:像这样连着的大月还有吗?让学生知道时间是连续的。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1

  《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比如猜谜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在练*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练*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2

  6月结合主题《客人来我家》。教授的数学内容是《认识年月日》。早在5月中旬,我就叫家长们上网购买台历本,保证到6月初,班上孩子人手一本,这一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前期工作得到了保障,后续的工作就有了好的开端。鉴于上月对计算器的学*,我更有信心去上类似操作性的数学课。果不其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兴趣超出了我的预期,且进度快速。

  学*《认识年月日》,我将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年历;

  (2)认识大月小月;

  (3)认识日(星期)。

  在认识年历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猜谜导入,紧接着出示年历表,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年历知识,能够说出今年是20xx年,去年是20xx年,前年是20xx年,明年是20xx年,并且知道一年有12个月,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丁是20xx年7月出生)。通过前面的学*,学生知道一年又12个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鉴于智障学生善于机械记忆,而意识记忆比较欠缺,教师通过发放年历表和台历,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并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比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学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点讲)。鼓励学生将台历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来,师板书大月(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再将台历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来,师板书小月(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教师接着发放20xx年的年历表让学生练*,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大月小月分别圈出来,小部分学生圈不完整或将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时圈出来。个别学生需要教师辅助来圈。待到学生熟练圈出大小月的时候,教师寻求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识记方法:

  (一)左拳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拳记忆法,只有3名一层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学生不太理解;歌诀记忆法,比较适合有口语的学生,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诀来记忆大小月。在教学日(星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劳动节、清明节、春节等等)和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来教学,教师先出示9月10日教师节,引导学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几;接着出示10月1日国庆节,引导学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几。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比较熟悉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报告给教师,教师再汇总并板书出来。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日期+节日+星期几。我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日期或星期几。学生们频频点头说好,接着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节日的游戏。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练*。

  综上所述,一二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由来,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三层学生提示下指认10以内的数字,能够给数字1—10涂色或临摹。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3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自主建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预先准备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xx年的年历寻找天数,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去观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

  三、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得出“闰年的公历年份除以4都没有余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很多铺垫环节。如我设计了一张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规律,自己发现闰年年份与4有密切关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闰年的公历年份和4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虽然比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费时、费力,但却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时教师指导,这样能引起学生学*的积极性。记忆的多种多样,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导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时有点急躁未说清12个大月中有7个大月然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巧妙方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又很多: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我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讨学*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但是,我课堂上没能很好把握引导的角色,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是本科内容没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缺乏激情,讲课的语气和语调没有变化。我以前听别的教师上课,他们的语言幽默,抑扬顿挫,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没有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这样就没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一些理论知识,多看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学*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多钻研教材,让自己在不断学*与反思中进步。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4

  年月日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正确区分易混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知识的系统理解。本课教学抓住以下两点:

  1、密切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经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年历,找出“小秘密”,进一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认识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几个月,2月份是多少天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年月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在年历中圈出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自己喜欢的日子等,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时间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年月日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感受与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经验,争取认识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2、加强引导,体现学生学*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本人设计了不同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探究、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系统理解知识。如通过找出不同年历中的“小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汇报,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在教学记住每月天数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每月的天数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介绍速记方法。

  总之,本节课,自始自终体现创设现实的、学生熟知的活动情境,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教学。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5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些许思考。

  本课分四个层次组织学生的观察和探索活动。一是设置悬疑,引入课题,通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一年、一月、一日分别有多长,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明确本课的学*目标。二是观察年历卡,主动探索年、月、日的知识。三是巩固拓展,推向生活。四是首位呼应,解决问题。

  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一、设置悬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设置悬疑大大的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自主、积极的去探究知识。

  二、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的数学学*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活动中。

  三、合理的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们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感知年、月、日的来历,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学生可以触类旁通地知道很多知识,扩大知识面,增长了见识。

  反思这一节课,知道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如,我在上这一节课时节奏比较紧凑,一环扣一环,对学生的一些闪光点没及时的深化;还有在引导学生记忆大月、小月时,没能让学生充分的交流,如果我当时对着黑板上的板书引导学生自己编儿歌,那我相信孩子们的印象将更深刻,记得将更牢固。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2)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

  年月日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经验,但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并不明确,正确区分易混知识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已有的经验,加强与现实的联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对知识的系统理解。本课教学抓住以下两点:

  1、密切与现实的联系,提升学生的经验。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申奥成功,植树节,儿童节等有意义的日子,让学生初步认识年月日,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从而引出课题。通过观察年历,找出“小秘密”,进一步感受年月日的关系,认识31天、30天的月份各是哪几个月,2月份是多少天等。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年月日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在年历中圈出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自己喜欢的`日子等,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时间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年月日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也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现实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知识。在不断的感受与体验中丰富已有的经验,争取认识年月日的相关概念。

  2、加强引导,体现学生学*的主动性。本节课中,本人设计了不同的数学活动,给了学生充分探究、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主动的、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系统理解知识。如通过找出不同年历中的“小秘密”这一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活动中充分地进行自主探究发现交流汇报,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给学生方法。在教学记住每月天数的环节中,教师采用“你有什么方法能很快记住每月的天数呢?”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介绍速记方法。

  总之,本节课,自始自终体现创设现实的、学生熟知的活动情境,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学生轻松愉快完成教学。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2

  6月结合主题《客人来我家》。教授的数学内容是《认识年月日》。早在5月中旬,我就叫家长们上网购买台历本,保证到6月初,班上孩子人手一本,这一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前期工作得到了保障,后续的工作就有了好的开端。鉴于上月对计算器的学*,我更有信心去上类似操作性的数学课。果不其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兴趣超出了我的预期,且进度快速。

  学*《认识年月日》,我将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年历;

  (2)认识大月小月;

  (3)认识日(星期)。

  在认识年历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猜谜导入,紧接着出示年历表,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年历知识,能够说出今年是20xx年,去年是20xx年,前年是20xx年,明年是20xx年,并且知道一年有12个月,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丁是20xx年7月出生)。通过前面的学*,学生知道一年又12个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鉴于智障学生善于机械记忆,而意识记忆比较欠缺,教师通过发放年历表和台历,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并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比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学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点讲)。鼓励学生将台历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来,师板书大月(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再将台历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来,师板书小月(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教师接着发放20xx年的年历表让学生练*,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大月小月分别圈出来,小部分学生圈不完整或将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时圈出来。个别学生需要教师辅助来圈。待到学生熟练圈出大小月的时候,教师寻求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识记方法:

  (一)左拳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拳记忆法,只有3名一层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学生不太理解;歌诀记忆法,比较适合有口语的学生,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诀来记忆大小月。在教学日(星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劳动节、清明节、春节等等)和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来教学,教师先出示9月10日教师节,引导学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几;接着出示10月1日国庆节,引导学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几。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比较熟悉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报告给教师,教师再汇总并板书出来。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日期+节日+星期几。我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日期或星期几。学生们频频点头说好,接着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节日的游戏。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练*。

  综上所述,一二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由来,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三层学生提示下指认10以内的数字,能够给数字1—10涂色或临摹。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3

  《年、月、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

  我先让孩子们提前预*,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预*提纲。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比较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起立又坐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年、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最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年,大部分孩子说是闰年,个别孩子说是*年,到底谁说的对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儿歌: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但是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

  在练*环节设计了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间吗?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间?1949年10月1日,并借机练*大月小月、*年闰年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

  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4

  《认识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教学这么多新的知识点呢?该以怎样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呢?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把本节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比如猜谜语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在练*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练*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5

  昨天我在2班教学了《认识年月日》这一课,在课前我也认真钻研了教材,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我还是比较满意,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课后练*中我无意中发现一位*时成绩还不错的同学不会看年历,我又找了2班的几个学生问了问,发现有些同学真的不会看年历。让我反思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学生年历都不会看,又怎么能发现年历中的规律呢?原来热闹的教室里竟然隐藏着这么大的问题,我总以为学生已经会看年历了,其实不然。于是我在3班干脆没上新课,而是重新设定了教学目标,将学会看年历做为第一目标,并在今天进行教学。指导学生学会看年历教学环节如下:

  出示20xx年的年历,师:这是20xx年的.年历,你能在年历上找到你的生日吗?圈划出来,看看这一天是星期几?看谁圈得又对又快(学生各自在年历上找生日并作圈划。)

  圈好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全班交流:请一个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找的?(师随着学生发言小结,先找月份,再找日期)

  再说说是星期几?如何判断的?

  看日期上方,指出:星期日是每个星期的第一天,所以把他排在第一个。看来只要把日期和星期上下对应着看,就知道是星期几了,你们会看了吗?请一个同学说自己的生日,其他同学根据他所说的日期找出这一天是星期几?

  总结:我们先找月份,再找日期,上下对应着看星期几,就能很快圈出自己的生日了。

  问:刚才一个小朋友的生日是在11月,老师的生日是在他生日的前一个月,

  你知道是几月吗?他生日的后一个月是几月呢?那12月后面的一个月是几月呢?(一月)

  小结:每年的十二个月就是这样连续不断重复着的。

  问:同学们想知道老师的生日到底是哪一天吗?我的生日是10月的最后一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那我生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呢?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来我们看年历不仅要上下对应着看,还要前后联系着看。 ……

  教学反思: 在2班教学后学生还不会看年历,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刻反思,这节课我们的孩子首先要学会什么,促使我对教学目标进行重新设定,再次在3班教学后我又找了几个学生进行了解,发现他们真的会看年历了,能发现年历中的规律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即“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它倡导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的主人。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思想就必须发生一种根本性的变化,由“教师主体,以教定学”,向“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转变。因此,课前预设教学也好,课堂生成也好,两者都要统一到“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基点上,并将这一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

  20xx年4月19日我有幸参加了蚌山区20xx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在本次活动中我执教认识年月日一课,无论是在磨课和执教的过程中都让我思考了许多,同时也收获了许多。下面我就具体谈一谈:

  思考一:怎样让数学课堂更具有文艺性

  提到数学课堂,人们马上就会想到“单调”“乏味”这样的词语,但是提到语文课堂,人们则产生的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这样的词语,两相比较,我觉得如果让我们的数学课具有文艺性,会更加吸引学生,所以我采用层层递进的模式设计了本节课的创设情境。具体为:时间—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形成。首先我选用了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并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时间去哪儿了,学生会自己用“珍惜”“浪费”“成长”“收获”这些词语进行衡量,我认为这比教师用直白的语言去进行思想教育更能促动学生。其次在引导学生说出了时间单位后,通过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形成,以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真正做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同时科普了天文知识。

  思考二:怎样让小组活动更有效

  结合学生已有的认知水*,我设计了火眼金睛看年历的活动,希望学生能够通过此活动在初步发现年月日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结合活动的内容我设计了学*单,这张学*单也是经过多番变化而来的。起初学*单是每人一张,但是出现了学生各填各的现象,于是学*单变成了四人小组一张,这样能让学生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真正的体现“合作”;接着是学*单的内容,从一开始的一

  张统计表和填空转变成两张统计表和问题,我在教材的基础上有拓展有简化,目的就是在于不给学生的活动“画圈”,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发现,深度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来。在活动要求中有一条是让学生用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方法进行比较,有的老师会说我的这个要求不够明确,但是我在巡视时,有学生就问我“老师,我们要圈什么”,瞧,这就是我想要学生思考的,学生通过思考发现应该圈出相同的或者是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有了提高,同时发现了关于年月日的一些知识。

  思考三:怎样增添数学课的趣味性

  为了让本节课富有童趣,增添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我开始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圈生日、找节日等,但是我总感觉这些游戏没有新意。可一次我和学生不经意的聊天,让我有了灵感,因为通过聊天我发现学生的语文书上有一首古诗《乞巧》,这首古诗讲的是七夕节,于是我想到了通过猜古诗让学生找节日的活动,这个活动无论是在红旗一小还是在铁三小学,都很受学生欢迎。这个游戏不仅增添了数学课的趣味性,同时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不经意间感受到数学真的是无处不在呢。

  收获:

  1、全面了解学生,不局限于本学科对学生的了解,而应该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了解学生,才能真正做到新课标要求的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出发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也只有这样高度贴*学生的教案,才能吸引学生,进而引发共鸣。

  2、在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探究活动,还是教师的提问,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不因教师想要的答案局限学生的思考,敢于放手,不仅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学会新知,还要让学生掌握学*的方法。

  3、由于我在本节课注重了学法的指导,红旗一小的学生,能自觉的运用统计表的方法预*下一课时*年和闰年。(另附学生的预*作业照片)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7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因为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而是教与学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教学是一个发展的、生成的`过程。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并指出2月份我们把它叫做*月,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左拳记忆法:我还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举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同学举手又放下,有的同学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举手又不想举手的,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

  在练*环节设计了我们最常见的节日:六一儿童节、3月12日植树节、9月10日教师节等等特殊而又常见的日子,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间?1949年10月1日,并借机练*大月小月、*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还有一些常见的容易出错的我把这些题目弄成判断题让学生自己去判断是否正确,而错又错在哪里?最后一题扩展*题:20xx年,小明连续在外婆家住了两个月,正好是62天,这两个月是( )和( )。

  教师要真正成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数学课堂还给学生,把学生推到自主学*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的小主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8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师该孜孜以求的问题,下面就结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课,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时间让学生自己观察年历片,激起学生学*的兴趣,接着让同学们交流自己了解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进一步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体验研究的乐趣。

  在教学如何记住大、小月的时候我不是把方法直接教给学生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的同学就教给不会的`同学。这样做,既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又使知识丰富的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有相互交流中获得了知识。我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学*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给学生更大的探究空间。

  传统教学的探究,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在整个学*过程中,学生只是执行教师命令的操作员,这样的教学如果从掌握知识的角度来说,的确省时高效,可是从发展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过于狭窄,在学*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连一点“旁逸斜出”的机会都没有了,创新精神的培养更无从谈起。我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改变了这种指令式的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设计了具有较大探究空间的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来组织学*活动。学生观察年历卡,根据自己所发现的知识畅所欲言,发现什么就说什么。怎样观察?发现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反馈?还有什么问题?这些教师都不越俎代庖、硬性规定,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

  四、重视参透德育教育:

  而对于主题图所意图要渗透的思想教育我安排在了后面的环节,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机整合,把抽象的时间和具体事件联系起来,体现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关注,又加深对年月日的感性认识。本节课我结合教学内容渗透了这方面的思想教育,力求做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而且说一说生活中有意义或不寻常的日子活动环节,无不体现了爱国思想教育和孝敬父母等一些思想教育,这种思想方面的教育能够在一节数学课中达到了很好的结合,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当然,本课还存在一些问题。我认为自己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对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的不够,如学生在教记大小月方法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导,只要在学生说错时给予纠正就可以了。在以后教学中,还应相信学生,大胆放手,以顺应课改精神,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9

  《年、月、日》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

  我先让孩子们提前预*,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预*提纲。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比较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汇报时:有的同学说二十八天,有的同学说二十九天,学生此时开始争论,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年、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最后我又出示20xx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年,大部分孩子说是闰年,个别孩子说是*年,到底谁说的对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儿歌: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但是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

  在练*环节设计了找出各个月份的重大节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间吗?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xx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间?20xx年10月1日,并借机练*大月小月、*年闰年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0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开心的日子或者节日,学生回答了很多,引出了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节课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所发下来的记录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3、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4、数学内容生活化。我把例题都变成学生经历的事,这样更容易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 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在备课时以为大月、小月的判断这些知识挺简单的,就把*年、闰年的判断一起放在一节课内教学,课时容量大,使学生掌握的不熟,为后面的知识没作好铺垫。

  2、讲解不够具体,没有举一反三,对知识的巩固做的不是很到位。

  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功夫,保证教学过程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优化学生的学*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1

  《年、月、日》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民主的学*氛围中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学生尽管不是妙语连珠,知识面也不是很广,但还是体验了自主探索的乐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享受了成功的喜悦。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几乎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需要关注的是,不同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积累是有差异的。而且,学生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应该也是非系统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错误的理解,但是都为他们学*年、月、日打下了基础。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安排让学生观察年历,激起学生学*的兴趣,从年历中发现各月的天数。从而探索出大月、小月、*月以及*闰年。

  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维,让学生在层层质疑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年、闰年时,通过*闰年的排列顺序,找出4年一闰的规律,并运用这一规律解决了20xx年和1996年是什么*年还是闰年的问题。再要求1935年是什么年?当学生感觉运用刚才的规律不能解决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大胆的猜想:年份与4有什么关系。然后抛出1997÷4=499……1;1998÷4=499……2;1999÷4=499……3;20xx÷4=500;20xx÷4=500……1;20xx÷4=500……2;20xx÷4=500……3;20xx÷4=501;20xx÷4=501……1;20xx÷4=501……2;20xx÷4=501……3;20xx÷4=502;学生得出年份除以4有余数的是*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把1935÷4可是又碰到4位数除以一位数,三年级学生还没学。引导拿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97÷4=24……1;98÷4=24……2;99÷4=24……3;观察得出把年份的`后两位数除以4就能判断*年和闰年。再让学生判断1900年是什么年?学生很自然的会以为是闰年,这时展示万年历上1900年2月的月份只有28天图,这是为什么呢?再次让学生猜想。介绍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

  课堂的生命活力来源于对事件或对事实的感受和体验,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和思考,来自于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认同,来自于探究体验中的惊险和喜悦。老师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思考、交流、实践、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经历感悟、体验的过程,使教学充满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生命的活力。

  三、不足之处:

  一些课堂生成没有很好的利用。例如:在记大小月的方法时有学生提出7、8两月是大月。如果当时能提出:像这样连着的大月还有吗?让学生知道时间是连续的。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2

  年、月、日是在学*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学*的。本课的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掌握*年、闰年。年、月、日的相关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挖掘可以为学*所用的素材供应学生学*。

  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学*。有以下几点做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说出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或者节日,学生回答了很多,我及时引导,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引出了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学*年、闰年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接着我出示1900年2月的月历,让学生自己进行验证,学生们都迷惑了……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1900年的月历印错了吗?想知道为什么吗?(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3、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3

  年、月、日是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所以,在本单元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我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了大量的有意义的历史时刻的图片。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接着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补充还有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在新知的教学前我先让学生抄写了年历,并说明有些孩子如果觉得年历太长,抄写有困难,可以选择抄写几个月的。这样开放式的作业,使得班里所有学生都完成了,有些程度弱的孩子,也抄写了一个月的月历。在课上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在一年的12个月里,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学生出示*10年的2月月历。学生发现有些2月是28天,有些是29天。最终由我指导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本单元教学完后,我将学生抄写的年历重新整理收集,并请一些做的好的同学对自己的作业加以完善。将本次作业作为资料进行保存。

  在教学中,我留给学生许多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所以又安排另外的时间加以练*,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这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些不足。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4

  这是一个数学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年历,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一样的。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过。为了使幼儿学起来更容易,课前我请他们准备一份XX年的年历,在准备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就已经先预*起来,在家长的帮助下,我看到他们带来的`年历中有的已经把重要节日圈画出来了,可有的小朋友根本连年历都没有带来,面对这种水*不一的孩子们,我想他们可以结成一组,会的带不会的,这样大家学起来就快了,在他们一组上,我放上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告诉他们一句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反应快的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哦~~原来这些月是31天呀!我请他们来验证一下,看看老师说的这个歌谣准不准确,孩子们又兴高采烈地翻起年历来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请他们动手,在玩中发现奥秘,比如说月中多少天这个难点,我用一句歌谣简单概括,并且请他们来检查我说得对不对,在他们检查的过程中,他们理解这句歌谣并且加深了印象。对于这个活动,虽然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完全掌握,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能掌握的孩子这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难点,并且还能把这个歌谣传播给其他孩子。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开始有指错的现象,但是练到第5、6个节日的时候,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还很迅速呢!刚开始指是一组中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带头,后来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现在交换一下,让刚才还没有动手指的小朋友先指。这下,小朋友们玩得更热火朝天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这节活动才能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15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xx年xx月xx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内容包括: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xx年xx月xx日;知道*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重点:时间单位xx年xx月xx日和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教学关键: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的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xx年xx月xx日、*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我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因为xx年xx月xx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在教学中我尽量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如2008北京奥运等更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例子,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本单元的不足之处是:在处理一些细节甚至在学生自主探索时有些地方放手不够,比如学生在汇报自己整理出的信息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先说,如有说错或说漏再让其他学生纠正或补充完整,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会发现不管是哪一年,大月、小月的月份是一样的;只有2月份比较特殊,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是个变月。课堂上还是没能大胆放手,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把学生作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交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要牢记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选用教学方法。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3)

——《年月日》教学设计6篇

  【教学内容

  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年、月、日》这单元是在前面已经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以及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积累了对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而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月及各月天数,介绍*年、闰年的判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生活经历和年历卡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2月,*年、闰年各有多少天。了解有关闰年的有关知识,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观察、发现、比较、猜想、讨论等一系列活动中培养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自觉养成珍惜时间的好*惯。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发现并掌握判断*年、闰年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多个年份年历卡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师:课件出示大屏幕。

  师:这是谁呀?

  生:猪爷爷。

  师:对,这是我们的老朋友猪爷爷,猪爷爷为了保持强健的身体每天坚持服用钙片,一瓶钙片有三十粒,每天服用一粒,一个月够吗?

  生1;够,因为一个月有三十天。(师板书)

  生2:有时不够,因为有的月份三十一天。(师板书)

  师:这两位同学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那每月情况是怎样的呢、每年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同桌合作,探究年历卡

  活动要求:1、以同桌为单位,一张年历卡,一张汇报单。2、两人先共同观察年历卡,然后一人读,一人填写汇报单,看哪对同桌合作的最快、最默契。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板书:

  生:一年有12个月(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共7个

  小月(30天):4、6、9、11共4个

  二月(29天)

  (28天)

  生汇报完后师介绍大小月、特殊月几个数并板书。

  师:那现在我们知道怎样告诉猪爷爷了吗?谁来说说?

  生:小月和二月时够吃,大月时不够吃。

  师:我已经隔空告诉猪爷爷了,猪爷爷又回话了,一起看看是什么?

  猪爷爷:原来这么麻烦,那**脆一年买一箱,一箱12瓶,每瓶30粒,这样总够吃一年的了吧?

  师:小组先讨论一下,然后算一算。

  生汇报。师板书:31×7+30×4+29=366(天)

  31×7+30×4+28=365(天)

  师:咱们同学真是太棒了,猪爷爷都不由得称赞咱们同学棒棒哒,大头儿子知道咱们同学很优秀,也想让咱们同学帮助他,一起来看看什么问题。

  大头儿子:我爸爸今年要连续两个月出差在外,共计62天,爸爸是哪两个月去出差呢?

  生1:1、3月;

  生2:7、8月

  师:同学们同意哪个答案,为什么?看来有的同学对大小月已经熟记,有的不能熟记于心,那有没有好的方法帮助我们记忆呢?

  (三)教授左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记忆大小月

  1、左拳记忆法

  教师教授一遍,学生自己做一遍。

  2、歌诀记忆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师:谁能告诉许老师,腊、冬分别指的是哪一个月?

  生:12月,11月

  3、现在你能根据这个歌诀判断你同桌的生日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四)*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4)

——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

  本学期在传授“年月日”教学时,我在教学中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40分钟内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学*,课堂设计落在实处。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通过猜谜语引出课题。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并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此时巧妙引导开始本课的学*。在练*环节出示问题。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已经圆满结束了,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08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并借机练*大月小月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最后知识拓展环节出示以全班集体照为背景的月历,让同学们兴趣再一次提高期待一次的数学课,制作月历,为下节课知识作铺垫。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我安排了数学小游戏:听老师报月份,男女生分别起立。当最末老师报出2月时,有趣的场面出现了:有的起立又坐下,有的东张西望在观望他人的动态,学生此时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觑……我笑着问:大家想站又不想站的,为什么?这些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之后我又出示1900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年,我不给出答案而是出示课件让学生自主学*(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验证,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采用的方法是,总结提炼出消化本节内容所要用到的数学方法,即:猜测观察——推理验证——得出结论,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设计了每种算法后隐藏一题,调动学生运用良好的学*方法来内化知识的拓展性练*。练*中还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还巧妙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对学生自主学*的要求指导还不够,探究学*时对学生的组织还做的不够,再就是课的容量大,拖了堂。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合理调控时间,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自己去发现,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锻炼,对教学方法还需要摸索。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的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年月日》教学反思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年月日》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年月日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年和闰年的方法,一上课,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一年有几个月?每月有几天?并把每月的天数填写在书上)自学,接着进行反馈,归纳出: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约有31天,是大月.四、六、九、十一月。二月是*月有28或29天。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一个拳头法和两个拳头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感兴趣,于是我采用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可见儿歌也是一种很有效率的教学手段,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学生来说,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因为儿歌记忆既轻松又便于记忆。

  *年和闰年的判断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我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去发现、去讨论。我让他们讨论,对于*年和闰年你有些什么认识。学生经过讨论说出几几年是闰年,顺着他们的思路我又让他们去讨论闰年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被4除没有余数的是闰年,紧接着有问2100年的二月是几天,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是29天,我告诉学生2100年的二月是28天,这是什么道理呀,同学们感到很奇怪,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告诉学生,碰到年份是整千整百数时,必须被400除没有余数,从课后的练*来看这一课的教学效果不错。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因为年、月、日来源于生活并用之于生活,教材力图体现知识的呈现与生活实例相结合,融知识性、趣味性、探究性为一体。教学中应尽量优化以“生活”为背景的教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重要资源,引进和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体验。如书上主题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有意义的日子引入,但我想可能利用身边食品的安全卫生来引入,比利用新*成立与北京申奥来得更贴*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激起本节课的学*兴趣。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时,在游戏巩固及练*环节中,我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猜节日、猜生日、读儿歌、做游戏、玩转盘和用拳头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年、月、日的知识。同时,教学中还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引入主题台图,说说自己的生日,即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氛围,又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更激发起学生学*的热情和兴趣。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生数学学*的内容应该是 “ 现实的 ” 、 “ 富有挑战性的 ” ,我巧妙引用 “ 过生日 ” 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制造认知冲突,不知不觉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让学生进入了自主探究的积极状态。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作用,生动地为学生展示年、月、日的形成和拳头记忆法等内容。

  1、在教学日的形成时,说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日。

  2、在教学月的形成时,说明月球绕着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

  3、在教学年的形成时,说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大约时间是365天,也就是一年。

  通过媒体演示,学生能更生动形象地理解这些知识,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我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材料,充分的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梳理、整理自己的观察结果,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充分的体现出 “ 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概括,整理知识,不仅帮助学生完成了认知体系的构建,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的能力,观察、对比、概括的能力,还充分的调动了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品尝到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在教学中,我既让学生自己寻找熟记大小月的方法,又让学生自己学*课本中熟记大小月的方法;既为学生提供了思维发散的空间,又为学生提供了统一认识的依据;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培养了学生尊重科学的精神。计算全年天数、展现不同的计算方法,()不仅避免了机械的记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计算方法的优化。

  运用所学知识,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新知,拓展新知,既提高学生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首尾照应,让学生感悟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

  通过教学《年月日》,让我意识到预*的重要性。本节课是以学生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记住个月分的天数,重点是判断*年、闰年的方法。是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这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学*的。这节课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很不容易理解。

  上课的前一天,我让学生先预*课本76--79页,并完成以下的问题: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31天?3.哪几个月是30天?4.二月份有多少天?5.一年有多少天?6.和家长一起查资料怎样判断*年和闰年?上课伊始我就先检查预*情况,学生个个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生怕没有自我展示的机会,就连*时数学学*成绩特别差的张来同学都迫不及待地大声说,他还知道植树节、妇女节、儿童节、劳动节、北京申奥成功、国庆节、教师节的具体时间。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张同学竟然会用拳头记忆的方法来区分大月小月。在他们通过预*已经掌握的基础上我再详细讲解,这样他们就能更容易理解掌握这节课所要学*的知识。看见他们学得高兴,知识掌握的也很牢固,我好开心呀!下课后,还有学生不禁感叹:年月日里竟然还藏着这么多有关数学的知识。回想以前在教学《年月日》这一课时,我没有事先布置学生回家预*,而是上课伊始就先出示一张年历卡让学生观察,找出年历卡中每个月的天数,从而得出大月和小月的月份。并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去判断*年和闰年的方法,这节课学生学得很被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的,通过练*反馈,才知道这节课学生学得似懂非懂,掌握得很不牢固,我教得也很费力,所以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年月日》这一课让我觉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会预*的*惯,这样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每位学生在学*数学上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从而提高了我们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5)

——《年月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月日》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6月结合主题《客人来我家》。教授的数学内容是《认识年月日》。早在5月中旬,我就叫家长们上网购买台历本,保证到6月初,班上孩子人手一本,这一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支持。前期工作得到了保障,后续的工作就有了好的开端。鉴于上月对计算器的学*,我更有信心去上类似操作性的数学课。果不其然,学生在课堂上的学*兴趣超出了我的预期,且进度快速。

  学*《认识年月日》,我将知识点分为三个部分:

  (1)认识年历;

  (2)认识大月小月;

  (3)认识日(星期)。

  在认识年历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猜谜导入,紧接着出示年历表,要求学生快速掌握年历知识,能够说出今年是20xx年,去年是20xx年,前年是20xx年,明年是20xx年,并且知道一年有12个月,部分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出生日期(如:*丁是20xx年7月出生)。通过前面的学*,学生知道一年又12个月,但不知道哪些是大月小月,大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多少天?鉴于智障学生善于机械记忆,而意识记忆比较欠缺,教师通过发放年历表和台历,引导学生找出每个月的天数,并用表格的方式记录下来,再比较31天和30天的多少。学生知道了31>30,得出有31天是大月,30天是小月,28或29天是特殊月(特殊月不做重点讲)。鼓励学生将台历表上的31(天)和大月先圈出来,师板书大月(31天)分别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共7个;再将台历表最后一天是30(天)的和小月圈出来,师板书小月(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共4个。教师接着发放20xx年的年历表让学生练*,大部分学生都能将大月小月分别圈出来,小部分学生圈不完整或将大月的30天和31天同时圈出来。个别学生需要教师辅助来圈。待到学生熟练圈出大小月的时候,教师寻求到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识记方法:

  (一)左拳记忆法;

  (二)歌诀记忆法。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左拳记忆法,只有3名一层学生能够掌握,其他学生不太理解;歌诀记忆法,比较适合有口语的学生,班上学生绝大部分都能念出歌诀来记忆大小月。在教学日(星期)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教师节、国庆节、端午节、劳动节、清明节、春节等等)和国外的节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等)来教学,教师先出示9月10日教师节,引导学生去查找,9月10日是星期几;接着出示10月1日国庆节,引导学生去查找,10月1日是星期几。几个回合下来,学生比较熟悉了,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发现,报告给教师,教师再汇总并板书出来。接着教师带领学生读一读日期+节日+星期几。我告诉学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寻找日期或星期几。学生们频频点头说好,接着是做趣味找日期或找节日的游戏。学生通过连一连,贴一贴,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练*。

  综上所述,一二层学生能够初步感知年月日的由来,知道一年有几个月,大月小月各有多少天,几月几日是星期几,一星期有几天等有关时间单位的知识,三层学生提示下指认10以内的数字,能够给数字1—10涂色或临摹。

  这是一个数学活动,目标是让幼儿认识年历,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一样的。这对于我们班孩子来说是一个还没有接触过的新知识,一年有12个月这一点大多数小朋友知道,可是认识几月几日他们还从来没有学*过。为了使幼儿学起来更容易,课前我请他们准备一份XX年的年历,在准备的过程中,有的幼儿就已经先预*起来,在家长的帮助下,我看到他们带来的年历中有的已经把重要节日圈画出来了,可有的小朋友根本连年历都没有带来,面对这种水*不一的孩子们,我想他们可以结成一组,会的带不会的,这样大家学起来就快了,在他们一组上,我放上了一个大年历,请他们观察一个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个月的天数都是一样的。孩子们的发现果然不出意外,他们问:老师,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还有这个2月怎么是29天。在他们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告诉他们一句歌谣: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反应快的孩子一下就明白了:哦~~原来这些月是31天呀!我请他们来验证一下,看看老师说的这个歌谣准不准确,孩子们又兴高采烈地翻起年历来了。

  在这个活动中,我没有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这些生硬的道理,而是请他们动手,在玩中发现奥秘,比如说月中多少天这个难点,我用一句歌谣简单概括,并且请他们来检查我说得对不对,在他们检查的过程中,他们理解这句歌谣并且加深了印象。对于这个活动,虽然还有个别孩子没有完全掌握,但是我能肯定的是,能掌握的孩子这一辈子都能记住这个难点,并且还能把这个歌谣传播给其他孩子。

  在接下来的“找节日”环节中,当我说出节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应是几月几日,接着在年历中找出来。在找的过程中,我发现刚开始有指错的现象,但是练到第5、6个节日的时候,孩子们找得都对的,而且还很迅速呢!刚开始指是一组中能力较强的小朋友带头,后来我发现这样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锻炼了,于是我说:现在交换一下,让刚才还没有动手指的小朋友先指。这下,小朋友们玩得更热火朝天了。

  整个活动下来,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学得开心,首先老师必须带动学*气氛,让每个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有大家都参与了,这节活动才能老师教得开心,小朋友学得也开心。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合作获取知识,尊重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和掌握数学知识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1.积极探索、合作与交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里登塔尔强调;学*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现#39再创造#39,即学生自己发现或再创造他们想学的东西因此,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优势。在交流中,学生质疑或质疑他人的思维方式,或欣赏自己的思维方式或陈述,或反思。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最后,他们澄清和区分,总结大月份和小月份的方法,并确定*年和闰年。让他们品尝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课程从专题介绍到课后实践,再到课堂上对年、月、日知识的补充,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学*数学的益处,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3.运用所学知识,深化新知识

  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这取决于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新知识的潜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设计*题时,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使*题具有趣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进一步深化新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深刻。

  《年、月、日》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及相关的知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兴趣。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中,天天接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说出今天上课的日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然后让学生观察年历,结合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知识。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也为进一步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二、注重让学生自主建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在进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设计时,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采用自主探究、尝试学*的方式,让学生自已从预先准备年历卡上去观察和发现,然后交流自己获得的信息,教师加以引导和总结,达到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一开始使用20xx年的年历寻找天数,所以在观察年历,探索发现时,不少学生都忽视了自已准备的其它年份的年历,以致于不知道2月到底有多少天。我认为不能让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去观察20xx和20xx年的二月份天数。

  三、尊重独立的思维,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引导学生得出“闰年的公历年份除以4都没有余数”这一规律时,我设计了很多铺垫环节。如我设计了一张1993~20xx年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规律,自己发现闰年年份与4有密切关系。又出示各年份除以4的不同结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出闰年的公历年份和4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做虽然比直接把规律告诉学生要费时、费力,但却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己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探究,若探究不出时教师指导,这样能引起学生学*的积极性。记忆的多种多样,有拳头记忆法,形象又直观,有口诀记忆法,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在指导歌诀“7个大月心中装,7前单数,7后双时有点急躁未说清12个大月中有7个大月然后让他们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记忆,之后让学生交流自己记忆的巧妙方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一步巩固了大月小月,同时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存在的不足又很多:

  一、对课堂的掌控不够。我虽然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讨学*的内容,为他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但是,我课堂上没能很好把握引导的角色,没有很好组织学生,及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导致课堂前松后紧,是本科内容没有如期完成。

  二、在教学过程中,我缺乏激情,讲课的语气和语调没有变化。我以前听别的教师上课,他们的语言幽默,抑扬顿挫,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课过程中,没有说一些激励学生的话语,这样就没有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学*一些理论知识,多看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多学*他们的教学方法,然后结合自己,多钻研教材,让自己在不断学*与反思中进步。

  “2月份为什么只有28天,有时候又有29天”“为什么在判断是否是闰年时不是所有的年份都除以4”,这是学生抛给我的问题。我当时心咯噔一下,在课前我没有预料到学生会问这种问题,在我的学生生涯里,也没有出现过这种问题。2月份与其它月份不一样、判断*年闰年的方法不一样,我感觉就是理所当然的,自然规律嘛。今天被学生问到了这个问题,我一时还真答不上来。

  课后上网查了有关这些的资料,我庆幸,我没有告诉他们从很久以前就这样的,而是说课后我们来研究。出现这种现象真有它的典故,真想马上和学生的问答,也许是课前老师预设好的,一节课下来多流利,多完美,自己也觉得这节课上得多好。记得有位老师和我讲过,一节课会因为有遗憾而更有价值。我们的反思我们的思考多数来自于自己课堂的遗憾。今天学生问的问题在我的意料之外,可是我要感谢这位学生,他教会我在备课时要多问为什么,知识点不是生来就有的,它也有它的来历,数学史还是有必要融入到我们的教学中,不仅满足一部分学生的好奇心,而且在数学课堂上也丰富了学生的文学修养。但前提我们老师要准备“一大桶水”,甚至更多。

  预*对于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我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先秦时期的孟子,宋代的程颐、朱熹、陆九渊,明清时期的王守仁、王廷相、王夫之等许多有影响的大教育家,都对此有过专门的论述,但遗憾的是,他们只把这种学*能力作为学者的素质而加以提倡,并没有将它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来推广。预*与新课程所倡导的学*方式并不矛盾,它恰恰能使课堂上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它能让探究学*更深入、更有效。因此,树立正确的预*观,让学生在预*后有更多的收获,应该成为广大教师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时,如果不让学生预*,老师按部就班地讲,一般是先让学生观察年历,找出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多少,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等。得出一年有12个月,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接着向学生介绍*年闰年的知识,然后就是有关的练*。这样的课堂枯燥乏味,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记,学*效果可想而知。仔细地分析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发现,象关于一年有几个月,及大月与小月的知识,学生通过预*完全可以掌握,不需要占用课堂时间,而把宝贵的时间用在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上。学生预*后在课堂上就可以这样教学:师:在小组内说一说,通过预*你知道了什么?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学生通过预*,可以知道1949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儿童节是6月1日,教师节等一些节日;还能通过阅读教材知道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月有31天,4、6、9、11月有30天,*年的2月是28天,闰年的2月是29天;也能根据教材的介绍知道如何记忆大月小月,即用拳头来记忆而学生真正不懂的地方是:大月和小月是怎么回事?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还有课本第71页最下面的“你知道吗?”的太阳公转时间和*年闰年的设置,学生看不懂,为什么判断闰年要除以4或400呢?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很显然,课前预*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了,每个人参与学*的'机会增多了。

  1、备课要细致:例如发给学生年历卡,不必四张全发,男、女同学可各发一张,避免有的同学手里卡片太多,而不知道看什么。再如,让学生验证闰年的年份是否都能被四整除时,不要给学生三个年份,毕竟是四位整数除4,很多同学很不情愿进行这么复杂的计算,所以可以把三个年份,分别分给不同行的同学来验证,一行同学只验证一个年份即可。

  2、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先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3、教师引导要明确:不管教师提出什么问题,应该非常明确。

  4、提高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例如当教师发现一些同学看不明白年历卡时,应果断地将年历卡投影,讲明如何看年历卡,不应草率了事。

  1、数学内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上课时,师生先交流此时激动和高兴的心情,再让师生一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20xx年4月2日上午8时31分6秒。师问:这句话里有哪些表示时间单位?师: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接着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师再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使学生初步体会年、月、日的时间概念,接着让学生说出课本中四幅有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这样,再一次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明朗化。最后让学生在猜迷语的愉悦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进入新课。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让学生尝试回答问题: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等问题,通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接着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教学时通过设计一张 1988—20xx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数,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教师再用课件上的算式说明判断*年、闰年的方法。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但是,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多,时间安排不够合理,所以后面判断*年和闰年这个环节中讲得比较快,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练*深化新知,导致有些学生吃而不消,这就是这节课留给我的遗憾。

  以后在教学中,我必须认真反思,争取在不断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断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本课程的设计是组织学生独立开展两次探究活动,做到观察、比较、思考、合作、,沟通和其他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过程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观察潜力、决策潜力、归纳潜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潜力。

  1.数学材料的生命

  年、月、日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时间单位,也来源于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上课时,我直接用课时黑板写月、日、时、分、秒,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他们都知道他们是小时,分和秒。此时,教师应及时提出:小时、分钟和秒是我们所学的较短的时间单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更长的时间单位,年、月和日,这自然会引出主题。同时,它也让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结合实际情况,展示清明、五一、六一、国庆的图片。一些快乐和纪念日将继续导致mm/DD/yy。给孩子们必要的情感教育。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上,我努力营造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让学生有兴趣观察、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也就是说,在新知识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日历。学生通过自主学*得出结论,并了解一年有多少个月?每月的天数是否相同。通过这种教学,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进而提出大小月的概念,记忆大小月的方法,计算一年中的天数。之后,在教师和学生的游戏中引入特殊的二月,让学生可以自己观察和探索。这样,教学才能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推理潜能的能力。在创新教学模式下完成探究过程。

  3.给学生留出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结合12xue*台,我在mm/DD/yyyy上做了一些快速回答和随机选择的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探索和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思想,张扬个性。让孩子们充分思考,体现课堂的公*性。在显示一些课堂统计数据时,我们应该关注准确性。如果它很高,我就不会浪费时间了。此外,还将对个别儿童进行辅导。如果它很低,这意味着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掌握它。让孩子们现场分享解释,并始终理解。

  4.课堂上产生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

  教室是多变的。教师能够及时跟进和引导,能够正确处理和解决一些问题。控制教室的潜力得到了提高,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感觉不足:这一课是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它可以以小主题的形式解决。总是有顾虑,没有大胆的发布。

  在未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引导,组织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现实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潜力。

  《年、月、日》是三年级下册的内容。认识年月日,这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怎样有条理地学会这么多知识点呢?

  我先让孩子们提前预*,并查阅有关资料,写出预*提纲。我在设计这节课时,教学的重点定位于: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备课时,从课的容量上来看,量确实较大,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在一节课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年、闰年的知识和判断方法,会计算全年天数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通过上这节课,我觉得本节的目标定位比较准确,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学*。

  在本课中,我通过猜谜语导入,出示日历,引导学生观察,并读出今天的日期,从而引出课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一开始我先让孩子们细心观察自己带的年历,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在教学大小月之后,大月和小月的记忆有拳头法和儿歌: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总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汇报时:有的同学说二十八天,有的同学说二十九天,学生此时开始争论,为什么?这正好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一刻,不正体现了学生思维的过程吗?在*年、闰年的教学时,我先出示了几个常规年份让他们分组判断,学生很快用除法判断出来,最后我又出示20xx年,学生判断后全部表示是*年,大部分孩子说是闰年,个别孩子说是*年,到底谁说的对呢?激起了孩子的探究欲望,于是出示儿歌: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学生很快就能记住,但是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一内容本来很枯燥,但通过动手数一数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记住这一知识点。

  在练*环节设计了找出各个月份的重大节日,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场景,你知道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间吗?如此贴*学生认知经验的引入一下子勾起了学生对20xx年8月8日这个历史意义的日子的记忆火花,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什么时间?20xx年10月1日,并借机练*大月小月、*年闰年等几个知识点,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加强了练*。

  下面我就今天执教的《年月日》一课的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作如下反思。

  一、好的方面:课堂教学评价的意识有所增强。

  在本节课中: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评价:开课前我通过脑筋急转弯的游戏,对答对的学生进行糖果(物质)奖励,拉*与学生的距离,开课时说“听你们的数学陈老师说四一班的孩子善于思考”,这种具有导向性评价都为后面的学生学*中要求学生善于思考作具体要求。当学生通过对年历表观察、发现、汇报交流时,及时评价学生:“你观察得很仔细,表达得很清楚,会思考。”当学生帮老爷爷解决了第一个问题时,我说到“四一班的孩子就是这么热心,不仅帮助老爷爷解决了问题,还学到了知识。”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当学生在计算一年有多少天时,其中一位学生列出了:31×730×429,评价学生:“思路很清晰,表达很准确。”在记忆大月、小月方法时,一位学生用拳头记忆进行示范引领,评价学生:“非常好,请你来当小老师。这个小老师当得非常好,谢谢你,并附以掌声。”等。用来激励学生。

  二、不足:

  评价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有些评价用语不当,随意性评价较多,未能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素养的效果。

  如:在开课前,怎样让冰快速变成水,一位学生说到用火烤,我当时想评价,但没有想到合适的语言,便直接让他坐下。现在想来这样评价:“这也是你想到的一种方法,还有谁不同的方法?”

  再如:学生在计算一年有多少天时,一位学生逐月相加算出一年的天数,我这样评价“你计算得非常好。”现在想来评价不到位的,应该说“你的计算结果正确,这么多数相加都没有出错,你计算能力一定很强,看来你是一个认真的孩子。”这样针对性更强一些。接着一位学生列出了:31×730×429,评价学生:“思路很清晰,表达很准确。”其中“表达得很准确”评价不当。像这种缺乏针对性的评价在课中还有多处,加之本节课评价方式单一,仅限于师生之间的评价。

  恳请在坐的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提出指导性意见,能够让我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更有效!

  年月日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学*的,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我首先从介绍年历入手,孩子们对年历的认识只是有个大致印象,对会不会看,怎么看并没有明确的认识。所以,我决定从认识年历开始,然后再圈出自己的生日。再展示本节课教学目标:a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b了解大月、小月的知识,并能正确记忆。

  再一个环节就是在记忆大月小月的时候。当我提出大家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帮助我们记忆的时候,没想到同学们大部分都能说出“一三五七八十腊”,我再直接给出“三十一天永不差”,大月就顺利记住了。后来我又介绍了另一种记忆大月的方法:“要找大月请记住,七八两月是大月,七月之前找单数,八月之后找双数”。至此,孩子们对大月小月已记忆的差不多了。

  我在介绍拳头记忆法的时候,讲的就相对快了一些。我觉得只要孩子们能准确记忆大月小月,了解一下拳头记忆法就可以了。也没多想,就直接进行当堂训练环节了。事后想想,对于课本中明确出现的知识,一定要让学生明解了解并掌握。我在讲课的时候,老是担心学生说的太浪费时间,或者担心学生说不到点上。忘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要充分的相信学生,要“以生为本”。让他们先通过自学解决一部分,然后再通过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学生,通过这两个环节学生能解决了的东西,课堂上就不用再重复了。老师只是对一些学生不太明确的知识点点拨一下就可以了。

  《年月日》教学的重点是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6)

——《年月日》教学反思菁选

《年月日》教学反思精选15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月日》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合作获取知识,尊重学生,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学*和掌握数学知识是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1.积极探索、合作与交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里登塔尔强调;学*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现#39再创造#39,即学生自己发现或再创造他们想学的`东西因此,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的优势。在交流中,学生质疑或质疑他人的思维方式,或欣赏自己的思维方式或陈述,或反思。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启发。最后,他们澄清和区分,总结大月份和小月份的方法,并确定*年和闰年。让他们品尝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2.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课程从专题介绍到课后实践,再到课堂上对年、月、日知识的补充,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了“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感受学*数学的益处,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3.运用所学知识,深化新知识

  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在于掌握数学知识。这取决于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学*新知识的潜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设计*题时,要注意与实践相结合,使*题具有趣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从而进一步深化新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和深刻。

  通过这次上年月日的复*课及教研室老师的点评,我有了深刻的体会。

  这次课也是作为本单元的第二节复*课。根据在本单元中学生作业及课堂反映掌握情况来看,加之复*课中复*的知识点较多,这样很难针对学生不足进行查漏补缺,于是我把复*课分为两部分上。第一部分重点复*24时计时法和计算经过的时间,第二部分复*闰年*年大小月的知识点。这节课复*的就是第二部分。

  这节课我通过小组比赛穿插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然后通过年月日的歌诀对知识点进行回忆巩固,为防止学生对熟悉的知识兴趣指数下降,我安排了一个关于大小月排序由来的小故事,最终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然后让学生通过练*进行巩固。在练*过程中,判断闰年和*年的*题,学生反馈的情况良好。在练*:20xx年2月1日是星期三,小明3月2日过生日,这一天是星期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以下方法:第一种根据阅历特点,找到与2月1日一样都是星期三的日子有2月8日、15日、22日、29日,然后3月1日是星期四,3月2日星期五。第二种可以用2月的天数加3月的两天再减去最开始的2月1日那一天,算得30天,再算出30天里有4个星期余2天,然后判断第4个星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三,往后推两天就是星期五。第三种学生用14乘2,再加2得到30天,再算出30天里有几个星期再判断,类似方法二,但解释理由有些凑30天的感觉,不宜推荐给其他学生。于是最后我请全班学生判断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大多数学生选者了第二种,并让他们说说理由,以次弱化学生对第三种方法的记忆。

  在讲完最后一道*题的时候,我总感觉没有抓住关键点,让学生围绕关键点来解决问题。幸好有教研室的`老师指出了我困惑所在:

  1、这道题没有引导学生在没有月历时,应该先去判断2月的天数。

  2、可以把这道看成周期问题,情况分两种,第一种情况从2月1日那天开始7天一循环,这样就用29加2等于31天,31天里有4个星期余3天,第一天是星期三,因此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二,再接着数三天,最后一天是星期五。第二种情况从2月1日后一天开始7天一循环,这样就用29加2再减1等于30天,30天里有4个星期余2天,第一天是星期二,因此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是星期三,再接着数两天,最后一天是星期五。

  3、作为复*课不宜将知识点分开复*,上成练*课,要先将知识罗列成结构图,让学生有系统的记忆,然后再针对不足进行查漏补缺。

  对于这些有效指导意见,怀着感激心情的我进行了此次反思,望以后的教学中能找到更多不足,加快成长的速度。

  本课时的设计,透过组织学生自主地进行两次探究活动,使观察、比较、思考、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贯穿于学生学*过程的始终。学生在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提高了观察潜力、决定潜力、归纳潜力以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潜力。

  1、数学资料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资料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上课时,我直接用上课时间板书年月日时分秒,我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哪些,都明白是时分秒。这时师要及时提出:时、分、秒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表示较短的时间单位,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表示较长的时间单位,年、月、日,这样很自然地引出课题。同时,也使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结合实际,出示清明、五一、六一、国庆等图片,一些值得开心、纪念好处的日子,继续引出年月日。给孩子必须的情感教育。

  2、充分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

  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个课堂中,我努力创设一个民主、*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始终以“导”的姿态,让学生富有兴趣去观察、探索、发现新知。即新知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年历,学生透过自主学*得出了结论,明白一年中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是否一样等问题,透过这样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之后就带出大月小月的概念,记忆大小月的方法,以及算出了一年的天数。之后在师生共同的游戏中引出二月这一特殊月份,让学生自己观察、探索,,这样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原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决定推理潜力。完成创新教学模式中的探究过程。

  3、留给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空。

  结合12xue*台,我出了一些有关年月日的练*题,进行抢答和随机抽取,留给学生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样教学、学生才会放飞思维,张扬个性。让孩子充分思考,同时体现了课堂的公*性,展示一些课堂统计数据,应对着正确率,如果高的话,我就不耽误时间,个别孩子另外再辅导,如果低的话,说明孩子没掌握好,现场让孩子分享讲解,一向到明白。

  4、课堂生成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课堂是多变的,老师都及时跟上引导,能够应对一些问题正确解决。驾驭课堂潜力提高了,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感觉不足之处:本课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用的知识,完全能够用小课题形式解决,总是有顾虑,没有大胆放开。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需要更多的去引导组织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样,既能够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潜力.

  《年月日》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年月日这一单元的内容之一。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中,孩子们已经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本课就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基本含义及相互关系,熟记判断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为八个环节。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上我通过和学生谈话:今天是什么日子?引出了年月日,通过这种拉家常式的交谈,创设了师生亲*的气氛,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探究的欲望。接着我和学生一起观察了一些有意义的日子。由此引出年月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环节二:合作学*,探索新知。

  出示了学*教材的4个设问导读的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上自学感悟,合作学*。

  环节三:自我检测。

  设问导读后直接进入到自我检测,以此发现自学中学生的问题。

  环节四:点拨指导

  就自学检测中学生不懂的'“大月”“小月”进行了本课的重点知识点拨。这里边又包括:

  第一层:指导年月日间的关系。

  第二层:指导识记大月、小月的方法。

  环节五:练*,巩固新知。

  通过让学生做大小月游戏后课堂气氛得到了缓解,接着我让学生进入年月日诊所,判断并说明理由来巩固本课知识。

  环节六:拓展练*

  利用了新方案上的拓展练*月历设计,其实也是在对本课知识的巩固,在第二问求暑假一共多少天,就是要把本课的练*引向深入,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课上学生对日期之间的计算很是茫然,这时我给与了学生小小的提示:想想在7月和8月中各休息了多少天?这样学生的零散的思路得到了很好的整理。

  环节七:畅谈感受,交流收获。

  课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所获和大家进行交流。

  环节八:延伸课外

  本来打算本课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后,我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季度、半年等常识来丰富本课的教学内容。但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只能在学生谈完收获后草草收场。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觉得自己在课上还是牵着学生走,不能做到收放自如;课堂上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还是很弱,这也就暴漏了自己*时教学中对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培养不够,总之本节课的教学中,虽然教学目标已经达到,但课中的细节上处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今后还需深入研究教材、教法,提升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

  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既能独立、又能相互合作获取知识;同时尊重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学*掌握数学知识,是这节课力求体现的设计思想。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

  一、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学*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再创造出来。”因此,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的'优势,学生在交流中对别人的思考方法或质疑,或欣赏;对自己的思考方法或陈述,或反思。学生在交流中,思维发生着互相碰撞,互相启迪,最终澄清辨明,总结出大、小月,决定*、闰年的方法等。让他们品尝到探索带来的成功喜悦。

  二、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本课从课题的引人到课后的练*,以及课中关于年、月、日小知识的补充,都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齐,体现“小课堂、大社会”,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悟学*数学的好处,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三、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学生的数学潜力不仅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知识的多少。而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构成学*新知识的潜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设计练*时,注重联系实际,练*具搞笑味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进一步深化新知,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思维更灵活、深刻。

  年、月、日是在学*了时、分、秒的基础上学*的。本课的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大月、小月和二月,掌握*年、闰年。年、月、日的相关知识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挖掘可以为学*所用的素材供应学生学*。

  设计这节课时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学*。有以下几点做法: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说出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或者节日,学生回答了很多,我及时引导,既渗透了爱国教育又引出了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如教学*年、闰年时,我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发现时,再全班交流,总结出判断的规律,接着我出示1900年2月的月历,让学生自己进行验证,学生们都迷惑了……利用这种好奇心,我实时点拨: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是1900年的月历印错了吗?想知道为什么吗?(课件播放音频400年又闰的资料)听、看了视听小知识后,学生们释然了。可见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采用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

  3、本课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识的记忆、巩固、深化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练*中尽量优化了以“生活”为背景的数学内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经验、生活情景作为学*资源,提供给学生去理解去实践。使学生感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这样,既可以巩固课堂内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年、月、日的知识包含着许多规律,它虽然是天文知识,但与数学密不可分,并且其中奥妙无穷,学生十分感兴趣,在教学时能够引导学生从中发现许多规律。一开始学生认识年、月、日,自主寻找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利用年历,而年历的构成、各月之间的联系、星期的循环等,在教材中体现较少,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继续学*有很大帮忙,于是我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制作年历。

  1、制作年历数学活动,学生受益多多

  本课教学设计,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的年月日知识,又进行了知识的拓宽,并与手工劳动、美术、语文(诗词)等学科融合,让学生在综合化的学*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享受到数学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我也能制作年历!)。由此可见,透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的受益是多方面的。

  2、数学活动的主旨首先是数学的,千万不能偏离

  在设计中,我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其中的数学的东西是不是太少了?因为它毕竟是数学课,而不是手工课或美术课。

  为了手工和美术等的东西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首先,我把第一步布局设计放在课前。课前,我就让学生搜集材料,透过讨论交流,自主选取和确定年历的主题。然后,我又大胆放手让进行布局设计,并把要画的画、要填写的诗词等进行先期处理。其次,对于第三步完善加工,有些同学课堂上来不及完成,我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不折不扣地高质量完成,还透过评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收获,体验制作的成功体验。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花在数学上来,以重点完成第二步制作年历。具体如下:开始,我透过安排必须时间的复*,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也为下一步制作年历打下了基础。

  在制作过程中,我注意采用由扶到放的教学策略,重点进行一月份和二月份的表格填写。因为一月份是一年的开始,既要注意与上一年衔接好,又要注意如何把一个月的天数填到为星期为周期的表格中;二月份的既要注意与一月份的衔接,又要注意它是29天,而不是28天。

  透过两个月的填写,学生会在其中逐步熟练,并会慢慢体会到一些规律性,以后的填写就容易多了。以后,我开始由慢到快,但注意每月的月尾进行一次核对,以防发生连琐性错误。

  在填写过程中,我总是注意让学生不断总结注意点,循序渐进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发现规律性的东西。比如在一、二月份填写完成后,让学生总结注意点,在填写过程中发现了什么(原先上下两排的数字之间正好相差7;前一个月的最后一周剩余了几天,后一个月的第一周就要空出几天,这才是正确的衔接;如果前一个月没有剩余的天数,是后一个月从第一格填写起;我把一些重要的日子、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日都用红笔进行了标注,这样看起来比较醒目明了)

  3、激发兴趣,引导探究,使每个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享受快乐

  这堂课下课后,我把学生制作的年历挂满了教室,让大家欣赏、交流和评比,又把这些好消息告诉家长,许多家长也很感兴趣。一天,一个学生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爸爸说,这天我家不买挂历,说我的挂历制作得够水*,准备挂在客厅里呢!这对学生来说,但是最大最大的表扬和鼓励了。

  本课程的设计是组织学生独立开展两次探究活动,做到观察、比较、思考、合作、,沟通和其他方式贯穿于学生的学*过程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提高了观察潜力、决策潜力、归纳潜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潜力。

  1.数学材料的生命

  年、月、日是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常见时间单位,也来源于学生自身和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教材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上课时,我直接用课时黑板写月、日、时、分、秒,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他们都知道他们是小时,分和秒。此时,教师应及时提出:小时、分钟和秒是我们所学的较短的时间单位。在本课程中,我们将学*更长的时间单位,年、月和日,这自然会引出主题。同时,它也让学生感到要学*的知识就在他们身边。

  结合实际情况,展示清明、五一、六一、国庆的图片。一些快乐和纪念日将继续导致mm/DD/yy。给孩子们必要的情感教育。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6篇(扩展7)

——年月日教学反思简短合集五篇

  年月日是小学三年级的内容,教学重点是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发现并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我注意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生学*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并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知道整个学*过程。

  《教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方式。教师作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地设计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注重导入环节的设计。我用谈话的方式,引出年、月、日。轻松自然,并紧接着感受年月日时较长的时间单位。

  2、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基础。本课“年月日”的知识,对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绝不是一张白纸。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你们都知道年、月、日的哪些知识?”这样的.安排能够帮助我们分析、研究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把知识蕴含于学生具体活动的经验背景之上,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欲望。

  3、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台。学生是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潜力,放手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节课里,方法是让学生自己寻找、选择的(如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规律是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出来的(如*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在思考和创新的体验中构建了知识,而且是在交流、讨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数学学*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4、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月亮、地球的运行规律,把学生带进一个奇妙的世界,学生兴趣浓。让学生考考老师,让学生发现老师怎么能那么快就判断出一年是*年还是闰年,告诉学生老师有个秘密武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

  1、对于一些知识还缺乏整合性,如在教学大月、小月的地方的表格,可以多一些年份一直排列下来,这样既能更好的发现大月和小月,还能很直观的发现2月中藏着的四年一闰的规律,也就不需要学生的第二个填写二月天数的活动了,既能节约时间,简约化,又能把知识整合。

  2、对于生成性资源利用不够,有时候学生回答不到教师所提问题上时,我总会想着让学生绕着自己的目标走,我想我需要在这里多花心思。

  3、应该努力让自己的思路清晰,努力达到教学重点,并突破难点。

  总之,一节课下来,我发现了经验的重要性,我想只有在不断地教学中才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教材,了解学生。

  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龙洲校区方素琴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同探究。

  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同桌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由于全班共有的资源较多(12年),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回想刚开始设计活动一时,我是按照教材先填写了20xx年和20xx年两年的年份,又用20xx年和20xx年两年验证了一下学生的发现。由于年份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说服力也不强。活动二也是我给了学生连续8年的二月份天数,学生记录在表二中。学生没有自己找二月份天数的乐趣,有一种被迫配合老师的感觉。如果每人都来完成12年的每月天数的统计,又太耽误时间。在这次设计时,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20xx年至20xx年中某一年的年历。随着年份的增多,学生特别想知道这么多年份中相同天数的`月份是不是每年都一样,因此在交流环节都听得非常认真,看得也很仔细,对大小月的认识比只有四个年份时更加清晰。闰年的探究也是因为每人都有当播报员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年份的增多,也更便于学生观察出四年一闰。12年的年历不仅便于学生观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处理大量信息。全班的分享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效果。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两部分来感受。

  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到不熟悉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

  老师方面:在发年历时虽然考虑到同桌的最好不要是同一年的,但少问了一句,导致第一次探究时有同桌拿的是同一年的年历,不便于对比,虽然最后调整了,但孩子已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完表一了,有点不甘心,情绪稍有影响。以后考虑要周全,还要落实。

  学生方面:全班交流时个别学生声音太小,需重复表达,耽误时间。以后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分享效果。

  年、月、日是常用的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间单位,也是来自学生现实生活,教学时,我把教学内容纳入现实生活情境中,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

  在教学时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开心的日子或者节日,学生回答了很多,引出了课题。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节课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完成所发下来的记录卡。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3、把课堂上的发言权还给学生:任何情况下都要给学生机会发言,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来说。

  4、数学内容生活化。我把例题都变成学生经历的事,这样更容易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也发现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1、 高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我在备课时以为大月、小月的.判断这些知识挺简单的,就把*年、闰年的判断一起放在一节课内教学,课时容量大,使学生掌握的不熟,为后面的知识没作好铺垫。

  2、讲解不够具体,没有举一反三,对知识的巩固做的不是很到位。

  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功夫,保证教学过程每一步都落到实处;优化学生的学*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年月日》教学反思《年、月、日》的教学是在已有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节课只完成例1用相关的*题的教学。设计这节课我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实际生活体验,把数学知识还原到生活中。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运用良好学*方法自主学*的能力。本节课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主学*。有以下几点做法::

  1、激越导入。先出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兴趣,又自然引出课题“年月日”。

  2、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走*年月日。在本课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问题,让学生交流最开心的日子或者重要的节日,培养了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感恩父母的品质。

  3、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合作交流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完成统计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独立思考后才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使每名学生都“动”起来,从而避免有些学生只等着听别人的,不去自主思考。

  4、多种记忆方法记忆大小月。儿歌记忆法,和左拳记忆法。儿歌记忆法师生共同完成。左拳记忆法学生自学并交流。

  5、有趣的练*。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游戏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主动参与性很强。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不足的地方:把握时间不够准确。每个环节时间的把握不够精准,以至于时间有些不够,没有完成最后一个练*,做一做。以后的教学中要计划好每个环节的时间,使每个环节都能达到预设的学*效果。

  “年月日”是数学三年级下册的内容。教法的选择不能是呈现现成的知识,而要为学生创设主动探索知识的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通过眼看、耳听、手动、脑思去探索新知,学会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给学生提供探究的支点,让学生经历抽样观察、分析推理、简单归纳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的过程,在体验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及主动质疑的.精神。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第一,在教学前,要了解学生的现状,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在教学中,无论是问题的提出、结论的获得,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并在此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流、表达。让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和提高。

  第二,在课堂上,要强调以学生为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而不是主导者。师生在认知、沟通、互动的交往中缩小了彼此的距离,也使得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学*的共同体。

  第三,我们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的过程,注重学*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这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学生有能力自己知道的,无需教师再费口舌;学生有能力自己观察、发现的规律,无需教师的提醒和暗示。在该课中,我们突破了数学教学的封闭状态,扩展了学生学*的时空,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环境中。

  对于学生来说,“年、月、日”的知识是有限的。,但从获得“年、月、日”知识的方法中受到的启发确是无穷的。正如有人说:“学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学到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