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1

  在总复*中,把分数除法应用题、分数乘法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练*。我针对这个题目的教学复*,先让学生自己先在家里独立完成,并写一写每个小题的等量关系。并且,让学生思考一下,解决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然后,在课上统一讲评。我对于第1个小题,我先示范读题,读出题目的重点条件,注重语气和语调。然后让孩子回答自己找到的等量关系,如果孩子找到的等量关系不对,或者不是顺向思维的等量关系,就再次引导一下孩子,看能不能说出另外的等量关系,实在说不出就让其他孩子来补充,并说一说自己是根据那句话找到的等量关系。

  第1个小题:一件商品原价125元,降价20%,现在的售价是多少元?

  降价20%是降了谁的20%,也就是这个题目的单位“1”是谁?让学生先试着复*找单位“1”的方法。然后接着问,这个题目的等量关系是?

  学生很积极地举手回答,有的说:原价―原价×20%=现价。有的说:原价×(1―20%)=现价。老师接着板书等量关系,并写出对应的`算式。

  第2个小题:一件商品降价20%后,现在的价格是100元,这件商品原价是多少元?

  降价20%是降了谁的20%,也就是这个题目的单位“1”是谁?然后接着问,这个题目的等量关系是?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后,那怎么列算式呢?学生会说:单位“1”未知用除法,也可以列方程。老师也对应着在黑板上写出算式。

  总之,由于数学课比较紧张,没有时间再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系统的复*,只能对比着进行重点讲解和复*了。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2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本节课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大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在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后,还鼓励他们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来解题,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课后有很多遗憾,比如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后面练*过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效率仍需要提高,练*题里没有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帮助自己充分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很准确等,缺乏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3

  1.我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关注学生发展,根据教材特征和学生生活背景,确立各项技能目标,努力是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

  2.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调查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及课外储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的就是身边的数学。将课前调查、课后时间等与本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

  3.培养学生能力,大胆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去“做数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开放性。

  4.教学时,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鼓励上台演示,展现了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计算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取长补短,进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技能。

  5.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解决求“比一个数提高(或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降低(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我从实际生活出发,如由“杂交水稻产量”“列车提速”等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提高百分之几”的意思。这种具有时代感的问题与情境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在教学方法的使用上,既运用了类比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关系,又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掌握所学生知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为后面两节内容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学困生解法的指导不够及时,给学困生自我展示的机会较少,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都要引起重视。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5

  有关“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利息)”的教学内容,在生活中是个很熟悉的问题数学问题,但从调查学生对银行储蓄的经历时,我班只有一个女同学表示她*时会将自己零花钱存在一张卡(银行卡),我便让她来介绍她是怎么进行存钱的,该同学表示她存钱是要以后上大学用的。

  师:计划未来,储备未来,将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是一种理财方式。

  师:那储蓄罐也可以存钱吧,它与银行的区别是什么?

  生:较多的钱可以放在银行里,而储蓄罐(容量)有限;存银行有利息取,而储蓄罐没有。

  师:原来同学们考虑得蛮细心的。那你们能说一说对于银行储蓄你了解多少?

  自评:生成学生对话,引出什么是储蓄,储蓄的好处以及说明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税后利息等与储蓄有关的专有名词的意思。在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隐约感知到利息与本金、利率、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紧接着我又抛出本课问题:假设你们每人手上各有400元,将它存入银行,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息?相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具思考性。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几个利率,分别计算按定期存五年、定期存三年、定期存一年所获得的利息分别为400×2.52%×1=10.08(元),400×3.6952%×3=44.28(元),400×4.14%×5=82.8(元),

  学生一下子看出,定期时间长,利率比较高,利息也比较多。我没有满足于此,我继续抛出一个问题。同样400元,如果我想存五年(整存整取),有几种方式,所获得的利息又是多少?学生通过尝试计算研究发现:可以采取一年一年存,利息是10.08×5=50.4(元);也可以采取先定期存三年,再一年一年存,利息是44.28+10.08×2=64.84(元);第三种就是直接定期存五年,利息是82.8元;可见第三种方案获得的利息比较多。

  计算过程中,有个同学将表格提供的利率(百分数)误认为是一个,算式书写为400×4.14×5=8280(元),结果结果比实际利息扩大100倍,远远超出本金。大家开玩笑地跟这位同学说:希望你快快长大工作,开银行,我们都把钱存在你的银行里。轻松的玩笑让同学们都不敢再疏忽大意了。

  之后我们还折算了一下这部分利息应该纳多少税、扣除税收我们实际得到的'是多少?学生俨然是一个理财专家,算得可认真了。

  在这样的学*活动,学生不再是一个单纯地只会用利息公式进行计算的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学会乐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探索者,教学,也只有把学生放在一个参与者、思考着、探索者的位置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阅读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1)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1

  1、我在进行课堂设计的时候,关注学生发展,根据教材特征和学生生活背景,确立各项技能目标,努力是学生在发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发展、构建自我。

  2、充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调查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及课外储蓄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调查能力及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了学*的就是身边的数学。将课前调查、课后时间等与本课教学内容“利息”组合在一起,使学生充分理解了有关利息的知识。并在相关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获得了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技能。

  3、培养学生能力,大胆的开放性教学过程。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去“做数学”,充分体现了数学的开放性。

  4、教学时,充分放手,给学生提供了思考的空间,鼓励上台演示,展现了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计算操作,而且有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学*、取长补短,进而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技能。

  5、针对学生差异,实施多元评价。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机会和空间,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发展。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2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1、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百分数尝试编一个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

  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3

  大部分学生会解这样的题目了。这节课还能上成新授课吗?批改预*作业后,发现新授的内容还是有的。譬如“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譬如,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个重点是如何寻找“可以依据它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我就是围绕这三点展开教学的。

  结果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书面检验“练一练”第2题,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写“8463=147(棵)”——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种蓖麻和向日葵一共147棵”这样的条件,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

  关于练*四的第4题,由于我没有作出统一的作业要求,所以有学生用算式方法解来解决。我要求他们再用方程来解。这道比较题还没来得及比较——依据的数量关系式相同,但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就已经下课了。

  课前,还想到让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一题多解,这个念头被自己否决了。如果那样做,就冲淡列方程的主体了。

  教学效果:一般。

  遗憾之处:对个别学困生的当堂辅导只有三四个,面不广。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4

  本课教学的设计,是在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具体实际情况进行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这一类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百分数应用题属于分数应用题,基本内容也包括了三大类,一是求分率,二是求单位“1”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三是求单位“1”的量。这三大类的学*,一要让学生弄清每一类的数量关系以及三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二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是十分广泛的。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本课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杂交水稻和普通水稻产量的比较,同时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的事迹。通过这一形式,一是让学生感受到杂交水稻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激起学生爱科学的情感;二是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具体事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性,激励学生学好数学。

  在本课中加强了基本类型分数应用题的复*。这节课的开始,我先出示4、5两个数,让学生提出纯粹的数学问题,然后紧抓分数问题,再迁移到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出示上述水稻增产的情境。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征的题目,目的是有效地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感受到学了数学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

  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法多样化。民主、自由、开放的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例题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为了使学生的个性学*发挥得淋漓尽致,教者并不限制思维路线,在出示情境问题后,多给学生一份“放手”的信任,少给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百分数的应用》教学反思5

  百分数应用三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是用除法解决问题。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

  练*课教学反思 通过练*,使学生掌握了这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都是求单位“1”的应用题,求总数,可以用除法列式,做到量率对应,用方程解,先要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再列出方程。但我发现有些学生不会解方程,还须多练*解方程。我准备课前用2、3分钟进行计算练*。百分数应用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了百分数和百分数的基本应用以后学*的内容,主要是利用百分数进行利息的计算,同时让学生学会解决储蓄的有关问题,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 。

  在五年级的下册,学生已经学*了百分数的意义及运用方程解决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百分数的应用。本节课是利用百分数计算利息,与已有知识联系紧密,难度不大,易于掌握。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学*的欲望。

  百分数应用四练*课教学反思

  学生己有了储蓄的知识基础,对于存款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讨论,在论交流中,学生感受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储蓄方式。引出计算利息的方法。由于讨论的问题和数据都来自于学生,这样就使计算利息更具有实际意义,学生的学*兴趣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课前布置学生分小组到银行调查利率并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调查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认识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计算利息时,利率化小数是难点。要多练*。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2)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菁选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

  本节课比较成功之处: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本节课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大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在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后,还鼓励他们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来解题,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课后有很多遗憾,比如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后面练*过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效率仍需要提高,练*题里没有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帮助自己充分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很准确等,上课教师缺乏激情,缺乏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2

  本学期教材第二单元又出现了百分数应用题第三部分,包含利息、纳税、成数、折扣等相关应用题。这部分百分数应用(三)的重点是分析“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通过学生学*过程表现出的问题我认为高前面的学*存在以下缺陷:

  1、其实对于本节内容,数量关系不清楚。或找不到数量关系。在新课的教学时尽量让学生能自己理解找数量关系,为学*新知打好基础。

  2、将解题重点放在学生对题目意思“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几”的理解上。用线段图去理解,用百分数的意义去理解。

  3.列方程或者除法算式(两种方法让学生自己去选择)

  4、指导学生寻找数量关系左边的数量和右边的数量必须是对应的,

  引导学生画线段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探索并理解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学生经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后,不难找到线段中的数量关系。

  5、用算术法算出方便,但要找准单位“1”的已知与未知,就可以判断乘法高还是除法。但我想新教材之所以更加注重对方程的解法,是为了中学数学学*的衔接,在中学方程的.思想及方法是用得很频繁的。所以*时也要加强对用方程来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去选择自己合适的方法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3

  本节课内容属于百分数的具体应用,是实际生活中人们经常接触的事情。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课内外学*相结合,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育学生学*合理理财,养成不乱花钱的`好*惯。同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学*机会,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本节课中概念较多,在教学时,应注意在教授解题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中,帮助学生在理解概念。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4

  关于银行储蓄的知识,学生知道得很少。当我在课堂上做讲解的时候,学生听得非常投入。在介绍相关知识的时候,我借助利息当中的20%要上交给国家,用于国家的福利事业。同时我把我见到的儿童村的孩子的生活介绍给孩子们听,在帮助学生理解利息为什么还要上税的同时,并以此对现在身为学生的他们进行学*态度的教育。效果不错。

  关于试一试的5000元存两年的题,学生在计算上是要花一些时间的。一年一年的存,计算起来特别的麻烦。但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一下两种不同的存钱方式,所得到的利息是不同的。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还是很有比要的。只是建议大家适当的.时候可以采用计算器。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计算,而是在经历过程的同时,感受两种方法带来的结果的不同。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5

  大部分学生会解这样的题目了。这节课还能上成新授课吗?批改预*作业后,发现新授的内容还是有的。譬如“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譬如,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当然,还有一个重点是如何寻找“可以依据它列方程的等量关系式”。我就是围绕这三点展开教学的。

  结果发现部分学生不会书面检验“练一练”第2题,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写“8463=147(棵)”——事实上题目中根本没有“种蓖麻和向日葵一共147棵”这样的条件,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

  关于练*四的第4题,由于我没有作出统一的作业要求,所以有学生用算式方法解来解决。我要求他们再用方程来解。这道比较题还没来得及比较——依据的数量关系式相同,但设未知数的方法不同——就已经下课了。

  课前,还想到让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再一题多解,这个念头被自己否决了。如果那样做,就冲淡列方程的主体了。

  教学效果:一般。

  遗憾之处:对个别学困生的当堂辅导只有三四个,面不广。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6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问题基础上教学的。这种问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只是有一个条件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功之处:

  1.重视解题策略的培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教材中画出线段图直观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同时呈现了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是先求出实际比原计划增加的公顷数,即14-12=2(公顷);再求出增加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即2÷12≈16.7%。二是先求出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单位“1”或100%。用实际造林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增加了百分之几。通过两种方法的教学对比,使学生明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不同解题思路,同时应用线段图加强学生图形结合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题目的变式,训练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例2的问题后进行变式训练,再让学生解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为防止负迁移,可以提出问题:能不能说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的含义是什么?在这里是谁和谁比?使学生明确这道题实际求的是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的公顷数占实际的百分之几,列式为(14-12)÷14≈14.3%。或者先求出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12÷14≈85.7%,再把实际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求出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100%-85.7%=14.3%。通过变式练*,即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不足之处:

  学生对于(14-12)÷14≈14.3%这个算式*惯上用等于号,而不是用约等号。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7

  这一单元,我深知百分数应用题的重要,又感叹它的难教。要想学生真正理解,会熟练解答,非下苦功夫不可。此类应用题涉及的知识面广,题目变化的形式多,解题的思路宽,既有独特的思维模式,又有基本的解题思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有以下一些典型方法。

  一、“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这里的数形是指画线段图能将题目中抽象的数量关系,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画线段图常常与其它解题方法结合使用,可以说,它是学生弄清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题意、分析其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

  二、对应思想

  量率对应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根本思想,量率对应是通过题中具体数量与抽象分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量率对应常常和画线段图结合使用。)

  三、转化思想

  转化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手段,可以这样说,任何一个解题过程都离不开转化。它是把某一个数学问题,通过适当的变化转化成另一个数学问题来进行思考、求解,从而实现从繁到简、由难到易的转化。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常常含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隐蔽的数量关系明朗化。

  四、变中求定的解题思想

  百分数应用题中有许多数量前后发生变化的题型,一个数量的变化,往往引起另一个数量的变化,但总存在着不变量。解题时要善于抓住不变量为单位“1”,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也就是抓住不变量求变量。

  五、假设数字的思想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题,我们可以假设数字,用数字代入的方法求得其结果。

  六、用方程解应用题思想

  在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时,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特别是逆向思考的应用题,往往棘手,而这些的应用题用列方程解答则简单易行。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开始就用字母表示未知量,使它与已知量处于同等地位,同时运算,组成等式,然后解答出未知数的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找出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8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教学反思教学思路: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简单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学*的,而且学生已经会用方程解答和倍、和差问题。那么这节课知识点的生长点在哪儿,新知识的起点又在哪儿呢?我设计了两个基础训练:一是找单位“1”和说数量关系,二是把例题改成了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以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回忆,迁移到新知的学*中。新知识的学*我设计了二个环节,

  1、例题的学*围绕“如何画线段图、如何找等量关系式、如何正确设未知数X的问题以及如何正确设另一个未知数的问题、如何利用结果和条件中的数量关系来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展开。

  2、三组对比练*,第一组和、差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体会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考特点。第二组单位“1”已知和未知的对比,防止学生思维定势;第三次对比明确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倍数、分数、百分数,它们在解题思路上是相同的。

  教学反思:在画线段图时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表示女生人数时有一定困难,我及时调整思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而练一练时涉及到了小数除法,学生的计算速度明显慢下来,需关注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检验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检验时有的只写了一个检验式,有的'不动脑筋地乱写,学生根本没有弄懂检验的实质。种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养成检验的*惯以及掌握合适的检验方法。养成检验的*惯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的。学完例题后,我问学生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有的用除法做,有的转化成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9

  一、复*铺垫,让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学*新知,降低学*难度,学生易于接受新知。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设计了两道“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其中的一个数”的分数应用题,学生通过对这种类型的分数应用题的分析解答,进一步明确了次类应用题的解答方法,为本节课学*学*“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其中的一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学*做了铺垫,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来学*本节知识,降低了学生学*的难度,保证学生的自主学*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

  二、学生课前预*到位,保证课堂学*顺利完成。上课前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预*,教师给与方法上的指导,学生在预*时完成了复*题及自主探究的'两个问题。对于不会的问题用笔画出来或记录下来,以便在小组合作学*中交流讨论。

  三、学生的课堂展示环节有序高效。课堂上学生在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小组代表展示汇报本组的学*成果,在展示时学生的分工明确,配合默契,有条理的汇报了本组的解题思路及解题方法。

  四、学生能认真倾听并及时补充、纠错、质疑。

  五、本节课的重难点指导到位。学生在合作交流及展示汇报时,教师能提出要求,必须讲清解题思路及方法,让学生有重点的去交流,去展示,总结时引导学生再此总结解答百分数应用题的方法,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不足之处:

  一、学生在合作学*中对本组存在的问题或出错的问题没有提出来,学生不会质疑。

  二、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课堂上没有及时的评价。

  三、应注意学法指导,增强练*的针对性

  我国老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不用教。”教学过程是学生逻辑思维和独立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新课后,应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

  四、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在今后的课堂上应设计不同的活动及不同的评价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0

  1、让数学在生活中绽放

  让学生根据两条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说出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后,我紧接着追问:“请大家比较一下,在解答这些具体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后,得出解题方法;知识让学生自己疏理;规律让学生自己寻找;错误让学生自己判断。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兴趣。这样,突出了解题思路的开放性,训练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者。

  数学教学改革,决不仅仅是教材教法的改革,同时也包括师生关系的变革。在课堂教学当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等,改变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数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纵观整个教学过程,我所说的话并不多,除了“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说说看”等激励和引导以外,我没有任何过多的讲解,有学生讲不清楚时,我也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谁愿意帮他讲清楚?”当一次讲不明白,需要再讲一遍时,我也只是用肢体语言引导学生在自己观察与思考的基础上明白了算理。学生能思考的,我决不暗示;学生能说出的,我决不讲解;学生能解决的,我决不插手。为学生搭建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使他们真正成为科学知识的探索者与发现者,而不是简单的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1

  今天,我教学了百分数的应用第一课时: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这种类型的题目貌似简单,其实里面包含很多知识细节,如不注意就会让学生吃了夹生饭。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课后,我对这一课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一、优点

  1、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参与到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去。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出示题目条件:盒子里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看那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多。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勾起了学生的竞争意识、鼓起了学生的学*积极性,又开阔了学生思路、训练了学生的灵活性、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2、放得出去,收得回来。小组汇报时,教师重点把学生提出的,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突出出来。把学生那脱缰的思维拉回到本节重点内容上来。

  3、学生研究、突出重点。重点问题重点研究,学生再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的解法,各抒己见,各显神通。这样可以使学生思维十分活跃,又可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现集体力量的强大性。

  4、教师精讲、画龙点睛、突破难点。通过学生的研究、汇报,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研究成果后,再重点强调: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是求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多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数量关系是: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多的体积数÷水的体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这样就使学生在众多纷杂的关系方法中理出了一个清晰的解题思路。

  二、不足

  1、由于这是新学期第一课,个别学生精力不集中,教师没有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吸引这几位同学的注意力,致使这几名学生的学*效果不是很好。

  2、本节课有点虎头蛇尾,开始轰轰烈烈,形式多样,学生充分参与,可是到后来,我组织的练*形式,题目比较少,学生有点厌倦,造成练*中的计算出错多一些。

  三、教学思考

  1、精心设计练*环节,让学生感觉到学数学的乐趣。

  本节的练*这一环节中可设计让学生根据班级同学情况编一道百分数应用题的开放练*,学生的'思维就能非常活跃,学生所提的问题就不再像许多课本上或课外练*书上常看到的“男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女生占全班的百分之几”,确实体现了当数学与生活相结合时,它必将焕发生命的活力,学生也将真正享受数学带来的快乐。

  2、要鼓励学生开放思维,积极寻求一题多种解法。

  本节教学中在解答“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时可以提出“想一想:这道题还有其他解法吗?”引导学生用另外的方法解这道题:先求出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把水的体积看作“1”(100%)。那么,用冰的体积是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减去100%,就是冰的体积比谁的体积多的。在此基础上,我又提出“如果把例题中的问题改成‘水的体积比冰的体积少百分

  之几’该怎样解答”?以加强题目的变化。由于题目的问题改了,所以题目中以谁作单位“1”就有变化,解答方法也不同了。

  通过对这一点的反思我发现其实教材中重点安排的第一种解法并不受学生欢迎。想想也是要让学生很清晰地理解一个量比另一个量多/少谁的百分之几确实没那么容易。学生们选择用第二种解法显然要容易理解得多,以前的教学中只给学生提供了唯一的道路,没有去思考其他出路,这种单一的教学其实也制约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此路不通的情况下就束手无策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而不是以教科书上的或教师事先欲设的答案作为评价的依据”。由此可见,其实在我们*时的教学中经常地犯着一些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错误,并且很有可能我们会为一些自己不认为的错误为荣,固守着不愿有丝毫的改变。正是老师的这种固守让课堂失去了灵性,让学生的思维断了翅膀。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2

  将数学内容“生活化”。“数学源自生活而应用于生活”本节课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标理念,从引入、新课、巩固等环节的取材大都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例题从生活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中,我还注意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避免死记硬背,在学生明确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后,还鼓励他们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类型和套用公式来解题,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课后有很多遗憾,比如上课节奏把握不好,后面练*过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效率仍需要提高,练*题里没有时间让学生画线段帮助自己充分理解、巩固,学生的语言表达并不很准确等,缺乏评价性、激励性的语言。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3

  百分数的应用(二)是在学生前面已经学*了分数混合运算知识和百分数的应用(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对前面已学的求增加百分之几和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应用,通过学*,把百分数应用和分数应用题联系起来,让学生从整体形成知识框架。

  一、读、写、说贯穿全课

  1、读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读题*惯和审题*惯

  读题时,不仅要读题干,还要认真读题的要求。如这节课的回顾旧知环节,第一个复*题的要求是只列式不计算,但从课堂学生的答题情况看,仍有少数学生进行了计算。从中说明,良好*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们持之以恒,每天坚持,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好*惯。

  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审题,不是多读几遍题,就能解决问题,需要我们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如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就是提供给学生审题方法的指导:

  (1)从读题中知道所求问题是什么

  (2)哪句话是理解题意的关键句,从关键句中知道整体“1”是谁,50%的意义是什么,高速列车是原来列车速度的()%

  (3)画图找等量关系。学生有了方法指导,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就有了审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说中明晰思路

  在展示交流时,学生很顺利地写出了两种等量关系及解答方法。但用语言介绍时,只是写啥说啥,不能说出为什么这样做。这时,我提出问题,“你的等量关系是怎样找出的?”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从而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知识的来龙去脉。

  3、写中提升思维

  学生通过表达,把自己的思路进行整理有条理的写出来,并通过写出来,可以发现其还存在哪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然后再完善,让思维得到再次升华。

  二、整体把握教材,给学生一个知识网络

  百分数应用题与分数应用题是一脉相承,只是表达的形式不同,前者是百分数,后者是分数,但它们都是表达两个数间的关系,算理是一样的'。因些教学设计中,我从分数应用题导入,由分数应用题过渡到百分数题,让学生第一次感知到分数应用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然后在自学提纲中设置问题“修改前的分数应用题与修改后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一样吗?为什么?”在学生通过合作探究中再次建立它们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

  当然,课中还有许多仍需不断完善的地方,如解题方法的小结,让学生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学生读题的细致,说思路的条理性等,都需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提高。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4

  系统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百分数应用一的主要内容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这一课的难点问题是帮助学生理解“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如果这一问题能够得到解决,求百分数便容易多了。而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摆在我面前的大问题,为了很好地完成这节课的教学,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没有采取直奔主题的方法,而是采用了新旧知识迁移的方法,虽然在复*阶段用了将*10分钟的时间,但收到的效果却很好。在让学生尝试解决有关百分数应用题时,有复*时的内容铺垫,学生不会感到突然,解题思路自然就有了方向。

  我模仿的`课堂实录具有以下两个优点

  教学素材生活化,而又不失数学味。如让学生探究的是学生极为熟悉的“评选进步小明星”和冰化成水等问题,学*素材具有现实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时感觉新奇、有趣。在处理信息获取知识过程中可发现、可探索的东西处处皆有真实的感受。

  我主要借鉴了冰化成水的问题设计为第二次尝试题,我觉得设计帮老师评选进步小明星的问题做尝试题有点难,学生可能提不出根据淘气和笑笑两人提高分数一样,但提高了百分之几不同来比较,因此不适合做尝试题。

  第二个优点是在教学中,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模式,课堂围绕学生的思路,抓住关键句子“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用多种陈述形式引导

  学生理解,而后深入分析解题过程,最后通过练*使本课重点难点得到有效落实。

  这点在我的课堂中得到充分落实,我还把“说说百分数表示的意思”本来在课堂实录中是一道巩固练*题,我设计为做迁移的准备题。

  对于课堂实录来说,我觉得设计内容有点偏难,对于我班学生来说不适合完全照搬。另外,我觉得采用五步六环节的尝试教学法以后,我的课堂教学比课堂实录中更能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学*性模式,学生掌握双基也更加扎实。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15

  《百分数的应用》这一单元中如打折,纳税,利息等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现在教本的编排本着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意图,很有学*价值。这一单元编排的特点还有: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降低了学*坡度。

  比如,上学期,我们学*了分数应用题:柳树和杨树共栽了120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4/5,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学生都能顺利的解决此题,可以用方程解决,也可以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而本学期学*的例5:柳树和杨树共栽了120棵,柳树的棵树是杨树的.80%,杨树和柳树各有多少棵?此题和以前不同的是,前面是一题分数应用题,此题是百分数应用题,把4/5写成了80%。学*此题的过程中,先出示上面的分数应用题进行复*做铺垫,然后把4/5改写成80%,学生很明白两题的思路是一样的,只是把数改写了一下形式,换汤不换药。学生明白了算理,很容易借助旧知识学会新的知识,知识的迁移在此体现。我只是点拨一下新旧知识的联系,效果还不错。从这节课的教学来看,作为一个数学教师,应该对于各册的教学知识点有个系统的熟知,小学的数学知识应该形成一个完整的链条。只有这样,在本年级的具体教学中才能对教学的设计有个整体的把握。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环节,以至于不走弯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3)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与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意义。

  教学难点:

  能计算出实际问题中“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关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集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复*

  师:关于百分数,你们已经学过那些知识?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已学的有关百分数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利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引入

  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盒中有45立方厘米的水,结成冰后,冰的体积约为50立方厘米。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约增加了百分之几?

  根据这一情景,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水结成冰,体积会增加”这种物理现象。

  师:你认为“增加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如果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以下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增加百分之几”的意思是“冰的体积比原来水的体积多的部分是水体积的百分之几”

  师:你能独立解决这一问题么?那就请你试一试。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情景图中提出的问题。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算法。

  (2)合作交流。

  指名板演,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算法

  方法1:(50-45)÷45

  =5÷45

  ≈11%

  方法2:50÷45=111%

  111%-100%=11%

  全班交流时,教师要让学生说一说具体的想法。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

  方法1:先算增加了多少立方厘米,再算增加了百分之几。

  方法2:先算冰的体积是原来水的体积的百分之几;再算增加百分之几。

  3、即时练*。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降低百分之几”的意义。在本题中,“降低百分之几”的意思是降低的钱数占原来的百分之几。

  三、巩固练*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练一练中的第1题至第5题。

  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

  教材分材:

  教材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水稻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通过男孩提出“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教材中的算一算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样安排,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学生明确了“增产百分之几”的意思后,就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增产百分之几的意义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记忆题型和套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学生分析

  在此学*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百分数的定义和读写、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百分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线段图是把握数量关系的重要方法之一

  你能用线段图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吗?

  在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参加围棋班的有32人,参加航模班的人数比参加围棋班的多25%

  学生独立完成线段图

  展示学生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再一次体会百分数的意义。

  从复*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二、百分数的应用

  1、 出示教科书P23上面的问题

  2、 思考:“增产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评价。

  杂交水稻比普通水稻增加的产量是普通水稻产量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解答问题,通过介绍某实验田普通水稻与杂交的产量,引出“增产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3、 班内交流

  方法一: 7 - 5.6 = 1.4(吨)

  1.4 ÷ 5.6

  = 0.25

  = 25%

  方法二: 7 ÷ 5.6

  = 1.25

  = 125%

  125% - 100% = 25%

  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开拓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三、试一试

  1、出示教科书P23下面的问题

  2、“几成”是什么意思?

  成数主要用于农业收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

  一成就是1/10 ,也就是10%

  二成五就是2.5%,也就是25%

  重点理解“几成”的意思。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发展学生的思维。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61 - 2.25) ÷ 2.25

  = 0.36 ÷ 2.25

  = 0.16

  = 16%

  四、练一练

  1、教科书P24练一练第1题

  2、科书P24练一练第2题

  3、教科书P24练一练第3题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整节课教学完成之后,可以说自己感触很深。这节课是百分数的具体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能力,综观整个课堂,由于学生在课前调查收集的资料准备充分,所以在导入环节,学生兴趣浓厚,气氛较好。

  一、说教材

  《百分数的应用(三)》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有两个层次的基础: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和百分数知识的学*。同时,本课的学*还将是学生初中代数学*的知识基础。

  本课的编排是这样的,教材呈现出一幅笑笑妈妈记录的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以及针对表格提出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和课后阅读资料主要是体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而第二问则是本课的重点所在。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本课编排特点,我将本课目标设定为以下两点

  1.通过探索、交流、比较,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与人交流以及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根据百分数的意义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找准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二、说教法与学法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一堂好的数学课,最终目标是学*能力和数学思想的培养,而应用于生活则是这个目标的价值所在。为此,在本课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1.探究交流自主构建。

  2.联系生活体验价值。

  学生是学*的主人,自主探究、相互交流、分析比较、联系生活都是学*本课的有效方式。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环节分为3大块: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分析比较拓展思路,学以致用。

  课始,阅读资料,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关于恩格尔系数的介绍。请学生带着下列问题独立阅读恩格尔系数指什么?结合课前收集的数据你能计算出你家的恩格尔系数,并对此做出科学解释吗?,然后同桌交流,全班反馈并小结得出:百分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百分数的应用(三)。

  选择这一导入而没有选择复*导入有以下3点考虑:1.这样导入一下子拉*了数学与学生生活的距离。2.对恩格尔系数的学*能更好的体现教材的编写意图。3.如果选择前面学过的列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或用分数问题复*导入,虽然能帮学生寻找知识的生长点和链接点,以实现知识的迁移,但压缩了学生的探索空间。所以不设相应的复*题就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寻找新的知识生长点,感悟新的学*方法以达到学*能力的培养。

  课中,自主探究,分析比较分为3个层次:循序渐进,动态示题探究交流,夯实基础比较优化,激活思维。

  首先:循序渐进,动态示题。笑笑也调查了一份他们家的食品支出情况,我们去看一看然后运用课件将表格中的第一排数据一一出示,让学生分别判断处于什么生活水*,然后再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这样逐一出示,能够让学生的观察视野随着时间的推移,直观的发现笑笑家生活水*从贫困温饱接*小康的巨大变化,感受到这些年来人们生活水*的提高,然后再出示整张表格。这时,我将问题(1)去掉,因为它已经在动态出示表格的过程中完成了,直接将问题(2)改成(1)随着表格一起出现:1985年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你知道这个家庭的总支出吗?我把它分成探究交流环节和比较优化环节。

  探究交流,夯实基础。这个环节主要通过以下4步完成

  1.独立审题,并尝试画图、列式、解答。

  2.小组内交流想法:你是怎么想的?

  3.在黑板上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方法。

  4.全班交流反馈。

  独立完成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历知识的形成,以达到自主建构。交流想法则是用语言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再一次论证,展现。

  而在展示方法这一步,由于前面的学*基础,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用方程来解这道题,主要有65%X-35%X=210,也有可能会出现这一种(65%-35%)X=210,当然也不排除少数同学用算术方法---210(65%-35%)。所以将这三种代表性的方法都展示在黑板上。在反馈的时侯一定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尤其是对等量关系的把握。比如第一种65%X-35%X=210根据要求,学生一般都会先画出线段图,那么首先要让学生根据线段图说出图意,其次说出列方程的根据:你是抓住哪句话来分析的?通过食品支出比其他支出多210元得出等量关系:食品支出的钱数-其他支出的钱数=210元,再根据等量关系说出所列方程的含义:65%X、35%X分别表示什么?以加深学生对本课的理解并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于(65%-35%)X=210虽然从算式来看只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是实际上他们所依据的数量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可适时让学生讨论这两种方程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期间对于学生因为粗心比较容易犯的错误,要拿出来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讨论错的原因。总之,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多放手,给他们探索的空间,注重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既要让他们思考也要在他困惑时给予引导。

  比较优化,激活思维环节:新课标倡导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此类问题,因为这种顺向思维的方法,既化难为易,又加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因此,针对学生展示出的列方程和算术2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比较评价你喜欢哪一种方法?讨论得出列方程的方法可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直接列出方程式,便于理解;同时指出列方程这种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和实际生活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完成教材试一试的第2题(2)20xx年,食品支出占50%,旅游支出占10%,两项支出一共540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

  来巩固所学。由于第一题(1)1995年,其它支出比食品支出少760元,这个家庭的总支出是多少元?与例题是重复的,所以删掉。而第(2)题作为例题的延伸和对主题资源的有效利用做为课堂练*。

  课尾拓展思路,学以致用。由于前面的学*比较充分,而教材后面的练*题和例题基本处于同一层次水*,所以我在丰富练*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联系生活实际这两方面作了一些探索。据此我设计了两道练*题。

  1.某班在一次数学单元训练中这道题是从扇形图的练*形式以及涵盖了基本训练、变式训练、发散训练的练*内容两方面丰富了本课,其意图是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 第二道题选用的材料是《我国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情况》的财经报道。

  2.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局面下,我国经济率先崛起。截至9月份,前三季度累计全国财政收入515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中央本级收入27526.8亿元,同比增1.6%,地方本级收入23992.07亿元同比增长9.8% 问题:根据这些信息你能知道什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并列出算式? 这道题的数据虽然复杂不方便计算,但是体现了数学材料的真实性。其倾向性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提取信息并加以综合运用的能力。 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板书: 因为本课本着放手让学生探索的定位思想,所以板书的设计遵循黑板是学生的试验田的原则,除了教师板书课题及一些重点要求外,主要是学生上来展示他们的解题方法。

  就是这样,一堂朴实数学课的探究与应用,就此结束,希望能得到在做的专家与同仁的指导。谢谢!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课本第111~112页例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与解题方法,比较熟练解答这类应用题,把它们的有关知识系统化。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正确解答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学会联系实际的良好学**惯。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

  1、阅读课本十二册111页~112页的内容。再看看其他册课本有关分数、百分数的内容。

  2、在课本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预*中不懂的地方。

  3、提出预*中自己存在的问题,在课本相应的地方写出来。

  4、课前试练:111页“做一做”。

  5、复*十一册中“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相关的知识。

  二、学生提出预*中问题

  三、对学生预*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讲解。

  四、变式训练

  教师精点111页“做一做”。

  五、教师引讲

  1、创设情境。

  多媒体出示: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水彩画50幅;蜡笔画80幅。

  2、学生提出问题

  3、解决问题。

  (1)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80—50)÷50=3/5

  (2)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80—50)÷80=3/5

  为什么用80作除数?而不是用50?呢?

  4、归纳小结:

  这是两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它们都是用相差量去跟单位“1”的量相比。相同点是这两个要比较的数量是已知的,不同点是两个问题中的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因此,在算式中用哪个数量作除数就不同。

  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用相差量除以单位“1”的量。

  板书:找出单位“1”

  5、改编练*题。

  屏幕出示如下信息:

  (1)根据“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2)根据“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这个条件,

  如果已知水彩画有50幅,怎样求蜡笔画有多少幅?

  如果已知蜡笔画有80幅,怎样求水彩画有多少幅?

  编出4道不同的分数应用题,并解答。

  ①蜡笔画比水彩画多,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5)=80(幅)

  ②蜡笔画比水彩画多,蜡笔画有80幅,水彩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5)=50(幅)

  ③水彩画比蜡笔画少,水彩画有5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蜡笔画:50÷(1+3/8)=80(幅)

  ④水彩画比蜡笔画少,蜡笔画有80幅,蜡笔画有多少幅?

  水彩画:80×(1—3/8)=50(幅)

  思考:两个问题一样吗?解答的方法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有不同地方?

  6、总结。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少”用1—分率

  7、迁移深化。

  教师:如果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你会做吗?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应先找出分率句中的单位“1”,再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进行解答。

  把以上几道应用题中的分数改为百分数,数量关系一样,只是题里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用百分数表示。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不变。

  六、巩固练*

  1、基本练*:练*二十二第2、3题。

  2、深化练*:练*二十二第5题。

  七、作业

  练*二十二第1、4题。

  板书:复*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单位“1”的量已知用乘法

  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多”用1+分率

  “少”用1—分率

  学*内容:课本第8页的例4和“练一练”,练*三的第1~4题。

  课堂目标: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4)

——《百分数》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本节课紧密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实际,发动学生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数据及相关资料,体会分数、小数出现的必要性为入手,进一步体会这些数的意义及应用。巩固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因为有课前的活动布置,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及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在让学生用尽可能多的方式解释“3/4”的含义这一环节上,同桌讨论热烈,学生发言积极,并且能很好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进行表述。我在进行这个教学设计时,把“回顾与应用”中的第4题填写数位顺序表分开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填写,目的是想把枯燥单纯的填写融入到这部分“数的认识”的整体复*中,教学中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很好地体会到了小数和整数的计数方法是一致的,也把小数的计数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自然地联系起来。

  遗憾的是,本节课复*内容容量偏大,学生在举例说明各种关系时,我没能给与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的去说,同时练*的处理也显得较为匆忙,建议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课时更好。

  在之前的学*中,学生已经会用百分数解决与折扣、成数、纳税和利率有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教学的内容主要是综合应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解决任何问题,找到关键点是最为重要的。本课教学的关键点是要让学生明确“满100减5”的意义,只要学生弄清楚这一问题,题中的两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对例题进行分析,让学生讨论,交流自已对题中条件的理解,对于A商场的促销方式,学生可以利用折扣的知识进行解答,面对B商场的促销方式,学生可能就有些似懂非懂了,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让学生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加强对问题的理解,这样学生就能够比较容易地解决问题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就要让学生联系生活,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更灵活,更实用、更有价值。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学生学*的难点,学生往往难以判断应该用乘法还是用方程(除法)解。其主要原因在于不能有效抓住题目给定的分数(百分数),做出相应的判断。为此,解决此类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目给定的分数(百分数),从分数(百分数)入手,根据题意准确判断这个分数(百分数)是“谁的”(即单位“1”)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抓住了这个“谁的”,也就把握住了解题的关键。分数应用题有以下几种:

  1、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2、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个量的关系: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用除法。即“一个数÷另一个数”。

  用等式表示三个量的关系: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通过几轮的教学实践,探索、归纳、总结出解决此类应用题的方法,现归纳概括为以下几种解决策略:

  一、关注基本训练,找准单位“1”

  在分析分数应用题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准单位“1”,这样才能够对应用题中出现的分数(倍数)进行正确的理解,从而才能够准确把握题中的数量关系。

  二、对比手法、理解意义

  出示乘除法的题组应用题,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在结构上,这三道应用题都含有同样的数量关系,即:鹅的只数,鸭的只数,鹅的只数是鸭的几分之几;不同的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在解题思路上,都要弄清以谁作标准,正确判定把哪一种数量看作单位“1”;不同的是需要根据已知、未知的变化确定该用什么方法解答,进行对比加深理解。

  三、借助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

  线段图简洁、明了,又十形象、易学,在教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一些容易混肴的题目,通过作图就变得容易理解了。

  ①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1125千米,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离汉口还有多少千米?

  ②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离汉口还有450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③一艘轮船从上海开往汉口,已经行了,离开中点112.5千米,上海到汉口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教学中,我作为教师应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类比、总结,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百分数的应用知识和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储蓄存款、取款是人们生活中有着密切联系,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来说应该不是难点,关键是“利息”的计算方法,以往的教学中,多是按照课本上的安排进行的,认为学生只要能正确计算利息就完成了教学任务。这次教学我突发奇想,努力做到把教育新理念和教学行为相结合,积极引导学生从书本局限走向生活数学。设计教案前我收集了许多有关这一课的教学设计,吸取精华努力丰富到自己的课堂设计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课后同学们和家长反映效果还是可以的。

  1.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开篇不仅很快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学*的积极性。所以课的开始,我设计了王叔叔买*票中了十万大奖,这笔钱王叔叔暂时用不到,放在家里又不放心,你能给王叔叔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我的话语一落下,同学们就纷纷举起了手,发表自己的看法。首选的办法就是存银行,并且说出储存银行的好处。一是可以获得利息增值;二是可以支援国家建设。学生了解了储蓄的意义,从而引出课题,使他们感到要学*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的兴趣.

  2、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课堂上,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首先设计了笑笑小朋友将三百元压岁钱,存入银行一年整存整取,到期时取出307.56元,怎么会多处7.56元呢?此题一出,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在交流中对存款中的有关利息计利息的来历,本金、利率等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接着让学生结合学*中的体验开展实践交流活动。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主动观察,大胆交流,不但对存款的意义有了明确的认识,对存款中的有关专用术语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理解了计算利息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

  3.关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课前我布置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有关储蓄的知识,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数学,经历收集整理、交流表达等过程,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了解有关储蓄的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通过小组内,相互的交流加深了对储蓄知识的再认识和理解。并且对数学书上没有的知识作了了解。比如:储蓄的种类有活期、定期、整存整取……,我们知道学*数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在设计练*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体现了数学服务于生活的教育理念。在本节课的练*中,首先,让学生帮助笑笑、淘气小朋友计算利息和完成教科书上的练*题,学生通过运用公式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利息的练*,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其次,结合实际运用中,我又设计了计算有关保险费率、个人所得税及有关税费,加强学生对利率的理解。

  整节课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获多多,家长反映效果很好。当然,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这部分内容的计算的量比较大,尤其是有些同学小数乘法学得不踏实,导致计算过程中会经常出现小数点点错,所以在计算上我会经常提醒学生要细心,避免处错。

  本单元内容包括: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百分数、分数、小数的互化和有关百分数的解决问题。通过本单元的学*,要求学生能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能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正确解答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我列举了大量实际生活中的百分数应用的实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使他们对百分数的具体含义产生体验和感悟。通过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就能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百分数的解决问题与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是想通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运用知识迁移先自主探索、解决,再集体交流讲解。解题时我要求学生先找出单位“1”,画出线段图,再分析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算式中的每一步表示什么,我反复提问学生,让绝大部分学生真正理解自己这样列式的理由,同时我也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本单元教学中最难的应当是用举例法解决单位“1”变化的百分数应用题,我适当多增加了练*课训练。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5)

——百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合集5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和折扣与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会解答有关成数和折扣的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成数和折扣的含义;理解成数和折扣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2.李庄去年种小麦50公顷,今年种小麦60公顷。今年比去年多种小麦百分之几?

  3.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25%。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师述:农业收成,有时用成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学*有关成数和折扣的应用题。

  板书:分数应用题

  (二)学*新课

  1.成数的含义。

  师述:什么是成数呢?“几成”就是十分之几,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也就是10%。

  (1)填空:

  “三成”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三成五”是十分之( ),改写成百分数是( )。

  (2)把下面的“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成 二成五 五成 九成九

  十成 二成八 七成四 八成二

  2.出示例1。

  例1 小华家承包了一块菜田,前年收白菜41.6吨,去年比前年多收了二成五。去年收白菜多少吨?

  (1)学生默读。

  (2)这道题和复*中的第三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3)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41.6×(1+25%)

  =41.6×1.25

  =52(吨)

  答:今年收白菜52吨。

  3.练*。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4.折扣的含义。

  师述:工厂和商店为了推销商品,有时将商品减价百分之几销售,这就是*常说的打“折扣”销售。

  某种商品打“八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80%出售,也就是减价20%。打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 )%出售,也就是减价( )%。

  5.出示例2。

  例2 商店出售一种录音机,原价330元。现在打九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问:打九折出售是什么意思?

  (3)求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你想怎样解答?

  (4)指名说解题思路。

  板书:方法(一) 330-330×90%

  =330-297

  =33(元)

  方法(二) 330×(1-90%)

  =330×10%

  =33(元)

  答:比原价便宜了33元。

  6.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了有关“成数”和“折扣”的知识,知道了“成数”和“折扣”的含义,以及“成数”和“折扣”与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且学*了有关“成数”和“折扣”的一些实际的、简单的应用题。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1)某县今年棉花产量比去年增产三成。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30%。

  (2)一块麦地,改用新品种后,产量增加了四成五。这句话的意思是改用新品种后产量是( )的( )%。

  (3)一种皮茄克打九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 )是( )的90%。

  (4)一批旧书打五五折出售。这句话的意思是现价比( )便宜了( )%。

  2.把下面的折扣数改写成百分数。

  七折 九折 六五折 八五折 六八折

  3.把下面的百分数改写成“成数”。

  75% 60% 42% 100% 95%

  4.一套西服,商店在节日里按八五折优惠出售。西服的原价是560元,西服现售价多少元?

  5.东门乡去年的棉花产量比前年增加二成。去年的棉花产量是267.6吨,前年的棉花产量是多少吨?

  6.一种画册原价每本6.9元,现在按每本4.83元出售。这种画册按原价打了几折?

  7.张利在减价商品柜台买了一个水壶,打“八五”折,实际花了25.5元。这个水壶原价多少元?

  8.小强花315元买了一台收录机,这台收录机是打七五折出售的。小强买这台收录机少花了多少元?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概念入手,并和原来学*的百分数应用题进行比较,学生易于找到突破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的理解和掌握,培养了学生分析能力。另外,课本上出现了大量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身边,学好百分数应用题,能解决大量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百分数应用题的兴趣。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发展。它是在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种题实际上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题,只是有一个数题目里没有直接给出来,需要根据题里的条件先算出来。通过解答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可以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提高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学情分析:

  用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数量关系有助于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再通过“想”帮助学生弄清,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造林公顷数的百分之几。然后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法,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解题思路,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的改变题中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认识,看到题里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识“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结构特点。

  2.理解和掌握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正确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这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说出下面各题中表示单位“1”的量,并列出数量关系式。

  (1)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故事书的本数相当于连环画本数的百分之几?

  (3)实际产量是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

  2、只列式,不计算。

  (1)140吨是60吨的百分之几?

  (2)260吨是40吨的百分之几?

  3、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教学过程说明:通过复*,为旧知识向新知识迁移做好必要的准备:①明确题目中哪个量是单位“1”;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也就是单位“1”)的百分之几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模式。】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

  2、讨论:

  (1)这道题与上面的复*题相比较,相同的地方是什么?什么发生了变化?

  【教学过程说明:从题目对比中引导学生找出异同点,通过不同点,引入新知,构建新知。】

  板书课题: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2)出示线段图:

  提问:

  ①题目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指的是什么?

  ②应该把谁看作单位“1”?哪一个量和单位“1”量比较?

  ③要求“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可以理解成“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吗?你能说说?

  ④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⑤那要先解决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说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将问题转化为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出的面积是原计划的造林面积的百分之几,弄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3)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教师巡回辅导,注意观察学生列式有没有不同。

  列式解答:

  (14-12)÷12

  =2÷12

  ≈0.167

  =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如果发现有不同的解法,引导学生想一想:这道题目还有其它解法吗?学生小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原计划造林数量看作单位“1”,例3还可以有以下解法:

  14÷12-1≈1.167-1=0.167=16.7%

  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16.7%。

  【教学过程说明:在理解题意,弄清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题,并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学生可以从中体验解题思路的多样性。】

  (4)独立练*

  我校在创建规范化学校中,队部室进行装修,计划投入0.4万元,实际投入0.5万元,实际投入超过计划百分之几?

  3、思考:如果例3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

  问:与例三相比较,又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讨论、分析:

  ①解答百分数应用题时,要弄清楚谁与谁比,比的标准不同,单位“1”也不同。解题时要注意找准谁是单位“1”。

  ②由于比的标准不同,甲比乙多百分之几,乙并不比甲少相同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列式解题:

  ①(14-12)÷14②1-12÷14【教学过程说明:鼓励学生

  =2÷14≈1-0.857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0.143=1-85.7%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

  =14.3%=14.3%和创新精神。】

  答:原计划造林比实际造林少14.3%。

  小结:

  (1)找准单位“1”量,和“哪一个量”与单位“1”量进行比较。(2)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

  三、巩固练*

  1、分析下列问题,指出所求问题是什么量与什么量比,把哪一个量看做单位“1”。

  (1)今年比去年增产百分之几?

  (2)男生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商品,降价了百分之几?

  2、选择题。

  果园里有荔枝树5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10棵,苹果树比荔枝树多百分之几?()

  A.50÷10B.10÷50

  C.(50+10)÷50D.(50-10)÷50

  3、做一做

  某工厂九月份用水800吨,十月份用水700吨。十月份比九月份节约用水百分之几?

  四、小结

  解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时:

  1.找出谁是单位“1”。

  2.由问题找出谁与谁比(数量关系)。

  3.依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进行解答。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

  相关复*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

  1、主线:

  复*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

  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

  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

  数量关系。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

  复*题为100%)

  改变问题练*

  完成作业提高练*

  2、呈现方式:

  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

  (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

  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题。(口答)

  [复*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新知扫清障碍。

  复*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其中后半部分的设计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复*3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

  二、新授:

  1、例1

  (1)将复*题3中的问题改为“三好学生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后由教师总结:用三好学生人数除以六年级人数,再把结果化成百分数。

  [例1难度小,学生已会的不要讲,这里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学*经验,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共同小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模拟、归纳等方面的能力。]

  (2)完成第97页的练一练1。

  2、出示例2

  (1)读题,弄清题意;

  (2)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

  先画什么?为什么?找单位“1”的量及对应的数量。

  原计划造林

  16公顷

  实际造林

  20公顷实际比计划多的


《百分数应用》教学反思实用5篇(扩展6)

——百分数的应用教案实用5份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理解百分数的含义,掌握有关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3.通过应用题的教学,渗透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百分数意义基础上,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正确灵活分析应用题,掌握此类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一)什么叫百分数?

  (二)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保留一位小数)

  0.75= 1.25= 0.432= 0.8895≈

  1.02= = 5÷8= 8÷5=

  (三)列式计算.(课件演示:百分数的应用)

  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占六年

  级学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小结:这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因为所求问题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

  倍数关系,所以用除法计算.关键是找准单位“1”,用单位“1”做除数.

  二、新授教学(继续演示课件:百分数的应用)

  (一)教学例1

  1.改变准备题为例题,把几改变成“百”

  例1.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

  占六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1)读题,理解题意.

  (2)对比:与准备题有什么区别?

  (3)小组讨论:你的想法是什么?如何列式?

  (4)全班汇报

  教师板书:已经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人数÷六年级总人数

  120÷160=0.75=75%

  (5)教师追问:结果表示什么?为什么没有单位名称?

  2.对比

  (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2)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教学例2

  1.教学意义

  (1)百分数还可以叫什么?

  (2)你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哪些率?

  (3)“出勤率”是什么意思?怎样列式?

  ×100%

  2.教学例2(继续演示课件:百分数的应用)

  例2.某县种子推广站,用300粒玉米种子做发芽实验,结果发芽的种子有288粒.求发芽率.

  (1)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发芽率的公式是什么?

  (3)学生试做.

  (4)全班订正.

  3.思考:你能告诉大家一个百分率公式吗?

  三、巩固练*

  (一)列式计算

  1.六年级一班种树40棵,六年级二班种树48棵,六年级三班种树50棵.

  (1)一班种的棵树是二班的百分之几?

  (2)一班种的棵树相当于二班的百分之几?

  (3)二班种的棵树占全年级三个班的百分之几?

  2.我国鸟类种数繁多,约有1166种.全世界鸟类约有8590种.我国鸟类种数约占全世界鸟类种数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整数)

  3.用2000千克花生仁榨出花生油760千克,写出求花生仁出油率的公式,并计算出花生仁的出油率.

  (二)编题练*

  编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某城市1999年*均每人每年的生活费支出是5800元,2000年是6380元.这个城市2000年*均每人每年的生活费支出是1999年的百分之几?

  2.志强小学去年植树650棵,植的树活了634棵,成活率是多少?(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3.科技小组进行玉米种子发芽试验.用500粒种子进行试验,有15粒没有发芽,求发芽率.

  4.一个面粉厂,用40000千克小麦磨出面粉34000千克,求小麦的出粉率.

  教案点评:

  该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依据知识的迁移规律,进行了必要的铺垫。根据新课“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需要,复*了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重点突出了准备题,为讲授新课做了铺垫。

  2、引导学生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一步强化了教学的重点。

  3、精心设计*题,使知识引向深入。

  探究活动

  百分数是不是分数

  活动目的

  1.加深对百分数和分数的理解.

  2.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活动题目

  百分数是不是分数?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2.学生分小组讨论.

  3.学生分组汇报.

  4.教师总结.

  活动说明

  这个活动也可以采用辩论的形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将例题写在小黑板上,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凭条和取款凭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

  “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

  出示例题: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这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1997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丽存300元钱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多少

  元?提问: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小丽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时她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00×5.94%。

  “二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口述,教师接着板书:×2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想一想,存款的利息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335.64元。)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和取款的凭条。

  三、巩固练*

  做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共同订正。

  订正练*一的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活期储蓄每月的利率是0。1425%,表示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分步说出:280元每月可得利息多少元?6个月的利息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四、作业

  练*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含义。

  2.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3.初步掌握去银行存钱的本领。

  教学重点

  1.储蓄知识相关概念的建立。

  2.一年以上定期存款利息的计算。

  教学难点

  “年利率”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过年开心吗?过年时最开心的事是什么?你们是如何处理压岁钱的呢?

  教师:压岁钱除了一部分消费外,剩下的存入银行,这样做利国利民。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相关储蓄知识概念。

  1.建立本金、利息、利率、利息税的概念。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储蓄的知识。

  (2)教师板书:

  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2.出示一年期存单。

  (1)仔细观察,从这张存单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

  (2)我想知道到期后银行应付我多少利息?应如何计算?

  3.出示二年期存单。

  (1)这张存单和第一张有什么不同之处?

  (2)你有什么疑问?(利率为什么不一样?)

  教师总结:存期越长,国家就可以利用它进行更长期的投资,从而获得更高的利益,所以利息就高。

  4.出示国家最新公布的定期存款年利率表。

  (1)你发现表头写的是什么?

  怎么理解什么是年利率呢?

  你能结合表里的数据给同学们解释一下吗?

  (2)小组汇报。

  (3)那什么是年利率呢?

  (二)相关计算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2.88%。到期时张华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帮助张华填写存单。

  2.到期后,取钱时能都拿到吗?为什么?

  教师介绍:自1999年11月1日起,为了*衡收入,帮助低收入者和下岗职工,国家开始征收利息税,利率为20%。(进行税收教育)

  3.算一算应缴多少税?

  4.实际,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三)总结

  请你说一说如何计算“利息”?

  三、课堂练*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

  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他可以取出本金和税后利息共多少元钱?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1)800×11.7%

  (2)800×11.7%×2

  (3)800×(1+11.7%)

  (4)800+800×11.7%×2×(1-20%)

  3.王老师两年前把800元钱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问两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四、巩固提高

  (一)填写一张存款单。

  1.预测你今年将得到多少压岁钱?你将如何处理?

  2.以小组为单位,填写一张存单,并算一算到期后能取回多少钱?

  (二)都存1000元,甲先存一年定期,到期后连本带息又存了一年定期;乙直接存了二年定期。到期后,甲、乙两人各说自己取回的本息多。你认为谁取回的本息多?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布置作业

  1.小华2001年1月1日把积攒的200元钱存入银行,存整存整取一年。准备到期后把税后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2.25%计算,到期时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六年级一班2002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280元,如果年利率是0.99%,存满半年时,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3.王洪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时他可以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七、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应用

  本金 利息 利息税 利国利民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探究活动

  购物方案

  活动目的

  1.使学生理解生活中打折等常见的优惠措施,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方案与策略。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渗透事物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使学生能够辩证、发展、全面地对待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价格表

  A套餐原价:16.90元 现价:10.00元

  B套餐原价:15.40元 现价:10.00元

  C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0.00元

  D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0.00元

  E套餐原价:18.00元 现价:10.00元

  F套餐原价:14.40元 现价:10.00元

  学生讨论:如果你买,你选哪一套?

  2.教师出示价格表

  A套餐原价:16.90元 现价:12.00元

  B套餐原价:15.40元 现价:10.78元

  C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2.00元

  D套餐原价:15.00元 现价:12.00元

  E套餐原价:18.00元 现价:13.50元

  F套餐原价:14.40元 现价:12.24元

  学生讨论:现在买哪一套最合算呢?

  3.教师出示价格表

  每套18.00元,冰淇淋7.00元。

  第一周:每套16.20元;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二周:降价20%;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第三周:买5套以上打七折;买一个冰淇淋回赠2元券。

  学生讨论:

  (1)你准备在哪一周买

  (2)你打算怎么买?

  (3)你设计方案的优点是什么?

  1、通过学*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2、通过学*,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学*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教学难点

  通过学*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有关纳税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板书:纳税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纳税概念,了解纳税有关的知识.

  1.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纳税知识?(学生说自己的感性认识)

  2.教师归纳后板书.

  板书:应纳税额、税率

  3.小组讨论

  (1)什么人需要纳税?

  (2)为什么要纳税?

  (3)你认为你身边的那些事物是国家用税收款做的.

  4.教师总结

  (1)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事业.

  5.你们现在对纳税有什么认识?

  小结:看来,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二)教学例6

  例6.一家大型饭店七月份的营业额是30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多少万元?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

  3.学生汇报.

  求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多少万元,就是求3000万元的`5%是多少.

  教师板书: 3000×5%=150(万元)

  答: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150万元.

  三、巩固练*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 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3.一个卷烟厂上月香烟的销售额为1500万元.如果按销售额45%缴纳消费税,上月应缴纳消费税款多少万元?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某保险公司今年7月份的营业额为56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7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万元?

  2.小红的爸爸上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42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2、能解决比一个数增加百分之几的数或比一个数减少百分之几的数的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等方法。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解决有关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几年咱们庄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7年至今,我国铁路已经大规模提速。一列火车,原来每小时行驶180千米,提速后,这列火车的速度比原来增加了50%。现在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火车提速的问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板书课题《百分数的应用二》

  二、 建立模型

  1. 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你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道题。

  (2)以同伴交流你的思考过程。

  (3)小组汇报,交流情况。

  咱们可以通过画线段图帮助理解题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线段图,思考一下这列火车的速度增加了50%是什么意思呢?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观察然后结合我们上节课学*的知识,发现现在火车速度增加了那部分是原来的50%。这样,我们就先计算出现在火车速度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千米。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