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反思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一是加强了口算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除法的计算口诀求商是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练*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选一选、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口算练*,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口算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也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促进了对算法的掌握。例题一,教材提供的学*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情景图的下面还配有摆一摆的小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形成分步除的表象,最终为笔算的除法竖式的出场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口算切入竖式学*。让学生的说一说的口算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口算的方法。我在表扬学生的各种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用笔算的方法把这个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引出要学*的新知。

  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结合口算的步骤分析学生的算式,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算理。

  在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形成一个一般性认识。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题二,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2÷2的笔算算理。 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相互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是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在估算的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竖式的写法。但是估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来估被除数。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所以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学生的作业更是错误连篇。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教材例题太过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笔算除法学了*一周了,现在学*的内容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十位没有剩余,十位有剩余和个位合一起继续除;还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最简单的一种既用百位、十位、个位分别除,第二种是百位不够除,和十位合一起除以一位数;还学*了除法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两种。还没学*除法前,我就预料到除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起来发现真是难,很多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不会正确写竖式,或是不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反思除法的教学,我认为对学生来说难懂的地方是竖式的过程过于繁琐。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除法竖式,这些竖式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太繁琐,太复杂,有的学生一开始写得还挺正确,自己心里也很明白,但是写着写着就迷糊了,不知道哪一位该写下来,哪一位该落下来,有的学生试商时不知道该试几合适,总之,学会的学生非常明白清楚,学不会的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经过我这一周的训练,学生的竖式格式渐渐规范正确了。

  学*除法这段时间我认为我做得最好的环节就是利用小棒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动态分小棒的课件,让学生直观理解42÷2和52÷2的竖式计算过程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这对学生帮助特别大。

  下一步还要学*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和除法估算,希望学生对于除法越学越熟练。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4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兼此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练*题中出现。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时用一道练*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巩固。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三是课后练*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人说: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也难了。

  今天,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不过路还是要走下去,我要勇敢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把课改之路扎实坚定地走下去。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5

  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要解决这节课的问题有几个关键一是首先是口诀的问题;二是竖式的书写问题;还有试商的问题。

  学生虽然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口诀,但学生经常想不起来乘法口诀,这就导致笔算的速度减慢或者错误。在课前我做了些复*,但在教学中效果不是太明显,不是练一道题两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计算能力要在慢慢的练*中*得。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中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很有必要通过直观操作与笔算竖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笔算除法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竖式的书写问题列竖式步骤的问题。很多学生对42÷2口算就能算出结果,也有一些学生在假期学了一点竖式除法,也会列竖式解决,但是由于不理解算理,竖式书写的格式不正确,十位和个位的数一起除,不落下来,商的位置不会写。有的干脆写完除号把口算算出的商再写出来就算完了。

  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除法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说清楚,如2写在了哪一位上?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4又是从哪得来的,它表示什么?使学生理解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2个20是40所以4也写在了十位上末尾的0可以省略。十位上的数除完再除个位,不能放在一起,这节课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如果要再难些就不可以了,所以十位上的数一层楼房,个位上的数一层楼房,用孩子喜欢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十位除完个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而不是一起除,为下节课的学*打好基础。

  另外,这节课我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一是怕耽误时间,二是怕转移注意力,我觉得学生现在对数的理解完全可以脱离小棒这个形象具体的工具,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虽没有让学生亲手摆,但我通过了课件展示分小棒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算理,算是间接的完成了数形结合吧。

  通过课后作业反应,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竖式除法的算理,能用正确的格式来书写。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1

  一是加强了口算练*,提高学生的口算技能。除法的计算口诀求商是关键。教学中,我通过练*的互动功能,引导学生选一选、说一说、算一算、估一估等不同的形式开展口算练*,在激活学生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口算练*,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口算的技能。也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促进了对算法的掌握。例题一,教材提供的学*情境图是同学们的植树图,目的是使学生明白在解决生活中的植树问题中也有数学问题,从而引出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在情景图的下面还配有摆一摆的小棒图。目的是让学生借助直观形象形成分步除的表象,最终为笔算的除法竖式的出场提供有力的支撑。教学中,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以口算切入竖式学*。让学生的说一说的口算中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进一步探索用竖式计算的合理程序。42÷2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口算的方法。我在表扬学生的各种独特想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能否用笔算的方法把这个口算的过程记录下来?使之顺利迁移到笔算的算理中,引出要学*的新知。

  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结合口算的步骤分析学生的算式,使学生理解笔算的过程,进一步揭示了算理。

  在学生初步掌握笔算的过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形成一个一般性认识。学会竖式的简便写法。

  例题二,以解答主题图中涉及的另一个数学问题“四年级*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为背景,教学“52÷2”的笔算除法。解决的问题是:当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应该怎么办?教学时,我充分尊重学生间的思维差异,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理解52÷2的笔算算理。 让学生以座位为单位,开展小组合作学*。相互间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再引导学生回忆比较42÷2与52÷2的笔算过程“有什么不同?”通过比较,突出52÷2的第二个计算过程,即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继续除,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除法的笔算方法。

  三是引导学生将估算技能用于笔算除法之中。在笔算除法中嵌入估算,一方面可以确定商的大致范围,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教学时,我总是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笔算,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还在估算的同时,进一步梳理了竖式的写法。但是估的时候要注意根据除数来估被除数。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2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所以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学生的作业更是错误连篇。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认为教材例题太过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另外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3

  笔算除法学了*一周了,现在学*的内容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十位没有剩余,十位有剩余和个位合一起继续除;还学*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最简单的一种既用百位、十位、个位分别除,第二种是百位不够除,和十位合一起除以一位数;还学*了除法的验算,包括没有余数的和有余数的两种。还没学*除法前,我就预料到除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难,学起来发现真是难,很多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不会正确写竖式,或是不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反思除法的教学,我认为对学生来说难懂的地方是竖式的过程过于繁琐。三年级的孩子刚接触除法竖式,这些竖式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确实太繁琐,太复杂,有的学生一开始写得还挺正确,自己心里也很明白,但是写着写着就迷糊了,不知道哪一位该写下来,哪一位该落下来,有的学生试商时不知道该试几合适,总之,学会的学生非常明白清楚,学不会的学生迷糊的一塌糊涂。经过我这一周的训练,学生的竖式格式渐渐规范正确了。

  学*除法这段时间我认为我做得最好的环节就是利用小棒的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意义。我在网上找了一个非常精美的动态分小棒的课件,让学生直观理解42÷2和52÷2的竖式计算过程及每个数表示的含义,这对学生帮助特别大。

  下一步还要学*被除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和除法估算,希望学生对于除法越学越熟练。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4

  进入笔算除法教学以来,我越来越感到困难。新课标教材例题精简,新知点浓缩,使学生学得很吃力。课后*题形式灵活,解决问题时所需的计算步骤多,做起来耗时费力。兼此种种原因,教学进度不得不放得很慢很慢,但学生掌握得仍不能令我满意。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忧心忡忡:是新课标教材太难了,还是我没有更好地把握新课标教材的编排意图,抑或是我没能正确了解学生,没有找准新知的切入点,使教学陷入被动?

  经过这几天的实践与反思,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教材例题编写的精简,使新知点的跨越度太大,教学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时,教材只呈现一个例题(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只在练*题中出现。而这部分知识难点较多: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试商,正确判断并计算商是两位数或三位数这两种类型的题目。这些都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算理易于理解,要想正确计算,还需要在大量的练*中熟练把握,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学起来尤其吃力。

  二是我在教学时对学生原有知识状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不够。由于学生只在二年级下册学过简单的笔算除法,相隔时间较长,好多学生对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试商方法已经淡忘,而我在教学时只想着赶时间,赶进度,对这部分内容只在复*时用一道练*题一带而过,没有花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复*巩固。这部分知识如果分两课时教学,把商是三位数的情况另做一课时来学*,时间会更充足,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三是课后练*中有些题目解决起来难度较大,费时费力 。而那些学*处于中、下等水*的学生则往往知难而退,不等做完就失去了兴趣和信心。新课标教材以其选材内容贴*生活,形式新颖活泼给我们带来了学*数学的乐趣,但正是其灵活多样让学生难以把握。有人说:新课标教材改得比老教材活了,也难了。

  今天,我第一次深深地体会到了。不过路还是要走下去,我要勇敢面对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把课改之路扎实坚定地走下去。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5

  笔算除法是在口算除法和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算理、基本的运算思路和竖式写法。要解决这节课的问题有几个关键一是首先是口诀的问题;二是竖式的书写问题;还有试商的问题。

  学生虽然在二年级时已经学过了口诀,但学生经常想不起来乘法口诀,这就导致笔算的速度减慢或者错误。在课前我做了些复*,但在教学中效果不是太明显,不是练一道题两道题就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种计算能力要在慢慢的练*中*得。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尽管教材中没有概括出计算法则,但学生应形成一个基本的笔算除法的学*策略,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应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因此,教学时,很有必要通过直观操作与笔算竖式相结合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笔算除法过程中最严重的问题是竖式的书写问题列竖式步骤的问题。很多学生对42÷2口算就能算出结果,也有一些学生在假期学了一点竖式除法,也会列竖式解决,但是由于不理解算理,竖式书写的格式不正确,十位和个位的数一起除,不落下来,商的位置不会写。有的干脆写完除号把口算算出的商再写出来就算完了。

  针对这种现象,我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除法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意思,要让学生说清楚,如2写在了哪一位上?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4又是从哪得来的,它表示什么?使学生理解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2个十所以写在十位上,2个20是40所以4也写在了十位上末尾的0可以省略。十位上的数除完再除个位,不能放在一起,这节课的内容可以放在一起,如果要再难些就不可以了,所以十位上的数一层楼房,个位上的数一层楼房,用孩子喜欢的语言让学生明白十位除完个位上的数为什么要落下来,而不是一起除,为下节课的学*打好基础。

  另外,这节课我没有让学生动手摆小棒,一是怕耽误时间,二是怕转移注意力,我觉得学生现在对数的理解完全可以脱离小棒这个形象具体的工具,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抽象能力。虽没有让学生亲手摆,但我通过了课件展示分小棒的形式让学生理解算理,算是间接的完成了数形结合吧。

  通过课后作业反应,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竖式除法的算理,能用正确的格式来书写。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笔算除法教案 (菁华6篇)

  教学内容:课本第19-20页的例1和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3)9 9)37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1 21

  2)42 2)42

  42 4

  0 2

  2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电脑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第一种 第二种

  26 26

  2)52 2)52

  52 4

  0 12

  12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均分成2份。先把5捆*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电脑是怎样算的?(电脑演示)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6)指导看书质疑

  3.练*反馈P20 做一做 1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下面的除法算式。

  1□ □□

  4)4 8 6)8 4

  4 □

  □ □□

  □ □□

  0 0

  2.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P20 做一做 2

  五、全课总结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35-36例1、例2

  教学目的: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准备:5捆零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

  完成P35复*的内容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42÷2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这两个星期以来,三年级的数学是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刚开始学*这个知识点时,有好多学生无从下手,懵懂懂的,不理解笔算除法为什么要出现那么长的竖式?结果作业的效果很不理想。于是,接着的教学内容,我想办法把文本的例题进行修改,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教学例3时(238÷6),感觉内容跨度太大。直接由如果直接进行教学,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和王银美老师商量后,决定在教学例题3之前先后补充这样一个题目:738÷6这样,先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一位数且全部能整除的情况,然后再解决最高位不够除数除的情况。在教学738÷6时,虽然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准确计算出结果,但在书写时有的学生却因数位没有对齐导致出错。经过结合两位数除一位数时的理解,与学生一起分析掌握好正确的格式后,再接触238÷6这样的题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认知的规律。

  随后,我又通过几道练*题进一步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但不带余数的除法。我先由复*导入,然后通过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知识迁移,探究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但是学生在计算时我发现有的学生在百位上除完后把百位和十位上的数一起落下不会除而束手无策,还有的学生数位没有对齐,我想这些原因都是学生在学*被除数是两位数的时候计算不太熟练。

  这部分知识在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消化,才能达到熟练,再加上要注意加强试商练*,实行人人过关术,使学生都能准确、快速地试商,真正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有一个*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怎样将计算教学与具体情境更加紧密的结合,做到既注重已有经验又关注计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寻找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呢?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又如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和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的教学内容,孩子们在前两天刚刚学过“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对于笔算竖式的简便写法,以及基本的笔算方法都已初步形成。本节课笔算中重点要解决的是: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的问题。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原形

  要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就应该适当选择学生熟悉的、与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学会在探索这些现实的情况和问题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本节课,我创设生活情境,将枯燥无味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如:以小梦和小欣整理照片为素材引出除法算式,这样做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

  二、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本节课,我始终本着尊重主体、相信个体的原则,让学生始终参与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在突破“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商也要相应地写在十位的上面”这一重难点时,我没有加重老师讲的力度,而是留给学生充分地探求知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去思考,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然后,让同学们在小组里先充分讨论,如果,把这三个问题思考清楚了,难度也就降低了,再在讨论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尝试试做。我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讨论、观察、实验、推理等过程,不仅帮助他们进一步掌握了计算的方法,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探究与合作的意识。

  三、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整理运算程序、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说话空间,在学生笔算除法时,允许他们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说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说的范例,让说得较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这样,就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使学生自主地归纳出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重视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新课标为学生提出的关于估算的学*目标。为了落实这一目标,本节课,我先让学生对结果先行估算,然后再进行笔算,这样,就将估算与笔算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不同方法的作用,感受到估算的应用价值。不足之处:

  1、本节课,我虽然重视了估算教学,但是当学生求出了准确商后,并没有将估算的结果和准确的结果进行对比,也因此使学生没有很好地体会用不同的算法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以及可以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课堂调控能力不够。在探究新知的环节花费了过量的时间,造成练*量少,练*的形式单一,并且,学生课堂练*出现的错题没有时间及时纠错。

  3、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练出一笔漂亮的粉笔字。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自主完成了新知识的探索,顺利促成了知识的迁移。

  2、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判断商的位数,并估算商的大约值,不但发展了学生的数感和估算意识,而且为计算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再通过检验确保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培养了学生自觉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检验的*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本课以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为知识铺垫,通过知识迁移类推,让学生自主探索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一致性,从而为学生掌握更多位数除以一位数提供了方法依据,到这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都会计算四五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自觉进行检验。

  4、因为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适时指导为主要学*手段,大部分学生能积极进行学*活动并获得了成功体验,让他们体验到数学学*的乐趣,有一个*时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而且连续上黑板做了三道题(分别是二、三、四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格式和结果都完全正确。全班同学给了他鼓励的掌声,他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相信这一次的成功体验必将激起他更加浓厚的学*兴趣。(这位学生的作业也完成得非常出色,真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不断地进步,当然这也与老师的持续关注和鼓励分不开)。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如怎样将计算教学与具体情境更加紧密的结合,做到既注重已有经验又关注计算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怎样寻找他们之间的结合点呢?这是我很困惑的地方;又如计算前引导学生对商的位数和大约值进行判断和计算后的检验,一部分学生把检验视为完成任务而根本达不到检验的目的,这是我在计算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呢?

  今天学*的内容是在商是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在课前让学生通过计算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来加以引导,同时通过预*让学生知道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竖式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

  在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学生在自主探索时,通过学具操作来明白算理,即把4筒羽毛球*均分成2份,每份2筒,2筒就是20个,再把6个*均分成两份,每份3个,最后把两次分的结果合并,2筒与3个合起来是23个,所以46÷2=23;也有从数的组成思考得数,把46分成40和6,先用40÷2=20,再用6÷2=3,最后合并20+3=23。这些均是计算除法的算理。结合学具的操作,学生明白了除法竖式计算的算法与算理是不同的。算理是算法的依据。

  最后让学生比较今天的除法计算与之前学*的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通过学生的错题展示,让学生掌握商是两、三位数的除法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十位或百位算起,这部分的内容学生一贯比较差。慢慢来,当孩子刚接触到新知识时让他掌握了,那么对他以后的学*是有帮助的.,特别是计算中的算理,只有在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正确的计算,掌握算法。

  整堂课中,教师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算理,给学生以实际计算的机会,使学生明白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强化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帮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探究算法,很好地掌握了计算方法,促进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中全面提高素质。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与内容。对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分三个时段进行教学,先安排了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再安排除数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最后安排了除数不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在教学前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新授课学*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而易错的题目通常又集中在哪些题上?练*时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前测。

  【解题水*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确定商的位置,容易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混淆,所以确定商的位置是本节课练*的重点。其次,学生的计算的速度不快,所以这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学生熟练算理,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和步骤,提高笔算速度。

  【练*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练*重点】正确、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

  【练*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练*过程】

  谈话引入:昨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进行练*巩固[板书练*课],还记得笔算的步骤和方法吗?请完成第一题。

  一、基础练*

  (1)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个别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得出:先估计再试,找最接*的。(强调这也是试商的过程)

  (学生在练*试卷上做,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后,小结: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首先要确定商的位置,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则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的上面)

  (学生在练*纸上完成后,观察这二题,说说笔算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若有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让学生回忆巩固笔算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第3题强调试商时,商的位置如何确定;通过第2题强调笔算时还需要检查余数要小于除数。

  二、综合练*。

  错例分析

  也可根据学生的前测及作业上的错题,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来学*知识。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应该怎样去改正。

  (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学们在笔算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要忽视错题,错题也是学*的一个重要的经历,只有及时的改正才能促使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小组内讨论,让优等生把自己的计算思路在组内与同伴交流,使学困生在听的过程中得以收获,这需要学生能够非常熟悉笔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快速准确的解决)

  【设计意图】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通过练*使学生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而且能使学生把握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开拓学生思路,形成学*方法,提升思维含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你有什么收获?能互相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评价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小测(后测,5分钟完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后测练*

  四年( )班 姓名:__________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7020= (2)30050= (3)56080=

  (4)8440= (5)37360= (6)58070=

  (6)63090= (7)70080= (8)5820=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练*

  定商(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

  余数除数

  检查:乘加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这前,由于在前测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和确定商的位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设计了这一节练*课,主要想通过第一题

  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试商,也就是确定商的大小。

  能通过第二题:

  让学生通过对比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情况,从而学会如何去确定商的位置。

  最后让学生完整的进行一次竖计算以及综合练*和提升练*加强学生的速度和准确度。但是在具体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会很好的去说去总结方法。这也说明了在新授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把除法笔算的方法教给他们,所以他们只知道算不知道说,我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这节课,也让我知道了,尽管教案设计的多好,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在后面的教学中,要把第一个课时上好,特别是新授课,也就是第一课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能脱离自己的学生。

  这一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节课。在教学完成后,听了两位教研员老师的点评和团队成员的意见。我进行反思,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第一,本节课的难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涉及到。但是强调的不多,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结果说出来,其实当学生无法正确阐述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方法。而且在例一中,我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后面学生都已经计算完的时候,有一些滞后,其实可以把这个问题在反馈学生作业的时候一起解决。还有在最后的解决问题中,虽然要求了学生列竖式计算,但是没有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练*的目的不够有针对性。

  第二、在练*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对商的定位不是很清楚的情况。我认为这里可以将算理提前,稍微地渗透一下,那么学生对于商应该写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就不怎么会出错。还有学生中还有一种错误比较常见就是商和除数相乘写在被除数下面,总是会少一个零。比如92÷30,直接就写个9,在计算140÷30时,直接一个12,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发现但是学生作业中还是有错误,我想这里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肯定是受到了口算的负迁移,把30看成了3。这里就需要老师去强调,除数是两位数,不要看成3了。

  最后,上课时语言还是有点罗嗦,需要我继续努力,多听听其他骨干教师的课,多反思,多尝试。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面学*除数接*整十数及除数不接*整十数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的过程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者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一般方法。解决92÷30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可以用笔算地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圈方格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学生归纳3个30是90,商3,3写在什么位置,并提问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加深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学生根据所学完成课本做一做,找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

  解决问题140÷30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计算140÷30,这里主要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怎么办,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92本书的知识来解决试商的问题。让学生知道140里面有4个30,也就是解决试商的环节。

  今天我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上,我是做了三个地方的修改:

  (1)主题图的引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画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然后由老师引出例题。

  (2)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分小棒?再由学生说,老师课件演示,让学生结合分小棒图讨论:“3”应该写在哪里?(3)练*题第六关“问题我来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自认为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在设计时先从复*铺垫导入,在我是小小口算家,我让学生在练*本上只写得数,让学生全员参与。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为学*新课做铺垫。

  (2)注重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从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引出例题92÷30,更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读图把生活化的问题提升到数学化的问题。

  (3)注重算理与算法交融,算理为算法服务。

  为了让学生明确商的书写位置,我借助分小棒这种直观的演示来理解竖式,做到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

  (4)注重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估算、笔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是在精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出示例1:92÷30时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算的方法。在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阐明商3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这节课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1)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

  (2)在课前复*用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完成。(3)没有照顾学困生,在抽问中,只关注中上生,极少提问学困生。

  (4)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学生对老师的倾听,学生对学生的倾听,都需要加强。(5)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加强。具体表现在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老师没有快速的正确加以概括、提炼。

  本课是在上节《除数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用“四舍五入”试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会在原有的试商方法上产生认知冲突。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当除数不接*整十数,如14、15、16、24、25、26等,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法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本课的重点是学生会把接*15、25的除数看作15、25去试商。难点是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教学中,学生在尝试计算时,对这种不接*整十数的除数也用四舍五入法把它看作整十数进行计算,结果很显然,试商调商用了好几次,学生这时候已经发现了这样的方法是不好的。这时候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给出的另一种试商方法,明白在计算不同的除法算式时应该根据情况灵活试商。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乘法的口算掌握的不好,如:25乘8、15乘6等算得慢,甚至会算错,这样对本节课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把除数看作这样的25、15、35,在算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错误。 通过这堂课,我意识到,对于计算教学,如果学生的口算能力不强,就会直接影响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所以今后应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对于这种15×6、25×8、16×5、4×15、125×8、25×4等这些算式,应该记住,以便在看到时,能脱口而出得数。 另外,在请部分同学板演时,应该让其他同学注意计算过程,发现他们的不足,以便反思自己。在共同检查时,不要我自己一个人说,应该点名请别的同学来指出不足,让同学们共同梳理,找到易错处。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知识与内容。对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分三个时段进行教学,先安排了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再安排除数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最后安排了除数不接*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在教学前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新授课学*了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而易错的题目通常又集中在哪些题上?练*时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带着问题,我们进行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前测。

  【解题水*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在笔算过程中,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确定商的位置,容易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混淆,所以确定商的位置是本节课练*的重点。其次,学生的计算的速度不快,所以这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学生熟练算理,进一步掌握笔算方法和步骤,提高笔算速度。

  【练*目标】

  1、进一步掌握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笔算方法及竖式的书写格式,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练*重点】正确、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算式。

  【练*难点】能正确熟练地确定首商、估商。

  【练*过程】

  谈话引入:昨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进行练*巩固[板书练*课],还记得笔算的步骤和方法吗?请完成第一题。

  一、基础练*

  (1)实物投影展示,让学生独立完成。

  (2)个别汇报,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得出:先估计再试,找最接*的。(强调这也是试商的过程)

  (学生在练*试卷上做,小组汇报,学生回答后,小结:对于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首先要确定商的位置,看被除数前两位,前两位不够则看前三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哪位的上面)

  (学生在练*纸上完成后,观察这二题,说说笔算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若有余数,余数要小于除数)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练*,让学生回忆巩固笔算的方法和步骤,通过第3题强调试商时,商的位置如何确定;通过第2题强调笔算时还需要检查余数要小于除数。

  二、综合练*。

  错例分析

  也可根据学生的前测及作业上的错题,让学生学会在错误中来学*知识。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及应该怎样去改正。

  (小组内讨论,分析错因及如何改正。提醒同学们在笔算过程中需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要忽视错题,错题也是学*的一个重要的经历,只有及时的改正才能促使以后不犯同样的错误。

  (学生小组内讨论,让优等生把自己的计算思路在组内与同伴交流,使学困生在听的过程中得以收获,这需要学生能够非常熟悉笔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够快速准确的解决)

  【设计意图】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通过练*使学生思维变得越来越灵活,而不被模式化的定势所禁锢。而且能使学生把握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开拓学生思路,形成学*方法,提升思维含量。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你有什么收获?能互相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评价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五、小测(后测,5分钟完成)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后测练*

  四年( )班 姓名:__________

  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1)7020= (2)30050= (3)56080=

  (4)8440= (5)37360= (6)58070=

  (6)63090= (7)70080= (8)5820=

  【板书设计】

  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练*

  定商(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

  余数除数

  检查:乘加

  【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这前,由于在前测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和确定商的位置上存在较大的问题,所以设计了这一节练*课,主要想通过第一题

  让学生知道如何去试商,也就是确定商的大小。

  能通过第二题:

  让学生通过对比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两位数的情况,从而学会如何去确定商的位置。

  最后让学生完整的进行一次竖计算以及综合练*和提升练*加强学生的速度和准确度。但是在具体上课的时候发现,学生不会很好的去说去总结方法。这也说明了在新授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把除法笔算的方法教给他们,所以他们只知道算不知道说,我没有很好的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这节课,也让我知道了,尽管教案设计的多好,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是一个好的设计,在后面的教学中,要把第一个课时上好,特别是新授课,也就是第一课时,在备课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不能脱离自己的学生。

  这一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节课。在教学完成后,听了两位教研员老师的点评和团队成员的意见。我进行反思,觉得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需要改进。

  第一,本节课的难点是除数是整十数的试商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涉及到。但是强调的不多,总是希望学生能够把结果说出来,其实当学生无法正确阐述的时候,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方法。而且在例一中,我把这个问题放在了后面学生都已经计算完的时候,有一些滞后,其实可以把这个问题在反馈学生作业的时候一起解决。还有在最后的解决问题中,虽然要求了学生列竖式计算,但是没有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反馈,练*的目的不够有针对性。

  第二、在练*过程中仍然存在学生对商的定位不是很清楚的情况。我认为这里可以将算理提前,稍微地渗透一下,那么学生对于商应该写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就不怎么会出错。还有学生中还有一种错误比较常见就是商和除数相乘写在被除数下面,总是会少一个零。比如92÷30,直接就写个9,在计算140÷30时,直接一个12,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发现但是学生作业中还是有错误,我想这里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学生肯定是受到了口算的负迁移,把30看成了3。这里就需要老师去强调,除数是两位数,不要看成3了。

  最后,上课时语言还是有点罗嗦,需要我继续努力,多听听其他骨干教师的课,多反思,多尝试。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本教材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后面学*除数接*整十数及除数不接*整十数笔算除法的基础。其实学生在前面学*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时,已经掌握了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如除的过程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者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尝试解决。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笔算除法的全过程,探索除数是整十数的一般方法。解决92÷30先口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可以用笔算地方法计算,笔算时,在学生尝试探索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借助圈方格直观图解决商的书写位置,根据直观图和口算,引导学生归纳3个30是90,商3,3写在什么位置,并提问为什么写在个位上,加深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理解。学生根据所学完成课本做一做,找出错的地方,进行纠正,让学生明白错误的原因。

  解决问题140÷30

  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来计算140÷30,这里主要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怎么办,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92本书的知识来解决试商的问题。让学生知道140里面有4个30,也就是解决试商的环节。

  今天我教学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一课,课前我认真研究了教材。在老师的教学设计上,我是做了三个地方的修改:

  (1)主题图的引入,先让学生观察一下画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上你能获取什么信息?”,然后由老师引出例题。

  (2)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先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分小棒?再由学生说,老师课件演示,让学生结合分小棒图讨论:“3”应该写在哪里?(3)练*题第六关“问题我来解”让学生独立完成。

  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自认为做得较好的有以下几点:

  (1)在设计时先从复*铺垫导入,在我是小小口算家,我让学生在练*本上只写得数,让学生全员参与。通过()里最大能填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练*,为学*新课做铺垫。

  (2)注重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在探究新知环节我让学生通过观察主题图,从中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引出例题92÷30,更好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读图能力。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通过读图把生活化的问题提升到数学化的问题。

  (3)注重算理与算法交融,算理为算法服务。

  为了让学生明确商的书写位置,我借助分小棒这种直观的演示来理解竖式,做到分小棒和竖式紧密相连。

  (4)注重口算、估算和笔算的结合。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估算、笔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是在精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出示例1:92÷30时让学生先进行估算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算的方法。在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笔算的正确性,商3乘除数30是90,阐明商3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为学生良好的学**惯的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实施过程中这节课存在许多的问题,需要我吸取教训,引以为鉴。(1)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不够。

  (2)在课前复*用的时间太多了,导致后面的练*没有完成。(3)没有照顾学困生,在抽问中,只关注中上生,极少提问学困生。

  (4)老师对学生的倾听,学生对老师的倾听,学生对学生的倾听,都需要加强。(5)老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还需要加强。具体表现在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时,老师没有快速的正确加以概括、提炼。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小数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最*在教学小数乘除法时,发现学生错误百出,计算正确率不是很高。从学生的基本技能来讲,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加强计算教学对培养学生细心的一种品质是很有效的。

  计算错误,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抄错题:抄题时,把“×”写成“÷”,或者“÷”写成“×”;把数字“5”抄成“3”或“6”抄成“0”等等。

  2、数位写调:十分位上的数字与百分位上的数字写交换。如:“0.27”写成“0.72”、“36”写成“63”等等。

  3、计算时,商中间要商“0”的不会商“0”。

  4、计算过程中结果不准确。

  5、竖式计算,横式上不写得数,或者抄错。

  最痛苦的是还有几个同学连乘法表都背错,加减法都不熟练。指导1,2个孩子还能心*气和,七八十余个做起作业完全就像根本没来上课一样,真是让人心力交瘁!学生什么时候才能理解家长与老师的苦心呢?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小学五年级上的内容,是计算的关键,其关键在于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引导学生分别用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转化为整数除法的两种思路进行解题。让学生自己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数学的综合能力。由于把除数里的小数点去掉,是根据学过的商不变的性质来进行转化的,因此先设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接着让学生探究能不能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从而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所以,不论从知识结构的角度或从学生已有知识的角度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是除数是整数除法的发展。因此本节课围绕除数的转化展开教学。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热情, 我提供生动有趣的学*情境,通过到超市购买玩具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计算、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且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学讨论自主 探索的过程,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反思存在问题:

  通过作业情况的反馈,学生对于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错误的地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能顺利的移动小数点。通过移动小数点把除数变成整数,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也都能顺利完成,关键是后进生总是忘了同样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或者移动得次数与除数不一致。虽然他们知道除数与被除数的小数点移动是根据商不变的性质来的,但是他们在做作业的时候,就忘记了。

  二、在完成竖式的过程中,数位对不齐。这也是部分学生错误的原因之一。

  三、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原来的小数点对齐。

  四、学生尝试练*中出现格式上错误,出现中间0漏写错误,出现商多添0错误,

  采取的措施:

  一、进行练*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新教学资源,学生在练*中产生的错题让学生找错改正,效果大于让学生做书上改错题。把这些错误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判断、分析、订正即对新知的巩固练*,又起到学生间互相帮助效果,学生印象更深。

  二、总结列竖式的过程进行细化:

  1、移动除数的小数点,移动几次变成整数。

  2、被除数也移动同样的次数。

  3、在商的位置上标上小数点,与被除数对齐。

  4、用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突出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不够时先在商的位置上写0,再移下一个数。

  通过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分析,自己得出了除数是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后面练*发现效果很好。

  本单元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第二部分是除数为小数的小数除法;第三部分是积、商取*似值;第四部分是循环小数;第五部分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各部分的内容说明如下。

  通过“精打细算”“参观博物馆”等情境,说明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计算类似,只要商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就可以了。此规律的得出是借助实际情境得到的。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又是除数为小数的除法的基础,因为除数为小数的除法都要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情境,学*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利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通过“人民币兑换”的情境,学*求积、商的*似值。货币最小的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只要保留两位小数就可以了,由此引入在实际生活中需要求积、商的*似值。通过“谁爬得快”的情境,计算蜘蛛和蜗牛*均每分爬多少米。在计算过程中发现商的小数部分会有一个或几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从而介绍循环小数。通过“电视广告”的情境,学*小数连除、乘除混合、四则混合运算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本单元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为了使学生体会到小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教材创设了“到哪个商店去买牛奶便宜”、参观博物馆“*均每人花了多少元”、人民币和一些国家的货币兑换等情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2、 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除数为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结合货币单位之间的关系,利用生活经验可以解决;除数为小数的除法,学生可以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将其转化为除数为整数的除法。教材安排的内容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的机会,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逐步体会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

  3、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他们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精确计算。如“参观博物馆”是整数除以整数,商是小数的除法,情境中提出了四个小朋友“*均每人花了多少元”的问题,教材呈现了“每人6元多一些”的提示语,引导学生先进行估算。在学生精确计算后,可以引导学生相互验证,以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惯。

  最*组织学生复*小数乘除法,改了几次作业,只觉得计算错误挺多。细细一看,原来出现这样的错误不仅仅是所谓的粗心,更有一些学生是因为的算理、算法没有完全掌握导致的。现撷取部分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如下:

  错误一:乘除法混淆;

  如口算 4.5×0.01= 4.5÷0.01= 这两题时,常常有学生将答案写反了。我想出现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学生对于小数乘、除法的算法不太明确:小数乘法是先看成整数乘法计算,最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点小数点;小数除法,先根据商不变的规律将除数变成整数,再进行计算。还有的学生在计算一个小数除以整数时,在竖式上杠掉了被除数的小数点。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很好的理解商不变规律对计算小数除法的作用。

  错误二:商中间有0;

  在让学生计算3.66÷1.2时,不少学生得数网为3.5,观察他们的竖式计算过程,发现原来是个位上商3后,同时落下6和0两个数字。其实,这个算法与前面研究的整数除法中商中间有0的情况是相似的。数学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一个前期所学的知识都会对后续学*产生影响。

  相对分数、小数而言,整数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教师执教时也可以以此作为铺垫,引导学生对有价值的旧知进行回顾,从而产生正迁移。

  在老师看来,小数乘、除法这种纯计算的知识,没什么好讲的,但对学生来说,越是看起来简单的知识,越是抽象。学数学理解是关键!

  教学内容: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 学*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基本计算方法,懂得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⑵ 学*商是纯小数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力目标:在探索小数除法计算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思想方法,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能力,培养估算意识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三峡工程的宏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学*数学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一、口算:

  二、出示信息窗,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师:三峡工程不但雄伟壮观,而且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它的主要作用是蓄水发电,造福人类,谁再来为大家继续介绍三峡大坝的蓄水情况?

  出示信息窗,找信息。(生答)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生:水位*均每天上升多少米?)

  三、解决问题:

  1、学生列式。9.84÷3=

  师:同意吗?想一想,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生答)

  师:小数除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板书:小数除法

  动脑想一想该怎样算呢?

  (1)估算

  师:先估算一下,3天上升了 9.84米,*均每天上升了多少米呢?你是怎样估算的?(生答)

  师:3米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多多少呢?还需要精确的计算,有办法吗?

  (2)笔算。

  师:接下来呢,老师就给同学们一个交流的机会,小组合作,讨论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算?注意小组合作的要求,第一,在组内交流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小组长负责做好记录,最后每组选出两名同学准备在全班交流,清楚自己的任务吗?开始活动。

  ① 小组合作。

  ② 全班交流。

  (一)9.84×100=984

  984÷3=328

  328÷100=3.28

  师:对于这种做法,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

  谁来评价一下,这种方法怎样?(学生评价)

  同学们的认同是对你们最高的评价。

  (二)9.84÷3=3.28

  竖式

  师:你是怎样做的.?(生答)

  ③师结:这样看来,这两个小组的交流就不谋而合了。大家都是把小数除法转化成了整数除法来做的,你知道吗,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都运用了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转化(板书),把9.84扩大到它的100倍,结果还要缩小到它的.板书

  这种方法叫什么?

  转化有什么好处?

  你们都用哪种方法?(学生举手)

  ③讲解竖式。

  出示竖式:

  师:想一想,商里的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小数点能随便点上去吗?讨论讨论,小数点为什么点在这?

  (学生讨论)

  交流:

  1.从转化成整数的角度分析的。

  2.从计数单位的角度分析的。(数位对齐,小数点也应该对齐)

  师结:你能说出各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吗?同位两个先说说看。

  (课件出示)

  同位交流

  全班交流

  师结:数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小数点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结果是3.28.和前面估计的3米多差不多。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商的取值范围。研究到这,你感觉一下,小数除法在计算的时候,最关键是要注意什么?(生答:小数点对齐)为此,老师准备了一个小练*。

  你能快速给下面各题的商点上小数点吗?(课件出示)

  学生做,并说明为什么点在这?

  师:你现在会做小数除法了吗?

  (3)练*。

  ①学生独立完成,一生板演。

  ②生讲是怎样做的。

  ③纠错(学生的错题)

  四、课堂练*:

  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接下来,老师带同学们到超市里面看一看。

  (课件出示)

  1.哪种彩笔更便宜?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2.四人共花了32.08元,*均每人花多少元?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

  3.小小对抗赛。(课件出示)

  分三大组做

  交流

  师:三个竖式展示

  观察三个竖式,你有什么发现?(小数点对齐)

  根据刚才的发现,读题,根据5823÷3=1941的商,口算下面各题。(课件出示)

  五:收获*台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教学反思

  小数除法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相关运算,并且学*了小数乘法的基础上,对小数除法进行学*,使学生建立整的整数与小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时小数点的移位法则。其关键是根据“除数、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教学中我认为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应立足于学生的“学”。 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被除数可能出现以下情况:被除数仍是小数;被除数恰好也成整数;被除数末尾还要补“0”。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7)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反思(精选五篇)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五入调商)是学生在学*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以后进行教学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调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学会试商,不合适时进行调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知识点。

  教学时我根据例题的特点,先让学生做了这样两道题:372÷60 850÷20两道题,这两道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学生做过后把这两道题改成:372÷62与850÷17,让孩子试做,通过做使孩子自己感悟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简便性。

  从课堂效果和作业情况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1、商的位置的确定:当练*中同时出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有可能是一位数时,有些学生的错误率就比较高,有的明明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却还要去商;有的确定十位商后,余数与个位合起来除,学生不知道商几;遇到不够商1要商0时,学生遗漏;有些学生把除数看着一位数,把末尾的0忽略不看,直接用一位数除法计算了。

  2、在试商的过程中不知道商几。有的孩子有用1——9各数分别去与除数相乘,很是浪费时间

  3、在乘的过程中经常把商和想出来的整十数相乘。

  4、学生第一次除后,减法不彻底(连续退位减法不熟练),导致后面计算出错。

  5、学生做题目时,余数忘写,横式答案抄错。针对以上情况,在练*课中,我让学生应用“四舍五入”法和口算方法试商,还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提高灵活试商的方法,如:456÷7

  6、917÷48,首先让学生确定商是几位数,初商在哪位,然后让学生讨论:被除数、除数有什么特点,该怎样试商?也可借鉴以下几种方法:

  同头商九法:如452÷47这道题,因为除数和被除数的首位相同,而被除数的前两位小于除数,可以直接商9,比较简便。

  折半商五法:如136÷26这道题,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接*除数的一半,所以直接商5,比较简便。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生学*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教学重点是确定商的书写位置,除的顺序及试商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笔算的算理;难点就是试商。课上我先让学生口算,回忆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孩子们能够说出要先从最高位开始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要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

  本节课我主要以学生为主,力求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在新知的探究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商是两位数笔算除法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其中只是一个组织者、合作者。通过学*,我觉得以下两方面自己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一、比较合理的处理教材。教材给我们呈现的`例题是学生在校园当环保小卫士的情景,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寻找自己想要的信息,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练*的处理上,而是把课后的练*进行整合,有侧重点的进行练*设计,从而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环境是多么重要。感觉本节课我还没有充分的放手给学生,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契机,而是着急的站出来,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不足之处:

  1、教师讲的过多,学生自己动脑的时间较少。

  2、教师语言不够美。

  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

  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我有这样几点思考:

  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其实我们可以分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环境是多么重要。感觉本节课我还没有充分的放手给学生,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契机,而是着急的站出来,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我们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

  1、强化口算。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时的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3分钟进行几组口算练*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一方面,为学生计算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理解。

  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

  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我有这样几点思考:

  第一:大胆、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这节课中,由于自己过于“一板一眼”地使用教材,致使学生有好的试商、调商的方法,而没有及时地让学生展示、总结。从这一节课的教学中,使我意识到,教材只是一个教学工具,应该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实际,灵活的使用教材,可以在某些内容上进行适当的增、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感觉本节课的容量较大,其实我们可以分课时进行,让学生充分的尝试,经过探究,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这样再经过练*巩固几种方法,掌握方法,在巩固中选择最优的方法。

  第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环境,搭建展示自我的*台。

  学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师给多大空间,学生的发展空间可能就有多大。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个性、有利于学生交流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舞台上尽情展示自我,吸取他人的精华,获取知识。例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创设让学生自己探究的环境,通过生生交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几种试商的方法,参与新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生获得的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到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这样的知识又怎么能轻易忘记呢?所以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环境是多么重要。感觉本节课我还没有充分的放手给学生,当学生出现了问题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契机,而是着急的站出来,给学生的空间不够,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深钻研,勤动脑,为学生更好的服务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和我们组的老师进行研讨,分析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练*。

  1、强化口算。

  新课标提出要重视口算,由此可见,加强口算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落实在*时的每节课中。“磨刀不误砍柴功”,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每天花上3分钟进行几组口算练*是必要的,只要坚持,相信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明显提高。

  2、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

  一方面,为学生计算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另一方面,学生已经有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基础,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亲身经历笔算除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算理理解。

  3、适当增加关于计算的训练量。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计算训练。

  今天开学第一天,而第一天就被随堂听课,运气真是很好,幸好昨天做了认真的准备,所以不算很慌张,但是课上出现了很多我没有预设到的问题,上着上着我却是越来越慌张,最后除数被除数都不分了。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由于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所以我觉得应该不会很难,所以在例题986除以2的竖式计算那里,黑板上提示到百位上商4,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下面的算法了,但是三位数的被除数让学生无从下手,本该是一位一位往下挪的数字,有的孩子一起挪到下面来,或者是百位上有余数却没有移下来,有的数位也没有对齐就乱移一通,我自己在解释的时候也乱,后来想清楚了,觉得自己挺悲剧的。

  首先,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除法应从最高位除起,这个地方点到为止。

  然后弄清百位上的被除数是几,百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十位上加上十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十位上的被除数,接着除,再看十位上有没有余数,余到个位上加上个位上的数字共同成为另一个被除数,接着除,个位上还有与余数的就余下来作为商的余数,这样讲条理会清楚一些,学生接受起来,模仿起来也容易上手。

  其次,对除法法则的渗透还要加强。我自己是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除法法则,但是没有明确的说出来,造成了人为的障碍。最典型的错误就是余数会比除数大,光看算式很容易发现余数不应该比除数大,但是在计算的过程中就经常出现,问题大多出在试商的环节,口诀不熟,慢,一慢一不熟就容易让思维停滞,一旦停滞就不能考虑周到,往往乘法好不容易嘀咕出来是多少了,写出来一减余数还老大的,所以下面要练*学生的试商,简单点就直接练*乘法的口诀。

  这节课我是想有一个尝试的,就是以最简答的小组合作的形式——同桌合作,来完成练*部分的锻炼。因为两个人能形成最简单的合作,并且两个人的合作有多人合作没有的优势,就是在两人合作中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其中,每个人都是发言者和倾听者,每个人必须更专心的记录或发言,而合作意味着对话的开始,对话是思维的外衣,是两个人*等的展现自己的思想,哪怕是最浅显的,也给进一步的思考提供了自信的源泉。前面两人合作口算问题不大,后面的笔算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打乱了我的教学预设,很多该小组完成的作业被延误了。

  所以,计算教学需要思考的还很多,现在我越来越觉得教的过程可以不完美可以琐碎,但要条理清楚,要让人容易上手,上完学生都会做作业那就是最实在的奖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