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2-01 00:00:00 教学计划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

  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5、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140人,三个班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19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2)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物品,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3———6)课,以“学生对周围声音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光与我们的生活:(7——10)课,以“学生对光的认识和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电的科学:(11———13)课,以‘‘学生对电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电的来源、生活中的用电、电器的认识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电的特点。

  5、磁的认识:(14——16)课,了解磁的用途,如何制作小磁针,引领学生亲历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6、信息与通信:(17———19)课,以“学生对信息的发展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了解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声》、《光》、《电》、《磁》《信息和通信》五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勤于操作,课堂纪律严明,能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进行探究。同时,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都能以小组合作为必要前提,所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预期的增强。

  但是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课时作业经常只能放在课后完成,更无法及时订正全班性的作业错误,还好上学期早自修增多,但是本学期早自修时间马上要恢复一周一节,所以本学期在提高活动效率和养成作业*惯上尚需努力。

  本学期学生将种凤仙花和养蚕宝宝,根据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学生们总是沉浸于具体的亲历过程中,不善于阶段性的小结或整理,能参与写科学日记的学生非常少,导致课堂上交流反思提升的效率不高,课内外探究活动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拟与语文老师商量,通过写语文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促进孩子们对活动过程进行及时的整理反思,同时着力于提高日记的科学含量,即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如何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如何进行科学的提问及资料搜索等。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都有7个课题,这7个课题即是学*的内容。一般来说,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本学期上课时间为18周,共计36课时,教学时间十分紧张。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内容需要配合气温和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教学,所以把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四单元“磁铁”的教学内容与前面两个单元进行穿插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2.单元简析

  (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3)“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4)“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2.过程与方法

  本册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中,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阅读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1)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1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的力”、“地球的外衣”、“土壤与岩石”、“电的本领”、“动物王国”、等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有关的现象进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资料对地球有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惯和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第三单元主要引导学生对土壤进行观察与研究,了解土壤的种类。在探究中搜集、欣赏岩石,从中体验自然美。

  第四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动物入手观察,了解他们的特点,学会珍爱生命,养成爱护小动物的*惯。

  第五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手段揭开雨点有关的相关探究。

  二、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好奇,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学要求与评价

  1、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杠杆尺、水槽、磁铁、弹簧、土壤、各种小动物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2、通过到附*的农田、菜园、花园里观察土壤的活动,认识土壤里有什么,知道土壤的种类和作用。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土壤的重要意义,知道爱护土壤,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3、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

  4、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四、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 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 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2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范文3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

  第一单元《猜 猜 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2猜对了吗3、猜猜猜;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1、起风了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恨的风;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3、磁铁的妙用;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

  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天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2)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3篇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1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和某些教师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0C-}-110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0C-}-110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四、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及全册目的要求:

  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共包括了五个单元17课时的内容。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本册教材强调小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本册教材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手脑结合的教学要求。本册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概念,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并能分析问题的主次,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认真展开研究。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与测量、假设与搜集证据、解释与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概念的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各相关主题之下,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渗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学科,对科学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神秘感,认为科学是很高不可攀的事情。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通过科学课的学*,破除学生对于科学的畏惧感,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科学当中,当好小小科学家。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这一册是《科学》起始年级,从探究对象上看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变化的现象为主,即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主要话题;从探究水*上看,以引导性探究为主,即教师以示范性、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学*探究,不可操之过急,要求过高;从过程与方法上看,以观察与测量为主,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学会使用测量工具采集数据。这是进一步学*科学探究的基础。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课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渗透新时期课改的有关教育理念,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做到全面发展。

  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下册科学的教学计划3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尽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各种科学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逐步学会综合思考问题、以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为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三年级上册的教学重点是:有系统地开展观察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科学教育教学工作,全班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7人,女生10人。这门课程是学生刚刚接触的新课程,对学生来说很新鲜,学生没有一点科学知识基础,这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和“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将带领三年级刚开始科学学*的同学们,展开四段不同但有联系的科学*旅程。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 潘海湾

  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3)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3篇)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很有特色,教材的编写者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与态度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注意到激发并呵护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有周期性的和无周期性的。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和《植物的一生》相结合,使得研究土壤和种植活动互相结合。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也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一些科学方法。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意识进行有意识学*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的表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即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和基础。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探究,观察又是学生最能够方便使用与体会自身的感官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密切关联的活动形式。

  二、教学建议

  1、教材插图很多,但文字太少,用提示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机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探究,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为此,教材采用了提示方式的“扶”和留白方式的“放”来实现这一思想。这就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做” ,即重过程而轻结果,尽量不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有关的结论性知识,尽可能使结论由学生自己研究后得出,充分体现“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

  2、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一课的容量较多,很多课题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建议减少每课的容量,一课时只能研究一个到两个问题,太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研究的实验材料可根据实情做适当的选择与调整。

  3、课内外结合,把课后研究落实到实处

  课堂一开始往往是提出好多问题,然后师生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至于其它的,往往都是“课后研究研究”,至于真正地研究了多少,恐怕只有学生自己心里清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后研究看得和课上一样重要,因为那是学生更加自主的表现,更是他们能力发展,良好科学品质形成的大好时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课后研究的兴趣,关注他们课后研究的状况,提供及时的帮助,定期开展一些交流研讨会,为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并同学生的评价挂钩,真正地把课后研究落到实处。

  4、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有些单元在时间安排上要调整:由于气候的原因,把《观察与测量》安排在第一单元进行教学,《固体和液体》安排在第二单元,这时教学进度到了四月份,天气转暖,可以把《土壤与生命》安排在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安排在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安排在第五单元。

  三、教学进度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2.25~2.27 预备课 2月25日开学

  2 2.28~3.6 观察 测量(1)

  3 3.7~3.13 测量(1) 认识固体(1)

  4 3.14~3.20 认识固体(1) 把固体放到水里

  5 3.21~3.27 认识液体(2)

  6 3.28~4.3 把液体倒进水里 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7 4.4~4.10 单元总结 我们周围的土壤 清明节放假

  8 4.11~4.17 了解土壤 肥沃的土壤

  9 4.18~4.24 土壤的保护 单元总结

  10 4.25~5.1 果实和种子(2) 期中考试

  11 5.2~5.8 根和茎(1) 劳动节放假

  12 5.9~5.15 根和茎(1) 叶和花(1)

  13 5.16~5.22 叶和花(1) 植物和我们(1)

  14 5.23~5.29 单元总结 今天天气怎么样

  15 5.30~6.5 气温有多高(2)

  16 6.6~6.12 雨下得有多大(2)

  17 6.13~6.19 今天刮什么风 气候与季节 端午节放假

  18 6.20~6.26 单元总结 期终复* 期终考试

  19 6.27~7.3 7月1日放假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2、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3、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4、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难点及奋斗目标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17、信息与通信5课时

  18、传递信息 2课时

  19、通信的发展 1课时

  20、畅想通信 2课时

最新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本单元由4课组成: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本单元的重点是进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进行解剖和制作标本的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并进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井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本单元共分为4课:

  1)植物和我们

  2)果实和种子

  3)根和茎

  4)叶和花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本单元分为6课:

  1)认识固体

  2)把固体放到水里

  3)认识液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6)认识船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本单元分为6课:

  1)今天天气怎么样

  2)气温是多少

  3)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么风

  5)气候与季节

  三、教学目标

  1、观察能力:培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养蚕的体验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四、教学措施: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养殖种植:通过种植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4)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四、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1、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2、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3、分离混合物

  4、研究土壤

  5、了解空气

  6、被压缩的空气、流动的空气

7、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单元评价

  8、种子变成芽

  9、芽长成苗、开花了!结果了

  10、果实和种子、单元三评价

  11、迎接蚕宝宝的诞生、可爱的蚕宝宝

  12、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蚕的生命周期

  13、单元4评价

  14、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5、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造一艘小船

  16、冷水与热水

  17、热胀冷缩

  18、温度和温度计

  19、测量物体的温度

  20、单元6评价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我们怎么知道》、《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水的科学》、《我们周围的空气》四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这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三、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共安排了“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和水的变化”、“磁铁”等四个单元。

  二、单元目标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温度和水的变化单元引导学生去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通过实验中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周围物体形态的变化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是学生很感兴趣的内容,学生肯定有过拿着磁铁到处吸东西的经历,在实践生活的经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它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把东西吸住,又能把一些东西推开。并在实验中了解磁铁的性质。

  三、学生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日月星空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学生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要求与评价

  1、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2、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3、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5)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教材分析

  新编《科学》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大树”和“寻访小动物”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三年级下册的主题确定为对“物质特征和变化的观察”,在这一册*安排了“混合”、“空气”、“植物的一生”、“动物的生命周期”、“沉和浮”、“溶解”等六个单元。

  混合单元着重引导学生对物质混合的现象进行观察,认识有些物质混合后其中的各个成分不会发生变化,而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物质;初步建立混合物的概念;亲自动手制造混合物并学*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简单分离的方法。

  空气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空气作为物质的一般属性。并设计了有关认识空气的特殊性质的探究活动,最后一课时则引导学生探讨空气和人类生活的关系。

  植物的一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通过对凤仙花各个生长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并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过程。通过对蚕各个生长时期不同形态特征的观察,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沉和浮单元主要涉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改变物体的沉浮及如何利用沉浮的原理来制作小船和潜艇等问题。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和沙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之中。如怎样加快溶解,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否重新分离出来等。

  二、教学要求与评价

  1、学生在活动中能正确进行物质混合与分离操作,能按观察物质混合与分离的基本程序进行观察,能根据事实说明物质混合后是没有变化,还是发生了变化;能应用学到的知识研究土壤,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了解土壤的成分;能利用身边的材料制成一两种混合物。

  2、教师能够和学生一起准备用于探究活动的足够的材料,如薄而透明的塑料袋、水槽、玻璃杯、废纸、抽气筒等。教师的引导应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望。教师应能够给学生的每一项探究活动以比较充分的时间保证,使学生的感受、思考、表达等都能得以比较充分地进行。学生在经历探究活动的基础上,知道空气是一种透明的物质,没有一定的开关和体积,但具有质量;知道固体、气体、液体的主要区别;知道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力等;同时,潜移默化地意识到,借助于可见的物质媒介可以发现并研究不可见的物质;意识到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也可以获得对一些问题的认识。

  3、通过亲历种植、培养凤仙花的活动,认识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及种子,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一粒种子能够发育成一株植物,并再次结出多粒种子,从中理解植物生命周期的涵义。在活动过程中,使学生领悟珍爱生命的意义,知道爱护花草树木,学会持续地、多方面地对一事物进行观察,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学会与人合作;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懂得栽培植物的正确方法;学会用数据、图画、语言描述等方法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运用整理信息的方法发现事物变化的简单规律。

  4、在养蚕的活动中发现生命的发展变化,及动物和食物、动物和环境等多方面的认识,并通过养蚕的活动经历和体验,进行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在经历对蚕进行养育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能按蚕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动态观察、细节观察,能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能在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的观察内容。

  5、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乐意以各种不同形式参与到一系列的观察研究活动中,获得各种观察研究活动的经历,能在小组或班级里交流自己的观察研究发现;能获得关于物体沉浮与物体大小、轻重关系的认识,感受到物体沉浮与液体的关系;能解释一些简单的沉浮现象。能按要求设计、制作出简单的小船和“潜艇”。

  6、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观察物质之间相互混合、溶解的现象;鼓励学生对观察研究活动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结果进行想像并作出自己的解释;激励学生在课外独立进行一些物质之间的溶解和不溶解的观察活动,以及对饱和溶液的分析、结晶过程的观察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他们细致的观察*惯和态度,渗透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引导他们科学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让他们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并不断保持和发展他们探究周围事物的举和爱好。

  三、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

  1、运用新课程理念,做到“用教材”,而非“教教材”。

  2、认真钻研教材、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运用多种评价手段,以激励学生的探究兴趣。

  3、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

  4、注意搜集第一手资料,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等方法。

  5、组织好探究后期的研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注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6、充分运用教具、挂图、音像教材进行直观教学,尤其要组织好每一个观察认识活动,让学生去亲身经历、体验每一个活动。

  7、发挥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又密切联系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尤其重视解决那些与学生关系密切的实际问题,从中让学生体会学*科学的价值。

  四、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

  1、混合身边的物质(一)

  2、混合身边的物质(二)

  3、分离混合物

  4、研究土壤

  5、了解空气

  6、被压缩的空气、流动的空气

7、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单元评价

  8、种子变成芽

  9、芽长成苗、开花了!结果了

  10、果实和种子、单元三评价

  11、迎接蚕宝宝的诞生、可爱的蚕宝宝

  12、蚕宝宝变了新模样、蚕的生命周期

  13、单元4评价

  14、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5、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造一艘小船

  16、冷水与热水

  17、热胀冷缩

  18、温度和温度计

  19、测量物体的温度

  20、单元6评价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五个班。这些学生是新课改后的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相对不如课改前的学生。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5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5)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事物,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6---9)课,以“学生对身边事物已有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天气与我们的生活:(10--14)课,以“学生对天气的亲身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水的科学:(15---19)课,以‘‘学生对水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欣赏自然界水体的美丽、了解水的三态、认识水中物体的沉浮、进行水的多少的比较、认识水的压力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水的特点。

  5.我们周围的空气:(20.-22)了解空气在哪里,空气的成分,我们需要清新的空气。

  6.(23、24)课,以“学生对玩具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的具体问题,包括较为简单的器具的拆卸与组装,简单工作原理的探究,中期的植物种养,植物外部特征与生长情况的观察,以及生活中其它与儿童成长密切相关的问题的初步调查、了解等,初步培养学生“模仿与制作’’、“拆分与组合’’的动手能力,及认真细致、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最新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3篇)(扩展6)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实用10篇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猜 猜 猜》共三课含1、猜猜看2猜对了吗3、猜猜猜;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1、起风了2、风的测量3、可爱又可恨的风;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1、神奇的小针2、有趣的磁铁游戏3、磁铁的妙用;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1、把盐藏起来2.水落“盐”出3.沉与浮;第五单元 《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1、生活离不开电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1.白天与黑夜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1.漂移的大陆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一、情况分析

  大象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由七个单元组成。重点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的能力,把这一能力作为本册教材要培养的一级目标,同时兼顾对学生进行其他探究能力、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力求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综合的提升。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从儿童的视野选择教学内容,发生在儿童身边的、喜闻乐见的、适合他们探究的事物获现象作为学*内容,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动性,便于他们从原有意识和经验出发,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展开研究。

  2、注重对能力和方法的指导,强调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性,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并提高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七个单元。其中:

  第一单元《猜猜猜》共三课含

  1、猜猜看

  2猜对了吗

  3、猜猜猜;

  第二单元《风啊,你吹吧》共3课含

  1、起风了

  2、风的测量

  3、可爱又可恨的风;

  第三单元《神奇的指南针》共3课含

  1、神奇的小针

  2、有趣的磁铁游戏

  3、磁铁的妙用;

  第四单元《水和盐的故事》共3课含

  1、把盐藏起来

  2、水落“盐”出

  3、沉与浮;

  第五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共3课含

  1、生活离不开电

  2、电灯亮了

  3、小心!有电;

  第六单元《地球真的不动吗》共2课含

  1、白天与黑夜

  2、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

  第七单元《漂移的大陆》共2课含

  1、漂移的大陆

  2、我也能当科学家。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

  在观察和实验中除了让学生经历一系列有序的步骤和科学方法,还需要让学生对收集到的事实和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再得出结论。

  六、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由《我们都是科学家》、《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它们是什么做的》、和《提出问题》五个单元组成。

  本册教材以观察活动为基本结构和呈现方式,重视构建良好的活动结构,而且贴*儿童生活,适应学*主体的发展需求。

  在科学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覆盖了三大领域:《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生命世界、《生命之源——水》——地球与宇宙、《它们是什么做的》——物质世界。

  在科学探究方面,考虑倒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出于科学探究始于提出问题、细致观察的特点,教材将着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提问能力、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全册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尽管各个单元的学*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发展。教材综合性地考虑了科学探究方面诸多能力的培养。为了发展学生的科学判断能力,教材还充分体现了对观察记录的重视。全册教材自始自终都强调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教材在活动设计中,力图从对待科学、对待自然、对待科学学*、对待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选择自己探究的问题。

  2、能以亲身经历来理解科学,并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进一步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的满足感。

  3、通过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建立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特点的有生命物体的科学概念,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类,知道生物有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等几个基本特征。

  4、过对植物的观察、分类,引导学生认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了解植物的多样性,知道植物作为有生命物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两个不同类动物的观察以及对它们之间的比较,认识动物的一般特征。

  5、通过对人的观察,与植物、动物进行比较,找出不同和相同之处,从而进一步理解生物的特征,完成现阶段对“生物”这一大概念的认识。并以活动经历和体验的形式进行爱护动植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

  6、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并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7、能从多角度认识水的重要作用,理解水是生命之源的真正含义;能够用多种方法证明物体中含有水。

  8、能够利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器材,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收集整理有关水的资料,进一步认识水的基本物理性质,并能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发现和提出关于水的相关问题,并能够用多种方法(语言文字符号等)将用过观察所发现的现象表述出来。

  9、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10、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一些常见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人造之分。

  11、通过对身边常见的纸的观察研究,能不断发现和提出关于纸的相关研究问题。经历对一张纸的外部特征进行多角度、多方法的观察描述的活动过程。能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古代的造纸技术和现代的造纸工艺,通过简单的造纸活动,体验纸张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节约纸张。

  1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的工具,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材料,并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知道它们的区别、特点和用途。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很有特色,教材的编写者将知识、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既注意到激发并呵护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又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全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关心天气》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长期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这样的训练能克服浮躁心理,对学生学*专一的做一件事很有帮助。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有周期性的和无周期性的事实。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和《植物的一生》相结合,使得研究土壤和种植活动互相结合。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是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对植物的一生做较深一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也是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活动的开始;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第一个活动;更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希望老师们要做实这个活动,教学目标就是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们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一些基本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意识进行有意识学*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的表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即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和基础。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探究,观察又是学生最能够方便使用与体会自身的感官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密切关联的活动形式。

  二、教学建议

  1、教材插图很多,但文字太少,教学中教师应多用提示性、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机会。三年级的学生还不能完全独立探究,必须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为此,教材采用了提示方式的“扶”和留白方式的“放”来实现这一思想,教学中要扶多放少不能贪多、贪全。这就突出了学生的“动手做”,即重过程而轻结果,尽量不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有关的结论性知识,尽可能使结论由学生自己研究后得出,充分体现“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

  2、要充分体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每一课的容量较多,很多课题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建议减少每课的容量,一课时只能研究一个到两个问题,太多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研究的实验材料可根据实情做适当的选择与调整。

  3、课内外结合,把课后研究落实到实处

  课堂一开始往往是提出好多问题,然后师生从中选择一个或几个问题进行研究,至于其它的,往往都是“课后研究研究”,至于真正地研究了多少,恐怕只有学生自己心里清楚。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把课后研究看得和课上一样重要,因为那是学生更加自主的表现,更是他们能力发展,良好科学品质形成的大好时机。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保持课后研究的兴趣,关注他们课后研究的状况,提供及时的帮助,定期开展一些交流研讨会,为他们搭建表现的舞台,并同学生的评价挂钩,真正地把课后研究落到实处,如对《植物的一生》单元的教学。

  4、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一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如对《土壤与生命》单元的教学。

  5、有些单元在时间安排上要调整:由于气候的原因,把《关心天气》安排在第一单元进行教学,《固体和液体》安排在第二单元,这时教学进度到了四月份,天气转暖,可以把《土壤与生命》安排在第三单元,《植物的一生》安排在第四单元,《观察与测量》可以作为全册整理。

  三、教学进度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3.2-5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3月2日开学

  23.8--3.12肥沃的土壤

  33.15--3.19土壤的保护

  43.22--3.26单元总结

  53.29--4.2认识固体(2)

  64.5--4.9把固体放到水里认识液体(1)

  74.12--4.16认识液体(1)把液体倒进水里

  84.19--4.23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单元总结

  94.26--4.30果实和种子(2)

  105.4--5.7根和茎(2)

  115.10--5.14叶和花(2)

  125.17--5.21植物和我们(1)单元总结

  135.24--5.28今天天气怎么样气温有多高

  145.31--***雨下得有多大(2)

  156.7--6.11今天刮什么风气候与季节

  166.14--6.18单元总结

  176.21--6.25复*考查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1.常见材料单元是全册书的基础单元,让学生了解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培养学生了解新材料、关心新材料的兴趣。

  2.声单元通过指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物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方面的探究能力。

  3.光单元让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4.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懂得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与人合作和交流的科学态度。

  5.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到讨论、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

  6.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让学生了解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三)、教学重点:

  从上学期开始,学生对实验非常感兴趣,但往往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所以本学期的重点是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难点。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

  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科学欣赏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材内容

  1-2常见材料

  3-5声

  6-8光

  9-10电

  11-13磁

  14-16信息与通信

  17-18期末复*

  19-20期末考

  本册教材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贴*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为让学生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自己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做计划如下:

  一、所教年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140人,三个班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种植、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19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六个方面:

  1、科学在我们身边:(1—2)课,以学生玩玩具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展开,拓展到了解身边熟悉的、常见的物品,教材中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走*科学",初步感悟到身边处处有科学,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2、我们怎么知道:(3—6)课,以“学生对周围声音的观察、认识”为引领,进一步认识身边的物体,解释观察到的现象,探索其中的奥秘,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步骤,为学生亲历科学提供一把入门的钥匙。

  3、光与我们的生活:(7—10)课,以“学生对光的认识和体验"为线索,进行观察、记录、整理、制作等探究活动,增强学生观察身边科学现象的意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身边常见科学现象的情感,意识到探究科学可以从身边的科学现象入手。

  4、电的科学:(11—13)课,以‘‘学生对电已有的认知"为线索,通过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电的来源、生活中的用电、电器的认识等各种探究活动,层层展开,逐步推进,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了解、认识电的特点。

  5、磁的认识:(14——16)课,了解磁的用途,如何制作小磁针,引领学生亲历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

  6、信息与通信:(17—19)课,以“学生对信息的发展的认知’’为线索,引领学生尝试了解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

  目的:从科学课特点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教材主要围绕“走*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遵循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意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独立操作中观察、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重点:《声》、《光》、《电》、《磁》《信息和通信》五个单元。

  难点: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四、主要教学措施与教改思路

  ⒈措施∶从学生的探究性学*过程入手,以实验为主,社会实践为副,力争让学生从亲自动手实验,把课程提出的一些日常生活现象运用电教媒体进行再现,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实验方式加以验证,并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写出观察报告。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的精神培养,及过程的培养。

  2、教改思路:改变评价学生的方法,把学科评价内容分为综合能力评价和基础知识评价两种,每种各占50分。注重学生*时的制作能力、观察能力与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做一做,看一看,想一想中去探究学*科学知识知识,并在作科学的过程中学科学。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学*,大多数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勤于操作,课堂纪律严明,能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进行探究。同时,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都能以小组合作为必要前提,所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预期的增强。

  但是还是有问题存在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课时作业经常只能放在课后完成,更无法及时订正全班性的作业错误,还好上学期早自修增多,但是本学期早自修时间马上要恢复一周一节,所以本学期在提高活动效率和养成作业*惯上尚需努力。

  本学期学生将种凤仙花和养蚕宝宝,根据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学生们总是沉浸于具体的亲历过程中,不善于阶段性的小结或整理,能参与写科学日记的学生非常少,导致课堂上交流反思提升的效率不高,课内外探究活动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所以拟与语文老师商量,通过写语文日记或周记的方式来促进孩子们对活动过程进行及时的整理反思,同时着力于提高日记的科学含量,即如何进行观察记录、如何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如何进行科学的提问及资料搜索等。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每个教学单元都有7个课题,这7个课题即是学*的内容。一般来说,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本学期上课时间为18周,共计36课时,教学时间十分紧张。特别要注意的是,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内容需要配合气温和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教学,所以把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第四单元“磁铁”的教学内容与前面两个单元进行穿插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2.单元简析

  (1)“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3)“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4)“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2.过程与方法

  本册重点培养学生以下方面的能力: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的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学*中,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显然,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册教科书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四、具体教学方法和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五、教学设计进度表

  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

  1 2.22—2.26一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一2种植我们的植物

  2 2.29—3.4一2种植我们的植物三1温度和温度计;

  3 3.7—3.11三2测量水的温度;三3水结冰了;

  4 3.14—3.18一3我们先看到了根;三4冰融化了

  5 3.21—3.25三5水珠从哪里来;三6水和水蒸气

  6 3.28—4.1三7水的三态变化;一4种子变成了幼苗

  7 4.4—4.8四1我们知道的磁铁;四2磁铁有磁性

  8 4.11—4.15二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一5茎越长越高;

  9 4.18—4.22四3磁铁的两极;四4磁极的相互作用

  10 4.25—4.29五一小长假;机动

  11 5.2—5.6二2蚕的生长变化;四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12 5.9—5.13四6指南针;四7做一个指南针

  13 5.16—5.20二3蚕变了新模样;第二单元复*和测验

  14 5.23—5.27一6开花了,结果了;二4蛹变成了什么

  15 5.30—6.3二5蚕的生命周期;二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16 6.6—6.10二7我们的生命周期;第二单元复*和测验

  17 6.13—6.17一7我们的大丰收;第一单元复*和测验

  18 6.20—6.24总复*;期末考试

  注: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及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内容需要配合气温和实际生长情况进行教学,所以把三、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与前面两个单元进行穿插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在那里”,包括三课内容,第二单元是“物体与材料”,共四课。第三单元是“生物大家族”,共有五课。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

  2、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务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

  3、能运用已有知识作出对问题的假想答案。

  4、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

  5、逐步学会查阅、整理从书刊及其他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6、能质疑、能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进行交流。

  知识目标:

  1、引导学生辨认方向,学会看地图,能够描述自己的位置。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不同的物体、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性质。

  3、引导学生经历种植凤仙花的完整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植物生长周期的概念,引导他们学会定期观察、记录以及分析数据的'方法。

  4、引导学生经历养蚕的完整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动物的生命周期概念,感受生物的生命过程并学会描述这个过程。

  5、引导学生认识多姿多彩的海洋世界。

  三、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至五周我们在哪里

  第六至九周物体与材料

  第十至十六周生物的家族

  第十七至十八周机动复*

  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段1班和2班的科学教学工作,真两班的学生都比较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能较好的配合老师完成教学工作。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低。

  6、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教学内容和三年级上册一样,也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内容,但在探究重点上却与上学期有着本持的区别,主要是让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变化的规律。相对于整个的小学科学学*过程来说是一个质的变化。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主要是将一些值得学生观注的问题如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植物的各个器官与植物的生长和功能存在什么关系;它们对于植物本身有什么作用等以风仙花为例进行研究。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主要是以认识蚕的生命周期,进而认识其它动物的生命周期,和认识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主要是认识温度,学*使用温度计,观察研究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研究水的三态之间的变化规律。

  磁铁单元主要是整理对磁铁的认识;实验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学*制作指南针,加深对磁现象的认识。

  本册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确定了每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和具体概念,并围绕这些概念的建立组织教学活动,使活动的目的更加明确。

  教学活动更具有探究性和可操作性。

  使用了维恩图、网状图、气泡图、柱形图等图表,使学生在记录和加工整理信息,将事实转化成证据方面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有利于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教学的评价。

  每个单元后设置了资料厍,向学生提供与单元学*有关的资料和拓展性活动,弥补了学生的经验不足,并提高了教科书的可读性。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5、教学重难点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惯和能力,并学*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定量的观察,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做好教学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2、加强对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学*,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确保教学的有效、优效。

  3、充分运用现有教育资源。挖掘学校、家庭、社会中的可利用的科学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小实验、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学实践能力。

  4、做好观察、操作、制作、记录的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坚持力。

  5、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过程的指导,培养学生学会探究。

  6、精心设计拓展活动,联系现代科技、生活,并加强学以致用的培养。

  7、加强优生和学困生的联系,互相帮助。

  8、将植物的生长变化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两个单元交叉进行教学,既可解决观察周期长的问题,又可同进进行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的观察,了解其相通之处,完成对生物生命周期的初步认识。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2、主要材料清单: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大豆、玉米、花生、莲花、风仙花等植物的种子,放大镜,花盆、土壤、铲子等种植工具,透明玻璃杯、卫生纸等;试管、带根的新鲜芫萎、植物油等;不同生长阶段的风仙花植株、风仙花朵,成熟的风仙花果实;图片或多媒体课件:刚出土的风仙花照片;植物叶的水*分布照片;植物叶的垂直分布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及图片、几个主要生长阶段的风仙花照片等。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

  蚕卵,放大镜、饲养盒;不同生长阶段的蚕;蚕茧及蛹,小剪刀,手电筒;热水,小碗,竹签,丝绸制品;蚕蛾、蜻蜓、蚂蚁、蝴蝶的图片或标片;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及资料;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等生长变化的资料;婴儿、幼儿园或小学儿童、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身体特点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

  气温计、体温计、水温计(测量范围在一20°C—}—110°C)、自制温度计模型(刻度范围在一20°C—}—110°C),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冰块、食盐、试管、烧杯、可封口小塑料袋、玻璃杯、浅碟;云、雾、雨、露、霜、雪、冰等自然现象挂图或影像资料。

  “磁铁”单元

  各种形状的磁铁,包括没有标注南北极的磁铁;铁的物品、一些金属物品及非金属物品;一定数量的铁钉、回形针、大头针、钢珠和大钢针;不同材质的人民币硬币((1元的钢币,5角的铜币和钢币,1角的铝币和钢币,分值的铝币);盒式指南针,做指南针的材料(可以让学生自备)。

  三、教学重难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