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5)班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有5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

  了解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行。熟练掌握*行线的性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引入*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3.1—3.7

  5.1相交线

  2

  3.10—3.14

  5.2*行线及其判定

  3

  3.17—3.21

  5.3*行线的性质5.4*移

  4

  3.24—3.2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5

  3.31—4.4

  6.1*面直角坐标系

  6

  4.7—4.11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

  4.14—4.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4.21—4.25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8

  4.28—4.30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9

  5.1---5.7

  5.1黄金周

  10

  5.8—5.16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

  5.19—5.23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2

  5.26—5.30

  半期考试

  13

  6.2—6.6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4

  6.9—6.13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15

  6.16—6.20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6

  6.23—6.27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7

  6.30—7.4

  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8

  7.7—7.11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9

  7.14—7.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20

  总复*与学期测试

  四、奋斗目标

  本学期末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本校同年级同学科前五分之三。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学生在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计算、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图形有初步的感知,对数据统计和统计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的学*,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展开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和能力。

  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四次月考(皖智教育卷)。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第六章实数这部分的内容是七—九年级“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有理数之后,对数系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是最基本的内容,对它的学*可为后续不等式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第八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法和因式分解,特别是作为乘、除运算基础的是幂的运算。

  第九章分式中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方式乘除法运算中约分的依据,也是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运算中通分的依据,因此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本章学*的关键。

  第十章学*重点是垂直概念及其性质,*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移及其性质,难点是对垂直、*行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认真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过程的展示和学*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情感的陶冶、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

  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观。学*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和研究性学*。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具体应该做到: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这个学期我任教初一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细致,我针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促进课堂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在学生方面,把学生按座次和成绩分成学*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帮助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方法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学生学*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总可以应付。但是一进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两先,两后,”既先预*,后听课;先复*,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经验,一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绩优异的。

  三、工作进程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 15-18课时

  第二章 代数式 8-10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2-14课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3-15课时

  重点把握第-、二、、三章的知识内容,努力钻研教材与教育教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讨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热爱数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学*方法,提高*均分和优秀率上涨的幅度。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的地方比较多,更多地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学*,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

  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与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与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整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探究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略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

  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积极性较高,热爱学*。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

  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

  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5)班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有5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

  了解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行。熟练掌握*行线的性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引入*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3.1—3.7

  5.1相交线

  2

  3.10—3.14

  5.2*行线及其判定

  3

  3.17—3.21

  5.3*行线的性质5.4*移

  4

  3.24—3.2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5

  3.31—4.4

  6.1*面直角坐标系

  6

  4.7—4.11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

  4.14—4.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4.21—4.25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8

  4.28—4.30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9

  5.1---5.7

  5.1黄金周

  10

  5.8—5.16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

  5.19—5.23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2

  5.26—5.30

  半期考试

  13

  6.2—6.6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4

  6.9—6.13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15

  6.16—6.20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6

  6.23—6.27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7

  6.30—7.4

  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8

  7.7—7.11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9

  7.14—7.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20

  总复*与学期测试

  四、奋斗目标

  本学期末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本校同年级同学科前五分之三。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通过七年级上学期的学*,学生在用字母代替数的数学计算、理解和综合应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图形有初步的感知,对数据统计和统计图形的认识有进一步的提高,通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和统计与概率的学*,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基本问题。深入而全面展开教学研究。总结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与教师共同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各自的研究水*和能力。

  本期教材任务为完成沪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教科书教材的数学五章节内容的教学,并进行四次月考(皖智教育卷)。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章节):

  第六章实数这部分的内容是七—九年级“数与代数”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在有理数之后,对数系的又一次扩展,是今后学*函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的基础。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式及其性质、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组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不等式的概念和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不等式组是最基本的内容,对它的学*可为后续不等式知识的学*打下基础。

  第八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法和因式分解,特别是作为乘、除运算基础的是幂的运算。

  第九章分式中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方式乘除法运算中约分的依据,也是进行异分母分式加减法运算中通分的依据,因此分式的基本性质是本章学*的关键。

  第十章学*重点是垂直概念及其性质,*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移及其性质,难点是对垂直、*行概念及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教师要认真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把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要重视学生知识的建构和能力的培养;要重视学生的学*过程的展示和学*方法的提炼;要重视学生的学*情感的陶冶、学*态度和价值观的导向。

  教师要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学*观。学*要转向受教育者,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即把活跃在教学舞台上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角。教育的`方式要由接受转向“学教”,即提倡学生的探索、求知在先,教师的指导、帮助在后,要给学生“悟”的时间与空间。教师的“教”应由学生的“学”来确定。要倡导自主学*、探究学*、合作学*和研究性学*。

  教学中要树立全新的知识观。人的知识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教师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它们是浅层次的知识,是比较易于遗忘的东西。隐性知识是学生发现学*得到的知识,如通过体验、顿悟、自省、直觉而得到的,极易保持的、带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东西。教师要摒弃以“量”为主的知识观,树立以知识的“质”和“结构”为主的观念,关注学生的隐性知识的摄取,注意渗透人文知识并努力使“教师”这一隐性课程知识美好地呈现给学生。

  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学观。由教“学答”转变为教“思维”,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注重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具体应该做到: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3

  这个学期我任教初一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细致,我针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促进课堂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在学生方面,把学生按座次和成绩分成学*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帮助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方法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学生学*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总可以应付。但是一进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两先,两后,”既先预*,后听课;先复*,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经验,一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绩优异的。

  三、工作进程安排

  第一章 有理数 15-18课时

  第二章 代数式 8-10课时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12-14课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13-15课时

  重点把握第-、二、、三章的知识内容,努力钻研教材与教育教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讨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热爱数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学*方法,提高*均分和优秀率上涨的幅度。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的地方比较多,更多地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学*,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4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

  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与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与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整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探究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略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5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

  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积极性较高,热爱学*。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

  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

  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

  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数学素质。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材及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

  (2)上好课,上好每个40分钟,提高40分钟效率;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

  (4)批好每一次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及家庭作业;

  (5)按时检验学*成果,做好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

  (6)及时指导、纠错,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2篇

  炎炎夏日已经过去,转眼已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的学期,新的开始为了搞好本期工作,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里,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是小学与初中数学的一个衔接点,随着知识点的加深,知识的连贯性和综合性的运用在拓展,初一的基础尤为重要,基础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初二、初三的学*。另外,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知识点的加深,使听课效率下降,所以有必要进行学前课外辅导,培养他们的学*兴趣。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不利于后继学*,要培养学生爱动脑筋的好*惯。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培养学生清晰的解题思路和不同的解题方法。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

  1、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于联系。

  2、理解同类项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在准确判断、正确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理解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整式的加减运算建立在数的运算基础上;理解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依据是分配律;理解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在整式的加减运算中仍然成立。

  4、能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整式表示。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后,从算术到代数的进步。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四、主要措施和设想

  1.主动钻研教材教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品质。

  2.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注重课后辅导工作,特别多帮助与鼓励后进生。

  4.开展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开拓视野,增强学生的应有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男生30人,女生26人,共有学生5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第二章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初一(5)班数学教学工作。本班学生有54人,通过上学期的教学,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对图形及图形间数量关系有初步的认识,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得到了发展与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培养,绝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每次作业并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课堂上能专心致志的进行学*与思考,学生的学*兴趣得到了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课堂整体表现较为活跃。本学期将继续促进学生自主学*,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努力实现基础性与现代性的统一,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相交线与*行线

  了解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行。熟练掌握*行线的性质。

  第六章*面直角坐标系

  引入*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第七章三角形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三、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3.1—3.7

  5.1相交线

  2

  3.10—3.14

  5.2*行线及其判定

  3

  3.17—3.21

  5.3*行线的性质5.4*移

  4

  3.24—3.2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5

  3.31—4.4

  6.1*面直角坐标系

  6

  4.7—4.11

  6.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

  7

  4.14—4.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4.21—4.25

  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8

  4.28—4.30

  7.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9

  5.1---5.7

  5.1黄金周

  10

  5.8—5.16

  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1

  5.19—5.23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2

  5.26—5.30

  半期考试

  13

  6.2—6.6

  8.1二元一次方程组

  14

  6.9—6.13

  8.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消元法

  15

  6.16—6.20

  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6

  6.23—6.27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17

  6.30—7.4

  9.1不等式9.2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18

  7.7—7.11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9

  7.14—7.18

  小结复*与单元测试

  20

  总复*与学期测试

  四、奋斗目标

  本学期末达到学校要求的目标,进入本校同年级同学科前五分之三。

  五、具体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2、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

  4、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

  5、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6、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7、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看,两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下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下)的七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后做作业的好*惯。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自己担任两个班七年级数学。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整式加减

  1.代数式的简单运用包括字母表示数、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等。这部分内容首先从小学学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入手。通过一些运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用字母表示数能够简明地表述事物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由初步认识代数式,到简洁、规范列出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会求代数式的值。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代数式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项,项数、次数等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

  4.在理解同类项概念的基础上,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正确地进行同类项的合并和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10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担任七年级1班数学教学工作,该班男生30人,女生26人,共有学生5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初步体验到如何学*数学,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实验和猜测的探索能力,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感性知识。

  3.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第二章有理数

  1.通过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感受到负数的引入源于实际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做到形数结合。

  3.经历探索有理数运算和运输律的过程,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体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的优越性,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初步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对所给的数,能根据所要求的精确度(或有效数字的个数)取*似值。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1.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会列出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掌握代数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2.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会求代数式的值。通过用字母表示数、列代数式和求代数式的值,初步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思维方法和食物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3.了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单项式系数与项数、多项式的次数、项与项数的概念,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会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个字母升幂或降幂排列。

  4.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同类项,并能熟练的合并同类项。掌握去括号、添括号的法则,能准确的去括号和添括号。能熟练的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5.通过将数的运算推广到整式的运算,在整式的运算中又不断的运用数的运算,感受到认识事物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由一般到特殊的辩证过程。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初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2.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能用计算器处理简单统计数据,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处理运算的优越性。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入学成绩上看,两班学生的数学基础很差,所以本学期的教学任务非常艰巨,但我仍有信心迎接这个新挑战。为了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

  一、本学期教材分析,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是青岛版七年级下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知识的综合性也较强,教材为学生动手操作,归纳猜想提供了可能。观察、思考、实验、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因此对每一章的教学都要体现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求老师成为学生数学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潜能,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学第一周我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基础还可以,而大部分学生基础和能力比较差,甚至加减乘除运算都不过关,更不用提解决实际问题了。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改变现状。在扎实基础上提高他们解题的基本技能和技巧。

  二.确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及实施目标的具体做法。

  本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七年级(下)的七章内容,力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操的能力,概括的能力,类比猜想的能力和自主学*的能力。在初中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常常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开始不适应中学教师的教法,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究其原因,就学生方面主要有三点:一是学*态度不够端正;二是智能上存在差异;三是学*方法不科学。我以为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因此为防止过早出现两极分化,我准备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数学第一章内容的正确把握能较好地做到这些。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二)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效率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奴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哪些是独立完成的,哪些是小组合作完成的,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同时作业也要分层次进行,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七年级的数学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的精神,在教学中我着重对学生进行上述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地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三)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进入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要求学生养成先复*,后做作业的好*惯。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能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了能顺利完成好教学任务,制定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四、时间安排:

  第一章:走*数学世界 第一周

  第二章:有理数 第二至第六周

  第六周 周四、周五月考

  第三章:整式的加减 第七至十二周

  第十周 周三、周四期中考试。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十――十四周

  第五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第十五-十七周

  第十八周进行期末复*。迎接期末考试。

  一、学情分析:

  本人执教的七(1)1班共26人,根据分班考试的情况来分析学生的`数学成绩并不理想,总体的水*一般,尖子生少、低分的学生较多,而且学*欠缺勤奋,学*的自觉性不高。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学生大多存在学*粗心,作业马虎,对数学学*缺乏兴趣和信心的整体弱点,学**惯差。

  在知识结构上:

  学生在小学已学过的四则混合运算,相应的较为简单的应用题,对图形、图形的面积、体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上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是代数的知识,图形的知识都有待于进一步系统化、理论化,这就是初中的内容,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

  在数学的思维上:

  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目,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另一方面关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活跃性和敏感性。

  在学**惯上:

  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等,都应得到强化。

  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是感兴趣的,但仍有部分学生对数学信心不足,因此开学初要给学生树信心;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适应初中的学*生活。

  根据上述情况本期的工作重点将扭转学生的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了解开方和乘方是互为逆运算,知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会解一元一次方程,能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有理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

  2、代数式的概念及分类。

  3、对函数的初步理解与认识。

  4、整式的加减运算。

  5、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求解过程。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自己担任七年级数学,该班共有学生46人。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

  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

  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 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 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七年极(下)要目:

  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三章*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第四章多项式

  第五章轴对称图形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课题学*测量不规则图形

  课题学*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

  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

  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措施:

  第七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

  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

  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

  第八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

  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

  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

  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

  注意教材弹性

  第九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

  了解同一*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

  初步理解*移的概念

  *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

  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

  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

  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

  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

  第十章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

  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

  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

  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

  第十一章体会对称之美

  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

  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分线、垂直*分线的性质

  ii.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iii.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iv.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

  v.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数学的自信心。

  四、注意事项

  1、要由“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既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

  2、要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

  3、本册内容较传统,但教学方式不可以传统,不要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活动;

  4、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活动创设问题的情境;

  5、应当让学生思考自己作出判断,教师先不要作出相关的提示或暗示;

  6、应设法让学生参与到“观察、探索、归纳、猜测、分析、论证、应用”的数学活动中来并适当搭造“合作、交流”的*台;

  7、重点应落在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和技能;

  8、要深入钻研,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教学进度)

  第二周2.1二元一次方程组1课时

  2.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3课时

  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课时

  第三周2.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3课时

  第二章复*2课时

  第四周3.1线段、直线、射线2课时

  3.2

  3.4图形的*移2课时

  第六周3.5*行线的性质与判定5课时

  第七周3.6垂线的性质与判定5课时

  第八周第三章复*2课时

  4.1单项式、多项式3课时

  第九周4.1合并同类项2课时

  4.2多项式的加法2课时

  4.3同底数幂的乘法1课时

  第十周

  第十一周

  第十二周4.3多项式的乘法5课时

  第十三周

  第十四周4.4乘法公式5课时

  第十五周第四章复*2课时

  5.1轴反射与轴对称图形3课时

  第十六周5.2线段的垂直*分线2课时

  5.3三角形1课时

  5.4三角形的内角和2

  5.6等腰三角形3课时

  5.7等边三角形1课时

  第十八周第五章复*2课时

  6.1加权*均数3课时

  第十九周6.2极差、方差5课时

  第二十周6.3两组数据的比较1课时

  第六章复*1课时

  期考模拟试卷

  一、班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期的数学教学,发现班上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女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低,男生情况稍好,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解题作答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

  二、指导思想

  完成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任务,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8章:多边形,第9章:轴对称,第10章:统计的初步知识。

  第6章:一元一次方程

  本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加减之后的学*内容,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中学阶段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端。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概念及其解法,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的中的应用,其难点是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类比、化归、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必备的数学修养和素质,增强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第7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本章是在一元一次方程学*的继续学*。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和化归的思想,即化二元为一元,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为简单的思想,学生通过经历列方程、解方程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

  第8章:多边形

  本章是在学*了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上的深入学*,是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主要内容涉及三角形、一般多边形的边角关系。本章的重点是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分线)的概念,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及外角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多边形内、外角和的公式,正多边形铺满地面的道理及其组合。难点是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边角关系的应用和说理。本章由瓷砖的铺设导入,研究一般三角形、多边形的性质,到运用相关性质探索拼地板的问题结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特点,采用的研究方法,让学生多探究学*,自主探索,合作学*。

  第9章:轴对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图形入手,学*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欣赏并体验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利用轴对称性去探索等腰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性质。本章的重点是轴对称的概念,常见图形的轴对称性,及其逆定理,探索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够按要求画轴对称图形并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能进行说理。其难点是说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挖掘有关的说理题,使学生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训练,过好说理的入门关。教材的教学内容上,呈现力求生动有趣、贴*现实生活,对知识的陈述,不仅注重结果,而且尽量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探索空间和手段,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结论,教学中要充分应用好教材,实现教材编写者的意图,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内容,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这一内容,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现轴对称变换和数学美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等腰三角形中引入了较多的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性质,教学中要充分进行实验。通过本章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和谐与美感,提高审美情趣。

  第10章:统计的初步认识

  本章是在上学期《数据的收集与表示》基础上的继续,主要内容是调查的两种方式,抽样调查与普查,*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重点是*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概念及其对他们的正确选用,体验随机事件发生机会的均等与不等,体验偶然中的必然,学*用分析或实验的方法判断游戏规则的公*性。难点是认识随机事件偶然中的必然,认识大数定律,分析随机事件中成功的概率,认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与陷井。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白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升他们自主探索与合作学*的能力,教学中特别重视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的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在合作探究中进行。

  四、教学任务

  (一)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与中,使学生了解方程是反映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的数学模型,体现了知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学会寻找所给问题中隐含的数量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解决方法;会正确熟练的解一次方程(组),实践与探索中,与学生一起分析、尝试解决问题,逐步提高各种能力。

  2与中,掌握一般三角形边、角和多边形边、角的关系,并会运用解决实际问题,认识特殊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中隐含着的数学不变量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应用相关知识合理的推理,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与性质。

  3中,学会数据处理的抽样调查方法,使学生学会统计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合理使用*均数、中位数、众数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警惕*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误用,让学生体会随机事件的内在规律,体会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会分析简单的机会均等与不等的问题,会游戏规则是否公*。

  (二)在过程与方法方面

  1让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中的数量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过程,探究方程(组)的解法,经历和体会解方程(组)中的过程与思想,通过实践与探索经历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消元化归思想。

  2整体验探究、归纳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公式及过程,学会合情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探究的研究过程得到相关性质。

  3在轴对称中,经历动手操作和直观感知,通过自主学*,提高学*能力,增强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经历通过折纸、观察、归纳等方法去探索和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4在统计的认识中,经历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处理,*均数、中位数、众数的选用,体验随机事件中偶然中的必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得到锻炼与提高,选择生动活泼、贴*生活的实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体验数学的和谐与美感,这是情感与态度目标。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精选*题,精心备课,做好教案,上好新课。同时仔细批改作业,作好辅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作认真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原因。

  2、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制作教学道具,设置教学情境,结合日常生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主动加入课堂学*和讨论,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与规律的总结。

  3、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的学*氛围,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交流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体会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

  4、精心设计探究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实现一题多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5、开展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互助学*小组,以优带良,以优促后。同时狠抓中等生,辅导后进生,实现共同进步。

  六、课时安排

  略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期我担任的数学教学工作。七(4)班、七(5)共有143名学生,通过小学的升学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好,不及格的同学较少;在学**惯上,部分学生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在*日的学*中,后面的学生掌握的非常不好,可能是刚开学还没有完全适应过来,或初中知识比小学的难度大一些。总之,我会和学生们共同努力,提高他们的学*能力和学*成绩。

  二、教材基本结构分析

  本学期初一数学教学工作共分为6章。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代数式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材的重点、难点

  1、利用图形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并能字母表示算式,初步认识角并解决实际问题。

  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消元”思想初步理解化“未知”为“已知”和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4、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总之在每一章中都要与学生一起认真的来研究学*。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养成,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6、在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良好*惯,让学生全面发展。

  7、在教学中注意既要使用好教材,又要走出教材,同社会实践相结合。

  8、强调在实践中学*,在探索发现中学*,在合作交往中学*。

  9、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10、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得知识。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关注学生会不会提问题,会不会思考,是不是在学*方法中获得情感体验。

  11、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提倡和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并且对学生学*的内容不做太多的限制。

  12、转变过去只看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制度,建立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制度。

  13、注重学生在研究性学*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生参与研究性学*的时间,次数,认真程度,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14、注重对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极其对探究结果的表达来评价。

  15、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涵的潜能,所表现出来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一点小进步。

  16、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互相合作学*,根据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评价。

  17、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周

  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七周

  第三章:字母表示数第八―――十周

  期中考试第十―周

  第四章:*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第十――十三周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十四-十六周

  第六章:生活中的数据第十七周

  第七章:可能性第十八周

  总复*、期末考试第十八—二十周

  一: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两个班超过100人。在这100人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大约30~40人,多数

  同学基础不好,但在这两个班中,大部分同学学*积极性较高,热爱学*。

  二、本学期教学主要任务和要求

  (1)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

  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方针,以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为契机,领会精神实质,转变

  观念,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

  (2)学生知识能力所达目标: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

  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

  (3)教研教改项目及目标:

  学*数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培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篇

  这个学期我任教初一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使工作更加地到位、细致,我针对这个学期的工作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以“促进课堂改革,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工作中心,力争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的教育理念,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大胆开创课堂教育教学方法,争取做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

  二、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一批数学尖子,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不及格人数较少。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多方面学*,树立新理念

  开学初就要认真通读数学新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反复揣摩。以《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为依据是用好教材的前提,所以一定要认真领会《标准》编导意图,去指导教学实践,以便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二)、掌握学生心理特征,激发他们学*数学的积极性

  学生由小学进入中学,在心理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开始要求“独立自主”但学生环境的更换并不等于他们已经具备了中学生的诸多能力。因此对学*道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鉴于这些心理特征,教师必须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目的地时时地向学生介绍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要想办法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离开数学知识将无法进行。从而激发他们学*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同时在言行上,教师要切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初一学生普遍保留小学阶段积极举手发言的良好*惯,面对孩子们这种学*热情,教师应该表示赞赏,给予肯定,同时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轮流发言的机会。

  (三)、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1)在教师这方面,首先做到要通读教材,驾驭教材,认真备课,认真备学生,认真备教法。对所讲知识的每一环节的过渡都要精心设计。给学生出示的问题也要有层次,有梯度,知识的达标程度教师更要掌握,使优生吃饱,差生吃好。在学生方面,把学生按座次和成绩分成学*小组,选出小组长,在课堂上发挥小组的集体力量,这样用辅优,帮差,带中间的方法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2)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尽量做到“学生自学能学会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己总结的不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相帮助下能学会的不讲。”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生的潜能全部挖掘出来。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方法

  小学阶段科目少,内容浅,学生学*方法即使差一些,只要用心,用功,总可以应付。但是一进中学,有些学生纵然很努力,成绩依旧上不去,这说明中学阶段学*方法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知识的内存规律,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以逐步提高分析、判断、综合、归纳的解题能力,我向学生介绍的方法是:“两先,两后,”既先预*,后听课、先复*,后做作业。也就是引导学生课前做好预*,发现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听课,效果会更好。课后注意及时复*巩固以及经常复*巩固,使学过的知识达到永久记忆,遗忘缓慢。如果学生能真正按照此方法,再加之自己特有的经验,一定是学起来轻松愉悦,成绩优异的。

  三、工作进程安排:

  第一章:有理数、15至18课时。

  第二章:代数式、8至10课时。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2至14课时。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13至15课时。

  重点把握第二、三章的知识内容,努力钻研教材与教育教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讨数学问题,紧密联系实际问题,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热爱数学,并且掌握一定的学*方法,提高*均分和优秀率上涨的幅度。

  总之本学期的教学工作需要学*的地方比较多,更多地向经验丰富的同行学*,并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七(一)班的数学教学工作。通过与班主任交谈以及上个学期的考试试卷分析,了解到学生的计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实践探究能力、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还是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水*普遍不高。本学期将在学生自主学*上,提高学生学*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进行探索与发现,以自身的体验获取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操作运算,扩展思路。

  二、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五章 相交线与*行线

  了解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正确找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会利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来判定两直线*行。熟练掌握*行线的性质。

  课时安排:14课时

  第六章 *面直角坐标系

  引入*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能对坐标方法进行简单的应用。

  课时安排:7课时

  第七章 三角形

  了解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和角,能进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的计算。

  课时安排:9课时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等基本概念,了解方程的基本变形及其在解方程(组)中的作用。会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经历和体会解方程中转化的过程与思想,了解解方程(组)解法的一般步骤,并能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解法——消元法,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2课时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掌握不等式的概念,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11课时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课时安排:9课时

  三、具体措施

  认真学*教育教学理论,落实课标理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主动地进行学*。认真研究教材,体会新课标理念,认真上课、认真辅导和批改作业,同时让学生认真学*。

  通过介绍数学家、数学史和数学趣题,激发学生学*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营造民主、和谐、*等,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共享发现快乐的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和多种途径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培育学生良好的学**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分层教育的探索,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七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数学课的教学,使学生切实学好从事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现代化科学技术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七年级(3)、(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经了解七(3)班有57人,七(6)班有53人。本学期将要学*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对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在数学的思维上,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变期,这期间,结合教学,让学生适当思考部分有利于思维的题,无疑是对学生终身有用的;在学**惯上,部分小学的不良*惯要得到纠正,良好的*惯要得到巩固,如独立思考,认真进行总结,及时改正作业,超前学*等,都应得到强化;通过前面几天的观察,大部分学生对数学严重丧失信心,谈数学而色变,因此要给这部分学生树信心,鼓干劲;对于小学升入初中,学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刚开始起点宜低,讲解宜慢,使学生迅速适应初中生活,对于学*新教材,学生仍然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对于我自己,也有一个研究新教材,新标准,扩充教材的过程,对于我仍然是一个挑战。

  三、学期工作目标:

  通过本期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质,能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形成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为今后继续学*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德育并重,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能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形成良好学风,形成良好的数学学**惯,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

  四、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发展学生的素质。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4、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一、指导思想

  随着数学自身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数学新课标的学*,学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获得数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学会将实践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几何定理的探究及其推理过程并学会在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2、初步具有数学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惯。

  3、理解人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和谐发展的主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逐步形成数学的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在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这两班共有学生118人。七年级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不是很好,还有待于提高与培养以及加强训练。同时本学期内还将加强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对几何问题进行推理论证,并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等。其次,抓好学生课前预*,课堂上记笔记的*惯,让学生及时复*,总结前节课知识的好*惯,表扬和鼓励学生阅读与数学有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自主拓展和加深自己的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在学*方法上,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对称的角度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检验答案。

  七年级学生常常因守小学算树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好坏相关,七年级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七年级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四章: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1、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2、会进行整式加减的运算,并能说明其中的算理;

  3、让学生在探索整式加减运算法则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挖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信心。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5、逐步掌握学过的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句画出相应的图形,会用语句描述简单的图形;

  6、初步体验图形是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并能初步应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研究几何图形的意义;

  7、激发学生对学*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提高科学教育质量的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读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有助于学生进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8、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9、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指导思想

  以*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改革观。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本章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分线的性质并能作图,三角形内角和的证明与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究。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5)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9篇

  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结合本班学生情况及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的实际,力求复*做到科学有效,特此对剩余三周时间作以下复*安排:

  一、复*目标

  1.通过复*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灵活运用知识,熟练掌握解题的基本技巧。

  2.在复*中,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本期的基本知识,基础题型,再次强化学生的基本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双基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数学的兴趣。

  二、复*重点

  1.第一章:整式的乘除及综合运用。

  2.第二章:相交线与*行线的'基础知识。

  3.第三章:三角形的基本证明题。

  4.第四章:生活中的轴对称;。

  5.第五章:变量之间的关系。

  6.第六章:概率初步

  三、复*方式

  1.总体思想:先分单元复*,再综合测试两次。

  2.单元复*方法:学生先做单元试卷,第二天教师根据试卷反馈讲解,辅导课中查漏补缺,个别辅导。

  3.综合测试:教师及时认真阅卷,讲评找出问题及时训练、辅导。

  四、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第16周分单元复*第一、二、三章,第17周分单元复*第四、五、六章。

  第二阶段:第18周综合测试

  五、复*过程和措施

  (一)分单元复*阶段的措施:

  1.复*教材中的定义、概念、规则,进行正误辨析,教师引导学生回归书本知识,重视对书本基本知识的整理与再加工。

  2.重视双基训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做题后出现的大量问题进行讲解。

  3.给学生树立信心,让其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

  (二)综合测试阶段的注意点

  1.认真分析往年的统考试卷,把握命题者的命题思想,重难点,侧重点,基本点。

  2.根据历年考试情况,精心汇编一些模拟试卷,教师给学生讲解一些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理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会用定理进行有关角和边数的计算。

  2.能力目标:利用测量,拼图,分形等操作实验培养分析探究,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协作,求异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教学重点是多边形内角和,外角和定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是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出示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图形,引导学生说出多边形的名称。

  【学生】结合图形说出多边形的名称。

  【教师】类比三角形的有关概念适度引导,

  【学生】得出多边形,多边形的顶点,边,内角,外角及正多边形有关概念;

  【教师】利用橡皮筋演示,适时补充说明。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多边形一般是指凸多边形;

  【学生】自然理解接受凸多边形,凹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教师】连结不相邻的两个顶点,引导学生探究:

  (1)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对角线条数;

  (2)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的三角形个数;

  (3)n边形的所有对角线条数。

  【学生】理解接受对角线的概念,经过小组内的'协作交流探究得出:

  (1)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有n-3条对角线;

  (2)过n边形一个顶点的所有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的n-2个三角形;

  (3)n边形的所有对角线条数为n(n-3)/2.

  二,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特征和它们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激励学生思考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一般的n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的研究方法。

  【学生】回顾: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外角和是360°。研究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有测量法,折纸法,*行线法等。接着学生尝试用上述方法研究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及一般的n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

  三,猜想,归纳得到多边形内角和与外角和定理

  【教师】为了上述方法的顺利迁移,引导学生先对四边形的内角和的研究方法作一个深入的探究。小组内同学可以相互启发,彼此协作。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组内相互启发,组间相互批判补充,得出如下方法:

  是否可以采用测量或分割的方法来解决呢 引导学生对四边形内角和的多角度深入研究得出一般方法,并迁移至一般多边形的研究。

  1.测量法:

  如图书本P81页中的图7.3-8测得∠A+∠B+∠C+∠D=360°。

  2.分割转化成三角形的方法

  如图书本P81页中的图7.3-9的所有三角形的个数依次为:四边形分成2个三角形。

  结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一、指导思想:

  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坚持走“教研”之路,努力探索“减负增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入手,持之以恒地开展教研活动。充分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往往延用小学的学*方法,死记硬背,这样既没读懂弄透,又使其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要重视对学生的读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要重视听法的指导。学*离不开思维,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七年级学生常常固守小学算术中的思维定势,思路狭窄、呆滞,不利于后继学*,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法指导。学生在解题时,在书写上往往存在着条理不清、逻辑混乱的问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写法指导。学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与其学业成绩的好坏相关,初一学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份较多,理解记忆的成份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一教学的新要求,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记法指导。

  三、教材及课标分析

  第一章有理数

  1、通过实际例子,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会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

  2、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体会从数与形两方面考虑问题的方法。

  3、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4、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进行乘方的运算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通过实例进一步感受大数,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了解*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掌握单项式,多项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充分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并能熟练运用,为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方程”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认识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

  2、通过观察、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了解解方程的基本目标(使方程逐步转化为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4、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设未知数,列出方程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

  5、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进一步体会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1、通过大量的实例,体验、感受和认识以生活中的事物为原型的几何图形,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的基本特征,能识别这些几何体,初步了解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概念的方法,以及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关系。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线、面、体,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在*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3、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结合实例,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含义;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概念,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角,理解角的两种描述方法,掌握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并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了解角的*分线的概念,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知道“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质质,会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尺规作图)。


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菁华5篇)(扩展6)

——七年级数学下教学计划3篇

  一、基本情况:

  本班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均分:59分,及格率68%,优生人数9人。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模糊,课堂上参与度不高,有时还需要教师提醒。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行线;第6章:*面直角坐标系;第7章:三角形;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实数。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照顾好好、中、差在三类学生。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11、开展课题学*,把学生带入研究的学*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四、全期教学进度安排:

  章节课时教学起止时间

  第五章13课时第1—3周

  第六章7课时第4—5周

  第七章10课时第6—8周

  第八章10课时第8—10周

  第九章13课时第11—13周

  第十章8课时第14—15周

  复*10课时第16—17周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安排,我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任务。为了能顺利完成好教学任务,制定七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新学期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以校本教研为本塑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具有较高数学素养的学生群体,构建动态生成、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

  二、教学目标

  本期教材知识内容为“走进数学世界”、“有理数”、“整式的加减”、“图形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与表示”。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和代数式,掌握必要的有理数和代数式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能运用有理数,代数式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有理数的代数式来进行描述;学生在经历物体和图形的初步认识过程中,掌握基本的识图与作图技能,认识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进而认识角、相交线和*行线,掌握与此相关的基本推理技能;学生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判断并进行交流活动的全过程,体会数据的作用,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技能,形成对统计与概率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目标:

  ①学会能对具体情境中较大的数字信息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断,能用有理数、代数式刻划事物间的相互关系。

  ②学生通过在探索图形(点、线、角、相交线、*行线)的性质、图形的变换以及*面图形与窨几何体的相互转换(三视图、展开图)等到活动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在说理的推证过程中,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③学生能在数据的收集与表示中,学会收集、选择、处理数学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并能用实例进行检验,从而增加可信度或否定。

  ④学会能结合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⑤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解决问题,尝试对比评价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并学会对解决问题过程的反思,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⑥学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学*,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惯。

  3、情感与态度目标:

  ①学生通过初步认识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乐于接触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愿意参与数学话题的研讨,从中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②学会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勇于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克服困难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③学生通过学*,体验到数学中的有理数、代数式和几何图形是有效地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手段,认识到这些数学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而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④初步认识到数学活动是一个充满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断可以获得数学猜想的探索过程,体验到数学活动充满着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和结论的确定性。

  ⑤学会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学*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能虚心听取、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从而学会在交流中提高自己,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⑥通过阅读学*,了解我国数学家在数学上的杰出贡献,从而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上述三维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实现,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否则它们的实现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必须以有利于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三、具体措施

  1、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做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相应的数学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调查,数学建模,野外测量,七巧板游戏,课件演示。使学生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4、挖掘数学特长生,发展这部分学生的特长,使其冒尖。

  5、开展分层教学实验,使不同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使人人能学到有用的知识,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成功感,使优生更优,差生逐渐赶上。

  6、用哲理的高度,站在系统的高度,思如泉涌的精神状态,八方联系,浑然一体的学*方式,使学生学得松。成绩好,发展学生的素质。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教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材分析:

  初一数学七年极(下)要目:第一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二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三章*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第四章多项式第五章轴对称图形第六章数据的分析与比较课题学*测量不规则图形课题学*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该教材每章开始时,都设置了导图与导人语,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与求知欲望。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如“回忆、思考、探索、概括、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等以及“信息收集,调查研究”等活动栏目,让我们给学生适当的思考空间,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在教材各块内容间,又穿插安排了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实际生活、数学趣题、知识背景、外语教学、信息技术、数学算法等等的阅读材料,用好它,不但扩大了学生知识面,而且增强了学生对数学文化价值的体验与数学的应用意识。该教材练*题更是体现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特点:

  1.现代性——更新知识载体,渗透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引入信息技术。

  2.实践性——联系社会实际,贴*生活实际。

  3.探究性——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自主活动、自主探索的机会,获取知识技能。

  4.发展性——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要。

  5.趣味性——文字通俗,形式活泼,图文并茂,趣味直观。

  三、教学措施:

  第七章重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应用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关注学生在学*活动中的情感和态度表现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认真实施分层教学第八章灵活运用代入法或加减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会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应用题,并能分析结果理解解方程组“消元”的思想,领会“转化”的思想妥善处理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突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通法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注意教材弹性第九章进一步认识点、线、面、角了解同一*面上的两条直线的三种关系初步理解*移的概念*行与垂直的性质与判定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概念引入多联系实际尽量利用教具或多媒体设备保持教材的逻辑体系注重联系教材的文化背景第十章了解多项式的的有关概念能进行简单的多项式的加、减、乘运算注重联系实际,为将来学函数奠定基础让课堂内容生动、趣味化,从学生熟悉的背景引出概念第十一章体会对称之美利用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认识和欣赏轴对称在现实中的应用认识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及角*分线、垂直*分线的性质设计开放性很强的练*,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关注“局部”与“整体”的教学思维的训练第十二章紧扣数据,抓住概念本质,紧密联系实际对*均数、极差、方差的概念,注意把握教学的层次让学生自主思考、相互交流,以形成结论。

  四、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我们:

  1)课堂教学从:“复*、引入、讲授、巩固、作业”,转变为:“情境——问题——探究——反思——提高”,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2)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授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解的场所。

  3)数学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师生互动、形象化表示数学内容、有效处理复杂的数*算等。给学生提供成果展示机会,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数学的自信心。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