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19 00:00:00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与合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5的`分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方法。】

  (四)巩固练*。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 ,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

  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一)讲述小猴子跳跳的故事。

  森林里住着小猴子跳跳一家,小猴子跳跳调皮可爱,今天,小猴子妈妈过生日,小猴子跳跳想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于是,小猴子跑到山上摘了4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回到家中想分给爸爸和妈妈,你能帮它分一分吗?

  (二)分一分桃子

  1、听清老师的要求,使爸爸和妈妈每人至少分得一个桃子,有几种分法?手中的4个小圆片代替桃子,想一想,分一分,摆一摆,摆好以后给我信号。

  2、交流反馈

  生1:我给爸爸2个,给妈妈2个。

  生2:我给妈妈3个,给爸爸1个。

  生3:我给爸爸3个,给妈妈1个。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4的分与合

  1、4可以分成2和2

  咱们一起来看第一位同学的分法,将4个水蜜桃给爸爸2个,妈妈2个。在数学中,我们把分实物的方法用分解式的形式表示出来,4可以分成2和2,反过来,2和2合成4。

  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说一遍。(两位同学分别说一遍),你们真聪明。我们一起再来说一遍。

  2、4可以分成1和3

  (1)用分解式表示出第二幅图,1和3合成4。

  (2)全班读,抽学生读。

  3、观察分解式之间的关系

  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分解式和这个分解式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那么这两个分解式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吗?

  师:你们真细致,我们看到这两个分解式都是4分成了1和3,只是1和3的位置对调了一下,那当我们看见其中一个式子时,就马上会想到另一个式子,这样会在做题中更加节省时间,也不容易丢失。这就是一种方法的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

  (二)5的分与合

  水蜜桃的分与合

  5个桃子,小猴子又如何分给爸爸妈妈使得他们至少能分得一个桃子,有几种分发?听清老师的要求再动学具:现在两人一组,想一想,摆一摆,填一填刚才老师发下去的练*纸,合作完成,完后后给我信号,开始活动。

  (俩人小组进行探究。探究完成好选择三组摆放顺序不同的小组上台分别展示成果。)

  按顺序分

  大家还有没有其他的顺序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组展示的你比较

  喜欢哪一组?为什么?

  生1:喜欢第一组的,因为他们小组的摆放的第一个数都是按从小到大的.数来摆放的。

  生2:我喜欢第二组的因为前两个式子和后两个式子都仅是数字位置互相对调。

  师:老师也喜欢这两种,一方面不容易丢失;另一方面也更便捷,快速。我们一起再把5的分解式读一遍。

  (三)2和3的分与合

  师:大家都特别聪明,刚才一起学*了4与5的分与合,那想一想2和3的分与合又是什么呢?

  全体学生:2可以分成1和1,1和1合成2;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成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成3、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师:回家后,请同学们在你的周围找一找10!

  教学反思:

  本次课上,大部分学生积极认真听课,但是由于上课进度太快,学生接受没那么快,整节课下来只有少数同学掌握了4和5的分与合,这也告诉我,在以后的课上,需要仔细研究教材,研究学情,根据教材和学情,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

  这节课刚开始,由创设情境导入,学生的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举手,上台进行展示,通过学生上台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自己感知4的分与合,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只有一个同学上台操作,这样子不利于其他同学的了解,下次可以换一个适当的操作形式。在学*5的分与合时,让学生拿出小棒在座位上进行操作,分一分、摆一摆,通过摆小棒让学生对5的分与合进行感性的理解,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但是在细节上没注意,没有跟学生交代清楚,以至于少数学生在自己摆自己的,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做。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体现自己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

  学生的水*和接收能力各有不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只有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客观分析,找出不足和问题,然后对症下药,逐一解决,这样子才能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教科书第30~3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且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外一种分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学*的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让学生在与同伴的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规律,逐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2、3、4、5各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如何由5分成4和1,想到5分成1和4。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探索新知

  1、教学4的分与合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孙悟空吗?老师也很喜欢。一天,孙悟空来到果园里,看,它摘了几个桃子?孙悟空想考考大家。把4只桃子放在两个盘子里,可以怎样放呢?

  (2)学生操作学具,初步感知4的不同分法

  师:请小朋友把4张桃子卡片在桌子上分成2堆,表示分在2个盘子里。学生快速的分一分 。

  (3)交流反馈:

  ①师:谁来说说你把4个桃子分在两个盘子里,是怎样分的?(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贴图片)

  ②还有不同的分法吗?(学生回答,教师板贴图片)

  ③指导学生看着图,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教师相机板书4可以分成()和()。)

  (4)观察思考,认识几和几合成4

  师:假如把这2盘的桃子合起来会是几个呢?你会说成几和几合成4吗?指名口答。

  (5)体会联系

  师:看来,根据一个形式,从上往下看4可以分成几和几,从下往上看几和几合成4。哪位小朋友最利害,看着这个形式,把这两句话一口气说给大家听?指名说一说。

  (6)体会有序规律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4的这些分与合,想一想,我们怎么样分桃子,才能把4的分与合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学生回答,教师调整板贴。)

  学生看图有序的读一读4的分与合。

  2、教学“试一试”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聪明的你们能一个不漏地说出4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合成4,孙悟空可不服气了,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吗?

  师:看,这次又让我们分什么了?有几个?

  (2)学生小组操作学具

  ①想一想:5个花片可以分成几个和几个?快速的分一分。有没有别的分法?

  ②看谁的本事最大,能把5的所有的分法有序的一个不漏的都找出来。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3)交流反馈

  师:谁来把5个花片的所有的分法都告诉大家(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花片)。

  ①有序的分了四次花片,得到了5的所有分与合。

  ②分二次花片,找出5的所有分与合。

  师:谁听出来了,5的这两种分法他是怎么找出来的?

  ③读一读5的分与合

  三、想想做做,巩固深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把书翻到第31页,找到这样的第1题。用小手指好。

  ① 拿出2个花片分一分,看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再在下面的方框里填一填。

  ② 谁来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③ 这次又该拿出几个花片分,先分一分,再把结果分别填在这里的两个方框里。

  2、“想想做做”第2题

  (1)示范游戏规则

  教师与一生示范游戏方法。

  (2)教师与全体学生做游戏。

  (3)同桌两人玩游戏。提出要求:先出的小朋友要想好,同桌出哪个数,检查他出的对不对。

  反馈:指名两人玩游戏。

  老师建议:小朋友课后同桌两人也可以一起玩这个游戏。

  3、“想想做做”第3题

  (1)师:在游戏中可以玩得很开心,还能很快的掌握2、3、4、5的分与合。

  看,小货车上也有这些数的分与合。,谁来说说,从图上你看懂了什么?(竖着填的2个数合成车头上的数字4)

  (2)这节货车上只有下面的一个数,上面应该填几?指明口答后再填写。

  (3)这列货车上少掉的数请小朋友自己独立填写。比一比,谁填写的又对又快。

  (4)反馈:谁来说这儿填几,你是怎么想的?

  (5)读一读,体会规律

  (6)发现规律

  师:看着第1列货车上4的分法,发现了什么?

  师:真象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把小货车上藏的小秘密都找到了。我们看4分的时候,是很有规律的,第一次分成了 1和几,第二次分成了2和几,第三次分成了3和几。从小到大分出来……这样有顺序地分就可以让小朋友更快的掌握。

  (7)请小朋友用这样有序的分法闭上眼睛说一说,记一记。

  (8)谁自豪的背给大家听。(指两名学生分别背4与5的分与合)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回家把2~5各数的分与合说给爸爸、妈妈听。

  五、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5题。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x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搜集学*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身边或日常生活中的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x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x。

  (引导学生说出:x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x表示把长度*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x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p83“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83“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86练*十八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三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思考题:

  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

  五、六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各是多少?哪个年级的三好学生的百分率高?

  课后作业:

  练*十八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x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之九十x写作:90%;x百分之六十四写作:64%;x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写作:108.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整数、小数和分数,特别是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百分数在学生生活、社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大部份学生都直接或间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百分数,对百分数有了一些零散的感性知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x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调动学生学*的兴趣

  我组织学生讨论足球运动员参加罚点球比赛,应该选什么样的队员去比较合适,由于学生上学期已经学会计算可能性的大小,学生很熟练的算出了三名运动员罚中的可能性,在比一比谁的罚中次数占罚点球总次数最高的过程中引出了百分数,此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x的分数,学生已初步感悟出百分数的含义,也初步感受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密切联系生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是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知识,学生虽未正式认识百分数,但对百分数却并非一无所知。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可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对激发内在的学*动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在”生活中的百分数“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生活中见过的百分数,再出示一张调查记录单,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收集的百分数的意义,并让学生选取典型的例子汇报,让学生说说这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

  三、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

  新课程理念强调,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只关注结果。我的《百分数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无论是素材的选取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都让学生体会和感受到了学*数学的必要性。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学*百分数有有什么作用,百分数的意义是什么,而是通过小组学*,让学生感悟在生活中搜集到的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在探索学*中悟出一些百分数的意思,从而总结出百分数的意义,然后再解决应用到实际生活例子中。

  四、练*有层次、有拓展、有坡度

  在最后一个换节我设计了拓展联系,学生在理解百分数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说一说你还想到了什么,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开了。例如上半年完成了任务的60%x。学生想到了还有40%x没有完成;上半年的进度很快,他们的效率很高;他们先紧后松。又如我国航天发射七次,都成功了。这里面没有百分数,学生说出了里面含有100%x;我国的航天科技非常先进,我为我们国家感到自豪,对学生也进行了一定的思品教育。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

  教学课时:2课时。

  1、第一课时:6、7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1-4题。

  2、第二课时:8、9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5-8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了(通过实物学*数的组成,从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6-9的组成。

  二、教学新知

  1、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2、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插图并按插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么联系?第一组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6的组成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巩固练*

  1、“试一试”的学*。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与测试

  课后练*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

  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

  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

  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

  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

  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5和几可以组成9;生2,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四、应用练*,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五、综合拓展:你会填吗!

  六、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

  8、9的分解与组成。

  七、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如图所示。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如图所示。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在表达上的特点。

  3、激发学生对藏戏的喜爱之情,了解藏族文化,激发学生探究民俗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藏戏的形成及特色,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和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戏剧视频)同学们,看了这些视频,你能说出它们分别是哪种戏剧吗?(生自由回答)同学们可真厉害,你们都说得很正确。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认识另一种戏剧,那就是有着悠久历史,深受藏族人民喜爱的——藏戏。(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阅读课前导语,明确自读要求。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弄清楚词语的意思。

  3、速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段落讲了藏戏的形成?(第4—7自然段)哪些段落讲了藏戏的艺术特色?(第8—17自然段)

  三、自主研读第4—7自然段,感受藏戏形成的神奇

  1、自由读第4—7自然段,思考藏戏是怎么形成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藏戏的形成,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提出需要补充的内容。

  3、这个传奇故事最打动你的是什么?(学生自由表达,如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兄妹的义举……)

  4、把你的感受带入文中,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师小结:这个传奇的故事深深扎根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唐东杰布不愧是藏戏的.开山鼻祖。时至今日,每一个藏戏剧团都会供奉唐东杰布的画像。他接受着一代代艺人的膜拜,也让我们顿生出几分神圣感和肃穆感。

  四、自主研读第8—17自然段,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研读主题:

  (1)()的面具;(2)()的舞台;(3)()的演唱风格。

  (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读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出来。)

  2、集体交流研读结果,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1)面具:多样、夸张、形象鲜明。

  (2)舞台:没有固定舞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3)演唱: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不受时间限制。

  3、对照开头,体会写法。

  (1)再读第8—17自然段,请你试着用几句话概括藏戏的特色。

  (2)指名读第1—3自然段,说说作者是怎样概括藏戏的特点的。

  (3)评一评这样开头的好处。

  4、第9自然段中的“基本”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5、藏戏的三个主要特点是什么?

  五、课堂小结

  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藏戏艺术,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风雨洗礼之后,时至今日,犹如一朵盛开在**高原上的雪莲花,深深地扎根在***的心灵深处。藏族人民通过它歌颂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现实中的假、恶、丑。可以说,它是藏族群众衡量生活的一把尺,是高原儿女创造的一个艺术奇珍。

  [教学板书]

  4、藏戏

  藏戏概括特点

  戴着面具演出

  没有舞台不受时间限制

  传奇故事——唐东杰布为民造福

  形成过程及主要特色

  传承和发展民族特色

  艺术魅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藏戏》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带着课文导读里提出的问题读课文,这样能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及脉络,更容易让学生走进文本中,为细读全文扫清障碍。我努力在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学*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充足的读、思、议的空间和时间。整节课下来,学生学*起来非常得心应手,学*兴趣很浓烈,教学目标也完成得比较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再接再厉。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和5的有关组成,并有效地渗透有序的思想。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准备:

  三角形、圆形、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前面我们学*了那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我们一起数一数。顺着数,从小数到大;倒着数,从大数到小。

  二、学*新知:主动探索4的组成

  1、用小故事引出问题,4个桃子装在两个盘子里要怎么办?

  2、拿出4个小棒代表桃子,你能把这4根小棒分成两堆吗?请你试一试。(学生自由活动,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操作结果,边板书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板书)

   4 4 4

  13 22 31

  4、读数的`组成

  (1)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

  (2)再学生自由地读,同桌对口令

  (3)全班齐读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

  5、观察上面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再发言)

  三、学生合作:学*5的组成

  1、刚才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这种奇妙的规律,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来把5分成两堆吗?并请你把分的情况像老师一样写出来,可以吗?请你们小组合作,试一试。

  2、学生分小棒,老师巡视。

  3、学生汇报分的情况,学生边回答,老师边问:还有不同的分法吗?(根据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5 5 5 5

  1 4 2 3 3 2 4 1

  4、读一读

  有谁会读,请你试一试,我们请会读的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带大家读,好不好?

  (1)小老师带读(2)小组开展竞赛读

  (3)师生对口令(4)同桌对口令

  (5)试着背一背

  5、观察:请你认真观察上面的4个数的组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先可以小组里互相讨论,每个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选一个代表发言,其余的同学认真听)

  6、小组自学3、2的分解

  (1)刚才我们通过跟小棒编出了4和5的分解,下面请你在小组中试着编出3、2的分解。

  (2)汇报板书

  (3)小结 3、2的分解,并组织全班读一读

  四、全课小结

  通过对本课的学*,同学们学会2、3、4、5的分与合了吗?

  五、布置作业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3、练*四的第1题。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1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

  1、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

  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

  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准备:

  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

  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

  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

  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5和几可以组成9;生2,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

  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

  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

  七、应用练*,加强理解:

  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

  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

  八、综合拓展:

  你会填吗!

  九、布置作业:

  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十、板书设计:

  8、9的分与合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得出4、5的组成。

  三、教学难点:

  在每一组分法中得出相应的数的组成,并联想出另一种法发。

  四、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若干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向四周看一看:今天又有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大家欢迎吗?那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鼓掌欢迎)

  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指名示范)

  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快,谁再来示范一下,要求越慢越好。

  (再指名示范)

  大家也照样子来做几次拍手的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现在谁来说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啊。(板书: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分与合的知识。

  (二)探究新知

  1、学*4的分与合

  前几天我们在农家小院里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现在我们再次到农家小院里帮助老婆婆解决2个数学问题:

  老婆婆想把4个向日葵放在2个筐里,要求是:每个筐子都不能空着,也就是每个筐子里都有向日葵,谁愿意帮助老婆婆分一分啊?看看谁想到的方法多。(学生用学具摆一摆)

  学生汇报自己的分法,教师板书。

  谈话:根据小朋友的摆法,你们能说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好了,小朋友们知道了4 可以分成几和几,那么,现在老师分过来问了,几和几组成4?

  2、学*5的分与合

  刚才我们研究了4的`分与合,同学们自己动脑筋得出了4的三种分法,并且由这些分法想到了几和几组成4。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婆婆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

  哦,老婆婆的问题是把5个玉米棒放在2个盘子里。小朋友们能不能一个不漏地找出 所有的分法呢?请同桌的2个小朋友一起来摆一摆、分一分,看看一共有几种分法。老师要看一看哪桌的小朋友分得又对又快,而且要分得完整。

  好了,小朋友们通过动手知道5可以分成几和几,注意:一共有几种分法?提问小组回答,边回答边板书,表扬分得完整的小组。

  指名读5的组成,提问根据5可以分成几和几反过来怎么说?(几和几组成5)

  3、比较4和5的组成,你发现了什么?(5比4多一种分法)能不能分成2个相同的数?

  (三)巩固练*

  1、21页做一做1、2

  2、老师说数字,同桌之间摆卡片

  3、23页3、4

  4、22页做一做2题 涂一涂、填一填

  (四)总结

  同学们学的很开心吧!大家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了活动,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谁能说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些什么?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分与合教学设计3篇

分与合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方法。】

  (四)巩固练*。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 ,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分与合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

  教学课时:2课时。

  1、第一课时:6、7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1-4题。

  2、第二课时:8、9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5-8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了(通过实物学*数的组成,从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6-9的组成。

  二、教学新知

  1、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2、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插图并按插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么联系?第一组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6的组成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巩固练*

  1、“试一试”的学*。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与测试

  课后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分与合》教学设计6篇

《分与合》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

  教学时间:20xx.9.26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1、图中有几朵花?

  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

  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

  二、新授

  (一)学*4的分合

  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

  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

  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再请小朋友们

  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

  4、练*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

  学生回答。

  (二)学*5的分合

  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

  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

  4、学生反惯,师板书

  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6、开火车来现固

  三、练*

  1、“做一做”

  2、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2和3的分合。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自评:本节课学生们学的很开心,都积极主动地参加活动。在教学2到5的分与合之前,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有一些朦胧的认识。这节课从总体上把握得过关了,完成了教学任务。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对于重点的把握我觉得很好的一点是我让学生说的机会很多,每一个环节不管是游戏或是练*,都很注重说。课上学生的反映也很好,基本都能说完整。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运用、巩固新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方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分与合》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对数游戏:介绍游戏规则:老师报4,同桌一人说“我出1”,另一人说“我出3”,两人一起说“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这样既可巩固有关数的分与合知识,又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环节三:引导总结交流收获

  出示4和5的组成的教具,孩子们读一读,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环节四:实践应用,巩固练*

  课本做一做练*

《分与合》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

  (一)4的组成

  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1)黑板上你能看到哪个数字朋友?(2个筐和4朵花)

  (2)要把这4朵花放到这2个筐里,有几种放法呢?(3种)

  2.动手实践。

  可以用手中的花朵卡片摆一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把想法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回归教材,放手实践,让学生在运用已有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分的过程。

  3.从形象到抽象,分享研究成果,掌握4的组成。

  (1)课件配合演示,展示学生摆一摆的结果。

  由学生介绍摆图,教师重点强调从无序的摆放到有序摆放。

  先在左边筐里放1朵,剩下的3朵放在右边筐里;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添上1朵变成2朵,右边少了1朵也变成了2朵;再从右边筐里拿1朵放到左边筐里,左边变成3朵,右边变成了1朵。三种方法一一呈现。

  (2)展示画一画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花朵到画圆的抽象过程,感受替代的简洁。

  (3)展示写一写的结果,引导学生发现从画到写,从图到数,感受数学的简洁。

  (4)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

  重点理解符号表达的意思。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

  从下往上看,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过程,理解符号化形成的过程。从上到下看是分的过程,从下向上看是合的过程。

  (5)基于实践,总结方法。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4.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总结:可以按顺序写,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

  【设计意图】整合教材内容,把4的组成当作例题,完成摆,画,写,找的过程,通过展示学生作品,梳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学会数学的符号语言,发现分与合的互逆,初探组合规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5的组成

  1.学*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的迁移,把较难的5的组成当作练*,在没有实物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脑海中进行分解过程,借助深入讲解的4的组成这座桥梁,搭建5的组成,并在完成4和5组成的基础上,再找规律,完善认识,增加数学的神秘性,从而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三)巩固练*

  1.基础应用。

  (1)猜一猜。

  以游戏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第1题。

  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

  (2)对口令。

  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完成教材第21页“做一做” 第2题,完成对2、3、4组成的复*。

  (3)说一说下面的图表示什么意思,再填空。

  2.解决问题。

  (1)能一样多吗?

  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教材23页第3题,并说明原因。

  (2)怎样就公*了?

  更改23页第4题变成6个人,左边2个人,右边4个人,问题是怎样就公*了?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这道关于6的组成。

  【设计意图】在猜一猜和对口令中巩固新知,复*2~5的组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突出数的特点,有时可以*均分,有时不能*均分。

  (四)全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的分与合,还学*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你觉得在哪方面有收获?

《分与合》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题、试一试及第31页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25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具准备:教学课件、每生5个小方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谈话: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我吗?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2)谢谢你们的掌声!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指名示范,但动作比较快)

  3)做得很好,就是有点儿快。谁再来示范一次,要求越慢越好!(再指名示范)

  4)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2、现在谁来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

  预: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3、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分与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

  二、展开教学。

  (一)4的分与合。

  1、今天来上课呢,老师带了4个水灵灵的桃,你能把4个桃子分一分,分成两部分吗?

  (学生拿出发的桃子纸片,在小组内尝试着分一分,再组织全班交流,师根据学生反馈情况板画简笔画)

  4个桃分成1和3; 4个桃分成2和2; 4个桃分成3和1。

  2、那我们把4的三种分法先按顺序排一排,再请大家相互说一说。(师边说边在相应的手势图下板书)

  3、现在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第30页,把我们刚才4的分法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4、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自己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再请小朋友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呢?(或者说几和几可以组成4?1和3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成4、3和1可以合成4。)

  指名学生说一说,其余在小组内说一说。

  5、手势变变变。小朋友们真聪明!下面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吧!这个游戏是要考考大家的眼力如何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吗?(操作:曲大拇指,4指呈x型,看到老师的手势,你想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也可以说几和几合成4?将手突然反过来,这下呢?)分法没有变,怎么看到的结果却不一样了呢?(因为手反过来了。)

  哦,现在呀,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1和3,我们可以放在一起记住它。第二种分法呢?(还是2和2)师:为什么还是2和2?(因为原来左边是2、右边是2,所以反过来看是一样的。)

  (二)5的分与合。

  1、XX班的小朋友果然很厉害!一会儿就将4的分与合学会了。

  那么你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

  2、好,请小朋友们听清老师的要求: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明白了吗?好,请大家拿出老师发的花片纸在小组内分一分,看看5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合成5?再把书上第30页的方格填写好,听清了吗?开始!

  3、学生操作,老师指导。

  4、学生反馈,老师板书:

  5、你会这样说吗?

  5可以分成4和1,5可以分成1和4

  4和1可以合成5,1和4可以合成5

  三、拓展练*。

  1、完成第1题。

  (1)自己说说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

  (2)完成书上练*。

  (3)请学生说出分与合。

  2、游戏:出手指游戏。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我们一起来做出手指的游戏好吗?我出一次,小朋友们出一次,然后再说出两次合起来是几?如:师:我出1,生:我出2,2和1可以合成3。

  (2)说一说其他的数。

  (3)同桌玩玩说说。

  (4)我们改成拍手游戏好吗?师生拍手说。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说。

  3、完成第3题。

  (1)出示玩具卡车:看谁最聪明,在卡车的窗户上写出最合适的数。

  (2)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巡视。

  (3)请学生将自己填写的读给大家听。

  (4)找规律: / 3 2 1 / 4 3 2 1

  4 5

  1 2 31 2 3 4

  有没有什么规律?

  4、完成第四题。

  (1)照样子画一画,谁能说说它有什么规律?OOOoOOOo

  (2)请小朋友们完成第二题,边做边想想有什么规律?

  (3)照样子接着画下去。交流订正。

  5、完成第五题。

  认真写数。每个数写三遍。

  四、总结全课。

  1、学*了什么?

  2、说说我们学*的分与合。

《分与合》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页的例题、试一试,第32~33页想想做做第1~4题

  [教材简析]

  分与合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观察两部分合起来是几个,认识掌握数的组成,为10以内数的加和减打好基础。教材分2~5的分与合、6~9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三段安排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初步建立分与合的思想,初步体会分与合是辩证的、对立统一的。分与合三段内容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9的分与合恰好起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中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并从一种分法得出两种说法,认识6的组成。试一试中让学生自己操作、探索、总结出7的组成。而8、9的组成则放在了想想做做之中,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认识和掌握,进一步体会分与合。此外,教材在想想做做中还安排了对口令等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本节课教学重点是通过学生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得出6、7的组成。教学难点是如何有序地掌握6、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 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索

  设疑:茄子老师有18个气球,想送给3个孩子,每人6个气球。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有几种分法呢

  三个学生的分法没有按次序出现,可以让其他同学调整他们排列的次序

  提问:看着一个同学的分法。可以有几种说法呢

  说完后,指导学生有条理地填写教材第32页例题中的空格。教师板书6的组成

  [评:由学生所熟悉并喜爱的气球创设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把三种分法按顺序排列,找到每种分法有几种说法,都是通过自主探索得出的,突出了学生自主学*的过程。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好地鼓励了学生在自我尝试中主动 学*]

  二、动手操作,尝试练*

  提问:茄子老师看到你们爱动脑、爱思考,每人奖7个○,你能把○分成2堆吗 有几种分法 能按顺序有条理地分一分吗 请你一边分,一边把结果记录在教材第32页试一试的空 格里

  填完后小组互相交流检查,指定一名学生板书

  [评:7的分与合的教学,安排在试一试中,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教师放手让学生动手实践,亲自分一分,以此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真正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的精神。指名板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同时关注了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态度和学*的结果。]

  三、活动游戏,应用巩固

  1 想想做做第1题(连一连)

  讲述:茄子老师看到大家那么聪明,高兴得不得了,他奖给大家6张数字卡片,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6,请你连 一连

  2 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同桌互相说一说

  3 想想做做第3题(对口令)

  师生玩6的对口令:教师出手势2,说:我说2,学生出手势4说:我说4,6能分成2和4。学生之间玩7的对口令

  4 想想做做第4题(吃螃蟹)

  提问:同学们口令对得那么好。茄子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螃蟹,看谁吃的螃蟹多,怎么吃呢 谁能把螃蟹身上的数分成钳子上的两个数,把钳子上的两个数合成身上的数,那只螃蟹就归 你吃

  教师指导做错的学生更正,最后统计谁吃得多

  [评:想想做做中的题是6、7分与合的巩固练*,教师把这些题以活动、游戏的形成呈现,如对口令、吃螃蟹,进一步加强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兴趣,特别是对口令,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四、揭示课题,巩固应用

  提问:黑板上是你们动手动脑学会的知识,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学会了什么

  教师板书课题:6、7的分与合

  五、激励评价,猜数下课

  叙述: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知识,茄子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能用手势在背后把6、7中的一个数分成几和几,让你同桌来猜,猜对了你们就可以高高兴兴地下课休息了。

  (教师先与学生猜,同桌之间再猜)

  [总评]

  6、7的分与合这节课的设计,体现了教材由扶到放的编写意图,6的分与合作为例题出现,用学生喜爱的小气球创设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7的分与合放在试一试中作为练*的形式出现,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游戏活动、合作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分与合》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第一册第 35页“10的分与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有序地整理并掌握10的组成,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进一步感知分与合的联系。

  2.让学生在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具准备

  A~9的扑克牌,红色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星期天,天气真好!猴妈妈带它的孩子们到果园里帮它劳动,小朋友,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评析:把学生从严肃的课堂气氛中带入实际生活中。]

  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孩子们站队啦!请小朋友们帮我数一数,今天到了多少猴宝宝?”(学生数出有10只小猴)继续播放录音:“我呀,要把宝宝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摘梨,一部分摘苹果,嗯……我该怎么分呢?”

  谈话:猴妈妈该怎样分这10只猴宝宝呢?同桌小朋友商量商量,帮猴妈妈出出主意。

  [评析:创设了猴妈妈分宝宝的生活情境,请小朋友帮助猴妈妈出主意,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同学喜欢相互帮助的良好品质,有极强的表现欲,以此来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为下面 10的分与合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谈话:看!就连羊博土也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多媒体演示)它给我们带来了5串智慧珠,每串有几个,你们数一数。(各有10个),第一串和其他四串有什么不同?(一部分已涂色,另一部分没有涂色)下面四串你能有次序地涂一涂,把它也分成两部分吗?翻开课本第35页,用红色水彩笔在书上涂一涂,分一分,把结果填在书上,比一比谁涂得有次序。

  提问:谁愿意来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涂的?怎么分的?(实物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涂色结果,引导学生互相进行评价。)

  [评析: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亲身体验了知识探索的全过程。]

  谈话:我们来看看羊博士是怎么涂的?(多媒体显示结果)请五位小朋友说出不同的分法。

  10 10 10

  ∕ \ ∕ \ ∕ \

  □ □ □ □ □ □

  10 10

  ∕ \ ∕ \

  □ □ □ □

  看到10的这五种分法,你还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另外的四种分法)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10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你认为10的分与合只要记几个?(5个)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谈话:看,春天到了,草地上的数字花都开了(多媒体演示:课本35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哪两朵花上的数合起来是10呢?哪位小朋友说得正确,春姑娘将送给他两朵花,祝他学*进步,天天向上。

  练武场:(照例题填空。)

  3和(7)合起来是10;

  6和( )合起来是10;

  5和( )合起来是10;

  9和( )合起来是10。

  2.打扑克牌游戏。讲清游戏规则: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出牌,一个出,一个对,可以把“A”看成1,两张牌上的数要合成10。

  教师先与一位学生合作示范,再让同桌小朋友合作玩牌

  (1)左边小朋友从1~9依次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 10,结束后对调进行;

  (2)左边小朋友任意出牌,右边小朋友出一张与其合成10,结束后对调进行。

  [评析:让学生在游戏中练*,给了学生又一次合作的机会。结束后对调练*,加快了同桌小朋友之间对牌的准确性与反应速度,有很强的挑战性。]

  让小朋友说一说感受。

  3.谈话:小朋友们看看,什么过来了?(多媒体演示:课本 35页“想想做做”第二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火车头上的数是几?(10)

  你发现第一节车厢上的两个数有什么关系?(合起来是10)这辆火车是留给小朋友去北京看长城的,现在,只有将每节车厢上的两个数合成10火车才会开起来,大家想让火车开起来吗?我们来比一比哪一小组说得又对又快,其他小组的同学都是小裁判。

  做个大法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

  (1)5和5合起来是10。………………………( )

  (2)10可以分成9和1。………………………( )

  (3)10可以分成1和0。………………………( )

  (4)10可以分成8和2;8和2合起来是10。…( )

  4.手指游戏。要求学生出的手指数要和老师出的手指数合成10,先师生对出,再学生之间自由练*。

  派兵谴将:(把合起来是10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5.说数抢答。讲清游戏规则:四人一组,每人任意说数,其余三人抢答,并与其合成10,一组结束后对调进行。

  竞技广场:(老师说数,小朋友抢答出一个数与其合成10)

  1—( ) 3—( ) 5—( ) 7—( ) 9—( )

  2—( ) 4—( ) 6—( ) 8—( ) ( )—7

  ( )—5 ( )—4 ( )—8 ( )—1 ( )—3

  [评析:练*结合具体情境展开,生动有趣,有挑战性,几轮分层次练*下来,来到“竞技广场”,学生的计算速度不知不觉地提高了,既注重基础,又促进了发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6.多媒体演示。播放猴妈妈的话:“聪明的小朋友,现在你该知道我的10个宝宝怎样分成两部分了吧,欢迎你下次再来我们果园玩,小朋友们,再见。”

  四、小结

  谈话:这节课你们玩得高兴吗?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学的?同桌小朋友相互讨论,最后集体交流。

  [总评:本节课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资料和活动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帮助学生获得愉快的学*体验。在学生亲历分与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合作学*的意识和实践能力,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逐步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发展了初步的数学意识。]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分与合教学设计3篇

  一、教材分析:

  《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 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数学的开始。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

  《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所以,一开始我设计了一个猜谜语有奖的游戏,一下子把他们的吸引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很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体验玩中学的乐趣。

  2、大但尝试、合理处理教材

  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我大胆的尝试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先学*5的分解与组成,把4的分解与组成当做巩固运用。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本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线,让学生小组合作自己探索出有序的分解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能力的同时知识又掌握牢固。比老师一个人讲,学生听的效果好的多。

  四、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1、22页的内容。

  五、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能够掌握4、5的分解与组成和有序的分解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六、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数感。理解数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七、教学方法:

  观察法、合作探究法、动手操作法、知识迁移法

  八、教学过程:

  (一)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哪个同学最聪明能猜出来。猜的最快的同学有奖品。出示谜语:买的时候是*的 用的时候要变成尖的 用一会儿就变成了秃头 。

  (学生动脑思考,猜谜语。举手汇报猜的谜底)

  同学们真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老师要奖励猜的最快的两位同学,请这两位同学站起来接受奖品(出示5支铅笔)。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把这5支铅笔分给两位同学,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板书:分与合)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猜谜语,猜的又对又快的学生老师给予奖励,顺其自然的引出新课的内容。这样设计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里,既有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玩中不知不觉的进入了新课的学*。】

  (二)合作探究、学*新知。

  A:探究5的分法。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的学具以小组为单位分一分,比一比哪个小组分得方法又多快?

  (学生分学具,老师巡视指导。)

  师: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分法。老师有意识的让有以下几种情况的小组发言:

  分法不全面、有遗漏,如:只分出一种、两种或三种的。

  分法重复的。

  分法全面但无序。

  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的。如:(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

  学生 边汇报老师边板书。各小组汇报结束后。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种分法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后汇报)

  通过观察并交流让学生明白:有的组分法不全面、有的组分法重复、有的组分法全面但无序、有的组分法全面且有序。

  师:你认为哪种分法最好?

  通过观察让学生自己比较、发现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分法最好。

  师:怎样才能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的分出来?

  (让刚才汇报有序分法的学生)到黑板前一边汇报一边演示:把5根铅笔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1和4、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2和3、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3和2、在向右移动1根就把5分成4和1。也可以向左依次移动。

  师:你们看懂了吗?谁来说一说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分的?(指名回答)(可以口述有序的分法也可以演示有序的分法)。

  师:现在我们集体按照有序的分法分一分。(让全班学生分自己的学具,老师巡视)

  B:教读5的分解与组成:教师讲解从上往下读读作:5可以分成1和4,从下往上读读作1和4组成5.

  教读: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

  学生自由读。

  抽几名学生读。

  师:通过读5的分解与组成你们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5可以分成1和4与5可以分成4和1分法是一样的,只是调换了两个数字的位置。5可以分成2和3与5可以分成3和2分法是一样的。

  C:巩固运用:1、手指游戏:老师的手指和学生的手指组成5。如:老师说:我出1。学生说:我出4,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所具有的巨大潜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学*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亲身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

  (三)运用新知。

  师:我们刚才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学*了5的分解与组成,同时也帮老师解决了难题,老师谢谢你们。现在还想接受考验吗?

  师:请同学们摆出4根小棒 。

  师:你能运用刚才的分法,不重复、不遗漏很快说出4的分解或组成吗?

  对于说的全面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说的不全面的学生请别的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很快的说出4的分解与组成。这样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会更牢固,又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法”、“举一反三”的数学学*方法。】

  (四)巩固练*。

  1、下面添上几能组成5?在正方行内填上数字。

  2、填一填。

  3、教科书23页的第8题:

  学生完成后,教师可提问:4和5还可以分成几和几?

  4、教科书23页第10题:引导学生认真看图 ,弄清图意。

  5、想一想。

  【设计意图:通过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有所收获,提升学生自信。】

  (五)总结升华: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最后的课堂总结,是课堂的点睛之笔,是学生情感的抒发和愿望的'表达,同时可以使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2——34页

  教学课时:2课时。

  1、第一课时:6、7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1-4题。

  2、第二课时:8、9的分与合以及想想做做的5-8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了4、5的分与合,同学们掌握了(通过实物学*数的组成,从数的一种组成能联想出另一种组成等)方法,今天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学*6-9的组成。

  二、教学新知

  1、出示挂图,结合提问:“6个气球,分在两只手里拿可以怎样分?”

  2、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去“有序地分”。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去看教材中的插图并按插图动手操作。如:把6个气球分在两个手里,书上画了几幅图?为什么只画三幅?从每幅图里得到6的组成?虚线框里的组成和框左的组成有什么联系?第一组与第二组有什么联系?第二组与第三组呢?

  3、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交流,学生能够在学*6的组成中学会有序的操作和有序的记忆。

  三、巩固练*

  1、“试一试”的学*。

  7的分与合让学生一边分圆片,一边想数的组成。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再组织交流。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操作是否有序地进行,能不能从7的一种组成在虚线框里写出相应的另一种组成。

  在7的分与合都找到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记住这些组成,把学生的注意力再次引到“有序”和“联想”上。

  让学生自己分一分、说一说、填一填,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地分,避免重复和遗漏,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掌握7的组成。

  2、“想想做做”要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可以让学生以对口令等形式巩固已学的数组成。在学*8和9的组成时,对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给予帮助。

  第7、8题都是巩固8和9的组成的`练*。练*以后,可以让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能记住8和9的组成。对学生说的方法要尽量肯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记忆。

  四、课堂总结

  五、能力检测

  练*与测试

  课后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的自信心和兴趣。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分与合》知识大部分学生在学前教育中都接触到,再学*类似内容,学生可能会觉得没有新鲜感,但是这一节课又显得十分重要,因为,2—5的分与合是教学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基于以上两个冲突,我在教学时,组织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在学*活动中感受学*数学的快乐,学好本节课。

  新课程倡导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数学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经验,因而课始,我以学生鼓掌欢迎老师、学生的排队、教室里的分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教学中,我以这一单元的主题图引出帮李奶奶分装向日葵和玉米棒这一情景贯穿始终。出示情景图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接着让学生用学具代替实物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在操作、观察、交流中建立4与5的分与合。这一层次我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积累感性认识,由具体到抽象,尽量多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尝试多种摆法,而不仅限于一种摆法,多给学生一些权力和机会,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则得到发展,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在练*巩固的环节,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猜一猜的活动,让表面上枯燥的练*生动起来,让学生爱上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大家欢迎吗?

  (生齐)欢迎!师:小朋友们怎么欢迎呢?来,表示一下。(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掌声!

  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师:想一想,早上做操时我们班分了几队?看一看,我们班在教室里分了几个小组?我们班是由几个组合成的

  看来,生活中处处有分与合。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分与合。(板书课题:分与合)

  二、探究新知.

  1.教学4的组成

  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有许多农作物和小动物。今天我们再去李奶奶家看一看。(课件)她家的向日葵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框里。

  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你能帮帮她吗?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用4个圆片代替向日葵)学生动手操作,教室巡视,指名演示。(说明要有序摆放就不会乱或重叠。)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怎样分是同样多?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

  2、教学5的组成?师:我们帮李奶奶收好了向日葵。李奶奶又要收玉米棒了。(课件)

  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

  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用5根小棒代替玉米棒)教室巡视、指导,指名汇报。

  看一看与我们分的同样吗?(课件)

  引导学生观察5的组成。

  师: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记住5的组成呢?(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三、实践应用?

  1、游戏:猜一猜。

  2、游戏:搭房子。

  3、知识运用。

  (1)小鸟回家。

  5只小鸟要飞回我们刚刚搭好的房子,每个房子能飞进同样多的小鸟吗?

  (2)游戏公*吗?

  一(3)班的小朋友在上体育课,他们在进行拔河比赛,一起去看看。公*吗?怎样使比赛公*?

  四、本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教学活动:

  环节一:利用情境,探索新知

  1、情境导入

  师:大家复*得真好,大家掌声鼓励鼓励自己。

  小朋友们在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一个学生主动示范)

  师:那大家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动作,好吗?(集体模仿)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我们鼓掌时是怎么拍手的吗?(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数的组成。(板书课题:分与合)

  2、探索4的组成

  出示篮子和向日葵的教具,孩子们上台来分一分,摆一摆,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

  3、了解4的组成

  总结孩子们摆的结果,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4可以分成3和1,3和1组成4。

  4、探索5的组成

  出示盘子和玉米的教具,孩子们上台分一分、摆一摆。

  5、师生共同玩猜球游戏,探索3的组成

  环节二:自学指导展示评价(对数游戏)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分与合》的教学反思优选【5】份

  一年级的数学课,我觉得一定要让学生想学、愿学,让学生在这些看似玩的活动中,学*新知,所以课堂上不仅有教与学,还要有“玩”。这节课,我从以下两个方面让孩子“玩起来了”。

  1、在新授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6、7的分与合。

  在学*6的分与合时,我是这样教学的:先问学生用两只手拿6个气球,可以怎样拿?然后带领学生用小棒有序地进行动手操作,并有次序地说说6的不同分法。在学*7的分与合时,我让学生模仿6的分与合自己动手分一分,填一填。经历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在练*时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巩固6、7的分与合。

  在练*时,我先用手势带着学生边说边6、7的分与合,学生动口又动手,记忆效果非常好。然后进行对口令游戏,我把书上P33第三题的题目稍微的改变一下,不是单纯的说我出几,而是引导学生说完整:“我出2,你出几,2和几合成6?”学生回答:“你出2,我出4,2和4合成6。”先师生游戏,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游戏。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方式,个个学得兴趣盎然,不光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6、7的分与合也得了巩固,可谓是一举两得。

  略有遗憾地是,在学生自主探索7的分与合的.时候,还是少部分学生,逮到一种摆法就写在书上,没有顺序可言。思考以后,我觉得这样修改是不是会好一些:找一个“有序”分的学生和“无序”分的学生,上台来,让他们背一背,看谁背的快!让他们在比较的过程中,得到“有序”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记忆。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10的分与合”。在上课前我反复读了教材,领会到:这一内容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紧跟教材的要求。课始,先让学生观察主题图得出:

  1、有5串珠子,每串都有10颗。

  2、主题图旁边的玉米老师提出的问题是:你能有序地涂一涂、分一分吗?

  “有序”一词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我不放心地问:你能理解有序的意思吗?一直提问了4个孩子,才有一个小女生说“就是1、2、3、4、5、那样的。”(孩子们的词汇有限)我赶紧跟上:说的真好,有序就是按照一定的顺序,刚才这个女生说的1、2、3……就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

  完成了两件事,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涂、填。我认为孩子们有了8、9分与合的教学基础,会很快的完成两个问题。在不停地巡视中发现:竟然有一半的孩子不知道怎样按要求来完成。我快速地思考着:问题出在哪儿呢?

  盯着黑板上的主题图想到:孩子们得到的两点如果分开教学会不会好一些?于是让孩子们停下手中的笔,指着第一行的珠子图问:“这一行有10颗珠子,有几颗涂上了红色?几颗没有涂色?”“把10颗珠子中的一颗涂色,9颗没有涂色就是把10分成了几和几?”孩子们齐答:“把10分成了1和9。”“如果第二行涂色你准备怎样涂?”“涂2颗”“分成了几和几?”“第三行呢?”“涂3颗”“你能完成吗?”“能!”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涂色和填空。

  第一次放手让孩子们自己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算是失败了。还得一步一步地引导完成。究其原因: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孩子们一直是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学*和作业,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惯。所谓“*惯”是长期行为导致的惯性思维。目前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还没有达到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在老师和家长长期引导的*惯中走出来。编写教材的专家们考虑的是:孩子们在入学前早就接触过10以内数的分与合,所有区域、所有孩子的知识基础和学*能力是相同的。在“10的分与合”这个知识点上应该能独立完成所要求的两点。课堂现实告诉我:虽然都是6岁的孩子却存在着:区域的差异、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能力的差异。还没有达到脱离引导的*惯。如果这节课我没有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一味地按照教参的要求进行教学,例题下面的练*是不能完成了。

  思考了这么多,得到一个结论:“*惯”是可以该掉的,但该掉*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人觉得比较沉重的过程。何况孩子们需要该掉的还不止是这一个呢!

  本节课我是利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我问学生:对一个人表示热烈欢迎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很快就有学生回答了,可是他的回答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你猜那位学生怎么回答的?他尽然回答,我会把身体坐正。哎!真的不知他怎么想的。通过我的再三引导和手上的动作,学生最终回答出拍手。从而开始了本课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为学生创设猴妈妈带着小猴摘桃子的情景,增添了学*数学的趣味性。根据教材特点,以分桃子为素材,围绕教学内容让学生分一分自己的4个手指,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的`分与合的教学,渗透加、减法的意义以及掌握10以内的加、减的基本计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不死记硬背数的分与合,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体会,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让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培养迁移能力。要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必须提高学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安排了4的分与合的讲解,利用迁移能力探索学*5的分与合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

  采用合作学*,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同桌合作学*的方法,让每个孩子都去参与,去选择,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虽然刚刚上学的一年级孩子还不太会合作学*,但是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至关重要。但是在教学中我没有充分发挥孩子们合作学*的效果,学生交流的不够。这是我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的地方。

  我对本课的重点理解是通过操作、合作让学生自己探索2、3、4、5的分与合,而且要让学生多练*分与合连着说。在课堂上,学生说的都比较好。总之,这节课整体把握还是可以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本节课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学生合作的机会不是很多、游戏的设置也较少。

  这节课学*的10的分与合,10的分与合对于学*10以内的减法计算,学*20以内的加法进位加和退位减,以及进一步学*认数和计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数揭题。上课后,我出示信封,取出信封中的几个花片,让学生猜一猜信封里还剩几个,学生开始没有经验只能瞎猜,学生获得一些经验后,学生有能猜出信封**有10个花片,并能初步应用分与合说出信封中还有几个花片,并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10的分与合。

  有序思考。学生学*2—9的分与合后,已积累了一定的探索经验。因此在学*10的分与合采用自主探索的形式,让学生先交流把10个珠子分与两部分要注意些什么,从而突出有序的重要性,然后让学生自主分一分,把10颗珠子有次序的涂一涂,让学生自己得出10的几种分与合。

  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认识数的组成是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所有例题和“试一试”都先把若干个物体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然后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合。不断地让学生经历分与合的活动,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的',又是有联系的。

  巧妙记忆。在数的分与合中存在一些规律,发现和利用这些规律能提高探索活动的效率和记忆数的组成的水*。学生在理解10的分与合的基础上,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真亲密。

  巩固练*。在这里我引入了一个“小猴旅行”的故事,并在故事中设了三关练*。自己解释题意,让学生独立做。学生的学*兴趣非常高,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根据对10的分与合的理解,自觉、熟练地加以应用。既适应了一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的个性特征,寓教于乐,同时又培养学生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总之,我在备课的时候灵活的处理了教材,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尝试体会,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也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学生第一次接触分与合,我想把知识讲得很细,便花了两节课的时间。

  课前我作了很充分的准备工作,自己准备了小棒、例题上的桃子和盘子、各色小圆片等,也让学生每人准备了小圆片。

  1、教学4的分与合时,让学生探索不同分法,让他们充分地展示后,初步认识4可以分成几和几,接着让学生根据分的结果说说几和几合成4。

  2、教学5的分与合时,让学生通过圆片探索不同分法,重点引导孩子从实际操作时的一种分法推想出另一种分法。

  3、整节课重视让学生多说。通过“大挑战”、“找朋友”等活动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记忆这些数的分与合。

  学生对分与合已有一些认识(幼儿园学过),学起来相对比较轻松,于是我便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让他们按顺序记住这些分与合的式子。两节课结束,大部分学生能按顺序(三种)背4和5的分与合的式子,有的还特别快。个别学生学起来觉得吃力,需个别指导。


分与合的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8、9的分与合》评课稿范本五份

  本课由两组四字词语组成。一组反映的是古代神话,另一组是现代科技。通过鲜明的对比,既让我们惊叹神话传说的神奇,又让我们感叹科学成就的伟大。这八个词语,既让学生识字,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视野。我以为老师会把两组词语分组对比教学,可庄老师却另辟蹊径,第一课时注重了古代神话故事大意的讲解和对于生字的认知与书写。

  庄老师在研读教材后制定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方式认识生字,能够书写射、填、奔、补四个生字,理解多音字奔的用法,正确朗读四字词语“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女蜗补天”的故事大意。她在课堂上也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

  她在教学时,首先通过配乐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并说出故事的名称,这样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吸引学生的兴趣,使低端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研读词语后,教师出示长句练*,使学生学会由词到句的扩说,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一句话可以有若干词语成分构成,也为后面自己讲诉一段话打下了基础,使课堂更具严谨性,能够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庄老师的教学慢慢演变由句成段,自己示范讲故事后羿射日,用上句式因为……所以……结果……把一个成语用自己的话表述,接着由学生合作讲述故事。教师在给学生起了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然后让学生自主合作,这样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个人认为,庄老师这节课上的随文识字,学字,非常精彩。老师课堂上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随文识字落实到实处,除了传统的识字方法外,庄老师还运用了字理、图片识字的方法,在“卫”字的教学中,出示了古代的甲骨文,让学生观看,形象地牢记了“卫”的意思,对学生扩词有了很大的帮助。教*“射“字时,从小篆出示理解汉字的演变,并通过动作理解词语的意思,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缓解课堂学*的压力。教*生字”填“后,教师还创造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训练填空,使生字在生活中得以运用。

  教学环节紧凑,从词——句——文——字,符合低段学生的学*规律,老师的评价和表扬不仅到位犀利,还不时给教学带来欢笑,教师善于应变,有智慧的教学,使课堂变得“活“了起来。

  一堂课上正如生活,不可能十全十美,对于庄老师的课堂,我也有点小小的思考,如课堂情境入,学生能够讲诉故事的名称,教师也总结了这些故事都是神话故事,这里可跟课后练*相结合,把是,也是句式相结合,这样既能巩固神话故事,也能做到一定的句式练*。教师让学生讲诉故事时,对于“精卫填海“,学生可能接触不多,教师可把这个当作试讲,减轻学生的难度。这篇四字词语朗读上也比较有韵味,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应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也就是说,朗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课堂中对于朗读也应有所训练。这堂课上有大量的时间花在随文识字上,学生的书写时间过少,学生写完了,教师对学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尺度。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第二单元就已经学*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本节课学*的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方法与前面的一致,所不同的只是数目大了些。下面我就覃老师老师教学这一课肤浅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一开始,覃老师老师创设同学们喜欢的“六一”儿童节,同学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正忙着准备彩旗、五角星和爱心气球。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学*兴趣。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有了学*的兴趣,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中去。有了兴趣,才能掘发孩子们巨大的潜能。出示主题图,覃老师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同学们纷纷举手,争着把自己观察到的信息告诉老师。在练*中,通过“小鸟回家”和“小猪吹泡泡”的游戏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欲望,进一步激起学*的高潮。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教学例1时,覃老师老师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注意知识的迁移。由于学生已有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老师在课堂上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技能。老师在课堂上注意对学生的评价,如:“你回答问题声音真响亮!”“你说得很完整!”老师在课堂上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表述,形成良好的数学表达*惯。

  三、老师的课堂评价过于单一。

  课堂评价有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和学生自评等几种形式。覃老师老师在课堂上只是老师评价学生,没有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

  姚老师执教的《十几减9》一课,我有几点感触: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数学知识;在探索计算方法时,使用学生喜欢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启发谈话等方法;在评价的过程中,以学生的细节来鼓励;在练*中,培养学生的熟练计算、准确表达、灵活运用的能力。

  首先利用凑十的拍手游戏,抢答十几的组成,9加几口算,为学生自主探索十几减9的多种算法做了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猜课题、指出学*目标,创设情境引出教学新知,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延伸。通过小猴卖桃,让学生从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顺利的引入新课。

  然后,运用语言激发(今天的内容很简单,想让大家比一比,看谁能用最好的办法教大家计算13—9),同时,提出优秀学生表现的榜样作用和学生细节进步的评价。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方式中,进行独立思考,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成功的乐趣。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先同桌互相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达到共同学*,互相促进的目的;然后再组织学生全班交流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掰手指数数、做减想加、破十法、连减)。“比一比,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最好用?和同桌说一说”给学生以优化的数学思想的渗透。

  在课堂中,基于学生课前已经会简单的十几减9了,所以教学重点就不是单纯是满足让学生会算,而是让他们了解不同的思路,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好的方法计算,以拓展思路。因此,应该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使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高,促进他们的发散思维和优化思想的培养。优化思想和规律的归结,绝大部分孩子都能较好掌握。可是,课堂上的多种算法,也给个别孩子的思维带来了混淆,这孩子依然选自己熟悉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觉得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我想,练*是好方法熟练的基础,应该让学生练*,多加巩固提高计算能力。

  通过把8、9个物体分为两部分,或把两部分合起来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分与合的思想,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相互交流中探索简单的规律,逐步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动手操作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俞老师出示“每次移动一个”的要求,就是让学生按规律有条理地分,按顺序得出8不同的分与合的方法,从学生的操作和表达中可以看出俞老师*时就引导学生从“分与合”的角度进行完整的表述,值得一提的是她培养学生及时记录的*惯,这为后面学生小组合作学*9的分与合打下基础。

  8、9的分与合都有让学生记一记这个环节,但俞老师通过不同的游戏游戏方式呈现,特别是拍手游戏,学生们兴致勃勃,注意力高度集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上课节奏是比较慢的,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你着急他们不急,所以在今后的课中要有意识地加快课堂节奏。还有学生在前面发言时声音太小,后面的学生都听不清楚,要提醒学生发言时声音响亮些。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施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一年级数学上册关于“6、7、8加几”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

  1、教师对知识的复*充分,了解到9加几的加法计算利用凑十法来进行计算,复*巩固了算法的原理以及方法,让学生明白9如何凑十,如何分解两一个数,这完全为本节课计算6、7、8加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也能够很快的从中领会到计算原理。

  2、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施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到位,学生从课堂的说凑十法的过程非常熟练,在课堂上也做到了不断练*,充分让学生反复说,准确说,流利说。

  3、对课本的教学用图充分挖掘,从例题中发现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题意,知道给出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的会利用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知道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解决问题,有前后人数相加,有不同衣服颜色的人数相加,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注重计算的方法练*,例如在计算8.5的时候强调可以看8分5,也可以看5分8,从两个方面进行解决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明白凑十法的灵活应用。

  5、从一个儿歌帮助学生解决凑十法的口诀要点,抓住特点进行计算,提供学生快速计算的小诀窍,利用减法计算结果,很得出结果。可以说是整节课教师都把握住了重点内容,强调方法练*,讲解细节重点内容,让学生明白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计算。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能否在写课本例题时,让学生说说算式可以怎么列,或许有8 5或5 8,7 6或6 7的不同列法,这样可以结合到最后一题,为下节课渗透。

  2、摆小棒时可以让学生上台圈一圈或摆一摆,感受过程,计算结果也可以做到进行验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