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0 00:00:00

《9加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第一关)

  2、复*(第二关)

  3、复*(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8—7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一想”。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是以后学*加、减计算的基础。编排上加减法穿**行,先教学9加几,再教学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学*的关键,学生理解、掌握了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把他迁移到后面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9加几,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有时学生学*十几减9的基础。9加机几的例题,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算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摆一摆,进一步理解9加几的算法。教材通过“想想做做”日报法学生掌握9加几期于几个算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老师带来了一些动物图片,请大家仔细认一认,它是什么动物,并说说它最喜欢吃什么?(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长颈鹿狗猫啄木鸟熊猫猴子

  今天猴妈妈出门了,给小猴子留下了一些桃,(出示图片)这么多呀!可把小猴乐坏了。

  2、小朋友们:盒子里有()个桃子,外面有()个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生:盒子里的桃比盒子外面的多多少个?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你会列式吗?(指名回答,3人左右。)

  9+4=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2、同桌之间边摆边说。

  3、指名实物展示(教师注意在边上点拨)

  注意:别的小朋友发言时,你要仔细听,有问题等他说完后再提行吗?

  (1)数一数的方法:9,10,11,12,13

  (2)把9看成10:10+4=14,所以9+4=13

  (3)从4里面拿1给9,9成10,10+3=13。

  师: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板书9 + 4 = 13)

  1 3

  10

  为什么把9凑成10?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真聪明,同桌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好吗。

  (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若有从9里面拿6给4大方法出现,一定要和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进行比较,强调想的都不错,但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更简单。)

  4、那小猴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一起来看。

  (声音、动画)

  哪些小朋友的方法和小猴的想法一样?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动脑筋、摆小棒,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来算9+4,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二、试一试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的方法来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学的最认真!

  9+5= 9+7=

  你喜欢那一题就用小棒摆那一题,再到书上填得数。

  指名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说时师板书:

  9 + 5 = 14 9 + 7 = 16

  1 4 1 6

  10 10

  这三道题目都是先想9和几凑成10,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

  三、拓展练*

  1、小朋友学的这么快,小蜻蜓和蜜蜂也来参加你们的游戏。

  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

  全班交流。

  揭题:今天我们学*了9+4 9+5 9+7 9+2 9+9,它们都是(板书)9加几。

  2、小猴也给大家带来了3组有趣的题目,如果能发现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会带大家去游乐园游玩,想去吗?

  出示第一组题,指名计算。

  9+1+2=

  9+3=

  比较上下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呢?(答案一样,3可以分成1和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凑十法”也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出示第二组题目

  9+1+5=

  9+()=

  出示第三组题目

  9+()+()=

  9+()=

  3、进入游乐园

  首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车,不过碰碰车里也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我们来看一看。

  动画:9和其他的数字碰撞,你能说出他们加起来等于几吗?

  4、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海洋生物——鲸鱼(动画:小朋友们好,想不想算算我身上的口算题呀!)

  (1)独立计算

  (2)把它们比一比,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学生大胆的说。)

  5、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呢?,他们在干什么呀!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能求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和小动物们玩的开心吗?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进行加法。今天有学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9加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进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3、6、8

  四、知识拓展:

  1、小结:夸大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7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凑十法)

  2、出示课件:题目小结

  五、练*巩固

  1、数学游戏:找朋友

  (1)课前给一些同学发数字卡片,说明游戏规则:一位学生手拿卡片9+站在讲台上说:“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的同学轮流跑上台说:“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说算式并解答。

  (2)开始游戏。

  2、作业: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书设计:9加几(凑十法)

  9+4=139+7=16

  课后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数学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过程。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师一捆带5根磁性小棒,学生各20根)、小黑板卡片(填空题)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知道9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9加几》教学设计8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9--80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探索凑十的方法,知道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懂得用凑十法把9转换成10加几计算,会看算式口算9加几。

  2.渗透转化、集合和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惯。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没有用"使学生……"这样的字眼,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说明了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结合的重视,映射出教师对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根据凑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将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

  教学工具:9根绿小棒、3根红小棒、9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寻找一种方法,计算一些题目好不好?

  二、基本训练

  1.借助组成,预作埋伏。

  (1)电脑出示的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10根,右边5根。请生说是多少根小棒?

  (2)电脑出示14根均匀摆放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操作,讨论,想办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汇报,电脑演示:分成两部分,左边10根,右边4根。)

  2.类比联想,诱导凑十。

  (1)促使学生看9想1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9根,右边5根。让生操作、讨论,类比、联想上法,得出:从右边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边来分成十和几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电脑演示)

  (2)驱使学生看8想2,看7想3等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①左边8根,右边5根;②左边7根,右边5根。要求与方法同上。

  (3)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不管左边是9根、8根、7根小棒,我们总是从右边移动一些小棒把左边的凑成10根,分成十和几。当左边是9根时,只要从右边移动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l0……

  3.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掌握了凑十的方法,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作用可大呢!

  【设计意图::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转化思想。没有就课论课作简单化处理,而是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教材作创造性加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讨论,类比联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有效展开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1:92=口

  电脑出示例题图(可随师生语言进行动态性展示)

  (1)引导观察:盒子里面有几个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样分开的?

  (2)学生操作、交流得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把2个分成1个和1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上1个得11个。

  (3)指导学生完成算式(板书),初步形成凑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学生完整地说92是怎样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学例2(板书)摆摆算算,93=口,97=口

  (1)指导学生分别摆出小棒图和圆片图,同桌讨论,进一步探索凑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学生展示凑十的过程(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口述)。

  (2)学生完成书上的算式,形成凑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问式小结:在计算93和97时,我们也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3(板书)边摆边算,94=口,98=口

  (1)学生独立操作形成凑十思路,正确填写得数,同桌互说凑十的思考过程;展示思考过程,完整表达凑十思路。

  (2)提问式小结:计算这两题,你仍然是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把后边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呢?应该怎样想?

  4.教学例4(板书)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内化为凑十法,正确地、熟练地口述凑十过程。

  5.齐读以上算式,发现共同点,揭示课题,让生归纳算法及注意点。(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设计意图: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按时准确到位。】

  四、轻松一刻

  (电脑出现动画和音乐)

  边舞边说儿歌:你的'眼睛里有个9,我的眼睛里有个1,9和1好朋友,凑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设计意图:利用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政编,融学*于娱乐之中,取得了寓教于乐的双重效果。妥贴自然,无雕凿痕迹。】

  五、巩固练*

  1.出示卡片,看题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数;(2)找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3)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直接想91口

  2.独立完成练*十八第1题。小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说明:大家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我们A大组扮演金龟子(贴头像),B大组扮演风车娃(贴头像),看哪组算式算得又对又快,优胜队奖励一个大气球,好不好,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汇报结果、评奖并让学生理解算式与结果之间关系,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算式与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通过这9道算式渗透函数思想,引导得出简便的方法。

  4.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凑十法计算86、76等;表扬鼓励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凑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师也要向小朋友学*!

  【设计意图:练*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注意扩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继学*作好方法上的准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六、学生谈学*体会,结束全课

  【全课总评:注意在激趣的基础上,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保证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9加几》教学设计11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 填空 9+()=10 9+1+1=(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 (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目标

  ①自主学*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学*课本96、97页的内容,根据课本上的`运动会场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

  (1)问题与算式展示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 + 7 =

  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9 =

  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2)算法展示 以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为例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或456 7 8 9 10 11 12 13。

  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 加3得13

  (3)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四、拓展延伸。

  1、开火车口算。

  2、练*十七第1题 根据图意列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加几》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算法;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会选择有用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练*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础上灵活运用计算解题问题,提升思维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学生在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灵活解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复*旧知

  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设计意图】设计口算的练*题目,帮助学生复*已经学*过的计算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后面的学*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动态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1)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根据教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需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2.静态情境,观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交流,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9加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

  1、练*十九第1题(图片:练*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使学生学会学*,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几的计算,作为铺垫;

  二、新授: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①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之前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所以在此处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学生上台展示就可以;

  ②用卡纸出示:9+4= 9+7=

  10+3= 10+6=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纸的结果,然后观察比较,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做好铺垫;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板书:凑十法

  4、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5、初步练*:

  出示卡纸:

  9+2= 9+3= 9+4= 9+5= 9+6= 9+8=

  【设计意图】: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的,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闯考:40、41页。

  六、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凑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还不错,只是在练*方面做得还不够,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练*方面有点过少。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9加几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9加几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谈话导入

  (1)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2、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独立观察,寻找各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针对学生练*情况进行小结。

  练*十七第2、6、7题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学具准备:

  场景图,复*和练*用卡片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利用画面上的比赛及观战的学生等,让他们理解9加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9+( )=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算:9+1+2 9+1+5 9+1+3

  二、新课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图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A点数出结果。B、接着数,数出结果。C、用“凑十法”算出结果。D、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20以内进位加法。

  四、练*

  做练*十七第1、2题。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目标。

  1.口算练*: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9加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第一关)

  2、复*(第二关)

  3、复*(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

9加几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里自主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现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确立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并初步掌握“凑十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复*导入

  1、 师:小朋友们,之前我们学*了10加几,老师这里有几道题目考考大家,你们准备好了吗? (课件出示题目)

  一题一题出示。

  请学生逐一计算。

  师:你们真棒,算得又快又对。同学们,我们知道10加几就是?

  生:10加几就是十几。

  2、 师:那不是10加几你会算吗?有信心的小朋友坐端正认真看。

  (课件出示题目)

  9+1+2=( )

  9+1+5=( )

  9+1+3=( )

  9+1+7=( )

  (指名学生回答)

  师;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师:看来,不是10加几,我们也可以把它变成10加几。

  那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今天的学*。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一)学*例题,探索算法

  1、整理条件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出示例题图),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有9个红苹果,有4个青苹果。(板书条件)

  师:你看的可真仔细。

  2、提出问题

  师:谁能来提一个数学小问题?

  生:一共有多少个苹果?(板书问题)

  师:你可真会思考。我们一起来把条件和问题响亮地读一读,预备起!

  学生集体读。

  师:同学们真有精神。

  3、列出算式

  师:你会列一个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请一位学生列式。(板书:9+4=)

  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来计算?

  4、计算得数

  师:9+4等于多少呢?和你的同桌谈论一下,有困难的小朋友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我看看哪一队同桌最有智慧,开始。

  学生展开讨论。

  师:好,时间到。请小朋友们坐端正。谁已经想到办法了?

  学生可能回答:

  ①1、2、3、4……12、13,一共有13个。

  ②盒子里有9个,然后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个。

  ③把一个青苹果放到盒子里面。

  刚刚我看到有一个小朋友用小棒摆了一摆。

  贴小棒,圈出10根。

  刚刚有一个小朋友说,把1个青苹果放到盒子里。现在盒子里有几个?盒子外有几个?你知道一共有几个苹果了吗?

  5、书写计算过程:

  师:我们一起在算式上看一看:

  师:先把4分成了?先算?再算?

  生:把4分成1和3,先算9+1=10,再算10+3=13.师:你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的同学坐好。

  师:谁能像他这样再说一说?

  请一位同学起来说一说。

  全班说。

  追问:为什么把4分成1和3.

  (二)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出示花朵图)

  师:听说你们学会了凑十法,小猴可高兴啦,为大家准备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左边有几朵花?(9朵)右边有几朵花?(7朵)老师想让你们求一共有多少朵花?应该怎样列算式?(指名说,根据回答板书:9+7=)

  (2)师:9+7等于多少呢?你会用圈一圈的方法,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学*单上圈一圈,再填一填。(教师巡视,及时加以指导)

  (3)投影学*单,请一位学生说一说怎么算的。

  生:先把7分成了1和6,9+1=10,10+6=16。

  师:你真勇敢,我们为他鼓鼓掌。和他算的一样的小朋友举手。。

  师:你们也能像他这样说一说吗?先把7分成了预备起!

  师:为什么把7分成1和6?

  生:因为 9和1合起来是10。

  小结:

  师:其实呀,这个方法还有一个名字呢!它的名字叫---凑十法。

  (板书凑十法)什么意思呢?

  生:把9凑成10,就是把9变成10。

  师:同学们,你学会凑十法了吗?

  你们能用凑十法来计算下面的'题目?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小猴像大家一样不但爱学*,还爱劳动,看,小猴在干什么?(课件演示:搬砖)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来说一说图意。

  (3)指名学生说:小猴子搬砖,原来左边有9块砖,右边有6块砖,一共有几块砖?学生列式。

  (4)师:聪明的小猴还说了一句话:“再放一块,就是10块。”你知道小猴是怎么想的吗?

  生:因为小猴搬了一块到左边,9和1凑成10。

  师:嗯,看来同学们和小猴一样聪明,那么9+6等于几,你会算了吗?请小朋友们在导学单上填一填。

  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怎么算的:把6分成1和5,9+1=10,10+5=15。

  师:你们同意吗?我们一起为他送上掌声。谁也能像他这样,响亮地来说一说怎么算的?

  全班说。

  (5)师:再看,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牙刷,同桌互相说一说三句话?

  师:你会用凑十法来算一算吗?

  学生自主尝试。

  请学生交流。全班说。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师:这几道题目呀,都是把过程写出来,让同学们计算的。如果不写过程,你还会算吗?

  (2)师:我们先一起读一下题目要求,先圈出10根,在计算。

  先要干嘛?(圈出10根)

  然后再计算。

  (3)完成填空,请学生交流答案。

  (4)师:同学们真棒,不写过程,都能计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师:我们来看第三题,这里有两组题目,先看左边,边算边想,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指名交流答案。

  指名学生说:

  ①得数一样

  ②上面那题是下面那题的计算过程,做9加几时想上面的连加算式。

  请你想着这个规律完成右边的题目。

  计算9+7,试着写一写连加算式。

  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我们可以想这样的连加算式。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蚂蚁在推木块,用9分别加下面的数,请你说算式,算得数。

  指名回答。

  4、9加几和得数的联系

  (1)得数都是十几。

  (2)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第二个加数少1。(数字变色)

  少的那个1去哪儿了?(生:给9凑成10了)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9加几)

  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算?(凑十法)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 9 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卡片9+( )=10,指名口答。

  2.口算。

  9+1+2= 9+1+5= 9+1+3=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让学生观察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逐一出现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②接着数,数出结果。

  ③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④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

  ①教师引导:有的同学用加法算出还有 13 盒饮料。回想一下,怎样算的?纸箱内有 9 盒饮料,箱外有 4 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 9+4 计算。(板书:9+4)

  ②演示 9+4 的口算过程。怎样算出 9+4 的得数呢?重述凑 10 的过程:放进箱里 1 盒是 10 盒,箱外面还有 3 盒,10 盒加上 3 盒一共是 13 盒。

  ③说明 9+4 的口算方法。算 9+4,怎样想出得数呢?先让学生结合黑板上的演示,想一想怎样算 9+4 得几?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说明:因为 9+1 得 10,所以算 9+4,先把4 分成 1 和 3;9 加 1 得 10,再加 3 得 13。然后,在 9+4 后面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拉拉队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男生有 9 人,女生有 6人

  (3)教师口述: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男生 9人与女生 6 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待学生回答后板书)9+6。

  (4)让学生讲讲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允许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 20 以内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 9+4、9+6 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 10,就是进位加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9 加几)我们已经知道 9+4=13、9+6=15,那么 9+2、9+3.。.。.。怎样算?得数是多少呢?我们共同研究 9 加几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1)摆一摆,算一算。先圈一圈,再填写思维图,直观操作和抽象思维一一对应。

  2.通过游戏完成练*十七第 2 题。巩固计算,加强训练,提高计算正确率。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做练*二十第 1 题。

  (1)先让学生看图说题意,再填写算式。

  (2)说一说加的过程,集体评议、订正。注意阅读文字,观察、发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 做练*二十第 4题。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总结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几的计算,作为铺垫;

  二、新授: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①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之前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所以在此处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学生上台展示就可以;

  ②用卡纸出示:9+4= 9+7=

  10+3= 10+6=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纸的结果,然后观察比较,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做好铺垫;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板书:凑十法

  4、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5、初步练*:

  出示卡纸:

  9+2= 9+3= 9+4= 9+5= 9+6= 9+8=

  【设计意图】: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的,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闯考:40、41页。

  六、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凑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还不错,只是在练*方面做得还不够,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练*方面有点过少。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么

  1、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9加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寻找、发现、讨论、比较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展示屏、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大家想参加吧要想参加,就得先闯过“小精灵”的两关。(10组成的练*)

  (1)首先请看,“聪明树”上的这些题你们会做吗

  (2)接着,我们来到“智慧山”,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我们顺利过关了!大家快到运动场去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前教师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为学*新知识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看!运动场上可热闹呢,比赛正紧张地进行着,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学校服务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饮料,仔细看一看有多少盒饮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师: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出示课件)有的同学用点数的方法,(逐盒闪烁),从1盒、2盒一直数到13盒;

  有的同学从9盒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10盒、11盒、12盒、13盒。

  还有的同学是这样想的:(课件显示从外面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先把箱子外的1盒放到箱子里面,使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就是13盒。

  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计算9加几。

  2、探究算法

  师: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

  板书:(9+4)

  9加4该怎样算呢

  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请1位小朋友在展示屏下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板书:??? 9? +?? 4?? =? 13

  (学生尝试结合板书完整说一说操作过程)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多抽几名学生说)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操作。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的模仿操作、初步感知“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及时内化计算方法,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3、提出并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

  出示书93页红花图,3题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

  9+3 9+7 9+6……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板书课题“9加几”)

  (3)教学例2

  怎样计算9+3得几呢请小朋友利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你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请2位同学有条理口述计算过程)

  (4)教学例2的“9+7”进一步巩固“凑十法”。

  师:孩子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9+7得多少吗

  请你们用手中的红花和黄花摆一摆,摆好后再移一移,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独立操作,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操作,并叙述计算过程。

  (本环节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演示,口述“凑十法”的过程,使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准确到位)

  三、巩固练*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小猫钓鱼

  (课件出示)(如9+5 9+2 9+7……)

  每条鱼身上写一道算式,几个鱼缸上分别写出得数。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练*。

  4、比赛“摘葡萄”

  根据班上人数确定葡萄数量(葡萄上分别写上算式9+1? 9+9? 8+6? 7+6……)

  然后分组比赛,哪一组先把葡萄放在正确的盘子里为胜(盘子写上得数)

  (练*的题目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并注意了全班参与,扩散了学生思维。最后一个练*“摘葡萄”中老师有意让学生尝试用凑十法计算8+6、7+6,鼓励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续学*作好铺垫。)

  反思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上好本节课,达到预期的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复旧引新——探索新知——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一复旧引新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精灵”出的2组题,复*了数的分解,“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题,为接下来学*“9加几”作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

  二探索新知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还有多少盒饮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第二个层次是探究算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突出凑十法的教学。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面的4盒)。我们就从右边4根小棒中拿1根到左边9根中凑成10……通过操作、观察、口述操作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第三个层次是鼓励孩子们看图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技术9+3= 9+7=让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三巩固提高

  为了让枯燥的技术练*变得生动有趣,我设计了“钓金鱼”、“摘葡萄”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既强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内化了所学知识。最后“摘葡萄”游戏中出现的“8+6、7+6”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继学*作好方法上的铺垫。

9加几教学设计14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

  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

  (练*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9加几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9加几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第一关)

  2、复*(第二关)

  3、复*(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资料:

  教科书第86、87页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学*9加几的进位加,掌握“凑十法”。

  2.学*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

  3.学生在观察、操作活动中,探究、思考的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成长。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每人准备20根小棒、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

  老师与小朋友做猜数游戏,考考谁最聪明。

  老师左边放了9个苹果,猜右边可能是几个

  生:我猜1

  师:合起来是多少算式怎样列

  生:9+1(课件显示)

  生:我猜2

  师:合起来是多少算式怎样列

  生:9+2(课件显示)

  最后学生列出下列算式

  9+19+29+39+49+5

  9+69+79+89+99+10

  在这么多的算式里我们学过哪些

  生:9+19+10(课件不显示这两道算式)

  师:小朋友们得出的算式真多,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生:都是用9加一个数)这节课我们就一齐学*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二、操作探究、学*新知

  1、教学例题,探讨口算方法

  师:小朋友们表现真好!老师给大家讲给故事,(边讲课件边演示小猴买桃)有一天,一只猴子带着一个盒子上街买东西,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赶紧买了9个,装到盒子里,继续往前走,看到另一个水果摊前的桃子更红更大,忍不住又买了4个。豆角老师问我们“一共有多少个”会列式吗

  生:9+4(师板书:9+4)

  2、怎样算出9+4得多少呢课前已经让小朋友预*过了,此刻你能够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讨论一下,看看能够怎样算

  3、学生讨论交流不同的算法。

  (1)我是一个一个数的,9个,10个,11,12,13。

  (2)先把9个桃子看成10,10加4等于14,再将多加的1个减去,等于13.

  (3)从盒子里拿出6个桃子,和外边的4个凑成10,10加3得13.

  (4)我从盒子外边拿一个放到盒子里,使盒子里的9个桃子凑成10个,这样一眼就看出是13个桃子。

  (5)多指几名学生说说

  4、师:谁能到前面用小棒操作一下。(指一名学生操作)要求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说想的过程。(教师适当指导)

  再指一名学生用小棒操作。(一边说过程一边操作)

  师:小蘑菇也用了和小朋友一样的分法,我们一齐看一看。

  5、师:老师想把小朋友们刚才说的过程写下来,谁来说一说

  板书:9+4=13

  13

  10

  小朋友们用这么多的方法算出了9+4=13,真了不起,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的几种算法中比较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生:反馈

  6、学生一齐说想的过程。

  7、师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凑成10后再计算,我们都明白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十分方便。

  引:老师这还有两道题目,有信心试一试吗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中的花朵图,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这些花朵就在我们书上第86页,你能用你们手中的神笔圈一圈,让大家一眼就看出是十几吗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展示学生作业师问:你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你用的这叫什么方法呢

  你为什么不把7分成3和4或2和5呢

  生:因为9+1=10,师:9最喜欢谁呀(1)再用10加余下的几就是十几.

  (3)此刻请小朋友们拿出你的预*纸,看看你做的对还是错,如果有错误请订正过来。

  四、分层练*

  小朋友们学得真好你们还想算9加几吗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题目图:

  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图,谁能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呢

  师:小猴子也明白用“凑十法”好算,但它不会分析思考过程,小朋友们能帮忙把右边的式子填出来吗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一名学生的答案,并让他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全班交流。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1)课前已经让小朋友们预*了,谁能把你的预*纸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2)展示学生的作业纸。(你能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强调:余下了几。

  (3)全班交流,师分析:你为什么把这一根圈过来,(生:因为9和1凑成10),再用10加几就得十几。3被借走了1个,还余下几,(生:余下2)

  (4)师:此刻看看你们这道题做的对还是错,如果错了请订正过来。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提醒学生一组一组做。

  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上下两组题,想一想发现了什么。透过计算、比较,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师:学到此刻,有点累了吧,我们来做个小蚂蚁推木块的游戏(课件显示小蚂蚁推木块),将9推到谁头上,就说9加几等于十几。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师生一齐完成,教师推木块,学生计算。

  5、游戏结束了,小朋友玩的开心吗老师这还有一道题目,想试试吗

  做“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让学生观察比较这9道算式有什么规律(同桌能够讨论讨论)

  学生的回答:

  (1)加号前面都是9,加号后的数都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2)加号前面都是9,加号后的数逐渐增大得数也逐渐增大。

  (3)根据一道算式推出相邻的两道算式的得数,前面一道算式的得数比它小1,后面一道算式的得数比它大1。

  (4)得数各位上的数比加号后面的数小1.

  师:对呀!少的这个1哪里去了想想看

  (少的那个1,给9凑成10去了)

  师:哎呀!你真有眼光。说的太好了!(表扬他)小朋友们这天表现的都不错,此刻请小朋友们坐好。

  五、全课总结

  问:这天我们学到了哪些本领

  实践题:

  如果先买了8个桃子,又买了4个桃子,一共买了几个桃子(你能用这天的方法算吗)

9加几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一册第79--80页例1--例4。

  教学目标:

  1.学会自主探索凑十的方法,知道9加几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懂得用凑十法把9转换成10加几计算,会看算式口算9加几。

  2.渗透转化、集合和函数等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3.养成认真观察、思考、准确表达的良好学**惯。

  【设计意图: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了素质教育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没有用"使学生……"这样的字眼,体现了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说明了教师对教法与学法结合的重视,映射出教师对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教学重点:用凑十法正确地口算9加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根据凑十法的需要,合理地将第二个加数分成两个数。

  教学工具:9根绿小棒、3根红小棒、9个黄圆片、7个红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索、寻找一种方法,计算一些题目好不好?

  二、基本训练

  1.借助组成,预作埋伏。

  (1)电脑出示的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10根,右边5根。请生说是多少根小棒?

  (2)电脑出示14根均匀摆放的小棒图,引导学生操作,讨论,想办法很快看出是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汇报,电脑演示:分成两部分,左边10根,右边4根。)

  2.类比联想,诱导凑十。

  (1)促使学生看9想1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左边9根,右边5根。让生操作、讨论,类比、联想上法,得出:从右边5根小棒里移1根到左边来分成十和几就能很快看出是多根了。(电脑演示)

  (2)驱使学生看8想2,看7想3等凑十。电脑出示均匀摆放的小棒:①左边8根,右边5根;②左边7根,右边5根。要求与方法同上。

  (3)观察思考,比较归纳:不管左边是9根、8根、7根小棒,我们总是从右边移动一些小棒把左边的凑成10根,分成十和几。当左边是9根时,只要从右边移动l根……,也就是只要想9()=10,8()=l0……

  3.过渡:通过刚才的学*,我们掌握了凑十的方法,它对我们今天的学*作用可大呢!

  【设计意图::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转化思想。没有就课论课作简单化处理,而是站在数学思想方法的高度,对教材作创造性加工,在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讨论,类比联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有效展开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三、探求新知

  1.教学例1:92=口

  电脑出示例题图(可随师生语言进行动态性展示)

  (1)引导观察:盒子里面有几个皮球,盒子外面的皮球是怎样分开的?

  (2)学生操作、交流得出:9个和1个凑成10个,把2个分成1个和1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上1个得11个。

  (3)指导学生完成算式(板书),初步形成凑十的思路,即9加1得10,10加1得11。

  (4)学生完整地说92是怎样算的?用什么方法算?

  2.教学例2(板书)摆摆算算,93=口,97=口

  (1)指导学生分别摆出小棒图和圆片图,同桌讨论,进一步探索凑十的方法,加深理解,学生展示凑十的过程(在投影仪上边操作边口述)。

  (2)学生完成书上的算式,形成凑十思路,即9加1得l0,10加2得12;9加1得10,10加6得16。

  (3)提问式小结:在计算93和97时,我们也是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怎样想的?

  3.教学例3(板书)边摆边算,94=口,98=口

  (1)学生独立操作形成凑十思路,正确填写得数,同桌互说凑十的思考过程;展示思考过程,完整表达凑十思路。

  (2)提问式小结:计算这两题,你仍然是用的什么方法?为什么把后边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呢?应该怎样想?

  4.教学例4(板书)想一想:95=口,96=口,99=口

  引导学生把操作过程内化为凑十法,正确地、熟练地口述凑十过程。

  5.齐读以上算式,发现共同点,揭示课题,让生归纳算法及注意点。(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设计意图: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过程,在头脑中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按时准确到位。】

  四、轻松一刻

  (电脑出现动画和音乐)

  边舞边说儿歌:你的眼睛里有个9,我的眼睛里有个1,9和1好朋友,凑成十不分手,不分手。

  【设计意图:利用一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将学生熟悉的歌曲进行政编,融学*于娱乐之中,取得了寓教于乐的双重效果。妥贴自然,无雕凿痕迹。】

  五、巩固练*

  1.出示卡片,看题口算:

  913=口915=口94=口96=口

  (1)口算得数;(2)找出每组算式间的联系;(3)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直接想91口

  2.独立完成练*十八第1题。小结9加几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3.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说明:大家喜欢看大风车节目吗?我们A大组扮演金龟子(贴头像),B大组扮演风车娃(贴头像),看哪组算式算得又对又快,优胜队奖励一个大气球,好不好,有没有信心拿第一?

  91=92=93=94=95

  96=97=98=99=、

  汇报结果、评奖并让学生理解算式与结果之间关系,帮助学生初步领会算式与结果之间的特殊关系,并通过这9道算式渗透函数思想,引导得出简便的方法。

  4.拓展延伸,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应用凑十法计算86、76等;表扬鼓励小朋友真了不起,把凑十的方法用活了,老师也要向小朋友学*!

  【设计意图:练*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注意扩散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继学*作好方法上的准备,给人意犹未尽之感。】

  六、学生谈学*体会,结束全课

  【全课总评:注意在激趣的基础上,设计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适时、适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保证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活动中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加强。】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99~100页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9加几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谈话导入

  (1)学生操作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学具摆一摆“9加几”并与同桌说一说。

  师:谁来说说“9加几”的加法怎样算。

  2、创设情境

  小羊图(书上99页第1题)

  师:天气晴朗了,小羊羔也出来玩了,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只小羊羔吗?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说说)

  教师板书:9+7=16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算的?

  蚂蚁图(书上99页第3题)

  师:同学们知道蚂蚁是怎样运食物的吗?(指名说)

  学生看书上的蚂蚁图并指名说说是什么意思?

  师: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糖果图,再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蜜蜂图(书上100页第5题)

  师:瞧这群小蜜蜂在干吗?(指名说)

  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用数学(书上100页第4题)

  师:洋娃娃可爱吗?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怎样算?

  指名板书,其他同学写在书上。

  师:(边演示边问)如果改变问号的位置你会算吗?

  学生试做,然后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独立观察,寻找各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针对学生练*情况进行小结。

  练*十七第2、6、7题

9加几教学设计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进行加法。今天有学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9加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进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3、6、8

  四、知识拓展:

  1、小结:夸大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7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凑十法)

  2、出示课件:题目小结

  五、练*巩固

  1、数学游戏:找朋友

  (1)课前给一些同学发数字卡片,说明游戏规则:一位学生手拿卡片9+站在讲台上说:“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的同学轮流跑上台说:“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说算式并解答。

  (2)开始游戏。

  2、作业: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书设计:9加几(凑十法)

  9+4=139+7=16

  课后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数学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过程。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材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10加几的口算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它又是以后学*计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的情境有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例1为我们提供的资源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图,通过学生们喝了一些饮料“还有多少盒?”引出不同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展示的是“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和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会计算9加几,知道“凑十法”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学具准备:

  场景图,复*和练*用卡片

  教法学法:

  充分利用开运动会的场景图,利用画面上的比赛及观战的学生等,让他们理解9加几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

  1、出示卡片“9+( )=10”,指两名小学生口答。

  2、口算:9+1+2 9+1+5 9+1+3

  二、新课谈话: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出示运动会场景图画面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1)以画外音给赛跑同学送点饮料,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画面左边。

  (2)研讨解决“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3)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A点数出结果。B、接着数,数出结果。C、用“凑十法”算出结果。D、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4)强化“凑十法”。3、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出示问题:“踢毽的和跳远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6人。

  (3)教师口述:看踢毽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6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6

  (4)让学生讲座怎样算?得数是几?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

  4、小结今天我们开始学*20以内进位加法。

  四、练*

  做练*十七第1、2题。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目标。

  1.口算练*: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9加几教学设计13

  教材与学情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导疑导疏

  四、导评

  五、作业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5+9=7+9=8+9=

  9+2=9+5=9+7=9+8=

  3、巩固加法交换律:

  1、摆一摆,算一算(P89“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P89“做一做”第2、3题)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9 + 7 = 16

  1 3 1 6

  10 10

9加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使学生会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感受数学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基本口算练*

  1.看卡片口算

  8+67+56+58+36+67+68+47+48+87+7

  2.听算

  8+39+69+57+58+2

  9+48+76+410+87+3

  二:自主探究

  (1)教学例子

  1.放合唱录音

  好听吗?这是我们学校的校歌,是合唱队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在合唱,我们一起去看看。

  2.报影出示例子,仔细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告诉全班同学。

  (乐队有5人,合唱的有9人)

  3.老师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人?谁来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呀?

  (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乐队5人和合唱的9人合起来,要用加法计算)

  (教师板书:9+5)

  师:那到底一共有几个人呢?

  学生想计算方法.

  师:可以用喜欢的圆片摆摆看。

  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想到的方法。

  5.你认为哪种方法最简单?说一说

  师:这两种方法都好,先分一个数,再用凑十法来计算,你们也是这样计算的吗?

  三:巩固拓展

  1.完成做一做

  2.报影出示“学生搬南瓜”图

  2.小组合作,要求

  A.观察图,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记录下来

  B.要求什么?记录下来.

  C.怎样列式?

  D.怎样计算?有几种方法?

  (2)计算比赛,完成练*十八第2、3题。

  四:师生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校书设计:

  用数学

  9+5=149+5=14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

  1、练*十九第1题(图片:练*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使学生学会学*,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9加几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9加几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一场生动有趣的运动会正在进行,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开始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和几组成十几的*题)

  1、口答

  3 4 6 5

  / / / /

  1 ( ) 1 ( ) 1 ( ) 1 ( )

  2、口算:

  9+()=10 9+1+2=()

  9+1+3=()9+1+6=()

  10+5 10+8 10+6 10+2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大家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踢毽子9人,跑步6人,跳远7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没有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9加几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初步理解一步应用题的结构。

  2。会联系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有图有文字的一步计算应用题。

  3。培养初步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有图有文字应用题的解答。

  教学难点

  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减法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教科书第88页例5的两幅图的图画,独立作业的投影片。

  学生准备教科书第88页数学游戏的口算卡片和得数卡片。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6+2=9+4=9+9=

  9+3=3+5=4+6=

  9+7=9+6=9+5=

  2+7=9+2=9+8=

  统计2分钟以内做完的人数及正确率。指名说一说计算9+3和9+7应该怎样想。

  二、探究新知。

  1、导入。

  (1)教师出示例5的左图(小鸟图),3只小鸟落在树枝上,再出示一幅图,上面画有6只小鸟。

  师:图中先告诉我们什么?又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图中先告诉我们树上有3只鸟,又告诉我们又飞来6只。

  师:求一共是多少只该怎样算呢?

  引导学生回答: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教师取下后贴上的第二幅图,在第一幅图的下面贴上用文字写出的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左边的题。

  (2)揭示课题。

  像这样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应当怎样解答呢?今天我们就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板书课题:应用题。

  2、教学例5左边的加法应用题。

  (1)学生讨论:题里告诉了什么?还告诉了什么?让我们求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题里告诉了树上有3只小鸟,还告诉了又飞来6只,让我们求一共是多少只?

  教师说明,已经告诉我们的树上有3只小鸟和又飞来6只都叫已知条件,让我们求的一共是几只叫做问题。在这道题中,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问题也是用文字表示的。我们学过的应用题一般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小声说一说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指名让学生到前边指一指。

  (2)求一共是多少只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一共是多少只,就是把树上的3只小鸟和又飞来的6只合起来,把3和**起来是9,列式为3+6=9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左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左边的加法题(小兔图)。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计算,然后让学生填书上的'空。

  3、教学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1)出示例5右边的图(梨图),盘子里有10个梨,再用纸盖住其中的4个,并在原来位置用虚线画出4个形状。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盘子里有10个梨,吃了4个,求还剩几个?也就是从10个梨中去掉4个,从10中去掉4剩下6,列式为10-4=6

  (2)拿走盖着4个梨的纸,出示例5右题的用文字叙述的第二个条件和问题,成为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

  让学生自由读一读题,找出题中的两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已知条件是,盘子里有10个梨,是用图画表示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是,吃了4个梨,是用文字叙述的。问题是:还剩几个?也是用文字叙述的。

  师:求还剩几个应该怎样想,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求还剩几个,就是从盘中的10个梨里面去掉吃了的4个,也就是从10里面去掉4还剩6,列式为10-4=6

  (3)让学生把教科书第88页例5右边的减法应用题的算式补充完整。

  (4)反馈练*。

  完成“做一做”右边的题(汽车图)。

  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说一说怎样解答,再让学生填书上的空。订正时提问:为什么用减法算?

  4、集体讨论:我们今天学*的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和以前学*的图画应用题比较,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引导学生汇报:

  相同点,都有2个已知条件和1个问题,都是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列式计算的。即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从一个数里去掉另一个数,求还剩多少,用减法算。

  不同点,图画应用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都是用图画表示的,比较简单。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是画表格,表格中有图有文字来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图画应用题难一些。

  5、看书,质疑。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有一个已知条件是用图画表示的,另一个已知条件是用文字表示的,做题时,先看清已知条件和问题,再想用什么方法计算,然后再列式计算。

  四、随堂练*。

  1、练*十九第1题(图片:练*3)。

  先让学生自己把算式写到练*本上,然后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

  2、比比看哪组先夺得红旗(图片:练*4)。

  把全班同学分成男女两组,分别做红旗两边的两组题,全组同学全部完成,速度快,正确率高的获得红旗。

  3、游戏“你争我抢”【详见探究活动】。

  布置作业

  (投影片出示)

  让学生写到作业本上,独立完成作业后,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抓住图画应用题与表格应用题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学*,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新知的学*。整个教学过程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的全过程,通过师生合作学*,使学生学会学*,通过体验形成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渗透转化思想。

  2 、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 、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计算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引入新课

  老师听说一(2)班同学们的计算很棒,今天想请你们把你们最棒的一面展示给在坐的每位老师看不好?请同学们看算式,说得数:

  (1)20+2= 32-2= 35-5= 60+7= 70+5=

  43-3= 56-6= 80+2= 30+9= 15-9=

  (练*过程中重点提问这两题:32-2=30你是怎么算的?)

  师:32-2=30你是怎么知道等于30的呢?

  生: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对,从3个十和2个一,减去2个一,还剩3个十。

  师:80+2=82你怎么想的呢?

  生:8个十和2个一是82

  (2)5个十是()?

  7个十是()?

  30里面有几个十?

  60里面有几个十?(要完成)

  复*小结: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真强,能够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又快准地算出这些题。接下来,老师还有许多难题想考考你,敢接受挑战吗?(敢)仔细听!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当新的学期开始,开学的第一天,说说你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呢?你们是不是最期待老师给你们发新书呢?

  (课件出示:课本的主题图)

  师:看!一(6)班也在发新书!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搬书的过程(先搬来10本再搬来20本)

  师:从图中我们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生:先搬来10本书,又搬来20本书(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一下就发现了这两条有用的数学信息。那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师随着生的提问将问题板书在刚才两条信息的后面,变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两条数学信息和一个问题就编成了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那现在我们一起把这道题读一遍。(生齐读题目)

  三、动手操作,学*新知。

  (一)尝试交流算法

  师:好!同学们,要想算出一共有多少本书应该怎样列出算式呢?谁会列式?

  生:10+20=30(本)

  师:哇?你还直接就说出得数啦!好厉害!那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10+20=30的?

  生:(回答的这位学生回答的计算的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a 、数的方法:10、20、30。

  b 、计算的方法:因为1+2=3,所以10+20=30。

  c 、数的组成:10和20组成30。

  d 、想减算加:因为30-10=10。所以10+20=30。

  e 、10里面有1个十,20里面有2个十,加起来一共是3个十,也就是30。

  生:因为1+2=3,所以10+20=30(预设)及时的把过程板书

  板书:想:1+2=3,10+20=30(板书在算式的旁边位置)

  (二)动手操作,理解算理

  1、动手操作摆小棒

  师:那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和他的算法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在你们的桌上,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小棒,你也可以通过摆小棒来算一算,好了,开始吧!

  (学生动手操作)

  2、展示过程,理解算理

  师:谁来告诉老师10+20是不是等于30呢?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

  (让生自由说自己的`算法,如果有学生说我是通过摆小棒知道的,就提问:那你是怎么摆的呢?左边摆多少?右边摆多少?我们请你上台摆给大家看看,好吗?)

  (让生上展示台上摆出左边有1捆小棒,右边有2捆小棒)

  师:请同学们看着他摆的小棒,左边的1捆小棒是几个十?(1个十)右边的2捆小棒是几个十呢?(2个十),1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几个十呢?(3个十)

  3、结合算理,掌握算法

  师:非常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道算式,仔细想想刚刚我们摆小棒的过程,刚才我们摆了1捆小棒是一个十(板书),又摆了两捆小棒是2个十(板书),一个十和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3个十是30(板书)。

  师:除了用小棒来计算,还可以从我们的计数器上直观看出我们的计算过程!一边演示,一边讲!先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子表示一个十,再在十位上继续拨两个珠子表示2个十,合起来是3个十是30。

  4、举一反三,理解整十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很棒,一下子就解决了我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如果老师再出一道算式,你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呢?

  (边说边在黑板上板书出新的算式:30-20=)

  师:谁算出结果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30里面有3个十,20里面有2个十,3个十减去2个十还剩1个十,1个十是10。(可以请两三名学生说)

  师:说得真好!谁能像他这样说得这么好?

  5、小结方法,揭示课题。

  师小结: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这两个算式,算式中所有的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它们的后面都有一个零)对!像这样的数在数学里我们就叫它整十数,今天我们学*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板书课题),在计算的时候,我们可以直接想每个数的组成来进行计算。你们学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啦!

  四、巩固练*

  1,、摘果子游戏:当说出算式的得数,苹果就会从树上掉下来

  如:30+20= 50-20= 30-10= 60-30= 30+50= 60+20=

  2,、开火车游戏:火车开动,说对算式火车就继续开动。

  50+40= 30-20= 60-20= 70+10+10=

  90-10= 80-20= 40+40= 20+30+10=

  (这种类型的计算对学生来说比较简单,不会开不快,如果你怕时间不够,你可以先进行第5题,再进行此题,但一定要保证第5题上出来)

  3、口算竞赛,抢答题。发现数的规律特点

  3+2= 4+5= 6-4=

  30+20= 40+50= 60-40=

  (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时,只要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减就可以了)

  5、猜一猜,红花后面藏着几

  50+()=90 90-()=30()+()=100

  ()-20=80()-40=50()-()=30

  分组出示,最后一组的时候这样引导,老师要增加难度了,仔细看我出来第三组了哦!

  ()+()=100

  ()-()=30

  先分开引导,再结合引导,最后一口气说出两道题。现在谁能说?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啊?你会计算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凑十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PPT课件,卡纸;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0+2 = 7+10=

  3+10= 10+9 =

  8+10= 10+6 =

  利用10加几的计算,作为铺垫;

  二、新授: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1、出示课本9+几的`情境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小朋友们在操场上干什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课题:9加几

  2、根据主题图“数饮料”中,让学生读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板书:9+4=

  3、请学生代表用自己的方法算出9+4的结果;

  ①点数出结果,让学生上讲台,用手指,算出结果;

  【设计意图】:因为在之前学*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的方法,所以在此处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让学生探讨,没有用小木棒摆,让学生上台展示就可以;

  ②用卡纸出示:9+4= 9+7=

  10+3= 10+6=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上面卡纸的结果,然后观察比较,让他们发现哪一种比较简单,为凑十法的学*做好铺垫;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板书:凑十法

  4、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5、初步练*:

  出示卡纸:

  9+2= 9+3= 9+4= 9+5= 9+6= 9+8=

  【设计意图】:把卡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利用凑十法的方法,上台展示自己的算数过程;学生完成后,让另外几个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上黑板帮他们改正;起到了互评、检查的作用,同时的,还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练闯考:40、41页。

  六、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凑十法:

  9+2= 9+3= 9+4= 9+5= 9+6= 9+8=

  反思:这是一堂公开课,所以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还不错,只是在练*方面做得还不够,时间把握得不是很好,练*方面有点过少。

9加几教学设计6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师一捆带5根磁性小棒,学生各20根)、小黑板卡片(填空题)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知道9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7

  教材与学情分析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学*活动,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初步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通过比较,优化“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通过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找到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3.体会多种计算方法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生)课件、小棒、口算卡片及答案卡片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思考与调整

  一、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导疑导疏

  四、导评

  五、作业

  师:今天,老师想带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lO+8 10+9

  师:刚才口算的这些题,你发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都是10加几的。

  生:得数都是十几。

  师:计算这些题,你为什么这么快?

  生:都是10加几,就能很快算出得数是十几。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数一数。

  学生先独立数,然后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名汇报。

  (二)教学例1:

  师:我们先来看,这些饮料是怎样摆放的?

  生:盒子里有9个,盒子外面有4个。

  师: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盒呢?

  生:用加法。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指名回答)(师板书出算式9+4)

  师:那么,怎样算出9+4的结果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生独立探索并与同桌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到得数的?指名说,然后老师归纳:

  1)点数出结果。(2)从9接着数。(3)从4接着数。(4)圈一圈。(5)凑十法。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算出了9加4得13,那么,哪一种方法最好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凑十法。

  师:大家看9+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1、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用加法解答的9加几的问题吗?

  比如:“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解决提出的问题

  (1)学生自主选择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全班学生进行计算解决问题。

  (2)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算出得数。

  (3)全班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解决的是什么问题,算式是什么,计算时怎样想的?

  1、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2、渗透加法的交换律:

  2+9=5+9=7+9=8+9=

  9+2=9+5=9+7=9+8=

  3、巩固加法交换律:

  1、摆一摆,算一算(P89“做一做”第1题)

  2、直接写得数。(P89“做一做”第2、3题)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4 = 13 9 + 7 = 16

  1 3 1 6

  10 10

9加几教学设计8

  教材分析:

  这部分的知识是学生掌握11-20以数的认识、10加几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的知识和技能是以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将对今后的计算产生直接影响。

  学情分析:

  学生之前认识了20以内的数,并掌握了2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学生既能联系巩固旧知识,又能更好地为学*“8加几”、“7加几”等打下基础。

  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2、通过圈一圈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会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教学评价:

  1、针对目标一,主要采取观察、比较、交流计算9加几,通过观察、比较知道用凑十法进行计算。

  2、针对目标二,注意采用交流性评价和样题评价。通过观察、比较、练*等方法,能准确计算9加几的结果。

  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要求环节一,回忆旧知,情景引入1、复*旧知: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3、闯关成功的我们可以去运动会场了。能快速说出2-9的分成和组成,能正确计算10加几的得数。环节二,提出问题,探索方法1、图片上有什么数字信息?2

  2、箱子里有几盒牛奶?箱子外面有几盒牛奶?

  3、提出数学问题。

  4、列算式。

  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带着问题,观察主题图,说说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时给适当地指导。能找出图片上的数学信息;能提出数学问题;会列算式。环节三,汇报交流,梳理方法课本练*第89页例题。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

  2、画一画,圈一圈,掌握算法;

  3、说说圈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算法;

  4、做一做1题。1、指导学生说算法;

  2、指导学生圈一圈;为什么要这样圈?

  3、指导学生说算法。学生会画,会圈,会算。环节四,对比分析,感悟优法课本第89页做一做第2,3题。说说你的发现。教师指导学生做练*,总结发现:结果都是十几;得数十几中的几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掌握此规律会计算得又快又对。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总结算法: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环节五,体会应用课本练*二十第2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会用凑十法较准确计算。环节六,全课小结,拓展方法学生尝试总结,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凑十法的方法是什么?能说出凑十法即可。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材分析

  9加几的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是在学生已经学*,能熟练计算了10以内的加法和10加几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各种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采用的是“凑十法”来进行加法计算。

  重点

  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

  难点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

  关键

  让学生掌握凑十法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练*。

  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9加几加法的算理,经历9加几加法的计算研究过程;

  2.使学生能正确的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选择自已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分析、综合等能力;

  3.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在发现加法算式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有序的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一、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的歌声真动听,老师想看到你们漂亮的坐姿。哪个漂亮的小朋友给老师介绍一下你们在下课时间玩的游戏,说说当时的心情。好,那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数学世界。

  二、师生问好:小朋友,你们好!

  三、创设情景,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师:猜猜今天老师来我们一(2)班是干什么?其实我是带来一个难题想让咱们班小朋友帮帮忙,愿意吗?

  2.秋游活动,老师买了一些饮料,小朋友帮老师看看?提取数学问题。

  要求:四人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小棒当饮料,把每个人的'想法说给小组长听,在派一名代表汇报。(通过小组合作,能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并且折射出更多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3.汇报

  生1:一个一个地数;

  生2:从9接着数;

  生3:凑十法(9+4=13生一边说师一边演示课件)

  …(多个小组汇报)

  4、让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从而优化算法。

  四、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师:刚刚美猴王一直关注着我们小朋友,觉得学*很有趣,他也要与我们一起研究数学问题。瞧!你想到数学问题了吗?(出示9个桃子,8个苹果,6个梨的图片)。

  1)生:桃子和梨一共有多少?

  梨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桃子和苹果一共有多少个?

  2)选择你喜欢的问题解决。

  指名汇报:生1:我解决…9+8=17,我是这样想的…

  生2:我解决…8+6=14,我是这样想的…

  …

  (练*稍有梯度,照顾到学有余力的学生。同时让知识更具系统性)

  2.小结揭题:今天我们创造了什么数学知识?(9加几)

  师:现在小朋友用自豪地语气说说你都会9加几。

  老师祝贺你们研究成功,这节课满意吗?不过有一点点美中不足,黑板上的算式有点乱,谁有办法?

  9+9=18 9+4=13 9+5=14 9+7=16

  9+8=17 9+3=12 9+2=11 9+6=15

  1)有序的排列;

  2)找规律:(加数与和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五.课后作业

  这节课我们帮老师用数学方法解决了饮料问题,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在小朋友的*时生活中有9加几的数学问题吗?把它记录下来,作成数学知识小卡片。

  六、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是本着以下几个理念进行地:首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数学知识又能为生活而服务,感受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追求算法多样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水*。课堂实践中不乏有精彩的火花,例如:有学生在计算9+8时会这样计算:9可以分成4和5,8可以分成3和5,先算5+5=10,再算3+4=7。同时又应该看到算法优化的重要性。

  第三,在练*设计上,注重人文,面向全体,让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都有兴趣参加练*,并且选择适合自己学*能力的问题。还要深入挖掘教材,把简单的数学知识升华到数学思想的高度。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学资料】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明白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在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为10加几的转化思想,培养动手操作潜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惯。

  【教学重点】

  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关键】

  把9加几转化成10加几。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小棒、游戏用品。

  学具:小棒20根、圆片20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这天,钱老师想带一(1)班的小朋友去参观运动会,在出发之前让我先来考考你们。

  1.对口令。

  复*2、4、5、8等数的组成。

  2.10加几的加法。

  10+110+210+310+410+5

  10+610+7lO+810+9

  师:这些都是几加几的算式?

  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咱们出发吧!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

  师:我们来到运动会场的一角,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分别有多少人参加?先小声说给自己听,再举手汇报。(指名回答)

  小结:运动会场里有运动员和裁判员,赛跑组有6名运动员,跳绳组有3名运动员,踢毽组有9名运动员,跳远组有7名运动员。

  2.试着说说想法。

  师:服务队的小朋友为运动员买了一些盒装饮料,纸箱里装了几盒?散的有几盒?你明白共有几盒饮料吗?(指名回答,板书算式)

  师:你是怎样算一共有几盒的?(指几名学生发表看法)

  学生中有可能出现的几种状况:

  (1)1、2、3……12、13依次数。

  (2)从9数到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13能够分成9和4。

  (5)先捡一盒放进箱子里,再想“10+3=13”

  3.得出最佳方法。

  师:小朋友,你们可真会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的好加法,那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最好呢?为什么?

  师:几种方法都很好,但是依次数比较麻烦,9和4合起来是多少一下子很难想出来,先看纸箱本来能够装几盒,这时还是要先把它变成10盒再来想,10加几比较简单。(演示凑+过程)为什么要拿1个放进纸箱里呢?

  我们能够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解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板书:)

  我们的想法在思维图上一目了然。

  4.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往运动场上看一看,你能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呢?先问问同桌,比一比谁提得多,老师有奖品。

  (指名提问题,并发给奖品)

  师:刚才小朋友提的问题真棒,我们来共同解决它。

  (单独出示踢毽组和赛跑组)问:踢毽组和赛跑组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6=”)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绳组)问: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9+3=”)

  (展示凑十过程)画思维图,

  (展示踢毽组和跳远组)问: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多少人?

  (指名列式,说怎样想的,板书算式9+7=16)

  5.归纳算法特点。

  齐读算式。问:算式有什么特点?第一个加数是几?我们叫它9加几。

  师:我们是怎样算9加几的呢?都是把9加几变成10加几来算的`。(用箭头将算式和10加几连起来)

  边画边说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算得数。学生齐说后同桌拍手说顺口溜。

  6.动手操作。

  (1)摆小棒,“左边摆9根红色的,右边摆3根黄色的,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根小棒?”(实物展示台出示)

  (指名列式)师:说说怎样想的?(学生说后,展示移小棒,圈小棒)

  (2)摆图片,“左边摆9个红色的圆片,右边摆7个黄的圆片,怎样算一共有几个圆片?”(指名列式)“说说怎样想的?”

  师:把你想的过程在书上填思维图。(指名报答案)

  三、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游戏:摘苹果。

  引导学生观察得数的特点:(先小声说给同桌听)

  9+1=109+2=119+3=12

  9+4=139+5=149+6=15

  9+7=169+8=179+9=18

  小结:(1)结果都十几。(2)得数十几中的几比第二个加数少1。

  问:这个“1”哪儿去了?掌握这个特点,我们就能又准又快地计算9加几的加法了。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请小朋友帮忙解决。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苹果。

  (大屏展示15个苹果)问:一共有几个苹果?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3.数鸡蛋。

  (大屏展示鸡蛋图)指导观察:一个鸡蛋箱能够装几个鸡蛋?此刻已装有几个了?问:一共有多少个鸡蛋?怎样又快又准地算?(展示移入一个鸡蛋的过程)

  4.数蛋糕。

  (大屏展示蛋糕图)师:一个箱能够装几个蛋糕?箱子里有几个蛋糕?外面呢?怎样算?(指名列式)(演示凑十过程)

  五、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师:这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解答这些题比较简便的方法该怎样想?(学生能说多少说多少)

  师:对于这些题目,先想到9+1=10,再把第二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数,这种方法叫“凑十法”。“凑十法”十分重要,在以后的学*中还要经常用到。

  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96~98页的资料,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其他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学目标。

  由于一年级儿童认知结构里具体思维是主要特点,他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印象才深刻,才能运用自如,迁移到8加几、7加几、6加几等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关键在于启发学生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凑十法”的思考过程(即为什么用“凑十法”和如何用“凑十法”)是本节课的难点。

  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突破教学难点,把握教学重点,又能让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呢?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尤其重要,一年级学生思维缺乏独立性,容易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所以我很注意让一切教学活动都有利于学生尽快地构成探索性学*模式,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的陈述,都就应理解课堂中其他人的提问、反诘和推敲,让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潜力和创新潜力。

  运用主题图培养学生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年级上学期让学生提问题有必须的难度,因此教师需进行引导,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已知和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和潜力,让学生在自提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放在突出的地位。

  基于以上所述,我着眼于新旧知识的联系,放手让学生探索学*,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首先,在带着学生走向新知之前,再现与新知有关的原认知,复*数的分解和10加几的知识,为将9加几转化为10加几作铺垫。

  其次,仔细观察,用心探索。

  教学中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举例,学生模仿的消极被动状况。以学生群众的自主观察讨论为主旋律,由学生在主题图中发现数学问题,独立思考与群众讨论,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报告自己或小组研究的结果,表达自己的见解,促进数学交流。

  大屏幕显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自己观察到运动场上有哪些比赛小组,他们各有几位运动员。小组讨论能够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紧之后小组讨论,汇报本小组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列出9加几的算式,再在一齐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运用动画操作,启发学生找到最简便的方法──“凑十法”计算。这样就抓住教学重点,学生自己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索解决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智力的起点,在引导学生归结算理时,我先让学生摆小棒和圆片,再填写思维图。然后学生小结算法,齐读算式,发现共同点,教学顺口溜: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

  再次,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用一个摘苹果游戏,调节学生注意方式,巩固9加几的知识,按规律整理算式,排列算式,观察得数特点,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最后,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观察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潜力;数鸡蛋、蛋糕是运用“凑十法”于实际生活中,进一步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知识的用途。

  本节课的板书设计主要揭示出9加几的算理,融入转化的学*方法,既突出了重点、难点,又布局合理美观。

  总之,这节课透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用心探索,学*气氛活跃,充分体现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第一关)

  2、复*(第二关)

  3、复*(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1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题卡、自制学具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快乐的数学课堂啦,我们已经认识了1—20的数字宝宝,还知道可以用数字宝宝解决一些问题,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做几道算术题,看看同学们能不能算得又快又正确!!

  1、(出示课件)做填空题和计算题,采取开火车的形式。

  小结:十加几就等于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同学们真了不起,计算题做的又快又准确,小猴聪聪奖励大家,拿来一些桃子,我们看一看,你能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提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呢?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啊?怎样列算式呢?谁能说一说?

  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9 + 4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请同学们用小卡片摆一摆,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教师巡回指导。

  3请学生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聪聪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猴聪聪的'菜园里收获了两种不同的萝卜,怎么算出一共有多少个萝卜?怎样列算式?

  板书:9+6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6分成(1)和(5),9加1等于10,10再加6等于(15)。

  小结:像9+4、9+6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

  让我们运用凑十法来解决两个小问题吧!

  1、想一想,算一算。请学生说算法

  2、发题卡,学生独立计算,订正答案。

  3、游戏《找朋友》

  (五)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五、作业

  课本89页第1题,第3题

  六、板书设计

9加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新授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①点数出结果。

  从9接着数。

  从4接着数。

  ②推算出结果。10加4等于14,9比lO少1,所以9加4等于13。

  ③用“凑十法”计算出结果。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解决“踢理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5、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9加几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算法;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会选择有用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练*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础上灵活运用计算解题问题,提升思维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学生在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灵活解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复*旧知

  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设计意图】设计口算的练*题目,帮助学生复*已经学*过的计算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后面的学*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动态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1)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根据教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需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2.静态情境,观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交流,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9加几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9加几教学设计1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通过创设“热闹的运动会场”这一情境,让学生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初步认识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上课开始时,我出示了主题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再根据图意列式,学生很快列出了“9+4=13”,接着,我让学生“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把9把放在心里,往后数了4个,就是13。

  生2:我是看出来的,幼儿园的时候我就会了。

  生3:我用手指算出来的,10个手指不够算,我再拿出3根铅笔一齐算。

  生4:摆小棒,先摆9个,再摆4个,一共是13个。

  生5:把9分成5和4,把4分成2和2,5+2=7,4+2=6,7+6=13。

  生6:我会算9+5=14,所经9+4=13。

  学生说出了6种不同的计算方法,但没有一种是教材上要求的“凑十法”,正当我对要不要引导出“凑十法”感到举棋不定时,两个学生说出来了,确实让我心头一震,欣喜万分。

  生7:把4分成1和3,9+1=10,10+3=13。

  生8:把9分成4和5,5+5=10,10+4=14

  面对如此聪明,肯动脑筋的学生,我深感学生的潜力不可估量。

  教后记: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但学生的方法往往不是最简便的,有时导致速度很慢,面对多而杂的计算方法,学困生还可能会看得眼花潦乱,不知所以,导致一种方法也没掌握好,所以,我个人认为教师适时地强调“凑十法”的好处还是有必要的。

  8、数学9加几教学的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针对教材内容、学生特点、课标要求,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转化的数学思想。

  为了更好地落实以上目标,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系统化和组织化,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和概括,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等各方面均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例题“9+4”时,我不忙着具体分析,而是先唤醒学生已有经验,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思维得到**,众说纷纭:“我是摆小棒看出来的”;“我是一个个数的”;把9放在心里,往后数4个,得13”;“9+1=10,10+3=13我是听妈妈说过的”。当学生说到这里我顺其自然地说:“你说得真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方法吧。”在学生“唧唧喳喳”之后,我就“言归正传”,隆重推出“凑十法”。从摆圆片学具“凑十”到摆小棒“凑十”,然后配上示意图一味地向学生介绍“凑十法”;最后让学生运用“凑十法”反复练*,非常详尽,自我感觉上得还不错,从学生的反馈中也看出学生大部分会用这种方法来计算“9加几”的计算题了。

  这节课中存在很多不足,在教学中材料的提供应更开放,不要过度的强调凑十法,该放手时就放手,该点拨时要及时重点点拨,不能一带而过。在根据学生列的各种算式,找规律这一部分我的点拨不够到位,这里不仅要让学生知道

  和的十位上都是1,1就是10。还要让学生明白第二个加数给9一个变成10,和的个位上少1,例如5变成4等。在原有的教案中我也设计了这一环节,但在教学中由于我的课堂掌控能力还欠火候,没能处理好。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课堂的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千万不能“拔苗助长”,使每一个环节处理得更加到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这样才会使学生学会数学,热爱数学。

9加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3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因此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力争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和动机。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注重亲历性,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目标

  1、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在发现多种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让学生在互相交流解题思路的过程中,理解算理,初步学*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评价他人意见的*惯。

  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正确计算。

  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20根小棒;教学课件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趣引入

  1、调动积极情感、激发学*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参加过运动会吗?都参加过哪些项目的比赛?获得过哪些好成绩呀?

  2、引导观察课本插图

  师:胜利小学的小朋友也在开运动会,让我们一起过去瞧瞧!(课件展示课本第96~97页的运动会场景图)

  师:从画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运动项目?

  二、合作学* 探究新知

  1、从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运动会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学校里为了让小朋友们增加能量,补充体力,让后勤部给全校小朋友每人分发一瓶饮料,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9加几]教学设计》。分了以后发现还多了一些。(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左下角的饮料)小朋友你知道共多出了几瓶?能用算式来表示吗?(得出算式9+4=13)

  2、探究进位加的算法

  (1)分组操作明理

  a:提出操作要求

  师:9加4等于13,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小朋友先自己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思考过程,然后小组里面交流一下。

  b小组学*研究(教师巡视)

  (2)组织全班交流

  如:a 9 + 4 = 13 b 9 + 4 = 13

  1 3 3 6

  10 10

  c 9+4=10+4-1=13

  、、、、、、

  3、把上述方法适当归类、从中渗透数学思想。

  如方法a是拆小数分大数,而方法b是分大数拆小数它们都可渗透“凑十”的思想。

  又如方法c则可渗透多加了要减的数学方法。

  而方法a、b、c他们又都是把新学的知识转化成旧知来计算的,可以渗透转换的数学思想

  4、寻找适合自己的'算法

  师:比较这些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5、试一试

  师:那么9+3、9+7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小棒用自己的好办法去算一算。

  学生通过操作活动,独立完成练*。

  7、小结、揭题

  师:小朋友你发现了吗,今天的这些加法算式跟我们以前学的有什么不同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概括:这些都是9加几的加法,并且得数都超过了10,我们把它们叫做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9加几)

  三、巩固应用 发展思维

  1、挖掘课本资源提出新问题

  (1)引导再次观察画面

  师:刚才我们发现运动场上有跳绳、跳远等很多比赛项目,那么参加这些项目的各有多少人呢?

  (2) 小组合作提出要解决的问题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能提出哪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小组讨论一下!

  (3) 师整理并展示学生提出的问题。

  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

  (4) 解决问题。

  师逐题提问:算式是什么?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书中练*(做一做第二题)

  师: 激烈的比赛已进行很长一段时间,这时后勤部又及时地送来了点心,每人分发了一只鸡蛋还有一块小蛋糕。结果又多出了一部分,请小朋友看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并算出它们分别多了多少?

  3、、探索规律、发展思维。

  师:在刚才的学*中我们已认识了几道9加几的进位加法?除了这些还有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出示做一做的第三题。

  9+5= 9+2= 9+9= 9+4=

  9+8= 9+6= 9+7= 9+3=

  (1)独立填写得数

  (2)指几名学生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秘密。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接着第4种发现提问:你知道少的那个1到哪儿去了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堂作业。

  适当选用课堂作业本及书中练*的部分内容。

9加几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学数学的意识。在学*中互相带动学*心理水*的提高。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有一场生动有趣的运动会正在进行,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开始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和几组成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大家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踢毽子9人,跑步6人,跳远7人。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7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外作业:把你算9加几的方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我没有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9加几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P96、98页内容。

  教学目标 :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

  一、激发兴趣,复*铺垫

  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你们想去参加吗?要想参加,就得先过两关,下面就让我们闯关吧。(采用闯关的形式复*1和几组成几与10与几等于十几的*题)

  2、师:我们顺利地闯过了两关,赶快到运动场去吧,那里的运动会已经开始了!(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二、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师:运动场上的比赛热闹极了,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你最喜欢哪个比赛项目,数一数每个项目有多少人? 生:我最喜欢跳绳的,有3人参加?

  (3)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送走了了一些,请仔细看一看,还有多少盒没送?

  生:还有13盒没送。

  (4)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各级汇报。学生们有的用点数法,有的用接着数的方法,也有的用凑十法等多种计算方法)

  (5)师总结:同学们可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的?

  提问:要算有多少盒怎样列式?(板书:9+4)

  师:今天我们来研究9加几。(板书课题:9加几)

  师:9加几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请一名学生操作,教师引导语 言: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式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和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3、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如:运动会上有9个踢毽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毽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列式算式后,学生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1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练*巩固提高。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图意,并动手圈一圈,再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会计算9加几的算式吗?请说出几个9加几的算式并说说怎样计算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是什么?(9加几)同学们想到了许多的方法。其中的“凑十法”能让我们计算得更快。

  板书设计:

  9加几

  9 + 5 = 14 9 + 7 = 16

  141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会数学地思维,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重点。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要注重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些,在以上教学片断中得到了较好地体现,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时时闪烁着创新思维的火花。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数学的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营造*等、开放、操作、交流的学*氛围,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才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9加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9加几教学设计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进一步熟练进位加法的算法;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会选择有用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二)过程与方法

  在不同形式的练*内容中运用“9加几”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并在原有基础上灵活运用计算解题问题,提升思维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学生在掌握了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进一步运用所掌握的计算技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初步的推理,充分感受计算学*的价值和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熟练运算技能。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中,能够巧妙地利用推理等方法灵活解题。

  三、教学准备

  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复*旧知

  课件出示一组口算题目,学生进行抢答,个别题目请学生叙述算法。

  【设计意图】设计口算的练*题目,帮助学生复*已经学*过的计算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为后面的学*进行铺垫。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1.动态情境,激发已有经验。

  (1)课件以动态的形式呈现问题情境。兔姐姐已经拔了9根萝卜,兔弟弟又送来了2根萝卜,问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2)请学生根据教师叙述,重复问题情境,并找到情境中已知的两个条件(已经拔了9根萝卜和又送来了2根萝卜)以及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根萝卜)。

  (3)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拔了的9根萝卜是一个部分,又送来的2根萝卜是另一个部分,求它们的整体,需要把两个部分合起来。

  (4)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2=11(根)。

  2.静态情境,观察整理信息。

  (1)课件出示情境图。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找到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

  (3)学生共同交流,找到两个条件(小熊已经摘了9个桔子,还要再摘6个)以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小熊一共摘了几个桔子)。

  (4)引导学生分析两个已知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通过交流得出已经摘的9个桔子是一个部分,还要摘的6个桔子是另一个部分,要求的是它们的整体,用加法来解决。

  (5)请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9+6=15(个)。

9加几教学设计8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8—79页,例题,“试一试”及“想一想”。

  教材分析:

  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是以后学*加、减计算的基础。编排上加减法穿**行,先教学9加几,再教学十几减9。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学*的关键,学生理解、掌握了9加几和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就可以把他迁移到后面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

  9加几,既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有时学生学*十几减9的基础。9加机几的例题,教材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和生活经验自主探索算法,通过对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摆一摆,进一步理解9加几的算法。教材通过“想想做做”日报法学生掌握9加几期于几个算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巩固练*,结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里理解计算9加几的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鼓励算法多样化,树立创新的有意识,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相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不同算法的交流、体会和比较,提出可以用“凑十法”计算,掌握“凑十法”的思维过程,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思考、归纳“9加几”的计算规律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

  老师带来了一些动物图片,请大家仔细认一认,它是什么动物,并说说它最喜欢吃什么?(课件出示动物图片)

  长颈鹿狗猫啄木鸟熊猫猴子

  今天猴妈妈出门了,给小猴子留下了一些桃,(出示图片)这么多呀!可把小猴乐坏了。

  2、小朋友们:盒子里有()个桃子,外面有()个桃子,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个桃?生:盒子里的桃比盒子外面的多多少个?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今天我们先帮小猴算算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你会列式吗?(指名回答,3人左右。)

  9+4=1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2、同桌之间边摆边说。

  3、指名实物展示(教师注意在边上点拨)

  注意:别的小朋友发言时,你要仔细听,有问题等他说完后再提行吗?

  (1)数一数的方法:9,10,11,12,13

  (2)把9看成10:10+4=14,所以9+4=13

  (3)从4里面拿1给9,9成10,10+3=13。

  师:9和几凑成10?4被分成几和几?(板书9 + 4 = 13)

  1 3

  10

  为什么把9凑成10?真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你真聪明,同桌把这种方法再说一遍好吗。

  (4)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若有从9里面拿6给4大方法出现,一定要和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进行比较,强调想的都不错,但从4里面拿1给9的方法更简单。)

  4、那小猴是用什么方法算的呢?一起来看。

  (声音、动画)

  哪些小朋友的方法和小猴的想法一样?

  小结:刚才通过小朋友动脑筋、摆小棒,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来算9+4,你最喜欢用那种方法呢,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二、试一试

  1、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的方法来算一算,看那些小朋友学的最认真!

  9+5= 9+7=

  你喜欢那一题就用小棒摆那一题,再到书上填得数。

  指名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说时师板书:

  9 + 5 = 14 9 + 7 = 16

  1 4 1 6

  10 10

  这三道题目都是先想9和几凑成10,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凑十法”(板书)

  三、拓展练*

  1、小朋友学的这么快,小蜻蜓和蜜蜂也来参加你们的游戏。

  你能用圈一圈的方法来凑十,再算出结果吗?

  全班交流。

  揭题:今天我们学*了9+4 9+5 9+7 9+2 9+9,它们都是(板书)9加几。

  2、小猴也给大家带来了3组有趣的题目,如果能发现里面的小秘密。小猴就会带大家去游乐园游玩,想去吗?

  出示第一组题,指名计算。

  9+1+2=

  9+3=

  比较上下两个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呢?(答案一样,3可以分成1和2)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凑十法”也可以用连加的方法进行计算。)

  出示第二组题目

  9+1+5=

  9+()=

  出示第三组题目

  9+()+()=

  9+()=

  3、进入游乐园

  首先我们来玩一玩碰碰车,不过碰碰车里也有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我们来看一看。

  动画:9和其他的数字碰撞,你能说出他们加起来等于几吗?

  4、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海洋生物——鲸鱼(动画:小朋友们好,想不想算算我身上的口算题呀!)

  (1)独立计算

  (2)把它们比一比,你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学生大胆的说。)

  5、这里还有一些小朋友呢?,他们在干什么呀!

  你能说出这幅图的意思吗?能求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谁来说?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和小动物们玩的开心吗?你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9加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潜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

  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贝贝一齐学*吗?

  我们看看贝贝遇到了什么难题?

  贝贝想到果园里面摘桃子,在果园门口,碰到了看管果园的大象先生。(课件出示:大象,“要想进去,就得先过我这几关”)我们和贝贝一齐闯关,好吗?

  第一关:

  对口令,合成10

  第二关:

  10+2=

  10+5=

  10+7=

  10+8=

  9+1+5=

  第三关:果园里有这么多的桃子,你看看画的这个大括线和问号,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不说答案列算式。9+1又放了一个,怎样列式?9+2……这些都是根据桃子图列的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了的?

  这天这节课周老师和大家一齐来学*9加几(揭示课题:9加几)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贝贝在大家的帮忙下,来到了果园,他看到那么多桃子,可开心了,于是拿来了一个盒子,看看能放几个桃子?

  盒子里面有几个桃子?盒子外面呢?你能提出一个与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要算一共有几个桃,怎样列式?(9+4)

  三、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9+4等于多少呢?

  (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把9看成10,10+4等于14,多加了1,再减去1,14-1=13(板书)

  生:盒子里还能再放一个桃子,就正好是10个,10再加外面的3,就是13

  生:从4里面拿出1个给9,9加1是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课件演示)

  把4分成1和3,9和1合成10,10再加3就是13(生边说,师同时板书)

  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把这种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1和3是怎样来的?4能够分成2和2,为什么偏偏分成1和3呢?)因为9和1能够凑成10,第二种方法我们能够给他起个名字——凑十法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

  四、优化算法

  1、贝贝很高兴采到了桃子,又去果园后面的小花园里采了一些花,红花几朵?黄花几朵?你会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

  先圈出10朵再计算,红花向谁借变成10朵呢?7能够分成1和几,请你把这个分的、圈的、想的过程填到方框里。

  (为什么只把7分成1和6,不分成2和5,3和4呢?)

  看大数9,小数7,把7分成1和6,9和1合起来是几?10加6又等于几?

  编写儿歌让孩子一齐说: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来做,最后加上剩下的数。

  2、贝贝拿着花、桃子,准备回去,门口有正方体挡住了路,贝贝也学会了凑十法,你会把心里的想法填到方框里吗?

  3、贝贝觉得凑十法很好玩,又拿来了小棒玩。左边几根,右边几根,先列式,然后请小朋友先圈出10根,再进行计算。

  五、强化练*,巩固提高

  1、大象表扬贝贝聪明,送给他两张门票,但是,贝贝要把门票背后两道算式之间的小秘密找到,才能得到。我们一齐来看看,课件出示。(男女生分别报答案)

  (想想做做第3题)

  生:上面这道题就是我们做第二题时想的过程。

  2、贝贝感谢大家帮忙了他,但是这时候小蚂蚁也来凑热闹,准备出题考考贝贝,你们愿意继续帮忙贝贝吗?(开火车说)

  3、先自己动手在书上写写答案,并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想想做做第5题)

  六、全课总结

  这天学*了什么?

9加几教学设计1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进行加法。今天有学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9加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进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3、6、8

  四、知识拓展:

  1、小结:夸大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7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凑十法)

  2、出示课件:题目小结

  五、练*巩固

  1、数学游戏:找朋友

  (1)课前给一些同学发数字卡片,说明游戏规则:一位学生手拿卡片9+站在讲台上说:“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的同学轮流跑上台说:“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说算式并解答。

  (2)开始游戏。

  2、作业: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书设计:9加几(凑十法)

  9+4=139+7=16

  课后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数学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过程。

9加几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点:

  使学生在寻找、发现、讨论、比较的基础上,理解掌握凑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展示屏、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正在开运动会,大家想参加吧要想参加,就得先闯过“小精灵”的两关。(10组成的练*)

  (1)首先请看,“聪明树”上的这些题你们会做吗

  (2)接着,我们来到“智慧山”,每座“智慧山”上都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这三个数的和是多少

  我们顺利过关了!大家快到运动场去吧!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前教师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情景,再现旧知,为学*新知识做了铺垫,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积极性。)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出示校园运动会的场景图)

  看!运动场上可热闹呢,比赛正紧张地进行着,请仔细看一看,同学们都参加了哪些比赛项目

  师: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学校服务队为他们准备了一些饮料,仔细看一看有多少盒饮料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生:讨论汇报。

  师: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出示课件)有的同学用点数的方法,(逐盒闪烁),从1盒、2盒一直数到13盒;

  有的同学从9盒接着数(先9盒一起闪动,再逐一闪动),10盒、11盒、12盒、13盒。

  还有的同学是这样想的:(课件显示从外面放进箱内1盒的动作)。先把箱子外的1盒放到箱子里面,使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剩下的3盒,就是13盒。

  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

  师:看来小朋友不但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而且还能从别的小朋友那里学到不一样的方法,很会学*。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怎样计算9加几。

  2、探究算法

  师: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

  板书:(9+4)

  9加4该怎样算呢

  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请1位小朋友在展示屏下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板书:??? 9? +?? 4?? =? 13

  (学生尝试结合板书完整说一说操作过程)

  谁能说说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多抽几名学生说)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儿童思维的形象性形成了一对矛盾,解决这对矛盾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操作。这一教学环节通过教师示范操作,学生的模仿操作、初步感知“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并让学生叙述操作过程,及时内化计算方法,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3、提出并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

  出示书93页红花图,3题

  老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出示:

  9+3 9+7 9+6……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内容(板书课题“9加几”)

  (3)教学例2

  怎样计算9+3得几呢请小朋友利用手中的小棒来摆一摆,算一算,然后轻轻地告诉你的同桌,你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请2位同学有条理口述计算过程)

  (4)教学例2的“9+7”进一步巩固“凑十法”。

  师:孩子们,你们能用刚才的方法计算9+7得多少吗

  请你们用手中的红花和黄花摆一摆,摆好后再移一移,算一算一共有多少朵花

  学生独立操作,请一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操作,并叙述计算过程。

  (本环节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演示,口述“凑十法”的过程,使具体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儿童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学*重点不断得到强化,难点逐步得到突破,教学目标随着教学的进程准确到位)

  三、巩固练*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的第一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的第二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小猫钓鱼

  (课件出示)(如9+5 9+2 9+7……)

  每条鱼身上写一道算式,几个鱼缸上分别写出得数。老师以开火车的形式让学生练*。

  4、比赛“摘葡萄”

  根据班上人数确定葡萄数量(葡萄上分别写上算式9+1? 9+9? 8+6? 7+6……)

  然后分组比赛,哪一组先把葡萄放在正确的盘子里为胜(盘子写上得数)

  (练*的题目紧扣目标,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并注意了全班参与,扩散了学生思维。最后一个练*“摘葡萄”中老师有意让学生尝试用凑十法计算8+6、7+6,鼓励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对凑十法进行认识,为后续学*作好铺垫。)

  反思

  “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新课程标准》对于低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求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提倡算法的多样化。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这一教学内容是20以内进位加的第一课时,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为了上好本节课,达到预期的`学*目标,我将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复旧引新——探索新知——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一复旧引新

  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我利用课件创设情境,通过“小精灵”出的2组题,复*了数的分解,“1和几组成几”与“10加几等于十几”的*题,为接下来学*“9加几”作好铺垫,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兴趣。

  二探索新知

  因为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难点所在,所以,我又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个层次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计算“还有多少盒饮料”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

  第二个层次是探究算法。首先,是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突出凑十法的教学。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代表箱子外的4盒饮料,箱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10盒呢(1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面的4盒)。我们就从右边4根小棒中拿1根到左边9根中凑成10……通过操作、观察、口述操作过程。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保证了在进位加法中的有效迁移。

  第三个层次是鼓励孩子们看图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逐步熟练“凑十法”。通过学生独立操作学具技术9+3= 9+7=让学生把操作、思维、语言融为一体,达到在操作中初步理解算理的目的。

  三巩固提高

  为了让枯燥的技术练*变得生动有趣,我设计了“钓金鱼”、“摘葡萄”游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既强化了新知,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内化了所学知识。最后“摘葡萄”游戏中出现的“8+6、7+6”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继学*作好方法上的铺垫。

9加几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算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与他人交流算法。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导入:同学们,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想不想去?(出示公园图片)别急!公园管理员刚才告诉老师,只有完成智慧屋里的题才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出示智慧屋图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智慧屋里的题,大家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啦,高兴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仔细观察,你发信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提问,针对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师:“一共有几只鹅?”怎样用算是表示呢?

  (生可能说:9+3=并追问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9+3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摆一摆、数一数或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自主探究9+3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能说: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我是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3个就是12个。

  生:我是从3只里拿出1只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2只就是12只。

  (教师适时鼓励表扬)

  师:大家开动脑筋用数数、接着数、凑十的方法,计算出了9+3=12,真了不起。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下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同桌活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算出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鹅。快那边的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请你们帮忙两道题,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啦!(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好朋友帮忙,算完后把你的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自主探究)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道题中9表示什么,2呢?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

  (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三、课间活动

  师: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了的好孩子 ,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一定会对你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你们高兴吗?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一七说歌《数字谣》吧!

  (师生一起说《数字谣》)

  我们要向童谣里说得那样去做,一定会成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四、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同学这么聪明,不远处的花丛中小蝴蝶已排好队要靠靠大家呢,你们看!(出示小蝴蝶图)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能!)谁先来?

  师:为什么要3+9,9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师:小蜜蜂也不服气了,看它们也排着队伍赶来了,谁来接受挑战?

  (方法同蝴蝶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狭小蝴蝶和小蜜蜂不敢不服起了!你们看它们还表扬大家呢!

  师: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探究到这么多算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算式的.相同点,引出课题,教师并板书)

  对!今天通过数学游艺活动学*了9加几的算式,下面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谁来当小考官,也出几道9加几的算式。

  (学生出算式并自己解决)

  师: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多多,瞧,小河边上多热闹呀,告诉大家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发言)

  师:接下来,我们在小河边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找朋友,学生出示相应数字卡片)

  五、 畅谈收获:

  数学游艺活动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都开动了脑筋,并获得了许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这捷克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课下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好朋友听,说给你的同桌听、说给爸爸妈妈听。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乘智慧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9加几教学设计14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师一捆带5根磁性小棒,学生各20根)、小黑板卡片(填空题)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知道9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

9加几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凑十法”。教学难点: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 填空 9+()=10 9+1+1=( )(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 (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 10+7=( ) 10+2=( ) 9+4=( ) 9+7=( ) (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目标

  ①自主学*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学*课本96、97页的内容,根据课本上的运动会场景,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小组之间互相交流,探讨,教师参与其中,及时帮助。)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帮助、质疑问难。

  2、全班展示。

  (1)问题与算式展示

  生1:有7人跳远,有3人跳绳,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3 =

  生2:有3人跳绳,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3 + 6 =

  生3:有6人跑步,有7人跳远,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6 + 7 =

  生4:有7人跳远,有9人踢毽子,一共有几人?算式是:7 + 9 =

  生5:有9人踢毽子,有3人跳绳,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3 =

  生6:有9人踢毽子,有6人跑步,一共有多少人?算式是:9 + 6 =

  (2)算法展示 以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为例

  a、点数法: 1 2 3 ┄┄ 13,一共有13盒。

  b、接数法: 箱子里有9盒,从9开始,接着数,9 10 11 12 13,一共有13盒。或456 7 8 9 10 11 12 13。c、凑十法: 9放进1凑成10,10 加3得13

  (3)师:大家真棒,想出了这么多方法,那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三、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

  四、拓展延伸。

  1、开火车口算。

  2、练*十七第1题 根据图意列算式,巩固9加几的计算方法。

  3、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9加几》教学设计9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

  教学目标:

  1、在交流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各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到算法的多样化。

  2、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3、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用“凑十法”口算9加几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点: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十法”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师、生)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与时间师生互动流程 思考与调整

  一、猜数激趣,引入课题

  二、体验9加几的算法

  三、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口算

  1、出示P90 第一题

  (1)出示左边一幅图,让学生看一眼。,

  ①生猜:感觉有多少人?

  ②生数

  (2)看图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绵羊?

  列式:9+7

  2、揭题:9加几的练*课

  1、生独立算9+7=?

  2、交流:你是怎么算的?

  3、比较: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得出“凑十法”比较方便)

  1、出示P90 T2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组题来算算。

  生独立算,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②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③观察这两组题,你发现了什么?(初步体会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时,得数也随着变化)

  2、出示P90 T3

  ①学生独立口算

  ②全班交流:选几题指几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3、出示P90 T4

  (1)出示第一幅图

  ①学生看图编一个数学小故事。②生独立列式计算③交流算法

  ④你能从图上发现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提出数学问题)

  ⑤自己给自己提一个数学问题,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4、出示P90 T5,

  先弄清题意,再填“>、<、=”。

  作业设计: 1、课堂作业本

  板书设计: 练*二十 凑十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能力,逐步学会有条理的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凑十法”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色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课前小热身:开火车说10的组成。

  师:同学们火车开的真快,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带来了一颗苹果树,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啦!你只要说出算式的得数就能把苹果摘下,谁来说一说,你想摘哪个苹果?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9+1+2= 9+1+5= 9+1+8=

  刚才我们一共摘了几个红苹果?几个绿苹果?现在,老师用红磁铁代替红苹果,将它呈现到黑板上,老师边摆你们边数。用绿磁铁代表绿苹果,摆几个?

  二、新授。

  (一)观察主题图,收集信息。

  师:仔细观察这幅图,谁能用3句话来说一说图的意思?(2个学生说)

  预设:左边9个红色的吸铁石,右边3个绿色的吸铁石,一共有几个吸铁石?

  (二)教学算法。

  师:求一共有多少个吸铁石?怎么列算式呢?

  预设:9+3=

  (师板书出算式9+3)

  师:这个算式怎么算?请同学们先自己探索,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预设1:数一数。(师追问:你是怎么数的?)

  预设2:用计数器拨一拨。(师追问:用计数器怎么拨?)

  预设3:12分成9和3,所以9+3=12。(你是用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预设4:把3分成1和2,9和1加起来是10,10再加2是12。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9+3=12。这么多方法中,你觉得哪种方法最简便?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么多方法中,这个同学是怎样计算的?请你再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追问:为什么要这么算?

  预设:因为9和1可以组成10,10再加上2就是12。

  师: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谁再来说一说。小结:也就是说我们看到9想到1,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再加2得12。(师引导说,请个别学生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请个别学生说,男生女生说,全班说。)

  (三)巩固新知。

  师:如果再加两个绿苹果,你也能用3句话说一说吗?(1个学生)

  预设:左边有9个红苹果,右边有5个绿苹果,一共有几个苹果?

  师:怎么列式呢?师板书:9+5。怎么算?(请个别学生说后,全班一起说。)这两道题都是把9凑成10进行计算,这样的方法叫做凑10法。

  师:现在小棒也来参与我们的课堂了,观察这幅图,列出加法算式,用凑10法算一算。(生在本子写,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

  师:说说你的想法。

  预设:看到9想到1,把7分成1和6,9加1得10,10加6得16。

  (四)小结。

  仔细观察这3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9加几。(板书:9加几)

  师:像这样9加几的算式还有吗?

  (生举例。)

  师:谁能有顺序地一口气把它说完。(ppt播放。)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

  师:哦,你观察到第一个加数不变,加数依次增大,和也依次增大。那观察这两列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后面的一列数都比前面的一列数少1。

  师追问:那这1跑哪去了呢?

  预设:和9凑成10了。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傅老师欣赏你。

  拍手互动:

  师生对口令,边对边拍手。

  例:9加3得多少?9加3得12。

  三、练*反馈。

  1.9+3= 9+8= 1+8= 9+4=

  4+6= 9+5= 9+6= 9-5= 9-7=

  2.苹果后面藏着几?

  3.看图列算式。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7页的内容及练*十七第1~3题。

  教学目标:

  ⒈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⒊在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运动会场景图、师生共同准备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性练*

  ⒈出示卡片“9+()=10”,指名回答。

  ⒉口答

  2 4 6 3 5

  / / / / /

  1 () 1 () 1 () 1 () 1 ()

  ⒊口算:

  9+1+2 9+1+5 9+1+3

  二、新课

  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的加法。

  ⒈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同学们,十一月份也就是十四周我们学校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瞧,比赛开始了,运动场多热闹哇(出示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子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俊问:“还有多少盒?”

  ⒉教学例1

  ⑴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 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 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的方法。

  学生出现四种算法:

  a.数数法:1,2,3,……12,13,一共有13盒。

  b.从9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c. 从4接着数:箱子外面4盒,然后接着5,6,7,……12,13,一共有13盒。

  d.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在加上剩下的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四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

  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 9+4)

  理解“凑十法”

  教师:9+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9+4=13

  问: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④ 利用教材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问:踢毽子和跳远的一共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 9+6)

  问: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反馈练*

  ⒈练*十七第1题

  ① 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 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⒉练*十七第3题

  ①“糖块图”

  ②“蚂蚁抬大虫”图

  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蚂蚁虽小,但它们团结合作,就能战胜大青虫。对学生渗透团结协作精神。

  ③ 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 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数的方法,

  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五、课堂练*

  练*十七第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借助学具学*。

  教学反思:

  9加几是在学生学*了11~20各数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为进一步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⒈创设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的浓厚兴趣为目的。

  新课开始,根据一年级儿童的好动、坐不住的特点,创设情境,以我们学校刚开过运动会为切入点,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并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体验数学与生活息息关。

  2、 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新课程标准》计算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对原来的老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教学方法的一种反击。尊重学生的想 法,鼓励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择,只提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坏,通过同学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

  ⒊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教为明天的不教,是教他们的学*方法,而不是死搬硬套做几套题。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加以抽象,列出算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结果,这样使学生从中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使其数学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另外,这节课如要用做活动课件来说明数学中的一些问题,学生的兴趣会更厚,记忆会更深,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知道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比较简便,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能正确计算9加几。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9加几进位加法的过程中初步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培养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数学的*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以及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渗透转化10加几的转化思维

  【教学准备】

  计数小棒,小花,课件,学*单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师:听说我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老师想考考大家。读算式,说得数。

  出示题目卡片:

  10+1=10+3=10+5=10+7=

  10+2=10+4=10+6=10+8=

  师:为什么大家都算得得这么快呀(因为10加几就是十几)

  师:原来十加几,就得十几。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感知凑十法

  出示单元主题图:

  师:看!运动会上小朋友们都在干什么我们就来看看小朋友发牛奶的情况吧。

  (1)箱子里有几盒你怎么知道的

  (2)请你上来数一数。外面有几盒一共有多少盒怎么列式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9加几。

  板书课题:9加几

  2、多种算法的交流

  9+4是不是等于13呢那你是怎么算的呢

  (1):小朋友有想法了,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2)师:谁来把你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预设:

  a、接着数数10、11、12、13;

  b、凑十法:移动牛奶盒,将右边1盒拿到盒子里就是10盒了。

  师:这几个小朋友都用到了10,看来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的好朋友。

  3、学*凑十法

  ①动手操作、交流

  师:老师听明白了,有的孩子是用以前学过的数一数或推一推方法来算的,还有的小朋友用了一种新的方法借助10这个新朋友来帮助我们计算。下面我们就一起去摆一摆、算一算。

  (1)师:看屏幕我们用这里的格子图代替牛奶箱,用圆片代替牛奶,箱子里有9盒,我们就摆9个,外面有4盒,就在外面摆4个,摆好后,坐坐好。9+4该怎么算,你能想办法移一移,让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结果吗?

  请生上台演示。

  (2)语言描述凑十的过程:从外面拿出1盒牛奶放进去,也就是把4分成1和3,箱子里面的9和1就凑成了10,10再加3就是13 。

  生:完整地说一说,把4分成1和3,9和1凑成10,10加3就是13、

  (3)感知简便

  师:我们从4里面拿1个给9,凑成10,这样9+4就变成了10+3,你感觉这种方法怎么样10可真是帮助我们快速计算9加几的好朋友。像这种先凑成十,再相加的方法,数学上我们称为凑十法。

  4、再次操作,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师:你现在会用这种方法计算9加几吗请看题单第2题。

  摆小棒:

  (1)孩子们和老师一起边摆边说,左边摆9根,右边摆5根,一共有多少根怎样列式。

  (2)9+5等于几呢你能想办法让别人一眼就能算出结果!再把算的过程填在方框里吗。动手试一试吧。

  (3)请把你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生汇报)

  (4)哦,从5里面拿1根给9,凑成10,9+5就变成了10+4,计算就简单了。

  5、圈小花:

  (1)看来孩子们都会凑十法了,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完成题单第3题——圈一圈,算一算。圈的时候,要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结果。

  (2)展台展示1个小朋友的作品,请这个小朋友介绍他的想法。

  三、游戏练*,巩固凑十法

  我们通过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圈一圈,把9加几的变成了10加一个数来算比较简单,如果不摆小棒、圆片,你们还能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吗?

  1、变变变

  a、出示游戏规则

  那好,我们就来玩一个“变变变”的小游戏。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准备的卡片,一张一张地,摆在桌面上,(师示范摆桌面上)摆好了就坐端正。仔细听好游戏的玩法,老师出一张9加几的卡片,你们就大声地说:变变变!变成10加几。我们先来试一次,请看大屏幕。

  b、教师课件出示9+2,带着说:变变变,变成10+1

  c、教师课件9+6,学生大声说:变变变!变成10+5

  师:你变成的多少为什么我们把9+6分解成9+1+5,9和1凑成10,就把9+6变成了你们手中的10+5

  d、教师课件9+3,学生变变变

  2、找规律

  1、师: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9+2=11,9+3=12,9+9=18

  ①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9+几的算式,一起小声读一读,边读边观察,这些算式里都藏着哪些数学小秘密。

  ②生自由发言:得数个位上的数比第二个加数少1、追问:少的1去哪了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9加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结合这个算式说一说吗

  计算9加几时,从一个数里分1个给9凑成10,就把9加几变成——10加一个数再计算比较简单。我们通过自己动手摆牛奶、移小棒、圈小花这些活动来学*的9加几。那8,7,6加几时还可以用这种方法吗又该怎样凑十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一起走进下一节课吧。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9加几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P96~97的全景图。

  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里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课本右边的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1、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操场上的比赛有:跳绳、还有啦啦队,可热闹了!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经常运动可以让我们更加的健康,所以大家要养成每天锻炼身体的好*惯哦)。你看,运动员很辛苦,我们来给他们送些饮料,好不好?(出示饮料画面)

  3、师:你们能说一说图片告诉你们什么了吗?从图片当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让生畅谈,适当地给予鼓励)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直接数:1、2、3、4 12、13,一共有13盒。

  (2)接着数: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生汇报时,灵活介绍“凑十法”)

  师:数数的方法我们以前已经学会了,我们现在来学*一种新的方法“凑十法” 。

  (我们刚才已经知道了10是我们的好朋友,现在就来看看大家能不能找到10这个好朋友) 探究出现饮料图

  师:求一共有多少盒饮料?怎么列式?(9+4= )

  师:指着图片问,9和4哪个比较接*10?所以,我们把9凑成10.怎么凑10?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用思维图表示出来,把4分成1和3,1和9合起来是10,再想10+3=13”。

  师:9+1=10的“1”从哪里来?(从外面的4盒中拿1盒)所以4可以分成1和3,10加3等于----? 师请学生跟着老师再把演算过程说一遍。

  总结算法。师: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从1盒、2盒、3盒,一直数到13盒;可以从9盒接着数,10、11、12、13;也可以从外面拿1盒放到箱子里,使箱子里面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就是13盒。

  全班说一说。

  (三)练*巩固,加深“凑十法”思维过程的理解

  1、数菠萝。

  (大屏展示9个再添5个)问:怎样列式计算一共有几个菠萝?说说怎样想的。(圈住其中10个)

  2、数鸡蛋。

  9加几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初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计算。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思考的意识与判断、选择的能力,提倡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师准备挂图、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谈话:今天有位客人和我们一起来学*数学知识,小朋友们欢迎吗?

  (出示小猴图)

  它给大家带来了 “智慧树”。

  (出示三棵“智慧树”,每棵树上有三个数,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很快说出三个数相加的得数是多少?)

  请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才会又快又对呢?

  师小结:对,这些题都是把9和1先加起来得10,10再加几就得十几。

  2、喜洋洋偷偷地藏起了“1”(擦掉“1”),只剩下9和5两个数了,你们想知道9+5得多少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这样9加几的题。

  二、探索新知

  1、学*例题,探索算法

  (1)谈话:你们真是聪明,答得又对又快。小猴要去买些桃子来奖励你,你们看(出示例题图:盒子里9个,盒子外4个。)

  提问:你能说说这些桃子是怎么摆放的吗?(带着数,板书:9 4)

  提问:看着这幅图,你能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你会列式吗?

  列出算式9+4

  提问:怎样算出结果呢?(同桌讨论)

  (2)学生自主探索,再指名汇报。

  你怎么会想到这种方法的?请用同样方法的小朋友再来说说。

  (3)教师分析、总结学生的算法:因为盒子里已经有9个桃,所以先把4个分成1个和3个,9个和1个合成10个,再把10个和剩下的3个加起来就得到13个。边分析在算式下注出思维线路图:??

  (4)讲述:这种方法叫做“凑十法”,就是先把9和1凑成10再计算。因为我们学过10加几得十几,很好算,所以把9凑成10之后计算非常方便。

  2.尝试计算,优化算法。

  (1)教学“试一试”,出示题中的花朵图

  提问:图中的花分成哪两部分?各有几朵?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9+7)

  提问:你能先圈出10朵,再计算吗?在书上圈一圈,并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填写在图右边的式子里。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猴不但爱学*,还爱劳动,他正在搬砖块,你知道一共有几块砖吗?(左边有几块,右边有几块?)怎样算?

  提问:猜一猜,小猴想怎样算?小猴为什么只搬一块呢?(引导学生体会从左边的9块中搬4块,和6块凑成10太麻烦了,突出看大数分小数的“凑十”的思路最简便。)

  让学生先在同桌间说一说怎样计算,再把结果填在书上,最后指名汇报,并板书思路图。

  (3)引导小结。

  提问:我们再来看看今天学*的算式,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计算9加几时,用怎样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凑十法)

  三、巩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猴准备用小棒来做篱笆,你能帮他算算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吗?

  (1)让学生先圈出10根,再计算

  (2)和同伴交流想法

  (3)集体订正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计算再找出规律。

  提问:比较第一组两题,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结果相同;下面算式的“1+1”就等于上面算式中的“2”对第二种发现的学生加以肯定并表扬)

  提问:在第二组两题中,你又发现了什么?第三组呢?(请学生以在第一组中发现的规律说说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发现)

  提问:每组的两个算式,你们都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认识“凑十法”就是用上面的连加来计算的。)

  3.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独立填写得数

  (2)指名回答填写结果,集体分析订正。

  (3)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会有多种发现:如①都是9加几。②9加上的数和得数都是按顺序排列的。③得数都是十几。④得数个位上的数总比加上的数少1。

  这些发现都是对的,应给予肯定。

  4.悄悄算。(“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你们是怎样学会9加几方法的?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第96—97面的例题,第99面的第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以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凑十法”。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提出学*目标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生动的运动会场景,并告之只有完成闯关游戏,才能进去观看

  第一关填空9+()=10 9+1+1=()(轻易闯过)

  第二关、数的分解(轻易闯过)

  第三关、口算10+7=()10+2=()9+4=()9+7=()(此关没过,引出新知)

  2、提出学*目标

  ①自主学*课本96—97页的内容,掌握9加几的各种方法

  ②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 ③完成99页的第1题。

  二、互动交流,展示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

《9加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加几》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简单的9加几计算

  过程与方法:结合问题情境,用自己的方法计算9加几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算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与他人交流算法。

  教具学具: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导入:同学们,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艺”活动,邀请同学们去参加,大家想不想去?(出示公园图片)别急!公园管理员刚才告诉老师,只有完成智慧屋里的题才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出示智慧屋图片)(学生开火车口算)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完成了智慧屋里的题,大家可以参加游艺活动啦,高兴吗?

  二、探究新知

  1、首先迎接我们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他们是谁?(课件出示书中情景图)仔细观察,你发信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交流提问,针对学生提问教师板书。)

  师:“一共有几只鹅?”怎样用算是表示呢?

  (生可能说:9+3=并追问9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师:9+3到底得多少呢?请同学们拿出卡片摆一摆、数一数或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生自主探究9+3的计算方法)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能说:

  生:我是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生:我是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3个就是12个。

  生:我是从3只里拿出1只和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2只就是12只。

  (教师适时鼓励表扬)

  师:大家开动脑筋用数数、接着数、凑十的方法,计算出了9+3=12,真了不起。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呢?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方法,下面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学生同桌活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过自己动脑动手算出草地上共有多少只鹅。快那边的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请你们帮忙两道题,你们愿意吗?瞧他们来啦!(课件出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有困难的同学可以找好朋友帮忙,算完后把你的算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学生自主探究)

  师:你是怎样算的?这道题中9表示什么,2呢?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

  (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三、课间活动

  师:同学们都是助人为了的好孩子 ,葵花姐姐和叶子妹妹一定会对你们的帮助表示感谢。你们高兴吗?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一七说歌《数字谣》吧!

  (师生一起说《数字谣》)

  我们要向童谣里说得那样去做,一定会成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

  四、巩固提高

  师:同学们,听说我们班同学这么聪明,不远处的花丛中小蝴蝶已排好队要靠靠大家呢,你们看!(出示小蝴蝶图)你们能接受挑战吗?(能!)谁先来?

  师:为什么要3+9,9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还可以用那个算是表示?(生说算法师板书算式)

  师:小蜜蜂也不服气了,看它们也排着队伍赶来了,谁来接受挑战?

  (方法同蝴蝶图)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这狭小蝴蝶和小蜜蜂不敢不服起了!你们看它们还表扬大家呢!

  师:通过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探究到这么多算式,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算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算式的相同点,引出课题,教师并板书)

  对!今天通过数学游艺活动学*了9加几的算式,下面我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到了,谁来当小考官,也出几道9加几的算式。

  (学生出算式并自己解决)

  师:游乐园里不仅快乐多多,而且智慧多多,瞧,小河边上多热闹呀,告诉大家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交流发言)

  师:接下来,我们在小河边做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找朋友,学生出示相应数字卡片)

  五、 畅谈收获:

  数学游艺活动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同学们在这次活动中都开动了脑筋,并获得了许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谁愿意把你这捷克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自由发言)课下把你的收获说给你的好朋友听,说给你的同桌听、说给爸爸妈妈听。望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乘智慧之舟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圣诞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第一关)

  2、复*(第二关)

  3、复*(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圣诞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圣诞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五、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了什么知识?通过学*,你会计算9加几了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进新课,板书课题。

  1、谈话: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20以内进行加法。今天有学校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的学*,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认真学*9加几吗?……现在请同学们开火车进行口算(师出示口算卡片)1+910+7……

  2、出示课件:课本主题图

  同学们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比赛开始了,看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同学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跳远,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预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小明问:“一共有多少盒饮料?”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二、新知学*:

  1、解决“一共有多少盒饮料”的题目。

  让学生思考解决题目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题目。

  组织交流解决题目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先容本组解决题目的方法。

  (1)点数出结果接着数,数出结果。

  (2)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3)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熟悉。

  (4)强化“凑十法”。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由于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2、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题目

  (1)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题目:“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2)让学生从画面上收集数据,找出:踢毽的有9人,跳远的`有7人

  (3)教师口述: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踢毽的9人与跳远的7人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算式是9+7。(板书出算式)

  (4)让学生讲应怎样算?得数是几?(同坐交流)

  (5)全班交流,完成计算(答应学生用不同方法想出得数)。

  3、总结规律:“凑十歌”

  4、出示课件:你还能提哪些用加法算的题目?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三、知识应用:

  1、教师出示课件1:

  你能完成上面的式子吗?9+3和9+7的得数是多少呢?

  2、出示课件2:9加9、2、4、7、5、3、6、8

  四、知识拓展:

  1、小结:夸大凑十法的应用。

  今天我们学*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前面计算的9+4、9+7两题的得数都超过了10,就是进位加法。

  这节课我们具体研究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凑十法)

  2、出示课件:题目小结

  五、练*巩固

  1、数学游戏:找朋友

  (1)课前给一些同学发数字卡片,说明游戏规则:一位学生手拿卡片9+站在讲台上说:“我是9,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卡片的同学轮流跑上台说:“我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全班同学说算式并解答。

  (2)开始游戏。

  2、作业:

  9+5=9+6=9+()=159+()=119+3=9+2=9+9=9+()=139+8=9+4=9+7=9+()=16

  板书设计:9加几(凑十法)

  9+4=139+7=16

  课后反思: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数学学*的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使学生的学*活动真正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了解“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9加几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

  学具准备:计数器、小棒(教师一捆带5根磁性小棒,学生各20根)、小黑板卡片(填空题)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小朋友们,十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二、讲授新课

  1、组织学生讨论“一共有多少盒?”的问题。

  ?①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2、请小组代表向全班学生介绍本组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理解“凑十法”。

  ①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箱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箱外的4盒饮料。

  演示口算过程。

  ②教师边提问边指导操作:回忆一下,刚才的同学是怎样移动饮料的?该怎样移动小棒呢?(指名演示)

  (箱子外面的四盒饮料拿走一盒,还剩几盒?10盒再加上箱子外面剩下的3盒饮料一共是多少盒饮料?所以9加4等于多少?)

  ③问:在这几种方法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

  4、引导学生观察画面,问:你还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发表意见,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引出课题)

  三、反馈练*

  1、练*二十第l题。

  ①先说图意,再列式。

  ②集体评议,订正,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练*二十第2题。

  3、练*二十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知道9加几都有哪些算法了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6~98页。

  教学要求: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具: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此处从情境入手,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新理念。]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初步感知“凑十法”,并从中体验出“凑十法”是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通过操作,使学生进一步形成“凑十”的表象,再把表象转化为图式,及时内化为计算方法。]

  二、练*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运用“做一做”中的题目,分层次进行练*,不仅巩固新知,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亲身体验9加几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学*,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的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的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

  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棒、小黑板、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出示挂图)

  二、教授新知

  1、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实际情况,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教学时,可用图片代替桃来进行操作,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想想怎样算出一共是多少,说出是怎样算的。

  对“凑十法”可以适当引导、启发:怎样能清楚地看出一共是十几?让学生先想到凑满十。

  对本题的教学,既要体现算法多样化,又要适当突出和提倡使用“凑十法”。

  三、实际操作

  1、试一试的教学。

  2、想想做做的教学。(1~5题)

  四、知识总结

  五、能力检测

  9+49+39+89+7

  9+69+99+59+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101页的例3,102页 “做一做”及练*十八。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看懂图意,并根据图意正确列式。

  2、在计算时,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在计算时,能够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学*目标。

  1.口算练*:出示卡片,学生口算。

  9+2 9+5 9+4 9+9

  9+7 9+6 9+8 9+3

  2.拍手游戏

  教师拍的次数与学生拍的合起来是10。

  教师拍9下、1下、5下等。

  3、提出学*目标。

  (1)自学课本第101页的`内容,能根据图意列式。

  (2)计算时,能用多种方法因题选择算法。

  (3)能运用9加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展示学*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1)学生独立自学、完成例题和“做一做”,完成后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进行展示,小组内互相交流、质疑。

  2、全班展示

  (1)例题展示

  生1:9+5= 可以把5分成1和4,9和1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2:9+5= 可以把9分成4和5,5和5凑成10,再算10加4等于14。

  生3:我认为9+5= 把 9凑成10的方法比较简便。

  ……

  (2)“做一做”展示

  生1:通过观察图,我看到了地上有9个南瓜,同学们又抱来了6个。

  生2:我知道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南瓜要用加法计算。

  生3:可以用9+6=15(个)

  生4:也可以用6+9=15(个)

  ……

  3、小结:在计算9加几时,可以把9凑成10,也可以分9把另一个加数凑成10。我们要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凑十的方法,使计算更为简便。

  三、拓展延伸。

  1、练*十八第1—3题。

  2、思考题。

  同学们排成一排,我的前面有9人,后面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自主探索9加几的计算方法,并在不同算法的交流中,初步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能正确进行口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分析和比较潜力,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计算思路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铺垫

  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贝贝一齐学*吗?

  我们看看贝贝遇到了什么难题?

  贝贝想到果园里面摘桃子,在果园门口,碰到了看管果园的'大象先生。(课件出示:大象,“要想进去,就得先过我这几关”)我们和贝贝一齐闯关,好吗?

  第一关:

  对口令,合成10

  第二关:

  10+2=

  10+5=

  10+7=

  10+8=

  9+1+5=

  第三关:果园里有这么多的桃子,你看看画的这个大括线和问号,表示什么意思?请大家不说答案列算式。9+1又放了一个,怎样列式?9+2……这些都是根据桃子图列的算式,看着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在这些算式中哪些是已经学过了的?

  这天这节课周老师和大家一齐来学*9加几(揭示课题:9加几)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贝贝在大家的帮忙下,来到了果园,他看到那么多桃子,可开心了,于是拿来了一个盒子,看看能放几个桃子?

  盒子里面有几个桃子?盒子外面呢?你能提出一个与加法有关的数学问题吗?要算一共有几个桃,怎样列式?(9+4)

  三、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9+4等于多少呢?

  (1)你是怎样算出来的?把你的方法跟同桌的小朋友说说。

  (2)汇报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生:我把9看成10,10+4等于14,多加了1,再减去1,14-1=13(板书)

  生:盒子里还能再放一个桃子,就正好是10个,10再加外面的3,就是13

  生:从4里面拿出1个给9,9加1是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课件演示)

  把4分成1和3,9和1合成10,10再加3就是13(生边说,师同时板书)

  为什么要把4分成1和3呢?)

  把这种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1和3是怎样来的?4能够分成2和2,为什么偏偏分成1和3呢?)因为9和1能够凑成10,第二种方法我们能够给他起个名字——凑十法

  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呢?

  四、优化算法

  1、贝贝很高兴采到了桃子,又去果园后面的小花园里采了一些花,红花几朵?黄花几朵?你会提一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

  怎样列式呢?

  先圈出10朵再计算,红花向谁借变成10朵呢?7能够分成1和几,请你把这个分的、圈的、想的过程填到方框里。

  (为什么只把7分成1和6,不分成2和5,3和4呢?)

  看大数9,小数7,把7分成1和6,9和1合起来是几?10加6又等于几?

  编写儿歌让孩子一齐说:看大数,分小数,凑成10来做,最后加上剩下的数。

  2、贝贝拿着花、桃子,准备回去,门口有正方体挡住了路,贝贝也学会了凑十法,你会把心里的想法填到方框里吗?

  3、贝贝觉得凑十法很好玩,又拿来了小棒玩。左边几根,右边几根,先列式,然后请小朋友先圈出10根,再进行计算。

  五、强化练*,巩固提高

  1、大象表扬贝贝聪明,送给他两张门票,但是,贝贝要把门票背后两道算式之间的小秘密找到,才能得到。我们一齐来看看,课件出示。(男女生分别报答案)

  (想想做做第3题)

  生:上面这道题就是我们做第二题时想的过程。

  2、贝贝感谢大家帮忙了他,但是这时候小蚂蚁也来凑热闹,准备出题考考贝贝,你们愿意继续帮忙贝贝吗?(开火车说)

  3、先自己动手在书上写写答案,并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想想做做第5题)

  六、全课总结

  这天学*了什么?

  教学资料:

  人教版一上《9加几》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9加几》教学反思范本10份

  一、教学背景:

  许多人都认为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学校,犹如一张白纸,其实不然。一年级学生在进小学前,所掌握知识已深浅不一:有的学生有上幼儿园,但每个幼儿园的教学程度不一样:有的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学*了二十以内的数及二十以内的加减法,甚至学*了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只是掌握一点有关数的知识;而部分学生没有上过幼儿园,家人也没有给他们特别的辅导,进小学时连数数都不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能力强的优秀学生“吃得好”、学*能力一般的中等学生“吃得饱”、学*能力弱的后进学生“吃得了”,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面对这种现状,我采取了分层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在《9加几》一课中尝试教学的设计与过程,与大家一起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实践

  (一)教学目标的分层处理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掌握9加几的计算原理。使A层次的同学能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能自主找到最优方法“凑十法”,并理解思维过程;B层次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C层次同学能在老师帮助下说出算式的答案。

  (二)分层教学的实践片段

  片段一:以生活实例引入

  老师出示与学校运动会场面,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然后老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还有多少盒?

  C层次学生会用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B层次学生会用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A层次学生会用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片段二:探究9加几的计算方法

  老师提出问题:9+4该怎么计算呢?

  A、B同学能借助学具,探究不同的方法,并能尝试着说出“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老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方法一:9+4=10+4-1=13

  方法二:9+4=6+4+3=13

  方法三:9+4=9+1+3=13

  最后总结板书:9+ 4 =13

  1

  3

  10

  C层次学生能正确读出9+4=13

  片段三:知识迁移,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老师出示运动场上其他小朋友的图片,提问:你能算出跳远的和跑步的一共有多少人吗?

  A、B层次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列式计算;

  C层次学生能根据学具演示感知“凑十法”过程。

  然后要求学生练*实际,小组讨论生活中的关于9加几的数学问题。

  A、B学生能根据算式9+6尝试口头编生活数学题;C层次学生感知生活实例与数学紧密联系。

  三、教学反思

  1、有效分层,有的放矢

  课堂分层教学是在坚持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适应素质教育基本要求的一种组织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但是分层都是相对的,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同一阶段,不同的学生所在层次并不相同。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阶段,其表现不同,学*的效率也不同;不同的学*内容,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同,所在也不一定相同。

  为了能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我对学生的作业也进行分层,其中基本要求一致,*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学生的水*相适应,使每个学生各有所得。A层次学生要求及时完成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最好独立完成;B层次学生要求能把基础题型独立完成,稍微复杂的题目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C层次学生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读会写。

  这样通过分层次教学,学生学*积极性更高,学*氛围更加浓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教师分层指导和个别辅导,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学生能从繁重的学*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外活动中去,能更多的体验数学的无穷魅力。

  2、教学困惑

  在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时,老师要设计和评改不同的作业,就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每个课时都这么设计和批改也难免觉得力不从心。所以怎样才能更高效一点呢?

  活动片段展示:

  我首先通过一个活动让学生进行操作,使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

  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再用小棒来代替饮料来数一数。

  生1:我是1盒1盒地数……一共13盒。

  生2:我是2瓶2瓶数,再加1盒……一共13盒。

  生3: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生4:我是先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老师有意识地抽出各种数法的代表来比赛看谁数得快)

  师:老师现在请三位小朋友来同时数一数老师这里一共有几朵花。(出示红花9朵,黄花8朵,分三组来数)

  师:哪个小朋友数得最快?为什么他数得这么快?哪种方法好?

  ……

  反思:

  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从情境入手,从学生学*实际出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研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进而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能体现现代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

  一、把学生当作研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进:“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以上教学片段中,我正是从这一特点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重视学生学*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把凑十法强加给学生,因为这些算法都是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动脑思考获得的。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明者,体验到学*成功的快乐。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是一种个体的认知活动。由于每个人的认识水*、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和途径不可能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鼓励算法多样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是十分必要的。提倡算法多样化,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就给学生留下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策略的机会。这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解题方法,而且肯定了学生的劳动成果,学生在不断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创新意识便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三、营造良好的学*氛围,引导学生探索发现。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数已经掌握了很多种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是简单的用一种方法强加学生掌握,而是引导、实践、探索,发现,虽然有些学生认知水*存在一定差异,他们不是用很优化的方法,但通过他们的亲身体验,感悟,也能发现其它方法比自己的方法好。这种多向交流,为学生创造了生动、愉悦、和谐的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


《9加几》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9加几》的教学反思汇总五篇

  今天听了梁老师这节《9加几》的数学课,感到梁老师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老师,态度亲切自然,很有亲和力,学生学的开心,而且课堂气氛活跃,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开课伊始创设了一个学生喜欢的问题情境,喜洋洋与灰太狼,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始这节课。“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学*方式。”“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部分的教学,梁老师设计了“摆小棒”的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初步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对“把9凑成10”有个清晰的印象。再让学生从动手摆一摆,边实际操作,边对照算式进行计算,具体形象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一一对应,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并且,学生在活动中合作交流,加深认识。

  现在也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算法多样化是课堂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指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学生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和思考角度“凑十法”并不是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绝对的好方法,所以,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第二:在做练*:

  9+1=10 9+2=11 9+3=12 9+4=13 +5=14 9+6=15 9+7=16 9+8=17 9+9=18

  从而总结出规律:“一个加数不变,令一个加数比和的个位多1.”一年级的学生理解这个规律有点困难。而且也不会应用这个规律解决下面的

  “9加几”是第一册第八单元“20以内进位加法”中的第一课,这个单元是学生学*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一,十分的重要。在这之前,学生已经会熟练地计算10以内加法及10加几的式题,初步积累了一些计算经验。而通过这节课的探讨,不仅使学生掌握凑十的计算规律,而且能让他们把已经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比如,8加几、7加几等。

  在教学中,我首先以复*10加几的口算为铺垫,再充分利用课件展示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和情境,带着学生走入运动会场,生活也就走进了数学课堂。接着以给运动员准备的饮料这一部分为例,饮料已经喝过一些,还有多少盒呢?让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讨论,想出了数数、接数、凑十等方法,得出还有十三盒。我都给予了肯定。又提出了:这题应该怎么列式?怎样计算?学生在列出算式是9+4后,再采取边提问边操作的方式指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为巩固要点,我又让学生摆弄学具小棒,再次体会“凑十”的过程,请学生完整叙述计算过程。最后要求学生自主解决"踢毽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的问题。整个教学新课过程从挖掘可提供问题的素材,到组合问题至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都放手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逐渐形成对数学方法的认识,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问题是怎样设计出来的,为下一个环节"尝试设计"做了充分的准备。依据现实生活的情况,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自己设计学*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运动会情景图,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收集信息,再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这个环节的设计,前后呼应,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再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了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反馈练*中,我用生动的课件创设了游戏情境,并通过小蚂蚁的团结力量,激发学生进行合作学*,使本课教学的主体培养目标在此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最后的作业设计:留心观察教室里、学校里、家中的事物,提出一些9加几的计算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这个环节注重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及时地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设计简单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次,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把已掌握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新的情况中去,体现温故知新的教学思想。第三,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拥有自主发现的经验,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发展创新意识。

  《9加几》是小学一年级数学第9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第一课时,20以内进位加法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它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9加几》作为第一课时,这部分内容学*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性和速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我设计了“9加几”这节课,目的在于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方法,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仔细观察的*惯。

  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基本达到了预设的要求,完成了教学目标,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

  1.探索新知。其中有一个环节,我在黑板上贴出了左边9个,右边6个的彩色小圆点,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本意是想利用直观的物体,通过移一移或圈一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凑十的过程,但是课堂上我竟然把这环节漏了。

  2.巩固新知,寻找规律。我出示了“9+□=1□”,让学生说一说□里可以填哪些数。这里应该可以让学生说的更多一些,说出每种可能性,同时是对9加几的练*,然后将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整理成有序的算式,从而让学生观察、发现规律。而课堂上,我却只让学生随便说了几种可能性,就直接将答案用课件显示了出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其中一道练*题我设计了套圈游戏,在介绍游戏规则时,我假定了每种动物只能套一次,这其实对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很不利。本身套圈游戏就该关注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不能想到同种东西可以套两次,而我却直接将学生的思维定住了。

  记得指导老师说过,一节课的教案至少需要修改三次,第一次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进行备课,第二次和参考资料对比后修改,第三次修改则是在课上完之后,发现课堂中的不足后再次修改教案。如果每节课能做到这样,那新教师一定能进步的非常快。我想我会不断努力,勤思考、勤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

  9加几这节课是进位加法的第一节课,是比较经典的一节数学课,今年教学能手评选就有这个课题。主要让学生通过数、算等数学活动,掌握9加几的计算方法,理解凑十法的思维方法,在具体的动手操作中,主要通过主题图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这节课是在周一的第一节课上的,在家过了2天轻松的周末,学生每到周一的第一节课就精神懒散,我犹豫了周末2天,到底要不要讲新课,后来还是决定讲新课,不能耽误大好时光。

  数学老师都觉得计算课很难上,*时上公开课或比赛,都不愿意选计算课,因为计算课比较枯燥,有的算理还非常难以理解。但是对于这节课来说,课中呈现的内容,绝大多数的学生早已在上学之前就已经会算了。无疑,对于已经会的内容,让他们再认认真真地在课堂上学一遍,势必会很无趣,很枯燥。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设计出一堂能吸引学生的计算课,是我在备课的时候所要考虑的。这节课,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让学生体验多种计算方法,感受凑十法最简单

  在主题图中提出问题后,我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一共有几盒酸奶,王晨赫很聪明,提的数学问题非常规范,他说求一共有几盒酸奶,孩子们都知道要列式9+4,这是我就问孩子们,9+4等于多少呢?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他们说得非常好,有的孩子说,我是用小棒摆了,一个一个的数的,有的孩子说我从10接着数4个数,就是13,王晨赫说我先从4里面借一个1给9凑成10,10再加剩下的3就是13,这时,我马上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方法哪种最简单?很多学生毫不犹豫地说:王晨赫的最简单。这时我就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凑十法,非常简单。然后让学生用小棒摆了凑十法的过程,再让很多学生都口述了凑十法,更注重了对于学生算理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我单纯地将算理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的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了理解。让学生切实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为学生牢固掌握凑十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了富有童趣的练*题

  学生理解了凑十法的算理后,我设计了大量富有趣味的练*题,有摘苹果,答对那道题苹果就落下来。开火车算题,小火车呼呼的开过来,学生计算上面的题目,算得又对又快,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

  三、板书清楚直观

  我在板书9加几的计算过程时,特别用彩色粉笔标注分出的1,让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显著。

  在教学中,我没有发现一个学生用老办法——数手指。全班学生都熟练掌握了凑十法,这节课确实做到了高效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根据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悉的运动会场景为主题图,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存在着许多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从而诱发孩子们主动地发现并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始终精神饱满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我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9+4。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4=13;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10、11、12、13,知道是13;也有的说先拿1盒和9盒合成10盒,然后再把剩的3盒加上就是13盒。不管哪一种方法我都没有反对。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然后让生比较这几种方法那一种比较简便。然后引出课题。当然我也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还存在问题,虽然运动会是孩子们比较熟悉的事情,但他们真正对此还比较陌生,因此虽说能激起学*兴趣,但离学生的生活还是比较远的,如果从生活中的能凑成十的具体例子而且是学生熟悉的事情引出课题(如拿药盒等),这样更利于学生的学*。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学说也认为,数学学*的过程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数学知识、方法、思想等必须由学生在完成活动中自己去理解、感悟、发展,而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根据上述理念,我在教学中紧紧围绕学生的心理,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实际出发,因此在这里我让学生动手操作手中的小棒理解凑十法。引导孩子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在此继续让孩子用小棒操作9加几的算式,加深理解凑十法。因此,凡是孩子们能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我决不包办代替,做到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后面让学生举例生活中能凑成十的例子(药盒),如果把它放在第一环节中也许可能会好的。这个环节里有些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有限,在日后的学*中要多加强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凑十法后,让学生继续理解凑十法。因此出示了一个基本练*,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第二个变式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拿算式找朋友,让学生找到朋友以后,有一个数14没有朋友,此时让学生说算式,可能会出现9加5,也可能会出现10加4,还可能会出现十几减几,还可能会出现连加等,这样不但巩固了9加几,还培养了学生灵活的思维。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做的还不够好,还需要老师的引导,日后在教学中多出类似的*题,逐渐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四、课堂总结。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可能学生说的不太完整,但这样会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此外让学生说自己的心情,注重了学生的情感教育,让生说说心情,同时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依据,让我们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喜欢自己的课。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还有待提高,让学生真正掌握应该学到的知识和积极的参与学*活动,真正让学生个个成为有用的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