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2-22 00:00:00

《摘果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摘果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果子》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分析

  “摘果子”一课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笑笑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会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一部分学生能脱口而出,一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较慢。但对于少数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算起来就比较困难,每道题只会借助一些直观的物体来算,比如数手指、小棒等。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应用,他们能准确的得知计算的结果,但缺乏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他们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缺乏了解。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体验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意识。课堂上需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笑笑家里来客人了,她高高兴兴地提着篮子要去摘果子。今天我们就和笑笑一起来摘果子。(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从这两幅图中,您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把这两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完整的说一说?

  树上原来有5个西红柿,被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的西红柿就少了,只剩下了3个。象这样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算式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2)认识“-”号

  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出示卡片“-”)你们说他像什么啊?

  说得真好,“减号”这位新朋友的作用可大了,它表示去掉的意思。

  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书空画“-”――短短的一横。

  学生齐读板书:5-2=3。

  请学生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5,2,3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5-2=3表示什么意思?

  二、做一做

  看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用减法来解决问题,老师真高兴,你们是好样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引导学生完成第26页做一做的第2题。

  (1)第一幅图: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2=1表示什么意思?

  (2)第二幅图: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连环画。请你用苹果卡片摆一摆,边摆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3

  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4-1=3表示什么意思?

  (3)请小朋友们看看,在刚才的两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2、象这样需要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谁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大家可以边说边表演。

  3、同桌合作学*。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另一个学生说算式,再交换角色进行练*。

  三、合作交流,小组活动。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

  左手出2个手指,右手出3个手指,一共有几个手指?

  四、数学游戏(小组活动)

  1、一人拿算式卡片,其他学生找相应得数的卡片,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2、一人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4人小组轮流说。

  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小朋友回家后请你找一找生活中的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摘果子》教学设计2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体验秋天丰收、收获果实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PPT果园丰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园丰收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橘子、石榴、柿子??)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她看起来怎么样?我们一起去帮她摘果子好吗?

  二、初步熟悉音乐,学*踵趾小跑步

  1、老师这里有段音乐说的就是人们摘果子的'情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拍手感受音乐节奏)

  2、现在,老师要先出发了,你们看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去的。(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边跑边说“脚跟,脚尖,跑跑跑”)

  3、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4、我们一起去果园吧,等会音乐一停,你们马上坐回自己的位子,老师还有别的本领要教给你们。

  三、果园摘果子

  1、现在,我们到果园就要摘果子了。我们摘果子是怎么摘的?(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做出摘果子的动作)我们摘果子,需要这样一拧一转,这样果子就很容易被摘下来了。小朋友们我们坐在位子上来摘5个果子。

  2、小朋友们真棒,都学会了怎么样摘果子,我们摘的果子要放在篮子里,那我们一只手叉腰,表示篮子。我们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3、现在我们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一起来摘果子。(当音乐播放至最后两拍时,提醒幼儿把篮子举到头顶上,让教师看看谁摘得果子最多)

  四、高高兴兴摘果子

  1、老师要先去摘一篮苹果来,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摘的?(示范之后,请幼儿个别示范)

  2、我们一起先去摘几个红红的苹果吧,跟老师一起做。

  3、教师与幼儿一起随乐摘果子,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五、果篮放仓库,结束。

  师:摘了那么多果子,大家把果篮抱好,那边是我们的仓库。

《摘果子》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摘果子”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

  四、学生分析

  所执教的班级是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双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算2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多个体会减法意义及与生活联系的活动,意在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实录

  (一)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师:今天的数学课,汪老师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谁能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幅图(出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初步建立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师:如果请你来摘苹果,你想摘几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想摘3个。

  生2:我想摘2个。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着,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想:每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合理,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师:请你来摘苹果,其他同学想一想根据他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摘苹果,师板书:摘下2个)

  生1:5-2=3。

  (评析生1很快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说明5以内减法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大。此时,教师没有顺着生1思路,纠缠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及时地把学生思路引向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上。)

  师:你能给大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2=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还剩几个苹果?)

  师:谁能再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谁能再给大家大声读一读?

  生:5-2=3。

  师: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指着图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设计意图明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来看连环画。(出图)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怎样看连环画?

  生1:有一个点儿的是第一幅图,有两个点儿的是第二幅图。

  生2:看的时候要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

  师: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

  生1:原来有3本书,叔叔拿走2本书,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本书?3-2=1,还剩1本书。

  师:谁能再说一说?(师板书)

  师: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表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2表示叔叔拿走了2本,1表示还剩的1本书。

  师:再请同学们看一幅连环画。(出图)请你用圆点或小棒代替图中的苹果一边摆一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生1:(用圆点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偷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生2:(用小棒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扎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原来有4个苹果。1表示小刺猬扎走的1个苹果。3表示还剩下3个苹果。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刚才的3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的问题。

  师: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减法。(板书:减法)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板书:减号)伸出手来和汪老师一 起写一个减号――短短的一横。

  师:这些问题都用减法解决,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拿走,不是添上,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带领学生用手势表示: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师:谁能用手势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2个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二)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5-4),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4个,还剩1个。5-4=1。

  生2:今天买了2个苹果,吃了4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

  生3:本来只有2个苹果,怎么吃4个,还剩1个。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用我们目前学*的知识,2还减不了4,也就是说本来只有2个苹果没有办法吃掉4个。

  生4:本来有5块砖,小偷偷走4块砖,还剩1块砖。5-4=1。

  师:生活中最好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搬砖,助人为乐那多好呀!

  生5:我家原来种了5盆花,死了4盆,还剩1盆。5-4=1。

  (评析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悟数学。)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这幅图能用5-4=1这个算式表示吗?

  生:能。

  师:5,4,1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

  生:5表示原来有5个圆点,4表示划掉4个圆点,1表示还剩1个圆点。

  (评析看算式讲图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26页,看第1题。第一幅图就是老师黑板上的图,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看看后两幅图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1:划掉几个圆点都行,但就是不能超过图里圆点的数。

  生2:划掉几个圆点就要在下面列算式减几。

  师:任意划掉几个圆点都可以,但要列出相应的算式。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师按规律贴图并板书算式)

  生1:我划掉3个圆点,4-3=1。

  生2:我划掉1个圆点,4-1=3。

  生3:我划掉2个圆点,4-2=2。

  生4:我都划掉了,4-4=0。

  师:为什么4-4=0?

  生:因为本来有4个,都减去了就一个都没有了,所以等于0。

  生5:我没划,4-0=4。

  生:我有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你们发现得真好。每幅图都有4个圆点,所以有这样的规律。你们划掉的都是0,1,2,3,4个圆点吗?可不可以划掉5个、6个……

  生:因为图上就给了4个圆点,没有第5个、第6个圆点。

  师:那得数可能是5,6,…吗?

  生:因为减法是越来越少,加法才是越加越多。所以得数不能越来越大。

  师:得数最大不能超过4。

  第三幅图分别可以划掉几个?

  生1:我划掉2个,3-2=1。

  生2:我划掉1个,3-1=2。

  生3:我划掉3个,3-3=0。

  生4:我没划,3-0=3。

  生5:要是没划不就等于没做这道题吗?

  师:如果你图上没划,算式对应地列出来也可以。

  (教学反思我为学生能如此地交流感到高兴。学生的语言也许还不够简炼,但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是那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反应与思维又是那样的敏捷。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师:下面我们在小组中做一个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实都成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农场采摘,看看都能摘什么?(师在黑板贴图:苹果、玉米、梨、西红柿、橘子)黑板上共有5种果实,小组内每人选择1种,先商量一下每人选什么?

  (小组活动)

  师:请每位小小采摘员在你选的果实中任意地摘下几个都可以,然后用你的小棒、圆点子或其他学具摆摆,也可以画一画图,说一说数学问题,最后把你的算式写在练*本上。如果小组内每人都写完了,按照从1号~5号的顺序交流一下。

  (1)独立活动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活动时的情绪高涨,我也非常高兴。我想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摘果实的情况?

  小组长:1号先说。

  生1:(小棒板演)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1=4,还剩4个苹果。

  小组长:2号说。

  生2:我画了4个△代表4个玉米,划掉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4-2=2,还剩2个△。

  小组长:我是3号我来说。(圆点板演)原来有5个梨,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梨?5-2=3,还剩3个梨。

  小组长:4号说。

  生4:我是用铅笔摆的。原来有3个西红柿,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3-2=1,还剩1个西红柿。

  小组长:5号说。

  生5:我是用橡皮摆的。原来有2个橘子,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2-1=1,还剩1个橘子。

  师:他们组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鼓励鼓励他们组。

  (评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而且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互学、互赏、互促的意识。)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解决的都是还剩几个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解决的。

  师:什么时候用减法?

  生1:拿走的时候做减法。

  生2: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用减法。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怎样使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真正使教学成为有魅力的教学、好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应是走向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师生双方忘却了外在的期望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学情境所吸引,让学生在做游戏活动中学*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本节课的“摘苹果”“采摘”的活动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2.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使他们感到数学的乐趣。可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最后,再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学要贴*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运用到数学。

  3.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把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练*,把减法的意义及减法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摘苹果”“看连环画”“根据算式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根据算式解释圆点子图”的正反2个层次的活动中逐步体会、理解减法的意义。

  4.本节课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学**惯和能力。包括: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走出了计算教学单纯重视计算的误区,而是将减法的意义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减法的意义,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实物或图式表示减法的意义”。

  3.教师注重学生各方面*惯和能力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摘果子》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能说出减法算式,能认识减号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

  2.根据实际情景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

  以游戏的形式复*旧知

  复*5的组成,如教师说"我拍3",学生接着说"我拍2,3和2组成5".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小红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这天,小红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今天就来学*摘果子这一课(板书:摘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小红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出示课件:小红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师:小红摘走了几个呢

  生:小红摘走了2个.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小红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小红摘走了2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从5个里面去掉2

  师:还剩几个呢

  生:还剩3个.

  师讲解: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减法),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 "一"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在这个算式中5,3,2各表示什么意思 请大家谈一谈.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 (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 如果你是小红,想摘走几个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摆的过程呢

  生说出各自摆的过程及相应的算式,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师

  三,做一做

  1,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片,提问: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 /○/○/○/○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4=1

  3,如果有这样的题,该怎么做呢 (板书)

  4-□=□ ○○○○

  先想一想,填一填,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挨桌巡视,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师一一板书学生的答案.)

  4,老师是这样列式的,4-―0=4,这表示什么意思

  5, 出示第1组图,第2组图.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四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中练*5的减法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六,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整体设计意图:  

  学生的数学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并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秋天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中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从而使数学模型得到了应用。最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明确加法与减法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从中得到明晰。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让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法算式。

  2、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减法计算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学*的乐趣。

  3、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我们的学*小伙伴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2、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可能有:树上有5个西红柿,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还有3个。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根据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5-2=3这个式子中,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减号,你能说说这个减号你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

  3、在5-2=3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呢?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象这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可能有:

  妈妈买来5个苹果,我吃了3个,还有几个苹果?

  妈妈买来3枝雪糕,分给我1枝,妈妈还有几枝雪糕?

  我有4枝铅笔,用了1枝铅笔,还剩下几枝铅笔?……

  5、看来生活中用到减法的事还真不少!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减法吗?

  三、看一看,说一说。

  1、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4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2、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1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四、闯关活动。

  1、刚才我们学了减法,小朋友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能接受检查吗?

  第一关:画一画,说一说。

  (1)看书做一做1,说一说图中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画一画,列一列算式吗?

  (3)说一说。

  (4)3个圆圈,可以怎么画?(可划掉一个、可划掉二个、也可划掉三个)

  2、刚才小朋友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你们还能闯第二关吗?

  (1)看图说说图意。

  (2)列式计算。

  五、总结。

  1、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意外中收获惊喜

  《摘果子》一课是小朋友刚接触的减法的内容。虽然是刚接触的内容,学生给我的意外却颇多。

  意外一:不是主角的主角

  当我出示摘果子图,让学生说说图意时,有一学生说:“老师,我看见图上有一根根的东西。”在图中,我原本只注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树上结了5 个西红柿,而对于其他的东西,我关注的较少,于是我忙问:“哪里有一根根的东西呀?你能指给老师看一看吗?”他上来在图上一指,原来是支撑西红柿树的三根木头。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三根东西是什么呀?”有一学生马上说:“这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就不会倒了。”我说:“用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为什么就不会倒了呢?这在以后四年级的数学中我们继续会学到,看来学好数学知识多有用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是应用了数学上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好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学生一听,学*的尽头更足了,这意外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谓一喜。

  意外二:生活延续精彩

  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过哪些用减法解决的事时,学生没有仅仅局限于一步减法的数学问题,而是延伸出了连减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比如一位同学说“爸爸有两块饼干,分给我一块,又分给弟弟一块,爸爸还有几块饼干?”又比如一位同学说“我有10个桔子,第一次吃了5个,第二次吃了5个,我还有几个桔子?”虽然这一节课的内容还仅仅是减法的起始课,但我们难道不能为学生有这样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使数学知识得以这么顺利的`延伸而喝彩吗?可谓二喜。

  意外三:错误生成精彩

  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本来看图应列出算式3-1=2,可有一位学生说1-3=2,我不急于让学生分辨算式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说昨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说加法,那我说在加法中我们知道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计算结果还是一样的。那么在减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有一学生说从1个里拿不出3个,于是我让学生上来摆一摆,学生马上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及时补充说并不是我们发现的一些现象在什么时候都能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严密的,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使其变得更完美。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想一想、比一比、动手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区分加法与减法的区别,可谓又一喜。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像在我们的数学学*中,只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错误,让错误成为知识生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成的惊喜会越来越多,精彩也就会越来越多。

《摘果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过“摘果子”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有趣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共同探究的强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五个小苹果(纸剪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五以内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好,请小朋友们把右手拿出来,你们看看我们一只手有几根手指呀?

  生:五根。

  师:对了,那要是我出两根手指,你们要出几根才是合起来是五根呢?

  生:三根。(生边说边用手比出三)

  师:那我出一根呢?

  生:四根

  师:那要是我出四根呢?

  生:一根。

  师:要是我一根也不出呢?

  生:那我就要出五根。

  师:那我出五根。

  生:那我就不出。

  师:小朋友们,好了不起,反映真快!我们的手除了可以做这个游戏,还可以做很多的事。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

  师:甜甜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这天,甜甜家来客了,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摘果子给他们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我们来看看甜甜是怎么做的?(课件:甜甜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生:甜甜摘走了两个苹果。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看图提一个数学问题。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甜甜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从5 个苹果中摘下2 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 个,在数学上就用减法来计算。(师板书: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就是减号,读作五减二等于三,表示有五个苹果,摘走了二个,还剩三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也来摘苹果,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苹果拿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五个苹果,摘走2 个该怎么拿?还剩几个?(学生动手演示,帮助理解5-2=3的含义)

  师:如果刚才甜甜摘走了4个,又该怎么拿?还剩几个?

  生边演示边说:拿走4 个,还剩一个。(板书:5-4=1)

  师:如果你是甜甜,你想摘走几个?

  生:一个(板书:5-1)

  师:还剩几个?

  生:四个(5-1=4)

  师:你还想怎么摘?

  根据生回答分别板书:5-3=2,5-5=0(哪个同学说到愿意摘下五个,可以对此生进行表扬,“你真大方,愿意把五个苹果都摘去招待客人”)

  师:要是客人没有来呢?一个苹果也没有摘。

  生:5-0=5

  4、如果遇到这样的题,该怎么做?

  师:如果树上只有四个苹果了,你愿意怎么摘?

  方法同上。相机板书:4-1=3,4-2=2,4-3=1,4-4=0,4-0=4

  师:如果树上只有三个苹果了呢?

  3-1=2,3-2=1,3-3=0,3-0=3

  师:要是家里只有两个苹果了,有爸爸、妈妈和你在家,你怎么办?

  生:给爸爸妈妈吃。

  师:啊,你们真有孝心,那2-2=0。

  师:可是爸爸妈妈,都很疼爱你们,他们也舍不得吃,留着给你吃,两个苹果你吃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一个(2-1=1)

  师:剩下最后一个苹果了,你们都舍不得吃,放在家里腐烂了,没有用了,多可惜呀。那1-1=0

  三、讲故事,提数学问题(练*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里有几幅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指一名学生提问,再找其他的学生解决问题)

  1、生: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书(3-2=1)

  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几本,桌子上还剩下一本?(3-1=2)

  2、生: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看到了很想吃,就用自己身上的刺背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多少个?(4-1=3)

  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背走了几个,桌子上还剩下3个?(4-3=1)

  3、生:有一只小鸟在找妈妈,它飞呀飞,口渴了,这时它看了一棵果树,上面有4个果子,它就叼走了两个,树上还有几个?(4-2=2)

  四、游戏中练*五的减法

  扳手指的游戏

  师: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扳下一根,5-1=4还有四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四根没有动(5-4=3)

  师:板下二根,5-2=3,有三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三根没有动,5-3=2

  师:五根手指,有根没有动,我扳了几根?

  生:一根。

  师:现在有四根直立着的,我又扳了几根,只有三根直立着?

  生:一根

  师:由三根变成二根呢?由二根变成一根呢?

  小结:每次都只扳了一根手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今天,我们动手摘了很多苹果,也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回家后,把你从身边发现的数学减法问题说给你的家长听,考考他们,好吗?

《摘果子》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合作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笑笑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笑笑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吧。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笑笑摘走了几个呢?

  生:笑笑摘走了2个。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提问题,提醒学生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如果你是笑笑,想摘走几个?。

  (通过让学生亲手摆圆片,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师: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题,该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

  4-□=□ ○○○○

  □-□=□ ○○○

  □-□=□

  (要求: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讲故事,提数学问题

  师:老师这儿有几组图,要求同学们先逐个认真观察,编成小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第一组图。

  2.出示第2组图。

  3.出示第3组图。

  (指名学生汇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解答。)

  (三)游戏中练*5的减法

  师生同做扳手指游戏,伸开左手,任意压下4根手指,说出减法算式,如:扳下1根,5-1=4,5-4=1(师示范所求的'是压下的1根还是剩下的4根,师生互做,生答,生互做互答)。

  (用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互动意识。)

  (四)数一数,填一填,寻找规律

  师展示第4组图:谁能很快地看出图上是什么意思,叫我们做什么?(学生能形象直观地很快找出规律,填上相应的数字。)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图上有5枝铅笔,每次少1枝。

  师:由多少到多少?会列减法算式吗?

  生:由5枝到4枝到3枝到2枝。5-1=4,4-1=3,3-1=2。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板书:摘果子),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8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 模仿学*舞步。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二、重、难点: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三、活动准备:《摘果子》的音乐、动作图谱、PPT(果园丰收视频)、一篮水果

  四、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怎么去?

  (二)学*、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要领,能跟着音乐节奏合拍的表现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1)教师示范,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2)出示图谱1,看图谱分析动作。介绍这叫"踵趾小跑步"

  (3)教师小结:原来是脚跟、脚尖、跑、跑、跑,跑着去的,一共跑三下。

  (4)师幼一起看图谱练*踵趾小跑步。

  2.师幼一起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前奏及第一段)

  (1)师幼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

  (2)再请两名幼儿上前做一做"踵趾小跑步",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再来一边。

  (三)学*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图谱2

  2.学*摘果子的动作。图谱3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图谱4

  2.学*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图谱5

  (1)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五)出示完整的图谱,一起说一说图谱内容。

  1.师幼共同完整的说一说做一做图谱内容。

  (六)幼儿学*表演摘果子。

  1.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出示农民伯伯为感谢小朋友们帮忙摘果子送的水果。

  2.**室品尝水果。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

《摘果子》教学设计8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摘果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摘果子》教学设计1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 模仿学*舞步。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二、重、难点: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三、活动准备:《摘果子》的音乐、动作图谱、PPT(果园丰收视频)、一篮水果

  四、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怎么去?

  (二)学*、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要领,能跟着音乐节奏合拍的表现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1)教师示范,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2)出示图谱1,看图谱分析动作。介绍这叫"踵趾小跑步"

  (3)教师小结:原来是脚跟、脚尖、跑、跑、跑,跑着去的,一共跑三下。

  (4)师幼一起看图谱练*踵趾小跑步。

  2.师幼一起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前奏及第一段)

  (1)师幼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

  (2)再请两名幼儿上前做一做"踵趾小跑步",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再来一边。

  (三)学*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图谱2

  2.学*摘果子的动作。图谱3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图谱4

  2.学*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图谱5

  (1)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五)出示完整的图谱,一起说一说图谱内容。

  1.师幼共同完整的说一说做一做图谱内容。

  (六)幼儿学*表演摘果子。

  1.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出示农民伯伯为感谢小朋友们帮忙摘果子送的水果。

  2.**室品尝水果。

《摘果子》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游戏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

  2、培养学生同桌合作学*,合作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猜想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体会减法的含义。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算式卡片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笑笑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笑笑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吧。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笑笑摘走了几个呢?

  生:笑笑摘走了2个。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提问题,提醒学生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如果你是笑笑,想摘走几个?。

  (通过让学生亲手摆圆片,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师: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题,该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

  4-□=□ ○○○○

  □-□=□ ○○○

  □-□=□

  (要求: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讲故事,提数学问题

  师:老师这儿有几组图,要求同学们先逐个认真观察,编成小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第一组图。

  2.出示第2组图。

  3.出示第3组图。

  (指名学生汇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解答。)

  (三)游戏中练*5的减法

  师生同做扳手指游戏,伸开左手,任意压下4根手指,说出减法算式,如:扳下1根,5-1=4,5-4=1(师示范所求的是压下的1根还是剩下的4根,师生互做,生答,生互做互答)。

  (用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互动意识。)

  (四)数一数,填一填,寻找规律

  师展示第4组图:谁能很快地看出图上是什么意思,叫我们做什么?(学生能形象直观地很快找出规律,填上相应的数字。)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图上有5枝铅笔,每次少1枝。

  师:由多少到多少?会列减法算式吗?

  生:由5枝到4枝到3枝到2枝。5-1=4,4-1=3,3-1=2。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板书:摘果子),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3

  整体设计意图:

  学生的数学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并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秋天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中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从而使数学模型得到了应用。最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明确加法与减法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从中得到明晰。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让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法算式。

  2、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减法计算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学*的乐趣。

  3、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我们的学*小伙伴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2、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可能有:树上有5个西红柿,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还有3个。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根据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5-2=3这个式子中,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减号,你能说说这个减号你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

  3、在5-2=3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呢?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象这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可能有:

  妈妈买来5个苹果,我吃了3个,还有几个苹果?

  妈妈买来3枝雪糕,分给我1枝,妈妈还有几枝雪糕?

  我有4枝铅笔,用了1枝铅笔,还剩下几枝铅笔?……

  5、看来生活中用到减法的事还真不少!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减法吗?

  三、看一看,说一说。

  1、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4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2、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1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四、闯关活动。

  1、刚才我们学了减法,小朋友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能接受检查吗?

  第一关:画一画,说一说。

  (1)看书做一做1,说一说图中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画一画,列一列算式吗?

  (3)说一说。

  (4)3个圆圈,可以怎么画?(可划掉一个、可划掉二个、也可划掉三个)

  2、刚才小朋友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你们还能闯第二关吗?

  (1)看图说说图意。

  (2)列式计算。

  五、总结。

  1、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意外中收获惊喜

  《摘果子》一课是小朋友刚接触的减法的内容。虽然是刚接触的内容,学生给我的意外却颇多。

  意外一:不是主角的主角

  当我出示摘果子图,让学生说说图意时,有一学生说:“老师,我看见图上有一根根的东西。”在图中,我原本只注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树上结了5 个西红柿,而对于其他的东西,我关注的较少,于是我忙问:“哪里有一根根的东西呀?你能指给老师看一看吗?”他上来在图上一指,原来是支撑西红柿树的三根木头。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三根东西是什么呀?”有一学生马上说:“这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就不会倒了。”我说:“用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为什么就不会倒了呢?这在以后四年级的数学中我们继续会学到,看来学好数学知识多有用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是应用了数学上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好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学生一听,学*的尽头更足了,这意外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谓一喜。

  意外二:生活延续精彩

  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过哪些用减法解决的事时,学生没有仅仅局限于一步减法的数学问题,而是延伸出了连减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比如一位同学说“爸爸有两块饼干,分给我一块,又分给弟弟一块,爸爸还有几块饼干?”又比如一位同学说“我有10个桔子,第一次吃了5个,第二次吃了5个,我还有几个桔子?”虽然这一节课的内容还仅仅是减法的起始课,但我们难道不能为学生有这样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使数学知识得以这么顺利的延伸而喝彩吗?可谓二喜。

  意外三:错误生成精彩

  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本来看图应列出算式3-1=2,可有一位学生说1-3=2,我不急于让学生分辨算式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说昨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说加法,那我说在加法中我们知道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计算结果还是一样的。那么在减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有一学生说从1个里拿不出3个,于是我让学生上来摆一摆,学生马上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及时补充说并不是我们发现的一些现象在什么时候都能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严密的,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使其变得更完美。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想一想、比一比、动手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区分加法与减法的区别,可谓又一喜。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像在我们的数学学*中,只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错误,让错误成为知识生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成的惊喜会越来越多,精彩也就会越来越多。

《摘果子》教学设计4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体验秋天丰收、收获果实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PPT果园丰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园丰收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橘子、石榴、柿子??)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她看起来怎么样?我们一起去帮她摘果子好吗?

  二、初步熟悉音乐,学*踵趾小跑步

  1、老师这里有段音乐说的就是人们摘果子的情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拍手感受音乐节奏)

  2、现在,老师要先出发了,你们看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去的。(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边跑边说“脚跟,脚尖,跑跑跑”)

  3、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4、我们一起去果园吧,等会音乐一停,你们马上坐回自己的位子,老师还有别的本领要教给你们。

  三、果园摘果子

  1、现在,我们到果园就要摘果子了。我们摘果子是怎么摘的?(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做出摘果子的.动作)我们摘果子,需要这样一拧一转,这样果子就很容易被摘下来了。小朋友们我们坐在位子上来摘5个果子。

  2、小朋友们真棒,都学会了怎么样摘果子,我们摘的果子要放在篮子里,那我们一只手叉腰,表示篮子。我们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3、现在我们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一起来摘果子。(当音乐播放至最后两拍时,提醒幼儿把篮子举到头顶上,让教师看看谁摘得果子最多)

  四、高高兴兴摘果子

  1、老师要先去摘一篮苹果来,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摘的?(示范之后,请幼儿个别示范)

  2、我们一起先去摘几个红红的苹果吧,跟老师一起做。

  3、教师与幼儿一起随乐摘果子,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五、果篮放仓库,结束。

  师:摘了那么多果子,大家把果篮抱好,那边是我们的仓库。

《摘果子》教学设计5

  一、教学内容分析

  “摘果子”一课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笑笑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会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一部分学生能脱口而出,一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较慢。但对于少数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算起来就比较困难,每道题只会借助一些直观的物体来算,比如数手指、小棒等。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应用,他们能准确的得知计算的结果,但缺乏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他们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缺乏了解。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体验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意识。课堂上需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笑笑家里来客人了,她高高兴兴地提着篮子要去摘果子。今天我们就和笑笑一起来摘果子。(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从这两幅图中,您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把这两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完整的说一说?

  树上原来有5个西红柿,被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的西红柿就少了,只剩下了3个。象这样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算式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2)认识“-”号

  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出示卡片“-”)你们说他像什么啊?

  说得真好,“减号”这位新朋友的作用可大了,它表示去掉的意思。

  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书空画“-”——短短的一横。

  学生齐读板书:5-2=3。

  请学生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5,2,3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5-2=3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做一做

  看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用减法来解决问题,老师真高兴,你们是好样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引导学生完成第26页做一做的.第2题。

  (1)第一幅图: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2=1表示什么意思?

  (2)第二幅图: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连环画。请你用苹果卡片摆一摆,边摆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3

  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4-1=3表示什么意思?

  (3)请小朋友们看看,在刚才的两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2、象这样需要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谁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大家可以边说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看连环画、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3、同桌合作学*。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另一个学生说算式,再交换角色进行练*。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的合作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小组活动。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减法。】

  左手出2个手指,右手出3个手指,一共有几个手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减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后,在手指游戏中添加一道加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数学游戏(小组活动)

  1、一人拿算式卡片,其他学生找相应得数的卡片,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2、一人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4人小组轮流说。

  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整理算式卡片,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小朋友回家后请你找一找生活中的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摘果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过“摘果子”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有趣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共同探究的强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具准备:课件、五个小苹果(纸剪成)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五以内的加法)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好,请小朋友们把右手拿出来,你们看看我们一只手有几根手指呀?

  生:五根。

  师:对了,那要是我出两根手指,你们要出几根才是合起来是五根呢?

  生:三根。(生边说边用手比出三)

  师:那我出一根呢?

  生:四根

  师:那要是我出四根呢?

  生:一根。

  师:要是我一根也不出呢?

  生:那我就要出五根。

  师:那我出五根。

  生:那我就不出。

  师:小朋友们,好了不起,反映真快!我们的手除了可以做这个游戏,还可以做很多的事。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就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

  (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

  师:甜甜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这天,甜甜家来客了,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摘果子给他们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我们来看看甜甜是怎么做的?(课件:甜甜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生:甜甜摘走了两个苹果。

  师:对,小朋友们观察的很仔细,那我们看图提一个数学问题。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甜甜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从5 个苹果中摘下2 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 个,在数学上就用减法来计算。(师板书: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就是减号,读作五减二等于三,表示有五个苹果,摘走了二个,还剩三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也来摘苹果,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苹果拿出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五个苹果,摘走2 个该怎么拿?还剩几个?(学生动手演示,帮助理解5-2=3的含义)

  师:如果刚才甜甜摘走了4个,又该怎么拿?还剩几个?

  生边演示边说:拿走4 个,还剩一个。(板书:5-4=1)

  师:如果你是甜甜,你想摘走几个?

  生:一个(板书:5-1)

  师:还剩几个?

  生:四个(5-1=4)

  师:你还想怎么摘?

  根据生回答分别板书:5-3=2,5-5=0(哪个同学说到愿意摘下五个,可以对此生进行表扬,“你真大方,愿意把五个苹果都摘去招待客人”)

  师:要是客人没有来呢?一个苹果也没有摘。

  生:5-0=5

  4、如果遇到这样的题,该怎么做?

  师:如果树上只有四个苹果了,你愿意怎么摘?

  方法同上。相机板书:4-1=3,4-2=2,4-3=1,4-4=0,4-0=4

  师:如果树上只有三个苹果了呢?

  3-1=2,3-2=1,3-3=0,3-0=3

  师:要是家里只有两个苹果了,有爸爸、妈妈和你在家,你怎么办?

  生:给爸爸妈妈吃。

  师:啊,你们真有孝心,那2-2=0。

  师:可是爸爸妈妈,都很疼爱你们,他们也舍不得吃,留着给你吃,两个苹果你吃了一个,还有几个?

  生:一个(2-1=1)

  师:剩下最后一个苹果了,你们都舍不得吃,放在家里腐烂了,没有用了,多可惜呀。那1-1=0

  三、讲故事,提数学问题(练*题)

  师:(课件出示图片)这里有几幅图,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指一名学生提问,再找其他的学生解决问题)

  1、生: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2本,还剩几本书(3-2=1)

  我的桌子上有3本书,爸爸拿走了几本,桌子上还剩下一本?(3-1=2)

  2、生: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看到了很想吃,就用自己身上的刺背走了一个,桌子上还剩多少个?(4-1=3)

  桌子上有4个苹果,小刺猬背走了几个,桌子上还剩下3个?(4-3=1)

  3、生:有一只小鸟在找妈妈,它飞呀飞,口渴了,这时它看了一棵果树,上面有4个果子,它就叼走了两个,树上还有几个?(4-2=2)

  四、游戏中练*五的减法

  扳手指的游戏

  师:一只手有五根手指,扳下一根,5-1=4还有四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四根没有动(5-4=3)

  师:板下二根,5-2=3,有三根没有动。扳下几根有三根没有动,5-3=2

  师:五根手指,有根没有动,我扳了几根?

  生:一根。

  师:现在有四根直立着的,我又扳了几根,只有三根直立着?

  生:一根

  师:由三根变成二根呢?由二根变成一根呢?

  小结:每次都只扳了一根手指。(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五、总结

  今天,我们动手摘了很多苹果,也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仔细的观察。回家后,把你从身边发现的数学减法问题说给你的家长听,考考他们,好吗?

《摘果子》教学设计7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摘果子”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

  四、学生分析

  所执教的班级是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双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算2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多个体会减法意义及与生活联系的活动,意在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实录

  (一)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师:今天的数学课,汪老师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谁能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幅图(出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初步建立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师:如果请你来摘苹果,你想摘几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想摘3个。

  生2:我想摘2个。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着,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想:每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合理,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师:请你来摘苹果,其他同学想一想根据他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摘苹果,师板书:摘下2个)

  生1:5-2=3。

  (评析生1很快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说明5以内减法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大。此时,教师没有顺着生1思路,纠缠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及时地把学生思路引向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上。)

  师:你能给大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2=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还剩几个苹果?)

  师:谁能再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谁能再给大家大声读一读?

  生:5-2=3。

  师: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指着图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设计意图明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来看连环画。(出图)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怎样看连环画?

  生1:有一个点儿的是第一幅图,有两个点儿的是第二幅图。

  生2:看的时候要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

  师: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

  生1:原来有3本书,叔叔拿走2本书,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本书?3-2=1,还剩1本书。

  师:谁能再说一说?(师板书)

  师: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表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2表示叔叔拿走了2本,1表示还剩的1本书。

  师:再请同学们看一幅连环画。(出图)请你用圆点或小棒代替图中的苹果一边摆一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生1:(用圆点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偷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生2:(用小棒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扎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原来有4个苹果。1表示小刺猬扎走的1个苹果。3表示还剩下3个苹果。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刚才的3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的问题。

  师: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减法。(板书:减法)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板书:减号)伸出手来和汪老师一 起写一个减号――短短的一横。

  师:这些问题都用减法解决,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拿走,不是添上,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带领学生用手势表示: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师:谁能用手势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2个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二)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5-4),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4个,还剩1个。5-4=1。

  生2:今天买了2个苹果,吃了4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

  生3:本来只有2个苹果,怎么吃4个,还剩1个。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用我们目前学*的知识,2还减不了4,也就是说本来只有2个苹果没有办法吃掉4个。

  生4:本来有5块砖,小偷偷走4块砖,还剩1块砖。5-4=1。

  师:生活中最好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搬砖,助人为乐那多好呀!

  生5:我家原来种了5盆花,死了4盆,还剩1盆。5-4=1。

  (评析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悟数学。)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这幅图能用5-4=1这个算式表示吗?

  生:能。

  师:5,4,1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

  生:5表示原来有5个圆点,4表示划掉4个圆点,1表示还剩1个圆点。

  (评析看算式讲图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26页,看第1题。第一幅图就是老师黑板上的图,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看看后两幅图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1:划掉几个圆点都行,但就是不能超过图里圆点的数。

  生2:划掉几个圆点就要在下面列算式减几。

  师:任意划掉几个圆点都可以,但要列出相应的算式。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师按规律贴图并板书算式)

  生1:我划掉3个圆点,4-3=1。

  生2:我划掉1个圆点,4-1=3。

  生3:我划掉2个圆点,4-2=2。

  生4:我都划掉了,4-4=0。

  师:为什么4-4=0?

  生:因为本来有4个,都减去了就一个都没有了,所以等于0。

  生5:我没划,4-0=4。

  生:我有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你们发现得真好。每幅图都有4个圆点,所以有这样的规律。你们划掉的都是0,1,2,3,4个圆点吗?可不可以划掉5个、6个……

  生:因为图上就给了4个圆点,没有第5个、第6个圆点。

  师:那得数可能是5,6,…吗?

  生:因为减法是越来越少,加法才是越加越多。所以得数不能越来越大。

  师:得数最大不能超过4。

  第三幅图分别可以划掉几个?

  生1:我划掉2个,3-2=1。

  生2:我划掉1个,3-1=2。

  生3:我划掉3个,3-3=0。

  生4:我没划,3-0=3。

  生5:要是没划不就等于没做这道题吗?

  师:如果你图上没划,算式对应地列出来也可以。

  (教学反思我为学生能如此地交流感到高兴。学生的语言也许还不够简炼,但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是那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反应与思维又是那样的敏捷。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师:下面我们在小组中做一个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实都成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农场采摘,看看都能摘什么?(师在黑板贴图:苹果、玉米、梨、西红柿、橘子)黑板上共有5种果实,小组内每人选择1种,先商量一下每人选什么?

  (小组活动)

  师:请每位小小采摘员在你选的果实中任意地摘下几个都可以,然后用你的小棒、圆点子或其他学具摆摆,也可以画一画图,说一说数学问题,最后把你的算式写在练*本上。如果小组内每人都写完了,按照从1号~5号的顺序交流一下。

  (1)独立活动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活动时的情绪高涨,我也非常高兴。我想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摘果实的情况?

  小组长:1号先说。

  生1:(小棒板演)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1=4,还剩4个苹果。

  小组长:2号说。

  生2:我画了4个△代表4个玉米,划掉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4-2=2,还剩2个△。

  小组长:我是3号我来说。(圆点板演)原来有5个梨,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梨?5-2=3,还剩3个梨。

  小组长:4号说。

  生4:我是用铅笔摆的。原来有3个西红柿,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3-2=1,还剩1个西红柿。

  小组长:5号说。

  生5:我是用橡皮摆的。原来有2个橘子,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2-1=1,还剩1个橘子。

  师:他们组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鼓励鼓励他们组。

  (评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而且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互学、互赏、互促的意识。)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解决的都是还剩几个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解决的。

  师:什么时候用减法?

  生1:拿走的时候做减法。

  生2: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用减法。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怎样使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真正使教学成为有魅力的教学、好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应是走向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师生双方忘却了外在的期望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学情境所吸引,让学生在做游戏活动中学*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本节课的“摘苹果”“采摘”的活动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2.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使他们感到数学的乐趣。可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最后,再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学要贴*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运用到数学。

  3.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把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练*,把减法的意义及减法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摘苹果”“看连环画”“根据算式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根据算式解释圆点子图”的正反2个层次的活动中逐步体会、理解减法的意义。

  4.本节课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学**惯和能力。包括: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走出了计算教学单纯重视计算的误区,而是将减法的意义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减法的意义,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实物或图式表示减法的意义”。

  3.教师注重学生各方面*惯和能力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摘果子》教学设计8

  教学目的

  1.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能说出减法算式,能认识减号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

  2.根据实际情景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

  以游戏的形式复*旧知

  复*5的组成,如教师说"我拍3",学生接着说"我拍2,3和2组成5".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小红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这天,小红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今天就来学*摘果子这一课(板书:摘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小红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出示课件:小红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师:小红摘走了几个呢

  生:小红摘走了2个.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小红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小红摘走了2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从5个里面去掉2

  师:还剩几个呢

  生:还剩3个.

  师讲解: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减法),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 "一"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在这个算式中5,3,2各表示什么意思 请大家谈一谈.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 (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 如果你是小红,想摘走几个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摆的过程呢

  生说出各自摆的过程及相应的算式,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师

  三,做一做

  1,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片,提问: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 /○/○/○/○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4=1

  3,如果有这样的题,该怎么做呢 (板书)

  4-□=□ ○○○○

  先想一想,填一填,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挨桌巡视,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师一一板书学生的答案.)

  4,老师是这样列式的,4-―0=4,这表示什么意思

  5, 出示第1组图,第2组图.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四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中练*5的减法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六,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摘果子》教案菁选

《摘果子》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摘果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摘果子》教案1

  设计意图

  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次中班健康《摘果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衡能力。

  3、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2、 练*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

  3、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不怕困难都摘到了果子,都特别的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幼儿随音乐“健康歌”做放松运动并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健康活动《摘果子》,活动重点主要是指导幼儿练*纵跳触物。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摘果子》教案2

  活动目标

  1.练*纵跳触物,掌握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

  2.能原地纵跳摘到高 1.5 米左右的果子,有一定的弹跳力。

  3.体验摘果子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摘果子的经验。

  2.物质准备:运用不同高度的沙包创设小猴子的训练基地,不同高度的桃子若干(大小不同的桃子,越往高处的桃子越大)、山洞、*衡木、跨栏、音乐、黑板等。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热身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2.鼓励幼儿模仿小动物进行走、跑、跳、爬等动作的练*,进行热身活动,重点引导幼儿练*纵跳。

  二、自主探索练*,初步练*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

  1.运用不同高度的沙包创设小猴子的训练基地,练*纵跳触物的动作技能。

  2.请个别动作规范,跳的高的幼儿来做示范。

  3.引导幼儿再一次练*,鼓励幼儿触碰高处的沙包。

  三、集体游戏,巩固纵跳触物的'动作。

  创设“小猴摘柿子”的情景,组织幼儿游戏。

  1.第一次游戏,引导幼儿爬过山洞、走过小桥,去摘柿子,每人摘一个桃子回来。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样摘到高处的柿子的?

  2.第二次游戏,引导幼儿爬过山洞、走过小桥、跳过栅栏,去摘柿子, 鼓励幼儿挑战自己,摘更高处的柿子。说一说你是怎样摘到高处的柿子的?

  3.第三次游戏,引导幼儿爬过山洞、走过小桥、跳过栅栏,去摘柿子, 将幼儿按身上的数字分成两组去摘柿子,将摘回来的柿子贴到黑板上,两组比一比,哪组摘的高处的柿子多。

  四、放松活动,感受游戏的乐趣。

  1.引导幼儿坐在彩虹伞上,随音乐放松胳膊、腿部、腰等部位。

  2.引导幼儿躺在彩虹伞上,用大刺球做放松活动,给幼儿的身体进行按摩放松。

《摘果子》教案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2、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并尝试用动作进行模仿。

  3、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苹果5个、一棵果树和老鼠、小鸟,大象、蛇、猴子、鳄鱼、海豹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对于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本领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导入:韵律活动《苹果》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客人老师,开心吗?(开心)那我们唱首苹果歌给客人老师听好不好?(好)边唱边做摘果子动作。

  师:摘得果子好吃吗?

  1.引出《小老鼠摘果子》的故事。

  师:咦小朋友们看谁来了?(小老鼠)师:有一天小老鼠来到一棵果树下,果树上长了好多的果子,树上的果子又红又大,小老鼠看到树上红红的果子,会怎么想呢?

  (小老鼠想吃果子)

  2、师:可是你们看,果树又高又大,小老鼠太小了,你觉得小老鼠能摘到果子吗?(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小结:小老鼠太小了,果树又高又大,它可能摘不到树上的果。

  二、展开

  1.小鸟、大象、蛇来摘果子。

  师:小老鼠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有只动物来摘果子了。

  (1)师: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小鸟)小鸟能够摘到果子吗?(能)它是怎么摘果子的?(小鸟飞过来用嘴巴衔走了一颗果子。现在树上还有几颗果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颗果子)师:小老鼠看到小鸟摘到了果子想,我要是能飞起来就好了。

  说着小老鼠在干吗呢?(小老鼠用胳膊像小鸟一样扇了几下。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

  (2)师:谁又来摘果子了。(大象)大象是怎么摘果子的?(用长长的鼻子卷走了一个果子,)现在树上还有几颗果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颗果子)小老鼠看到大象摘到果子,它会怎么想呢?请一名幼儿回答(小老鼠想,要是我也有那么长的鼻子,那该有多好呀。)小老鼠在干吗?(小老鼠把它的鼻子往下拽,把鼻子拽的好疼,可是怎么也拽不长。)

  (3)师:看谁又来摘果子了(蛇)蛇是怎么摘到果子的?(蛇绕着树,爬啊爬,一口咬下了一颗果子)现在树上还有几颗果子,我们一起来数一数(4颗果子)看小老鼠在干吗(小老鼠也绕着树爬,可是怎么也爬不到树上)

  2,讨论师:还有谁会来摘果子呢,看、小老鼠正在学他的样子呢,小老鼠在干吗(爬树)请幼儿学学小老鼠爬树的样子。

  师:小老鼠学的是谁呀?谁会爬树(猴子)猴子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树上还有几颗果子呀,我们一起来数数(3颗果子)

  3、鳄鱼摘果子师:看谁又来摘果子了(鳄鱼)鳄鱼的长尾巴一扫,扫下了一颗果子,树上又少了一颗果子。

  你看小老鼠在干吗?(小老鼠也用自己的尾巴扫果子,)那小老鼠用尾巴摘到果子了吗(没有)树上还有几颗果子呀?(两颗果子)4.完整的欣赏故事(1)师:树上只剩下两个果子了,小老鼠着不着急呀?(着急)急的快要哭了师:那你们猜猜小老鼠最后摘到果子没有呢?(摘到了)师:小老鼠会用什么办法摘果子呢?

  幼儿自由回答

  4、完整听一遍故事.

  师:小朋友真棒!想到这么多办法。那小老鼠到底是怎么摘到果子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老鼠摘果子》

  (播放故事录音及看故事ppt)师:它是怎么摘到的.呢?

  幼:……(海豹帮助它)师:哦,是海豹帮助了小老鼠,它把小老鼠放在它的鼻子尖上顶上去的。小朋友你们会学海豹顶小老鼠吗?(会)一起学一学。

  5、表演故事师:那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动物摘果子的方式呢?我们请小朋友来学一学好不好?

  分别请几名幼儿当老鼠、小鸟、大象、蛇、猴子、鳄鱼,教师当果树共同表演故事。

  6、师:小老鼠摘到果子后为什么要给海豹一颗果子呢?

  小结:海狮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小老鼠,把小老鼠送上了高高的果子树。这才让小老鼠摘到了果子。小老鼠没有忘了感谢帮助过它的朋友,所以要给海狮吃一个果子。

  三、故事表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小动物。(第一次可以启发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动作,第二次鼓励幼儿自己表演。)

  四、分享.

  果子真好吃,你们想吃吗?黄老师为了表扬我们小二班的小朋友,会动脑筋,会思考。老师也准备了一篮果子,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果子?一共有5个,大家一起吃,一人一个不够,怎么办呢(可以把果子切开来分着吃)?那现在小朋友把手洗干净,我们一起来吃苹果咯。

《摘果子》教案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3、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2,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难点 :

  1、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活动准备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师:刚才我们摘了果子,现在有一只小老鼠也来摘果子了。(出示小老鼠图片)

  (出示果子图)

  1、树上一共有多少果子?(幼儿点数说出总数6个)。

  师:小老鼠看到这些红红的的果子非常想吃。可树那么高,小老鼠能摘到果子吗?

  幼:……

  它怎样才能摘到果子呢?如果你是小老鼠你会想什么办法摘果子?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小老鼠在摘果子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出示小鸟图)

  /2、图3:请幼儿观察,谁来了,(小鸟)小鸟是怎样摘果子的,(请幼儿模仿小鸟摘果子的动作)小鸟摘了几个果子?树上还剩下几个果子呢?(幼儿点数)小老鼠能用小鸟的办法摘果子吗?为什么?

  /3、图4:又来了一只长鼻子的动物,它长鼻子一伸就卷走了一颗果子。猜猜这个长鼻子的动物是谁啊?(出示大象图)大象是怎样摘果子的? (请幼儿模仿大象摘果子的动作)强调大象是用长鼻子卷果子。

  /4、老师模仿猴子的动作,请幼儿猜猜是谁来了?想想小猴子会用什么办法摘果子呢?(幼儿自由发言),对了小猴子会爬树,它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猴子摘果子吧!

  5、(出示鳄鱼图片)你们看又有谁来了?它能摘到果子吗?它用什么来摘果子呢?它的长尾巴扫下了几颗果子?

  6、刚才哪些动物摘走了果子?他们分别用的什么办法摘果子?摘了几颗果子?(请幼儿回答)

  师:哎呀,你们看树上还有几颗果子了呀?(与幼儿一起数数)

  幼:还有两颗果子了,

  师:怎么办呢?树上只剩下两颗果子了,小老鼠还没摘到,你们想想现在小老鼠现在会是怎样的心情?

  幼:着急,

  师:那你们猜猜小老鼠最后摘到果子没有呢?

  幼:摘到了,没有……

  3、完整听一遍故事.

  师:有的小朋友说摘到了,有的小朋友说没有,那小老鼠到底摘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老鼠摘果子》

  (老师完整讲述故事)

  教师提问:小老鼠最后摘到果子没有啊?

  幼:……(摘到了)

  师:它是怎么摘到的呢?

  幼:……(海豹帮助它)

  师:哦,是海豹帮助了小老鼠,海豹是怎样帮助小老鼠的'?它把小老鼠放在它的鼻子尖上顶上去的。(一起模仿海豹顶的动作。)

  师:那小朋友,你们最喜欢哪一种动物摘果子的方式呢?我们请小朋友来学一学

  (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

  4、模仿各种动物的本领。

  师:还有这么多的小朋友都想来模仿,那好,我们就一起来吧!

  (播放音乐同幼儿一起模仿)

  背景图小动物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摘果子》教案5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活动中学*故事,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并能用动作进行模仿。

  2.知道小动物在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的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3.感受小老鼠和海豹互相帮助摘到果子的快乐心情。

  4.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5.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PPT,flash

  2.经验准备

  (1)幼儿对于一些常见动物的外形特征和本领有一定的了解。

  (2)学*律动《摘果子》

  3.重难点:理解故事内容,会用叼、卷、扫等动作模仿动物摘果子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律动进场(摘果子)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做的律动是什么?(摘果子)

  师:你们想不想知道动物们是怎么摘果子的?

  2、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一个《小老鼠摘果子》的故事。

  二、逐段播放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

  1、有一天小老鼠来到一棵苹果树下,苹果树上长了7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苹果散发出一阵阵的香气,小老鼠看到树上红红的苹果。

  (1)小老鼠会怎么想呢(观察图片并讲述:小老鼠想吃苹果)?

  (2)你们吃过苹果吗?吃上去是什么味道的呀(苹果又香又甜)?

  (3)你觉得小老鼠能摘到苹果吗?为什么?

  小结:

  小老鼠太小了,苹果树又高又大,它可能摘不到树上的苹果。

  2、小老鼠正在想办法的时候,有只动物来摘苹果了。

  (1)小朋友你们看,是谁来了?(小鸟)

  (2)小鸟能够摘到苹果吗?(能)

  它是怎么摘苹果的?(小鸟飞过来用嘴叼走了一个苹果。现在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个苹果)

  小老鼠看到小鸟摘到了苹果,它是怎么想的?

  (观察图片:小老鼠想,我要是能飞起来就好了。)

  说着小老鼠在干吗呢?(小老鼠用胳膊像小鸟一样扇了几下。可是怎么也飞不起来。)

  3、谁又来摘苹果了。(大象)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大象是怎么摘苹果的?(大象长鼻子一伸卷走了一个苹果,摘走了一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5个苹果)

  小老鼠看到大象摘到苹果,它是怎么想的?(小老鼠想,要是我也有长长的鼻子就好了。)

  说着小老鼠在干什么?(小老鼠使劲地拽鼻子,可是怎么也拽不长。)

  4、是谁又来摘苹果了?(蛇)蛇是怎么摘苹果的?(蛇绕着树爬呀爬,咬下了一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苹果?)(4个苹果)

  5、小老鼠是在学谁的样子?(猴子)

  猴子是怎么摘苹果的?(爬上树摘走了一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苹果)?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3个苹果)

  小老鼠看到猴子摘到了苹果,它是怎么想的?

  (小老鼠想,要是我也会爬树,那该有多好呀。)

  小老鼠在干吗?(小老鼠慢慢的爬上了树,刚爬了一半就滑下来了。)

  6、看,谁又来摘苹果了?(鳄鱼)鳄鱼是怎么摘苹果的?(鳄鱼长尾巴一扫扫下了一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苹果)?(2个苹果)

  小老鼠看到鳄鱼拿走了苹果,它是怎么想的?(小老鼠想,要是我也有长而有力的尾巴就好了。)

  学学这些动物摘苹果的样子。

  小结:

  大象、蛇、猴子、鳄鱼都摘到了苹果。可是小老鼠没有长长的鼻子,也没有长长的脖子。也不像猴子会爬树。更没有鳄鱼那么长而有力的`尾巴,还是摘不到苹果。

  7、小老鼠摘苹果

  (1)看到树上的苹果只剩下两个了,小老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急的快要哭了)

  (2)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帮小老鼠摘到苹果呢?

  (3)小朋友你们看,海豹来了,小老鼠请海豹帮忙,可是海豹也没法摘到果子,小老鼠灵机一动对海豹说:你不是会顶球吗?请你把我顶在你的鼻子上往上抛,那样我就会摘到果子啦。于是海豹把小老鼠顶在自己的鼻子上往上一抛,小老鼠顺势一跃就摘到了果子。(海豹像顶球一样,把小老鼠顶起来,所以就摘到苹果了。)

  三、播放flash,让幼儿完整地欣赏一次故事

  四、情感提升:

  小老鼠为什么要给海狮一个苹果?(让幼儿们自由讨论)

  师:是的,海豹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小老鼠,把小老鼠送上了高高的苹果树。这才让小老鼠摘到了苹果。小老鼠没有忘了感谢帮助过它的朋友,所以要给海豹吃一个苹果。

  师:小朋友们,如果别人帮助了你,你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幼儿感受朋友之间相互帮助后要表示感谢的方式,分享快乐的心情)

  师:小老鼠聪明吗?以后我们要像它一样,遇到困难不要着急,要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五、结束活动

  小朋友们,请你们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教教他们小动物是怎样摘果子的,好吗?

  教学反思

  活动主要教具是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色彩、动作等方面都比传统的图片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幼儿在活动中的注意力很集中。语言活动《小老鼠摘果子》的故事内容简洁易懂,天真童趣。故事中的动物朋友都是幼儿所喜欢和熟悉的,有小鸟、小猴子、大象、蛇、鳄鱼、海豹和小老鼠。在课堂中教师充分运用了示范、鼓励、表扬等方法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用动作模仿各种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中,我采用了明暗两条主线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内容。一条明线是:观察有哪些小动物来摘果子?是怎样摘果子的?并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来学一学,理解动词:叼、卷、咬、摘、扫,帮助他们梳理小动物摘果子的方法;另一条暗线是:引导幼儿观察果子的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小鸟摘掉了一个、大象卷走了一个、蛇咬掉了一个,果子是变多了还是变少了?到最后剩几个?在这一过程中同时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树下的小老鼠表情的变化,如:当小鸟、大象都摘走了果子,小老鼠的表情怎样?它做了什么动作?后来小猴子、鳄鱼也来摘走了果子,小老鼠又是怎样表现的?从小老鼠表情的变化中,让幼儿了解它心理着急、特别想要摘到果子的那种急切的心理。

  故事的最后海豹和小老鼠坐在树下一起吃苹果时,我对幼儿进行了分享教育,通过海豹帮助小老鼠摘果子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总的来说,这个活动我觉得比较成功。设定的目标完成了,活动中幼儿积极主动参与,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的很愉快。

《摘果子》教案6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的接受。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摘果子》。

  摘果子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巩固5、6、7这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课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

  二、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幼儿操作材料、笔。

  四、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四)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个。(见图六)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说出来老师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数字。)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二)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见图十三)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继续应用电脑动画,依次展示以上题目的相应内容,让幼儿参与解题。这一部分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五、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计算《小花园》活动设计

  《小花园》活动设计

  实验幼儿园 曹丽娟

  活动目标:

  1、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进行计数。

  2、学*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重点:

  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准备:

  1、 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图片各一张。

  2、 红色、蓝色、黄色的花园图片各一张。

  3、 12张作业纸、图卡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三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多媒体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儿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欢种花,它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花园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欣赏小花园,认识形状、颜色并进行计数:

  (1)出示小花园图片,小朋友们看它们的花园漂亮吗?

  (2)创设情景,分别出示三个小花园图片:

  ①情景一:出示小兔子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兔子说:“我的花园最漂亮!来到我的花园,我可要考考你们哦。”

  小兔子的问题:我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的花园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说花的形状时,师告诉孩子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说颜色和计数时,找幼儿找出相应的卡片,师贴在对应的表格里。最后,师强调幼儿看着表格,用完整的话描述小兔子的花园。如:小兔子的花园有6朵红色的郁金香。

  ②情景二:出示小熊的花园

  小朋友们,你们听谁在说话呢?(多媒体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听听小熊的问题吧!

  小熊:“谁知道我的花像什么?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一共有几朵花?”

  方法同上

  ③情景三:出示小山羊的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山羊的哭声,请幼儿认真听,听听它是谁?它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看小山羊的花园。(方法同上 )

  4、 做练*:

  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表格和卡片。师讲要求,幼儿动手贴一贴。

  5、 小结:

  三位小客人看到小朋友们真能干,想请我们到校园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开上小火车出发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聪明的玩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激起幼儿的学*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摘果子》教案7

  游戏适用范围:

  这种游戏适用于每课的复*、阶段性复*和期中、期末复*。适用的内容以认读为主,可以是拼音字母、音节、汉字的笔画、偏旁、生字、词语……游戏的形式多样,可根据内容来选择:①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学生任意摘果子读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②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正面。 教师任读一个内容,点名请学生来摘。摘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摘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③所认读的内容在果子的反面。教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一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读错了,从自己的果子中拿回一个贴到大树上。“摘果子”的游戏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很广,学生兴趣高。

  游戏目标:

  1、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衡能力。

  3、喜欢参与游戏,体验。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教师和学生各准备几套用彩纸或吹塑纸做成的果子(可以是苹果、橘子、梨)。果子上的内容可以随即更换,果子则作为小奖品能反复使用。果树,教师既可以做一棵永久使用的,也可以临时在黑板上画简笔画。

  游戏过程:

  以第二种游戏形式为例。 师:秋天到,果子熟,谁来摘个大果子。——暖,暖和的暖。 生齐:我来摘个大果子。 师:XX(教师点名,该生上台摘果子。) 生:摘下果子读“暖,暖和的暖”,全班学生跟读一遍“暖,暖和的暖”。

  活动反思:

  首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索的*惯及能力。在本节课中,我的提问过于琐碎,呈现一问一答的情形,虽然问题都是学生在回答,但实际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建立。课堂上,应提出一些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问题,我的教学课件可以订正为:我演示摘果子的过程,边做边用手势提醒学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摘下了几个,还剩下几个,问“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再说一说。”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余地,大大增加了学生学*探索的空间,上述案例,究其原因,就是我害怕学生讨论不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加以牵引,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其大胆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

  其次,课堂上除了形式多样,应该组织一些小竞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中,只有让他们动手,动口,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除了让他们读,更应该让他们写一写,因为学生光会说,不一定会写。个别男孩上课纪律散漫,有待于强化和约束。

《摘果子》教案8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并能用肢体动作进行模仿。

  2、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3、懂得好朋友之间要合作、分享的道理。

  活动准备:

  1、谜语

  2、PPT

  3、数字故事

  活动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好朋友之间要合作、分享的道理。

  活动难点:

  知道小动物摘果子的过程中果子数量由多到少的变化。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

  1、猜谜语,引发幼儿兴趣。

  问题:猜一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教师说谜语,引出苹果。

  皮儿有红又有绿,

  长在树上真美丽,

  味道酸甜又可口,

  营养丰富人爱吃。

  2、运用不同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并模仿动物摘果子的'不同方法。

  二、基本部分

  1、播放PPT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观察图片,并讲述图片内容。

  (图一)都有谁?它在做什么?

  (图二)谁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树上有几颗果子?(小鸟飞过来,衔走一颗果子)

  (图三)谁又来了?它来做什么?还剩几颗果子?(大象长鼻子一伸,卷走了一颗果子。)

  (图四)这个小动物是谁?它是怎样把果子摘走的?树上的果子多了还是少了?(蛇绕着树爬呀爬,咬下了一颗果子)

  (图五)小猴子来啦,它也想吃红红的果子,小朋友们学学猴子是怎么摘果子的?(猴子爬上树,摘下了一颗果子。)

  (图六)“嗖”的一声,一个果子掉了下来,我们看看是谁又来摘果子了?(鳄鱼长尾巴一扫,扫下了一颗果子。)

  小老鼠看到树上只剩下两颗果子了,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图七)海豹来了,小朋友看,它做了什么事情呢?(海豹来了,他把小老鼠顶在鼻子上,往上一抛——小老鼠就摘到了果子)

  (图八)海豹和小老鼠在干什么?(他们一起享受香甜的果子,一颗给海豹,一颗自己留着。)

  2、幼儿欣赏数字故事《老鼠摘果子》

  三、结束部分:

  师幼讨论:

  1、如果小老鼠是一个人摘,他摘得到果子吗?如果海豹一个人摘,摘得到果子吗?

  幼儿:海豹身上滑滑的爬不上树。

  2、他们是怎么摘到果子的?

  幼儿:他们是合作才摘到果子的。

  教师小结:以后小朋友遇到问题也要像他们一样多动脑筋,想办法和好朋友合作解决。

《摘果子》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歌曲演唱的基础上萌发律动表演的兴趣。

  2.感受***族舞蹈的特点,学*进退步;侧点步;击腕;托帽等基本动作。

  3.学会随歌曲的旋律、节奏、情绪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音乐、秋天丰收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园让幼儿看图说场景。

  (1)这是哪里?你们看到什么?

  (2)我们一起到苹果园摘苹果吧。(在音乐伴奏下摘苹果)

  (3)今天有位客人也来到我们中间了,你们看看她是谁?(跳新疆舞的小姑娘ppt)

  (4)她是哪个民族的小姑娘?(新疆)

  2.初步感受***族舞蹈的特点。

  (1)新疆是一个能个善舞的民族,我们一起来看看新疆舞,看看你最喜欢的动作是什么。

  (2)师:请大家说说,你最喜欢这个舞蹈中的哪个动作?

  (3)学*“击腕”的'动作:我们一起欢迎***族小朋友来到我们这里,这个动作叫击腕。

  (4)学*“进退步”的动作:我向前,你向前,我退回,你退回。

  (5)学*托帽和侧点步:托好小帽摘苹果,脚尖侧点,点两下,掂起小脚摘苹果。

  (6)教师示范舞蹈。

  (4)幼儿听音乐舞蹈。

  3.双圈舞

  师:我们一起找个好朋友,面对面围成圆圈,一起来庆祝丰收吧。要求幼儿在托帽和侧点步的时候面对面内外圈交换位置。

  活动延伸:

  1.语言区域投放有关新疆景点、食物、生活*俗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新疆的各种文化。

  2.表演区投放新疆音乐和服装让幼儿表演。

《摘果子》教案10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零碎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践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巩固5、6、7这3个数及其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逐渐建立数的观念。

  4、引导幼儿懂得分享与助人的快乐。

  5、引发幼儿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温*巩固5、6、7这3个数。

  难点:引导幼儿逐渐可以不受物体的大小和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别7以内的数量。

  活动预备:

  多媒体课件、操作图片、幼儿操作资料、笔。

  活动进程:

  (一)参观果园

  1、今天有一位客人来到我们班,你们看他是谁?(幼:小猴)小猴家里有一个很大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有梨树、苹果树、桃树还有杏树,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幼:想)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小猴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观赏,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吧?(出示幻灯片一)

  2、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树?(幼儿:桃树)那这棵呢?(接着出示苹果树和梨树),你们看树上的水果多吗?(多)现在小猴想让大家帮他数一数。

  桃树上有几个桃子?(幼:5个)一一说5个。

  师:你数的真快,你是怎么数的?

  一一说:我先数这边的3个,接着数4、5。

  师:谁来数苹果?

  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幼:6个)

  梨树上有几个梨?(幼:7个)

  (有了一一数桃子的经验,孩子都用目测数群的方法,数的.很快。)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桃子)第二盆是什么水果?(苹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梨)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5个)五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5)(见图三)

  师:第二盆有几个苹果?(6个)六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见图四)

  师:第三盆有几只梨?(7个)七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7)(见图五)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样排呢?(幼儿操作图片)(幼儿操作5、6、7的排序很熟练)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能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操作图片而不是利用课件操作,更有利于巩固幼儿点数和排序的能力,让幼儿体会数物匹配)

  (三)分水果

  1、小猴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和分享的人,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们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渗透德育)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师:看看小兔家有几只小兔?

  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谁愿意帮小猴分一分。(出示5只小兔)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兔匹配,动手操作是幼儿学*的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桃子和小兔一样多,把桃子分给小兔正好一人一个。

  2、看!小猴又来到谁家?(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出示6只小猫)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猫匹配,让幼儿逐步感知数物匹配。并讲一讲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已经有分桃子时的经验,所以表述起来很完整。)

  师:你分的很好,小猫和小猴都要谢谢你呢!(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幼儿很有成就感,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幼儿的学*积极性。)

  3、瞧!小猴又来到谁家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同以上操作)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狗?

  幼:因为把梨分给小狗正好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它们一样多。

  师:你真棒!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应数量的物体逐个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相同数量的物体对应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不仅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

  (四)分组练*:

  1、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觉得我们小朋友台聪明了,所以他还又很多难题想要请教你们呢,你们愿意帮小猴吗?(幼:愿意)看来我们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兴趣大增,都要急着做题)。

  第一组:我是小裁判。依照标题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依照标题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标题中给的数字和动物逐个对应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直接动手点数解答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作业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点,极大得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解答的兴趣.)

  (六)活动完毕:

  师:这是小猴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孩子们拿到大头贴显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现在难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和客人小猴到外面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吧!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自由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摘果子》教案11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活动准备: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

  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摘果子》教案1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能随着乐曲合拍地做动作。

  2、教幼儿初步掌握锺趾步的动作要领,学*有节奏地做摘果子及锺趾步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教室活动过程:

  一、律动 、发声练*

  1、律动:《我是小兵》、《鞋匠舞》、《头发肩膀膝盖脚》

  2、发声练*:《小鸟醒来了》《大雨和小雨》《小树叶》

  二、熟悉乐曲

  1、老师弹奏第一遍乐曲旋律,幼儿倾听。告诉幼儿乐曲名称。让幼儿说说听了音乐后的感受。

  2、老师弹奏第二遍乐曲旋律,幼儿边听边按节奏拍手。

  三、学*摘果子的动作

  1、秋天来了,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我们去帮农民伯伯摘下来,好吗?老师示范作摘果子的.动作。重点强调苹果很大需用力摘,应将手腕转一下表示摘苹果。

  2、组织幼儿坐在位子上听音乐集体做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锺趾步

  1、老师示范锺趾步。

  2、幼儿练*,老师巡回指导。重点练*趾步,脚尖向后点,同时,两膝直起。

  3、集体听音乐练*锺趾步。

  五、复*歌曲

  复*歌表演《手指歌》,要求幼儿有节奏准确地边唱边做动作。

  中班音乐欣赏教案:《蝴蝶找花》

《摘果子》教案13

  一、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衡能力。

  3、 锻炼*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4、 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二、 活动重难点

  1、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2、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三: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四、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反思:此环节,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把猴子扮演地很形象,但是听着教师的口令行走,这里有点乱。刚开始对于孩子来说有点难。

  2、 练*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脚贴地,同时迈出同一支脚,富有节奏地喊号子(左右,左右、一二,一二)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

  反思:在这个环节当中,孩子们积极参与性强,但是在孩子自由结伴练*的时候,有些孩子就不听老师的'口令随便走,于是而且走出了我规定的练*场地,整个环节就显得很散,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我就个别指导。

  3、 比赛:两人三足走绕过障碍物,摘果子。

  师:我们去摘果子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树林(障碍物)先看看妈妈是怎么经过的,等会一起比比看,哪一组的猴子动作比较快。

  (1) 幼儿两人三足协调一致行走。

  (2) 表扬动作快,合作好的小朋友,鼓励其它小朋友。

  反思:在第二环节当中,我给予孩子自由练*的足够时间,所以大部分的孩子已经掌握了两人三足走,让孩子进行分组比赛,我们班的孩子好胜心很很强,所以每组的成员都为自己加油,整个环节显得很活跃,孩子们玩得很开心!

  4、 活动结束

  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开心,大家也累了,一起来放松一下吧!

  反思:此活动的主要目标是两人三足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衡能力。重点是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在整个活动中,虽然有些孩子在结伴练*时候,由于身体的不*衡导致摔倒,或者是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参加的积极性很高,不认输,一直都是按着老师的口令一致行走,到最后学会了两人三足一致行走的方法。

  在第二环节中,有些孩子不听老师的口令或要求行走,离开了老师的视线,我们很多时候是大声地喊孩子赶紧回来,这样孩子也不一定听,老师也很费劲,所以在孩子自由练*之前,老师要讲清楚要求和游戏规则,这样整个环节不会很拖时间,不会很乱。下次遇到类似的活动,可以这么做。

《摘果子》教案14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摘果子》视频:(1)果农采摘果子;(2)果实丰收。

  2.《摘果子》音乐CD。

  活动过程:

  1.播放果农采摘果实的视频,激发幼儿“摘果子”的兴趣。

  请幼儿观看视频,说说果园里的人们在干什么,感受果农摘果子时的喜悦心情。

  2.观察、交流、尝试,引导幼儿模仿、学*摘果子动作。

  (1)讨论:摘果子时手的动作是怎样的?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哪里?

  小结:摘果子时,手臂要伸出去,手腕从外向里、用力地转动一下。果子就摘下来了。摘下来的果子要放到筐里。

  (2)鼓励幼儿伸出手臂,转动手腕,学*摘果子、放果子的动作。

  (3)播放《摘果子》乐曲,带领幼儿随音乐节奏做摘果子、放果子动作。

  (4)讨论:怎样摘到不同位置的果子?引导幼儿变换方位,随乐曲节奏在身体上面、下面、左边、右边左摘果子动作。

  3.创编动作,丰富表现。

  (1)引导幼儿讨论:摘果子时,除了摘果子的动作外,还会做些什么动作?是怎么做的?请个别幼儿展示创编的“擦汗、抱筐、高兴”等动作,教师加以提炼,全体幼儿模仿学*。

  (2)播放乐曲,鼓励幼儿随乐曲节奏表演创编的动作。

  4.教师组合幼儿创编的动作,带领幼儿随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5.播放果实丰收视频,请幼儿欣赏果实累累的画面,感受丰收的喜悦。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如掌握制定教育工作的案例、备课、组织音乐教育活动、进行自我评析能力等)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摘果子》教案1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水果丰收的喜悦。

  二、教学准备:

  秋天丰收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难点:创编动作。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法、图示法等。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一、出示图片。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
认真的欣赏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图片,并能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表达出来。
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1.教师:请你们听一听,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那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认真的倾听音乐,说说自己的理解。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看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教师:那么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怎么摘果子的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和幼儿一起学*好的动作1.教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面也觉得非常开心,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先请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

2.因为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来不及摘果子,想请你们来帮忙摘果子,听摘果子的音乐响起来啦,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先猜测一下为什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会很开心。通过猜测活动以及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听音乐学*律动。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如:手腕的转动、踵趾步等。

2.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丰收景象。(幼儿随音乐在座位旁边练*踵趾小跑步,教师适时地给予语言提示。)
幼儿随音乐练*摘果子的动作。

能手脚协调地随音乐做动作。尝试创编动作。
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学*摘果子动作,并鼓励幼儿自己创编。
五、结束活动。

在集体摘果子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跟着音乐集体摘果子。在轻松愉快地集体摘果子氛围中结束活动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

《摘果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摘果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摘果子》教学设计1

  (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笑笑家有一棵苹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笑笑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笑笑是怎么做的吧。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笑笑摘走了几个呢?

  生:笑笑摘走了2个。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指名学生提问题,提醒学生要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得清楚、完整)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如果你是笑笑,想摘走几个?。

  (通过让学生亲手摆圆片,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师:如果有这样的'问题题,该怎么做呢?(大屏幕出示)

  4—□=□ ○○○○

  □—□=□ ○○○

  □—□=□

  (要求:先想一想,填一填,然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同学们做得非常好,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

  (二)讲故事,提数学问题

  师:老师这儿有几组图,要求同学们先逐个认真观察,编成小故事,讲给同桌听一听。

  1.出示第一组图。

  2.出示第2组图。

  3.出示第3组图。

  (指名学生汇报,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提出数学问题,让其他学生解答。)

  (三)游戏中练*5的减法

  师生同做扳手指游戏,伸开左手,任意压下4根手指,说出减法算式,如:扳下1根,5—1=4,5—4=1(师示范所求的是压下的1根还是剩下的4根,师生互做,生答,生互做互答)。

  (用游戏的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互动意识。)

  (四)数一数,填一填,寻找规律

  师展示第4组图:谁能很快地看出图上是什么意思,叫我们做什么?(学生能形象直观地很快找出规律,填上相应的数字。)

  师:谁能给大家说一说呢?

  生:图上有5枝铅笔,每次少1枝。

  师:由多少到多少?会列减法算式吗?

  生:由5枝到4枝到3枝到2枝。5—1=4,4—1=3,3—1=2。

  (五)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板书:摘果子),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摘果子”一课是新世纪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笑笑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会认、读、写10以内的数,并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班上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会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其中一部分学生能脱口而出,一部分学生计算的速度还较慢。但对于少数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他们算起来就比较困难,每道题只会借助一些直观的物体来算,比如数手指、小棒等。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积累和经历了大量的减法应用,他们能准确的得知计算的结果,但缺乏用数学的形式来表达生活中的减法现象。他们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缺乏了解。在教学时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体验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缺乏与人合作意识。课堂上需要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

  三、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并能够正确口算5以内的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笑笑家里来客人了,她高高兴兴地提着篮子要去摘果子。今天我们就和笑笑一起来摘果子。(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认真观察,从这两幅图中,您能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谁能把这两幅图的.意思用一句话完整的说一说?

  树上原来有5个西红柿,被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的西红柿就少了,只剩下了3个。象这样的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算式怎么列?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2)认识“-”号

  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出示卡片“-”)你们说他像什么啊?

  说得真好,“减号”这位新朋友的作用可大了,它表示去掉的意思。

  学生和老师一起用手书空画“-”——短短的一横。

  学生齐读板书:5-2=3。

  请学生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5,2,3各表示什么意思?算式5-2=3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减法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二、做一做

  看到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用减法来解决问题,老师真高兴,你们是好样的。其实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数学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

  1、引导学生完成第26页做一做的第2题。

  (1)第一幅图: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

  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3-2=1表示什么意思?

  (2)第二幅图:请小朋友们看第二幅连环画。请你用苹果卡片摆一摆,边摆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1=3

  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4-1=3表示什么意思?

  (3)请小朋友们看看,在刚才的两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2、象这样需要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谁能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大家可以边说边表演。

  【设计意图:通过看连环画、说一说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3、同桌合作学*。一个学生摆学具演示,另一个学生说算式,再交换角色进行练*。

  【设计意图:通过同桌间的合作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学*的兴趣。】

  三、合作交流,小组活动。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减法。】

  左手出2个手指,右手出3个手指,一共有几个手指?

  【设计意图:学生对减法有了较深的认识后,在手指游戏中添加一道加法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数学游戏(小组活动)

  1、一人拿算式卡片,其他学生找相应得数的卡片,比一比谁找得又对又快。

  2、一人任意说一个5以内的数,其他学生找出相应的口算卡片,4人小组轮流说。

  每次第一个拿出卡片的学生获得奖励(小红花,小星星等等),最后获得奖励最多的学生就是优胜者。

  【设计意图:通过数学游戏活动,让学生整理算式卡片,进一步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作业:

  小朋友回家后请你找一找生活中的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摘果子》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不同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充分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摘果子”是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的加法的意义和算法后,第一次接触5以内的减法,重在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减法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和计算方法,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减法打好基础的重要一课。

  四、学生分析

  所执教的班级是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双语一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算20以内的减法,但是对于减法的意义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了解。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多个体会减法意义及与生活联系的活动,意在通过本节课使学生充分理解减法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减法问题,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五、课堂实录

  (一)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师:今天的数学课,汪老师想先和大家一起来做一个摘苹果的活动。看看谁能在活动中发现数学知识。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上这幅图(出图),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苹果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树上有5个苹果,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板书:树上有5个苹果)

  (通过学生的语言描述,初步建立数量与数字的联系。)

  师:如果请你来摘苹果,你想摘几个?(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

  生1:我想摘3个。

  生2:我想摘2个。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兴高采烈地说着,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欣慰。我想:每节课的开始就好比戏的序幕,如果设计和安排得合理,就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开启思维的闸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活动。)

  师:请你来摘苹果,其他同学想一想根据他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摘苹果,师板书:摘下2个)

  生1:5-2=3。

  (评析生1很快列出算式并得出答案,说明5以内减法对学生来说挑战性不大。此时,教师没有顺着生1思路,纠缠于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而是及时地把学生思路引向对减法意义的理解上。)

  师:你能给大家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2: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2=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还剩几个苹果?)

  师:谁能再给大家说一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这个算式怎样读?谁能再给大家大声读一读?

  生:5-2=3。

  师:算式中的5,2,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师:谁能指着图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5表示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2表示摘下来的2个苹果。3表示树上还剩3个苹果。

  (设计意图明确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活动,请同学们来看连环画。(出图)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怎样看连环画?

  生1:有一个点儿的是第一幅图,有两个点儿的是第二幅图。

  生2:看的时候要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看。

  师:根据这幅图的意思谁能给大家提出数学问题?

  生1:原来有3本书,叔叔拿走2本书,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本书?3-2=1,还剩1本书。

  师:谁能再说一说?(师板书)

  师:算式中的3,2,1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3表示桌子上原来有3本书,2表示叔叔拿走了2本,1表示还剩的1本书。

  师:再请同学们看一幅连环画。(出图)请你用圆点或小棒代替图中的苹果一边摆一边自己讲讲图意。

  (学生自主活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将实物转化成符号,再转化成算式的抽象思维能力。)

  生1:(用圆点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偷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

  生2:(用小棒板演摆图)原来有4个苹果,小刺猬扎走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4-1=3,还剩3个苹果。(师板书)

  师:谁能说一说算式中的4,1,3在图中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4表示原来有4个苹果。1表示小刺猬扎走的1个苹果。3表示还剩下3个苹果。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刚才的3幅图中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

  生:还剩下几个的问题。

  师:我们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减法。

  师: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的就是――减法。(板书:减法)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减号。(板书:减号)伸出手来和汪老师一 起写一个减号――短短的一横。

  师:这些问题都用减法解决,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些问题都是拿走,不是添上,所以用减法。

  (师引导学生归纳并带领学生用手势表示: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师:谁能用手势再给大家说一说?

  生:都是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所以用减法。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的2个活动,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二)巩固应用

  师: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5-4),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个算式解决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4个,还剩1个。5-4=1。

  生2:今天买了2个苹果,吃了4个苹果,还剩1个苹果。

  生3:本来只有2个苹果,怎么吃4个,还剩1个。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用我们目前学*的知识,2还减不了4,也就是说本来只有2个苹果没有办法吃掉4个。

  生4:本来有5块砖,小偷偷走4块砖,还剩1块砖。5-4=1。

  师:生活中最好没有这样的现象,如果我们帮助别人搬砖,助人为乐那多好呀!

  生5:我家原来种了5盆花,死了4盆,还剩1盆。5-4=1。

  (评析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使他们感受数学的乐趣,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可以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体悟数学。)

  师:请大家看看,老师这幅图能用5-4=1这个算式表示吗?

  生:能。

  师:5,4,1在这幅图中表示什么?

  生:5表示原来有5个圆点,4表示划掉4个圆点,1表示还剩1个圆点。

  (评析看算式讲图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减法的意义。)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第26页,看第1题。第一幅图就是老师黑板上的图,我们已经解决了,现在看看后两幅图的意思,你明白吗?

  生1:划掉几个圆点都行,但就是不能超过图里圆点的数。

  生2:划掉几个圆点就要在下面列算式减几。

  师:任意划掉几个圆点都可以,但要列出相应的算式。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交流、汇报(师按规律贴图并板书算式)

  生1:我划掉3个圆点,4-3=1。

  生2:我划掉1个圆点,4-1=3。

  生3:我划掉2个圆点,4-2=2。

  生4:我都划掉了,4-4=0。

  师:为什么4-4=0?

  生:因为本来有4个,都减去了就一个都没有了,所以等于0。

  生5:我没划,4-0=4。

  生:我有发现……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

  ……

  师:你们发现得真好。每幅图都有4个圆点,所以有这样的规律。你们划掉的都是0,1,2,3,4个圆点吗?可不可以划掉5个、6个……

  生:因为图上就给了4个圆点,没有第5个、第6个圆点。

  师:那得数可能是5,6,…吗?

  生:因为减法是越来越少,加法才是越加越多。所以得数不能越来越大。

  师:得数最大不能超过4。

  第三幅图分别可以划掉几个?

  生1:我划掉2个,3-2=1。

  生2:我划掉1个,3-1=2。

  生3:我划掉3个,3-3=0。

  生4:我没划,3-0=3。

  生5:要是没划不就等于没做这道题吗?

  师:如果你图上没划,算式对应地列出来也可以。

  (教学反思我为学生能如此地交流感到高兴。学生的语言也许还不够简炼,但只有七八岁的孩子是那样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反应与思维又是那样的敏捷。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让一些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师:下面我们在小组中做一个活动: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

  生:秋天。

  师: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许多果实都成熟了,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农场采摘,看看都能摘什么?(师在黑板贴图:苹果、玉米、梨、西红柿、橘子)黑板上共有5种果实,小组内每人选择1种,先商量一下每人选什么?

  (小组活动)

  师:请每位小小采摘员在你选的'果实中任意地摘下几个都可以,然后用你的小棒、圆点子或其他学具摆摆,也可以画一画图,说一说数学问题,最后把你的算式写在练*本上。如果小组内每人都写完了,按照从1号~5号的顺序交流一下。

  (1)独立活动

  (教学反思看到学生们活动时的情绪高涨,我也非常高兴。我想我们的教学应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让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练。)

  (2)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师:哪个组愿意向大家汇报一下你们组摘果实的情况?

  小组长:1号先说。

  生1:(小棒板演)原来有5个苹果,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苹果?5-1=4,还剩4个苹果。

  小组长:2号说。

  生2:我画了4个△代表4个玉米,划掉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4-2=2,还剩2个△。

  小组长:我是3号我来说。(圆点板演)原来有5个梨,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梨?5-2=3,还剩3个梨。

  小组长:4号说。

  生4:我是用铅笔摆的。原来有3个西红柿,摘下2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3-2=1,还剩1个西红柿。

  小组长:5号说。

  生5:我是用橡皮摆的。原来有2个橘子,摘下1个,我想问问大家还剩几个?2-1=1,还剩1个橘子。

  师:他们组说得非常好,我们一起鼓励鼓励他们组。

  (评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能力。而且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互学、互赏、互促的意识。)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解决的都是什么问题?都是用什么办法解决的?

  生:解决的都是还剩几个的问题,都是用减法解决的。

  师:什么时候用减法?

  生1:拿走的时候做减法。

  生2:从原来的数量里,拿走一部分,求剩下的用减法。

  师:今天回家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解决?

  六、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的关键不是教师如何有效地“支配”教学,而是怎样使师生双方共同为教学本身所吸引,真正使教学成为有魅力的教学、好的教学。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应是走向数学活动的过程,这样师生双方忘却了外在的期望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为教学情境所吸引,让学生在做游戏活动中学*数学,激发对数学的兴趣,真正实现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本节课的“摘苹果”“采摘”的活动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2.本节课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学生生活中熟悉的减法实例引入教学,学生会感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说,使他们感到数学的乐趣。可见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理解数学、发展数学,最后,再应用于实际生活。数学教学要贴*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运用到数学。

  3.本节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把5以内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练*,把减法的意义及减法与生活的联系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让学生在“摘苹果”“看连环画”“根据算式举生活中的实例”和“根据算式解释圆点子图”的正反2个层次的活动中逐步体会、理解减法的意义。

  4.本节课注重从细微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学**惯和能力。包括: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七、案例点评

  本节课教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经验进行大胆尝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节课教师能抓住教学重点,走出了计算教学单纯重视计算的误区,而是将减法的意义和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减法的意义,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激发了学生对数学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联系生活学数学的意识。

  2.整个教学过程力求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如“找一找生活中的减法问题”“用自己喜欢的实物或图式表示减法的意义”。

  3.教师注重学生各方面*惯和能力的培养,如:认真倾听的*惯;主动与他人交流的*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合作学*的能力等。

《摘果子》教学设计4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 26、27 页。

  整体设计意图:  

  学生的数学学*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借助于已有的生活经验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并让学生再回到生活中去,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因而在本课教学设计中从“秋天果园里的果子熟了,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入手,让学生从中理解减法的意义,同时,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在生活中遇到的减法问题,从而使数学模型得到了应用。最后通过说一说让学生明确加法与减法的区别,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从中得到明晰。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让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认识减法算式。

  2、通过提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减法计算技能。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会学*的乐趣。

  3、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学重点:

  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熟了,我们的学*小伙伴笑笑到果园里摘果子,我们一起去看看。

  2、仔细看图,说说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可能有:树上有5个西红柿,笑笑摘走了2个,树上还有3个。

  3、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二、探索新知  

  1、根据刚才小朋友提出的.数学问题,谁能解决这个问题?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吗?  

  2、5-2=3这个式子中,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朋友减号,你能说说这个减号你在哪里见过?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  

  3、在5-2=3中,5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3呢?  

  4、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象这样用减法解决的问题吗?  

  可能有:  

  妈妈买来5个苹果,我吃了3个,还有几个苹果?  

  妈妈买来3枝雪糕,分给我1枝,妈妈还有几枝雪糕?  

  我有4枝铅笔,用了1枝铅笔,还剩下几枝铅笔?……

  5、看来生活中用到减法的事还真不少!那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减法吗?  

  三、看一看,说一说。

  1、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4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2、黑板上有5颗磁钉,老师拿走了1颗。谁能看老师刚才的动作,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出一个算式吗?  

  四、闯关活动。

  1、刚才我们学了减法,小朋友学会了吗?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能接受检查吗?  

  第一关:画一画,说一说。

  (1)看书做一做1,说一说图中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画一画,列一列算式吗?  

  (3)说一说。

  (4)3个圆圈,可以怎么画?(可划掉一个、可划掉二个、也可划掉三个)  

  2、刚才小朋友顺利通过了第一关,你们还能闯第二关吗?  

  (1)看图说说图意。

  (2)列式计算。

  五、总结。

  1、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反思:

  意外中收获惊喜  

  《摘果子》一课是小朋友刚接触的减法的内容。虽然是刚接触的内容,学生给我的意外却颇多。

  意外一:不是主角的主角  

  当我出示摘果子图,让学生说说图意时,有一学生说:“老师,我看见图上有一根根的东西。”在图中,我原本只注意了教学的主要内容――树上结了5 个西红柿,而对于其他的东西,我关注的较少,于是我忙问:“哪里有一根根的东西呀?你能指给老师看一看吗?”他上来在图上一指,原来是支撑西红柿树的三根木头。于是我顺着学生的思路说:“这三根东西是什么呀?”有一学生马上说:“这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就不会倒了。”我说:“用三根木头支撑西红柿树,树为什么就不会倒了呢?这在以后四年级的数学中我们继续会学到,看来学好数学知识多有用呀,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就是应用了数学上的知识。所以我们要好好学好数学知识,才能解决更多的生活数学问题。”学生一听,学*的尽头更足了,这意外让学生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可谓一喜。

  意外二:生活延续精彩  

  在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遇见过哪些用减法解决的事时,学生没有仅仅局限于一步减法的数学问题,而是延伸出了连减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比如一位同学说“爸爸有两块饼干,分给我一块,又分给弟弟一块,爸爸还有几块饼干?”又比如一位同学说“我有10个桔子,第一次吃了5个,第二次吃了5个,我还有几个桔子?”虽然这一节课的内容还仅仅是减法的起始课,但我们难道不能为学生有这样丰富的生活经验而使数学知识得以这么顺利的延伸而喝彩吗?可谓二喜。

  意外三:错误生成精彩  

  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这一环节中,本来看图应列出算式3-1=2,可有一位学生说1-3=2,我不急于让学生分辨算式是对的还是错的,而是先让学生说说说昨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学生说加法,那我说在加法中我们知道交换两个数的位置,计算结果还是一样的。那么在减法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现象呢?有一学生说从1个里拿不出3个,于是我让学生上来摆一摆,学生马上发现这样是行不通的。于是我及时补充说并不是我们发现的一些现象在什么时候都能行的,所以我们一定要通过验证才能肯定自己的想法。从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严密的,需要我们不断实践才能使其变得更完美。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想一想、比一比、动手分一分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区分加法与减法的区别,可谓又一喜。

  “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就像在我们的数学学*中,只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尊重学生的思维,并允许学生出现不同的错误,让错误成为知识生成的出发点,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生成的惊喜会越来越多,精彩也就会越来越多。

《摘果子》教学设计5

  教学目的

  1.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

  2.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减法的含义,能说出减法算式,能认识减号

  3.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减法的含义.

  2.根据实际情景列出减法算式并计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教材相关情境图及课件.

  学生准备

  小圆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

  以游戏的形式复*旧知

  复*5的.组成,如教师说"我拍3",学生接着说"我拍2,3和2组成5".

  二,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小红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出示课件:一棵苹果树,上面结了五个果子)这天,小红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吃.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今天就来学*摘果子这一课(板书:摘果子)我们来看一看小红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出示课件:小红拿着篮子摘走了两个))

  师:小红摘走了几个呢

  生:小红摘走了2个.

  2,看图提问题,列出减法

  生:树上原来有5 个苹果,小红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小红摘走了2个表示什么意思

  生:从5个里面去掉2

  师:还剩几个呢

  生:还剩3个.

  师讲解: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减法),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短短的一横 "一"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的答案.领读算式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在这个算式中5,3,2各表示什么意思 请大家谈一谈.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生:从5个圆片中拿走2个.

  师:还剩几个呢 (帮助学生理解5-2=3的含义)如果刚才摘走了4个果子,又该怎么拿呢 如果你是小红,想摘走几个 谁愿意告诉老师,你刚才摆的过程呢

  生说出各自摆的过程及相应的算式,师一一给予肯定和表扬,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师

  三,做一做

  1,小黑板出示下面的图片,提问:你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

  ○ /○/○/○/○

  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5-4=1

  3,如果有这样的题,该怎么做呢 (板书)

  4-□=□ ○○○○

  先想一想,填一填,把你们的想法再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挨桌巡视,认真倾听.(学生回答,师一一板书学生的答案.)

  4,老师是这样列式的,4-―0=4,这表示什么意思

  5, 出示第1组图,第2组图.要求同学们认真观察,说出图意,列出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学生共同评价

  四实践巩固

  1,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

  2,练一练第1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可用手帮助.

  3,第3,4,5,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引导发现其中的规律

  五,游戏中练*5的减法

  手指游戏:教师比手指,学生说算式.

  有5个手指,去掉1个. 5-1=

  有5个手指,去掉2个. 5-2=

  有5个手指,去掉3个. 5-3=

  六,小结并布置课外作业

  今天我们学了"摘果子"一课,认识了"减法"这个新朋友,知道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今天回家后把你发现的身边的减法数学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

《摘果子》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活动中认识减法的含义。

  2、会正确计算5以内减法。

  3、能根据提供的情境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减法问题。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是什么日子,你们知道吗?(中秋节)对,中秋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今天智慧老人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它呀,给每个同学都带了礼物!请闭上你的双眼,伸出你的小手接受礼物吧!(生闭眼睛)智慧老人给你们每人一棵智慧树,现在让我们的智慧树生长、发芽(师生齐做幼芽生长动作)。很快,每个同学的智慧树上结出了5棵智慧果,你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生先摆圆片,然后指名说说自己想摘几棵,树上还剩几棵)

  二、探究新知,学*减法。

  1.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课件出示课本主题图,引导观察,

  (1)笑笑也来摘果子。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引导得出:树上原来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

  (2)师述:树上本来有5个果子(板书: )被笑笑摘走了2个(

  现在树上还剩几个果子呢?

  (3)用手指表示笑笑摘果子的`过程。

  学生伸手说,老师随学生的口述摘数5、2、3。

  (4)列式。

  (5)说明: 5-2=3读作“5减2等于3”,这样的算式叫做减法算式,中间的“-”叫做减号,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一部分是多少时就要用减法计算。

  (6)说说5-2=3中的5、2、3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链接生活,再次感受减法。

  小组内讨论说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5-2=3还可以表示什么?

  三、动手操作,体验感悟。

  1、分铅笔(师拿出5枝铅笔,奖给刚才表现好的同学,然后请同学说说老师做了什么?如何用减法算式表示?奖一枝说一次,并请同学们说时带手势。)

  2、分学具(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和同桌一起边分边说算式)

  四、新知应用,解决问题。

  现在让我们用所学的知道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课件出示课本图片,指名说图意,并用算式表示。)

  1、取书图。

  2、小刺猬背果子。

  3、小鸟摘樱桃。

  4、小老鼠偷面包。

  五、玩中体验,加深印象。

  1、鳄鱼吃猴子。

  (右手表示猴子,五指捏拢又放开,表示小猴荡秋千;左手五指表示鳄鱼,成扁*状,左手向右手靠拢,并夹右手手指,表示吃猴子。边做动作边说:“五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四只猴子荡秋千,一只鳄鱼游过来,啊呜一口吃掉它……猴子不见了,到哪去了?全被鳄鱼吃光光!”,边述边做,完成一遍动作,然后一句一句地说,并指名说说每一句如何用算式表示?)

  2.手指操

  (1)对数。5 的组成。(师:我出1,生:我对4,1+4=5、4+1=5)

  (2)手指减法(只用一个手的五指,一同学打手势,同桌用减法算式表示。)

  (3)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五指减法图上的内容。

  六、谈谈收获、总结全课。

  1、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我知道身边有许多减法问题。师:那你知道我们身边的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生:比如拿走了,还剩下……你们的收获的确很大。我们以前就知道,把两部分合并成一部分,求总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又明白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另一部分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2、找找在你的周围,哪些问题可以用减法来解决,跟同学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摘果子

  5 - 2 = 3 读作:5减2等于3

  减号

《摘果子》教学设计7

  一、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性质,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动作,总结并归纳出与动作相一致的语言提示,并根据语言提示 模仿学*舞步。

  3.积极参与活动,感受摘果子的乐趣。

  二、重、难点: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三、活动准备:《摘果子》的音乐、动作图谱、PPT(果园丰收视频)、一篮水果

  四、活动过程:

  (一)看果园丰收的视频,引起活动兴趣。

  1.幼儿围坐成半圆,教师播放果园丰收视频。

  (1)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怎么样了啊?(播放PPT图片)

  (2)师:农民伯伯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怎么去?

  (二)学*、掌握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要领,能跟着音乐节奏合拍的表现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1)教师示范,幼儿说一说、学一学。

  (2)出示图谱1,看图谱分析动作。介绍这叫"踵趾小跑步"

  (3)教师小结:原来是脚跟、脚尖、跑、跑、跑,跑着去的,一共跑三下。

  (4)师幼一起看图谱练*踵趾小跑步。

  2.师幼一起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前奏及第一段)

  (1)师幼听音乐练*做"踵趾小跑步"。

  (2)再请两名幼儿上前做一做"踵趾小跑步",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再来一边。

  (三)学*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1.学*拿篮子,找果树的动作。图谱2

  2.学*摘果子的动作。图谱3

  (1)提问:我们要去帮农民伯伯摘果子了,怎么摘?

  (2)幼儿自由练*,教师重点提示:眼睛看着手摘果子、放果子。

  (3)教师示范正确动作并总结。

  (4)师幼共同练*摘果子的动作。

  3.师幼听音乐练*拿篮子,找果树;摘果子的动作。

  (四)学*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1.学*转一圈展示成果,擦汗的动作。图谱4

  2.学*跑去送果子的动作。图谱5

  (1)师:我们摘了这么多的果子,那我们把果子去送给农民伯伯吧。可以怎么去?最后可以怎么送?

  3.师幼听音乐练*展示成果,擦汗;跑去送果子的动作。

  (五)出示完整的图谱,一起说一说图谱内容。

  1.师幼共同完整的说一说做一做图谱内容。

  (六)幼儿学*表演摘果子。

  1.播放音乐:听音乐,完整做律动。(第一遍音乐完了后:这边的果子摘完了,那边还有很多果子,我们再到那边去摘一摘吧。第二次音乐教师可带领幼儿往相反方向去摘果子)

  五、结束活动

  1.教师出示农民伯伯为感谢小朋友们帮忙摘果子送的水果。

  2.**室品尝水果。

《摘果子》教学设计8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旋律,初步学*摘果子的动作和踵趾小跑步。

  2、体验秋天丰收、收获果实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PPT果园丰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园丰收图片,引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播放ppt)我们一起来看看秋天的果园里都有哪些水果成熟了。(苹果、橘子、石榴、柿子??)这个小女孩在干什么?她看起来怎么样?我们一起去帮她摘果子好吗?

  二、初步熟悉音乐,学*踵趾小跑步

  1、老师这里有段音乐说的就是人们摘果子的情境,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播放音乐,引导幼儿拍手感受音乐节奏)

  2、现在,老师要先出发了,你们看看仔细看看老师是怎么去的。(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边跑边说“脚跟,脚尖,跑跑跑”)

  3、先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进行指导。

  4、我们一起去果园吧,等会音乐一停,你们马上坐回自己的位子,老师还有别的.本领要教给你们。

  三、果园摘果子

  1、现在,我们到果园就要摘果子了。我们摘果子是怎么摘的?(让幼儿按自己想法做出摘果子的动作)我们摘果子,需要这样一拧一转,这样果子就很容易被摘下来了。小朋友们我们坐在位子上来摘5个果子。

  2、小朋友们真棒,都学会了怎么样摘果子,我们摘的果子要放在篮子里,那我们一只手叉腰,表示篮子。我们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摘一个放进篮子里。(教师边说边示范)

  3、现在我们坐在位子上跟着音乐一起来摘果子。(当音乐播放至最后两拍时,提醒幼儿把篮子举到头顶上,让教师看看谁摘得果子最多)

  四、高高兴兴摘果子

  1、老师要先去摘一篮苹果来,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摘的?(示范之后,请幼儿个别示范)

  2、我们一起先去摘几个红红的苹果吧,跟老师一起做。

  3、教师与幼儿一起随乐摘果子,教师根据幼儿掌握的情况进一步提出要求。

  五、果篮放仓库,结束。

  师:摘了那么多果子,大家把果篮抱好,那边是我们的仓库。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摘果子》教案 (菁华5篇)

  摘果子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练*直立与下蹲的动作。

  2、初步认识苹果、香蕉、梨三种水果,体验收获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把各种水果图片悬挂在不同高度的绳上。

  2、小篮子若干。

  3、音乐《树上有棵红苹果》。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导宝宝认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弯弯的香蕉,教育宝宝多吃水果。

  2、游戏:摘果子

  (1)出示许多果子,请宝宝摘果子,把摘下来的水果放到妈妈的篮子里,比比哪个宝宝摘的果子多。

  (2)游戏中锻炼宝宝直立下蹲的动作,提高手脚协调性。

  3、我们摘了那么多水果,真棒!奖一个果子!

  家长指导要点:指导宝宝能边采摘水果边说出水果的名称,并能将采摘的水果放到篮子里。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绘本,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2、学*有恰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形状等,感知“1”和“许多”。

  3、学着仔细观察图片,愿意说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学*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感受和理解小刺猬摘果子时遇到的困难,并想出摘果子的办法。

  活动难点:

  愿意学说小刺猬和小猴的对话,体验全体同伴间互相帮助的快乐。

  活动准备:

  摘果子课件、小猴头饰、录有小刺猬声音磁带、录音机、果子若干,幼儿用书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大苹果小苹果》

  二、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故事内容

  1.演示图一

  (1)这是一棵怎么样的树?来;自.大;考吧;幼.师网;(高大)

  (2)树上有什么?这些果子长什么样子?(大大的红红的果子)

  (3)有多少果子?(许多)

  2、演示图二:

  看看,谁出来了?(课件出现小刺猬图片)

  (1)小刺猬看到大大的红红的苹果想干什么?从哪里看的出来它想吃果子?(学刺猬舔舌头)

  3.演示图三

  (1)引导幼儿观察小刺猬在干什么?

  (2)它是怎么摘果子的?(模仿小刺猬踮脚动作)

  (3)它摘到果子了吗?小刺猬为什么摘不到果子,(引导幼儿说出苹果树很高,小刺猬很矮。)(小刺猬使劲踮起脚尖、满头大汗,就是够不着,怎么办呢?小朋友帮小刺猬想个办法吧?(幼儿讨论)小刺猬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呢?让我们一起从书上找找吧!

  三、幼儿亲主阅读第三至最后

  1、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看到的图片信息,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2、小刺猬想请好朋友猴子帮忙,他会怎么跟小猴子说呢?(放录音,引导幼儿学*对话)

  3、播放第五幅,小猴是怎样帮助小刺猬摘果子的?(倒挂着,一个一个摘下来,抛给小刺猬)老师先扮演小猴子,一边摘一边说“摘个果子,扔给你”,提示幼儿模仿小刺猬接果子。

  4、这么多的果子,小猴子一个人摘不完,小刺猬想请小朋友帮忙,你们愿意吗?小刺猬想请你们来帮忙会怎么说?(引导幼儿说:“小朋友,你们能帮我摘果子吗?)幼儿示范摘果子和抛果子的动作。

  5、播放第六幅果子摘完了,小刺猬和小猴两位好朋友在干嘛了,瞧!它们笑**的,吃得多开心呀!小刺猬也要谢谢大家帮他摘果子,给小朋友送来了果子。看,盆子里有多少果子?

  四、幼儿品尝果子,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接进入主题的方式,幼儿对内容感兴趣,能够完全跟着老师的思维,积极回答问题,其中大部分孩子思维活跃,为小动物找出了很多摘果子的方法。最后的模仿小动物时,孩子们更是兴趣浓厚,把浅显易懂的故事内容用运作表示出来,更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本次活动做到了有效性,师幼互动非常好。如果再让我上这次活动,我会更放手地让孩子们去理解看图,读故事,给孩子更大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学*直体向侧滚动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2、根据不同信号做出快速、准确的动作反应的能力。

  3、愿意主动与同伴合作完成翻滚的动作,感受游戏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重点:学*直体向侧滚动的动作,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难点: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翻滚的动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学会向前爬,向后爬的动作。

  物质准备:地垫若干,小树,果实若干,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师幼活动身体

  1、师引导:“今天刺猬妈妈要带着小刺猬们到外面去玩,让我们先来活动一下身体吧!”

  2、教师扮演刺猬妈妈,幼儿扮演小刺猬,一起听《运动操》的音乐活动身体。

  (三)变换节奏,练*动作

  1、教师:“刺猬宝宝们的本领可大了,现在我们一起来练练我们的本领吧!”教师讲解练*方法:我们来听不同的鼓声做爬的动作,当鼓“咚咚咚”响时,“小刺猬”就往前爬;当鼓“嗒嗒嗒”响时,“小刺猬”们就倒退着爬。

  2、学*直体侧身滚的动作:

  (1)教师提出问题:“小刺猬们”刚才的本领练得真好,我们再来学一招,怎样让身体横着滚?请幼儿自由尝试直体侧身滚。

  (2)教师讲解,请个别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动作:做动作前身体仰卧,双手胸前握拳,手脚夹紧,身体直直地向侧滚动。注意身体侧身滚动时两脚紧紧的合拢,不能分开。

  (四)音乐伴奏,开展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时的场地范围:“小刺猬们,我们今天要去森林里摘果子了,你们要跟着刺猬妈妈的路线走哟。”请幼儿在范围内进行活动,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中班数学摘果子教案菁选

中班数学摘果子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数学摘果子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活动目标:

  1、学*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感知7以内的数。

  2、能进行数物匹配,并根据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3、增强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数字卡片(5、6、7)人手一份。水果图片若干。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多媒体,导入课题,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朋友。你们看他是谁呀?(小猴)秋天到了,小猴要摘果子送给小朋友们。”(出示多媒体:三棵果树,梨5个,苹果7个,柿子6个。)

  提问:“你们看见了什么?”

  “小猴也看见了。猴摘了几只梨?几只苹果?几只柿子?”

  2、数量配对

  (1)“请小朋友帮小猴摘的果子找一个数字朋友。找到后把数字高高的举起来。”(放多媒体证实幼儿的答案)

  (2)“现在我们小朋友也来装一种果子,装的果子的数量要和

  小猴装的一样多。”幼儿自由选择水果,进行操作。

  提问:“你装了几个什么水果?”

  3、按顺序给水果排队

  “小猴说呀要请小朋友来帮个忙,给这些水果按从少到多,数字从小到大的的顺序来排队。谁该排在第一呢?”

  4、小猴要把它的果子送给它的好朋友小兔、小猫和小狗,一样多的水果送给一样多的朋友。

  5、分组活动

  “小猴出了几道题目要考考我们小朋友,你们有没有信心做?”教师讲解题目要求(点卡接龙、添去点子)幼儿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进行练*。

  6、评价幼儿作业。

  “你做了什么?你是怎样做的?”

  活动反思:

  《小猴摘果子》 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掌握,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充分利用幼儿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通过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对幼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4、5、6这3个数。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喜羊羊摘水果

  1、喜羊羊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个梨?苹果树上有几个苹果?桃子树上有几个桃子?

  (梨树上有5个梨;苹果树上有4个苹果;桃子子树上有6个桃子)(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喜羊羊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篮子水果。

  师:第一篮是什么水果?第二篮是什么水果?第三篮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篮是苹果。第二篮是梨。第三篮是桃子。

  师:第一篮有几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篮有四个苹果,四个苹果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师:第二篮有几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二篮有五个梨,五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三篮有几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篮有六个桃子,六个桃子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三)分水果

  1、喜羊羊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喜羊羊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喜羊羊想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2、看!小猴来到小灰灰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灰灰吃。小朋友看看有几个小灰灰?

  幼:有4个小灰灰。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灰灰,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苹果分给小灰灰吃,才是正好每个小灰灰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灰灰?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灰灰一样多,都是4。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灰灰和喜羊羊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喜羊羊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幼:有6只小狗。

  师:喜羊羊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幼:喜羊羊把桃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桃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6。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喜羊羊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

  喜羊羊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道练*题,考考小朋友,喜羊羊还说如果小朋友们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五)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们太棒了,不仅帮喜羊羊把水果分给了它的好朋友,还做对了它出的难题,喜羊羊特别高兴,它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活动准备:

  数字卡5-7,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

  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5)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6)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数字7)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图三)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四)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的接受。

  新《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发展区。由此产生了中班数学——《摘果子》。

  摘果子是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的内容,这一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教师不仅要帮助幼儿复*巩固5、6、7这3个数,而且要引导幼儿逐步能够不受物体的大小和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教师要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幼儿的思维有着直观、形象性的特点,而数却是抽象的概念,由于受幼儿心理特点和知识水*的限制,单一的图片加上老师的讲解等,往往不易调动幼儿学*的积极性,幼儿理解和掌握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制作了教学课件,优美的动画配以轻快的音乐,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轻松的状态下积极的学*。

  二、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磁带、电视机、幼儿操作材料、笔。

  四、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幼儿:想)那我们就一起去吧!(出示图一)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柿子树上有几只柿子?

  幼:梨树上有5只梨;苹果树上有6只苹果;柿子树上有7只柿子。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是让幼儿目测数群,能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的感知数群。)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见图二)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梨。第二盆是苹果。第三盆是柿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三)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四)

  幼:第二盆有6只苹果,六只苹果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见图五)

  幼:第三盆有7只柿子,七只柿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梨排在第一、6只苹果排在第二、7只柿子排在第三个。(见图六)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说出来老师操作并在屏幕上出现相应的数字。)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见图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

  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八)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正好梨和正好小兔一样多,都是5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见图九)

  2、看!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见图十)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一)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苹果正好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二)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见图十三)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柿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让水果与动物匹配,让幼儿逐步认识并感知数物匹配。)(见图十四)

  师:为什么把柿子分给小狗?

  幼:因为柿子正好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见图十五)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水果随幼儿的回答进行移动的形式与动物一一匹配,使幼儿在选择后清楚的看到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回答正确,小猴和小动物会随欢快的音乐跳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

  第一组: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第三组: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继续应用电脑动画,依次展示以上题目的相应内容,让幼儿参与解题。这一部分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活动结束:

  师:小猴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一边听音乐一边做摘水果状跳出教室。(放音乐)

  五、活动评价:

  《摘果子》这一活动运用了我们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这一课件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

  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多媒体系统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解决难点的有效途径且每一部分结构紧凑,使幼儿在动眼、动手、动脑与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巩固记忆,发挥了幼儿在学*中的主体地位。

  中班数学教案:认识硬币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能够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准备:

  5角、1元的硬币每人一套,存钱罐1个,篮子20个,小盒子1个,教棍1根,幻灯片7张(5角、1元硬币的正面、反面、正反面各一张,5角、1元在一张图的图片一张),捐物箱2个,玩具若干,长桌2张。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认识5角、1元的硬币

  2、活动难点:区分两种硬币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出示存钱罐,激发幼儿学*的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存钱罐)老师在里面存了好多硬币。现在我把它请出来和小朋友交朋友。

  2、基本部分

  (1)幼儿找“朋友”,进行认识。

  硬币朋友最喜欢和轻轻拿,轻轻放的人交朋友了,你们能做到吗?请你们在篮子里找一个“朋友”。

  提问:

  a、你找的“朋友”是什么形状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

  c、上面有些什么图案?

  (2)幻灯片演示,教师逐一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认识。

  现在,请小朋友都把自己的“朋友”送回到篮子里,下面我们把这些硬币放大了再来看一看。

  认识5角,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5角的硬币。

  正面——提问:

  a、这是多少钱的硬币?(5角)

  b、它的正面上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5角的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有什么图案?(荷花)

  正反面——这就是5角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们在篮子中找出相同的硬币。(找到后)

  提问:

  a、请你们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硬硬的、圆圆的、凹凸不*的)

  b、它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金色、圆形的)

  认识1元,用幻灯片向幼儿展示1元的硬币。

  正面——提问:

  a、它是多大面值的硬币?(1元)

  b、上面都有些什么?

  反面——提问:

  a、这是正面还是反面?(反面)

  b、上面印的是什么图案?(菊花)

  正反面——这个就是1元硬币的正面和反面,请你把它找出来,好吗?(找到后)

  提问:

  a、它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银色、圆形的)

  b、数字是几?(1)

  c、上面的汉字是什么?(元)

  (3)同时出示5角、1元的硬币让幼儿观察、认识。

  老师把5角、1元的硬币都放到了一起,我们一起来看看。

  提问:

  a、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b、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结:都是圆形的,都是硬硬的,凹凸不*的。5角和1元的硬币,颜色不同,大小不同,数字不一样,汉字也不一样。

  (4)区分硬币以巩固硬币的认识。

  我们认识了5角、1元的硬币,现在我要考考旁边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认识吗?这是多少钱?(5角)要考倒爸爸妈妈可真难,现在我来考小朋友,看你们认识这些钱吗?这是多少钱的硬币?(1元)这呢?(5角)真棒!现在老师换一换,请你们在篮子里面找出5角的硬币让老师看看,你们还能找出1元的硬币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看看吗?刚才小朋友说了5角和1元的大小不同,老师这里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放了许多5角、1元的硬币,我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摸出一个5角的。

  3、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并进行简单的购物。

  今天,我们和硬币交了朋友,都认识了5角、1元。看,老师请了2个售货员阿姨来,请阿姨们说说她们卖的是什么东西?(售货员介绍:小朋友们好,我是5角店的售货员阿姨,里面有…)你们想买玩具吗?(想)那老师请小朋友拿一枚硬币去买一样自己喜欢的玩具,买到后玩一会儿就把它捐给灾区的小朋友。请1、2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请3、4组的小朋友拿硬币买玩具,…小朋友你们看,这是捐物箱,我们把买到的玩具捐给灾区的小朋友。(甘红梅)

  中班计算《小花园》活动设计

  《小花园》活动设计

  实验幼儿园 曹丽娟

  活动目标:

  1、观察物品的特征并进行计数。

  2、学*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重点:

  将物品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进行二次对应。

  活动准备:

  1、 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图片各一张。

  2、 红色、蓝色、黄色的花园图片各一张。

  3、 12张作业纸、图卡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活动主题: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请来三位小客人,我们一起来看看会是谁呢?(多媒体出示小兔子、小熊、小山羊)幼儿和三位小客人打招呼。

  (2)这三位小客人都非常喜欢种花,它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种了好多漂亮的花,想请小朋友们去它们的花园里玩一玩,你们想去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欣赏小花园,认识形状、颜色并进行计数:

  (1)出示小花园图片,小朋友们看它们的花园漂亮吗?

  (2)创设情景,分别出示三个小花园图片:

  ①情景一:出示小兔子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兔子说:“我的花园最漂亮!来到我的花园,我可要考考你们哦。”

  小兔子的问题:我的花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的花园一共有几朵花?

  幼儿自由回答,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如:幼儿说花的形状时,师告诉孩子这种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郁金香。说颜色和计数时,找幼儿找出相应的卡片,师贴在对应的表格里。最后,师强调幼儿看着表格,用完整的话描述小兔子的花园。如:小兔子的花园有6朵红色的.郁金香。

  ②情景二:出示小熊的花园

  小朋友们,你们听谁在说话呢?(多媒体播放)小山羊:“不行,不行,我也要考考你们!”我们一起听听小熊的问题吧!

  小熊:“谁知道我的花像什么?我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我一共有几朵花?”

  方法同上

  ③情景三:出示小山羊的花园

  (多媒体播放)小山羊的哭声,请幼儿认真听,听听它是谁?它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幼儿看小山羊的花园。(方法同上 )

  4、 做练*:

  师给每个幼儿发一张表格和卡片。师讲要求,幼儿动手贴一贴。

  5、 小结:

  三位小客人看到小朋友们真能干,想请我们到校园做游戏,你们高兴吗?我们开上小火车出发吧。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聪明的玩家》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将6以内的物体按数量归类,并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继续学*正确目测6以内的数群。

  3.乐意主动的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教具:分类底版,6以内的实物卡片,相应数量的数卡

  学具:聪明的玩家(分类底版,6以内的各种实物卡片,相应数(点)卡等)

  给一样多的发花(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操作卡,雪花片)

  一样多的放一起(6以内不同排列形式的实物卡片)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了解游戏玩法。

  1.出示分层式分类底版,各种球类实物卡。

  教师:超市里有许多的球,让我们看看有哪些球呢?它们各是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用目测的方法数数,并能说一说自己数的方法。

  2.师幼共同讨论整理“分层货架”的规则:一样多的球放在一起

  3.幼儿示范分球,师幼共同读一读,检查分得对不对。

  4.出示3—5的数卡,

  教师:谁愿意来帮助球儿们找到运货的小推车呢?

  幼儿讨论得出:每层货架上放的球儿数量是几,就摆上数字几的卡片,把数卡放在每层货架的最后空格处。

  二、小组操作活动。

  1.介绍各组活动

  有重点的介绍“聪明的玩家”的规则

  2.小组活动与规则。

  (1)聪明的玩家

  能将6以内的等量实物放在一起,并为各底版空格处摆上相应的数(点)卡

  (2)给一样多的发花

  能用目测的方法进行6以内实物的等量判断。

  (3)一样多的放一起

  能用目测接数的方法快速辨认实物卡上的数量。

  3.教师重点观察指导“聪明的玩家”的活动。

  三、活动评价

  1.再出示房屋底版和小动物的实物卡片,幼儿完整的演示一次操作过程。

  2.引导幼儿知道:x数字的屋里放的全都是数量是x的小动物,数量是x的小动物都可以用数字x来表示等。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感受数字的丰富变化,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有趣的数字

  2.图片:在图画里找数字

  3.教具:电话

  动画片

  趣味练*

  活动过程

  一、看图找数字

  1.小朋友,这是一幅很有趣的图画,仔细看看,在这幅图画里,你能找到什么?

  2.幼儿观察后,在图画里找出数字。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情景表演

  教师接听电话:喂,您好,你找东东呀,东东没有来幼儿园,你给东东打电话吧….

  2.教师:怎样才能联系到东东呢?给东东打电话,你需要知道什么?

  (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是用什么组成的?(数字)

  3.说电话号码

  (1)教师:谁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是多少?

  (2)思考: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

  讨论后得出:数字的排列顺序不同。

  三、交流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

  1.分别请幼儿 自己知道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小结:固定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动画片,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个动画片:你最喜欢的数字是什么

  2.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数字。

  五、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还没有电话,你们用喜欢的数字来帮它们编个电话号码吧。

  提示:可以用贴数字的方法,也可以用笔写。

  2.提示幼儿是否每个数字都用了,数一数,

  你编的电话是几位数的。

  中班数学:纽扣分类

  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中班数学幼儿园数学

  活动名称:中班数学:纽扣分类活动目标:1、能按照一个以上的共同特征给纽扣分类,会记录分类结果。2、复*点数6以内数量的技能。3、乐于参与操作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活动准备:大记录纸一张;幼儿人手一份纽扣、二个盘子、一张记录纸、铅笔;投影设备。活动过程:一、导入:观察老师衣服上的纽扣,数数有几粒。二、观察多样的纽扣。1、师:小朋友,这些都是什么呀?(纽扣)数数一共有几粒?这些纽扣是什么样的?(幼儿相互交流)2、师:这些纽扣看上去不一样,但他们也有一些相同的特点。请你说说这些纽扣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3、师:这些纽扣挤在一起,多难受呀,请小朋友按纽扣上的一个相同特点把纽扣分成两份,还要在记录纸上写下来。4、观察记录纸,说说标记的意思,讨论记录方法。5、请一个幼儿表演分类方法并记录。6、鼓励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分类与记录。教师巡回指导。7、请个别幼儿展示记录结果,表演并讲述分类方法。三、纽扣拼画。1、师:纽扣除了可以扣住衣物,还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呢。你能用纽扣拼出什么呢?请你数数你拼了几粒纽扣。2、展示幼儿拼画作品,个别幼儿讲述,其余互相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学*10的形成与数数》

  幼儿园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观看课件进行自主学*,激起幼儿的学*兴趣。

  2.培养幼儿运用知识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启发幼儿用类推法学*10的形成,理解10 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课件幻灯片两张

  2.数字卡片1--10每人一套

  教学具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小猴今天来和小朋友比一比?比比谁是“聪明智慧星”你们有信心吗?

  二、展开

  1.用类推法学*10的形成。

  (1)播放课件:

  教师:暖和的春天到了,花园里来了许多花,

  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各9朵,幼儿点数,启发幼儿思考如何才能将它们的数量变成10?

  引导幼儿用个添上1朵的方法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2)请幼儿将三种颜色的花都变成10朵

  (3)提问:

  9朵花添上1朵花是10朵花,9添1是几?"

  请幼儿复述:9添1是10。

  2.理解10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10。

  (1)在幼儿点数三种颜色花并说出总数的的基础上,引导幼儿说出三种颜色的花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1

  0朵花能用数字10来表示。

  引导幼儿认读数字10,使幼儿能发准字音。

  (2)理解实际意义:

  寻找数量是10的物体,巩固对10的含义的认识,引导幼儿找找自己身上什么器、器官可以用数字10来表示?

  想一想,数字10还能表示什么?

  小结:10能表示所有数量是10的物体。

  3.游戏巩固:举卡片

  方法:教师在屏幕上出现数字1-10,让幼儿记住。

  然后让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取走1张,再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缺了哪1张,

  并从自己的的卡片中寻找出来并举起来,以举卡片快又对的幼儿为胜利者,根据时间掌握游戏次数,

  三、结束

  讲评根据上课情况,评出“聪明智慧星”。

  活动结束!

  活动背景: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零碎性很强的学科,只有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践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才能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温*巩固5、6、7这3个数。

  难点:引导幼儿逐渐可以不受物体的大小和陈列方式的影响正确感知和判别7以内的数量。

  活动目的: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巩固5、6、7这3个数及其实际意义。

  3、引导幼儿逐渐建立数的观念。

  4、引导幼儿懂得分享与助人的快乐。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活动预备:

  PPT课件、操作图片(打印)、幼儿操作学具(打印)、笔。

  活动进程:

  中班数学上学期教案及反思《摘果子》含PPT课件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出示PPT2)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桃子)第二盆是什么水果?(苹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梨)

  师:第一盆有几个桃子?(5个)五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5)

  师:第二盆有几个苹果?(6个)六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6)

  师:第三盆有几只梨?(7个)七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出示7)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样排呢?(幼儿操作图片)(幼儿操作5、6、7的排序很熟练)

  (评析:这一部分主要让幼儿能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依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操作图片而不是利用课件操作,更有利于巩固幼儿点数和排序的能力,让幼儿体会数物匹配)

  (三)分水果

  1、小猴是一个非常喜欢交朋友和分享的人,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们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渗透德育)

  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

  师:看看小兔家有几只小兔?

  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谁愿意帮小猴分一分。(PPT出示5只小兔)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兔匹配,动手操作是幼儿学*的一种非常直观的方法。)

  师:为什么把桃子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桃子和小兔一样多,把桃子分给小兔正好一人一个。

  2、看!小猴又来到谁家?(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PPT出示6只小猫)

  (请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让水果与小猫匹配,让幼儿逐步感知数物匹配。并讲一讲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已经有分桃子时的经验,所以表述起来很完整。)

  师:你分的很好,小猫和小猴都要谢谢你呢!(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让幼儿很有成就感,也有利于调动其他幼儿的学*积极性。)

  3、瞧!小猴又来到谁家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有几只小狗?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个,不多也不少呢?

  (同以上操作)

  师:为什么把梨分给小狗?

  幼:因为把梨分给小狗正好一人一个不多也不少,它们一样多。

  师:你真棒!

  (评析:这一部分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应数量的物体逐个对应起来。这一环节我设计成让幼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使相同数量的物体对应起来并用语言表述出来,不仅让幼儿体会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而且提高了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孩子理清自己的思绪同时也增强了成就感。)

  (四)分组练*:

  1、小猴非常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觉得我们小朋友太聪明了,所以他还又很多难题想要请教你们呢,你们愿意帮小猴吗?(幼:愿意)看来我们的孩子都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听到老师的表扬,孩子的兴趣大增,都要急着做题)。

  第一组:我是小裁判。

  依照横线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点上画斜线)。

  第二组:按顺序填空格。

  依照横线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方框中画上相应数量的圆点。

  第三组:给动物连线。

  按圆圈中给的数字和对应数量的.动物逐个连接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评析:这一部分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题,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通过直接动手点数解答可以使幼儿加深对7以内数的认识。)

  (五)作业评价

  (教师及时对幼儿的作业情况给予评价和鼓励,对有困难的幼儿给予适当的指点,极大得调动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解答的兴趣。)

  (六)活动完毕:

  师:这是小猴送给大家的礼物,感谢大家对他的帮助。(孩子们拿到大头贴显得很自豪,很有成就感。)

  现在难题都解决了,就让我们和客人小猴到外面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吧!师幼一起排队退出教室。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如在小猴给朋友们送水果环节,教师利用谈话引导孩子们进行观察比较从而达到数物匹配。)、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

  1、小猴感谢小朋友帮他分水果,他还带来一些练*题,考考小朋友。第一题: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给的数字添圆点或去圆点。第二题: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第三题: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对应起来。

  小猴还说如果哪个小朋友全做对了,就邀请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

  2、幼儿操作,教师及家长巡回指导。

  (五)作业评价

  (六)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摘果子》这一活动以小猴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形式展开并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和学*,在活动中运用了我自行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和操作贴画辅助教学为幼儿创设了极佳的教学环境。在展开过程中,主要使幼儿能进行数物匹配,明白每个数可以表示相同数量的物体,并且能根据数量的多少把物体按顺序排队。让幼儿在进一步正确的感知数群的`基础上,能将相同数量的物体一一对应起来。本节活动也可结合按数取物,按物取数的知识点,让幼儿运用智慧盒进行动手操作,也能取得更佳效果。

  在本次活动中采用的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谈话法、观察法、对比法、操作法、比较法(如教师让幼儿给水果排队环节,通过幼儿亲手操作感知5、6、7这三个数的实际意义,了解他们的多少关系和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分水果做准备。)等。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方法,都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学*的积极性,轻松自如,饶有兴趣的学*,取得最佳教育效果。

  经过这一活动的展开,我发现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园数学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处理难点的有效途径,再加之动手操作的配合使个活动节奏紧凑但不单一死板,使幼儿在动眼、入手、动脑与动口的进程中掌握知识,稳固记忆,发扬了幼儿在学*中的主**置。

  一、活动目标

  1. 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 复*和巩固5、6、7这三个数。

  3. 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二、活动准备

  开门音乐、狐狸、小猪手偶、果树场景图、袋子、珠子、绳子、贴画、印章、纸、

  三、活动过程

  1. 复*数字5、6、7

  师(头带小猪头饰):啦啦,你认识我吗?我是《我的幸运一天》里的幸运小猪哦,今天我要去拜访小兔子,还有哪个猪宝贝愿意和我一起啊?(请几个小朋友饰演小猪)

  (1) 复*数字5

  师: 咚咚咚咚,请问我敲了几次门?(出示数字卡片4)

  (2) 复*数字6

  看来我们敲门的密码不对呢,让我们再试一次,咚咚咚咚咚,这次我敲了几次门?

  (出示数字卡片5)

  (3) 认识数字7

  师:看来我们要敲对正确的数字,门才会开哦!正确的数字是几呢?秘密在老师那,是数字(7),让我们一起来敲门。咚咚咚咚咚咚咚门开了,啊呀,快跑,是狐狸。

  2、感知数字7

  师:丫丫,不好,小花猪被狐狸抓走啦(出示手偶)

  小猪:我这么瘦,难道你不想让我变的更胖一点再吃我吗?

  狐狸:也对,让我摘些果子把你喂胖一点再吃你吧!

  (1) 目测图片

  狐狸来到了它的.果园,果园里有一棵苹果树,刚好有几只苹果呢?让我们来数一数。(7只)

  (2) 动手操作

  狐狸又摘了许多果子,请你帮他选7个梨子放在红篮子里, 7个西瓜放在蓝篮子里好吗?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摘果子教学反思实用十篇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有趣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共同探究的强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

  主题图以小女孩摘果子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体会减法的含义。“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摆圆片画掉几个圆后再写算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减法的含义及计算,力图从*题的设置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2题及“练一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即充满童趣的卡通图“小刺猬背苹果”“小鸟叼果子”“米老鼠偷蛋糕”等图画,使学生充分体会减法的含义;“练一练”第5题以每次少几个让学生自主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拓展儿童的思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位于城乡交界处,本班现有学生39名,其中有3名来自城内学区,12名来自城外农村,4名来自区内农村,其余全部来各地的个体户家庭。就学前教育而言,仅有21名学生曾受过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就年龄而言,有6名学生年龄偏小,且5名适龄童患有各种有碍智力发育的疾病。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学*方法等差异很大,许多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因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可以加以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农村生活及商品交易过程中,直接获得数字信息的优势,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甜甜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甜甜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学生很踊跃地抢着说。)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甜甜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甜甜摘走了几个呢?

  生:甜甜摘走了2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个个面带微笑,很自信。)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剩3个。

  生2:(不满的急切地说)他说得不对,该问还剩下几个。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提个数学问题呢?

  生: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甜甜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怎么知道剩下几个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

  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摘果子教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到了,农村的老百姓正值忙碌的丰收季节,幼儿把家里收获的果实带到了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于是安排了这一次音乐游戏活动《摘果子》,把大家心里的喜悦之情随着音乐尽情表达出来。

  由于在中班像这样的韵律活动很少,所以孩子们对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像学*踵趾小跑步的基本舞蹈动作通过一教时还不能掌握,在以后的主题里应该多放一些韵律活动,让幼儿多学有些舞蹈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

  音乐活动《摘果子》,要求幼儿感知音乐并能随着音乐表演摘果子的动作,从而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开始,我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可以丰收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作答,然后我播放歌曲,请孩子们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很开心,很高兴等。接着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又引导幼儿用拍手、拍退的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然后引导幼儿观看“多彩的果树”,引导幼儿想象水果丰收的情景。请孩子们学一学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孩子们非常主动地站立,在位置前做起了“摘果子”的动作。待孩子们的表演结束后,我便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我的“摘果子”的动作。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然后我带领幼儿学*踵趾小跑步,让幼儿体验到和同伴一起跳舞的乐趣。对动作规范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励幼儿能更好地练*踵趾小跑步。开始有的.小朋友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有的就始终协调不起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能做的起来了,而且动作做的非常好,后来就越做越好看了。

  为了让孩子们进入游戏情境中,我主动走到表现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见我吃得这么香,孩子们都羡慕极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又一双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将游戏情节继续下去,而且尽可能的“吃遍”全班每个孩子的苹果。也就这样,使孩子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很好地掌握了 “摘果子”的动作。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线的思路,注意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

  一、创设情境,在活泼的气氛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创设情境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在新课引入时,我这样设计的,出示主题图激活课堂。

  二、在动手操作中感受乐趣。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具有充分创造的通道。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就与成功。

  三、游戏活动,在愉快气氛中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师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注意穿插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提高。

  四、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提出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把数学生活化,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特点,让学生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活动的生活,使学生实实在在地用自己的脑筋,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自身的需要,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觉得数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从而培养他们爱数学学数学的热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秋天到了,农村的老百姓正值忙碌的丰收季节,幼儿把家里收获的果实带到了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于是安排了这一次音乐游戏活动《摘果子》,把大家心里的喜悦之情随着音乐尽情表达出来。

  由于在中班像这样的韵律活动很少,所以孩子们对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像学*踵趾小跑步的基本舞蹈动作通过一教时还不能掌握,在以后的主题里应该多放一些韵律活动,让幼儿多学有些舞蹈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

  音乐活动《摘果子》,要求幼儿感知音乐并能随着音乐表演摘果子的动作,从而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开始,我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可以丰收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作答,然后我播放歌曲,请孩子们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很开心,很高兴等。接着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又引导幼儿用拍手、拍退的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然后引导幼儿观看“多彩的果树”,引导幼儿想象水果丰收的情景。请孩子们学一学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孩子们非常主动地站立,在位置前做起了“摘果子”的动作。待孩子们的表演结束后,我便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我的“摘果子”的动作。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然后我带领幼儿学*踵趾小跑步,让幼儿体验到和同伴一起跳舞的乐趣。对动作规范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励幼儿能更好地练*踵趾小跑步。开始有的小朋友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有的就始终协调不起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能做的起来了,而且动作做的非常好,后来就越做越好看了。

  为了让孩子们进入游戏情境中,我主动走到表现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见我吃得这么香,孩子们都羡慕极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又一双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将游戏情节继续下去,而且尽可能的“吃遍”全班每个孩子的苹果。也就这样,使孩子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很好地掌握了 “摘果子”的动作。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及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掌握5以内的减法计算。

  2.能理解图意,并能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

  3.在丰富有趣的童话世界和真实生动的情境中,产生自主学*、共同探究的强烈欲望及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教材分析〗

  主题图以小女孩摘果子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从具体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体会减法的含义。“做一做”第1题让学生在摆圆片画掉几个圆后再写算式,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直观地感知减法的含义及计算,力图从*题的设置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2题及“练一练”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即充满童趣的卡通图“小刺猬背苹果”“小鸟叼果子”“米老鼠偷蛋糕”等图画,使学生充分体会减法的含义;“练一练”第5题以每次少几个让学生自主探索数与数之间的规律,拓展儿童的思维。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学校位于城乡交界处,本班现有学生39名,其中有3名来自城内学区,12名来自城外农村,4名来自区内农村,其余全部来各地的个体户家庭。就学前教育而言,仅有21名学生曾受过不同程度的学前教育;就年龄而言,有6名学生年龄偏小,且5名适龄童患有各种有碍智力发育的疾病。由于学生的来源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和学*方法等差异很大,许多家长忙于自己的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学*,因而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也有一些有利之处可以加以利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农村生活及商品交易过程中,直接获得数字信息的优势,通过孩子之间的交流、合作,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共同探究

  1.故事引入:甜甜家有一棵果树,每到秋天,就结满了许多又大又红的苹果(边讲边大屏幕出示第一幅图),这天,甜甜家来了许多客人,她应该怎么做呢?

  生:应该摘果子给客人品尝。

  (学生很踊跃地抢着说。)

  师:对!小朋友们真有礼貌,知道对待客人要热情有礼貌(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我们来看一看甜甜是怎么做的呢?

  生:提上篮子给客人摘苹果。

  师:对,大家观察得非常仔细,再看看树上有几个果子呢?

  生:(齐答)有5个果子!

  (展示第二幅图。)

  师:甜甜摘走了几个呢?

  生:甜甜摘走了2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他们个个面带微笑,很自信。)

  2.看图提出问题,引出减法。

  师:根据刚才的观察,你能提个数学问题吗?

  生1:树上有5个苹果,摘走了2个,还剩3个。

  生2:(不满的急切地说)他说得不对,该问还剩下几个。

  师:现在谁能完整地提个数学问题呢?

  生:树上原来有5个苹果,甜甜摘走了2个,树上还剩下几个?

  师:怎么知道剩下几个呢?

  生:从图上看出来的。

  师:从5个果子中摘走了2个,要算还剩几个,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2,在数学上就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5-2=),用算式来表示就是5-2=3,中间这个符号就是减号,读作:5减2等于3,表示有5个果子,摘走了2个,还剩3个,“3”就是我们要求的问题

  的答案。(领读算式,学生同桌互议算式的意义。)

  3.摆一摆,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师:现在我们用5个圆片来代替树上的5个果子,请小朋友们取出5个圆片摆在桌子上,摘走2个果子该怎么拿呢?

  《摘果子》,要求幼儿感知音乐并能随着音乐表演摘果子的动作,从而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小朋友,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可以丰收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作答。我再次提问:“那你们能来学一下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呢?”孩子们便非常主动地站立,在位置前做起了“摘果子”的动作真是可爱极了。待孩子们的表现结束后,我便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我的“摘果子”的动作。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

  示范过后,由孩子们来参与表演。我发现学*两遍过后,孩子们似乎有些厌倦了。我马上进行调整,创设了游戏情节:“接下来,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摘的果子最大、最好吃!”孩子们一听又来劲了,便很认真地表演了一次。为了让孩子们进入游戏情境中,我主动走到表现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见我吃得这么香,孩子们都羡慕极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又一双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将游戏情节继续下去,而且尽可能的“吃遍”全班每个孩子的苹果。也就这样,使孩子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很好地掌握了“摘果子”的`动作。

  活动结束后,我进行了反思: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性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会直接决定一个活动开展的效果。我庆幸,在活动中我能根据孩子们的学*情况,及时地进行调整。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日常生活摘果子入手,使学生产生要解决问题的浓厚趣及必要性,让学生在观看教师课件演示的同时,感受,发现,调动视觉,听觉,触觉谐调发展,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体会到减法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课后我也认真反思这节课不足之处:

  首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自主探索的*惯及能力。在本节课中,我的提问过于琐碎,呈现一问一答的情形,虽然问题都是学生在回答,但实际上还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并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学生思考和探索的余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建立。课堂上,应提出一些具有更大活动空间的问题,我的教学课件可以订正为:我演示摘果子的过程,边做边用手势提醒学生,树上原来有几个果子,摘下了几个,还剩下几个,问“你看到了什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再说一说。”这样就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余地,大大增加了学生学*探索的空间,上述案例,究其原因,就是我害怕学生讨论不出本课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加以牵引,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让其大胆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过程。

  其次,课堂上除了形式多样,应该组织一些小竞赛,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中,只有让他们动手,动口,他们的注意力才会集中。除了让他们读,更应该让他们写一写,因为学生光会说,不一定会写。个别男孩上课纪律散漫,有待于强化和约束。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摘果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果子是一节音乐律动活动,重点是体验并表现劳动时的愉快和果子丰收的喜悦心情。创编不同方位摘果子动作,随音乐节奏合拍的做摘果子以及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这首律动一共有八小节,4 2拍,节奏欢快。听到这样的律动,让人忍不住想随之舞动。

  小跑步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啦,而踵趾步还比不太熟悉,而律动要求将二者结合,因此在活动前,我担心班上的小不点们对踵趾小跑步不太熟悉,跟随音乐做起来可能会有一定难度。于是在活动前几天,在早操的准备过程中,我带领学生开始尝试做踵趾小跑步。首先双手叉腰,然后分解动作,一步一步慢慢来。原本还在担心他们会不会不愿意做,没想到他们不约而同的跟着我的口令,兴奋地做起来,伸出左脚“脚跟、脚尖、1234”,伸出右脚“脚跟、脚尖、1234”,不得不感叹他们的领悟能力真的很强,很快就可以很好的掌握接踵脚趾小跑步,真是不能不让人刮目相看啊!

  在上这节活动中,我问了他们关于秋天的问题,接下来就把“球”抛给了他们,“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啦!农民伯伯们忙不过来啦!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大家愿意吗?”可谓一呼百应“愿意!”(哈哈!能不愿意吗?全都坐不住啦!)“可是,你们会摘果子吗?” “谁会赶紧上来表演一下!”“请你上来表演一下吧···”孩子们积极地上台表演着,有得使劲地踮起脚摘果子,有的还卖力地跳起来,有的两只手一起来,极力想表现自己是摘果子高手。

  在摘果子的`环节中,我和孩子们尽情地在“果园”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带领他们一个地方摘完了,要换一个地方,果树上到处都是果子,于是我们开始创编在不同方位的地方摘果子,可是摘的果子放在什么地方呢?于是我用手示范,比作篮子,将摘到的果子放进篮子里。

  在接下里的环节中,我们跟随音乐开始了愉快的丰收之旅。在音乐的伴奏下我们一边摘果子,一边将踵趾小跑步带进律动中,小不点们玩的甚是高兴!该开始还好,认认真真的摘果子,到了后来简直就是“果园大战”。 让我倍感欣慰的是,活动中小家伙们的小脸上始终荡漾着快乐的神情,通过这样的律动,也让我了解到任何活动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上,要进行相应的准备、衔接活动。要循序渐进,慢慢来,正如这节律动,要将过于复杂的动作分解再分解,运用丰富有趣的肢体语言传达给学生,再融合进音乐中。然而在这方面我做得远远不够,还有很有很多的不足,需不断地“多听、多看、多学、多记、多想”,向着孩子的世界一步步靠*···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7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5、6、7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4、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5、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数字卡,图片苹果、梨、桔子树,苹果、梨、桔子各一盆,五只小兔图,六只小猫图,七只小狗图,幼儿操作材料,笔。

  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小猴家里有一个果园,他在果园里种了很多果树。秋天到了,他种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到他的果园里去参观,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那我们就一起去吧。

  2、小朋友你们看梨树上有几只梨?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桔子树上有几只桔子?幼:苹果树上有5只梨,梨树上有6只苹果,桔子树上有7只桔子。

  (二)给水果排队

  1、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猴把它们一个一个摘下来,摘了三盆水果。

  师:第一盆是什么水果?第二盆是什么水果?第三盆是什么水果?

  幼:第一盆是苹果。第二盆是梨。第三盆是桔子。

  师:第一盆有几只苹果?五只苹果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一盆有5只梨,五只梨可以用数字5来表示。

  师:第二盆有几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几表示?会根据乐句的变换做不同的动作,并初步进行分奏、合奏。

  幼:第二盆有6只梨,六只梨可以用数字6来表示。

  师:第三盆有几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幼:第三盆有7只桔子,七只桔子可以用数字7来表示。

  2、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把这三盆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应该怎么排呢?

  幼:这三盆水果应该5只苹果排在第一、6只梨排在第二、7只桔子排在第三。

  (三)分水果

  1、小猴非常高兴,摘了那么多的水果,他想把这些水果分给他的好朋友吃,让大家一起来尝一尝。看!小猴先来到小兔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兔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兔?

  幼:有5只小兔。师:小猴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兔,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苹果分给小兔吃,才是正好每只小兔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兔呢?

  幼:因为苹果和小兔一样多,都是5。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兔和小猴高兴得跳了起来。

  2、小猴来到小猫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猫吃。小朋友看看有几只小猫?

  幼:有6只小猫。

  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猫,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梨分给小猫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猫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苹果分给小猫?

  幼:因为梨和小猫一样多,都是6。

  师: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猫和小猴高兴得跳起了舞。

  3、瞧!小猴又来到了小狗家,他想把水果分给小狗吃。(图五)有几只小狗?

  幼:有7只小狗师:小猴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呢?

  幼:小猴把桔子分给小狗吃,才是正好每只小狗分一只,不多也不少。

  师:为什么把桔子分给小狗幼:因为橘子和小狗一样多,都是7。

  小朋友你们分对了,小狗和小猴也高兴得跳起了舞。

  (四)分组练*: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中班摘果子教案(精选10篇)

  活动目标:

  1、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2、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摘果子》音乐cd

  2、《开火车》音乐

  3、果园的幻灯片一张

  活动重点:能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摘果子的愉快心情。

  活动难点:能随乐曲的节拍做手腕转动的动作。

  活动过程:

  一、观看果农摘果子的幻灯,激发幼儿产生摘果子的兴趣。

  师:小朋友,秋天来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啦!农民伯伯们忙不过来,想请小朋友们去帮忙摘果子!你们愿意吗?(愿意)让我开着火车去摘果子喽!

  师:美丽的果园到了,果园里的果子可真多啊,我们看一看农民伯伯是怎样摘果子的'呢?丰收了,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农民伯伯都笑了)你们想不想一起来摘果子啊?小朋友你们会摘果子吗?摘一个果子给我看一看。

  二、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摘果子的动作。

  1、幼儿交流学*摘果子的动作。(幼儿边说边做摘果子的动作,鼓励幼儿伸出手臂,转动手腕,学*摘果子的动作)

  师:拧一下果子很容易就摘下来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教师哼唱)摘下的果子可以放在什么地方呢?(地上)一手做抱着篮子状,一手摘果子。(教师哼唱)

  2、引导幼儿摘不同位置的果子,认识方位。

  师:我们除了可以摘前面的果子,还可以摘哪里的果子?根据不同方位,边哼唱边摘果子。

  师:篮子挎在手上好累啊,让我们把篮子放在地上吧。我们就可以两个手来摘果子了。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

  3、播放《摘果子》乐曲,带领幼儿随乐曲节奏做摘果子放果子的动作。

  师:小朋友这么快就学会摘果子了,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摘果子好不好?

  三、幼儿合作摘果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师:小朋友可以自己摘果子,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摘。那怎么合作摘?一人抱篮子,一人摘果子,请一名幼儿和老师示范。教师哼唱。合作表演的好不好?请你自己找一个小伙伴。商量好哪个小朋友摘果子,哪个抱篮子。放音乐,幼儿完整表演摘果子。

  摘果子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手腕要怎么样?(转一下)教师纠正动作。一起再来试一试?(教师哼唱,幼儿做动作)让我们跟着音乐再来完整地摘果子好不好?

  四、创编动作,丰富表现。

  师:好累啊,我们坐下休息会。刚才我们用了好看的动作来摘果子,那在摘果子的时候,除了摘果子的这个动作,还会做什么动作?引导

  幼儿创编动作,如:“擦汗、抱筐,高兴”等动作,引导全体幼儿模仿。播放乐曲,带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进行表演。看看谁摘果子的动作和别人不一样?

  五、创设果园的场景,体验采摘的乐趣。

  师:你看我们都出汗了,看来劳动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民伯伯非常地感谢我们。夸我们都是爱劳动的好孩子,小朋友,你们今天开心吗?劳动过后是不是很快乐啊,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子等着我们去摘呢,你们休息好了吗?让我们到那边继续摘果子吧。挎着篮子到果园里去摘果子。

  活动目标:

  1、按音乐节奏,手脚协调地做摘果子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摘果子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创设“丰收的果园”情境

  2、《摘果子》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复*《小树叶》注重表达歌曲中的不同情感。

  2、欣赏《摘果子》的乐曲旋律,进入水果丰收情境,产生联想

  3、学*律动

  1)幼儿在情境中摘水果,感受水果的喜悦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的要领,如:手腕的转动等。

  3)幼儿随音乐节奏练*摘水果的动作

  4)随乐复*踵趾小跑步

  5)手脚协调的随音乐做动作。

  4、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的丰收情景

  5、引导幼儿一人表演,二人,三人或集体合作表演

  我是一片树叶(音乐)

  目标

  1.丰富幼儿有关生活经验,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运用到音乐活动中去。

  2.能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地用动作表现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准备

  长的硬纸条、钉书器。歌曲《秋叶》的.录音带。

  过程

  1.带幼儿到户外欣赏秋季景象,感受秋风拂面、天高气爽的宜人气候,以及树木花草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秋天的情感。

  2.观察秋季树叶的变化

  ①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②刮风的时候树叶怎么样?刮大风和刮小风树叶有什么不同?

  ③树叶变黄以后怎么样?

  ④树叶飘落到什么地方?

  3.带幼儿拾落叶,做成头饰(将树叶用针书器钉在长纸条上,再围成圆圈)带在头上。在制作头饰过程中,播放歌曲《秋叶》的录音,使幼儿进一步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理解内容。鼓励幼儿跟唱歌曲。

  4.在此基础上,启发幼儿结合观察活动扮成树叶边唱边自由表演。

  5.请不同水*的幼儿说说自己表演动作的内容。然后反复进行表演。

  建议

  1.此活动应结合认识秋季特征进行,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理解歌曲内容、动作与大自然的关系,让幼儿自己获得知识经验,自由地舞蹈。幼儿的任何动作都会表达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强求统一。教师要使不同水*的幼儿都有表现的机会,都要给以肯定。

  2.这种活动还可以结合认识春季的柳条发芽,让幼儿获得有关知识经验,选择恰当的歌曲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表现杨柳的舞蹈。

  3.4岁的幼儿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观察、捡落叶,教师帮助幼儿每人做一个头饰。制做头饰时,教师可自唱这首歌曲让幼儿欣赏。第二次学唱歌曲和在歌曲音乐伴奏下,幼儿自由舞蹈 。

  一、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和判断6以内的数量。

  2、复*巩固4、5、6这3个数。

  3、引导幼儿逐步建立数的守恒的观念。

  二、活动准备:

  布置一个果园,果树上有4只苹果,5只梨,6只橘子,数字4,5和6,小兔,小猫,小狗图片幼儿操作材料、笔。

  三、活动过程:

  (一)小猴摘水果

  1布置一个果园

  2[师扮演孙悟空,],我有个百果园,里面种拉很多的果树。我想邀请猴宝宝们到我的果园里参观一下,看一看果园里有些什么水果?你们想不想去啊?[想}那我们就出发喽!

  3带幼儿进活动室入座,观察果树上的水果个数

  我的果园里都有些什么果树啊[梨树,苹果树和橘子树}

  好。那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梨树上有几只梨{5]那可以又数字宝宝几来表示[5],我们一起来把数字宝宝5给请出来吧{幼;数字宝宝5,请你出来吧}教师出示数字,贴在果树上]5可以表示5只梨,那可以表示什么东西啊?{幼回答要求幼儿把句子说完整,好听},师:说的真好听,所以5样的东西都可以又数字宝宝5来表示。

  同上形式说出苹果树上有几只苹果,橘子树上有几只橘子

  [二}给水果排队

  1秋天到拉,我的百果园里面的'水果都成熟拉,我想请猴宝宝们帮忙,把果树上的水果都摘下来。{出示篮子}你们看,我把篮子都给你们准备好拉,等一下要把每一种水果放在一个篮子里。谁愿意上来帮忙呢?你们几个来帮我摘橘子,苹果呢我请你们来摘,还有梨呢就请你们来。[请几个幼儿上来同时摘水果放在篮子里]

  2、现在,水果都摘下来拉,我想请猴宝宝们帮我出出主意,把这三篮水果按顺序排排队,应该怎么排呢?[请个人幼儿回答},我们可以把这三篮水果按数量顺序从少到多排好队{请幼儿上来操作],除拉这样的顺序来排队的话,那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应该把什么水果放在最前面{请个别幼儿回答}

  教师小节:除拉这种排法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排法,我们也可以从多到少给它们来排队。{教师示范操作]

  (二)分水果

  1,我呀真高兴,摘拉那么多的水果我想把水果分给我的好朋友吃,刚才,我把我的好朋友都请到拉百果园里,猴宝宝们,我们一起拍手请他们出来吧,我的好朋友是谁啊{出示小兔,小猫,小狗的图片}

  小狗来到我的果园里面看到篮子里有这么多的水果,真想吃啊,可是,我呀不知道应该把哪一种水果分给小狗吃,才正好每只小狗都分到一只,请猴宝宝们来帮帮我的忙,[橘子}为什么/[着重要求},那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分的对不对呢[师让橘子和小狗匹配]

  教师小节;每只小兔刚好分到一只橘子,不多也不少,小兔子吃的真开心啊!

  喵喵,小猫看到小狗分到水果,他可着急拉,他说,我也要吃,我也要吃。那猴宝宝们来帮忙一下,应该把那一种水果分给小猫吃[梨}那我们让小猫自己去拿梨吃吧[,再请几个幼儿上来操作]

  现在剩下小兔子还没有水果了,你们说把什么水果给它呢?(苹果)[因为――――――所以――――]

  (四)幼儿练*

  好朋友们都有水果吃了,你们想不想吃呢?不过我要先考考你们,如果你们都做对了,就带你们去摘水果吃,好吗?

  1师出示练*题,介绍作业内容

  师:猴宝宝们你们来看,我给你们带来拉什么练*题,我们先来看看第一道{师介绍作业内容}

  2、幼儿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辅导能力差的幼儿

  (五)师幼共同检查操作结果

  (六)活动结束:

  师:我的果园里还有很多的果树,果树上有很多的水果,我们一起去帮它摘下来好吗?幼:好。

  师幼走出教室。

  {注:练*题1添去点子。按照题目上的数字,添去点子。

  2按顺序填空格。按照题目中圆点多少的顺序在空格里印上相应的圆点。

  3连线:按题目中给的数字和动物一一对应}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跟音乐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2、积极创编摘果子的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并表现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活动场景:地上画个圆圈(仓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二、根据B段音乐,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创编摘果子的动作。

  1、幼儿创编不同摘果子的动作,教师哼唱,幼儿练*摘果子。

  2、教师提炼幼儿创编的动作,幼儿随音乐摘果子。

  3、幼儿探索互相合作摘果子,教师哼唱,幼儿练*。

  4、幼儿随音乐合作摘果子。

  三、幼儿随音乐节奏合拍地做踵趾小跑步。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后,幼儿辨认并说出主要特征:脚跟、脚尖,跑跑跑。

  2、教师哼唱,幼儿练*。

  3、跟音乐合拍地做踵趾小跑步。

  四、幼儿随A、B段音乐在场地各处摘果子。

  五、在教师启发下随音乐做堆果子的`动作。

  1、幼儿随教师一起跑成圆圈并做堆果子的动作。

  2、在教师动作情绪的感染**验劳动的乐趣。

  六、跟音乐完整地“摘果子”。

  活动延伸:

  1、继续探索不同摘果子的动作。

  2、将摘果子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

  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能增长幼儿的知识,发展智力。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这次中班健康《摘果子》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孩子们的兴趣很浓。

  活动目标

  1、 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的乐趣。

  2、 两人三足一致行走,发展幼儿的协调能力和*衡能力。

  3、 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4、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 让幼儿知道愉快有益于身体健康。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做到两人三足一致行走。

  难点: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又快又稳地一致行走。

  活动准备

  1、 绳子若干条。

  2、 障碍物、铃鼓。

  活动过程

  1、 暖身活动。

  教师扮演孙悟空,幼儿扮演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幼儿听口令做动作(学猴子摘桃子,小猴走路)充分活动身体,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分成4路纵队,随教师发出的口令“一二,一二”集体走,各队的口令和步伐整齐一致。

  (1) 扮演“孙悟空”与小猴子一起锻炼身体。

  (2) 听口令做动作。

  (3) 队形操练。

  2、 练*本领:两人三足走。

  师:猴子妈妈有一个好伙伴,他也想一起去摘果子,但是我们的脚被一条神奇的绳子绑住了,应该怎么走呢?

  (1) 幼儿讨论两人三足走的'好办法。

  (2) 请能协调一致走的幼儿示范或者说一说。

  (3) 教师按幼儿说出的方法试一试。

  (4) 教师总结出两人三足走的动作要领。

  (5) 幼儿两两组合,合作练*。

  3、结束活动:

  (1)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不怕困难都摘到了果子,都特别的开心,我们一起跳个舞吧。

  (2)幼儿随音乐“健康歌”做放松运动并收拾场地。

  教学反思

  健康活动《摘果子》,活动重点主要是指导幼儿练*纵跳触物。我通过示范,强化纵跳触物的动作要领:双腿屈膝,使劲向上跳起,同时伸一只手臂高高举起。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体验摘到果子的成就感。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跟音乐较合拍地做摘果子及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中班音乐游戏教案教学反思摘果子优选【5】份

  礁一:摘果子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律动,能按音乐节奏协调地做动作。

  2、加深对秋天的认识,体验水果丰收的喜悦。

  教学准备:

  秋天丰收的图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

  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

  认真的欣赏图片,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幼儿感受图片,并能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表达出来。

  二、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1、教师:请你们听一听,听到这段音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

  2、教师:那么你们听到这段音乐想做些什么事情呢?

  认真的倾听音乐,说说自己的理解。

  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并能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引导幼儿理解音乐。

  1、出示图片: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你从看出来的?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教师:那么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是怎么摘果子的呢?

  引导幼儿介绍自己摘果子的动作,和幼儿一起学*好的动作

  1、教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心里面也觉得非常开心,你们想不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先请你们来猜一猜,好不好?

  2、因为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叔叔阿姨们来不及摘果子,想请你们来忙摘果子,听摘果子的音乐响起来啦,你们想不想一起和老师来边听音乐边摘果子?

  先猜测一下为什么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会很开心。

  通过猜测活动以及老师讲述自己的感受,引导孩子更好的理解音乐。

  四、听音乐学*律动。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如:手腕的转动、踵趾步等。

  2、鼓励幼儿创编动作,表现果园丰收景象。(幼儿随音乐在座位旁边练*踵趾小跑步,教师适时地给予语言提示。)

  幼儿随音乐练*摘果子的动作。

  能手脚协调地随音乐做动作。尝试创编动作。

  采用教师讲解、示范的方法让幼儿学*摘果子动作,并鼓励幼儿自己创编。

  五、结束活动。

  在集体摘果子的情景中结束活动。

  跟着音乐集体摘果子。

  在轻松愉快地集体摘果子氛围中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让幼儿学*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3、鼓励幼儿胆、勇敢地参加运动,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坚强的心理品质。

  活动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2、准备活动,幼儿随着儿歌内容,模仿小猴做动作,使身体充分活动开。

  (二)、基本部分

  1、提供软垫,让幼儿自由表演自己会的爬行动作,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手膝着地、手脚着地爬。

  2、提供离地高度不等的绳子障碍。

  A、老师引导幼儿必须身体贴在垫上,才能在绳子底下爬过,并让幼儿试爬。

  B、老师依据幼儿试爬情况,讲解示范匍匐爬的要领,指导手脚的用力方法。

  3、提供梯子、轮胎,引导幼儿在立体面上玩爬的游戏。

  A、引导幼儿利用梯子、轮胎练*爬的动作(包括梯上、梯下)。

  B、启发幼儿创造性地玩梯。

  4、将软垫、梯子、轮胎组合起来玩游戏,在音乐伴奏下,老师和幼儿玩“小猴摘果子”游戏。

  (三)、结束部分。

  1、放轻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做放松动作。

  2、听音乐并分享所学本领和游戏中的快乐,注意加强心理品质方面的教育。

  3、结束活动,幼儿离场。

  【设计意图】

  幼儿期是幼儿各种能力和动作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孩子们一天天的长,他们经历了从学会爬到学会走的这样一个必经的阶段。而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动作发展还处在发展阶段,动作还不十分的协调。要促进幼儿动作的发展,首先要激发他们喜欢体育活动的情感。在新《纲要》中也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而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游戏则是一种最好的教育手段。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之中。因此,我设计了体育游戏:炸果子。让幼儿以炸果子的角色参与活动,通过小纸棒的助,幼儿在有趣的情境中巩固、练*手臂、、眼、钻、翻协调一致的活动。同时,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幼儿练*钻、翻的技能,体验互相合作的快乐。

  根据新《纲要》精神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活动目标】

  1、喜欢玩纸棒,体验游戏的乐趣,练*钻、翻。

  2、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手、纸棒、眼、头、手臂的关系,提高机体的协调能力,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长约50厘米的纸制彩棒。

  【活动过程】

  1、教师让幼儿自己找一个伙伴,两人组成一组。

  2、小朋友二人一组,手拿纸棒的两端,两根纸棒成*行状;

  3、游戏开始,两个小朋友一起念儿歌:"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你开,我开,哗啦过来"。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念"炸,炸,炸果子,咱俩一起炸果子"时,两只手臂有节奏的左右摆动,念"你开,我开"时,两个小朋友同时举起同侧的一根小棒,念哗啦时,两人的头同时从举起的纸棒下面钻过去,这时两人背对背站立。小朋友再念第二遍儿歌,用同样的方法再翻回来,这时两人面对面站立。

  【活动思】

  本游戏难度适合中班幼儿,幼儿用安全、好玩的彩色纸棒做游戏,幼儿很感兴趣,充分利用了活动器械,锻炼了孩子钻、翻的基本动作及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动作的灵活性,提高了机体的协调能力,同时,我也感到自己在活动的设计中,忽视了对个幼儿表现的估计,活动中虽发现了个别幼儿的表现,也试着引导,但为照顾全体幼儿的活动,降低了对个别幼儿的要求,以后值得加强注意。

  利用资源:

  树

  参加对象:

  个中班家庭

  目标:

  1、练*向上跳跃的动作。

  2、通过练*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和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自制水果若干挂在树枝上,略高于幼儿、家长一手臂。篮子20只。

  玩法:

  一、活动身体:重点下肢运动

  二、摘果子:

  1、看一看树上有什么果子?

  2、按家长的要求摘不同数量、不同的果子。

  3、母(父子)子一起摘果子。在规定时间内比赛哪个家庭摘得最多。

  三、数果子:数一数谁摘得多,一共摘了多少只。

  建议: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不拉树枝。

  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爬的练*,让幼儿学*爬时四肢的正确用力方法。

  2、发展幼儿四肢和躯干肌肉力量,增强动作的灵活性。

  3、鼓励幼儿胆、勇敢地参加运动,培养他们不畏困难、坚强的心理品质。

  准备:

  软垫、地板胶、梯子、轮胎、录音带、拱形圈、绳子、水果图片

  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进入场地,四散站开。


《摘果子》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音乐《摘果子》教学反思通用五篇

  秋天到了,农村的老百姓正值忙碌的丰收季节,幼儿把家里收获的果实带到了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于是安排了这一次音乐游戏活动《摘果子》,把大家心里的喜悦之情随着音乐尽情表达出来。

  由于在中班像这样的韵律活动很少,所以孩子们对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像学*踵趾小跑步的基本舞蹈动作通过一教时还不能掌握,在以后的主题里应该多放一些韵律活动,让幼儿多学有些舞蹈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

  音乐活动《摘果子》,要求幼儿感知音乐并能随着音乐表演摘果子的动作,从而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开始,我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可以丰收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作答,然后我播放歌曲,请孩子们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很开心,很高兴等。接着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又引导幼儿用拍手、拍退的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然后引导幼儿观看“多彩的果树”,引导幼儿想象水果丰收的情景。请孩子们学一学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孩子们非常主动地站立,在位置前做起了“摘果子”的动作。

  待孩子们的表演结束后,我便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我的“摘果子”的动作。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然后我带领幼儿学*踵趾小跑步,让幼儿体验到和同伴一起跳舞的乐趣。对动作规范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励幼儿能更好地练*踵趾小跑步。开始有的小朋友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有的就始终协调不起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能做的起来了,而且动作做的非常好,后来就越做越好看了。

  为了让孩子们进入游戏情境中,我主动走到表现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见我吃得这么香,孩子们都羡慕极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又一双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将游戏情节继续下去,而且尽可能的“吃遍”全班每个孩子的苹果。也就这样,使孩子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很好地掌握了 “摘果子”的动作。

  秋天到了,农村的老百姓正值忙碌的丰收季节,幼儿把家里收获的果实带到了幼儿园,为了更好地感知秋天、感受丰收的喜悦,于是安排了这一次音乐游戏活动《摘果子》,把大家心里的喜悦之情随着音乐尽情表达出来。

  由于在中班像这样的韵律活动很少,所以孩子们对活动也非常感兴趣。但是像学*踵趾小跑步的基本舞蹈动作通过一教时还不能掌握,在以后的主题里应该多放一些韵律活动,让幼儿多学有些舞蹈方面的技能,从而提高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水*。

  音乐活动《摘果子》,要求幼儿感知音乐并能随着音乐表演摘果子的动作,从而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活动开始,我以提问的方式引题:“小朋友,秋天到了,果园里有哪些水果可以丰收呢?”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作答,然后我播放歌曲,请孩子们说说听了歌曲后有什么感受?孩子们都说很开心,很高兴等。接着活动开始的时候,我又引导幼儿用拍手、拍退的动作初步感受音乐的节奏。然后引导幼儿观看“多彩的果树”,引导幼儿想象水果丰收的情景。请孩子们学一学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摘果子的动作。孩子们非常主动地站立,在位置前做起了“摘果子”的动作。待孩子们的表演结束后,我便请小朋友一起来欣赏我的“摘果子”的动作。值得高兴的是,孩子们看得可认真了。然后我带领幼儿学*踵趾小跑步,让幼儿体验到和同伴一起跳舞的乐趣。对动作规范的幼儿我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励幼儿能更好地练*踵趾小跑步。开始有的小朋友就做的非常好,但是有的就始终协调不起来,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能做的起来了,而且动作做的非常好,后来就越做越好看了。

  为了让孩子们进入游戏情境中,我主动走到表现的最好的孩子面前“吃”果子。见我吃得这么香,孩子们都羡慕极了。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又一双企盼的眼睛,我又放了一遍音乐,将游戏情节继续下去,而且尽可能的“吃遍”全班每个孩子的苹果。也就这样,使孩子们一直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很好地掌握了“摘果子”的动作。

  在生本课堂的新理念下,我在设计本课的主要思路就是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解决,自己总结,让知识真正变为学生学*的内需。

  一、拍手游戏,复*旧知

  首先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我让学生和我玩拍手游戏,互相说数字,但组合起来不能超过5,这样在游戏中就复*了前面学*的5以内的加法。

  二、创设情境,在活泼的气氛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第一老师”创设情境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方法。于是在新课引入时,我这样设计的,通过刚才一个小小的游戏看出同学们对前面的知识掌握的很好,咱们的好朋友笑笑为了祝贺你们,想送你们一些礼物,猜猜是什么呢?课件出示主题图,用猜想激活课堂。猜想,指猜测想象,有神秘感,最易激发学生奇思异想。小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猜”能开放思维空间,诱发学生自觉地未知世界的无穷探索,碰撞出创新火花,因而借助猜想,挖掘学生潜能,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一把金钥匙。

  三、合作交流,在主动的学*中感悟新知。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主动学*、合作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比较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尽量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意义建构过程,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感受成就与成功。

  四、游戏实验,在愉快气氛中体验成功。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5以内的减法的特点,让学生用小手做游戏,边动手边说减法算式,学生兴趣很浓,而且还能进一步巩固新知。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得到提高。

  五、注重课堂练*,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课堂练*,是一个学生巩固,教师对学生所学新知的一个了解的重要环节,我用小动物们想考考大家,每个人都想了一个难题来考你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呢?让学生在愉快的.挑战中不知不觉的对性知有了更深的理解。

  六、评价语言激励。

  在整个教学过程,我总是时刻观察每个孩子的变化,适时的用表扬,学*他人,鼓励等多种激励的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我的评价,真正努力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她们感觉到学*是一种快乐。

  《摘果子》这首乐曲,主要是以踵趾小跑步的动作进行的。而在早上的体锻中,我们已经运用过踵趾小跑步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之一:学*踵趾小跑步将不作为重点。只是在表演的时候,要求孩子们做到位,并且跟着节奏做。

  于是,在开始让孩子们欣赏乐曲时,学过舞蹈的小朋友们开始翩翩起舞了,因为他们学过,所以我利用这一优势,请这些孩子们先跳一段,让大家欣赏一下。这样,会跳摘果子的小朋友非常乐意接受,而那些孩子们欣赏好以后,有了表演的欲望。正好一举两得!

  在表演过程中,大家能想象出果园中的果子长在不同的方位、不同的高度等等。所以在跳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在上面摘果子,有的小朋友在旁边摘果子等。并且对这一好的情况,及时加以表扬。让一些相对能力弱的小朋友有一个模仿的过程。但是孩子们在摘果子时,运用的手腕转动的动作不是特别好,我以“照镜子”这一形象的比喻,重点让孩子们练*的手腕转动,但是*时的时间里还是需要反复的练*,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掌握。

  《摘果子》一课是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页、27页上的教学内容。

  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学*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要符合学生发展的基本需要,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这里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新课的教学改变了教和学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教师是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程倡导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上都能获得成功,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我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想法,让学生敢想、敢说,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新教材的基本特色就是重新整合知识内容,体现数学学*内容与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以学生“数学活动”为主线,促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在本课中,教材通过“摘果子”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初步体会减法与生活的联系。教学中,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了一个摘果子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教学效果很好。在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让学生敢想、敢说,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发挥了个性特长,为培养学生创新智能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