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3-03-01 00:00:00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巴瑞,来自淮河东路小学,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小数的产生和意义》。首先我说说本课的教材分析。

  一、说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领域,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三年级已学过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内容的学*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第一课时。

  三、说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与内容的分析,按照新课程标准中4—6学段数与代数中的要求:进一步认识小数,我设计了如下学*目标:

  1、通过课件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根据以上学*目标我预设: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重点;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进率将成为本节课的学*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突破学*重难点,本节课我将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五、说评价设计

  根据学生的叙述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课本做一做和基础练*题,对目标1进行评价。通过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与探索过程中表现状况和提升练*对目标2进行评价。

  六、说学*流程

  为了能更好地凸显“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高效完成学*目标,并结合本班学生特点,设计如下学*环节:

  1、结合生活设疑激**趣导入

  为了跳出陈旧的数学课单纯讲知传道的框架,学生体会到数学生活的快乐,在新课开始通过“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导入,让学生通过在估测再测量90厘米长的红彩带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引出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这时人们便用分数和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同时板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自然引出本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并使学生不知不觉走入对新课的思考。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用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其中的一份,三份,七份,通过观察分数的相同点及小数间的相同点,总结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接着在认识一位小数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测量彩带及数学课本的长度并按要求完成表格,从而得出结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0.001米、0.051米,这些小数是几位小数?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由此得知: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最后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得出结果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

  学生的认知是由浅入深的,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他们已经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同时完成学*目标一: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探索并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3、理解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我会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探究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我是这样做的:课件出示:0.8里面有x个十分之一;0.6里面有x个十分之一;0.07里有x个百分之一;0.09里有X个百分之一。通过学生的回答,我引导孩子,像0.8,0.6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十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一位小数的技术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像0.07,0.09这样的小数,我们可以看成有多少个百分之一组成的,因此我们可以说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同学们想一想: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四位小数呢?通过课件演示:1/10米里面有x个1/100米,1/100米里面有x个1/1000米,从而认识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请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完成学*目标二:2、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学生理解并准确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4、分层运用新知,逐步理解内化。

  对于新知,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巩固运用,才能得到理解内化的

  效果。我本着“重基础、验能力、拓思维”的原则,设计如下几道练*题:

  (1)基础练*(通过这个练*,巩固新知。)

  (2)提升练*(连线题体现学*知识的灵活性。)

  (3)发散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个*题设计部分,虽然题量不大,但却涵盖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面对挑战充满信心,激发了学生兴趣、引发了思考、发展了思维。同时练*题排列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层层深入,也有效的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七、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简洁性,既突出了本节课的重心,又凸显了清晰的课堂结构。

  八、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互相督促,全员参与,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教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和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学生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练*题,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以上是我对《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说课,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小数的探讨,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感悟小数表示的意义,同时理解、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2、通过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释新知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与探索的'能力,提高自主探究学*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信息:

  (1)一盒饼干12.8元。 (2)张叔叔身高1.73米。

  (3)一个苹果质量0.4千克。 (4)百米世界记录9.58秒。

  2、学生说一说这些小数的含义。(学生可能对0.4千克、9.58秒理解的不够清楚)

  3、引入:我们有必要对小数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二、新知探索。

  1、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研究“ 0.1米”、“0.3米”等一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2、师生结合线段图研究“0.01米”、“0.08米”等两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3、学生自主结合线段图研究“0.001米”、“0.012米”等三位小数的具体含义。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三、课堂练*。

  1、看图写分数和小数、把对应的分数和小数连一连、说一说每个小数所包含的计数单位的个数。

  2、学生说一说“0.4千克”、“9.58秒”的含义。

  3、学生说一说下面信息中小数的含义。(学生体会有了小数就可以表现出物体细微的特点)

  (5)一颗灰尘的质量大约0.0000007克。 (6)一种细菌的长度大约0.00003米。

  四、课堂总结。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测量讲台的长度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更换了新的讲台和桌椅,你们能帮老师量一量新讲台的长度吗?

  学生用米尺测量讲台的长度。

  测量得不到整米的结果。

  2、揭示课题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常用小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1)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小数,我们可以借助米尺。

  (出示米尺图)

  (2)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有多长?(1分米)

  (3)1分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4)口答: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5)7分米是多少米?

  (6)1/10可以写成0.1,3/10可以写成0.3,7/10可以写成0.7,像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都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2、两位小数。

  (1)如果把1米中的每一分米再*均分成10份,那么1米就*均分成了多少份?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每一份是多少?(1厘米)

  1厘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3)3厘米呢?6厘米呢?

  (4)13厘米是多少米?为什么?

  (6)像1/100,3/100……,这些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3、认识三位小数。

  (1)如果我把1米中的每一厘米再*均分成10份,这一次又把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这样的一份是多长?(1毫米)

  (3)1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所以1毫米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想一想:6毫米和13毫米分别是多少米?为什么?

  (5)35毫米呢?135毫米又该如何表示呢?

  (6)表示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4、更多位小数

  (1)如果把一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如果把1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5、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1)回顾前面的学*过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0.1、0.3、0.7的小数点右面只有一个数字,像这样的小数就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依次介绍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6、小数的计数单位

  (1)0.3里面有几个1/10?0.03里面有几个1/100?

  (2)归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

  1、完成51页做一做

  2、完成55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xxx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xxx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xxx的这节课,xxx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4

  【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产生,课本50—51页内容。

  【学*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1/、谈话引入:

  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活动:

  认真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学*提示,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温馨提示:

  (1)能你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吗?测量时发现了什么?

  (2)、你知道米尺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它的每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3)、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吗?

  (4)、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吗?

  (5)、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吗?

  (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2、我会总结: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解决问题:

  (1)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2)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

  三、课堂巩固: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3、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1)、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0.130.00010.9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5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这一教学内容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各方面数学素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是一种思维的挑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体验式教学设计思路及反思。现代教学论认为“最有效的学*是学生对学*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效整合,我们的课堂上就要关注学生学*过程中的有效体验,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自学校确立体验式教学课题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以来,我又进一步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形式,梳理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整合了自己的教学模式,改进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将体验式教学新生的元素融进课堂,促进了课堂教学和谐、有效、充实、高效的开展。

  以本节教学内容为例,课堂中有两次大的体验活动。一是在实际测量中感知小数的存在,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小数的产生。二是在长度单位这个现实背景中,感知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等的存在,并在小数与分数的观察对比中体验小数与分数的联系从而认识小数的意义。我主要来谈谈第二次体验活动。借助米尺,把一米*均分成10份,每一份是1分米,任取其中的一份会是多少呢?学生会在*均分的基础上想到十分之一,并能写作0.1,这些都是学生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经验,这里需要学生感受体验的是什么呢?就是让学生感受把一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这些分数有什么特点,用小数表示这些小数又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进而联想到分母是10的分数和一位小数有什么联系?这是在多个案例中学生进行的感知体验活动,在学生有了初步感知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发现,一是分享成果,二是给予提示,三是达成共识。小组汇报时我会及时给予评价指导最终师生共同对这一学*过程进行总结就是:分母是10的小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迈出了第一步,学生在后面感受两位小数,三位小数时就会有了一个明确的学*方法,所以在感受两位小数这一环节我会半辅半放让学生先自主感受,再小组交流汇报,这就更加丰富了学生的感性经验,在感受三位小数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并脱离小组交流这一拐棍,完全让学生自己形成学*方法,并学有所成。在揭示小数的意义这一神秘面纱时,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感性经验,让学生思考“分数和小数有什么联系?”这也是本节课的学*高潮,这一体验活动是学生经验的`提升,也是经小组讨论进行简练概括。我认为学到这,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学*是有效的。

  反思这节概念教学课,我认为保证学生进行有效的体验,首先要清楚学生已有经验和基础,备课时有所预设,创设的问题情境要简约、直观、有针对性、有思考价值,能激起学生“要去感受体验”的冲动。其次,教师及时必要的梳理、评价、反馈学生的思考交流成果,形成共性的知识成果,及时进行学*方法的指导,形成怎样去学的意识。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阅读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1)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数学教学反思3篇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数学教学反思1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所以新课开始,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做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引入小数的产生,测量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学生先通过自学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在教学小数的产生时,应再加一个自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自学知道:当计算得不到整数时,也要用小数表示。

  2、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不是很好,在课中就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数学教学反思2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整节课可以说还是按照我的设想比较顺的进行下来了,但是在我的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的。首先,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的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兵教兵”的环节,我将其给漏掉了,完全变成了我们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是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的不足。

  另外,虽然我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设计自学指导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修改如何才能让自学指导更易于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例如第一个自学指导中有这样一段话“找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句话既有些太笼统了,没有给学生指出发现的方法,最还能够一步步的预设、铺垫,最后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在练*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可以的。借助教材上“做一做”运用“填一填”“对口令”“我是小法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练*。但是有一点就是练*题的梯度不大,没有层次性,而选做题的难度不大,没有达到对优等生的配有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以后备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个知识点应该要落实到哪一个程度;第二,问题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多思考提这个问题要解决的什么;第三,除了备教材外,更要备好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会出现地种种问题进行全面周到地预设;第四,还要备好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练*题、学具等等,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数学教学反思3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小数的产生的过程。

  新课开始,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读商品标价理解标价的意义和测学生的身高(测彩带的长度)来引入小数的产生,使学生感受到在测量和计算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 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为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练*,人文性的提示更激发了学生展示的热情,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思路得到了拓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在教学相邻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时太仓促,处理的不到位,在课中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最后的总结较少,引用的名言有点画蛇添足。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2)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范本五份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测量讲台的长度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更换了新的讲台和桌椅,你们能帮老师量一量新讲台的长度吗?

  学生用米尺测量讲台的长度。

  测量得不到整米的结果。

  2、揭示课题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常用小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1)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小数,我们可以借助米尺。

  (出示米尺图)

  (2)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有多长?(1分米)

  (3)1分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4)口答: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5)7分米是多少米?

  (6)1/10可以写成0.1,3/10可以写成0.3,7/10可以写成0.7,像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都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2、两位小数。

  (1)如果把1米中的每一分米再*均分成10份,那么1米就*均分成了多少份?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每一份是多少?(1厘米)

  1厘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3)3厘米呢?6厘米呢?

  (4)13厘米是多少米?为什么?

  (6)像1/100,3/100……,这些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3、认识三位小数。

  (1)如果我把1米中的每一厘米再*均分成10份,这一次又把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这样的一份是多长?(1毫米)

  (3)1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所以1毫米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想一想:6毫米和13毫米分别是多少米?为什么?

  (5)35毫米呢?135毫米又该如何表示呢?

  (6)表示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4、更多位小数

  (1)如果把一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如果把1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5、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1)回顾前面的学*过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0.1、0.3、0.7的小数点右面只有一个数字,像这样的小数就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依次介绍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6、小数的计数单位

  (1)0.3里面有几个1/10?0.03里面有几个1/100?

  (2)归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

  1、完成51页做一做

  2、完成55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xxx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xxx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xxx的这节课,xxx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2

  【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和产生,课本50—51页内容。

  【学*目标】

  1、我能通过观察知道小数的产生。

  2、我能通过分析明白小数的意义。

  3、我知道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学*重难点】

  小数的意义和计算单位及进率

  【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

  谈话引入: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小数,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二、探究新知。

  1、探究活动:

  认真阅读教材第50、51页内容,结合“导学案”中的学*提示,先自主探究,再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初步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温馨提示:

  (1)能你测量课桌的长度和宽度吗?测量时发现了什么?

  (2)、你知道米尺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吗?它的每一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3)、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吗?

  (4)、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吗?

  (5)、你能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吗?

  (6)、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8)、小数的计算单位和分数的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之处。

  2、我会总结: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3、解决问题:

  (1)0.457,每个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几个几分之一?

  (2)一个小数由5个1、3个0.1、6个0.01组成,这个小数是()

  三、课堂巩固:

  1、判断:

  (1)0.40里面有4个0.01()(2)35克=0.35千克()

  2、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90.090.0359

  3、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1)、0.3里面有()个,0.09里面有()个;0.08里面有()个。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0.130.00010.9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测量讲台的长度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更换了新的讲台和桌椅,你们能帮老师量一量新讲台的长度吗?

  学生用米尺测量讲台的长度。

  测量得不到整米的结果。

  2、揭示课题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常用小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1)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小数,我们可以借助米尺。

  (出示米尺图)

  (2)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有多长?(1分米)

  (3)1分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4)口答: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5)7分米是多少米?

  (6)1/10可以写成0.1,3/10可以写成0.3,7/10可以写成0.7,像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都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2、两位小数。

  (1)如果把1米中的每一分米再*均分成10份,那么1米就*均分成了多少份?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每一份是多少?(1厘米)

  1厘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3)3厘米呢?6厘米呢?

  (4)13厘米是多少米?为什么?

  (6)像1/100,3/100,这些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3、认识三位小数。

  (1)如果我把1米中的每一厘米再*均分成10份,这一次又把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这样的一份是多长?(1毫米)

  (3)1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所以1毫米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想一想:6毫米和13毫米分别是多少米?为什么?

  (5)35毫米呢?135毫米又该如何表示呢?

  (6)表示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4、更多位小数

  (1)如果把一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如果把1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5、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1)回顾前面的学*过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0.1、0.3、0.7的小数点右面只有一个数字,像这样的小数就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依次介绍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6、小数的计数单位

  (1)0.3里面有几个1/10?0.03里面有几个1/100?

  (2)归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

  1、完成51页做一做

  2、完成55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xxx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xxx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xxx的这节课,xxx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初步理解整数、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3、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小数的产生

  1、测量讲台的长度

  我们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更换了新的讲台和桌椅,你们能帮老师量一量新讲台的长度吗?

  学生用米尺测量讲台的长度。

  测量得不到整米的结果。

  2、揭示课题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常用小数来表示。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一位小数。

  (1)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小数,我们可以借助米尺。

  (出示米尺图)

  (2)把一米长的尺子*均分成了多少份,每一份有多长?(1分米)

  (3)1分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如果用米做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

  (4)口答: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为什么?

  (5)7分米是多少米?

  (6)1/10可以写成0.1,3/10可以写成0.3,7/10可以写成0.7,像十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都可以用零点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2、两位小数。

  (1)如果把1米中的每一分米再*均分成10份,那么1米就*均分成了多少份?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每一份是多少?(1厘米)

  1厘米是一米的几分之几?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多少米?

  (3)3厘米呢?6厘米呢?

  (4)13厘米是多少米?为什么?

  (6)像1/100,3/100……,这些表示百分之几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3、认识三位小数。

  (1)如果我把1米中的每一厘米再*均分成10份,这一次又把一米*均分成了多少份呢?

  (2)我们来看它的放大图。这样的一份是多长?(1毫米)

  (3)1毫米是一米的千分之一。所以1毫米是1/1000米,也就是0.001米。

  (4)想一想:6毫米和13毫米分别是多少米?为什么?

  (5)35毫米呢?135毫米又该如何表示呢?

  (6)表示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我们可以用零点几几几这样的小数来表示。

  4、更多位小数

  (1)如果把一米*均分成1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如果把1米*均分成100000份,这样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5、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1)回顾前面的学*过程,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这就是小数的意义。

  (3)0.1、0.3、0.7的小数点右面只有一个数字,像这样的小数就是一位小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依次介绍两位小数、三位小数。

  6、小数的'计数单位

  (1)0.3里面有几个1/10?0.03里面有几个1/100?

  (2)归纳: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3)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巩固练*

  1、完成51页做一做

  2、完成55页第1、2题

  四、全课小结

  在今天的学*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xxx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xxx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xxx的这节课,xxx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经历实际测量的活动中,了解小数的产生。学生能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学情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一节概念教学课,是在学生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元角分与小数”的知识下,以已有的经验为背景,让学生经历认、读、写小数的学*过程并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实现认识的提升。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的产生和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小数的产生。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什么长度单位?

  2、请同学们看一下这条绳子,谁来估一估绳子的长度呢?请同学们都来量一量,验证一下结果。再来看看这根绳子,谁来估计一下它的长度,也请同学们上来量一量。刚才同学量的绳子的长度是30厘米,就是3分米,如果老师让大家用米来作单位。怎么表示呢?

  3、刚才我们在测量这条绳子的时候,如果用米作单位,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其实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于是聪明的人们除了发明用分数来表示之外,还发明了用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就产生了。

  4、揭题。(板书:小数的意义)

  二、自主探讨,理解小数的意义。

  (一)研究一位小数

  1、出示米尺:这是什么?这是一把一米长的尺子,请同学们仔细看看,老师把这把米尺*均分成了多少份呢?每一份是多长?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又是多少?

  这样的3份是多长?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这样的7份呢?

  2、请同学们看,这几个小数的小数部分都只有一位,这样的小数我们把它叫做一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1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

  (二)研究两位小数(自助探究)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了100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4份呢?这样的8份呢?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几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100份,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三)研究三位小数。(自主探究)

  1、如果我把这每一段再*均分成10份,那么整条米尺我把它分成了几份?1份是多长?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写成小数是多少?6份呢?13份呢?请同学们再说2个用毫米作单位的长度。刚才这两位同学说出了5毫米,23毫米,请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把这两个长度用分数表示,再用小数表示。

  2、像这样的小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这样的小数我们叫做三位小数。

  3、小结:我们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1000份,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

  4、说发现。

  (四)推导

  1、如果我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了10000份,写成分数应该是几位小数呢?看来同学们的学*能力很强是,能够通过前面的知识,推出后面所学的知识。

  2、讨论:分数和小数有怎样的联系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概括出分数和小数的联系。

  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百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来表示。分母是一千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来表示。这个就是小数的意义。

  三、合作交流,探讨小数的计数单位。

  1、填一填。

  (1)0.3里有()个1/10,0.7里有()个1/10。0.04里有()个1/100,0.08里有()个1/100。

  填一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像这样,0.3、0.7这样的一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十分之一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十分之一,写作0.1。(板书: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十分之一,写作:0.1)

  同样的道理,像这样,0.04、0.08这样的两位小数,我们都可以看成是由若干个0.01来组成的,那么我们就说百分之一是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读作百分之一,写作0.01。(板书: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时百分之一,写作:0.01)

  请同学们猜一猜,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写作什么?(板书: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写作:0.001)

  2、0.1里有()个0.01,0.01里有()0.001。小组讨论,汇报。

  0.1里有10个0.01,我们就说0.1与0.01的进率是10,同样道理,0.01里有10个0.001,说明他们的进率也是多少?

  四、巩固练*。

  课件出示练*。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3)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1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所以新课开始,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做估一估、测一测的游戏引入小数的产生,测量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学生先通过自学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 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不足之处:

  1、 对教材钻研不够。在教学小数的产生时,应再加一个自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自学知道:当计算得不到整数时,也要用小数表示。

  2、 驾驭课堂的能力还需提高。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不是很好,在课中就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2

  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抽象难以理解,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如何理解这个概念的意思,于是我们年级组就推荐我来上一节概念课进行研讨,我一般上概念课不急于马上让学生会读某个结论,而是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先领会概念的产生、是怎么来的,从哪些方面去理解,这个概念有什么作用等等。如:画图理解、举例说明理解、课件演示理解、打比方理解,把难懂的知识容易化,让学生根据画图、例子、比方等,自己用语言来描述,再归纳,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这节课我设计的是首先让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用米表示,再量一量自己的桌面长和宽用分米表示,当测量都不能用整数表示时,必须引进新的数也就是小数来表示,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实际上我的这节课课少了一个环节,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度)

  小数的意义推导时,充分运用幻灯片演示,实物观察,把1米*均分成10份,取其中1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用分数呢?十分之一写成小数是0.1,紧接着出示4份、7份让学生回答,于是得出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用同样的方法学*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由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寻找规律,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有几个合作小组发现得好,其一是得出十分之几是一位小数,百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千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其二是发现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与第一个规律相反的说法,第三个发现是分母是10、100、1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孩子们的发现能力是不可估量的,设计提问时有两套方案,一是从三个表中你有什么发现?二是问题答不出时,就会提问明确些,三个表中它们分数分母与小数的位数有什么关系?如果再答不出就直接看分母是十的写成了几位小数,分母是一百的写成了几位小数??由于自己*时的概念教学都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的,着重孩子们自主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只到方案一就基本解决问题,学*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是让学生根据老师展示的幻灯片一步一步得出结论,同时运用了旧知识的迁移,由整数的计数单位引进,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或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或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或0.001??,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借用了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分析,这样学生就更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这节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课件发现知识规律的能力,自主学*的能力,每个环节的知识点尽量让学生总结,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拨一下,自认为还是比较成功的。

  但是犯了一个基本错误,就是课前忘记带米尺进教室,结果减少了一个量黑板长度的过程;开始提问“把1米*均分成10份取其中一份用整数表示是多少?”当学生没有及时答出来时就改成“用分米表示是几分米”会更直接,因为才开始学*,学生还没有弄懂老师的提问是什么意思,是的,当学生不能及时答出问题时就要换个角度提问会更好。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3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

  整节课可以说还是按照我的设想比较顺的进行下来了,但是在我的这节课中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改进的。首先,我们现在运用的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而这一模式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的则不是太明显,特别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兵教兵”的环节,我将其给漏掉了,完全变成了我们以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这是在教学模式的运用上我的不足。

  另外,虽然我也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思考、设计自学指导的语言,也在不断地修改如何才能让自学指导更易于学生自学,但是其中的问题仍然是比较大的。例如第一个自学指导中有这样一段话“找出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这一句话既有些太笼统了,没有给学生指出发现的方法,最还能够一步步的预设、铺垫,最后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认为在练*活动的设计上还是可以的。借助教材上“做一做”运用“填一填”“对口令”“我是小法官”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练*。但是有一点就是练*题的梯度不大,没有层次性,而选做题的难度不大,没有达到对优等生的配有工作。

  由此,我想到了以后备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第一,备课时要深入理解教材,想一想每个知识点应该要落实到哪一个程度;第二,问题设计时要有针对性,多思考提这个问题要解决的什么;第三,除了备教材外,更要备好学生,对于学生在课堂会出现地种种问题进行全面周到地预设;第四,还要备好各种教学资料,如课件、练*题、学具等等,这样就能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4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把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观察后思考: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学生回答后追问:这样的3 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以至于在后面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 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头脑中没有印象。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三、课件的误导。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如教学110 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按照上述两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进行了第二次试教。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直尺上找0。1米”时思维非常活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直尺上找0。1米时,学生欣喜地发现:把1米*均分成10份,0。1米不仅仅是指0―1之间的长度,8―9之间的长度是1米的110 也是0。1米。“不同的位置为什么表示的长度都是0。1米?”学生面带疑惑。经过观察、比较、讨论学生明白了:原来它们都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他们还发现:1米里面竟然有10个0。1米……学生在 “找0。1米”的过程中,“0。1米”的实际大小已经深深地印入了脑海。同时学生对“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理解。这个过程正是他们自我吸收、内化新知过程,它较好地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二是:提问“暗示” 培养对应思维、可逆思维。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教学中我采用提问来“暗示”来突破这一难点,提问时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来设计问题: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 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这个问题意在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到0。3米,然后根据小数0。3米找到相应的分数。又如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此问意在让学生以0。1米为基本的计数单位找出0。7米后,找到与之对应的分数。并同时渗透0。7米里面有7个0。1米。这样一正一反的提问,让学生能意识到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制的分数。有效培养他们的对应思维、可逆思维。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求新、求异意识。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是提升学生思维的必由之路。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 5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小数的产生的过程。

  新课开始,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读商品标价理解标价的意义和测学生的身高(测彩带的长度)来引入小数的产生,使学生感受到在测量和计算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为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练*,人文性的提示更激发了学生展示的热情,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思路得到了拓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在教学相邻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时太仓促,处理的不到位,在课中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最后的总结较少,引用的名言有点画蛇添足。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4)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6篇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6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难点: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给学生提供两个丝带,估一估,量一量这两条丝带的长度,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引出小数的产生。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意义。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3份是多少?7份是多少?根据“1米=10分米”学生会说出每份是1分米,3份是3分米,7份是7分米。根据分数意义,引导学生明白,1分米在10份中占一份,就是1/10米,那么3分米就是3/10米,七分米是7/10米?”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3、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后,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整体中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巩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与分数间的联系;计算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这两个知道点,放在了后面的练*中,这把难点分散了,也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色彩带和90厘米长的绿色彩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材51页的做一做。我在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收获。”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训练能力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已有水*和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并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2、通过探究交流,形成归纳类推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探究活动中,感受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懂得利用小数解决生活问题。

  这样的目标设计立足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不仅注重对知识目标的实现,更融入了对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情感的陶冶,让学生在学*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提升他们的思维水*和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由于教材淡化了十进分数为什么可以依照整数的写法用小数来表示的道理,只是着重借助分数帮助学生学*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小数的产生及意义;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而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水*仍处于从具体向抽象过渡的阶段,而小数的产生和进率又是比较抽象的内容,因此我将教学难点定为: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

  三、教学方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将主要采用情境法和探究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节课首先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导入,提出一个任务型的问题,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学生是学*的主体。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一个与课本不一样的测量探究活动,辅之以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将新知内化。

  四、教学过程

  1、情境激趣,温*小数旧知

  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关于小数点的故事,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自然数村的村长阿3在跑步的时候,被一个黑色的小东西绊倒了,于是两人结缘,这个黑色的小东西告诉阿3它叫小数点,可是阿3并不认识它。这个时候,我会稍微停顿一下,提问学生:“阿3不认识小数点,可是同学们你们认识吗?”然后慢慢地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三年级时学*的关于小数的知识。回忆完相关知识后,再回到故事情境中来,经过相互认识,小数点为自然数村的人变魔术,在0和1的配合之下,瞬间他们就变成了比大家都矮一截的0.1,也就是小数。大家都惊呆了,小数点得意地说:“我的魔术不仅精彩,而且还有实用价值呢!你们知道小数的意义是什么吗?”。在学生的疑惑与议论中,我引出今天的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板书),并鼓励学生在学*之后,看看哪位同学能帮助阿3解决这个问题。

  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根据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又在故事中渗透了小数的相关知识,为新课的学*做了良好的铺垫。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5)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汇编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材来源: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xxxx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学主题:

  《小数的意义》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对象:

  四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进一步认识小数,会进行小数和分数的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2.教材分析

  《小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这是在学生三年级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探究的内容是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现实意义,学生学*探究的兴趣会很浓。教学中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探讨,体会抽象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品质和能力。

  学*目标: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际测量活动了解小数的产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经历抽象、推理等活动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借助熟悉的十进制关系的`现实原型多角度理解小数与分数的关系,通过自学,理解计数单位0.1、0.01、0.001。通过数数的活动,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评价设计:

  1、通过说一说,想一想,量一量,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出小数的意义,达成目标1。

  2、经历自学,数数等活动,独立探究,全班交流汇报,说出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达成目标2。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米尺、课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

  2、经历探索小数意义的过程,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在探索交流的学*过程中,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两三位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探究两三位数小数意义的过程。

  教学准备:正方形卡纸

  教学过程:

  一、测量物体导入,了解小数的产生。

  1、同学们,老师手中有一张四边形彩纸,你猜测一下它是什么图形?

  2、那只是我们的猜测,怎样才能难我们猜测的结果呢?

  生:用对折的方法(真善于思考)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测量

  师:怎样测量。

  生:四边长度是否相等。(用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手中也有一张四边形彩纸,那我们就用刚才这名同学所说的测量四边长度的方法来验证一下它到底是什么图形。拿出尺子开始吧!把测量完的长度分别写在四边的括号里。(培养学生猜测、验证的数学思维)

  师:同学们都量好了,谁来汇报一下你验证的结果。

  生:是正方形,边长长度都是厘米。

  师:是正方形吗?四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我写在这好吗?

  师:有和这名同学数据不同的吗?

  师:怎么可能,大家都是正方形,你验证错了吧?

  师:你真勇敢,在真理面前,不要向任何人低头。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整数,也有小数。

  师:同学们为什么会用到小数呢?

  师:刚才我们在测量图形边长的时候因为长度不是整厘米数,所以我们用到了小数,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你也运用到了小数呢?

  师:你们真是留心生活的孩子,老师这也搜集了一些,谁读给大家听。

  课件出示很多情况。引出课题。(数学学*来源于生活实际。)

  大家读得都很准确,在三年级我们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在这一节课,我们要研究一下小数的意义。板书。

  师:我今天也带来了几个小数,请大家注意看。

  师:你们猜接下来老师要写哪个小数。

  板书:

  师:你们是怎么猜到的呢?

  二、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1、让我们来看这个小和0.1,它表示什么?

  师:刚才我们进行验证的`那张正方形纸,我们把它看作是1,那这样的2张呢,10张呢?

  师:如果想用这张纸表示出0.1这么大的一块,你估计一下能有多大呢?用手指给大家看。

  师:这个0.1到底有多大呢,就用你手中的正方形纸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出0.1那么大小的一块。

  生:汇报。

  师:现在谁能说说0.1所表示的意义?

  生:把正方形*均分成十分,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只能是正方形*均分吗?

  师:所以0.1也就是十分之一。

  师:仔细观察这个正方形,除了0.1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0.9也就是十分之九。

  师:怎么得到的呢?

  师:那么0.1和0.9合起来就是多少?

  师:看这些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呢?

  这些一位小数就是表示十分之几。

  三、认识两位小数的意义。

  1、如果要表示0.01那么大小的一块,你会吗?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这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表示其中的一份。

  师:你们认为是这样吗,谁再来说一说。

  师:(教师演示这样的过程)

  师:谁来说说0.01所表示的意义呢?表示百分之一。

  师:你还看到了哪个小数呢?百分之九十九。

  3、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在有一百个格子的正方形上涂一涂,自己创造出一个小数来。

  师:哪位同学说说你涂了几格,阴影部分用小数表示是多少?

  师:你创造的小数是多少,猜猜他涂了多少个格子。那空白部分应该是多少呢?

  4、用这一环节引出0.4和0.40。区分意义的不同。

  这样的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在分法上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

  四、认识三、四位小数的意义。

  1、我们认识了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那三位小数呢?四位小数呢?

  师:0.001表示千分之一0.234表示千分之二百三十四

  师:那千分之31写成小数是多少?

  2、我想表示出一个很大的三位小数,你认为应该是多少?

  4、它和谁合在一起才会是1呢?

  五、巩固应用。

  1、把一米长绳子分成10份,分别用小数分数表示其中的4份。

  2、解释下面题中小数的意义。

  周末天天去一个距家有0.3千米的超市买了一支铅笔用了0.3元,来回路程共用去了0.3小时。

  0.3千米=()米0.3元=()角0.3小时=()分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

  3、通过观察、测量体验小数与生活的关系。

  4、在合作与交流中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5、体验数学在身边,感受数学学*的价值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小数学概念。

  2、小数表示形式。

  3、理解小数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交流搜集到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板书: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米;

  2、教室窗户的宽是米;

  3、一份汴梁晚报价格是元

  4、每度电的价格是元。

  5、一棵包菜的重量是千克。

  6、奥运冠军刘翔的身高是米,体重是千克。

  问题思考:

  为什么在这些地方需要用小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在读一读这些小数,在读的过程之中,如果有错误,教师当即指导。

  问题:

  1、这些都是小数,你知道关于小数的哪些知识呢?

  2、关于小数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3、今天我们就进一步研究小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这样的设计在于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新授部分

  1、米表示什么意义?谁来说说(借助课件,帮助学生理解)

  引导学生完整说:刚才我们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长1分米,就是1/10米,还可以写成米。谁也来就像这样完整说一说。

  师:这就是米的意义。对照板书中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思考后再交流,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反之,一位小数也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

  问题:十分之五等于多少?等于多少?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6)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菁选

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集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的意义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让学生理解小数的产生及其意义,掌握小数的读法与写法。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合作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帮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意义。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灺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课业本。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引入:开学前他们去超市买东西,为开学做准备。(cai出示:书包89元,橡皮0.3元,新华字典48元,信封0.05元,水彩笔32元,本子0.46元,文具盒10.9元)

  2.走进超市,东西可真多啊!你知道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格是多少吗?

  学生介绍。

  可能说出:0.3元3角

  0.05元5分

  0.46元4角6分

  10.9元10元9角

  3.你能把这些商品价格分分类吗?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分:89元、48元、32元分为一类,因为这些都是整数;0.3元、0.05元、0.46元、10.9元分为一类,这些都是小数。

  4.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小数?

  学生可能回答:超市里商品的价格,文具店里文具的价格,书店里书店价格。教师可以提示些不同的`,如:学生的身高:1.3米,视力表1.5,瓶子上1.5升……,同时配合板书。

  5.教师小结:原来生活中这么多的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研究小数。

  (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引导学生感知小数的含义。

  1.小数的读法。

  (1)(cai只剩下小数的价格)请生读一读这些小数。

  (2)师:这些小数你们都会读了,我写一个你们会读吗?

  师写:48.48,请生读。师:

  这两个“48”的读法为什么不一样?想一想,小数的读法与整数读法有什么不同?

  (3)小结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读整数的方法读,小数部分从左往右顺次读。

  (4)读一读:100.04。

  2.认识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

  (1)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

  ①师:1角是1元的几分之一?是几分之一元?你是怎么想的?

  生:1元=10角,0.1元是1角,0.1元=元。

  师配合板书:1元=10角0.1元(1角)=元

  ②师:那么0.3元是几分之几元呢?

  生可能回答:0.1元是元,0.3元是元。

  师配合板书:0.3元(3角)=元

  ③师:你说一个一位小数的价格,并请同学说说它是几分之几元?

  汇报:男女生对出题,互相做答。

  (2)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

  ①师:0.05元是几分之几元?

  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老师配合完成板书:

  1元=100分0.01元(1分)=元

  0.05元(5分)=元

  ②师:0.06元是几分之几元?

  同桌互说后请一生汇报。

  ③师:(将0.06改为0.46)0.46元是几分之几元?你会说吗?

  师配合回答完成板书:46分=元=0.46元

  ④师:你出一个两位小数的价格,请同桌说出它是几分之几?

  同桌互说后,请一组汇报,并板**录。

  (3)练一练第1题的第(1)小题。

  ①出题后生独立思考。

  ②请生汇报。

  3.试一试。

  (1)(cai出示尺子,并指着1厘米处)

  ①这是多长?

  学生可能回答:1厘米。

  ②师:如果用“米”作单位,你能说出它的长度吗?

  学生汇报,师配合板书:

  1米=100厘米1厘米=米=0.01米

  (2)师在图中指2个整厘米的长度,请生用“米”作单位说一说?

  (3)在书上完成试一试的题目。生汇报,进行核对。

  (4)师:对着尺子你能用“米”作单位说出这些整厘米的长度,你能说出一个这尺子没有的整厘米数,并请同桌用“米”作单位说一说吗?

  4.读一读黑板上的分数与小数。

  三、帮助学生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1.例2。

  (1)(cai出示第1幅图)师:这是一个正方形,我们用整数“1”表示。

  (cai出示第2幅图)师:看一看,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涂色部分占整体的。

  (cai出示第3幅图)涂色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涂色部分占整体的。

  (2)写成小数是(),写成小数是()。

  (3)能分别说出空白部分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吗?

  学生汇报。

  2.试一试。

  (1)(cai出示试一试)生独立审题后完成,同时“比较每组的分数和小数,有什么发现?”

  (2)比较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可能回答: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这几的分数用两位小数表示。

  (4)师:是不是这样呢?看看用这个方法能不能完成看p30练一练第2题。

  再请学生说说改写的方法。

  (5)出示:写成小数是多少?呢?你能写一写,读一读吗?

  为什么在小数点后添“0”?

  (6)请学生汇报改写的方法。

  (7)板书:分数小数

  十分之几一位

  百分之几两位

  千分之几三位

  四、巩固练*。

  1.p32练*五1

  2.p32练*五2

  (1)出示后请生读一读这些小数,后独立完成是课业本上。

  (2)说一说,分母各是多少?

  3.p32练*五3

  (1)完成在课业本上。

  (2)说出各是几位小数。

  4.p32练*五4

  (1)想一想,用几位小数表示。

  (2)口答第2行的结果,第1行写在课业本上。

  为什么在小数点与“2”点添“0”?

  5.p32练*五5

  (1)一生读题。

  (2)同桌互相说一说。

  (3)请一生汇报。

  五、总结。

  1.今天的课上你学会了什么?

  2.在学*中得到哪些经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②理解小数的意义。

  ③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观察力。

  ②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②渗透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独立学*

  1、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米?3份呢?

  2、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3、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长多少?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几位小数?

  4、思考什么是分数?什么是小数?

  (学生自学,教师在不干扰学生的前提下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以掌握学生学情)

  二、协作探究

  (一)小组互探(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同桌或学*小组内互相交流。把小组也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好,到学生质疑时提出,让其他学*小组或教师讲解)。

  (二)师生互探

  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2、交流小数的'意义。

  (1)这是把1米*均分成了多少份?根据以上学*你能知道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由于对一位小数有了一定的理解,在两位小数的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学生知道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2)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把1米看成一个整体,如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多少的分数表示?引导学生答出可以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这样的分数表示。

  (3)什么叫小数?引导学生讨论。

  (4)师生共同概括: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投影出示)。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3、交流小数的计数单位。

  三、达标训练

  1、填空。

  (1)是( )分之一,里有( )个。

  (2)10个是( ),10个是( )。

  (3) 写成小数是( ), 写成小数是( )。

  2、课本做一做。

  3、判断:

  (1)里面有4个。 ( )

  (2)35克=千克 ( )

  4、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四、堂清检测

  (一)出示堂清检测题。

  1、填空题。

  (1)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 )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 )部分。

  (2)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一个小数,它整数部分的最低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 )。

  (4)千分位在小数点( )边第(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 )位,它的计数单位是( )。

  (5)有一个数,百位和百分位上都是5,十位个位和十分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2、读出下面各数。

  3、写出下面各数。

  零点一二 七点七零七 二十点零零零九

  四千点六五 零点九一八 五十三点三五三

  布置作业:教材P55页 1、2、3题。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与读写

  十分之一----------------

  百分之一----------------

  千分之一----------------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像这样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教学目标

  (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通过对算理的理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掌握整数除以整数不能整除时,在被除数的个位数的右边点上小数点,再在被除数的后面添上“0”继续除,直到除尽为止。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准备

  1.填空:

  (1)0.32里面含有32个( );

  (2)1.2里面含有12个( );

  (3)0.25里面含有( )个百分之一;

  (4)2.4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5)8里面含有( )个十分之一;

  (6)0.15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

  2.列竖式计算:

  把2145*均分成15份,每份是多少?

  2145÷15=143

  3.复*整数除法的意义。

  (1)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

  (2)3筒奶粉1500克,1筒奶粉多少克?

  (3)1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

  学生列式计算:

  (1)500×3=1500(克);

  (2)1500÷3=500(克);

  (3)1500÷500=3(筒)。

  比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说出整数除法的意义: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学*新课

  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将上面三题中的单位名称“克”改为“千克”:

  (1)1筒奶粉0.5千克,3筒奶粉多少千克?

  (2)3筒奶粉1.5千克,1筒奶粉多少千克?

  (3)1筒奶粉0.5千克,几筒奶粉1.5千克?

  学生列式计算:

  (1)0.5×3=1.5(千克);

  (2)1.5÷3=0.5(千克);

  (3)1.5÷0.5=3(筒)。

  观察思考:两个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有什么关系?除法算式的意义是什么?

  讨论后得出: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练*:P14“做一做”。

  2.研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学*例1:

  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均每件用布多少米?

  ①学生列式:21.45÷15=

  ②学生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被除数是小数。)

  ③引出问题:被除数是小数,其中的小数点应如何处理呢?

  ④学生试做。

  ⑤学生讲算理。

  针对错例,讨论分析原因;针对正确的`重点讲清以下几点:

  21除15商1余6,余下的6除以15,不够除怎么办?(把6个一化成低一级单位表示的数,即60个十分之一,再和下一位上原有的4个十分之一合在一起,是64个十分之一,继续除。)

  除到十分位余4怎么办?(把十分位上的4化成40个百分之一,并与被除数中原来百分位上的数5合在一起,是45个百分之一,继续除下去。)

  商的小数点如何确定?为什么?(当除到十分位,用64个十分之一除以15,商的4表示4个十分之一,应写在十分位上,所以在个位1的右边点上小数点)

  (2)练*:P15“做一做”。

  68.8÷4= 85.44÷16=

  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互相讲算理。

  小结

  思考:商的小数点与什么有关?

  讨论得出: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3)学*例2:

  永丰乡原来有拖拉机36台,现在有117台。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多少倍?

  ①学生列式:117÷36;

  ②学生试做:

  ③117除以36商3余9,能不能作为结果?

  不能作为结果怎么办?(继续除。)

  怎样做才能继续除?(把9个一看成90个十分之一。)

  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上0行吗?应该怎样添?(直接在个位的右边添0不行,如果这样9个一就变成了90个一,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为了使数的大小不变,应在个位的右边先点上小数点后,再添上0,使9个一变成了90个十分之一。)

  ④学生继续做完,讲出道理。

  (36除90个十分之一,商2余18。因为商表示2个十分之一,因此在商里3的右边点上小数点。18个十分之一除以36,不够商1个十分之一,再添0,化成180个百分之一,继续除。商5个百分之一,把5写在百分位上。)

  教师指出:像例2这样的小数除法除到最后没有余数就叫除尽了。

  (4)练*:P15“做一做”。

  25.5÷6 86÷16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找出错题,分析原因。

  (5)总结

  思考:今天我们计算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与整数除法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

  讨论得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三)巩固反馈

  1.写出下列竖式中商的小数点。

  2.把下面的题做完。

  3.课本:P17:1,2。

  4.作业:P17: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以整数除法的意义为基础的。通过改变单位名称把整数乘除法算式改写成小数乘除法算式。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顺利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明确算理,在与整数除法的比较中总结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练*中针对重点、难点设计了专项练*,使新知识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生根”,使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练*过程中重视反馈,抓住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弥补,把问题消灭在课堂上。

  板书设计

  小数除法的意义和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例1 21.45÷15

  =1.43(米)

  答:*均每件用布1.43米。

  例2 117÷36

  =3.25(米)

  答:现在拖拉机的台数是原来的3.25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但是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晓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评析:开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①从长5分米,宽4分米这两个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什么?

  ②xx的要求是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

  ③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数5/10米表示。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学*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又巧妙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的长度,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米来表示。

  请学生仔细看,米是怎样写的?读作:零点五

  ④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课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学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⑥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米 米 米 米

  仔细观察:

  你发现分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什么?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⑦动手操作: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2/10,再用小数表示出来。

  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

  小结: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际。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结:

  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评析:教师适时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小明和晓红选完书桌后又在商店里转了转,看到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学生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 元 读作: 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 元 读作: 三点五

  小结: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7)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反思优选【20】份

  在设计本课时,我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以故事创设情境,将数学置于童话般的故事当中,让学生感到亲切,引起情感共鸣,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中,小数点的故事、学生日记等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寓小数与情境中,使学生喜欢小数,对数学感兴趣。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 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

  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运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实效

  本节课中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率。从引入课题、讲授新课、反馈练*,大部分内容均制成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思维,增大了课堂容量,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本节课又注重了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课题、一位、二位、三位小数的8个主要关系式等,均由老师板书。提纲挈领的板书,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4、几点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老师引导太多。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

  新课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对比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数导入,将学生注意力引向课堂。

  课始以猜测老师的身高和讲桌的长度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动手测量讲桌的长度,提问两个问题:这个长度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并出示算式3÷2= 通过计算,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吗?由问题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就此很顺利的引入了小数课题。这个环节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2.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重点。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数的意义这一环,本来用熟悉的米尺让孩子去直观认识,应该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过来的.,没有把学*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因为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带着学具,希望学生能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的课,学生一操作,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练*时间往往不够。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在操作中领悟到一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些练*的时间,就更好了。

  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为中心。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对小数并不是全然不知的,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所接触,但由于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还有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现状,我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找出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契合点,让学生亲身经历小数的产生的过程。

  新课开始,我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为切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读商品标价理解标价的意义和测学生的身高(测彩带的长度)来引入小数的产生,使学生感受到在测量和计算时,有的能用整数表示,有的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和学*中有很多,聪明的人们于是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便产生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第二个环节,以米、分米、厘米、毫米为背景,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学*过程,学生体会到了小数的意义,然后全班交流得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尽管这是一种规律,但教学时,我是通过举例的方式,从0.1米还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引导学生利用1米=10分米找到小数、分数、整数之间的联系,依次类推,0.5米、0.9米是多少分米,用分数怎么表示?接着,认识一位小数;以同样的方法认识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四位小数。顺理成章得概括出小数的意义。

  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迁移、合情推理和逻辑思维能力。既重视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又重视发挥集体智慧,组织好学*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活动。允许并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孩子们在静思中,在合作商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在实践运用环节中,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的不同为他们设计了三个不同发展层次的练*,人文性的提示更激发了学生展示的热情,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发展,他们的知识得到了充实,思路得到了拓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不足之处:

  1、对教材钻研不够。在教学相邻小数的计数单位的进率时太仓促,处理的不到位,在课中应引导学生回忆并举整数的计数单位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最后的总结较少,引用的名言有点画蛇添足。

  1、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本节课做的不够。我只担心时间不够,甚至没让学生上台进行实际测量,不敢放手,所以本节课显得教师在唱独角戏,总觉得自己说得太多,学生说得太少。

  2、概念教学如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改变学*方式值得研究。归纳小数意义是本节课的难点,这里的问题设计我修改了几次,但我觉得总是不能很好的揭示小数的本质,特别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分数为什么能写成小数,有的学生可能没有理解。所以在教学时,我采用“告诉你”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所欠缺。

  3、教师预设的问题指向目标不明确,对于提问的细节、有效性需要仔细、反复的推敲,是提问有效、高效。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显得太过直白、随意。虽然是常态课录像,但总能发现自己的欠缺,比如:备课时只顾自己设计自己的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备学生这一重中之重的

  因素,造成自己和学生课堂交流的不畅,还有自己的课堂节奏单一,没有激起学生思维;整节课自己往里“灌”的知识太多,所以学过之后的检测效果不太好,这就给自己的常态课一个明确的方向,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击中要点,这就是在以后的教学中自己要攻克的要塞。

  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学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不仅是学生对前面知识概念的归纳,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这节课关键是引导学生观察、迁移、归纳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课标》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案例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重联系生活,联系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

  这节课为突破概念形成过程,组织学生测量课桌的宽度,并按要求记录自己的测量结果,学生在测量过程中有的学生以“米”,有的同学是用“分米”作单位,有的是用分数,有的是用小数来表示结果,然后展示学生测量的结果。同样是测量一个物体,观察得出:9分米=9/10米=0.9米,这时引导学生思考:9/10米与0.9米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进而得出分母是十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再引导学生写出用“米”作单位的百分数和两位小数,以及用“米”作单位的千分数和三位小数,在此基础上,引导观察,再尝试让学生归纳出小数的意义,以及小数的计数单位。虽然学生归纳语言不很规范,但是我觉得我这样的教学过程是注重学生探究过程,不仅重视概念形成结果,更重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在这节课中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在合作、讨论中探索得出小数的意义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且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概念教学,才是有价值的,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对比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数导入,将学生注意力引向课堂。

  课始当我打开课件,呈现的是一个由多个长方形组成的一个大长方形,学生们马上就兴奋了,老师,这是什么啊。老师,这下面有什么啊。我说:这个长方形下面有一个很特别的数看看谁能猜出来。当一个个小长方形不断飞走数字一步步凸显一直到8.9这个数出现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就此很顺利的引入了小数课题。这个环节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探究

  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前我增加了让学生在熟悉的人民币单位背景中探究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个环节。具体的作法是:(1)出示一张一元的人民币问:谁能从中拿出一角钱。有学生说去买九角钱东西就还剩下一角钱;有学生说把这一元钱换成10角钱再拿一角就行,我请这个学生上台示范给大家看。然后再问:一角钱用元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怎么表示。学生很快写出了1元=1/10元=0.1元。。(2)我又拿起一张一角的人民币问:谁能从中拿出一分钱。将上一个环节重复。学生又写出了1分=1/100元=0.01元。渗透了这种等量替换思想后让学生自学书上关于1分米=1/10米=0.1米内容。让学生感悟十进制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在学*过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四位小数。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数的意义这一环,本来用熟悉的`米尺让孩子去直观认识,应该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过来的,没有把学*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因为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带着学具,希望学生能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的课,学生一操作,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练*时间往往不够。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在操作中领悟到一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些练*的时间,那该多好!

  新课程理念下,在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对比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数导入,将学生注意力引向课堂。

  课始以猜测老师的身高和讲桌的长度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动手测量讲桌的'长度,提问两个问题:这个长度能不能用整米数表示?并出示算式3÷2= 通过计算,能得到整数的结果吗?由问题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就此很顺利的引入了小数课题。这个环节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2.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理解小数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本课教学重点。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数的意义这一环,本来用熟悉的米尺让孩子去直观认识,应该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过来的,没有把学*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因为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带着学具,希望学生能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的课,学生一操作,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练*时间往往不够。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在操作中领悟到一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些练*的时间,就更好了。

  教和学是一个学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学生应该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但这个主导作用的发挥必须围绕着学生这个主体得到发展为中心。只要是有利于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的,就应该是我们教学需要努力的。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要求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是本节课应达到的知识教学目标。对比教学设计和上课的实际效果我有如下想法。

  1、猜数导入,将学生注意力引向课堂。

  课始当我打开课件,呈现的是一个由多个长方形组成的`一个大长方形,学生们马上就兴奋了,老师,这是什么啊。老师,这下面有什么啊。我说:这个长方形下面有一个很特别的数看看谁能猜出来。当一个个小长方形不断飞走数字一步步凸显一直到8.9这个数出现学生都处于兴奋状态。就此很顺利的引入了小数课题。这个环节也表明:兴趣是最活跃的心理成分。当学生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们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着地探索。

  2、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探究

  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1/10米=0.1米时前我增加了让学生在熟悉的人民币单位背景中探究分数与小数的联系这个环节。具体的作法是:(1)出示一张一元的人民币问:谁能从中拿出一角钱。有学生说去买九角钱东西就还剩下一角钱;有学生说把这一元钱换成10角钱再拿一角就行,我请这个学生上台示范给大家看。然后再问:一角钱用元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怎么表示。学生很快写出了1元=1/10元=0.1元。。(2)我又拿起一张一角的人民币问:谁能从中拿出一分钱。将上一个环节重复。学生又写出了1分=1/100元=0.01元。渗透了这种等量替换思想后让学生自学书上关于1分米=1/10米=0.1米内容。让学生感悟十进制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在学*过一位小数的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四位小数。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不足或困惑

  小数意义这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如何让学生建立准确的概念,尤其是在探索小数的意义这一环,本来用熟悉的米尺让孩子去直观认识,应该为学生实实在在的创设一片自主探究的天地,而我是一路扶着孩子走过来的,没有把学*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因为自己最怕上的就是要带着学具,希望学生能够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究的课,学生一操作,就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样练*时间往往不够。如何引导全体学生自主探究,并且能够在操作中领悟到一些什么,而且还有一些练*的时间,那该多好!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我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尝试教学:

  第一次教学: “小数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我是这样来处理的:借助课件直观形象的优势,让学生在想象、类推中理解“小数的意义”。教学过程如下:

  课件演示:把1米*均分成10份。让学生观察后思考: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写成分数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学生回答后追问:这样的3 份或7份用分数和小数又怎样表示呢?……学生借助课件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后,引导他们观察板书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概念 。 在“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也采用这个方法,让学生在推理、想象中探究。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把1厘米放大。然而课件展示1厘米的长度和1分米的长度差不多。给学生一定的误导。结果是:0。1米、0。01米、0。001米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学生头脑中一点印象也没有。以至于在后面学*小数的“计数单位”时感到很空洞,他们不知道“计数单位”是指什么?为什么要以0。1、0。01、0。001……作为小数的计数单位?

  反思教学上述教学,存在着这样几个问题:其一、没有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0。1米、0。01米、0。001米……具体表象。学生以课件为支撑,借助想象去推理。由于缺乏操作体验的过程,学生头脑中的0。1米、0。01米、0。001只是几个概念而已,至于 0。1米、0。01米、0。001米……实际长度是多少?头脑中没有印象。这样抽象与表象之间缺乏应有沟通,影响了后面“小数计数单位”的教学。第二学生对小数的计数单位缺乏体验的过程。教学中没有设计用0。1、0。01、0。001……等为计数单位来找小数的.体验过程。其三、课件的误导。课件出示1分米、1厘米的放大图,展示给学生的1厘米、1毫米与实际长度相差甚远。反而对学生产生的误导:认为1厘米与1分米的长度相等。

  针对上述问题我进行了如下的修改:第一、在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操作体验。如教学110 米就是0。1米时,增加了在直尺上任意找0。1米的活动。让学生知道这个0。1米是指十份当中的任何一份,而不是单指0―1之间的这一份。同时让学生围绕“0。1米”这个基本的计数单位在直尺上找小数的过程:如在米尺上找出0。3米,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出0。3米的?0。3米是几分之几米? 0。3米里面有几个0。1米。或在米尺上找出7个0。1米,想一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分数表示又是多少米?……让学生在“找”“说”的活动中,把0。1米的实际表象深深印在脑海里,同时也感悟到一位小数都是由几个0。1组成的,1米里面有10个0。1米。0。1是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第二、为了防止放大图给学生的误导,在出示课件后安排了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1毫米的活动。让他们在头脑中建立1厘米、1毫米正确的表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8)

——《小数产生和意义》说课稿范本十份

  一、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数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色彩带和90厘米长的绿色彩带、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我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教材51页的做一做。我在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时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我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本节收获。”

  课堂简介:

  一、谈话导入,揭示小数的产生

  1、师:认识小数吗,你能说一个小数吗?

  2、你还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3、你知道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吗?

  二、教学小数的意义

  1、认识一位小数

  2、认识两位小数

  3、认识三位小数

  ……

  4、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数与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5、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6、认识进率

  三、巩固练*(略)

  四、课堂小结(略)

  听课反思:

  听了屈老师的《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我不禁感叹:这节课真的不好讲!同时,本节课也有我比较困惑和值得思考的地方。

  1、课堂引入要有针对性。

  我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对于一节课来说,尤为重要。可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真的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虽然是讲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但要怎么引,确实值得琢磨:这么引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是否和新内容有一定的关联。小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屈老师在课上开门见山的引入小数,唤起了学生的学*经验。简洁精炼,有针对性的导入,这是我的收获之一。

  2、在教学时如何体现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一课的重点是建立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利用分数接触小数。回顾自己以往的教学和屈老师的这节课,屈老师利用板书和多媒体辅助教学,采用了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脑、眼、手协同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并通过多形式、多层次的练*,强化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小数计算单位的掌握。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多侧重说一下表示的意义就好一些,如:0.1米表示什么?0.3米又表示什么?……然后我认为计数单位的教学可以揉到小数的意义的揭示过程中。还有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有利工具,所以我觉得最后的练*环节应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生活中的练*题。

  3、注重方法渗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达尔文曾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高一级的知识,是对知识的一种本质揭示,是数学知识结构的灵魂。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更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本节课中,在教学1分米= 1/10米=0.1米时,渗透等量替换思想,并以此为基点展开,先让学生初步感悟十进制分数与一位小数之间的联系,进而鼓励学生由此及彼、迁移类推得到许多一位小数,再让学生比较这些小数的共同点,归纳出一位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迁移、类比认识二、三位小数。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

  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训练能力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

  抽象小数的意义。

  教学知识点: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训练能力点: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一、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较抽象,难理解的内容。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学生虽然对分数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学过长度单位、货币单位间的进率,但理解小数的含义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说出小数各部分的名称,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并正确能读写小数;

  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观察、测量、猜想等学*活动,感受、体验小数产生于生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小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难点: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五、教法、学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完成目标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组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选择了尝试法、引导发现法等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给学生提供两个丝带,估一估,量一量这两条丝带的长度,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引出小数的产生。

  2、探究小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小数意义。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3份是多少?7份是多少?根据“1米=10分米”学生会说出每份是1分米,3份是3分米,7份是7分米。根据分数意义,引导学生明白,1分米在10份中占一份,就是1/10米,那么3分米就是3/10米,七分米是7/10米?”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3、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后,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整体中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巩固小数的意义和小数与分数间的联系;计算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这两个知道点,放在了后面的练*中,这把难点分散了,也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4、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学生三年级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装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抽象小数的意义。

  知识教学点是:

  1、使学生了解小数的产生;

  2.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算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具准备:

  米尺、课件.

  能力训练点是:

  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为达到上述目标,我在这节课的主设计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采用“一引、二扶、三放”三层次教学,促使学生眼、脑、手同时作用,获得丰富表象,引发学生理解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 第一层次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米尺图,在教师启迪下,学生积极思维,根据严密的逻辑性,探索出规律。第二层次先出示米尺让学生感知,然后提问,不直接回答,留 给学生思考余地。再通过填空的形式把思考过程反馈出来。第三层次的教学是通过教师点拨和学生观察、讨论、语言叙述,将规律灵活运用的过程,达到进一步清晰 表象的目的。

  二、运用分数的有关知识作迁移,类推出小数的意义,揭示其本质特征。如再次引导学生观察米尺,结合板书讨论问题:把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1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然后结合板书讨论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 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文字、图片、声音、音乐、动画等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等多种感观,使学生的内心体验推向高潮,使他们产生一种学*的冲动,求知的欲望。如一开始让学生听课件中的读一读。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有体验的。这样设计就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认识,消除抽象的数学与学生的距离感。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猜一猜,量一量,这两条带子有多少长,不能得到整“米”数时,须用其它数来表示,教学小数的产生。

  3、结合课件教学一位小数、二位小数、三位小数……,教学小数的义意。

  4、完成填一填,教学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是10。

  5、完成连线题,

  6、学生阅读课本内容,提出问题。

  7、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8、练*“思维训练”。

  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更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说教材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四单元中“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这一内容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以后学*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遵循以上教学理念,因此我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自身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制定以下目标:

  1、通过教具演示和联系实际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有着广泛的应用,认识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

  3、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懂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从而对小数的概念有更清楚的认识。教学难点是小数的意义的探究过程。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把一个整体*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小说分别是0.1、0.01、0.001……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合作交流的学*中解决0.1里面有几个0.01;0.01里面有几个0.001,让学生深刻体会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这节内容选择的教学方法为尝试法、讲授法、练*法等,选择的依据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的情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五、说教学流程: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我的教学设计包含有四个环节的内容:

  第一个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让学生先估测再测量2米长的红丝带和60厘米长的绿丝带、量数学课本的长的估一估、量一量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当教师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它们的长度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有些测量结果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教师引出不够1米的部分如果用米作单位,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从而喜欢上小数,对什么是小数产生了神秘感,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第二个环节探究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是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难。新课程理念下的概念教学应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与研究实现师生互动、共同研究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构建数学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引导学生在测量、观察等操作的基础上,从直观的1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让学生用米为单位分别用整数、分数、小数来表示,从而过渡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意义的形成。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出小数的意义。

  第三个环节是巩固练*、拓展提升。

  当学生成功解决一个问题后趁热打铁,将它拓展变化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给生活中的小数分类。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而是通过闯智慧关的游戏方式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我认为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以练*的形式探索出小数的计数单位、以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第四个环节是师生进行全课小结。

  教师问:“这节课的学*内容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来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以梳理总结,最后教师出示大发明家爱迪生的一句格言:天才=1/100的灵感+99/100的勤奋,让学生用小数把等式中的分数表示出来,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教师:“这是大发明家爱迪生用加法描述的一句格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吗?”从而让学生明白:人必须勤奋才能有所成就!祝同学们都能成为天才!人才!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一、教材分析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说课内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

  本课是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学*内容,是学生系统学*小数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在三年级已经学*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小数的初步认识》,已经对小数有初步的了解,并且已经学*了长度、货币之间的换算;另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购物、量身高等现实活动,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小数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编写时特意以学生熟悉的计量单位为媒介,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来帮助建构新知。另一方面,由于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要涉及十进分数。但是学生并没有系统学*分数的知识,理解分数的十进关系有相当的困难。所以教材在编排时,除了借助计量单位的十进关系(如长度单位)来帮助学生理解外,在练*中也安排了很多根据十进制计量单位理解小数的实际意义的练*。如教科书第55页第4题“用手势比划下面的长度”,第57页第10题“说一说下面小数的实际含义”等。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探究交流、练*巩固,理解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其进率,为后续学*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小数的四则运算以及百分数奠定基础,并在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在生活中广泛应用。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教学设计菁选(扩展9)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精选5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将一张正纸方形*均分成十份、一百份…的基础上,通过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过程中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空白正方形纸一张、信封(内放*均分成了十份和*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熟悉《三字经》吗?我们来一起背几句好吗?(生背)

  师:《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1:这句话的意思是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

  (师从右往左板书:10000 1000 100 10 1)

  师:看来,《三字经》中也藏着有趣的数学问题,观察刚才的一组数,从右往左看,从1开始,10个1是10,10个10是(100),10个100是(1000),10个(1000)是(10000),按这样的规律,接下去应该是哪些数呢?

  生1:接下去是100000、1000000…。

  师:无穷无尽。(板书:100000…)

  师:从左往右看,10000、1000、100、10、1,接下去又是哪些数呢?

  生2:0.1、0.01、0.001…

  师:也是(无穷无尽)。(板书:0.1,0.01,0.001…)

  师:这里的0.1、0.01、0.001…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小数的意义”。

  [评析:《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儿童启蒙读物,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深受儿童所喜爱,从《三字经》中的数学问题入手,很吸引儿童的眼球。在学生还没有接触“扩大到、缩小到”这些数学术语之前,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10000、1000、100、10、1这一数组,引导学生根据一组数的规律进行推理,自然地引出了课题。更妙的是,从“大数学”中去看小数,建立了整数和小数间的联系,并在无形中渗透了进率关系,为学生进一步学*小数的意义打下伏笔。]

  二、 小数意义的探究

  1.探究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出示正方形纸):如果我们用一张正方形纸表示“1”话,请你估计一下,0.1该有多大?

  师:请将你心目中的0.1用彩色笔在这张纸上涂出来。

  (展示:师根据学生所涂,取三份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投影展示)

  师:对于这三个同学心目中0.1的大小,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第一张涂得太多了,我觉得有0.5啦,第三张涂得又太少,没有0.1,第二张和0.1差不多。

  师:你们觉得怎样能准确地在这张纸中表示出0.1呢?

  生2:把这张正方形纸看作“1,*均分成十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0.1。

  师: 这里的一份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3:十分之一。

  师:老师给每位同学们都准备了一张*均分成十分的正方形纸,请你从信封里拿出来,并在这张纸上涂出其中的3份,想一想,涂色部分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小数来表示?它里面有多少个0.1?

  师(展示):0.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4:0.3就是表示把一张纸看作“1”,*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三份,用小数表示就是0.3,还可以用分数十分之三来表示,0.3里面有3个0.1。

  师:涂色的部份用0.3表示,哪么空白部份呢?

  生5:空白部份用0.7表示。

  师:0.7表示什么意思?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它里面有多少个0.1?

  师(投影):阴影部份用小数怎样表示?

  生7:阴影部份可以用小数0.8表示。

  师:0.8里面有多少个0.1呢?

  生7:0.8里面有8个0.1。

  师:看到这个图,你还能想到哪个数?

  生8:十分之八。

  生9:0.2,十分之二。

  师:想一想,1里面有多少个0.1呢?

  生10:1里面有10个0.1。

  师:思考一下,刚才这些小数我们都是怎么得到的?

  生11:刚才我们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1”。*均分成十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几。

  师:如果用分数表示,也就是(十分之几)。

  师:看来,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的。(板书:十分之几)

  [评析:以往的教学,教师*惯通过将米尺*均分成十份,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1米,学生在接受这一知识上,没有任何理由,就是一种规定。本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 1*均分成十份,每份就是0.1,来,再结合分数的意义,0.1也等于十分之一,通过意义上的联系,借助十进分数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这一招可谓精妙至极。让学生在一张正方形纸上表示出0.1的大小,这一设计很有新意,在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悟一位小数和分母是十的分数之间的关系。通过用小数表示涂色部分和空白部分,让学生说说它们里面各有多少个0.1,深刻体会1里面有10个0.1。]

  2. 探究二位小数的意义

  师: 0.01你觉得有多大呢?请同学们在头脑里想像一下,很快地涂在刚才这张纸的反面。

  师(作品展示):你是怎么思考的?

  生1:我是将0.1再*均分成十份,每份就是0.01。

  生2:我是将一张正方形纸*均分成一百份,每份就是0.01。

  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1里面有(100)个0.01。

  师:看到0.01,你还会想到了哪些数?

  生:

  生:

  师:请同学们在信封里取出*均分成了一百份的正方形纸,现在请你在这张方格纸上创造一个小数,先在方格纸上任意涂上一些格字,再想一想,你涂色的部分可以用一个怎样的小数来表示?再同桌间说一说这个小数表示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小数,你还会想到哪些数呢?

  生5:…

  生6:我涂了20个格字,用小数表示是0.20。

  师:你们知道这里的涂色部分除了可以用0.20表示外,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吗?你是怎么想的?

  生7:也可以用0.2来表示。…

  师:刚才的这些小数我们又是怎么得到的呢?

  生8:把一张正方形纸看作“1”。*均分成一百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零点零几或零点几几。

  师:这些小数,又都是用来表示什么的呢?

  生9: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之几)

  [评析:在学生学*了一位小数意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位小数的意义,就变得水到渠成。学生在将0.1*均分成十份和将1*均分成一百份来表示0.01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在创造小数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当学生涂出20份来0.20 来表示的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这个涂色部份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巧妙地渗透小数性质这一知识点。]

  3.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对于0.001,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1:把一张纸*均分成1000份,每份就是0.001。

  生2:也可以把0.01*均分成十份,每份也是0.001。

  生3:还可以把0.1*均分成一百份,每份也是0.001。

  生4:0.001很小很小。

  师:看到0.001,你会想到哪些小数?

  生5:我想到了0.365,就是涂365个0.001。

  …

  师:这些小数又是用来表示什么呢?(板书:千分之几)

  师:除了有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外,还会有表示(万分之几、十万分之几…

  的小数,无穷无尽。

  [评析:在学*三位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上,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展开推理,自己去体验、感悟,学生获得的不仅是“鱼”,更是“渔”。]

  三、 小数意义的提炼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小数,想一想,什么是小数?

  生1:这些小数都是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的。

  师: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板书)观察这些十分之几的小数、百分之几的小数、千分之几的小数,他们又有什么不同呢

  生2: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有一个数字。

  师:像这样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个数字的小数我们叫它为一位小数。

  生2: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它的小数点后面有二个数字…

  …

  师:你知道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多少吗?

  生:一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0.1。

  师:0.3里有几个0.1?两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呢?三位小数呢?

  …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些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吗?

  生: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师:如果不相邻,它们的进率又是怎样的呢?

  [评析: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多次折一折、涂一涂、想一想、说一说的实践,为学生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归纳扫*了障碍。在计数单位之间进率的掌握上,由于有前期通过多种方法得到0.01和0.001的基础,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和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进率的掌握变的轻而易举。]

  四、 解决问题

  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吗?

  分数:

  小数: 小数: 小数:

  [评析:作业的设计独具匠心,第一题通过用一个带小数来表示阴影部分,消除学生错误地将小数理解成就是小于1的数。第二题通过用0.50元、0.5元来表示5角人民币和用0.200千克、0.20千克和0.2千克来表示200克鸡精,既和前面的教学产生呼应,又为下一节小数性质的学*埋下伏笔。]

  五、 总结。

  【教材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一节概念课,是在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它是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研究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小数相等的,它与分数的基本性质是相通的,但由于学生还没有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教材通过直观和学生所熟悉的十进复名数来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2.理解整数,分数,小数之间的联系,掌握相邻俩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过程与方法:

  经历小数的发现,认识的过程,体验探究发现和迁移推理的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激发学*兴趣,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学**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进率。

  【教学方法】

  教法:组织数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过程与方法】:

  一.激趣导入,引出小数的产生。

  师:同学们,最*我们学*简便运算,学*的过程有点枯燥,今天呢,我们在上课之前做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猜价格。老师手里有本课外书,谁能够猜对这本书的价格,老师就把这本书送给谁。给一点提示,这本书的价格在10-20之间。

  生:猜价格的过程中。

  师:那么老师还有一点问题要问问同学们,在这个价格中,1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

  生:19表示19元,8表示8角,0表示0分。

  师:回答的真好,这就是每个数字的含义,通过刚才这个小游戏,我们发现生活中,整数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了,所以我们还要对小数进行学*与理解,今天我们就学*第四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那么对于小数,同学们你们想学*哪里知识呢?

  生1:小数表示什么。

  生2:小数的读法与写法。

  生3:小数的性质。

  生4:小数的比较大小。

  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学*小数的第一课,《小数的意义》(板书出示)

  (设计意图:以一个小游戏来调动课上气氛,让学生了解整数已经不能满足生活中很多事物的价格,让学生发现小数的产生,以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们畅所欲言,为更好的学*这节课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师:在货币单位中,我们发现很多价格不能得到整数,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小数来表示,那么在长度单位是不是也需要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出示课件)

  师:我们知道1米=(10)分米。

  那么把1米长的尺子*均分成10份,每一份的长度是多少分米?能够用几种形式来表示?并指一指每一份所对应的位置。

  师:用整数怎么表示?

  生1:我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因为1米等于10分米,正好分成10份,每一份正好是1分米。

  师:我们之前学*过分数,谁能用分数把这个数表示出来?你根据的是什么?

  生2:我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把1米长的尺子*均分成10份,每一份正好是这个尺子的十分之一米。(根据分数的意义)

  师:那么十分之一米能不能用小数来表示呢?

  生3:我可以用小数表示,因为从刚才那个猜价格的游戏可以看出,3表示角,元和角之间的进率是10,可以用小数0.3元表示,那么尺子的一份是1分米,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所以可以用小数0.1米。(通过学生的预*很多同学能够说出0.1米,但是孩子们对于0.1米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问题的。)

  师:回答的真好,我们发现1分米是整数,十分之一米是分数,0.1米是小数,同学们能不能帮老师列一个恒等式呢?

  生: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板书出示)

  师:你们发现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整数,分数,小数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师:那么把一米的尺子*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3份和7份又该怎么表示呢?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并指一指它们的具**置。

  生:3分米=十分之三米=0.3米

  7分米=十分之七米=0.7米

  师:我们一起观察这些等式,像0.1,0.3,0.7,0.8这样的小数它们有几位小数?

  生:一位小数。

  师:再认真观察这些小数对应的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分数的分母都是10.

  师:那么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呢?

  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

  师:教师总结:一位小数我们可以用分母是10的分数来表示,表示十分之几,这就是一位小数的意义。

  三.深入研究,理解俩位小数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了10份,那么如果*均分成100份呢?结合刚才学*一位小数的学*,再利用米尺图,以小组为单位对下面的三道小题进行探究学*,看哪一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出示课件)

  生1:1厘米。

  生2:百分之一米。用小数0.01米表示。

  生3:百分之三米,0.03米。百分之六米,0.06米。百分之十米,0.10米。

  师:嗯,那么对于这些像0.01,0.03.0.06.0.10这样的小数,它们是几位小数?

  生:俩位小数。

  师: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分母都是100的分数。

  师: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俩位小数?

  生: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俩位小数。

  师:教师总结:俩位小数我们可以用分母是100的分数来表示,表示百分之几。这就是俩位小数的意义。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通过小组讨论自己解决俩位小数和什么样的分数有关,有意识地促进迁移,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信心。)

  四.探究三位小数的意义。

  师:以猜想的形式来呈现,如果把1米的尺子,*均分成1000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怎么用分数表示,又怎么用小数表示?你能举例说明你的表示方法吗?

  生1:一份的,1毫米=千分之一米=0.001米。

  生2:六份的,6毫米=千分之六米=0.006米。

  生3:十三份的,13毫米=千分之十三米=0.013米。

  师:像0.001,0.006.0.013这样的小数是几位小数?

  生:三位小数。

  师: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生: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

  师:教师总结:三位小数可以用分母是1000的分数来表示,表示千分之几。这就是三位小数的意义。(并引出四位,五位小数意义的形成)

  五.小数的计数单位和之间的进率。

  师: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可以分别写成0.1,0.01.0.001……

  并简单说明小数相邻俩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只不过是除以10的关系。

  六.练*。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1分米=十分之一米=0.1米

  1厘米=百分之一米=0.01米

  1毫米=千分之一米=0.001米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用小数分别表示为0.1,0.01,0.001。

  在小数中,相邻的俩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为10.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第28~30页例1、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五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能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在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的兴趣。

  3、初步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交流等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在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一些小数,你能说出几个吗?

  2、课前大家已经收集了很多关于小数的资料,老师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你可以轻轻地把这些资料读一读,然后挑选你最感兴趣的一条,谈谈你了解到了什么?又想到些什么?

  (1)一块橡皮元,一本练*本元。

  (2)一张信封元。

  (3)王琳的身高米,体重千克。

  (4)刘翔在国际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秒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

  (5)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米。

  (6)人体的正常体温是°°C。

  (7)“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时距地球表面最远的高度大约是千米。

  3、引入课题

  这些信息中的数都是小数,用小数可以描述一些事情,反映一些现象。看来,同学们对小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想不想作进一步的的研究?你还想知道小数的哪些知识?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学*小数的读法

  小数怎么读?谁能把信息中的几个小数再读一读?

  能发现小数是怎么读的吗?

  让学生发现:小数点前面的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一样读,小数点后面的数只要依次一个一个地读。

  出示几个小数,让学生读一读:

  2、探究小数的意义和写法

  (1)如信息中的xx元这些小数是怎么来的?

  小组内回忆6角写成元的过程。

  那5分为什么可以写成元?同桌商量商量。

  引导学生:元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分是1元的1/100,是1/100元,可以写成元,那5分是1元的几分之几?是几分之几元?写成小数是多少元?

  学生尝试说说7角5分转化为元的过程。

  那6角8分可以写成几元?

  (2)米是怎么产生的?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教师出示米尺图)

  引导学生说出:1厘米是1米的1/100,是1/100米,写成小数是米。

  以小组为单位,在直尺上另外找出两个刻度,想一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把它们写下来。

  组织交流。

  (3)猜一猜,把1米*均分成1000份,还会得到什么样的分数?如何写成小数?

  把自己的猜想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并试着把这些分数、小数写下来。

  组织全班交流。

  3、抽象概括:

  仔细观察上面每组的分数和小数,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和同学交流。

  引导学生概括:通过刚才的学*,我们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以前我们学*了一位小数,今天又认识了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还会有位数更多的小数吗?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说说怎么想的。结合图来理解每个小数把整数“1”*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三、练*拓展

  1、把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

  早晨6点30分,小明从米宽的小床上起来,挤了米长的一段牙膏,用了小时刷牙洗脸,喝了一杯升的牛奶,吃了一只面包,背起千克的书包,飞快地向离家千米的学校跑去。

  指名板演。读一读这几个小数,选择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说说它们表示几分之几。

  2、最*学校附*开了一家文具店,但店里商品的标价不太规范,请你们帮个忙,把这些标价改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图略)

  铅笔3角小刀8分直尺5角9分练*本76/100元

  3、把你认为长度相同的找出来

  4毫米米4/1000米米4厘米4分米4/10米

  4、估价:一筒薯片的价格在5元~6元之间。

  5、把课前收集的小数信息,挑一个用今天学到的知识介绍给同桌听。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中经常用到小数,课后围绕“生活中的小数”写一篇数学日记。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惯。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小明搬新家了,家里需要一张新书桌,妈妈让小明自己到商店挑选,但是要记录下所选书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接到任务后,小明邀请好朋友晓红一起来到商店。我们看一看他们所选的书桌是什么样的?(课件演示)

  (评析:开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促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学*数学,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新知探索:

  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

  ①从长5分米,宽4分米这两个信息中你们了解到什么?

  ②xx的要求是用米作单位,5分米、4分米究竟是多少米呢?运用前面所学到的知识想一想。

  ③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分数5/10米表示。

  (评析: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信息,学*分析信息获取知识,又巧妙实现了由生活问题到数学问题的转移。)

  随着学生的回答,师指出:5分米的长度,是把1米*均分成10份,5分米是其中的5份,可以用5/10米表示。

  除了用5/10米表示以外,还可以用米来表示。

  请学生仔细看,米是怎样写的?读作:零点五

  ④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怎样表示呢?(课件演示同上)

  ⑤7分米呢?学生回答后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填完后小组内交流:为什么要这样填?

  ⑥学生汇报:

  课件演示

  1分米 3分米 7分米 9分米

  1/10米 3/10米 7/10米 9/10米

  米 米 米 米

  仔细观察:

  你发现分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什么?零点几就表示什么?

  ⑦动手操作:

  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2/10,再用小数表示出来。

  再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

  小结:

  十分之几可以写成小数零点几,零点几就表示十分之际。

  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和读写

  小结:

  小数是在人们实际测量和计算的需要中产生的,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开始应用十进分数。(课件介绍古代数学家刘徽)

  (评析:教师适时的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说一说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

  小明和晓红选完书桌后又在商店里转了转,看到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你们能用小数表示出圆珠笔和笔记本各是多少元吗?

  ①学生自主探究,再在小组中合作交流。

  ②学生汇报,并将板书补充完整。

  1元2角还可以写成 元 读作: 一点二

  3元5角还可以写成 元 读作: 三点五

  小结:

  几元几角分成两部分,几元和几角,先把几角表示成零点几元,再和几元合起来是几点几元。

  ③观察小数:这些小数有什么特点?

  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

  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都是整数。今天学的xx和都是小数。

  ④任意写出几个小数,在小组中读一读。

  全班交流时指名说一说整数部分是几?分数部分是几?

  (评析:如何在课堂上开展探索性学*是当前数学教师所探索的问题。本段教学在这方面做了较好的展示,学生充分运用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活动。学生的交流与教师的适时引导交相辉映,将探究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三、应用反思:

  1、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还看到很多食品。(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二题。)

  你能用元作单位表示出这些食品的价格吗?

  2、他们还看到有的商品是这样表示价格的。(课件演示想想做做第四题。)

  先读出这些商品的价钱,再说一说是几元几角。

  3、小明和晓红在商店里不仅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书桌,而且还学会了一个数学知识,你们学会了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五题。

  (评析:练*的设计始终使学生处在生活的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提高了学生继续学*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课后延伸: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