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6-09 18:10:56 设计,地理,初中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并能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日本的抗震防灾意识。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研究国家地理自然地理的方法

  2.教学难点: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为什么呈现“海洋性”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活思维

  观看多媒体课件中的一组图片,回答一个问题:这些图片来自于哪个国家?

  (二)展示目标

  学生集体诵读学*目标一遍,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内容。

  (三)自主学*

  1.日本的地理位置

  ①半球位置

  ②纬度位置

  ③海陆位置

  2. 日本的领土范围

  ①日本的陆地是由什么组成的?

  (提示:陆地一般由大陆、半岛、岛屿等组成)

  ②自北向南分别是什么?

  ③日本周围的邻国有哪些?在地图上找到日本的首都

  3. 日本的地形

  读地图册32页:日本群岛地势及日本地形面积比较

  ①描述日本的地形特点

  ②日本第一高峰在哪里?

  ③日本的*原是什么?

  4. 日本的气候

  读图课本第10页:亚洲气候类型分布

  ①日本的主要气候类型是什么?

  ②日本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5.日本的资源

  尝试描述日本的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及矿产资源(提示:是丰富还是不足)

  (四)合作探究

  要求: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将探究结果写在老师发的纸上面;时间5分钟。

  1. 阅读课本55页图8-1-3、地图册32页日本在地震带中的位置,尝试分析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

  2. 展示材料,日本2011年的3.11地震与*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相比,损失要小很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日本的哪些抗震、防震措施值得我们学*?

  3.东京和济南都位于36°N附*,下表为两个城市的气象数据。

  ①完成表格

  ②对比济南的气象数据,描述东京的气候特点? 造成此气候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五)风采展示

  将合作探究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展示。

  (六)达标检测

  1.日本的地形以( )为主。

  A.山地 、丘陵 B.*原 C.盆地 D.高原

  2.日本的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

  A.石油和煤炭 B. 水能和森林

  C.铁矿和水能 D.森林和石油

  3.同步学*巩固提升1—6题

  (七)课堂小结

  谈一谈你的收获。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地球自转的`运动方向,特征。

  了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画图,读图,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昼夜更替,经度时差产生的原因,地方时差计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学过物理,知道物体是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地球也是如此。

  讲解:上节课学*了地球与地球仪,了解了连接南北两极且穿过地球内部的轴为地轴。

  提问:什么是地球自转呢?(地球绕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太阳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东升西落)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提问: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是多长(12小时)

  一天的晨昏现象呈现怎样的规律?(交替,连续)

  得出结论: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4小时,一天。

  提问:由于地球自转可以导致什么地理现象?(昼夜更替)

  分析问题:昼夜更替的原因?

  (地球是个不透明的实体,太阳光*行照射,使得地轴两侧,一侧亮,一侧暗,一侧白天,一侧黑夜。)

  思考:地球自转其他地理现象。(经度时差)

  (地球自转周期为24小时,转过360°所以,一小时转过15°即经度每转过15°地方时相差一小时)

  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四.板书设计:

  地球的自转

  1.概念:地球不停地绕地轴的旋转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 24小时(一天)

  4.地理意义:昼夜更替经度时差

  5.地方时计算: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在73°E,当在最东端的地方时是8点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多少?

  135°E-73°E=62° 62°/15°=4.13小时,约4小时8分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知识和能力]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原五种地形。

  5.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6.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7.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8.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学*了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和方向,但是,要和地图“对话”,获取我们所需的信息,这是不够的,还必须认识和熟悉地图的“语言”——图例。

  板书

  地图的基本因素——图例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

  什么是图例?

  指导阅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3图1.22中有关图例的文字说明,以及课本P14第3自然段,使学生知道图例是指: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文字和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数字,又称注记。

  组织活动

  1.让学生看课本P14图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2.让学生以学*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记忆的好方法。教师给予指导启发,如点状的符号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地理事物?线状的呢?面状的呢?等等。

  3.教师可用电脑逐个展示各种图例,让学生辨认,也可用课前准备的“图例卡片”,进行“找朋友”或“对号入座”等游戏。

  4.组织学生进行绘制自己居住房间*面图的比赛,看谁画的又符合实际又美观,图上要有比例尺、方向以及自己设计的图例等要素。

  评价点拨

  展示若干学生绘制的*面图,点拨评价后说明记住图例固然很好,但地图一般都附有图例,所以也不需去死记硬背,关键是要掌握识图的方法和步骤。结合绘图中的问题,强调在绘图和填图时,图例要规范准确,特别是注记,应该字体清晰匀正,大小合适,排列应“横写自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点状事物不离点,线状事物也是线,面状事物不出面。

  小结过渡

  同学们,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只有熟练掌握了这些阅读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很好地与地图“对话”,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板书

  二、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提出问题

  1.当前人们的哪些社会活动会用到地图,各需要什么样的地图?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你是否知道人们除了

  利用地图之外,还有哪些方法、手段,能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获得有关地表环境状况的信息?

  讨论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9第1和第3自然段以及阅读材料“地图家族一览”,以学*小组讨论交流,列举说明。

  评价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情况评价后小结点拨。

  ①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地图,如气候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工业区或工业城市分布图、铁路、公路分布图、旅游景点分布图、商业中心分布图、政区图、军事地图等。

  ②根据地图的内容,通常可以划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类。普通地图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概括程度高,多为小比例尺地图。专题地图则是根据专门用途着重反映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地图。

  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地图绘制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地图,地图家族中新贵族不断涌现,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使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变成了现实,人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传输和获取地理信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大的方便。

  ④根据目的和需要,选择和使用地图,查找和获得所需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好*惯。特别是地理课的学*过程中更是离不开地图,正如人们说的那样:“地图是地理的眼睛”,如何才能充分利用地图学好地理呢?

  讨论引导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地图在自己学*地理过程中的体会后进一步引导:

  1.运用地图的方法——上课时要做到左图右书,图文结合,养成读图、用图的好*惯。

  2.运用地图的步骤:

  ①看和指——在图上找到所学地名,指出它的位置。

  ②读和写——生疏地名反复读,同音、*形、*义的地名要多写。

  ③想和说——看到的事物要多动脑想,想好以后要表达出来,能够“看图说话”,把“哑图”变为“活图”。

  ④变和画——变是指在地图上获取的信息,要善于迁移应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画是指要多动手进行画图练*。如照着画、默着画、反着画(如图上画的是南半球某种现象,你就画北半球相反的某种现象)、繁化简、图配文、创新画等。

  总之,学地理,在脑海里时时、事事都要装有一幅活地图,逐步建立空间概念。

  反馈练*

  1.电脑展示下面三件事,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件事,让各小组去组织分配的活动,看看需要选择什么样的地图,为什么?

  2.各小组再去韩国汉城乘坐地铁,让学生完成课本P21活动2。

  [课堂小结]

  根据以下电脑展示,引导学生共同归纳地图基本要素的内容,强调养成运用地图的好*惯。

  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每个学*小组,用16开纸把学校的*面图设计出来,以“我为学校提建议”为形式设计未来的学校建设方案;或以“我浪费时间了吗”为主题,结合现有城市地图分析本组同学上学的路线是否最为简捷。地图上要有自己设计的图例及其他要素,以及绘图小组同学的姓名,一周后,大家评比,看哪个组绘的最准确、最美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阅读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1)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1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是师生互动、师生交往、师生合作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应成为学生们学*的助手,学生应成为学*的主人。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经过我的教学实践证明:要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兴趣,积极主动学*,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兴趣是调动学生学*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的欲望,激发学生学*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

  二、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发挥学生的学*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要教会学生学*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简称,利用歌诀记忆,学生学起来就很容易了。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

  (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学*方法,就能充分地发展自我,不断的成长。

  以上是我的一些认识,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2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八年级上册》为篮本,结合本县的教育教学环境与学生素质水*的实际情况,参照课程配套练*及县教研室专项单元测试等资料进行命题。试题重点考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试题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更加注重对地理基本事实、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运用所学地理知识简单分析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结构分析:

  1、题型设计

  本次考试以闭卷笔试。试卷分为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共计6页25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其中选择题(20题,每题2分),分值占40%;综合题5大题,分值占60%,题型全部为读图分析题。题型设计差不多跟中学结业会考一样。

  2、知识结构

  试题突出教材重点,适当兼顾覆盖面。试题的考点覆盖了课程标准所列的重要知识点,各部分比例力求与课时要求保持一致,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如:22大题的考查黄河;23大题考查长江;24大题考查*地形,都集中在第二章节的内容。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学生最基本记忆、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3、试卷难易度

  试题难易度偏低。可简单分为中低两种类型,比例为3:7。无偏题、怪题、超标准题,试题保证了一定的区分度。

  试卷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考查,谈化基础知道内质延伸

  从知识点的分布看,试题的涉足面较广,均衡第一章和第二章,且大部分题目都力求达到课本知识的再现,能更多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注重学科主干知识体系知识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打好基础。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和杜绝机械呆板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培养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今年的试题在此方面虽有不同层次的体现,但不太明显,只有选择题第1、2、3、4有涉及到本地的文化地名和实事事件“*和蜜柚、神舟七号、*和”,有点新颖,虽然容易但也算是给单调的试卷一点亮点。

  2、缺乏结合生活实际,模糊学生创新能力考查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在整份试题中,没有出现这样创新的题目,所以本次考试没有达到考查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处理和解决社会生活、生产中所出现问题的能力,没有达到新课改革的能力要求,不利利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卷面设计缺乏人性关怀,乏味且不新颖

  整张试卷呈现感觉缺乏新颖灵活,忘记考试也是一种师生的情感关怀,没有体现人文性,比如友情提示,还有优美清晰的图形卡通形象,当然也少了创设新情景,让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入手,解决试卷所创设的问题。

  存在问题:

  每一块试题中,一些*时上课认真的学生差不多都能拿到高分甚至满分,如选择题20道,还有第24,25题能拿满分也有许多,比较可惜的是在一些小题没有仔细看题。

  一、基础不扎实,掌握知道不牢固,主意集中体现在选择题方面如:1、5、6、10、16、17还有综合题21四张图,22黄河的发源地和流入海洋错误情况也较明显。

  二、考试态度问题不严谨,许多同学没有认真对待考试,从其做题试卷表面就能体现出来,字迹了草随便,做题答非所问,乱七八糟。思想品行差。

  三、做题不仔细认真,粗枝大叶如:6、10选出错误的答案;21题让你写出序号;22题(2)标出河口孟津等

  四、应变能力差,思维扩展力不足。如选择题1-4题,关于*和的;21题湖北的地图轮廓不会跟其(3)联想起来,23题(3)“正在兴建的B是水电站”,这边没有画一个下横线学生就没有做,全年级没有一个学生这个有做。这说明学生的思想应变能力不足,没有用心去做题,看题审题。

  教育教学反思:

  1.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创造性理解使用教材。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特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更新、调整、删减和补充,对教材知识讲授力求全面,让学生理解,学以致用,切忌照本宣科。

  2.要创设学生自主学*的空间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学会自律学*,学会自觉学*,学会创意学*,要从课堂上课外生活上引导他们爱上地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多一丝关怀,少一分责难”“多一些探讨,少一点讲解”“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

  3.培养学生看图、识图、解图的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地理图形知识在地理新教材中所点的比例更加大,这就要求在进行地理图形知识教学当中要加大对读图教学的比重和力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读图训练,重视探究活动,加强动手能力,*日强化训练。

  4.落实好基础知识,培养迁移能力

  在教学中应首先从双基入手,抓住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内涵,试题落点一般都能在教材上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原型。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一致是考查的重点。教师应关注教材中的实际问题、科普知识,对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重在理解、重在联系实际灵活运用,严防死记硬背。

  5.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因尽量创设情景,寓基础知识与生活、生产的实际问题之中,多让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现象,提高学生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6、因人施教,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学*成绩

  素质教育教导教师对待学生学*情况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有个性的独体,对待优秀学生更要严格要求,不能宠爱,对待中等学生要持之以恒,鼓励表扬,巩固其基础知识前题下进一步提高学*能力和成绩,而对差生更不能放弃,更要循循循善诱,提高学*兴趣。从而缩小学生之间三级分化,达到全面学*发展,建设好优秀向上的班级集体。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3

  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教学的学*、培训和实践,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工作从入门到现在对教学流程和教学环节都有了一个系统和认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更加高效,我们要从传统的教学方式向高效的教学方式转变,那么转变的根本就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学生学*方式的转变。那么,怎样才能让师生的教学方式发生转变,如何让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呢?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

  理念的转变,是适应地理新课改的根本前提。地理新课改不仅仅只是单一的教材改革,还有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的改革等等。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尽快转变传统教学理念,确立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展开并实施新课程的探索与研究。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师生之间显然是不*等的。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是师生交往“*等中的首*”。“重结果轻过程”是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弊端。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教学的结果,甚至让学生去背诵“标准答案”。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掌握知识,掌握规律。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它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另外还要求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

  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要改变学生的学*方式。

  新课程改什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改变学生的学*方式,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学*方式有了很大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意识不断增强,合作学*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教学中我们还要注意几个问题。

  1、不要让“自主”变成了放任。只要走进课堂,就会发现:老师把一节课的问题引领呈现出来后,学*通过自主学*,小组合作以及组内、全班展示后,大多问题都可以学*明白,教师再重点进行点拨。这种学*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自主性学*的理念在转化成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似乎就可以退避三舍了。于是课堂上教师变得谨小慎微,话语不多了。他们在课堂上只是做出一种民主的姿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不断听到的是“讨论讨论”“不要拘谨”“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一类鼓励的话语,却难得听到他们分析与讲解的声音。岂不知,这种为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而弱化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给“泛化”和“圣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一种放任。实际上,强调自主学*的课堂,更需要教师充满睿智的引导。引导是一种真诚的帮助,引导是一种精当的启迪,引导还是一种热情的激励。让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引导合而为一,高度统一,相互促进。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寻找到“导”与“放”的切入点与*衡点,做到“导”“放”有度。

  2、不要让“合作”停留于形式。我们经常看到课堂上在学生没有充分独立

  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进行合作学*的情况,由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还不深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不深刻,这样的合作只能流于形式,只能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同时,各组的成员在组成上也差异过大,自然对各自承担的探究任务、合作目标在完成质量上有好有坏,影响集体对文本的整体学*效果。另外一种情况是在学生什么都不会的情况下,就放手让学生合作,这与让不会走路的孩子学跑步又有什么区别?还有一种情况是教师只关注合作的结果,忽视了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惯。合作学*是一种学*方式,是否采用要根据学*内容而定,关键是要看实施的效果。指导合作学*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做好合作准备。这里有两层意思,对七年级的学生要教给他们学*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培训。另外在小组合作学*之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必须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再进行小组合作学*。二是明确合作目标。在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合作要达到什么目标,各小组在合作中担任什么角色、需要完成什么任务,从而有的放矢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

  三、教学中怎么提高学生的预*效率?

  为了培养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有主动学*意识,也为了学生能学会自主学*的方法,为将来终身发展打下基础,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自主预*课文。但是通过地理课堂的预*,我发现学生的预*效率并不高。虽然我们的这种教学模式中只要学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60%—80%的任务即可,但是还有很多同学预*时进度过慢,或是没有预*。预*对学生学*新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更好的交流以及展示能提供很大的帮助,同时也

  能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等等,但是现在有的学生预*流于形式,预*的效率非常低。所以在预*时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精心设计预*的引领问题。打无准备的仗必输,所以在备课时要把问题设置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想学,而不是老师逼着学生学;根据课程的总体进度来合理安排预*时间,预*的时间可以自由调节,让那些学困生也能有信心来完成,让他们积极参与,而不是看客;问题的设置不能过于笼统,让学生有明确的预*目标,就如校长说的,把问题分解开,设置成若干小问题,让学生能找到答案,或是通过思考和交流能总结出答案,问题不要设置得过难,否则学困生就更没信心了。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惯,加强对学生预*的指导和培训。地理课堂中,发现很多同学在预*时只是填空,而不是像有的同学那样在书中圈点教材,或是在图中找答案,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良好预**惯不是天生具备的,预*要持之以恒,逐步提高。有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预*后。感到学*成绩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就想放弃预*,这是不可取的。在教学中我们不光强调学生在知识上的帮扶,应该更重视学生在学*方法上的帮扶。

  四、教学中为什么要让学生来展示?

  高效课堂中,强调学生的主动学*意识。要想让学生的学*有主动性,我们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就要给学生一定的空间来表现自我,让他们在学*中有乐趣,有主动性。

  让学生展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课,学生被动的接受,看似老师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讲到了,而且也讲得非常透,但是教学中的效率并不高,原因就是学生没有主动性,只是被告动接受,推动了学*

  的乐趣。让学生展示,符合初中学生的爱动的特征,这样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有主动学*意识,课堂学*效率就会高。

  一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学*上没有自信心,教学中让他们来展示,可以帮助这部分学生树立自信,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自信心。如:*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容易的问题,尽量让他们展示,让他们在同学们面前也能表现自己。老师要及时肯定他们,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

  让学生来展示,可以检验学生的自主预*和合作交流的成果,检验这两个环节中学生对教材的知识掌握程度,由于我们课堂中的时间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在课堂上讲到,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学明白的知识,教师没必要重复,通过展示,特别是学困生的展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哪部分知识学得好,哪部分知识没有学透,没有学透的知识再通过小组探究和老师的精讲来完成。

  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打下基础,通过让学生的展示,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等。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4

  反思初二整个的教学过程及结果,有时会发觉地理教学效果或目的与预期的设计有较大差异,课后细细分析一下,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设计的实践反思,因而也就难以使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发挥出所预想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合适,及时看到实践过程中出现的误差,不断探求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

  一、立足学生学*局限,拓展知识面,激发学*兴趣

  由于我校学生,信息来源单一,网络覆盖较差,多数学生缺乏对地理的感性认识,因此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兴趣就成了教学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为此,对学生进行了了解,充分了解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实际条件展开教学:

  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地理图册,观看地图,又买了世界地图和*行政地图,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能力差异和学生的学*兴趣,为后面的教学工作做了初步的准备。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学*兴趣也极大的调动起来。正式教学阶段,我针对教材的单元设置,分为大的专题,如学*我国的气候特点,我国的地势地形等等,充分利用央视频道的《天气预报》,根据初中学生的学*心理和学*能力,选取和教材密切相关的片段整合,进行专题教学。

  二、改变传统的文字学案,努力构建以地图教学为主

  教师讲解为辅的学案根据心理学和认识学理论,人对图片和视频接触最为敏感,记忆最为深刻。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这个规律。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努力构建以图片和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课件,这样教学课程中文字大幅压缩,除了一个必须的归纳表格,全部字数仅仅三十余字。根据教学观察,有的教师课件制作水*较高,但是课件穿插了太多的卡通动画,本来卡通动画只需在导学部分应用,能调动课堂气氛即可,却一再使用,使得学生被和教学关联性不强的卡通动画干扰,极大的分散了学生学*的注意力。据此,笔者制作课件本着朴素明快的原则,对视频和图片是反复推敲,充分保证引用资料与教学的密切度。

  此外,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注重体态语言和教学口语表达,杜绝以放代讲,使学生与笔者能够形成有效的双向互动——人人互动,而不是“人机互动”,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体态语言和教学口语表达将注意力放在学*内容上。根据实际的教学检测,笔者发现,从整体看,学生学*兴趣充分调动,普遍认可地理学科。中等学*能力的学生反馈良好,有明显提高,学*能力薄弱的学生由于学**惯尚未真正建立“标准化流程”,学*效果提高有限,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出现“吃不饱”的现状,我必须在今后教学中将此现状认真分析,探讨,逐步解决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反思5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12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等中的首*”。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

  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态度和学*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

  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方式等。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2)

——地理学科工作总结6篇

  一、开展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

  开展细化解读课程目标工作是我们的中心教研工作。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项工作我们已开展了*两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更科学的持久的进行下去,要“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

  这项工作不少协作区做的都很不错,在这项活动中很多老师都是受益者。本学期教研室指出,要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各学科、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这项工作,每个县、区、协作区、学校也都要拿出细化解读课标实施方案,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地理学科也制订了地理学科细化解读课标的指导意见,在今天会议的第二项内容里我们还要一起学*。

  上期的第一个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求,每位老师要解读课时目标,要把解读课标作为备课的一部分,解读课标应伴随备课、上课同时进行,真正达到督促我们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为了科学规范的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组织骨干教师一起学*,对于细化解读课标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这项工作也有了新的举措,从理念层面到技术层面,对地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分解技术都有了更高的认识,制订了地理学科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指导意见,同时对于分解课程标准的技术进行了分解,这项成果将发布在上供大家参考。为了检验这项工作的推进结果,今年的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我们以分解课程标准,制定学*目标为题,专门对高中老师进行了测试,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在以后的检查评比中,这项工作所占的比重还将扩大,一定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对这项工作的落实将专门布置。

  二、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活动。

  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采用科学的观测手段,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是我们上期的又一项大的教研工作。

  早在09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我们选择了“教师讲解的有效性、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三个观察点,开发量表,以七中和九中为试点学校,以王一军和赵云倩老师为观察老师,组织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上学期,我们的课堂观察活动规模更大,组织也更规范。我们把这项活动和细化解读课标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全市性的协作区主题教研活动,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初中第二协作区率先组织,到实验中学进行课堂观察,使老师认可这项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大家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第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结束后,实验中学的王喜峰老师加入到修订量表的行列,对课堂观察量表几经修订,使量表的诊断性更强,也更具操作性。接着我们先后在到51中、61中开展这项活动,为了了解量表的可行性,王喜峰老师几乎每次活动不论多远都要参加,根据老师们反馈对量表进行修订,每次活动,我们高初中各协作区的负责人都会自发参加,加入到量表修订和课堂观察活动中来。在整个活动中,各协作区负责人和王喜峰老师为地理教研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衷心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到我们的教研工作中。上学期最后一次课堂观察活动是在高中第二协作区,在实验中学高中部进行。整个活动我们按照课堂观察的程序组织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一次次实验,最终比较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观察系列量表。

  表一: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

  表二:学生获得答案的途径

  表三:学生侯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

  表四:教师理答

  表五:问题设计与学*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这个量表也已挂在我们上,供大家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参考。

  附:外国语学校分校张红琴老师的课堂观察报告:

  在听孙青老师的讲授的`《澳大利亚》一课的过程中,我针对“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方面进行了专题观察,观察结果如下:

  一、观察小结

  1、问题的指向性

  本节课我重点观察了孙青老师提问的20个主要问题,其中指向清晰的19个,占95℅,模糊的1个,占5℅。可见老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是清晰的,指向明确的。个别的指向有些模糊,比如在讲大自流盆地中自流井的成因时,教师一连提了多个问题“你能不能说出自流井的形成原因?”“大自流盆地的地下井水为什么会自动流出?”“这种自喷井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一连抛出几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学生有些无所适从。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是难点,况且,中间换了三个名词“自流井”、“自喷井”“地下井”,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

  2、问题的层次性

  本次观察的20个问题中,识记层次的7个,占35℅.比如,“阅读各种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矿产资源”等问题,都属于识记层次的。理解层次的6个,占30℅,比如“读图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规律” ,“自流井的形成原因”,“澳大利亚人口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等问题属于理解层次的。应用层次的6个,占30℅.比如“应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澳大利亚为什么有那么多古老的动物?”“把读图找到的澳大利亚的重要地形区,濒临的大洋,穿过的纬线,重要城市填到自己绘制的澳大利亚空白图中” ,这些都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另外,属于其他层次的有1个问题,占5℅。即要求学生绘制澳大利亚轮廓图,应该属于绘图能力的训练。

  总的说来,孙老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是多样化的。识记的问题最多,在此基础上理解,应用的问题也不少,另外还注意到了绘图能力的训练。

  二、观察反思

  通过此次课堂观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以后要注意两点。

  1、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清晰,表述准确无争议。

  只有指向清晰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效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一步步的到达成功的彼岸。也只有这样提问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提的问题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希望探讨的话题。而指向不明的问题就会把学生 引入一个十字路口,学生会迷茫懵懂,无所适从,不知该走向何处。这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层次多样。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全盘考虑,识记、理解、应用各层次的问题都要有所涉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我认为提问问题的层次性还应该指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难易适度,注意提问的梯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辅助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由此可见,“评课是基于证据的推论,而听课是依靠科学手段搜集证据的过程。”这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最大区别。这种听评课已不再停留在对于一节课都评判上,更多的是对这节课的研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听评课活动和教研活动。各协作区活动照片及总结都已发至上,请大家浏览。

  三、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

  上期我们进入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第二阶段,教学技能和说课。我们总结上一轮的经验,精心组织本次活动。力图通过这项活动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

  3月27、28日两天,我们同时在郑州二中、三中、七中、十一中、十六中、三十一中、外语中学等学校分别组织了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的教学技能和说课活动,各协作区负责人精心组织,聘请评委,保证了达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第一轮达标活动不同的是,我们增加了板书环节,并计入总分,来降低*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总分,但还是感觉不尽完善,根据外地经验,在下一轮达标活动中我们设想板书设计分数计入说课环节,将增加一个项目,地理现象形成过程示意图,总之,不论是删除还是增加,我们都将朝着更能反应地理教师素质和更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希望大家建言献策,共同把我们的课堂达标工作做得更好。达标活动两年一轮。

  事实证明,通过这一达标活动,对于促进中青年地理教师的成长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对于刚上岗的年轻教师也是一种方向的指导。本次达标活动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从考核结果可以看出,选手间层次差异比较大,部分老师教学基本功不过硬;还有两个突出问题一是课标意识不强,二是说课的模式不统一。这些都是我们今后要重点注意的问题。

  四、按计划推进高中新课程实施。

  1.5月份开展高二地理新课程选修课培训

  去年是高中地理使用新教材的第二年,高二地理首次开设选修教材。上学期高二要开设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6环境保护两个模块,这两个模块要在两个月内完成,对高二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两年来,老师们一直在不断学*着、实践者、探索者,收获与困惑并存。新教材使用以来,省、市教育部门利用暑假对高一高二地理老师进行了全员培训,使老师从理念上和行动上都接受了新教材,但这种培训理论多实践少,必修多选修少,导致老师们对必修关注的多,对选修关注的少。所以当教研室提出要进行选修课培训时,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这确实是我们地理学科老师最需要培训的地方。正因为是老师的需求,所以我就想既然培训就一定要有效,就一定不流于形式,一定要把培训工作做好。

  回顾以往的高级别培训,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以往的大型培训多由人教社的教材编写专家培训或者大学教授培训,他们的报告确实很精彩,理论水*很高,但是缺乏老师们想要的操作层面上的内容。因为我们的培训对象是老师,所以要想使培训有效,必须先了解老师的心声和需求。为此,我们广泛征求高中地理中心组和广大老师的意见,最终把培训专家人选定位到“要请一位课改区的一线老师”,“要有课、有教学建议、有互动交流”。为此,我们多次和省教研室联系,提出我们的设想和要求,委托他们和课改区教研室联系,终于,由河南省教研省、安徽省教研室推荐,经赵主任协助,在人教社的帮助下,我们聘请了安徽马鞍山六中的林章和老师作为我们的培训老师。培训老师确定以后,我们多次和林老师取得联系,谈我们河南省及郑州市高中地理的课改情况,包括课程的设置情况、选修课的开设情况、对培训的想法、老师们的要求等等。最后把培训的主题定为三个:上一节选修课的现场课、做一场关于选修5、6的教学建议的报告、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整个活动方济民老师、薄夫宝老师、沈永民老师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培训按照我们的计划和议程两个半小时结束,效果良好。专家报告理念和操作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上的实在,报告做的实在,老师们收获很大。

  2.暑期新课程培训

  首先,我们选派骨干教师到河南大学参加省级骨干教师新课程培训。接着是全市高中教师的全员培训,按照上级要求,参加省级骨干教师的老师全部参加市级培训的组织工作,从作业题到培训考试题,他们从老师们的需要出发,精心布置,我们的作业和试题质量都很高。同时还在教研论坛上发布培训信息和培训资料,很多省级培训老师深入各个学校,及时了解老师们培训中出现的问题,使培训和结业考试高质量的进行。在这项工作中,薄夫宝、万亚男、杨涛、王贵银、赵伟杰、王义军、张伟利、谢玉强等老师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为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五、做好高三毕业年级教学指导工作

  上学期已进入二轮、三轮专题复*,我们要求老师要研究考纲,研究试题,上好讲评课,认真进行每次考后质量分析。

  按照高三三段复*备考计划,元月份、3月份、5月份分别举行了高中毕业班的第一、二、三次质量预测考试和评卷工作,上学期主要进行的是第二、三次质量预测考试和评卷工作。

  1. 精心命题:我们组织相关老师查阅了前三年高考和郑州市高三地理质检命题的大量数据,依照20xx年考试大纲的精神,考查学生的四种能力。突出主干知识。突出地理特色。重视对学生图表能力的考查。与紧密结合。模拟高考。力求和高考保持一致。

  2.4月17日,进行考试质量分析和复*备考研讨会。二检结束,我们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召开高三地理复*备考研讨会,从试卷分析、专题复*到学*答题方法指导等方面进行研讨,积极备战高考。在质量分析和高三复*备考研讨会上,外语学校的张伟利老师为我们做了复*课示范,沈永民老师对二检进行了试题分析,张思梅老师为我们做了最后阶段复*备考指导报告,整个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内容翔实,会场秩序井然。会议资料也已在上发布。

  今后我们要逐渐形成制度,每次会议的组织、程序、资料和会议总结,还有大家的体会都在和教研论坛上发布,大家有什么想法、建议、疑问也都到教研论坛上发帖,提问。我的想法是要把教研室和建成我们地理老师的家。

  六、期末考试情况通报

  期末开展了七、八年级和高一高二的抽测评卷工作,这次七八年级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一是依据课标、教材,二是为学生高中继续学*地理服务,试卷突出主干,直击重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这也为我们今后初中教学和命题的指明了方向。这个指导思想我们将坚持不变。

  年级*均分优秀分优秀率良好分良好率及格分及格率

  七年级70.478526.81%7547.83%6073.16%

  八年级73.558925.52%7849.32%6571.26%

  高中命题的指导思想:一是依据课标、教材,二是瞄准高考,为高考打基础。关于命题,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请告诉我,我们一同改进,旨在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

  科目*均分一本一本率二本二本率三本三本率专科

  高一61.288310.80%7622.61%6741.65%58

  高二(文)53.52835.47%7316.53%6529.68%54

  从各项数据指标来看,我们的考试应该是很成功的。

  高三年级已经专门开过了会议进行分析,当时的分析发言稿,已发到中学地理网页。不再多说。

  关于《同步训练》,内容可能不尽完善,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希望大家提出批评与指导,我们已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了纠错和修订,相信一定会使大家满意。如果大家需要购买,请直接与以下单位联系:

  20xx年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和全国基教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履行教研室的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职责,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重点,探索和研究课堂教学方法。同时以“凸显本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主题教研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为目的开展工作,结合敦化初中地理教育实际情况,现将一年来敦化市初中地理开展的工作、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总结如下。

  一、开展的工作

  (一)自修提高业务素质

  我全员参与了学校集中组织的科学发展观学*及每次政治、业务学*,听写结合,专心领会仔细琢磨。另外利用其它时间研读了《*国家地理》、《地理课程标准》、《大自然探索》《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书籍,订阅了地理学报及其它相关刊物,写了超过一万多字的读书笔记。除了自我研修,我不放过外出学*及其它形式的每一次机会。八月末到辽宁开了东北三省的教研年会,开拓了视野,学*了新思想新方法,拓宽了我今后的工作思路。九月末到长春学*了研究型教研员工作方法,十一月末参加“送培到县”系列活动及听著名专家报告等等,都让我深刻感觉到了差距,认识到不足,让我知道提升空间。明确了发展目标,产生发展动力。通过认真的思考、积极的反思、精心撰写心得论文,使我确立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进行了较为宽厚的知识储备,为真正走进课程改革,当好教研员打下了良好的业务理论基础

  (二)研修工作

  今年通过参与三级研培基地活动、深入乡、镇学校进行跟踪调研指导听课、评课(*六十多节)、上实践课等教研活动,对地理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对怎样才是一堂好课又有了新的理解,并且产生了努力研修的冲动和欲望。通过这一年的工作实践,认为今后应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是加强教研活动。在教研活动中,避免大而空的主题,采用“三小”思路紧紧围绕主题调研抓实效。抓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地理教师间相互交流,让大家一起共同进步,使敦化市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2.是锻造自身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要多注重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教学仪态。

  3.是要在导入新课上想点子。要力争做到既标新立异,又符合实际。

  4.是要在课程结构安排上下功夫。要努力做到教学环节设计流畅,教学内容详略得当,时间分配周密合理,知识衔接过渡自然。

  5.是要在教学方法上找路子。要力争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学生间的合作学*,又要注重老师的引导和师生间的双项交流。更要注重贴*学生生活实际和符合学生认识规律。

  (三)师培工作

  1.开学伊始召开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我以讲座的形式培训教师如何说课、如何评课开场,先指导教师在看课时注意从主体(从学生活动情况看主体体现是否到位)从主导(从教师的活动看主导地位是否把握到位)从主线(课堂教学落实最终体现在训练上,训练是主线)从基本功(教师的课堂语言,最能体现教师的基本功)上下功夫,观看我精心选的国家级地理名师王树声教师的一节课,然后组织教师热烈评课,评课时充分发挥基地教研组长的作用,由他们组织讨论,去芜留精,最后汇总做片上代表发言。评课后又听了专家对新课标的解读及专家如何评课。

  由于准备充分,这次活动整体过程清晰流畅,节奏鲜明,无论是视频还是音频效果都极好。参与会议四十二名教师们反映这次活动形式新颖、实用性目的性强,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对照名师大家的课和自己的教学实践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改进教学实践,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努力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为加强敦化市初中中、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努力提高中、青年地理教师业务水*,也为在课程改革中做出成绩的教师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机会,20xx年8月14日,举办了敦化市初中中、青年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板图板画)活动。有14名优秀选手参加了本次比赛。

  在公开、公*、公正的原则下,选手们以抽签的方式抽取比赛内容,现场作画并由评委现场打分,产生出一、二等奖。虽然整体来看教师们的基本功有待于提高,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经过一学期的练*一些年轻教师如杜洪波、孙继财、吕惠杰等教师版画水*大幅度上升。本次比赛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王琳琳、李宏萍、孙继财、杜洪波

  二等奖:印海涛、张恒博、吕惠杰、吕田田、孙兰云、刘喜杰、姜桂军、吕娟

  此次活动不仅使青年教师获得了发展,而且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全体地理教师发展的步伐

  3、组织全市地理教师积极参与三级研培基地举办的各种各级地理研讨会。如南片、北片20xx年在江源中心学校、黑石中学、黄泥河一中、额穆中学、青沟子中学分批次开展了研培协作体活动,地理科吕娟、杜洪波、高云彤、孙继财、邓青利分别发挥自身特点出了五节风格迥异域的研讨课,超过全市半数地理老师参与活动。通过出课听课研讨不但出课老师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了名优教师对各片各中学的辐射作用,激发了教师在成长中反思,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4、通过组建教研员博客和当地QQ群、全国地理QQ群组织号召全市所有地理老师与全国各区县的地理老师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创设多种渠道组织教师相互学*,共同发展,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资源

  5.为提高我市初中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们充分利用全国中小学继续教育网这一*台给各校下发了本学科各年级的学*内容、考试范围、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等。今年学*主要内容是完成《新课程培训—课标解析》第三章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专业提高课程-实践地理新课程教学法》第一节的第四章《地理新课程教学》共三十学时。通过作业反馈,大多数老师能够独立完成学*,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在新课标理解、教学方法上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网络学*的技能还需培训,大多数老师对于学*内容在哪,怎么样登录,在哪学,怎么回贴,怎么写作业发作业改作业都不清楚,对于学员来说大大影响了学*效果,对于教研员来说牵扯部分精力,浪费了很多不必要时间。虽然我们教研员通过电话QQ等方式通知教师们网络学*的事情,并手把手教,但是仍有两名老师作业完成的不好,没有及格。

  (四)、配合局里工作组织命制了全市地理期考试试题、并对全市各校半期成绩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作为教研员,自身的工作经验不足,在与教师交流时的方法、技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组织协调能力还有待提高。

  2.作为教研员,需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才能用先进的理念来指导地理教师的教学。而自身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了解、掌握还不够。

  3.作为地理教研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地理专业知识素养。而自身在专业知识这一块也急需提高。

  4.工作快一年了,还没形成较为完善地理教学资源库。只是个别学校、个别教师建立了自身的一个地理教学资源库,而作为全市地理教研而言,也应当将全市各学校、各教师中的优秀教案、课件、试题加以整理,形成敦化市初中地理专门的地理教学资源库,形成资源共享。(明年工作计划重点)

  5.市内许多乡镇学校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不够,加之师资配置不足,导致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学没有专门的教师,多由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师兼上地理课。当然这部门教师也就对自身的地理教学水*、教学成绩重视也就不够。这是我们在开展地理教研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

  三、解决的思路及明年工作方向

  1.针对教研员自身经验不足的问题,作为教研员自身应加强学*,向有经验的教研员学*、向书本学*、向网络学*等方式;在自身的实践工作中,要不断总结和反思;能够参加专门的教研员培训。

  2.针对教研员自身对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掌握不够的问题,首先要用多种途径自学,其次要走出去向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学校实地交流学*。做到有所学、有所感,才会有所悟。

  3.针对需要提高地理专业各知识这一问题,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研员,不但要能极好的掌握好初中地理范围内的知识,还要整个地理系统的知识

  4.针对建立敦化市初中地理教学资源库这一问题,首先我认为有必要建立这样一个资源库,这样有利于优秀课程资源共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提高全市的地理教学质量。方法是可以先教研员博客上建立一个地理教学资源库;然后根据各学校的情况规定其要共享的优秀教案(或课件、试题)的数量,从而来充实地理教学资源库。当然也可采取措施鼓励教师上传个人的优秀课程资源。教研员有计划组织有关活动如课件评比赛等来充实资源库。此项初步设定为明年工作重点。

  5.针对部分学校及教师对地理教学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教研员要让他们认识到地理教学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3)

——地理学科工作总结 (菁华5篇)

  转眼一瞬,工作已经一年,回顾20xx-20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感慨万千,有成功和进步的喜悦也有力不从心的无赖,还有感觉自身知识能力不足的压力和快速提高教学和管理能里的急迫。但我相信世上之事为之难者亦已易,天道酬勤,学*和思考总能进步。20xx-20xx学年期中考试之前我从事高一年级14——19的地理教学和18班班主任工作,期中考试后从事17班地理教学和17班班主任工作。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力求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还在教学过程中学*,使自己在教学和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积极学*管理经验,研究如何当好一个班主任。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听课和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因为第一年工作对教材和教法的认识肤浅,必须坚持学*,长期听师傅的新课和选择听*行班级的复*课从中汲取了大量的经验,基本认识到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尤其是注重对课本图表的分析能力,因为高考地理考试特别注重图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尤其是学生初中地理知识几乎为零,而高中地理知识特别是自然地理难度有

  很大的提高,学生在这个方面出现了断层,因次教学必须根据具体知识补充基础知识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现在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尤其鼓励学生课后勤思考勤问问题,我基本每个中午都有学生问问题,特别是17班的课代表,进班43名,现在地理第二名,月考第一名。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己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进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四、虚心努力学*班级管理经验,管理好班级

  首先,重点放在学*管理经验上,向老班主任学*、向年轻人学*,向杂志学*,获得间接经验,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在实践中加以改进,让间接的经验符合本班的实际。其次,遇见事情勤动脑筋,思考对策,分析原因和影响,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法,并且加以总结。再次,付出真心,真情关爱学生,关爱贫困生,单亲学生、留守学生、学*困难生、优秀学生等。

  尽管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缓,*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年一度的高考在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关注下,落下了帷幕。纵观几套高考试卷,不难发现,高考命题已经从"以知识立意"转向"以能力立意"

  高考考查的不是一年的功夫,而是多年的实力,仅凭突击想得高分可能性不大。从高一、高二就要开始注重知识积累,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地理能力的提高要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离开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能力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从地理学科来看,知识比较庞杂,学*枯燥,与理科相比似乎又较为简单,与文史相比又比较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学*方法和学**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能力是根本原则。而能力的积累一是*时需要紧紧抓住课堂,提高课堂学*效率。二是提高高考考前复*过程的合理科学性。

  一、*时地理课堂的教学调整

  1、重视知识的探索过程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强化探索意识,把思维的全过程展现出来,才能达到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的目的。教材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个原理的推导、每种物质的运动的规律,几乎都经历了前人长期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创造的漫长进程。由于教材知识点的衔接不足,好多知识忽略了知识的探索过程,以至于学生只会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创造才能的发挥。

  因此,在教学中,尤其是涉及到概念、原理、公式、运动规律等,要突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地理知识,不仅给学生以启迪,更能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使其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发现真理的方法,得到创造的体验,增强自信心、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光是知识的探索过程,练*题的探索过程同样能使学生主动展开思维活动,经过探索、发现、创造的全过程,不断发掘内心的潜力,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如2009年全国卷Ⅲ36题高压对天气的影响,如果在*时训练当中,把反气旋对某地的影响过程完全呈现出来的话,学生很容易得分。再如沙尘暴如果把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其时空分布、发展特点、形成原因就不难记住。

  2、用高昂的热情、高亢的激情,激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

  地理课程无论如何改革创新,只要学校教育、班级教学的制度存在,课堂讲授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地理教师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的主要形式,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高,这是公认的,那么在课堂上,要有好的效果,教师就要有激情,传播激情,是地理老师讲授的优势。揭示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洋流运动在地理原理上的脉络,渲染旅游审美的内在蕴意,都可以抑扬顿挫,抒发激情。特别容易对地理专业的热爱,地理专业素质的广博精神,特别容易为学生做出亲切的表率,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学生一旦有了学*热情,学*效益得到保障,学*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学生学*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心理特点、认知规律,以教学内容为载体,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精湛的教学艺术,融合教师的人格魅力,把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内驱力,对地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台风、沙尘暴、地震、火山等,要用翔实的资料、绝美的图像、优美的语言、气势磅礴的激情以及对人类的无限的怜惜之情,让学生的心灵产生深深的震撼。再如环境问题的讲述,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实际上如果教师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资料、震撼人心的表情,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产生的深深思考,对环境危害的担忧,对环保责任的认同,自然而然地,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等知识都会引起密切关注,难点和重点都会迎刃而解。

  3、实基础,突出能力训练和培养,以适应以"能力立意"为主的高考要求

  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更重视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更重视以基础知识为载体的思维活动。因此在*时上课时就要扎实、准确、熟练,要有分阶段的计划和措施。同时,学*中要注意三要、三不要:要引导学生重视对地理事实的发生、发展、变化教程进行思考,而不要只注意结论的背诵;要引导学生重视地图知识的复*,养成经常看图和分析图表的*惯,而不要只注意课本的复*;还要注意把高、初中地理以及自然、人文地理有机结合起来,分专题将相关内容相对集中起来进行系统复*,而不要各自为阵。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生产、生活实际,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几年高考在题目创设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注意提供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以引导学生将知识重组、整合构成有机的社会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热点,关注国家经济发展动向,*时注意收集的信息和材料的质和量,必须是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相吻合,必须与世界的发展主流相一致,必须能与教材内容有机的结合为一体;还应在提供信息资料时,帮助学生会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明确信息资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以及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有助于加强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帮助他们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真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沙尘暴就是充分体现人们关注的热点,*时稍稍留意,答题就应当很顺利。

  5、加强课堂限时训练,注重实效

  *题训练时,要注意在精选试题的基础上限定答题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即学科重点、主干内容、薄弱环节和现实问题,把知识点串联起来,做到重点突出,前后呼应。课堂上及时反馈,协助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从中找到规律性、原理性、基础性的知识,总结

  出二级结论,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进而达到训练目标。练*的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地图,巩固主干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让学生学会读懂各种图表资料,如今年高考题从坐标图、柱状图、图表、区域地图等类型较多,都需要*时课堂精讲精练,从中准确提取有用信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冲刺阶段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1、回归教材,参照考纲,以"想"为主

  通过回想教材内容,回想每一部分内容的出题思路与做题方法使学生系统地熟悉教材,理清思路,适应高考。回想的方法主要是根据教师制定的回扣提纲进行回想。

  教师制订的回扣提纲逐点进行回想并与考试说明的要求进行对照。回想要目标明确,有计划性,要将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节课。不仅教师要自己明白复*的目的与复*计划,更要让学生明白,便于师生配合进行复*。另外,还要让学生从某一知识点出发,尽可能多地回想一、二轮复*的,内容,形成知识块。如从"降水"出发,想到其成因、影响因素及该因素对天气、气候、农业、工业、交通等方面的影响,还要想一些相关的练*,这种方法虽然零乱,但往往对应着考题,实用性强,可作为前种方法的补充。通过回想不仅能查漏补缺,便于知识的迁移,而且学生会感到自己掌握了相当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够适应高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对调整临考状态很有好处。

  在想的时候,要边想,边看地图,想地图,图与知识点的结合更容易理解记忆。

  2、"看"与"想"结合

  主要看教材、看过去整理的错题集及过去做过的练*。"看"要结合回"想"进行,重点看达不到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地看看学*过程中的错误类型,以及*年高考试题的错解分析等,分析导致错误的原因,可以增强防范意识,避免重蹈覆辙。

  3、重基础

  高考前的学*,要根据自身各科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复*计划,一方面可以夯实自己的强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自己的薄弱科目得到较大的提高。

  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现在不要再去处理过多的高难度*题了,而应把自己模糊的知识点回归课本,确保每个基础点都过关。比如2009年高考谷物的分布、气温、降水、雪线的分布等等,无一不是在基础知识上做文章。

  4、重视审题和解题技巧的训练

  在教学中,往往不是教师的忽视,而是学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的学生认为等到临*高考或高考时注意就行了,实际这种不良*惯已养成,在高考那种紧张的氛围中,这种不良*惯会不知不觉地"复原"。所以在*时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做题*惯。具体做法有:第一,慢审题,快答题。就是让学生一字一句地读懂文本材料和题意要求,一个图例一个注记地看清图幅内容,然后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掌握的知识、技能、方法进行整合形成答案,最后较迅速地规范书写。慢审题有两个作用,一是找出"题眼",即解题钥匙,二是找出最有效的信息。如2009年高考卷Ⅰ36题,三个图中很多信息是题的答案。

  总之,高三地理复*要让学生多想、多思,在想、思的基础上,加强看和练的针对性,教师要号准高考的脉搏,切实落实双基,培养学生答题的策略意识,形成良好的考试心理,在*时的训练中,一定要体现"*时是高考,高考是*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这样才能使学生适应高考,取得好成绩。

  一、开展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

  开展细化解读课程目标工作是我们的中心教研工作。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这项工作我们已开展了*两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这项工作需要我们更科学的持久的进行下去,要“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

  这项工作不少协作区做的都很不错,在这项活动中很多老师都是受益者。本学期教研室指出,要按照《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推进细化解读课程标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各学科、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合实际、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这项工作,每个县、区、协作区、学校也都要拿出细化解读课标实施方案,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地理学科也制订了地理学科细化解读课标的指导意见,在今天会议的第二项内容里我们还要一起学*。

  上期的第一个会议上,我们提出要求,每位老师要解读课时目标,要把解读课标作为备课的一部分,解读课标应伴随备课、上课同时进行,真正达到督促我们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目的。为了科学规范的开展这项工作,我们组织骨干教师一起学*,对于细化解读课标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对这项工作也有了新的举措,从理念层面到技术层面,对地理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标准分解技术都有了更高的认识,制订了地理学科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指导意见,同时对于分解课程标准的技术进行了分解,这项成果将发布在上供大家参考。为了检验这项工作的推进结果,今年的暑期高中新课程培训,我们以分解课程标准,制定学*目标为题,专门对高中老师进行了测试,作为一项中心工作,在以后的检查评比中,这项工作所占的比重还将扩大,一定要引起老师们的高度重视。今天的会议对这项工作的落实将专门布置。

  二、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活动。

  深入学校,深入课堂,采用科学的观测手段,运用课堂观察的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活动,是我们上期的又一项大的教研工作。

  早在09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展了课堂观察活动,我们选择了“教师讲解的有效性、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学生活动的有效性”三个观察点,开发量表,以七中和九中为试点学校,以王一军和赵云倩老师为观察老师,组织中心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参与课堂观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上学期,我们的课堂观察活动规模更大,组织也更规范。我们把这项活动和细化解读课标活动结合起来,开展了全市性的协作区主题教研活动,开发课堂观察量表,初中第二协作区率先组织,到实验中学进行课堂观察,使老师认可这项活动,并积极参与进来,大家觉得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第一次课堂观察活动结束后,实验中学的王喜峰老师加入到修订量表的行列,对课堂观察量表几经修订,使量表的诊断性更强,也更具操作性。接着我们先后在到51中、61中开展这项活动,为了了解量表的可行性,王喜峰老师几乎每次活动不论多远都要参加,根据老师们反馈对量表进行修订,每次活动,我们高初中各协作区的负责人都会自发参加,加入到量表修订和课堂观察活动中来。在整个活动中,各协作区负责人和王喜峰老师为地理教研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衷心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到我们的教研工作中。上学期最后一次课堂观察活动是在高中第二协作区,在实验中学高中部进行。整个活动我们按照课堂观察的程序组织活动,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一次次实验,最终比较成功地开发出了一套“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课堂观察系列量表。

  表一: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

  表二:学生获得答案的途径

  表三:学生侯答时间和回答问题形式

  表四:教师理答

  表五:问题设计与学*目标达成的关联度

  这个量表也已挂在我们上,供大家进行课堂教学诊断参考。

  附:外国语学校分校张红琴老师的课堂观察报告:

  在听孙青老师的讲授的《澳大利亚》一课的过程中,我针对“教师提问的指向性和层次性”方面进行了专题观察,观察结果如下:

  一、观察小结

  1、问题的指向性

  本节课我重点观察了孙青老师提问的20个主要问题,其中指向清晰的19个,占95℅,模糊的1个,占5℅。可见老师提出的大部分问题是清晰的,指向明确的。个别的指向有些模糊,比如在讲大自流盆地中自流井的成因时,教师一连提了多个问题“你能不能说出自流井的形成原因?”“大自流盆地的地下井水为什么会自动流出?”“这种自喷井的原理是什么”,

  教师一连抛出几个不同角度的问题,学生有些无所适从。这部分知识本来就是难点,况且,中间换了三个名词“自流井”、“自喷井”“地下井”,给学生的理解增加了难度。

  2、问题的层次性

  本次观察的20个问题中,识记层次的7个,占35℅.比如,“阅读各种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区,主要气候类型,主要矿产资源”等问题,都属于识记层次的。理解层次的6个,占30℅,比如“读图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气候分布规律” ,“自流井的形成原因”,“澳大利亚人口为什么分布在东南沿海?”等问题属于理解层次的。应用层次的6个,占30℅.比如“应用大陆漂移学说解释澳大利亚为什么有那么多古老的动物?”“把读图找到的澳大利亚的重要地形区,濒临的大洋,穿过的纬线,重要城市填到自己绘制的澳大利亚空白图中” ,这些都是对已有知识的应用。另外,属于其他层次的有1个问题,占5℅。即要求学生绘制澳大利亚轮廓图,应该属于绘图能力的训练。

  总的说来,孙老师对课堂问题的设计是多样化的。识记的问题最多,在此基础上理解,应用的问题也不少,另外还注意到了绘图能力的训练。

  二、观察反思

  通过此次课堂观察,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认为以后要注意两点。

  1、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指向明确清晰,表述准确无争议。

  只有指向清晰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有效的思考和探索的欲望,一步步的到达成功的彼岸。也只有这样提问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提的问题才能成为学生真正希望探讨的话题。而指向不明的问题就会把学生 引入一个十字路口,学生会迷茫懵懂,无所适从,不知该走向何处。这自然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堂问题设计要难易适度,层次多样。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全盘考虑,识记、理解、应用各层次的问题都要有所涉及。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应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多种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我认为提问问题的层次性还应该指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难易适度,注意提问的梯度,对于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辅助性提问,即设计课堂提问要考虑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引向求知的新境界。

  由此可见,“评课是基于证据的推论,而听课是依靠科学手段搜集证据的过程。”这是课堂观察与传统听评课的最大区别。这种听评课已不再停留在对于一节课都评判上,更多的是对这节课的研讨。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听评课活动和教研活动。各协作区活动照片及总结都已发至上,请大家浏览。

  三、开展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4)

——地理学年教学总结 (菁华3篇)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在每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主要经验和教训

  1、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应通过读图、学生练*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学校给我提供施展才华的*台,给了我自信,给了我荣誉,我会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之中。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20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此刻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及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资料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我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善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此刻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资料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必须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缓,*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善和完善。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中地理教学工作,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

  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困难学生的工作。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

  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工作、认真学*考试说明,探讨复*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方式,促进学*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主要措施:

  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把握新教材

  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

  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

  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展望即将到来的下学期,新课改尚处于不成熟的探索阶段,却又颇感任重道远。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5)

——初一地理学科的教学计划优选【十】篇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20__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中国地理》。

  三、学生情况分析

  总体上讲,本届初二生是全县选拔较好的学生,学生来自各乡镇,学生差异大,学生学*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激烈,具备一定的学*自觉性,求知欲较高。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灵活;四个班当中每班学生上课活跃,尖子生较多。班班学生积极,差生面小。各班学生学*主动,比较*衡。

  四、教材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从世界***、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四大部分。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业务能力有更 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 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认真学*《***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 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 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和运用地理知识。

  3. 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 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地理创造良好的环 境。

  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 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惯抓起,不放弃 每一位学生。

  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 程,重视学生学*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 的学*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 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课堂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三课建设工作。使每位受教育者做的自己”的“多彩教育”核心价值观,落实“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的核心育人理念,以“多彩课程”建设为载体,以“多彩课堂”构建为着力点,以课题研究为手段,构建多元的、满足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的教与学方式,生成开放的、独具二七标识的“多彩课堂文化”,努力实现“多彩教育”的发展目标。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世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能够查找出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并且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3、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地球。初步知道世界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三、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地理初步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空间概念缺乏,比较零碎。不善于综合分析问题,抽象思维能力差,缺乏科学的探究精神,一些学*成绩好的学生,学*积级性高,学*地理的兴趣浓厚,求知欲强,但一些学*成绩差的学生学*积级性不高,厌学情绪较重。

  四、教学设想

  1.构建“多彩课堂”,发展多样的、适合学生学*的教与学方式。“多彩课堂”是尊重差异、鼓励特色、释放个性、精彩纷呈的课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1)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多彩课堂学*交流活动,统一认识,转变观念,从而推进“多彩课堂”的构建。

  (2)落实新学期第一课进行课程纲要的分享,与课程标准的细化解读、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作业建设。

  3)抓住三个关键点。(学*目标、学*方式、多元评价

  (4)学校要制定特色化的多彩课堂研究建设方案,坚决执行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范式—一学二导三练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教学

  (5)开展符合地理特色的活动。

  转变课堂气氛,转变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体,知识的主人,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法,提高能力。开展地理学*兴趣小组,开展地理手抄报,知识小达人等比赛等活动

  2.要争取把多媒体应用到地理教学中,优化教学过程,创设情景、解剖难点。充分利用本学期教室安装的班班通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自主学*,教师重点答疑解惑,培养学生的学*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努力提高优秀率,提高中等成绩的比率,争取没有不及格学生。

  一、基本情况:

  通过七年级上一学期地理学*,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地了解。由于我是一名非地理专业教师,再加上刚参加工作,在学法和教法方面还欠缺一定的教学经验,这样导致部分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不够重视,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不过基本的教学目标在上学期实现了,学生在期末的考试中有了较为良好的表现。新学期开始了,我将本着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希望能扬长避短取得更有成效的教学成果。

  二、教学目标:

  教完七年级地理下册,掌握必要的地理知识,让学生具备基本技能,对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一个明晰的了解,对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地区有着较为详尽的知识掌握。

  三、教学措施:

  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填图,从宏观上了解地理单元的知识。充分利用地理填充图册来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进行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数据的强化记忆,对地理知识进行必要的储备。同时,在本学期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回忆上学期的世界地理基本知识,让学生对世界地理能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也为他们今后地理知识的学*打好基础。

  3、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多种教学形式(如:辩论赛、课堂小讨论、知识趣味竞猜等),提高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心社会、关心时事的自觉性,收看《新闻联播》、《世界之窗》、《正大综艺》等节目,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四、教学工作: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本学期应该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在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解决他们再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自己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初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从帮助落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3、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应积极参与听课、评课,集体备课,虚心向前辈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网络,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开展课件教学,充分利用学校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和掌握知识。

  五、教学进度:

  01―03周: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03―07周:第七章 我们临*的国家和地区

  08―12周: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国家和地区

  12―15周:第九章 西半球国家和地区

  16―17周:第十章 极地地区

  18―19周 : 期末复*

  情况分析: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地理新教材。新课标,新教材,新环境,高要求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教育理念,爱的氛围为教育教学提供了理想的育人环境。我校坚定不移的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大多数学生对地理学科浓厚的学*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环境,完备的地理教具为地理教学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

  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高使教学水*和业务能力。同时,通过学*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 ,走向"会学地理"。

  目标任务:

  以顺利完成课本教学内容,结合各教师特点,扬长避短,形成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为具体目标。集体备课中应做到任务具体,具体到人,突出备课过程中的异同性,进而指导学生探究性学*,提高学生学*地理的兴趣,以及自主学*地理知识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三部分,第一部分《认识大洲》概括了各大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情况。第二部分《了解地区》本章通过具体实例分析各地的人文特征。第三部分《走*国家》具体说明了几个国家各自特点。

  本期教材重点、难点:

  (1)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 。

  总体教学设想:

  1、抓好常规地理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讲好每一节课;保障每周一测,做到全批全改。

  2、认真学*新课标理论,领会新课标精髓,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教学实践。


初中地理学科教学设计3篇(扩展6)

——地理学年教学总结合集5篇

  20xx学年,在本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完成了教务处布置的各项任务。但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把本学期的备课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学期的教学计划。

  我们地理备课组总共才2个地理老师,要完成初中一年级8个班和初中二年级八个班的教学工作,人均周课时16节,工作量相当大。但是,我们还是克服困难,经常开展集体备课等到工作,一起讨论学期的工作计划的各个步骤,然后一起制定计划,做到***学内容,***学进度。

  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我们备课组、经常集体备课,共同讨论每节课的难重点和教学方法,协**学进度,讨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考核的内容和方式,备课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大纲,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教案中充分展示教师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课堂教学做到四个一点,即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安排的时间有一点。所以有的资料与信息,都呈现在集体备课过程中,做到资源共享。

  三、工作重点在上好课

  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中心环节。上课的基本要求是:

  1、做好课前准备

  上课要有教案。课前应熟悉教案,准备好教学用具,及时到达教室,准时上课。

  2、认真组织教学

  注意稳定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排除干扰教学的因素。

  3、实施教学方案

  按照教案的设计,运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注意讲清重点,突破难点,能够指导基本技能训练,注意把握知识、能力和德育的结合点,完成教学任务。

  4、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注意各环节的承转,保证学生思路通畅。加强新课引入和课堂总结,帮助学生联系新旧知识。获取学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活动。

  5、注意教态、语言、板书和板图 保持仪表整洁,对学生和蔼亲切。讲普通话,语言准确。板书工整,内容简明,规范用字。板图正确,注意形象美观。 四。 相互听课,交流听课的意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根据学校工作的要求,由备课组长带头,外出听课,组织交流与学*,共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

  当然,一学期来备课组的工作也还有不够完善的地方,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慢慢提高。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外出听课交流次数过少。

  2、备课组成员教学水*差距较大,个别教师没有切实落实备课组的精神,学生学*效果较差。

  3、相关地理学校教学资源不足,信息收集较落后,有待我们努力改善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设想来年的工作,争取从以下方向努力:

  (一)组织备课组老师外出听课交流。

  (二)加强同备课组的同事的交流与合作,更好落实备课组的工作。

  (三)想办法解决资源不足问题。

  本学期我担任高一年级3个班的地理课。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现总结如下 由于升中考时不考地理,学生的地理基础较差,把地理自作是副科、次科,对地理学*缺乏兴趣,不重视。导致学*在课堂上不认真,练*作业应付了事。因此在学期初始阶段,反复多次,从高中为会考、高中综合科等方面,教育学生转变观念,学好所有科目,全面发展,指导学生如何学好地理,提出高中地理学*的要求。应该说,通过说服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地理的积极性有所提高。

  由于高中地理,尤其是高二第一学期内容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教材较初中难度加大。因此,我在备课前,会将课本、教学大纲,会考说明认真钻研,做到心中有数。收集一些相关的事实材料,如“赤潮”,油轮泄漏,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震(*一、二年)事件等;结合往届学生某些知识点掌握的难易程度或易出现的错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水*;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把握好每节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

  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冷铎,暖铎的形成。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购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有关章节内容,对全体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如大气污染,海洋环境,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破坏等。 第四,精心编写单元练*,力求每一份单元练*能覆盖该单元的全部重点内容,有较大份量的读图分析题,亦增加一些反映当前最新的科技,经济,环境动态的题目。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全部收回批改。评讲练*时,不是单纯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对题目所体现的知识点进行一次交流复*,辩析错误所在,适当变换练*的提问角度,启发学生思维。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如抓住“题干”(关键词)等,以及如何更规范,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的表述来回答问题,提高学生和文字表达能力是*一、二年,着重考察的方面,因此,练*中适当让学生练*此类题目。让学生的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提高,这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方面。

  另外,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我们的学生难以承受高中八科的学*,加之部分科任实行“题海战术”,导致学生在课余时间学*地理,即使是单元练*,也有不少学生抄袭,以应付捡查。但这又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能解决的。当然,亦难的找到时间辅导学生,晚修时间根本无学生看地理书。

  总之,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有许多好的方面,也有一定的不足,为使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我将继续努力工作。

  20年下学期我担任了学校六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高二两个文科班、两个理科班和高一两个班的),并担任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任务艰巨,在与诸位地理教师的协同合作下,明确职责,脚踏实地的工作,各项教学活动开展的井井有条,现将一学期的具体工作总结。

  一、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加强理论学*、促进观念转变

  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我与备课组其他老师顶高温冒酷暑在暑期7月31日至8月2日奔赴泉州市泰和大酒店参加了高二地理学科新课改培训。三天培训期间,通识培训,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进行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的专家从教材编写方面对人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2》、《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的设计思想和教材内容作了介绍;广东省的一线教师介绍了课改实验区的教学经验和教训;省地理教研员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地理学科的开设时间、方式、课时安排、教学和教研等提出了指导意见;科学的培训使我们对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理论、目标、策略、步骤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理论学*的加强是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重要关口。

  二、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及高一地理备课组长的工作本学期切切实实做好高中地理会考工作力争全部学生达标,重点做学*困难学生的工作。

  注重对高二文科班打好基础及培优,组织高一备课组成员做好下列工作:

  1、学*地理课程标准,做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认真学*和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新教材,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反思与调整,力求实现突破课改中的重点和难点。

  2、安排每一个星期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每堂课的大致上法,从而保证十个班级的教学进度一致。高一备课组内,每位科任老师上俩次公开课,取长补短,教学相长。

  3、做好期中、期末复*工作、认真学*考试说明,探讨复*教学策略,做好期中、期末考试的组织、阅卷、分数统计和阅卷分析等有关工作。

  4、抓教学常规组织有关学*活动,多研究探索教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益,研究学法,将如何引导学生改善学*方式,促进学*方式多元化,为研究重点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措施:培养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学**惯,在教学中多采用启发式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主动参与。课堂上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彩“任务性”活动,设计各种真实的活动,通过各种实践,达到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目的。

  三、投身单元备课活动,研究新课标。

  把握新教材为了更快更好的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早在暑期培训期间高一地理备课组就拟订了针对必修《地理1》的备课畅想,开学后及时制定了周密详细的计划并已把任务落实。安排我承担第一章三、四两节与第五章的集体备课主讲任务。备课组采用“个人精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的备课新模式,发挥了个人的优势和特色,整体提高了备课效率。通过举办组内备课活动,老师之间的交流、研讨、相互借鉴的机会增多,对更好的把握、驾驭新教材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几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的研究视野也开阔了,目光更明亮了,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增强了。此外还积累搜集了大量的可共享交流的课程资源。

  四、寻求理念与课堂的契合,发现问题、找出困惑新课改实施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涌现,经过多次认真分析总结,本学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1、课时紧张与教学任务繁重的矛盾

  2、理念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较大,“一言堂”“满堂灌”仍然存在

  3、初高中地理衔接问题和矛盾突出

  4、配套*题难度较大,与教学进度不统一问题回首这即将过去的一学期,各项工作扎扎实实、井井有条,这让我略感欣慰。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

  在每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四、主要经验和教训

  1、教学中注重方法的传授:地理概念和规律是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关注地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中形成地理概念,学*地理规律。既而对规律的发现过程产生兴趣,避免靠单纯机械记忆的方式学*地理,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对重点的概念和规律要使学生学的更好一些,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方面的作用。但是,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都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要求其过高过急。

  2、教学中应注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地理知识。如气温在冬夏季节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分布,天气预报等等。让学生知道地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地理的兴趣和信心。

  3、培养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应通过读图、学生练*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在讨论中,教师要做必要的讲解。做练*时,要求学生弄清地理事实,独立思考,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4、考核不是仅停留在成绩上:在重视考试的同时也要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评价。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措施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困难生的转化工作,一节课下来,总觉得原来会的还会,不会的还不会。另外,并不是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教的有新意,有时内容讲解不灵活,没有吸引力,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

  1、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基础知识教学,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加强教学改革,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重视地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法

  4、重视地理知识的应用

  5、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总之,学校给我提供施展才华的*台,给了我自信,给了我荣誉,我会全力以赴,努力工作,以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之中。

  时间匆匆而过,回顾20xx年的地理教学工作,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各种知识,构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使自我在教学中得到很大的收益。现将一年来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教学质量,重点抓好四个环节。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明白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惯,学*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研究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坚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地理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

  二、提高学生素质,力抓课后辅导工作。

  此刻的中学生还是爱动、好玩,缺乏自控本事,常在学*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我在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上狠下功夫,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指导中去。首先是做好对学生学*的辅导和帮忙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认识、理解。故此,还进一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进取性及学*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出的问题和现象,并自行设计或补充一些学生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地理问题和事象,以展示地理课资料的丰富多彩和智力价值,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三、提高工作效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出成绩。

  在自我总结教育工作的同时,进取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

  首先,在我带的地理课上,将“人地关系”作为学*地理知识的主要线索,注重列举的问题和地理事物,尽可能启发学生运用身边的“人地关系”材料,使学生实实在在认识掌握地理知识的重要性。另外,还从地理学科中与其它学科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角度举例,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与学好其它学科的关系,从而改善了教学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出“看书、听讲、用图、动手、动脑”等方法和要求,并可利用“地理学*”图向学生介绍地理学*的形式。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要求应简明具体而又切实可行。并经常督促检查,养成学生很好的学**惯。

  再次,认真组织开展复*、测验、考试组织课外活动等。侧重于教会学生了解地理知识在生产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此刻农业、工业及其联系纽带——交通输业等方面。在掌握好地理知识的同时,将地理知识与通信、邮电、贸易、旅游等第三产业联系起来进行学*,如:培养学生多种兴趣爱好,多阅读课外书籍,多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资料注入新鲜血液。

  尽管在下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可是与现代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自身尚存在必须的不足,如:在教学工作中课堂语言尚存在*缓,*时考试较少,语言不够生动等问题,这些问题尚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善和完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