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练*2》教学设计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0教材分析:

  这个练*共安排了5道题目:

  1.学用字词句

  这道题目把学*”字词句”与”理解、积累、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练*,使学生对表示颜色的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写钢笔字

  重点把握好“驾、碧、望“这三个字的结构。

  3.读读背背

  八条成语都是以“有”字开头的.,读起来押韵上口有节奏感。

  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该诗语言明白浅显却意味深远。

  4.口语交际

  此项练*的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春游活动。

  5.学写毛笔字

  本次的练*是“撇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清明》。

  2.说话练*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学*并灵活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自读短文,用“”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交流找出的词语。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

  5.指导朗读例文。

  6.回忆我们生活或学*中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7.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一句话。

  8.自读教材所给的那段话,填空。

  9.讨论交流: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

  10.指导学生朗读。

  11.齐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描写“驾”。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进行辅导,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练字。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3练*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

  2、背诵古诗《清明》

  (1)指名读题目。

  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传统*俗中在清明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学生自己试着读古诗

  (3)学*古诗

  ①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去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③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读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④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4)练*

  学生自读,自背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撇折)

  (3)指导书写“撇折”

  “东”的撇折写时要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会”的撇折与“东”略有不同: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顺势变挑。

  (4)学生练*描写“撇折”

  (5)指导书写“东”和“会”

  3、练*

  第三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1)读懂题目,知道这个题目提出的要求。

  (2)分组讨论,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那些活动,春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长汇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

  (4)每位同学自由练说

  (5)同桌相互练说

  3、练*

  (1)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和指导。

《练*2》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感悟何其芳的歌颂生活、建设生活、享受生活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要求:(1)快乐的指数不高的原因是什么?(2)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或别人时怎样能够获得快乐呢?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令人难忘的事》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令你难忘的事》*作讲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作

  (一)先让优秀*作的主人读*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2》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复*巩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子的意思;能变换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写句子;能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

  3、会使用书名号,能给句子加上书名号。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练*第一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组填写一行,进行竞赛。

  ○集体讨论。

  2、练*第二题。

  ○读题,明确适当的词都是起修饰、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写。

  ○指名说说自己填的词,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3、练*第三题。

  ○回忆。我们本单元学的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是怎样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头练*。

  ○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4、练*第四题。

  ○读题,明确要求。

  (1)读例句,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强调了什么?(地点)

  ○集体讨论第一句。

  ○自己独立改写第二、三句。

  ○集体讨论,订正。

  第二句:在公园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岛湖上,我们乘坐汽艇游览。

  5、完成课堂作业:第14题。

  第二课时

  1、练*第五题。

  ○复*第五课中有书名号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上要用书名号。

  ○自己给句子加书名号。

  少年报、儿童时代、*少年先锋队队歌、宿新市徐公店这几个词要加书名号。

  2、练*第六题。

  ○请你做小医生,给他们找找毛病在哪儿?并给他们治疗。

  ○反馈

  3、练*第七题。

  ○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问题。

  ○集体讨论思考题。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抬头可见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写出了多。

  从鹅毛般的、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练*2》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2》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练*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写“口、巨”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2》教学设计1

  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70教材分析:

  这个练*共安排了5道题目:

  1.学用字词句

  这道题目把学*”字词句”与”理解、积累、运用“巧妙地结合起来进行练*,使学生对表示颜色的词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写钢笔字

  重点把握好“驾、碧、望“这三个字的结构。

  3.读读背背

  八条成语都是以“有”字开头的.,读起来押韵上口有节奏感。

  古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是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该诗语言明白浅显却意味深远。

  4.口语交际

  此项练*的话题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春游活动。

  5.学写毛笔字

  本次的练*是“撇折”。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好钢笔字,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清明》。

  2.说话练*和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学*并灵活运用表示颜色的词语,口语交际。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部分(学用字词句)

  1.自读短文,用“”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交流找出的词语。

  3.指名朗读,边读边想象天空的美丽。

  4.去掉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朗读,体会其作用。

  5.指导朗读例文。

  6.回忆我们生活或学*中积累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7.用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说一句话。

  8.自读教材所给的那段话,填空。

  9.讨论交流:为什么填这些颜色的词合适?

  10.指导学生朗读。

  11.齐读。

  二、教学第二部分(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驾”,“碧”,“望”这三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到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驾”。

  ①出示“驾”,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写“驾”字,提醒学生注意,上分下合,但上面不能分得太开。

  ③学生练*描写“驾”。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碧”和“望”字。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

  3.练*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个别进行辅导,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力练字。教师要注意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学生书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部分(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审题

  (2)指导

  ①学生自读八条成语

  ②教师范读

  ③学生自由读

  ④理解八个成语的意思

  (有难度的教师给予讲解)

  (3练*

  ①学生自由练读

  ②同桌练*背诵

  (4)反馈

  ①集体齐背

  ②指名背

  2、背诵古诗《清明》

  (1)指名读题目。

  师生谈话:你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在*传统*俗中在清明节人们一般会做什么呢?

  (2)学生自己试着读古诗

  (3)学*古诗

  ①读诗的前两句,讨论:在清明节人们都要去凭吊死去的亲友。诗人此时走在路上,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的前两句,读出诗人哀伤苦闷的心情。

  ③于是诗人想到用酒来排解此时的忧愁,可是,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恰巧遇到一位放牛归来的小牧童。诗人会问他什么,他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读读诗的后两句,结合插图说一说。

  ④看到远处飘扬的杏花酒家的招牌,诗人的心情又会发生什么变化?请你通过感情朗读表现出来。

  (4)练*

  学生自读,自背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四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2)出示卡片,让学生说出笔画的名称(撇折)

  (3)指导书写“撇折”

  “东”的撇折写时要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顿笔回锋收笔。“会”的撇折与“东”略有不同:藏锋起笔,向左撇出,至折出笔锋向右横出顺势变挑。

  (4)学生练*描写“撇折”

  (5)指导书写“东”和“会”

  3、练*

  第三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1.审题

  2.指导

  (1)读懂题目,知道这个题目提出的要求。

  (2)分组讨论,这次春游去哪儿,可以安排那些活动,春游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3)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小组长汇报,做到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当。

  (4)每位同学自由练说

  (5)同桌相互练说

  3、练*

  (1)小组里选出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对说得有问题的同学给予纠正和指导。

《练*2》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感悟何其芳的歌颂生活、建设生活、享受生活的诗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设计快乐指数的调查问卷,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快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有关何其芳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名言。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生活是多么广阔》

  师:谁读过何其芳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何其芳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生活是多么广阔》,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歌颂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抒发作者对新生活和对未来的信心。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何其芳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生活是多么广阔》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一个人怎样才能获得快乐?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词语表达出来。

  生:开始谈自己是否快乐的情况。

  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调查问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报告写好。

  生:小组内做调查并写报告。

  生:汇报统计好的调查数据。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快乐的源泉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要求:(1)快乐的指数不高的原因是什么?(2)今后要采取哪些措施?(3)当你无力改变周围的环境或别人时怎样能够获得快乐呢?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快乐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令人难忘的事》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生活中常常遇见这样那样的事,有时让你欢愉,有时让你痛苦,有时让你消沉,有时让你充满信心……选择一件令你难忘的事,完成一篇*作。

  提问:你遇见过什么样的事?

  生:交流讲述自己难忘的事。

  师:同学们经历的事情很多,可以回忆童年趣事,也可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情趣,引导学生再现美好的事物,或许是带来快乐的一部书籍,或许是体验成功的一次竞赛,或是让人心旷神怡的一处美景。

  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举例来说明。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往事,为下一步的准备素材作铺垫。)

  二、一起读要求。

  想不想写一写令你难忘的事?一起读读本次*作的要求吧。

  1、令人难忘的事。

  2、题目要有新意。

  3、要把事情写具体,细腻。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真实生活写照,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认真修改*作。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三、帮你快构思。

  1、抓典型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四、例文引航。

  读几篇例文,拓展学生的思路。

  板书设计:令你难忘的事

  1、抓典型人物或事例

  2、抓特点,生动描述。

  3、积极交流,认真修改。

  《令你难忘的事》*作讲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这次作文讲评,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衡量自己的作文和他人的作文。

  难点:运用修改作文的具体方法修改自己的*作,评议他人的作文。

  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作文讲评课。上次我们写的《令你难忘的事》*作,班上优良差各等文都有。老师从大家的*作中选出三篇。我们以这三篇作文为例,大家进行讨论评议。

  一、回顾奠基础

  1、《令你难忘的事》这篇*作要求是什么?

  2、什么样的作文是好作文?换句话说好作文的标准是什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说,教师适时板书好作文的标准)

  二、评议再提高

  (教师先将要评议的作文印好,人手一份)

  1、先评优秀*作

  (一)先让优秀*作的主人读*作,其他同学边看边听并且用好作文的标准来衡量。

  (二)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组代表归纳全班评议的意见班上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把作文的优点说尽,并指出不足)

  2、再评议中差作文

  (一)教师从这篇*作中选一段话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不具体和语句有毛病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二)教师再从差的*作中选一段话也出示在大屏幕上。

  对这段话表达意思不清楚和用词不准确的地方让学生修改。

  3、综合以上好中差的*作的对比分析,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次作文中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三、修改再创新:按修改*作要领修改自己的*作

  四、总结

  今天我们这节讲评课上得非常好,使我们师生深受教育。这不仅是一节作文讲评课,也是一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其实,作文和做人是一致的,有了高的认识,好的行为才能写出好的作文。

《练*2》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复*巩固音序查字法。

  2、初步学会缩写句子,抓住句子的主要意思,理解长句子的意思;能变换句子中附加成分的位置,改写句子;能修改搭配不当的句子。

  3、会使用书名号,能给句子加上书名号。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练*第一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回忆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每一大组填写一行,进行竞赛。

  ○集体讨论。

  2、练*第二题。

  ○读题,明确适当的词都是起修饰、形容作用的。

  ○自行填写。

  ○指名说说自己填的词,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

  3、练*第三题。

  ○回忆。我们本单元学的读懂长句子的步骤是怎样的?

  ○用上述句式先口头练*。

  ○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4、练*第四题。

  ○读题,明确要求。

  (1)读例句,说说两句话有什么不同?

  (2)修改后句子的意思有没有变?强调了什么?(地点)

  ○集体讨论第一句。

  ○自己独立改写第二、三句。

  ○集体讨论,订正。

  第二句:在公园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追逐玩耍。

  第三句:在千岛湖上,我们乘坐汽艇游览。

  5、完成课堂作业:第14题。

  第二课时

  1、练*第五题。

  ○复*第五课中有书名号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上要用书名号。

  ○自己给句子加书名号。

  少年报、儿童时代、*少年先锋队队歌、宿新市徐公店这几个词要加书名号。

  2、练*第六题。

  ○请你做小医生,给他们找找毛病在哪儿?并给他们治疗。

  ○反馈

  3、练*第七题。

  ○自由读短文,思考短文后面的问题。

  ○集体讨论思考题。

  (1)小院的景色是迷人的,文中第二句话概括了这个特点。

  (2)抬头可见的是快要成熟的葡萄。一串串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写出了多。

  从鹅毛般的、纷纷扬扬、给万物披上了银装可以看出雪下得很大。

《练*2》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练*2》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练*6》

  第一课时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能流利介绍自己的小制作;学写毛笔字,写好笔画“折”。

  一、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3)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二、书法指导

  1、交代本次练*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的笔画:横折、竖折

  (2)练写“横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竖横连写的复合笔画,起笔方法同“竖”,下行时略向右收,至“折”处微微提笔向左,旋即蹲锋右行,右靠笔画时,即提起收笔。

  C、学生练*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学生练*写“口、巨”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练*7》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7》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

  (3)练*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

  (1)学生练*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

  (1)学生分组练*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2、指导

  3、练*

  学生自己练*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馈

  指名说说,每句话补充的内容,表扬说的正确、说的与众不同、说的有创意的同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病?

  (2)说一说词序混乱的毛病,应怎么样改?

  3、练*

  (1)让学生用读、想、调的方法练*修改第(1)(2)(3)句。

  (2)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逐题汇报修改的情况,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做一个对比,体会改后的句子的正确,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将正确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镀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难理解的成语,教师给于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一、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学生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二、以画促写,唤起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

  “这些象形字你能工整、规范地填在图旁的田字格内吗?”“能。”学生的回答一致。由于这是一幅文字画,学生在书写汉字时非常认真,生怕影响了整个文字画的优美,写时一边写一边感受象形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三、以画改画,发展学生想像思维能力。

  师:这幅文字画中有哪些景物?

  生1:有山有水。

  生2:有鱼有船。

  生3:有高飞的小鸟,有高大的树木。

  …………

  师:谁能把这些景物有顺序地排一排?可以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排,也可按从下到上的顺序排。

  生思考。

  师: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生1:我把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小鸟在空中飞翔。

  生2:远处有起伏的山峰,山上种着树,山下有石头。

  生3:*处有小河,河面上有船,河里有小鱼。

  此项训练是让学生感受字义组合与事物之间天然联系的过程,一方面发展了学生的想像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学生画想象画作了铺垫。

  师:把这幅画改画成风景画,再涂上颜色就更美了,你们想不想自己画画?

  生动笔画画,个个兴趣盎然。

  四、借画说话,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师:小朋友手上的风景画都画好了,你感到这幅画美吗?结合自己的作品把你感受到的美说给大家听听好吗?

  先让小朋友四人小组交流,再选几位在全班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表达出来。

  生1:我的画上是蓝蓝的天空挂着一个火红的太阳,蓝天下小鸟自由地飞翔,小河里的水“哗哗”地流着,水清鱼自见。

  师:这位小朋友把“经典自助餐”里学到的知识用上来了,多好哇。

  生2:我的画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山上有一片树林,太阳从山后渐渐落下去了,山脚下有一条小河,鱼儿在快活地游来游去,真是山清水秀啊。

  师:把学到的成语用上来了,真不简单。

  生3:我的画上还有比他们更美的地方,一个小朋友划着小船在碧绿的河水中荡呀、荡呀,正在欣赏*的风景呢。

  师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用自己灵巧的双手把文字画改画成了彩色的风景画,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

  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语文与生活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练*4》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

  (1)学生练*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即将学*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的故事,让学生走*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惯。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XX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练*7》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7》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要求:

  按笔顺书写、形*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空、把句子补充完整、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胀”、“贼”、“舅”3个字。

  (2)学生自己观察每个字的笔顺,指名说说关键偏旁“长、戎、臼”并练*。

  (3)练*按笔顺书写。

  (4)反馈写字情况,表扬写得正确的同学,帮助写得错误的同学。

  3、练*。

  (1)学生练*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纠正强化练*。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要求。

  (2)让学生说说着一题应这样练*。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三组形*字,注意读正确。

  (2)分组引导边读边比较音、形、义的异同。

  3、练*

  (1)学生分组练*口头组词,根据组词,进一步引导区别三组字的异同,特别是“形、型”的区别。

  (2)选择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里。

  (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所组的`词语。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引导学生回忆两句话所在的课文,背一背有关的句段。

  (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同座位再交流填写的情况。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边读边想象句子描绘的图景,领悟所填词的意思。

  (4)让学生谈一谈读句子时脑海中所浮现的画面。

  (5)再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课堂作业

  1、用三组形*字分别组词。

  2、抄写填好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要求

  2、指导

  3、练*

  学生自己练*口述地(2)(3)(3)句的答案。

  4、反馈

  指名说说,每句话补充的内容,表扬说的正确、说的与众不同、说的有创意的同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说说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例句,想一想例句有什么毛病?

  (2)说一说词序混乱的毛病,应怎么样改?

  3、练*

  (1)让学生用读、想、调的方法练*修改第(1)(2)(3)句。

  (2)教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逐题汇报修改的情况,并将修改后的句子与原句做一个对比,体会改后的句子的正确,反复朗读修改后的句子。

  (2)同座位互相修改。

  (3)将正确的句子在本子上抄写一遍。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镀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难理解的成语,教师给于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一、画中识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境,出示自制的投影片,按照“图形————初文————正楷字”的过程演示汉字的变化过程,看着形象生动的“小电影”学*,学生学*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每当优美的文字画展示在小朋友们面前时,请他们思考图上画的是什么?是哪个字?有的汉字笔画较多,从幻灯片上学生不能马上联想到字形,就由具体的图画一步一步地过渡到抽象的汉字,把难点一点一点地分解降低。如“燕’’字的教学是难点,我首先出示彩色燕的幻灯片,“燕’’的外形用粗线勾出,使学生思维定在“燕’’字上;第二步出示“燕’’的'象形字,使学生了解到字是根据“燕’’的形状来的;第三步出现对汉字“燕’’的分析(燕头、燕身、燕尾),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强化了字形。

  二、以画促写,唤起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

  “这些象形字你能工整、规范地填在图旁的田字格内吗?”“能。”学生的回答一致。由于这是一幅文字画,学生在书写汉字时非常认真,生怕影响了整个文字画的优美,写时一边写一边感受象形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练*》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学内容:

  完成练*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练*2》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练*6》教学设计优选【5】篇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共有6道题,分别进行了字、词、句、阅读的训练。 第1、 2两题是字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辨析音形相*、意思不同、易混淆的字,正确地连字组词,认识一字多义的现象,依据不同语言环境给多义字据词定义。这样的训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基础好的班级,教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侧重规律的指导。 第3、4、5题是词句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正确辨析意思相*、使用时极易混淆的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选词填空,遣词造句,按例句揭示的规律,用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前的方法改写句子。懂得省略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选词填空虽然常练,但仍应重视,因为这是学生经常遇到且经常不能把握的学*内容。后两题是本册新知识点,应该学扎实。 第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1、 会区别8组形*、音*字的字义和用法。给热字据词定义。 2、 会区别2组近义词的意义,选词填空,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3、 学会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到句子的前面,仿写句子;懂得省略号的三种用法。 4、 会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会给热字据词定义;恰当地组织语文字、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

  《新华字典》,投影仪,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5、6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第5题。

  (1) 教师指点。举例说明少略号的三种用法。例子可在关关课文中找。

  (2) 学生练*。先读读省略号的三种用法和3个句子,根据教师举例指点的方法完成作业,在括号里写上省略号3种用法的序号。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学过的课文里再找一些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分别标明省略号的作用。

  (3) 交流反馈,小卡片出示正确答案。

  2指导练*第6题。

  (1) 说说题目的意思。明确这个题目是要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学会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2) 一读课文,完成第(1)题。让学生先带着这个问题分别用 划出可用以回答谢①、②两个问题的语句,然后做作业。

  (3) 再读课文,先想想第(1)题两个小题的答案,再试着连接组织语句(可以用语句连接法和词语组接法分别试着说说),完成第(2)题作业。

  (4) 交流反馈。

  通过评讲,出示正确答案:

  (1)①朱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有时还会说话。②我回答提问大心慌时,朱老师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看了朱老师的眼睛,我胆子大了,说话声音也响了。

  (2)朱老师的眼睛有时会说话,我回答提头号心慌时,她向我投来鼓励的目光,使我胆子大了,说话声音也响了。 (3) 爱动脑筋的同学可以思考一下,第(1)题的两个问题是根据什么提出来的呢?所以,我们还要学会提问这样才能真正掌屋整理问题答案归纳主要内容这一方法。

  1、 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 能区别形*字;能正确地搭配指定的词语。

  3、 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用“必将”和“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造句。

  4、 能给古诗填写诗句。

  5、 能阅读用并列段式写的一段话,说出短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电的用处的。

  二、教学过程

  1、 教学第一题

  答案:翻(滚)、(巨)石、富(饶)、海(滩)、威(武)、山(崖)。

  2、 教学第二题

  先让学生读准字音,再让学生说说上下两个字的区别在哪里,打算怎么样记住他们。

  3、 教学第三题

  正确地搭配词语,训练学生的预感。

  A、 自己做练*

  B、 师生一起分析答案

  4、 教学第四题

  要求补充的`内容要合乎情理。

  5、 教学第五题

  A、“必将”是指事物一定将要怎样发展变化。

  B、用“各种各样……多得数也数不清”造句时,要注意句子所叙述的事物是各种各样的,而数量上又是多得数也数不清的。

  6、 教学第六题

  要求为两首古诗补写上第2、4句。

  7、 教学第七题

  让学生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读懂并列段式段落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

  教学目标

  1.能区别多音字的不同读音,能改正句子中的错别字。

  2.能写出表示流水、刮风、下雨等声音的词语,能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3.能把用“可是”作转折的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4.能给句子正确地加上冒号和引号。

  5.能有感情地朗读短文,并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复述短文的内容。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学*第1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

  (2)学生按拼音读准音节,

  (3)根据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

  (4)用不同的读音去组词。

  二、指导学*第2题。

  (1)审题,弄懂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改正错别字。)

  (2)先指导学生明确题意后,让学生自己去识别错别字,再说说为什么说这些是错别字,正确的应该怎么写,最后写下来。

  (3)将错别字与改正确的字组词。

  三、指导学*第3题。

  (1)学生先读题,然后说说可以填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2)矫正后再写下来。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

  四、指导学*第4题。

  (1)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给句子加上冒号和引号。)

  (2)复*冒号和引号的使用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

  (4)抽查部分学生,交流后矫正。

  五、指导学*第5题。

  (1)审题,弄清题目的意思。(要求在句子中找出反义词。)

  (2)让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基础上,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并说说理由

  六课堂作业 。

  (1)完成上述作业 ,写到练*本上。

  第二课时

  一、总结上一节课的练*情况,提出本堂学*要求。

  二、指导学*第六题。

  (1)自己读这一段话,说说这段话共有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独立思考这段话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第几句到第几句写的是同一方面的意思。

  (3)讨论交流后再写下来。

  三、指导学*第7题。

  (1)读通短文,了解短文后面的要求。

  (2)练*有感情地朗读。

  (3)练*按事情发展顺序说出短文内容。

  (3)复述时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但主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不能背讲课文。

  四、在练*本上完成练*。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在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出发,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究了每个词语不同读音的意思,从而提高学生学*词语、运用词语的效果,拓展了学生学*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教学目标:

  1、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诗文,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文的意思,读出诗的节奏。

  3、写好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5、学写毛笔字。教学重点认识倒顺词的特点,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教学难点:练*口语交际,锻炼听话能力、复述能力、讲述能力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语文与生活

  1、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朗读相声片段 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相声片段。 了解倒顺词的特点。

  2、积累与整合自由读六组词语指名读,说一说这六个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归纳一下:演讲讲演、样式式样、代替替代的意思相同,另外三组的意思不同。明白倒顺词的意思有的不同,有的相同。让学生再举出意思相同、意思不同的例子。

  3、应用与拓展 根据上面补充的内容,练*把补充的倒顺词,加入到相声片段里续说。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蕴藏着无穷的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处处留意生活,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二、诵读与欣赏这是汉高祖刘邦在称帝后第七年返回故乡时所作,刘邦作为马上得天下的开国君主,《大风歌》正是他英雄本色的`显露。自由读范读,注意诗歌的停顿指名读,读出诗的节奏理解诗歌的内容讲解:兮是古时候表示语气的词,相当于现在的啊自由练读,小组合作,边读边体会诗歌的抑扬顿挫,做到熟读成诵。全班朗读比赛集体评议、交流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感情三、写好钢笔字本次练*的内容是《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中的一句话学生练*有感情朗读,激发学生描练兴趣。让学生整体观察、欣赏、感知这几行字提示注意点:要从字的布局、大小、形状去观察、揣摩,感受匀称美。指导学生按行书的运笔方法描练评议:同桌互相比一比,哪个描练的字漂亮。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谈话导入 我们在*时的阅读中学*了不少名言。可以互相交流一下,你最喜欢哪句名言?这句名言给了你哪些启发?

  (二)学生讨论交流 师创设情境。

  1、 学生讨论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2、 引导学生观察书中插图。

  3、 指生交流,并说出自己从这则名言中所受的教益和启示。

  4、 学生评议。

  5、 师总结。

  (三)指导学生做书签。 适当加一些图案,起到一个美化作用。

  (四)总结。

  二、学写毛笔字本次练*写左右结构、中间大或中间小的字,例字是撒、鞭。讲解:这类字比较特殊,属于左窄右宽型,右边实际上又是左右结构,*时我们都把这类字分为左中或结构。学生练写

  教学要求:

  1.认识表示天气的几种图标,会看天气预报。

  2.照样子,练写铅笔字。

  3.熟记四条成语和古诗《长歌行》。

  4.知道所收集标志的意思。

  5.会和生病的老师进行口语交际。

  重点难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