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练*三》教学设计1

  练*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卡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联系一中的第1题。

  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处事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考虑题目数量不够,增加题目。

  (1)20×20 30×50 12×30 40×7

  (2)15×30 25×40 16×50 80×15

  2、补充计算。

  (1)28×24 (2)42×35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板演;

  提问算式意义。关注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计算中每一层的含义。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肯定学生的学*态度,表扬多种算法带来的新思维。

  3、用竖式计算。

  1 8 5 2 6 3

  ×2 3 ×4 1 ×4 2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

  二、专项练*

  1、练*一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

  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

  2、练*一的第6题。

  这是一道数学趣味题,同样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策略意识。

  解决过程: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开锁的钥匙,用连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老师:看谁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快找出来。

  (4)汇报结果。

  3、练*一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

  三、巩固练*

  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一的第3、4、5题,第8、9题。

  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

  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第9题,共有3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与“口算”对应的练*。

  五、板书设计(略)

《练*三》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时的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练*三》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叙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唱词听。(培养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学生对学唱戏曲的难度的认识正好导入第三部分教学)

  3、教学第三部分。

  (1)知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言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作适当拓展说话训练。例如学*中相似的情形,生活中敢看节目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背诵这些谚语。

  4、作业:

  抄写谚语,默写谚语。

《练*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

  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复*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七”的第8题。

  谈话:你瞧,*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50分)

  2、完成教材“练*七”的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练*七”的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练*三》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3页练*十五的第7-9、11—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练*课。在上一节课里,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把学*内容适当的记录下来。

  1、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例:30×5 200×3

  怎样能又准又快地计算?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末尾的“0”。)

  口算练*:出示卡片,开火车算,大家判断;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难度:一人出题,一人算; 口算后针对学生情况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开火车、两人分工的游戏,同学们都能够又快又准的'算出来,真棒!

  2、估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生:忘记*似数、忘写约等号。

  师:把两位数、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

  例:108×3 ≈300 303×2≈600

  让学生互说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练*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基本练*: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练*十五第8题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练*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析。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识和能力。)

  综合练*

  1、练*十五第11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2、练*十五第1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设计意图:在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调动优等生的学*积极性,发展其能力,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轻松过关。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xx×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灵活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进行个别指导。)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设计意图:注意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

《练*三》教学设计1

  练*目标

  1、进一步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口算卡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联系一中的第1题。

  教师运用口算卡片处事题目,要求学生直接回答算式计算结果。回答时,要求语言表达完整。

  考虑题目数量不够,增加题目。

  (1)20×20 30×50 12×30 40×7

  (2)15×30 25×40 16×50 80×15

  2、补充计算。

  (1)28×24 (2)42×35

  要求: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讨论;

  选取部分学生板演;

  提问算式意义。关注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理解计算中每一层的含义。

  然后,教师进行小结。肯定学生的学*态度,表扬多种算法带来的新思维。

  3、用竖式计算。

  1 8 5 2 6 3

  ×2 3 ×4 1 ×4 2

  要求:

  1)学生独立完成,请3人上台板演;

  2)同桌之间互相检查。

  3)教师讲评,及时纠正错误。

  4)提问学生,计算过程的注意点。

  二、专项练*

  1、练*一的第2题。

  “选数填空”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其目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策略意识。

  学生自己先填写,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策略。

  归纳出:把题中各数的0先暂时省略,再来进行选数填空,最后再补上0。

  最后,汇报结果。全班进行订正。

  2、练*一的第6题。

  这是一道数学趣味题,同样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策略意识。

  解决过程:

  (1)首先,让学生明白题目的具体情境,懂得要解决什么问题。

  (2)要求找到能打开开锁的钥匙,用连线与万宝箱连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老师:看谁用最简便的方法,最快找出来。

  (4)汇报结果。

  3、练*一的第7题。

  这是一道判断题,同样引导学生不必计算,运用估算进行判断,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策略:把因数进行取舍成整十数,然后把结果进行比较。如54×24=4526(错),想:把54看成60,24看成30,60×30=1800,正确结果应该小于1800。

  三、巩固练*

  课内外作业。

  课文练*一的第3、4、5题,第8、9题。

  第3题:主要是时与分的单位换算,这一问题学生在上一节课已经遇到,没有困难。

  第4、5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8题,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决方法:一是先计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一共有多少箱,再算它们一共有多少瓶;二是先算出苹果汁与橘子汁分别有几瓶,再算出它们一共有多少瓶。这两种算法都可以,且不要求学生列综合算式。

  第9题,共有3个小问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启发学生想一想:今后碰到类似的要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黑板的选用作业。

  四、作业设计

  “五星级”对应的练*。与“口算”对应的练*。

  五、板书设计(略)

《练*三》教学设计2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书写“区、臣、医”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诗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播放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唤起学生对歌曲的记忆。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再次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VCD。

  6、学生试着吟唱歌曲。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1)笔顺。 (2)外框的形状要写得上窄下宽,底边要*稳。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在田字格内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①请三位同学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注意观察、评析。 ②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③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性练*。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或根据已学的课文、了解的人物来理解,如“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的课文《少年王勃》;或根据著名人物的故事来加深印象,如理解“力透纸背”时可举怀素写字的例子;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造造句子,学会运用;或让学生根据*日里的课外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如“风华正茂、出类拔萃”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同学们,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鼓励学生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时的学*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某个角色,既可示范,也拉*了师生间的距离。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老师创设几个情境,让学生讨论。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6、学生在大字本上书写。

《练*三》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3、读背《幸福》,通过和叙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4、练*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书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

  (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唱词听。(培养兴趣)

  (2)引导学生来学唱。(学生对学唱戏曲的难度的认识正好导入第三部分教学)

  3、教学第三部分。

  (1)知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言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作适当拓展说话训练。例如学*中相似的情形,生活中敢看节目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3)背诵这些谚语。

  4、作业:

  抄写谚语,默写谚语。

《练*三》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通过练*,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感受*移和旋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会用所学的图形拼出图案,培养欣赏美的能力。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感受图形自身蕴含的丰富的形态美。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打开思路进行创作。

  教法:

  谈话法。谈话讲解,通过语言引导学生学*知识,适当点拨,突出重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再现,复*引入

  1、谈话: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小结并过渡:这一单元,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老师收集了一些生活中的运动现象,你能说说哪些是*移,哪些是旋转吗?(课件出示“练*七”第7题。)

  学生自己判断,指名汇报,逐个说出自己是怎样判断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1、完成教材“练*七”的第8题。

  谈话:你瞧,*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可真广,刚才同学们说钟面上指针的运动是旋转,老师这里有一个钟面,你能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之间吗?

  课件出示3个钟面图。

  分针走到“3”的时候是几分?(15分)

  分针走到“1”的时候是几分?(5分)

  分针走到“10”的时候是几分?(50分)

  2、完成教材“练*七”的第6题。

  谈话:明明用这些图形通过*移拼成一个火箭的图形。(课件出示图形)

  请你猜猜下面的四幅图中哪幅是明明拼的?为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明确*移是直线运动的,只有第2幅图是由所有图形*移而成,所以应该是第2幅。

  3、完成教材“练*七”的第13题。

  谈话:同学们爱照镜子吗?把脸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和这边一样的图像,小明把这个图形对着镜子,镜子里面出现了另一半,(课件演示),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蝴蝶)

  你有什么发现?

  教师小结:照镜子时,镜子外的是物体和镜子内的成像前后、上下。

《练*三》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第73页练*十五的第7-9、11—12题。

  教学目标:

  1、复*乘法估算的方法,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教学重点:

  口算乘法和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估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练*课。在上一节课里,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呢?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把学*内容适当的记录下来。

  1、口算题有什么特点?

  例:30×5 200×3

  怎样能又准又快地计算? 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末尾的“0”。)

  口算练*:出示卡片,开火车算,大家判断;

  60×8 20×9 600×2 90×9

  700×5 200×4 70×7 300×9

  增加难度:一人出题,一人算; 口算后针对学生情况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开火车、两人分工的游戏,同学们都能够又快又准的'算出来,真棒!

  2、估算:你会遇到什么困难吗?

  生:忘记*似数、忘写约等号。

  师:把两位数、三位数看成整十或整百的数。

  例:108×3 ≈300 303×2≈600

  让学生互说估算过程: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回忆再现新授课中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练*做好准备。)

  二、分层练*,强化提高

  基本练*:

  1、口算。

  (1) 10×4 40×6 70×8 300×4 400×5 20×4 60×7 700×3

  (2)练*十五第8题

  2、估算: 49×4 65×9 38×8 54×7 131×4 287×7

  3、完成练*十五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评析。

  (设计意图:为进一步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提高已有的认识和能力。)

  综合练*

  1、练*十五第11题: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几个?

  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交流。

  2、练*十五第12题。

  先由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订正答。

  (设计意图:在保证所有学生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调动优等生的学*积极性,发展其能力,保护好学困生的自信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轻松过关。

  90×6 450-80 500×8 80×6

  200×6+200 200×3 20xx×3 400×5

  2、我能估算。

  49×4 38×8 131×4 287×7

  3、灵活解决问题。

  曹冲称象:大家都知道这个故事,如果我告诉大家曹冲用了8块大石头,每块石头大约有490千克左右,请问大家,这大象大约有多重呢?

  (设计意图:通过检测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可以及时收集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措施或者进行个别指导。)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今天的训练,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口算乘法,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口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

  (设计意图:注意引导学生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兴趣。)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练*5》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2、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学生独立参照例句改写句子,然后相互检查,引导生自己订正。

  二、第6题。

  告诉学生这几句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7题。

  明确题意后,读读练*题中的5个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4、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并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5、学写毛笔字。学*“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2)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3、练*。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论,对打比方准确、生动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讲述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帮助。

  (3)讲述之后,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4、反馈。

  (1)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2)发现写得好的,用展示的方式让大家观摩学*。

  (3)找出学过的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的好处。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说出意思即可,有困难的老师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要写的这三个字,并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2)引导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点”。

  (3)指导书写“料”。

  ①出示“料”,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点”的写法。

  ②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几个点要写得紧凑、匀称。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料”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疼”和“蒸”字。仿写时要看清范字,再动笔写。

  3、练*。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矫正。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②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2、指导。

  (1)同学们,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有不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不能来谈一谈,给你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

  (2)老师这里,也有几则广告,你们想不想看看?

  (3)播放学生熟悉的几则广告短片。

  (4)你们看,这些广告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啊?

  (5)是啊,广告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让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语言必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情节要能吸引人。

  (6)在我们所见过的广告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是哪个?这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3、讨论。

  (1)分组讨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2)每人在小组里说说。

  (3)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4、练*。

  (1)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5、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试着设计广告。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带领学生明确本次毛笔字练*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要写的两个字,并指出这两个字中的主要笔画:横折钩、横折提。

  (2)指导写“为”。

  ①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中,“横折钩”的“横”写得较长,且略往右上方倾斜。为使整个字显得紧凑,顿笔后下折,要往内收,钩不宜太长。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

  ③学生练写“为”。

  (3)指导写“计”。

  ①出示“计”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横折提”的具**置。要让学生知道,“横折提”较短,微微向右上斜,折竖要直,略往左倾,提画宜长一些,但不能影响右边的部分。

  ②教师范写“计”。学生观察“横折提”的写法。

  ③学生练*写“计”。

  3、练*。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练*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描红,教师范写。

  3.练*。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什么,再练*什么。

  2.指导练*。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

  4、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指导评说喜欢影视栏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前先学:

  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 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1)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二、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教学第三部分。

  学生诵读大风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四、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学生练*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背诵。

  2、 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

  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

  (1)学生练*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练*6》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了解词语意思,注意词串之间的联系,明了房间与用具之间的关系。

  2、创设情境,让学生用表示有关用具名称的词语说话,让词语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

  3、写生字卡,能贴在相应的物体上。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掌握一种学*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材分析及设计理念:

  这一课是要让学生建立事物与词语之间的联系,养成在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的*惯;用学过的词语结合自己身边的环境生成语句的练*,也是让词语走进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使用语文。这是很重要的学语文、用语文的途径。如果将实物都搬进课堂,那比较烦琐,也是不现实的,现在,我以校园网为依托,利用多媒体、友好交互等方式,进行集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情境,通过多种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协作讨论,指导学生把学语文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学*客厅

  1、小朋友,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

  2、欢迎你们,看,这就是我家的(客厅),谁来读一读?多种形式读。

  你想去看一看吗?那就跟我来吧!请第一只小蜜蜂来当我们的向导,带我们进入。你们看,这客厅里的东西还真多呢,你只要点击什么,它就会跳出它的名字,我们来读一读,你们也可以这样自己看一看,读一读,开始吧。(门锁、门铃、沙发、茶几、电视、屏风)

  3、你们喜欢我家的客厅吗?相信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会更喜欢的。你们看,这是一张沙发,松松的,软软的,躺在上面多舒服呀!每天回家我总要躺在上面休息一会儿,你们喜欢它吗?谁来读好它。

  谁愿意来当一回我家的小主人,给大家介绍一下其他的东西呢?(同时多媒体出示有拼音的字词)同时奖励礼物5组。

  (评析:由参观老师的客厅导入,看一看,点一点,读一读,学生通过操作自由学*,寓教于乐。并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介绍一下客厅,由词到句,培养说话能力。)

  4、你们想看看你们的奖品是什么?快点打开它,和同组的小朋友一起分享一下。哦,原来是一些字宝宝呀,天热了,这些字宝宝把小帽子脱掉了,你还认识他们吗?小小组快点读一读吧!读得真认真呀!哪一组愿意开火车领大家读?

  5、这些字宝宝可真调皮,玩着玩着就迷路了,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你们看(演示拖动字宝宝放入相应的位置,如拖对会出示声音“谢谢”,如拖错则会回到原来的位置)请小朋友先返回,让第二只小蜜蜂领我们进入。

  (评析:借用字宝宝这一可爱的形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以校园网为依托,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活跃了身心,又掌握了知识。)

  二、健身房里玩一玩

  小朋友学得真棒,我要带你们一起到我家的健身房里轻松一下吧,不过,你要先读准它们的名字,你们看,这是(跑步机),怎么跑的?这是(杠铃),这个词很难读的,谁也能读好?谁来举举看,这又是什么呢?(划船器),谁来做做看,做得真象,让我们一起来运动运动吧!(音乐)

  跑步机,跑起来,握紧手,一二一,一二一……加快速度跑起来,一二一,一二一……

  举杠铃,举起来,起,落,起,落,加把劲,举起来……

  划船器,划呀划,左一下,右一下,划起来……

  小朋友,锻炼得开心吗?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许多健身器材也来到了我们的家庭。如果我们坚持锻炼,我们的身体呀,一定会炼得棒棒的。

  (评析:好动好玩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做一些适当的游戏,调整学生的心理现象,我安排这一健身房,小朋友们随着音乐边唱边跳。生动有趣的游戏既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又让学生学到了几个新词,有效地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和学*主动性,让他们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

  三、布置卧室,介绍交流

  1、刚才小朋友参观了我家的客厅和健身房,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不过,很遗憾,我们家小妹妹的(卧室)还没布置好呢?我呢已经买了好多东西,不知道你认不认识他们,小朋友先返回,请第三只小蜜蜂带我们去认一认吧?赶快认一认。(枕头、被子、电脑、台灯、书橱、玩具、衣架、花瓶)

  2、你认识他们吗?如果他读准了他的名字,我们就跟着他读一读,开双轨车(同时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我们一起念一念他们的名字。

  3、我呀,看到这么多东西,都不知道怎么布置了,你能帮帮我的忙吗?为了能布置得更漂亮,电脑博士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些好东西,你们看,有(空调、窗帘、书桌、椅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布置这个卧室,赶快动手吧!等会还可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4、学生自由操作,练*说话。

  5、交流:你介绍得可真棒呀!如果能按一定的顺序就更好了。

  你考虑得真周到呀!

  你们真是一群既聪明又勇敢的孩子,沈老师为你们鼓掌,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们成立一个小喇叭队,给你们每人一个机会,把你布置的卧室介绍给你的好朋友听,介绍给沈老师听,勇敢的小朋友还可以介绍给客人老师听,让客人老师帮助你说得更好呢!让我们比一比,谁的胆子大,声音响,说得好!

  (评析: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注重课内课外延伸。重视教学要来自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此时,我为学生校园网中提供了一个“布置小妹妹的房间”这一生活情境,请求孩子们帮助,一下子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布置好房间,介绍给大家听,还能让大家给你补充,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生字,抄写字卡

  1、指导书写“橱、卧、瓶”

  说的真好!你们还想把它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让他们也来认识这些字吗?我有一个好办法:你可以把他们抄写在卡片上,回家后贴在相应的地方。到时,你就是小老师啦!

  不过,这些字中有几个字比较难写,(出示词语),比如说“橱、卧、瓶、脑”等,你有信心写好它们吗?我们先一起来学这个“橱”字,电脑显示笔顺,学生书空。小朋友,你们看,这些红色的字都比较难,不过,你可不要着急,电脑博士可是个热心的人,他会帮助你的,你只要点击这些红色的字,他就会教你的。先自己学一学,用手写一写。学会了就可以在卡片上漂漂亮亮地写下来了。

  2、学生自己书写。

  3、小朋友,回去以后,我们可以把这些词语卡片贴在家里相应的地方,经常看看读读认认,这样我们就能牢牢地记住它们啦!不过,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好多好多这里没有的东西呢,不认识,不会写怎么办?……对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来认识更多的字。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一同学*教难的字,突破了难点,给学生一个拐杖,接着让学生在电脑上自主学*较容易的字,并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多种识字的方法,符合新课程生活中学语文的要求。)

  教后反思

  1、生活与语文相融

  本节课来自生活又回归生活,一开始,就把课堂内容的视角投向生活。由“你们想到沈老师家去做客吗?”激起孩子的学*兴趣,从点一点鼠标,看一看动画,读一读名字,很快就学会了一些新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身临其境,当一回小主人,来给大家介绍客厅,由词到句,学生的说话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提高。整堂课就是一个参观老师家的过程,也融合了一个学*的过程。既而的健身房符合现代生活的趋势,也让孩子增长了见识,同时亲身体验了玩“跑步机、划船器……”的乐趣,学得开心,学得快乐。而最后,我让孩子争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布置小房间,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中我看到了孩子个性化的设计,看到了孩子介绍自己的设计头头是道,看到了孩子是了不起的。我没有让课堂内容结束在下课的铃声中,而是让他们学会认字的方法,带着使命离开课堂,让孩子在课后继续把课上的内容化作更实在的行动,在生活中认字,认识更多的字。这样的课堂又回到了生活。

  2、网络和语文结合

  利用多媒体“人——机”互动的学*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想象中获知,又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媒体展现的内容进行说话练*,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

  教学目的:

  1、积累关于生活感悟的名言;

  2、学*、感悟沈杰的散文诗歌《欣赏自己》,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3、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通过让孩子们体会“这一刻,我想对你说”,从而唤起学生对小学生活的留恋,培养学生发现美,体验情感的能力。

  4、练*多选一的*作方式,为多种作文方式的选择打基础。

  教学重难点:

  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有关沈杰的诗、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学*《欣赏自己》

  师:谁读过沈杰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沈杰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欣赏自己》,引导学生读。

  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也可以试着像例文一样,用一两句富有哲理的话总结自己的感悟。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师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感情。

  设计意图:在交流沈杰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自己的自信。

  二、作业

  读、背《欣赏自己》这首诗。

  第二课时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练*3》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剧情领会唱词的弦外之音,了解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教学难点: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京剧是*的国粹,而现代京剧在对传统京剧进行变革的基础上,更讲究唱词的优美和内涵。

  (2)(教师放录音)教师要求学生对照题中唱词来听。

  (3)教师简介《红灯记》的剧情。

  (可以出示一些剧照)重点把这段唱词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4)学生再认真看唱词,了解大意。

  有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学生联系剧情来想一想这段话的弦外之音。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要这样说)(6)学生在了解弦外之音的基础上,再细读这段话。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再次放录音,学生对照这段话听。

  (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2)引导学生来学唱。

  3.教学第三部分。

  (1)指名读谚语,学生交流,理解这些谚语的意思。

  (2)教师根据谚语适当拓展。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3)学生抄写这些谚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郊野、碧蓝、嫦娥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

  (1)学生练*描红。

  (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惯的养成教育)(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3)学生仿写。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2、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读背《幸福》,通过和续写的对比诵读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第三题(诵读与感悟) 1.读背《幸福》。

  (1)指名读题,教师讲清本题的要求。

  (2)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或问老师、同学。

  (3)教师范读。

  (4)学生讨论幸福在文中的含义,理解着去读背。

  (5)集体练读,同座练背。

  2.拓展。

  (1)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出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这个结论。

  (2)根据得出的结论,学生自由讨论河流、蜜蜂、小鸟、我的幸福是什么。

  (3)按学生讨论的结果来续写。

  (4)学生将自己续写的部分跟原作连在一起诵读,感受两种文字在读时的感觉是怎样的。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学生优秀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虎字头、病字头的书写方法。

  (2)学生练*、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讲解虎、病的写法,学生练写。

  5.练*。

  (1)学生再次练写,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学生在米字格中练*,教师指导两个字的位置和大小。

  6.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练*口语交际,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重点:学会拒绝别人。

  教学难点:学会拒绝别人时语气要婉转。

  教学过程: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结合口语交际的话题学会拒绝作启发谈话。

  同学们,当别人对你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或者让你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你应该怎么办?对!我们应该学会拒绝。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学生读一读题中所列的三种情况。

  (思考怎样去拒绝) (2)分组分问题练说怎样去拒绝。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分角色练说) (3)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表演,师生评议。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读读背背、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训练。教学的重点是学用字词句和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学用字词句,通过词语和看图,认识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汽车类型,建立起文字符号与图画、词语概念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了解这几种常见车型的功能与作用,进而把句子补充完整并说出来。

  2、读读背背。

  3、写铅笔字。

  4、口语交际,让学生学会给别人指路,并借以丰富交际经验,提高交际能力。

  二、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前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前一部分要求。

  (1)读词语

  (2)看图并用线条把图与词语连接起来。

  2、指导

  (1)看图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车,叫什么名字。

  (2)出示带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自己拼读。

  (3)指名读词语。

  (4)齐读。

  3、练*连线

  (1)师述:请小朋友们用线条把词语和相应的车子连起来。

  (2)练*连线。

  4、反馈矫正学生连线情况。

  二、教学后一部分

  1、借助拼音读懂后一部分要求。

  2、指导。

  (1)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读、思、议。。

  (3)指名说。

  3、练*

  (1)再出示不完整的句子。

  (2)让学生看前面的图来说。

  4、延伸

  (1)有谁还知道这些车以外的车吗?

  (2)可以带学生到马路边看看来来往往的汽车,谈谈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第二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教学熟记成语

  1、揭示教学内容。

  2、复*学生学过的成语。

  3、学*本课四个成语。

  (1)出示四个成语。这些成语你会读吗?(指名读)你怎么会的?

  (2)请小老师带大家读。

  (3)老师讲故事。

  (4)指导前两个成语。

  (5)小结:“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不容易,仍然做,这就叫“百折不回”“勇往直前”。

  (6)读四则成语。

  自由读 指名读 由读的好的同学带领班上同学读。

  练*背诵

  自由读背 指名读背 男女生对抗赛背 师生对抗赛背

  (8)老师故意读错,强调指出:成语形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变动。

  (9)揭示四个成语的寓意,齐读。

  二、教学三字韵语

  1、出示三字韵语,讲解题目要求:(1)朗读(2)背诵

  2、指导朗读、理解。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渎韵语。

  (2)指名试读。

  (3)教师正音、范读。

  (4)结合插图讲述韵语的意思。

  3、练*朗读背诵

  (1)指名朗读,集体练读。

  (2)自由练*朗读、背诵。

  (3)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4、反馈学*情况。

  第三课时

  教学写好铅笔字

  一、讲清题目要求,本题要进行描红、仿影和临写训练。

  二、帮助学生回忆描红、临写的要求。

  1、描红:每个笔画要一笔写成,不能有复笔。要按照字的笔顺一笔一画地写。

  2、临写: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

  一看:认真看字。

  二想:对整个字的结构、笔顺及怎样起笔、行笔、收笔、用笔的轻重、提按、快慢、变化等。

  三写:书写时要心静、手稳、腕活。

  三、指导练*书写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伯”“听”“池”3个字。

  2、引导学生读字,了解左右结构和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伯”。

  4、学生练*写字。

  5、反馈学生写字情况。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

  一、揭示口语交际的话题并指路、板书。

  二、指导朗读理解。

  1、指导看图说话。

  出示图画,让学生观察,说说:一位小学生在放学的路上碰到了谁?这是一位什么样的*叔叔?他在干什么?那个小学生在干什么?

  当有人向你问路时,/article/你应该怎样告诉他?

  2、指导朗读对话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对话中的句子。

  (2)指名分角色朗读。

  三、表演

  1、学生练*,揣摩各自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分角色练*。

  3、请同学上台分角色表演。

  (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表演。0

  四、学生自编内容表演

  1、分组表演。

  2、指名一组上台表演。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苏教版一年级下策练*3教学设计教案,练*3,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拼读音节,并写出汉字;能区别形*字,并填空组词;熟练地查字典,解释多义字在不同句子中的不同意思;能将物品进行归类,并依类属大小顺序排列填写。

  2、能照样子给句子加修饰语,使句子表达得更具体形象;会改正意思重复的病句。

  3、能独立阅读短文,按事物几个方面给短文分段;能照样子,把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补充完整。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1、先让学生轻声拼读音节,并写出相应的词语

  2、在同桌或全班之间进行交流,共同订正

  二、查字典,解释带点的字

  1、让学生独立查字典

  2、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义项

  3、在集体讨论时,注意引导学生掌握据词定义的方法

  (1)读句子,初步了解该句子在句子中的意思

  (2)逐条读该字的几种意思,反复推敲相*意思的区别

  (3)将选择的字义带回句子中解释,加深体会该字的意思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要求读准每组字的读音

  2、区别字形,练*字义,想想该怎样区别、记忆

  3、组词,通过不同的搭配区别字义

  四、照样子,写句子

  1、让学生轻声朗读例句,看看例句中上下两句有什么不同,下一句加了一个修饰词语有什么作用

  2、让学生照样子独立填写

  3、组织交流。

  第二课时

  一、找出句子中意思重复的地方,并改正过来。

  1、让学生指出每个句子中重复的地方

  2、要求删去重复的词语。

  再告诉学生:删去哪个词语要联系句子的意思和实际情况决定,应尽量保留表达准确、语音连贯的词语。

  二、照样子,按一定的顺序填写。

  1、让学生弄懂例子,明确“雨伞、小雨伞、花色小雨伞都是雨伞,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具体。它们都属于生活用具。

  2、接着让学生照样子,将十六个词语分成四类,明确类别与所属

  3、在类别下由大到小进行排列、填空。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1、让学生默读短文,了解大意

  2、按短文后面的思考题(1),理出“骆驼的特点”、“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

  3、最后根据上面两个方面给短文分段。

  用概括的语言概括骆驼的特点及其作用是个难点,要进行具体指导。特别是第(2)题时,要使学生明确,包括例句在内的四个句子都是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子。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4、能正确搭配词语。

  5、能辨别本单元学过的形*字和同音字。

  6、能读出问号、句号不同的语气,体会标点符号的作用。

  教学重点:

  声母辨析、字词训练。

  教学难点:

  熟字组词、扩展词义。

  教学准备:

  小黑板、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辨别形状和读音上容易混淆的声母;

  2、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

  3、用“办、石、友、用”扩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明确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练*3,希望小朋友学会正确辨析声母,能把结构相同的字分类和能用熟字扩词。比一比,谁学得最认真。

  二、导练第一题

  1、认读声母卡片,全班认读,开火车认读

  提供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体育等小学教案

  2、出示小黑板,区别下列声母有什么特点?

  b——dp——qb——pm——n(顺口溜记)

  l——rn——hf——tn——l(识记)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明读,及时正音,齐读

  3、出示sh——rzh——zch——csh——s又有什么特点?

  指名认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4、集体认读

  5、小结

  三、导练第2题

  1、联系旧知提问:小朋友已学过哪几种结构的字形?

  2、根据学生回答,逐一出示卡片.

  3、学生尝试练*

  4、板演

  5、校对,订正

  左右结构:渴,许

  上下结构:吴,声,它

  半包围结构:送,*

  四、导练第3题

  1、读题,明确要求

  2、口头组词比赛

  3、交流,讨论,评比

  4、书面完成作业

  5、老师出示提板,读词语

  办——办法,办公,办事

  友——朋友,好友,有用

  用——用心,有用,好用

  石——石头,石块,石子

  6、你还有另外的组词吗?

  7、质疑,这些词中你有不理解的吗?

  五、总结本节课学*情况

  六、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题2,3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练*4》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

  (1)学生练*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即将学*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的故事,让学生走*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惯。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XX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的故事,让学生走*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惯。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练*5》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4、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5、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写出词语。

  2、能按制定的字各组成3个词语;能仿照例子减缩词语。

  3、能用“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的句式和“专心致志”“兴高采烈”“不顾一切”写句子。

  教学过程:

  一、第1题。

  1、拼读音节,读准字音。

  2、写词语,注意“藏、凳”不要写错。

  二、第2题。

  1、说说课文里学过的有关词语,再口头组词。

  2、选择3个写下来,注意不写错别字。

  三、第3题。

  1、理解例句的意思。

  2、说说,并写下来。

  四、第4题。

  1、明确题意,让学生知道写句子的要求是什么。

  2、让学生充分思考后指名试说,并评议订正。

  3、写下来,反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2、能正确朗读并背诵有关格言和谚语,了解其教育意义。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过程:

  一、第5题。

  学生独立参照例句改写句子,然后相互检查,引导生自己订正。

  二、第6题。

  告诉学生这几句是前人总结的经验,很有意思。读读背背。

  三、第7题。

  明确题意后,读读练*题中的5个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思考5个句子的顺序,最后在括号里标上序号。

  【教学要求

  1、仔细看图上的内容,想一想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写下来。

  2、熟背八条成语,了解它们的意思。

  3、照样子,练写钢笔字,在实践中体会“点”在字的不同部位的写法。

  4、讨论“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并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5、学写毛笔字。学*“横折钩”和“横折提”的写法。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1)学生各自尝试读懂题目要求。

  (2)师生共同讨论题目要求。

  (3)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在学生明白题目内容的基础上,各自仔细看图,想想与它们相似的事物,并画下来。

  (2)同桌相互讨论,用打比方的句子,把上面的图意说一说。

  (3)全班讨论、交流,老师指点、评议。

  3、练*。

  (1)指名讲述。

  (2)大家评论,对打比方准确、生动的同学给予表扬鼓励,对讲述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帮助。

  (3)讲述之后,让学生动笔在书上写下自己的满意的答案。

  4、反馈。

  (1)老师巡视,对个别学生给予及时指导。

  (2)发现写得好的,用展示的方式让大家观摩学*。

  (3)找出学过的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读一读,进一步体会打比方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具体的好处。

  二、教学第二题:读读背背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学*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八条成语。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八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大体说出意思即可,有困难的老师讲解)

  3、练*。

  (1)学生自由朗读。

  (2)同座练*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三题:学写钢笔字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要写的这三个字,并了解三个字的结构。

  (2)引导观察字形,发现它们都有共同的笔画“点”。

  (3)指导书写“料”。

  ①出示“料”,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点”的写法。

  ②教师范写,提醒学生注意,几个点要写得紧凑、匀称。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料”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疼”和“蒸”字。仿写时要看清范字,再动笔写。

  3、练*。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描红、仿影和临写。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表扬,矫正。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说说广告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①说说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②试着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设计广告。

  2、指导。

  (1)同学们,当今社会,广告铺天盖地,随处可见,有不少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能不能来谈一谈,给你们印象比较深刻的有哪些?

  (2)老师这里,也有几则广告,你们想不想看看?

  (3)播放学生熟悉的几则广告短片。

  (4)你们看,这些广告之所以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啊?

  (5)是啊,广告就是要通过各种形式宣传、介绍自己的商品,让自己的商品深入人心,所以它的语言必须琅琅上口,便于记忆,情节要能吸引人。

  (6)在我们所见过的广告中,你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是哪个?这什么呢?同学们能不能在小组里先说一说?

  3、讨论。

  (1)分组讨论“最喜欢或最不喜欢哪条广告,为什么”。

  (2)每人在小组里说说。

  (3)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4、练*。

  (1)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作介绍。

  (2)全班同学讨论、评议,对说得好的同学表扬、鼓励,对说得差的同学给予纠正与指导。

  5、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汇报进行点评。

  (2)鼓励学生为自己喜欢的商品试着设计广告。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

  带领学生明确本次毛笔字练*的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要写的两个字,并指出这两个字中的主要笔画:横折钩、横折提。

  (2)指导写“为”。

  ①出示,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字中,“横折钩”的“横”写得较长,且略往右上方倾斜。为使整个字显得紧凑,顿笔后下折,要往内收,钩不宜太长。

  ②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教师的运笔方法。

  ③学生练写“为”。

  (3)指导写“计”。

  ①出示“计”字,引导学生观察后说出“横折提”的具**置。要让学生知道,“横折提”较短,微微向右上斜,折竖要直,略往左倾,提画宜长一些,但不能影响右边的部分。

  ②教师范写“计”。学生观察“横折提”的写法。

  ③学生练*写“计”。

  3、练*。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临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反馈。

  练*5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字词句的综合练*。

  2.按先横后竖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3.知道我国主要节日的名称。

  4.朗读并背诵儿歌。

  5.仔细观察图画,能根据图下问题说一段通顺的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字词句

  课前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水彩笔。

  1.审题。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语句。

  ⑵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生要求。

  2.指导。

  ⑴指导观察。

  A.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B.指名回答以上问题。

  ⑵指导涂色。

  ⑶指导在田字格中写字。图上田字格分别画了什么?指名说一说。指导看图编故事。指导学生说好开头的第一句话。

  3.练*。

  ⑴分小组看图讲故事。选一人上台讲。

  ⑵课后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铅笔字

  1.审题。指名读题,教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⑴认读:十、牛、丰。指名按笔顺书空,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有什么共同之处。观察这3个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⑵复*描红,教师范写。

  3.练*。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综合性学*。

  1.审题。

  ⑴教师讲解本题要求:

  ⑵指名读题目,让学生说说本题先练*什么,再练*什么。

  2.指导练*。

  四、教学第四题:读读背背

  1.审题。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有哪几个要求。

  2.辅导。

  3.练*。

  4.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口语交际——应该怎样做。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教学录像带。

  二、审题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图下的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图画的意思。

  2.讨论:图中的同学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3.读一读录象上的歌谣。

  四、练*

  1.说说在马路上应该怎样做。

  2.你*时是怎样做的?

  3.说说在马路上还有哪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现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2、通过诵读,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学*写毛笔字。

  4、有条理的介绍自己最喜欢的电视栏目。

  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学*欣赏,让学生形成丰富的语言积累。写好钢笔、毛笔字,注意整体布局。指导评说喜欢影视栏目的原因及印象深刻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认识不同的风的等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评说影视栏目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恰当地表达自己感受。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前先学:

  观看影视剧,了解剧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 教学第一部分。

  创设情景:

  (1)学生读这段文字。思考:为什么都向一个方向倾斜?

  (2)学生帮小芳回答这个问题。

  二、教学第二部分学生读这些词语,思考他们的区别。

  (1)学生读句子试填适当的风。

  (2)给出恰当的答案,让学生说出理由。

  三、教学第三部分。

  学生诵读大风歌。

  (1)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实际直观地认识、了解风速。

  (2)拓展: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里用这种方法来推测风速,并跟气象报。

  四、教学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1、诵读

  (1)讨论:同学们现在已经是秋天了,你们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一下秋天吗?学生回答。

  (2)出示《秋》,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子音,读准节奏。

  (3)指名读,教师指导。

  (4)学生练*有感情地朗读

  (5)学生练*朗读,在熟读的基础上练*背诵。

  2、 欣赏

  (1)指名说小诗写的是什么欣赏

  (2)学生谈谈读后的感想。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让学生读这两段话,指出选自哪里?

  (2)引导学生读帖。通过观察让学生说出书写的格式。通过观察,让学

  生说出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在一行中的位置,那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写整齐,写成一样大小。

  2、练*

  (1)学生练*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纠正写得不够好的字。

  (2)教师范写。

  (3)学生再次描红临写。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审题,明确本次学写的字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着两个笔画比较简单的字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进一步明确要求:

  A、你最喜欢的电视栏目是什么?

  B、为什么喜欢?

  C、这个栏目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7)

——《练*》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案内容:

  教学要求

  1、按从左到右的笔顺规则,照样子练*写字。

  2、朗读背诵儿歌。

  3、拼拼读读、画画说说的综合练*。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对话。

  教学重点

  1、写字训练。

  2、读背训练。

  3、学*字词句。

  4、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要求。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挂图或投影片。

  图上画了什么地方?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2)认读拼音词。

  (3)小结。

  2、指导画小手。

  (1)出示挂图。思考: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画小手的?画小手需要哪些东西?

  (2)指名回答。

  (3)小结。

  3、指导说小手。

  三、练*

  第二课时

  一、审题

  1、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

  (1)集体书空练*。

  (2)学生在书上的田字格中描红、仿影。

  (3)学生在田字格中临写。

  二、教学第三题

  1、指名读第题目。

  2、说说题目中有哪些要求。

  3、学生借助拼音练读。

  4、看图理解儿歌的意思。

  5、练*读。

  第三课时

  一、审题

  二、指导

  1、指导学生逐幅看图,说说每幅画的意思。

  2、指导说话。

  (1)小猴是怎样问熊猫借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2)小猴在干什么?小猴是怎样还铅笔的?熊猫是怎样说的?

  三、练*

  1、指名回答图旁的问题。

  2、将两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说。

  四、反馈

  1、同桌分角色表演。

  2、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3、评议。

  4、学生演练。

  5、评价小结。

  教学目标:

  通过练*,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

  (1)9+( )=13 9+( )=16 9+( )=15

  13-( )=9 16-9=( ) 15-9=( )

  9+( )=18 9+( )=14 9+( )=17

  18-9=( ) 14-( )=9 17-( )=9

  (2)12-9=( ) 11-9=( ) 27-9=( )

  (3)听算练*

  (4)看图列式

  请生上黑板板演,做完后口述计算过程。

  二、练*:

  1、观察图先说一说在完成练*二第1题。

  2、完成第3题。

  每人自己写一张十几减9的算式,然后作投递员放到答案正确的箱子里。

  可以交换几次纸条活动几次,扩大练*量。

  3、第5题:

  (1)从11-9开始,先按顺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说出得数。再按逆时针方向,指定学生读算式并计算。

  (2)不按顺序,任意指题,指定学生说出得数。还可以指定两个学生抢答,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3)让学生按顺时针的方向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再计算。

  4、学生独立完成6——8

  三.小结:

  今天我们练*是内容,主要还是十几减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教学内容:

  完成练*五的第12~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重点:

  巩固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完成第30页的12~14题。教学过程:

  1、第12题

  先让学生连一连,交流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情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直接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系第13题和第14题比较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二、思考题

  帮助学生弄清两点:

  ⑴水果实际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⑵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然后让学生解答。

  三、“你知道吗”

  让学生读一读,并说一说从中了解到了哪些知识,自己对哪部分比较有兴趣,还想进一步了解哪些知识?鼓励学生用上述方法试着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目标 :

  1、--能读出大写拼音字母,会区分形相似而音不同的大写字母,能写出部分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知道“趣、递、追、差、屋、发”等半包围结构的字的笔顺。

  4、--能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

  1、--能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2、--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3、--能照样子填上合适的量词。

  教学过程 :

  一、--第1题。写出小写字母。

  1、--背诵字母表。

  2、--看大写字母写出小写字母。

  3、--反馈、校对。

  二、--第2题。

  1、--复*音序的方法。

  2、--一起查“优”字。

  3、--独立用音序查字法查出下面五个字。

  4、--反馈、校对。

  三、--第3题。

  1、--读题和例子,明确题意。

  2、--填上合适的词。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

  1、--按笔顺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2、--有感情地朗读《海妈妈的歌》。

  教学过程 :

  一、--第4题。

  1、--说说“趣、递、追、差、屋、发”的笔顺。

  2、--看田字格,按笔顺写好这几个半包围结构的字。

  3、--讲评。

  二、--第5题。朗读诗歌。

  1、--划出带有拼音的字,拼拼读读,读准字音。

  2、--理解内容。诗歌分两部分,说说个部分说了些什么。

  3、--指导朗读,一是掌握速度停顿,二是用赞叹和自豪的语气来读。

  4、--先个别试读,再让全班照样子读。

  三、--第6题。

  1、--看图练*说话。

  2、--把图意连成一段话说一说。

  3、--学生做得怎么样,几天后反馈评价,注意学生的'*时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2、通过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会正确地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求末知角的度数。

  3、会正确地指出同一*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会正确地画已知直线的*行线和垂线。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按要求作图并回答:

  (1)画一条直线, 问:直线有什么特征?

  (2)在这条直线上点一点。问:你发现一了什么?

  (3)再地直线上点一点。 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4)区分直线、线段、射线。

  2、出示图例:P65 2

  (1)先说一说这些角分别是什么角?


《练*三》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8)

——《练*4》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要求】

  1、学会查词典,根据语言环境选择适当的解释。

  2、照样子,练*写上下结构的字。

  3、背熟八条成语及一首古诗。

  4、口语交际——练*“约请”。

  5、学写毛笔字笔画“竖弯”和“竖弯钩”。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

  指名读题后,师生简议训练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师生的对话,想想对话中讲了哪几个意思。

  (2)全班讨论交流:

  ①什么情况下查词典?

  ②怎样查词典?

  (在词典中先查到词语的第一个字,再在下面排列的一串词语中找到要查的词语。)

  ③词语中有多种意思时怎么办?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选择。)

  (3)学生尝试在词典中查“神秘”。

  (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老师巡视,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4)分别指名说说“神秘”在词典里的解释和在文中句子里是哪种意思,并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的。

  3、练*

  (1)学生练*查词典理解“流线型”、“大腹便便”和“绅士”三个词语。

  (2)交流查词典的结果。

  4、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查词典的方法,预*即将学*的新课文。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师生谈话,弄清本题的学*要求。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清“章、罩、举”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章”。

  ①出示“章”,引导学生观察它的结构。

  ②讨论:这个字关键要摆好哪几笔的位置?教师在示范中强调关键笔画。

  ③学生练*描写一个“章”字。

  ④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写“罩”和“举”。仿写时要先看清楚范字,再动笔写。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教室里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静心*字。

  3、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泰然处之心不在焉愁眉苦脸人声鼎沸犹豫不决步伐轻快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步伐轻快人声鼎沸泰然处之犹豫不决心不在焉愁眉苦脸

  1、指名读要求。

  2、读词语,质疑:有哪个词语的意思不理解?随机交流词语意思。

  3、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作口头交流。

  4、动笔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5、想想,你还能积累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吗?(可作为回家作业)

  不可胜数一刀两断大失所望口是心非力不从心理直气壮

  说明:这一题主要是反义词的积累,课文的12个成语中,有些成语如“毫不迟疑、聚精会神”是学生熟知的,而有些成语如“泰然处之、人声鼎沸”则可能较陌生,所以“质疑”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去理解词语的意思,为学生完成练*,积累反义词的成语作了很好的铺垫。学*语文不仅要牢固掌握一些学*技巧,更要勤读善记。只有多积累词汇,作文时才能在记忆的仓库中把词语信手拈来,为我所用。

  (三)学做小诗人。

  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喜、怒、哀、乐,但我们只要学会微笑,像诗人一样把自己变成一条小河、一座大山、一制燕子、一根劲竹,就能让生活充满笑声。请读读下面这首小诗。

  2、仿照诗句,想象一下,自己会变成什么?

  生活报我以幸福,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生活报我以挫折,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__报我以幸福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报我以挫折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______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点评。

  说明: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想象也是各异的。从扶到放的练*设计,既为学生设置了坡度,又给学生传递了一个信息:同样的“幸福”,可以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感受这份幸福。教师在指导时要充分地让学生发言,以求思维的最大辐射,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

  1、静心阅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读文后交流。

  引导学生重点感悟:“快乐,不仅仅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欣赏它,更在于你从哪个角度去善待它。”

  2、再读短文,找出文中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一句话,用“”划出来。交流。

  3、学生一边认真摘抄中心句,一边用心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生活中你感受过哪些快乐?

  4、自由轻声读短文,说说从文中的你寓言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说明:在教学中,只有对文本反复阅读,反复咀嚼,才能把文本所表达的含义深刻领会。当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不同层次地阅读,课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对于重点语句的理解和读了文本后受到的启发,学生的表述可以不同,只要讲得合乎情理,言之有理即可。但要注意学生交流过程中老师要适时适切地进行点拨,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语言实践活动。

  1、教学准备。

  (1)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形式收集长江的资料,一个小组收集一个相关内容。(图文配合)

  (参考:A组收集长江的沿江风景名胜;B组收集长江的地理特征;C组收集长江的古今作用;D组收集长江的环境情况。)

  (2)小组成员合作互助,整理材料。

  2、十分钟快乐队会:长江——我们的母亲河。

  3、评议最佳小组合作奖。

  说明:课前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做好搜集工作,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梳理资料、整理资料的综合学*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十分钟快乐队会的形式开展,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练*中去,使全体学生在小组互助的氛围中得到语言表达的训练,提高所有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熟记名言。

  1、出示名言,自由读。读准名言的字音,读通句子。

  2、说说这些名言都是围绕什么主题的?(爱国)

  3、教师简介詹天佑、雨果、*的故事,让学生走*名人。

  4、读读,背背。

  说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来背诵名言,事半功倍。通过简介名人,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学生对名言的深层次认识,从而汲取其中的精神养分。

  (七)写字。

  1、读题,明确要求。

  2、师提示:注意今天我们抄写的句子中有顿号,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同时,用钢笔抄写句子,注意细心认真,防止因抄错而污损本子。

  2、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3、写完后,小组评议,推荐一份最优秀的学生作品。(顿号占一个字的位置;字距、行距是否恰当……)

  4、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说明:学生书写时,教师要及时巡视,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强调细心、认真的写字*惯。

  教学目标:

  1、积累关于“感悟父母之爱”的文章或诗篇。

  2、在锻炼孩子们口语交际的同时,使孩子们真正学会辩论,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3、打开学生思路写好半命题作文,写心里话表达真情实感,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孩子的感悟能力、交际能力、想象能力、写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相关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口语交际、写作方面的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师:谁能举出几个关于父母之爱或人生感悟的名言?

  生开始举例,交流。

  师:书上也给我们列举了例子,看看那个是你熟悉的,有哪个你又不知道?

  生:交流感悟。

  设计意图:交流名言,提高学生的积累过程,为学生的写作、语文知识的积累准备素材,提高学生的语文学*能力。

  2、学*《金色花》

  师:谁读过泰戈尔的诗歌?

  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泰戈尔的诗,在交流时,畅谈自己的感受。

  师出示书上的《金色花》,引导学生读。

  生: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真挚的母爱,和纯洁的童心向往之情。

  师生配乐朗读,使诗的主题升华,激发学生的共鸣。

  设计意图:在交流泰戈尔的诗中读、感悟,反复这样,激发对人生的欢爱之情的追求。

  二、作业

  读、背“我的采蜜集”“《金色花》这首诗。”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在你的眼里,你的爸爸是什么?用你认为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全班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板书课题:爸爸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谈话中导入,激发学生的话题,不仅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还理解了学生的思想动态,可谓教育和锻炼并进。

  2、讨论交流。

  师生共交流本次活动带来的思考。

  提出交流的主题:爸爸是什么?爸爸们这样说:爸爸是孩子们的“泉水”“大海”“港湾”,爸爸是孩子的“银行”“旅行社”“律师事务所”,爸爸是孩子们的朋友、老是、“哥们儿”

  3、总结方法。

  让学生到谈自己和爸爸之间的事例,并谈出自己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总结出好的、合适的方法解决本次交流的问题,达到本次交流的教学目的.及重点。)

  二、总结。

  第三、四课时 我的小笔头

  《XX我想对你说》教学设计

  一、听我说内容。

  我们在生活,在于亲朋好友的接触中,也许有许许多多的感动,有许许多多的话语需要倾诉。请以《XX我想对你说》为题,完成一篇*作。

  师:同学们从这个题目的已有文字可以看出,本文应写事,而且是以向别人叙说的口吻,叙说的对象是“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中的一员。

  (设计意图:先出示写作要求,让学生对本次*作目的有一个全面了解,为打草稿做到心中有数。)

  二、帮你快构思。

  1、弄清题意。

  2、补好文体。

  1)要易写作。要充分利用半命题材料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的内容。

  2)要确定体裁。要根据自己的特长是写记叙文,还是写说明文、议论文;是写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阐述某个道理。

  3)、内容健康

  3、要选好材料。

  要将选好的材料进行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代表性的材料,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文字来表达文章的主题。

  三、学生选材,互说。

  四、打稿。

  第二课时

  一、朗读*作,评议修改。

  学生完成*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结合学生的作文进行讲评。以表扬为主,哪怕是一句话或者一个好词语用得好,都要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作兴趣。

  2、范读两篇作文:

  一篇佳作,出示佳作欣赏,学*写法。

  一篇带有共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作文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三、修改作文。

  四、誊写作文

  教学目标:

  1、能读一读,比较在不同的语境中,读轻声与不读轻声其含义上的细微差异。

  2、能了解词语的意思,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抄写。

  3、能仿照诗歌学写几句小诗。

  3、养成边读边思的学**惯,在阅读中能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4、能以“长江”为主题,收集有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小组合作,在班上进行交流。

  教学难点:

  能阅读短文找出体现文章中心的语句,并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文中的寓意。

  教与学的过程:

  一、引入:

  1、师:本单元的学*,使我们为祖国的山河之美而赞叹,为文章中澎湃的爱国之情而感动,也为祖国美好的未来而激昂。今天我们一起来收获第四单元所学到的语文知识,为本单元的学*增添更美的一笔。

  2、出示课题:综合练*4齐读题

  二、新授:

  (一)读一读,比较各组词中带点的声调。

  1、读题,明确要求。

  2、仔细观察注音,轻声读一读,找出带点词语的读音有什么不同。

  3、交流纠正,找出读音变化的规律。

  4、在学生了解读音变化的基础上,再进行练读,加以巩固。

  ①母亲把碗端起来母亲把碗端了起来

  ②她努力爬上去她努力爬了上去

  说明:“起来”、“出去”、“上来”、“出来”、“回来”、“上去”等词用在动词后面做趋向性补语时,朗读时应有轻重的变化。如果“起来”、“出去”、“上来”等趋向动词直接跟在动词后面,则这些词读作轻声;如果“起来”等趋向动词与动词之间插入“得”、“不”、“了”等助词后,则这些词应重读,不作轻读的变化。

  (二)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出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语,抄在下面的空格里。

  步履沉重鸦雀无声忐忑不安毫不迟疑聚精会神眉飞色舞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