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

  不同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

  PPT、三角板

  学具准备:

  小棒、白纸、铁丝、三角形、稳定性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2、在哪看到过这种图形?(生举例)

  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

  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做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1:用小棒摆的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对他摆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摆的三角形小棒与小棒处没有粘牢。

  师:你愿意上来让这个三角形变得更完美些吗?

  生2:用白纸折了后剪出来的一个三角形。

  生3:用铁丝折的一个三角形

  师刚展示,就有学生在下面提意见:那不是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不是三角形?

  生:它没有封口。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师动手捏住铁丝的两头问:这样是一个三角形了吗?

  2、师:现在我们说也说了,做也做了,那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式三角形呢?同桌交流

  3、学生回答,教师不断完善。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断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提问:什么叫围成?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

  5、师:接下来让我们当一回小法官,判断一下上面的图形式不是三角形。(PPT出示)

  5、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教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反思: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关于三角形的定义作业本中也曾以判断的形式出现过,因此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犹豫,是直接以提问形式出现:“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还是先建立表象,再得出定义。最终还是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都掉进了自己预设的陷阱中:如用小棒摆的三角形连接点超出了,用铁丝围的三角形连接点没围住,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些生成进行及时的反馈,一步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围成”,突破了教学中的第一难点。)

  三、教学三角形个部分的名称、(承接上面的环节)刚才有人提到了三角形的边,谁来指指这三角形的边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师手指三角形的顶点问:“这叫三角形的什么”?手指角问:“这又叫三角形的什么?”

  教师边说边板书:咦,原来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2、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3、小游戏:师:每一个顶点都有它对应的边,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指定点,你们来指出它对应的边。

  4、命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数学上通常用三个连续的大写字母a、b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这个顶点就叫做顶点a、定点b、定点c;这条边就叫做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师:给你的三角形也起个名字吧!(学生起名)

  师:让我们认识一下你画的三角形(生手举三角形,并说这是三角形)

  (反思:上学期教学画*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时,发现学生顶点和对应的边很会搞错,因此这儿设计了了一个小游戏,本意就是为学生在下面一个环节画高做准备,但就像云外天所说,如果把这个环节与后面的画高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堂就更精彩。)

  三、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早我们的生活中三角形运用的很广泛,老师也采集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出示PPT)请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在哪儿?

  2、师:为什么设计师都到用三角形而不用别的图形呢?(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

  3、师:真的是这样吗?想不想动手来验证一下(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操作)

  4、三角形的稳定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用处,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反思: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本是个很好的教学设计。但是学生在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过于心急,对学生的操作有太多的指导,导致这个环节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四、画高

  1、老师这儿有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了好几条线段(PPT出示)哪一条最短?为什么?引出高。

  2、那什么叫高呢?教师边在PPT上演示,边介绍:从一个顶点出发,到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三角形的底。

  3、看书,书中是怎样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

  4、锐角三角形:教师演示画高,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画高。

  师:刚才我们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它的对边画了一条高,如果从另外的顶点出发,你会画高吗?想想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为什么?(学生画高,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5、直角三角形:出示学生自己画的直角三角形:刚才有同学遇到了困难。像这样的三角形怎样画高?(学生回答并在练*纸上画出以最长的那条边为底边的三角形的高)

  6、钝角三角形:教师出示:像这样的三角形也有三条高,今天我们只画斜边上的高。学生动手画高,展示作品。

  五、应用

  1、师:今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三角形,你能说说你又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出示: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已经摇摇晃晃,你能帮他修好吗?

  (反思:这个环节教师稍微进行了一下拓展,因为例题中只出现画锐角三角形的高,而且关于角的分类是安排在例4。但从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看,学生还是掌握的较好。画锐角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画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一点,因时间关系,教师只是点了一下,在画高的细节上教师还应强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思想,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学会三角形按角分类。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通过电脑动态展示,复*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二、感悟抽象建立表征

  1.师:我们学过了“三角形”(板书课题),说一说你见到的物体中,有哪些面是三角形的?(红领巾、三角板、三角巾、房梁等。)

  2.做练*纸上的*题。做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题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2)题中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由否定例证突出“围成”、“线段”这些词。)

  3.师: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4.讨论后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5.(课件展示图形)

  (1)师:这是一个三角形。它由3条线段围成。请看整个三角形,3条线段(边)围成三角形,除了原有的线段(边)之外,还有了些什么?(还有了角、顶点。)

  (2)请指出图中的边、角、顶点。(注意学生指的是否正确。如“边”是连接两个端的线段;“角”是从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之间所夹的*面部分,“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端点。方向方位都不能指错。)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三、回归生活感悟特性

  1.小实验:

  (1)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轻轻地拉两个图形。

  师:各有什么感觉?(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三角形拉不动。)

  思考:其中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道理?

  (2)师:(拿出一张容易活动的椅子)这张椅子前后晃动。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修好。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这张椅子不再晃动?师生共同用木条钉椅子,并指引学生看到木条与椅子的两条边框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椅子就不晃动了。

  小结:一个三角形,只要它的3条边的长短固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固定不变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2.师:三角形的这种“形状不变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3.三角形的分类

  (1)电脑显示说出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136

  (2)学生动手操作(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画图操作感悟关联

  1、复*“垂线、垂足”的概念

  2、阅读课本第137页“从三角形……叫做三角形的的底”。

  3、画“高”。

  (1)理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2)确定一个顶点,找出它的对边。图略:

  (3)用三角板画垂线

  操作程序:①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底(对)边重合。

  ②将三角板沿底(对)边向前*行移动。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顶点。

  ③左手按住三角板,右手画垂线。

  (4)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只将三角板摆好,垂线暂不画。

  4、教学“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底”。

  (1)让学生找出“顶点”和“垂足”,以及“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2)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通常画成虚线,并标明直角符号。学生画高时,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3)用直尺量这条高的长度。

  五、游戏——摸三角形

  (1)摸一个直角三角形,摸好后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谁摸得又对又快。

  (2)摸一个钝角三角形。

  (3)摸一个锐角三角形。

  六、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折、剪、拼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教、学具准备:

  教师,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剪刀一把;钉子板一块;方格板一块;小猪头像一个;磁性白板和磁珠。

  学生,钉子板一块;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两张;剪刀一把;水彩笔;课前收集的有关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图形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二、实践操作,获取新知

  1、动手折、剪三角形。

  ⑴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拿正方形纸,让学生判断对不对。

  ⑵提出要求:把这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让不同折法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说说分别折出了什么图形。

  在师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折一个三角形。

  ⑷动手剪三角形。

  老师示范,学生剪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

  老师送给学生一件礼物,打开,出现四个三角形,老师贴在黑板上。

  ⑸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2、动手拼、摆*行四边形。

  ⑴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摆。

  ⑵展示学生的成果。

  5个学生展示摆的图形。

  学生采访展示的学生,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鱼、蝴蝶、三角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让学生评价拼的怎样?

  根据学生的交流,揭示*行四边形的名称。

  ⑶认识*行四边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三、穿插活动,巩固认识

  1、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鼓励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尝试合作拼成*行四边形,师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课前收集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房子顶上是三角形;

  3.指导看书第43页和44页。

  认识红领巾、路牌,认识三角形。

  认识栅栏门、起重机、楼梯的截面,认识*行四边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认识,并要求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学生活动。

  四、练*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评点正确和错误的*行四边形。把错误的*行四边形改围正确。

  学生再围*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行四边形,完成后展示、评点。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4、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五、全课小节,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画中建立概念

  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条线段怎样画才会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强化概念

  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就能确定一个三角形。

  4、介绍各部分名称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设疑

  为什么要把篱笆围成这种形状?

  2、操作

  围一围、拉一拉、比一比小结: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3、欣赏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认高

  回忆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其实在三角形中,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识高

  移动顶点,找高。

  旋转三角形,辨高。小结:只要是从顶点向对边做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

  3、画高

  ① 画AB边上的高。

  展示学生作品。

  画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结:看来我们的高不仅要垂直、要从顶点出发,还要注意所画的高与底要对应。

  ② 再画出AC边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画高。

  四、课堂总结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5

  教学设计综述

  1、基本说明

  ●学科领域:数学,并涉及劳技、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智能领域: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沟通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教材)

  ●所需时间:1课时

  2、理念概述

  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日常教学,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直是我校的教研特色。本学期使用的上海市数学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实际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考验和磨炼。如何用好这本教材,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现,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在“几何小实践”这个单元中,涉及了“三角形分类”的知识。选择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设计时融入了多元智能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与单纯的数学知识讲授相区别。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智能学*活动,充分调动、发挥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智能潜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的探究结果用演示文稿来呈现,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认识。通过动手、判断、辩论、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再次动手操作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正确、完整的概念,使得他们的智能水*在*常的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按边之间的关系给三角形分类并用信息技术进行汇报。

  (2)通过动手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探究与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注:这是贯穿我们日常学科教学的长远目标)。

  对应的新课标:上海市二期课改三年级数学(实验版)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4、教学准备

  (1)学生基础: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学生学*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小组。

  (3)设计学生探究的模板。

  (4)制订教学评价和智能发展评价量规。

  5、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1)具备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2)计算机及因特网、音响。

  (3)上海市小学数学二期课改(实验版)提供的资源课件片断(三角形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简述

  1、导入新课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播放学生课前收集的三角

  形建筑和物体图片,确定要探究的教学主题。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出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搭三角形

  本环节涉及:语言、人际沟通、身体运动、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做示范,并提出学生动手做一些三角形。

  (2)学生思考: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搭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

  (3)学生小组合作搭三角形。

  (4)学生交流研讨。

  3、三角形分类

  本环节涉及:语言、数理逻辑、人际沟通、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演示电脑课件,提出任务:将做好的三角形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初步进行分类。

  (3)师生间互相交流(电脑演示学生分的结果)。

  (4)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放入集合圈。

  (5)学生用拍手来表示赞成和反对:在“涉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时,学生间会对其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产生意见分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辩论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6)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揭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结果(三条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7)巩固练*(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对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4、折一折,画一画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智能。

  (1)教师取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动脑筋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

  (2)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腰三角形,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3)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得出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最简便方法。

  (4)教师再次取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利用好方法进行判断。

  (5)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边三角形,而且有三条对称轴。

  (6)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进行巩固练*。

  5、小结并拓展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语言言语智能。

  (1)教师利用课件,组织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内容。

  (2)学生交流表达自己在本节课的学*收获。

  (3)布置作业:(拓展)用长方形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6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

  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

  (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形状就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归纳并板书:

  相同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不同点:角的大小不相同,边的长短不相等。

  (6)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2.教学例题。

  (1)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4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评。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①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4<6,所以围不成。

  ②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2+4=6,所以不能围。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3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3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3+4>6。课件演示。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4+4>65+4>66+4>67+4>68+4>69+4>610+4>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10厘米不能围,可是10+4>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7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内容是学生在学*了角、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系统研究三角形特征的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来初步感知,例2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例2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探索规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特点。

  教学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主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三角形,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他们思维内在的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在练*设计上除了课本*题外,作了适当补充,为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学*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经历充分的 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学*进一步激发其学*的兴趣好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颜色同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江阴长江大桥是我们泰州市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大桥,是泰州人的骄傲,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江阴长江大桥图片)

  师:观察一下,你能在这座大桥上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课本插图改为学生熟悉的江阴长江大桥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教师课件展示: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房屋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悟特征

  1、做三角形,初步形成概念。

  ⑴师: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⑵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用三角板画一个三角形。

  ④在方格上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指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并要求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一样,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交流时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⑶讨论:出示小棒摆的三角形:

  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将图形移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有时会把类似于三角形的图形当作三角形,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三角形是由三长线围成的这一重要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手中的小棒,我们用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实际上是把这根小棒看成一条什么?(线段)

  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线段?(板书:3条)

  师:我们把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板书:边)

  问:三角形除了边,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画三角形。

  ⑴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的边、角、顶角。

  ⑵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初步实现了三角形的概念的主动建构。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索。

  1、疑问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给你任意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板书:实验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当学生基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提出这个猜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正确结果的渴望,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步学*环节——小组实验。

  2、合作探究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信封,拿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

  ⑵出示表格

  选 用 小 棒 情 况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厘米(红)

  6厘米(黄)

  5厘米(绿)

  4厘米(蓝)

  能

  否

  注:请在表格中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

  ⑶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组织汇报。

  ⑷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选哪几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别用电脑演示:

  A : 10、4、5 B : 10、6、4

  研究:这两组数据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4+5<10 6+4=10

  小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哪几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5、6、10 4、5、6

  观察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将上述板书补充为:

  5+6>10 4+5>6

  小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引发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⑸讨论:在10、4、5和10、6、4这两组数据中,

  10+4>5 10+6>4

  10+5>4 10+4>6

  都有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⑹引导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

  ⑺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 长边+中边>短边 短边+中边>长边

  问题: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你认为该选哪个?为什么?

  结论: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结论是“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上述环节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在实际判断中,只要判断“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一次就行了。这样,优化了学生的判断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证: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两条短边之和是否大于长边?

  四、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cm 5cm 6cm

  4cm 2cm 2cm

  5cm 5cm 5cm

  补充问题: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能还是不能。

  想一想:第二个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练*层次,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解释理由。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结论: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如果不确定是整厘米数的话,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复*了今天所学内容,又为学生,尤其是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内总结,内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折、剪、拼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教师,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剪刀一把;钉子板一块;方格板一块;小猪头像一个;磁性白板和磁珠。

  学生,钉子板一块;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两张;剪刀一把;水彩笔;课前收集的有关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图形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二、实践操作,获取新知

  1、动手折、剪三角形。

  ⑴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拿正方形纸,让学生判断对不对。

  ⑵提出要求:把这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让不同折法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说说分别折出了什么图形。

  在师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折一个三角形。

  ⑷动手剪三角形。

  老师示范,学生剪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

  老师送给学生一件礼物,打开,出现四个三角形,老师贴在黑板上。

  ⑸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2、动手拼、摆*行四边形。

  ⑴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摆。

  ⑵展示学生的成果。

  5个学生展示摆的图形。

  学生采访展示的学生,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鱼、蝴蝶、三角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让学生评价拼的怎样?

  根据学生的交流,揭示*行四边形的名称。

  ⑶认识*行四边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三、穿插活动,巩固认识

  1、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鼓励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尝试合作拼成*行四边形,师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课前收集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房子顶上是三角形;

  3.指导看书第43页和44页。

  认识红领巾、路牌,认识三角形。

  认识栅栏门、起重机、楼梯的截面,认识*行四边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认识,并要求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学生活动。

  四、练*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评点正确和错误的*行四边形。把错误的*行四边形改围正确。

  学生再围*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行四边形,完成后展示、评点。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4、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五、全课小节,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9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内容是学生在学*了角、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系统研究三角形特征的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来初步感知,例2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例2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探索规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特点。

  教学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主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三角形,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他们思维内在的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在练*设计上除了课本*题外,作了适当补充,为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学*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经历充分的 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学*进一步激发其学*的兴趣好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颜色同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江阴长江大桥是我们泰州市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大桥,是泰州人的骄傲,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江阴长江大桥图片)

  师:观察一下,你能在这座大桥上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课本插图改为学生熟悉的江阴长江大桥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教师课件展示: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房屋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悟特征

  1、做三角形,初步形成概念。

  ⑴师: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⑵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用三角板画一个三角形。

  ④在方格上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指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并要求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一样,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交流时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⑶讨论:出示小棒摆的三角形:

  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将图形移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有时会把类似于三角形的图形当作三角形,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三角形是由三长线围成的这一重要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手中的小棒,我们用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实际上是把这根小棒看成一条什么?(线段)

  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线段?(板书:3条)

  师:我们把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板书:边)

  问:三角形除了边,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画三角形。

  ⑴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的边、角、顶角。

  ⑵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初步实现了三角形的概念的主动建构。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索。

  1、疑问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给你任意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板书:实验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当学生基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提出这个猜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正确结果的渴望,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步学*环节——小组实验。

  2、合作探究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信封,拿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

  ⑵出示表格

  选 用 小 棒 情 况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厘米(红)

  6厘米(黄)

  5厘米(绿)

  4厘米(蓝)

  能

  否

  注:请在表格中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

  ⑶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组织汇报。

  ⑷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选哪几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别用电脑演示:

  A : 10、4、5 B : 10、6、4

  研究:这两组数据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4+5<10 6+4=10

  小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哪几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5、6、10 4、5、6

  观察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将上述板书补充为:

  5+6>10 4+5>6

  小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引发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⑸讨论:在10、4、5和10、6、4这两组数据中,

  10+4>5 10+6>4

  10+5>4 10+4>6

  都有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⑹引导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⑺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 长边+中边>短边 短边+中边>长边

  问题: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你认为该选哪个?为什么?

  结论: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结论是“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上述环节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在实际判断中,只要判断“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一次就行了。这样,优化了学生的判断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证: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两条短边之和是否大于长边?

  四、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cm 5cm 6cm

  4cm 2cm 2cm

  5cm 5cm 5cm

  补充问题: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能还是不能。

  想一想:第二个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练*层次,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解释理由。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结论: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如果不确定是整厘米数的话,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复*了今天所学内容,又为学生,尤其是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内总结,内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0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征 。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的概念。

  教学关键:

  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观察发现。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有没有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或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生活中你还见到了那些物体中有三角形?

  3、三角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角形,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合作交流,探究体验。

  1、你能用彩笔在A4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吗?(老师在黑板上画出1个三角形)

  2、小组内的同学观察你们画的三角形,都有什么共同点?

  3、全班交流:(老师板书:三条线段、三个角、三个顶点。)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吗?(当学生说由3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时,课件:图1是三角形吗?图4是三角形吗?理解围成)

  5、揭示三角形的概念。(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6、老师介绍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在黑板上标出(边、顶点、角)。

  7、介绍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用字母A、B、C表示,三角形就表示为三角形ABC。

  三、反思总结,自我建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三角形,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线段、有三个顶点、有三个角;还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了解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阅读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1)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3篇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利用学生错误资源,出示未首尾相连的图,你能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什么是三角形了吗?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1)同学们,请看这幅图,这是一个人字梁,是建造房屋时房顶的结构,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课件出示概念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4.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三)巩固

  1.填空

  2.判断

  3.书本量高

  4.书本作高

  (四)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2.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高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

  2.会将三角形按角分类.

  3.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

  2.难点: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看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章我们将学*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三角形的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面图形,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如图:AB、BC、AC是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两边的公共点叫三角形的顶点.(如点A)三角形约顶点用大写字母表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为△ABC.

  (2)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BAC.

  每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与△ABC的内角∠ACB相邻的外角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2)指出△ADC的三个内角、三条边.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ADC能写成∠D吗?∠ACD能写成∠C吗?为什么?

  (3)有人说CD是△ACD和△BCD的公共的边,对吗?AD是△ACD和△ABC的公共边,对吗?

  (4)∠BDC是△BCD的什么角?是△ACD的什么角?∠BCD是△ACD的外角,对吗?

  (5)请你画出与△BCD的内角∠B相邻的外角.

  2.三角形按角分类.

  让学生观察以下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并用量角器或三角板加以验证.

  第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第二个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第三个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所有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以下三个三角形,它们的边各有什么特点?

  经过观察,测量可知:第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互不相等;第二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AB=AC);第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

  (1)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如上图(2)AB、AC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

  (2)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问:等边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来分,可分为: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巩固练*

  教科书图9.1.6中找出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锐角三角边、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

  1.三角形的概念,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六个外角,和三角形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有2个,它们是对顶角,若一个顶点只取一个外角,那么只有3个外角.

  2.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为三类:

  ①锐角三角形

  ②直角三角形,

  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为:

  ①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②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只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五、作业

  教科书第61页练*1、2.

《认识三角形》教学设计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2)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类的方法,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能够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关知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的意识,感受生活中数学,激发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摆三角形

  (1)(课件演示)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看这些事物中都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欣赏两遍)

  (三角形、圆形、梯形……)

  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2)(准备小棒)现在想想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听要求:请用手中的小棒快速地摆一个三角形。(生动手摆三角形,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性

  (1)师拿出准备好的插接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

  师拉动长方形,问: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变化了,说明它不稳定)

  (2)拉一拉刚才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变化,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稳定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三角形的特征

  1.什么是三角形

  刚才我们动手摆了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认识三角形了吗?

  出示:

  手势表示哪个是三角形?

  根据刚才的学*谁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围成”)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猜测: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什么?(边)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3条边)

  每两条边线段的交点叫什么?(顶点)三角形一共有几个顶点?(3个顶点)

  仔细观察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之外,还有什么?(3个角)

  谁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

  生回答师板书。

  三、三角形的分类

  1.分类

  2.刚才大家表现非常棒,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那现在看看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大家的合作能力怎么样?

  出示六种三角形

  看要求:(课件演示)给这些三角形分类:

  要求:

  (1)给每类三角形取个名字。

  (2)小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取名?

  生运用学具小组合作,老师巡回指导。

  生汇报,师总结板书:

  锐角三角形1个?3个?

  直角三角形1个

  钝角三角形1个

  3、小游戏:

  猜角游戏师只露出一个角,生猜这是什么三角形?

  说说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考考你:

  选择: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A直线B射线C线段

  (2)( )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A有一个角是锐角B有两个角是锐角C有三个角是锐角

  判断:

  (1)有三条线段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

  (2)任何三角形里都有两个锐角。

  (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4)有位同学看到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就说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内容是学生在学*了角、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系统研究三角形特征的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来初步感知,例2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例2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探索规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特点。

  教学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主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三角形,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他们思维内在的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在练*设计上除了课本*题外,作了适当补充,为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学*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经历充分的 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学*进一步激发其学*的兴趣好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颜色同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江阴长江大桥是我们泰州市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大桥,是泰州人的骄傲,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江阴长江大桥图片)

  师:观察一下,你能在这座大桥上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课本插图改为学生熟悉的江阴长江大桥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教师课件展示: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房屋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悟特征

  1、做三角形,初步形成概念。

  ⑴师: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⑵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用三角板画一个三角形。

  ④在方格上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指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并要求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一样,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交流时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⑶讨论:出示小棒摆的三角形:

  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将图形移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有时会把类似于三角形的图形当作三角形,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三角形是由三长线围成的这一重要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手中的小棒,我们用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实际上是把这根小棒看成一条什么?(线段)

  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线段?(板书:3条)

  师:我们把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板书:边)

  问:三角形除了边,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画三角形。

  ⑴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的边、角、顶角。

  ⑵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初步实现了三角形的概念的主动建构。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索。

  1、疑问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给你任意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板书:实验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当学生基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提出这个猜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正确结果的渴望,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步学*环节——小组实验。

  2、合作探究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信封,拿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

  ⑵出示表格

  选 用 小 棒 情 况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厘米(红)

  6厘米(黄)

  5厘米(绿)

  4厘米(蓝)

  能

  否

  注:请在表格中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

  ⑶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组织汇报。

  ⑷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选哪几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别用电脑演示:

  A : 10、4、5 B : 10、6、4

  研究:这两组数据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4+5<10 6+4=10

  小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哪几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5、6、10 4、5、6

  观察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将上述板书补充为:

  5+6>10 4+5>6

  小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引发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⑸讨论:在10、4、5和10、6、4这两组数据中,

  10+4>5 10+6>4

  10+5>4 10+4>6

  都有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⑹引导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

  ⑺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 长边+中边>短边 短边+中边>长边

  问题: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你认为该选哪个?为什么?

  结论: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结论是“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上述环节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在实际判断中,只要判断“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一次就行了。这样,优化了学生的判断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证: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两条短边之和是否大于长边?

  四、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cm 5cm 6cm

  4cm 2cm 2cm

  5cm 5cm 5cm

  补充问题: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能还是不能。

  想一想:第二个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练*层次,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解释理由。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结论: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如果不确定是整厘米数的话,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复*了今天所学内容,又为学生,尤其是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内总结,内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

  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

  (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形状就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归纳并板书:

  相同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不同点:角的大小不相同,边的长短不相等。

  (6)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2.教学例题。

  (1)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4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评。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①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4<6,所以围不成。

  ②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2+4=6,所以不能围。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3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3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3+4>6。课件演示。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4+4>65+4>66+4>67+4>68+4>69+4>610+4>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10厘米不能围,可是10+4>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4

  [设计思路]

  这节课主要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通过操作、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主动地获得数学知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中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设计练*时应具有一定针对性、层次性、实践性,以此巩固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让学生在由实物到图形的抽象过程中,在探索图形特征以及相关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锻炼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若干根(包括10cm、6cm、5cm、4cm长的小棒各一根),三角板,铁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课件出示:如下图)师:老师每天上班都要从学校先经过加油站,再从加油站到学校,有没有更*一点的路呢?(从家直接去学校)

  2、师:为什么从家直接去学校这条路最*呢?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地点和路线看成什么图形呢?

  3、谈话:三角形是我们过去认识的图形,这里面还有很多数学问题,今天同学要通过动手操作,自己来探索发现。(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一)感知三角形

  1、师: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三角形?课件演示生活中的一些三角形。

  2、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出了许多三角形,你能想办法自己做个三角形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学生做出的各种三角形,并说说做的过程和方法(学生可能是用小棒摆,铁丝围,用纸折,用三角板画……)

  指名让一名学生用小棒摆一个三角形,师故意拨动小棒,使学生明白摆小棒时应首尾相连。

  4、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不同的三角形,你们能自己画一个三角形吗?在课本第23页的点子图上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5、师在黑板上画出三角形。

  6、师:我们已经做了三角形,又画了三角形,你们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自学课本第22页下面的图。

  学生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师相机板书)

  7、在自己画出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

  8、小结:三角形是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三角形、画三角形,并在学生摆小棒的过程中故意“捣乱”,让学生体验到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也为后面学生的活动打好基础;通过自学认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逐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二)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1、谈话:刚才我们用小棒摆了三角形,如果任意给你们三根小棒能把他们围成三角形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让我们动手实验一下吧!

  小组活动要求:

  a、从四根中任意选三根(小棒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

  b、记录所选三根小棒的长度,看一看能否用选定的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

  c、小组讨论有什么发现?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和报告实验结果,说说选的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哪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3、说说能不能围成三角形跟小棒的什么有关?(长度)课件演示不能围成三角形的两种情况。

  4、师:通过刚才的小组活动,老师的演示,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说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等于或小于第三根时,就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5、观察能围成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看看有什么发现?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条边。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让学生自己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在交流中升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真正体现了学生学*方式的改善,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

  三、变式练*、加深理解

  1、回到课开始的关于“老师去学校”的生活情境,现在可以说说什么从家直接去学校这条路*呢?

  2、判断下面的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想想做做”第二题)

  2厘米、4厘米、6厘米

  5厘米、2厘米、5厘米

  6厘米、2厘米、5厘米

  总结窍门:只要看较短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

  3、把一根14厘米长的吸管剪成三段,用线串成一个三角形,能做多少个?如果每小段剪成整厘米长,能剪几个?

  [设计意图:三个练*设计体现了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练*前后呼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第二个练*旨在让学生学以致用,并总结出窍门;第三个练*有一定难度,拓展学生的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学思想。

  四、总结延伸

  1、师:这节课你对三角形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你有那些收获?

  2、(课件演示)摇晃的椅子加了一根木棒就稳了,艾非尔铁塔高一千多米,这么多年依然雄伟壮观……这到底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就跟三角形一个重要的特征有关,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去查查资料研究研究。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2~23页,第24页“想想做做”第1~3题。

  【教材简析】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学*可以加深和拓展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积累一些认识图形的经验与方法。例题1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并抽象出图形,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型概念。例题2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来“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进一步认识三角形;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自主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利用关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有趣的数学活动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判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其产生对生活的理性思维的数学*惯。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

  【设计思路】

  在学*活动中,学生对于一个知识点更多的是关注它是什么,而忽视它为什么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添加了从以前学过的旧知识“角”中引出三角形,找到新旧知识间的生长点。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后,回过来让学生给三角形取名,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名称存在的理由。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加深了学生的知识理解。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

  1、图形王国里有许多图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认识一个新的图形(板书:认识)

  2、你想通过这堂课的学*,了解这个新图形的哪些方面呢?

  【设计意图:认识图形正如认识人一样,一般要知道它的名称、形状、特征。三角形的名称和形状,学生以前的学*中已经初步认识,本课教学的重点在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课前活动通过把“人”“物”进行关联,有助于学生明白需要认识三角形的哪些方面。】

  二、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同学们,赵老师要来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谁的记性最好,准备好了吗?

  2、多媒体出示长方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锐角三角形、圆。(2秒后隐去)提问:刚才出现的图形中哪种图形最多?再看一遍

  3、继续看下去,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2秒后隐去)

  提问:和第一次比少了什么图形?再看一遍

  4、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补充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认识了三角形的名称和形状,通过这样一个“比眼力”和“比记性”的游戏活动,既让学生一下子集中了注意力,又巧妙地在“多”与“少”的比较中一下子推出了“主人公”——三角形。】

  5、(出示例题1的图片)你能在这张图片中找到三角形吗?

  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到三角形吗?(指名说)在教室里你能找到三角形吗?

  6、谈话:生活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三角形,一起来看看。

  【设计意图:从在游戏中找*面图形中的三角形,到找实际照片中的三角形,到找身边生活中的三角形,强化了学生对三角形的视觉印象。】

  三、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感受三角形的边角特征。

  (1)谈话:刚才同学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许多三角形,,那你能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想办法做出一个三角形吗?(小组活动)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交流: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①用小棒摆的。(你用了几根小棒围成的?)(板书:3根小棒)

  ②在钉子板上围的。(把橡皮筋分成了几段?)(板书:3段)

  ③沿三角尺的边画的。(你画了几条首尾相接的线段?)(板书:3条线段)

  ④用直尺在方格纸上画的。(你画了几条首尾相接的线段?)(板书:3条线段)

  (3)同学们真棒,都能用自己的方法做出了三角形。请看黑板,这个图形认识吗?请说出角各部分的名称。你能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吗?(指名到黑板上画)

  (4)你会把角变成一个三角形吗?由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能说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5)通过刚才的做一做和现在的变一变,你知道三角形有哪些特征?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个图形的名字是三角形了吧?

  (6)你认为还可以给它取个什么名字?(板书:三边形)

  不过啊,我们生活中还是*惯叫它三角形。

  【设计意图:在学生做三角形活动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在汇报怎样做三角形中能够关注到三角形的构造。通过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角变成三角形的环节,沟通了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白三角形不仅可以来自生活的抽象,还可以来自知识的演变。更重要的是,从角过渡到三角形,学生很容易得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另外,让学生自己思考三角形名称的由来,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借此进一步强化了三角形的边角特征。】

  2、巩固与过渡

  (1)同学们会做三角形了,下面我们要在点子图上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师拿学生作业交流:你是怎么画的?(画三角形时我们可以先确定它的三个顶点。)

  (2)这三个点能画在同一条直线上吗?看来啊,只要三个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两两相连就能够画出三角形,那么是不是任意的三条线段都能围成三角形呢?

  3、研究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1)谈话: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度分别为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的四根小棒,任意选三根围一围,看看能否围成三角形。可以把每一次所用小棒的数据记录在作业纸的表格中。

  (2)交流:谁来说说你选了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吗?

  (3)同学们每次都是选三根小棒,为什么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不能围成三角形呢,这里面又有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先来观察这个三角形(6cm5cm10cm)。

  (4)仔细观察,比较三根小棒的长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引导学生发现:6+5>106+10>55+10>6

  (板书: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5)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看这个三角形(4cm5cm6cm)的三条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关系?

  指名交流:4+5>64+6>55+6>4

  (6)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三根小棒为什么不能围成三角形?(出示6cm4cm10cm)

  (7)出示(4cm5cm10cm):指出:再次说明两条边的长度和要大于第三边,但现在有两条边的长度和等小于第三边,所以不能围成三角形。

  请同学们思考:在判断任意的三条线段能不能围成三角形时,是不是要把所有的两边之和都算出来和第三边作比较?

  【设计意图: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让学生凭借自己的探索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既理解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学生也能对这部分知识有深刻的印象。可谓一举数得。】

  三、综合练*,巩固深化

  1、老师这里还有几组线段要请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能不能围成三角形。下面我们要采取抢答的形式,老师说开始,你就可以站起来回答,看看哪位同学的反应最快。好吗?

  ①6cm9cm3cm②7m6m5m③4dm10dm8dm

  【设计意图:此题采用抢答形式,强化了学生自觉运用三角形围成的快捷判断方法的意识。其中,变化了数据后的单位名称,用意是扩大知识的应用范围。】

  2、放学后老师还要去趟少年宫,请看(出示地图),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走哪一条路最*呢?你是怎么想的,能用今天的知识来解释吗?

  3、拓展

  (1)有一个活动角,已知这条边是2cm,这条边是5cm,请问第三条边可以是几厘米(填整数)?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最短边是5cm,另外两条边可以是几厘米?

  (3)如果三条边的和是5cm,三条边分别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题是开放题,有效地训练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另外,第(1)小题的设计与新授过程中“由角演变成三角形”这一教学环节相呼应,又使他们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四、全课总结

  刚才同学们都想了解新图形的名字、样子、特征,现在都了解了吗?谁愿意把你了解的知识介绍给同学听一听。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能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按角将三角形分成三类.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推理和应用.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尝试练*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当0<α<90时,α是______角;(2)当α=______时,α是直角;

  (3)当90<α<180时,α是______角;(4)当α=______时,α是*角.

  二、探索活动:

  根据自己手中的一副特殊的三角板,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等于180,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的一个结论呢?(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用自己剪好的一个三角形,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交流.

  结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几何表示)

  举例(略)

  练*1:

  1、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可以都小于60.( )

  (2)一个三角形最多只能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或直角.( )

  2、在△ABC中,

  (1)∠C=70,∠A=50,则∠B=_______度;

  (2)∠B=100,∠A=∠C,则∠C=_______度;

  (3)2∠A=∠B+∠C,则∠A=_______度.

  3、在△ABC中,∠A=3x∠=2x∠=x,求三个内角的度数.

  解:∵∠A+∠B+∠C=180,(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2x+x=_______

  ∴6x=_______

  ∴x=

  从而,∠A=_______,∠B=_______,∠C=_______.

  三、猜一猜:.

  一个三角形中三个内角可以是什么角?(提醒:一个三角形中能否有两个直角?钝角呢?)小组讨论.

  按三角形内角的大小把三角形分为三类.

  锐角三角形(acute trangle):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right triangle):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obtuse triangle):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举例(略)

  练*2:

  1、观察三角形,并把它们的标号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

  钝角三角形( ).

  2、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如下,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1)30和60( );(2)40和70( );

  (3)50和30( );(4)45和45( ).

  四、猜想结论:

  简单介绍直角三角形,和表示方法,Rt△.

  思考: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有什么关系?

  结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举例(略)

  练*3:

  1、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用符号写成_________,直角边是______和______,斜边是_______.

  2、如图,在Rt△BCD,∠C和∠B的关系是______,其中∠C=55,则∠B=________度.

  3、如图,在Rt△ABC中,∠A=2∠B,则∠A=_______度,∠B=_______度;

  小结: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按角分为三类:(1)锐角三角形;(2)直角三角形;(3)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作业:课本P123*题:3,4.

  教学后记:

  能用“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计算一些简单角度,能对三角形按内角的大小进行分类并判断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也知道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但不能灵活运用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7

  教学设计综述

  1、基本说明

  ●学科领域:数学,并涉及劳技、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教育

  ●智能领域: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人际沟通

  ●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第一学期(实验教材)

  ●所需时间:1课时

  2、理念概述

  通过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日常教学,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一直是我校的教研特色。本学期使用的上海市数学二期课改实验教材,实际是对数学教师教学技能的考验和磨炼。如何用好这本教材,领会新教材的意图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体现,要通过不断的钻研。在“几何小实践”这个单元中,涉及了“三角形分类”的知识。选择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设计,并在设计时融入了多元智能理念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与单纯的数学知识讲授相区别。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智能学*活动,充分调动、发挥和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智能潜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对知识点的探究结果用演示文稿来呈现,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分类的认识。通过动手、判断、辩论、再次讨论、得出结论、再次动手操作的一系列环节,使学生在反复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三角形按边分类的正确、完整的概念,使得他们的智能水*在*常的学*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按边之间的关系给三角形分类并用信息技术进行汇报。

  (2)通过动手折叠,探索等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3)通过探究与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注:这是贯穿我们日常学科教学的长远目标)。

  对应的新课标:上海市二期课改三年级数学(实验版)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4、教学准备

  (1)学生基础: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2)根据学生学*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小组。

  (3)设计学生探究的模板。

  (4)制订教学评价和智能发展评价量规。

  5、所需教学环境及资源材料

  (1)具备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

  (2)计算机及因特网、音响。

  (3)上海市小学数学二期课改(实验版)提供的资源课件片断(三角形初步认识)。

  教学过程简述

  1、导入新课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播放学生课前收集的三角

  形建筑和物体图片,确定要探究的教学主题。

  (2)学生认真观察图片,说出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搭三角形

  本环节涉及:语言、人际沟通、身体运动、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做示范,并提出学生动手做一些三角形。

  (2)学生思考:怎样分工合作才能搭出各种不同的三角形。

  (3)学生小组合作搭三角形。

  (4)学生交流研讨。

  3、三角形分类

  本环节涉及:语言、数理逻辑、人际沟通、视觉空间智能。

  (1)教师演示电脑课件,提出任务:将做好的三角形分类。

  (2)学生小组合作,按自己的想法初步进行分类。

  (3)师生间互相交流(电脑演示学生分的结果)。

  (4)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将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放入集合圈。

  (5)学生用拍手来表示赞成和反对:在“涉及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时,学生间会对其是否属于等腰三角形产生意见分歧,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用辩论赛的形式由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答案。

  (6)师生共同总结。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板书来揭示三角形按边分类的结果(三条边不相等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

  (7)巩固练*(利用多媒体课件,及时对学*的新知识进行巩固)。

  4、折一折,画一画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运动智能。

  (1)教师取出一个三角形,要求学生动脑筋来判断这是什么三角形。

  (2)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腰三角形,并且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3)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得出判断等腰三角形的最简便方法。

  (4)教师再次取出一个三角形,让学生利用好方法进行判断。

  (5)学生动手操作后发现是等边三角形,而且有三条对称轴。

  (6)教师通过电脑演示验证学生的判断,进行巩固练*。

  5、小结并拓展

  本环节涉及:数理逻辑、语言言语智能。

  (1)教师利用课件,组织学生回忆本节课学*内容。

  (2)学生交流表达自己在本节课的学*收获。

  (3)布置作业:(拓展)用长方形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画中建立概念

  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条线段怎样画才会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强化概念

  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就能确定一个三角形。

  4、介绍各部分名称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设疑

  为什么要把篱笆围成这种形状?

  2、操作

  围一围、拉一拉、比一比小结: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3、欣赏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认高

  回忆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其实在三角形中,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识高

  移动顶点,找高。

  旋转三角形,辨高。小结:只要是从顶点向对边做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

  3、画高

  ① 画AB边上的高。

  展示学生作品。

  画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结:看来我们的高不仅要垂直、要从顶点出发,还要注意所画的高与底要对应。

  ② 再画出AC边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画高。

  四、课堂总结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

  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预设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二、汇报自主学*导学单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还知道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师板书: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视频回顾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课堂总结

  1、[课件演示]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0

  教学内容:

  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思想,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通过学*实际操作,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及学会三角形按角分类。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4.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

  通过电脑动态展示,复*锐角、直角、钝角及角的边、角的顶点等概念。如果在角的两边取一定长度,得到两条什么线?把这两条线段连接起来,这是什么图形?

  二、感悟抽象建立表征

  1.师:我们学过了“三角形”(板书课题),说一说你见到的物体中,有哪些面是三角形的?(红领巾、三角板、三角巾、房梁等。)

  2.做练*纸上的*题。做后讨论下面的问题。

  (1)题中哪些图形是三角形?

  (2)题中哪些图形不是三角形?为什么?

  (由否定例证突出“围成”、“线段”这些词。)

  3.师: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

  4.讨论后小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5.(课件展示图形)

  (1)师:这是一个三角形。它由3条线段围成。请看整个三角形,3条线段(边)围成三角形,除了原有的线段(边)之外,还有了些什么?(还有了角、顶点。)

  (2)请指出图中的边、角、顶点。(注意学生指的是否正确。如“边”是连接两个端的线段;“角”是从一个端点引出的两条射线之间所夹的*面部分,“顶点”是两条边公共的端点。方向方位都不能指错。)

  (3)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三、回归生活感悟特性

  1.小实验:

  (1)教师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请两个小朋友上来轻轻地拉两个图形。

  师:各有什么感觉?(四边形一拉就变形,三角形拉不动。)

  思考:其中有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道理?

  (2)师:(拿出一张容易活动的椅子)这张椅子前后晃动。我们一起动手把它修好。想一想:用什么办法使这张椅子不再晃动?师生共同用木条钉椅子,并指引学生看到木条与椅子的两条边框构成一个三角形,如右图,椅子就不晃动了。

  小结:一个三角形,只要它的3条边的长短固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也就固定不变了,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2.师:三角形的这种“形状不变的稳定性”,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3.三角形的分类

  (1)电脑显示说出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这三个不同的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学生自学课本P136

  (2)学生动手操作(按角给三角形分类)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结: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画图操作感悟关联

  1、复*“垂线、垂足”的概念

  2、阅读课本第137页“从三角形……叫做三角形的的底”。

  3、画“高”。

  (1)理解“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

  (2)确定一个顶点,找出它的对边。图略:

  (3)用三角板画垂线

  操作程序:①将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底(对)边重合。

  ②将三角板沿底(对)边向前*行移动。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顶点。

  ③左手按住三角板,右手画垂线。

  (4)基本操作训练,要求只将三角板摆好,垂线暂不画。

  4、教学“三角形的高”和“三角形的底”。

  (1)让学生找出“顶点”和“垂足”,以及“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2)用三角板画出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通常画成虚线,并标明直角符号。学生画高时,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3)用直尺量这条高的长度。

  五、游戏——摸三角形

  (1)摸一个直角三角形,摸好后举起来让大家看,看谁摸得又对又快。

  (2)摸一个钝角三角形。

  (3)摸一个锐角三角形。

  六、课内总结,课外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

  不同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

  PPT、三角板

  学具准备:

  小棒、白纸、铁丝、三角形、稳定性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2、在哪看到过这种图形?(生举例)

  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

  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做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1:用小棒摆的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对他摆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摆的三角形小棒与小棒处没有粘牢。

  师:你愿意上来让这个三角形变得更完美些吗?

  生2:用白纸折了后剪出来的一个三角形。

  生3:用铁丝折的一个三角形

  师刚展示,就有学生在下面提意见:那不是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不是三角形?

  生:它没有封口。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师动手捏住铁丝的两头问:这样是一个三角形了吗?

  2、师:现在我们说也说了,做也做了,那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式三角形呢?同桌交流

  3、学生回答,教师不断完善。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断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提问:什么叫围成?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

  5、师:接下来让我们当一回小法官,判断一下上面的图形式不是三角形。(PPT出示)

  5、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教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反思: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关于三角形的定义作业本中也曾以判断的形式出现过,因此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犹豫,是直接以提问形式出现:“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还是先建立表象,再得出定义。最终还是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都掉进了自己预设的陷阱中:如用小棒摆的三角形连接点超出了,用铁丝围的三角形连接点没围住,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些生成进行及时的反馈,一步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围成”,突破了教学中的第一难点。)

  三、教学三角形个部分的名称、(承接上面的环节)刚才有人提到了三角形的边,谁来指指这三角形的边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师手指三角形的顶点问:“这叫三角形的什么”?手指角问:“这又叫三角形的什么?”

  教师边说边板书:咦,原来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2、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3、小游戏:师:每一个顶点都有它对应的边,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指定点,你们来指出它对应的边。

  4、命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数学上通常用三个连续的大写字母a、b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这个顶点就叫做顶点a、定点b、定点c;这条边就叫做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师:给你的三角形也起个名字吧!(学生起名)

  师:让我们认识一下你画的三角形(生手举三角形,并说这是三角形***)

  (反思:上学期教学画*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时,发现学生顶点和对应的边很会搞错,因此这儿设计了了一个小游戏,本意就是为学生在下面一个环节画高做准备,但就像云外天所说,如果把这个环节与后面的画高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堂就更精彩。)

  三、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早我们的生活中三角形运用的很广泛,老师也采集了一些,一起来看看:(出示PPT)请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在哪儿?

  2、师:为什么设计师都到用三角形而不用别的图形呢?(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

  3、师:真的是这样吗?想不想动手来验证一下(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操作)

  4、三角形的稳定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用处,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反思: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本是个很好的教学设计。但是学生在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过于心急,对学生的操作有太多的指导,导致这个环节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四、画高

  1、老师这儿有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了好几条线段(PPT出示)哪一条最短?为什么?引出高。

  2、那什么叫高呢?教师边在PPT上演示,边介绍:从一个顶点出发,到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三角形的底。

  3、看书,书中是怎样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

  4、锐角三角形:教师演示画高,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画高。

  师:刚才我们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它的对边画了一条高,如果从另外的顶点出发,你会画高吗?想想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为什么?(学生画高,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5、直角三角形:出示学生自己画的直角三角形:刚才有同学遇到了困难。像这样的三角形怎样画高?(学生回答并在练*纸上画出以最长的那条边为底边的三角形的高)

  6、钝角三角形:教师出示:像这样的三角形也有三条高,今天我们只画斜边上的高。学生动手画高,展示作品。

  五、应用

  1、师:今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三角形,你能说说你又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出示: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已经摇摇晃晃,你能帮他修好吗?

  (反思:这个环节教师稍微进行了一下拓展,因为例题中只出现画锐角三角形的高,而且关于角的分类是安排在例4。但从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看,学生还是掌握的较好。画锐角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画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一点,因时间关系,教师只是点了一下,在画高的细节上教师还应强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折、剪、拼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教、学具准备:

  教师,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剪刀一把;钉子板一块;方格板一块;小猪头像一个;磁性白板和磁珠。

  学生,钉子板一块;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两张;剪刀一把;水彩笔;课前收集的有关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图形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二、实践操作,获取新知

  1、动手折、剪三角形。

  ⑴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拿正方形纸,让学生判断对不对。

  ⑵提出要求:把这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让不同折法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说说分别折出了什么图形。

  在师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折一个三角形。

  ⑷动手剪三角形。

  老师示范,学生剪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

  老师送给学生一件礼物,打开,出现四个三角形,老师贴在黑板上。

  ⑸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2、动手拼、摆*行四边形。

  ⑴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摆。

  ⑵展示学生的成果。

  5个学生展示摆的图形。

  学生采访展示的学生,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鱼、蝴蝶、三角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让学生评价拼的怎样?

  根据学生的交流,揭示*行四边形的名称。

  ⑶认识*行四边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三、穿插活动,巩固认识

  1、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鼓励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尝试合作拼成*行四边形,师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课前收集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房子顶上是三角形;

  3.指导看书第43页和44页。

  认识红领巾、路牌,认识三角形。

  认识栅栏门、起重机、楼梯的截面,认识*行四边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认识,并要求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学生活动。

  四、练*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评点正确和错误的*行四边形。把错误的*行四边形改围正确。

  学生再围*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行四边形,完成后展示、评点。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4、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五、全课小节,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3)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内容是学生在学*了角、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系统研究三角形特征的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来初步感知,例2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例2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探索规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特点。

  教学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主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三角形,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他们思维内在的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在练*设计上除了课本*题外,作了适当补充,为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学*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经历充分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学*进一步激发其学*的兴趣好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颜色同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江阴长江大桥是我们泰州市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大桥,是泰州人的骄傲,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江阴长江大桥图片)

  师:观察一下,你能在这座大桥上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课本插图改为学生熟悉的江阴长江大桥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教师课件展示: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房屋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悟特征

  1、做三角形,初步形成概念。

  ⑴师: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⑵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用三角板画一个三角形。

  ④在方格上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指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并要求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一样,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交流时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⑶讨论:出示小棒摆的三角形:

  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将图形移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有时会把类似于三角形的图形当作三角形,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三角形是由三长线围成的这一重要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手中的小棒,我们用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实际上是把这根小棒看成一条什么?(线段)

  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线段?(板书:3条)

  师:我们把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板书:边)

  问:三角形除了边,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画三角形。

  ⑴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的边、角、顶角。

  ⑵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初步实现了三角形的概念的主动建构。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索。

  1、疑问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给你任意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板书:实验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当学生基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提出这个猜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正确结果的渴望,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步学*环节――小组实验。

  2、合作探究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信封,拿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

  ⑵出示表格

  选用小棒情况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厘米(红)

  6厘米(黄)

  5厘米(绿)

  4厘米(蓝)

  能

  否

  注:请在表格中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

  ⑶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组织汇报。

  ⑷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选哪几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别用电脑演示:

  A:10、4、5 B : 10、6、4

  研究:这两组数据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4+5<10 6+4=10

  小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哪几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5、6、10 4、5、6

  观察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将上述板书补充为:

  5+6>10 4+5>6

  小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引发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⑸讨论:在10、4、5和10、6、4这两组数据中,

  10+4>5 10+6>4

  10+5>4 10+4>6

  都有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⑹引导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⑺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长边+中边>短边短边+中边>长边

  问题: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你认为该选哪个?为什么?

  结论: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结论是“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上述环节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在实际判断中,只要判断“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一次就行了。这样,优化了学生的判断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证: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两条短边之和是否大于长边?

  四、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cm 5cm 6cm

  4cm 2cm 2cm

  5cm 5cm 5cm

  补充问题: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能还是不能。

  想一想:第二个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练*层次,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解释理由。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结论: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如果不确定是整厘米数的话,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复*了今天所学内容,又为学生,尤其是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内总结,内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页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类的方法,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 能够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关知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 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的意识,感受生活中数学,激发学*兴趣。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 摆三角形

  (1)(课件演示)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看这些事物中都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欣赏两遍)

  (三角形、圆形、梯形……)

  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2)(准备小棒)现在想想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听要求:请用手中的小棒快速地摆一个三角形。(生动手摆三角形,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

  2. 三角形的特性

  (1)师拿出准备好的插接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

  师拉动长方形,问: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变化了,说明它不稳定)

  (2)拉一拉刚才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变化,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稳定性

  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三角形的`特性,在实际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谁能说说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三角形的特征

  1. 什么是三角形

  刚才我们动手摆了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认识三角形了吗?

  出示:

  手势表示哪个是三角形?

  根据刚才的学*谁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围成”)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 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猜测: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什么?(边)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3条边)

  每两条边线段的交点叫什么?(顶点)三角形一共有几个顶点?(3个顶点)

  仔细观察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之外,还有什么?(3个角)

  谁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

  生回答师板书。

  三、三角形的分类

  1. 分类

  2. 刚才大家表现非常棒,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那现在看看大家的动手能力和大家的合作能力怎么样?

  出示六种三角形

  看要求:(课件演示)给这些三角形分类:

  要求:

  (1)给每类三角形取个名字。

  (2)小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取名?

  生运用学具小组合作,老师巡回指导。

  生汇报,师总结板书:

  锐角三角形 1个? 3个?

  直角三角形 1个

  钝角三角形 1个

  3、小游戏:

  猜角游戏 师只露出一个角,生猜这是什么三角形?

  说说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考考你:

  选择:

  (1)由三条( )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2)( )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A有一个角是锐角 B有两个角是锐角 C有三个角是锐角

  判断:

  (1) 有三条线段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

  (2) 任何三角形里都有两个锐角。

  (3) 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4) 有位同学看到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就说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3

  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内容是学生在学*了角、初步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安排的系统研究三角形特征的知识。本课教学内容为第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通过让学生从现实背景中找出三角形来初步感知,例2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去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例2的内容是课程标准新增加的内容。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把知识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发现现象、研究原因、探索规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发现和主动建构的特点。

  教学思路: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教学中,我力主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去感知三角形,在充分的操作活动中去体验、感悟,经历探索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以外在的动,促进他们思维内在的动,促使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在练*设计上除了课本*题外,作了适当补充,为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学学*活动中,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有关特征,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经历充分的 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性,通过学*进一步激发其学*的兴趣好积极性。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知道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难点:

  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颜色同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江阴长江大桥是我们泰州市在长江上架设的第一座大桥,是泰州人的骄傲,同学们见过吗?(出示江阴长江大桥图片)

  师:观察一下,你能在这座大桥上找到我们熟悉的图形吗?

  板书:三角形

  【设计意图】:由课本插图改为学生熟悉的江阴长江大桥引入,使学生感到亲切,能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2、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

  教师课件展示:红领巾、三角尺、交通指示牌、房屋等含有三角形物体的图片。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丰富的三角形物体的图片,使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感知三角形,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他们主动探究的欲望。

  二、动手操作,感悟特征

  1、做三角形,初步形成概念。

  ⑴师:三角形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图形,你能用自己手中的材料做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⑵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法:

  ①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

  ②在钉子板上围成三角形。

  ③用三角板画一个三角形。

  ④在方格上画一个三角形。

  分别指名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三角形,并要求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呈现出来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也不一样,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在交流时分析各种做法的共同点,初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⑶讨论:出示小棒摆的三角形:

  这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将图形移动。

  【设计意图】: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停留在较肤浅的层面上,他们有时会把类似于三角形的图形当作三角形,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三角形是由三长线围成的这一重要特征。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教师出示手中的小棒,我们用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时,实际上是把这根小棒看成一条什么?(线段)

  围成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条线段?(板书:3条)

  师:我们把这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板书:边)

  问:三角形除了边,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并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画三角形。

  ⑴学生在作业本上画一个三角形,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的边、角、顶角。

  ⑵在点子图上画两个三角形,(课本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画好后,再指名说三角形的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在“做三角形、画三角形、比较三角形”等活动中逐步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初步实现了三角形的概念的主动建构。

  三、合作探究,深入探索。

  1、疑问引入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了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现在给你任意三根小棒,你能围成三角形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师:能,还是不能,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

  板书:实验

  【设计意图】:数学猜想是探索数学规律或本质时的一种策略,当学生基本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后,教师提出这个猜想的话题,激发了学生对正确结果的渴望,从而水到渠成地进入下一步学*环节——小组实验。

  2、合作探究

  ⑴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信封,拿出4厘米、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彩色纸条各一根。

  ⑵出示表格

  选 用 小 棒 情 况

  能否围成三角形

  10厘米(红)

  6厘米(黄)

  5厘米(绿)

  4厘米(蓝)

  能

  否

  注:请在表格中用“√”表示。

  你发现了什么?

  ⑶学生分小组实验,并填写表格,组织汇报。

  ⑷教师用视频展示台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记录表。

  师:我们先来看选哪几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分别用电脑演示:

  A : 10、4、5 B : 10、6、4

  研究:这两组数据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你有什么发现?

  板书:4+5<10 6+4=10

  小结: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师:哪几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

  板书:5、6、10 4、5、6

  观察一下,你又有什么发现?

  将上述板书补充为:

  5+6>10 4+5>6

  小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引发思考,经历了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⑸讨论:在10、4、5和10、6、4这两组数据中,

  10+4>5 10+6>4

  10+5>4 10+4>6

  都有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条件,为什么它们不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再次讨论、交流。

  ⑹引导小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2

  ⑺优化判断:

  长边+短边>中边 长边+中边>短边 短边+中边>长边

  问题:只要算一次就能判断出能否围成三角形,你认为该选哪个?为什么?

  结论:短边之和大于长边,就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教材中的结论是“三角形两条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困难的。通过上述环节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才能围成三角形,同时在实际判断中,只要判断“短边之和大于长边”这一次就行了。这样,优化了学生的判断方法,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验证: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刚才所画的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再算一算,看看两条短边之和是否大于长边?

  四、解决问题,发展新知。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为什么?

  2cm 5cm 6cm

  4cm 2cm 2cm

  5cm 5cm 5cm

  补充问题:用一个算式来表示能还是不能。

  想一想:第二个围成的三角形的形状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提升练*层次,既巩固了新知,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2、课本“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学生解释理由。

  3、玩一玩: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两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0厘米和6厘米,那么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是多少?你认为第三根小棒可以有多少种情况?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

  结论:第三根小棒的长度在4厘米与16厘米之间,如果不确定是整厘米数的话,它有无数种可能。

  【设计意图】:这是一道开放题,既复*了今天所学内容,又为学生,尤其是学*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己探究的空间,使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

  五、课内总结,内化新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直到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定义,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难点:

  不同三角形的高的画法。

  教具准备:

  PPT、三角板

  学具准备:

  小棒、白纸、铁丝、三角形、稳定性学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教师出示三角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

  2、在哪看到过这种图形?(生举例)

  二、教学三角形的定义

  1、师: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三角形。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做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

  展示学生的作品:

  生1:用小棒摆的一个三角形

  师:你们对他摆的三角形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摆的三角形小棒与小棒处没有粘牢。

  师:你愿意上来让这个三角形变得更完美些吗?

  生2:用白纸折了后剪出来的一个三角形。

  生3:用铁丝折的一个三角形

  师刚展示,就有学生在下面提意见:那不是三角形?

  师:你为什么认为这个不是三角形?

  生:它没有封口。

  师:其他同学的意见呢?

  师动手捏住铁丝的两头问:这样是一个三角形了吗?

  2、师:现在我们说也说了,做也做了,那谁能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式三角形呢?同桌交流

  3、学生回答,教师不断完善。得出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断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提问:什么叫围成?学生齐读三角形的定义

  5、师:接下来让我们当一回小法官,判断一下上面的图形式不是三角形。(PPT出示)

  5、自己动手画一个三角形。教师也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反思:关于三角形的知识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关于三角形的定义作业本中也曾以判断的形式出现过,因此备这节课的时候,一直在犹豫,是直接以提问形式出现:“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都知道哪些?”还是先建立表象,再得出定义。最终还是采用了第二种方法。课堂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也都掉进了自己预设的陷阱中:如用小棒摆的三角形连接点超出了,用铁丝围的三角形连接点没围住,教师抓住了学生的这些生成进行及时的反馈,一步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围成”,突破了教学中的第一难点。)

  三、教学三角形个部分的名称、(承接上面的环节)刚才有人提到了三角形的边,谁来指指这三角形的边在哪儿?(学生上来指)

  师手指三角形的顶点问:“这叫三角形的什么”?手指角问:“这又叫三角形的什么?”

  教师边说边板书:咦,原来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角。

  2、在刚才自己画的三角形中标出各部分名称,然后和同桌说一说。

  3、小游戏:师:每一个顶点都有它对应的边,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指定点,你们来指出它对应的边。

  4、命名: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数学上通常用三个连续的大写字母a、b来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就叫做三角形abc,这个顶点就叫做顶点a、定点b、定点c;这条边就叫做线段ab、线段ac、线段bc

  师:给你的三角形也起个名字吧!(学生起名)

  师:让我们认识一下你画的三角形(生手举三角形,并说这是三角形 * * *)

  (反思:上学期教学画*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时,发现学生顶点和对应的边很会搞错,因此这儿设计了了一个小游戏,本意就是为学生在下面一个环节画高做准备,但就像云外天所说,如果把这个环节与后面的画高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课堂就更精彩。)

  三、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早我们的生活中三角形运用的很广泛,老师也采集了一些,一 起来看看:(出示PPT)请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在哪儿?

  2、师:为什么设计师都到用三角形而不用别的图形呢?(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

  3、师:真的是这样吗?想不想动手来验证一下(学生拿出学具进行操作)

  4、三角形的稳定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用处,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吗?

  (反思: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本是个很好的 教学设计。但是学生在进行学具操作时,教师过于心急,对学生的操作有太多的指导,导致这个环节失去了原有的功效)

  四、画高

  1、老师这儿有一个三角形,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对边画了好几条线段(PPT出示)哪一条最短?为什么?引出高。

  2、那什么叫高呢?教师边在PPT上演示,边介绍:从一个顶点出发,到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直线段,这条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边叫三角形的底。

  3、看书,书中是怎样介绍三角形的高和底的。

  4、锐角三角形:教师演示画高,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画高。

  师:刚才我们是从一个顶点出发向它的对边画了一条高,如果从另外的顶点出发,你会画高吗?想想三角形的高有几条?为什么?(学生画高,投影仪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5、直角三角形:出示学生自己画的直角三角形:刚才有同学遇到了困难。像这样的三角形怎样画高?(学生回答并在练*纸上画出以最长的那条边为底边的三角形的高)

  6、钝角三角形:教师出示:像这样的三角形也有三条高,今天我们只画斜边上的高。学生动手画高,展示作品。

  五、应用

  1、师:今天我们又重新认识了三角形,你能说说你又了解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2、出示:小红家的椅子用了很多年了,已经摇摇晃晃,你能帮他修好吗?

  (反思:这个环节教师稍微进行了一下拓展,因为例题中只出现画锐角三角形的高,而且关于角的分类是安排在例4。但从学生的掌握程度来看,学生还是掌握的较好。画锐角三角形的高的过程中教师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很多学生画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没有相交于一点,因时间关系,教师只是点了一下,在画高的细节上教师还应强调。)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江苏(国标)四年级数学下册第22——24页《三角形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三角形的认识过程,并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2.明白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感受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感受三角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测量底和高。

  4.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掌握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教学难点: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测量底和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形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出示一条红领巾让学生说说有什么特征?

  (是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对红领巾的形状就是三角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归纳并板书:

  相同点:都有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不同点:角的`大小不相同,边的长短不相等。

  (6)完成“想想做做”1,学生画好后,说说三角形的特征。

  2.教学例题。

  (1)任意选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学生先猜。

  教师:光猜可不行,知识是科学,咱们来动手围一围。

  学生动手围,集体交流:有的能围成,有的不能围成。

  教师请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同学分别上来展示一下。

  同时板贴:能围成三角形不能围成三角形

  教师小结:随意的给你三根小棒,有的时候能围成一个三角形,有的时候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看来呀,咱们考虑问题的时候要全面、周到。

  提出问题:那么,能围还是不能围,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系呢?

  引导学生明白:跟三角形的边有关系。

  教师:对,三角形的边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2).动手操作。

  电脑出示:现有两根小棒,一根长4厘米,一根长6厘米,再配一根多长的小棒,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教师说明操作要求,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汇报一下你的操作结果。

  请不同的学生汇报,教师及时点评。

  [设计意图:既然已经知道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与三角形的边有关系,所以教师先给出学生两根6厘米和4厘米的小棒,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到,当第三边是几厘米的时候能围成三角形,直观明了,为后面的探究打好基础。]

  (3).集体探究。

  第一层次:发现不能围成的原因。

  ①教师: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发现1厘米的小棒不能围,确定吗?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课件演示:当三根小棒分别是1厘米、4厘米和6厘米的时候,围不成三角形。

  教师:为什么围不成?你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得出:1+4<6,所以围不成。

  ②教师:下面我们再来验证一下2厘米。课件演示。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会用一个数学关系式表示出它们的关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2+4=6,所以不能围。

  板书(补上小于等于号):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有了操作的初步体验,但是不能围成的原因是什么,却还没有发现。这里,通过课件直观、生动的演示和教师及时的启发、点拨,学生便会很快的发现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了。]

  第二个层次:猜想,初步得出三角形边的性质。

  教师:两边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同学们猜想一下,什么情况下能围成三角形呢?

  学生猜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贴:两边之和>第三边能围成三角形?

  同时,教师在旁边画上“?”

  初步验证猜想:

  教师: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需要进行验证。看看这些能围成三角形的边,是不是具备这样的关系?

  教师指着3厘米,问:当第三根小棒是3厘米的时候,谁能来说一说?

  同时课件进行演示,得出:3+4>6。课件演示。

  教师点击:那么下面就依次类推了。课件依次出现算式:4+4>65+4>66+4>67+4>68+4>69+4>610+4>6

  [设计意图:由于有了“两边之和≤第三边,不能围成三角形”这个结论作基础,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当“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时候就能围成三角形。这时教师及时说明,这只是猜想,要经过验证才能判断它是否正确。]

  第三个层次:引发矛盾,突破难点。

  教师指着表格,质疑:你们有没有发现问题啊?咱们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得出10厘米不能围,可是10+4>6呀,这符合我们刚刚得出的结论啊?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6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 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 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 (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请同学们一起做裁判,看看哪些是三角形?[学生会认为(1)、(2)、(3)(4)为三角形,但对(2)、(3)(4)有争议]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 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这与它三条线段的长短有关。现在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到底组成三角形的这三条线段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 (2)5,4,9; (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5、巩固练*:为了营造更美的城市,许多城市加强了绿化建设。这些绿化地带是不允许踩的。(电脑动画演示有人斜穿草地的实践问题)。他运用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认识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7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3~45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使学生直观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2、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初步知道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使学生在折、剪、拼的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变换,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教、学具准备:

  教师,正方形纸、长方形纸若干;剪刀一把;钉子板一块;方格板一块;小猪头像一个;磁性白板和磁珠。

  学生,钉子板一块;正方形纸、长方形纸各两张;剪刀一把;水彩笔;课前收集的有关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图形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

  二、实践操作,获取新知

  1、动手折、剪三角形。

  ⑴让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教师拿正方形纸,让学生判断对不对。

  ⑵提出要求:把这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变成一模一样的两个部分。

  ⑶指名演示。

  让不同折法的学生演示自己的折法,并说说分别折出了什么图形。

  在师生交流中揭示三角形的名称。

  学生动手折一个三角形。

  ⑷动手剪三角形。

  老师示范,学生剪

  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这两个三角形怎么样?

  老师送给学生一件礼物,打开,出现四个三角形,老师贴在黑板上。

  ⑸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这些都是什么图形?

  2、动手拼、摆*行四边形。

  ⑴要求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能拼出哪些图形。学生摆。

  ⑵展示学生的成果。

  5个学生展示摆的图形。

  学生采访展示的学生,拼成了什么图形:

  小鱼、蝴蝶、三角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让学生评价拼的怎样?

  根据学生的.交流,揭示*行四边形的名称。

  ⑶认识*行四边形的一些变式图形。

  三、穿插活动,巩固认识

  1、让学生用肢体来表现三角形和*行四边形。(鼓励同桌或小组共同完成)

  学生尝试合作拼成*行四边形,师生合作拼成三角形。

  2、展示课前收集的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房子顶上是三角形;

  3.指导看书第43页和44页。

  认识红领巾、路牌,认识三角形。

  认识栅栏门、起重机、楼梯的截面,认识*行四边形。

  用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丰富对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的认识,并要求选出一个最喜欢的图形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学生活动。

  四、练*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三角形和*行四边形,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全般展示、评点正确和错误的*行四边形。把错误的*行四边形改围正确。

  学生再围*行四边形。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行四边形,完成后展示、评点。

  3、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剪)成两个一样的三角形。

  4、用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五、全课小节,板书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8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

  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预设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二、汇报自主学*导学单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还知道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师板书: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视频回顾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课堂总结1、[课件演示]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9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三有形P59、60、61。

  教材简析:《三角形的认识》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课是六年制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中的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对三角形有了直观地认识,已经能从*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原有的感性认识基础上,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它的特征,为今后进一步学*其他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通过自学书本、观看视频讲解,逐步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3、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实验操作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应用,感受到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形状大小就确定的稳定性的本质。

  4、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预设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三角形,你认识了吗?(认识了)

  相信大家已经进行了自学,认真看过学*视频了,那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做些什么呢?

  二、汇报自主学*导学单

  1、画三角形、揭示概念

  (1)请小老师上台画三角形。

  (2)什么叫三角形呢?师板书: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哪位小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对“围成”二字的理解呢?

  强调出:三角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

  (4)还知道三角形有( )个顶点、( )条边、( )个角?师板书:3个顶点、3条边、3个角

  2、学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为了表达的方便,现在可以给这个三角形取个名字了吧!

  引导说出:三角形ABC,师标出字母ABC

  说一说角A角B角C,各条线段的名称。

  3、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会画三角形的高

  (1)汇报导学单上高和底的概念

  (2)“三角形高的认识”学*视频回顾

  (3)找出黑板上三角形的3组顶点与对边。揭示板书:3条高

  (4)同桌交流导学单上画高的过程

  (5)指名板演:作高

  4、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应用

  (1)交流导学单上第5小题。师板书:稳定性

  (2)拿出学具,拼摆三角形及四边形

  (3)同桌互相交换,拉一拉,谈发现;前后排的同学转过来比一比,谈发现。

  (4)说一说生活中哪里有应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呢?

  三、巩固练*、应用新知

  1、快速找出对应的顶点和对边

  2、请画出下面三角形中指定底边上的高。

  三角形的认识——姜微微

  (1)实物投影校对。

  (2)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互为高和底。

  (3)利用第3个三角形找一找外高,指一指。

  3、实践操作

  四、课堂总结1、[课件演示]画一个三角形及一条底边上的高,旋转三角形。

  师:孩子们,让我们静静地看大屏幕,静静地回忆。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体会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三角形的含义,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了解三角形的特性。认识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概念,感知稳定性

  教学难点:高的画法和意义

  教学过程:

  一、三角形的概念

  1、在画中建立概念

  其实三角形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请你把心目中的三角形画下来。

  展示作品。

  2、交流中完善概念

  三条线段怎样画才会是三角形?

  由3条线段围成(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3、延伸中强化概念

  不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点就能确定一个三角形。

  4、介绍各部分名称

  二、三角形的稳定性

  1、设疑

  为什么要把篱笆围成这种形状?

  2、操作

  围一围、拉一拉、比一比小结:当三角形的三条边长确定后,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确定了,所以在拉的时候,三角形才不会变形,这就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3、欣赏

  三、三角形的高

  1、初认高

  回忆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

  其实在三角形中,像这样,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所作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再识高

  移动顶点,找高。

  旋转三角形,辨高。小结:只要是从顶点向对边做的垂直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

  3、画高

  ① 画AB边上的高。

  展示学生作品。

  画高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结:看来我们的高不仅要垂直、要从顶点出发,还要注意所画的高与底要对应。

  ② 再画出AC边上的高。

  ③ 在指定底上画高。

  四、课堂总结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4)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3篇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1、下面我首先对教材进行简要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体验和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本课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三角形和其他一些简单的*面图形,并且在上学期学生已经相对集中地认识了角,认识了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行和相交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为进一步学*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例一首先提供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找到三角形,并说说生活中看到过的三角形,从整体上初步感知三角形,接着让学生动手做出一个三角形,从而体会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并抽象出图像,进而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例二则是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关系,发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和大于第三边。教材还安排“想想做做”,让学生通过画图、观察、操作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活动中进一步产生学*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3、教学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教学目标,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感知并理解掌握新知识。

  学法:在学法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画方格纸以及围钉子板等手段,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激起学生学*数学的欲望,达到学*新知识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过程分成以下5个部分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课开始,首先呈现例1的场景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说说场景图中有学*过的哪种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课题:认识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在场景图中找出三角形,并沿着三角形的边指给同桌看一看,再要求学生继续列举一些生活中见到过的三角形的例子。简洁的开场,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营造宽松的学*气氛,可以激发学生学*新知识的兴趣,架起了生活和学*的桥梁。

  (二)动手操作,概括特征

  在学生脑海中已经有了三角形的表象后,要求学生自己利用材料自己动手创造一个三角形,预设:用小棒摆、钉子板上围、利用三角尺画等,然后展示交流学生的成功作品,并要求学生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场景图中的三角形和成功作品,启发学生思考围成一个三角形,小棒和小棒之间应该怎样摆,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指生说说想法,再组织全班交流,明确:要围成一个三角形,那么相邻两根小棒端点和端点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板演画一个三角形,强调围成的含义,让学生自己纠正错误,再要求学生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并自学书上第22页下面的图,了解三角形各个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结合图形讲述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标出各部分名称。最后再次组织学生观察这些三角形,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中说说自己的想法,指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总结,使学生明确: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这是三角形的特征,要求多名学生说说三角形的特征和围法,加深印象。

  操作让直观图形给学生留下丰富的表象,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对图形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放手让学生独立操作,让学生亲历操作的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图形特征的深刻体验,强化围法,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三)合作探究,探索规律

  这部分,我分为三个层次:

  1、动手操作,发现问题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利用准备好的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根小棒,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然后进行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明确不是所有小棒都能围成三角形,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三根小棒的长度有关。

  2、小组合作,探究规律

  提问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小组合作探究,并提出要求:

  ①请组长将组内的4中情况填写在记录纸上。

  ②小棒的长度不同:红(10cm)、白(6cm)、黄(5cm)、绿(4cm)。

  ③每种情况多次实验,确定是否能围成后再记录。学生操作填写并3汇报操作结果:10厘米、6厘米、5厘米的能围成,还有6厘米、5厘米、4厘米的也能围成,10厘米、5厘米、4厘米不能围成,10厘米、6厘米、4厘米也不能围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类板书。然后提问你觉得小棒的长度怎样变化就可以围成呢?让学生自主验证,集体交流总结得出把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与第三边比较,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条边长长度的和第三边。

  3、推广验证,得出结论

  根据学生上面的回答进行研究,要求学生分别从能围成与不能围成中选一种情况写出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比较的式子?指生回答,教师就其中一种进行板演5+6>10,5+10>6,6+10>5;4+6=10,4+10>6,6+10>4,接着要求学生观察在什么情况下,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先在小组中讨论,全班交流,在指生交流得出结果: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就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大于。出示三组数:2cm、4cm、6cm;5cm、2cm、5cm;6cm、2cm、5cm,要求学生判断能否围成三角形,生先独立操作思考,指生回答并说明理由,深化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让学生在矛盾和困惑中,产生探究的欲望,经历由困惑到明了的过程,在认知失衡后实现顺应,达到新的*衡,是激发学生学*的主动性,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

  (四)练*反馈,巩固深化

  对于练*我是这样设计的,“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三角形,放手让学生独立画一画,同桌互相检查,订正错误,教师强调画法,再要求学生说说画出的三角形分别是用几条线段围成的、各有几条边、几个角和几个顶点,强化三角形的特征。接着是第3题,在图中找最*的路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所有路线,接着独立思考从中找到最*的路线,思考原因,要求多名学生发表意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中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

  通过练*活动,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

  (五)回顾反思,总结延伸

  在课结束之前,让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通过总结,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选自《幼儿园教育教学安排意见》小班内容,认识三角形是幼儿几何形体教育的内容之一,幼儿的几何形体教育使幼儿数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幼儿学*一些几何形体的简单知识能帮助他们对客观世界中形形色色的物体做出辨别和区分。

  发展它们的空间知觉能力和初步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为小学学*几何形体做些准备。小班幼儿在他们充分获得对圆形的感知和确认后,再让他们认识三角形的特征,这对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比较能力和空间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认识三角形是在认识圆形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比较圆形和三角形奠定了知识基础,有利于幼儿对三角形的感知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就是三角形的特征。

  (一)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3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确定目标的依据:小班上学期虽然还没有进行数的形成教学,但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许多数的概念教育,因此,通过数形结合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幼儿有一定的基础。3岁幼儿经常会把几何形体理解为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因此,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有利于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幼儿认知几何形体对图形的知觉属于空间知觉的范畴,从幼儿感知三角形的形状到表达需要完成配对——指认——图形的特征,因此,三角形的特征定为本节课的重点。

  三角形的特征同时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但是,对于还没学过一一对应点数的幼儿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把三角形的特征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方法。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知识,充分发挥教与学的互动作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采用游戏法和启发探索法,体现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1、游戏法:

  在计算教学中运用游戏法能激发幼儿的学*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帮助幼儿轻松愉快地理解知识,因此,在本节课中,无论是新知的学*,还是复*巩固我都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在课的开始,教师以游戏的口吻介绍两个图形娃娃到小班做客,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在复*巩固三角形特征时,设计了游戏给图形娃娃找朋友、奇妙的拼图、拼拼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的特征,又激发了幼儿的学*兴趣。

  2、启发探索法:

  这一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依靠幼儿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启发幼儿去探索并获得新知。其最大的特点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本节课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时,我采用这一方法先出示一个圆形娃娃,再出示一个三角形娃娃,启发幼儿比较三角形和圆形的不同,在幼儿的观察探索中得出三角形有角、有边,通过亲自数一数、试一试,让幼儿明确有三个角的图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角有点儿扎手。

  3、本节课采用的教具:

  (1)圆形、三角形娃娃各一个,用于引出课题,激发幼儿兴趣。

  (2)图形拼图一幅。

  (3)每桌一盘各类几何图形及冰糕棍若干。

  选取教具的依据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认知特点。

  三、学法指导:

  1、复*内容的确定:三角形的特征有三条边、三个角。幼儿要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就必须通过数一数来掌握,因此,3的数数的掌握直接影响到幼儿学*三角形的效果,因此将3的数数定为学*内容。采用幼儿比较喜欢的体态动作(拍手、拍肩、拍褪)进行,幼儿比较感兴趣又很快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用探索法和操作法学*新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为了便于幼儿更好地掌握三角形的特征,请幼儿通过观察圆形和三角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样?通过亲自数一数、摸一摸来感知三角形的特征。幼儿从观察、判断到表述是幼儿利用旧知获取新知,主动学*的过程。

  3、在操作、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在复*巩固三角形特征时,采取了游戏《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用小棍拼三角形。幼儿在游戏时,就需要将头脑中三角形的特征的轮廓体现出来,需要幼儿将想象、图形小棒联系在一起,进一步发展了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同时幼儿联想生活中的实物与三角形想象的物体将图形与实物相联系,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

  4、数形结合,时幼儿在掌握特征的同时,加深幼儿对3的认识,在学*三角形特征时让幼儿数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在看拼图找三角形的游戏中,让幼儿数数蝴蝶的翅膀、树身、房顶个由几个三角形拼成,在数形结合中既巩固了新知,又发展了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了小学过程中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我准备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

  1、复*3的数数

  设计这一环节的的是为了在下步学*三角形特征时幼儿能更好地学*掌握,能准确感知图形特征这一环节,采用体态动作一集体复*的形式进行。

  2、学*三角形特征: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准备分以下几步完成,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圆形娃娃和三角形娃娃的不同,提供幼儿每人一三角形,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都有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3、复*巩固三角形的特征。在幼儿初步掌握三角形特征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练*才能得以巩固,准备分三步完成这一环节。

  (1)给图形娃娃找朋友:目的是幼儿排除干扰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2)看图拼图找三角形:图形拼图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学*兴趣通过让幼儿观察:这些拼图像什么?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周围环境中找出像三角形的东西:幼儿通过自己的联想寻找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三角形的特征。

  五、延伸活动:

  幼儿用冰糕棒拼三角形,引导幼儿拼完后讲一讲你拼得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用了几根冰糕棒?

  一、教学背景和目标定位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的认识”是小学数学苏教版国标教材第八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但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未曾探索,本课将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理解任意二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材中,例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找出三角形,并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做一个三角形,从而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进一步抽象出图形,形成三角形的初步概念。例2让学生任意选三根小棒围一个三角形,在操作中体会和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想想做做”安排了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练*,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规律等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其他*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积累知识经验。

  (二)目标定位:

  鉴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三个方面:

  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三角形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并在学*活动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图形的兴趣和积极性。

  二、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内容特点和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性,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主要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相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讨论、合作交流,结合老师适时引导,多媒体课件及时验证结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转变学生的学*方式,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让学生在猜想、质疑、验证、探究、测量、实践操作、问题解决等过程中,经历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三、教学程序设计

  具体分为以下四部分展开教学。

  第一部分: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多媒体出示李老师上班路线和三个地点,配合及时演示,提问:李老师还可以怎样走?这三个地点和路线形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起悬念,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的愿望】

  第二部分: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

  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见到过的三角形,通过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使生活数学化。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5)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6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2、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在转化中发现内在联系及推导说理。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红领巾,学具(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任意三角形若干个)。工具(直尺、剪刀)。

  设计思路:

  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复*旧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复*旧知时,单凭教师枯燥的提问,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一开始,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动态地将旧知识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感染学生,为学*新知识作好铺垫。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如果只有教师的讲解、演示,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新知。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打破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弊端,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发挥多媒体的功能,通过“变色”、“闪烁”、“声音”等手段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掌握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新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怎样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点击课件)

  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电脑动态演示割拼的转化过程。

  形成板书:

  转化 找关系 推导

  学生看大屏幕,

  口答:s=ah

  学生口述*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老师这里有一样东西,你想知道吗?(出示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要知道做这条红领巾需要用多大的布,该怎么办?

  三角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研究、探索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生可能会说:求出它的面积。

  二、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1、谈话启思。

  我们能不能利用前面学过的方法来探究三角形的面积呢?想一想,用任意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下面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学具拼一拼、摆一摆,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

  2、操作探索。

  (1)四人小组合作进行操作、探索。

  (2)小组汇报、交流、展示。

  学生可能会拼出以下图形:

  (3)课件演示拼出的各种图形。

  (4)设疑:

  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

  通过操作,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行四边形?

  你能不能很快的把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行四边形。

  老师有一种方法,能很快的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行四边形,想学吗?

  电脑演示转化的动态过程。

  (5)找关系。

  师:拼成的*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课件出示:

  a.拼得的*行四边形的底与原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b.拼得的*行四边形的高与原三角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c.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得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6)汇报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用电脑演示。

  (7)尝试推导说理。

  师:根据你们的发现,你能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在学生的汇报中形成板书:

  三角形的面积=*行四边形的面积÷2

  底 × 高

  = 底× 高÷2

  师:如果用s表示面积,a、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用字母怎样表示公式?

  完善板书:s=ah÷2

  学生口答:长方形、*行四边形。

  生: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感到不是很容易。

  学生观看转化过程。

  尝试旋转、*移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派代表发言。

  学生讨论后回答,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推导的?

  学生发言。

  学生齐说:s=ah÷2

  3、探究用一个三角形进行割补转化推导。

  师:我们在推导*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运用了割补法,你能不能运用割补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行四边形?

  师:下面我们来观察电脑上是怎样操作的?(点击课件)

  师:同学们若有兴趣,课后可以继续探索不同的割补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汇报交流。

  学生观看运用割补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行四边形过程。

  三、实践应用

  拓展提高

  1、(出示红领巾)这下你会计算这条红领巾的面积吗?计算它的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

  你能估计一下它的底有多长吗?(课件出示红领巾)

  一条红领巾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2、看图计算面积。

  3、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标志吗?谁来说说。

  (课件出示)

  师:我们学校处在交通繁忙的三*路口,车辆较多。为了同学们的安全,交警叔叔想用铁皮做这样两个标志牌,(点击课件)

  你来帮他们算算需要多少铁皮?

  4、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方厘米。()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方厘米。()

  5、课下请同学们找一个三角形的实物进行测量,计算出它的面积。

  学生估计底的长度。

  学生独立完成,一人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学生口述列式。

  通过图3知道要用对应的底和高计算面积。

  学生说说自己认识交通标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可能出现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s=ah÷2

  =7.8×9÷2

  =35.1

  35.1×2=70.2(*方分米)

  方法二:s=ah

  =7.8×9

  =70.2(*方分米)

  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评价体验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一定有话想对同学们说,你最想说什么?(点击课件)

  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教学反思: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教学情景。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景,能生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的感官。教学情景创设的好,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是在完全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的,其推导方法与*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我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搜索并下载有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样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激发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索目标与方向。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本节课,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利用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拼一拼、一摆、移一移等方法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各种图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发现只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才能拼成*行四边形,但学生不会用旋转、拼移的方法。这时,我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将两个完全相同三角形通过旋转、*移,能很快的拼成一个*行四边形,这样非常直观形象的展示转化过程,学生在好奇的氛围中掌握旋转、*移的方法。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并再次观看多媒体课件,发现拼成的*行四边形与原三角形的内在联系,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有效的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割补法是学*几何知识很重要的方法。在推导*行四边行面积计算公式时,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割补法。本节课中,当学生用旋转、*移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我又设计让学生运用割补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行四边形,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一环节由于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有限,对于割补法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动画,直观地展现几种割补方法,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学生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练*的设计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层次性外,更注重现实性。本节课的练*除了围绕重点设计基本练*巩固新知识外,还设计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练*题。为了节约教学时间,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练*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认识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并计算两块相同标志牌面积的课件,学生在练*过程中,既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又对学生进行了交通安全教育。

  总之,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主体性发展、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学中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丰富的情景,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了最佳的教学效应,从而激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关键:让学生经历实际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发现和抽象公式的过程。

  教具准备:红领巾、长方形纸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各三组、剪刀等。

  学具准备: 每个小组至少准备一个长方形,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老师有什么不同?老师今天也配带了红领巾!你们能帮忙算算做一条红领巾要用多少布吗? (把红领巾展开贴在黑板上)

  教师提出问题:

  ⑴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⑵你会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探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身上熟悉的红领巾实物,首先由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样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三角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将“教学活动”转化为“学*活动”。]

  二、探索新知

  1、寻找思路:(出示一个长方形)

  师:(1)长方形面积怎样计算?

  (2)怎样可以把这个长方形*均分成两份?

  有三种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方法三:

  师:方法三中把长方形*均分成两个三角形,大小有什么关系?(完全一样)

  每个三角形面积与原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把长方形*均分成两个三角形,学生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与长方形及面积的比较,直接感知三角形面积计算规律,增强了整体意识,同时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引发了深层次的心理动机]

  生: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生:哪么,剪成的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原长方形的面积的一半,三角形的底等于原长方形的长,三角形的高是原长方形的宽,也就是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除以二。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直角三角形)

  师:你想,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这样计算,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面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去计算呢?今天我们一齐来探讨。上节课,我们把*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来探索*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大家猜一猜: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面积呢?(挂出课本84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引发思考)

  接着出示思考题:

  (1)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什么图形?

  (2)每个三角形与转化后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了*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启发学生: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来求它的面积呢?在讲授公式来由之前,以动手把长方形*分成两份的实验,直接引出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做到先入为主的作用,引导学生去猜想。再让学生自己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使旧知识为新知识的铺垫。]

  2、分组操作、讨论,合作学*。

  (1)提出操作和思考要求。

  学生用课前准备的三种类型三角形(完全一样的各两个),四人为一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摆一摆。

  小黑板出示讨论问题:

  ①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一拼,能拼出什么图形?

  ②拼出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

  ③拼出的图形与原来三角形有什么联系?

  (2)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和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初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从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既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又中从找到对应关系,渗透了对应关系的教学。]

  *移

  旋转180°

  合拼

  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操作和讨论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生:你是怎样拼的?能说一说你的拼法吗?(如果学生操作有困难,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操作:摆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把其一个三角形旋转、移动,和另一个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如图,让学生模仿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与转化方式,使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方法,要求学生表述操作过程,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口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3)学生上讲台板演。

  ①小组汇报实验情况。(让学生将转化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然后口述操作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情况:(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摆拼)

  (两锐角三角形) (两钝角三角形) (两直角三角形)

  *行四边形*行四边形长方形

  ②学生演示:用旋转*移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各种已学过的图形。

  师:通过动手操作,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只要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长方形)

  师:每个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生: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生:拼成的*行四边形是每个三角形面积的二倍。(教师给予评价、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学*,再观察演示使同学们更具体、清晰地弄清了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行四边形后,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通过推导,增强学生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推理的能力。]

  3、讨论与归纳公式

  (1)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

  ①、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②、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

  ③、你能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设计意图:借助图形直观性,教师指明讨论的部分是三角形的底和高与*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关系,有助于学生进行推理,加深对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维,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推理、思维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

  (2)归纳公式。

  学生讨论、汇报:

  因为:三角形面积=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2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教师板书:三角形面积=底×高÷2

  师:为什么要除以2?

  生:因为是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用α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你能用字母写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s=ah÷2

  [设计意图:把求三角形的面积转化成已学*过的*行四边形面积,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知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后,去讨论:“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除以2?”以先入为主,从而启发学生依靠自己的思维去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得出计算公式,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看书质疑。

  师:你能说说,课本中是怎样得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

  (充分利用好教材,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养成看书的良好*惯。)

  师:除了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关系中得出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的。你还能用别的方法去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如果有学生想到别的方法,如剪拼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边讲边演示,只要合理的老师都要给予肯定。(略讲)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师:现在同学们能帮老师解决问题了吗?

  1、计算一条红领巾的面积。

  师:你能估算出这条红领巾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吗?

  生:……

  师:这条红领巾的底是100cm,高是33cm,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独立完成,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全班交流做法和结果,老师提出书写格式和应注意地方。

  师: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应注意什么地方?(强调“÷2”和“底和高要对应”这两个重点、难点。)

  12.5 cm

  2、独立完成p85做一做。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应用三角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问题,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和应注重的要点,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公式的印象。]

  四、深化理解、应用拓展

  1、课本86页的练*第1题。 (课件出示)

  师:你认识这些道路交通警示标志吗?一块标志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方分米?

  (让学生认识多种交通指示牌,教育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接着让学生口头列算式,不用计算。)

  2、课本86页第2题:你能想办法计算出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吗?。

  师:要求上面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要怎么做?

  (先让学生想,再请学生口头叙述,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评讲,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判断题

  (1)三角形面积是*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

  (2)一个*行四边形面积是40*方米,与它等底等高三角形面积为20*方米。( )

  (3)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方厘米。 ( )

  (4)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5)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 )

  4dm

  2。5dm

  3dm

  4、求右图三角形面积。

  (要计算上图的三角形面积,强调三角形的底和高一定是对应的。)

  5、课本86页第3题: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底

  (如右图),求高。

  师:求三角形的面积我们会算了,如果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求三角形的高你会算吗?

  (生讨论汇报,再计算、反馈。)

  6、做课本86页第4题(然后汇报、评讲。)

  要在公路中间的一块三角形空地(见下图)上种草坪。1㎡草坪的价格是12元。种这片草坪需要多少元?

  [设计意图:练*题以三个层次设计,第一层基本练*,旨在巩固、熟练公式;第二层设计判断练*,学生在思考中,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对求积公式的理解,突破公式中重点和难点;第三个层次,主要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感知生活化的数学,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并通过拓展题练*,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逆向思维能力,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同时深化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理解。]

  五、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小出示)让学生说一说图意:

  生:……

  师:很好!今天我们通过分“四人小组”动手操作,相互讨论、交流,用摆拼的方法将三角形转化成学过的*行四边形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种“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能帮助我们找到探究问题的方法,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这两问引导学生从学*内容及学*方法对本课归纳出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自己获取知识的思路和过程,归纳提炼学*方法,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中能应用这些方法去探究问题,自己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能力。]

  六、课外作业

  课本第87页“练*十六”第5、6、7题。

  板书设计

  三 角 形 的 面 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2

  =100×33÷2

  =1650(cm)

  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在*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去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根据新课程中的新理念要求,教学应该由原来 “教学活动”转化为“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从操作中掌握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小组结合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动手操作,分别将三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并比较每个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各部分间的关系,同时在操作中向学生渗透旋转、*移的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个个都很积极、很投入地动手操作,极大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学生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体。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合作精神

  在这节课中,探讨*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与三角形面积公式有何不同,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是怎么来的?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今后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在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不能包办。三角形面积公式中的“除以2”的教学中,应重点的强调讲述其意义。加强小组讨论,既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三、应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新课程非常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强调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让学生运用所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练*题应扩展开,出些拓展练*题开发学生数学思维,这点在本节课中做得还不够。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应该多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尝到应用知识的快乐,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此外,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时教学方式上的不足。例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归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和数学语言,今后要注意在教学中的不足。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小学阶段学*几何知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今后学*的重要基础。《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为落实这一目标,这部分教材均是以探索活动的形式出现的,加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己得出结论。学生在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已经亲身经历了*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当学生亲身经历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时,不仅可以借鉴前面“转化”的思想,而且为今后逐渐形成较强的探索能力打下较为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运用已有的知识、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并能正

  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交流、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6)

——三角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优选【10】篇

  教学目标:

  1.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类推迁移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的学*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出示*行四边形

  提问:

  (1)这是什么图形? 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学过哪些方法?学生总结并回答前面学过的内容。(数表格的方法,割补法,直接测量底和高进行计算等等)

  师总结:*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2)底是2厘米,高是1.5厘米,求它的面积。

  (3)*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出示三角形。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哪几种?

  3.既然*行四边形都可以利用公式计算的方法,求它们的面积,三角形面积可以怎样计算呢?(揭示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板书)

  二、指导探索

  (一)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师出示情境图,提出问题:三角形的面积你会求吗?图中的几位同学它们在讨论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学生讨论,拿出学具分小组讨论)

  分析:如果我们不数方格,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能不能像*行四边形那样,找出一个公式来?

  2、三角形与*行四边形不同,按角可以分为三种,是不是都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我们分别验证一下。(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教师出示场景二)

  3、启发提问:你能否依照*行四边形面积的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呢?

  4、用直角三角形推导

  (1)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拼成哪些图形?学生自由拼图。

  (2)拼成的这些图形中,哪几个图形的面积我们不会计算?

  (3)利用拼成的长方形和*行四边形,怎样求三角形面积?

  (4)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想一想,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拼成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得出: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的一半。)

  5、用锐角或者钝角三角形推导。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行四边形吗?学生试拼。引导学生得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也可以拼成*行四边形。

  (2)刚才同学们都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了*行四边形,(教师边演示边讲述边提问)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主拼图)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3)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拼吗?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通过刚才的操作,你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每个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面积的一半

  6、归纳、总结公式。

  (1)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汇报结果。

  引导学生明确:

  ①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②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③这个*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④这个*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

  7、提问并思考,强化推导过程: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为什么要加上“除以 2”?(强化理解推导过程)

  三角形面积=底×高÷2

  8、教学字母公式。

  引导学生回答: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积,a和h分别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用字母表示为:

  (二)、应用

  1、教学例题:

  红领巾分底是 100cm,高 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方厘米?

  ①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试做。指名板演。

  ③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2、完成做一做

  三、质疑调节

  (一)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教师提问:

  (1)要求三角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两个已知条件?

  (2)求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四、反馈练*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底是4分米,高是30厘米,面积是( )*方分米。

  (2)一个三角形的`高是7分米,底是8分米,和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方分米。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4.8*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

  (4)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比它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的面积少12.5*方分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方分米,三角形的面积是( )*方分米。

  (5)一个三角形和一个*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如果三角形的高是10米,那么*行四边形的高是( )米;如果*行四边形的高是10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米。

  (二)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是4厘米,它的面积就是16*方厘米。( ×)

  2、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两个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 ×)

  4、三角形的底是3分米,高是20厘米,它的面积是30*方厘米。()

  (5)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6)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一定相等。( √ )

  (7)三角形面积等于*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8)三角形的底越长,面积就越大。(× )

  (9)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扩大3倍,面积就扩大6倍。(√ )

  五、作业:85页做一做和练*十六第1、2、3、4题

  板书设计: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因为:*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例1… …

  三角形面积=拼成的*行四边形的一半, 100×33÷2=1650(cm)

  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作者及工作单位何x婷

  xx市xx区xx乡xx小学

  教材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是学生在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同时它又是学生以后学*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基础是:三角形底和高的认识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知识的增长点是三角形面积公式。这一知识是后面学生学*梯形面积计算以及今后学*的重要基础。

  其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是在《比较图形的面积》和《地毯上的图形面积》两个专题中蕴含的割补法、增补法(分割、*移、旋转),以及*行四边形面积推导过程中蕴含的.“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方法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力的增长点在于利用旋转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以及根据一定的条件(*分高或边)利用分割与旋转的方法将一个三角形转化成*行四边形,进一步体验“转化”的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的设计着重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理念,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结合来自生活常识的实例做为重要的课堂生成资源,运用有趣的教学手段,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给学生充分发散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并能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转化思想方法。

  3、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探索并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

  教材分析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直接要求学生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学情分析是在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和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学*的。

  教学目标

  1、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和比较,使学生认识转化的思想方法在研究三角形面积时的运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红领巾,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硬纸片各一对。

  学生: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硬纸片各一对,尺子,练*本。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哪些*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谁能说说长方形和*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2、出示红领巾。

  (1)教师:这条红领巾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你能猜一猜吗?

  (2)教师:同学们猜了那么多答案,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计算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二、合作探究:

  1、出示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纸片,提问:这3个三角形分别是什么三角形?

  2、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教师:我们学*过哪些求面积的方法?(数方格和转化的方法)

  教师:同学们,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探究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

  ①如果是用数方格的方法,那就在方格纸上进行计算。(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②如果是用拼摆转化的方法,那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三角形进行计算。组织学生开展操作活动。(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三、探讨交流。

  1、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说明推导公式的过程。

  2、让数方格小组说明推导的公式及过程。(我们先计算出三个图形的面积,再分别量出它们的底和高,发现它们的面积都可以用底×高÷2表示。所以我们小组觉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应该是:底×高÷2。

  3、让转化小组说明推导的公式和过程。(我们将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其中三角形的底和高分别是*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为*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而这个*行四边形是由两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底×高÷2。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一样。

  4、在讲台上演示用两个相同三角形推导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上述同学和推导思路,看清楚转化的过程。

  5、引导转化小组学生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步板书:

  两个相同的三角形=一个*行四边形。

  *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底×高。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底×高÷2。

  用字母表示公式:s=ah÷2。

  6、教学例题2。

  四、巩固练*。

  (1)解答练*题"做一做"。之后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集体订正。

  (2)回顾: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长方形、*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安排的。其推导方法与*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有相通之处。同时本课也是学*梯形、组合图形面积的基础,在实际生活中这部分的应用也非常广泛,所以本课内容的学*是很重要的。

  学情分析

  学生在掌握了正方形和长方形面积的基础之上才能学好本课,让学生动手操作去探索数学的奥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够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通过操作和对图形的观察、比较、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知道转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积时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运用转化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意识、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同时使他们获得积极、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了*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你还能记住求*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吗?(S=a×b)那么,这个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2、同学们,请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红领巾,知道红领巾是什么形状的吗?(三角形)如果叫你们裁一条红领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吗?(求三角形面积)。要想知道这条红领巾的面积时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板书:三角形的面积

  二、 讲授新课

  1、上节课,我们在研究*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是把*行四边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方法形或正方形来研究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将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呢?

  2、提问: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三角形按角分类可以分为几类?分别是?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3、我为大家准备了这些三角形,请你们自己试图去拼一拼,看你能发现什么?

  4、拼图推导公式,按三角形类别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

  提问: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了什么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行四边形的面积相当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老师把图形贴在黑板上,再请说推导过程,并板书:

  *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 × 高

  三角形的面积= 底 × 高÷2

  ⑵、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⑶、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5、小结:我们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利用*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吗?

  板书:s=ah÷2

  三、巩固练*

  5、练*:出示教材第85页的例2,请学生独立完成,指明板演。

  6、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5页的“做一做”及第86页的练*十六的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探索了那些知识?学到了些什么?

  这节课我们主要通过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利用*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从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这种“转化”的数学方法是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学们今后能应用这一数学方法探究和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

  五、思维拓展

  教材第87页第6题。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87页第3题。

  教材简析:

  “三角形的面积”是一节常见的课,一般的做法是在由学生拼组后直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本设计最大的特点是改革了这一常见的做法,在拼组后,通过对三角形与拼成的*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的探究,指导学生直接利用这种关系尝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教学内容:

  苏教版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P15~P16的内容,三角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计算面积公式,能应用公式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使学生经历操作、观察、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体会转化方法的价值,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3、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难点是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公式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CAI课件、红领巾、每个小组准备相同的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两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

  师:(出示一条红领巾)同学们,这是一条红领巾。它是什么形状的?那你们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吗?

  2、揭示课题。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面积)

  二、操作“转化”,推导公式

  1、寻找思路。

  师:是的,我们还不会计算三角形的面积。那同学们想一想,开始我们同样不会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后来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推导出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行四边形“转化”(板书: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样推导出了*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那同学们,我们能不能把三角形也“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从而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师:大家想想,怎样“转化”呢?可不可以用“割补”的方法呢?

  [应变预设: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经验,一般会认为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师可以选择一种方法实际“割补”,让学生明白这种方法不好,需要寻找更好的方法。]

  2、动手“转化”。

  师:看来用“割补”方法很难“转化”。那我们可不可以用拼一拼的方法来“转化”呢?老师为每个小组的同学都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请大家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开始吧。

  小组合作拼组图形,教师巡视指导。

  [应变预设:可能有些同学不会拼组,教师可指导他们用旋转、*移等方法,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

  师:拼好了吗?用这种拼一拼的方法能不能把三角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呢?谁来说一说,你们用这种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了什么图形?

  [应变预设: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形状,老师选择其中三个图形贴到黑板上。]

  师:同学们,为什么有些小组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有的小组却拼成了一个长方形呢?你们想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的不同类别,弄清拼成不同形状的原因。]

  3、尝试计算。

  师:同学们真棒,大家都发现,用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或一个长方形。现在请同学们看图1。

  师:这个*行四边形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它的底和高分别是多少?那么,其中一个三角形的底和高又分别是多少呢?

  [评析:引导学生说出拼成的*行四边形和原来的三角形等底等高,为推导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作铺垫。]

  师:知道了*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你们能求出所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吗?算一算吧。

  师:算完了吗?它的面积是多大?

  师:我们知道,这个*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0*方厘米,那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大呢?想一想,小组同学商量商量吧。

  [应变预设:在设法求三角形的面积时,可能有部分同学不明白三角形的面积和*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不会计算。这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可用*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得出。]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开动脑筋,已经算出了这个绿色三角形的面积。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会计算屏幕上这个蓝色三角形(底3cm,高2cm)的面积吗?算一算。

  [应变预设:学生可能不会计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虚线三角形,和蓝色三角形是完全一样的,它们也拼成了一个*行四边形。使学生明确3×2是这个*行四边形的面积,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还得除以2。]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又计算出了一个三角形的面积。再看屏幕,(课件出示,如下图)你们还能计算这个三角形(底6cm,高4cm)的面积吗?

  [评析:由清晰的由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行四边形,到由一实一虚的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的*行四边形,再到一个独立的三角形,面积计算逐步深入,层层推进,引导学生经历了由具象到抽象的过程,思维含量非常丰富。]

  4、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已经尝试着求出了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大家都算得很好。那么现在你们能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写下来吗?先写一写,同桌同学再商量商量吧。

  [应变预设:大多数的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教师应给以充分的肯定:你们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引导学生说出推导的过程。]

  5、理解公式。


《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合集10篇(扩展7)

——认识三角形教案设计合集五篇

  使幼儿通过感知和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名称和特点,能找出生活中相应形状的实物来。

  准备

  1. 圆形纸板;大三角尺、三角形纸板或这种形状的其他物品各4、5件(按幼儿分组的数准备)。两根约4米长的绳。

  2. 彩纸或白纸剪成的可重叠比较的等边三角形和圆形每个幼儿各1个。

  3. 配套幼儿用书《数学》上册。

  过程

  1. 感知三角形的特征

  教师出示三角形的实物,让幼儿观察并轮流触摸边缘,说一说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角。

  2. 找实物

  教师请幼儿在活动室内找三角形的物品,或让幼儿回忆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这种形状的物品,如小彩旗是三角形的,山的形状是三角形的等。

  3. 认识图形名称和基本特征

  教师将三角形的物品按在黑板上,用粉笔沿边缘勾画出物体的外形轮廓,告诉幼儿三角形的名称,教幼儿正确的发音。然后教师请幼儿拿出纸制成的三角形和圆形,重叠起来进行观察比较,并说一说三角形的特征,如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

  4. 做练*

  教师指导幼儿做幼儿用书第2页的练*。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三角形和生活的名称和主要特征,知道三角形由3条边,三个角。

  2、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实物进行比较,能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3、发展幼儿观察力,空间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小尺寸不同的三角形6个。

  2、图形组成的实物图片4张。

  3、孩子人手3个三角形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复*3的数数

  引领幼儿手口一致点数3的物体。

  通过点的横排、竖排,及三点随意排的点数让幼儿手口一致的数数,并引出通过三点连线形成三角形。

  二、学*三角形特征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形,幼儿每人一个三角形。

  通过自己数一数,。试一试,感知图形特征,并充分让幼儿表述,得出图形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几个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三角形,通过验证得出三角形三条边,三个角;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都是三角形。

  3、老师小结三角形特征,使幼儿获得的知识完整化。

  三、复*巩固三角形的特征

  1、给图形宝宝找朋友,让幼儿从众多几何图形卡片中找出三角形。

  请幼儿一一找出三角形,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从图形拼图中找出三角形,将图片一一出示。

  请幼儿观察说出这些图象什么?

  哪些部分是用三角形拼成的?用了几个三角形?

  3、请幼儿在周围环境中找出象三角形的东西。

  延伸活动:

  在区角里添置冰糕棒、吸管供幼儿拼三角形,巩固认识其三角形。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2、了解三角形的高,并能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它们。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三角形中作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

  画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活动准备:

  学生预先剪好三种三角形,一副三角板.

  教学过程:

  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A,你能画出它的对边BC的垂线吗?试试看,你准行!

  从而引出新课:

  1、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如图,线段AM是BC边上的高.

  ∵AM是BC边上的高,

  ∴AM⊥BC.

  做一做:每人准备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

  (1)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高吗?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2)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呢?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3、议一议:

  每人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并观察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你能折出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你能画出它们吗?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小组讨论交流。

  结论:

  1、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2、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练*:

  如图,(1)共有__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

  (2)高AD、BE、CF相对应的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AD=3,BC=6,AB=5,BE=4.

  则S△ABC=___________,CF=_________,AC=___________。

  5、小结:

  (1)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的内部且交于一点。

  (2)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顶点处。

  (3)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作业:P127 1、2、3

  教后记:

  锐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高掌握得较。

  钝角三角形的高,特别是钝角边上的两条高较差。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具体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限在三角形内)。

  2、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过程,积累一些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抽象到一般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一些学*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激发数学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高与底的含义,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画法。

  教具:三角尺 小棒 直尺 七巧板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观察这张图片,你能从图片里找到三角形吗?

  对,在这里。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见到过三角形?

  指名说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三角形。

  (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探究

  1、同学们,请拿出你的小棒,在桌面上摆出一个三角形。

  我们将三根小棒首尾相接,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

  2、请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不要画的太小哦。

  请你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

  同学们,我们像刚才一样,将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是一个三角形。(课件)

  齐读一遍,注意要重读红色字体。

  3、下面老师要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课件)

  认真观察,下面哪一幅图是三角形?为什么?

  (第3是三角形,因为只有它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其他都不是。) 说的真好,三条线段必须要首尾相接,才能围成三角形。

  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线段的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每两条边之间的夹角叫做三角形的角。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

  同桌探究交流,你找出了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

  完成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告诉老师。

  请你到前面来,在老师三角形上标出所有的边、角和顶点。

  给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

  孩子你真棒,谢谢你,请回座位。

  5、大家请看,方格纸上有4个点,从这4个点中任选3个作为顶点,都能画一个三角形吗?你有什么发现?哪三个点可以,哪三个点不可以,为什么? 请在答题纸上第2题中画一画,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发现。

  有小组已经完成了,请你给大家说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B.C.D三点不可以画一个三角形,因为这三个点在一条直线上。) 所以我们发现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不能画一个三角形。

  6、同学们,请看这幅图,你知道图中画的是什么吗?这是一个人字梁,是建造房屋时房顶的结构,你能量出图中人字梁的高度吗?你量的是哪条线段?它和底边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请看答题纸上第3题,想一想,量一量,同桌交流你的发现。

  指名回答。

  (量的是中间最高的那条线段,它和底边互相垂直。)

  7、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和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

  底。齐读这句话,注意重读红色字体。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老师在黑板上再演示一遍,拿出三角尺,让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和三角形的边重合,慢慢向顶点移动,移动到顶点时,画出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要画成虚线,标出垂足,写上高和底。(板书)学会了吗?

  请大家在自己刚才画的三角形中,画出一条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