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09-28 00:00:00 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hu)屋舍俨然(yn)阡陌交通(qinm)

  黄发垂髫(tio)便要还家(yo)

  刘子骥(j)诣太守(y)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寻:寻找寻向所志

  房子屋舍俨然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向:以前寻向所志

  标记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①。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⑦。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所见:土地*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4.虚实结合)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

  2、今日桃花源;

  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5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 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 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景色优美-环境良好-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五、作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

  (1)缘溪行

  (2)落英缤纷

  (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

  (5)才通人

  (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

  (8)阡陌交通

  (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

  (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

  (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

  (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

  (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

  (一)品桃源之美

  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周珑玲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阅读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1)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

  2.背诵全文。

  3.预*第3、4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等,和*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的

  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六、总结本课内容

  1.字词;2.翻译句子;3.理解性默写

  七、布置作业

  1.速读、背诵课文;

  2.记忆书下重要注解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能背诵课文,概括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2、过程与方法: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培养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进一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师生合作探究,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今天接着学*21课《桃花源记》,上一堂课我们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借助文下注释,疏通了文意,理清了课文线索。孔子云,学而时*之,下面我们就来复*一下。

  二、温故知新

  1、你知道这些带点词语的意思吗?【分组接龙比赛】

  (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

  (4)欲穷其林(5)才通人(6)豁然开朗

  (7)屋舍俨然(8)阡陌交通(9)阡陌交通

  (10)便扶向路(11)便要还家

  (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乃不知有汉

  (14)无论魏晋(15)皆叹惋

  (16)不足为外人道也(17)诣太守

  (18)欣然规往(19)寻病终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些内容?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做客桃源—→离开桃源—→复寻桃源。)

  三、合作学*

  (一)品桃源之美

  1、桃花源美吗?美在何处呢?请大家帮忙找一找,并说说你认为美的理由。【学生听读课文录音,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预设:环境美(美在桃林美、土地美、屋舍美、田池美、桑竹美、阡陌美);生活美;人情美。

  (1)桃花林美在何处?这样写有何作用?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美吗?喜欢吗?请用喜爱的感情读一读。能背下来吗?)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作铺垫。

  (2)桃源人的生活美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黄发垂髻,怡然自乐(和*安定、丰衣足食);往来种作(没有战乱,安居乐业);见渔人,杀鸡作食,皆出酒食(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3)桃花源还具有神秘美。(桃林神秘: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山洞神秘:仿佛若有光,形状奇特;林中人神秘: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结局神秘:不复得路,探访未果。)

  (二)悟作者之情

  1、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猜一猜渔人说了些什么?

  汉……三国……东晋……

  2、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3、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4、对比当时桃源里和桃源外的生活环境,猜想一下陶渊明当时的思想是怎样的?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不复得路”?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交流点拨】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四、拓展延伸

  1、如何劝桃花源人走出桃花源?

  2、当代歌曲唱桃源

  梦入桃花源(歌词)

  作词:石煌远

  高悬瀑布,远叠山,动听雀鸣,静听蝉。不知松竹,谁先绿,难辩水天,哪最蓝。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牧笛惊花雨,化蝶戏流泉。忽逢桃花岸,白云裹红团,桃花源头随梦远,忽在天际忽眼前。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红树青山,斜阳古道,梦入桃花源。桃花源,桃花源,梦入桃花源,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梦入桃花源。

  3、背诵课文。

  周珑玲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5

  一、导人

  上节课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这节课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从第4节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4.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5.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通,鸡犬相闻。

  6.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8.提问: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9.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 得埋下伏笔。

  10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11.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 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小结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 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 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板书设计

  景色优美-环境良好-生活安定-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理想社会(世外桃源)

  五、作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2)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实用10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1

  【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本文出现的成语。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文章,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理想社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本文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本文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教学难点】: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安排

  一、检查预*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

  《桃花源记》一文中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下面是其教学设计,希望你能喜欢。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时间】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检查预*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 太 守

  四、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五、小结

  1、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3、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课后练*。

  第二课时

  一、回顾前堂,朗读课文

  二、课文分析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2、质疑解难:

  ⑴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⑵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⑶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⑷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⑸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⑹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⑺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⑻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⑼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3

  一、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整体感知

  a)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豁然开朗()*旷()俨然()

  阡陌()垂髫()怡然自乐()诣()

  b)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局部品味:

  1、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1)、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

  (2)、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3)、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感想:A、有山有水,人杰地灵。B、心情舒畅、愉快、惬意。C、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推断:A、有人。B、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

  3、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对比)

  桃花源现实

  只有父子之分|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劳动无兵火征战|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

  a)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9、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A、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B、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C、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D、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并翻译全文。

  ○3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重点:

  ○1朗读、背诵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倍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吗?那位诗人是谁?去过没有?请去过的同学简要介绍有关情况,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检查预*:

  ○1展示同学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2请同桌检查对方注音、解词等预*情况。

  三、诵读和复述:

  ○1欣赏书法作品,配乐朗读。(教师可以结合书法作品播放录音或自己示范朗读。该部分内容每个页面限时60秒,若没有按键或点击鼠标,60秒后将自动跳入下一页。)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四、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出示同学们未提到的字词。如:

  缘溪行 渔人甚异之 欲穷其林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才通人 豁然开朗 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问所从来 便要还家 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遂迷 寻病终

  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问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同学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适当点拨。

  第二课时

  五、理清思路: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2、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六、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30秒,若3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问题讨论(同桌互相讨论,该部分内容每个问题限时90秒,若90秒内未作出自己的答案,课件将自动弹出相应参考答案。)

  ○1你认为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叹些什么?

  ○2作者在文章后面部分安排“处处志之”,为什么“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3作者在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3、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1本文描写的桃花源是怎样的社会状况?

  ○2这种社会状况与作者所处的时代有何不同?

  明确:桃花源的社会状况: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人人生活得安宁幸福等。

  作者所处时代: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小结:作者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一生安贫乐道,追求一种自由安宁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

  七、拓展思考:

  1、品读《桃花源诗》

  ○1朗读《桃花源诗》,感悟其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2结合《桃花源诗》译文,思考分析在内容、写作方法、思想感情上与《桃花源记》的内在联系。

  2、比较分析

  在创作方法和思想内容上,本文与《天上的街市》有何异同?

  明确:本文与《天上的街市》在创作方法上,都运用了想象和幻想,情节离奇,极具浪漫色彩。在思想内容上它们不仅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也是作者思想倾向的体现。

  《天上的街市》表现得积极、豪迈、乐观,鼓舞人们奋起与黑暗现实抗争,而《桃花源记》则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有消极因素。

  3、独抒已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八、教师总结:

  我们学*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九、全班齐诵课文,布置作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朗读、背诵文言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⑶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1、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

  (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朽,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2、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刘格的来**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3、检查预*情况: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三、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2、同学齐读课文。

  3、掌握课文注释的词语。(补充注释如下)

  为业:靠……谋生。

  缘:沿。

  夹岸:夹着溪流**。

  杂:别的。

  鲜美:鲜艳美丽。

  异:诧异。

  穷:穷尽。

  舍:舍弃,放弃。

  豁然:开通、敞亮的样子。

  开朗:开阔明亮。

  *旷:*坦开阔。

  属:类。

  悉:全。

  怡然自乐:喜悦,心满意足。

  所从来:从哪儿来。

  咸:都。

  问讯:打听消息。

  先世:祖先。

  妻子:妻子儿女。

  邑人:同乡人。

  不复出焉:不再从这里出去。

  焉:于之,从这里。

  间隔:断绝了往来。

  皆:都。

  叹惋:感叹,惋惜。

  延:请。

  语告:告诉(他)说。

  不足:不值得。

  既:已经。

  志:做记号。

  诣:拜见,卧…·怯。

  如此:像这样。

  遣:派。

  欣然:高兴地。

  4、小结:

  ⑴古今异义词:

  鲜美古义:鲜艳美丽,芳草鲜美;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阡陌交通;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古义:妻子儿女,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魏晋;今义:不管(连词)

  缘古义:沿,缘溪行;今义:缘故,缘分。

  延古义: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今义:延长、延伸;

  津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⑵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⑶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四、作业

  1、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刚才我们已疏通了文章意思,现在我们一起分析文章的内容。

  二、课文分析

  1、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节):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节):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4~5节)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

  3、提问:

  ⑴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⑵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⑶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⑷提问: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⑸提问: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⑹提问: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⑺提问: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⑻提问: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⑼提问: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三、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四、作业

  1、课后练*。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板书设计】

  发现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旷、屋舍严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环境良好)

  怡然自乐(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

  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

  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⑴ “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⑵ “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⑶ “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⑷ 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⑸ 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⑴ 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⑵ 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⑶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

  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学会用积累的学*古文的方法全面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

  2、了解陶渊明,并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感情。

  3、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主要内容,深度情感等写作特色,并能学以致用。

  教材分析:

  这篇传诵千古的文章,勾起了无数人的向往和追求,我们不仅要能够在这个虚幻的桃花源里欣赏风景,更要在此提升学生的心灵境界。由于初三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功底,具有初步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能力。只要课上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做好领路人,让学生如临其境,就能和那些桃花源人一起感受幸福人生,也能走进陶渊明的内心世界,理解他的社会理想。故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

  1、利用学文言文的方法积累常用文言知识。

  2、使学生理解本文写作的顺序、详略,体会优美、精炼的语言。

  3、体会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新课标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认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法,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究为主线”的教学思路,采用了诵读法、想像法、小组讨论法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我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美的意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桃花源,深入到文本的最深处,走进陶渊明的内心去理解他写作的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也来创作,得到能力的提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茂盛的桃林中,走来一位诗人,满怀愁绪、愤慨与无奈,曾经满怀豪情,胸怀天下,不料社会动乱,一片污浊。于是他独善其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好不逍遥自在;于是他归隐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好不悠闲惬意;于是他寄情山水,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用旷达的胸襟去包容命运的不信与悲哀。

  今天,让我们寻着这位诗人的足迹,走进桃花源,去聆听诗人对理想的诉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生说,师补充)

  三、出示学*目标(2课时的总目标)

  1、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并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4、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学*文章曲折回环,思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四、稍作指导,学生自主学*

  1、诵读课文。

  (1)自读。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利,音韵铿锵,停顿分明,不读破句子等。

  (2)指名读,点评。

  2、了解文意。

  借助工具书、结合文下注释以及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注意落实关键字词的意思,将不懂的做上记号,自学结束后提出来全班讨论。

  质疑求助——归纳整理

  如:

  (1)书中注释及补充的重点字词;

  (2)古今异义字词;

  (3)通假字;

  (4)一词多义;

  (5)同义词;

  (6)成语;

  (7)句子翻译;

  (8)故事内容等。

  五、课堂提高,优化练*

  请在“桃源漫步”“桃源上学”“桃源放牛”“桃源作客”“桃源游戏”等角度,自选一个展开想像的翅膀进行描绘,不少于200字。

  六、总结得失,练*背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了解本文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感受宁静的田园生活,正确理解作者的理想。

  3.熟读并背诵全文。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2.力求学生运用想像探究故事中的某些细节,培养其想像能力和探究能力,逐步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德育目标

  肯定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大胆追求,激发学生向着更高更远的理想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本文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流畅,教师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朗读,首先要读得清楚,即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其次要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本文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还应注意读出对称感来。

  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2.品读法。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步品味,通过想像、描绘、分析、推理的活动,让学生含英咀华,探幽揽胜,着眼于学生想像力、表达能力的培养和分析概括能力、鉴赏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导入新课,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情韵;整体感知文意,要求学生复述课文,概述桃花源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一、导语:

  有这样一位诗人,他才华出众,却主动辞官,陶然耕作,他钟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人生境界,他宁可归隐也不要在世俗之中玷辱自己的高洁,这个人就是——(陶渊明)

  (顺带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记》

  二、整体感知

  1.背诵课文(课前已经布置背诵)

  2.自由朗诵,思考问题,讨论回答。

  你认为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那么你认为桃花源的哪些特征与我们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

  你是否愿意长期生活在这个桃花源里?

  三、总结。

  同学们能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老师特高兴特激动。

  至于这个桃花源,无论大家喜欢与否,无论这个桃源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都不重要,因为它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理想境界,成为美的象征。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大家觉得和谐生活已经基本实现了,你们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现状普遍比较满意,看来陶渊明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已经享受到了。

  现在我们杭州提倡“和谐杭州,品质生活”,这就是我们向往的“桃花源”,无论社会怎样发展人类追求和谐幸福安宁生活的愿望没有改变,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让我们一起”上下求索吧。

  四、再次背诵全文,回味美丽的桃源生活!

  五、布置作业

  1、总结文中文言知识点

  2、完成课后思考题

  3、总结并抄写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六、教学后记

  文言文教学,学生首先要熟悉问年,在熟读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探究学*,这个过程就比较顺利而充实,并且充满乐趣。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场讨论会的主持人,让学生做主角,本课堂的设置为第一课时,注重对作者思想的领悟,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讨论的兴趣,也一定程度上解答了学生心中困绕的.“为什么要学*文言文”的疑问。

  本节课,气氛活跃,学生研读文本比较细致,讨论和背书结合,充分理解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并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客观辨证的评价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本课的学*,学生不仅领悟了作者的理想,也能多一份社会责任感,文言知识点的学*留待第二课时,这样就避免了一上课就识记知识点的枯燥。

  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发言没能作出恰当的点评。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1、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2、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3、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

  ⑴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⑵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呵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⑴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⑵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⑷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具答之:详细地。

  ⑸甚异之:对感到惊异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黄发垂髦: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寻病终:死。

  ⑹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⑺完成练*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诵读训练(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1、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2、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缓、②③句读得有起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

  读出感情意味。

  ⑴学生齐读课文。

  ⑵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⑶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⑷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⑴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⑵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⑴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⑵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⑴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⑵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⑶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⑷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⑸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⑹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⑺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个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400字左右。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3)

——桃花源记教案10篇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熟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3、联系时代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社会理想

  教学重点

  1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2、研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人课文,简介作者。

  1、展示几副图画,让学生联想到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并让学生谈谈心中的世外桃源。

  2、介绍陶渊明及时代背景,自然导人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2、商讨学*文言文的方法

  3、疏通文意:学生提出的疑惑的字词、释义,师生共同解决。

  4、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所出现的古今异义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概括故事情节。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2、用简洁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课文结构。

  3、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桃花源的印象。

  四、访谈练*

  设置情境,利用“时空在线”专访节目深化理解,研读课文。假设教师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东晋时代的桃花源中,对村民现场采访。

  采访问题:

  1、请问你们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逃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时间长了,我们就不再出去了。)

  2、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朝代吗?你们想出去吗?(渔人说是晋朝。想出去,因为外面世界很精彩;不想出去,因为外面兵荒马乱。)

  3、能为观众朋友介绍一下你们桃花源的自然环境吗?(我们这里土地*整开阔,房屋整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真是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4、你们为什么不让渔人向外人介绍桃花源呢?(不希望外人打扰我们幸福安宁的生活)

  5、你能对我们观众朋友说说你们桃花源居民的风俗*惯吗?(我们这儿的人都很勤劳……很朴实,还有,我们很好客。

  6、在节目的最后,请桃花源的村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桃花源的特点。(1、我们桃花源风景优美。2、我们桃花源民风淳朴。3我们桃花源居民生活幸福。4、我们桃花源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五,品位研读、主题探究。

  1、大家相信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在东晋年间存在吗?(让学生从文章中找线索来考证)

  2、作者写《桃花源记》的目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假如陶渊明来到大家面前,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总结:这节课,我们走*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好,这节课上到这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1)“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2)“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3)“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4)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5)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1)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2)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3)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古人云:“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字词与基本内容。

  3.对文章所写社会现实与社会生活有所了解。

  过程与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班级读、评、讲、议。

  2.提高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兴趣,在比较阅读中品鉴文言文。

  3.理解作者寄托的理想生活。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主学*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深入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文章字词的理解是通过朗读及自主学*来完成,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2.学生对文章基本内容及主旨思想的分析主要通过课堂讨论来完成,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

  3.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基本方法的掌握主要通过教师讲授与课堂实践来完成,在实践中掌握与运用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从《消失的地*线》中对香格里拉的描写,引导学生走进“世外桃源”。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理想中的世外桃源是什么样子”。

  导语:英国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线》中“虚构”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东方城市,那里有着旖旎的风光、蔚蓝的天空和纯净的土地,是一个宁静、安逸、悠远、知足、明朗、和谐的理想归宿。人们常常将自己理想中的居所成为“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让我们一起跟随陶渊明的脚步,探访那片神秘的土地。

  【设计意图】从学生较为熟悉的作品入手,有助于学生走进将要学*的'课文,并初步感知“桃花源”的内涵。

  (二)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尝试结合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3.逐句疏通文意,教师进行纠正和强调。

  【设计意图】本文注释较为详细,让学生先结合书下注释、运用所学方法疏通文意,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本课在初中语文学*中具有具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帮助学生纠正和强调重点文言字词有助于学生文言词语的积累,同时也为理解文章做好铺垫。

  (三)理解内容

  1.梳理行文线索。

  (1)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的不同片段。

  (2)为故事的不同片段拟写小标题。

  发现桃花源——探访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2.走进桃源生活。

  教师提出问题,分小组讨论探究。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归纳,引导学生明确桃源人的生活及处世态度,进而理解文章的主旨。

  (1)渔人进入桃花源后,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引导学生从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两个角度去思考。)

  (2)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村中人是如何对待渔人的?反映了桃花源怎样的社会风气?

  (3)桃花源中的人“避秦时乱”之后为何“不复出”?渔人“——为具言所闻”后,桃花源中的人“皆叹惋”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行文线索的梳理与文章细节的探究,学生可以从整体把握故事内容,对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有所理解,为明确文章主旨做好准备。

  3.明确文章主旨。

  (1)带领学生一起归纳总结桃源生活。

  陶渊明为我们呈现的桃花源是一个他心中的理想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

  (2)引导学生明确文章写作主旨。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和*、宁静、*等、安乐的理想社会,描写了一幅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的幸福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隐含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抨击,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这一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明确文章主旨变得水到渠成,有利于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拓展比较

  1.文意理解。

  (1)学生自由朗读《秦时妇人》。

  (2)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简要疏通文意,进行口译。

  (3)学生逐句翻译文章,教师进行点拨和纠正。

  【设计意图】 《秦时妇人》字词难度不大,由学生自读、自译,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快读阅读的能力。

  2.勾连回顾。

  (1)引导学生由《秦时妇人》联想到《桃花源记》,并初步发现两篇文章的相同之处。

  (2)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比较阅读的意识。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调动已学内容,为后面比较阅读打好基础。

  3.方法讲授。

  (1)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提出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2)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给予方法指导。

  方法点拨:文言文比较阅读可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1)文章内容;(2)中心主旨;(3)写作手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已知联系到未知,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已学阅读方法,同时“降低”比较阅读的陌生感和难度。

  4.方法应用。

  (1)学生结合比较阅读的基本方法和要点,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桃花源记》《秦时妇人》进行比较阅读,发现其中的异同。

  (2)教师进行归纳和总结。

  【设计意图】《桃花源记》《秦时妇人》两篇故事架构“大同小异”,但表达主旨、表达方式“小同大异”的文章比较阅读,有助于学生掌握方法。

  5.小结。

  教师在学生课堂实践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文言文比较阅读的基本角度。

  【设计意图】 小结回顾,有助于学生夯实本课重点。

  (五)布置作业

  拓展迁移:课后运用所学方法,从比较阅读的角度,分析《桃花源记》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的异同。

  【设计意图】再阅读一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之处的《乙亥北行日记(节选)》,可以帮助学生迁移所学方法,能够在“旧文章”中有“新发现”。

  教学重点

  1,学*课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的方法。

  2,作者塑造的“世外桃园”所寄托的作者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文章的主题。

  预*要求

  1,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2,朗读并试背课文。

  教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根据渔人的行踪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1-2节的词语。

  一,导入新课:

  1,根据《扬子晚报》的一则消息“云南发现“世外桃园””引入新课……

  2,板书课题:桃花源记

  作者:陶渊明

  强调:源:水的源头。桃花源即,桃花溪的源头。

  补充:陶渊明,名,潜别字,元亮东晋文学家。

  指导:课后查找资料,了解陶渊明的其他情况。

  二,检查预*:

  1,找学生朗诵课文。

  2,给下列字注音:

  缘旷豁髫诣骥

  集体订正

  三,明确本课的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讨论课文的结构;重点学*1-2节的词语。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并讨论就文章的结构设计问题:

  疏导:

  结构方面的问题,一般包含:线索,段落等问题。可以结合课文阅读重点一考虑。

  总结可以讨论问题:

  1,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只将阅读重点一开变一下)

  2,标出文中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明确:1—2两个问题的设计可以参考课后思考题五。

  五,学生再一次阅读全文,师生共同讨论完成1-3题:

  总结明确:

  1,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安排材料。

  疏导: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板书:

  缘溪性忽逢桃花林复前行便得一山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停数日既出及郡下遂迷,不复得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⑵加强朗读训练,提高诵读能力。

  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

  过程与方法

  ⑴在扫除语言障碍的基础上,通过多种诵读的形式个性化解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

  ⑵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创造性深入理解文本。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审美情趣,走进陶渊明的精神世界,追求属于自己的理想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

  ⑴掌握课文中重点词汇和特殊句式。加强诵读训练。

  ⑵感受陶渊明的理想社会。

  教学方法

  ⑴反复朗读法

  ⑵自主学*与探究学*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世外桃源那是陶渊明为我们开启的一个躲避世事烦扰的理想境地。那“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之美,那“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趣,那“设酒杀鸡作食”之朴,无不给人以美好的遐思。那么世外桃源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让我们继续学*《桃花源记》。

  二、 采访对话,理解课文

  设计语文活动:今天我们穿越时空进行连线,与陶渊明笔下的武陵人的交流中,去感受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去欣赏桃花源带给我们的神秘和优美。

  同学们都是武陵人,是采访对象,老师客串一下记者。

  采访开始:

  记者:你是如何发现桃花林的?

  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

  记者:发现桃花源后你一定感到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请说说你当时的想法。

  武陵人: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桃林太美了,而且让我惊讶的是为何会有这么一大片美丽的桃林呢?会是仙境吗?我想看看它的尽头有在哪里呢?

  记者:桃花源外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进入桃花源,你在桃花源中停留了数日,请你说说在桃源中的的感受!

  武陵人1:桃花源的环境真美,那里的土地*坦如砥,一望无垠,田地里牛羊在安闲的吃草。房屋整整齐齐,青砖白瓦。田地肥沃,庄稼茁壮生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桑树茂盛,修竹成林……实在是山清水秀,优美恬静啊。

  武陵人2:桃花源中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对素不相识的我热情相邀,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我;不止一人如此,其余人也是热情相邀,盛情款待;村里人听说我的到来,都来打听消息。这份热情淳朴实属少有。

  武陵人3:桃花源里人们生活幸福,其乐融融。他们男耕女织,丰衣足食,老人和小孩生活安康,无忧无虑,人人安居乐业。真是一个好地方。疑似天上却人间。

  记者:桃花源人告诉你他们来到这个地方的原因是什么?

  武陵人: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记者:你在桃花源受到盛情款待,当你告辞离开时,桃源人对你有何嘱托?他们何出此言呢?

  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也”,也许他们害怕世人知道了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安宁的生活。不愿再面对纷乱更替的乱世。

  记者:既然受人之托,为何还要在离开时处处做标记,还要将此事告诉太守?

  武陵人1:桃花源这样美好的地方世间少有,我担忧别人不相信我的话,可以再探桃花源。

  武陵人2:想急于告诉人们我的传奇经历,我想太守是当地长官,他应该知道。

  三、 运用想象,配话(画)外音

  陶渊明的文章似淡而浓,似癯而腴,很值得品味。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留给我们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请同学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再次品读课文,配画外音。两位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读课文,另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或(话外音)

  一位同学读课文:“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一位同学配画外音:清澈的溪流蜿蜒流动,只见一片粉红夹岸而来,晴空下,桃枝交柯,纷纷扰扰,桃花菲薄迷离。*茂密的桃花林,似红云,似粉霞。地面上青草葱茏,香气袭人。一阵清风,伴随着芬芳香气,花瓣如粉红蝴蝶,飞舞空中。有落在岸上的,有落在溪水中,悠悠荡荡,沿着春天的津渡而上,清溪泻玉,桃花放焰……

  一位同学读课文:“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桃源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回答:“今是晋”。桃源人接着问:“秦朝之后就是晋朝吗?”渔人回答说:“秦之后还有西汉、东汉两朝,汉之后又历经三国鼎立,之后是魏,魏之后方为晋。”

  桃源人感叹道:“唉,世外朝代更换如此之快,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啊。”

  一位同学读课文:“诣太守,说如此。”

  一位同学配话外音:有一天我沿着溪水打鱼,不知不觉迷路了,发现一片桃花林,桃林尽头有座山,几经曲折入山后,竟然有与世隔绝的好地方,那里环境优美,人们富足安康,一片祥和……。我返回时处处做了标记,请太守大人派人随我前往探个究竟。

  四、 品味研读,主题探究

  1、 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探桃花源,可人们再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的存在,暗示在现实社会中不是真实存在的,是作者虚构的。

  2既然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实现的,为何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目的何在呢?

  明确: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连连的环境里,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又是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五、总结出自本文的成语,理解其含义。

  (1)世外桃源: 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亦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亦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鸡犬相闻:本义是鸡狗的叫声能互相听见,表示居住在附*。由“鸡犬相闻”,生成成语“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彼此居住的.地方连鸡狗的叫声都能听见但相互间却至死都不往来,没有交情。现在用来形容个人、单位或地区之间互不联系,互不通气。

  (3)无人问津:没人访求,探求。用来形容受冷落;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某件事、某种东西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5)黄发垂髫:释义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用指老人。垂髫:古时童子未冠者头发下垂,后常用指儿童。指老人和儿童,即老老少少。

  五、 课堂总结

  一千多年来,在*诗人心中,桃源仙境始终是美好的,令人向往的,具有永恒的魅力。尽管唐代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子虚乌有,可是古代诗人宁信其有而不愿信其无,总是怀着虔诚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去寻求那梦中的温馨,他们“不疑灵境难闻见”,只怪自己“尘心未尽思乡县”,“尘心如垢洗不去”也许,愈是神秘愈是能扣动诗人的心扉,所以尽管“仙家一去寻无踪”,“只见桃花不见人”,不得不带着“恨满桃花一溪水”的惆怅离去,也还是魂牵梦绕,津津乐道,难以忘情。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乌托邦的社会学说,而是一种理想,一种美丽的象征。

  六、 作业设计

  1生活在东晋的陶渊明描绘了这样美好的境界,却是并不存在的,而生活在今天的你们,已经拥有了美好幸福的今天,一定对明天有着更为美好的憧憬。你希望自己生活的未来社会是什么样的呢?请用美丽的语言加以描绘。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二)能力目标

  1.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2.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三)情感价值目标

  了解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追求理想的活而努力学*,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掌握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理想社会

  学法指导:1朗读法 2想象法 3自主和作探究法 4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教具准备: 图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二 课 时

  一、导语: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 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是“田园诗人”的代表作家。

  1了解作者,必读此文,请欣赏作者的自传,听过以后说说作者的三大爱好.

  2作者的诗歌名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拒绝同当时的*合作,不满黑暗的政治现实,同时由于他和农民接*,理解他们追求理想社会的愿望,所以写了这篇记和诗。

  三、 检查预*情况,诵读课文

  1、 读准下列粗体字的音。

  豁然开朗(huó ) 屋舍俨然(yn) 阡陌交通(qin)

  黄发垂髫 (tio) 便要还家(y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 浔阳( xún ) 驎之(lín )

  2、A.朗读课文。(或听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后齐读课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huò)然开朗。土地*旷,屋舍(shè)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 (wèi )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è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B同学齐读课文。 C.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四、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四人小组一起解读而后集中解难,或者让老师提问,学生答疑,五个段落分类处理。一段一段地讨论,落实,主要在字词及内容的疏通,领悟。

  1、重点字词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 作为)业。缘(沿着,顺着)溪行,忘路之(的)远*。忽逢桃花林,夹( 夹着 )岸数百步,中(中间)无杂树,芳草(地上的芳草)鲜美(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多夹杂)。渔人甚异(对……感到惊奇)之(代这种美景),复前行,欲穷(走到尽头,形容词作动词)其(这)林。

  ②林尽(于)水源,便(就)得(发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舍弃)船,从口入。初极狭,才(仅,只)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开阔明亮的样子)。土地*旷(*坦开阔),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肥沃的田地)美池(美丽的池塘)桑竹之(这)属(类)。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同),鸡犬相闻((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其(那)中往来种作(耕种劳作),男女衣着(穿戴),悉(全)如外人。黄发垂髫(小孩),并(都)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竟然)大惊,问所(地方,处所)从来。具(通俱,完全,详尽)答之。便要(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打听,探问)。自云先世(去世的祖先)避秦时乱,率妻子(妻子孩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不复出焉(于之,兼词,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竟然)不知有汉,无论(更不要说)魏晋。此人一一为 (给)具言所闻,皆叹惋(感叹、惋惜)。余人各复延(邀请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告诉)云(说):“不足为(对,向)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找到)其船,便扶(沿着)向路,处处志(做标记)之。及郡下,诣(到……去,这里是谒见)太守,说(报告)如此(像这样)。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寻找)向所志(标志),遂(竟然)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计划)往。未果(实现),寻(不久)病终,。 后遂(就)无问津(探访、探求)者。

  2、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繁多。他对此感到非常诧异。又继续往前走,想走到这片林子的尽头。

  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光。渔人离开了船,从洞口进去。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了。土地*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的样子,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这类景观。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能互相听到。这中间,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就好像桃源外面的世人。老人和孩子们各个都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村人)看见了渔人,都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人),于是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准备食物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同县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于是跟桃花源以外的人不再来往。(村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都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后,告辞离去。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来时的路回去,处处都做记号。到了郡下,去拜见太守,述说了这番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往,寻找以前所做的记号,最终迷失了方向,不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品质高尚的人,听到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后就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五、小结 (1)通假字

  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具答之 “具”通“俱”,完全,详尽。

  (2).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芳草鲜美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阡陌交通 今义:交通运输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来此绝境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无论魏晋 今义;不管(连词) 缘 古义:沿 缘溪行 今义:缘故,缘分 延 古义: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今义:延长.延伸 津 古义:渡口,这里问津指探访后遂无问津者 今义:口液

  如此 古义:像这样。如,说如此。今义:这样。

  (3)一词多义

  舍: 便舍船 ( 舍弃 ) 屋舍俨然 ( 房子 ) 。

  寻: 寻向所志( 寻找 ) 寻病终(不久 ) 志: 处处志之(做标记 ) 寻向所志 (标记 )

  向: 寻向所志(以前 ) 眈眈相向 (对着 )

  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捕鱼为业(作为)

  乃:见渔人,乃大惊(就) 乃不知有汉(竟然)

  遂:遂迷(竟然), 后遂无问津者(就)(4)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异,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活用动词,走到尽头。

  (5)同义词

  沿着:缘溪行/便扶向路

  都:悉如其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咸来问讯/皆叹惋

  便要还家--延至其家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乃大惊--遂与外人间隔

  (6)判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7)省略句

  (村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人)便要(渔人)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8)出自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后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开朗: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鸡犬相闻:鸡鸣狗叫之声互相听到。

  怡然自乐:安闲快乐,显得心满意足。

  无人问津:没有人探求。

  与世隔绝:和世俗隔绝。

  六、作业:

  1、熟读并背诵课文,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可以适当地加进自己的想象。(写练笔本上)

  2、完成课后练*三、四(写书上)

  第 三 课 时

  一、背诵课文回顾前堂。

  二、内容剖析,进一步理解文章

  1、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思路】

  发现桃花源 景色 忽逢桃花林……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奇丽

  桃源内所见 自然景色, 土地*旷……鸡犬相闻 环境优美

  桃源人精神 其中往来种作………并怡然自乐 愉悦安宁

  桃源内的社会风尚 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热情好客,真诚淳朴

  离开桃花源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再寻桃花源 寻向所志,不复得路 欣然规往,未果冰终。

  【线索】

  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来叙事

  三、质疑解难:

  ①. 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②.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⑤. 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⑥. 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的生活而叹惋。

  ⑦.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⑧. 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⑨. 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等,和*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四、总结结构,思考文章主题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中心思想)

  五、背诵课文

  六、作业

  课后练*。

  《桃花源诗》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⑴。黄绮⑵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⑶。往迹浸复湮⑷,来径⑸遂芜废。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暖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⑿。淳薄既异源⒀,旋复还幽蔽⒁。借问游方士⒂,焉测尘嚣外⒃?愿言⒄蹑轻风,高举寻吾契⒅。

  译文 秦始皇*,打乱了天下的纲纪,贤人便纷纷避世隐居,黄绮等人于秦末避乱隐居商山。桃花源里的人也隐居避世。进入桃花源的踪迹逐渐湮没,如桃花源之路于是荒芜废弃了。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地唱着歌,老人欢快地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变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桃花源的奇迹隐居了五百多年。今日却向世人敞开桃花源神仙般的境界。桃花源中的淳朴风气和人世间的淡薄人情本源不同,一时显露的桃花源又深深地隐藏起来了。试问世俗之士,又怎么能知道尘世之外的事?我愿驾着清风,高高飞去,寻找与我志趣相投的人。

  〔注释〕⑴ 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⑵ 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⑶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⑸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⑹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⑺ 憩,休息。⑻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⑼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⑽游诣,游玩。⑾纪历志,岁时的记载。⑿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⒀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浇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⒁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⒂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⒃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⒄言,语助词,无义。⒅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

  板书设计

  21.桃花源记

  发现桃花源:

  缘溪行,复前行,林尽水源,从口入,复行数十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景色优美)

  进入桃花源:

  所见:土地*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环境良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安定)

  所闻:避秦时乱,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之久)

  所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民风淳朴)

  离开桃花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无问津者

  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似有而无 理想社会

  (一 )说教材的地位、作用 (幻灯片2)

  《桃花源记》是初中八年级第五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在本单元中的课文,大多讲的是文人墨客的博大理想与志趣以及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操。五篇文章的体裁不同,有的文字简洁而意味深长。《桃花源记》这篇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了一个优美的世外桃源,并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作者自己对黑暗社会现实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等自由的理想社会。

  教学目的: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幻灯片3)

  联系实际,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积累文言词语对照课文注解独立完成课文翻译

  诵读课文并背诵

  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提高朗读能力(幻灯片4)

  培养并激活学生的想象能力

  培养学生的欣赏及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看待课文中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启发、欣赏、探究

  (二)、说教法 (幻灯片5)

  1、主要运用诵读、启发、读书指导及欣赏、探究法,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2、对文言文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启发,才有助学生更好地学*掌握。

  3读书指导是对朗读所提出的要求。

  4、文中的一些探讨性题目,可运用探究法,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思维。

  (三)说学法(幻灯片6)

  在学法指导上,主要运用朗读法、自主学*以及小组合作讨论。

  朗读法:文言文的学*重在反复朗读,也可为下面的学*作好准备。

  小组合作讨论:可使学生交流意见,活跃课堂气氛,减少对文言文的生疏感、胆怯感。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4)

——《桃花源记》教学反思6篇

  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旧知和理解主旨。

  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

  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

  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3留白还要艺术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我这堂课是《桃花源记》的第二课时。在前堂课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我把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复*旧知和理解主旨。古文的字词解释比较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设计了两个检查的环节:“大家来找茬”和“古今大不同”,让学生找错纠错,辨析古今词义,学生发言踊跃,达到了复*的效果。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社会理想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课前我布置学生研读课文,针对课文内容提出六个需要研究的问题。我把问题汇总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了精心的筛选、分类、组合、提炼,排列,整理出六个探究题。为了使自主探究顺利展开,我又为学生搭建脚手架,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在课上,我把学生的问题和提问者的名单一起出示,提高了学生研究的热情。我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究的形式,各小组选择两到三个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指定一名成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交流中发言。教师在小组讨论时巡视,了解各小组的选题及进展。最后交流时,各小组都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或各抒己见,或达成共识,相互质疑,相互补充,完善了自己的研究结论。总结我的这堂课,教学目标明确,流程清晰,教师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学生*等对话,突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因时间关系未能完成所有的探究题,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对主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

  反思这堂课,更多的是存在的不足。结合我研究的课题“课堂教学评价策略的研究”,我在教师的评价语言上还应作以下的探索和改进:

  1、评价语言的激励性还要强化。我在本课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多为“好”“很好”,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

  2、评价语言的分析性还要细化。当学生答不到点时,教师不应只做简单的否定,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分析,3留白还要艺术化。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教师的评价要有意滞后,留给学生争论的空间,使问题在思维的碰撞中得以解决。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锤炼评价语言,使之更凝练、更优美、更机智、更丰富。

  本文是陶渊明归隐后的作品,作者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发的剥削和压榨,国家濒临在崩溃的xxx岁月里。作者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心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归隐田园。本文他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压迫、人人*等、丰衣足食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对于初二学*的第一篇文言,所以教学的的重点仍然放在了积累文言现象并背诵全文上。具体教学过程是这样: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工具书以及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对于不理解的地方,小组讨论完成,我再对重点进行抽考;疏通文意时,采用逐段式,每会译一段根据情节背诵一段;在翻译完课文后大多数同学能将课文背诵下来;对于课文理解,先介绍时代背景,主要抓住两个问题,即:作者笔下描绘的世外桃源美在何处?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最后让分类积累各种文言现像。本文的文言现像中,古今异义词是重点,所以这当成了考查的重点内容。

  这样做的的收获是:学生在背诵时能够掌握一定的方法,根据故事情节理解的记忆降低了背诵的难度。没有逐字逐句翻译课文,对于那部分学*能力强的同学来说,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能有针对性的提高能力,但对于那一部分成绩相对薄弱又不善问的同学来说,对知识一知半解,不能准确理解。不足之处主要是:给学生留的讨论时间不够充足,从中也发现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今天上了《桃花源记》一课,在课堂上我采用质疑引导的方法,没料到效果出奇的好。这不由引起了我许多思索。学生的思维一旦得到启发,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节课反思如下:

  1、渔人发现桃花源上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我首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很快就有学生提出从“忽”字可见,渔人发现桃花源是无意的。我反问到有没有不同看法呢?刚开始没有学生吭声,不一会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渔人是特意去寻找桃花源的。”我问:“你有什么依据吗?”这位同学站起来说:“渔人是缘溪行,他缘溪行并不只是为了捕鱼。”我被这一回答吸引住了,随口问道:“那他还为了什么呢?”那位学生接着说:“文中提到落英缤纷,桃花漫天飞舞,就有可能飘到小溪中,渔人有可能是顺着小溪一路追寻桃花从而到达了桃花林。”我问别的同学他的看法有无道理?同学们说:“有。”可见这位同学读书时动脑思考了,我们大家今后在课堂上也应开动自己的大脑,力争读出自己的独特见解。

  2、源中人为何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让学生自己质疑课文。有学生提出:“桃源中人自秦朝就进入桃花源到晋朝,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外出,为何他们的衣服会和渔人的一样?我国每个朝代的衣服都有各处的特点的?”有同学站起来说:“可能他们中间有人外出过。”马上有人反对说他们没有外出过,从文中“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可见他们确实没有外出过。“那何这样写呢?”我趁机问道。有的学生思考后说:“本是文陶渊明虑构出来的,到底是不是完全一样?为什么完全一样谁也说不清楚。”我说:“说的很好,可见你也动脑思考了。”桃源中人到底为什么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3、你怎样看待渔人的行为?(他的对外人道。)

  这一问题,一提出马上有学生说:“渔人是个不讲信誉的小人,人家桃花源中人好好把你招待,你却出卖人家。”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反驳说:“渔人不算言而无信,因为渔人并没有答应村中人要求。”我趁机又问:“那渔人为何又要再寻桃花源呢?”学生齐声说:“为了追求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那他为什么不带着自己的一家人去,而要诣太守呢?”有同学说:“渔人行为高尚,想让别人也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又有人反驳道:“渔人诣太守说明他热衷功名利禄,他想让别人过上幸福生活为何不带上村中人去呢……”这许多问题都是我备课时没仔细考虑的。我随口又问:“那渔人没找到桃花源,太守会怎样做?如果渔人顺利找到并再次带入进入了桃花源会怎样呢?请同学们下去想像一下,构思一簏作文,题目是《渔人再入桃花源》。

  4、怎样看待桃花源中人?

  同学们很快就说出,从文中“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余有捐款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等句子可看出村中人热情淳朴等。“还有别的不同见解吗?”我问。“他们为何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想让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有人站起来说。“还有别的吗”?又有同学说:“源中人在一定程度上有自私心。”这一点大出我的意料,“为什么?”这位同学说:“村中人和渔人的谈话已让他们明白,外面的生活,他们应当接纳外人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生活。”又有人反驳说:“如果外人都进入桃花源,那就没有净土了,不能单因为不让外人进入就说他们自私。他们自私就不会热情款待渔人了。”

  5、你向往桃花源的生活吗?为什么?

  有同学回答向往,因为那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也有同学站起来说不喜欢,因为那里原始落后,没有现代高科技的文明。我趁机又布置了一道作文,你能把桃花源中的人劝出桃花源吗?以《给桃花源中人的一封信》为题,构思一篇作文。《桃花源记》只是记托了作者的一种理想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当课进行到这时,我认为已完了,随中问:“还有别的问题吗?”没想到还有人问“桃花源洞口才通人,牛是怎样进去的?”同学们又议论开了。

  一堂课下来让我感慨迫多,原以为这是熟课了,自己也教了七八年,课已不用再备了,没想到还是有很多地方想的远不如学生。由此我想到了,新型语语文课堂的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打开?这节课可见学生思维打开了,课也好上了,学生也活跃了。我想这样的课堂也许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感觉很美,美得摇头晃脑,佩服的五体投地;教《桃花源记》感到很爽,无论是通篇纵览还是咬文嚼字,无处不感到其美美不胜收。

  一、语言美,如歌

  1、叙事简约,给读者留下更多回味的余地。例如:渔人进入桃花源后,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要回答的内容本来应该有很多,可是作者只用了一句话三个字“具答之。”作为回答,简约至极。类似的有:“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诣太守,说如此。”

  2、长短句相间。课文中长句、短句交替出现,错落有致,形成一种节奏美。例如:“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桃花源记》读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的律律美。

  二、景色美,如画

  在作者笔下,由于诗人的奇特的想象,桃花源的景色美丽如画,课文中的两处景物描写:“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那潺潺的小溪流水,*满山遍野的灿烂的桃花是何等的如画美景。再看文中的另一幅画面,我们不妨把他们看着一副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土地*旷,屋舍俨然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画面由山水画渐渐变成了风俗画。

  三、意境美,如诗

  无论是桃花林景色还是桃花源景色都是风光无限,美丽如画,一派迷人的自然风光。如画的美景更多地是靠读者的想象,读者的艺术再创造。经过读者的艺术再创造,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一幅幅美丽的自然风光画卷,有着诗歌般的意境。更何况《桃花源记》本身就是《桃花源诗》的序呢?

  四、人文美,如甘醇

  桃花源作为一个理想世界充满了人文之美。在这个理想世界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们过着自由、快乐、祥和、安宁的生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完全是一个*的乌托邦。这儿的人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桃花源人富有同情心,对渔人所言世人之不幸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五、结构美,如美玉

  1、层层设疑,引人入胜。(详见教参)桃花源如梦似幻,飘渺若无,若幻似真,扑朔迷离,充满神秘色彩;

  2、结构自然,脉络清晰。按照渔人的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访问桃花源——离开桃花源——重访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

  除了上述众“美”之外,如果我们用心去仔细分析品味肯定将会有更多的收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桃花源记》完全可以看做一篇唯美主义的力作。

  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即使是文言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读起来依然不应该有多大困难,《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但不管怎么说,它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字解句意的工具性必须放在首位,怎样让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意境美的同时又能识记理解文章的字解句意,我还是使用一贯用的方法:多读。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常听说熟能生巧。文章读熟了,好多意思自然而然就悟出来了,试想,一个同学文章都读的不通顺,想让他理解是不大可能的。

  于是我抓住早读课时间,让同学充分预*,反复的读,先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找到自己感觉优美的句子,再反复读,能成诵最好。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疏通这篇课文文意时,我没有采用串讲的方式,因为我发现串讲的效果不大好,班级除了几个好学生能认真听讲记笔记,其他的同学坚持不了几分钟,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因为串讲确实比较枯燥乏味,一节课讲下来,老师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听的昏昏欲睡,一节课基本就是填鸭式,效果甚微,教学反思《《桃花源记》教学反思》。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疏通文意。先把这一小节的重点字词划给同学,因为理解文言句意时,关键字词非常重要,关键字词解决了,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差不多了,然后我再让同学根据注释,同桌或前后桌分组讨论,实在讨论不出来的字词先放那儿,然后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老师再加以指导。这样,他们的积极性比较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甚至是成绩很差的同学都能回答对问题,因为好多词意注释上都有,只要他们“有意注意”了,就能回答出来。即便是如此,我在讲到文句优美的地方,还是放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反复读,我觉得这个很有必要。

  第二课时,由于时间紧张,很多第一节课该有的环节到这节课上都没有了,学生读的不够充分,自己展开也不多,因为紧张好多原来想好的过程都乱了,加上自己“功力”不够,所以感觉不好。因为很多文言字词,在已学过的多篇文言文中反复出现过,帮助学生找规律,让他们学会“举一反三”非常重要,这样可以增强他们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第二课时这方面我做的很不够。好在由于文章的内容比较简单,所以在分析文章思想时,学生配合的比较好。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这点让我感到比较欣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课堂的细节做好,在*时的教学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也要锻炼自己的心里素质,同时还要不断学*,增强自己的教学水*。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5)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6篇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小题1】不少成语出自第一篇文章,请写出其中两个。(2分)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4分)

  (1)黄发垂髫(2)尝贻(3)高可二黍许(4)两膝相比者

  【小题3】下列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组是()(2分)

  【小题4】与“绝类弥勒”中的“类”,意思相同的是()(2分)

  A.分门别类

  B.画虎不成反类犬

  C.以此类推

  D.类多如此

  【小题5】翻译句子(6分)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3)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小题6】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2分)

  答案

  【小题1】略

  【小题2】(1)老人小孩(2)曾经赠送(3)大约(4)互相靠*

  【小题3】B

  【小题4】B

  【小题5】(1)自称先辈为了逃避秦朝时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村里的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2)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自具有神情和姿态。(3)(佛印)抬头仰望,神情和苏、黄不相类似。

  【小题6】略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大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9.本文的作者是(人名),(朝代)诗人。(2分)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桑竹之属( ) ②阡陌交通()

  ③便要还家() ④欣然规往( )

  11.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B.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2.翻译句子。(6分)

  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13.请用简洁的文字补充下面对“渔人”行踪的概括:(3分)

  发现桃花源→ →做客桃花源→ → 。

  14.“桃花源”是作者追求的社会理想,请谈谈你对作者这一社会理想的积极意义的认识。

  参考答案:

  9、陶渊明 东晋

  10、代词,这 交错相通 通“邀”,邀请 计划

  11、B

  12、其他的人又纷纷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并拿出酒菜款待他

  已经出来,找到了般,便按着来时的路回去,并且处处都作上记号

  13、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辞别桃花源--再寻桃花源

  14、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和*的向往,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客观上反映的是人民的意愿。或: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只要答出要点“对和*的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即可)(7、导语:人民*百万大军,从1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的渡江区域。

  赏析:

  陶渊明写桃花源,用了散文与诗两种文体.《桃花源记》主要是描写渔人出入桃花源的经过和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我们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值得与《桃花源记》参照阅读.

  第一段,叙述、说明桃花源中人的来历,跟《桃花源记》中所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意思大体相同.但诗中具体列出黄(夏黄公)、绮(绮里季)避秦时乱到高山的实例,来暗示桃花源中人与这些古代贤者志趣一致,或者说,正是那些贤者带他们到桃花源的.

  第二段,介绍桃花源中人的生活情景.先写桃花源里人参加劳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相命肆家耕”,是说相互招呼,努力耕作.“秋熟靡王税”,是说到了秋收时,劳动果实归劳动者所有,用不着向官府缴纳赋税,说明没有封建剥削和压迫.接着写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仍然保持着古代的礼仪,衣裳也是古代的式样.孩子们纵情地歌唱,老人们自由自在地游乐.最后写那里的一切都是顺应自然,怡然自得.随着季节的自然变化调节生活和劳作,所以连历法也用不着,更不用竭尽思虑、费心劳神了.

  第三段,诗人发表议论和感慨.“奇踪隐五百”,是说从秦到晋,桃花源中人隐居了五百年(概数,实际是约六百年).“一朝敝神界”是说桃花源被渔人发现,泄露了这个神仙般的世界的秘密.“旋复还幽蔽”,是说桃花源刚敞开又立即与外界隔绝,也就是《桃花源记》中所说的“遂迷,不复得路”.人们读到这里,往往会想,既然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已“处处志之”,那么,怎么会再也找不着呢?如果细读《桃花源诗》就会发现诗人对这个问题是已经作了回答的,那就是“淳薄既异源”,意思是说,世俗生活的浅薄与桃花源中民风的淳朴,是格格不入,绝然不同的.试想,如果真在那么一个桃花源,而它又果真给刘子骥他们找到了,那么,它还能独立存在吗?东晋末期,战乱频繁,徭役繁重,人民逃亡.诗人把桃花源中人的`生活写得那么安宁、和谐,这正是对黑暗现实的一种否定.千余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对桃花源的有无进行过探讨.有人说,避乱逃难时,确实有许多人跑到深山野林,穷乡僻壤去过理想的生活.但能不能据此而把这个理想与桃花源等同起来呢?显然不能,因为桃花源中的生活情景是被诗人理想化了的.“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意思是世上的一般人“游方士”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尘嚣外”(桃花源)的生活情景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这是诗人抒发自己的感情,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意思是希望能驾起轻风,腾飞而起,去追求那些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们(其中显然包括诗的开头所说的古代贤者和桃花源中人).

  据萧统《陶渊明传》记载:“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无弦琴是弹奏不出声音的,拨弄它是为了“寄其意”,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虽然超尘脱俗,无法实现,却也正是为了“寄其意”.

  从以上简单的分析来看,《桃花源诗》在有些方面确比《桃花源记》写得更为具体、详细.《桃花源记》局限于写渔人的所见所闻,渔人在桃花源逗留时间不长,见闻有限.而《桃花源诗》显得更为灵活自由,也便于诗人直接抒写自己的情怀,因此我们读《桃花源记》不可不读《桃花源诗》.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桃花源诗》赞美“古法”,不要“智慧”是一种消极、倒退的表现.这其实是没有真正领会诗人写作的本意.所谓“古法”,虽是一种寄托,表示向往古代社会的淳朴,而并非是要开历史的倒车;所谓“于何劳智慧”实际是对世俗生活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表示憎恶与否定.正如前人所指出的,陶渊明是一个“有志天下”“欲为为而不能为”的人,他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而无法实现,这才是他的思想本质,我们读他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把握这一点.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0.(2).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0.(2).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13.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对和*生活的向往。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0.(2).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 30806072 20xx-12-12

  相命肆农耕①,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②。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③。路荒暖交通④,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⑤,衣裳无新制。童孺纵歌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和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注释:①肆:致力。②艺:种植。③靡:没有。④暖:遮蔽。⑤俎豆:祭器。)

  10.(2).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

  13.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

  对和*生活的向往

  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 八年级上册语文练*册上的,我们老师讲过就是这个吧。 。

  较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和《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15分)

  【甲】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6)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

  2.背诵全文。

  3.预*第3、4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等,和*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的

  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7)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一。

  2.背诵全文。

  3.预*第3、4段。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

  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

  教学重点

  同教学目标1、2、3。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思考陶渊明为什么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世外桃源,如何看待他的理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

  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

  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

  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

  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

  六、综合体会。

  1.把握古今异义词。

  (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

  (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

  (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

  2.出自本文的成语。

  (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

  (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

  (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

  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

  (1)“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

  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

  “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

  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

  十、作业。

  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师生共同学*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

  1.桃源之“美丽”。

  (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

  (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参考:桃花源土地*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

  (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

  2.桃源之“快乐”。

  (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

  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安定,丰衣足食。

  3.桃源之“奇异”。

  (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

  (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

  ①“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旷,屋舍俨然,……”

  ②“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

  ③“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

  (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

  三、深层研讨。

  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

  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

  (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等,和*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

  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

  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五、作业。

  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

  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6篇(扩展8)

——桃花源记的教学反思 (菁华3篇)

  《桃花源记》是文言文教学中的名篇。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同时,又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

  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朗读课文。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反复诵读,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桃花源记》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应给学生自主学*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三、教学过程品味佳句。

  如果说前面的读是在为品做准备,那么真正的品就在学生对文章优美佳句的欣赏上,要求学生仔细品味自认为文中写得好的语句。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自行找出自己喜爱的地方,然后说明喜爱的原因。这既是一种对课文的理解,又是一种知识的迁移。文章的写作顺序,桃源的美景,桃源人的幸福生活,桃源的神秘,桃源人对外界的戒备,及陶渊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学生都找到关键句子理解回答,学生深深体会到了那种简洁、典雅的古代散文魅力所在。

  一、选课匆忙、不慎重:

  《桃花源记》为传统名篇,*时教学至少需要两个课时,备课时并没有细细的去感觉时间的长短,虽然课堂环节压缩了一些,课堂流程也自以为紧凑。但文言文教学要求实实在在,基本的教学内容是必须要完成的。

  二、联想、想象的环节没有补充出来。

  曾经听过一节课:“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旷,屋舍俨然……”的琅琅美读、巧妙设问所引发的对作品难点的轻松理解、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一一为具言所闻”的内容想象、“豁然开朗、无人问津、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词语积累,亮点迭出,听课老师和评课领导反映挺好,那节课是在进行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处理字词、疏通文意,这是枯燥的环节,却是最基础的铺垫。没有第一课时的*淡与扎实,就没有第二课时的从容与创新;没有*时教学的训练有素,就没有听开课时的潇洒与亮丽;所以第二节课处理得局促吃力,没有*时的从容与轻松,因该引起学生更多精彩回答得地方,例如“皆叹惋”,叹惋什么?““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的内容是什么?等环节也没有启发起来,上完这节课有无限感慨。

  三、创新与稳重:

  当别人称赞你稳重时,或者说,当稳重成为你的风格时,当惊醒:你也许已经老了,是否锐气不再,灵感不再,创新不再了?应该回放你的课堂——语言是否罗嗦?环节是否拖拉?节奏是否缓慢?设计是否陈旧?切不可盲目自大,止步不前。课上了不少,好象从来没有这样沉重过,甚至有些惶恐不安了:人到中年,没有老教师的境界与胸怀,好象也失去了年轻时的激情与创意。

  四、课比天大:

  反思此课的全过程:匆忙备课,没有试讲,没有说课,好象胸有成竹。静心感觉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一种轻视,一种无所谓,不参赛,不评比,上课小菜一碟。其实,课堂是一台戏,讲课是一种艺术,无论观众多少,无论舞台大小,都应该精心对待,精雕细刻,以求完美。不可欺的是你自己的心情,课有缺失,会有难言的不爽与懊恼!

  本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的序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其时作者57岁,隐居农村已十余年。文中所说的桃花源似乎有实际根据,在今湖南桃源县西南沅江之滨的桃源山腰上,有一个长约一百米的山洞,有人认为就是桃花源。但课文所叙述的故事纯属虚构。

  按作者的构想,桃花源跟桃花林仅一洞之隔,洞极狭,仅容一人进出;洞口在山上,其下正是溪的发源地,长达数百步的桃林恰好至此而尽。弄清这个背景再看故事,就会觉得头绪很清楚。

  故事颇有传奇色彩,曾被列入志怪小说一类。首先是渔人入桃源的经过甚奇。渔人沿溪行而“忘路之远*”,何以不返棹而一直走下去?究竟是什么事物吸引了他?千百株桃树夹岸,其中竟无一棵杂树,这是自然生成还是人工所为?洞口仅容一人通过,且深不可测,不知其中有何怪异,而渔人竟敢孤身而入,亦奇人也。其次是桃源中人。若为仙,何以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皆与常人无异;若为隐,何以凭一洞之隔便与尘世相去万里?最后,这个“世外桃源”消失得尤奇。渔人出洞后既已“处处志之”,何以再去找时竟茫然无所见?这样看来,此村似乎又不在人世间了!至于后来南阳刘子骥“规往”而“未果”,这是作者有意添加的一个尾声──有这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出来作证,故事就更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也就变得更浓了。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读这篇课文,既要看到作者的美好理想,又要看出他的无法克服的思想矛盾,才能深刻理解它的内容和写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