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1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驮、构”等11个生字,会写“售、卖、驮”三个生字;学*“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等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并能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感受瀑布的壮观和木雕的精美,初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二、教学重、难点:

  学*并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出示上虞的景点图片,边向学生呈现边简单介绍。

  2、引入: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遥远的非洲南部看看,去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揭示课题)

  3、读课题,你有要特别提醒大家的吗?

  书写“卖、售”

  4、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

  v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反复读。

  v边读边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记记字形,想想字义。

  v课文中有很多生动的四字词语,用“~”划一划,试着用喜欢的方式理解,不理解的打个“?”

  2、检查字词:

  驮着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掏钱犹豫诚恳遗憾宾馆标准莫西奥图尼亚

  自由读,指名读。

  说说在字音上、字形上分别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指导读准“宾、恳、栩栩如生”;指导书写“驮”)

  (三)、研读瀑布和木雕。

  1、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你的?

  2、交流:

  (1)、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瀑布哪里吸引你了?

  重点理解“名不虚传”:哪里看出它的名不虚传

  看图,师简要介绍,说说看了后的感受。

  理解“游人如织”

  还从哪里?指导读第一自然段:朋友会怎么介绍瀑布?

  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木雕

  找出写木雕的句子,读一读:这些句子中的哪些词特别吸引你?

  木雕,是非洲最常见的工艺品。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理解“琳琅满目”(结合偏旁理解)

  看木雕图片,指导朗读这句话。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理解“构思新奇”:从哪里看出这个坐凳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你能描述一下这只大象的样子吗?还能用哪个词代替?

  指导朗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理解“爱不释手”:你*时对什么也爱不释手过?

  3、总结设疑:这里的瀑布和木雕深深地吸引了我们,还有什么也深深吸引着我们呢?(卖木雕的少年)少年什么地方让我们吸引呢?下节课重点研究。

  (四)、巩固练*。

  1、认读这节课学过的四字词语。

  2、在句子中选一选,用一用。

  1、素来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次有空来观赏,果真是()啊!

  2、这间店的饰品(),真让人()。

  3、我家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刻的真是()啊!

  4、绍兴的东湖风景区景色秀丽,一到节假日(),

  好不热闹。

  5、此书为白纸印本,开本小巧,字虽小而点划()。

  3、找出四字词语在作业本上抄一抄。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遗憾。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遗憾)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遗憾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遗憾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遗憾。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遗憾,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第二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量弥补遗憾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遗憾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遗憾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遗憾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遗憾,我高兴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遗憾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谊。

  2、交流中非友谊资料。

  3、少年赠送的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谊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3

  一、学*目标

  1、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非洲木雕工艺品图片、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1、复*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谁能用一个或几个积累的四字词夸夸它吗?(课件出示)

  (3)、出示“木雕图”(看了这些木雕,你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1、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谁遇到了遗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引导理解:遗憾

  3、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②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课件出示)

  4、指导自主学*。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①理解少年为什么遗憾?引导学*第一次对话。

  ②、指导朗读(读出年“诚恳”、“猜测”的语气)。

  ③、理解“我”为什么遗憾?

  ④、小结:

  过渡:“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少年是怎样做的?(等、赠木雕)

  交流第二个问题(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读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读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只木雕,这木雕里饱含了对我沉甸甸的情谊。(板书礼轻情意重)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板书我们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读一读。

  三、补充资料:中国援建坦赞铁路

  四、情感升华

  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中国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1)、学生自由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2、把你要对这位少年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3、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新结识的伙伴》,把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的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大胆尝试指导学生自主学*。由于种种原因,整堂课下来,自己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激情不够,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精彩的评价,再者,课堂气氛不活跃。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4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

  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复*巩固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遗憾、一模一样”等词语。

  2、细读描写少年言行的词句,运用联想、体悟等方法感悟文理,并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3、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了解中非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出示两组四字词语,读一读。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2、找找两组词的规律。

  3、引入:上节课我们来到的非洲南部,这里的瀑布和木雕深深的吸引着我们,这里还有什么也吸引我们?(少年)

  (二)、研读少年。

  1.、课文中哪些句子在描写少年的,找出来读一读。

  重点指导“诚恳”和“五官端正”

  2、这位看起来五官端正和待人诚恳的少年,他的内心还有一种更让我们感动的东西,让我们再走*他看看。“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要走进一个人的内心,眼睛是最好的途径。文中那句话是写少年的眼睛的?

  (1)、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读词“遗憾”:什么叫“遗憾”?谁也遗憾?为什么遗憾?

  (2)、出示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哪里表现出我很遗憾?

  读句子: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指导读出犹豫矛盾的心情。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看“省略号”,想像我当时还会说什么?理解“语无伦次”。

  (3)、说说少年的遗憾是什么?

  3、面对这一份遗憾,少年是怎么做的呢?在他的言行中又有什么最让我们感动呢?默读课文10——15自然段,读读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一想,那个地方最让你感动,用笔划一划。

  交流:

  (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点拨:“专门”可以换那个词?(特意)说明什么?他这时可能怎么样?

  少年知道我住的宾馆吗?猜猜他是怎么找到的?

  指导朗读:体会少年找我等我的不容易。

  (2)、“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点拨:这是一个怎样的象墩?(一模一样)你能描述一下这个象墩吗?

  这个一模一样的象墩少年是怎么来的,他可能会怎么做?

  指导朗读并小结:看来少年为了给我这个象墩付出了很多辛劳呀,的确很感动。

  (3)、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点拨:“不要钱”面对钱,前面是怎么样的(恳切地)现在却不要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打个“?”)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好像对中国人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你能从前面其他地方看出来吗?(您是中国人吗?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

  4、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景区每天游人如织,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而少年却为什么特别喜欢中国人,把中国人当作自己的朋友呢?(打个“?”)这与中国与非洲各国的友谊有关,中国人民一向把非洲人民当作自己的朋友,曾多次向非洲各国进行无私的援助和支持。

  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发生了一件让中非人民至今还难以忘怀的事,就是关于中国支援非洲建造坦赞铁路的事。老师找来了这份资料,请每个同学认真读一读,在你特别感动的地方用比划一划,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感悟的。(发资料)

  交流:有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到?

  你有什么想说的。(少年会说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跟这事会有关系吗?)

  引导:建造铁路让中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份友谊还在延续着,课后可以关注新闻或网上看看中非之间交往的实例。

  现在你明白少年为什么会不要钱了吗?(中国人无私奉献)你明白少年为什么把中国人当自己的朋友了吗?(中国人也把他们当作朋友)

  5、小结引读:孩子们,这一个朋友包含了中非人民之间的深厚友谊是双方的,正是因为这一声“朋友”才使少年知道我带不了心爱的木雕遗憾时,眼里流露出……

  正是因为这一声“朋友”才使少年那么辛苦的给我做了一模一样的小象墩,还专门送来说——“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

  正是因为这一个“朋友”,他会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正是因为这一个“朋友”,让作者会感动的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正是因为这一个“朋友”,让少年心里由衷的发出微笑——“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6、这个“笑”里,你读出了什么?

  总结:这笑里包含了少年为朋友达成心愿的快乐,包含了少年为朋友无私奉献的快乐,也包含了少年对中国人民的那份深厚的友情。这就是少年心中那份最让我们感到的东西。

  这一笑,抹去了我心中的遗憾,也抹去了少年心中的遗憾,只留下这句让我们感到的话:我们是朋友!、

  (三)、作业

  课文学完了,但这个诚恳、友善、带着迷人笑容的'少年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你最想对这位少年说什么,写下来。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1)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德(),我一看就()。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3)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6)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7)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8)理解“遗憾”。

  (9)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2)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3)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话说的:“*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们是朋友”

  i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的榜样。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2、通过人物的言行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难点:

  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充分预*课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了解非洲吗?

  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生活着与我们肤色、生活*惯完全不同但却同样热情、淳朴的人们,有景色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非洲木雕(课件出示非洲的风土人情、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介绍木雕工艺,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去非洲旅行,去认识那里的一位新朋友——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

  (二)、合作交流、检查预*。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了课文,读了课文你了解到什么?

  2、这些词语你一定都会读了。(课件出示生词)

  3、还有一些词语藏在句子里,你会读吗?(课件出示句子,并适当理解四字词语,体会四字词语的生动)

  4、还有一个长句子谁来读?(课件出示句子)这个句子比较难读,我们一起把它读一遍。

  (三)、紧扣“遗憾”,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1、读3——6段,感悟 “遗憾”。

  品读“我”的遗憾。

  ⑴、你有过遗憾的经历吗?课文中的“我”为什么感到遗憾?(“我”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板书:我、遗憾)

  ⑵、自由读课文3——6段,找找看从哪些词语句子能体会到作者的遗憾?边读边画一画。

  交流:

  “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刻得栩栩如生。”

  “摊上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我”是从这么多各式各样、精美的木雕中仔细挑选出的象墩,却不能买,多么遗憾呀?你再来读这句话。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爱不释手却不得不放下,真是遗憾。我们一齐再读这句话。

  品读少年的遗憾。

  ⑴、只有作者感到遗憾吗?生:不是,还有谁?

  课件出示: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点头。卖木雕的少年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交流:他需要钱;他看到我非常喜欢那个木雕,却不能买;因为我是*人,是他的朋友,不能带走心爱的东西┄┄

  让我们再读这几段话,感受作者和少年的遗憾,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10——15段,弥补“遗憾”,品悟“沉甸甸”的友情。

  师: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难道少年会遗憾地看着 “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吗?请同学们自由读10——15段,看发生了什么事?

  课件出示:“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⑴、白天遗憾地分别,晚上少年送来了这个小象墩,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少年送我的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

  看来这小象墩来之不易呀,但他却不收我的钱?他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是呀,*人是非洲人民的朋友(课件补充中非友谊资料)

  ⑵、“我们是朋友。”

  这些真诚的、无偿的、甚至以生命为代价的帮助只因为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因为铭记着*人的帮助,为了不让我遗憾的离开,在夜幕中静静地等待着我的出现,也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即使历尽辛苦才找到这个小象墩,即使非常需要钱,但却决不收钱,还是因为这五个字——生:“我们是朋友”。

  ⑶、品味“沉甸甸”的友情。

  课件出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这时候你觉得这个“沉甸甸的东西”仅仅是一个木雕吗?少年交到我手上的分明是一份沉甸甸的——友谊呀。齐读。(板书:我们是朋友)

  (四)、拓展延伸

  1、写话练*。

  师:就这样“我”带着这个小象墩,带着这份沉甸甸的友谊踏上了回国的航班,回国以后,我把这个小象墩放在书桌前我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每当看到它,我就会想起那个非洲少年。今天,我又一次想起这位真诚的朋友,我想给他写一封信。(课件出示)

  2、四字词填空。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瀑布前摊点上陈列的木雕()、(),其中大象雕得(),我捧着它()。

  (五)、总结全文。

  师:很多年过去了,我再也没见过这位少年,但是只要一看到这个木雕小象墩,我就会想起他的话:*人是我们都朋友。是呀,每一个*人、每一个非洲人都会铭记这五个字:我们是朋友。推荐阅读:《罗红叔叔在非洲的故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前准备:

  大瀑布的挂图、有关木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返程之前都会买些什么带给亲人后留作纪念?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共同跟随作者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畅游,并结交那里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默读课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3、过渡:从同学们交谈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被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所打动。下面我们来品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他的美好品质。

  三、品读课文,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学*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说说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机展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的图片,并结合课题概括内容

  3、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而“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称之为“非洲式照片”。朋友的介绍很有分量,只有这样我才会不虚此行。

  (二)学*2—4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出示小黑板,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齐读*题,说说你的感受。

  4、带感情朗读这部分,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5、过渡: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我对象墩情有独钟,我是否买下它了呢?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并找出答案。

  (三)学*5—9自然段

  1、小声读文,并用四字概括内容。

  2、出示学*要求,细读课文。

  (1)“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并画下来。

  (2)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3、分小组学*讨论。

  4、汇报交流。

  5、相机点拨: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

  (2)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

  (四)学*10—15自然段

  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人好感。)

  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要给他钱,他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男孩除了“*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淳朴与善良。)

  4、有感情地朗读之一部分,从少年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他的质朴。

  四、总结全文,展开想象

  1、学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正是由于*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才会发生课文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通过昨天的预*,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遗憾。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遗憾)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遗憾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遗憾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遗憾。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遗憾,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第二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量弥补遗憾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遗憾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遗憾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遗憾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遗憾,我高兴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遗憾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谊。

  、少年说:*人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什么?

  、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又指什么呢?谁能读出我当时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2、交流中非友谊资料。

  3、少年赠送的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谊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附板书: 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二、学*“放弃买木雕”,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

  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

  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

  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学生读,作批注。

  学生交流:

  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

  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b、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1)体会少年是个诚恳的人,作者喜欢他的诚恳率直却不能买他的木雕,因而有些遗憾。

  (2)诚恳地读句子。

  c、“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1)什么是“语无伦次”?作者为什么这样?

  (2)体会作者既因喜爱这个木雕而想买,又因路远、木雕重而不能带走深感遗憾,并因必须拒绝诚恳少年的好意而“语无伦次”。

  (3)理解这是通过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4)试着读出作者内心的焦急与遗憾。

  2、体会少年的遗憾。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到。

  (1)少年心里会怎么想?

  (2)知道少年主要是因为我是*人,而我却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

  三、学*“赠送木雕”。

  作者放弃了这件精美的工艺品,我们也为他深感遗憾。可是,事情出现了转机。请同学们朗读第10——15自然段,然后说说你觉得这位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生读,回答,(可爱、善良、纯朴等)

  那么你是通过文中的哪些句子来体会到他的“可爱”呢?默读课文,做批注。

  重点围绕以下句子进行交流体会。

  1、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体会少年的诚意与纯朴。

  2、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话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

  (1)课件出示*医生为非洲人民治病。

  课件出示*援建坦赞铁路,提供无息贷款9.88亿人民币,有64人为之牺牲。坦赞铁路促进了非洲的经济发展。

  (2)想象少年和作者的内心独白。

  (3)生谈感受。体会少年对*人民的深情厚谊。

  (4)读出你的感动,读出中非两国人民这深厚的情谊。

  四、小结。

  课件出示句子,读:

  “作者需要帮助的时候,少年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是朋友!

  当非洲人民遭受苦难的时候,*人民热情地伸出了双手,因为——我们和非洲人民是朋友!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五、作业设计:

  写几句话,夸夸这位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8

  理解文中部分四字词语的意思,并学会简单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少年对*人民的美好情感。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遥远的非洲看一看,一起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看老师写课题。27卖木雕的少年,“卖”是我们今天要求书写的一个生字,这个字和哪个字相*?怎样区分?所以有十字头的就是“卖”,没有的就是“买”。书空,读课题。

  二、检查词语,学*词语

  1.课文已经预*了,你是怎样预*的?

  2.学*词语。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1)课文中有个词挺难读的,谁能读好它?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指名读。听说过这个瀑布吗?(知道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我们来欣赏一下。

  (2)(课件出示图片)教师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绵延90多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景色十分壮观。

  (3)听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介绍,并从图片中见到了它的壮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名不虚传

  出示一组词: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景色壮观

  指名读

  (4)细心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三个词课文中都是用来形容瀑布的,谁能选个词来介绍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我们再来看一组词语

  出示词语: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1)谁来读?注意读四字词语两两相连。

  (2)这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呢?(这些词都是用来形容木雕的。)

  (3)木雕是非洲古老的民间艺术,让我们走进其中的一个摊点去欣赏一下。看到图片,看看你能说出词语吗?(依次出示图片,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4)我们开动脑筋,把词语送到句子里。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刻得( )。

  填好了吗?谁来说一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3.这样新奇的木雕作者喜欢吗?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的句子,放声读一读。

  指名读,理解“爱不释手”,说话练*。

  过度:作者这样喜爱木雕,为什么没有买呢?

  三、品读课文,读好对话,,体会中非情谊

  出示对话1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指名读

  2.读人物的话时,注意看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它能帮助我们读好人物的话。

  3.诚恳是什么意思?从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

  4.再次指名读。齐读。

  5.我们看,这个句子中连续出现了两个“遗憾”。谁遗憾了?“我为什么遗憾?”

  指导读好句子“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少年为什么遗憾呢?

  预设:少年卖不出去象墩感到遗憾,还没有其他的原因。理解课文有个方法,那就是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们再读读他们的对话: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为什么得知我是*人,少年就感到遗憾呢?我们来看看下文,或许能找到原因:快速找到他们两第二次见面时的对话:

  指名读:

  出示: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的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少。

  “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话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

  “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1.指名读,指导:还想着读人物对话的时候,要关注什么吗?对要关注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老师和你们合作读,我读旁白,男同学读少年的话,女同学读作者的.话,好吗?

  2.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和白天一摸一样的小象墩是从哪里来的?也许是他白天刻了一天给我刻出来的,也许是请人刻出来的,这些都是为了“我”这个*人。

  3.什么是朋友?

  4.知道少年为什么会说*人是我们的朋友吗?(图片展示)

  *曾三次赴非洲慰问;*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修建了全长860公里的坦赞铁路。期间,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也许,少年的母亲病了,是*医疗队帮助治的病,或许,少年的村子里喝的干净的水,是*人帮忙挖的井,也许少年上学的学校是*人资助建的……

  所以,少年对*人民非常友好。这种友好,更表达中非两国之间的——深情厚谊(板书)友谊

  三、畅言学*之感想,练*写话。

  1.这篇课文中用了很多的感叹号和四字词语,今天,我们也来试着用一用。

  2.仿写:

  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

  啊!非洲的木雕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啊!卖木雕的少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交流

  4.升华感情。

  朋友就是有困难的时候,互相帮助的那个人;有烦恼的时候,可以倾诉的那个人,高兴的时候,可以分享的那个人……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2)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 一 课 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 二 课 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

  【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生字

  重点指导:

  “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第二课时

  一、复*生字词

  1、各种形式朗读词语。

  2、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二、个性阅读,突出重点

  1、学生分小组学*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⑴ 有感情地朗读。

  ⑵ 说说从哪里可看出少年的可爱?

  2、全班交流。

  3、想象:

  找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想当时他是怎样想的?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把人物的对话语气读好。

  四、夸夸那个黑人少年

  五、学生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找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并运用。

  六、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 对*人民的友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3

  一、学*目标

  1、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非洲木雕工艺品图片、*援建坦赞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1、复*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谁能用一个或几个积累的四字词夸夸它吗?(课件出示)

  (2)、出示“木雕图”(看了这些木雕,你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1、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谁遇到了遗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引导理解:遗憾

  3、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②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课件出示)

  4、指导自主学*。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①理解少年为什么遗憾?引导学*第一次对话。

  ②、指导朗读(读出年“诚恳”、“猜测”的语气)。

  ③、理解“我”为什么遗憾?

  ④、小结:

  过渡:“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少年是怎样做的?(等、赠木雕)

  交流第二个问题(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读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读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只木雕,这木雕里饱含了对我沉甸甸的情谊。(板书礼轻情意重)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板书我们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读一读。

  三、补充资料:*援建坦赞铁路

  四、情感升华

  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1)、学生自由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2把你要对这位少年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3、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新结识的伙伴》,把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的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大胆尝试指导学生自主学*。由于种种原因,整堂课下来,自己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激情不够,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精彩的评价,再者,课堂气氛不活跃。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4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

  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

  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 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 “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精选1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构思新奇栩栩如生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遗憾。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遗憾)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遗憾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遗憾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遗憾。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遗憾,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第二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量弥补遗憾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遗憾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遗憾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遗憾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遗憾,我高兴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遗憾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谊。

  (1)少年说:*人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什么?

  (2)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又指什么呢?谁能读出我当时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2、交流中非友谊资料。

  3、少年赠送的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谊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附板书: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感情;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3、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积累并学会正确使用四字词语。

  课前准备:

  大瀑布的挂图、有关木雕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返程之前都会买些什么带给亲人后留作纪念?

  学生畅所欲言。

  师:你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共同跟随作者到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畅游,并结交那里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师相机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默读课文,并概括主要内容。

  3、过渡:从同学们交谈的话语中,我感受到你们已经被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所打动。下面我们来品读课文,进一步体会他的美好品质。

  三、品读课文,人物的内心活动

  (一)学*1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文,说说你从文中知道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机展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的图片,并结合课题概括内容

  3、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位于赞比亚境内,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而“非洲木雕”是非洲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被称之为“非洲式照片”。朋友的介绍很有分量,只有这样我才会不虚此行。

  (二)学*2—4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出示小黑板,填空:

  大瀑布真是(),这里(),景色十分()。摊点里陈列的木雕(),()其中象墩(),大象雕得(),我一看就()。

  3、齐读*题,说说你的感受。

  4、带感情朗读这部分,体会作者被吸引的程度之深。

  5、过渡:经过一番仔细挑选,我对象墩情有独钟,我是否买下它了呢?请同学们小声读文,并找出答案。

  (三)学*5—9自然段

  1、小声读文,并用四字概括内容。

  2、出示学*要求,细读课文。

  (1)“我”为什么选择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并画下来。

  (2)卖木雕的少年什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3、分小组学*讨论。

  4、汇报交流。

  5、相机点拨: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作者很遗憾?

  (2)通过对男孩的语句描写,你读一读,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同学们你们知道男孩对*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尊敬吗?(因为20世纪60年代*援建了坦赞铁路,在工程过程中,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感受作者与少年不同的内心变化。

  (四)学*10—15自然段

  1、朗读第十至第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什么?

  (这个木雕象墩与白天的一模一样,却只有圈套大小,说明少年特意为作者雕刻的易于携带的同样的小象墩,体会少年的质朴和他对*人好感。)

  3、“我”和少年说了什么?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我要给他钱,他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男孩除了“*人是我们的朋友”外,更是希望我不要带遗憾回国,展现了非洲少年对*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他的淳朴与善良。)

  4、有感情地朗读之一部分,从少年的语言和动作感受他的质朴。

  四、总结全文,展开想象

  1、学到这里,我们才真正地体会到正是由于*人民与非洲人民的友谊,使得每位非洲人民内心深处感谢*人民给予的无私的援助,才会发生课文中的故事。

  2、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

  3、你最想用什么方式夸夸那个非洲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3)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篇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1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

  阅读世界各国人民之间友好情谊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

  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

  (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

  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

  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

  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

  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

  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

  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

  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第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构思新奇琳琅满目五官端正栩栩如生爱不释手语无伦次游人如织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德( ),我一看就( )。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生有感情朗读。

  (3)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4)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5)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6)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7)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8)理解“遗憾”。

  (9)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0)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1)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2)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3)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话说的:“*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i送

  i木“我们是朋友”

  i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人民的友谊;

  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的榜样。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①师: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了木雕工艺精美?请同学们自由朗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写木雕的句子。

  ②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时指导朗读。

  (2)感受不能带回国而遗憾。

  (3)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我也为不能把……感到遗憾)

  (二)、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遗憾

  为什么少年的眼睛里也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呢?卖木雕的少年,他遗憾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语句。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关句子并指导朗读

  (三)、再读课文,感受我和少年共同的遗憾。

  师:我和少年都为不能把非洲名不虚传的木雕带回而感到遗憾,让我们再来读读我和少年的对话,看看你们最后能不能流露出遗憾的神情?生朗读5——9自然段中第二次对话。

  (四)那么,少年又是怎样来尽自己的力量弥补遗憾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

  1、生找少年怎样弥补遗憾的句子,指导读。

  少年的遗憾弥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指名读11段。师:想想少年在说这句话时心情怎么样呢?

  我的遗憾弥补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读12段。师:少年弥补了我的遗憾,我高兴吗?

  (五)、少年为什么要赠送我木雕,来弥补我们的遗憾呢?你从哪儿知道的?出示13—15自然段中我们的对话。

  1、抓住两个“我们”来理解中非友谊。

  、少年说:*人是我们的朋友。这里的我们指的是什么?

  、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这里的我们又指什么呢?谁能读出我当时的感情?指名读,齐读。

  2、交流中非友谊资料。

  3、少年赠送的难道仅仅是一块木雕吗?

  三、创设情境,深化主题

  四、师总结:同学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让我们都来做中非友谊的使者,共同祝愿中非人民的友谊地久天长!

  附板书: 27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4

  【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能够正确读“游览、名不虚传、标准”等词语。

  2、积累并运用词语,欣赏文章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中非友谊学*资料文本打印数份。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高老师要带大家一起走进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播放图片,师简介非洲。)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根据屏幕上的提示,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件出示:

  课文主要讲了我在 旅行时,想买一个 为纪念,但却因为 所以放弃购买,感到很 ,后来,卖木雕的少年送了我 ,我很 。

  2、交流。

  三、欣赏木雕,积累语言

  1、故事围绕着木雕发生,那么什么是木雕?木雕是什么样子的呢?

  (课件播放木雕图片,师简介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自己读一读课文的3——6自然段,用波浪线勾画出描写木雕的句子,并读一读。

  4、交流。

  用文中的词语再来形容形容图片上的这些木雕。(指导理解四字词语。)

  5、小结填空。

  课件出示: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我一看就( )。

  四、品读言行,感悟形象

  一读勾画:

  1、当作者正在挑选木雕时,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现在作者的面前,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用括号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

  2、课件出示句子:

  ①“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②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③“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④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⑤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

  ⑥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⑦“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

  ⑧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话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

  ⑨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二读抓行为:

  1、同桌之间再互相读读这些描写少年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分别写出了少年的哪些行为?

  2、交流。(指导理解词语:遗憾)

  随学生交流板书:

  卖——猜测——遗憾——专门等——送——不要钱

  三读激疑:

  1、少年先是热情的卖我木雕,然后猜测我是*人,为我不能带回木雕感到遗憾,于是他傍晚在宾馆外专门等候,送我一个与白天心爱的木雕一模一样的小木雕,而且不要钱。请同学们自己再读一读这些句子,从少年的这些行为中你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吗?

  2、交流。

  四读释疑:

  1、根据提示阅读。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请同学们先读一读学*资料,再读一读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一想少年当时可能会想些什么?假如你就是那位卖木雕的少年,将你内心的想法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课件播放图片,师补充介绍中非友谊资料。

  4、师引读:

  朗读:“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话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

  (指导理解词语:沉甸甸)

  五读小结:

  1、自己再读一读这些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加上你自己的语言把这位非洲少年的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

  2、交流。

  五、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故事学完了,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各族人民都成为朋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5

  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4.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5.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6.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请学生到前面展示)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观看录像后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学*。

  a.小组长利用自制的生字卡片带领小组成员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b.认读生词卡片,讨论词语意思。

  c.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d.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配乐朗诵的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学*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4.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书写,同桌互评。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c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d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犹豫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遗憾

  a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b“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确实让人挺遗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高兴什么,感动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简)

  一、复*四字词语

  二、从“我”的心理活动、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1、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遗憾,他又是为了什么?联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

  3、我感到很高兴,为什么而高兴?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为什么而感动?

  6、少年为什么说“*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补充资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从中,你觉得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2、夸夸卖木雕的少年。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4)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 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c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d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犹豫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遗憾

  a哪句话能体现作者的遗憾?

  出示: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b“我”到底为了什么而感到遗憾呢?

  c是啊,那么美的工艺品,我多么想把它带回国,但我又不能,确实让人挺遗憾的,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4、“我”高兴什么,感动什么,从哪里体现出来,我们留到下节课再讲。

  四、写字指导

  1、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售”和“驮”。

  2、看到这两个字,你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呢?

  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

  《卖木雕的少年》第二课时(简)

  一、复*四字词语

  二、从“我”的心理活动、少年的言行体会他的心理活动

  1、我为什么而感到遗憾?

  2、少年此刻也感到遗憾,他又是为了什么? 联系上下文少年言行的句子,体会。

  3、我感到很高兴,为什么而高兴?少年是怎么做的?

  4、少年为什么要等候并送木雕?

  5、我为什么而感动?

  6、少年为什么说“*人是我们的朋友”?介绍补充资料。

  三、感受少年形象

  1、从中,你觉得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

  2、夸夸卖木雕的少年。

  【教学目标】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会写“卖、售”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用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

  卖木雕的少年。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板书部分重要问题。

  二、检查预*,自学生字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提问:

  认识这些字和词吗?读一读。(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正音)

  2、哪些词语不理解?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

  3、小声自读课文,巩固生字的识记,想一想: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除了留心听他读得怎样。

  5、交流: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组讨论,评评谁说得既清楚又简单。指名说。

  6、自由交流:

  通过昨天的预*,以及今天读和听,你还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自由谈读文后的感受,鼓励学生表达个性化的感悟。)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巩固识记:

  分组交流记字的窍门。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3、扩词练*,检查积累

  4、指导生字书写。

  5、小结写字情况。

  四、课后作业

  1、听写本课词语。(见词语表)

  2、进一步读熟课文,找一找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

  3、用“?”标出不理解的地方,其他问题可提在笔记本上。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2、听写部分词语,订正巩固。

  3、回忆:

  这课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读文感悟

  1、提问:

  我与卖木雕的少年是什么关系?引导分角色读13、14自然段,突出“朋友”。

  2、质疑:

  我是游客,少年是卖木雕的,怎么会是朋友呢?我们一起阅读课文。读文,提出要求:边读边用~~~~ 勾画出描写少年言行的句子,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3、与身边的伙伴交流勾画的句子,谈谈读后的想法。

  4、集体交流:

  指导朗读第一次对话部分(5~8自然段)

  理解两次出现的“遗憾”,想想我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部分(11~15自然段)理解“*人是我们的朋友”,想想少年为什么这样说。

  5、与学*伙伴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引导:课文体现了少年对*人民友好的感情。

  三、指导朗读,深化认识

  过渡:卖木雕的少年多可爱呀,你能读出他对*人民友好的感情吗?

  1、找找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2、自由朗读这些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翠鸟教案《**》教学设计《卧薪尝胆》教案、说课及评课《槐乡五月》《枫桥夜泊》教案小小的书橱教案《狮子和鹿》教学设计3《一面*》说课稿查看更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3、分组交流。

  4、指名朗读。

  四、总结积累、课堂练*

  1、想对那位黑人少年说点什么?(自由发言)

  2、学完课文,你有什么发现?自由说,内容可涉及思想感情、写作特点等。引导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

  3、选做题:

  刚才同学们对黑人少年说了许多心里话,愿意写一写吗?

  【作业安排】

  a、自我整理题:

  摘录文中结构相同的词语进行分类

  b、自我拓展题:

  搜集并阅读关于中外人民友谊的故事

  c、自我实践题:

  班级开一个故事会,让学生听故事,讲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重点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谊。

  3、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动。

  【课前准备】

  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师介绍大瀑布及其地方特色,展示图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多媒体展示四字词语,请生读,一边读一边归纳。

  (景色)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物品)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人)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爱不释手

  3、请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精读感悟

  1、朗读第2-4自然段,想想“我”是如何被精美的木雕吸引,从而激发了“我”购买的欲望的?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填一填。

  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_________,这里________,景色十分_____。摊点里陈列的木雕________,________。其中坐凳_________,大象雕得________,我一看就________。

  2、这么美丽的工艺品,却没有买成。“我”和少年的心理有什么感觉?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思考:我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出示吴晴选的木雕,理解“爱不释手”的意思,来体会作者对木雕的喜爱之情。)

  3、卖木雕的少年怎么样?他说了什么?想象他会有什么想法?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请求)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有礼貌 诚恳)

  “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语无伦次)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猜测)

  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遗憾)

  ①思考:少年为什么会感到遗憾呢?

  ②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

  4、面对这一份遗憾,少年做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10~15自然段,用“——”画出少年语言和行为的句子。

  我们住的宾馆就在瀑布附*。晚饭后,我们到宾馆外的小树林里一边散步,一边聊天。瀑布的响声清晰可辨。暮色中,我忽然发现在一堆隆起的岩石上,坐着一位少年,晚风吹拂着他的衣襟。他听到谈话声,来到我们面前,原来是白天卖木雕的那个少年。看样子,他是专门在这里等候我的。

  ①设计情境,想象当时的场景,模拟“我”与少年之间的对话。

  ② 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 (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③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我们是朋友)

  5、师生合作读10——15段

  过渡: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景区游人如织,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千上万的游客,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人是我们的朋友?

  7、补充资料:*援建坦赞铁路

  8、让我们再一次回读一下这两组对话,从对话中再来感受一下这种深厚的友谊吧。

  a、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话说:“不,不要钱。*人是我们的朋友。”

  b、“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9.他笑了,露出了两排洁白的牙齿。

  这最后一段,写到了少年的( )、( ),使我们牢牢地记住了这个( )的黑人少年。

  四、情感升华

  1、木雕少年的笑容回荡在我的记忆里,现在“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同学们,我们深深地记住了这一位善良、友好的伙伴,深深地记住了他那不大标准却又真诚的*话——*人是我们的朋友。

  2、对于这句“*人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大声地回答:

  不论贫富与距离,我们是朋友;

  不论肤色与种族,我们是朋友。

  3.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学生自由表达。

  【板书】

  27.买木雕的少年

  买 卖

  我———木雕———少年

  送

  【教学反思】

  一、感悟积累,综合训练

  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等词语,学生能够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并通过多媒体出示木雕图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运用,这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其次,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在读的训练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同时,采用配乐、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朴实、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谊。

  三、补充资料,深刻理解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人民的友谊。多媒体出示友好往来、*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售”和“驮”。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我”的心情变化。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非洲南部看一看,想去吗?那让我们坐上飞机出发吧。飞机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穿越过南海,飞过印度洋,我们来到了非洲南部。

  2、非洲南部都有哪些有名的景物呢?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

  (课件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木雕)

  3、领略过了非洲南部的景物,说说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1)瀑布

  a 为什么这个瀑布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这个瀑布有一个很长的名字,谁能来叫叫它的名字?

  c谁能用这句话来介绍一下瀑布?

  课件出示:

  a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两个新朋友: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b你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

  c是啊,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那么壮观,确实吸引了一大批游客。齐读。

  (2)木雕

  a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非洲木雕给你留下的印象。

  b老师这也有三个词: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栩栩如生

  c请你用上这两个词,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非洲木雕。

  4、今天我们就要走进非洲,去看看发生在那的一件事。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小朋友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并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并能把课文读流利。

  2、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研读“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1、“我”也就是本文的作者吴晴,带着朋友的叮嘱,想挑选一个木雕带回国。请小朋友再来读课文,找一找在课文中“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我”的心情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爱不释手----犹豫-----遗憾------高兴-----感动

  3、请你第三次读读课文,你从哪里看出了作者的心理变化?

  (1)爱不释手

  a出示句子: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b为什么这个象墩会让“我”爱不释手?

  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这里有两个四字词语,我们来读一读。

  这个木雕设计的与众不同,雕得又是那么逼真,难怪作者会那么爱不释手。

  c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个象墩,你会怎样来表现你此时的心情,谁愿意来演一演?

  看你的眼神,你在看象墩是,非常专注。

  你的表情告诉我,你非常喜欢这个象墩。

  看木雕的时候可以把眼神集中在木雕上,让人觉得你真的很喜欢。

  d谁能把作者此时的心情,通过你的朗读来表现?

  (2)犹豫

  a你从哪里看出“我”很犹豫?

  出示: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作者此时的心里是很矛盾的,行李已经超重了,可“我”又那么喜欢象墩,是该买还是不该买呢?谁能把我当时矛盾的心理读出来?

  b你还从哪里看出我很矛盾?

  出示:“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什么是语无伦次?

  是啊,想买又不能买,这让我的内心非常复杂,加上少年那么诚恳地让我买一个,更让我语无伦次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3)遗憾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5)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积累“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清晰可辨、掏钱、一模一样”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过程:

  一、 直入课题。

  二、 整体感知。

  1、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非洲,走*卖木雕的少年。下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2、 指名回答

  品读第一部分

  1、 轻声的读一读1-9自然节,用横线画出描写作者“我”的语言和句子,想一想“我”当时内心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2、 指名回答

  3、 画出描写少年语言和动作的语句,用心去体会,看看又能体会出什么?

  4、 指名回答:

  5、 师生配合读文。

  品读第二部分

  1、 自由的读一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找到让你感动的部分体会“我”和少年当时的心情,在小组内说一说。

  2、 汇报。

  3、 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一读这部分课文

  4、 汇报读

  三、 总结

  课文在表达人物的内心活动时,很多是直接表现,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这样写,课文中还有很多词语,课后可以积累下来,相信对你的阅读和写作也会有所帮助。那么,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我们走进了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凉风轻拂的夜晚,黑人少年美丽的心灵,愿这份美好,这份友谊永在我们心间。

  第一课时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能读通课文,积累词语。

  3、学*第1-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朗读。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首先教师谈话导入:小朋友,你曾经到过什么地方旅游?引出到非洲南部游览一番。然后观看瀑布的图片,并交流看后的感想。借机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发生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那里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读题,提问。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接着教师检查学生的读书的情况,读生字表、词语词语手册,然后让学生分自然段读一读课文,读完后留时间让学生评价。

  三、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我以“非洲南部的什么景物吸引了众多游客去观光游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经过交流得出是瀑布和木雕吸引了游客。然后通过“瀑布、木雕又是怎么样的?”请小朋友用( )标出来,并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四、精读描写瀑布、木雕的句子

  ①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品读这句话,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感情朗读这句话。

  然后是指名说木雕是怎样的,边出示:

  ②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品读这句话,理解“构思新奇”、“栩栩如生”,再出示投影图片,让学生观看。最后感情朗读这句话。

  ③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想到朋友的叮嘱,我在一个摊点前停下来,仔细地挑选。

  让学生自己读读这句话,再理解“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并进行想象说话,然后进行感情朗读。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去欣赏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美景和精美的木雕,卖木雕的少年和我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

  第二课时目标:

  1、学*5-15自然段,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2、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回顾导入

  昨天我们以学*了《卖木雕的少年》这篇课文,不知道大家对课文的词语掌握的怎么样(出示词语),陈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

  1、读读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大瀑布)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木 雕)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伦次 (人 物)

  2、运用词语

  请你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词语,夸一夸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或那里的木雕。

  (将文中词语内化成自己的语言练*表达,加深对词语的理解,训练组织语言的能力,让学生积累好的语言,促其语言的内化。)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以读为本,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体。

  设计特色: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读中悟情,合作学*;盘活课堂,落实主体。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预*并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读中体会。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世界地图,介绍非洲,相机出示智力题:这里的什么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2、播放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图片,配乐介绍。引导学生读p112第二自然段,要求找出形容瀑布的词语。

  3、导入故事: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4、板书课题。

  5、过渡: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1)学生抢答,并根据课前预*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欣赏莫西奥图尼亚瀑布风光,感受美丽风景。学生看后找词:"名不虚传""十分壮观"。

  (3)学生齐读课题。

  创设情境,诱发参与。在课程开始我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让学生欣赏,渲染气氛,揭开课题,把学生的情感自然地带入到课文的学*情境中,设想在学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时,我让学生读课文思考主要内容,充分调动起他们学*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

  1、学*字词。

  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读准字词句,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词语,请学生认读。

  请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鼓励学生课前预*了解词义。

  3、请学生叙述课文主要内容。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按要求自主学*。

  学生自读,当小老师带读。

  4、学生交流读懂的词义,不懂的做好记号。4,学生齐读词语。 5,学生叙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鼓励学生自己查工具书去解决生字新词,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引领学*"买木雕"。

  (3—4自然段)

  根据学生叙述,提出思考:"我"为什么特别想买木雕。要求学生再读课文(3—4自然段)。板书:买。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这些坐凳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两个句子。

  鼓励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的词语。

  突出显示这些词语,出示木雕的图片。

  指导朗读。

  出示填空。

  1、学生再读思考。

  2、学生汇报。

  3、学生找出木雕给"我"留下的印象,画出来。"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4、学生观看木雕图,理解这些词语。

  5、学生品读句子,指名再读。

  6、学生填空: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得( )。

  抓重点促表达,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词语时,我把它们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且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填空练*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语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层次,在学生领会的基础上,要尽可能使学生通过练*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四、自主探究,读中悟情"弃木雕""赠木雕"。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教学过程:

  一、复*课文的写作顺序,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卖木雕的少年》一课,并理清了课文写作顺序。请大家回顾一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生答: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二、学*“放弃买木雕”,体会作者以及卖木雕少年的遗憾。

  请同学们快速读第5——9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放弃了买木雕,心情怎样?卖木雕的少年心情怎样?

  生浏览,回答。(都深感遗憾)

  带着遗憾的心情读“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那么,作者和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画出来,并在句子旁边作批注。

  学生读,作批注。

  学生交流:

  1、重点围绕以下句子展开交流,体会作者的遗憾。

  a、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1)体会作者对象墩的喜爱之情。知道作者是通过“捧”、“观赏”等动作描写来表达人物内心感受的。

  (2)理解“爱不释手”。试着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3)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6)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生字,理解“象墩、爱不释手、栩栩如生、语无伦次、遗憾”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我”和少年之间的对话以及少年在暮色中等“我”的片断。

  3、通过默读,找到描写卖木雕的少年言、行的句子,通过人特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点 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把握课文情感

  教学流程

  一、小诗导入

  小朋友们,在最*学的一些课文里,徐老师总觉得被一种情感深深打动着,于是写了几句诗与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是有朋之远方来的笑脸

  朋友是天涯若比邻的心境

  朋友是患难见真情的感动

  朋友

  是阮恒颤抖举起的生命小手

  朋友

  是大地无情面对地震人人献出的那份爱

  朋友 他跳出个圈

  跨越国界

  迈向大洋彼岸

  架起中非那抹友谊彩虹

  于是

  一个不知名的少年

  用那小小的木雕

  诠释礼轻情义重的友谊真谛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

  这节课我们就去结识这位卖木雕的少年,去看看他的那只木雕,掂量那份情谊。

  1、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生字读正确,课文读流利

  3、检查词语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 构思新奇 栩栩如生 一模一样

  仔细观赏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语无论次

  (1)开火车读

  (2)模是多音字

  三、看瀑布

  1、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词)

  还有一个词,不好念,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顺溜。(学生练)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也称维多利亚瀑布,在世界十大奇迹中排名第七。作者此行去非洲之前,朋友就叮嘱她: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2、要不我们也去欣赏一下。

  (出示图并解说)莫西奥图尼亚瀑布全貌呈“之”字形,绵延97公里。其中的主瀑布高达122米,宽达1800米。瀑布倾泻而下,发出雷鸣般的巨响,激起阵阵水雾。每当日落或日出时,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一条绚丽多彩、经久不散的彩虹飞架在大瀑布和对面的悬崖之间。因此当地人也叫它 “彩虹之家”。

  3、出示: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理解:名不虚传什么意思?(换词:名副其实)从这段话的哪些词,你还可以感受到这里名不虚传?体会游人如织(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像织布机一样穿梭往来,说明游客特别的多。)

  4、朗读指导(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感受到这里非常有名,游客非常多?评:听出来了,这里真是一个名扬中外的旅游胜地)

  四、识少年

  1、就在这名不虚传的瀑布附*,作者结识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他们仅仅只有两面之缘,却让作者永生难忘。这是为什么?请默读课文3到9段,划出少年言行的句子,看看第一次相遇,少年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少年印象记)

  2、第一次印象(3到9段)

  找:孩子们,我和少年第一次相遇,你都找到了少年的哪些言行?

  (1) “买一个吧!”坐凳的主人是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2)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 “您是*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4)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再读:那你能再读读课文,揣摩一下,当时少年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呢?

  (1)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说:“买一个吧!”

  (2)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3)当_____________时,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您是*人吧?”

  (4)当_____________时,少年的眼晴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交流:

  过渡:你能读明白少年那一丝遗憾的神情吗?(学生谈)细细来品味一下课文10到15段,看看他们第二次相遇。

  3、第二次印象记,自由读,找找少年是如何弥补这一丝遗憾?还可以拿起笔在边上写写你从中读明白了什么?

  重点句:“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啊!原来是一个木雕小象墩,和白天见到的一模一样,却只有拳头大小。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那位黑人少年可能干什么去了?

  (既然只有拳头大小的小象墩作者为什么用上“沉甸甸”一词?)

  理解:沉甸甸(专程、专雕、两国友谊)

  孩子们,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是相互的。正是*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友谊,才会专门为我雕刻,专程为我送来这象墩,让我无憾地离开非洲。

  4、这木雕还只是个普普通通的木雕吗?这里面饱涵了什么?

  (这份情、这份谊,每刻一下都包含着少年对*人民的那一份情谊。这样的木雕小象墩,怎能不让作者感到沉甸甸呢?)

  5、这个可爱的非洲少年,话语不多,却默默地用行动传递着他对*人民的友谊。这少年行为真可以用一首小诗来表现

  细微之处见真心

  枝枝叶叶总关情

  人生所贵友情见

  天涯海角也若邻

  你也能写几句话来夸夸黑人少年吗?

  六、小结

  作者的这趟非洲行,让她永生难忘。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卖木雕少年美丽的心灵,这一切都震憾着作者,也震憾着我们,愿中非人民的友好关系,也愿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不断延续下去

  教学目标:

  1、会认“售”“驮”“卖”等14个生字,积累“买卖”“出售”“栩栩如生”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3、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重点:

  1、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非洲少年对*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合作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教师搜集非洲小朋友、动物、大瀑布和木雕的有关图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非洲儿童图片)谈话: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些孩子都是什么地方的吗?(非洲)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黑色的皮肤)你们想和他们做朋友吗?今天梁老师就带着大家走出亚洲,走进非洲,来认识一位非洲的少年。

  2、板书揭题:《卖木雕的少年》区分“买”和“卖”,并指导书写。

  3、从课文的题目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大家?

  生:买木雕的少年是谁?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是怎样的木雕?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世界地图还有非洲小朋友的图片,直观形象的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非洲的情况,之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质疑,让孩子们提出由课题想了解的问题,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提示,认真听课文范读。

  (1)注意读准字音,把本课的词语或是自己难以理解的词语标记出来。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小组合作探究讨论

  (1)提问:课文主要写的是谁和谁之间的故事(“我”和非洲少年)

  (2)小组合作讨论,

  我到非洲旅行时,开始想要(),但是因为(),只好放弃了,最后( )。

  (3)课文围绕木雕写了哪些事?

  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3、交流反馈

  在班内交流,个别同学试说,教师相机评价

  (设计意图:初步朗读课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参与讨论,通过教师出示的总结提纲完成内容填写,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三、再读课文、识记字词

  1、幻灯片出示本课词语: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新奇 五官端正 掏出 饭馆 一堆 一模一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莫西奥图尼亚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十分壮观 琳琅满目 各式各样栩栩如生

  2、开火车试读词语。

  3、整体读词语。

  3、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本课生字并试着分析识记方法。 强调:“售”字书写时要注意隹字右边有四横;“驮”字右边是大;“馆”食字旁右边不要写成宫;“辨”字的辨析;“齿”的笔顺书写。

  4、考考你

  大瀑布真是(),那里(),景色()。摊点上的木雕()、()坐凳(),大象雕的(),我一看就()。

  (设计意图: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从字的读音、词语的认读,个别生字的辨析书写等方面让学生认读生字和词语,以个别读、开火车读、整体读方式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识记,加

  强学生对生字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四、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自由朗读。

  2、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

  3、通过朗读,你觉得少年是一个这样的人?少年身上有哪些你学的地方?

  (少年对*人很友好,朋友之间很尊重对方,热情、充满关爱,少年把*人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4、教师总结:本课我们了解了大瀑布的美丽和木雕的精美,也知道了作者首先听朋友介绍木雕、然后挑选木雕,接着放弃木雕,最后少年赠送了木雕。认识了一位把*人当成是朋友的非洲少年,那么,非洲少年为这么说这样做呢?我们下节课来共同学*。

  (设计意图:本课为第一课时,所以要加强学生朗读的训练,只有熟读课文,才能正确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朗读,感悟少年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初步体会非洲少年与*人之间的友谊,为第二课时的学*打好基础。)

  五、作业布置

  认真学*本课生字新词,并把词语抄写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课后认真搜集有关非洲的资料图片,并把自己搜集的信息和同学分享。

  教学反思:

  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壮观、出售、摊点、陈列、构思、五官端正、观赏、清晰可辨、掏钱、即将、流露、一模一样、付钱、标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提示课题

  1、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搜集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请大家拿出来。

  2、学生进行交流。

  3、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卖木雕的非洲少年。提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生字情况。把朗读的句子读通顺。

  3、朗读提示: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

  1、布置默读。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以与学生讨论。

  3、全班交流。

  理清课文的顺序:

  听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木雕……赠送木雕

  四、学*生字

  重点指导:“售”字的上半部分,不要少写一横;“驮”字右边不要写成“犬”;“构”“端”“辨”“堆”“模”可以让学生先和以前学过的“沟”“喘”“辫”“推”“摸”字比较,注意不同之处。

  一、学*目标

  1、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

  二、教学重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人民的友好感情。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非洲木雕工艺品图片、*援建坦赞铁路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卖木雕的少年》,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1、复*词语

  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清晰可辨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

  仔细观赏爱不释手五官端正语无伦次

  2、运用词语

  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和“木雕”是非洲的两大特色,想不想去看看?

  (1)、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谁能用一个或几个积累的四字词夸夸它吗?(课件出示)

  (3)、出示“木雕图”(看了这些木雕,你脑海中蹦出了哪些四字词语?)

  二、品读课文

  抓重点词句,深入感受黑人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1、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谁遇到了遗憾的事?

  2、出示句子: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引导理解:遗憾

  3、质疑:读了这个句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①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②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课件出示)

  4、指导自主学*。

  (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交流。

  第一个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

  ①理解少年为什么遗憾?引导学*第一次对话。

  ②、指导朗读(读出年“诚恳”、“猜测”的语气)。

  ③、理解“我”为什么遗憾?

  ④、小结:

  过渡:“我”带着遗憾离开了出售木雕的摊点。少年是怎样做的?(等、赠木雕)

  交流第二个问题(他怎样做才能不遗憾呢?)

  ①理解我是怎么做的?

  ②研读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读10-15自然段

  ③少年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子?(体会“拳头大小?的木雕)怎么会沉甸甸的?

  想象:从白天到晚上,这段时间里少年在干什么?这个小象墩从何而来?沉甸甸仅仅是重量吗?

  师:“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少年送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只木雕,这木雕里饱含了对我沉甸甸的情谊。(板书礼轻情意重)

  ④当我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却连连摆手,不要钱,这是为什么?(板书我们是朋友)

  ⑤在世界各地的游客中,非洲少年为何单单说“*人是我们的朋友?老师收集了一些资料,请读一读。

  三、补充资料:*援建坦赞铁路

  四、情感升华

  师:友好的感情是相互的,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正是*人民的付出,才赢得了非洲少年的感情!我们已被黑人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此时此刻,你想对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1)、学生自由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填一填: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这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奇),大象雕德(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2、把你要对这位少年说的话写在写话本上。

  3、阅读《同步阅读》中的文章《新结识的伙伴》,把感受写下来。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让学生通过的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体会友好的情感是相互的,爱的表达爱的传递也是相互的。大胆尝试指导学生自主学*。由于种种原因,整堂课下来,自己觉得有许多不足之处,譬如:在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激情不够,对于学生的回答也没有精彩的评价,再者,课堂气氛不活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3、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人民的友谊。

  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让学生搜集中非友谊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木雕吗?在哪儿见过?(出示木雕图片,介绍木雕)

  2、看了这些木雕作品,你喜欢吗,你觉得它们怎么样?

  3、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卖木雕的少年》,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围绕卖木雕的少年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围绕“遗憾”精读课文。

  (一)了解木雕,感受“我”的遗憾

  1、找出描写遗憾的句子并出示。

  2、引导学生明白我为什么遗憾。让学生明白因为木雕工艺精美和不能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1)感受木雕工艺精美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7)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菁选

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木雕的少年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3、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和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二、说教法

  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中非人民的友情。

  2、阅读拓展法。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以“遗憾”为中心点,以卖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情为线索,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自读、自悟、交流反馈中,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深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读课题,思考:你想知道什么?

  2、检查预*,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其他的同学正音。

  (2)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读。

  (4)讨论交流: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3、品读课文

  (1)学生自读。

  师导语:请静思默想,或轻声读读,画出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那些句子,体会体会。(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2)学生读后反馈。

  谁想站起来读读你画出来的描写少年的句子。

  (3)寻找深入感知课文的切入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写少年神情有个句子是写眼神的,你们发现了吗?

  出示“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读这个句子引起你怎样的思考呢?

  生质疑。

  (设计“质疑问难”的环节,意在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在内容理解上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主动探究的学*精神。)

  (4)研读第一次对话

  课件出示对话: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神情。

  自由读。分角色朗读。讨论: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明白了吗?

  (5)研读第二次对话

  “这个小,可以带上飞机。”少年将一件沉甸甸的'东西送到我手里……“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少年连连摆手,用不太标准的中国话说:“不,不要钱。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

  自由读对话。分角色朗读。讨论:最后,黑人少年为什么笑了?

  4、补充阅读

  卖木雕的少年为什么却特别喜欢中国人呢?想知道吗?

  师补充: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教师出示课件,打出相关图片或网页:①***访问非洲。②中国医生给非洲儿童治病。③坦赞铁路。)

  ***曾三次赴非,访问非洲十国;中国派出了100多个医疗队支援非洲;特别是帮助他们修建了著名的坦赞铁路。

  (这一环节中相关资料的补充大大拓展了学生学*语文的空间,体现了对语文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本设计力图通过这些资料的运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提升情感。)

  5、情境写话

  (1)请你先想一想,人们会怎么夸这个少年。(学生自由写话)(2)交流评点。

  (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与文本产生共鸣,对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认识,创设情境,读写结合,在写中积淀语言,在写中升华情感。)

  6、作业超市

  熟读课文,找出四个字的词语并摘抄下来。

  五、说板书设计

  27、卖木雕的少年

  介绍木雕

  挑选木雕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放弃木雕

  赠送木雕

  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课《卖木雕的少年》。下面我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板书这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讲述“我”到非洲旅行与一位卖木雕少年之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卖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

  选这篇课文让学生学*有三个目的:

  1、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是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的的描写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学*这种写作方法。

  3、是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积累并运用四字词语。

  2、根据教师补充的资料,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研读5-9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从标点符号、提示语中来掌握人物语言应怎样描写。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教有多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将采用学生自主学*,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让学生去认知、去朗读,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积累语言,拓宽视野。具体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中非人民的友情。

  2、阅读拓展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情境写话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使“其言皆若出吾口,其意皆若出吾心”,强化表达能力。

  三、说学法

  以“遗憾”为中心点,以卖木雕少年的言行、神态为线索,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在自读、自悟、交流反馈中,逐步实现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深入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四、说教学过程

  (一)了解瀑布,激发兴趣

  1、了解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①了解亚洲是第一大洲,非洲是第二大洲。去非洲旅行过的人说,到非洲一定要去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②读好大瀑布的名字。

  ③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出示课件)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它宽约1800米,最高处为100多米,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

  ④谈自己的感受,先用自己的话来夸夸瀑布,再当作家来夸夸瀑布。并说一说这样夸的好处。

  2、引出课题。

  ①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确名不虚传!可非洲之行给这位作家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瀑布,而是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积累运用

  1、自读课文,带着问题:为什么卖木雕的少年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圈出课文中的四字词语。

  2、处理生字。课文读过了,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生字容易读错或写错,给大家提个醒。

  3、学写“卖”字。

  4、积累四字词语。

  5、了解非洲木雕。(出示木雕图片及资料)

  ①木雕是非洲古老的艺术形式,因多数民族都没有文字,所以,许多古老的神话都是靠木雕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些木雕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造型怪异,表情刻画生动,世界各国人民都乐于收藏。

  ②积累词语。( )的木雕

  ③体会“琳琅满目”这个词语运用的生动、恰当。

  ④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三)走进少年,掌握学法

  1、学*送木雕。

  非洲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么有名,木雕栩栩如生,为什么最打动作者的却是卖木雕的少年?

  2、学*卖木雕。

  ①默读课文5——9自然段,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的句子。

  ②这一部分作者对少年进行了哪几方面的描写?(顺势板书: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其中最主要的描写是?(语言)。

  ③出示:如果我把对少年的这几处描写改一改,你们看好不好?

  坐凳的主人说:“买一个吧!”

  那少年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那少年说:“您是中国人吧?”

  (在这部分环节中一是要引导学生注意提示语的位置;二是要让学生掌握在描写人物语言时还要注意人物的动作、外貌和神态等描写)

  ④了解少年为什么要急切想卖掉木雕。(出示资料,配乐:非洲贫穷落后,沙漠面积约占全洲面积的1/3,每年有*200万儿童死于缺水。也许,对于这个少年来说,多卖掉一个象墩,就能多吃上几顿饱饭,多喝上一口干净的水。)

  2、师生合作读描写少年的句子和作者的句子。

  3、从朋友二字入手,了解中非友谊。(补充资料: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曾大力援助非洲。*****曾三次访问非洲十国,被非洲人民誉为“自由之路”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最大的援非工程。中方有64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生命。)

  (四)研读少年,情感升华

  1、从开始急切地要卖掉木雕,到最后居然不要一分钱将木雕送给了作者(手指板书:卖和送)

  2、来,让我们静静地走进少年的内心(音乐起)写话练*。

  (看着中国朋友带着遗憾离开了摊点,少年心想……)

  (五)作业超市

  1、课后请同学们写几句话夸夸这位非洲少年。

  2、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阅读《走进非洲》。

  (六)板书设计

  11、卖木雕的少年

  卖

  送

  人物外貌

  语言

  动作

  神态

  板书是教师备课过程中构思的艺术结晶,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渠道。我设计的这个板书做到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文本的感情和内涵。

  【教材理解】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七单元,主题为“国际理解和友好”,学*本组教材意在引导学生感悟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引导学生学*关心世界大事,培养热爱和*的感情。《卖木雕的少年》是其中一篇精读课文,作者对自己旅游之地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按照“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的顺序,给我们讲述了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之举,展现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了解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的友谊。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另外,课文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需要引导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为了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上面的解读与分析,我决定用两课时完成本文学*。

  第一课时:认读本课生字,整体感知,大致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细读“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部分,体会我的遗憾之情。

  第二课时:正确书写本课生字词语,细品“送木雕”部分,感受少年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四字词语。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细读“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部分,体会我的遗憾之情。

  4、抓住文中描写少年言行和神情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教法学法】

  1、朗读体会法:通过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拉*学生跟文本的心灵距离。

  2、形象感受法:语文是感性的语言。图画再现构思新颖的坐凳,表演还原买木雕情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质疑探究法:在学生自主学*的过程中,紧紧围绕“遗憾”,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的特点,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的有关中国和印度友好往来的资料,

  【教学流程】

  我将用四个板块的设计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二,自学字词,初读感知。

  三,紧抓“遗憾”,体会情感。

  四,小结留疑,规范书写。

  第一版块,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第一步,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和印度友好往来的资料,我再系统地整理出跟课文有关的资料。帮助学生拉*跟文本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第二步,揭示课题《卖木雕的少年》,让学生知道今天学*的是中国人和印度的少年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并齐读课题。

  第二版块,自学字词,初读感知

  第一步,我会花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朗读实践,使他们充分地钻研课文到底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并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的认读本课的.生字。

  第二步,反馈生字词语自学成果,然后我将重心放在了文中的四字成语,如“名不虚传、游人如织”等,因为这是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让他们反复读,丰富积累。

  第三步,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获得对文本的整体感知。

  第三版块,紧抓“遗憾”,体会情感

  这一板块,我又抓住“遗憾”分三个环节组织教学

  第一环节,围绕第九自然段,提出质疑。

  第一步,出示课文的第九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我点了点头。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了一丝遗憾的神情。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

  第二步,让学生交流在读的过程汇总,脑海里出现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有下面这些问题:少年为什么遗憾呢?“我”为什么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中国而感到遗憾呢?……

  第四步,第三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的3-8自然段。提示学生边读边找答案,在自己的答案边写上自己的批注,以此培养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惯。

  第二环节,体会“我”的“遗憾”

  这一环节,围绕问题“‘我’为什么感到遗憾?”展开交流

  第一步,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文字毕竟是*面的,如何在学生的脑海里树立起立体的形象呢?而且三年级的孩子虽然已开始从形象思维像抽象思维过渡,可直观形象的物体还是会牢牢的吸引学生学*的注意力。我会适时出示自己事先收集的坐凳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我”的“爱不释手”

  第二步,产生新问题:“既然爱不释手,就买了呀,又为什么会有遗憾呢?”

  第三环节,体会“少年”的“遗憾”

  这一环节,围绕问题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展开交流

  第一步,同桌互相演读课文,课文5-8自然段。

  第二步,问问演“少年”的孩子为什么你的眼睛里流露出“遗憾”的神情。

  理解人物,不仅仅借助言行,更要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第三步,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朗读。

  第四版块,小结留疑,规范书写。

  第一步,小结:同学们“我”是不是带着遗憾回国了呢?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没有让事情发生一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第二步,出示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词语。我会对学生认为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

  【板书设计】

  本板书简单又有层次,重点突出,文章中有两个人物,因为木雕而有所交集。而且本课时我又紧抓“遗憾”组织教学,作者和少年“遗憾之情”的原因一目了然。学生能借板书体会出他们的“遗憾之情”。

  《卖木雕的少年》

  “我”--木雕--少年

  遗憾

  爱不释手太远太重为“我”的遗憾而遗憾

  我所执教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卖木雕的少年》一课的第二课时。文本讲述“我”非洲之行与卖木雕少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

  一、说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定为两个课时完成,第二课时目标为:

  1、积累“名不虚传、游人如织、五官端正、清晰可辨、掏钱、一模一样”等四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说重点难点:

  本文篇幅较长,我运用简化阅读教学手段,抓课文重要句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

  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堂课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要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启发式教学。即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让学生动脑、动口、弄懂弄通课文的内容。

  3、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课件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句段和相关背景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

  四、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预设和生成”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地指导和*惯的养成。

  1、在朗读中学*本文语言的用法,体会文章的主旨。如四字词组和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描写。

  2、学会自主探究,他们带着要求自读自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

  3、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五、说教学过程

  因为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疏远,在设计教学时,我从三个方面入手进行设计的:

  一、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在备课时我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段落结构,语言文字即中心思想多方面思考。记得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阅读教学也要求教师大刀阔斧的勇敢的简化阅读的过程。

  二、从这篇文章的内容中,由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入手,一下子从文章中扣住作者,特别是卖木雕少年的言行,将这作为这一节课突破的线索,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积极思考,从而在对话中抓住“卖”和“送”这两个迥然不同的环节,随后深入理解其中引发变化的关键,目的是直插文章的中非人们的友情。我在涉及学生的阅读文本时,也力求注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注重品词品句。在教学中我设计教师带领学生品味对话,使学生感受到在不同的情境之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力求学生有自己的理解,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也非常有利于知识的生成与共享。同时个性化的思考方式也是培养创新思维*惯的有效途径。

  第三方面:将阅读与积累、写作相结合。

  语言学*关键是运用,没有运用就无从说掌握,在这节课中,我结合文章的特点设计在课上带领学生进行四字词语的学*和积累,并且在教学过程渗透文章中对人物内心直接描写,目的是将我们的阅读教学与积累、写作紧密相结合。

  一、设计理念

  品读文章重点词句,激发想象,补充资料,感情朗读,感受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真情厚谊,培养学生热爱和*、尊重友谊的现代公民意识。

  二、说教材

  《卖木雕的少年》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国际理解和友好”,重在引导学生认识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世界各地的人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让世界充满爱,让人间充满信任。课文讲的是“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的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体会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文章脉络清晰,用词准确,意境深远。文中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色,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出了卖木雕少年美好的心灵。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挑选木雕、放弃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一位纯朴善良,对中国人民友好的非洲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给读者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与感动。

  三、说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学*“琳琅满目、栩栩如生……”等四字词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积累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运用。

  五、说教学过程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交流资料,介绍非洲。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非洲地理位置、气候物产、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方面的资料,让学生走*非洲,了解非洲,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激趣导入。

  ②自读课文,交流初读感受,准备质疑。

  ③快速浏览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2、品评重点词句,加深感悟。

  ①品味精美

  默读课文3、4自然段,画出文中描写木雕的词语,理解“栩栩如生”的意思,激发想象非洲木雕的各式各样,异彩纷呈。

  补充资料,展示非洲木雕艺术品,感受非洲文化,欣赏非洲木雕的精美。

  进行朗读指导,有感情地美读课文3、4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非洲木雕的精美。

  ②感受遗憾

  品读交流文中描写“我”喜爱象墩的句子,体会“我”心中对象墩的喜爱,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自由朗读文章6—9自然段,画出文中直接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小组内讨论“我”为什么感到遗憾,并交流。

  学生快速默读课文6—9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少年语言动作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少年当时的心情。小组内讨论少年为什么感到遗憾,并交流。

  品读人物对话,练读对话不同的语气,进一步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

  ③体验感动

  自由朗读课文10—15自然段,并用不同的记号画出描写“我”和少年言行的`句子。

  讨论交流少年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补充资料,播放中国人民援助非洲的影音资料,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品读描写“我”的言行的句子,读出“我”感动的语气,进一步体会“我”心中的惊喜和感动。

  品读描写少年神态、语言、动作的句子,小组讨论“我”为什么如此感动。交流少年让“我”感动的地方,从中感受卖木雕少年质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激情引读,整合少年带给“我”内心的感动。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激情朗读中,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体验心灵的感动,受到少年美好心灵的熏陶,感动于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指导分角色朗读“我”和少年的第二次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心中的感动和少年纯朴善良的心灵。

  讨论:从“他笑了,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

  3、激情练笔,升华情感。

  ①练*写话

  学生在歌曲《友谊天长地久》的动人旋律中把自己想对卖木雕少年说的话写下来,全班交流。

  ②教师总结

  多么令人向往的非洲啊!不仅有十分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还有如此精美、栩栩如生的木雕,更有那纯朴善良的少年!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世界才变得更加幸福、美好,就让我们和卖木雕的少年一起把友谊之花播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吧!

  一、说教材

  《卖木雕的少年》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第27课。这篇课文讲述“我”到非洲旅行与一位卖木雕少年之间令人感动的接触,热情地赞扬非洲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纯真的友谊。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语。选编这篇课文让学生学*有三个目的: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语,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定为两个课时完成,其课时目标分别为:

  第一课时

  1、会认11个字,写14个生字。并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第1-4自然段,体会瀑布的美和木雕的精致,并能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1、巩固文中的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2、学*5-15自然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

  3、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感悟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之情及中非人民的友谊。

  我把第二课时定为说课对象。本文篇幅较长,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疏远,运用简化阅读教学手段,抓课文重要句段,“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并以感情朗读来体现。”这一目标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对学情的了解决定着教学方法的运用。三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但他们的求知欲和接受能力较强,可塑性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不求一样的发展,但要有发展;不是同步的提高,但要有提高;不追求相同的规格,但必须合格。做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使“预设和生成”为课堂注入生命活力。

  三、说教法

  语文教学要符合教学规律,追求教学效率,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为基本原则。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本堂课将采用的教学方法为:

  1、朗读体会法。简化阅读教学中的讲读环节,要扣住关键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积极思考,以读促思,以读促情,从而体会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2、阅读拓展法。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补充课外资料,以帮助学生挖掘教材丰富的人文内涵,对理解文章的主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撼。

  3、读写结合法。在阅读感悟文本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进行写话,强化表达能力,升华对买木雕少年的喜爱之情。

  4、多媒体课件展示法。课件演示起着直观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句段和相关背景资料的展示,让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朗读训练,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中非人民的友好之情。

  四、说学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法地指导和*惯的养成。

  1、在朗读中学*本文语言的用法,体会文章的主旨。如四字词组和两个“遗憾”的不同意义。

  2、学会自主探究,他们带着要求自读自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形成新的技能。

  3、通过写话,拓展思维,加强语言训练,进一步深化对文章中心的感悟。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8)

——语文教案:《卖木雕的少年》范本五份

  本节课,教学目标合理,教学方法得当,学生参与广泛、积极,有较好的达成度。

  一、感悟积累,综合训练

  学*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其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别人讲给我们的,不是从电视中的图像声音中获得的,而是以一个个的文字、词语、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质是蕴涵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中,我重点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满目”、“爱不释手”等词语,学生能够了解词语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又是什么意思呢?我让学生通过抓“遗憾”,结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并通过多媒体出示木雕图片,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运用,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正确的运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心灵。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我”这个中国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每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以读促问,以问导读,以读导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策略。在读的训练中,我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完送木雕部分,配乐、分角色朗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朴实、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三、补充资料,深刻理解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在本课设计中,课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如中非友好往来、中国援助非洲等相关历史资料,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四、渗透写法,掌握技能

  在现在学生的*作中经常会出现“重点不突出,条理不清”等不足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学生缺少作文表达的技巧。小学生写的作文,一般是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写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这类文章的方法。

  《卖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写人的文章,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到了卖木雕少年的品质,这样,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获取了写作的知识与技能。最后,我对写作方法进行了整理与归纳,便于学生记忆。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认识尼、驮等11个生字,会写卖、售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每个小组自制一套字词卡片。

  二、过程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请学生搜集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教师准备一段介绍非洲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录像及课文配乐录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共享。

  1、老师请同学们搜集的有关世界各国风景名胜的文字及图片资料,找到了吗?谁来给大家进行展示或介绍?

  2、老师找到了一段非洲南部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张贴在黑板上),请大家一同观赏。看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学生自由表达。

  4、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让我们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字新词。

  (1)利用课件认读生字,并想办法快速记住字形。

  (2)认读生词,讨论词语意思。

  (3)轮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4)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朗读展示:谁愿意读哪段便站起来朗读。

  4、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感悟。

  1、自主阅读思考:

  想想卖木雕的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

  画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反复读读,结合上下文想象他当时是怎样想的?

  2、同桌交流,谈谈自己的探究结果,相互启发,一起再来深入探究。

  3、集体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相机出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神情的语句,引导学生感悟少年的思想感情,相机指导朗读。

  4、说说卖木雕的少年是怎样一个人。

  第二课时

  一、品读入情。

  1、激情导入:同学们已被卖木雕的少年那诚恳的态度、一心一意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以及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深深打动了。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那动人的情景。(播放课文录音)

  2、请同学们睁开眼睛,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请大家畅谈自己的感受。

  3、把你们深切的感受带到朗读中去吧!请同学们自由组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全文也行,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也可以;自己读也行,与别人分角色读也可以。

  4、朗读展示,教师引导学生评议。

  二、学*发现。

  1、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跟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新发现。

  2、每位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下面请大家大胆公布自己的新发现。教师启发学生从文章的遣词造句等方面进行探究、发现。如课文里有许多四个字组成的词语,请学生写在黑板上。

  三、总结收获。

  1、想一想学*了这篇文章,你有哪些收获?

  2、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四、读读写写。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快速认读。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字形,想一想怎样把这些字写美观。

  3、教师范写个别生字,如掏、辨、齿等。

  4、学生练*书写,同桌互评。

  教学目标:

  1、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2、练*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重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

  难点: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了27,黑人少年出售的木雕象墩构思新奇,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但卖木雕的黑人少年更可爱,更让人感动。这是一位怎样的少年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黑人少年的心灵,一起品味这份感动吧

  1、自由读文,画出描写黑人少年言行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体会。

  2、生汇报

  3、抓遗憾这个词让学生找出含有这个词的句子。(指名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问)

  1我为什么遗憾?2、少年为什么遗憾?

  4、解决“我为什么遗憾?默读1-6段找原因同时完成填空练*。

  5、出示填空练*:(读一读,再试着填一填)

  (一)学*瀑布的壮观。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二)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象墩构思新颖,栩栩如生。

  指导朗读,积累运用四字词语。

  6、小结:就是这样一位真诚的少年,他用心体会着顾客的需要和感受。同学们,我因为带不走木雕而遗憾,可是这位少年为什么也露出一丝遗憾呢?

  7、试着说一说。阅读课文后一部分。

  8、汇报原因。

  9、引导出问题:少年为什么在猜测并证实我是中国人后露出遗憾的神情呢?(世界游客那么多)他为什么说中国人是朋友呢?

  10.介绍中国援建铁路资料

  11.师总结,板书。

  12.老师激情引读:

  正因为我们中国的无私援助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非洲人民,所以,少年把中国人当成朋友,因为朋友遗憾所以也跟着遗憾。多么真诚可爱的少年啊!让我们齐读最后两段,读出少年对中国人民的情谊。

  身处异国他乡的我,听到少年说:我们是朋友,怎能不让我感动,让我们读出这份感动吧!

  一位普通的卖木雕的少年,都懂得珍惜我们中非两国人民的友谊,这怎能不让我们激动呢!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的读出来吧!

  小结:他笑了,笑得那么可爱,这位非洲少年可爱的形象不仅深深的刻在作者的心里,我想他也深深的刻在同学们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你想对这位热情诚恳,对中国人民有着友好情谊的黑人少年说点什么?

  一、 复*导入

  上节课,我们在“我”的带领下,走进了神秘的非洲大地,还认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课文里藏着许多四字词语。(指名读:瞧,他读得多有节奏!)仔细看,这些词语中藏着许多秘密呢。(一组是描写商品,一组是描写人)

  二、 课文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一段写了“我”和少年间的遗憾。(第9段:指名读,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齐读,让我们回到文字中,感受下少年的遗憾。

  2、读着读着,我们除了感到遗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1)生:“我”为什么遗憾?

  齐读回答:“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遗憾。

  (2)生:少年为什么遗憾?(板书:一丝遗憾)

  带着这个问题,读第5――9段。

  3、指名回答,生:我不能买。

  早上我们了解到非洲人生活十分艰苦,这个小小的少年是靠卖木雕养家糊口。少年是多么希望我能买下这个木雕,他也能赚点钱。快速读这几段话,哪些句子能看出少年十分渴望“我”买,划一划。

  4、交流:

  (1)买一个吧!

  你感受到了少年的心情!(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对着这位夫人说出我们的心情。(齐读)

  (2)那少年走到――――――诚恳地――――:“夫人,您买一个吧!”

  指名多人读:你想怎样读?你为什么要这样读?(突出“诚恳”“您”)

  少年当时的心情怎样,从哪可以看出?(诚恳,您,夫人)

  5、夫人不能买下木雕,少年的脸上有一丝遗憾。仅仅是因为这样吗?少年还会想到什么?

  生:少年还会想到友谊。

  少年已经看到“我”是中国人,从哪可以看出?

  交流:“您是中国人吧?”那少年望着我,猜到。

  女生来猜测一下。(女生齐读)

  当他猜到“我”是中国人时,他显得那样?(礼貌,尊敬,激动……)(提示:您)

  多人读:激动地来读一读,礼貌地来读一读。

  6、他为这个友爱的中国人不能带走这个木雕而感到?(一丝遗憾)

  我也为这个不能带走这个精美的工艺品感到遗憾。

  (出示“精美的工艺品”描写的句子:说是坐凳,……)(第4段)

  指名读。这个坐登哪里吸引你?

  我们看不到,却能想象出它雕得?(栩栩如生)

  7、为此,我感到遗憾。少年在遗憾,我也在遗憾。让我们回到这里,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可是最后,我们不再遗憾了。(板:不再遗憾)这是为什么呢?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的10――15段,找找原因。

  (1)交流:我拿到了这个木雕,为此我们不再遗憾了。这个卖木雕的少年已经深深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请大家再回到课文10―15段中,用笔划出,少年哪里打动了你?

  生:专门在这里等候。

  我们才见过一次面,他却专门在这里等我,为的是什么?(友情)少年心中已经把中国人当作朋友了!

  (2)生:“不,不要钱!……”(指名读)

  少年不要钱,难道他不需要钱吗?(生:他需要,很需要!他说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所以他不要钱。)是啊,在少年的心里,生齐: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三、课外延伸

  1、木雕已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拳头这么小。

  试想下,“我”离开少年后,少年在做什么?

  (生:坐在那里专心地雕刻;打听我住的地方;收起摊子,回去雕刻。)

  当少年看着这个中国人不能买下这个木雕的时候,他做了什么?就是你们刚刚说的,拿起老师发给你们的纸,把它写下来。

  出示:呀!这位中国夫人不能买下象墩。看着她渐渐地远去,非洲少年……

  展示交流‘

  2、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个少年,他有一颗怎样的心?(多人说。板:美好心灵)

  3、虽然非洲与我们中国远隔几千里,却有着深厚的友情。(图片)

  ***访问非洲;中国派出医疗队;坦赞铁路(数据)

  看着这一组鲜红的数字,你想到了什么?

  (生:友情是可以跨越国界的……)这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让友情的种子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音乐:友谊天长地久)

  此时此刻,如果要立块碑,纪念非洲和中国的友情,你想在上面写些什么?(友谊万岁!友谊没有国界!友谊没有终点!)

  我们为送出这份珍贵的友谊而不再遗憾!

  学*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卖木雕的少年优秀教学设计优选【五】篇(扩展9)

——《卖木雕的少年》评课稿实用5份

  崔峦先生最*有句名言为大家津津乐道,被戏称为“语文中央一号文件”,说的是:“简简单单学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这句话在向我们传递着一个信息:语文新课改正从热情澎湃阶段进入理性反思阶段。听了林老师的《卖木雕的少年》这一课,更是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下面,我想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

  一、这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有很强的情感色彩,整体的感知尤为重要。林老师没有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单纯地去挖掘每句话的含义,而是在创设的情境中整体读课文,交流体会、认识,并注重整体回归朗读。围绕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对于这样一篇能使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的文本,教学中就必须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诵读中加深内心体验,塑造人物形象,林老师在这节课上却是以“读”贯穿教学始终,并紧扣重点词语引导品味,把理解融入到朗读中。例如,在引导学生赏析第六自然段时,刘老师紧扣“捧者”“仔细观赏”“爱不释手”等几个重点词语品味,让学生体会“我”对木雕的喜爱之情。在读中体会了用词的准确、生动,注重了词句的积累和感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刘老师在这节课里,紧紧抓住能表现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情谊的句子,通过反复研读、品味,拉*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国际友谊”的精神内涵,自然融入到学生的脑中,镌刻在学生的心中。

  三、教材是范例,积累语言是掌握表达工具的砖瓦。所以,要善于利用教材让学生赏析、积累、运用语言。这篇课文中有许多成语,值得我们学生积累。林老师是这样设计:先复*文中成语,(名不虚传琳琅满目栩栩如生五官端正爱不释手语无伦次)理解后运用到练*当中,达到积累。我想通过这样的练*学生对这些词的印象会非常深刻。

  四、教师在课中的教学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板书中“友谊”两字,帮助学生为写话铺路。写话内容能够直接安排在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林老师安排了小练笔,引导学生说写结合时机非常适合。当学生通过描写黑人少年的语句深刻体会黑人少年内心活动的时候,才能真实感悟,具体写出自己的内心感受,把夸奖的话写得有血有肉。相信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能写得更真实、更生动些。如果把找、理解、运用四字词语这一部分简短些,可以让更多学生展示自己的写话成果,让他们欣赏到更多赞美黑人少年的话。

  《卖木雕的少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作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守候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情意。今天,杨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仅仅围绕着“遗憾”进行朗读感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杨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木雕,聚焦“遗憾”;盘点词语,表达“遗憾”,从而充分感受了“我”的遗憾。

  一、感悟、积累语言,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学*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其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别人讲给我们的,不是从电视中的图像声音中获得的,而是以一个个的文字、词语、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质是蕴涵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杨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中,杨老师紧紧抓住“栩栩如生”、“琳琅满目”、“名不虚传”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积累、运用。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杨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情意。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杨老师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卖木雕部分,以读代讲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三、补充资料,拓展教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杨老师在课中补充了非洲象和非洲人民的资料,来增强对文本的感悟。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卖木雕的少年》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作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守候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情意。今天,杨老师带领着同学们仅仅围绕着“遗憾”进行朗读感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杨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木雕,聚焦“遗憾”;盘点词语,表达“遗憾”,从而充分感受了“我”的遗憾。

  一、感悟、积累语言,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学*语言是语文课的主要任务,也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本质区别。本课其实就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别人讲给我们的,不是从电视中的图像声音中获得的,而是以一个个的文字、词语、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质是蕴涵在丰富的语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学中杨老师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感悟、积累、运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在教学中,杨老师紧紧抓住“栩栩如生”、“琳琅满目”、“名不虚传”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积累、运用。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意。杨老师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对相同的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揣摩、咀嚼,在比较中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感受到故事发生时的情景,体会少年的美好情意。如:在引导学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遗憾心情,两个人物都感到“遗憾”,但这绝不仅仅是相同的心情。透过这一对相同的词语,能感受到两个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弃木雕的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少年”的不能卖掉木雕、不能让朋友如愿以偿的惋惜与失望。相同的词语,学生通过比较,深入人物去体会,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儿。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巨大表现力和生命力,还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熏陶。

  二、重视朗读训练,在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培养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杨老师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去读,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读出语感,也是我在这节课上所要追求的。在学*卖木雕部分,以读代讲的方式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

  三、补充资料,拓展教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是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杨老师在课中补充了非洲象和非洲人民的资料,来增强对文本的感悟。以此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使资料与课文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为深入理解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卖木雕的少年》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写“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课文在描写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时,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值得学生积累并学会使用。戴老师在执教《卖木雕的少年》时,很好地把握了教材的特点,立足学生的起点进行教学。特别是课堂上的词语教学有特色、有实效。

  一、形象感受,丰满词语的意象

  形象、直观的教学能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抽象思维发展还比较差的三年级孩子,词语教学中尽量追求形象,使孩子获得感性认识,理解词语。正如维果斯基说的“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含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机勃勃的细胞。”在戴老师的课堂上,我们看到老师很好地运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理解感受词语。在教学“琳琅满目”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划出文中描写木雕的词,再出示多幅木雕的图片,在视觉冲击、图片感受中,引导学生说说看到的木雕,教师适时点拨深化词语的理解。这样,形象的词语教学,学生对于词语的感受就形象,对于这个词语的感受就丰满。

  二、联系体验,铺展词语的厚度

  “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使词成为儿童借助它去掌握知识的工具。”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体验,这种体验往往是深刻的。联系学生的体验,来帮助理解词语,是很有效的词语教学方法。课堂上,戴老师引导学生体会“爱不释手”时,先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木雕的“构思奇特、栩栩如生”后,问学生:面对这样的木雕,你会怎样?从而较好地理解了“爱不释手”。

  三、营造意境,触摸词语的温度

  一篇情文并茂的文章,作者是经过精心选词,准确用词表达作者的感情。文本中的每一个词都投射着作者深刻的体验,是作者情感世界的敞开。只有将“词语教学”置身于具体的语境中,才能更鲜活、生动地理解词语,触摸到词语的温度。《卖木雕的少年》中的“遗憾”一词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上是个难点。教学中,戴老师就立足语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来说说我的左右为难?在入情入境中,学生有了深切的体会,很好地理解了“遗憾”。

  著名的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在本堂课上,我们充分感受到了戴老师词语教学的魅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感受词语,使词语教学生动、形象、灵动、有效。但课堂中,若教师能更好地处理好学生自主学*和能力形成的关系,课堂将更加完美。

  有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说过:“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中走上几个往返”。词语是文本构建的基本单位,离开词语探究文本,语文阅读教学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年级处于转合时代,在整个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跟尾、过渡作用,中年级阅读教学能否有实效,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宿老师的这节《卖木雕的少年》,我们能够看到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十分全面的,有很多地方的教学设计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不禁感动于宿老师的独具匠心!宿老师松松围绕这次我们教研的主题“抓住语言文字的特点 , 进行有用词语和教学”以她那甜蜜而可爱的声音、适中的语速音量将学生牢牢吸引着学生,听她的课就是感觉亲切、舒服、放松。对课标的解读与落实,对文本的解读都体现出了的深度与高度。

  宿老师这一课教学中最引发我思考的就是词语教学。宿老师经由文本细读,将课文中的词语分成了四类,这四类词语分别出现在四个情节中。

  (看木雕) (选木雕) (卖木雕) (送木雕)

  琳琅满目 仔细观赏 十五六岁 一幕一眼

  各式各样 爱不释手 五官端正 拳头大小

  构思新奇 忧郁 猜测 不要钱

  有板有眼 遗憾 遗憾 朋友

  第一组词语出现的时分老师让学生想课文中有哪些描写木雕的词语,学生在头脑中搜罗初读课文后留下印象的词语,学生说出一个,老师在中出现一个,还不住地夸学生读过课文就你能把精妙的词语记住了,读到词语就能假想到绘面了。随后的几组词语出现,宿老师不息变化情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或是变化次序先出示一组词语,然后让学生想这些词语是关于课文中哪个场景的,或是经由男女生分别读,将词语在学生面前反复显现。后来祁老师用让词语淡出,只留下(看木雕)(选木雕)(卖木雕)(送木雕),借助这些词语概括的主要内容。 最精妙的是宿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我”和作者都有的一个相同感受——“遗憾”,当屏幕上只留下选木雕和卖木雕两个情景中的相同词语——“遗憾”时,课文的切入点也就出现了。哪个自然段写了作者和少年都感到遗憾?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少年又为什么感到遗憾呢?边读边绘出有关的语句。经由抓住两个遗憾,凸显全文的主要冲突。从而经由理解为什么遗憾,如何弥补遗憾,辐射全篇。

  今天,宿老师带领着同窗们仅仅围绕着“遗憾”进行朗读感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宿老师带领同窗们赏识木雕,聚焦“遗憾”;盘点词语,表达“遗憾”,从而充分感受了“我”的遗憾。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宿老师的课有三点值得我们学*和借鉴:

  一、感悟、积聚语言,器重语言文字的综合磨炼。

  应该说,宿老师这节课的字词教学长短常有特点的,磨炼也很扎实特别是对于四字词语的教学。在教学中宿老师应用多种要领引导学生感悟、积聚、应用语言,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有许多的四字词语,宿老师在教学时,利用图片,引导学生联合上下文,理解比较难的四字词语。 “琳琅满目”的“琳琅”本意是“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珍贵的工具,宿老师松松抓住“有板有眼”、“琳琅满目”、“ 名不虚传”等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积聚、应用,再让学生联合上下文、前后词语,反复朗读感受,真正地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学生感悟了语言,更重要的是还逐步体会到如何准确的应用语言。这样做,不仅对学生进行了语言文字磨炼,还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两、器重口语磨炼,在读中培育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培育语感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使命。本文的人物语言描写很多,这些语言不仅丰富,更重要是在这些语言描写中包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质。在教学中,宿老师不仅充分让学生朗读,还让学生转换角色进行口语外交磨炼,切身体会课文人物的思想情绪。说出自己的理解、课后的小练笔,既有用的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有培育学生准确的应用文中词语,恰到益处的进行了语言文字的磨炼,并受到优良的效果。

  三、增补材料,拓展教材,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讲的长短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友谊,旨在让学生感受非洲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这是一篇向学生进行关爱教育的极好教材,但由于文中内容距学生生存实际较远,涉及的文字材料较多,为学生的阅读带来必然困难。是以,宿老师在课中增补了非洲象和非洲人民的材料,来增强对文本的感悟。以此丰富学生的积聚,扩大学生的视野,使材料与课文相呼应,相增补,相促进,为深入理解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思想情绪奠定基础。

  整个教学环节极度松凑,有水到渠成之感,教师深谙语言的要义,创新性地提出了要读出词语的味道。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牵一而发动全身,从而引导学生轻松地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情绪世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对于学*充满了爱好,此外教师很善于应用这个教训工具,对学生认识事物,体会情绪起到了很大的助益。理解词语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有机的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和语言环境相联合,与生存相联合,可谓逐层递进,让学生深刻地理解的词语内涵,并对他们以后的无邪应用做好了铺垫。中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词语教学,宿老师这一节课就向我们示范了如何将词语教学进行得扎实、高效,如安在阅读教学中将词语教学进行得生动、多变。

  四、自己的不成熟的设法:

  如对“爱不释手”的理解之后,能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生存中,你有过对什么工具爱不释手的时分吗?有语言的磨炼点,又串起了情绪的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