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读书心得,教学设计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项目学*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效果。

  阶段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也可以征询学*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2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项目学*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效果。

  阶段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也可以征询学*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3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对于“整体性教学”、“项目式学*”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和“项目式学*”理念下的学*设计有共同之处,都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关注学*期望,产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以终为始”,从学*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这本书对“理解”的概念和实践也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了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得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也就是综合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积累和总结,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以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在课程和评价中实现质量控制的设计标准。

  谈及本书的内容和特色,用三个词概括,即“理解”、“逆向”、“实践智慧”。它倡导的是关于课程、评估和教学的优秀设计,专注于如何发展和深化对重要观点的理解。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是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因为事实上大部分情况是那些说“懂了”的学生可能仅是凭运气理解了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师计划该如何制定,才能使每位学生都受到知识的影响,包括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有较高能力但缺乏学*动机的学生、能力稍逊的学生、具有不同兴趣和风格的学生。

  既要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同时要探究“好设计”的方法,这个双重目的当然会产生一系列实际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内容又能达到理解的教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如果教材中有很多离散的知识内容,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理解的目标?在一个基于内容标准和高风险测试的时代,如何实现为理解而教?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下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1.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离散的知识与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

  2.为恰当评估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了一系列的方法。

  3.对那些可能干扰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的常规课程、评估和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逆向设计法,以帮助制定既满足内容标准又不牺牲理解相关目标的教学计划。

  4.提出理解的六侧面理论,并探讨其在课程、评估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提出了一个单元模块,用于协助教师设计关于学生理解的课程与评估。

  6.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展示了如何把单个单元套在一个更大的,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

  7.在课程和评估设计中实现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套设计标准。

  8.通过网络数据库,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设计案例,主张教师应该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的工作。

  通读全书后,明白了其中的基本原理、研究基础和关键理念,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行动代表一切,实践得真知。其实UbD(书名英文缩写)理念并没有那么高升莫测,总结一句话就是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地设计教与学得活动。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不简单,例如基于学情,需要设计者对学生的学*基础、认知基础、学**惯、元认知等多方面的了解,这期间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估来完成。明确教学目标,需要设计者对学科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核心知识等全方面的掌握,只有教师真的懂,才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终为始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对所学内容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体验。

  以上就是我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书心得体会。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4

  美国教育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倡导不灌输学生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

  在*时,我的课堂设计会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我的上课类型是典型的“灌输式学*”,也就是我通过课堂讲稿或者PPT逐页进行讲授,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所有的事实资料。就拿上学期来说吧,我上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将知识点补充到课本上,补充的知识点很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的背诵,完全没有目的性,孩子们也无法理解知识点的考查类型。而到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对于实验题的设计思路不懂,不能理解题目的设计意图,导致很多学生失分,这也使我吸收了一个大大的教训。寒假期间通过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我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课堂设计技巧:上课时,我们悄悄走*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他会帮助你做什么?他和你先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这几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让孩子们通过这几个问题,深刻的思考本节课的知识。所以开学后我一定要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使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理解老师所要讲解的知识,而不是盲目的背诵,相信自己的课堂设计好,孩子们能够学的更扎实。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们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太大的失误。虽然《课程标准》不用我们自己动脑筋,但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就拿我们科学课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达到标准,在《课标》上写的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型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额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我记得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就是将“点”和“面”结合起来,不能只要求“点”,也不能只写“面”。“点面结合”在我们科学课堂的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也就是“面”,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一点的添砖加瓦,也就是“点”,这样才会使教学设计的大楼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第二步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第三步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才能让教学设计有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研读的地方,如“理解六侧面”“像评估员一样思考”等,这些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浅薄理解,这本书内容宽泛、针对性强,我还要仔细阅读。接下来我会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5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而不是机械学*)有意义学*的条件:学*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的心向;学*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就是具备学*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的价值,有学*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中的挑战。学*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和“有效的学*”。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

  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目标);

  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

  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即学*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体验之后的巩固学*,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1)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1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项目学*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效果。

  阶段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也可以征询学*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2

  美国教育专家格兰特·维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虽然美国的教学体系和*完全不同,他们的教师可以自主选择教材或者设计教材,甚至自己制定富有个人特色的教学课程。利用这本著作当中提出的理论设计教学时,他们可以打通所有科目,进行整体的主题设计,而我们是做不到的。不仅是因为工作量太大无法完成,还因为整个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环境不一样。但这个理念可以放在某一个科目当中践行,以下就是我自己的一点尝试。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1、零碎,不成系统。

  高一、高二阶段对古诗词的教学往往就是教材当中的诗词,再加上一些练*或者考试卷上的题目,遇到的是哪一种艺术手法就讲哪一种,遇到是谁的诗词,就讲讲这一种风格的诗词。当学生再想回忆起所学的诗词时,印象往往不深刻,因为碎片化的东西很难进入长久记忆的。

  2、以考试为导向,失去诗词的韵味。

  因为有高考这个指挥棒存在,教授古诗词时,往往也是按照表现手法、思想情感等套路来讲解,丢失了诗词本身的美感。

  3、虚设目标,教学效果差。

  我们在设计一个教案时,往往会有所谓的三维目标,而这些目标往往是老师一厢情愿,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最终也很少有人真正将这些目标都落实到位,也没有具体的评估标准,特别是语文这一门抽象感性的学科,更是很难用客观精准的标准去评估。所以很多时候三维目标只是几句空话,或者说,是语文教师的美丽想象。

  二、理论基础

  最新版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关注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做好学生语文学*活动的设计、引导和组织,注重学*效果。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围绕学*任务群创设能够引导学生广泛、深度参与的学*情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项目学*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比较注重学生学*方式的理论了。

  这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这本书中提到的概念不谋而合。书中提出一个概念“逆向设计”,它要求教师在开始设计一个单元或课程的时候,就要通过评估证据将内容标准或学*目标具体化。这就弥补了传统教学的缺陷,即都只关注“怎么教”,教师花大量时间思考自己教授什么内容,要求学生做什么,而不考虑学生“怎么学”,不思考为了达到学*目标,学生需要什么。以结果作为导向进行教学,将教材作为一种资源而不是教学大纲,来提高学生学*的效果。

  三、古诗词教学设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说“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按照书中从“目的”出发的“逆向设计”来看,古诗词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

  首先,做调查,了解学生已经具备的古诗词知识,以及想要学*的是什么内容。以便在设计和正式实施教学时避免教授重复的内容,还能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其次,学*古诗词,普遍来看,从现实的目的来说,是为了高考,学生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迁移到鉴赏新的诗词中去;从长远的目的来说,通过对古诗词的鉴赏,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之美,也是增长更多的间接经验以应对人生的困境。相对来说,第二种目的比第一种难以实现多了,但潜移默化里第二种在一定程度实现了的时候,实现第一种目的轻而易举。

  实现第一种目的,需要将古诗词的基本常识以及高考常见的艺术手法罗列出来,由易至难,分门别类,按照两年的时间做一个整体的规划,确定好每一个时段甚至每一堂古诗词的课的目标,循序渐进的教授给学生。

  实现第二种目的,根据第一个目的设计的内容,从浩瀚的古诗词海里挑选合适的.资源,带领学生一起鉴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常见的评估手段是课后练*和考试,但往往不够灵活和确切,有些学生口头的表述能说到点子上,但一写起来就缺乏逻辑性,得分较低,我们就判定他的学*效果较差,但实际上,他已经感知到诗词的美了。所以,评估的方式要更有针对性、多样性。

  对古诗词学*的评价,大体可以有以下几种:词句理解、朗读背诵、口头表达、书面检测、设计问题、写作运用。还可以有一些活动的形式,比如对比阅读、扩展阅读、撰写小论文、由诗词改编成歌或话剧。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学*笔记、反思日记。

  可以选择几项予以具体的分值,供学生判断自己的学*效果。

  阶段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

  在这一阶段,需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教师需要选取哪些资源和设计哪些活动来引导学生学*?这些资源和活动呈现的顺序是什么?

  教师工作:按照阶段一当中所说的内容,将古诗词教学当一个庞大的体系来进行,为期两年,可以按照高考目标来分段实行,比如,比喻类,情景交融类,用典类;也可以按照诗词的派别或主题来设计,比如,李白诗、杜甫诗、苏轼词,等。依据学生的水*,也可以征询学*的意愿。之后便是对诗词进行筛选,除了教材中的诗词,还要选择大量的经典诗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配合设计一些活动教学,比如唱诗、吟诗、追寻诗人去过的地方、一日一首好诗,等等。

  学生工作:阅读并思考,将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现在所学的知识相联系;给教师提学*建议;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并认真写好反思。

  一首诗或词讲了什么,美在哪里,可能没有正确答案,但一些答案却比其他的好,而教师面对的挑战就是要弄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引导学生也弄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达到我们的目标了。

  其实,从目的出发进行教学设计,我们早就在做了,只是实施的程度还不够,如果把教学目标设计得再具体一点,课余的评价与反馈再扎实一点,就是对这本书的理论最好的实践了。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3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特别是对于“整体性教学”、“项目式学*”的设计具有指导性的意义。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和“项目式学*”理念下的学*设计有共同之处,都认为教师在考虑如何开展教与学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学*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关注学*期望,产生适合的教学方式,总的来说就是“以终为始”,从学*结果开始逆向思考。这个概念和方法对于今天我们为追求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设计以及思考和寻找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路径颇有启迪。

  这本书对“理解”的概念和实践也都进行了更加深入的阐述和解释,提出了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得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也就是综合应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

  这本书还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旨在促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理解概念的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零散的知识和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通过对大量的教学实践进行积累和总结,本书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学生理解的单元模板,以协助教师设计课程以评估;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提出了如何把教学单元放在一个更大、更连贯、更结构化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进行设计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了一套在课程和评价中实现质量控制的设计标准。

  谈及本书的内容和特色,用三个词概括,即“理解”、“逆向”、“实践智慧”。它倡导的是关于课程、评估和教学的优秀设计,专注于如何发展和深化对重要观点的理解。本书的精髓聚焦在一个问题上:我们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是更多的学生真正理解他们所要学*的知识?因为事实上大部分情况是那些说“懂了”的学生可能仅是凭运气理解了知识,所以我们的教师计划该如何制定,才能使每位学生都受到知识的影响,包括那些缺乏经验的学生,有较高能力但缺乏学*动机的学生、能力稍逊的学生、具有不同兴趣和风格的学生。

  既要明晰“学生理解”的目标。同时要探究“好设计”的方法,这个双重目的当然会产生一系列实际教学中的关键问题。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内容又能达到理解的教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如果教材中有很多离散的知识内容,我们如何才能达到理解的目标?在一个基于内容标准和高风险测试的时代,如何实现为理解而教?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下方法和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1.提出了一种课程与教学的设计方法,能够使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提升学*迁移能力,为学生提供概念框架,帮助他们理解一些离散的知识与技能,并揭示与内容相关的大概念。

  2.为恰当评估学生理解、知识和技能的程度,检验了一系列的方法。

  3.对那些可能干扰学生理解能力培养的常规课程、评估和教学实践进行探索,并提出逆向设计法,以帮助制定既满足内容标准又不牺牲理解相关目标的教学计划。

  4.提出理解的六侧面理论,并探讨其在课程、评估和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5.提出了一个单元模块,用于协助教师设计关于学生理解的课程与评估。

  6.围绕大概念、基本问题和核心评估任务,展示了如何把单个单元套在一个更大的,更连贯的课程和项目框架中。

  7.在课程和评估设计中实现质量控制,提出了一套设计标准。

  8.通过网络数据库,分享来自世界各地的教学设计案例,主张教师应该更智慧,而不是更辛苦的工作。

  通读全书后,明白了其中的基本原理、研究基础和关键理念,同时也悟出了一个道理,即行动代表一切,实践得真知。其实UbD(书名英文缩写)理念并没有那么高升莫测,总结一句话就是基于学情明确教学目标以终为始地设计教与学得活动。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不简单,例如基于学情,需要设计者对学生的学*基础、认知基础、学**惯、元认知等多方面的了解,这期间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和评估来完成。明确教学目标,需要设计者对学科大概念,单元大概念,核心知识等全方面的掌握,只有教师真的懂,才能设计出合情合理的教学目标。以终为始设计的教与学的活动就是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对所学内容能做到真正的“理解”,确保学生获得更为有效的学*体验。

  以上就是我对《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的读书心得体会。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4

  美国教育家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合著的《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的理论,为我在教学上解答了许多的困惑,而其中实例和操作又为我的教学方式提供了实践的可能。这本书提出了“逆向设计”的概念和方法,倡导不灌输学生零散、学了不会用的知识,使教学致力于发掘大概念,帮助学生获得持久、可迁移的理解。

  在*时,我的课堂设计会缺乏目的性,教学效果也不理想。我的上课类型是典型的“灌输式学*”,也就是我通过课堂讲稿或者PPT逐页进行讲授,尽最大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学*所有的事实资料。就拿上学期来说吧,我上课的时候就是让学生将知识点补充到课本上,补充的知识点很多,只是一味地让学生盲目的背诵,完全没有目的性,孩子们也无法理解知识点的考查类型。而到最后期末考试的时候,学生对于实验题的设计思路不懂,不能理解题目的设计意图,导致很多学生失分,这也使我吸收了一个大大的教训。寒假期间通过阅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我学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课堂设计技巧:上课时,我们悄悄走*一名学生,问他以下问题:你在做什么?你为什么这样做?他会帮助你做什么?他和你先前做的事情有什么关系?你如何证明自己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知识?这几个问题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却蕴含了巨大的能量,让孩子们通过这几个问题,深刻的思考本节课的知识。所以开学后我一定要完善自己的课堂设计,使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理解老师所要讲解的知识,而不是盲目的背诵,相信自己的课堂设计好,孩子们能够学的更扎实。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们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太大的失误。虽然《课程标准》不用我们自己动脑筋,但是我们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就拿我们科学课来说,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等方面达到标准,在《课标》上写的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型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额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我记得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就是将“点”和“面”结合起来,不能只要求“点”,也不能只写“面”。“点面结合”在我们科学课堂的设计中也可以应用。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也就是“面”,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一点的添砖加瓦,也就是“点”,这样才会使教学设计的大楼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实验探究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入手,引入本节课题,第二步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第三步体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框架,才能让教学设计有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研读的地方,如“理解六侧面”“像评估员一样思考”等,这些都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以上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浅薄理解,这本书内容宽泛、针对性强,我还要仔细阅读。接下来我会将这些理论应用于我的教学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5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而不是机械学*)有意义学*的条件:学*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的心向;学*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就是具备学*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的价值,有学*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中的挑战。学*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和“有效的学*”。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

  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目标);

  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

  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即学*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体验之后的巩固学*,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2)

——《教学勇气》读书心得 (菁华5篇)

  我这一段时间,一直在读《教学勇气》我很感动,这是一部唤醒教师心灵的书,我从中了解到了自己内心的弱点,自己心灵的需要

  甚至有时候,它帮我治疗了心灵伤痛,提升了人生观念,让我的心对过往不再耿耿于怀,有点儿像毕淑敏所说“心轻上天堂”的感觉。

  从中,我找到了自己教学中的根本问题———“自我认同”,尤其是职业的认同。我觉得,这个认同在这个浮躁时代太不容易了,因为我们大多数老师还“处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期”很多时候老师们渴望的不是“内心领域的关注”,而是“能在教室里生存下去的点子、窍门、技能”,我也处在这个时期。

  书中还说“最能获得实践效果的东西是,在操作中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就越踏实”。所谓洞悉我们内心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敏锐地感受自我,感受自我内心的教学体验,是否快乐、是否紧张、是否慌乱、是否享受?如果不快乐,那么这堂课其实是一种折磨。洞悉内心本质是教师个人的“自我认同”,其中起到很重要作用的一项是职业认同,是否认同自己职业,是职业幸福的关键,也是课堂灵气的关键。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的家长身上。我上周开了一次家长会,从中分享了“自我认同”的理念,我说,我们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本源,也出在“自我认同”上,自我认同的缺乏,导致了各种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是否认同自我,是否认同自己的生活,是否认同自己的职业,都会在于孩子发生冲突是,以家庭教育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造成家庭教育的低效或者伤害。在做进一步沟通中,很多家长陷入了沉思。这让我反思我*时的家长会,我发现,我所说的,大部分是学科要求、管理要求,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并且会拿“升学问题”来增加家长的压力,即便是谈教育观念,也更多是为提升家庭管理效率效率服务,却很少涉及家长的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学生的内心感受,我发现,我的教学心肠是硬的,缺少书中所说的“教师心肠软”。

  但同时也发现了另外的问题:心灵和技术,到底哪一个应该更优先?昨晚我去做一个家访,我没有问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我只是辅导学生,我们用了2个小时的时间,采用互动互动模式,把英语学科的一周知识复*、思考了一遍,并做了一部分*题,这个班里倒数的女生表现非常好,我们一起提问、讨论,她表现出思维敏捷、学*认真、主动提问等优秀的学*特点,效果非常好。家长当时一直坐在旁边,对孩子的学*表现大为舒心,因为她很少看到孩子有这种表现。

  我在思考,达到这个良好的学*效果,是心灵的作用,还是技术的作用,到底哪一个起了关键作用?如果我一晚上跟家长谈教育、谈内心,会有这样的效果吗?我们的内心唤醒,到底是怎样发生作用的?

  书中讲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和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是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的对话中”。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遵守的教师职业规则,是否也有和作者一样的感受:“我发现自己所做的工作只是在伦理意义上值得赞美,但非我心甘情愿所为。对一项非我倾心的工作,无论从外部代表的抽象标准看多有价值,它都会侵犯我”。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普通老师的一种内心感受,但是我们却很忽视这内心的声音,任由这种侵犯的痛苦伤害我们,然后我们会最终把这种痛苦也加诸于学生身上。

  “教师的内心不是良心的呼唤,而是自身认同和自我完整的`呐喊.”

  我们越是学会倾听内心,就越会真实地感受教学。

  我觉的自己一直就是一个自信的人,但工作以来,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渐渐的丧失了信心和勇气,内心也产生了巨大的痛苦和恐惧感,所以当我看到“教学勇气”四个大字的时候,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本书,这是一本直面那些为恐惧所纠缠的痛苦的心灵的书,作者帕尔默是一个诚实的勇于自我解剖的人,在这本书里,他讨论了产生恐惧的原因,探讨如何走出恐惧,获得一种真正的勇气来直面职业生涯,重新获得职业幸福。

  在导言部分,作者帕克帕尔默提出:“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仅仅源自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热爱教学生涯。”我觉得作者认为只有热爱自己事业的教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才能和他产生共鸣。

  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是热情百倍,极有耐心,对待学生和颜悦色,极富亲和力,真正和学生达成了一片,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到现在,过去的那些学生遇到我,谈起话来还经常聊起我们师生过去的快乐时光。

  那时候,看到办公室里有的老师对学生动不动就厉声呵斥,声色俱厉,我常常替学生感到委屈,常常想怎么不对学生的态度好一点,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渐渐地对学生失去了耐心,虽然心里总想和学生在一起聊聊知心话,和学生在一起玩一玩,可总觉得没时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每天却总觉得很忙很忙,累得不行。

  我也常常为教学而痛苦,为教学设计时无法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为课堂上无法激起所有学生的学*热情,为教学时不能作出迅捷的明智的引导,为苦心孤诣的教育却看不到相应的效果……

  幸好我遇到了这本书,我庆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

  帕尔默告诉我,核心问题是“认识自我”,是自我认同和自身完整。他说:“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的学科。”优秀教学需要教师的内心世界资源,因此,我们要去探索教师的心灵世界。这是帕尔默独特的眼光,崭新的视角。

  在反复阅读《教学勇气》一书的过程中,我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感动,惊奇于这本书丰富的资源。我会继续阅读,继续发现,也希望更多的朋友去探索其中的宝藏,共享这美妙的教育经典。

  在经历了十七年的教学实践之后,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感触很多,作者从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极富灵感地表达了对教学的呼唤以及教学的痛苦与喜悦,热情洋溢,引人共鸣,让我豁然开朗,有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翻开帕尔默教授的《教学勇气》一书,首先吸引我的这一段话:“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然而在另一些时候,教室却如此毫无生气、充满痛苦和混乱——而我却如此无能为力——此刻的所谓教师就像无处藏身的冒牌货。于是敌人无处不在——那些格格不入的学生,那些我自以为熟知的学科,还有那有赖此业谋生的个人苦衷,都与我作对了。”

  的确如此,在我从教十几年中,随着年龄、阅历、经验的增长,我体验过快乐和痛苦。我想这书是适合我的,我爱学生,我爱教学,我体会过在课堂上师生精彩的配合,有着因心灵的撞击而产生的教与学双方都感受到的欣喜,一堂课下来,自己都会久久回味。那时就是觉得天底下最幸福的职业莫过于教师。曾经,为着心灵的自由,带着美好的愿望,选择了教师作为职业,并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堂。但是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

  面对自己的学生,面对眼前的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力量,无法扭转,我痛苦;面对学科教学,个人魅力与死板的课堂完全背道而驰,是身心分离的痛苦;面对外部的“教学要求”常常使得我们心灵失落,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心教学,失去了教学的勇气。正如书中所说:“教师为着心灵的自由选择他们的职业,但是教学要求常常使得很多教师心灵失落。”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作者是美国知名教育学者帕克·帕尔默,其实,几年前就留意过这本书,怎奈粗粗一览感觉生涩,终究没有勇气看下去。这次一方面是出于“完成任务”,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一位同事对本书的无比推崇,于是带着勇气,开展了阅读之旅。

  “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这是本书导言中的一段话,多么的震撼人心!为什么有的教师能有这种美好的享受?正如作者所言,因为教学是一项充满复杂性的工作,除了学科、学生之外,还存在第三种解释教学复杂性的理由,那就是“我们教导自己认识自我”。

  “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智能的、情感的和精神的——三者无一可以忽略。如果教师缺乏一种对生命的爱和对工作的渴望,尤其是对教学工作的渴望,那么再好的教学技术,那也只是一堆没有生命气息的工具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很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此也采取了很多的方法和手段,讲座培训、教学观摩、实践反思、写日志做案例,忙忙碌碌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可能在于有时候教师是“迫于外在的压力”而做,少了一种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教学的强烈憧憬。

  后来的后来,我就怀着感激的心情走进教室,感激有一个教书的机会,因为教学滋养着我的心灵,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学对心灵最有益。”作者把教学看成了滋养教师心灵的鸡汤,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他把自己和学生、学科结合在一起编织生活,编织到学*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体结构中。

  满怀着一分教师的执著,拜读了帕克·帕尔默教授的著作《教学勇气》,让自己的心灵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

  正如别的老师所说的一样,内容比较深奥,也很难读懂。我报着尝试的心读了,跟随作者帕克?帕尔默进入到教学中未知的“自我”领域旅行。对恐惧文化这一章我比较感兴趣。恐惧是一种使我们和同事、学生、学科以及我们自己相分离的东西。我们身边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可我们没想到这对我们形成的糟糕状态,帕尔默解析了这种恐惧,使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个教师,当我让恐惧占上风时,不管是教学时我恐惧学生,还是弄得学生恐惧我,我都处于最糟糕的状态。作为同事,我们的关系常因恐惧而疏远;恐惧几乎渗透进所有教师和管理者的关系中;而且恐惧是在太多管理工具袋中的一种权威和管理工具。

  学生为何会恐惧:在教室里宁愿保持沉默,而不再冒被受到指责的危险,这有何奇怪?他们的沉默不是由于天生愚蠢或者*庸,而是出于一种想保护他们自己生存的愿望,那是一种对**世界的恐惧所驱使的沉默,在这个**的世界里,他们感到疏离、无力。

  为什么我们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会有如此多的困难?为什么我们以一种会导致僵化的教学模式的可怕方式来诊断学生的状态呢?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他们的内心恐惧并找到帮助他们克服的方法,而是责备他们的无知和*庸呢?

  面对学的恐惧,我还想教好书的话,我需要毫不含糊地看清他们心中的恐惧。这尽管不容易做到,但却是值得的。当我开始渐渐地理解学生的恐惧时,我能让我的教学朝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我不再把学生看作是无知的,我不再那样不准确、自私地评价学生。相反,我体谅他们恐惧的心灵而倾心教学。而且,当我能这样做时,学生的心灵能健康地成长。

  现在我懂得莫顿所说的这句话的涵义了:我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倾听人们说话”。我们的学生在恐惧、沉默的背后,是想去发现他们自己的声音,想去发出他们的声音,想让人们听见他们的声音。一个好老师能够倾听学生甚至尚未发出的声音——这样有一天学生才会能够真实而又自信的说话。

  倾听学生尚未发出地声音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不断地宽容他人,关注他人,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意味着不能匆忙地用我们可怕的言语去堵塞学生的沉默,并且不要迫使他们说我们想听的话;意味着充满深情地走入学生的世界,以便他或她把你看成是能一直倾听他人真话的言而有信者。

  面对来自孩子的肤浅评判,教师必须面向学生而不是掉头离开他们,实质上是说:“我们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但是不管这沟有多宽多险,我都有责任跨过去——不仅因为你们在成长道路上需要我的帮助,而且因为我也需要你们的洞察力与活力来帮助我更新我自己的生命。”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3)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 (菁华5篇)

  最*一直在看崔允漷主编的《有效教学》,很有感触,让我对怎样进行有效教学有了深入的思考。所谓“有效”,只要是通过教师在这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生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在一些教师眼里存在着一些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

  不少教师认为:只要多给学生“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以帮助其减轻学*负担,就可提高其学*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存储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就越不愿意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

  在当前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一些非驴非马的“伪创新”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牛式”教学取代“填鸭式”教学。这种作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磨”的越多越有效

  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中小学教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能等全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方法、学*兴趣、学**惯和健全的人格等“软性指标”。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作为。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强化教学必须追求有效的意识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

  2、反复尝试如何使教学更有效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一是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只能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二是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三是要自觉加大课堂教学“打假”力度,最大限度的减少各种虚拟教学行为和“正确的废话”,不乱抢占本该属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时间和思维空间,让课堂教学更加和谐有效,使师生的教与学能最佳的呈现互动、互助、互进的效果。

  寒假期间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了《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没想到原来认为枯燥乏味的文字细细品读下来竟让自己受益良多。

  首先就此书的特点而言,它以《*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理论基调,将素质教育理念与国内当前英语教学环境想结合,使新课标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同时在本书中,作者将国内外英语课程标准作了对比,内容更为充实,并在英语语言技能、学*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方面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使新课标的指导性更细致明确,在实际推行过程中也更容易落到实处。

  其次,就此书对我自身的教学影响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更为明确。书中作者就英语学*所要达到的层次标准作了明确要求,在目标等级清晰的基础上设置教学目标将更切合实际,更能够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此前,我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学达不到预设目标的情况,而在读过本书后这一困扰便随之清除。

  第二,教学重点把握更为准确。以前,自己对英语教学的理解便是让学生能看懂句子,能够正确答题。而在读完本书之后,恍然发现自己之前的理解是多么的狭隘。英语教学特别是小学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及学*自信为主,注重语言的运用能力而并非是让学生们会做题目。第三,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新的课程标准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老师只是学生学*的引导者与合作者。显然,在这一课程标准下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式课堂完全不能满足当前的英语教学要求。

  于是,我便采取更多灵活的课堂组织方式,如小组讨论、表演展示、知识竞答等,既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氛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的能力。第四,教学评价更完善。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学评价体系被定为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要尽量做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多样化,评价目标多维化,评价反映要以人为本。

  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改变了以前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模式,从更多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行为。这一改变让我看到原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在英语学*上都有不同的出色表现,只是并非所有学生都体现在考试成绩这一评价方式上。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让我在教学上更有热情,而我更多的热情投入又带到了学生们更大的学*兴致,如此良性循环让我的教学收获颇丰。

  再次,就我自身的专业成长来说,新课程标准让我专业知识更为丰富,专业技能更为成熟。《小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分级标准以及实施建议上都作了明确而又细致的讲解。让我在小学英语教学上积累上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实践上每项教学活动的安排更为合理得当,教学效果更为显著。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犹如一名良师,传授了我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解除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纠正了我在教学实践中的过错。我相信,只要自己继续努力,认真研读教育理论专着,用心总结经验教训,自己的英语教学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最*,一口气读完借来的《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和策略》一书,时时受到书中案例的启发而豁然开朗!今天,我就和大家交流一下自己读书的一点体会,希望能将书读薄,能和大家产生一点共鸣。

  “有效教学”的提出是针对许多教学低效、无效提出来的。但“有效”的程度空间却是无限,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无限可能地接*理想目标,追求最大化的有效度。在一段时间里,学校、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的先进理念,我们的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方式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课改焕发了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活力!但是我们也同时看到,与之俱来的许多问题的矫枉过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度。我们一线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谁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实践中的问题呢?《有效教学》丛书,及时搜集捕捉了教师们亟需解决的难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我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本书的问题来源涉及四大板块: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口语交际教学。选取的问题具有典型性,一些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还有一些在我们自己的教学中已经潜滋暗长了,可是我们至今却并没有发觉。

  比如写字教学,从开始的要求写正确,到现在指导学生写美观,要求上和评价上的变化反映了教师观念的深刻变化,贯穿其中的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汉字作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生命的符号,蕴含着智慧和文明,蕴含着图画和节奏,蕴含着做人的道理,对于这些东西的传达,我们做得很不够。四大板块中的重头戏是阅读教学部分,分别从课内阅读教学、多媒体影响下的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评价、课外阅读教学等方面来阐释的。其中“朗读:是不是老师发出的简单指令?”“扁*化:‘形象’解读的瓶颈”“资料搜集:意义与效果的追问”“多媒体:是饰品还是手段?”“课外阅读如何进行有效指导?”等,读后觉得受益匪浅。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于是在教学中,语文课常常淹没在朗朗的读书声中,我们也常常听到老师民主的声音:“谁能给大家读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谁能够带着美丽的春天的感觉读读‘烟花三月下扬州’?”那么这些做法是不是都合适,都有效呢?答案:不一定!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承担着多种功能,如线索功能、手段功能、训练功能、评价功能以及多种功能的合一。我们强调朗读的不可或缺,但是对于每一遍朗读的作用或者什么时候朗读,采取什么形式的朗读的安排目的可能不甚明确,处理有些简单化、随意化了。阅读教学中“形象”的扁*化主要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作品的“形象”的把握过于单一,浮浅的一种倾向或做法。出现这种倾向的原因,我觉得最主要的是教师受到了教学用书的制约和影响所致。课标中明确要求教师“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等,都带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可是我们再去阅读教参,又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如果我们的教师不去独立的解读文本,不去进行深度的思考,仅仅以教参作为依据,我们怎么能打开学生的思维领域,怎么能正确评价学生的多元解读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明确课文的教学任务,心中有数,才能聆听并及时评价来自儿童的不同声音,有效捕捉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教学信息并把它们作为资源,在生成中丰富提升学生对“形象”的理解和解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老师研究的重点、难点。在阅读《有效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一书时,编者又向我们提出了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为什么没有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有时还起了反作用?为什么在作文训练中孩子表达的兴趣一点点消失?是啊,这些不正是我在作文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吗?

  日常教学中,我常常发现,一到作文课,学生就愁眉苦脸,交上来的作文许多是七拼八凑、无病**,更有许多学生的作文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如:一次布置大家写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为了防止学生“无米下锅”,课前还组织大家谈亲情、感受亲情,谁知道,作文交上来以后,写妈妈雨中送伞、深夜送“我”上医院的竟还有好几个。不少学生的作文不是为表达需要,而是为了作文编作文、抄作文,这样的作文谁愿意写呢?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发现:原来可以这样做!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要认识到,好的作文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老师引导出来的,学生只有细致地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生活,在生活的过程中思考、表达,在思考、表达中反思生活,才有可能为写好作**好条件准备。

  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应确立为生活写作,而不是为考试写作。必须引导学生“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所以,*作训练不要急于用文本的框架去束缚学生,不要急于教他们审题、立意、开头、结尾,而首先要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知识。然后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讲真话,抒真情。写什么,怎么写,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在指导学生直接进行生活积累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重间接生活的积累。例如,通过阅读课外书籍、观看电影电视、参加校内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现生活、感受生活、反映生活。

  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教师。起初我听了这句话的时候很气愤,我们做教师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出息,有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将来能成材,我们是在尽心尽力地教,可他们不学啊?有的时候真恨不得能代替他去学。但是学*《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会议精神,我的原有的观点在头脑中慢慢退去,为什么作者会这样写呢?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不喜欢这位教师,所以他更不会去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可是,孩子为什么不喜欢教师啊?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有些孩子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或与家长、同学或教师发生矛盾等,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

  二、有的时候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三、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四、还有的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将其一军:“某某同学,请你重复一遍刚才教师讲的话。”或者干脆对这些学生不管不顾,只提问那些好学生。这时候教师成了是“主角”,好学生成了配角中的“主角”,而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时候是“观众”或“听众”。对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又怎么能喜欢听他讲的课呢?所以他的成绩也不会好。

  五、还有的课堂过于死板,气氛过于沉闷,激发不了学生学*的兴趣,这样他更不会去学了。

  六、还有对学生的评价,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中来。

  七、教师做学生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学生是学*活动的主题,教师只是学*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和鼓励者。

  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准备好充足的学*材料,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自觉、自由的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式学*。

  所以为了做一个好教师,一个能被学生认同的好教师真是太不容易了,首先要把教室布臵在教学环境中,这样学生才能进入专心的学*状态;在课堂上要建立民主与规范,既不能把课堂管死,又不能让课堂太活跃,影响了课堂纪律。但是课堂的学*行为规范必须要明确,要说到做到,然后还要对学生付出真诚的关爱,哪怕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不要去伤害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正在讨论的问题,可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判,而是以鼓励的表情、动作和语言,激发学生动脑思维,畅所欲言,尽可能让他们提出有个性的见解,或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示,产生新的见解。其间,教师只以普通一员参与讨论,或启发,或表扬讨论中有创见的学生。当学生的发散思维达到一定的程度,教师才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以求水到渠成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论性的精确评价容易给一些学生增添压力,甚至带来伤害,可采用模糊评价,给学生适当指点,建议。这样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励其不断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还应组织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在学生自评互评中给予点拨启迪,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激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民主评价能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经历成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发展创造性、独立性和自主性,提高评价自我和接受他人评价的能力,达到自我反馈、自我分析、自我校正、自我完善、主动发展的目的。

  接着要在课堂上确立合理的教学内容,教学应该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应该围绕着学生的发展而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着力于学生、着重于学生的发展。即“以学定教”、“以学施教”和“以学论教”,而不应该无视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自顾自的去讲,致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没有问题、没有怀疑、没有想象空间,进行“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40分钟都集中在教师的身上,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把具体任务交代下去,这样才能让学生自觉控制注意力。当然还要多创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对课堂上问题提出的处理要机智巧妙,比如:旁敲侧击法、目光暗示法、变换声调法、行为知道法、心照不宣法、小组长管理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教师借鉴。

  我们既要承认激励赏识教育的正面作用,也要承认它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惩戒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批评时在方式上要含蓄、委婉、注意语气,讲究“度”。我们教师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被学生认可、接受,那么就不会再有教不好的学生了。

  大家都知道,有效教学首先体现在有效备课上。

  第一备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关注“双基”目标,忽视其他目标的达成,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他们需要关心,更需要尊重,所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知识同样重要。但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关注学科本位目标,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生命成长的目标。

  第二备教材。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师要认真阅读教材,努力做到真正把握教材,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一是读懂教材,明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二研究教材,研究每个单元和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是吃透教材,把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为教师自己的学科认知结构。

  第三备学生。

  在实际的教学中,仅仅从自己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去设计教案,而忽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会出现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所以说只有关注学*起点,才能让课堂教学更有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课前调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

  二是抓准切入点,数学学*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经验基础之上;

  三是亲历过程,关注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其次有效教学还体现在有效指导上,书中引用维果茨基一句话“学生的学*是在教师有效指导下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行为注意者所认为的刺激。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远大志向的过程,深入地体会树立志向的情感历程。培养学生的理解、感悟、朗读和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在小组合作学*中开阔学*思路。

  4、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1、你知道哪些名人名言?

  2、教师多媒体出示*的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指名读。

  4、大家想知道*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他读书的目的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第25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理请线索。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课文。

  3、汇报: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概括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4、课文可分为几段?

  (三)、学*生字生词。

  1、教师板书要求学会的字和要求认识的字。

  2、学生自由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

  4、学生带着以下要求小组内合作学*生字:

  (1)、怎样读准要求学会的字的音?怎样记住要求学会的字的形?通过书中的生词和课外的词理解生字的意思。

  (2)怎样记住要求认识的字的音?

  5、汇报小组学*生字的成果,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汇报要求学会的字。

  (1)、租是*舌音,指导学生读准。“惩”是阳*,强调不要读成上声。

  (2)、引导学生用比较法记忆:租—祖振—晨嚷—囊

  (3)、通过组词练*,引导学生理解“帝国主义、租界地”的意思。

  (4)、“凡”的最后一笔是竖弯钩,“嚷”字右边分上、中、下三部分,这两个字教师边强调边范写,帮助学生正确记忆。

  汇报要求认识的字。

  (1)、指名读。

  (2)、开火车读。

  (四)、练*朗读课文。

  (五)、谈学*本节课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

  1、出示旧*东北的“外国租界地”图片。

  2、指名汇报课前查找的有关“外国租界地”和“帝国主义列强”的资料。

  3、师:12岁的少年看到外国租界地的灯红酒绿、看到*同胞任洋人欺侮,他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学*课文。

  (二)、学*第一部分,感受少年关心国家大事。

  1、自由读第一段,想一想少年时期的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指名回答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少年时期的主人公是一个爱问问题、好奇心强、关心国家大事、热爱祖国的孩子。

  3、分角色朗读第一段。

  (1)、伯父的话应该怎样读?

  (2)、指名分角色读,师生评议后再指名读。

  (三)、学*第二部分,感受少年胸怀祖国。

  1、过渡:租界地对于少年主人公来说是一个不解的谜团,他一定要弄个明白。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段,想一想“中华不振”的含义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3、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4、引导学生从描写租界地的街道的句子中体会帝国主义侵略者的为所欲为和*巡警的奴颜媚骨。引导学生从描写*妇女被欺侮的句子中体会*人任人宰割的悲惨境遇、体会侵略者的猖狂和*巡警的麻木不仁。

  5、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

  6、结合查找到的资料补充帝国主义列强是怎样侵略*的。

  7、作为*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8、指导朗读: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朗读这一段?(沉痛、悲伤)

  (四)、学*第三部分,感受少年的报国之心的坚定。

  1、过渡:看到这一切,少年陷入了深深地沉思之中,12岁的他在想什么呢?

  2、指名读,大家思考,主人公常常在想什么?

  3、汇报上面的问题。

  4、在沉思中树立了远大的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5、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不同?

  6、指导朗读所说的两句话。让学生说说用怎样的语气来读,为什么从而体会志向的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

  (五)、拓展总结,升华情感。

  1、读最后一段。

  2、知道*为中华的振兴做了哪些贡献吗?学生结合查找到的有关*为中华的振兴所做的贡献的材料汇报交流。

  3、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4、谈一谈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课程资源开发

  1、将旧*东北“外国租界地”图片、*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外国租界地”、*人民惨遭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为振兴中华所做的贡献的资料及名人名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少年*立志的原因,学生能抓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揣摩人物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展开想象、对比句子、情感渲染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阅读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难点:了解当时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立志的原因。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整体感知

  1.激情导入

  2.齐读课题

  3.通读全文,思考:*为什么立下这样的誓言?

  4.总结板书:中华不振

  二、精读课文

  (一)小组合作学*自学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里感受到中华不振的?

  2.把相关语句画出来

  3.在学*小组里面交流

  (二)研读课文

  1.探究学*1-8段(学生找到哪里,老师相机处理)

  a、品读词句,初步感受中华不振。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通过哭诉着、得意扬扬的对比描写体会中华不振。

  ●从洋人欺侮*人后趾高气扬的神情中感受到了中华不振。

  ●从当时妇女的穿着“衣衫褴褛”体会*当时的落后、人民生活的困难,体会中华不振。

  一问才知道,这个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指望*的巡警局能给他撑腰,惩处这个洋人。谁知*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

  ●通过“不但不…反而…”这组词语体会*巡警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对*人的生命漠不关心,感受中华不振。

  ●体会这是在*的地盘上,国人当时根本得不到最起码的公道,没有地方说理、没有地方申诉,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从“紧握着”这个词语体会国人敢怒不敢言。只能把愤怒压抑在心中,想象他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从“只能”、“谁又敢怎么样呢?”看出在*的土地上,*人都没有能力去反抗,也不敢反抗,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以便感受中华不振。

  围观的*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围观的*人都紧握着拳头。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都不敢怎么样,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

  ●通过对比句子体会反问句的语气更为强烈,进一步体会国人的无奈和懦弱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背着大伯,约了一个要好的同学闯进了租借。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数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这段话主要让孩子体会“闯进”,在*人自己的地盘还要闯进来,说明这也是中华不振,这段话略处理。

  (老师相机处理回勾1—6段)

  导语:其实当*刚到这里的时候伯父就告诉他没处说理去呀,同学们现在你们能体会到伯父当时的心情了吗?进入角色体会着读读当时他们的对话,想一想应该怎么来读。

  伯父指着一片繁华、热闹的地方,对他说:“没事可不要到那个地方去呀!”

  “为什么?”*不解地问。

  伯父对他说:“那是外国租界地,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说理去!”

  “那又是为什么呢?”*打破沙锅问到底。

  “为什么?中华不振啊!”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抓住“打破沙锅问到底”体会*对此事的关注,读出语气来就可以。

  b、整合前面,进一步感受中华不振

  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所以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

  c、通过资料补充升华学生情感,深入感受中华不振。

  2、导读9—15段,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

  a.思考问题:从租界地回来以后*他在想些什么呢?

  b.导读课文9—15段,思考:你从这个呼声听出了什么?(*的远大理想)

  c.重点体会:

  *站了起来,清晰而又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三、课外拓展

  1、教师小结。

  2、作业布置:

  ●课下读关于*的故事。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想想为什么而读书?

  板书设计: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中华不振啊!

  编辑短评:本课重点突出“中华不振”的体会,逐层深入,由词句──内容整合──资料补充,为体会*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作了很好的铺垫(王贺玲)。

尊敬的评委老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共五部分。

  一、说教材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七册第七组第1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少年*耳闻目睹*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

  教材编者的意图是:

  1.让学生了解少年*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

  2.引导学生继续学*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所述的教材特点和编者意图,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帝国主义、伯父、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其中,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立志的原因,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三、说教法

  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加上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先写12岁的*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这使他疑惑不解;接着写*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人都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然后写在修身课上,*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明了自己的心迹: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最后写*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远大志向。

  对于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阅读能力的四年级的孩子来说,内容不算太难,又有课前孩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的生*搜集相关资料,为深入理解课**准备。

  因此,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读中自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四、说学法

  课标说:“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我引导学生采用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象、写一写的学*方式,感受少年*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课文的第一部分,可以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读*与伯父的对话时,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第二部分,*亲眼见到*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

  第三部分,引导联系全文体会*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的内心世界。

  另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课。

  1.以谈论自己成长中的故事为题,引入少年*的成长故事,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指导学生学*课题中的“崛”字。

  通过查字典理解“崛起”及“崛”的意思,指导书写“崛”字。

  (二)检查预*。

  1.检查生字词。

  出示两组词语:

  帝国主义、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得意扬扬

  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

  读后让学生辨别两组词语的不同。

  由“振兴中华”引入课题,思考:是什么原因让少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精读课文,感受少年*博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

  共四个部分来教学——

  1.课文的第一部分,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如,在读*与伯父的对话时,“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体会*对这些事情的关注;“为什么*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的土地吗……”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体现出*在疑惑中不断地追问和思考。

  2 .第二部分,*亲眼见到*人在租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这是他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远大志向的直接导火索,这件事不但使他真正体会到了“中华不振”的含义,而且引发了他更深入的思考,逐渐明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课文中的情景。如,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再让学生谈一谈作为*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资料,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体会*当时的心理感受。

  3 .第三部分,引导学生联系全文体会*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同学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到“*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可以体会到*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在此之前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了远大志向,他的志向异常坚定,以后也不会有丝毫动摇。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同学们常常看到*一个人在沉思”一句,结合*看到“中华不振”的现实和他在修身课上铿锵有力的话语等内容,推想一下*一个人在沉思什么,让学生谈一谈或写一写自己感受到的少年*的内心世界。

  4.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思考*读书的目的与其他同学读书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为明理、为做官、为挣钱、为吃饭而读书,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则是把个人的学*与民族的振兴联系起来。在这样的对比中,使学生感受到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抱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让学生谈谈课文哪些部分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畅谈自己读文后的感受;可以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在相互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情感;还应引导学生认真阅读“阅读链接”中的文字,如果学生不理解部分诗句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一些讲解。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6个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的远大理想。

  教学流程:

  本文的切入点:*为什么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一、出示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齐读课题,解题:崛起是兴起的意思。之,的。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清晰而坚定读课题,用铿锵有力的语气再读。

  二、检查预*,理清思路。(初读)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对课文进行了预*,首先我们来交流一下你的收获。

  1、出示词语,自读词语:帝国主义,风和日丽,耀武扬威,铿锵有力,得意扬扬,振兴中华,惩处,吵嚷,巡警。

  请同学来读一读。

  有哪些字的读音或字形你想提醒大家注意。重点解决前面知识点中需要强调的生字词。

  提出你不理解的词语共同探讨或谈自己理解到的词语。

  2、交流自己收集到20世纪初*的社会现况和*的生*。

  3、通过预*,你知道课文写了哪几件事?(学生交流)

  第一件事是*回到家乡和伯父的对话

  第二件事:少年*看到一系列不公*的事,*人在租界受洋人的欺负。

  第三件事:立志

  4、切入点:*为什么要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设计目的: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的生*了解比较少,所以课前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个环节交流展示,为深入理解课**准备。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时,把握课文的思路,知道文章写了哪几件事。对字词的检查,目的就是为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三、精读课文,了解立志原因(议读)

  1、在课文当中,有一个词语和中华崛起的意思正好相反,请同学们到课文中去找一找。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划一划,写一写。一会儿,挑你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读给大家听。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课堂,相机指导。

  3、交流读中华不振的感受

  指名汇报朗读。说说你从哪儿看出中华不振?

  可能感悟到的几个方面:

  从伯父的话语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一连串问题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租界里却看不见一个*老百姓的影子中看出中华不振。

  从妇女的哭诉声里看出中华不振。

  从洋人趾高气扬、得意扬扬的神情中看出中华不振。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5)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后感 (菁华5篇)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而不是机械学*)有意义学*的条件:学*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的心向;学*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就是具备学*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的价值,有学*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中的挑战。学*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一、理解

  “理解“既有“横切面”上的解释、阐明、应用、洞察、神入、自知六个侧面,又在“纵切面”上分:需要熟悉的知识、需要掌握和完成的重要内容、大概念和核心人物三个层面。我从来没有这么深刻的理解过什么是“理解“,一个理解真的将我们现在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深度学*、核心素养诠释了出来,而且为行动指明了方向。

  其实我也在反思一个现象,在我们的学生中间,及时是所谓的“好学生”也并不总能深刻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尽管他们在传统评价方式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伪学*”的疾病蔓延:忘记了,不知道自己已经误解了,以及不会运用所学知识,书中称之为健忘、癔想和呆滞。而老师们展示了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繁琐辛苦,积劳成疾。最终导致师生双方面对压力都在埋怨,心理压力很大,不快乐,幸福感低。

  二、逆向

  “逆向“是指确定目标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的制定。这就有别于常态教学的思维:教—学—评。而是学—评—教。我们需要把学生想象为我们的主要客户,设计课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升学*效果。我们要区分“我愿意教什么”和“学生需要学什么”,“有趣的学*”和“有效的学*”。因此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从学*结果开始的逆向思考。UbD:逆向设计三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我把他定义为学*目标),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我觉得应该包含表现性和测评基础性),3。设计学*体验和教学(即学*活动和教学活动)。

  三、实践智慧

  “实践智慧“本书字里行间充满了”以学*者为中心“的思维和讲解方式,案例、模板、评价工具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正本书就是在贯穿”理解“的设计,能够帮助学*者很快的理解注重的思想,并且明确方向和操作办法,以及达成的效果。

  其中关于“大概念”核心目标的解释,它不只是因为所包含的知识范围“大”,它必须具备教学的能力:使学*者明白需要提前掌握哪些内容;大概念有助于使新的、不熟悉的概念开起来更熟悉。因此,大概念不只是另一个事实或者一个模糊的抽象概念,而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大概念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在该领域中引发新的知识,同时有助于初学者学*。

  这里让我有深入的理解核心问题和基本问题,问题的提出的价值,需要探究和开放性的思维,回答问题,而不是脱口而出一个答案。中山区正在广泛开展问题化学*实践研究,其中要建构知识和问题系统,通过系列的问题来引发持续的学*行为。但是如果我们都不清楚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每个问题与核心问题的'联系,处于问题系统的什么位置,那很难做好事情。书中不但提出了大概念、核心问题,还高度重视基本问题,指出它必须包含看六个指标:能引起对核心内容的相关探究;激发更多问题的深度思考;考虑其他不同观点;持续反思;与前知识和背景有意义联系;迁移到其他情境。而关于“技能”作为三维目标中的重要一个目标,它能够成为基本问题必须在真正挑战背景中被问及的问题。技巧是手段,不是目的;目标是流畅、灵活、有效的表现。需要老师做出选择,当面对复杂的行为挑战时,指导何时使用何种技能,如何使用及为什么使用这种技能。例如“这是什么模式,你是怎么知道的”是所有数学思想和问题解决得核心。使用基本问题的数量书中也给出了建议,2——5个,少即是多。

  关于“理解”这个复杂、易混淆的目标,书中也进行了各个侧面,不同角度的剖析。指出理解的核心是表现性能力,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的和有效的一个用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的运用知识和技能。理解意味着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同时也认为“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因为我们要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学到更多的知识,远比从教师哪里学到的多。布鲁纳提出迁移的重要性,灌输式教学从长期来讲是不经济的,一是很难使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和日后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二是学*毫无智力成就的快感。三是没有互相关联的结构基础上获得的知识非常容易被遗忘。书中还提到教师要充分认识“误解”的价值,误解也需要学生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迁移知识的能力,它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错误,它意味着一种尝试性的、看似有道理但是并不成功的知识迁移。

  随后书中介绍了有效的评估,评估和测评的意义不同,要比测评更广泛,包含表现性和单纯评价性。文中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就是有效评估不是一张快照,更像是收集了纪念品和图片的剪贴簿。有效评估这不会紧紧在教学结束时一考了之,而会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方法和形式收集大量数据。那么当我们计划要收集关于“理解”的证据时。可以用“对理解的非正式检查——观察与对话——随堂检测与考试——问答题——表现性任务”的评估方法,还给出了关于理解的6个内涵的不同评估标准和方法。

  而关于最佳学*设计书中给出了相关特点的表述:有清晰的表现目标;动手操作;有趣的;真实世界应用;反复试验机会;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预留时间;方法分组任务多样性;安全;教师的角色是协调者或教练;沉浸体验;全局观念。

  而关于理解的教,理解永远不能通过“灌输”实现,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设计正确的体验,还扮演了三个彼此不相关的角色:设计师、学生作品的评估者、个人效能的研究者,这是逆向设计的关键所在。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既然教师有三个教学角色,那么,哪些角色适合追求理解的教学?”它取决于我们特定的目标、我们的风格、我们的孩子以及一些具体的情况。书中举了一个例子让我豁然开朗,如果开车迷路,我希望有人直接告诉我如何直接到达街道,而学*烹饪,那就完全不同。好的教学构想必须考虑目标、学*者特征和具体情境。

  书中也考虑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要求我们谨防*惯和舒适引发的自我欺骗。这一点真的是太重要了,在一个岗位上从事久了,形成了一些经验和成果,往往就会固步自封,自我欣赏,并用*惯的行为和思维做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在选择教学方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学*时需要什么?而不只是考虑怎样教才舒服。我们该讲多少,让学*者“做”多少?应该“讲掉”多少,帮助学*者“揭示”多少?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比例很可能时你不*惯的。

  喜欢讲课的老师讲得太多,不喜欢讲课的老师讲的太少。

  热衷于模棱两可风格的老师会使讨论处现不必要的混乱,目的性强和任务导向的老师,经常在研讨上干预太多,并阻断富有成效的探究。

  喜欢辅导的老师有时会给予太多的训练而忽视了知识的迁移,喜欢整体布局的老师往往不能很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技能和能力。

  追求理解的教学向教师*惯的、舒适的教学方式提出挑战,要根据需要,经常性的使用所有三种类型的教学方式。因此任何建议都是基于“如果……那么……”的条件语句。

  如果单元的目标时发展主要技能,那么个别化辅导是关键。(但要记住,促进对大概念策略的理解将是智慧的开展个别化辅导的关键。)

  如果学*目标时理解一个违反直觉的观点,那么就需要大量的精心设计的促进探究的体验,及时我们会因花费大量时间而不安。

  面向学*体验之后的巩固学*,讲授教学法可能时最有效的。

  总之,选择哪种教学方法,选择哪个使用时机,都要根据预期表现所需要的特定学*类型来选择。也就是对于一个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深刻理解,学会迁移,用了,会用,和用好的区别,也就是一名普通教师和一名专家型教师的区别。

  好的教学设计的表现:清晰的表现性目标;亲自实践;聚焦有趣且重要的观点;真实世界的应用;强大的反馈系统;个性化的方法;清晰的模型和建模;反馈的时间;方法分组任务的多样性;安全;与引导者或教练相似的教师角色;沉浸式体验;学*内容的整体和部分之间转换,明确任务蓝图。

  这些好的“教学设计”与好的“学*设计”的特点是一一对应,互相作证的。教学工作就是对值得学生学*的内容进行优化,而不是不顾结果的“灌输”教材内容,也不是为了应试而教。逆向设计(而不是教材内容安排)——从内容到绩效标准(以及隐含的评估内容)——是履行教学义务的最好方式。好的教师需要像“教练”一样,更加关注让学*者可以自我表现这一最终目标,也会因为“理解”的教,而拥有智慧幸福的职业生涯。学生会因为“理解”实现有意义的学*,对生活更加充满兴趣和热情,更愿意为精彩表现而克服困难,甘愿枯燥艰苦的训练,以完成最终的学*目标。实现理解的教学设计对师生的终身发展,都是一件幸福的、且有意义的事情。

  今年寒假里我们全体教师统一阅读了《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边的许多章节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

  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基础,如果我们的教学设计华而不实,不切实际,照抄照搬或者只是应付检查,那我们的课堂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青州云门书院的校训是“养正求真”,即养正气求真理,这是做教育的追求。我想我们的教学设计何尝不需要“养正求真”呢?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从理论到实践给了我们许多指导,为我们点亮了明灯。

  基于标准让教学“回家”

  本书第三章《明确目标》提到了“标准制定”和“解析标准”等问题。我想我们的教学在“标准制定”这方面不需要太费脑筋,因为我们有《课程标准》,只要我们的课堂严格按照标准来设计就不会有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存在了。基于课程标准让教学“回家”,就要思考“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的问题。拿我们的语文课来说,我们有阶段性的目标——每个年段在识字写字、阅读、*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达成什么样的标准,在《课标》上写得很清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贯彻和执行力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好好研读标准,严格执行标准。

  有的人可能认为“解析标准”是有一定难度的。的确对标准的解读非常容易出现偏差,要么拔高了要求,要么降低了要求。达不到目标的要求显然是不行的。同样我们一定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拔高要求,把目标制定的过高,的确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往往是以挫伤孩子们的积极性为代价的。

  还是拿语文来讲,要想把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制定准确,在“解析标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看明白单元导语,融会贯通课后题要求和梳理好交流*台中的知识点,把握好这些,对于我们“解析标准”是大有帮助的,这样才会让我们的教学“回家”。

  “好的教学设计是改出来的”

  本书第十一章《设计过程》中谈到“修订已有设计”和“调整”等内容。我们语文*作教学有句俗话叫做“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其实,好的教学设计也是改出来的。

  我们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标准的设计,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元素还要充分考虑——那就是学情。

  只有充分研究学生,把握好学情,进行了行为研究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能被“理解”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要不断的修正和调整我们的教学设计,这就要求我们做好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反思”和“复备”等环节。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抓住本册的核心教学内容,还要兼顾以往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到位,把能力练到家,循序渐进,建构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在知识学*和能力提升上,尽量不产生严重错位或缺位。比如,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默读,还只会出声读,这就没有达到相应要求,需要进行补课。如书中“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困境”提到的问题和现象一样,我们的教学设计只有基于真实的教学环境才真正被“理解”,这就需要我们针对实际的学情对教学设计的调整、修改。

  眼中要有“森林”

  本书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宏观设计》,有“围绕表现性任务制定课程框架”“从任务到量规”等内容。这一章节从宏观的角度,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让教学设计能够被理解。

  建一所房子需要先设计一个框架,做一件事需要一个先后计划。同样,我们的教学设计也需要有个整体架构。我们*时在做教学设计时容易犯一个“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这个错误青年教师更突出——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往往是“这个资源很好,我可以拿来做导语”“这样表达很新颖,我可以用作环节过渡”……这就是“点”上的关注,而非“面”上的关照。我们在做教学设计时,首先要有“架构”意识。有了这个大的框架才能一点点儿的添砖加瓦,让教学设计的大厦既牢固又美观。如,我们的古诗教学,第一步从题目和作者入手,第二步把古诗读正确,读出停顿,第三步理解意思,体会情感,第四步补充资料,拓展延伸,我们的脑海中有了这样的整体架构,才能让教学设计条理有层次,不至于犯“丢了西瓜保芝麻”的错误。

  本书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好好读一读的地方,如“逆向设计”、“设计学*”等,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和设计启示。

  本书最后一章写道“行动胜于空谈”。“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设计也要“养正求真”,那就行动起来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颁布,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不断完善。需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提炼各学科的大概念,挖掘各学科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可能和应该做出的贡献。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要进行理解性的学*,而不是机械学*)有意义学*的条件:学*材料的逻辑意义;有意义学*的心向;学*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我理解的有意义的学*就是具备学*动机和心理准备,通过学*材料等辅助手段,实现知识建构的理解性学*。这里有这样几个关键词:

  动机和心理,即学生明确学*的价值,有学*愿望,有心理准备面对学*中的挑战。学*和辅助,这里的辅助包括学*材料(主要指教材),还有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建构和理解,即问题意识,良好思维,建构系统,善用方法,迁移应用。

  书中提到了当前教学设计的两大误区:“聚焦活动的教学”和“聚焦灌输的教学”,这个总结让我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课程改革发展到现在,课堂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些理念虽然受到冲击,依然深深困扰着教师。我所观察的主学科教师总是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盲目灌输,忽视了理解和设计。小学科教师往往承担了“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他们花样翻新的搞着课堂活动,快乐的课堂,低效的学*,忘记了初心和目标。

  这本书恰恰针对于这两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进行理念引领,过程分析,操作步骤,模式引领,体系建构,其中还运用了许多真实的案例和生动的故事,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观点,传递的思想。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读书心得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教学读书心得 (菁华5篇)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一本关于"如何确立课堂教学新理念,如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水*"的书,书名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读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一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停滞不前,我感到我有时的课堂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我困惑,我苦苦思索。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体会到专家引领的那份顿悟,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体会到名师的指点迷津。一堂小学英语课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定义为热热闹闹的师生活动或满堂灌的教师一个人的口语独角戏。众多专家学者明确指出,*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对一门外语的学*,而不是作为第二语言的简单*得。因此,采用直接法和认知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最为恰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堂课中的经典活动项目,沉淀出他们自身的英语知识和学*能力。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课后的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有效,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一、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 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尽管一些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多方努力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风格和学*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3、 学生对课堂所需材料的准备。这部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知识链接的准备。比如我们要在新课上将11-15,那么对1-10的复*和对how many 的回顾就非常必要,这一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新课的开始时通过Warm-up来完成。另一部份是对新课所需学具的准备,如照片,词卡,学生卡片,小组活动的实物等,有些与学生个人情况相关的学具或大量实物教师很难靠自身能力短期准备完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新课前准备完成,这样就可节省课上制作的时间,也可让学生对新知有个初步的了解。

  我校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也有一定的语言感知基础,但由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知识结构安排和培养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现有知识还不够系统,因此,课前或新课之初对已有知识的梳理更能发挥其作用,利于新课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二、 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必须用正常语速,用外语提问只说一遍的好*惯,以保持明快的节奏感。

  1、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贴*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计 "Menu" 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食物的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2、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文具的词汇时,我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再如在学*"At the zoo"话题时,我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然而,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My 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分别在家里draw一些服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图片,结果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制作"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师匆匆忙忙让学生用做好的"clothes pictures "开展clothes shop,进行对话练*。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3、 运用手势唤醒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语言学*与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对语言的充分理解密不可分。强烈的学*动机、充足的学*自信、坚定的学*意志以及大胆的实践精神能加快学生对输入语言的吸收和内化,提高课堂效率。有时,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手势,就能一起学生的注意,是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情景及生活经验来理解内化来自老师的语言知识,形成语言理解能力。

  4、 简笔画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简笔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简笔画的特点是:构图简洁,画法简单,随用随画,使用方便。其作用在于有效运用简练的绘画语言,帮助学生理解事物的概念,辨析词义,操练句型和掌握课文内容等,起到化难为易,激发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

  5、 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英语课具备了很多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英语学*元素,如色彩、动画及音响等。教师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合理的课堂环境,解决重难点,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英语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既要发挥其容量大、节奏快和感染力强的优势,又要摆正其在英语教学中的位置,做到适时、适度、适量很重要。

  三、 课后的及时多样的巩固练*作业

  虽然小学生对英语学*较为感兴趣,但由于课业及家庭等多方面原因,学生课外用于英语学*的时间很难得到保障,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巩固的过程必不可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给他们设计丰富多样有能够起到有效作用调动其积极性的课后作业形式。

  1、 基础型作业。给学生布置与所学知识相对应的听读写作业。如:听课文磁带,熟读课文,练*单词书写等传统作业,对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很重要,是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要适量。

  2、 说一说,演一演。根据所学的单词和句型,让学生结组进行对话的创编活动,在课堂中进行展示,小组中进行交流,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角色,确定内容,既考虑了学生的差异,有可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画一画,做一做。小学英语所涉及的单词多是实物单词,尤其是低中年级的单词,大都有其具体的形状颜色等外部特征,而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大多对绘画很感兴趣,五颜六色的彩笔对他们有着无限的诱惑。一次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单词巩固作业,设计成绘画型作业,如单词卡片的制作,同类单词一览表等。

  4、 收集型作业。让学生根据要讲的知识或是刚刚讲完的知识,收集有关方面的背景、文化、图片,实物、语音等相关材料,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深刻透彻的了解。即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又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了解掌握。

  5、 录制磁带,观看相关英语栏目等。

  四、 教师自我的管理

  教师也要多学*,多读书,了解各种学*与教育理论。了解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动力,学*动力的挖掘是有效教学开展的关键所在,而教师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有效的教学手段是挖掘学*动力的工具。其实,"有效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实际上也有助于每一位老师更好地发展。这两点并不是对立的,它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家的智慧--"教学相长"。归根结底,这是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创造。

  五、 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

  有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绝不能闭关自守、满足于现有的成绩而寸步不前,要多接触名师,学*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一书,本人受益颇深,其中有关教学媒体那一节,印象非常深刻。教学媒体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给他们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的学*兴趣增强了,学*变得主动起来。运用教学媒体,可以从各个渠道,,大大的提高教学效率。教学媒体不仅给教学过程增添了色彩,更为学*效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小学教育教学理论》用较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我们教师提供一本具有全面性、启示性、解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用书。有关教与学的理念部分是更为具体、更具可操作性的教育理念,对指导我们教师开展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一、教学理念需要终身学*

  读了《小学教育教学理论》,使我体会到作为个体的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作为教师必须把教育看作是贯穿与人的整个一生持续不断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新的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地更新,与时代同步。教育必须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使其形式灵活多样,促进社会学*化、学*社会化。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实践;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创造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理念需要不断实践

  没有获得实践的教育理念不过是教育的理想。要使理想变成现实,就要把教育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去,由实践来检验教育理念的可行性,并在实践中提炼出适合教学的教育理念。正如顾明远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成功的教师,首先是一个善于不断自我更新观念的学*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育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应该努力学*、实践,做一个教育改革的身体力行者。

  现代的素质教育观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课堂教学中也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学生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教学媒体的选择也应遵循这一点,不同的学生应该拥有属于他们的最适合的媒体。作为一个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我觉得自己特别有体会,记得在以前当学生的时候,那时候的老师上立体几何,每讲到一个概念、定理,数学老师总会提到木匠师傅,但没有具体的操作,……,从有些同学困惑的表情中,更从他们课后的埋怨中我能体会到,无论老师说得如何生动,总不如把现实的工具拿进课堂来得具体、形象、生动。那时我就在想,要是以后我做了一名教师,我会把木匠工具搬进课堂,让空间想象力贫乏的学生在实物的演示下,静与动的实践过程中豁然开朗。

  现在我已经踏上了教师的岗位,在课堂上对曾经我们视之为神话的木匠却只字不提,更不用说搬工具了,这就是选择教学媒体的可能性和针对性。通过制作各种模型和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便成了我的奋斗目标。板书和投影也是教学媒体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板书和投影,把教学内容一一呈现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与体会。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已经有X年了,在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实践语文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已经成为我教学工作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不断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有效途径。其中,《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对我意义非凡。

  初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它里面所记录的新颖教学方法所吸引。这本书是特级教师张敏华所著,书中所涉及的研究范围非常全面,全书共分为思维导图与语文观念、思维导图与教学策略、思维导图与教材解读、思维导图与课例评说和我与思维导图的故事五个部分,几乎涵盖了小学三个学段的语文教学,包涵了小学语文的常见课例,既包括一定的学理知识,也有操作性强的实践指导,对于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我更多的是关注思维导图的应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都有哪些思维导图的类型思维导图以及具体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等。当时,书还没有学深学透,我就迫不及待地想要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应用了。并且,通过读书我了解到,思维导图的使用时机分别是在课前使用,预*新知;课中使用,学*新知;课后使用,复*知识。于是,我就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了初步的构想,我的想法是先在课前预*时应用思维导图,就这样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了第一次应用思维导图的尝试。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们对于思维导图比较陌生,不懂得怎么使用,而我也是第一次尝试,所以就自己跟着学生一起学着画,先介绍最简单的鱼骨图给他们,接着找关键词。慢慢的,当我们多练*几次后,就初步掌握了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学生们对思维导图的使用也很有兴趣。并且,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较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思维导图建立单元教学的整体观,通过整体的感知,提高学生的学*效率。

  虽然第一次对于思维导图的学*和尝试还算比较成功,自己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但是*期当我再次阅读《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之前的阅读也只是浅尝辄止的,对于书中的精髓还是没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于是,我原原本本地再次细读这本书,深深感受到了思维导图给我的教学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思维导图真的能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鲜的血液。可以说,这本书真的已经走在了语文教育的前沿,书中所体现的教学理念和列举的教学方法为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比如,在书中第二部分内容中,作者从识字、句子、语段、篇章、*作、口语交际以及复*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每一章的第一节陈述了各个教学内容的“学理分析”,展示了非常多的导图实例,图文并茂,可读性强。在识字教学中,从“图解汉字类型”“图解字音”“图解字形”“图解字义”“图解识字巩固法”等列举了大量导图实例,大大降低了识字难度,解决了识字教学枯燥无味的问题,又增加了识字教学的思维含量,可谓一举多得。在句子教学中,通过“图”显成分——明确句子的完整;“图”现语序——正视句子规范;“图”释句中关系;“图”示句间关系;“图”助积累;“图”促仿写……思维导图与句子教学的有机结合,让句子教学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并且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发展。

  基于此次阅读和学*,我想我还会继续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且不仅仅是在语文预*阶段,而是在语文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都进行应用。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如果能有效、科学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一定能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并且,思维导图非常受学生欢迎,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增强学生学*的主动性,更能让学生们喜欢上学*、学会学*。

  《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兴趣。那怎样提高小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呢?在*时的课堂上我也尝试过很多方法,我觉得还是游戏教学法最受小学生欢迎。但是每次在课堂上玩游戏翻来覆去都是那几个,随着学生年龄增大,他们玩起来也是兴趣怏怏。于是我开始搜集有关游戏教学的资料。在一次培训会上我偶然得知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鲁子问教授写过一系列关于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著作,其中一本《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理论与实践》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趁着假期拜读了这本书。

  在本书中,鲁教授简要说明了游戏教学的基本理论,从“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基本生活形态”这一观点出发,提出“游戏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基本教学活动”。随后,说明了小学英语英语游戏教学的原则与实践问题,并提出了游戏教学应该遵循真实语用原则,强调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游戏的语言运用要求。最后,鲁教授设计,整理了约两百多个游戏和几十个示例,以及一百多个歌谣。这些游戏,歌谣等简单明了,容易操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将知识点都贯穿其中,真可谓做到了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我觉得鲁教授有一点说得好,游戏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但是游戏不等于教育,更不是教育的全部。所以我们老师要正确看待游戏教学。游戏教学深受同学们喜爱,固然可取,但是我们还是不要走入游戏教学误区,不要一味地觉得上英语课就是玩游戏。游戏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法,游戏之于教学的重要作用在于提高实现教学目标的效率。因为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实现教学目标,才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一本关于"如何确立课堂教学新理念,如何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艺术水*"的书,书名是《小学英语有效教学》。读完《小学英语有效教学》一书,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的停滞不前,我感到我有时的课堂是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的。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有效?我困惑,我苦苦思索。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体会到专家引领的那份顿悟,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体会到名师的指点迷津。一堂小学英语课不再是简简单单的定义为热热闹闹的师生活动或满堂灌的教师一个人的口语独角戏。众多专家学者明确指出,*的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对一门外语的学*,而不是作为第二语言的简单*得。因此,采用直接法和认知法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使其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发挥最为恰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一堂课中的经典活动项目,沉淀出他们自身的英语知识和学*能力。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有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中、课后的反思中及长期的关注中。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有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有效,才能算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一、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 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 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尽管一些专家和有关工作人员在多方努力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风格和学*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3、 学生对课堂所需材料的准备。这部分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相关知识链接的准备。比如我们要在新课上将11-15,那么对1-10的复*和对how many 的回顾就非常必要,这一步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在新课的开始时通过Warm-up来完成。另一部份是对新课所需学具的准备,如照片,词卡,学生卡片,小组活动的实物等,有些与学生个人情况相关的学具或大量实物教师很难靠自身能力短期准备完成,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新课前准备完成,这样就可节省课上制作的时间,也可让学生对新知有个初步的了解。

  我校的学生,对英语学科应该说还是有很大兴趣的,也有一定的语言感知基础,但由于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知识结构安排和培养理念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所以他们的现有知识还不够系统,因此,课前或新课之初对已有知识的梳理更能发挥其作用,利于新课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二、 要进行有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

  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在课堂上老师与学生都必须用正常语速,用外语提问只说一遍的好*惯,以保持明快的节奏感。

  1、课堂教学活动目标要明确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贴*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学内容时,可以设计 "Menu" 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练*食物的单词rice, fish, beef, soup, noodles, vegetable, juice, bread, milk, chicken, hot dog, hamburger和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 please? 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是有效的教学活动。

  2、情境创设要真实便于操作,合理分配时间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教学中主要有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的教学情境,借助动作(活动)创设的教学情境,表演,借助语言创设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学*文具的词汇时,我利用pen, pencil, pencil-case, eraser, ruler, crayon等实物或图片进行猜谜游戏,让学生猜书包中的物品;再如在学*"At the zoo"话题时,我设计了带学生参观动物园的情景,让学生口头描述他们所熟悉的动物如elephant, cat, dog, monkey, bear, tiger的特征, 并能说I like monkey。这些情境的创设都有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预期的学*目标,教学活动目标明确。

  然而,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情境的创设,用大量的时间和语言创设情境。如,有位教师在教授"My clothes"的内容时,设计了开服装店,买服装的活动。教师可以课前安排学生分四人小组分别在家里draw一些服picture带到课堂上开展活动。但是在授课时教师首先教学生用纸和彩笔在课堂上制作shirt, T-shirt, skirt, dress, trousers,sweater, jacket, vest, jeans, pants等图片,结果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制作"clothes pictures",最后教师匆匆忙忙让学生用做好的"clothes pictures "开展clothes shop,进行对话练*。整节课的教学时间安排非常不合理,教师用了过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的活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降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