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时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4、通过学*古诗教给学生学*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任务(出示学*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感情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了解诗句的意思。

  3、体会诗中所包含深刻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所包含的深刻哲理。

  2、背诵并默写古诗。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

  2、学会全面地看待问题。

  教具准备:

  写有练*题的幻灯片

  教学设计:

  一、 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 苏轼)

  1、 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 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 学*古诗

  1、 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的*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 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完成“学*任务”。

  学*任务: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b、在学*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岭

  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在*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 纟 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 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了

  (2)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 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 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5、 小结。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横 岭

  峰 侧

  各不同

  远*

  高低

  全面地、客观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

  学生能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及其作品;学生能结合注释理清诗歌资料,明白蕴含的哲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朗读体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掌握初步阅读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经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PPT滚动展示庐山风光,提问:“欣赏了浙西风景,你们感觉怎样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里山清水秀,云雾弥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那里的流泉飞瀑,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那里,也写下了千古名篇,我们一齐学*走进诗歌《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探究诗题,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题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生*资料,教师总结补充。(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读准音,体韵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都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同桌直接按互读,互相指正;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轻重音、快慢等;

  4、指明学生范读;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抓字眼,明诗意

  1、提问:这首诗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求:小组合作,学生根据注释,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在学*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齐解决,教师巡视,对个小组学*作必要指导。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一样”的意思

  明确:“横看”正面看,“岭”与“峰”的不一样,想象从远处看、*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色。

  3、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心境下看到庐山会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

  4、提问: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明确: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我身在这庐山之中。

  5、提问: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人为什么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面目。明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诵诗歌,悟诗理

  1、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描述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六、巩固小结,延伸认知

  教师放配乐朗诵全诗,学生总结自我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观书有感》所描绘的景象。

  4、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和美,领悟知识与实践的关系以及从读书中不断吸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时间:两课时

  题西林壁

  学*目标:

  1、激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2、培养学生探索诗意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认识事物的观念。

  课前准备:

  收集苏轼的生*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认识苏轼。

  (一)揭示课题。

  1、师: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艺术奇耙,它们有的格调清新, 有的意味深长,有的耐人寻味。

  2、师:古诗我们要怎样学*呢?(题目入手、读好诗歌、了解意思、体会意境)

  3、师:学古诗更重要的是要读出诗味,悟出意蕴来。

  4、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宋代诗人苏轼写的《题西林壁》。 (课件出示题目)

  5、生齐读题目

  (二)认识苏轼。

  1、师: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

  2、生根据搜集资料回答,教师点评,引导查阅资料的方法和内容:生*、朝代、出生地、贡献。

  3、课件出示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三)了解题意。

  1、师:知道题的意思吗?西林又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西林寺图片)

  2、师:题目中的关键词都知道了,能把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3、师:带着你们的理解再读题目。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自读古诗。

  1、师:可能有同学接触过这首诗,会读的同学想想怎样读得更好,不会读的试着把它读正确。

  2、生自由读

  (二)检查反馈。

  1、师:谁来试一试? 生个别读 男生读 女生读集体读

  2、师:有没有需要提醒一下的?读得正确流畅吗?相机纠正学生的读音

  3、师:我们一起来把整首诗读一读。

  (三)吟诵诗歌。

  1、师:会读诗歌还不够,我们还要读出诗歌的韵味来,现在再让我们有滋有味地读读诗歌。

  2、生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师并随时进行点评,相机范读

  (师: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读出了古诗的滋味了吗?)

  三、品味诗意,感悟哲理。

  (一)学*前两句诗。

  1、师:等我们理解了诗的意思,会读得更好。先让我们来看诗的前半部分,请你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只要说通了,说顺了,就可以了,不一定要逐字逐句地去扣。

  2、生自由练说

  3、师: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吗?生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引导

  4、师:你觉得岭和峰有什么不同吗?你能用词语形容一下岭和峰吗?(课件图片出示岭和峰的图片)

  5、师:远*高低是指什么呢?

  6、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师:你能说一说诗句的意思吗?(从正面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峭拔高峻的山峰,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显出各不相同的姿态。

  7、师: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看庐山的?

  8、师:庐山到底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亲眼看看?就让我们一同观看庐山的录象,注意观察庐山的姿态,相信我们对这两句诗的体会更深,看时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课件播放录象)

  9、师: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庐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危峰兀立、悬崖陡坡)

  10、师:为什么你们看到的庐山各不一样呢?(作者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

  11、师:如果同一座山呢,看到的会不会一样呢?(课件出示同一座山不同角度的图片)

  12、师:同一东西呢?能再举例子吗?(课件出示其他图片)

  13、师:就让我们带着理解再来读读这两句话。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二)学*后两句诗。

  1、师:现在让我们来看诗的后两句,一起读读这两句。

  生齐读,自由读

  2、师:在说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3、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4、师:你们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

  5、师:*时的说话、写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呢?我们还没有这样类似的词语、故事?(盲人摸象,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身当临绝顶,一览众山晓)

  6、师: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对事物、事情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这就是这首诗蕴含的道理,最后两句也因此成为千古佳句,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读最后两句——————生接读 。

  生个别读 配乐读

  (三)回归整首诗歌。

  1、师:当我们回过头来读这首诗时,相信我们的感受更加深刻了。

  2、师:现在我们都是诗人,身在美丽的庐山,想想诗人吟诵的样子,你也来吟诵一番。你可以怎样吟诵呢?(可以加上动作读)

  3、生自由练* (生边写边吟,边走边吟,边捋着胡子吟诵,背着手吟诵)

  4、师: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吟诵?生上台表演。

  5、生齐背古诗。

  四、古诗拓展,领悟特色。

  1、师:苏试笔下的题西林壁让我们领略了山的千姿百态,再让我们看看他游览庐山写的另一首诗,这首诗又向我们展示了庐山怎样的景观呢?(课件出示)

  高岩蔽(bì)①赤②日,

  深谷③来悲风④ 。

  擎⑤(bò)开青玉峡,

  飞出两白龙⑥ 。

  注释:

  ①蔽 (bì) :遮住

  ②赤:红色

  ③深谷:深深的峡谷

  ④悲风:呼啸的风

  ⑤擎(bò):同掰( b āi)

  ⑥两白龙:两条白色的瀑布,东瀑和西瀑

  2、师:请你根据我们刚才学*的方法来学学这首诗。

  3、生自由读后交流意思(课件瀑布图片)

  4、生吟诵诗歌,检查读的情况

  师:心情会怎样,是惊喜?是赞叹?是感慨?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个别读 集体读

  5、师:自由读读这两首,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有什么不同?(一个写景 一个先写景后哲理)

  6、苏轼游览庐山时被庐山秀色所陶醉,一气之下记下了五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五首中的最后一首。这些诗,有的是描绘庐山的一种景象,有的写出了自己的一种感觉。题西林壁是总结性的一首,也最耐人寻味——————生接读。

  7、正因为如此,九百多年过去了,这首诗还闪闪生辉,在文人的著述里,在游客的谈笑间,在学生的课堂里,有多少人在揣摩他,回味他。——————生接读,配乐读。

  五、课堂小结,延伸课外。

  师:这节课,我们用学古诗的方法,不仅读好了诗,理解了诗的意思,还体会了诗的意境。相信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当我们以后再来读这两首诗又将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观书有感

  一、复*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古诗。

  二、学*《观书有感》。

  1、按自学提纲自学古诗。

  出示投影片:

  自学提纲:

  (1)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鉴”“徘徊”“渠”“如许”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3)记下不懂的问题。

  2、交流自学情况。

  (1)、配乐范读。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

  重点:

  准确理解一些词语鉴:镜子。徘徊: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诗中指天光云影映在水塘中闪耀浮动。渠:它,指方塘。如许:如此。

  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

  边读边理解边想象。

  质疑————————解疑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1)看图,听录音,进一步感受诗的意境,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2)学生自由练读。(读中领悟:正像源源不断的活水使池塘变得如些清澈那样,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3)指名读。

  (4)练*背诵。

  三、学*本课生字。

  1、记忆字形;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聿”“鉴”“徘徊”这几个字的。

  2、正确书写:你认为哪个容易写错,给大家提示一下。

  3、练*书写。

  四、由学生推荐课外自学的古诗。

  1、分组互相交流收集的古诗。

  提示:先读读古诗,说说作者是谁。还可以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诗句和意思,最后和大家读一读。

  2、请二、三名同学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推荐古诗。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课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的*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完成“学*任务”。

  学*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b、在学*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时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 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了解诗人和写作背景。

  1. 复*《望庐山瀑布》,观赏庐山图片,引出本诗。

  2.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一):课文学*。了解本诗的作者和写作背景。

  二.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读诗题,解释题目的意思。

  2. 指明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 小组交流,借助注释解释古诗的意思。

  4. 学生汇报。

  三.质疑解疑,体会诗义。

  学生质疑。例: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作者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这景象是庐山的真面目吗?

  2. 作者要怎么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呢?

  3. 你从这句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4. 观察事物,如果只看一个方面,会有什么后果呢?学生阅读资料(二):明理篇(《盲人摸象的故事》《公鸡和猫头鹰的争论》《一次考试》《一则寓言的启示》)

  5. 学生交流阅读后的感受,深化观察事物要多角度、全面地观察的道理。

  6. 讨论:如果你能去庐山,你还会从哪些别的角度去观察?

  四.指导朗诵、背诵古诗。

  1. 推荐两种朗读方法:突出观察角度的词语和突出观察结果不同的词语的读法,学生练*。

  2. 配乐朗读。

  3. 背诵比赛。

  五. 拓展阅读,体会多角度观察事物的精彩,学*观察和写作的方法,

  1. 学生阅读阅读资料(三):佳作欣赏。

  2. 从观察和*作的角度谈谈阅读的收获。

  六.小练笔:我爱观察。(多角度地观察一样事物,写具体,写生动)

  七.总结。

  板书:

  题西林壁

  角度不同

  观察 多角度、全面

  结果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用自我的话或自我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五、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教学总结

  教学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选择适合自我的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学生的学*本事;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到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

  学生经过进取的思维和情感活动的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运用电教创设良好的情境,让诗中的画面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从而体会是人的感情,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4、通过学*古诗教给学生学*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5、明确学*任务,组织自学。

  师:在这堂课中我们要完成以下的学*任务(出示学*任务),请读一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完成学*任务?(激励学生)好,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完成前四项学*任务。如果遇到了难题可以向老师,同学求助。(合作学*)(课堂预计:自学过程中,学生在解释诗时会不知道如何下手;解决办法:讲学法,我们在解释古诗时,通常要使用拆分法,所谓拆分法,就是将一句诗分成若干个部分分别加以解释,然后将这些解释联系起来。同时你还必须联系整首诗的内容来解释,举例说明。)

  生自学,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出示相关资料(资料:苏轼个人情况。西林寺。)播放庐山风景。

  6、组织学生交流学*成果。

  师:你们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汇报。

  师:那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生提问,师组织互助解疑。

  7、巩固

  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的风光。我希望同学们边看就边想我们学的这首诗的内容,找一找片子中的峰、岭。

  生观看录像。

  师:在看过了美丽的庐山后,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判断一下黑板上的图形哪一个是山岭,哪一个是山峰,现在请同学来朗诵这首诗。(引发感情:在朗诵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一下庐山的面貌;成片的云雾遮挡着连绵起伏而又挺拔陡峭的庐山,庐山时隐时现,看到如此美丽的风景,你非常的高兴,于是就朗诵出这首广为流传的《题西林壁》)

  8、分析古诗结构,引导学生体会古诗所说的道理。

  师:看得出许多同学都想来朗诵,那就请同学们一起朗诵。但在朗诵这首诗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一般来说,古诗可分为两部分——所见和所感。同学们在朗诵时看看这首诗中哪一部分是写诗人看到的?哪一部分是写作者的.感受的。(学生朗诵时出示课件)(前两句是写诗人看到的,后两句写感受。)诗人向大家描述了他眼中的庐山,可是诗人眼中的庐山却有不同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对此诗人是怎样解释的?(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处于山中就看不清庐山的全貌呢?(提示:诗人站在庐山的正面,只能看到它的正面,而山是不是只有一个面呢?所以无论诗人从什么角度看庐山,都只能看到庐山的一个——部分)

  9、背诵

  师:下面请同学们背诵这首古诗。

  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

  师检查背诵情况

  10、总结

  师:这首诗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庐山也不相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观察事物时,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样子会不同。现在,我要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大家在听故事时要想一想故事中的人物错在那里。

  师讲故事《盲人摸象》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四位盲人他们错在那里?

  11、结束

  师:请大家对照学*任务自己检查一下是不是都完成了。(出示学*要求)生检查。诗人苏轼通过观赏庐山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了解一个事物就必须全面的进行观察,不能只看一面。其实,许多道理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学*中,希望同学们也做个有心人,从生活、学*中找道理,学道理。好吗?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高低/各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不同。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篇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本事目标

  学生能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人苏轼及其作品;学生能结合注释理清诗歌资料,明白蕴含的哲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朗读体悟,学生能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掌握初步阅读诗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经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工具(或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边播放音乐,边PPT滚动展示庐山风光,提问:“欣赏了浙西风景,你们感觉怎样样”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里山清水秀,云雾弥漫,到处都是鸟语花香,那里的流泉飞瀑,更是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佳句,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那里,也写下了千古名篇,我们一齐学*走进诗歌《题西林壁》!”

  二、解诗题,知作者

  1、探究诗题,请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题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了解作者,请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关于作者生*资料,教师总结补充。(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三、读准音,体韵味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都准字音,读得字正腔圆,教师巡视,并相机指导;

  2、同桌直接按互读,互相指正;

  3、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轻重音、快慢等;

  4、指明学生范读;

  5、全班齐读古诗。

  四、抓字眼,明诗意

  1、提问:这首诗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要求:小组合作,学生根据注释,试着解释诗句意思,在学*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齐解决,教师巡视,对个小组学*作必要指导。

  2、提问:引导学生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一样”的意思

  明确:“横看”正面看,“岭”与“峰”的不一样,想象从远处看、*处看、高处看、低处看还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景色。

  3、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在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心境下看到庐山会是怎样的景象。

  明确: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就会不一样。

  4、提问:说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意思。

  明确:我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我身在这庐山之中。

  5、提问: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人为什么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面目。明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五、诵诗歌,悟诗理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描述庐山

  (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

  六、巩固小结,延伸认知

  教师放配乐朗诵全诗,学生总结自我的收获。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书写“缘”,理解“题、横看、缘”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课前交流: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见过面吗?(生:没有)

  师:自我介绍。初次见面,要是以后同学们在街上碰到我,你们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师:为了避免大家忘记我,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含情脉脉地看我一分钟。(师从正面、侧面、反面各转一圈)

  师:现在不会认错了吧?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老师,现在让我也来认识认识你们吧!(生自我介绍)

  2、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你爬过哪些山?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3、(课件出示描写山的词语)现在我们来一个记忆力大考验,老师这里有一些描写山的词语,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词?(指名读、齐读一遍)

  4、交流学生记词情况。

  一、情景导入

  1、你对庐山有哪些了解?生介绍课前搜集的庐山的资料。

  2、想不想亲眼目睹庐山的风采,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刚才我们的庐山之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以其美丽壮观的景色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为庐山留下了一首首壮美的诗。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但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深,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3、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

  4、理解题目的意思:

  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5、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7、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生自由读。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4遍,前两遍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的停顿。

  (2)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3)师生合作读。读古诗不仅要读的准确,还要读的有节奏,要读的有板有眼。生读前四个字,师读后三个字。

  二、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但是仅仅会读还不行,还要会理解。同学们*时是怎样理解古诗的?

  生:交流理解方法。(查字典、结合诗后注释、查工具书、上网查资料等)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自读古诗,请同学们用你*时学*古诗的方法自学古诗。

  生自学,师巡回指导

  师:学好了吗?谁能说一说,通过自学古诗的前两句,你都知道了什么?

  师:(出示岭峰的图片)岭和峰有什么不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岭:连绵不断;峰:高耸入云、高高挺立)

  (生:作者还从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从“各”字看出都不一样。)

  师:你能想象一下作者从不同的角度会看到庐山怎样的景色?(师创设情境)

  (远:重峦叠嶂*: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遮天蔽日)

  师:怎样读出不一样的感觉?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自由练读(指名读前两句诗)

  师:为什么看到的庐山的景色不一样?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

  生: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示诗的后两句,指名读。在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是哪个字?(缘)

  指导书写,理解“缘、不识”的意思。(因为)

  谁读懂了这两句诗的意思?

  你能用上什么关联词吗?

  (生:我们之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这庐山之中)

  师:谁能反过来说一说?

  (生:因为我人在这座山中,所以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

  师:为什么诗人身在此山中反而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诗人站在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而非庐山的全貌;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

  师:谁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生举例)盲人摸象、下棋等。教师可结合具体的物品,如橘子、苹果等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看,结果不同。

  师:结合我们今天学得这首古诗让我们知道,要了解一个事物必须怎样做?

  生答:客观全面的了解事物。

  师:明白了这一道理后,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我们周围的同学呢?是看他的优点呢还是看缺点呢?

  生答:优缺点全面看。

  师:看待别人是这样,评价自己也是如此,谁愿意试着客观全面地评价一下自己?

  学生自由发言。

  让别的同学去评价他。

  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师:只有客观全面的看待自己和别人,才能取长补短,使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题西林壁》这首诗,前两句让我们感受到了庐山的雄奇壮观、千姿百态,后两句告诉我们“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呢?(喜爱)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读呢?(喜爱、赞美)下面我们就再一次齐声朗诵这首古诗

  师生齐诵。

  三、古诗赏析

  师:描写庐山美景的古诗很多,我从网上查阅到自东晋以来,歌咏庐山的诗词歌赋就有4000多首,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

  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首描写庐山的古诗请大家一起欣赏。出示课件《望庐山五老峰》、《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庐山雪》

  望庐山五老峰

  李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

  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

  无限风光在险峰。

  明代诗人王世懋冒雪上庐山写下了一首咏雪诗《庐山雪》:

  朝日照积雪,庐山白如云。

  始知灵境杳,不与众山群。

  树色空中断,泉声天半闻。

  千崖冰玉里,何处着匡君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古诗,对重要词句能够默写。

  4、体会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5、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话,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到在树杆上、竹子上、柱子上和墙壁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条途径呢。古代的酒楼、驿站、寺院等地,大多有一处粉刷不错的墙壁,专供文人墨客题咏留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院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大家看课题,对照文中的注释,谁来跟我们说一下课题的意思呢?

  学生回答。

  4、师:大家说得对,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篇发表在寺院的古诗说了些什么。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庐山的风景录像。看了这段录像,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学生说出“庐山真雄伟”、“山峰连绵不断、高低起伏”……

  2、师:大家观察仔细,说得不错。我们再来看看作者眼里的庐山又是怎样一种情形呢。请大家朗读课文,对照注释,试着翻译,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学生反复自由诵读,划词语。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然后请同学们评一评,看是否把诗中的景象和作者的感受说出来。

  三、体会诗境,感悟道理

  1、教师配乐诵读,学生思考:作者是站在一个地方来观察庐山的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学生回答:

  从“横”、“侧”、“远”、“*”、“高”、“低”几个字可以看出诗人每到一个地方都在仔细地观察、欣赏。

  3、师:“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大家都了解,可是,谁能明白这种现象呢?请大家伸出自己的手掌,从正面和侧面观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学生照做,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看到不同的模样。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诗句的意思。

  4、学生想象“远*高低各不同”的画面。

  5、分组讨论下面几个问题,然后交流:

  ⑴庐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呢?

  ⑵从诗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大家想想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四、指导朗读,背诵古诗

  1、师:这么富有哲理的一首古诗,我们是不是应当把它背诵下来呢?背诵的诀窍就是多读,在读的时候,要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的朗读方法。如诗中的“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高低”都是重音,但也要读出起伏;“真”、“只”要读重音。

  2、分组竞赛背诵古诗。

  3、抄写古诗,提醒学生要书写正确、规范。然后试着默写课文。

  一、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这是苏轼游庐山时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雄伟壮观的景象。诗的头两句写所见,概括叙述游览庐山的总体印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强调因从不同的角度看庐山,所以看到的景象都不相同。后两句写所感,讲了从看庐山的经历中所悟出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客观、全面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题西林壁》这首诗重在说理,借物喻理,诗中有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把孩子们分成四组,每组排成一排,每个组员快速出列观察队形。先站在正面看,再站到侧面看。

  2、每组派代表交流观察到的结果,并说说为什么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由此得出站的角度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就不同的结论。

  3、老师顺势导入:今天我们学的古诗也和观察的角度有关系,这会是一首写什么的诗呢?齐读课题。

  二、熟读古诗,整体感知。

  1、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课题的意思。老师简介题壁诗。作者在西林寺的墙壁上会题些什么呢?让我们也跟随大诗人一起去浏览一番,领略其中的滋味。

  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进行朗读,也可以是全诗。练*后抽读进行指导;师生轮流读;男女生分别读;全班朗读。要求读出自己的感受。

  3、交流自己理解的和不懂的地方,解决疑难点。

  三、启发想象,理解诗意。

  1、读“诗”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对这首诗一定有了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刚才你们和诗人游的是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的——庐山。还记得另外一个诗人也在浏览庐山之时,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望庐山瀑布》。还记得吗?

  (齐背)

  2、两个诗人一山一水,写出了不同的意境。李白着重写的是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苏轼从——(引导学生说出横、侧、远、*、高、低)各个角度写了庐山的雄伟壮丽。你想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巍峨挺拔的庐山呢?(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角度,师因势出示相关图片)

  3、站在这个角度,你看到的庐山是——(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的所见所想。)播放音乐,带领学生进入情境,闭眼想象,用笔画下脑海中呈现的景象,然后再全班交流。(分别从横、侧、远、*、高、低不同角度想象。)

  4、师引导理解说出:横向看到的庐山是一座座连绵起伏的山岭;侧面看到的却是高耸的山峰;(横看到的是庐山的“长”,侧看到的是庐山的“高”。)无论是从远处眺望、*处细看,还是从高处俯瞰,低处仰望,庐山都呈现出它变化多姿的面貌,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四、产生共鸣,领悟道理。

  1、同是庐山,我们却能看到那么多千姿百态的景象,是因为我们“移步”,让庐山“换形”。我们以前也学过一篇有“移步换形”效果的文章,是——《画杨桃》。背诵“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我们这首《题西林壁》,也是要告诉大家—— 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同。但是,我们只看到片面的时候,不要忙着下结论,而是要客观、全面地去观察、去发现,才能真正地认识到事物的全面和根本。这也是诗人在游庐山后的心得,也是他想告诉世人的道理。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成了世人传诵的千古名句。我们*时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正是此理。

  2、那如果我们要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你们觉得要如何去看,才能完整地看清它的样子呢?

  3、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时候,不管是看景,还是看物,或是看人,都有自己片面的一面。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带领学生在校园内以不同的角度观察校园,再站到楼顶看全貌,感知“不识学校真面目,只缘身在校园中”。然后再让学生举例,也可老师举例引导。

  五、课后拓展。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另外还有四首,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继续了解学*,相信大家在不同的诗里,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庐山的美和诗人丰富的感情。

  材料补充:

  初入庐山国 登庐山怀李十使君渤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读书庐山中,作郡庐山下。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湖浸山脚,云峰对虚榭。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红蕖纷欲落,白鸟时来下。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犹思隐居胜,乱石惊湍泻。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无人识故侯。

  过庐山下 过圆通诗

  乱云欲霾山,势与飘风南。 石耳峰头路接天,梵音堂下月临泉。

  群侪相应和,勇往事骖骠。 此生初饮庐山水,他日徒参雪窦禅。

  可怜荟蔚中,时出紫翠岚。 袖里宝书犹未出,梦中飞盖已先传。

  雁没失东岭,龙腾出西龛。 何人更识嵇中散,野鹤昂藏未见仙。

  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暴雨破坱圠,清飚扫浑涵。

  廓然归何处,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数松雪,双溪落天潭。

  虽云默祷应,已有移文惭。

  教学目的: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4、通过学*古诗教给学生学*古诗的方法。

  重难点: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的能力。

  课时:一课时

  教具:风景画、录像、实物投影仪、实物:三棱柱

  教学步骤

  一、场景设置

  在教室里悬挂以山为主题的国画,同时包括风景画。

  二、导入

  1、引入新课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清水秀,风景优美。同学们都知道哪些风景名胜,说说看。

  生说风景(目的: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我也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放映庐山录像)(目的:让学生对庐山有初步认识,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生谈感想(目的:使学生对庐山的感性认识进行梳理,同时巩固认识。)

  师:著名的北宋诗人苏轼在观赏了庐山后,写下至今仍为人们称颂的诗篇《题西林壁》。今天我们就要来学*这首古诗(板书诗题)

  三、讲解

  2、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3、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舌音)

  4、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师配乐朗诵古诗

  现在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生齐读古诗(配乐)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9篇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和默写古诗,了解诗句的意思。

  2.过程方法目标:学*如何让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兴趣,热爱古诗文,学会全面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深刻的人生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时安排 1课时

  相关资料

  背景资料: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描写山的诗歌: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孔子)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5.《望庐山瀑布》《大林寺桃花》

  教学过程

  一、导语(由介绍诗人入手)

  师: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光辉灿烂、历史悠久,灿烂的古文化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值得后世人们的不断探索,反复学*。而古诗文则像是这个巨大宝库中的一颗璀灿的明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创造出这光辉文化的先人们更是名垂千古,令人佩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认识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出示:宋苏轼)

  1.简介苏轼(重点介绍他的成就及诗风)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他其中的一首诗。(出题解题)

  3.简介诗的生成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在苏轼四十九岁时,当时已经被贬到黄州做官的他再次被贬到汝州,在去汝州上任时,途经江西庐山,庐山的奇美秀丽景色让他诗兴大发,作了五首记游诗,这首是最后一首。

  二、学*古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同桌互读,检查预*情况,互相指正。

  (设计意图:因为本首诗没有生字,学生完全有能力做到相互间指正,读好,也能落实互相学*的*惯与能力培养。)

  (2)指名读,师作适当的鼓励评价。

  (3)全班齐读古诗。

  2.再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1)四人小组合作学*,完成“学*任务”。

  学*任务:

  a、根据“注释”试着说说每句诗的意思。(小组要说明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学*的)

  b、在学*过程中,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解决。

  (师巡视,对各小组的学*作必要的指导。)

  (2)反馈小组学*情况

  师:刚才大家的讨论非常热烈,现在老师想听听来自各小组的汇报,告诉老师你们读懂诗意了吗?小组运用了什么好办法理解诗意的?

  (指名各小组代表说,交流学*古诗的方法,及时表扬、推荐好的方法)

  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抓住“岭”、“峰”的不同概念体会庐山景象的多变。让学生运用简笔画描述。

  (根据学生的感知特点,形象认识能较快帮助他们区分理解。)

  出示小练*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词语

  在远处_______, 在*处______,在高处_______,在低处______,庐山的景象各不相同。

  (此项练*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诗意,降低理解难度,同时又落实了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2)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庐山的变幻莫测)

  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指名读读这句诗,并说说诗意。

  理解“缘”并指导写法。纟缘(右上部分是两笔:撇折横折)

  师:此山是指哪儿?作者为什么会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

  生:因为他就在庐山之中,所以视力受限,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生:因为他离庐山太*了

  ┉┉

  (4)指导朗读,要求读出作者感慨的语气。

  3.复读古诗,结合实际体会诗中所含的哲理。

  (1)师:同样的一件事物,可是在不同的角度却有着不一样的样子,你们有过和作者一样的感受和经历吗?

  (生结合实际举例说说)

  那么,你们认为作者仅仅只是在说庐山吗?你们从中受到什么启发了吗?

  (有了前面的例子作铺垫,学生很快就能说出:要想全面认清一个事物,必须要全面地、客观地认识,多角度观察。)

  (2)出示练*2

  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就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悟出的道理)

  (设计意图:强化难点的突破,变深奥的道理为学生的内化动力。

  (3)指导朗读。

  4.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会默写古诗。

  2、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境。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团体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今日我们还要学*一篇关于庐山的诗《题西林壁》(板书)。让我们随着诗人苏轼一齐,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谁能把课前预*到的有关诗人的情景向大家介绍一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是写下的五首游记之一。

  2、交流对题目《题西林壁》的认识。

  题:书写。

  西林:在江西庐山后。

  壁:墙壁。

  教师简介题壁诗构成的原因。

  三、精读古诗,理解诗意。

  1、教师泛读。

  2、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自主思考。

  3、指名读诗,正音。

  4、团体交流,能读懂哪些?还有哪些读不懂?教师相机进行一下指导:

  (1)在学生感知庐山之美时,教师可出示庐山不一样角度看到的不一样图片,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来表示远*高低所见的不一样形态,并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画。

  横:连绵起伏、层恋叠嶂

  侧:高耸入云、高峻挺拔

  远:群山环绕、重峦叠嶂

  *:奇峰罗列、危峰兀立、奇峰突兀

  高:云雾缭绕

  低:高耸入云

  (2)引导学生说一说庐山的景色给人的总体印象是什么?雄伟壮观,千姿百态(板书)

  (3)引导学生读中发现一个问题:观察的角度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最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可回忆课文《画杨梅》和盲人摸象的故事。

  (4)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

  (5)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品读三、四句。重点理解缘的意思。师生采用问答式反复朗读这句,深层思考:为何身在庐山,却不识庐山真面目?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高有高的局限性,低有低的局限性,站在任何位置都有局限性,仅有把各处的景色综合起来,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这正是当局者谜,旁观者清。(板书)所以我们要想对事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就要多听一听他人的意见。

  (6)引导学生品读名诗佳句: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吟诵古诗,品悟诗境。

  1、教师提示读诗方法,并进行朗诵示范,指名说说怎样把握诗歌节奏(重音与停顿)?

  2、学生自由朗读,引导学生在联想中品味。

  3、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作者喜爱庐山,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象留恋往返。此刻,让我们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仅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色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 谈话与导入

  1、 师生谈话: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 师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3、 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 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 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 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 初学与感知

  1、 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 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 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 教音:岭ling 峰feng 不识bushi 只缘zhiyuan

  5、 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 认识“缘”字。

  ①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②完成填空:“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____部首,再查___画。第四笔是___,名称是________,第五笔是___,名称是__。

  ③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④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 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 学生练*后,小组比赛读。

  9、 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 理解与感悟

  (一)学*第一部分

  1、 齐读一、二句诗。

  2、 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3、 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 峰: )

  4、 说说“岭”“峰”的区别。

  5、 小组讨论: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

  6、 继续讨论: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7、 体会“横看”“侧”“远*高低”的意思。

  8、 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从上往下看,庐山是___________________;从远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从*处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二)学*第二部分。

  1、 自读。

  2、 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之所以_______________,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4、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5、 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6、 质疑。

  四、 朗读与背诵

  1、 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 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 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①古琴曲《高山流水》;②古筝曲《渔舟唱晚》;③二胡曲《二泉映月》;④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 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 升华与拓展

  1、 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 说说观后的感受。

  3、 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 介绍有关庐山的诗:《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古诗。

  2.体会诗人在庐山时,观察的地点和角度不同,所看到的景象也不一样。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1.借助以前学过的读诗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

  2.引导学生把握好朗读的节奏,掌握抑扬顿挫。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思想,说说自己的感受。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1.橡皮泥。

  2.学生收集有关苏轼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吟诵):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题西林壁)今天,让我们随着诗人一起,到庐山去领略一下那神奇的自然风光。请全班打开课本第22面,齐读古诗《题西林壁》。

  (生读古诗,师板书课题)

  师: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背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这首古诗。你们还记得我们学*古诗的步骤吗?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二、学*课文

  (一)解诗题,知作者

  1.师: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师:谁知道苏轼的生*?(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字子瞻,好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五首游记诗之一。)

  (二)抓字眼,明诗意

  1.(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你们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2.师: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

  3.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作者)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4.师:你们能用橡皮泥捏出苏轼描绘的这座山吗?

  远*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5.师: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怎么多种变化吗?

  (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6.师:对,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出示小黑板)不识庐山真(重读)面目:(识:认清)“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

  7.师: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让我们一起来疏通一下笔画。

  (三)多诵读,悟诗情

  多诵读:

  1.师:老师有一个问题: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

  2.四人小组表演

  悟诗情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吴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师:《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四、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的意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资料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资料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公开课教学设计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并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贴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

  教学过程:

  一、活力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我谈谈对庐山都明白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此刻就让我们一齐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教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齐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经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能够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此刻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能够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明白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处看又有什么不一样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明白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一样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一样。”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景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当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一样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清晰的记得窦桂梅老师执教的那堂古诗文鉴赏课。我今天讲授〈题西林壁〉一诗,决定借鉴窦桂梅老师的教学艺术,从吟咏入手,鉴赏开路,体验为线,和学生一起在诗的意境中陶醉。可是,〈题西林壁〉也是一首理趣诗。前两句,孩子们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能够点评精妙。

  “老师,苏轼对庐山观察的真仔细啊,远看、*看、上看、下看,那姿态作者都很喜欢,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他每从一个角度看,都觉得好奇。啊,怎么和刚才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作者用词准确,岭和峰体现作者对庐山高大险峻的惊奇,岭是山脉多,峰是山崖陡。”

  “作者对庐山的感情很复杂,他不知道该怎么描述,所以把远*高低看到的庐山用各不同留给我们想象了。”

  那么,后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呢?

  顿时,班里鸦雀无声。“作者为什么要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呢?”

  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苏轼放眼庐山,远*高低从很多角度去看 的时候,他惊叹庐山风景的瑰丽,山崖的陡峭,山谷的幽深,那么庐山的面目,为什么作者说不识呢?他认为自己完全了解庐山了吗?没有!为什么没有呢?”

  孩子们齐声回答“只因为在庐山中。”“只因为在庐山上,所以——”“不认识庐山真面目”“真面目 就是指庐山的全貌”那么,从这两句诗中,你领悟到了什么呢?

  又一次鸦雀无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置身在某一件事情中,自己不知道对错,可是——”“别人知道我们的对错!”

  “ 是啊,那你再读最后两句,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呢?”

  孩子们这次沉默了。理趣诗对孩子们来说,没有类似的感情体验,他们很难体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境界,在这个时候,我恨不得拿出粉笔把我的答案写在黑板上,但是,那样做,孩子仍然是不理解啊。

  ”作者后两句诗在前文写景的基础上由衷的抒发自己的感受,作者前面的情感正如同学们刚才所说,是怎么看也看不全庐山的美景,同样的,我们有时候看问题看不全面,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我们置身其中,很难分辨事情对错吧?“有的孩子试探着问。”是啊,那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孩子的反应也机敏起来。“那就要走出庐山,看问题只有置身事外,才能把问题看清楚吧”

  孩子们在反复的朗读和体验中,对诗歌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这篇诗歌,孩子们默写的时候,别字出的也特别少。我突然感觉到,只有在基本理解的基础上,孩子们才会对诗歌有兴趣,出错才会少。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课前,我布置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有关于题壁诗的,有关于苏轼生*的,还有苏轼的其他著作等,相信课前预*的资料查阅,让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了诗歌的背景、相关的内容,更有助于诗歌学*。

  伴随着对《望庐山瀑布》的复*,我们开始了对《题西林壁》这首古诗的学*。由于这首诗的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让学生回想我们学古诗的方法:1、解诗题,知作者。2、初读诗,正字音、清节奏。3、抓字眼,明诗意。4、多诵读,悟诗情。然后安排学生先自主学*,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接着在全班交流,走进庐山,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而且在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庐山的景色各不相同时,我让学生试着画一画,从而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指导学生朗读古诗时,可以是齐诵、轮诵、师范读或配乐诵读,形式多样,重在读出理解,读出感受。有了这些奠定后,我们就要直奔本课的重难点,即引导学生理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内在含义。经过讨论,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设计了一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站在不同的角度会看见不同的事物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学生谈到了身边的同学,比如陈樱文虽然学*不好,但是从来不撒谎;张洪耀热爱劳动等实例。再比如《画杨桃》一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杨桃的形状不一样。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学,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课堂还生成了不少亮点:学生频繁品读、相互补充;诗配画,加深情感体验;还想出了好多例子,以便把自己对诗意、内涵的领悟给别人讲明白,这都说明他们对这首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真的是在品诗、欣赏。师生所表现出的激情比预料的更高涨,因此出现了读诗、美读中体会诗情,读出诗中的图画。

  当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对时间的把握不太精准,环节衔接得不够完美。从第二行诗到三、四行诗的过度上问题的设计还不是很合理,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在理解古诗的意思上花费的时间太多,导致在感悟道理的环节较为仓促。

  二、细节的瑕疵。在画古诗的环节,个别学生要完成诗配画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指导还不到位。

  三、在处理教学难点时,有点急于求成。在前两行诗歌的学*中,学生已经基本明白“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但要他们谈谈学*古诗后有什么启发时,没有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交流的机会。

  总之,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大胆预设,充分准备,提高课堂效率,尽快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较成功地上好一堂语文课。

  生动的刻画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俗,刻画了农民的淳朴

  《游山西村》这首诗的作者是围绕一个游字贯穿全文的生和好客的品质。本课教学基本是用问答式授完,没有问答不成课堂。有人反对问答式,但是我觉得小学阶段,没有老师设疑作引领,是很难诱导学生进行有效思维活动的。

  上课时,我让学生自读古诗,说说古诗从哪些方面来写山西村的,学生说待客和景物,一切都比想象中的顺利,这时候,真的很佩服学生的自学能力。之后以“山西村美吗”这个大问题为主导,引领全诗的教学,所有小问题都围绕这个大问题收放,为这个大问题服务,在引导学生理解山西村不但景美,而且人美的过程中,渗透听说读写训练。学生最初讲的是第三四句,体现景美。还从哪个词看出山西村的美?“柳暗花明”让学生感受山西村的美,体会诗人的心情,再指名学生板演,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两句诗。两句优美的诗,既写出了乡村的美,又写出了诗人从“疑无路”到“又一村”的心理变化。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会遇到困难,以为无望,但经过努力,又重现生机的情况,学生讨论交流就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山西村不仅写了景物的美,但写了人的活动,通过一些丰盛的食物,学生去感受村民们对到访客人是怎样的态度呢?有的说“热情”、有的说“大方”、有的说“好客”等等,这些热情大方好客的村民们,给诗人们展示的,不是景的美,而是纯朴的人性美。最后学生与诗人一道,融进这纯朴的乡情中,感受村民们的热情。通过反思朗读,把诗人对大自然的真挚的感情读出来。

  《题西林壁》教学反思6

  古诗,在时代上离我们很远。儿童读古诗,主要是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除了要熟读成诵外,初步感受其中的韵味也是必须的,因为只有读出了其中的味道,才能真正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分析教材我知道,领悟哲理美是《题西林壁》一诗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教学流程设计过程中,我尝试以诵读为主,在朗朗的诵读声中读出韵味,读出美感,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构建。针对个性差异,采用不同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探究,在实践中领悟景美情美,在互动中放飞思维,在语境中锤炼语言,飞扬文采。

  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环节没有把握好,甚至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推敲重点字词,这是古诗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但如何用古诗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诗中,去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灿烂与辉煌?如何引导学生领悟形象美、哲理美、情感美?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总结。这节课我感觉教学中对于“岭”和“峰”的理解虽然运用了图片,但是仍然不透彻。

  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哲理诗,又是最喜欢的东坡名作,自不敢怠慢!

  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概括起来,也就是耳熟能详的那八个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总的说来,这节课,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我认为有:

  1、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

  这样的方法,同样适用于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2、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但总体而言,本课的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3、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惯。

  4、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所突破。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画面理解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句,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3、品味诗句的语言美,体验情感美,领略形象美。

  4、感悟诗句的意境美,探求哲理美。

  教学重点:

  有感情诵读古诗;领略庐山的神奇秀美。

  教学难点:

  领悟古诗的哲理美。

  教学准备:

  CAI课件

  一、激情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景色优美。在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有一座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它就是山清水秀的庐山。

  师:今天,让我们跟随摄像机的镜头一起走进美丽的庐山。(课件播放庐山图片)

  师:这里山高水深,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瀑,是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900多年前宋朝大诗人苏轼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游览了庐山,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首诗。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师:哪位细心的同学知道了这首诗的名字?板书

  师:指导学生朗读题目。(生跟老师一起朗读课题)题目的意思是?

  生:题:书写(书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带着你对题目的理解再读古诗题目。

  师:简单介绍西林寺的位置。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关于苏轼你了解多少?(课件出示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书、画都很专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著有《东坡全集》。

  二、初读古诗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

  请同学们仔仔细细读上几遍,注意读准字音,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

  指名读,评价合作读

  课件出示古诗范读

  师:读得美吧?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读得这么美。

  (1)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一会你们来评价评价。

  (2)男女生比赛读。

  (3)男生声音洪亮,有节奏;女生清脆,柔美。让我们一齐读读。

  三、感悟理解

  师:诗写得美同学们读得更美。其实,一首古诗往往就是一幅古朴典雅的画卷,只要你用心的去读,去感受,你就能看到这幅画。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反复读古诗,看谁能把它读成一幅画。

  生:在音乐声中反复读

  师:谁能说说你读到的画面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把画面说完整。山岭和山峰的样子)

  生:我看见庐山横着看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着看是高高挺立的山峰。

  师:你真是个很有想象力的孩子。从哪里读出来的?(板书)

  师:把看到的画面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师:请看到这些画面或喜欢这些画面的同学读读。

  师:你还想站在哪个角度去庐山?

  远看——

  生:云雾缭绕,什么也看不清了。

  师:*看又如何?

  生:我看到山壁上突出来的石头快撞到我的头了,还有很多树长在悬崖上,还有草。

  师:看来你真的是身临其境了,你看到了悬崖峭壁。一抬头——俯下身——

  生:我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

  师: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就不相同,这些画面作者是通过哪句诗来表现的?你最喜欢站在哪个角度看庐山?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师:当苏轼看到如此迥然不同的美景,他不禁感叹到:

  师:从字面上看,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生:不认识庐山的真正面目是因为置身在庐山中。


《题西林壁》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题西林壁》的教学反思范本5份

  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诗句意思浅显,学生看看注释就能大致读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教学本诗时,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对诗中所蕴含道理的感悟上,我先采用讨论学*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含义,使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讨论,比如对一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看?只看到他的缺点呢,还是只看到他的优点呢?还可以举出其他事例,告诉同学们今后应如何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我还用采访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交流,让一个学生扮演苏轼,其他的人采访他,问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可以互相采访,内容是大家学*了这首诗后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通过这样的学*,从而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体会诗中的情和理,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初步感受能力;二是开拓学生视野,让他们感受祖国风光的壮美,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而且懂得了应该怎样正确地对待人和事。

  《题西林壁》是宋代苏轼所写的.一首记游诗,古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理,旨在告诉学生要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教学中,我的教学思路设计如下:复*背诵导入——揭题解题——知作者——吟古诗,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拓展——背古诗。虽然教学过程应该说比较清晰了,但我个人认为古诗词的教学对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以为学生对于古诗的朗读、背诵会很困难,没想到大多数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古诗,甚至能流利地背诵全诗。看到学生们这么高昂的学*情绪,我也更有信心了。

  首先学*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教学《题西林壁》这首诗时,我想让学生一起朗读这首诗,然后让学生借助有关资料和书上的注释,自己去读去理解诗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以诗人的身份再去欣赏庐山的山峰,站在诗人的角度,把自己当作诗人,走进庐山去感受那里的高山峻峰,去想象诗人当年在庐山写下这首诗时的情景。这样,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再来感悟诗中所蕴含道理的就很容易。我先采用同桌互相交流的学*的方法,让学生探讨这首诗的字面上的意思,让他们明白诗人会写下“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正的面目呢,原来是自己处在庐山的群山之中”。这个问题抛出之后,我让学生们模拟表演试试看,自己坐在教室里,是否能看到整个教室的面貌,这样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当然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明白了世人所写的意思。这时我用幻灯片出示了作者在不同角度观看庐山时的景象,生动的画面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深刻。

  但是也存在些不足:

  1、教学古诗重在诵读和积累。要让朗读真正走进课堂,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如小组读、自由读、比赛读、全班读等方法,读出诗句的语言美、音韵美、韵律美,从而增强语感,以读促悟,感悟诗句所蕴含的情感,达到积累语言的效果。

  2、课上我的语言激情不够,没有把学生的学*积极性很好的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有些死板。相反,如果我的语言能激情四射,收放自如的话,就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也会跟随你语言的抑扬顿挫,绽放学*的热情,主动地学*,这样学*效果就会更好。

  3、由于学生感悟很多,所以预设的拓展理趣诗的内容没有出示;虽然力求关注每位学生,设计了多样化评价、解说式评价、引导性评价等评价方式,但真正到了课堂上,还是觉得不尽完美。

  一、引入 我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吸引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游客。

  我国江西省的庐山,就是个风景名胜。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著名诗人,叫苏轼,也到过庐山,并把所见所感,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题西林壁》(板书:题西林壁)

  二、释题根据课本中的注释理解题目。

  三、理解文章内容

  1、诗人游了风景秀丽的庐山,却留下了一个遗憾,是什么呢?(不识庐山真面目)

  2、但从诗中,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诗人是很认真地观赏了庐山的,从诗中哪里看出来? 引出横看、侧看、远*高低等不同角度,理解角度不同,所见不同

  3、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都给诗人不同的感受,说明了庐山风景怎样?

  千姿百态,景色奇丽。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诗人从多个角度来看庐山,感受到了庐山的美,难道还没看清楚它的面目吗?为什么还说“不识”?

  用之所以-------是因为--------把最后两句话连起来。 为什么还会不清楚呢?

  因为诗人身在庐山中,只看到庐山的局部,而不能看到庐山的全貌。(板书:入其内,局部) 怎样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

  还要在庐山之外,这样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板书:出其外,整体) 怎样才算是“识”了庐山的真面目呢?

  既要了解庐山的局部,又要了解它的全貌,就是对庐山有全面的了解。

  5、指导朗读,感受诗人的慨叹四、看山如此,看人、看事又怎样呢?示题:小明上课老爱说话,这种做法是不对的,你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他这种做法的坏处吗?引导学生从对已,对人,对家庭,对社会等角度来分析;引导学生从学生本身上找原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等方法,“入其内”,找了上课讲话的内因。五、小结 不管看山,还是看人看事,只以“入其内,出其外”的方法,才能全面的分析,避免受到局部的迷惑。刚才,我们说,诗人游庐山,留有遗憾,现在,我感觉到呀,其实,诗人,一点也不遗憾,你们知道为什么了吧?

  诗人从看山中,悟出了人生哲理,这将使他一生受益,是最大的收获。

  板书设计:

  看山 出其内,入其外。看人 看事 局部 整体

  教学反思

  1、学生不能直接释题,还得逐词理解后才能释题。这是四年级的第一首古诗教学,也算是学*古诗的起步,学生理解诗句的方法还要加强。应以解词串句法作为理解古诗文意思的主要方法。

  2、用一个主问题(大问题)引领全首诗的教学同样适用古诗的教学,四年级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方法,避免了逐词逐句讲授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

  3、将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融于“他有一个什么遗憾”“难道他没认真地观赏吗”和“他为什么没有遗憾呢”等问题中,较易地理解“入其内,出其外”,能懂得要全面分析事物的道理。

  4、学生难于在生活中发现例子,并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

  5、课堂部分在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做得还不够,不自觉地以教师为主,应让“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成为*惯。

  6、课堂缺少诗味,还未能很好地让学生入境、出境。

  《题西林壁》是我本月的汇报课。一直觉得,古诗要名师,至少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来敢拿来展示。但由于这篇古诗还是比较简单易懂的,所以在纪老师的鼓励下,我还是决定试试。

  新课伊始,由于学生去年已在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对庐山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设计的导入是“故地重游”,重访庐山,游览西林寺,从而引出苏轼的《题西林壁》。在了解作者方面,课前我已布置学生搜集了作者的相关资料,但是由于学生汇报时总会犯照本宣科的毛病,大段大段的资料文字很生硬地读下来,最后还是不知所云。所以在汇报的时候,我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介绍你了解的苏轼。这样请两三个学生,苏轼的身份也就明朗了。然后,我打出PPT,显示苏轼的生*,学生边看我边解释“苏轼作为一代文学家,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今天我们所读到的《题西林壁》正是其中之一。”自然而然地进行过渡。

  而在理解“岭峰”的区别时,课前先让学生查字典,上课时通过图片帮助学生区别,在这里,我还设计了请学生用一两个四字词语形容岭峰的特点,学生很快就说出了“连绵起伏、高耸入云”之类的词语,再把词语套入到解释中,解释就更加完整了。

  然后,在理解“远*高低各不同”时我花费了大力气,设计了一个小练笔,假如你到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你会看到怎样不同的景色,怕学生一时思路打不开,我还找了不同角度能看到的各种图片供学生参考。这个环节,学生写得都挺不错,部分学生还用上了刚学过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的一些词语和表达方法。一开始我的想法是,通过这样的练笔,学生就更理解了不同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然而这并不是重点,重难点都落在“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作者虽然已经从不同角度观赏了庐山,但还是没看清他的真面目,因为他身在庐山中,看不到全景。由于在前面小练笔的时候过多,所以在理解难句时时间反而压缩了,感觉学生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而且为了帮助理解,我所举的《画杨桃》的例子也不够恰当,经纪老师点拨,我才明白,《画杨桃》更倾向于“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就画成什么”,与本文主题并不一致,可比性不强。相反用“盲人摸象”或观察学校的方式可能更为妥帖。

  《题西林壁》是统编版四年级第三单元第九课《古诗三首》中的其中一首,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顺承了三年级的“留心生活,细致观察事物”,进一步引导学生学*细致观察。

  教学中,我将重点放在理解诗句意思,并能懂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思想。我从三年级所学的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进入学*本首古诗,通过解题——诵读——理解——感悟等环节步步深入。尤其是在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时,我沿用上一单元策略提问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座山会看到不同的景象?”这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明了,我选用一个六面体,分别找不同位置的学生说说各自看到了什么颜色,当学生发现每人看到的颜色都不同是因为坐的位置不同后,很容易就明白了诗人因为身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景色自然不同。之后在教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时,因为这两句中采用了因果倒装的写作手法,并含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学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我又用“盲人摸象”这个小故事引导他们理解诗意:因为诗人身处庐山之中,视野受到限制,所以看不到庐山的全部景象。

  继而马上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有的学生说从高处看,有的学生说从远处看,有的学生说把所有看到的景象合并在一起,从他们的回答中看出学生已明白一定道理。这时候我出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并举例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时遇到的这样的情况,有一个学生回答他在下棋时,因为旁观者纵观整个棋局,最后帮他下赢了这盘棋;还有学生回答两个同学闹矛盾了,她在旁边看清了整件事情的经过。这些事例都能很好的说明这个道理。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之后,为了当堂消化所学古诗,我设计了背诵、默写环节,达到会读会背会写的教学目标。课后也认真阅读了各位老师的教学建议,果然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其中史老师、刘老师、梅老师、喻老师还有廖校长给出的建议,让我看到了本课教学的不足,也为今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