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

首页 / 计划 / |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1

  初三数学复*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要想在短暂的时间内全面复*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而中考在即,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达到最好的复*效果,是很多家长和学生普遍关系的问题,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考试亦如是。数学考试第一要明白考什么,才能有所准备。第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才能掌控全局。

  一、回归课本

  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复*的重中之重。回归课本,要先对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教材上的每一个例题、*题再做一遍,确保基本概念、公式等牢固掌握,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攀高,欲速则不达。复*课的内容多、时间紧。要提高复*效率,必须使自己的思维与老师的思维同步。而预*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没有预*,听老师讲课,会感到老师讲的都重要,抓不住老师讲的重点;而预*了之后,再听老师讲课,就会在记忆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有所取舍,把重点放在自己还未掌握的内容上,提高学*效率。

  二、提高听课效率

  初三的课只有两种形式:复*课和评讲课,到初三所有课都进入复*阶段,通过复*,学生要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好,哪些知识点有待提高,因此在复*课之前一定要有自已的思考,这样听课的目的就明确了。现在学生手中都会有一些复*资料,在老师讲课之前,要把例题做一遍,做题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旧知识,可进行查漏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体会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事半功倍。此外对于老师讲课中的难点,重点要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要点,思维方法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以便复*,消化,思考。

  三、查漏补缺

  初三复*,各类试题要做几十套,甚至上百套。人教学*网的特级教师提醒学生可以建立一个错题本,把*时做错的题系统的整理好,在上面写上评析和做错的原因,每过一段时间,就把错题笔记拿出来看一看。在看参考书时,也可以把精彩之处或做错的题目做上标记,以后再看这本书时就会有所侧重。查漏补缺的过程就是反思的过程。除了把不同的问题弄懂以外,还要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及时归纳总结。每次订正试卷或作业时,在错题旁边要写明做错的原因。

  四、抓住关键

  学好数学要做大量的题,但反过来做了大量的题,数学不一定好。不要以题量论英雄,题海战术,有时候往往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要提高解题的效率。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在准确地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是必要的,但是要有针对性地做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复*中,所谓突出重点,主要是指突出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突出不易理解或尚未理解深透的知识,突出数学思想与解题方法。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是联系数学中各类知识的纽带。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掌握分析方法,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培养正确地把日常语言转化为代数、几何语言。并逐步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数学语言技能。

  五、合理利用网络学**台

  很多同学的学*模式还是比较单一的,主要靠传统的授课模式进行学*,在这个网络一体化的社会,很多优秀的学*资源都实现了共享,它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且不限制使用次数和频率。同学们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自己的学*效率。

  像人教学*网推出的电子课本就是很好的在线学*方式,它以其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形式实现了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多样化,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它解决了很多同学课堂上吃太饱课后消化不了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把网络学*和学校面对面的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在教学中的从属地位,摆脱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课内,特别是课余时间,通过有效的媒体,自己动手,自由的选择老师和学*内容,并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之间建立起多向互动的学*网络,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

  六、养成良好*惯

  如仔细阅读题目,看清数字,规范解题格式,部分同学(尤其是脑子比较好的同学),自己感觉很好,*时做题只是写个答案,不注重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在正规考试中即使答案对了,由于过程不完整被扣分较多。部分同学*时学*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这些同学到了考场上常会出现心理性错误,导致会而不对,或是为了保证正确率,反复验算,浪费很多时间,影响整体得分。这些问题都很难在短时间得以解决,必须在*时下功夫努力改正。会而不对是初三数学学*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是一种不良的学**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

  七、提高复*兴趣

  高原现象在数学复*阶段表现得十分明显。*时授新课,新鲜有趣;搞复*,要重复已学的内容,有的同学会觉得单调、枯燥无味,致使成绩提高缓慢,甚至下降。针对这种情况,人教学*网的老师提醒同学们,一方面要从思想上提高对复*的认识,主动进行复*;另一方面,要以新提高复*的积极性。诸如制订新的复*计划;采用灵活的复*方法;抓住新颖有趣的内容和*题,把知识串连起来,使书由厚变薄。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2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复*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有36人,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具体复*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

  开始复*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形式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

  复*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似数的复*,让学生认真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似数。

  复*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

  复*“克和千克”时。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复*“图形与变换”时,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移和旋转。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

  复*“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复*“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

  六、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7、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3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从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掌握来看。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列式计算;分数乘除法、倒数、圆、百分数等基础掌握比较扎实。对比较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能力不强,解答较差。

  二、复*内容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以及倒数和比的知识。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分数和百分数解决问题。

  5、圆和轴对称图形。

  6、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通过复*,把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灵活的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根据文字的叙述列式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计算的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3、通过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达到正确、熟练的解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

  4、通过复*圆和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6、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7、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相应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培养假设法解决问题及用多样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9、查漏补缺,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提高和拓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复*重点:

  1、基本概念的辨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技能。

  3、圆面积及组合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

  五、复*难点:

  应用题和填空题。

  六、复*要点

  1、熟记:

  (1)分数乘法算式意义;

  (2)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

  (3)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4)倒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5)除法、分数、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

  七、复*措施

  1、复*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册知识的全面测试,找出学生对全册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找出不足,对症下药,制定好复*计划。

  2、每节复*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内容,将自己整理和全班复*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效率;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均使用力气。

  3、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回忆和归纳,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检查的*惯。

  4、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学得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稍难的题和综合性的练*。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多鼓励,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的练*,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复*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主动的学。

  5、借鉴其他各区的综合练*题目,重视对练*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6、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7、控制好学生的复*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8、重视每次练*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

  9、对于一些学**惯比较差的学生,如:抄袭作业,家庭作业不做或不认真写等。采取如下措施:

  ①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对其进行思想上教育,谈心,帮助其明白学*的重要性以及清醒的认识到学*的刻苦性,尤其是学*自觉性的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的自信心;

  ②利用课余时间及放学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补*;

  ③布置一些适合这部分学生做的作业(也就是说,布置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相对简单一些的作业);

  ④将学生在校复*期间的学*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

  ⑤对于这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

  ⑥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各门学科的复*安排工作;

  ⑦在复*期间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放松的时间。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4

  一、复*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学困生有杨宣、肖淑文、范亮、吴明霞。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包括其意义,计算,运用。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观察物体。

  (四)问题解决

  能综合运用本期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复*主要目标

  (一)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二)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1、结合现实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熟识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9的乘法。

  2、巩固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3、巩固对角的认识,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锐角、钝角。

  4、巩固厘米、米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掌握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5、理解“*均分”的意义。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6、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7、会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除法与实际的联系,体会表内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表内乘法和除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复*时依据课程标准,实施“学本课堂”研究方案,设法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设法在学生里挖掘数学尖子生(110分以上),调整好学生的学*状态,努力提高学生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力争期末考试考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原则

  1、 基础性原则

  钻研课标,掌握课标要求,低起点复*。回归课本,立足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面向所有学生,尤其是中游及中游稍偏下的学生,让所有人都有所收获和提高。

  2、 框架性原则

  梳理知识,扫除盲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提升。

  3、 规范性原则

  强调例题的示范作用,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规范地进行思考和规范地进行书写。要让学生对几何证明由“有感觉”过度到“有把握”,解题由“会做”到“做对”。

  4、 先学后教原则: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学生会的不教,教了还不会的不教。

  三、时间安排

  12月30日——31日 第二章复*

  1月4——6日 第三章复*

  1月7——9日 第四章复*

  1月12——13日 第一章复*

  1月14日——考前

  综合练* 三、措施:

  1、前途理想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期中考试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恢心,通过本学期复*,力争期末考取得好成绩。

  2、在复*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3、有计划地进行复*。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争取合格率和优良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5、 课前训练:4至6个小题目,用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让学生自主回顾本节知识,以学定教。

  6、 知识梳理:根据课前训练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体系。但必须以题目为载体,不能“空对空”。

  7、 典型例题:精心选择3至5道例题,用来突破重点,分解难点,起到示范作用,引领学生学会规范分析,规范解题过程。

  8、 课堂练*:保持20分钟作业量,进行及时巩固。

  四、教师分工:

  每人一章,把本章重难点及易出错的题归纳整理。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阅读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1)

——初中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3篇

初中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1

  数学总复*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不只是简单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深化认识,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的应用能力,它是巩固知识,消化知识,运用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中,本人认为:首先要认真研读《考试纲要》的说明,明确复*内容与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的复*计划,不断改进复*方法,把夯实基础,注重过程作为复*的“突破口”;优化结构,培养能力作为复*的“目标点”,通过螺旋式的推进,综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一、夯实基础,透视考点,重构知识

  通过两年多的学*,学生能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但对教材的理解是零碎的,解题规律的探究是肤浅的,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复*时,我采用两步走的办法,首先引导学生系统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结构,让各种概念,公理,定理,公式,常用结论及解题方法技巧,都能在学生头脑中在现。

  其次深入挖掘教材的例题,并以其为主要素材,编拟成突破一个重点,攻克一个难点。掌握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这样一种训练思维的模式来深化学生的思维,要求他们着眼于教材,扎扎实实地从实际水*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夯实基础,充分体会基础知识在解题中的指导作用,切实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最后,进行一些数学专题来进一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能力。特别是最后一阶段复*中,教师要以思维突破为主线,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并重视数学题的缜密性与分析法思维策略。

  二、方法引导,共同参与,培养能力

  1.探求方法,揭示规律。

  在复*教学中,特别是在专题复*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方法指导与规律揭示。

  一、是解题的通用方法。如关于让三角形全等或相似常用的添辅助线(截取相等线段,作*行线,做垂线等)的方法。转移比证明等积等比式的方法等;

  二、是重视初中数学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如:代数中的配方,换元,化归,数形结合,待定系数等的方法;

  三、是把握中考热点题行的所用方法,如分类讨论的方法。(实际问题数学建模的方法,开放性问题解题方法;

  四、是揭示典型题的一般方法及规律,如应用题的图表分析法,几何证明的常用分析思路。使学生在解题中思考有向,有序,有通常规律可寻。

  2共同参与,发展思维。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成为复*活动的主角,给予学生充分发挥的学*时间,让他们去说,去做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只有这样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到体现,教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失,真正落在实处。

  因此,在基础复*时,我们借助与现代教学手段,通过学生抢答,辨析,自己归纳一些数学概念,并给学生可能多的动手,动脑,讨论的时间去探索,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知识的满足,提高了学*效果。

  综合题教学过程中,“点”——点中要害,“透”——透彻理解,及时总结,一定要把思路与方法教给学生,同时教师要评析到位,从细微处入手,让学生分析,清楚错误原因,清楚自己薄弱环节,熟悉一般分析思路,并与学生一起深入研讨。

  三、精心设计,综合训练,训练能力

  1.以练为主,讲、练、评有机结合。

  综合训练复*要以练为主,讲、练、评有机结合,切忌“考试”+“讲题”的方法。应通过一套试题的训练,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组织评讲。

  评讲不可逐一照试卷讲题,应从培养能力入手,加强辨析,归因分析,展示命题人的命题心理和考生答题心理。重在导析、导思、导法。

  2.精心设计综合训练题。

  训练题的设计要把握住全面覆盖初中数学知识,突出教材重点,明确中考的特点与热点,在模拟训练题的具体设计上应考虑到,考教材上哪些内容,考查哪些思想方法和能力,以什么样的题型反映,设计哪些思维障碍,从框架上、题型上把握本地中考的特色,拟定或选编3——4套综合训练题;二是精心组织综合训练,依据复*体安排对训练程序、时间、方式进行认真构思,要把双基、能力训练,心理训练,规范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重在能力的提高。

  3.综合训练,综合评价,培养能力。

  综合训练不仅是对“双基”的强化训练和知识缺漏的补偿,对能力培养的强化与提高,而且包括对学生的心理训练良好*惯与品质的训练。要注重综合考查、综合评价、培养能力、提高整体水*。

  四、着眼素养、注重应用、发展能力

  数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及综合能力。而且数学能力只有在形成为数学知识和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自觉地、有目的地加以培养。这样就可以大大地加快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各种思维方法合理、简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能力。

  本人分析了*十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能力题,认为: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可以通过阅读理解,推理分析,总结规律,归纳其结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培养探索、创新能力是中考命题必然趋势,因此在组织学生进行复*时,本人利用创意新颖、富有时代感的应用性、实践性、创造性、开放性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总之,在初中数学总复*中,夯实基础是根本;方法引导,共同参与,培养能力是关键;精心设计,综合训练,训练能力是核心;着眼素质,注重应用,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水*。

初中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2

  一、复*目标:

  1、复*和巩固第十一章到第十五章所学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通过落实知识点,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使他们在新的水*上理解和加深学过的知识。

  3、通过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探究综合能力及几何证明的思维的严密性。

  4、拓展已学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

  5、根据实验教材的特点,在复*中要教给学生探究式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

  6、通过复*,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都有普遍提高。

  二、复*时间:

  18周—22周,约18个课时。

  三、课时安排:

  按学校统一执行

  四、复*方法:

  1、先把各章知识梳理一遍,落实知识点,提高学*效率为目标。

  2、以考点结合题型进行讲解。

  3、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充分展开自主学*、合作学*、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照顾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需要。

  4、充分利用好单元测试卷和教辅资料。

  5、*题讲解,突破各章节重、难点。

  五、测验及反馈:

  根据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原因,进一步落实知识点,进行指导,再通过典型练*题进行复*,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步步深入。再通过典型练*题进行复*,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步步深入。

  总而言之,初二数学期末复*力求做到精选精练,指导方法,双基训练与能力提高并重。为了迎接期末,我将全力以赴,全面做好期末复*工作,争取在期末取得优异的成绩。

初中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3

  为了搞好期末复*,针对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复*计划:

  一、总体思想:

  全年级21个班同步进行全面复*,查漏补缺;先章后总,循序渐进;先概念,后题目;一步一个脚印;重基础,抓重点;知识归类,形成体系;紧抓课本,适当拓展;加强个别学生的辅导【尤其是几个薄弱班级,立足基本训练,可以不跟**复*,按照各自班级特点制定各自复*侧重点】。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弱。有部分还没有真正完全适应初中学*生活,表现出懒散、不善思考、不善总结、不在乎的思想,这样给成绩的提高带来很大的不利因素。

  三、教材分析:

  本期采用教材主要包括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多边形》《轴对称》四个章节内容。重点是。、《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三章内容。教材针对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和身心发展特点,在教材内容的编排与小学知识衔接紧密;同时,注重了知识的趣味性与科学性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但也有一定的弊病,知识不够系统,不够严谨,课本上讲的和考题要求不接*。这样教师就必须补充相关内容,否则是很难应考的。

  四、复*目标

  1、通过复*使学生在回顾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双基”,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从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复*中,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间的关系,明确内在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计算能力。

  3、通过专题强化训练,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其学*数学的兴趣。

  4、通过摸拟训练,培养学生考试的技能技巧。

  本学期的知识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基本概念比较多,也比较抽象,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把本学期知识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好地理结合掌握,并把各单元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同学,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为今后的进一步学*打好基础。

  五、复*策略:

  “先分后总”的复*策略,先按章复*,后汇总复*;“边学边练”的策略,在复*知识的同时,紧紧抓住练这个环节;“环节检测”的策略,每复*一个环节,就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仿真模拟”的复*策略,在总复*中,进行几次仿真测试,来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促进学生学*质量的提高。及时“总结归纳”的策略,对于一个知识环节或相联系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归纳与总结,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2)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 (菁华3篇)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1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六、图形与拼组;七、混合运算;八、时分秒的认识;九、统计;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2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从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掌握来看。对分数乘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列式计算;分数乘除法、倒数、圆、百分数等基础掌握比较扎实。对比较复杂的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分析能力不强,解答较差。

  二、复*内容

  1、用数对表示位置。

  2、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以及倒数和比的知识。

  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4、分数和百分数解决问题。

  5、圆和轴对称图形。

  6、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通过复*,把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加以系统整理,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灵活的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根据文字的叙述列式计算,进一步提高学生混合运算的能力,熟练地运用乘法定律进行简便计算。计算的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3、通过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对比,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理解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的能力。达到正确、熟练的解答分数应用题和百分数应用题,解答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

  4、通过复*圆和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能进一步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理解圆周率的意义;理解和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的含义,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5、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6、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7、能根据扇形统计图回答相应的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8、培养假设法解决问题及用多样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9、查漏补缺,在掌握基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适当的提高和拓展,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四、复*重点:

  1、基本概念的辨识。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技能。

  3、圆面积及组合图形中阴影部分面积的计算。

  五、复*难点:

  应用题和填空题。

  六、复*要点

  1、熟记:

  (1)分数乘法算式意义;

  (2)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

  (3)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4)倒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5)除法、分数、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

  七、复*措施

  1、复*前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册知识的全面测试,找出学生对全册知识掌握方面的优点和不足,找出不足,对症下药,制定好复*计划。

  2、每节复*课前先让学生明确复*内容,将自我整理和全班复*相结合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复*效率;课堂帮助学生不仅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更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加强基础性,突出能力训练。避免*均使用力气。

  3、复*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每一部分知识进行系统的回忆和归纳,精讲多练,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加强对比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和检查的*惯。

  4、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对学得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多做一些稍难的题和综合性的练*。对程度稍差的学生,要多帮助多鼓励,让他们多回答一些稍容易的问题,多做一些基本的练*,把主要内容掌握好,。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到复*的乐趣,让学生在乐中学,主动的学。

  5、借鉴其他各区的综合练*题目,重视对练*内容的选择,力求全面而精简。使学生通过复*达到既弥补了知识上的缺漏,又能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6、做好个别生的辅导,并争取家长的配合。

  7、控制好学生的复*时间,不增加学生过重负担。

  8、重视每次练*后的及时分析,加强针对性复*。

  9、对于一些学**惯比较差的学生,如:抄袭作业,家庭作业不做或不认真写等。采取如下措施:

  ①、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对其进行思想上教育,谈心,帮助其明白学*的'重要性以及清醒的认识到学*的刻苦性,尤其是学*自觉性的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的自信心;

  ②、利用课余时间及放学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补*;

  ③、布置一些适合这部分学生做的作业(也就是说,布置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相对简单一些的作业);

  ④、将学生在校复*期间的学*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

  ⑤、对于这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

  ⑥、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各门学科的复*安排工作;

  ⑦、在复*期间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放松的时间。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3

  斗转星移,周而复始。紧张而又繁忙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系统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并为进一步的学*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现将本学期期末复*工作安排如下:

  一、复*内容:

  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乘除法、认识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认识百分数。

  二、复*目标:

  1、能正确解形如aⅹb=c、aⅹb=c、aⅹbⅹ=c的方程,能正确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会列方程解答两、三步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掌握分数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定律和性质进行简便计算,能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能用分数乘除法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能用比的意义和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5、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会解答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6、进一步掌握用分数(或百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7、在全面复*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时间安排:

  1、12月21日12月21日,复*分数乘除法及认识比。

  2、12月22日12月22日,复*方程。

  3、12月23日12月23日,复*百分数。

  4、12月24日12月24日,复*长方体和正方体。

  5、12月25日12月25日,复*可能性。

  6、12月28日12月28日,复*解决问题的策略。

  7、12月29日元月3日,综合复*。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3)

——小学数学期末复*计划6篇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期末复*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五年级(3)班: 有学生数 47 人,本学期来,本班学生承担的大型活动较多,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 学困生较多。 在复*阶段, 认真端正学生学*态度, 梳理本册书的知识点, 认真上好复*课,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复*内容:

  1、数与代数邻域:方程、公倍数和公因数、找规律、认识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 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2、空间与图形邻域:确定位置、圆

  3、统计与概率领域:统计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 xa=b、ax=b 和 x a=b 的简单方程,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能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 10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 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 化,能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 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 运算式题;能应用上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图上用数 对表示点的位置,能根据给出的数对找到相应的点。

  5、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能解决一些与 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能根据收集、整理得数据完成复 式折线统计图,能对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7、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 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 念和统计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8、使学生在整理与复*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情况, 体验与同学交流和学*成功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 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方程意义的理解,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 xa=b、ax=b 和 x a=b 的简单方程。

  2、使学生能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 10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会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通分,会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简 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4、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会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期末复*计划五、复*难点:

  1、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简单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2、使学生能在 1-100 的自然数中,找出 1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及 100 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3、能用合理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4、能解决一些与圆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安排 共 6 课时

  数的世界 3 课时

  图形王国和统计天地 1 课时

  应用广角 1 课时

  综合练*(模拟测试) 1 课时

  七、复*措施:

  1、逐单元、有重点进行复* 提纲挈领式的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复*。采用看、读、想、练、说、评的方法进 行复*。看,看课本中有关运算方法、算理的语句。读,读这些词句,做到对本单元心中有 数。想,通过自我反思,自查这个单元有些什么困难,及时提出,解决。练,通过作课本以 及练*册上的有关练*,做到巩固知识。说,对于练*中有关的算理、数量关系等思维过程 说出来,理清思路。评,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加深对题的印象。

  2、抓薄弱环节,进行集中练* 针对逐单元复*中出现的比较集中的内容,采用多练精讲的策略,使学生做到巩固复* 的目的。多练精讲中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多做综合训练试卷,形成综合处理能力。 用作综合试卷的方法,对学生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考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了解学生的不足,采取个别有针对性的复*。

  4、学生自主命题,提高复*的兴趣与效率。 学生每人每天根据每天的复*内容,结合*时训练的情况(单元检测、 《评价手册》《补 、 充*题》 )自主命题 5 道,次日交复*组长汇总、筛选;每组在筛选的基础上上交 5 道 训练题给老师,共计 20 小题(其余训练组内交流解决) 。教师根据学生的命题,设计并安排 训练。提高学生在复*活动中的学*兴趣、复*针对性,凸现学生在复*中的主体地位。

  5、抓住个别落后生,采取一对一的复*。 抓住落后面较大,在逐一复*和集中复*效果不好的个别学生,采取一对一式的复*。 让落后生也能跟上步伐,巩固知识,缩小落后面。注重对个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 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 ,让他们有 进步。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一、学生基本情况

  临*期末,学生比较浮躁,所以复*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静下心复*,非常重要。大部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比较低,知识很单一,缺乏各知识间的联系,复*中既要注意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又要突出重点和难点,提高复*效率;既要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弥补知识缺漏,又要注意满足发展水*比较高的学生的进一步需要。在复*的时候,要注意使学生在掌握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各种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既要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又要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二、复*内容

  数学期末复*包括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在复*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抓住学生的薄弱环节,精选题例,突出基础,通过复*,使学过的零散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网络。让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复*目标

  通过总复*,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地整理与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使学生的数概念、空间观念、统计观念进一步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应用意识也得到增强,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使学生知道体积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会计算他们的表面积和体积。

  2、进一步使学生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以及2、3、5倍数的特征;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假分数、带分数、整数的互化,能够熟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进一步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及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5、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复*重点、难点:

  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认识常用的体积和容积单位,能够进行简单的名数的改写。

  2、掌握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会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

  3、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4、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五、复*策略及措施

  1.复*“因数与倍数”时,首先需要让学生巩固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因为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脱离因数、倍数的概念来单独认识和理解

  2. 复*“分数意义和性质”时,教材首先通过教科书第138页第3题的实例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意义,帮助学生弄清用分数表示一个量与表示两个数(或量)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3、复*“分数加法和减法”时,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和归纳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弄清这些方法的联系和区别。在完成总复*的第6题之后可请学生用所学的验算方法对结果进行检验。

  4. 复*“空间与图形”时,可结合总复*第7题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和旋转。

  5. 复*“统计”时,首先可结合练*二十七第13题复*众数,请学生总结众数和*均数、中位数的区别,特别要结合实例请学生说一说用哪个数描述两个班的成绩更合适。

  七、复*中的注意点

  1、重视基础知识的复*和知识之间的联系。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2、注重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设计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的复*例题,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4、要注意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在复*题的设计中要十分注意层次性

  八、学困生辅导安排:

  1.落实口算天天练,提高计算能力。

  2.有针对性地自己出题让他们做,然后立即讲评。

  3.继续采取“一帮一”的方式,请其他学生负责督促,辅助检查。

  4.多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帮助学生。

  走过20xx,向着20xx出发。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冬姑娘连本带利把仅存的一点温暖都带走了,只剩下想不开了。到这个时节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也接*了尾声。期末复*阶段,时间紧、任务重、知识容量相对大,这就要求我们这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多而不漏,多而不乱的复*局面。

  一、复*目标

  1.通过复*将小数四则运算加以系统整理,加深理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2.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在掌握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基础上,会列方程解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能够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算术解决和方程式的解法。

  3.通过复*,帮助学生梳理、归纳知识,学生能进一步抓住重点、难点、弱点进行复*和整理,查漏补缺。

  4.学生通过复*会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复*内容与时间安排

  1.小数乘法、除法重难点回顾与解析。(3课时)

  2.简易方程的灵活运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3课时)

  3.多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图形的合理转化)、植树问题。(3课时)

  4.位置、可能性、简便运算。(3课时)

  5.分析往年试卷,把握出题重点,精选练*的题。(3课时)

  三、复*策略与形式

  1.单元复*:调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知识联系的紧密度分单元模块从易到难再次将本学期所授内容重新再理一遍,以求能熟练掌握。

  2.分类复*:在系统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针对第一阶段复*存在的问题再次从基础知识、计算题、操作题及解决问题等进行分类复*与测试,以求稳扎稳打。

  3.综合复*:根据学生学情分层练*,做到边练*边复*并进行综合试卷测试,重视试卷讲评课、归纳做题方法回归课本找知识点。

  四、复*具体措施

  1.教师肯下功夫功夫备好课,打破常规复*方法,有创新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混点提高复*效率,同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成长。

  2.加强学生对复*认识,兼顾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找到学*的方法。

  3.复*时要巧导精练,全面提高。有针对性地选择或设计一些练*让学生精练,做到有层次、有坡度,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思考问题,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

  4.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帮助与思想帮助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转化工作,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5.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多联系家长,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

  6.考前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交给学生怎样审题、做题,如何利用演草纸和有效检查等。

  一、学情分析

  1、绝大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强,只要认真,基本能很好的完成计算,但是口算和估算的能力不是很强,需要加强训练。

  2、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较好,思维发散,在课堂上能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学*活动。部分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他们在学*方法上,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今后的复*中要特别对此学生给予做题方法的指导。

  3、注意让能力好的学生梯度的练*,使其能够充分展示、发挥,使其能将知识吃透。

  4、对于贪玩好动的学生,学**惯差,注意力不集中,抄题不认真、书写不规范,有问题不主动问,不认真、不踏实。在复*中要关注这些学生的学**惯,听讲状态,课上多提问,关注作业书写规范,抄写认真。

  二、复*内容

  1、数与代数

  (1)时、分、秒

  (2)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4)多位数乘一位数

  (5)分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四边形

  3、倍的认识

  4、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集合)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在“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简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内容上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渗透估算的意识,体会估算的作用。

  2、通过对“四边形”、“时分秒”、“千米和吨”、“集合”等知识的复*,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加深对“1千米”、“1吨”、“1小时”、“1秒”的体验,能正确换算时间、长度、重量等单位,能采用连线、画韦恩图等方法来计算简单的集合问题,并理解其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进行复*方法的指导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四、复*重难点

  1、复*重点

  (1)时、分、秒(时间计算)及测量

  (2)倍的认识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6)分数初步认识

  (7)集合的思想方法

  2、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倍的认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时间计算

  (5)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及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6)分数的含义

  五、复*方法及措施

  1、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制定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2、复*措施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期末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使六年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的重点和关键。要重视知识的系统化,避免盲目做题,搞题海战术,确实抓好复*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一、贯彻大纲,重视复*的针对性。

  大纲是复*的依据,教材是复*的蓝本。要领会大纲的精神,把握好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增强复*的针对性。教师要认真研究大纲,把握教学要求,弄清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本,弄清重点章节,以及每一章节的复*重点。要根据*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中的难点、疑点所在。计划先根据教材的安排进行复*;再分概念、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训练;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切实保证复*效果。

  二、梳理拓展,强化复*的系统性。

  复*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把分散的知识综合成一个整体,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如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一章,可以整理成表,使学生对于本章内容从分数的意义到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分类与互化,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应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再如,复*分数的基本性质,把除法的商不变的性质、比的基本性质与之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再如,四则运算的法则,通过复*,使学生弄清楚它们的共性与不同,从而牢固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的效果。

  三、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复。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六、面向全体,全面提高。

  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之一,总复*更应该体现这一点。教师应全面了解“学情”恰当对学生作出评价,正确引导学生搞好复*,以期他们取得好的成绩。但任何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情况基本应呈标准正态分布,不可能都在优秀这一*台上。这就要求我们因材施教,适当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以免再一次吃夹生饭,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不能掌握小学数学应该达到的要求。

  七、在复*过程中,要精心选择和设计练*题,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毕业班数学复*课的备课,重点要抓住二点:一是要把握教材内容,善于提炼和归纳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二是要根据教材的知识要点和训练重点,精心选择和设计练*题。练*题不在于多,一道好的题目,往往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里指的练*题不仅仅指动笔的书面作业题,还包括动口的讨论题和动手的实践操作题等。要在众多的复*资料中挑选和重心组织质量高、准对性较强的题目(题组),要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和当前的教改形势创造设计一些新颖的题目。

  八、我们在制定复*计划、实施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克服复*单纯为应付考试的错误思想,防止在复*中不适当地加重学生过重负担,大量挤占学生休息和活动时间,只重少数学生提优、轻多数学生提高和猜题押题、死记硬背等错误做法,应该把复*看作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复*,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巩固、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要检查前阶段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以后的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2、克服复*中只重一例一题,不重知识基本结构的做法。

  3、克服复*中只重知识技能,不重提高发展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做法。

  4、克服复*中只管上课不管效果的做法。

  5、克服复*中只注意大纲和课本,不关注课改和(标准)的做法。

  九、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4—5周

  第二阶段 归类训练发展提高 3周

  第三阶段 模拟训练查漏补缺 2周

  把握复*的基本策略

  巩固知识、整理知识第一阶段、查漏补缺和发展提高是小学数学复*的主要目的。在具体操作中笔者认为:

  1、巩固知识,以练为主。巩固知识是复*课的主要任务。以练为主,且以学生自己笔练为主,应作为巩固知识的主要策略。常见复*时有的课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或者以教师提问个别学生应答为主。实践证明这些方式大多没有以学生动笔练*为主的效果圩。复*时教师除了帮助学生理清要点和说明常见错误的防止和纠正策略外,应大胆放心地让学生自己练*,通过练*巩固知识,获得提高。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4)

——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 (菁华5篇)

  一、复*时间:

  1月6日至1月18日

  二、复*内容:

  苏教版第五册(24时记时法、认数、千克和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观察物体、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三、复*目标:

  总目标:通过对本册知识点的系统复*,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目标:

  1.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感。

  2.学生对本学期学的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3.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4.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四、复*策略:

  1.认真引导和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自我反思、评价,使每一位学生在总结、自主评价中有成功的收获,发现自己数学学*的薄弱。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对某个学*内容的兴趣和态度、掌握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在复*时有的放失,提高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认真研究复*题的内容。不仅要弄清*题本身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技能要求,更要弄清它在数学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的价值,适当补充相应的*题。

  3.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培优补差。比如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交流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原有知识的认识。

  4.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和相互合作的机会。比如统计的复*中,组织学生分小组操作、记录、整理数据,完成相应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五、具体安排:

  元月6日前 在复*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对本学期学*内容和自己的学*情况进行回顾,促进学生对学*反思。

  元月6日 24时记时法

  元月9日 认数、千克和克

  元月10日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元月11日 观察物体、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和周长计算

  元月12日 分数的认识和相关的简单计算、简单的统计和可能性大小

  元月13日~ 16日 综合练*卷(2张8K)

  元月17日 考前指导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惯。

  二、复*的重、难点 :

  复*重点: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根据加、减的含义和算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加减混合的看图列式应用题、钟面的认识,数的组成 。

  三、复*的主要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四、学情分析:

  一班共有学生71人,二班70人。总体上来说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着一部分学生,或是由于年龄太小,或是由于基础、智力、学*行为*惯等原因而使他们的学*有较大的困难。有较多的学生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而且很少有做完题检查的*惯。另外,对于位置的认识以及时间的认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还是存在着相当大的困难,因此在复*中应特别注意。

  五、复*的方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理解数学。

  2、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针对单元测试卷、练*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六、复*具体安排:

  一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时间 复*

  内容 复*要点 课时

  12月22~23日 数一数、比一比、位置 1、通过复*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进一步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二课时

  12月24~26日 1~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通过复*使学生熟练地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通过复*使学生掌握1~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通过复*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课时

  12月29日

  认识物体和图形 1、通过复*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一课时

  12月30~31日 11~20各数的认识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使学生掌握“十位”、“个位”,初步了解十进制;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读、写11~20各数。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五课时

  1月4日 认识钟表 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使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一课时

  1月5~9日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熟练地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课时

  1月12~17日 试卷检测 用打印的试卷测查(共5份)

  查缺补漏。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没想到一个学期又要结束了!为了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系统地进行梳理一学期来,与孩子们所学*知识的点点滴滴,因此,制定如下复*计划:

  一、复*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和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练*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练*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我们加强复*的计划性,提高复*效率。

  二、复*内容:

  1、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以及数的改写和取*似数;

  2、除法、四则混合运算、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直线、射线和线段,角,以及*行和相交;

  4、统计,简单的数据整理和分析及条形和折线统计图;

  5、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复*目的和要求:

  1、能正确的读、写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并能按要求改写和求*似数

  2、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熟练的进行计算

  3、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4、熟练掌握加法和乘法的四个运算定律,能用字母表示,能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5、正确的判断三种线,能按要求画角和量角,并判断各种角

  6、画*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

  7、能从四个方位正确的观察出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8、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并能分析结果

  9、能采用表格的形式整理条件解决问题

  四、复*知识点复*要点

  (一)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更大的数

  2、生活中的负数(1)认识数的计数单位,掌握各单位之间的关系;(2)会正确读、写亿以内的数;

  3、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4、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5、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似数;

  6、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乘法和除法1、会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法,能运用乘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会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能运用除法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能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4、能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5、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

  6、会进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三)线与角1、线与角

  2、图形的变换(1)会用字母正确地读出线段、射线与直线;

  (2)能区分线段、射线与直线;

  3、能辨析图形中线段的*行与垂直关系;

  4、能用三角尺画*行线和垂线;

  5、会辨析锐角、直角、钝角、*角和周角;

  6、会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7、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8、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绕图形上的某个顶点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四)方向与位置

  1、方向与位置

  2、统计(1)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能根据数据画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五)综合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复*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和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练*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练*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总之,要加强复*的计划性,提高复*效率。

  二、学生学*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思维比以前活跃,上课气氛也有所改善,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比较粗心,计算比较容易出错。对应用题的理解能力不够,自己审题的难度较大。所以,在复*时我把重点放在计算能力的培养和对应用题的理解上,对于课本上的基础知识也进行复*巩固。而有少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这就需要在复*时对他们这部分学生加大难度,进行有难度的训练。希望他们的知识和技能都能有所提高!

  三、复*内容及要点:

  1.数与代数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一单元、升和毫升

  要点:

  (1)掌握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会准确选择升和毫升来计量生活中的物体容量

  (2)除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和调商的方法:四舍法试商和五入法试商,判断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商是几位数,估计商的最高位上可能是几。

  (3)能利用商不变规律进行简便运算;

  (4)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有括号的)及正确计算。

  2.图形与几何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垂线和*行线

  要点:

  (1)认识直线、射线,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认识角,量角器,会用量角器画角与量角,知道三角尺上各个角的度数,会用三角尺画一些指定度数的角。

  (3)锐角、钝角、直角的认识,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4)知道相交和*行是*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能辨认*行线和垂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行线和垂线,知道点到直线的距离并能度量。

  (5)观察物体并根据指定视图进行操作。

  3.统计与概率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第六单元、可能性

  要点:

  (1)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分段整理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2)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游戏素材及可能性大小的认识,设计公*的游戏规则。

  4.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1)能根据数学内容提出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解决。

  (2)通过两步或三步计算或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实际实际问题。

  三、复*重、难点:

  重点:梳理知识内容,注意查缺补漏。

  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

  四、总复*的教学措施:

  1.认真组织学生对学*内容和学*情况进行回顾与整理。

  通过指导学生组成学*小组,回忆、交流本学期学*的内容,对自己的学*情况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行自我评价。教师要适时摸清学生对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体会和态度、以及学生在学*过程中成功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

  2.根据不同领域内容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复*形式。

  (1)除法笔算中要突出不同情况的比较,引导学生交流除法笔算和试商的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试商能力。在交流中突出怎样试商快,怎样才能少出错。并掌握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验算*惯。

  (2)混合运算中要让学生熟练的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计算能力,并强调在做题之强要认真审题,确定正确的运算顺序,确保计算的每一步都能达到正确。

  (3)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帮助学生巩固用列表的方法来整理条件、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突出培养学生运用策略的自觉意识。

  (4)复*空间与图形知识,先联系具体图形复*线段、射线、直线和角的概念及有关垂直、*行的知识,进一步掌握量角、画角、画垂线和画*行线的方法,通过物体视图的辨认,进一步体会有关物体相对的位置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统计与可能性的复*,通过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重点放在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发展统计意识,进一步体验等可能性和游戏规则的公*性。

  3.重视不同领域知识的融合,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同时结合学生的学*实际情况,再相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联系,开展一些综合运用知识的学*活动,促使学生沟通各领域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五、总复*的注意事项:

  1.避免盲目地进行综合的练*,不能以做练*卷代替知识的归纳整理复*

  2.复*前教师应充分考虑本节课的复*目标是什么,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态度情感等方面有哪些提升,然后再组合复*内容。

  3.应注重趣味性、活动性、操作性,注重知识的归纳、梳理,做到回顾知识、整理知识、应用知识。

  4.活动过程中注重指导。如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心中有数,哪些问题是有价值的,哪些问题是偏离学*目标的,如何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以体现教师在总复*中的主导作用。

  5.复*中应逐步培养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教师也要在肯定学生长处的前提下,提出不足或努力方向,不能一味地肯定或批评。因此在学生互评中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评价。

  六、时间安排:

  共计用16课时进行教学。

  1. 数与代数 (4课时)

  2. 图形与几何 (4课时)

  3. 统计与概念 (2课时)

  4. 数学思想 (1课时)

  5. 综合训练 (5课时)

  一、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理清知识点的联系,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和练*,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练*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的能力。

  3.练*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学*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知识整理,使学生对本学期学*的知识有系统化认识,在巩固知识的过程中,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

  3.通过形式多样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5.培养学生的良好倾听、审题、表达、书写、检查作业等学**惯。

  三、学情分析

  1.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较少,题目的分析理解能力还不强。

  2.学生的课堂倾听*惯有待加强,大部分学生不能保持一节课40分钟的集中注意力,通常课前15分钟的学*积极性极高。

  3.知识的回生速度快,对于学*过的知识没有复*就忘了如何解题。

  4.书写速度慢,有很多字不懂正确书写。

  四、复*内容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正确读、写0至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较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

  3.结合实际情境,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6.能比较准确确定物体的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体会具**置的相对性。

  7.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并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8.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在认识钟表和认读时间的过程中,初步学*观察、比较的方法。

  9.根据所学知识,解答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

  五、复*方法

  讲解法、归纳整理法、练*法、操作法、讨论交流法。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理解数学。

  2.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学期所学知识分块归类复*,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针对单元测试卷、练*册、作业中容易出错的题做重点的渗透复*、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复*的方法。

  6.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7.根据*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有关的知识点,加强学困学的辅导工作。

  六、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整体复*各个单元基础知识(以书上总复*和配套练*为主)

  1.熟练掌握数数的方法。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2.通过观察、操作,感知“长短”、“高矮”、“多少”、“大小”的含义,熟练掌握比较物体的方法。

  3.分清前后、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与顺序。

  4.熟练数出1~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5.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7.从整体上认识钟面,会正确认读整时和半时。

  第二阶段:综合练*,讲练结合(期末复*提纲)

  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测试卷,通过练*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第三阶段:分层复*,查漏补缺

  给优等生多做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题,提高分析解答能力;给后进生特别的辅导和指导,查漏补缺。

  七、复*措施

  1.全面系统地对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查漏补缺。

  2.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讨论、合作学*等多形式的组织复*活动,让学生参与复*的全过程,巩固已学过的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探索精神。

  3.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4.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5.适当补充设计练*题,强化训练,进一步发展他们思维的灵活性,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做好复*转差工作,尤其要对学*困难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成立互帮小组。

  7.强化能力培养。在复*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扩展5)

——老师数学期末复*计划通用5篇

  一、复*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学困生有杨宣、肖淑文、范亮、吴明霞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包括其意义,计算,运用。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

  角的初步认识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观察物体。

  (四)问题解决

  能综合运用本期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复*主要目标

  (一)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二)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1.结合现实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熟识1-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9的乘法。

  2.巩固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3.巩固对角的认识,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会辨认角。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会用三角板画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锐角、钝角。

  4.巩固厘米、米的含义,建立1cm,1m的实际长度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根据要测量的具体物体选择恰当的长度单位。掌握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5.理解“*均分”的意义。体会除法的意义,并能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具体的除法算式正确选择乘法口诀求商,能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6.理解倍的含义,能解决一些有关倍的简单实际问题。

  7.会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除法与实际的联系,体会表内除法的应用价值。

  (三)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四)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表内乘法和除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8课时

  2.观察物体、测量长度和角的初步认识…………………4课时

  3.专项复*1:口算练*………………………2课时

  4.专项复*2:解决问题……………………………4课时

  5.综合复*……………………4课时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时的教学,以《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一、有余数的除法;二、万以内数的认识;三、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五、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六、图形与拼组;七、混合运算;八、时分秒的认识;九、统计;十、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

  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为了迎接期末统一检测,为取得较好的成绩,结合我校八年各班级学生的情况,数学组对期末复*作以下安排:

  一、复*章节:

  1、第16章:二次根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