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

首页 / 计划 / |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 1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数一数与乘法、乘法口诀(一)、观察物体、分一分与除法、方位与位置、时、分、秒,乘法口诀(二)、除法、统计与猜测。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四大领域的两个整理与复*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比较熟悉地掌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下来。在统计中能根据统计表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能说明物体的位置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通过整理和复*,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四、复*重点、难点:

  1、通过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强化学生的统计意识。

  3、进一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4、钟表的运作规则,认识时刻是几时几分。掌握认识几时几分的方法。

  5、培养初步推理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惯、学*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六、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随堂进行小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 2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出发、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比较熟悉地掌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6、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复*重点、难点:

  1、通过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强化学生的统计意识。

  3、进一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复*时间安排

  x.xx―x.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x.xx―x.xx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直到期末质量检测。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 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期学*的主要内容有:表内乘除法及其应用(总复*中的第1、4、6、7、8、10、11题);观察物体(总复*中的第2题);时、分、秒的认识(总复*中的第3题);方向与位置(总复*中的第5、12题);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中的第9题)。本期知识点较多,难点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中,对乘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的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对“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时间观念也有所增强。在“方向与位置”及“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的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本期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1、乘除法口算正确性和速度。

  2、观察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时间单位的选择,简单的换算比较理想。但在认快到几时这种时刻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较困难。

  4、在辨认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找准标准。

  二、复*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和应用能力。

  2、在复*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表内乘除法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以统计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学*整理和复*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结合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整理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惯。

  三、复*重难点:

  重点:表内乘除法及运用。

  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后进生辅导。

  四、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内 容

  课 时

  要 求

  乘除法的意义

  1课时

  乘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

  1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对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比较,能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解决问题

  3课时

  应用乘除法解决的基础应用题。

  倍数应用题。

  综合运用

  观察物体

  1课时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知道4个方向,能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时分秒

  2课时

  复*时间单位及进率,进行相邻单位的互换

  能正确认钟面上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统计与猜测

  1课时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并对统计情况进行简单的、合理的分析;对生活中不确定现象有一定认识。

  五、复*措施:

  1、认真备课,合理取舍。这次总复*需要复*的内容较多,要求老师要认真总结学生*时的学*情况,先对知识进行大致的疏理,然后主要对学生*时比较薄弱、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练*,不*均使用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设计练*。复*期间要加强练*,但不能搞题海战,让学生和老师疲惫不堪,又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练*,注意练*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注意练*的量和质(学生的正确性、独立性和效率)。

  3、重视学生良好思维*惯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复*期间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良好*惯的培养。

  4、把握复*内容的难度,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度。

  5、加强对希望生的辅导。加强与家长联系,争取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6、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 4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该班的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像张硕、申宝康、马薇、李齐、靳宪茹等。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堂学*能力较弱。如郭子辰、齐柳柳、马腾、李腾、陈智萌、陈首萌等。经过一年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目前在低年级段班级学*成绩较*均。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的去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了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了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的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就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之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 5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只是有进一步的人士,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 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第一部分复*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

  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

  第三部分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

  第四部分复*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

  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利用直角判定锐角和钝角。

  3、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五、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六、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七、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20日 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1日――6月23日 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6、27、28日 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1)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五)份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1

  一、学情分析

  本班有学生35人,总体学*基础比较扎实。大部分学生处于中等水*,由于个体的认知差异,水*是参差不齐,两极分化比较大,因此我将复*的重点放在教材中涉及到的基本知识,以确保“底线”之外,对能力较强的学生采取创新出题的形式,多想一些拔高题,发展优等生,力争做到下保底上不封顶。

  二、全册知识点概括

  1、全册知识中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薄弱部分

  学生掌握比较好的部分:1—9的口诀、乘除法计算、口诀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观察物体、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薄弱部分:应用题(包括*均分除法、倍数、有余数的除法),辨认方向。

  2、各部分知识进行概括和提炼

  一)乘法

  1、在现实的情境中加强对相同加数连加的认识。

  2、在有意义接受的基础上理解乘法的意义。

  3、逐步培养利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先写出加法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式,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继续体会乘法的意义。

  (2)根据图画里“几个几”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一道乘法算式,初步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整理乘法问题情境里的信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乘法口诀(一)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练*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

  (3)通过合作学*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三)认识除法

  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均分。

  (1)体会*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均分

  (2) 联系*均分的操作,体会*均分。

  (3)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均分。

  2.联系*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

  (1)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

  (2)通过练*,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四)口诀求商

  1、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过*均分的操作寻找得数,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编排一道例题,着重教学用口诀求商的思考方法。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

  2、综合练*以除法口算为主,适当穿插乘法内容,起组织新的认知结构的作用。教材还编排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及时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

  五)位置和方向

  1、用东、南、西、北描述位置关系。

  (1)联系生活经验,认识生活空间里的东、南、西、北。

  (2)借助肢体活动,学会辨认方向。

  (3)从现实空间过渡到*面图,认识*面图上的方向。

  六)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1、让学生编乘法口诀,帮助记忆口诀。

  2、引导学生主动地用口诀计算。

  (1)主动计算表内乘法。

  (2)主动计算表内除法。

  (3)教学乘法和除法的竖式。

  (4)教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

  (5)在游戏中练*口算。

  3、在计算教学的同时重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观察物体

  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八)统计与可能性

  一是统计知识,学生掌握按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二是感受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初步体会可能性。

  “可能性”研究的是不确定现象,因为在不确定现象里,事情的发生会有两种或多种可能。通过不确定现象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全面而仔细地思考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初步教学不确定现象,选择简单而有趣的事情作为研究对象。

  三、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积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试题,进一步发展数感。

  2、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4、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5、使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回顾整理、练*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的价值。

  6、使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难点

  1、熟记乘法口诀,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的试题

  2、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除法含义的理解,促使数学思考,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交流等活动,进一步体会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有关的基本数学方法,形成必要的技能。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2

  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轴对称现象,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从已知信息中,九宫格数独,有序观察、合理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措施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3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只是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第一部分复*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

  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

  第三部分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

  第四部分复*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

  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利用直角判定锐角和钝角。

  3、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五、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六、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七、复*的课时安排

  6月23日——7月4日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4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期学*的主要内容有:表内乘除法及其应用(总复*中的第1、4、6、7、8、10、11题);观察物体(总复*中的第2题);时、分、秒的认识(总复*中的第3题);方向与位置(总复*中的第5、12题);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中的第9题)。本期知识点较多,难点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中,对乘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的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对“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时间观念也有所增强。在“方向与位置”及“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的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本期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1、乘除法口算正确性和速度。

  2、观察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时间单位的选择,简单的换算比较理想。但在认快到几时这种时刻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较困难。

  4、在辨认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找准标准。

  二、复*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和应用能力。

  2、在复*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表内乘除法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以统计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学*整理和复*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结合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整理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惯。

  三、复*重难点:

  重点:表内乘除法及运用。

  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后进生辅导。

  四、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内 容

  课 时

  要 求

  乘除法的意义

  1课时

  乘除法的含义以及乘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计算

  1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对容易混淆的计算进行比较,能正确、迅速的进行计算。

  解决问题

  3课时

  应用乘除法解决的基础应用题。

  倍数应用题。

  综合运用

  观察物体

  1课时

  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知道4个方向,能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时分秒

  2课时

  复*时间单位及进率,进行相邻单位的互换

  能正确认钟面上的时刻,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

  统计与猜测

  1课时

  掌握正确的统计方法并对统计情况进行简单的、合理的分析;对生活中不确定现象有一定认识。

  五、复*措施:

  1、认真备课,合理取舍。这次总复*需要复*的内容较多,要求老师要认真总结学生*时的学*情况,先对知识进行大致的疏理,然后主要对学生*时比较薄弱、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练*,不*均使用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设计练*。复*期间要加强练*,但不能搞题海战,让学生和老师疲惫不堪,又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练*,注意练*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注意练*的量和质(学生的正确性、独立性和效率)。

  3、重视学生良好思维*惯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复*期间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良好*惯的培养。

  4、把握复*内容的难度,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度。

  5、加强对希望生的辅导。加强与家长联系,争取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们。

  6、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学*数学的信心。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计划 5

  教材分析

  本册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共分为七部分: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学*,只是在练*中出现。编排时,应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的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指导思想

  1、本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认识万以内的数并进行比较和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认识了轴对称图形、*移和旋转现象,克与千克,能掌握统计方法,通过分析统计表提出并解决问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基础比较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比较被动,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复*阶段要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解题方法,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使复*体现实效性,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轴对称现象,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从已知信息中,九宫格数独,有序观察、合理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措施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2)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实用5份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将以学校教学计划和小学教导处的计划为指导,打造学科特色,搞好团队文化建设。以新课标理念为依据,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突破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进取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数学教学质量,促使我校数学学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内强素质。

  1、继续组织教师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严格执行新标准。加强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积极开展数学教学研究工作,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2、继续学*小学数学学科规范。进一步规范教学全程各个环节的教学行为,引导并帮忙每位教师在提高专业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同时,有效高效地实施课程,全面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继续认真学*卢家巷实验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机智的运用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品味。

  (二)强化管理提升质量

  1、继续严格教学管理,落实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教师每人每周听课不少于2节,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备课、听课情景及教师批改作业情景,利用团体备课时间对本学科本周及下周的教学资料、教学方法、作业设计等,加强沟通,展开研讨,步调一致,共同前进。

  2、继续加强团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每一次团体备课要做到定计划、定地点、定资料、定中心发言人,经过团体备课要做到三统一:***学目标、统一重点难点、***学进度。

  3、优化作业环节,减轻学生负担

  每一位教师要在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作业布置要做到“讲科学、重实效、严要求”,精心筛选,精心设计。对于每一种作业,必须自我做过,必须及时批改,必须及时评讲。各位教师要抓好课堂关、单元关,严格实行“四清”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教师最好要进行分层布置作业,做实、做细个别辅导工作。严禁随意性、惩罚性作业现象的发生,真正做到关爱每一位孩子的健康成长。

  4、依托质量调研,提升管理效度。

  本学期将继续抓好*时的质量调研工作,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调研,严格抓好命题、监考、阅卷、讲评、分析等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好质量调研的诊断、评价、反馈、预测及激励的功能。从本学期起,每次质量调研的试卷都要注明“命题人”,每次质量调研的成绩要进行汇总,充分运用调研手段,检测教学现状,调整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5、认真开展听课活动。

  听常态课。包括听推门课,点名听课等。强调课堂教学要情趣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做到课前准备充分,预备铃响前能到岗,一上课就进入学*情景。课堂教学追求简约之美,做到教学目标简明,教学资料简约,教学环节简化,教学方法简便,教学媒介简单,教学用语简要。

  6、注重过程管理,力求教研实效。

  继续抓好课堂教学的研究,深入课堂,分管领导、学科主任和教学骨干率先上好研讨课;多听课,多交流。在教研活动中认真做好过程管理,期初认真制订好计划,落实好活动资料,主讲人。每位上课教师要依托本学科组、教研组,反复讨论,试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教研活动时要精心组织,构成热烈的、有深度的交流氛围,使大家真正研有所得。上完教研课后,教者应先进行说课,再进行评课,在组织开展说课、评课、上课活动过程中,要求把体现新课程理念放在首位,所有教研活动的资料须在上课后两周内完成,使教研活动真正构成制度化。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2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二年级(5)、(6)班共有学生92人,一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二、教材分析:

  (一)长度单位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学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长短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计量长度知识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建立长度的观念,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难点是让学生认识线段,了解线段的特征关键是在教学中注意呈现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再让学生亲自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并初步认识线段、学*量、画线段的方法。

  (二)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理解地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强估算思路的学*,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难点是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关键是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去提出所要解决的计算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增加学*兴趣,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识迁移学*新知识,通过动手操作加强对算理的理解。

  (三)角的初步认识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四)表内乘法<一>

  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乘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难点是“4”、“6”乘法口诀的学*。关键是加强直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本单元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重点是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难点是在学生“按对称轴画出另一半”等动手实践活动。关键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适应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六)表内乘法<二>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继续学*7、8、9的乘法口诀.重点是使学生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诀的意义,明白乘法口诀的来源.难点是使学生熟记7―9的乘法口诀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关键是充分利用2―6乘法口诀学*方法和思考方法迁移学*7、8、9的乘法口诀。采用多种方法,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熟记口诀的兴趣.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

  (七)统计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学*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重点是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难点是让学生把收集来的信息转化为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关键是根据实际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创新精神。

  (八)数学广角

  本单元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重点是渗透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是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是靠问题的意识.关键是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学*。

  三、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以学生经验为基础,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兴趣。

  2、充分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3、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4、多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教学进度:

  1、第一大周(8.31―9.13)长度单位两位数加两位数

  2、第二大周(9.18―9.30)两位数减两位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第三大周(10.9―10.19)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角的初步认识

  4、第四大周(10.23―11.2)乘法的初步认识5的乘法口诀

  5、第五大周(11.6―11.16) 2.3.4的乘法口诀6的乘法口诀

  6、第六大周(11.20―11.30) 6的乘法口诀观察物体

  7、第七大周(12.4―12.14) 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

  8、第八大周(12.18―12.28) 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

  9、第九大周(01.2―01.11)统计数学广角

  10、第十大周(01.15―01.25)总复*

  11、第十一大周(01.29)复*迎考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3

  一、班级情况分析:

  44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后,基本知识、技本班学生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语文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多数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语文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简析

  一年级下册教材仍采用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共有16个单元,每个单元大致包括两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第二册的内容较之一册更广泛,特别是增多了反映儿童生活的篇目,与学生生活更加贴*,同时也注意了保持一册的趣味性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 通过阅读课文和开展各种学*活动,在语文学*能力、学*方法和策略、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发展。

  2. 认字423个(下限),学*30个(下限)常用偏旁(部首),

  学*看上下文猜字等认字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独立认读“语文天地”中的现代诗文。

  3.写字230个(下限)

  4.抄写字母和音节,能为生字标音。

  5.阅读42篇诗文(下限),背诵15篇(下限)。能借助手指但不出声,或者小声但不用手 指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6.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语文活动,用普通话、积极地、又创造地完成教材中的口语交际, 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

  7.学*教材传授的科学知识,有浓厚的学*兴趣。

  8.继续培养天天阅读、收集图片资料、经常“回头看”等好*惯。

  9.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四、教学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

  2、倡导合作学*。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3、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五、教学重点

  1、仍然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拓展课外识字、识词量。

  2、写话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贯穿整个教学中,从基本素句教学抓起,根据学生实际学*情况和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人而已,着实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3、把语文教学放入社会这个大语文环境中教学,结合实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课本剧的表演、实地参观学*、观察大自然的变化等等。

  4、整个教学要体现层次性,允许出现差异性,循序渐进。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4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年的学*,我们班的学生对数学已经有了必须的认识,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相差也不是很大。但还是有7、8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中比较吃力。绝大部分同学上课专心听讲,进取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良好的学**惯。可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差,有的上课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纪律性不强。教师布置的作业经常完不成,以致学*成绩较差,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世界观,针对本班的实际情景,所以,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会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兴趣和学*方法的培养上,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努力使不一样的学生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

  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具体分析:

  在数的计算方面。计算教学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异常是表内乘法是学*多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任何一个多位数乘法,在计算时都要分成若干个一位数和一位数相乘。所以,表内乘法同20以内的加、减法一样,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知识,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必须到达计算正确、迅速。同时,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所以,教材安排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使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齐。这不仅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在量的计量方面,教材出现厘米和米的认识,让学生经过各种自主探索的学*活动,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尺量物体的长度。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初步认识线段与角、从不一样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等教学资料,使学生经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线段,角和直角,轴对称和镜应对称现象,能辨认从不一样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构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统计知识方面,教材安排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数学广角”是新的教学资料,介绍了简单的'组合思想和逻辑推理方法,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本事,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材还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三、教学目标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明白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明白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初步构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一样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应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经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本事,初步构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本事和逻辑思维本事。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本事和解答应用题的本事,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资料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本事。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简便,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进度

  时间资料

  第1、2周:长度单位

  第3周:两位数加两位数

  第4周:两位数减两位数

  第5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第6周:整理和复*、我长高了

  第7周:角的初步认识

  第8周: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9周:5的乘法口诀

  第10周:2、3、4的乘法口诀

  第11周:6的乘法口诀、整理和复*

  第12周:观察物体

  第13周:7的乘法口诀

  第14周:8的乘法口诀

  第15周:9的乘法口诀

  第16周:看一看、摆一摆

  第17周:统计

  第18周:数学广角

  第19周:总复*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5

  紧张而又充实的教学工作已经结束,下段时间我们就要进入期末的总复*阶段,为了更好的、更圆满地完成这学期的教学工作,特制定以下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1)(2) 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120人。两个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计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孩子的基础知识不错,但遇到分析问题的题就一头雾水

  (4)学*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本册我们主要学*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表内除法(1)(2)、图形的运动、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9部分的内容。

  三、复*方式

  1、分块复*(夺冠新课堂)为主。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试卷)。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重难点

  重点:

  表内除法(1)(2)、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

  难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图形的运动、克和千克、数学广角――推理9

  五、复*措施:

  1、向课堂要质量,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3、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4、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6、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六.复*课时安排

  1、数据整理 1课时

  2、表内除法 5课时

  3、图形的运动 2课时

  4、混合运算 3课时

  5、有余数的除法3课时

  6、万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7、克和千克 2课时

  8、数学广角――推理 1课时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3)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实用5份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1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只是有进一步的人士,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 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 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第一部分复*认数和统计知识;(第二、九单元)

  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第三、五、七单元)

  第三部分复*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第四、六单元)

  第四部分复*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第一、八单元)

  通过复*,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1、在把若干个物体*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4、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

  1、通过有效的学*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2、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初步认识直角,会利用直角判定锐角和钝角。

  3、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的关系。会恰当选用长度单位计量并表述物体的长度,会进行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统计与概率:

  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2、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以及乘法的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五、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六、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七、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20日 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1日——6月23日 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6、27、28日 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2

  回顾整理本期所学知识与技能,查漏补缺,使知识系统化。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学*能力。复*过程,既是巩固的过程,更是获得新发展和提升的过程,激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再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思教学得失,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二、复*内容及要求

  (一)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以及具有简单阅读的实际能力。

  1、能熟练拼读音节,看拼音识字。

  2、能熟练地拼写音节,为生字标音。

  (二)识字写字:

  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认字方法独立识字,认识237个生字,会认会写298个生字。

  1、字要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尽量做到书写美观不涂改。

  2、熟练掌握累计70个左右常用部首,能说出其名称、表示的大概意思,能写出部首和例字。

  3、具有实际的查字典识字的能力。

  4、能分析字形,根据部首推知字义。

  5、区分形*字、音*字。

  6、掌握多音字的读音,能据词定音,据音写词。

  (三)词语:

  能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并在表达中尽量运用。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积累AABB、ABB式词语。

  3、学过的词语能在口头及书面表达中运用。

  4、积累单音节反义词和近义词,并能感知很多单音节反义词可以组成词语。

  5、能在反复阅读中感知一些常用词语(包括四字词语)的意思,并能在表达中正确运用。

  6、常用数量词语的搭配。

  (四)阅读

  1、熟读本册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古诗,能按原文填空,并补充诗句。

  2、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学*不同的句式,同时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课外阅读的好*惯。

  3、广泛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短文的基本内容,并在阅读实践中有所积累、有些感悟、有心运用。

  阅读复*重在识字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1、是否能运用学过的方法随文识字;

  2、是否通过阅读能理解、运用一些常用词语;

  3、是否能读懂简单短文的基本结构(主要指数段和数句的能力)、内容;

  4、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创写或仿写句子;

  5、表达一些感受、发表一点看法。

  (五)写话

  1、能对自己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想。

  2、能看图写出基本意思,并有一定想像,乐于运用在阅读、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学会写简短的日记。

  三、复*形式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夯实基础,又重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在讲练中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尽可能地创设易于调动学生情绪的复*氛围,让学生在兴奋愉悦的氛围进行复*,使复*的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巩固与获取的过程,一个在练*中学*方法的渐悟和*得的过程。

  1、整理知识,分析学情。

  2、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各知识板之间既有分组更有融合)

  3、精心设计,扎实高效。

  4、读思议练,提高语文素养。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3

  一、汉语拼音

  1、继续巩固汉语拼音,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认字,并能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二、字词

  1、能熟练认读《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复*笔画,笔顺,生字部首。

  2、掌握部首查字法。

  3、能辨析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会说反义词、会辨别近义词的不同用法。能用部分生字口头或书面组词和扩词。

  4、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

  5、注意积累词语和成语。在阅读中养成抄写好词佳句的*惯。

  三、句子

  1、正确认读句子,并能正确地抄写或听写句子。

  2、能判断句子是否完整,并将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用学过的的词语造句。

  4、会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同一意思的句子。

  五、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2、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的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

  4、能排列错乱的语句,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

  5、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六、写话

  1、能写自己想说的话,并能写清图画上的内容。

  2、在写话中能运用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能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

  七、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以及自己的想法。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以县教育局提出的`“苦字当头、实干兴校”的要求和乡中心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为指导,以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贯彻落实课改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努力使我校的成绩取得较大的进步。

  二、组织实施

  1、成立了复*迎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冯文友(全面监督复*迎考的各项事宜,指导副组长来实施好工作,以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副组长:李朝林、朱光斌、李荣(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实施,加查落实,责任到人。)

  组员:各教师(根据要求来做好计划,并在教学中运用。)

  2、时间安排

  第十二周根据要求书写。要求:这次复*迎考工作要求各位老师对所上科目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和自身的工作经验,找出符合本班实际的复*重点、难点;考点;制定出具体的培养优等生、提高中等生、重点关注后进生的具体措施;复*达到的目标;各单元的重难点;时间安排等做出详尽的计划。并根据计划实施。

  第十三周组织按顺序交流,各教师互相学*,取长补短,然后修改自己的复*计划,再由教研组组织检查落实。

  三、推广应用

  把这次交流学*到的好的复*办法在教学中运用,体会,去粗取精。不断的反思应用。好的方法归结如下:

  1、周密、详尽的做出计划并实施。做到复*工作教师心里明白,学生也清楚自己究竟该做什么,该如何做。这样就避免教师盲目的去抓,不知道该怎样应对,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

  2、多关心学生、不骄不躁。复*中老师容易发脾气,这样让学生也有很大的压力,体验不到成功。这时,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多激励,让学生有取得成功的欲望,提高积极性。

  3、多对考试的出题方式研究,达到举一反三。根据历年的考试出题方式来分析,讲解时不要单一的来做。例如:可能到一个词语,可以从字型结构、查字典的要求、近反义词、感情色彩等多方面扩展训练。

  4、分类复*,找到知识点的联系。复*时,应找到知识点的联系。例如:分数中,有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找到其中的联系,互相利用来理解认识其中的规律。

  5、一定要下功夫攻破难点。语文的阅读、作文和数学的应用题。语文的作文在考试中丢分情况比较严重,水*也参差不齐。我们可以在复*时试着猜一猜,奥运知识方面、新农村建设、在灾难面前如何做等。有针对性地训练,强化训练。写景的、记事的、写人的,互相转化。

  6、在帮助学困生时采用“一帮一”、“多帮一”等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发挥优等生的带动作用。教师的工作量非常重,这时,多让优等生来当助手,帮助监督、来提高后进生。起到帮带作用。

  7、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给予鼓励,提高积极性。有的学生不适合用物质鼓励的办法,我们就用精神鼓励。

  8、对易错、难做的题反复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应不断强化。有时就应该采用强化记忆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的目的。

  9、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的积极性,理清认知结构,多质疑。不放弃后进生。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5

  一、汉语拼音

  1、 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读拼音写出会写的字。

  3、读拼音,写句子或词语。

  二、字

  1、会认《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写字的间架结构。

  2、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

  4、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题型:1、会写相同部首的字。

  2、多音字组词如:都(dōu)( ) (dū) ( )

  3、偏旁和部件搭配组新字。

  4、发现表动作的字。

  5、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6、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三、词

  1、能积累本册教材中的成语故事名和四字词语。

  2、能正确地搭配词语,正确使用量词,辨别近义词的用法,会写反义词,会扩词,丰富词汇。

  3、能并口头或书面语言中运用学过的优美词语。

  题型:

  1、形*字组词如:丛()从( )

  同音字、形*字举例:托—脱 提—题骨—滑 期—欺 慌—流落—满 迷—谜 求—球煌—凰 蜜—密垂—睡 离—璃组—祖 锋—蜂 红—虹搭—塔 拱—哄 呆—杏决—绝 厚—原拨—泼—拔 转—传—夸庆—压—桩 纸—底—派滴—摘—商 迎—留—柳 读—续陈—冻—阵 未—末—抹烧—浇—绕 牙—讶—芽史—使—便 其—棋—旗榜—傍—膀 炎—淡—谈勾—沟—够 京—景—影分—纷—芬—扮 坡—破—波—披令—铃—岭—领—拎多音字举例:多音字组词练*P49骨背 间 答 钉 盛 好 空 乐 重 杆 斗 数 转 晃 数 晃 重 转 缝 假 藏 系

  2、写AABB形式的词。

  3、写数字成语或成语故事名填空。

  4、一字组多词。如: 州 庆 庆祝

  5、词语接龙。如:人民——民族——

  6、仿照例子填词语。闻了闻 一个比一个好 了 一 比一 神气极了 荡来荡去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来 去 立刻

  7、量词和名词的搭配如:一只( )一片片( )

  8、形容词与名词的搭配,如:机灵的( )翠绿的( )

  9、动词与名词搭配,如:堆雪人,打雪仗(1)打开()、寻找()…… P91(2)明亮的()、()的春光…… P17P26 P55 P91P129(3)一位( )、一台( )…… P65

  10、给近义词选词配对。著名( )特别( )

  11、填反义词或发现反义词。如进——退 买——卖(识字6)

  12、抄词如第3、5、13、15页

  四、句

  1、学*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2、了解同一句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3、能用不同的标点写句子。

  4、会说比喻句。

  5、会写把字句和被字句。

  6、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题型:

  1、写句子。如:“仔细地”、“可爱的”、“高兴地”、“快活”

  2、写感叹句。

  3、写比喻句。 像 。

  4、把“把字句”改成“被字句”,或者把“被字句”改成“把字句”。如:他把小鱼扔进海里。 被 。

  5、变换句子。李晓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6、补说句子:北京真 啊!我多么想 。我要给

  7、比较句子: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8、给句子加标点。

  (1) 我在学校捡到一个钱包(。)

  (2) 你是二年级的学生吗(?)

  (3) 你的回答真好啊(!)

  (4) 老师今天怎么会发火呢(?)

  (5) 今天的天气真好呀(!)

  9、团结合作的谚语(83页)

  10、说句子: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11、想想说说:你说:一只小鸟受了伤,落在窗台上。我说:

  12、说并列句: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

  五、阅读

  1、学*默读,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和句的意思。

  2、能按要求朗读和背诵的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加强课外阅读,开阔视野,努力增加阅读量。

  读成语故事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自己的想法。

  3、与别人交谈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并能对别人的发言做出简单的评价。

  4、有表达的自信心。

  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1、说秋游。

  2、说我的想法。

  3、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

  4、应该听谁的?对短文发表自己的想法。

  5、说与人合作做成过的事情。

  6、我想这样做。遇到需要帮助的残疾人时的说与做。

  7、说保护有益的小动物。

  8、谈有趣的动物、植物。

  六、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式。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4)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6篇

  时间转眼即逝,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在期末复*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人特制定以下复*计划:

  一、本册的复*内容包括:

  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测量、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统计。

  二、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复*。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掌握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3、“方向和路线”的复*。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4、“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5、“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6、 “测量”的复*。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7、“认识图形”的复*。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行四边形。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8、“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9、“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的重、难点

  复*的重点: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复*的难点是: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措施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 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5、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6、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一下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2)班和二(6)班,2班大多数学生的学**惯还可以,但6班的一些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1、解决问题。

  2、表内除法(一)。

  3、图形与变换。

  4、表内除法(二)

  5、万以内数的认识。

  6、克和千克。

  7、万以内的加和减法(一)。

  8、统计。

  9、找规律。

  三、复*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四、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六、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七、复*进度与时间安排:

  1、万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2课时

  3、用数学知识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2课时

  4、图形与变换、找规律、统计、千克和克。2课时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应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和体验。本期学*的主要内容有:表内乘除法及其应用(总复*中的第1、4、6、7、8、10、11题);观察物体(总复*中的第2题);时、分、秒的认识(总复*中的第3题);方向与位置(总复*中的第5、12题);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中的第9题)。本期知识点较多,难点也比较分散。学生在前面知识的学*中,对乘除法含义有了初步的理解,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的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对时分秒的认识,对“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时间观念也有所增强。在“方向与位置”及“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的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处于非常低级的水*,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本期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提高。

  1、乘除法口算正确性和速度。

  2、观察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侧面对一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困难。

  3、时间单位的选择,简单的换算比较理想。但在认快到几时这种时刻和计算两个时刻之间经过的时间较困难。

  4、在辨认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时找准标准。

  二、复*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复*,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学期各单元所学的知识,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和应用能力。

  2、在复*中,使学生进一步熟练的掌握表内乘除法知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时间观念以统计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整理复*所学知识的过程,学*整理和复*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讨论、交流等方式,结合练一练活动,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感受整理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养成自觉整理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良好*惯。

  三、复*重难点:

  重点:表内乘除法及运用。

  难点: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弥补知识缺漏,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加强后进生辅导。

  四、复*措施:

  1、认真备课,合理取舍。这次总复*需要复*的内容较多,要求老师要认真总结学生*时的学*情况,先对知识进行大致的疏理,然后主要对学生*时比较薄弱、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练*,不*均使用力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精心设计练*。复*期间要加强练*,但不能搞题海战,让学生和老师疲惫不堪,又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所以老师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练*,注意练*形式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注意练*的量和质(学生的正确性、独立性和效率)。

  3、重视学生良好思维*惯的养成。良好的思维*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在复*期间一定要坚持对学生良好*惯的培养。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5)

——小学生二年级下期末复*计划 (菁华3篇)

  一、复*目标:

  1、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2、全面复*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6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76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3、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29个常用偏旁、

  4、复*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能通过查字典或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5、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6、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

  7、写话。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3)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言语交际的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二、复*形式:

  单元复*和归类综合复*相结合。

  三、复*内容和措施: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在组词中区别形*字、音*字、多音字。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并反复听写,以增强记忆力。

  2、对学生进行词句的训练,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缺少的部分。

  3、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

  4、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并通过阅读练*提高理解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6、查字典练*。

  四、具体复*内容及课时安排:

  (1)字词部分:

  1、看拼音写词语——1课课时

  2、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1课时

  3、加偏旁组词、——1课时

  4、形*字组词、——1课时

  5、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划去不同类的词语、——2课时

  6、写出*、反义词、——1课时

  7、按要求写词、——1课时

  8、补充成语。——1课时

  (2)句段部分:

  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4课时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4课时

  (4)分类练*,讲解练*。——3课时

  复*目标

  1、全面复*本册书要求会认的402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70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复*巩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结合《七色光》中出现的训练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4、总结延伸阅读和写话的练*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和*作的能力。

  复*形式:

  以单元复*为主,归类复*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不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度过复*阶段。

  复*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填出相应的词语。

  4、抓住《七色光》的练*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复*类型:

  1、看拼音写词语。

  2、区别形*字、音*字、多音字,并能用其组词。

  3、结合课后练*和日积月累的内容,变换形式进行填空练*。

  4、古诗的吟诵和填空练*。

  5、重点课文的理解和阅读练*。

  6、看图,写几句话。

  7、查字典练*。

  复*措施:

  1、紧扣课后练*和综合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复*需要。复*内容要有阶段性,体现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助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大胆想象,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复*资料的准备:

  1、字词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查字典、根据偏旁写字组词、加偏旁组词、形*字组词、填上适当的词、选字填空、写出近义词、按要求写词、补充成语、划去不同类的词语等

  2、句段部分:连词成句、补充句子成分、组词造句、加标点、照样子改写句子等。

  3、写话:整理句序、看图写话等。

  4、综合练*

  5、模拟试题

  一、汉语拼音

  1、 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读拼音写出会写的字。

  3、读拼音,写句子或词语。

  二、字

  1、会认《生字表(一)》中的450个汉字, 会写《生字表(二)》中的350个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注意写字的间架结构。

  2、能掌握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

  3、能辨析本册汉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

  4、会用音序、部首查字法查字。

  题型:1、会写相同部首的字。

  2、多音字组词如:都(dōu)( ) (dū) ( )

  3、偏旁和部件搭配组新字。

  4、发现表动作的字。

  5、发现形声字的特点。

  6、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三、词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6)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菁选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该为自己下阶段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二、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四、复*措施:

  1、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4、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四、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五、复*措施:

  1、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4、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景毓龙姚蕊姚玲瑞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加法:加数+加数=和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和—加数=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乘加:3×4+2=14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5就是5的3倍。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2)个别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有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目标:

  1、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3、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4、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5、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因些对于此单元的知识要求是: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复*: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具体为: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具体为: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又要迎来期末考试了,作为班级科任数学教师,我特地制定了一个复*计划,希望大家能够按照计划进行,相信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开开心心回家过大年。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4、操作方面。本学期认识了分一分与除法,通过“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体会*均分及除法运算的意义。

  5、作业方面。在老师的要求下,95%的学生能够书写认真,*惯较好;5%的学生即使老师要求也不能达到一定的要求。在复*中,对于这些学生应加强教育,使他养成良好的作业*惯。

  综上所述,同学们已经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但是,在学**惯、学*态度方面做的不好,个别学生应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时间安排

  12、20——12、31按照单元复*,共两周时间。

  1、3——1、7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2、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3、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4、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图形与拼组;

  6、克、千克、吨的认识;

  7、两位数乘一位数;

  8、三位数乘一位数;

  9、统计;

  10、总复*。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方法措施:

  1、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六、复*步骤:

  1、单元复*。

  2、知识块综合复*+模拟测试

  3、考前动员

  时间转眼即逝,紧张而又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使学生在期末复*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人特制定以下复*计划:

  一、本册的复*内容包括:

  有余数除法、混合运算,方向与路线,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测量、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统计。

  二、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有余数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的复*。

  通过问题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在解决实际问题需要两步解答时,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并能掌握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3、“方向和路线”的复*。

  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认识八个方向。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北),能辨认其余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径的地方。

  4、“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5、“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6、“测量”的复*。

  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际活动,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单位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7、“认识图形”的复*。

  通过生活实景,认识角。能辨认直角、锐角、钝角。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直观认识*行四边形。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8、“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9、“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的重、难点

  复*的重点: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

  复*的难点是:万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复*措施

  1、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2、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5、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6、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7、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8、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

  一、复*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

  1、1——9的口诀

  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2、时间

  看钟表写时刻并算出经过的时间、时间换算、时间单位填写、看时间画针。

  3、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

  关于*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等。

  4、路线与位置

  辨认方向、按地址画地方、识别路线图

  5、观察物体

  从不同方向辨认物体的形状(立体图)

  6、统计与猜测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摸球,用“可能”、“一定”、“不可能”填空、连线或写一句话

  二、复*重、难点:

  1、表内乘除法。

  2、方向与位置。

  3、时、分、秒。

  三、复*目标:

  1、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2、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知道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会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物体的形状。

  4、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5、能结合生活实际认识钟面,认识时分秒;掌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结合自己生活的经验,体验时间的长短,会计算比较简单的经过时间及单位换算。

  6、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此简单的问题;在简单的猜测活动中初步感受不确定与确定的现象。

  7、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四、复*时间及内容安排

  复*时间复*内容具体知识复*重难点课时安排

  19日——22日

  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第二、七单元:乘法口诀

  第四、八单元:分一分与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

  1、能熟练正确地记住每一句口诀,能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并能正确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除法。

  2、体会、理解乘法、除法的意义。发现、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用乘法、除法解决的问题。

  3、能准确认读钟面上的时刻,理解和熟练运用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4、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的时间。

  重点:

  1、表内乘法、除法的口算;

  2、钟面时间的认读;1时=60分,1分=60秒;时间的经过。

  难点:运用表内乘法、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时间的经过。5课时

  23日空间与图形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在实际情境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会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会描述图中的路线。重点:

  1、能正确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难点: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6日统计和猜测

  1、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知道事情的可能性(确定的、不确定的)。重、难点: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课时

  27日实践与综合应用

  1、通过复*,发现学生以前学*知识中的还存在问题,及时改正。

  2、通过复*,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形成知识网络。重点:通过复*发现学生以前知识中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纠正,加深记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28日——31日综合练*与讲评通过综合练*、讲评,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计算的速度、正确率以及解题方法、策略的灵活运用。6课时

  一、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本期学*,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元、角、分和厘米、米的认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在“图形的变化”中,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加与减、购物、数一数与乘法、图形的变化、2~5的乘法口诀、测量、分一分与除法、6~9的乘法口诀、除法。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与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三大领域的两个整理与复*穿插在乘法与除法的学*后面,对知识的中段复*起到了很好的总结作用。而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三、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四、复*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惯,感受复*的作用。

  2、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在购物情境中进行有关人民币的简单计算;结合具体情境,加深理解乘法、除法和倍的意义,熟记2~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3、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进一步感知*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积累活动经验;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测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4、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五、复*重点、难点: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加与减,乘、除法的意义,表内乘、除法,人民币的认识及其简单计算等相关知识。

  2、进一步理解、掌握测量、图形的变化等相关知识。

  3、使知识系统化,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六、复*课时划分:

  1课时:乘除法意义及计算

  2课时:解决问题

  2课时:元、角、分及综合练*

  1课时:图形的变化

  1课时:测量

  3课时:专项训练

  3课时:期末模拟考试

  七、提高质量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二帮一”活动,提高后进生的成绩,使后进生提高的同时,使帮助后进生的学生也有所提高。

  4、定期进行测试,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二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13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九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出发、统计与可能性、混合运算。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比较熟悉地掌握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的物体的形状。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统计,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6、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复*重点、难点:

  1、通过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复*,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强化学生的统计意识。

  3、进一步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五、复*措施:

  1、把定位辅导落到实处,对于基础的知识让学生一定掌握,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2、有条理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与系统复*,使学生对知识能系统掌握。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帮助后进生的成绩有所提高。

  4、做到当堂达标,提高学生的能力,做到讲练结合。

  5、加强学生的*惯养成教育,教育学生在做题目的时候,先审清题意,然后再做。做题的过程中做到仔细、认真。

  六、复*时间安排

  12、21——1、7进行分类复*,并穿插模拟测试。

  1、10——1、18考前动员,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练*,直到期末质量检测。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1课时

  2、表内乘法……………………………………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2课时

  7、综合复*…………………………………10课时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一)复*内容

  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常见的*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目标

  乘、除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时、分、秒: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面图形、长度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确定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统计和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的价值,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价值,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五)复*难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2、使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方向感。

  3、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及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时间和长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策略

  1、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使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并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训练。

  2、以教材、教参为中心,精心挑选例题、*题,丰富变式练*。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对重难点内容精讲精练,适当拓展延伸。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方式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合作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个别辅导,补缺补差,力求人人达标。

  课时安排:共4课时(另准备4课时机动)。

  第一课时: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完成期末复*第1~6题。

  第二课时:复*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期末复*第7~9题。

  第三课时: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完成期末复*第10~17题。

  第四课时: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完成期末复*第18~20题。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重难点

  复*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2名,其中男生13名,女生11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7)

——二年级数学复*计划汇总10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一、复*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感知*移、旋转现象。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有36人,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五、具体复*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

  开始复*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形式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

  复*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似数的复*,让学生认真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似数。

  复*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

  复*“克和千克”时。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复*“图形与变换”时,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移和旋转。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

  复*“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

  复*“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

  六、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7、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8、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一)、学生情况:

  四年级两个班一共84名学生,总体情况还好,大多数学生的思维都比较活跃,学*也比较勤奋,少数学生学*懒惰,不动脑,基础较差。但是普遍存在计算不仔细,做题不认真检查的缺点。

  (二)、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课时)

  2、乘除法的关系和运算律(1课时)

  3、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课时)

  4、三角形的认识、位置与方向(2课时)

  5、折线统计图、数学广角(1课时)

  (三)复*目标:

  通过期末复*,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使学生理清脉络,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会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同时,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发布于和谐亲子社区

  (四)复*措施:

  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数学、理解数学。

  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

  5、根据*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重难点

  复*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年多的学*,学生们的学**惯已经养成了,大多数学生具备良好的学**惯,责任心也非常强,部分学生的书写仍旧比较潦草,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改进,同时要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信心学好数学这门学科。

二、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格纸上辨认图形*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移、旋转现象。

4. 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 使学生经历把*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8. 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 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年级数学复*计划 5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阶段也应作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 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

  重点复*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具体时间安排: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8)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计划通用十篇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一般,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目前在两位数加减中学生基本能够正确计算,在乘法有关计算中个别学生存在问题,特别是解决问题和自己提问题不够完整。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1、100以内加减法中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表内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联系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一)复*内容

  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表内乘除法计算及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复*常见的*面图形、线段和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和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等;复*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等内容;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

  (二)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全册教科书的复*与整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本学期所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沟通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复*目标

  乘、除法计算: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体会乘除法的内在联系;能熟记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能正确口算简单的乘加、乘减、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式题,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计算能力。

  使学生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正确解答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以及合理选择信息解决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认识时、分、秒: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合理选择时间单位表示相应的时间,能正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是几时几分。

  *面图形、长度单位: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感受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能结合具体的事物选择合理的`长度单位表示相应的长度,能用厘米和用米作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确定位置、观察物体: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用像“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置的方法;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能正确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图形;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借助直观进行思考的能力。

  统计和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的方法;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综合运用:使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回顾整理、练*应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的价值,进一步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成功获得数学知识的乐趣,激发主动学*的愿望,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复*重点

  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价值,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有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五)复*难点

  1、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需要的信息,建立初步的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

  2、使能在现实情境或*面图上正确分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训练、提高学生的方向感。

  3、感受1时、1分、1秒的持续时间及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建立时间和长度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

  4、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六)复*策略

  1、帮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梳理,使学生对全册教材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并指导学生找出各自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复*训练。

  2、以教材、教参为中心,精心挑选例题、*题,丰富变式练*。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对重难点内容精讲精练,适当拓展延伸。

  3、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和小组合作学*方式的指导,大力培养学生合作学*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4、加强对中下游学生的个别辅导,补缺补差,力求人人达标。

  课时安排:共4课时(另准备4课时机动)。

  第一课时:复*乘、除法的含义,乘法口诀及表内乘除法的计算,完成期末复*第1~6题。

  第二课时:复*用学过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完成期末复*第7~9题。

  第三课时:复*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线段的长度、画指定长度的线段,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认识,用合适的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完成期末复*第10~17题。

  第四课时:复*时间单位时、分、秒及统计与可能性等内容。完成期末复*第18~20题。

  参考书目:江苏教育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三个班的学生学*兴趣较浓,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比较扎实。但有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退位等情况。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个班级里都有一小部分是智力水*低下,学**惯较差的学生。几乎是只有几十分的。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复*阶段

  1、分块复*。对整块知识进行复*之后,结合*题进行巩固。

  2、综合练*。以测验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练*,在课堂上教师精讲。

  3、查缺补漏。对于在复*中学生反映出的问题加以补充练*

  四、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量的计量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二)空间与图形

  1、角和直角,内容包括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三)概率与统计

  了解的统计的`意义,会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能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四)数学广角

  应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会简单推理。“数学广角”的内容属于扩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只要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不需要单独安排相应内容的复*。

  (五)综合练*和测试

  复*各单元的同时,通过综合练*试卷,再进一步发现薄弱环节,加强练*,争取期末考试得到理想的成绩。

  五、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六、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观察物体”和“统计”等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

  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1课时

  2、表内乘法……………………………………1课时

  3、米和厘米、角和直角………………………1课时

  4、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5、专项复*1:口算练*……………………1课时

  6、专项复*2:解决问题……………………2课时

  7、综合复*…………………………………10课时

  一、复*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学生在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熟练认识几边形,会测量具体物体的长度,并会叙述第几排第几个,描述物体的位置。

  3、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应的位置关系。

  5、学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

  6、感受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复*重难点

  复*重点:使学生在理解乘除法含义的基础上探索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练的口算表内乘除法,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难点:初步体验数据的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象形统计表,会填补相应的图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且回答简单的问题,以及认读几时几分的方法、经过的'时间。

  三、复*措施

  1、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练*的知识网络。

  2、采用变换练*的方法,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加强表内乘除法的练*。

  4、加强对中下生的个别辅导。

  四、复*内容

  (一)说一说与乘除法

  1、加法:几个相同加数相加

  2、乘法的意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和的简便运算。(几个几相加)

  3、记住乘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二)乘除法

  1、熟背九九表内的乘法口诀计算乘除法。

  2、学会根据口诀或一个数写出几个算式。

  3、运用表内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观察物体

  1、弄清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看到的面是不同的。

  2、知道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

  六、方向与位置

  1、知道*面上的四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运用四个方向说说:谁在谁的哪面、向哪个方向走到哪。

  七、时分秒

  1、知道时分秒的有关知识。

  2、巩固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分针走一圈是60分,正好是1时,即1时=60分

  秒针走一圈是60秒,正好是1分,即1分=60秒

  3、能正确认读、写几时几分的时刻。

  整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读几时。

  几时几分: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读几时几分。

  八、统计与猜测

  1、复*统计的方法:调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

  2、猜测可能性:一定、可能、不可能。

  3、应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说一句话和解决问题。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3.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4.数学广角——1课时

  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5、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6、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7、应用题——1课时

  进一步理解两个以上的数量关系,如比多比少,几是几的几倍等。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六、复*的具体措施

  1、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一、复*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二)、除法的初步认识、方向和位置、表内除法、过年。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最后的总复*对整册的知识点进行了整体的浓缩和提炼。

  二、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三、复*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感受乘除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提高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乘法、除法的意义,对“倍”的知识了解的更加清楚。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判断其余的三个方向。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能计算简单的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

  5、通过整理和复*,正确认识角,能区分直角、锐角、钝角。会画直角,并能正确数角的个数。

  四、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学生本学期的学*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学**惯方面。90%的学生的学**惯较好,能自觉、保证质量的完成作业和学*任务;10%的学生*惯不好,表现在课堂上爱做小动作、不能集中注意力、完成学*任务拖拉、作业马虎等现象。针对这种现象,在复*中加强对学生的要求。

  2、计算方面。对于乘法表内的计算90%的学生能过很好的掌握,10%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不会;其中有部分学生做题容易出错。在计算方面还要加强认真的*惯的教育

  3、解决问题方面。本学期主要学*利用看图画或文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在利用计算能够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80%的同学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20%的同学计算时不知道如何下手。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加强辅导。


二年级数学下期末复*计划实用五份(扩展9)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优选【5】份

  一、复*目的:

  通过复*帮助学生整理一学期来学*知识,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审题能力、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帮助学生在期末考试中考试满意的成绩,高高兴兴的.过个新年。

  二、复*内容:

  1、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

  2、表内乘法: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3、“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角和直角。

  4、角的初步认识。

  5、 观察物体。

  6、 统计。

  三、复*目标:

  1、能够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和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计算乘法。

  2、能够运用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会测量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4、认识角和直角,知道个部分的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角和直角。

  5、能够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会判断哪些图形是对称图形,能画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6、会填画用一格表示2个单位的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笔算加、减计算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复*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诀表是教学重点:

  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一、复*指导思想

  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的面比较广,很多内容都是今后进一步学*的基础知识。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另外通过总复*,查缺补漏,使学*比较吃力的孩子,能弥补当初没学会的知识,打好基础。

  二、、复*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三、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二年级(3)班的学生整体成绩较好,在课堂上多数学生积极性较高。大部分学生学*能够主动学*,但是有少数几个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也不扎实。少数学生对于独立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制定相应的复*计划,尽量争取到一个令人满意的效果。

  四、复*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采取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引导学生归纳,整理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系统地把握知识。

  3、复*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以及表内乘法,这些知识是进一步学*的基础,要使学生切实掌握好。“厘米和米”、“观察物体”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复*过程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五、复*内容

  (一)数与代数

  1、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内容包括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解决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以及估算。

  2、表内乘法,内容包括运用口诀计算,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厘米和米

  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内容包括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认识线段,会画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具有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空间与图形

  1、多边形、四边形、*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2、观察物体,内容包括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四)综合练*和测试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