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

首页 / 计划 / | 2022-10-03 00:00:00 数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1

  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50人,有95%的学生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通过*时的独立完成作业来看,多数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有5名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接受新知识能力慢,所以每次的独立完成作业他们都有一定的困难,另外本班还有30%的学生做题*惯较差,作业时不认真审题,仔细检查。所以通过期未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和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

  复*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酃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复*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解决问题

  复*难点:

  1、找规律。

  2、克和千克。

  3、图形与变换。

  具体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4、注意辅导后进生,由于个体差异和个别原因班级里面有几名学生需要单独辅导,可以利用课上的关注、课下的点滴时间进行,只要求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如有进步,可以增加要求,但决不苛求。

  复*时间安排:

  1、解决问题2课时

  2、表内除法2课时

  3、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课时

  4、克和千克1课时

  5、统计1课时

  6、图形与变换1课时

  7、找规律1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2

  复*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全册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认识方向,认识万以内的数,分米和毫米,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

  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万以内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掌握万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能正确、熟练地读、写万以内数的大小;能正确写出接*整百、整千数的*似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能正确理解并解答*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简单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与相应的减法口算方法,以及三位数的加、减法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地加减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建立相应地时间观念,知道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认、读钟面上表示的时间,会用两种方式表示时间。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方向正确描述物体间地位置关系;能根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中的一个方向确定其他三个方向,发展初步地空间观念。

  6、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分米和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等长度单位中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或估计物体地长度,能正确进行单位间地简单换算。

  7、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根据不同标准对简单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初步了解一些收集数据的方法,能用自己地方式描述数据,进一步增强数据意识,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复*重点、难点:

  重点: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

  难点:在基础知识复*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复*的具体措施: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复*课与新授课不同,复*课没有初步获得知识的新鲜感,所以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复*兴趣,如让学生树立一段时间的目标,不断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

  2、倡导解题方法多样化,提高解题的灵活性。解题方法多样化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题的能力。不同的分析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的学生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复*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引导学生对各类*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3、有的放矢,挖掘创新。数学复*不是机械的重复。复*题的设计不宜搞拉网式,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的大忌。复*一定要做到精要,有目的、有重点,要让学生在练*中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题目的设计要新颖,具有开放性、创新性,能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

  4、教师事先对复*内容有全盘的把握。精心备好复*课,课前充分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摸清学生知识掌握现状,对于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注意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合理安排分类练*和综合练*。在基础知识扎实时,适当的将知识向纵深拓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制订课时目标、组织课堂教学、安排课堂练*都照顾到学生的差异,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因材施教,适当补*,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成绩较差的学生给与更多的关心。对他们的知识欠缺应及时给以补课,使他们系统地掌握知识,达到应该达到的小学数学水*。

  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6月11日~6月12日)复*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阶段:(6月13日~6月15日)复*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三阶段:(6月18日~)复*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图形的认识以及方向的认识、复*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3

  一、复*内容:

  第一章:勾股定理

  第二章:实数 第三章:位置与坐标

  第四章:一次函数

  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六章:数据的分析

  第七章:*行线的证明

  二、复*目标:

  八年级数学本学期知识点多,复*时间又比较短,只有三周的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完成如下目标:

  (一)、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方法:

  1.第一、七章是几何部分。这三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应用以及*行线的性质与判别还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其应用。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灵活应用是目的。要学会判定方法的选择,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非常熟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

  2.第四五六章主要是概念的教学,对这几章的考试题型学生可能都不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列表或作图的,让学生积极动手操作,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手的要多动手,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论证几何问题的常用分析方法。

  3.第二章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方法综合复*,加入适当的练*,在练*计算。课堂上逐一对易错题的讲解,多强调解题方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时练*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二)、在自己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一个最具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方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

  (三)、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让同学们总结自己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复*方法:

  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目较多,在复*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特别是一次函数,在复*过程中要分类型练*,重点是解题方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生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惯。还有几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力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又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情况、学*水*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必须做到学一点会一点,对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时多小测多检查。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题,适当提高做题难度。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通过*阶段的学*,我发现学生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方法,部分学生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中我准备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项练*证明题,引导学生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力争让学生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生的辅导,制定详细的复*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鼓励,调动他们学*的积极性,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行辅导,辅导时要有耐心,要心*气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几遍,不怕麻烦,直至弄懂弄会。

  四、课时安排:

  本次复*共三周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章 1课时 第二章 2课时 第三章 1课时 第四章 2课时 第五章 2课时 第六章 1课时 第七章 2课时 模拟测试 4课时

  五、复*阶段采取的措施:

  1.精心备课上课,针对班级学生出现的错题及所涉及到的重点问题认真挑选试题。

  2.对于复*阶段作业的布置,少而精,有针对性,并且很抓订正及改错。

  3.在试题的选择上作到面面俱到,重点难点突出,不重不漏。

  4.面向全体学生。由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等不尽相同,所以要因材施教。在组织教学时,应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并兼顾学*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特别予以关心,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指导他们改进学*方法。减缓他们学*中的坡度,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基本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通过讲授选学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满足他们的学*愿望,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5.重视改进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教师在课前先布置学生预*,同时要指导学生预*,提出预*要求,并布置与课本内容相关、难度适中的尝试题材由学生课前完成,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学*的知识,指出重点和易错点,解答学生复*时遇到的问题,使学生在学*中体会成功,调动学*积极性。

  6.改革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负担。将学生按学*能力分成几个层次,分别布置难、中、易三档作业,使每类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4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5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6月16日——2007年6月24日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3篇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这个班共有学生29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6)学生学*两极分化较严重。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轴对称图形)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新课标 第一网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综合试卷 10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2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1)班,这个班共有学生53人,其中外地学生占33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六、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七、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综合试卷 10课时

二年级下册数学复*计划3

  一、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

  4、克和千克。

  5、图形与变换。

  6、解决问题。

  7、统计。

  8、“找规律”。

  三、复*要求:

  1、知识要求:

  (1)表内除法。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c、辨认简单的图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移了几格。

  (6)解决问题。

  a、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找出生活中或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b、根据信息和问题,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计算可以解决问题。

  c、有些问题一步计算就可以解决,又写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7)统计。

  a、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意义。

  b、会看、填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一格表示物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数据。

  c、利用统计解决问题。

  2、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1、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以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重组复*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

  五、复*进度与时间安排:

  1、万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1课时)

  3、用数学知识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1课时)

  4、图形与变换、找规律、统计、千克和克。(1课时)

  5、综合练*。(综合试卷)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计划3篇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2名,本班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统计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一、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多数思维活跃,有较强的表现欲和竞争意识。少数学生的思维反应较慢,学*能力较弱。经过一学年的学*,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惯,学*较为努力。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要通过大量图片,实物模型,进行操作、观察,归纳知识。将学生的零散知识集中起来,使知识纵成行、横成片,形成互相联系的知识网络。复*中要实中求活,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采用变换练*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认识时间和数学广角

  三、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8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四、复*目的: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六、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2、 100以内的加减法3课时

  3、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4、表内乘法(一)(二)3课时

  5、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6、数学广角1课时

  7、应用题1课时

  8、综合复*、查漏补缺5课时

  七、复*的具体措施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问题中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等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设想自己的复*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总复*不是单纯的复*练*,而是要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要分几条线把新旧知识系统起来,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本册教学内容可以分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把知识串起来,确立复*的重点,有的放矢的搞好复*工作。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游戏是低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复*,在复*中玩,在玩与复*相结合中发展。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又如加减法计算的复*,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也可创和情境,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是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4、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可以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学生不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而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5、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复*了统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能力,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

  6、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复*。实践操作是本班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如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摆一摆,量一量等操作活动加深角的认识。在复*长度单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深“米”和“厘米”的认识,如引导学生进一步用自己身体的其他部位表示这些长度。也可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借助某一具体实物形成长度单位的表象。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又可以把数学知识的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使学生在脑中形成米和厘米的实际含义。

  7、复*结束时,让学生在全班中交流问题中的哪些问题在总复*中得到解决。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复*收获。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计划3篇

  一、学情分析:

  二、复*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

  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三、复*重点:

  1、 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能熟练正确地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五、复*措施:

  1、走进新课程。找课堂要质量。继续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补缺措施:

  1、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

  2、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

  3、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

  六.复*时间安排

  1.表内除法 1课时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1课时

  3、克和千克和图形与变换 1课时

  4. 解决问题和统计 1课时

  5. 综合试卷 10课时

  一、复*目标

  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万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二、复*内容

  1、第一部分复*数与代数:第一、二、四、六、八单元。

  2、第二部分复*空间与图形:第三单元

  3、第三部分复*方向与概率及实践活动:第五、九单元

  根据本册的教学内容,编写意图和特色,在期末复*阶段力争做到让学生把应该掌握的知识形成网络进行巩固,同时培养学生回顾与反思的能力。

  三、复*重点

  1、有余数的除法;1000以内的三位数加减法笔算。

  2、认识东、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个方向;确定位置与方向。

  3、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获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四、复*难点

  1、能数出复杂图形中角的个数,正确画出直角。

  2、联系实际生活判断合适的单位名称的填写。

  3、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统计表的填写。

  五、复*措施

  1、了解学生的学*掌握情况,针对性地组织复*。

  2、重视基本的计算练*,重视算法交流,重视计算错误原因分析,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3、避免机械重复的练*,练*设计形式多样,注重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素材。

  4、注重学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读、多想、多说,提高学生说理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5、注重分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6、加强个别辅导。

  7、重视学**惯的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做题时要认真分析题意,强调读题——要多读几遍要读明白,强调细心抄写数字,细心计算。

  8、关注学生在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班级的学*氛围,适当采用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热情,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在学**惯、学*态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圆满完成本学期的数学学*。

  六、复*的课时安排

  6月15日——6月19日分单元复*

  1、认数、加法和减法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 1课时

  3、有余数的除法、以及有关的实际问题 1课时

  4、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统计知识 1课时

  6月22日——6月24日针对前段复*中的主要存在问题进行复*

  6月25、26日综合练*

  5、期末综合练* 3课时

  6、期末考试

  复*目的

  通过复*逐步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养成初步的回顾和反思的好*惯。使所有学生通过复*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知识技能——系统回顾与梳理

  经验方法——再现归纳与应用

  问题困惑——自我反思与改进

  兴趣信心——激励唤醒与提升

  本学期本学科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

  1、“万以内数的认识”

  能正确数(规律)、读、写;明确万以内数的组成、位数顺序、计数单位、位置值以及相互转化;会用正确的方法理解或比较数的大小(看、算、估、想、形);

  2、计算

  能根据实际问题或数量关系(情景图、文字、表格)列出算式;

  明确笔算中每步计算的算理和所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会口算、估算和验算结果,并能按顺序脱式计算;

  能依据实际背景,对计算结果作合理去尾或收尾处理;算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3、“方向与路线”

  辨认八个方向;描述相对位置(确定标准);

  指认行走线路图。

  4、“测量”

  能比划或感受五种长度单位的大致长度;能进行估计、选择和判断;能依据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计算和比较大小;能准确测量物体长度、图形边长、画定长线段。会进行简单的估测(借助熟悉的已知长度进行估计)

  5、“认识图形”

  知道角的组成,能辨认出直角、锐角和钝角(直接辨认、借助三角板辨认、不同方位、用符号表示角和直角)

  能从边和角两方面表达和区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正逆)。

  能直观认识*行四边形,知道*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转化;知道多边形。会在方格纸或点子图中画出长、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按一定顺序正确数出图形的个数。

  6、“统计”

  能解释统计图(纵式和横式)、表中的各长条或数据所表示的具体含义,回答或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做出一些简单的统计预测(上升、下降、周期)。

  具体安排

  时间内容课型

  6月21日、22日“万以内数的认识”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3日、24日、25日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讲练结合和测试、评讲,补充练*

  6月28日、29日、“方向与路线、测量、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二年级数学下册复*计划3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复*阶段也应作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 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

  重点复*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

  复*内容

  复*形式

  6.12

  “表内除法”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3

  月考

  考试、评讲试卷、辅差

  6.14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5

  “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6

  “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

  讲授与练*相结合、辅差

  6.19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0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1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2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3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6

  期末综合测试

  测试、评讲试卷、辅差

  6.27

  期末统考

  阅卷

  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复*计划: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2)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 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4) 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

  二、复*内容: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

  二、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三、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四、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五、图形与拼组;

  六、克、千克、吨的认识;

  七、两位数乘一位数;

  八、三位数乘一位数;

  九、统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5)

——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计划(十)份

  一、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是二年级(1)班、(2)班,这两个班共有学生94人。本班级在数学学*上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的学*自觉性还比较差;

  (2)个别学生的学**惯还不够好,,学*的积极性也不高;

  (3)不能正确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少部分学生的基础太差,口算速度比较慢,笔算的正确率不高;

  (5)学生独立审题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训练.有部分学生出现读不懂题的现象。

  二、复*目标:

  1、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3、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4、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5、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0.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1.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三、复*重点:

  1、通过复*、练*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性。(1000以内的进位加、退位减、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口算、估算)

  2、通过复*、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表内除法除法,能熟练正确地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四、复*难点:

  1、进一步明确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运用恰当的重量单位。

  2、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3、关于看图用数学问题。(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4、结合实际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

  五、复*内容:

  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找规律(简单)。下面就各部分内容的复*作一简要说明。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因些对于此单元的知识要求是: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复*: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具体为: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主要有: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具体为: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一、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 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二、复*内容及时间安排

  第十七周:

  长度单位1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法2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表内乘法(一)(二)2课时

  第十八周:

  观察物体和认识时间1课时 数学广角1课时

  综合复*、查漏补缺4课时

  第十九周:期末检测

  三、复*的具体措施

  1.带领学生将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把知识纵横联系起来。有的放矢搞好复*工作,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复*。如复*表内乘法,让学生玩猜一猜、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记忆,熟练的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在复*乘法口诀时,既要注意全面,同时要注意有所侧重。如7―9的乘法口诀,数目比较大,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应该多让学生做些练*。

  4.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四、培优补差名单

  优秀生:姚嘉诚 景毓龙 姚蕊 姚玲瑞 姚斌涛

  差生:苏博文 姚玲瑞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1.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加起。

  ③如果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2.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法时: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如果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作10再减,计算时十位要记得减去退掉的'1。

  3.估算:把一个接*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整十整百来计算。

  如:49+42≈90 28+45+24≈100

  注:当问题里出现“大约”两个字时,就需要估算。

  4.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用“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5.多几、少几已知的问题。比谁少几,就用谁减去几;未知数比谁多几,就用谁加上几。

  二、米和厘米知识点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测量出长度。

  6.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7.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9.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张开的宽度有关。

  三、表内乘法知识点

  几个相同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简捷。

  2.相同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或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如:5+5+5+5 表示: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4.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5.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因数×因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 和―加数=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如:1×9=10―1 9×5=50―5

  7.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8.“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 这个数×倍数或倍数×这个数。

  四、观察物体知识点

  1.每个图形的左、右或上、下都是一样的,我们就把这样的物体叫做对称。

  2.用虚线把图形*分成完全对称的两个部分,这个虚线叫做对称轴。

  3.倒影属于上下对称。照镜子时,前后、上下位置不发生变化,只有左右的位置发生对换。

  4.长方形、正方形、圆都是对称图形。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五、统计知识点

  1.“正”字表示法,“正”表示数量5。

  2.在统计图中,如果一格表示数量2,那么半格就表示数量1。9.有几个相同加数,就是这个相同加数的几倍。如:3个 5就是5的3倍。

  一、复*内容:

  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观察物体,统计和数学广角

  二、对学生所学知识的分析:

  通过分析学校组织的10、11月份月考及我个人组织的`几次测验成绩,我发现二(3)班大部分学生对本期所学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有关概念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差。主要表现在*时训练时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模糊不清。计算方面有90%的学生已经过关,个别学生由于学**惯差计算经常出错。在能力方面,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较强,做思考题比以前有明显的进步,通过期末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有一定的提高。

  三、复*目标:

  1、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的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和进一步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熟练运用乘法口决进行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

  4、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5、继续辩认从不同位置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和进一步认识轴对称现象。

  6、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继续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并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认识条形统计图形(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和问题。

  7、进一步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形成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四、复*重、难点:

  复*重点:100以内笔算加减法、乘法口决表是教学重点。

  复*难点:画直角,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及推力能力。

  五、复*内容及时间的安排:

  1、长度单位――1课时

  通过复*进一步理解米和厘米厘米的长度概念,熟记1米=100厘米,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并形成估计长度的意识进一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

  2,角的初步认识――1课时

  熟悉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三角板迅速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线段、角和直角。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6)

——数学二年级下册复*计划范文五份

  紧张而充实的一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在的期末复*中使学生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进行复*,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制定一下复*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结合我们*时的教学,以教材和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区毕业复*建议为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复*,积极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帮助学生不断总结,及时反馈,以使我们的复*体现实效性,使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本学期我们学*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图形与拼组,图形的周长,混合计算,时、分、秒的认识,分段统计。

  三、复*目标:

  1、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的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惯,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四、复*重、难点:

  重点:

  1、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养成良好的计算*惯。

  2、进一步明确长度单位、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能正确选择并合理运用。

  难点:通过复*进一步熟悉数量间的基本关系,能正确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两个班,二年级五班和六班,共有学生141人。五班的学**惯比较好,知识掌握扎实,中间生比较多。特别拔尖的学生有5人,占7%,优等生占31%,中等生占57%,还有5个学生学**惯差,自觉性差,不愿学*,造成成绩在七十分左右盘旋,但有提升的空间,还有2名学生,智力水*较低,学*跟不上,成绩不理想。

  六班在全年级中是比较差的班,大部分学生学*积极性高涨,学**惯较好,掌握知识比较扎实,但是这学期总的来说比较浮躁。特别是在计算中错题太多。优等生占27%,中等生占48%,但是有5名学生非常懒,学**惯差,2名学生做题速度慢,经常做不完卷子,还有2名特殊的学生,在成绩的提高上有困难。

  通过*时的作业情况和考试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学*积极性较高,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

  1、学生都能掌握计算方法,但计算能力差,常出现抄错数字、看错符号的现象,没有养成检查的好*惯。

  2、在解决问题中,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举一反三的能力还要提高。

  3、学生在长度单位的学*上,掌握不扎实。所以通过期未总复*,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逻辑思维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六、方法措施:

  1、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反思的*惯。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学生容易出错,学生掌握不好的地方,缺漏的知识,在复*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2、对于解决问题的复*,可灵活运用教材,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就*取材创设情境。复*时不能局限于就题论题,应着重分析题目里的数量关系,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能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解题能力。

  3、根据学生的学*情况精选*题,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还要反思错题(如:计算类、解决问题类),找出错误原因,吸取教训。

  4、对于基础知识如:竖式、验算、估算、脱式计算等常规性题目,实行天天练*,准备一个练*本,每天练*5道题。

  5、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培优补差。复*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让他们通过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课堂上要特别注意学*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多想,多说、多做,能在小老师的帮助下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对学困生的每天作业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过关。做到每天堂堂清,不拖欠。对学困生要有爱心和耐心,要对他们温和,循循善诱,让他们喜欢数学,帮助他们掌握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6、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提升学生的思维,所以收集书上、练*册和试卷上聪明小屋的题,进行分类,每天先让学生做2道,第二天再讲解。这些题要求优等生都要做,中等生可以选择1或2道做,鼓励有困难的学生做,也可以不做。通过做这些题培养学生爱动脑、善动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

  总之,在最后的总复*阶段就是要做到: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时间安排:

  1、万以内数的认识与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1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乘法和混合运算——2课时

  3、图形与拼组和图形的周长——1课时

  4、时、分、秒的认识和分段统计——1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一、复*目标: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复*内容:

  1、表内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万以内的加、减法。4、克和千克。5、图形与变换。6、解决问题。7、统计。8、 “找规律”。

  三、复*要求:

  1、知识要求:

  (1)表内除法。

  a、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b、除法的意义。

  c、用乘法口诀求商。

  d、综合运用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

  a、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组成和大小比较。

  b、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万”;相邻计数单位是十进关系。

  c、生活中还经常用*似数进行交流。

  (3)万以内的加减法。

  a、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千、整百数加减。

  b、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c、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d、运用计算解决问题。

  (4)克和千克。

  a、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1000克=1千克

  b、用秤可以称出物体的质量。

  c、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5)图形与变换。

  a、辨认直角、钝角和锐角。

  b、辨认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

  c、辨认简单的图形在方格上向什么方向*移了几格。

  (6)解决问题。

  a、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找出生活中或情境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b、根据信息和问题,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计算可以解决问题。

  c、有些问题一步计算就可以解决,又写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

  (7)统计。

  a、了解统计的过程和意义。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计划

  b、会看、填简单的复式统计表和一格表示物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简单分析数据。

  c、利用统计解决问题。

  2、能力要求:

  (1)通过基本概念的复*,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2)通过口算和笔算的复*,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通过应用题的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复*措施:

  1、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最有趣,觉得哪些内容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内容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情况,明确再努力的目标,以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复*辅导指明方向。

  2、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重组复*内容,设计多种形式进行复*。如通过游戏、实践操作和设计综合性的复*题,提高学生复*的兴趣,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以提高复*的效率。

  3、与生活密切联系。复*时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中交流。

  五、复*进度与时间安排:

  1、万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2、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1课时)

  3、用数学知识解决两步计算应用题。(1课时)

  4、图形与变换、找规律、统计、千克和克。(1课时)

  5、综合练*。(综合试卷)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1、通过复*,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似数。

  2、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算。

  3、通过复*,加深对除法的含义的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4、进一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会准确辨认锐角、钝角;感知*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或竖直方向*移。

  6、理解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复*内容

  复*共分为七部分: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的加、减法,克和千克,图形与变换,解决问题,统计。本学期所学的“找规律”内容,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思路,不作为基本要求。因此,在总复*没有单独安排复*,只是在练*中带着练*。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如把数概念、计算和解决问题分别集中起来复*。这样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学期分散学*的各部分知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有16人,经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学**惯及基础都比较弱,年龄较小或智力发育较同龄孩子晚,造成学*困难,尤其是解决问题部分,读不懂题意或不明白文字所表达的意思,针对这些情况,我在复*阶段也作了相应的复*调整,努力做好提优补差工作,争取达到一个满意的效果。

  四、复*重点、难点

  本次复*的重点是复*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表内除法”的复*。

  通过一学期的学*,学生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已经比较熟悉了。教材中安排了两道题,分别对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进行总复*。目的是使学生清楚什么样的实际问题要用除法解决,同时,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2.“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复*。

  万以内数认识的重点是数的读、写和数的组成。教材分别安排题目进行复*。另外,结合实际数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准确数与*似数不同,知道*似数的作用,从而对数有更全面的认识。

  3.“万以内的加、减法”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与100以内的加、减法有很多联系。因此,这部分内容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于每一个计算的问题,学生应能根据已学知识正确计算。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另外,还要特别注意对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4.“克和千克”的复*。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形成对克和千克的观念,知道它们的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单位。

  5.“图形与变换”的复*。

  本学期所学的图形(锐角和钝角)与变换(*移和旋转)都是实际情境中学*的。因此,复*的重点也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对图形和变换进行描述,加深对这些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有意识地用数学语言表达生活中现象的意识和*惯。

  6.“解决问题”的复*。

  培养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本学期的学*,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本单元的复*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使学生能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正确选择解决方法。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不止一种,不要求学生都掌握,只要学生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解答即可。

  7.“统计”的复*。

  统计知识复*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分析能力。

  8、“找规律”的复*。

  重点复*图形的排列规律和数列的排列规律。

  五、具体复*安排

  1.“表内除法”的复*。(1课时)

  开始复*表内除法时,可以通过第119页第1题所提供的情境复*除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在什么样的情境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在复*除法计算时,可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计算一道除法式题,然后再进行巩固练*。教师应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既要进行全面的、基本的练*,也要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进行针对性的练*,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师还可以借助乘法表对表内除法进行适当整理,引导学生发现简单的规律,从而更好的掌握表内除法。练*形式注意多样化,除教材中的练*形式,教师还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兴趣的练*方式。对于计算方法,不作统一要求,只要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进行计算就可以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2课时)

  复*万以内数的认识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万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然后再分别复*。读、写数可以像教材中的看计数器,也可以采取其他形式,注意学生间的`活动,既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练*的效率。*似数的复*,要让学生认真看教材中提供的素材,仔细辨别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似数。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似数。

  复*万以内的加、减法时,结合第120页的第6、7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计算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及时了解错误的原因,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订正。第121页的第8题,是让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不同,只要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3.“克和千克及图形的变换”的复*。(1课时)

  复*“克和千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第121页的第9题,在学生作出选择后,让学生说一说选择(或不选择)的理由,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除了让学生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外,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些实物,用手掂一掂,估一估,再用秤称一称,看自己估得是否正确,以便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复*“图形与变换”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移和旋转。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对学生的语言表达不必要求过高,只要意思正确就可以了。

  4.“解决问题和统计”的复*。(2课时)

  复*“解决问题”(第122页的第13、14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看题,知道题中所说的事理,正确选择解决的方法。可以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如果班级情况比较好,可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让学生说一说解答的思路。如果学生独立看题还有一定的困难,可先让学生讨论,说明题目所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解答。

  复*“统计”时,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可先让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然后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完成统计表。对于统计表的分析,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在小组中得出一个结论,再在全班进行交流。

  六、复*阶段提优补差的措施:

  1、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认真学*和领会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理清各单元知识要点。在复*过程中查漏补缺,抓学生的薄弱环节。

  2、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生互助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在复*中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在复*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

  8、复*时少讲精讲,让学生多练,在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9、重点指导学困生,缩小他们与优生的差距。

  10、复*时有张有弛,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学*,快乐成长。

  课已授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以迎接期末检测,我们年级特制定一个系统的复*计划,现将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复*时间:

  复*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全部内容

  一、时间、内容安排:

  1、根据目录扫描课本全部内容,口头复*各单元学*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2、进行分单元的专项练*:有余数的除法、认数、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加减法、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有关“倍”的实际问题、分米和毫米、认识角、统计、确定位置等。

  3、综合练*,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二、知识点提示:

  1、用2——9的乘法口诀求商

  计算、倍数应用题

  2、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

  数位、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竖式)、应用计算题

  3、图形变换

  按要求画角(直角、钝角、锐角)、连线、数角

  4、分米和毫米

  填写单位、简单的单位换算和应用题

  5、找规律

  找数排列的规律,按规律填空

  6、 统计

  看统计图完成统计表,再解决问题或提出再解决

  三、题型提示:

  1、填空题: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找规律

  判断题:连线题

  选择题:

  2、计算题:口诀求商(混合脱式计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口算、竖式)

  3、作图题:画直角、锐角、钝角、统计

  4、应用题:倍数问

  题、统计表格题、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四、方法提示:

  1、 围绕课本为中心,以《练*册》等为辅导资料进行复*、巩固

  2、 精选题型(例题)、拓展知识点、整合知识、举一反三、升华运用

  3、 讲——练——测——评——思(总结)——再测

  4、从各知识点到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个别——全体——个别(针对易错的知识及题型)

  五、温馨提示:

  1、因人施教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2、积极评价

  微笑,放*衡自己的心态去善待每一个生命的个体。以积极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可爱与进步,以宽容来面对学生不小心犯下的错,让我们好好地去呵护那一个个正待雨露滋润的生命,用心去聆听我们那已逝去的童年,让我们的心灵在这神圣的教育事业中净化和升华。

  一、 复*的意义目的:


二年级下册数学的复*计划 (菁华5篇)(扩展7)

——二年级下册暑假复*计划实用5份

  一、复*目的:

  1.全面复*本册书要求会认的363个生字,要求会写的274个生字,并能用常用字组词或者说话。

  2.结合课文复*和归类练*,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梳理和扩散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总结延伸阅读和表达的练*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

  4.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情况,安排复*内容,设计复*形式,增强复*的情趣性和有效性,避免“一做到底”的机械复*。

  二、复*时间:

  从6月2日左右开始复*,大约三周的复*时间。

  三、复*形式:

  以单元复*为主,归类复*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精心备好复*课,少让学生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组织生动有效的学*活动,培养学生复*的兴趣,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阶段。

  四、复*内容:

  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生字词的书写、理解及运用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对每篇课文内容进行概括梳理,对课文人物加深理解,归纳阅读的基本方法。

  3.加强句子的表达训练,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句子的概念。并能围绕主题,按顺序写几句话。

  4.以归类的形式突破复*重点和难点,使复*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复*类型:

  字词(默写;比一比,再组词;填上合适的词;同类词语归类;换部首组词;写出同部首的字;查字典等)

  句子(用规定的词准确地造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连词成句等)

  段(排序;阅读短文;围绕主题写几句通顺的话等)

  篇(按课文内容填空;默写古诗)

  六、复*策略:

  1.比一比。

  年级组内的老师对照第四册教学目标,反思本学期的目标达成情况,有针对性的根据年级复*计划思考班级复*计划。

  2.想一想。

  根据班级复*计划设计相应的复*内容,复*形式,力求复*课不单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议一议。

  发挥备课组的优势,大家资源共享。

  附:

  语文第四册复*要点

  第一单元

  1.掌握每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3.说话要注意姿势,掌握描写欢乐场面的成语。

  第二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及《古诗两首》。

  2.能用自己的话介绍蚕的一生。

  3.背诵《古诗两首》、《月亮湾》、《快乐的节日》。

  4.能绘声绘色地讲一则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

  5.掌握有关春天的成语。

  第三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能用“觉得”说话,造句。

  3.背诵《雨后》。

  4.学说成语故事,并能用简单地说说寓义。

  5.近义词。

  6.学会劝阻。(能用文明、得体的语言)。

  7.能在生活中识字学字。

  第四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用“忙着”、“……一……就……”练*说话。

  3.背诵《游子吟》,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4.能用几句话介绍小动物(植物、文具)。

  第五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认识会意字、能写出字的部首。(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

  3.能按一定的规律给词语归类。

  4.能熟练的运用标点符号。

  5.知道十二生肖。

  第六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会用“已经”“……一边……一边……造句。

  3.体会在遣词造句中用词要准确(演算、验算、计算、心算……),并能写出表示学*认真的成语。

  4.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水果,介绍一下,再写下来。

  第七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背诵这一单元中所有的课文。

  3.能体会动词的用法,并在说话造句中准确地运用动词。

  4.会转述别人的话,做到清楚,明白,完整。

  5.能写几个与颜色有关的好词。

  6.会说小英雄的故事。

  第八单元

  1.掌握每篇课文及练*中的生字词。

  2.背诵《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问银河》。

  3.掌握成语。

  时光飞逝,又临*期末。每每这时,学生和老师就要开始紧张而又辛苦的复*。复*是学*期间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从广度深度兼顾的期末复*,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更好运用知识。但是,我们不能将复*理解为简单的机械重复,它必须是对已学过知识的温*、巩固,将*时分散学*的知识分门别类地进行分析综合,系统归类和延伸的过程。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复*工作,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本册教材编写特点、本班的学生情况,特安排复*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二年级下册教科书围绕着八个专题以整合的方式安排了教学内容。每个专题的内涵都比较丰富,为学生知识和能力、方法和*惯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广阔的*台。

  1、春天里的发现;

  2、奉献与关爱;

  3、爱祖国、爱家乡;

  4、用心思考、勇于创造;

  5、美丽神奇的大自然;

  6、培养优秀的品质;

  7、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

  8、走进科技的世界。

  二、复*的具体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00个字,会写300个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要求书写。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熟练使用两种查字方法,借助它独立识字,理解词语意思,选择意思。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一边读一边想,思考简单问题。 5、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6、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完成阅读练*,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8、养成讲普通话的*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写话中,学*使用逗号。

  10、对周围事物有兴趣,并能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了解学生,有的放矢

  (1)大部分学生对汉语拼音的掌握较好,能够借助拼音阅读各类课外读物,但是阅读速度差异比较大。

  (2)由于新教材要求识字写字量大,学生普遍存在许多汉字认识但不能正确书写的情况,个别学生书写不够规范。因此,加强听写,强化巩固,尤其是同音字的区分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另外,必须实施拓展,把生字词语放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认读、书写。书写*惯还需改进。

  (3)阅读情况。对待一篇短文,一些孩子由于识字量的原因,有些孩子不能完全理解,阅读*惯较差,读通短文,初步理解短文的能力不强。要强化阅读*惯的培养,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答题。阅读要加强学生的阅读的理解力,学会读懂课文,知道短文的意思,明白道理。

  (4)*作情况。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写一段通顺的话。但还要让孩子拓展思路,有丰富的说话内容,将想说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注意字的正确,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把每一段话写清楚,写通顺。

  四、复*措施

  1、紧扣课后练*和综合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的复*工作。

  2、对学生易错易忘的字词进行比较,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3、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布置自主性作业。

  4、阅读训练的内容多样,帮学生建构最基本的阅读概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以看图写话为核心,鼓励尝试想象故事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各异的思维方式。

  五、复*安排

  本学期复*时间共两周:

  1、第一周,以单元复*为主,以测试为形式,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复*提纲:

  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区分同音字;

  区分*、翘舌音(尤其是声母是r的翘舌音);

  汉语拼音字母表;偏旁组字练*;本册多音字;*、反义词练*;填量词练*;

  按要求写词练*(如AABB、ABAB等词);

  补充成语练*;

  专项的查字典填空和加标点练*;

  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练*等内容;

  朗读和背诵课文。

  2、第二周,以综合复*为主,重点进行阅读与写话的强化训练,进一步查漏补缺。

  具体复*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机智地进行引导,指导学生认真复*,充分做好考前准备,赢得最后冲刺的胜利。

  一、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人数18人。从学生的本身基础看来,本班学生相互间的知识、技能相差较大。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本班学生的学**惯有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新教材要求地识字写字量大,学生普遍存在许多汉字认识但是不会书写的情况,学生的书写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书写卷面整洁,字迹端正。学生能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识记生字。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以“专题式”出现,八个单元就是八个专题: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用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中安排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从教材特点上看,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语文学*变得更轻松、更快活。相对而言,要求书写的汉字这学期大大增加,每课的书写量较多,都是8——10个,而且新出现了连词书写的内容。要求帮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使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三、学生情况分析:

  后进生:学生情况分析:赵岩、李慧颖:学**惯较差,作业马虎,只求完成,不求质量。张健、李正、吴佩佩:错字别字较多,书写较慢,做作业容易分心,积极性不高。

  四、复*的总目标:

  1、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重点在于通过各种不同的识字方法记住生字。

  2、认识400个汉字,能正确书写300个汉字。

  3、掌握所教汉字中的笔画和偏旁,知道汉字书写的一般笔顺。

  4、初步学生汉字的间架结构,能够正确地说出汉字的结构特点。

  5、继续巩固正确的读写姿势,把字写正确、规范、端正,保持书面整洁。

  6、培养学生大胆说话,并且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用指定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7、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吐字清晰,声音响亮,不指读,不唱读。

  8、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9、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10、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11、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对联、古典诗词、格言警句。

  12、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复*写日记。

  五、复*课时安排:

  本学期复*时间共两周:

  1、第一周,以单元复*为主,重点是字词,要背诵的知识。

  2、第二周,以测试为主,进一步查漏补缺。

  六、复*措施:

  1、生字认读的措施:

  a、抓住生字表1,展开全面认读。利用学*小组,在小组里互相认读,进行识字巩固活动。

  b、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让学生说,多找找易忘易错易混淆的字词,互相检查、背诵、听写。

  2、识字巩固。

  以争得“小五星”的形式,结合听写,在听写查漏补缺。发现掌握不好的词语想办法记住——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个生字?配合一定量的强化书写。

  3、阅读写话复*。

  A、注意解题方法的指导,学会答题。

  B、进行写话指导。

  4、其他综合性复*思路:

  A、针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注意学生接受能力的层次性。

  B、争取家长配合,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家校联手展开学*。

  C、组织“一帮一”互助对子,让学生互相帮助,假设良好的学*氛围。

  D、精心设计一些复*练*卷,在晨间和家庭作业时让学生练*。

  一、班级情况分析

  二(1)班共有学生32人,从语文成绩上看,学生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成绩比较稳定大约6到7人,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好,在复*阶段只要加强练*就可以了。第二类学生语文基础不差,但考试时容易马虎出错,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阅读、写话练*。第三类学生的基础较差,大约7到8人,学生的成绩极不稳定,在复*阶段,一定要强抓基础知识,特别是字词练*。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以“专题式”出现,八个单元就是八个专题:春天里的发现;奉献与关爱;爱祖国、爱家乡;用心思考、用于创造;美丽神奇的大自然;培养优秀的品质;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走进科技的世界。每个专题中安排的内容都是密切相关的。从教材特点上看,人教版教材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让语文学*变得更轻松、更快活。相对而言,要求书写的汉字这学期大大增加,每课的书写量较多,都是8——10个,而且新出现了连词书写的内容。要求帮助学生在书写过程中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使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

  复*要求:

  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认识390个汉字,能正确书写285个汉字。

  能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一些名句名段。

  能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熟练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体会不同的语气。

  熟练地运用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查找汉字。

  三、复*安排

  本学期复*时间一共两周:

  第一周以单元复*为主,重点是字词,要会写会用,和要背诵的知识,复*方式以测试为主;

  第二周以归类复*为主,重点是形*字、多音字、近反义词、阅读练*、写话练*等等,复*方式以练*为主。

  四、复*措施

  复*课文

  复*课文主要采用读的方式,学生在家读给家长听,在校读给同桌听,由组长负责检查。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