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

首页 / 经典美文 / | 2023-03-13 00:00:00

菜根谭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最关键的读书笔记不能忘了哦。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菜根谭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菜根谭读书笔记1

  我读《菜根谭》,是从“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这句话开始的。书中汇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富含哲理的宝训。

  “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果香可以用鼻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当你沉浸于融道德与哲理于一体的字句中时,就似和风细雨涤荡着你的心灵。“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等至今仍是我们处事励志的格言。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菜根谭》告诫世人: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磨练意志,砥砺情操,处处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是每一个建功立业者成功的必由之路。

  时尚的.东西往往只能昙花一现,而恒久不变的,是那些简洁朴实的格言警句。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却不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活得充实,就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道德观。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这就是“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所在。无论每个人在做学问或为人处世中,都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有所进步。人的一生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做好一切。做什么事都不能欺上瞒下、混水摸鱼,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日子被永无止境的忙碌所填塞,仿佛稍微停下脚步,就会落后别人一大段路,我们究竟为何辛苦为何忙?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获取成就……相信每个人都自有其答案。但是否想过,当我们一味疾步前行时,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欣赏沿途景致的机会。如何*衡和缓减那些压力呢?幸福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人心有真境,非丝竹而自恬愉,不烟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只有通过刻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可能获得自己所要追求的幸福。现代人常会埋怨,物欲愈高愈觉得空虚。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静下心来读读书,力求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至高境界。只要怀有宁静淡泊的胸襟,就能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亦能摆脱物欲的困扰。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在这个知识与信息骤增的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就可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工作的节拍也在加快,因而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我欣赏“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那句格言。作为张家港口岸的检验检疫人员,我们常年把守在国门第一线,作为国门守卫者,我们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工作热忱,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紧迫感,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全力打造“检港同行”服务品牌,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张家港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菜根谭读书笔记2

  自古以来,拥有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大小,甚至是家庭地位大小的标志之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写出了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奈。

  在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对此就深有感慨。他曾学纵横之术,前往秦国游说秦王,书十上而秦王不用。最终穷困潦倒,耗尽资产而归家。看到苏秦回到家了,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这都是因为苏秦在外多年,一事无成,没有求得任何功名而遭家人冷落鄙视。

  所幸苏秦大受刺激,发愤读书,甚至夜半瞌睡时,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以保持清醒。终于他学有所成,游说山东六国获得成功,权倾天下。再次回到家时,父母远远地迎接他,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以示恭敬,嫂子向他跪拜表示谢罪。

  家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呢?名人经历如此,普通人更不会例外。

  做为*民百姓,如果能够有很高的收入,自然会有相应的地位,那其实是一件幸运之事。大部分人,能够生存下来已实属不易,还谈何地位呢?手中无钱,自然会感觉低人一等。

  一个人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这辈子他就真的'地位低下,经常受人白眼。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观念动物,自己的行动完全受于自己的思想观念支配。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民肯种德施惠,便是会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意思是:老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广积恩德,广施恩惠,那么即使他没有公卿相国的名位,也会受到世人的景仰;那些有**厚禄的士大夫如果一味地争夺权势、贪恋名声,那么就算他拥有公卿爵位,也仍然像乞丐一样可悲。

  如果谁能理解这段话,并真正这样想,这样做,注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人穷志不可短,如果自身没有什么钱财,内心世界又一片荒芜,就会觉得自己没有用处,处处比不上他人。

  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可以这段话为参考,改变内心,修正行为,不以钱财多少论英雄,唯以施德行善为目标。

  这样你的价值观就不再是金钱至上,即使遭遇仍和以前一样,但会有了自信与从容,然后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改变现状,最终达到想要的目标。

菜根谭读书笔记3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中,留下了一段段珍贵无比的精品文字,《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本。《菜根谭》作为一本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读爱读的书,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初看此书,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读书笔记大全《《菜根谭》读书笔记1500字》。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菜根谭读书笔记4

  伏魔先伏自心,驭横先*此气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则外横不侵。

  大意

  要想制服邪恶必须先制服自己内心的邪恶,自己内心之恶制服之后,一切其他邪恶自然都不起作用。要想控制不合理的横逆事件,必须先控制自己容易浮动的情绪,这样所有外来的横逆之事自然不会侵入。

  当读到这段时,想起几年前听天津魏大夫讲的一个故事,因伏心而避灾。故事的详述见下:

  一个妇女见快到中午了,孩子马上就要放学回来了,她就赶紧去炒菜,炒的时候发现没有酱油了,于是关了火,跑下楼去买。由于她过于匆忙着急,没有看路,把一个男子撞倒了。她心想:我太着急了没看见人家撞上了,便赶紧认错说:我错了,都是我太着急了,把您给撞了。那男子恶狠狠地看了她几眼后,走开了。当天晚上这名妇女在看新闻时,有报道称有一男子因琐事与人争斗,**跑了,现正在通缉中。她留心仔细打量照片后,发现正是今日午时撞倒的那个男子。她暗暗心想,如果我不先道歉认错,那男子可能就会杀我。这个妇女因接触传统文化,知晓遇事不怨天尤人,不指责别人,要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认不是,才使她躲过这一劫。

  其实我们仔细思量,“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浪静”就是在细微之处受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事情,尤其是后果不堪忍受时,若是不关照自己,一味指去责别人,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往往会随着言词的激烈而热血沸腾,十之有九会失去自我控制。若是双方相互指责,势必会由口角引发起肢体相搏,从而造成无法补救的.后果。

  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情绪起伏不定的时候,对于事物观察力、判断力和把控力也是下降的。首先是观察力,当一个人专注于一件事上时,对于其他与本事件无关的都可以忽略,就像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一个战士在战斗中肠子都出来了,还在冲锋,他一点也没有疼痛的感觉,但当战斗结束后,有人告诉他你负伤了,他才意识到疼痛。其次是判断力下降,就像我们打乒乓球时,上场一紧张该接的球接不住,就是因为紧张情绪使得判断力失误。当一个人在气头上犯了**等都是把控力不够造成的。相反当一个心*气和的人去处理一件事情时,会观察出别人不易察觉的蛛丝马迹,通过推理,做出正确地判断,采取更合乎情理的措施,使事情的发展处于更可控的状态。

  回头再来看看这名妇女躲过一劫的原因,其实是她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由于自己太着急了把别人撞倒了,才赶紧认错。假如她*惯性思维自是人非,那把别人撞了,自己先窝火怨人去,便可能会认为:活该,谁让你走路不长眼睛。若那样的话,她早晚也会有劫难的。这名妇女想到道歉说的:我错了,就是先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邪恶。那个正找茬的嫌疑男子也就因无茬可找,而放她一马。

  由此可见,要降服自己的傲慢蛮横相当重要,得先从降服自己内心气血不*,情绪上头开始。不种善因,结善缘,就不可避免恶果来临啊。我想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祸福自背啊。

菜根谭读书笔记5

  已经很久没有翻阅类似于《菜根谭》这样的著作了。初读此书,脑中不禁想起了高中语文课中的《论语》,虽不可与之相媲美,但《菜根谭》同样以篇篇简短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应该怎样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语淡味长,叹乃奇书经典之作!

  翻开前言,大至了解《菜根谭》浓缩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将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融合为一体。读一遍下来,竟无初想时的枯燥无味。因借到的书是图文版,在原文的基础上,图文版的《菜根谭》不仅加注了译文,还通过历史上的经典事例让读者了解其深远意旨,文章中的那些插画也使得文图意趣暗合,相得益彰。这些都让文章读起来更明白易懂,久久回味起来,书中智慧之光照亮迷茫的心,精辟之语也让人顿悟不少。

  当今社会的浮躁之气无处不在,在大学生中更是常见。或许是因为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就因为这无处不在的浮躁之气,现在很多人都难得静下心来去品阅书中的世界,更少有人能写出传颂天下的文章了。记得舒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现在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学生写出来的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

  《菜根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了很多简而易懂的道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还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去致力学业。“人生百年,不可虚度”,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大学四年,光阴有限,“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这四年,不能白白虚度,抓住青春的尾巴,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慢慢品读下来,《菜根谭》呈现给我们太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退后一步,清淡一分”,当今是个竞争的世界,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并不夸张,若懂得进退自如,那么你也能在以逸待劳中逢凶化吉;如“身放闲处,心安静中”,竞争很残酷,现实很残忍。

  由此可见,竞争实在是“惨不忍睹”,*均88比1的`竞争力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有那多人去争一碗所谓的“铁饭碗”,可是又有多少人“空手而归”。这个比高考更加“悲壮”的竞争,是得要有多宽的心态去面对其中的得失,又得怎样去衡量这种现象的利弊。心闲自然闲,心乱自然乱,在世事沉浮之中,主要是在于你有宁静致远的心境,它可以让你不为利欲所动,不至于沉迷万物,让你独具慧眼,冷眼观世,同趋真境。那考上与考不上都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让过去成为过去,背起行囊继续向前走,得意与失意尽在你的行动之中。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人世间的冷暖炎凉瞬息就会发生变化。今年三月,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些日子上网时日本的这些灾难消息充满了几乎所有网页的版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竟然有些所谓的“愤青”标榜着“爱国之心”,在幸灾乐祸的“庆祝”日本人历此劫难,这让我也吃惊不已。即使他们过去侵略过我们,不尊重我们的历史,但在天灾面前,我们应该尊重生命,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去标榜自己的爱国之心。《菜根谭》中说“心旷,则万众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就像刘春说过的那样“他侵略过你,你要仇恨,他跟你老磕磕碰碰,你可能反感,他鸡地屁地被你赶超,你可以显摆。但是,在天灾面前,你必须同情,作为人。而透过防灾抗灾救灾,透过建筑国民和**所折射的文明程度,你只能惭愧,作为邻居。拜托,别再二了,好好学*,天天向上吧”。心胸宽阔,不只是在于不斤斤计较,而是能拿的起放的下。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也派过救援队,社会民众也曾募捐物资给汶川灾区的人民。而且,在此次的大地震中,日本全国危机处理机制的效率,民众对灾难发生的态度,冷静有序,疏导有方,**没太多的行政命令指引,但各个救急系统运行、讯息传递的有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的。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告诉我们当“知足常乐”;“心闲日长,意广天宽”告诉我们心即宇宙,自由行走,就有机闲之所在?古人说“书中自由黄金屋”,细细品尝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精髓,如《菜根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得到升华,在未来的生活里它更像是一盏指明灯,为我们前行的路照亮了方向。

菜根谭读书笔记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工作是为了生存,读书是为了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空闲的时候通过读前人的书而思考而总结而进步,六月份读了明代洪应明著写的《菜根谭》一书。

  《菜根谭》是一本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编著的书。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该书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读到“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书中一句“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燥急之念。”它的意思是隐伏的`久的鸟飞的一定高,盛开得早的花朵必然谢得也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免去失势的忧虑,可以消除燥急求功的念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做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厚积才能博发,就像青蛙一样,每一次成功的跳跃都是先把身躯沉下去,任何有心之人于事,都必须先充实自己,成功与不成功,不必在乎于结果,而关键在于自己的准备充足与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执着于结果不如把过程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完美。

  博大精深的《菜根谭》还需要我们继续去读它了解他细细的品她,在工作之余拿来细细品味一番,清醒一下被工作忙得晕头转向的头脑,浇灌一下那久已干涸的心田,寻找修生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将书中精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菜根谭读书笔记7

  这天,当我们还在为欲望而挣扎,为欲望而勾心斗角,为欲望而忽视身边*淡的幸福,为欲望而抛弃自己纯真的信念,为欲望而苦恼的时候,很多很多的道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悟出来了

  还是在这天,当我们还在烦闷于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时,当我们应对工作消极懒惰时,当我们还在为衣食住行劳心劳力时,很多很多的思想,在那古老淳朴的年代里,在那个欲望还没有埋没灵魂的年代里,我们的先人早就有所交代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能够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取多了,却很少能选取明智的。正如当我们*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潜力;当我们*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惯,太多太多对完美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情绪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就应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期望工作是简单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好处;有了房子,我们还期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

  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资料。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十分值得一读,我确信读过之后必须会为你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年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如果我们不够伟大,至少我们就应是善良的。

菜根谭读书笔记8

  很久之前就曾听朋友提起《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直抽不出时间阅读品鉴。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非常强的教育意义。过去,我也一直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己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能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现在,我知道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凡,然而我的精神应该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保持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面对生活,面对工作,面对人生。

菜根谭读书笔记9

  今天,当我们还在为欲望而挣扎,为欲望而勾心斗角,为欲望而忽视身边*淡的幸福,为欲望而抛弃自己纯真的信念,为欲望而苦恼的时候,很多很多的道理,在很早以前我们的先人们就已经悟出来了还是在今天,当我们还在烦闷于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时,当我们面对工作消极懒惰时,当我们还在为衣食住行劳心劳力时,很多很多的思想,在那古老淳朴的年代里,在那个欲望还没有埋没灵魂的年代里,我们的先人早就有所交代了。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

  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非常值得一读,我确信读过之后一定会为你打开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亲爱的朋友们,当我们年老,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如果我们不够伟大,至少我们应该是善良的。

菜根谭读书笔记10

  初读《菜根谭》,第一感觉是字数不多,简练扼要,内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真悟,读起来犹如口嚼菜根,初试无味,然经嚼不烂,且历久弥香。只可惜人生经历不够,未得其中精髓之处,偶尔翻阅几页,竟也读出几番滋味。

  全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篇幅,遂逐个笔记,以期找出心灵的*静,以及致学的动力。

  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经一事而长一智,谨小慎微则大事可期。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静时常存修身之念,动时方能即兴而为,动静相宜之法也。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无欲或名利自来。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洒脱的活,随性的做。

  应酬篇

  士君子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不为外人、外物所牵扯,是涉世第一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以诚待人。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守拙于前。——做人先疏而后亲,做事宁拙而不巧。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改进,退可补救,完全之法。

  评议篇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宠辱不惊是大智慧。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查。盖伺查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小事要糊涂,守拙即是大聪明。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遇折不挠。

  闲适篇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做事要大处精明,小处糊涂。大破大立的人生,可以看见人生的全貌。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任何时候,先把自己摆到后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句话切入人性本质,人情上的循序渐进要注意。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任何事情要做到适度,让别人和自己都好受,这就是好的处世方式。

  四篇之中,仅摘得些许文章稍加感悟。

  总结为以下两点

  处世方面要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为人方面要宽厚本然,淡泊宁静。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处理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为人处世的修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探索。书本仅有理论,提高还需实践。争取慢慢将这一门学问做好,将这一篇文章写全。

菜根谭读书笔记11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四者可谓层层递进,君子当如此。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决心和毅力去前进,故世间出现了省身格言,其短者寥寥几字,长者也不过三五十字,却往往能直击人心。因此,似乎世上每个人都会有一句自己的人生格言。正像明人陈继儒的《菜根谭》也是通过短短话语来体悟自身的修养处世之道,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理想是极为贴合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是《菜根谭》开篇修身篇的第一句,全书我也最喜欢这一句。话语简单,思想鲜明,它没有直接告诉了你成功要怎么做,但给你指明了一个大方向,这个方向便是你应去努力奋斗的方向。中国有句俗话:“真金不怕火来炼”,只有自己的内核强大才不会惧怕任何事。什么叫精金美玉,精金美玉是古人眼中最宝贵,最具有价值的`物品,一个人的人品是要多么的高尚,才能配被称为精金美玉的人品。这是天生的吗?不是,这是从烈火火煅来的,这是通过重重磨砺得来的,是别人崇慕却无法夺去的。同样,下半句揭露了成大事者要该怎么做,是“大行不顾细谨”还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作者给的答案是须向薄冰上履过。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在作者眼中可能就是笑话,当然两者都有对错。但在自身的修炼上,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是好的。千万不能无所在乎,要知道一念过差,足丧生*之善;终身检饬,难盖一事之愆。

  通读《菜根谭》是无用之功,须细细评读才能体悟人生道理。人生百态,乱如漫天星河变幻莫测,人在红尘中走一遭,总是想过得潇洒快活些,这就需要我们修炼自身,懂得该做什么,该如何去做,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这本书,可能就会给你提供一些为人处世的好建议和经验,为人处世自是要圆滑但不是没有准则。这本书便是讲那修身、入世、处世,人生短短,一定要活得潇洒快活而不是寸步难行,内心苦闷。

  愿大家在“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后,依旧自然洒脱。你走过千山万水,归来时仍是青衣少年。(孙高星)

菜根谭读书笔记12

  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读了融历史与道德、诗歌与哲理、时代精神与民族特色于一炉的书籍——《菜根谭》,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我的心灵。《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史的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菜根谭》是一本怎样的书呢?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菜根谭》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我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我觉得《菜根谭》思人间事,是一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书。商界巨子们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我觉得《菜根谭》是一本修身养德、为人处世的好书。读起来感觉内心很*和的,一个个鲜活的例子,一段段朴素无华的语言,感觉就像在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让自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们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看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主食大多是滋无味,可嚼之则会甘之如饴,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们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们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东西呢?日本医学博士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这本书中写道:“人的心灵由大脑里的脑干、大脑边缘系统和大脑皮质组成。其中有一种神经,当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使人快感。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坚持喜悦的心境,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一样人的意见,并改变自我,要坚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我的言行。

  “心者后裔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告戒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让自我的子女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他的子孙自然也学得心地善良。如此类推,

  我们作为教师的如果具有无私奉献、以身作则、精益求精的精神、崇高的师爱和良好的言行举止,学生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能一个严于律已的教师才会让学生信服,否则再多的说教只会令人生厌。所以,我们应当常常反思自我:我的教育到底给予了学生多少的欢乐、自信、幸福的享受和成功的体验?

  读了“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十分明之灯。”让我懂得做事不要任凭自我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想想真的很有道理,我们作为教师,我们育人的工作是细水长流的,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凡而不*庸的教师,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我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读书笔记13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摆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动,牵动着世纪轮回,孕育出世界的生生不休。满满的历史,曲折委婉。跌跌宕宕的人类历程凝聚成一股泛着沧桑的厚重,沉甸于岁月的长河。在时光潮水的撞击下,迸射了一个个光彩四射又神态迥异的人性世界。深情演绎着古今中外一幅幅波涛壮阔的画面。

  一捧上《菜根谭的智慧》,我便爱不释手,书中作者以独特创新的题材与人生紧密相联系,道尽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原汁原味,朴素浓郁。无怪乎自己在每阅读完一篇后总能收获一种十分微妙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追求,对智慧的向往。一个个故事酝酿着一坛坛美酒,美酒中又融入了种种人生的滋味。

  情绪人生

  人,生存的过程应该是自己与自己不断挑战的过程,是我们从母体分娩出来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应该不再属于别人而属于自己了,肩负起自己培养自己,解救自己,为自己作丈的责任,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便是人生的智慧。

  古人云:“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驱其气,心*则外横不侵。”遇到大事,人往往会有紧张冲动的情绪,俗话说:凡夫临事,即迷,非事物迷人也,自己作祟。只有战胜心魔不轻易随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曾听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拜访好友恒寂禅师,正值酷暑,白居易走到禅师处所时已经汗流浃背,一抬头便发现禅师冥然兀坐,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容*静毫无不舒之意。白居易非常惊讶,好奇地问禅师:“禅房如此炎热,为何不换个清凉处所?”禅师答道:“天气很热吗?”白居易于是有所悟,当机赋诗一首:

  人生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老子有云:自制则强。是的,竞争的社会里更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他人是给予一份公道,对于自己则是一种智慧,它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成功人生

  有人曾问我,怎样的人生是成功的?听罢,满心迷惑,无法回答,翻卷沉思,我在书中有了一份答案——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这才是人生的成功。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战败,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不畏失败,不但仍保持称霸天下的志向,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毅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问鼎天下。

  失败乃兵家常事。对人生而言,成功和失败又何尝不是如柴米油盐一样,成功不见得就是辉煌灿烂,失败也不能算是曲终事结。失败之后仍然能够不丢信心,不乱方寸,稳步向前,才是真智慧。

  爱迪生经历了一千次失败,挫折不但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他1000次的失败实验何尝不是他1000次的成功体验。

  磨砺人生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痛苦的人生体验,《菜根谭的智慧》这本书中也有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且走且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中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佳作在作者痛苦中写就,灵魂在痛苦中涅槃,这些痛苦在历史的夜空中闪耀着熠熠之光,璀璨夺目。

  是啊,人生的痛苦不能只是负面效应,它还可以分解为自省,可以转化为自强,可以升华为创造。痛苦是昨天的遗产,今天的起点。痛苦的价值还在于你对待它的态度。痛苦也是一种智慧,在痛苦中拼搏必将是奋斗中人生的飞跃。

  深深记得北宋学者汪信民的哲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味苦,苦中带着泥土的泽香;菜根味纯,纯得与君子的本色一样地道,厚实;菜根味涩,是艰辛与奋斗的人生。能咬菜根的人,是那些能够承受艰难困苦执着前行的人。我想这样咬菜根的智慧,是人生的成功学。

  读《菜根谭的智慧》如听一位智者的谆谆之言,如与一位诤友倾心相对。心中的阴霾慢慢退去,留下的是那些沉甸甸的带着暖意的警策,世界上本没有无根的树木,无源的山泉,有源有流那便是人生的智慧。

菜根谭读书笔记14

  《菜根谭》原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本书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深得广大读者的喜欢。恰逢学校领导布置老师每月摘录两篇读书笔记,我就捧起此书细细品读了一番并摘录了期间的12篇,感觉收获颇多,读后心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想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此为高远篇的精髓。

  睿智篇讲到:“我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恩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达观篇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乐观的人,常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宽大为怀的人,心里总处在*衡状态,也就不去理会人事倾轧和人间的邪恶了。”

  端正篇又教会我们: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有过失和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屈辱时应该尽量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屈辱就要设法帮他消解。

  还有成就篇、奉献篇、自我篇、欢畅篇等,每一篇章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让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话是“议事论事明晓利害”,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评论事情的时候应处在旁观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伪始末和是非曲直,担负事情的时候应以当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让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觉得不公*或者觉得不妥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和判断,而不能总从自己的角度和出发点去考虑。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让自己体会到别人的难处,以至于自己不会多想或者错想。

  现在的书籍、杂志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励志文章也是到处都是可我还是喜欢《菜根谭》它朴实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是古人在实践中的宝贵积累和总结,段段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对于从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菜根谭》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她是我身边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好的东西要让大家分享亦推荐给大家。大家有空不妨跟我一起读读《菜根谭》,那感觉不亚于跟圣人交流。

菜根谭读书笔记15

  《菜根谭》中有句名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展云舒。”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遇事要淡泊话往往说出来容易,但真正能够做到的人却很少,但有一位大师却做到了,他就是齐白石。

  不论是誉还是骂,都能做到听之任之,这属于一种超脱的人生境界,如此一来,便逃出了自我的约束,走出了自我封闭,于是,拳脚大展,专心于自我的事业,不为名所扰,更不为利所烦。这种不求名利之心,唤起了精神上的觉醒,反而会成就一番大事。

  对于他人对自我的赞誉,能够淡然视之的人固然有,但应对他人对自我的'谩骂,又有几人能够“一笑而过”呢?

  所以,人活在世上,要学会用一颗简单淡薄之心入世,不要总活在他人的议论之下,不管是应对着他人的称赞,还是别人的诽谤,不必大费口舌与他人争执。古话说的好“清者自清,浊着自浊”,所以清浊自有定数,只求问心无愧便可。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做到“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的,可是心理专家还是给出了我们两点提议和方法,具体如下:

  别把自我看的太重

  有的时候,在特定的某个环境中,我们不要把自我看得太重,太把自我当回事。应对他人的赞美之词时,必须要坚持清醒,自我真正的水*仅有自我明白,8能把他人的话全部信以为真,这样只会迷失自我。有时候假如把自我看的太重,就是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心理再也难以装下他人,也就更容不得他人对自我只言片语的负面议论之词,暴露自身的狭隘心胸。

  事过心随空

  无论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是处在人生的低谷,我们要时刻坚持一种低调的态度。遇事不大肆张扬,遇悲事不盲目急躁,并且不要时刻放在心上,事过心随空。如果只是陶醉于自我取得的一点小成就上,只一心期待得到别人的了夸赞,很容易盲目自大,不思进取。所以,要想做到宠辱不惊,首先要学会低调为人处事,这样能够有助于到达“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人生境界。

  最终我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想做到这一切,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事过心随空”如果能够做到这点,那么就没什么烦恼呢。努力的去改变吧!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阅读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1)

——菜根谭读书笔记9篇

菜根谭读书笔记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中,留下了一段段珍贵无比的精品文字,《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本。《菜根谭》作为一本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读爱读的书,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初看此书,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读书笔记大全《《菜根谭》读书笔记1500字》。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菜根谭读书笔记2

  《菜根谭》不啻为一本教导古之君子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荟萃儒、道、释三者思想为警句格言,以期达到垂范之效。由此书可窥见我国传统教育中树人立人历来重道德教化之一斑。这种教化无疑影响了数千年*文人士大夫的主流思想意识。但同时这种三教融合的教化,似乎也并非十全十美。

  首先,影响*人甚深的三教思想,虽然在时间的长河里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但却仍有自己相对的独立性。虽然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最高理想、奉劝世人行中庸之道、持忧患意识;道家主张无为、不争;释家劝诫人们慈悲,忏罪,明心见性等等理念是主流。但是总那么一些不和谐音,让人无所适从。比如:现实的境况中,究竟是要“舍生取义”?还是“明哲保身”?这是个问题。可见人们在同时吸收三教之长的时候,并非那么圆融无碍,往往会出现一些混乱,就像一个人吃得太多太杂,总会有些消化不良。传统思想虽精深,亦驳杂,历来的文人士大夫虽然同是受传统熏*,行状却大有不同,由此可见即使是古人留下的精粹也是要经过再次择捡的。君子们能在几千年思想的光辉中有所取舍,圆融无碍的找到自己的道,实属不易。

  其次、在这些教化君子的只字片语中,处处显露着“君子”这种理想人格之外的另外的人性:贪婪者、追名逐利者、依阿权势者、曲谨练达者、肥甘丧节者、骄矜者、我见害心聪明障道者……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圣贤书唯教导君子不可同流合污,自堕清白。而这些君子的反面教材,往往仅是以自食因果了结。比如:弄权一时,凄凉万古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守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文章开宗明义,君子应当“栖守道德”,即使“寂寞一时”,也是值得坚守的。由此可见道标是为君子而设立的。君子会“寂寞一时”,显然世人并非个个君子,相反还有很多“依阿权势者”,以至于使君子“寂寞一时”。道德教化往往只重视最高标准,强调君子以道德自律;而不太关注底线,不太注重对恶的强制约束。

  单从这本书看来,太重教化,太重精神追求。可是君子的敌人,至少是反面实在是太多了。即使是君子在成圣之前也是有精神之外的需求的,也是不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的。除了理性主义,我们应当树立更加务实的传统,应当关注地面上的事情,关照大多数的人性,用法律树立一道底线。由此,高蹈者自舞之,蹈之;寡廉鲜耻者,即使没有自律,他律之下,也不至于太过下作。

菜根谭读书笔记3

  我读《菜根谭》,是从“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这句话开始的。书中汇集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以精练明隽、雅俗共采的文字道出了富含哲理的宝训。

  “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果香可以用鼻口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当你沉浸于融道德与哲理于一体的字句中时,就似和风细雨涤荡着你的心灵。“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天下”的主张,“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水滴石穿,铁杵成针”等至今仍是我们处事励志的格言。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立功建业,事事要从实处着脚,若稍计功效,便落欲尘”,《菜根谭》告诫世人: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磨练意志,砥砺情操,处处脚踏实地,不能急于求成,是每一个建功立业者成功的必由之路。

  时尚的东西往往只能昙花一现,而恒久不变的,是那些简洁朴实的格言警句。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是无限的,却不能提升生活的幸福指数,要活得充实,就要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和道德观。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保持良好的心态;读了“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让我懂得了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这就是“谦受益,满招损”的道理所在。无论每个人在做学问或为人处世中,都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克服自己的不足之处,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才能有所进步。人的一生做任何事,都要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做好一切。做什么事都不能欺上瞒下、混水摸鱼,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日子被永无止境的忙碌所填塞,仿佛稍微停下脚步,就会落后别人一大段路,我们究竟为何辛苦为何忙?为了改善生活、为了获取成就……相信每个人都自有其答案。但是否想过,当我们一味疾步前行时,是不是已经错过了欣赏沿途景致的机会。如何*衡和缓减那些压力呢?幸福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人心有真境,非丝竹而自恬愉,不烟茗而自清芬。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释,才得以游衍其中,只有通过刻苦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才可能获得自己所要追求的幸福。现代人常会埋怨,物欲愈高愈觉得空虚。其实生活可以很简单,静下心来读读书,力求达到“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的至高境界。只要怀有宁静淡泊的胸襟,就能获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致,亦能摆脱物欲的困扰。静中念虑澄澈,见心之真体;闲中气象从容,识心之真机;淡中意趣冲夷,得心之真味;观心证道,无如此三者。

  在这个知识与信息骤增的网络时代,足不出户就可知道外面世界的变化,工作的节拍也在加快,因而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我欣赏“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那句格言。作为张家港口岸的检验检疫人员,我们常年把守在国门第一线,作为国门守卫者,我们以“忠于职守,勇于负责,严格把关,保国安民”的`工作热忱,以“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紧迫感,立足各自的工作岗位,全力打造“检港同行”服务品牌,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为张家港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菜根谭读书笔记4

  初读《菜根谭》,第一感觉是字数不多,简练扼要,内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真悟,读起来犹如口嚼菜根,初试无味,然经嚼不烂,且历久弥香。只可惜人生经历不够,未得其中精髓之处,偶尔翻阅几页,竟也读出几番滋味。

  全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篇幅,遂逐个笔记,以期找出心灵的*静,以及致学的动力。

  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经一事而长一智,谨小慎微则大事可期。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静时常存修身之念,动时方能即兴而为,动静相宜之法也。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无欲或名利自来。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洒脱的活,随性的做。

  应酬篇

  士君子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不为外人、外物所牵扯,是涉世第一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以诚待人。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守拙于前。——做人先疏而后亲,做事宁拙而不巧。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改进,退可补救,完全之法。

  评议篇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宠辱不惊是大智慧。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查。盖伺查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小事要糊涂,守拙即是大聪明。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遇折不挠。

  闲适篇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做事要大处精明,小处糊涂。大破大立的人生,可以看见人生的全貌。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任何时候,先把自己摆到后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句话切入人性本质,人情上的循序渐进要注意。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任何事情要做到适度,让别人和自己都好受,这就是好的处世方式。

  四篇之中,仅摘得些许文章稍加感悟。

  总结为以下两点:

  处世方面要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为人方面要宽厚本然,淡泊宁静。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处理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为人处世的修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探索。书本仅有理论,提高还需实践。争取慢慢将这一门学问做好,将这一篇文章写全。

菜根谭读书笔记5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大意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是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奢侈,也不过分刻薄吝啬。

  读后感

  初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蹦出来的是三个词:“不二”、“中庸”和“中道”。你让我详细说说这三个词,貌似很难说清楚,不过在过去几年的工作学*生活中确实是有些感触和收获的。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工作电脑上贴了两个词叫“止语”和“少欲知足”,那时候对于自己也很苛刻,在工作上不要和同事讲太多的工作之外的话,也不会去关注同事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衡量一个工作成果的时候,只有自定的一套标准,不去考虑同事的实际情况,抱有很大的期待。整天都是脸上紧绷着,出了很多褶子,不愿意多笑几下,也不愿意给人和颜悦色,总会感觉是在讨好别人,其实是自己处在一种心理上的亏空状态。分享的精神就更别提了,没有影子的事情,“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好不好又能关我有何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持续折磨开始了。

  最开始来昊天雅居时,被墙上写的“空杯心态”四字以及对这个词的解释折服了,再到后来接触到情绪管理中,意识到已固化的处理模式:“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我就很会讲道理,用这种生硬的方式去沟通,整个人处于防御状态,构建讲道理不会伤害到我的小城堡,用理欺人太甚”。用语言去沟通,只会说个不停,而用心去沟通,要换位思考,让别人舒服,有些好的感受,并不容易做到。

  后来尝试着做了一些训练,一日晨时,重复抄写海灵格《我允许》中的“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和自己相处,来清除自己的凌乱思绪和不满情绪,对于别人,事情,自己的`表现要能够容纳,能容纳一些就能撑开一些心量,有点心量了,脸上就会能挂着些许笑,不是很勉为其难的那种,而是放过了自己。

  到后来读到“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之时,要想悦人心,能否先愉悦下自己呢,让自己轻松些,放开些呢,别人和自己相处时也要舒服一些,这样不是更好吗?眼里要有人,不要“目中无人”,心里面要有人,不要“乾纲独断”,过刚易折。

  后来尝试着和同事分享一些好玩的事儿,然后尝试分享一些好用的物件。谦让怎么写?谦为言兼,让为言上,能让人说话,做个安静的倾听者,承认别人说的对,多说句真心赞美人的话,这样慢慢跳出“老挑别人刺”的死循环,从“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中走出来,走出自己的小城堡,和更多的人接触,结善的缘分,探索新世界收获更多。

  把这一段经历分享出来给有缘人,最后以“对事情对世界对别人轻松些放开些,笑的一定是我”共勉。

菜根谭读书笔记6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大意

  一个心胸豁达的人,不但要求自己的生活丰足,对待别人也要讲究丰足,因此他凡事都讲究气派豪华。一个欲望淡泊的人,不但自己过着清苦的生活,就是对待别人也很淡薄,因此他凡事都表现得冷漠无情。所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日常的爱好,既不过分奢侈,也不过分刻薄吝啬。

  读后感

  初读这句话的时候,脑海中蹦出来的是三个词:“不二”、“中庸”和“中道”。你让我详细说说这三个词,貌似很难说清楚,不过在过去几年的工作学*生活中确实是有些感触和收获的。

  刚毕业的时候,我在工作电脑上贴了两个词叫“止语”和“少欲知足”,那时候对于自己也很苛刻,在工作上不要和同事讲太多的工作之外的话,也不会去关注同事的工作状态,情绪状态和身体状态,就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衡量一个工作成果的时候,只有自定的一套标准,不去考虑同事的实际情况,抱有很大的期待。整天都是脸上紧绷着,出了很多褶子,不愿意多笑几下,也不愿意给人和颜悦色,总会感觉是在讨好别人,其实是自己处在一种心理上的亏空状态。分享的精神就更别提了,没有影子的事情,“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你好不好又能关我有何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持续折磨开始了。

  最开始来昊天雅居时,被墙上写的“空杯心态”四字以及对这个词的解释折服了,再到后来接触到情绪管理中,意识到已固化的处理模式:“在处理各种关系的时候,我就很会讲道理,用这种生硬的方式去沟通,整个人处于防御状态,构建讲道理不会伤害到我的小城堡,用理欺人太甚”。用语言去沟通,只会说个不停,而用心去沟通,要换位思考,让别人舒服,有些好的感受,并不容易做到。

  后来尝试着做了一些训练,一日晨时,重复抄写海灵格《我允许》中的“我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和自己相处,来清除自己的凌乱思绪和不满情绪,对于别人,事情,自己的表现要能够容纳,能容纳一些就能撑开一些心量,有点心量了,脸上就会能挂着些许笑,不是很勉为其难的那种,而是放过了自己。

  到后来读到“严持诸禁戒,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之时,要想悦人心,能否先愉悦下自己呢,让自己轻松些,放开些呢,别人和自己相处时也要舒服一些,这样不是更好吗?眼里要有人,不要“目中无人”,心里面要有人,不要“乾纲独断”,过刚易折。

  后来尝试着和同事分享一些好玩的事儿,然后尝试分享一些好用的物件。谦让怎么写?谦为言兼,让为言上,能让人说话,做个安静的倾听者,承认别人说的对,多说句真心赞美人的话,这样慢慢跳出“老挑别人刺”的死循环,从“宽于律己,严于律人”中走出来,走出自己的小城堡,和更多的人接触,结善的缘分,探索新世界收获更多。

  把这一段经历分享出来给有缘人,最后以“对事情对世界对别人轻松些放开些,笑的一定是我”共勉。

菜根谭读书笔记7

  这段时间,闲时一直在看从女儿那儿拿来的一本《菜根潭》,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表达了作者“咬得菜根,百事可做”的至高心境。它讲述了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包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让你读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智慧的钥匙帮你打开烦恼的大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明大义的人,这是本难得的、助人一生的好书。

  常言道,人生不顺之事十有八九。只要你还在人世间生存,就不可避免的涉入人情,不可避免的与各种各样的烦心之事搅和在一起。“君子之心事,*,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阐述了,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不易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要心存善意的带上面具,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做人要低调些,这不是世俗眼中的软弱,而是一种修身之法,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处世之道。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了。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像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在读书中静静的思考过程也即是生活的过程,若要真正的读懂一部书,必须要保持一颗融有真实,真诚,真情的`心,并可以为你所控,可以在适当的时候释放出来,让周围的人们感受的到你的真实,真诚与真情。读书也就是品味人生真谛的过程,一本包含智慧的好书,让人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菜根谭》中每条的字数都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的最为真切的感悟。当这些集古贤人智慧于一体的文字从舌尖划过时,不单单的是一种清新,心头那份无法言喻的快感更是另一番情趣。《菜根谭》成功的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之道,既让人有积极的对待人生之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之外的情怀。我“悟性浅”,对于书中的智慧,只能“浅尝”,结合自己以前对待人生的想法,感悟最为深刻的就是“糊涂处世”及如何耐得住寂寞。《菜根谭》的智慧印证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另一方面上,我也找到了一条排遣寂寞、烦恼的曲径——在夜深人静时,翻开一本名著,静下心来,走入文字的世界,用心来品味“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菜根谭读书笔记8

  初读《菜根谭》,第一感觉是字数不多,简练扼要,内含为人处世、修身养性之真悟,读起来犹如口嚼菜根,初试无味,然经嚼不烂,且历久弥香。只可惜人生经历不够,未得其中精髓之处,偶尔翻阅几页,竟也读出几番滋味。

  全书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篇幅,遂逐个笔记,以期找出心灵的*静,以及致学的动力。

  修身篇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经一事而长一智,谨小慎微则大事可期。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静时常存修身之念,动时方能即兴而为,动静相宜之法也。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才见本来真体。——无欲或名利自来。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洒脱的活,随性的做。

  应酬篇

  士君子涉世,於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轻,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於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不为外人、外物所牵扯,是涉世第一步。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其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其无久处之厌。——以诚待人。

  与人者,与其易疏于终,不若难亲于始;御事者,与其巧持于后,不若守拙于前。——做人先疏而后亲,做事宁拙而不巧。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礼,则可以维系无厌人之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才智,则可以提防不测之事变。——凡事留有余地,则进可改进,退可补救,完全之法。

  评议篇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宠辱不惊是大智慧。

  大聪明的人,小事必朦胧;大懵懂的人,小事必伺查。盖伺查乃懵懂之根,而朦胧正聪明之窟也。——小事要糊涂,守拙即是大聪明。

  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众人以拂意为忧,而君子忧从快意处起。盖众人忧乐以情,而君子忧乐以理也。——遇折不挠。

  闲适篇

  世事如棋局,不着得才是高手;人生似瓦盆,打破了方见真空。——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做事要大处精明,小处糊涂。大破大立的人生,可以看见人生的全貌。

  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张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任何时候,先把自己摆到后头。

  恩宜自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忘其惠;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一句话切入人性本质,人情上的循序渐进要注意。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吝,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礼,多出机心。——任何事情要做到适度,让别人和自己都好受,这就是好的处世方式。

  四篇之中,仅摘得些许文章稍加感悟。

  总结为以下两点

  处世方面要外圆内方,张弛有度;

  为人方面要宽厚本然,淡泊宁静。

  人活在世上,免不了要处理与自身的关系以及与他人的关系。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然而为人处世的修为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需长年累月的积累和探索。书本仅有理论,提高还需实践。争取慢慢将这一门学问做好,将这一篇文章写全。

菜根谭读书笔记9

  最*,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优秀书籍《菜根谭》,这本书中讲述的道理,都是比较深刻的,读过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学*如何为人处世有了较大的帮助,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一、菜根谭读书笔记好词摘抄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二、菜根谭读书笔记经典名句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1、经典名句: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底线,要谨守道德观念,这样往往会孤寂一时,但终究会被民心所向,被人们看清楚。而依附权势阿谀奉承的人,看似风光无限,但总不会长久,下场一般都会很凄凉。

  2、经典名句: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赏析: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人处世,要能够虚怀若谷,有包容的能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旷野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心静,并非真正的静,若是能够在喧嚣的闹市中,还能*静如水,那便是真本事,同样,对于乐的思考,也是如此,苦中作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份乐趣,才是真的快乐。

  3、经典名句: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赏析: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月中则仄,月满则亏,就是说万物变化自有规律,衰败的势头在盛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而基于往往就隐藏在失败后的总结和教训当中。因此,我们在顺境当中,需要居安思危,更加谨小慎微,在逆境当中更是要学会坚忍,以图强大。

  4、经典名句: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赏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当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往往知道自己在这种状态下会犯错,会冲动行事,但依然控制不住,这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自己,转化念头,那么魔鬼也就悄然变成了上帝,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5、经典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感悟:这是经典名句了,我们时常在一些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就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太在意身外之物和得失,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更好,生活的就会更加从容,也就能够幸福快乐了。

  6、经典名句: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感悟:这句话是对知足常乐的思考和总结,不知足的人,贪欲满满,得到了黄金,还想要美玉,做了*,还想做*,总是谈与不足。而知足的人,即便吃糠咽菜,布衣粗服,依然会觉得快乐,甚至比谈与不足的王公还要逍遥快活。

  7、经典名句: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判断,宁愿被小人所诽谤,也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丧失自我;宁愿被君子有修养的人责备,也不要做出一些触犯底线的事情,求得他们的包容,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松懈,又怎么能进步呢?

  8、经典名句: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读后感:诽谤诬陷我们的小人,就像是太阳被乌云暂短的遮蔽,不久便会真相大白,总会有风吹云散的时候;而安歇阿谀奉承的小人,则很难被人察觉,就像风邪入侵了我们的身体,觉得很舒服,但其实已经受到损伤,因此,这些花言巧语才是最难提防的,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9、经典名句: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读后感:现代人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对身体的锻炼有所缺乏,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即便是在忙碌的时候,也要加强锻炼,让身体有个得闲的机会;无论身处多么喧闹的环境中,都要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冷静的思考和处事,才不会收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多家练*,才会对突变的环境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变得慌乱无措。

  10、经典名句: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读后感:洪应明说,官不能做的太大,功高盖主就会有危险;而人的才能不宜全部发挥出来,这样到达极致,就会盛极而衰,不能持久;而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高的标榜,不然会引来毁谤,甚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后路和余地。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2)

——《菜根谭》读书笔记6篇

《菜根谭》读书笔记1

  最*,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优秀书籍《菜根谭》,这本书中讲述的道理,都是比较深刻的,读过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学*如何为人处世有了较大的帮助,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一、菜根谭读书笔记好词摘抄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二、菜根谭读书笔记经典名句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1、经典名句: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底线,要谨守道德观念,这样往往会孤寂一时,但终究会被民心所向,被人们看清楚。而依附权势阿谀奉承的人,看似风光无限,但总不会长久,下场一般都会很凄凉。

  2、经典名句: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赏析: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人处世,要能够虚怀若谷,有包容的能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旷野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心静,并非真正的静,若是能够在喧嚣的闹市中,还能*静如水,那便是真本事,同样,对于乐的思考,也是如此,苦中作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份乐趣,才是真的快乐。

  3、经典名句: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赏析: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月中则仄,月满则亏,就是说万物变化自有规律,衰败的势头在盛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而基于往往就隐藏在失败后的总结和教训当中。因此,我们在顺境当中,需要居安思危,更加谨小慎微,在逆境当中更是要学会坚忍,以图强大。

  4、经典名句: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赏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当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往往知道自己在这种状态下会犯错,会冲动行事,但依然控制不住,这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自己,转化念头,那么魔鬼也就悄然变成了上帝,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5、经典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感悟:这是经典名句了,我们时常在一些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就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太在意身外之物和得失,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更好,生活的就会更加从容,也就能够幸福快乐了。

  6、经典名句: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感悟:这句话是对知足常乐的思考和总结,不知足的人,贪欲满满,得到了黄金,还想要美玉,做了*,还想做*,总是谈与不足。而知足的人,即便吃糠咽菜,布衣粗服,依然会觉得快乐,甚至比谈与不足的王公还要逍遥快活。

  7、经典名句: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判断,宁愿被小人所诽谤,也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丧失自我;宁愿被君子有修养的人责备,也不要做出一些触犯底线的事情,求得他们的包容,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松懈,又怎么能进步呢?

  8、经典名句: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读后感:诽谤诬陷我们的小人,就像是太阳被乌云暂短的遮蔽,不久便会真相大白,总会有风吹云散的时候;而安歇阿谀奉承的小人,则很难被人察觉,就像风邪入侵了我们的身体,觉得很舒服,但其实已经受到损伤,因此,这些花言巧语才是最难提防的,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9、经典名句: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读后感:现代人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对身体的锻炼有所缺乏,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即便是在忙碌的时候,也要加强锻炼,让身体有个得闲的机会;无论身处多么喧闹的环境中,都要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冷静的思考和处事,才不会收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多家练*,才会对突变的环境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变得慌乱无措。

  10、经典名句: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读后感:洪应明说,官不能做的太大,功高盖主就会有危险;而人的才能不宜全部发挥出来,这样到达极致,就会盛极而衰,不能持久;而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高的标榜,不然会引来毁谤,甚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后路和余地。

《菜根谭》读书笔记2

  最*,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优秀书籍《菜根谭》,这本书中讲述的道理,都是比较深刻的,读过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学*如何为人处世有了较大的帮助,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一、菜根谭读书笔记好词摘抄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二、菜根谭读书笔记经典名句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1、经典名句: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底线,要谨守道德观念,这样往往会孤寂一时,但终究会被民心所向,被人们看清楚。而依附权势阿谀奉承的人,看似风光无限,但总不会长久,下场一般都会很凄凉。

  2、经典名句: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赏析: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人处世,要能够虚怀若谷,有包容的能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旷野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心静,并非真正的静,若是能够在喧嚣的闹市中,还能*静如水,那便是真本事,同样,对于乐的思考,也是如此,苦中作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份乐趣,才是真的快乐。

  3、经典名句: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赏析: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月中则仄,月满则亏,就是说万物变化自有规律,衰败的势头在盛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而基于往往就隐藏在失败后的总结和教训当中。因此,我们在顺境当中,需要居安思危,更加谨小慎微,在逆境当中更是要学会坚忍,以图强大。

  4、经典名句: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赏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当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往往知道自己在这种状态下会犯错,会冲动行事,但依然控制不住,这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自己,转化念头,那么魔鬼也就悄然变成了上帝,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5、经典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感悟:这是经典名句了,我们时常在一些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就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太在意身外之物和得失,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更好,生活的就会更加从容,也就能够幸福快乐了。

  6、经典名句: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感悟:这句话是对知足常乐的思考和总结,不知足的人,贪欲满满,得到了黄金,还想要美玉,做了*,还想做*,总是谈与不足。而知足的人,即便吃糠咽菜,布衣粗服,依然会觉得快乐,甚至比谈与不足的王公还要逍遥快活。

  7、经典名句: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判断,宁愿被小人所诽谤,也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丧失自我;宁愿被君子有修养的人责备,也不要做出一些触犯底线的事情,求得他们的包容,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松懈,又怎么能进步呢?

  8、经典名句: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读后感:诽谤诬陷我们的小人,就像是太阳被乌云暂短的遮蔽,不久便会真相大白,总会有风吹云散的时候;而安歇阿谀奉承的小人,则很难被人察觉,就像风邪入侵了我们的身体,觉得很舒服,但其实已经受到损伤,因此,这些花言巧语才是最难提防的',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9、经典名句: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读后感:现代人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对身体的锻炼有所缺乏,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即便是在忙碌的时候,也要加强锻炼,让身体有个得闲的机会;无论身处多么喧闹的环境中,都要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冷静的思考和处事,才不会收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多家练*,才会对突变的环境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变得慌乱无措。

  10、经典名句: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读后感:洪应明说,官不能做的太大,功高盖主就会有危险;而人的才能不宜全部发挥出来,这样到达极致,就会盛极而衰,不能持久;而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高的标榜,不然会引来毁谤,甚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后路和余地。

《菜根谭》读书笔记3

  教育以育人为本,育人以育德为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有崇高的师德,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这样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读书是我们为人的根本,也是发展自己、改变自己的力量源泉。虽然我书读得不多,但一直在追求一种读书的“境界”。一般说来,读书的最高境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有一本书我经常喜欢读,在书中我能找到自己的影像,同时也能找到一种人生的宁静。见其文字就如同与他本人对话,一句话,一辈子。有时候书中的一句话就能够改变你命运中的很多东西。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这是一部让历史永远不能忘却的奇书。据我所知,明代洪应明所著的这本书,被后人翻印过无数次,可见喜欢此书的人之多。新*的创始人——*也喜欢此书,他对此书的评价是,“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可见这本书给人的教益,非同一般。

  《菜根谭》全书,上至治国、*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

  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我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菜根谭》静静的读,细细的品,菜根才会越来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可使人从浮躁到沉静,从肤浅到深刻,从这种意义上可以说,知识改变命运。

《菜根谭》读书笔记4

  自古以来,拥有财富的多少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大小,甚至是家庭地位大小的标志之一。“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写出了世态炎凉与人生无奈。

  在战国时代,纵横家苏秦对此就深有感慨。他曾学纵横之术,前往秦国游说秦王,书十上而秦王不用。最终穷困潦倒,耗尽资产而归家。看到苏秦回到家了,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这都是因为苏秦在外多年,一事无成,没有求得任何功名而遭家人冷落鄙视。

  所幸苏秦大受刺激,发愤读书,甚至夜半瞌睡时,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血流到脚,以保持清醒。终于他学有所成,游说山东六国获得成功,权倾天下。再次回到家时,父母远远地迎接他,妻子不敢正面看他以示恭敬,嫂子向他跪拜表示谢罪。

  家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呢?名人经历如此,普通人更不会例外。

  做为*民百姓,如果能够有很高的收入,自然会有相应的地位,那其实是一件幸运之事。大部分人,能够生存下来已实属不易,还谈何地位呢?手中无钱,自然会感觉低人一等。

  一个人如果真的这样想,那么这辈子他就真的地位低下,经常受人白眼。

  如何改变这样的局面呢?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因为人本身就是观念动物,自己的行动完全受于自己的思想观念支配。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段话:*民肯种德施惠,便是会位的公相;士夫徒贪权市宠,竟成有爵的乞人。意思是:老百姓如果愿意尽自己的能力,广积恩德,广施恩惠,那么即使他没有公卿相国的名位,也会受到世人的景仰;那些有*厚禄的`士大夫如果一味地争夺权势、贪恋名声,那么就算他拥有公卿爵位,也仍然像乞丐一样可悲。

  如果谁能理解这段话,并真正这样想,这样做,注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人穷志不可短,如果自身没有什么钱财,内心世界又一片荒芜,就会觉得自己没有用处,处处比不上他人。

  所以要想改变现状,可以这段话为参考,改变内心,修正行为,不以钱财多少论英雄,唯以施德行善为目标。

  这样你的价值观就不再是金钱至上,即使遭遇仍和以前一样,但会有了自信与从容,然后通过一点点的努力,改变现状,最终达到想要的目标。

《菜根谭》读书笔记5

  我最喜欢读《菜根谭》,它是一本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这本书包含的明智和智慧很多,对我最有启发和鞭策的句子很多。如: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佛家语有“象由心生,象随心灭”,当风来竹子就知风因缘遇合,风过去之后,缘尽又一切皆空。所以说“风过竹不留声”,假如竹声继续不停,那就是万世因缘永不散,一切诸法之相永不空,如此天地宇宙虽大也容不下。可见一切诸法全都是空象,也就是都会飘然而过毫不留痕迹;“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也是一个道理,这两件事情使人看过以后有一种大觉和澈悟。也就是说万事万物不论是长是短是苦是乐,到头来都是一场空。所以应当抱有随遇而安的态度,事情来了就就应尽心去做,事情过去后,心象要立刻恢复到原先的虚空*静,才能持续自己的本然真性于不失。

  我从毕业参加工作至今已有十个年头,从一开始的陌生到此刻的熟悉,在自己本职工作的历程中我也时刻用这句话来鞭策和提醒着自己,也在自己岗位变换的过程中不断领悟这段话的含义。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工作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能够到达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做好工作务必先做好人,做人的态度决定做事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专心致力于一项事业,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一切随遇而安就好。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我跟着老前辈们学*评估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的工作中和老前辈们一齐解决问题;随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水*已经有所欠缺,在工作闲暇时间多看一些书,即使不能全部透彻,至少也是给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水*有所提高和补充。我又一次感觉到自己在学*的过程更加能沉淀。接触办公室工作后,需要应付的是整个单位内部及对外的行政和业务工作联络,以及上传下达的工作。更需要随时持续思维清晰、条理性、计划性的工作态度。对名利更加不去在乎,只是想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我来说,精神的境界比物质的境界要重要许多、做好每一件工作的成就感比任何的物质奖励都受用。

  “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

  菜根本是寻常普通之物,甚至为很多人所不屑,它往往埋没于泥土之中不为人眼所见,既没有菜茎、菜叶的味美,也没有菜花的艳丽,很容易被忽略。工作与菜根极像,因此务必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菜根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工作亦是如此。价格工作一般都细水长流,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感性的热情,只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但片刻就会烧尽;而理智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凡而不*庸的人,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职责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期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读《菜根谭》让人明白:思想会被欲望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期望工作是简单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好处;有了房子,我们还期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但是是休息的场所,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其实,人生真正的滋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

  “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街上流行的服饰,最时髦的往往最容易过时,而经久不变的,是那些式样简洁普通的衣服。对于一个人来说,物质的需求只是生活的调剂,却不能成为生活的主旋律。能让我百吃不厌的是粗茶淡饭,酸甜苦辣只是调味品,能让我活得充实、活得踏实的关键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和健康的道德观念。读了"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持续喜悦的情绪,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心不能够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能够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持续"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在这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和不安,这句话如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会让我获得一份宁静,会让我找回自己,会教会我怎样做好一名普通的工作者。

  "议事论事明晓利害"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评论事情的时候,应处在旁观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伪始末和是非曲直;担负事情的时候,应以当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让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觉得不公*或者觉得不妥当,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思考和决定,而不能总从自己的角度和出发点去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让自己体会到别人的难处和处理的问题的缘由,以至于自己不会多想或者错想。

  此刻的书籍、杂志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励志文章也是到处都是,可我还是喜欢《菜根谭》,它朴实且厚重,一句句富有哲理名言都是古人在实践中的宝贵积累和总结;一段段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对于从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鉴和参考好处。工作之余,我喜欢泡一杯清茶,读上几页《菜根谭》,不强求自己一次读多少,看上几句、写上几笔,再结合自己的实际联想一下,脑子豁然开朗;有时工作中遇到瓶颈,回家翻开《菜根谭》,找几页能让自己释放的名言,便能将瓶颈慢慢打开,让自己得以放松和解脱;有时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或者不解,回去还是翻开《菜根谭》,去读几页,让自己的心灵放松和*和,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哦,原先有些事情还能够这样处理的。

  《菜根谭》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仅是一本书而已,她是我身边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好的东西要让大家分享,亦推荐给大家。

《菜根谭》读书笔记6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洗礼中,留下了一段段珍贵无比的精品文字,《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本。《菜根谭》作为一本社会各个阶层都可读爱读的书,被奉为修身养性的人生教材,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可以用鼻来品味,果香可以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初看此书,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这三十二个字就是《菜根谭》的开场白。作者洪应明先生在书里阐明“性定菜根香”的真义,因为万味皆由根处发,“厚培其根,其味乃厚”。

  说到人的.欲望,大到可以吞噬宇宙,没有几个人能满足于一碟菜根,读书笔记大全《《菜根谭》读书笔记1500字》。还记得在孔子的七十二个弟子里,颜回的道德是孔子所推崇的,《论语?雍也篇》中,孔子赞美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意思是颜回过着粗茶淡饭的清苦生活,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但他却能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的物欲困扰,所以被后人称为“亚圣”。“君子忧道不忧贫”,“一箪食,一瓢饮”这些古老朴素的道理,阐述了怎样的人生境界,描绘了多么*淡的幸福画面。

  现代社会里,恰恰相反,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我们的选择多了,却很少能选择明智的。正如当我们*惯了吃、喝各种气味浓烈的东西之后,已经完全丧失了欣赏凉水、清茶、淡饭的能力;当我们*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浪费了上帝给我们用来脚踏实地走路的双腿;当我们*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忘了耳朵的功能是用来过滤留不住的风声的;当我们*惯了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之后,却忽略了天空是蓝色的,草儿是绿色的。太多太多的*惯,太多太多对美好事物的视而不见,也许若干年之后,回想自己的一生,早没了绿色的草,蓝色的天空,清净的耳根,甜美的味觉,灵活的双腿。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

  看完这本书,心情顿时感觉明亮了很多,书上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处事的方法,成功的心态等等,给我很多很多的启示。正如书上所说,一个人的思想不应该被欲望给蒙蔽,太多对物质的欲望会阻止理想的完成,牵绊我们前行的脚步。有了工作,我们还希望工作是轻松的,能赚大钱的,其实手头上的工作能做好了,样样都充满意义;有了房子,我们还希望房子再大一点,再豪华一点,其实房子不就是休息的场所么,能放下一张床足以,在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要求中,我们忽略了握在手中的*淡的真实,更遗忘了这份真实中我们拥有的幸福,于是,人生显得越发不如意起来,在欲望的面前,我们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人生的滋味,真正的口味是*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

  这本书里阐述了为人应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内容。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3)

——《菜根谭》读书笔记 (菁华5篇)

  夜深了,静得能够听见叶落的声音,柔柔的音乐声绕于耳际,青花瓷杯中茶叶随水的沉浮渐渐变成绿色,晶莹而清澈,杯子里的光影闪烁着水的灵动,那一刻心儿会明亮清新,恰是林间涧溪缓缓流淌,一日的芜杂,此刻只有一份久违的宁静萦绕于心。静静读着《菜根谭》,品味一代伟人*说的话:“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等学问的语录体文集,共分前后两集、三百六十则,他以道德格言的形式,将儒释道三家精髓于一炉,娓娓道出*式的处世建业之方和修身养性之学。其中用心进取的入世精神、福民治国的宏远志向、亲*自然的隐逸之趣,既富于生活气息,又充满诗情画意。读着细细回味,如茶在口,润泽清新。

  书的有句话,讲的是:“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对这句话,我理解为:对品德不好的人报以严格的态度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对待他们不厌恶他们,要做到对事不对人。《菜根谭》中有一句名言,“威宜先严,恩宜后浓”,它的意思是说,我们对待别人就应从严到宽,如果先宽厚再转至严格,别人就会憎恨你冷酷无情,而恩惠则要从淡转浓,否则别人容易忘掉你的恩惠。这句话讲的虽是修身方面的问题,但用到教育孩子上来,同样适用。它提示我们对待孩子就应一开始就严格要求,时时关注他(或她)身上出现的各种小问题,防患于未然,只有孩子将各种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的自觉行为准则之后才能由严转宽,否则极易产生一种“破窗”现象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进行过一项搞笑的试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分别停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帕罗阿尔托和相对贫困杂乱的布郎克斯街区,停在布郎克斯街区的那一辆,摘掉车牌、打开顶棚,结果那辆车在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停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完好无损。之后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玻璃敲碎了,结果呢,仅仅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基于此项试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个建筑物的一块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

  我们提倡对孩子宽容,那是指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想法,允许他们犯错,但并不是孩子犯了原则性错误也不该得到批评,甚至还不适当地获得激励。青少年时期是是非观念构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得体的严厉是完全必要的。如果一味的“宽待”孩子的那些因为主观意识导致的错误,就会助长出现更多的“破窗”,使许多本来完好的玻璃也难以“幸免”。我们教育孩子不仅仅要及时更换“被打破的玻璃”,同时对出现细微裂缝的“玻璃”亦采取恰当的补救措施,从而在日常的严谨教育中获得应有的效益。比如学*上,有某一个人懈怠了,往往会影响周围的其他同学,继而那一块学生在学*上都有所放松。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摆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动,牵动着世纪轮回,孕育出世界的生生不休。满满的历史,曲折委婉。跌跌宕宕的人类历程凝聚成一股泛着沧桑的厚重,沉甸于岁月的长河。在时光潮水的撞击下,迸射了一个个光彩四射又神态迥异的人性世界。深情演绎着古今中外一幅幅波涛壮阔的画面。

  一捧上《菜根谭的智慧》,我便爱不释手,书中作者以独特创新的题材与人生紧密相联系,道尽了为人处事的态度,原汁原味,朴素浓郁。无怪乎自己在每阅读完一篇后总能收获一种十分微妙的情感体验——对人生的追求,对智慧的向往。一个个故事酝酿着一坛坛美酒,美酒中又融入了种种人生的滋味。

  情绪 人生

  人,生存的过程应该是自己与自己不断挑战的过程,是我们从母体分娩出来的那一刻开始,自己就应该不再属于别人而属于自己了,肩负起自己培养自己,解救自己,为自己作丈的责任,自己做自己情绪的主人,那便是人生的智慧。

  古人云:“降魔者,先降其心,心伏则群魔退听;驭横者,先驱其气,心*则外横不侵。”遇到大事,人往往会有紧张冲动的情绪,俗话说:凡夫临事,即迷,非事物迷人也,自己作祟。只有战胜心魔不轻易随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才能做成大事。

  曾听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拜访好友恒寂禅师,正值酷暑,白居易走到禅师处所时已经汗流浃背,一抬头便发现禅师冥然兀坐,端坐于蒲团之上,面容*静毫无不舒之意。白居易非常惊讶,好奇地问禅师:“禅房如此炎热,为何不换个清凉处所?”禅师答道:“天气很热吗?”白居易于是有所悟,当机赋诗一首:

  人生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为人心静身即凉。

  老子有云:自制则强。是的,竞争的社会里更需要我们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懂得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于他人是给予一份公道,对于自己则是一种智慧,它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

  成功 人生

  有人曾问我,怎样的人生是成功的?听罢,满心迷惑,无法回答,翻卷沉思,我在书中有了一份答案——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切莫放手。这才是人生的成功。

  楚汉相争之初,刘邦战败,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他不畏失败,不但仍保持称霸天下的志向,更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毅气,克服了种种困难,最后问鼎天下。

  失败乃兵家常事。对人生而言,成功和失败又何尝不是如柴米油盐一样,成功不见得就是辉煌灿烂,失败也不能算是曲终事结。失败之后仍然能够不丢信心,不乱方寸,稳步向前,才是真智慧。

  爱迪生经历了一千次失败,挫折不但没有打垮他,反而让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他1000次的失败实验何尝不是他1000次的成功体验。

  磨砺 人生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痛苦的人生体验,《菜根谭的智慧》这本书中也有着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让我且走且深。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中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佳作在作者痛苦中写就,灵魂在痛苦中涅槃,这些痛苦在历史的夜空中闪耀着熠熠之光,璀璨夺目。

  是啊,人生的痛苦不能只是负面效应,它还可以分解为自省,可以转化为自强,可以升华为创造。痛苦是昨天的遗产,今天的起点。痛苦的价值还在于你对待它的态度。痛苦也是一种智慧,在痛苦中拼搏必将是奋斗中人生的飞跃。

  深深记得北宋学者汪信民的哲语:咬得菜根,百事可做,菜根味苦,苦中带着泥土的泽香;菜根味纯,纯得与君子的本色一样地道,厚实;菜根味涩,是艰辛与奋斗的人生。能咬菜根的人,是那些能够承受艰难困苦执着前行的`人。我想这样咬菜根的智慧,是人生的成功学。

  读《菜根谭的智慧》如听一位智者的谆谆之言,如与一位诤友倾心相对。心中的阴霾慢慢退去,留下的是那些沉甸甸的带着暖意的警策,世界上本没有无根的树木,无源的山泉,有源有流那便是人生的智慧。

  最*,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修身养性的优秀书籍《菜根谭》,这本书中讲述的道理,都是比较深刻的,读过之后,让我深受启发,对学*如何为人处世有了较大的帮助,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一、菜根谭读书笔记好词摘抄

  虎头虎脑、眉清目秀、面红耳赤、白净柔嫩、满面红光、满头银发、目光炯炯、双目如潭、火眼金睛、浓眉大眼、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容、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二、菜根谭读书笔记经典名句好句摘抄及感悟赏析

  1、经典名句: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

  赏析: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底线,要谨守道德观念,这样往往会孤寂一时,但终究会被民心所向,被人们看清楚。而依附权势阿谀奉承的人,看似风光无限,但总不会长久,下场一般都会很凄凉。

  2、经典名句: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赏析:这句经典名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为人处世,要能够虚怀若谷,有包容的能力,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在万籁俱寂的山林旷野之中,我们感受到的心静,并非真正的静,若是能够在喧嚣的闹市中,还能*静如水,那便是真本事,同样,对于乐的思考,也是如此,苦中作乐,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中享受这份乐趣,才是真的快乐。

  3、经典名句:衰飒的景象就在盛满中,发生的机缄即在零落内;故君子居安宜操一片心以虑患,处变当坚百忍以图成。

  赏析:这段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月中则仄,月满则亏,就是说万物变化自有规律,衰败的势头在盛极的时候就已经显现,而基于往往就隐藏在失败后的总结和教训当中。因此,我们在顺境当中,需要居安思危,更加谨小慎微,在逆境当中更是要学会坚忍,以图强大。

  4、经典名句:当怒火欲水正在腾沸处,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谁,犯的又是谁?此处能猛然转念,邪魔便为真君矣。

  赏析: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问题,当一个人怒火中烧的时候,往往知道自己在这种状态下会犯错,会冲动行事,但依然控制不住,这是极其严重的。如果能够及时控制住自己,转化念头,那么魔鬼也就悄然变成了上帝,给我们带来好的结果。

  5、经典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感悟:这是经典名句了,我们时常在一些文章中都可以看到,就是告诉我们要有一颗*常心,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要太在意身外之物和得失,这样我们的心态就会更好,生活的就会更加从容,也就能够幸福快乐了。

  6、经典名句: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

  感悟:这句话是对知足常乐的思考和总结,不知足的人,贪欲满满,得到了黄金,还想要美玉,做了*,还想做*,总是谈与不足。而知足的人,即便吃糠咽菜,布衣粗服,依然会觉得快乐,甚至比谈与不足的王公还要逍遥快活。

  7、经典名句:宁为小人所忌毁,毋为小人所媚悦;宁为君子所责备,毋为君子所包容。

  感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判断,宁愿被小人所诽谤,也不要和他们同流合污,丧失自我;宁愿被君子有修养的人责备,也不要做出一些触犯底线的事情,求得他们的包容,这样会让自己变得松懈,又怎么能进步呢?

  8、经典名句:谗夫毁士,如寸云蔽日,不久自明;媚子阿人,似隙风侵肌,不觉其损。

  读后感:诽谤诬陷我们的小人,就像是太阳被乌云暂短的遮蔽,不久便会真相大白,总会有风吹云散的时候;而安歇阿谀奉承的小人,则很难被人察觉,就像风邪入侵了我们的身体,觉得很舒服,但其实已经受到损伤,因此,这些花言巧语才是最难提防的',需要我们提高警惕。

  9、经典名句:忙里要偷闲,须先向闲时讨个把柄;闹中要取静,须先从静处立个主宰。不然,未有不因境而迁,随事而靡者。

  读后感:现代人的生活,更加忙碌,而对身体的锻炼有所缺乏,而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即便是在忙碌的时候,也要加强锻炼,让身体有个得闲的机会;无论身处多么喧闹的环境中,都要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冷静的思考和处事,才不会收到恶劣环境的影响。这些需要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多家练*,才会对突变的环境能够从容应对,不会变得慌乱无措。

  10、经典名句: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行谊不宜过高,过高则谤兴而毁来。

  读后感:洪应明说,官不能做的太大,功高盖主就会有危险;而人的才能不宜全部发挥出来,这样到达极致,就会盛极而衰,不能持久;而对自己的行为不要过高的标榜,不然会引来毁谤,甚至遭遇毁灭性的打击,要给自己的未来留下后路和余地。

  《菜根谭》原是明代洪应明的一本语录体作品,在中华文化圈内广泛流传。正所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在修身、处事等方面提出的准则,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龙的传人。本书融汇了儒家自强不息、佛家宽忍宏大和道家超脱玄妙的思想,深得广大读者的喜欢。恰逢学校领导布置老师每月摘录两篇读书笔记,我就捧起此书细细品读了一番并摘录了期间的12篇,感觉收获颇多,读后心胸会有豁然开朗之感,我想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此为高远篇的精髓。

  睿智篇讲到:“我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恩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达观篇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乐观的人,常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宽大为怀的人,心里总处在*衡状态,也就不去理会人事倾轧和人间的邪恶了。”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4)

——《菜根谭》读后感菁选

《菜根谭》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明白,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但是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但是多数人不明白《仙佛奇踪》是洪应明的书,只明白一本《菜根谭》,这就应是一般作家的通病,因为自我某一部作品的过分出名而其他作品黯然失色,甚至有的干脆滞销,惹得出版商不快,又让我们以为这位作家的才情有限,只能做到一支独秀,无法促使百花齐放。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我的观点不仅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火炽,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我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但是落在条条细则上方,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适宜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了路。

  翻阅《菜根谭》,我立即被作者豁达的胸怀,深邃的思想内涵所震撼,特别对其中“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段话尤为喜爱。寥寥数语,却深刻地道出了作者对人生,对功名利禄,对世间万事万物所持的心态。在这个充满了浮躁与诱惑的时代,《菜根谭》无疑是一剂安定的良药,让人们的烦恼纷乱的心情,渐渐*静下来,并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个受了教育有知识有头脑的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因为无论是自己有建树,还是以天下为己任,都是一副沉重的担子,挑上这副担子,一直到死才放下,没有宽广的基础和强韧的毅力,是不行的。孔子的弟子曾参曾说:“士不可以不宏毅,任重而道远。”此为高远篇的精髓。

  睿智篇讲到:“我虽然帮助或救助过别人,不要常常挂在嘴上或记在心里,但是假如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却不可不经常反省;别人曾经对我有恩应常记于心不可以轻易忘怀,别人做了对不起我的事不可不忘掉。”

  达观篇给我们的启迪是:“一个心地善良而乐观的`人,常把万事万物都看得很美好,天地间的事也就毫无缺陷;一个天性忠厚、宽大为怀的人,心里总处在*衡状态,也就不去理会人事倾轧和人间的邪恶了。”

  端正篇又教会我们:别人的错误和过失应该多加宽恕,可是自己有过失和错误却不可以宽恕;自己受到屈辱时应该尽量忍受,可是别人受到屈辱就要设法帮他消解。

  还有成就篇、奉献篇、自我篇、欢畅篇等,每一篇章都是那么引人入胜。

  让我深有感悟的一句话是“议事论事明晓利害”,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评论事情的时候应处在旁观者的身份,才能追究事情的真伪始末和是非曲直,担负事情的时候应以当事人的身份置身其中,忘掉个人的利害得失才能把事情做好。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一些让自己不解的事情或者觉得不公*或者觉得不妥当的事情,这就需要我们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和立场去考虑和判断,而不能总从自己的角度和出发点去考虑。只有换位思考才能让自己体会到别人的难处,以至于自己不会多想或者错想。

  现在的书籍、杂志种类繁多各种各样的励志文章也是到处都是可我还是喜欢《菜根谭》它朴实且厚重,句句富有哲理名言,是古人在实践中的宝贵积累和总结,段段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对于从古到今的生活、工作都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菜根谭》对于我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本书,她是我身边不可缺少的良师益友。好的东西要让大家分享亦推荐给大家。大家有空不妨跟我一起读读《菜根谭》,那感觉不亚于跟圣人交流。

  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

  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了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融合了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关于修身、人生、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了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

  而在“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一则中,则警示人们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与梦想。“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个坚守志节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丧失元气。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测,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么用呢?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利,不可为了达到那个目标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当你对于名誉、利益、地位多几分“无心”,对品德、涵养、能力多几分“着意”,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我们就会收获意料之中的惊喜。

  夜深人寂,孤灯凝听雨打芭蕉滴梧桐,古典优雅古筝流水行云入耳声声,吾独无眠,孑然于点点思绪,一杯清茶解忧愁,书香阵阵沁心扉。静静读着《菜根谭》,以一颗心灵来品味"性定菜根香"

  《菜根谭》是融儒、道、释意蕴于一体之智慧结晶,人生奥秘和终极情怀跃然于书中,条语言字数不多,但却融入了人生最深的感悟。读着细细回味,竟如润水溪流于口,那种滋味实是清凉之极。

  全书由原文、译文、评点三项组成的条目一共360个,上至治国、*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中的大道无所不包。政治家可以从其中找到经邦治国的谋略的比如“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经纶。”“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自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商人可以找到机智,一种进退的机智,一种以仁取胜的机智;僧侣则会发现博大和宽柔,而我喜欢《菜根谭》,更多的是喜欢作者的思辨和处世哲学。

  比如,“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有了这样的辨证,就有了柔度,在生活中才会适可而止,才不至于被逆境击得粉碎。“自老视少,可以消奔驰角逐之心,自瘁视荣,可以绝纷华靡丽之念。”用这样透视的眼光去看人生历史,人才不至于轻得像一颗纤尘,随世风飞扬,而是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至于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这种富有变通的处世哲学在书中无处不在。

  那么,对待世态炎凉呢?作者这样告诉我们,“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让立体“我”与世俗给予我们的外物绝然分开去对待荣辱,这不失为一种绝大的智慧。如果为官的都能这般认为,就不会被那些别有用心的吹捧者所迷惑,从而做出亲小人而远君子的蠢事来。而作者不惮以最坏的'恶意度小人,以最小的信任寄于世情,以保持宠辱不惊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智慧。

  对于天上掉的馅饼,《菜根谭》则说,“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假如为官者都能深悟此道,就不会一时糊涂,结果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

  面对权贵呢?他是这样说的,“趋炎附势之祸,甚惨亦甚速;栖恬守逸之味,最淡亦最长。”何谓真君子?他告诉我们,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还有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淡泊、宽容、善良,无处不有的谋略和智慧,所有这一切,让读者觉得自己岂止是在读书,而是与一位智者交谈,与一位畏友交流,心中的疑虑消失了,留下的都是那份沉甸甸的还带着暖意的警策。

  这就是《菜根谭》,好书《菜根谭》,她淡雅的眉目下藏着的却是一双透视人世的慧眼。

  《菜根谭》诞生于明万历年间,是一部有益于人们修身正心、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通俗读物。作者以“菜根”为本书命名,意谓“人的才智和修养只有经过艰苦磨炼才能获得”。在这部书中,作者洪应明将儒家的自强不息、佛家的宽忍宏大和道家的超脱玄妙融为一体。虽然已历经数百年的沧桑变幻,却始终让人品味不尽。问世以来,更是得到了“急功*利者读之,可当清凉散;萎靡不振者读之,可当益智膏”的极高评价。***读《菜根谭》时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

  读《菜根谭》,感触颇深:“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但在现实生活中,就在我们身边,有不少同志却整日怨天尤人,说没有好爹娘给自己聪明的大脑、没有好老师教会自己治世的学问、没有好领导安排自己施展才华的阵地,等等。但就是忘了照照镜子,看一看自己满脸灰,拍一拍自己浑身泥啊。在我们的邻国缅甸有这么一句俗语:海中的月亮再明也照不出海的深浅,自己的眼睛再亮也看不见自己的容颜。就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真正能够找到和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却很难很难。正因为如此,才要“吾日三省吾身”,通过内省找到和正视自己的缺点才是修身养性、壮大和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径。

  自古以来,我国有注重内省的`传统。孔子在《论语》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高德友检察长在谈到如何“严以修身”时强调,“内省是修身的重要方法”,“君子求诸己”,意思就是遇事首先要求自己,从自己做起,自我反省,而不是怨天尤人。只有经常内省,才能及时洗去思想上的灰尘污垢,净化思想,提升人格,避免“积小恶为大恶”,认识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内省?在我看来,作为检察人员,内省就是要时刻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查、自我警醒、自我鞭策。要见贤思齐,对照英模找差距,对照政绩看问题,对照宗旨看思想,对照要求看纪律。内省还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正确看待和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内省还要做到以史为鉴、以人为鉴,“聪明人以别人的教训教育自己,愚蠢的人以自己的教训教育别人”。

  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湮没了古代的风情,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我们面对着与日俱增的物欲、焦虑、烦躁、戾气,多少人迷失在灯红酒绿之中,丢掉了最真的自己。《菜根谭》能告诉我们的有很多很多,它就像一溪清泉、一缕清风,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在感觉到压力繁重的时候,如能常常读之、思之,定能帮我们涤洗心尘,吹去积烦,还我们一个宁静的内心世界,帮助我们发现最真的自己。

  初识《菜根谭》,是在手机上看到一部《一味一人生》的电子书。这本书就是对《菜根谭》的解读,当时读的时候就感触颇深,其中有关修身、处世、待人等方方面面的阐述,给啦我很大的启迪。放寒假之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学校的图书室里发现啦这本《菜根谭大全集》,我如获至宝。假期里,每个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在柔和的台灯下,轻轻捧起这份沉淀的古老智慧,静静地读着《菜根谭》,让自己的心灵接受着洗涤,让浮躁的心安静下来。

  《菜根谭》融合啦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的出世思想,深入浅出地讲述啦关于修身、人生、处世等多个方面的人生智慧,告知后世读者享受*凡、活出真我,自会觅得人生真味。

  《菜根谭》的第一章就是“立德修身——高出立,*处坐,低处行”,将“德”放到啦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开篇便提到“洁身自好,栖守道德——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一个能坚守道德准则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永远孤独。心胸豁达宽广的人,考虑到死后的千古名誉,宁可坚守道德准则而忍受一时的寂寞,也不会因依附权贵而遭受万世的凄凉。这是何等的洁身自好啊!反观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多少人因为难以抵御物欲的诱惑,从而是自己踏上人生的不归路,留下终生遗憾。一只只被揪出的“大老虎”还是“小苍蝇”,不正是验证啦这句话吗?“洁身自好,栖守道德”,你才会活的坦坦荡荡!

  而在“天机最神,智巧无益”一则中,则警示人们如何追逐自己的成功与梦想。“贞士无心徼福,天即就无心处牖其衷;险人着意避祸,天即就着意中夺其魄。可见天之机权最神,人之智巧何益?”一个坚守志节的人虽然并不用心去求取福分,可是上天却在他无意之间引导他完成自己的心愿;阴险的人虽然刻意去躲避灾祸的惩罚,可是上天却在他着意逃避之处夺走他的魂灵使其丧失元气。由此可见,上天运用魔力的手段非常神奇莫测,凡人的智慧再高明又有什么用呢?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修养、道德以及能力修炼到家的时候,即使我们不急切地追求福分,幸福和幸运也会主动来敲门;当一个人不想着成功,只是朝着那个方向努力时,就会收获意外的惊喜,正如老子所言“后其身而身先”。做人不可太急功*利,不可为啦达到那个目标而不惜一切手段。恰恰相反,当你对于名誉、利益、地位多几分“无心”,对品德、涵养、能力多几分“着意”,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时,我们就会收获意料之中的惊喜。

  一般来说,对于关系不是很亲*的人,我们都能比较好的保持一定的距离。但是对于较亲*的人,我们往往处理不好这种亲*关系,正所谓是爱之深责之切。对于这点,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

  先说跟父母之间的关系吧。我的父母真的是典型的冤家,两个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吵吵闹闹。小时候,父母发生激烈争吵时,我们会感到害怕、担心、紧张、不知所措……只是在一旁放声大哭。后来长大了,再碰到这样的事情,会严厉的反复的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们、批评他们……再到后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干脆什么也不管不问了。现在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健康是第一位了,每次电话,了解到他们做一些损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就会莫名的发火、怒其不争,严厉的批评他们,并带着愤怒不悦的语气警示、警告他们。可是这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曾经一直试图去改变他们、“教育”他们,最后是我自己破罐子破摔了----尽量与他们少保持沟通。这种对父母的`不耐心与色难,已经是典型的不孝了。

  小时候我还比较喜欢管着我弟,好与不好都是由我说了算。我认为是好的事情,如果他不去认真的做到;我认为是不对的地方,他如果屡次再犯;雷霆般的语言暴力和身体暴力就会狂轰滥炸似的向他攻击,直到把他打趴下为止,最后还不忘记说一句:“你下次还这样吗?”

  后来跟亲*的异性发生互动,仍然不会处理之间的亲密关系,内心的掌控欲望太强,一切都得按照我的想法、我的规划去实施,稍微偏离轨道,读后感.就会严肃的、正式的要求坐下来好好的促膝“谈心”。天下道理怎么说都是对的,可是我就只认我的道理独一无二,而且还自认为是为了你好,因此所谓的谈心,必然每次都想着要说服对方,使用各种方法直到达到自己的目的。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任何的情,理也不是真正的理。

  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接受,不要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尊重是一切的前提,每个人都是完全不同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这种优缺点不管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性格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我现在能努力去做的是,尽量的一视同仁,看到别人的优点相对来说很容易,毕竟大家都比较歆慕好的事物;对于不喜欢的、较厌恶的,会尽量以*和的心态去接纳,去理解包容。

  前段时间给人谈起为什么我会拿一张小狮子和大狮子的图片做微信头像。我说,有三个原因:一是代表成长,不断的去经历、磨炼、成长、成熟;二是代表关爱和守护,这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一种责任与承诺;三是代表团队协作,尊重理解他人,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让自己成为一片无边无际的大草原,汇聚更多的狮子,甚至更多的动植物……

  人生在世,总免不了许多疑惑、感慨以及愤懑不*之事,有时一点困难或弯路,就足以制约我们一生的发展。然而,无论如何,总有一盏明灯始终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让我们奋勇前行。

  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焰,一代一代传承到今天,譬如《道德经》、《庄子》、《菜根谭》……在我的青葱岁月彷徨、迷茫时,正是《菜根谭》让我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苏秦以“连横”理论多次劝说秦王却屡遭失败。最终在钱财用尽的时候不得不灰头土脸地回到家中。他的妻子没有从织布机上抬起头来,嫂子不给他做饭,父母不跟他说话。于是,他头悬梁,锥刺股,攻读兵书《阴符》。学成之后,他以一人之力解除了六国与秦的盟约,挂六国相印。当苏秦得意显耀之时,黄金万千为其所用,随从车骑络绎不绝。然后他再次回家。他父母闻讯,连忙张罗打扫住处,清洁道路;设置音乐,筹办酒*,在郊外三十里地迎接。苏秦来到后,妻子不敢正视,只是偷偷地察颜观色,恭敬地听他讲话;嫂嫂如蛇伏地,匍匐而行,四次跪拜谢罪。苏秦曰:“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位尊而多金。”

  人的一生不也是如此吗?在钱财、荣耀、权力面前,人们最易感受到世态炎凉。而我也总摆脱不了生活的愤懑、纠结和无奈。直到有一天,我拜读了《菜根谭》,如遇名师,为我答疑解惑。文中有一句话:“我贵而人奉之,奉此峨冠大带也;我贱而人侮之,侮此布衣草履也。然则原非奉我,我胡为喜?原非侮我,我胡为怒?”大意是:我有权有势人们就奉承我,这是奉承我的官位和纱帽;我贫穷低贱就轻视我,这是轻视我的布衣和草鞋。可见根本不是奉承我,我为什么要高兴呢?根本不是轻视我,我又为什么要生气呢?我学会了“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幸生其间者,不可不知有生之乐,亦不可不怀虚生之忧。意思是:天地的运行是永恒不变的,可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死了之后就不再复活;一个人最多也不会活过一百岁,可是百年的'时间跟天地来比只不过是一刹那。我们人类能侥幸诞生在这永恒不变的天地之间,既不可不了解我们生活中所应享的乐趣,也不可不随时提醒自己不要蹉跎岁月、虚度一生。既然如此,那我难道要为了追求金钱和权力而蹉跎一生吗?不用的,生活本身就是拥有无尽乐趣巨大的财富,我无需追求更多物质上的享受,而是要有精神上的追求。

  我读《菜根谭》,如同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他温暖睿智的话语能拨开迷雾,拂去尘埃,让我的心灵变得澄澈、宁静。

  《菜根谭》是明朝的洪应明所著的书,在日本企业界已被追捧为“奇书”,从此便能知其修身养性的力量之深。都说: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古人亦云:性定菜根香。都可见,人只有经历了*淡艰苦的生活,才能使经验有所增长,人格有所升华。这便是《菜根谭》这本书的宗旨,静心读它,才能品得仁智百味,让失意者变得彻悟,让成功者懂得长胜不衰的方法,让居官者明晓如何仁政廉洁,让*凡人也自能从中领悟生活的道理。而这本书中的感恩的言论,也自是讲得十分有理。有这样一句话: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意思是说,我对别人有功劳不必挂念,但如果自己有过于人,却不能不计较;别人对我有恩情我不能忘却,要想着去回报,但有仇怨却必须忘掉。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说得多么迂腐,还不如“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呢。但是,“德怨两忘,恩仇具泯”只是针对自己给予别人的`恩怨来说,我们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以,对于别人的恩情我们要时刻铭记。别人的仇怨,我们只是把它写在沙地上,让它可以随风流逝,不再计较;但别人若有恩于我,却必定要深刻在心上。其实,看到这句话时会有触动,是因为我觉得它非常像是爸爸妈妈对待我的行事准则:爸爸每天奔波忙碌,却从不会在我面前提及劳苦;妈妈日复一日忙家务,即使汗如雨下也不会叫一声累。而我如果在母亲节或父亲节那一天,给他们小小的表示,他们却比以往都要显得开心。那么,这句话为什么不可以成为我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只是沉浸于爸爸妈妈所构造的幸福与恩惠中,而不去报答呢?

  《菜根谭》中还有一句话:受人之恩,虽深不报,怨则浅亦报之此刻之极,薄之尤也,宜切戒之。先暂且不说别人给予的恩情,光说我们受到了爸爸妈妈莫大的恩德不知回报,不就是刻薄、冷血到了极点么?这样的情况当然要避免。对爸爸妈妈的回报,应该不只是在节日请他们吃饭,而要在日常生活中都融入感情,给他们温暖的感觉。而我们要做的这些,《菜根谭》中也都有体现:如“知足者藜羹旨于高粱,布袍暖于狐貉”。我们要满足于爸妈提供给我们的环境与条件,知足才能常乐,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便能“编民不让王公”,精神生活也十分富足。

  又如“施人毋责其报,责其报,并所施之心具非矣”。回报父母便不要去计较得失,挂念他们会不会给夸奖,不然这种感恩之情也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与价值。再如“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面对父母不挂记自己的回报,其实也是在为自己所积福,自己付出得越多,回报其实也在不知不觉中越来越深厚,福泽也会绵长。

  在静心凝神的《菜根谭》阅读中,我懂得了很多。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读《菜根谭》颇有感触:“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这句话告诉我们:文章写到啦纯熟完美的最高境界时,其中的遣词造句并没有什么深奥玄妙之处,只不过是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地用文字表达出来罢啦。当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啦***高度统一的崇高境界时,他的言谈举止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不过是将自己纯真朴实的自然精神本质*白表露而已。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将做文章提高到啦至高境界,“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为天下读书人废寝忘食地读书和殚精竭虑地求功名找到啦理论依据,由此也激励啦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头悬梁、锥刺股”读书成名的同时,注重将文品与人品紧密地结合起来,视作文与做人为生命,孜孜不倦读书的同时,自觉地完善自我,以期成为表里如一的高尚的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的灵魂所思与肉体所为往往并不统一,甚至会发生对抗,直接导致“作文”与“做人”的激烈冲突,真的是很残酷。然而,这也正是生活的本真。因为在中国人的眼里,“文如其人”,人生一世在社会中运行的过程被称为“做人”,只有成功地做好啦“人”,才可能拥有一双“作文”的妙手,所谓“修德须忘功名,读书定要深心”。做学问的人务必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像你在修炼道德时却又忘不掉求取功利名誉,那么你必然不会有什么真正的造诣。如果你在阅读古书时却只把兴趣放在吟诗作赋、附庸风雅上,那么你也肯定不能有什么深入的'心得体会。

  人生如同一座大舞台,每一个人都是演员,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自然也就有正面人物和反面角色之分,同时也会存在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之别。一个人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但却无法具备多个灵魂,否则“灵”与“肉”的搏斗时刻在进行,人活得岂不是太累啦,如此肉体与灵魂的和谐就无法统一,心灵的安宁更成为无稽之谈。

  时下朋友见面最大的感慨就是:活得真累。这种累并非单纯的工作强度之大,而是作为社会人必须照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是个体心理的疲惫,是不堪心灵的重负,对此身在职场的人们都心知肚明又心照不宣,只能默默地承受,暗暗地调节。倘若我们能够做到“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只本然”,卸下过多的心理重负,拥有宽爱和淡定的心境,不怨天尤人,不苛求完美,去本色做人,以真心作文,那么我们将会在有限的生命旅途中,抛弃功名之累,饱览春花秋月,细品夏景冬雪,天人合一,自然和谐地终其一生。

  如同《菜根谭》的得名:咬得菜根断,则百事可破。但愿我们能“超越口耳之嗜欲,得见人生之真趣”,无论是做人还是作文,都会万事皆缘,随遇而安。

  《菜根谭》一书,朋友对此书极为推崇,将其誉为修身之书、智慧之书,我也曾想在闲暇之余仔细阅读一番,无奈世俗繁忙,一向抽不出时光阅读品鉴。

  *日,女儿的学校给孩子们发了这本书,并让每个学生都要熟记里面的资料。八岁的女儿根本无法理解每一段语录背后的含义,向我求救,让我给她读和讲,于是借此机会我第一次翻开了这本《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之所以以“菜根为名”,原因众说纷纭,其中大部分人认为这则源于宋代学者的一句古语——“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作者借此书表现了甘于清贫的淡然态度和*凡超脱的生活理想,值得后人景仰和学*。

  在生活节奏高频率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奔波忙碌的同时,根本无暇停下来省视内心。就像我,每日忙于工作,忙于生活,经常会遇到各种失败、挫折,遇到各种困惑和心结,每每在我心中留下阴影和伤痕。在教女儿学*阅读的同时,《菜根谭》中的每一段语录都让我感触颇深,仿佛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每日读上几段,每日都有一些新的思考,新的感悟。在阅读中,我打开心门,让这些警世、醒世的语录包围浸润着我的内心,改变着我的心态,改变着我的生活,改变着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贫得者虽富亦贫,知足者虽贫亦富。贫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于膏粱,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这段语录对当今社会追逐富贵,互相攀比的思想有着十分强的教育好处。过去,我也一向迷失在物质的欲望中,不断渴望得到更好的物质条件,结果自我的心永不满足,在与他人的攀比之中,总是奢望一些潜力外的东西,日子过得浮躁而虚华。此刻,我明白了,物质的追逐是没有止境的,虽然我没有奢华的物质条件,然而我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我有稳定可靠的工作,我的`生活虽然*凡,然而我的精神就应是快乐的,是富足的。知足常乐,这是人追求快乐的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

  “得意须早回头,拂心莫便放手,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须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人生总是不断上演着失意和得意。这段语录告诉我们,得意不要忘形,失意不要心冷。对于刚从销售转到综合办的我来说,此语可作为职场格言。应对新的环境、新的工作挑战,只有加倍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工作遇到挫折,我不再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努力,坚持到底,直至成功。

  人生就是这样,要能够在普通的生活中找寻到快乐的因子,要能够在荣誉面前持续警醒,在挫折面前学会坚持。《菜根谭》教会了我怎样应对生活,应对工作,应对人生。

  一本《菜根谭》,一部警世书,期望你也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随着文字飞翔,让人生随着阅读走入另一番境界。

  最*两个多礼拜特别的忙碌,是因为承蒙领导不弃,给自己加了点担子,开始主导项目带团队了。20xx年在企业上班,那个时候也是带团队带项目,但是二者感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我想了一下,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吧:

  一是单位的性质不一样,一个是外资企业,一个是**事业单位,所以在管理体制以及运作模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在企业,特别是外企或者类外企,工作会划分的很细,每个人每个团队甚至每个部门做的事情都类似,所以带项目带团队相对来说就更加单一明确,把握住时间节点、合理分配任务量、给予技术层面的指导,基本上就没什么大问题了,而且往往大家不在一个城市办公,没法面对面交流,更多的是文字性的沟通。而在**事业单位就复杂得多了,看似每个人工作职责范围比较宽泛、自由度比较大、有时候又却是那么的狭窄,取决于每个人对工作的认知认可以及思考的程度。现在的单位,既是**性质又是高度技术化、专业化,按照有些同事说的,这里既需要智商又需要一定的情商。

  二是自己本身的关注点不一样了,以前更多的是盯着项目,催着大家抓紧时间尽快完成分配的任务;现在更多的是想着如何既要把事情做好,又想趁着带团队的机会狠狠的改正一些缺点*气。角色转化前,作为一名普通的职工,只需要完成自己手头的工作任务量就好,需要考虑的人只有两个:自己和直接领导。角色转化后,不仅需要考虑的'工作量多了,而且考虑的人物也多了,需要接触和打交道的对象也更复杂多样了。打个比方,好比点和线,变成面和体。

  过去的我,骨子里是独来独往、独生独死的,人物事情多了就觉得特别的麻烦,恨不得一刀切下去,想尽办法让自己抽离出来,躲进自己设置好的、只能容下独自一人的、短暂的舒适区。这是太过于关注自我感受的表现,严重下去就是自闭了。用理智与情感的模式来说,这样的人是不具备理智的,没有理性思维;即使擅长思维,由于没有理智、智慧的指引,越思维越陷入自我;那么情感方面呢,我们都知道,情感是离不开理智的,如果没有了理智,那就是不良情绪的爆发,非常的可怕。(关于理智和情感更深入的探讨,以及如何从情感理智入手修行自己,欢迎大家与我当面交流,茶水随时备好,我在幻海阁等你。)

  现在的我,或许还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已经不想按照原来的命运轨迹继续走下去了。在面对复杂的人事物交织在一起的时候,由于多年来定力的修持以及正见的熏*,已经慢慢的具备一些刹车的力量了。正因为此,这两个礼拜的忙碌,不仅仅是单纯的工作事务的处理,更多的是头脑中紧绷的这根弦,一根试图努力拦住命运火车按照原有轨道急速飞驰的弦。所以,特别感谢有这样的机会,一个可以试炼改变命运的机会。

  要说中国传统书籍里教人为人处世的书,莫过于《菜根谭》这本书。它汇集儒、释、道三教之精华,从个人修养,人生,处世,出世四个方面,以语录的方式来阐释其中道理。《菜根谭》全书文字简炼,亦骈亦散,熔经铸史,兼采雅俗,醒世名言融合优雅意境,雅俗共赏,诗人不忍释卷。

  书中思想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方式与一体,与作者的自身体会,人生感悟相结合,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本书的作者是明代道人洪应明,他本人就是一个出世之人,所以书中内容思想多有道家无为消极的`思想。如“多心招祸,少事为福”,“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宁静淡泊,观心之道”等句子,但也不乏许多警醒世人的名句。如“谦虚受益,满盈招损”,“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动中静是真静,苦中乐是真乐”,“当思积累之难,常思倾覆之易”,“文章极处无奇巧,人品极处是本然”等等,把复杂深奥的道理,用浅显易懂的句子表达出来,充满哲学意味。

  这本书通篇没有教条的教阅读者如何做人做事,而是像一位朋友和你娓娓而谈,谈吐风趣优雅,于无形中教化读者,这也是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含蓄,为人处世,传情达意也是很委婉,靠自己体会,很多东西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点到为止。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待人接物尺寸拿捏的恰到好处,和这样的人接触,你会感到很舒服!

  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之所以坚韧不屈,代代相传,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些传统文化,经史典籍滋润灵魂,教化思想。我们有自己的文化的根,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思想,这种思想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被后来人丰富完善,所以,中华文化思想才会长盛不衰。

  很喜欢书中许多诗一样的句子,像“花看半开,酒饮微醉”;“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俱清”;“云白风清,兰芳桂馥,水天一色,上下空明,使人神骨俱清也”等句子,读来唇齿生香,如临其境!一本好书,能给人带来心灵上愉悦的享受,给人心灵以启迪。

  一个人的生活总要受到周围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古往今来皆如此。其中最重要的是受到各种欲望的诱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要想心境淡然,超脱物欲十分不容易,这不是几句醒世名言所能解决的。但是,这些名言警句可以在黑暗里为你点上几盏灯;在干涸中给你几口水,其他一切还要靠自己的毅力,调整内心,寻找适合自己的生存法则。


菜根谭读书笔记菁选(扩展5)

——菜根谭的读书心得实用5份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工作是为了生存,读书是为了进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空闲的时候通过读前人的书而思考而总结而进步,六月份读了明代洪应明著写的《菜根谭》一书。

  《菜根谭》是一本以文言文的形式所编著的书。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该书是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具有三教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

  读到“凭意兴作为者,随作则随止,岂是不退之轮;从情识解悟者,有悟则有迷,终非常明之灯。”让我知道了做事不要任凭自己意气用事,也不要带着太多的情感去领悟道理,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因为感性的热情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的,但片刻就会烧尽;理智却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

  书中一句“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燥急之念。”它的意思是隐伏的久的鸟飞的一定高,盛开得早的花朵必然谢得也早,知道这个道理就可以免去失势的忧虑,可以消除燥急求功的念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

  兼济天下,做人本来就应该如此,厚积才能博发,就像青蛙一样,每一次成功的跳跃都是先把身躯沉下去,任何有心之人于事,都必须先充实自己,成功与不成功,不必在乎于结果,而关键在于自己的准备充足与否,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执着于结果不如把过程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好做完美。

  博大精深的《菜根谭》还需要我们继续去读它了解他细细的品她,在工作之余拿来细细品味一番,清醒一下被工作忙得晕头转向的头脑,浇灌一下那久已干涸的心田,寻找修生养性的途径、待人处事的准则,学会高瞻远瞩,学会达观人生,将书中精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

  曾有一段时间,思绪不宁,随手拈来一小册子,读毕,顿悟,心静如水。此小册子为《菜根谭》作者为洪应明。

  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籍贯不详。他的名作是《菜根谭》,和王永彬的《围炉夜话》、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人评为处事三大奇书。不过,就文学的艺术而论,其余两部书赶不上《菜根谭》:《围炉夜话》过于拘谨,语言缺乏灵动性,好像一滩浓泥流不开;《小窗幽记》部分语句大胆的因袭了《菜根谭》,那没有添砖加瓦加以掩饰的行为好像是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所以这两部书如同同胎兄弟,部分观点是一以贯通的。

  据洪应明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可知道,他早年热衷于仕途,不过和大多数不得志的文人雅士一样,到了晚年都隐归了山林。他和袁黄、冯梦桢等人是好朋友,难免有些相互的影响。

  《菜根谭》原书共有三人作序,都是当时名士,足见此书炙热一时。其实这只是一本教人出世入世的小册子,说到底是一本《使用说明》,与袁了凡《了凡四训》情致相当,都是说教口气。全书综合了儒、释、道三者思想,所以领悟起来显得缓慢,有时不知所云。好在书中语言峭拔,意境阔大,颇能引起读者兴趣。

  书中节目分为“修身”、“应酬”、“评议”和“闲适”四大部分,阅毕后生出些感想,如同秋后算账一样一一记下,给读过的人一些心得上的交流,给未读或在读的人一点铺垫。

  第一是“无为”。这本是老庄的产物,洪应明取其神进行说明,将其变成体系化,让自己的观点不仅有据可依,又显得正统。他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物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据”,又说“而一念及病时,便兴似寒灰;名利饴甘,而一想到死地,便味如咀蜡”,清心寡欲得让人险些丧失味觉。他不像老子直接说“为无为,则无不治”,也不像庄子愤愤劝道“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更不想列子挑明了说“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总归在“无能”二字上。所以洪应明话说得很漂亮,让自己成为《菜根谭》处事规则的生动标榜。

  第二是“无欲”。洪应明抄袭了释氏的玄妙,却发展了他们的空灵,传播了佛家的禅宗。例如“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心与竹俱空,问是非何处安脚?”、“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等,都是这种特点的体现。

  第三是“清闲”。这是最绝妙的一部分,集中在“闲适”章节里,表现出了古代隐士的雅致。比如“阶下几点飞翠落红,收拾来无非诗料;窗前一片浮清映白,悟入处尽是禅机”,“芳菲园林看蜂忙,觑破几船尘情世态;寂寞衡茅观燕寝,引起一种冷趣幽思”,比较有名的是“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支卷云舒”。

  这本书里的另一个可观之处在语言上,洪应明用了细碎精致的笔法去表现一种雄健放浪的情怀,可是落在条条细则上面,却如同滂沱大浪里面的小水滴,温柔可爱,比如“鸢飞鱼跃”、“波恬浪静”、“沤生大海”、“影灭长空”、“碗茗炉烟”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看的书,在其他类似书籍里它要算较出色的一家,对我们人生以及人生以外的认识会给出一些合适的指引,不至于过早的迷了路。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而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的不断冲刷、洗礼下,留下了一颗颗瑰丽无比的明珠,《菜根谭》就是其中的一颗。有人评价此书:“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花香能够用鼻来品味,果香能够用舌头来品味,而根香却需要用一颗智慧的心灵来品味。

  初看此书,觉得可是如此,都是些常见常听的劝告,但细看之后,就让我越看越着迷,这些道理在*时常被我们忽略,就如菜根一样,一旦细细品味却是有其独特之处。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是自古以来多少前人成功与失败所得到的结论,就如秦始皇的统一无疑是因他能够进忠言,最终使得他成为第一个开创中央集权国家的人,从而得到了千古一帝的名号。而楚怀王客死异乡的收场也终因其不能听进忠言,无视屈原的忠言,最终落得客死秦国的悲惨境地。秦始皇与楚怀王相比能够说是成与败的比较,无疑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名言的最好诠释。

  “大智若愚,大巧似拙”,这是在劝戒我们做人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轻易显露自我的才智,一旦锋芒过露,只会招人嫉妒,因为树大招风。杨修就是最好例子,他自以为聪明,三四次猜出曹操的心事,却又到处宣扬,最终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你说杨修聪明吗他确实聪明,可是又为何会死呢这便是他愚蠢的一面,因为他猜透了曹操的心事,却猜不透曹操的为人性格。曹操内心里怎样想,大臣们几乎都明白,但就是自以为聪明的杨修不明白,只因他不懂得才大招妒这个道理。所以,“大智若愚,大巧似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人生准则。

  我喜欢《菜根谭》,因为它是一本历世阅人的书。充满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收益。

  我很庆幸大学这几年看了几本书,可惜教材没看好,所以说到学*,我不得不惭愧,一脸难过。后悔已经晚了,但是我的坏*惯很难改变。这两天在期末考试的压力下爱上了《菜根谭》,于是赶紧换掉了之前的床头书。越看越觉得有趣,舍不得放下。然而,由于考试的压力,我不得不抽出时间来享受一下。《菜根谭》是学生用书,当然只能慢慢看。人生就像一场“修行”。

  《菜根谭》是一本和处事哲学有关的书。中国古代这样的书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尤其是古人,特别注重自省,要求“我住三省,我住自己身”,做人很重要。在众多的书籍中,修身养性、待人接物的书籍是很难穷尽的。

  比如儒家《中庸》,其实早就有人说《中庸》要求人不要走极端,不是一边倒,但它既不是好人,也不是和稀泥。当然也有人喜欢《道德经》。孙子兵法和后世的求索之术都是从中发展出来的,没有好坏之分的书。但是,有些人坚持用一些阴谋来拿定主意,把别人当成地狱。这恐怕已经不稀罕了。

  那些企业的'老板把这些书当宝贝,花大价钱去听国学讲座,就是为了赚钱更好的修身养性。至于那些有幸听了那些卖成功学的人对这些传统文化的解读的人,很难让人信服,但还是有很多人热情高涨,离修养越来越远。

  《菜根谭》不好说,全是儒释道。可以看到《中庸》的影子,也可以看到《道德经》的影子,禅意也贯穿其中。这样的书也有糟粕,但完全可以去其糟粕,慢慢啃其菜根。

  就生活而言,如果你读到“人的缺点,就应该把它弯成裂缝;如果是暴力的,那就是又短又短。人是固执的,要善于教学;生气生病,就是固执。”每个人都有缺点,要机智的弥补别人的缺点。然而,当有争议和冲突时,人们往往喜欢取笑别人的缺点。用短暂的攻击来暴露对方的缺点并不少见。

  当然,人也有固执的时候,尤其是年少年老的时候。他们年轻,没有经验,所以容易固执。当他们老了,觉得自己很有经验的时候,也容易固执,越老越容易固执。学生的顽固错误必须受到老师的愤怒指责和批评。至少我以前的老师都是这样,但是结果不理想。好的引导对固执的老人和没有经验的青少年是对的。但是,缝完之后,舌头和舌头有了争执,或者遇到一个没有道理的人,就偷偷告诉自己,不能短视,不能固执。那就是智慧。

  再比如读“害人之心不可少,防人之心不可少。这个戒指不小心;被人欺骗总比被别人欺骗好。这个警察伤害了督察。第二语言共存很聪明,很有朝气。虽然大家都希望时代的人是善良的,但那时候绝对有可能。所以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颗防御的心。毕竟最美的是人性,最邪恶的是人性。所以,善良的人需要提防别人,因为善良的人更容易被忽悠,后半句明显有中庸之道的味道。警觉性高的人不需要被欺骗

  再比如读书:“君子要洗眼,小心不动心。”无论发生什么,他都需要保持冷静的态度,仔细观察。不要轻易发火。否则,他不会解决问题,而是取自己的姓。社会再复杂,一个人的内心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双冰冷的眼睛更是不可或缺的。对我们来说,有勇气草率行事并理解“艰苦的战斗”是明智的。

  书中有无数美好的东西,美好的生活是为了更好的人际交往。但是,读者在一本书里喜欢什么或感觉到什么警醒,是与读者的性格和修养相一致的,当然也有不同的偏好。

  在谈论生活和与人打交道时,我们不应该忽视几个简单的原因,那就是人的情感大部分是在需要和被需要中产生的。当我们需要被满足的时候,我们也是需要的,可以体验你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仍然在满足自己的需求,这很容易产生快乐的感觉

  绪,而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别人的需要让你觉得很累没有价值拖累了你,那么产生的情绪就是负面的,几乎所有的关系和行为都可以用需要和被需要来解释,因此不吝啬自己掌声和赞美之言,真心为别人的成功鼓掌,《人性优点》几乎整本书都在讲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对于人际关系和谈恋爱都一样使用。

  还有一个道理就是,人的性格不同,只是体现为不同的特点,绝无好坏之分,一个人讨厌你的某一方面可能另外一个人正喜欢你这一点。讨厌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可以假装,但讨厌不可以,如果有一个人很讨厌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做错了某一件事,有句话叫做在一个不需要你的人哪里,你的呼吸都是多余的,只要不是你周围的人都讨厌你,没有不要去为谁改变,因为你做错了一件事只是讨厌你的人的爆发点,再此之前他已经讨厌你了。当然是你的恶*,比如从不洗澡让人不爽,你你就改洗澡去了。性格只有特点,没有优缺点,但*惯定有好坏之分。就如细心的人多不果断,温柔的人可能偏向于柔弱。自信可能会死在细节上,但是恶*就是恶心*。

  还有一条是,不管是否谈恋爱的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容易忽略对方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人,特别是小情侣,往往错误的希望对方按自己的想法来做,要把对方变成“另外一个自己”,这个时候就大错特错了。

  总之,做人处世这门学问是活一天学一天,既要有性格的自信还要有改掉坏*惯的毅力。

  已经很久没有翻阅类似于《菜根谭》这样的著作了。初读此书,脑中不禁想起了高中语文课中的《论语》,虽不可与之相媲美,但《菜根谭》同样以篇篇简短的语言,为我们呈现了应该怎样修身养性,如何为人处世,语淡味长,叹乃奇书经典之作!

  翻开前言,大至了解《菜根谭》浓缩了儒、释、道三家的文化精髓,将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融合为一体。读一遍下来,竟无初想时的枯燥无味。因借到的书是图文版,在原文的基础上,图文版的《菜根谭》不仅加注了译文,还通过历史上的经典事例让读者了解其深远意旨,文章中的那些插画也使得文图意趣暗合,相得益彰。这些都让文章读起来更明白易懂,久久回味起来,书中智慧之光照亮迷茫的心,精辟之语也让人顿悟不少。

  当今社会的浮躁之气无处不在,在大学生中更是常见。或许是因为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或许是因为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就因为这无处不在的浮躁之气,现在很多人都难得静下心来去品阅书中的世界,更少有人能写出传颂天下的文章了。记得舒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过,现在的大多数人特别是大学生写出来的文字都是苍白无力的。

  《菜根谭》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了很多简而易懂的道理,不仅教会了我们如何为人处世,还教会了我们该如何去致力学业。“人生百年,不可虚度”,人的一生,转瞬即逝,大学四年,光阴有限,“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我们应该好好的把握这四年,不能白白虚度,抓住青春的尾巴,去充实自己的人生。

  慢慢品读下来,《菜根谭》呈现给我们太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如“退后一步,清淡一分”,当今是个竞争的世界,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并不夸张,若懂得进退自如,那么你也能在以逸待劳中逢凶化吉;如“身放闲处,心安静中”,竞争很残酷,现实很残忍。

  由此可见,竞争实在是“惨不忍睹”,*均88比1的竞争力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有那多人去争一碗所谓的“铁饭碗”,可是又有多少人“空手而归”。这个比高考更加“悲壮”的竞争,是得要有多宽的心态去面对其中的得失,又得怎样去衡量这种现象的利弊。心闲自然闲,心乱自然乱,在世事沉浮之中,主要是在于你有宁静致远的心境,它可以让你不为利欲所动,不至于沉迷万物,让你独具慧眼,冷眼观世,同趋真境。那考上与考不上都只是结果,更重要的是让过去成为过去,背起行囊继续向前走,得意与失意尽在你的行动之中。

  “人情世态,倏忽万端”,人世间的冷暖炎凉瞬息就会发生变化。今年三月,日本发生了大地震和海啸。我很清楚的记得那些日子上网时日本的这些灾难消息充满了几乎所有网页的版面。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竟然有些所谓的“愤青”标榜着“爱国之心”,在幸灾乐祸的“庆祝”日本人历此劫难,这让我也吃惊不已。即使他们过去侵略过我们,不尊重我们的历史,但在天灾面前,我们应该尊重生命,而不是在这个时候去标榜自己的爱国之心。《菜根谭》中说“心旷,则万众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

  就像刘春说过的那样“他侵略过你,你要仇恨,他跟你老磕磕碰碰,你可能反感,他鸡地屁地被你赶超,你可以显摆。但是,在天灾面前,你必须同情,作为人。而透过防灾抗灾救灾,透过建筑国民和**所折射的文明程度,你只能惭愧,作为邻居。拜托,别再二了,好好学*,天天向上吧”。心胸宽阔,不只是在于不斤斤计较,而是能拿的起放的下。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日本也派过救援队,社会民众也曾募捐物资给汶川灾区的人民。而且,在此次的大地震中,日本全国危机处理机制的效率,民众对灾难发生的态度,冷静有序,疏导有方,**没太多的行政命令指引,但各个救急系统运行、讯息传递的有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的。

  “知足则仙,善用则生”告诉我们当“知足常乐”;“心闲日长,意广天宽”告诉我们心即宇宙,自由行走,就有机闲之所在?古人说“书中自由黄金屋”,细细品尝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精髓,如《菜根谭》,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净化,得到升华,在未来的生活里它更像是一盏指明灯,为我们前行的路照亮了方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