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

首页 / 论文 / | 2022-11-01 00:00:00 论文,教育学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形态愈加复杂,我国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受到了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爱国主义精神。为此,本文就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当前社会形态不断发生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加强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研究,是新时代下中职教育的改革方向,同时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目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建设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成果,但同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探讨研究。

  一、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目前,*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给人们带来了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对传统道德价值的观念却越来越轻,越来越多的人处于“善与恶”的中立地带,面对传统道德价值的继承却经常出现左右为难的局面。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对中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社会形式愈加多样化,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经济结构、就业形势都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同时也对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次,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学生的思想、价值理念带来了严重影响,由此可见,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的转变直接导致了学生心理、价值观的改变,提升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降低社会快速发展对中职院校造成的冲击,保障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

  二、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1.加强理论学科的建设。思想政治学科建设作为中职院校重要的教学部分,必须秉持着严谨的学科态度,坚决杜绝嫁接、拼贴等学科建设方法,要从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分析和总结,将政治思想学科的授课内容、教学目标及授课方法、途径等理论问题加以深入研究,抓住科学有效的教学观点,通过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相互结合,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此外,在思想政治学科建设探索环节,还要充分借鉴国外最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并将其教学方法、内容、目标及教学途径进行深入探讨研究对比,实现我国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学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稳定。2.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只有稳定的学科边界才能称之为独立的学科,由此可见,设置合理的学科边界是深化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的重要基础。思想政治教学的目标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学生进行科学、正确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和价值文明,进而培养出高素质人才。3.开展特色的德育工作。开展思想政治德育工作是当前中职院校的关键教学目标,同时也是我国德育教育的特点。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人们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展现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方式。

  三、开展中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方法探究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在学生学*和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建校宗旨、师生的价值理念和校园风气等方面。健康的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相关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构建一个文明、愉悦的教学环境也是当前中职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2.完善多样化教学方式。首先,明确形式教学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开展形式教学工作,不断提升学生对国际发展形式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的深入认知,强化学生正确的思想理念。其次,还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荣辱观,这需要教学实践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最后,不断研究学生的实践形式和内容,鼓励中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之中,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3.克服学生实际问题。虽然现阶段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逐渐丰富,但中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在于克服学生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学校要切实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将国家助学贷款与学生诚信道德挂钩,在保障贫困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为学生就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和构建真缺德职业规划,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形态,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避免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自我,并且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

  四结论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中职院校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断进步和发展,才能为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提高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质量,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学科研究和建设,为社会培育出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凌燕.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探索[J].人大建设,2017,(08).

  [2]郭凤颖.探究社会转型期中职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1).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2

  人类文明已经进入了21世纪这一高科技和高信息化的时代,在新世纪阳光的沐浴下,“学前教育”的全球化、长期化的主题正在注入新的思想与理念。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向教育提出了现代化的高要求,现代幼儿教育的超前性规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社会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着眼于新世纪的、系统化的新的幼教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探索、构建符合时代特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学前教育是我们每一位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展目标:

  总目标:以新的理念构建管理模式,实施目标管理,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凝聚力,努力营造“团结、奉献、探索、奋进”的良好氛围,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以特色求声誉,以科研求品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向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管理精良、师资强大、科研扎实、质量过硬、特色育人的现代化优秀幼儿园而努力。

  具体目标:

  环境优美——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不断改善园内环境,以创设优美、互动的教育活动环境为目标,尤其注重孩子们的参与,让孩子成为幼儿园的主人,充分发挥主动性。在园所文化的创设方面,应注重师德的培养,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让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幼儿园的管理,树立“以园为家”、“园兴我荣、园衰我耻”的集体荣誉感。

  管理精良——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意识,优化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本管理与自我管理相结合;完善层级管理机制,合理调整,充实各管理层人员,运用现代化管理系统,使各项工作层层落实、行之有效。

  师资强大——跟随时代的发展,建立新的自培模式,促进教师业务水*的提高;鼓励保教人员在工作中边思考、边实践、边总结,用爱心滋养孩子,用童心陪伴孩子,用诚心关注孩子,用恒心塑造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结伴成长;鼓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张扬个性,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

  科研扎实——坚持课题从问题中来,课题从反思中来。使教师通过科研从经验型向专家型,传授型向研究型教师转变,促进幼儿园教研的提升,促使幼儿园通过科研形成自己的特色。

  质量过硬——秉承“教育幼儿、服务家长”的宗旨,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以制度提升管理能力,以科研挖掘质量潜力,以特色扩大办学张力,努力建设成规模大、口碑好、声源足、效益高的“品牌”幼儿园。

  具体措施:

  1、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幼儿创造一个潜能得以自由发展的生态型社会化环境,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2、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加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以幼儿发展为本,全面实施新教材,逐渐形成以创新教育为特色的园本课程,探索构建和谐师幼关系的途径方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立足于“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以“创一流的设施、建一流的管理、树一流的园风、培一流的师资、争一流的质量”为办园目标,坚持硬件抓配套,软件练内功,全面加特色,整体创一流,积极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富有情趣的教育环境,以“帮助幼儿获得成功”为出发点,树立三位一体的大教育观,形成教育合力,关注每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

  深刻地审视过去,冷静的剖析现在,总结经验,反思不足,才能保证幼儿园的未来能乘风而上,踏浪前行,真正实现跨越式的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是教师显现生命价值的舞台;是幼儿积聚生命潜能的乐园;是父母放飞家庭希望的起点;让我们用激情与智慧把长泾中心幼儿园变成孩子们幸福的源泉。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3

  高等继续教育作为非全日制大学教育模式,是构建学*型社会终身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型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同于全日制教育,高等继续教育的教育对象大多数为已经工作的社会人员,他们的学*时间较为分散,学*自由度较高,学生的流动性远高于全日制学生,因此,探究新时代背景下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为构建具有*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添砖加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历史沿革

  (一)学年制学籍管理。学年制学籍管理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效仿苏联的大学制度实施的**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其最大的特点是参照全日制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由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规范完善的学籍管理制度,有具体的课程学*计划、课时量和学年安排,要求参加学*的成年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规定的课时量。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一直持续到20世纪80年代高等继续教育改革。

  (二)学分制学籍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当时大学录取比例低、全日制大学生数量较少、不能满足社会对高学历人才需要的现状,高等继续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年制学籍管理向学分制学籍管理制度改革。不同于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获得相应专业课程的学分,累计学分达到标准才有资格获得高等教育毕业证书。针对传统学年制学籍管理制度中存在的学员无所谓成绩好坏、不关心知识掌握程度、只要一个学年结束就能拿到学分、无法对教学质量进行监控等弊病,学分制学籍管理要求学员必须通过相应的专业课程考试,且学*时长达到规定数才能申请相关证书,保证了高等继续教育的育人目的。同时,学分制管理还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学*自*,学生可以在修完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的同时,选修自己感兴趣的选修课程,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积极性。

  (三)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方式。世界知名高校纷纷开展了公开课、慕课等在线网络课堂建设,只要有一根网线,一个智能终端(电脑、*板、手机),现代人就可以实现足不出户进行学*。对应时代的变革,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也从传统的学分制学籍管理向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变革。弹性学分制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将“弹性”学制与学分融入学籍管理中,学员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系统进行学*成果认证与转换,有利于学员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专业内容,学分转换系统则搭建起了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串联起不同学校、不同教育机构、不同学*方式之间的学*成果,让高等继续教育沿着培养综合性复合人才的道路不断前行。

  二、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籍异动率高带来的管理混乱。高等继续教育与普通全日制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学员情况复杂,大多数为在职人员或者社会人员,工作和学*时间冲突,大部分只能利用周末及节假日进行学*,有可能受到更换工作、结婚、生子、离婚等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影响,从而出现如降级、休学、转校等频繁的学籍异动,给高等继续教育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加之与全日制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员虽然是先参加统考,考试通过后在教育部的学信网上注册学籍,但因为学*时间自由,学籍相关资料收集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学籍管理难度较大,学员学*随意性较大,不乏中途放弃学*者。

  (二)学籍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相比全日制高等教育,教育部目前没有针对高校的**继续教育出台相关的学生学籍管理规章制度。不少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是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来制定并实施的。然而正如前面所言,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情况复杂,学籍异动频繁,用管理全日制高校学生学籍管理的制度来管理这些利用工作闲暇时间来读书的学员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继续教育在高校中所占比例较少,高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大部分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流程和操作,使得继续教育的学籍档案存在不少的问题,部分学员的学籍建档不及时,材料缺失严重,学籍档案更新较慢。

  (三)学籍管理沿用传统办法,缺乏网络操作*台。进入21世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学籍管理已基本上构建了网上管理*台,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号实现学籍查询、考试报名及成绩查询、选课等相关自助查询。然而与之对应的是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相对滞后,参加继续教育学*的学员没有对应的网络*台,学籍管理还在沿用传统的纸质材料管理方式,随着高等继续教育学员人数的日益增加,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弊端频显:纸质材料既占地方又容易丢失,上报处理不及时等现象时有发生,更有甚者将这些材料堆放到学生毕业申请学位时才统一处理。

  (四)学籍管理工作难度和强度较大。随着高校扩招,高等继续教育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办学形式的多样化和新增专业,让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强度加大。首先,如前所述,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人员面对繁重的事务性管理工作,不堪重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思考工作创新的问题。其次,各二级学院、继续教育点主管教学的人员对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政策了解不深入,学生遇到问题时统一推给教务处,也增加了继续教育学籍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三、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创新举措

  面对当前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应当从规范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制度、建立新时期开放型**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体系入手,提升学籍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应的学籍管理网络*台,创新新时期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

  (一)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高等继续教育学员频繁的降级、休学、转校等学籍异动,除了学员自身的原因外,还存在学籍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信息通知不到位的因素。因此,首先要从建立规范的高等继续教育学员管理制度入手,在学员入学时做好相关学籍材料收集工作,为每个同学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籍管理档案,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通知,利用现在便捷的网络通讯工具,通过QQ群、微信群等形式,及时通知学员学校相关信息,保障每一个参加继续教育学*的学员不因为错过学籍通知而留降级。对于因为自身原因需要留降级甚至转学的学员,学校要从理解支持的角度做好学员的学籍异动工作。

  (二)完善高等继续教育学生学籍管理制度。针对当前各高校的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相关规定,参照本校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籍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的现状,高校要重视继续教育的学籍管理工作,从继续教育学员学*的特点出发,制定一套适合社会学员学*的学籍标准,例如,使用弹性学分制学籍管理方式,做好学员的学*成果认证与转换,共同搭建学*型社会终身教育立交桥。同时,学校应当建立继续教育学籍档案负责制,做到资料收集齐全,检查、归档和保密措施一一做到位,保证高等继续教育学籍档案的严肃性,做好学员的学籍管理工作。建立由二级学院各继续教育点主要负责的学籍管理模式,加强各继续教育点与教务处学籍管理办公室的衔接工作,共同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

  (三)建立高等继续教育网上学籍管理*台。高校应当重视继续教育学籍的网络*台建设,做到继续教育学员学籍材料电子化,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自己的学籍状态,打印相关课程成绩。高校继续教育学籍数字化也节省了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无纸化办公节约了纸张资源,节省了档案堆放空间,践行了生态环保理念,做到了学籍管理的科学化与信息化。同时,为了做好互联网时代“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学*型社会建设工作,高校还要思考如何将课程教学与网络云课堂相结合,推动新时代下的网络慕课、公开课建设,为广大爱读书、想学*的成年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途径。

  (四)学籍管理工作中强调“以人为本”。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也应该强调“以人为本”,学籍管理工作中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考虑。首先,高校继续教育学籍管理工作要正确认识到已经工作了的继续教育学员彼此学*能力差异较大,学*时间零散,学*目的多样化,针对继续教育**学员要实施更有弹性、更人性的学籍管理制度,以帮助学员顺利完成学业。其次,加强对继续教育学员的管理工作,做好学籍管理的宣传工作。教务处从事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工作人员可以考虑,将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装订成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入学时就能清楚知道学校的学籍规定。最后,教务处要做好高校继续教育学历管理的二级管理工作,通过加大教学点相关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减轻学籍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方敏.高等继续教育学籍管理的变革及其发展探析[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3.9:78-80

  [2]罗世乾,杨晓华.学*型社会视域下**高等教育学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学刊,2016.11:178-180

  [3]王凤英.**高等继续教育学籍规范化管理探索[J].山东工业技术,2013.14:218-219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4

  一、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的勃兴和农业学科调整

  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关系决定了教育必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并体现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为适应乡村教育运动的需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全国各地相继成立了一批农村教育或建设学院,有些综合性大学还设置了为农村培养人才的涉农学科。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成立的乡村教育学院有河南村治学院、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四川乡村建设学院、安徽农村合作研究训练院、河北定县中华*民教育总会专科学校、上海农村服务专修科等多所,[1]这些学校都带有农业教育或农村教育的内容,聘请农科大学的教师前去任教。一批学校增设了涉农专业或农业学院增设了服务农村的学科。1933年后,教育部曾指定中央大学、金陵大学、武汉大学分别办理农艺、园艺、机械等职业师资科,如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奉命令举办园艺职业师资科;1934年燕京大学正式成立农村建设科,1930年成立的江苏教育学院附设了农事教育专修科。一些大学还设置了农业教育系。如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教育系、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福建协和大学农业教育系、国立青岛大学教育学院乡村教育系、湖北教育学院农业教育系等,根据教育部1939年的规定,一些大学设立的与农业培训有关的农业专修科、乡村教育科等统一改为农业教育系。农业教育系中开设了乡村社会学、农业合作、农村教育概论、农业推广学等贴*农村实际的课程。在乡村教育运动的影响下,加之教育行政力量的推动,许多教育家关注农村教育和建设问题,创办了一批农村教育学院,综合大学增设了农业教育学科,使得*代农业教育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涉农学校、涉农学科快速增加,而且创造了许多更快、更有效地为农村服务的教育培训形式,培养了一大批农业教育、乡村教育人才。

  二、乡村教育运动带动了知识分子走向农村

  乡村教育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以大批洋博士、洋硕士和高校的教授学者为主体,他们以其拳拳报国之心,走出高楼深院的象牙之塔,离开繁华的大都市,走向农村,到乡村施展自己的抱负,与农民为伍,为农民服务,成为乡村教育运动中的靓丽景观。1926年底,陶行知先生联合赵叔愚教授在南京*郊筹办乡村实验师范学校,1927年3月15日该校正式开学,标志着**代知识分子下乡的开始。1929年后,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更是延揽了相当数量的一流知识分子。在各乡村教育流派和各建设试验区中,都有一批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参与其中。如在农业和乡村教育方面,有美国康乃尔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冯锐,衣阿华大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农业工程专家刘拓,康乃尔大学乡村教育博士傅葆琛;在卫生教育方面,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陆志潜;在乡村文化教育方面,有曾留学日本的原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校长郑锦,留法归来的原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晨报》副主编孙伏国,哈佛大学教育学博士、曾担任政法大学教授兼教务长的矍菊农等等。*农村社会学的开拓者之一、留美博士杨开道教授,康乃尔大学教育硕士、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章之汶教授,金陵大学农学院主任章元玮教授等等均参加了乡村建设实验;还有一批农业专家被乡村建设学院聘请讲课。这些参与乡村教育运动的博士人数,已很难统计准确,它以定县、南京晓庄和山东的邹*为中心,形成了波及全国的博士下乡运动。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改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为乡村教育与建设尽心尽力。以洋博士为代表的*代知识分子对广大农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怀着振兴农村与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从城市走向农村,以埋头苦干的精神,把做学问与做社会服务结合起来,走知识分子与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并在不同程度上做了大量有益于“三农”的工作,尤其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科学知识,改造乡村卫生条件,推进扫盲运动,普及文化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和改善农民精神面貌上,取得的明显的成绩。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他们那种敢于走出城市,走出书斋,走到乡村与农民结合的精神,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就是在今天也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乡村教育运动实践,探索出了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如何与农村发展相结合、如何为农民大众服务的途径。他们走向乡村献身乡村教育的精神值得进一步倡导,他们的行动为今日知识分子走向农村、建设农村做出了榜样。

  三、乡村教育运动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相结合

  “教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伟大的无形的手”,[2]正因为如此,乡村教育家们认为“改造*必先改造乡村,改造乡村的关键是重视乡村教育”。正是基于这一共识,乡村教育派才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教育运动。在乡村教育和乡村建设试验中,尽管各派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不尽相同,但综合不同乡村教育流派的观点和实践,“培养乡村教育人才、改进农业、改良乡村生活”是三条途径是共同的,因此,农民教育、农业教育和农事推广工作,成为乡村教育与建设运动中的重要内容。正如黄炎培所说:“我们要以新农业推行到普及到农村,而农村经济农村自治也都是相连不可分的。于是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农业教育就变成到农村去作一种整个农村改进运动了。”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和农业专家在这场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乡村教育和建设运动中,高等农业院校、综合大学农学院和一大批留学归国的洋博士、农业科学家纷纷走向农村,加入到乡村建设的洪流中,他们不但参与了各种教育团体建立的乡村试验区,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且许多农科高校、大学农学院利用农业学科和技术优势,以农业教育、农业推广为基础,创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试验区,开展综合性的乡村建设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紧密结合。以晏阳初为代表的定县实验区,由南京东南大学农科教授冯锐担任其农业教育部主任,傅葆琛教授担任乡村教育部主任,农业工程专家刘拓也参加了农业和乡村教育工作。[4]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中华*民教育促进会、东南大学农科和教育科等单位,在1926年共同开辟了江苏昆山徐公桥实验区,由职业教育家黄炎培负责,成立乡村改进会,建立农艺实验场,推广金陵大学农科的改良品种,进行农业新品种的实验、农业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组织合作社等。

  1931年,梁漱溟在邹*县创办的乡村建设研究学院也汇集了一些农业教育专家,并与山东大学在济南合办实验场以改良农业生产。农业大学或综合性大学农学院在乡村教育中的活动也各具特色。如北京大学农学院在京郊罗道庄建立“农村建设实验区”,其组织办法大纲中规定:农业推广教育业务既包括教育事业,也包括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包括农村**补*学校、妇女补*学校、儿童简易学校,社会事业包括农业科学之推广、农民知识之提高、农民自治之提倡、农民生活之改良、农民健康之促进。可见,乡村建设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农业技术的推广、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注意到了农村整体文化水*的提高,是全方位的农村建设试验。而金陵大学农学院在农村建设中成绩斐然,赢得了国内外关注。自金大农科创办以来,就采用美国农科大学的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制度,十分重视社会服务。先后建立了江宁农业推广示范县和乌江试验推广区,其中乌江试验推广区是1930年与中央农业推广委员会合作创办,其宗旨是:

  (1)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组织及地方自治等方面,推进试验区的乡村建设。

  (2)作为金大农学院农业推广工作试验地,将大学研究成果推广到该区农民。

  (3)作为金大农学院学生及其他机关研究乡村问题的实*地。试验区成立以后,成绩卓著,名声在外,许多机关团体相继前去参观和考察,认为乌江“讲求实际干的很好”,所进行的事业,使农民获得了利益,无论是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生产上的合作事业,还是提高农民文化水*与素质的各种教育、改良农民生活状况的社会活动,都对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惯、思想观念等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试验区成为了金大农学院的实验实*场所,帮助了农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学生培养,形成了双方良性互动。

  四、启示

  1、高等农业教育的目的需进一步明确。虽然我国高等农业教育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教育目的仍需要进一步明确。尽管传统的观念认为,大学从事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令人难以置信的荒唐事,是不必要降低自己的身份,使自己庸俗化和机械化”。[5]但自从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在1904年发端于威斯康星大学后,不仅为当时美国其他州立大学所接受,而且逐渐影响到美国乃至世界各国大学成为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从此为社会服务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代农业教育家过探先认为,农业教育的目的“是要造就一般有知识的人,为现在的农业谋发展、为现在的农业谋福利罢了”。[6]他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农业教育思想,“农业教育的宗旨,在辅助农民,改良农业,发展农村”。[7]高等农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改良农业、改变农民、发展农业服务。只有高等农业教育通向农村,才能使农业人才、知识、技术通往农村,使其在农村建设中发挥作用,实现其教育的最终目的。

  2、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的结合仍需加强。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才能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互动提高。高等教育为农村服务的前提是要适应农村的实际需要,符合农村的生产、生活实际,符合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学院式的研究,往往容易脱离实际,研究成果束之高阁,不能为实际所用和被实践检验。乡村教育运动的实践证明,专家走出书斋,深入农村,就会使高等教育和农村生活打成一片,从中不断修改研究课题和研究计划并获得新的研究课题。这不仅可以使农村的发展直接得益于高等农业院校的科研成果,而且也使高等农业院校的教学水*和科研质量不断提高,达到“和谐发展,互利双赢”之目的。

  3、农民素质的提高仍是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乡村教育运动中,尽管各教育家所关注的重点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重视农民的教育。如中华职业教育社在上海漕河泾创办的“农村服务专修科”,晏阳初在定县创办的“*民学校”、“*民职业学校”、“*民教育讲*所”,陶行知的“乡村工学团”,梁漱溟的“乡村服务人员培训部”等等,都是通过教育培训来提高农民知识水*。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人力资本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要素,农民的素质更决定了农村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兴,则*兴;农村富,则*富。而农村的兴与富,最终依靠的是大批有知识文化的新型农民。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5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以其开放性的教学特色最大限度满足了人们求知需求。本文首先简单阐述了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随之从转变理念、深化改革和完善体系三方面对新时期高校远程教育发展途径进行探析,以期有效提升高校远程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校;远程教育;发展途径

  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是通过在线教育来传递信息以满足学生求知需求,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通过公*、广泛且廉价的方式大大提高了教育效率,可见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发展趋势。而高校作为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现代远程教育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形势下现代远程教育需要充分考虑到线上和线下混合式的教育评价机制,如何让线上的教和线下的学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是在线教育的范畴,而且是整个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本文对今后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一)办学体系失衡,缺乏创新模式

  *年来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日益扩大,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远程教育体系,但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办学体系失衡,在1200所高校中只有不到0.6%的试点院校,可见远程教育发展规模之不*衡。而且在部分试点院校实行远程教育过程中,仍然采用陈旧的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因此难以使用新形势下的现实需求。另外一些远程教育存在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的现象,也是办学体系失衡的一方面。

  (二)运行机制欠缺,办学特色虚化

  就目前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现有运行机制而言有所欠缺,比如办学特色虚化,虽然远程教育的创立经过了严格审批和管理,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试点院校与校外学*中心联合,导致其教学效果和导学能力都有所欠缺,不符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再比如品牌虚化现象,由于创办远程教育的院校大多是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名校,但部分院校由于利益关系而出现违规招生现象,不仅损害了学生利益,也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名誉。

  (三)教学行为失衡,教育效果弱化

  目前我国高校在远程教育方面难以提供优质的师资力量,随着教育规模逐渐扩大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人才培养需求,因而出现教育质量不佳、教学效果弱化的问题。另外,部分高校也偏离了远程教育本身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其开放式和远程化的教育属性,反而转变成全日制教育,这些教学行为失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效果。

  二、新形势下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途径

  虽然部分高校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也取得了长足性发展,因此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高校远程教育体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转变理念,创新驱动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局限,导致我国高校远程教育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同,因此首先需要加强对远程教育的宣传力度,以提高社会各界对在线教育的认知,才能帮助现代远程教育开创良好的发展局面。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如此评价方法和审核评估也会有所转变,比如传统理念下的教学注重考查老师教的质量、水*等,转变后则注重考查学生对对学*的满意度,从学生学*情况来反映教师教学水*和质量。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高校才会意识到需要改进在线教育,否则便呈现较强的惰性。因此,提高远程教育投入的后劲和动力便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加拿大的阿萨巴斯卡大学在远程教育工作方面非常注重创新,有全球知名和顶尖的学者,该校利用在线教育广泛地吸引了众多国际化学生和学者,于无形中提高了国际化水*,不仅有效提高了教学和科研水*,也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学校便有了强大的提高在线教育的动力。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可将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数据有效利用,用高精尖的战略高度实现一流化远程教育。另外也可利用远程教育中的数据进行社会服务活动,比如社会培训、扶贫等精准服务战略,树立社会服务意识能够为远程教育创立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些都能够有效促进一流大学的建设,并且吸引更多一流学科加入其中。

  (二)深化改革,培养人才

  目前大多高校仍采取填鸭式和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和互动型的教育模式。在现代远程教育过程中,首先必须实现教学设备设施现代化,可以方便师生快捷的展示和获取信息。比如利用网络技术、大数据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建设智慧型教室,改变传统的教室和课堂风格。大多高校教室都会为老师设置一个突出的讲台,如此显得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角,讲台是老师表演的舞台,难以实现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此可将讲台撤掉,使之成为一块*地便有助于老师和同学之间*等交流。或者将教室的课桌椅装上轮子,一改以往固定课桌椅的教室风格,随着造型奇特课桌椅的全面上线,方便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讨论活动,对教学效果大有裨益。高校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建立完善的远程教育机制是深化改革办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比如构建“学历+非学历”的办学机构以实现现代远程教育与社会的完美融合,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网络工程师认证远程教育培训、哈尔滨工业大学所开设的IT认知培训等,都属于非学历下的在线教育,是办学项目革新的具体体现。办学方向也是深化办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远程教育发展中强调“量”的同时也要保证“质”,比如创立大专、本科、研究生等不同的教育层次,以满足和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优化办学方向来均衡远程教育的发展。另外课堂互动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在新形势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中,要充分实现分组教学和多终端学*,比如通过各种操作系统、移动终端、手机、*板电脑等实现实时应答功能,不仅能回答问题还能由数据对学*过程进行评价。

  (三)完善体系,盘活教育

  远程教育也需要考虑一定的成本投入,而针对一流大学的教师而言最大的成本是需要时间在慕课*台开课,但是慕课对在线教育的改革和推进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慕课不只是纯粹的慕课,包含了SPOC、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应用等众多宽泛的概念。通过完善各种体系和制度,从根本上盘活高校现代远程教育,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比如厦门大学启动的“千门课程上网课程”和“本科生全部课程上网工程”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通过建设实验教学中心,将普通的慕课与实验类的慕课进行对接,开展校级在线开放课程,通过实践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院长对在线教育认识都有所提高,甚至很多一把手的院长都开始开课了。另外,制度是高校现代远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来倒逼教学改革,比如《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内SPOC应用管理办法》等,对教学进行立项,如首轮上线开课的教学工作量可为对应常规课程的二倍,第二轮往后的教学工作量按照1.5倍计算,所有本科生课程必须上网,并将教学工作量与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挂钩等等,通过立项给予开课教师以实际支持,或者通过一些激励体制、评优课程等都可有效促进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现代远程教育在为高校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高校声誉以及教师专业学术声誉,因此要努力提高在线教育投入的后劲和动力,改革教育模式,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在新形势下社会教育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陶春.在线开放课程如何促进高校教学改革?[J].*教育网络,2018(01):74-75.

  [2]李志民.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推进教育现代化[J].*教育网络,2017(11):1.

  [3]吴茜.新时期高校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路径探析[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03):9-10.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1)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论文 (菁华3篇)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论文1

  摘要:分析了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产生的背景,介绍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控制内容和影响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定的因素,提出了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作为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台的新思路,以期对市场经济行为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进行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规划编制;长沙市

  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单元产生的背景

  由于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年来,长沙中心城区、新城区各个区域的城市建设容量均寻求突破控规中规定的容积率,尤其是中心城区,新开发项目不断突破原有容积率与建筑高度,导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不断增长而带来各种城市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缘于城市规划建设面临各类不确定因素,既有城市土地经济价值增长引领容量增长的内在因素,又有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实施、农民安置和国企改制引发的社会稳定等各种政策因素,更有现行控规编制技术不成熟、控制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的技术因素。如何在未来纷繁芜杂的不确定因素中寻求相对适度的框架减少不确定因素对规划造成的冲击与影响,规划管理单元的概念应运而生,其核心目的是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提出的影响评价范围,在适度的范围内调控城市建设容量的增长,应对相对迅速、同时又呈现相对分散的城市开发建设行为不断寻求突破规定容量的诉求,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合理的研究范围。

  1.1基于城市规划管理的角度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城市建设,越来越多的规划编制完成,但是对于某一地块而言,可能在不同的规划中提出了不同的控制要求,这些不同的控制要求,有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而对于具体的规划管理经办人员来说,缺乏一个明确清晰的管理依据。因此,一方面,为了实现高效的规划管理,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规划管理*台,将各类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对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一一明确,以便规划管理有据可依。

  第二方面,划定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有利于规范规划调整行为,以管理单元的控制要素为规划管理的执行依据,确保城市各类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承载力在正常范围之内,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环境。

  1.2基于城市规划编制的角度

  基于城市规划编制角度的指导意义,在于可以为详细规划提供较为详细和系统的控制要求。在以往的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区域”控制的指导,导致各片控制性详细规划之间缺乏衔接,区域范围内控制失调。而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划定,则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2国内外相关概念解析

  2.1国内外相关概念介绍(表1)

  2.2借鉴与启示(表2)

  由上可见,国外以及国内各地的正在研究或已经实施的单元概念主要是体现了规划单元作为城市管理基本单位的方面,再结合各地的现实情况,形成适合于当地的规划管理体系。在单元的划定方面大多结合当地的情况,根据一定的界线划定原则(如:行政界线、行政街道、上层次规划指导、自然界线、控规单元界线等),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基本单元,再针对各个不同的单元制定相应的规划控制要求,以对下一层次的规划作为指导并便于城市规划管理的实施。

  综上所述,将城市划分为规模适度、界限明确的单元进行城市规划管理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的重要经验。

  3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解读

  3.1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概念界定

  为了便于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在长沙市行政区范围内,以已编控规界限为基础,划分若干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规模适度,主导功能相对突出,具有稳定可延续的边界,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用地范围――以便规划管理部门进行对应管理。

  3.2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划分

  3.2.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的确定方法

  (1)具有主导发展方向,同时具有合适的辐射范围;

  (2)主导功能相对突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

  (3)地价相对接*,土地开发相对均质;

  (4)被城市快速交通系统或主要干道围合;

  (5)被山体、河流等自然界线围合;

  (6)区、镇、乡、街道办等行政界线;

  (7)学区、交通小区、停车、公共绿地等其他界线。

  3.2.2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划分的影响因素

  (1)与已有规划及新编规划的衔接。已有的上层次规划中的相关规划要求是基于更为宏观层面的全局考虑,为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的合理性,应对其相关的规划要求予以落实。

  (2)行政界线。行政界线是划分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重要依据,考虑到城市规划管理实施中的可行性,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界线一般不跨越行政界线。

  (3)学区界线。学区是教育设施布点的专项划分界线,是落实与评价教育设施配套体系的依据,也是本次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界线之一,尤其是居住用地调整频繁的情况下,教育设施影响评价范围是制定规划管理单元的主要依据之一。

  (4)街道办、居委会界线。社区与街道办界线具有历史遗留多种问题,许多界线依据原有自然界线进行划分,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界线很难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有必要进行调整,社区规划将是未来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需要。

  (5)交通小区界线。交通小区界线是针对交通分析和交通影响评价的专项界线,交通小区划分也相对较小,相对控规分规而言,交通小区界线难以与控规、分规界线吻合,但作为完整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应处于多个交通小区覆盖范围中,不应出现管理单元跨越交通小区的现象,也就是说,同一交通小区只能出现在一个规划管理单元当中。

  (6)地价分区界线。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其目的之一是为规划编制与调整提供论证范围,地价同类区具有大致相同的土地价值潜力,对于密度分区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本次规划管理单元分界线应与地价分区界线相吻合。

  (7)主导功能属性的考虑。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划定应考虑主导功能属性的独立性和相对完整性,将具有相对独立功能的城市区域,如武广高铁客运站及其周边地区、大学城地区划分为独立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并应考虑其主导功能未来的发展态势,将其周边一定的区域也纳入其规划综合管理单元范围内,保证其主导功能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4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划分的作用及意义

  4.1规范规划调整,确保城市规划管理的贯彻实施

  对规划调整中调整较多的内容进行强制性控制,例如容积率、绿地等,避免因为局部利益的最大化而导致区域范围内的功能失调。

  4.2提高编制成果的科学性,真正实现其法定功能

  建立规划管理信息*台,在管理单元内将以后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陆续编制的各类规划进行整合,服务规划管理。

  4.3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维护,为规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规划动态评估的基础*台,定期对管理单元内的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配套情况进行总结,研究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为规划政策的出台提供科学依据。

  4.4成为上层次规划与控规间的有效衔接,完善规划管理体系

  4.5建立稳定延续性的边界范围,作为控规编制的工作框架,避免出现各个片区的疏漏和重叠。

  5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具体内容

  5.1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界线的划定

  长沙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具体范围为03版总规确定的长沙市规划区范围加上已纳入大河西先导区范围内的宁乡县部分,总面积约为1621km2。综合各项因素,共将其划分为39个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根据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各自相对主导的功能,分别将其确定为:商业商务区、综合发展区、综合居住区、文教发展区、传媒娱乐产业区、对外交通发展区、工业发展区、生态协调区、综合产业发展区、创意产业与科技研发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等几种主导属性;规模从10.6km2到133.8km2不等。

  5.2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控制要素

  5.2.1控制内容选取的基本原则

  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产生是基于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下的一系列城市问题的产生,因此,我们选取要素的出发点即是缓解这些城市问题,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1)城市建设用地总体*衡原则。

  主要体现在控制城市各类用地性质的调整方面――具体通过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来实现――严格控制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实际上控制了城市居住用地的规模,防止大量的其他城市建设用地转变为居住用地,而使片区实际功能未能按规划意图实现,属强制性指标。

  (2)确保城市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的有效落实原则。

  主要是通过对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主导属性的控制来实现――主导属性是对规划综合管理单元主导性质的概况与描述。具体指:综合发展区、商业商务区、综合居住区、传媒娱乐产业区、文教发展区、工业发展区、生态协调区、对外交通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创意产业与科技研发区等,属强制性内容。

  (3)确保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的承载力的基本原则。

  主要是通过对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内居住建筑总面积和对一般容积率的控制来达到。

  居住建筑总面积――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内居住用地的建筑开发总量,属强制性指标。严格控制居住总建筑面积,实际上控制了综合容积率。规划管理单元内部分居住地块适当提高容积率是可行的,但其他居住地块必须相应降低容积率,这是一个综合协调的过程,最终保证总建筑面积不突破强制性指标。

  一般容积率――本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在符合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前提下,划定密度分区,给定各密度分区内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一般容积率,属指导性指标。给定各规划综合管理单元容积率,其目的是适当提高土地开发强度,规范控规调整行为。单个地块容积率在给定的一般容积率范围内进行的调整属于正常行为,可使局部地块的土地价值得到充分利用。

  (4)对现有公共配套设施用地的保护原则

  主要针对城市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开放空间的公共绿地而言――公共绿地的数量和用地规模属强制性指标,公共绿地的位置属指导性指标。严格控制公共绿地的数量与规模,实际上有效保证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这些公共绿地在城市建设中最容易被侵占,但又是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是*部门有责任予以保障的。

  5.2.2具体控制内容

  控制要素包括主导属性、用地规模、居住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居住用地面积控制上下限、单元内人口容量、单元内居住建筑容量、一般容积率控制、密度分区、绿地控制等九个控制内容。

  以长沙市密度分区一区为例。(表3)

  6结语

  长沙市城市规划综合管理单元的提出是在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以及宏观经济背景中提出来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目的是为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执行依据,但是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一方面规划管理单元本身的信息以及数据需要进行动态的维护,另一方面规划综合管理单元本身的各项控制内容及标准也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加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顾翠红,魏清泉.香港的用地分类与规划控制,经济地理,2007.1.

  [2]姚存卓,周建军.从规划管理体制的制约析上海市编制单元规划的改进方向,规划师,2007.

  [3]王朝晖、师雁、孙翔.广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图则研究,城市规划,2003.12.

  [4]陈伟.城市规划对地价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上海城市规划,2005.3.

  [5]唐自来,付磊.城市密度分区研究——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城市规划汇刊,2003.4.

  [6]田莉.美国区划的尴尬,城市规划汇刊,2004.4.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论文2

  摘要:基于“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学”的交叉学科研究,通过对当代城市规划实践的深入调查,并结合环境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批判性地指出了当代城市规划领域中所蕴藏的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通过对相应问题的实证分析,基于“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在今后城市规划中所应采取的环境保护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和谐;可持续发展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资源,而且还在给予人类物质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了人类的思想。城市规划是人类调控城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双刃剑”,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

  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因素[1],从广义建筑学的角度看,城市也是环境的组成因子。然而,在当代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的研究已迫在眉睫,环境学也成为当代社会的最大显学。

  在人类最为积聚的城市中,也是环境矛盾最为尖锐的地方。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城市规划,必须融入环境保护学科的相应研究,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是基于城市规划和环境学这两门交叉学科的新研究方向,是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环境的新途径。

  从现象上看,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居住拥挤、公园绿地少所引起的生活质量下降上,而这种质量的持续下降又最终导致了城市的衰落[2]。另外,由于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又引发了城市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污水处理、垃圾堆积等一系列城市问题从本质上看,这些都是由于城市发展过程中对于城市规划的认识问题所引发的,尤其是表现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往往片面的依照“人口——性质——规模——布局”的模式来规划城市。

  所以,在当代的城市化进程中,世界各国的规划工作者已普遍认识到,以形态环境为基本对象的城市规划必须同时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城市规划上考虑环境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防止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并有利于环境的逐步改善。

  目前,我国的经济和城市建设活动空前繁荣,然而,由于在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缺乏相应的环境控制和环境规划,在许多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对环境保护的论述往往还只停留在各个污染点治理的描述上,这种观念已无法应付日益复杂的城市环境问题。所以,城市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难以控制。这样也直接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在城市规划领域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控制手段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我们将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念应用在这项研究上,重点分析了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建设和谐的环境、和谐的城市,并最终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

  1 理论基础

  1.1 当代城市规划理论

  (1)“反规划”的思想;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人们应该要考虑保护什么,不是要考虑盖什么。所谓“反规划”,就是要考虑哪些东西是不能动的,1000年不能动,1万年也不能动的。

  “反规划”的思想是由北京大学俞孔坚等研究学者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我们在考虑城市新物质建设的同时,必须要意识到人也需要自然的服务:新鲜的空气、干净的水、休闲、体育、审美等等。而这些并不是由我们人造的,而是大自然积累下来的。

  “反规划”的意图就是:如何先保护大自然的这个生命之树,而后再思考城市、建筑等,因为,这些都是这个生命之树下的果实。

  (2)“田园城市”与“广亩城市”:

  这两者是当代生态城思考的基点,也是在城市规划领域中对于环境保护问题思考的最好体现。“田园城市”是由英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霍华德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在于将城市的人造物与自然的环境同时考虑,将城市规划的人为控制与原初的自然体作为相互等同的因素,以此来控制城市规模及城市土地的利用“广亩城市”是由建筑师赖特提出的,主要思想在于为单位性因子提供标准的配给,以系统论的观点来思考城市,用单一的标准结构控制整体城市的环境。

  这两个途径分别从区域和自身活力的角度形成了城市规划中对于环境保护的策略,都体现了环境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对于当代的城市规划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人与动物、花草及所有造物的关系中,存在着一种完整而伟大的伦理,这种伦理虽然尚未被人发现,但它最终将会被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人类伦理的延伸和补充??毫无疑问,使人与人的关系文明化是头等大事。一个人首先必须做到这一点;人类的精神护法为了确保这一点而暂时忽略了对其他存在物的关心,这是无可非议的。这项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可以说是苟日新,日日新。但是,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文明化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所有的工作都有待我们从头做起。

  当人类历史蹒跚进入20世纪中期时,地球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呈现出重重危机,人与自然关系的诸多问题引发了西方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思和自省。特别自20世纪70年代始,历史、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宗教等很多人文学科的研究,都显现出“绿色化”态势。在社会领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环境保护运动作为“新社会运动”(New Social Movements)的一支,与反战运动、民权运动、妇女运动等一起*卷欧美,向西方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发起挑战。改变过去主宰文学研究的“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批评立场,代之以“生态中心主义”的批评。并且在竭力完成一个“朝向以生物为中心的世界观的转变”。

  回顾整个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史,其研究的核.心依然是有关“环境身份”的确定问题[4]。身份认同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因而,在环境伦理上有关身份的问题同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用和谐的理念为环境身份问题设定了全新的归属,同时也为城市规划中有关环境问题的思考指明了新的方向。

  2 实证基础——当代城市环境问题的调查 ——A.N.怀特海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6];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历年累计量,对污染的治理状况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城市规划应同时编制大气、水、固体废物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城市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城市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受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7]。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和资源化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终达到有效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环境目标落实各类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与处理、处置指标体系并制定最终治理对策。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处于固体废物包围之中,解决固体废物问题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规划的目的是依据城市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城市规模对固体废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循环利用。进人新世纪在城市规划与环境保护中注意“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城市规划编制应将整体环境“区域化”及“节点化”。

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问题论文3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规划的大力推广,公众参与问题不断的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出现,而在这其中新形势下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发展的`效果,是直接关系到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主要就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的要点,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城市规划;实施过程,公众参与

  一、前言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的发展工作,为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是现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面临的迫在眉睫、函需解决的头等课题。

  二、相关概念以及重要性

  1、相关概念

  公众指的是*为之服务的主体群众,公众参与指的是群众参与*公共政策的权利,是一种让社会上的多数人能够参加到那些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政策制定及决策过程中去的方法和途径。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指公众参与规划的全部过程和不同领域,其本质是要通过公众对规划制定和实施全过程的主动参与,更好地保证规划行为的公*、公正与公开性,使规划能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要求,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提升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并确保规划工作的成功实施。总的说来,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对权利(*―公众)的分配与再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

  2、重要性

  城市规划既是一门跨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科学,又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职能,同时它还是一项带社会实践性质的公共事业。城市规划的这三种性质,要求*的决策要尊重科学、尊重民意,而公众则应当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的实施,一旦城市居民能够直接而持久地接触规划,成为规划制定和规划实施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规划行为便会更加科学与民主,规划决策便能更符合实际情况和切实体现公众的利益需求,并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

  1、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不论是规划许可前的听证、规划许可后的救济、规划执法中的监督,还是规划评估过程的意见征询,90%以上的当事人以个体形式出现,内容主要涉及零散的自身利益诉求,公众没有得到有效的组织或没有团体支撑,因而很难形成有深度、有强度的公众参与力量,参与意见常常不能对规划决策形成决定性的影响或建设性的指导,甚至高昂的诉讼费用和冗长的诉讼程序就足以令公众个体望而却步,公众参与也就不免变成了形式上的参与。

  2、成因分析

  根本原因是我国城市规划的法律制度缺乏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体系的建构和规定。刚刚颁布的《城乡规划法》作为我国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也只是提到“应当依法将经审定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总*面图予以公布”和“应当及时将依法变更后的规划条件通报同级土地主管部门并公示”,其余未做任何规定。有些部门法规、大多地方规章虽在规划管理的个别环节涉及了公众参与的部分行为,但往往就事论事,缺乏体系的完整构建。

  四、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主要存在的问题

  1、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的公众参与不仅在参与管理上缺乏合理的机制,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也缺乏必要的支持与保障。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法规中,对公众参与的具体方法和形式尚未明确,使整个规划实施过程的公众参与效率和效果降低。与之相比,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非常抽象,对具体的内容都没有做出详细的法律说明,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和差距。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具体程序和形式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明确。

  2、多元利益群体的博弈

  公众参与最开始被运用就是为了解决社会公众与开发商、*之间的利益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城市规划编制的主导机构,负责编制总体规划和审议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时他又要全面地考虑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希望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公众在三者利益的博弈过程中,永远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但他们作为城市的所有者,希望能更多的参与到城市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价值倾向,与*及开发商达成共识,使城市规划更符合公众利益。所以说,不同的利益群体在参与到城市规划中都有着不同的立场和需求。

  3、公众参与程度不足

  从我国城市规划各规划阶段中对应的公众参与形式可以看出,社会公众对于城市规划的参与只是某些环节的,而且普遍还只是被动的听下看下,然后接受它,其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往往形式大于意义。再加上长期处于这种被动的地步,使得城市规划在公众心里是*和开发商等的事,而且相关部门对有关的规划信息对外公布和宣传力度也不足,导致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意识就更薄弱了。 同时,由于社会公众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知具有局限性,使得他们的意见在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被采纳或接受的比较少,特别对一些技术含量比较大的项目,他们的分析力一般无法应对,受到很大的限制。

  五、我国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系统的完善与保障

  首先,将公众的决策权落到实处。为了城市的长远发展,就应该确实将公众的决策权落到实处。其次,给公众一个透明化的信息*台。要让更多的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中来,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解决信息对称问题,即要有一个透明化的、对公众开放的信息*台。这就要求提供给公众的信息应是全面、真实、通俗易懂的。这需要城市规划部门在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上讲究人性化和大众化,把*息和引导公众参与更好地结合起来。

  3、提高公众素质,激发公民参与城市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要**思想,转换观念,*要转换职能,成为服务型*。*官员要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为公众参与城市规划铺*道路。

  其次要提高公众知识水*,特别是要提高一些弱势群体参与公共事物管理的能力和愿望。在目前公众参与的萌芽阶段,规划重点应放在规划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上,让公众、规划部门和*官员真正了解城市规划的实质。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对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城市规划实施过程的不断开展, 对公众参与的体系构建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商业系统员工培训措施的重要工作。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2)

——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 (菁华3篇)

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全州经济总量小、贫困人口多、自有财力的不足直接影响着对民政事业的更多投入和对民生保障水*的快速提升,一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欠账仍然较多,与民政事业发展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待差距还很大。

  二是民政业务基础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管理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是部分地区在实施民政项目过程中仍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目标任务不明确、执行政策不到位、工作方法不严谨、工作程序不规范、质量监管不严格等问题。

  四是部分民政干部不注重学*和研究政策,工作主动性不够,创新意识不强,凭经验办事情,甚至违规操作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大力推进民生政策落实。各级*和相关部门要主动承担责任,及时筹措和落实社会救助相关配套资金,下大力气抓好城乡低保制度的规范管理,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动态管理、督查评估和资金监管,实现城乡低保救助制度的公开、公*、公正。不断完善民政资金和物资筹集、分配、拨付、发放、使用等管理办法,规范资金审批、拨付程序,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民政资金和物资的使用效益和公开透明度,建立民政资金物资信息披露制度,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款物管理使用的全过程,确保工程质量安全、项目资金安全和干部个人安全,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是不断加大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争取将危房改造、社会福利体系建设、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民族殡仪馆建设五大项民政基础设施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总盘子,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做到建管并重,确保项目建得起,管得实,用得好,努力建设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精品工程和优质工程。

  三是努力提升社会管理水*。着力加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组织建设、社会专项事务管理与服务,继续加强地名、婚姻、殡葬管理服务,落实老龄、孤儿等特殊群体保障政策,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孤儿救助管理的实施意见和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等专项社会事务工作,继续扎实推进双拥共建工作。

  四是努力提高民政队伍的整体素质。重视学*提高、制度建设、风气营造,坚持从机关抓起,从严治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

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2

  当前民政工作的薄弱环节不仅存在于民政业务工作之中,更多的存在于对民政事业发展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领导保障、经费保障、设施保障、体制机制保障、法规政策保障等方面,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一般都是由于这些保障不到位造成的。正确认识薄弱环节,及时解决薄弱问题,是加快民政事业的发展的治本之策。

  一、主要的薄弱环节

  我们认为,当前民政工作主要有以下5个薄弱环节。

  (一)民政部门的地位与需发挥的作用不相适应。在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大背景下,民政工作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无论是“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还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与民政工作紧密相关。单就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来讲,如果没有社会救助体系的支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没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基石”。而且民政工作在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承担了重要职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党委、*、社会和群众对民政事业寄予了厚望,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年来,民政工作的地位虽然不断提高,但这种提高是表面的、口头上的提高,没有很多实质性的提高。一般认为,地位的提高应该是说得起话,要协调能协调;干得了事,要资金有资金,要人员有人员。而民政工作现状是要协调难协调,人员、资金没有保障,这主要是因为民政部门的地位与需要发挥的作用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民政工作最主要的职能是社会保障,而“社会保障”的帽子却带在劳动部门头上。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互助、社会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保障体系的5大内容,民政部门有4项,劳动部门只有1项,但由于劳动部门有社会保障这块“招牌”,以致社会普遍认为民政工作主要是社会救助,是劳动部门社会保障工作的一部分,民政部门的职责与名称极不相符,从而引起社会认知的错位。其次,中央分管民政工作是副,各级*分管民政工作是副*,从*领导层面上讲,就是弱势领导。*几年部里召开的会议基本没有*领导到场讲话,更没有政治局棠委出*。现在,各级*需要落实的工作太多,都很重要。“工作重不重要,就看出*的领导”,很多民政工作本来应该是*牵头的,却变成了民政部门一家的工作,这样上行下效,民政工作就变成了下级民政部门落实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而不是下级*落实上级民政部门的工作,导致民政部门在牵头协调时,缺乏党委、*强有力的支持,部门协调难以到位,特别是无法争取配套资金和机构编制。再次,有些民政工作职责职能不很明确,部门职能交叉。如基层组织建设,本是民政牵头,但事实上,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中,人大、组织、纪委、农办等部门都在争着管事,而那些部门在组织和协调中比民政的权威都显得大,这样,民政部门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的牵头作用日渐削弱。又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教育部门对贫困学生实行的“两免一补”政策,只是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一个方面,但事实上,党委、*对教育救助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重视。因此,民政工作的地位与应发挥的作用不相适应,影响了民政事业的发展。

  (二)民政资金总量与服务对象的需求不相适应。从全国来讲,“十五”期间民政经费支出*央财政的1。89%,湖南2%左右。但从救助的对象来讲,湖南一年救助和支助的对象达600万人以上,占全省总人口的*10%,也就是说,只安排了2%左右的钱,解决了*10%的人的困难,这种资金比例与服务对象比例的巨大反差,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民政事业发展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特别是民政对象的需求。湖南城市低保月补差66元,落后全国*均水*;农村特困户救助人均8.2元,基本起不到解困作用;农村低保还没有全面铺开,已开展了的救助标准也较低,这些都是由于民政资金严重不足造成的,制约了民政事业的发展和民政职能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三)现有工作条件与担负的职责任务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员编制紧缺。*几年,民政工作增加了多项任务,而相对应的机构编制没有增加。如我厅低保处成立之初,只负责城市低保工作,编制4人,而*几年新增了农村低保、农村特困户救助、城市大病医疗救助、农村大病医疗救助、五保供养、敬老院建设等多项任务,以及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大量的协调工作,工作量增加几倍,服务对象扩大几倍,而人员编制一直没有增加。我省大部分市州民政局行政编制不到30人,却要承担大大小小60多项工作任务,导致有的工作只能应付了事,区县民政部门连应付都应付不过来。乡镇基层民政机构人员编制更少,事实上在乡镇落实的民政工作有*10项,而人员编制最多的也就2—3人,半数以上只有1个人,个别还没有专人,只有兼职干部,民政工作在乡镇实在难以落实到位。

  二是工作经费紧缺。一方面,原有工作经费就少得可怜;另一方面,新增的工作一般没有安排经费。有的地方为了开展好工作就只能变相的使用其它经费,甚至挪用专项资金;有的干脆不开会、不协调、不指导,任其发展,以致有的民政工作在基层发展很不*衡,落实得也不好。三是设施设备普遍缺乏。以我省为例,目前我省民政福利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数量不够,整体水*不高。如现有乡镇敬老院仅能集中供养4万多人,而全省有五保供养对象45万多人,集中供养率大大低于全国*均水*;全省现有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老年公寓)89所,床位8986张,而城市孤寡老人和孤残儿童有*30万人,远不能满足这些人入住的需要;现有光荣院150所,入住3514人,而全省有入住要求且符合条件的对象达1.9万人;还有11个市州没有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6个县应设而没有设立救助管理站。工作手段落后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有的县(市)没有必需的交通工具,更无救灾用车。如娄底市娄星区民政局,只有两辆超期服役的普通桑塔纳,救灾期间还不敢开到灾区,只能临时租车。还有的县级民政局的业务部门、乡镇民政所没有配备电脑,已有的还满足不了需要。许多基础信息和数据如低保、地名、婚登、优抚等都要从社区(村)、乡镇(街道)、县逐级录入汇总,如果基层没有这些设备,造成信息录入渠道不畅,影响办事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由于工作条件与职责任务不相适应,导致基层有的工作做不好,想做好的也没办法做好。

  (四)体制机制与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几年,民政部门提出构建“大民政”格局,并逐步建立起“*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取得了好的效果。但这种体制机制的实际运行效果与工作要求相距甚远,还局限于“小民政”的范畴。一方面,绝大多数民政工作还是民政部门在独立承担,*在其中的主导、协调、保障、推动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部门配合力度不大,民政部门责权利不统一。突出表现是民政主管的资金民政做不了主,民政资金的分配非*门同意不可,有的甚至由*门拿分配方案。民政部门由资金的使用管理部门变成了监督部门,管事的不管钱,责权利严重错位,直接影响了资金的及时到位和使用效益。如部里规定救灾资金省里要在5天内下拨到市州、市州在5天内下拨到县(市),但事实上经过各级*门后,在规定时间内根本到不了位。还有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村务公开、社区建设这一块,涉及多个部门,民政部门自己的工作都做得好,但其它部门的工作就不好调控,缺乏制约措施,这样一旦有些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好,影响了整体工作的推进,受批评的还是民政部门。

  (五)民政法律法规与依法行政不相适应。民政工作执法任务重,虽然*年出台了不少法律法规,但相对于依法行政来讲,民政部门的法律法规建设仍然滞后。

  一是层级较低。民政部门的执法依据只有少数几个是人大颁布的法律,绝大多数是*和民政部颁布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权威性和影响力较弱。

  二是硬性规定较少。民政部门对违法行为很少有可操作的硬性处罚规定,法律法规约束力不强。

  三是立法空白点多。如去年以来开展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市、县工作开展在先,中央、省的政策出台在后,各地都是在没有统一政策的情况下摸索前行,难免出现政策疏漏,待上级政策出台了,又可能出现上下不协调的问题,势必给基层工作造成被动。又如慈善事业,是社会救助的有益补充,应该由*主导且大力推动。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部涉及慈善的专门法律法规,势必造成慈善机构设置、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影响慈善事业的发展。民间组织管理工作的两个主要执法依据是《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在非营利性的界定、基层民间组织的登记管理、民间组织享受的优惠政策以及*对民间组织的培育扶持等方面缺乏明确规定,重程序性、轻实体性,可操作性不强。目前,两个条例与国家出台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民办教育促进法》等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同时,救灾救济、退役士兵安置、双拥优抚等政策法规都还不完善,需要*自上而下进一步健全、规范。

  二、解决的建议措施

  上述5点是我们认为在客观上影响民政事业发展的主要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的不利影响远远大于民政业务工作本身,必须切实加以解决。为此,提出以下4点建议和措施。

  (一)明确民政事业发展方向,争取党委*进一步重视。关于民政事业的发展方向,应定位于“小*,大社会”。“小*”就是讲民政工作必须立足于为民政对象服务,代表*切实做好为民政对象服务的各项工作,这是民政部门的根本任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的工作不能大力提倡社会化、市场化。在至少10年左右的时间内,为民政对象服务不是市场调节和社会参与能起很大作用的,还是必须坚持*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大社会”,就是讲民政工作中服务民政对象以外的工作,应该逐步推向社会,走社会化道路,民政部门主要在政策引导、协调和宏观调控上下功夫,而不要过多的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和部门干预,给予其充分的市场化、社会化的自由生存空间。另外,民政部门不能包揽太多的事情,对一些职能交叉、部门争权,而对民政部门又无关痛痒的工作,可逐步简政让权。特别是新增民政工作任务必须慎之又慎,在民政工作已太多太杂的形势下,已不宜再新增民政工作,否则,民政部门最终会成为“不管部”,即“什么也管不了的部门”。

  鉴于这样一个定位,民政事业的发展必须争取党委、*进一步重视,体制上应实行“党委领导、*负责”,而不是“*主导”。党委领导,就是民政工作必须有一名党委棠委分管,这样协调才有力度,落实才能到位。*负责,就是*要有一名常务副职领导分管民政,民政工作所需经费特别是为民政对象服务所需经费,*应足额承担,重要工作应由*牵头协调,为民政对象服务的工作落实得好不好,效果好不好,*应负起责任,为民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支持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民政工作要协调难协调,要钱用没钱用的困境,民政工作才能实现由“弱势民政”向“强势民政”的转变。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逐步理顺管理体制。

  一是要提高财政支出比例。民政工作做得好不好,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落实得好不好,关键靠资金投入,这是民政工作的基础。有了钱,民政工作就好办,没有钱,民政工作就难办,这个问题在中西部地区尤为突出。目前,民政服务的对象占总人口的*10%,而投入不到2%,这也是有的民政工作难以再上新台阶的症结所在。因此,对民政资金的投入,要建立民政资金自然增长机制,要像教育、科技等经费的投入一样,有一个比例标准,在*两年内,财政投入民政资金的比例应该提高到5%以上,再逐年有所增加。

  二是要从根本上理顺民政资金管理体制。按照责权利统一的原则,民政资金应该由民政部门安排使用,有关部门只负有监管的职能,而不应插手民政资金分配使用,这一点不理顺,特别是到了市、县民政部门,民政工作将走入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进”也“进”不得,因为对资金没有分配使用权,工作做不好;“退”也“退”不了,工作做不好,受社会和公众的指责。今后民政资金的下拨应由民政牵头,财政只能起到监管作用。

  三是要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中央财政下拨资金时就应明确资金的0.5%—1%可用于补充工作经费的不足,这样基层工作才有余地,才有条件,才可避免挪用、截留民政资金的问题。

  (三)加强基层民政力量,改善工作条件。

  一是要增加人员编制。省、市、县、乡各级民政部门都要适当增加干部编制,以我厅机关为例,*均1个人管一项工作,到了市一级,*均一个人要管2项工作,到了县一级*均1个人管3—4项工作,到了乡镇一级1个人管9—10项工作,甚至没有专人来做民政工作。对此,需要研究解决人手紧缺的问题,特别是今后凡新增民政工作任务,必须先解决机构编制,才能开展工作,否则,民政干部的承受能力会达到极限,最终要出问题。在解决乡镇一级民政工作力量方面,要紧紧抓住税费改革中乡镇机构改革的契机,配好机构和人员,否则,一旦失去这次机会,基层民政工作将难以翻身。目前,我省在益阳市开展了乡镇机构改革试点,调整后的96个乡镇(街道)全部统一设置“民政与劳动保障办公室”,3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配备1—2名干部,3—6万人配备2—3人,6万人以上配备3—5人,较好地解决了乡镇民政工作力量不足和机构不稳定的问题,我们准备争取在全省进行推广,从根本上解决全省乡镇民政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

  二是要分期分批为基层民政机构配备必要的设施。“十一五”期间,部里应考虑安排专项资金分期分批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贫困县(市)民政局解决车辆、电脑等必要工作设施,为基层开展好工作创造条件,这也有利于民政工作在基层得到更好的落实。

  三是要加强各级特别是基层民政干部的培训。要从上到下,分批组织各级民政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利用民政部门自己的培训资源优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提高民政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要关心干部的成长和待遇,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比较稳定的民政干部队伍。

  四是要树立并大张旗鼓宣传民政干部典型。能在全国树立起来的典型不多,民政系统树立了“为民模范”周国知这个典型,非常感人,对民政系统干部起到了很大的教育作用,但宣传的连续性和力度不够。树立一个典型不容易,让社会永远记住一个典型更不容易。因此,要借第十二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的契机,建立对民政典型的长效宣传机制,以此扩大民政工作影响。

  (四)加强民政法规建设,强化依法行政。一方面,要加快民政立法,填补立法空白区,抓紧制定救灾、社会救助、慈善、区划地名管理等法律法规,同时抓紧修订一些不适应民政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部里在提请出台法律法规时应注意提高法律法规的层级,尽量以人大的名义出台法律,一般也应由*出台法规,提高民政法规的权威和影响。要注重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对民政执法应明确强硬的处罚措施。同时,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探索建立民政综合执法机制,对内对外开展执法监督,形成依法推进民政工作的良好氛围。

民政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有哪些3

  民政是为民之政,长期以来在保障民生、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人民群众中积累了较好的形象和口碑。*年来,民政工作从幕后走向前台,引发社会聚集和舆论关注。对此,各级民政部门和广大民政干部要高度警觉、警醒,务必要深刻认识并积极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环境、新形势。

  1 全球化强化了政治性

  民政工作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生存权、政治权、经济权和社会权利等重要使命,关系千家万户的基本生活,关系民心向背、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代背景下,公民的幸福指数、满意指数,直接体现一地、一国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民政工作搞得好,民政对象评价高,人民群众口口相传,势必给党和*加分。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只有用全球化的视角,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做好民政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勇于担当,才能防止党和*的形象在民政领域受损。

  2 网络信息化提高了敏感性

  民政服务对象大多是困难群众,无论是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还是“三无”人员、流浪乞讨人员或孤儿,都是处境最可怜、最边缘的弱者,最让人怜悯、最引人关注。在民生幸福成为人们衡量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尺度的情况下,人们评判一地、一国的文明程度,不是看富人阶层的财富积累有多少,而看困难群体的生存保障水*怎么样,这是人们观照“社会短板”和*良心的一面镜子。倘若民政工作出了问题,困难群体的底线权益受到伤害,最容易引发人们的同情心。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容易引起网络问责,产生不良后果。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只有警钟长鸣,恪尽职守,扎实做好工作,尽心服务好民政对象,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舆情危机的发生。

  3 公共服务均等化凸显了脆弱性

  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消除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客观需要,也是广大农民*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求。当前,面对众多的农村民政对象,基层民政部门要实现民政公共服务城乡同标、一视同仁,既需要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也需要弥补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还需要克服普遍人员紧缺、队伍老化与民政公共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要求不相适应等诸多困难。一方面,受财力约束和不良政绩导向驱使,有些地方*对民政事业的配套投入和增量投入不到位,对民政工作、民政部门、民政干部重视不够,民政行业沉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地方民政部门对上争取的项目、资金支付十分有限,不足以维持正常工作运转,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一旦某项工作出现问题,往往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暴露出一连患 的严重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民政干部应积极建言,争取各级党委、*深刻认识民政行业突出问题的严重性、危害性,并切实加以解决。

  4 工业化、城镇化加重了责任性

  工业化应该是各行各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而不单是工业区、工业企业的扩张;城镇化应该是基于客观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自然而然的人口集聚及生产要素集中,而不单是农民搬迁进城。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地方推进低水*的工业化、城镇化,城市非理性“摊大饼”,大量农民因失地失业不得不向城镇迁居,不得不进城务工,有些农民虽进了城镇、进了企业,但其思想观念、劳动技能和年龄体力不足以支持自我谋生,随时都可能成为朝不保夕的困难群体。因此,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民政干部面临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重,履责压力越来越大。必须主动适应发展形势,及时扩展民政服务,尽心尽力地保障和改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类困难群体的生计。

  5 全媒体时代增加了透明性

  在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移动多媒体等新媒体共存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媒体的市场化、产业化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天然法则,导致了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促使媒体必须把自身的生命力、竞争力、吸引力建立在职业立场的人民性、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舆论监督的尖锐性和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上,以求在满足公众需求、维护公共权益、建立社会公信的基础上实现生存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公众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极大张扬,对公*正义的追求日益强烈,对*公务人员及*工作的监督越来越严,对党务政务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媒体的生存本能遇到公众的民主监督诉求,包括民政部门在内的各级党政机关必将受到全天候、全方位、全视域的舆论监督。“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阳光也是最好的维生素。”各级民政部门和民政干部都要学会在严格的内外监督下工作,以充分的透明度获取群众的信任。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3)

——游戏创造过程中的理念问题 (菁华3篇)

游戏创造过程中的理念问题1

  在你面对这些部分并观看着它们成形时,你将会开始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理念并进行尝试。解决常见问题的方法各有不同。将其整合到游戏中的方向各有不同。让玩家做某事的决策也各有不同。

  有些理念是源自不完整的执行,即在你能够明白并且更加从容应对的工作裂缝中。其它理念可能是来自你尝试着明确一种更简单或更加节约时间去完成某些*期目标的方法,包含一些*似值或接受特定的局限性。理念将不断成形,并需要以某种方式代替其它内容。

  这么做将能帮你找到当前能力和当前好奇心之间可行的十字路口。通常情况下使得关键的游戏“理念”变得与众不同的元素并不是在一开始就能够轻松描述的内容,而是一些通过反复修补才能通过游戏玩法不断浮现出的内容。

游戏创造过程中的理念问题2

  第一步:如果你并未准备好致力于一个项目,那就选择一个较旧或相对简单的游戏类型,并开始尝试着执行其中的某些部分以获得一些动力。通过这一过程让你自己更进一步。创造一种情景,即你一旦拥有理念便立马去落实行动。

  只有伴随着某些适当的代码和功能基础,想象力才能适应不可改变的可能性而不只是在做白日梦。有许多有趣的理念可能在电子游戏中不能发挥特别的作用,或者需要一笔巨额的预算和一支强大的`团队才能完成。通过使用这种方法你将能够按照某种适合游戏,或者符合你当前技能水*的方式进行创造。

  你并不是别人。你们并不会知道同样的事,关心同样的内容,或以同样的方式工作。你的工作只是不要绕进同样的圈子,除非作为一次经过深思熟虑的实践,进行训练,你便可以尽可能详细地复制一些特殊的例子(当你还是新人时,这便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如果有商业元素介入的话这将出现更多问题)。

游戏创造过程中的理念问题3

  想出还未成为常规的游戏理念的其它方法便是快速创建原型,这要求更高的开发流畅度并经常回到较低的生产率中。然而,这是并未源自复制品的新颖且美好事物的来源之一。我在InteractionArtist中便使用了这一方法,即我花了7个月的时间每天去创造一个试验性互动项目。这219个原型最终只创造了一些iPhone游戏。

  这仍然是关于创造的思考。这不只是源自建立一个基础,接受更高的机会去创造某些并不有趣的内容作为伴随着这一过程出现的更加特别的内容的交换。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4)

——分析高校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措施论文3篇

  摘要:

  音乐的产生为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音乐不仅可以缓解处于紧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的各种压力。同时还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音乐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并且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音乐培养和教学对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重视起音乐对学生的重要性问题,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得以提升。生活化教学就是音乐教学方法中效果极佳的音乐教学方法,这种音乐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而且能够快速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生活化教学要求学生要有超高的音乐文化素养,这样才能在此方面有所提升。本文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积极作用、问题的现状和具体的实践操作内容等方面进行研究,进一步挖掘高校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高校;音乐教育;生活化

  前言

  音乐素养是学*音乐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生活化教学的基础教学内容。它的教学内容包括很多方法的学*,音乐的识谱、听音、节奏的培养、视唱、和声、作曲还有对音乐的赏析。其中大部分是对音乐知识的理论研究,这部分课程的教学意义在于快速提高音乐技能。有了这部分音乐知识基础就可以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生活化教学中还有很多综合乐理知识,而且这种高深度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各个音乐高校入学考试的重要内容,而且这项课程内容也是培养优秀音乐制作人的关键性的基础教学内容。

  一、音乐教育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

  现如今,还有很多人没有充分认识到培养音乐素养的重要意义,生活化教学对音乐素养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生活化“一对一”式的教学其实不利于音乐技能的提高。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在大部分时间中都用于对概念化的知识进行讲解,所以就忽视了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技巧上的学*固然重要,但是音乐素养的培养也很关键,如果学生的音乐演奏能力和音乐素养产生很大的差距,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作用。这种消极作用往往体现在学*停滞不前,在演奏曲目时缺少感情的融入,识谱速度缓慢,学*热度减退等等问题,所以“一对一”式的音乐教学形式不适合学生未来音乐之路的发展。音乐的演奏不仅仅是技能的一种体现,同时也是情感的表达,优秀的演奏家往往对作品有着独到的见解,通过这种独到的见解将情感以演奏音乐的方式进行再现,最后感染观众,产生一定的共鸣。所以如果教师不注重对音乐素养的培养往往会延缓学生的`发展,这对他们音乐之路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高校学生音乐教育生活化的策略方法

  (一)改变音乐课堂环境

  改善音乐课堂环境,利用音乐环境让学生感受音乐。优秀的作品可以透露出很多的问题,学生通过鉴赏可以了解到很多的重要内容。比如说,作家在创作时的社会背景和环境因素,作家创作时的心境,例如关于钢琴作品的整体框架结构,和声、旋律方面的特点以及情感走向方面进行分析时,学生就好像与音乐大师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从音乐中就能够读懂音乐家内心深处所蕴藏的情感。所以学生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下,能够提高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这样不仅仅可以欣赏到职业大师作品的艺术魅力,同时还可以加快培养音乐素养的速度。

  (二)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尽量采用视唱练耳的方式进行教学。视唱练耳能力的培养需要点滴的积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技能。但是这项技能往往对音乐创作有着重要的意义。视唱练耳能力可以锻炼学生的即兴演奏的能力。这种通过对五感的练*而锻炼的技能,可以提高对音乐创作的敏感程度。运用唱歌的方式去带动演奏的方法可以增强一定的乐感,边弹边唱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处理能力,快速适应多变的音乐节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重视对复调学*。

  (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音乐的学*与盖楼前的奠基是一个道理,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基础才可以继续进行下去。学生如果不具备音乐的基础知识就无法进行后面复杂的作品创作内容的学*。所以基础的乐理知识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性的第一步,只有我们打好基础才能快速、稳定地发展起来。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注重对基本能力的训练。但是一些学生对于基本知识并没有掌握,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丰富,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未来的音乐创作之路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本文的侧重主要在于宏观上的内容,对于实际的具体操作方法并没有做出详细的分析,希望在以后研究中能够完善这部分问题。结合当前钢琴教学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明确钢琴教学对于培养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从而探寻出一种合适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基础乐理知识的学*,培养并锻炼学生的视唱练耳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对钢琴音乐作品的分析能力,在钢琴教学中不断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注重学生音乐情感的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2011,06:226-227.

  [2]马俊燕,张莲.唱响音乐课的“生活化”之歌[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07:25-27.

  [3]张卫民,陈金*.刍议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1,35:84-85.

  [4]王蓓蓓.幼儿园音乐教育生活化浅谈[J].黄河之声,2015,17:51.

  一、问卷调查汇总

  此次问卷调查让我们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河北省各级地方院校的学生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了解、认识程度,接受情况,从而发现在高师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旨在分析、探求多条可行之路,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铺开道路。这次调查用了五年的寒暑假,以问卷的形式发放,共发出100份有效问卷,收回1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率100%。问卷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主要对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多元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及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三方面内容进行调查。这100名学生,主要来自于河北省石家庄、唐山、邢台、张家口、宣化、邯郸、廊坊各地各级地方院校。其中来自于高校的学生有50名。在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认识的调查中,采集的数据让人难以置信。80%的学生表示“不清楚”;18%学生能够讲出一些理解与认识,仅有2%的学生在其他院校的远程教育中接触过此类课程。在“列举几件外国民族乐器”的问题回答中,90%的学生为空白;10%的学生能够写出马林巴、班卓琴等媒体中常见的几件乐器。一般在短期培训结束之际,再做问卷中第三条调查,即“是否愿意开设此类课程”。40%的学生回答是当然愿意。但主张少讲传统艺能,多讲流行音乐;55%的学生表示愿意考虑,但自身积累不够,需要时间搜集资料;剩余5%表示没兴趣,不喜欢。被调查者中有50名学生,分别来自石家庄学院、唐山师范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本科学府,他们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知之甚少,那些前往他们的院校进行培训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教师就更无从接触了。大部分学生表示,在高校的课程中,民族民间音乐偏重于汉族音乐,而对世界音乐的了解途径只有音乐欣赏课,而此类课程大多以欧洲主流音乐为题材,有时会涉及少量媒体流行的民族音乐,比如:大河之舞等,很少涉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音乐。

  二、现状分析

  河北省高校普遍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不够。在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是新兴学科,但很多学者早已提出高度重视的呼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副主编杨民康教授在《*的多元音乐文化》一文中指出,我们的一些音乐院校,将“传统”太“森严壁垒”了,内容除了西方音乐外就多是汉族音乐,应该加强少数民族学科音乐的建设,这也是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化民族音乐丰富多彩,但据笔者调查,河北省高校的音乐教育基本课程中,均未涉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内容,而只是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中讲到区域色彩音乐时,提及点滴;而河北省开设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课程的学校更是寥寥无几。世界音乐文化是多元的,客观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但又*等的音乐体系,学生们首先应学*本民族、本国的音乐遗产,才能学会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音乐。1教学中,偶有提到五声音阶,学生们只能想到宫商角徵羽五种中华民族调式音阶,主观的认为五声音阶就是*特色音阶,是*特有的音阶模式,且这五声之间只有大二度与小三度的关系。这种理解与认识,就是不了解世界多元化音乐的体现,只有在学*世界民族音乐之后,学生们才逐渐意识到,五声音阶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音阶,且五声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模式。伴随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逐渐增强,世界各民族都在努力保护本土的传统礼俗、仪式,而伴随这些仪式的音乐,也被有效的记录下来。高校课堂,作为文化的传播圣殿,对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衍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河北省高校的本科毕业生,直接面向河北省各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第一线,如果他们的音乐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缺乏多元化音乐因素,将直接影响下一代对于多元文化音乐概念的理解与认识。

  三、几点思考

  1.音乐文化中的音乐教育必须是多元的、交叉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观,导致不同的教育理念、模式。而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也会受到教育观的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可以帮助一个学生树立全球性的音乐视野,使之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正确教育观。师范生的知识结构组合将直接影响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当代社会,许多幼儿园都“号称”与国际接轨,对外宣传幼儿园将如何引进国外教育理念,以弥补*教育体制的不足等。试问,如果幼儿园教师的知识结构无法达到多元化,他的教育理念又如何能够与国际接轨?所谓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等,并不是简单的方法改变,也不是简单的几件教具的参与就算是引用了新的教学法。我们需要整体提高幼教师资教学水*,必须从根本上填充他们知识空缺,改变思维方式和音乐表达方式,树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2013年4月,笔者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顶岗实*学生进行了巡回指导,此次巡回指导过程中,笔者惊喜的发现,石家庄市区很多中小学在音乐教学中已经不同程度的渗入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虽然在教学内容上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这已经是个良好的开端。当然,在河北省内一些县级、镇级的偏远学校,教学手段、设备、理念都还处于上世纪末甚至中叶的落后阶段。而我们顶岗实*的学生,依然带去了他们最新的教学理念,克服简陋的教学设施,尽可能的上好每一节实*课程,实感欣慰。

  2.正确理解worldmusic与ethnicworldmusic的关系。

  2003年,笔者首次在河北师范大学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时,学生亲切的将这门课简称为“世界音乐”。当我听到这一称呼时,及时更正了“世界音乐”与“世界民族音乐”的关系:二者是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此后的几年来的讲授过程中,学生们逐渐意识到授课内容与称谓的关系。高师类院校有一门“高龄”课程——音乐欣赏。这一课程的欣赏对象直接取自“西方音乐”。而“西方音乐”也仍然存在西方传统音乐的内容,或者我们可以称此类“西方音乐”为“西方艺术音乐”。“艺术音乐”应该是在“传统音乐”出现之后,在所在地区经济、政治都发展到一定高度时所产生的音乐称为“艺术音乐”。而在“艺术音乐”出现之前的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应该称之为“传统音乐”。“世界民族音乐”就是以这类传统音乐为主要讲授内容的一门音乐学学科。笔者一直在思考,应在高校再开设一门年轻的世界音乐课程,或可称为“20世纪中叶以后的世界音乐”。

  3.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

  此想法若实施,将是个“大工程”。首先,将世界各地民歌深入“视唱练耳”课程体系。很多视唱教材也曾引入外国民歌,但大都为流传范围较广,有一定影响力的大众性民歌,而对小众音乐素材很少触及。例如:大家提到日本民谣可能想到的就是《樱花》,实际上日本民谣有很多种,《樱花》只是流传到*的经典之一,若能将更多特色的日本民谣引入视唱教程,学生们会知道世界上除了*还有很多国家有五声音阶,而且还有带半音的五声音阶。其次,“十二*均律”已是深入人心,乐理学中讲述音程、和弦的构成都是采用半音、全音概念,且记谱法也是沿用欧洲音乐记谱规则,对世界各民族的地方性特色展现有很大障碍。如何在《基本乐理》课程中适时植入七*均律、五*均律概念,如何解释中立音的存在现象,如何给学生讲述除了简单的2/4拍、3/4拍、6/8拍等基本节拍之外,世界上还存在100多拍的节奏周期。这些都可称为《基本乐理学》的补充知识。再有,《音乐美学》的概念也要有所扭转。很多民族文化底蕴不同,对美的判断和理解截然不同。例如,泰国弦乐器就是追求嘶哑音色,如果换成纯净的提琴声音,他们会无法接受。很多音乐,需要我们在理解并接受他国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去欣赏。要将世界各民族“音乐素材”渗入相关学科,首先需要教师扭转教学思路,填充知识空缺,故称其为“大工程”。

  四、结语

  综上,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现状在河北省发展并不乐观,很多高校还未曾引起重视,从学生到教师都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希望此文能为我省多元文化音乐教学领域提供参考,笔者将为此不停奋斗。

  一、山西民间音乐多样性发展状况

  山西河曲有“*北方民歌之乡”的美誉,河曲的“山曲”曾是河曲地区老百姓人人皆能吟唱的民歌。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横渡黄河时船夫们酣畅淋漓的船夫号子现如今已经听不到了。山西其他地区如左权的开花调、沁源小调也同样陷入尴尬的境况。1986年在对山西民间舞蹈的普查中发现,山西的民间舞蹈有65种。时隔*三十年之后,艺人能够依靠日常演出维持生活的舞种只剩下临县的“伞头秧歌”、孝义的“悬空椅”。而那些依附于农耕文明、祭祀文化的舞蹈,如灵石县的“独龙杆”、浮山县的“人熊舞”、晋城陵川县的“五鬼盘叉”以及曲沃的“人庄扇鼓”等,大多只有在重要活动时,让老艺人们自娱自乐一番了。

  山西的民间说唱也曾经遍布全省各地,深受老百姓的喜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太原莲花落”,长治地区的“长子鼓书”、“襄垣鼓书”、“潞安鼓书”,沁水县的“沁水鼓子词”,陵川的“陵川钢板水”,沁县的“沁州三弦书”等。进入21世纪以后,这些说唱艺术渐渐被通俗易懂的流行音乐取代。山西有享誉全国的四大剧种,“晋剧”、“北路梆子”、“上党梆子”“、蒲剧”,而遍布全省的地方小戏更是有50多种。目前,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栏目成为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但是仔细观察台下的观众,大都是中老年戏迷朋友,基本没有青少年戏迷。可见,戏曲的未来令人堪忧。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传承地方民间音乐的路径

  公共艺术课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提出了要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对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其内涵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基础上的一种延伸。其中虽然没有涵盖关于本地音乐教育融入教学的具体要求,但是在一些相关课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将*传统音乐理论以及本土音乐纳入其中。将地方民间音乐多样性的内容纳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开阔大学生的眼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更是将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文摘要: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明遗产。面对当前地方民间音乐日趋衰落的现状,普通高校公化利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辐射面广、大学生数量庞大这个优势,以“活态”的方式传承下去。

  1.开设相关课程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要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尊重多元文化”,确立教学目标。地方民间音乐进课堂并不是以让大学生掌握民间音乐的技艺为目的,而是以地方音乐为视角,放眼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音乐文化。因此,在开设相关课程和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要正确把握教学方向。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课程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地方民间音乐属于任选课程范畴,教师在开设此课程时要以自身的优势、大学生的兴趣和音乐品种的重要性为依据。有的教师是民乐专业,即可申请开设《山西民间器乐作品鉴赏》课程,大学生不仅能通过视频领略*地方民间音乐的风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演奏或教奏某种乐器培养大学生兴趣的同时,还能提高其音乐综合能力。还有一些教师擅长声乐演唱,可申请开设《山西民歌鉴赏》课程,根据山西地域的划分,讲解山西各地不同的民歌类型、特点以及方言与民歌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人人会唱家乡歌”的主题活动。

  除此之外,高校还可以开设《山西民间舞蹈鉴赏》、《山西说唱艺术鉴赏》等相关课程。教师在设计教学大纲时应突出重点、难点,在内容上则应尽可能地让大学生欣赏到更多的音乐品种、音乐作品,提升大学生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山西民歌鉴赏》课程开设时要考虑山西因地域辽阔、地形多样,在不同地区形成的民歌呈现的音乐本体和审美特征也各有不同。因此,教师在研制教学大纲时即可按照山西的区域划分为大学生呈现风格多样的名歌。

  2.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是贯彻教学大纲、实施教学计划的关键,教师改变自身的观念、掌握民族音乐的基本原理和常识是很必要的。

  第一,教师要明确在音乐鉴赏课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第一位的,知识、技能的培养分别在第二、三位,这是美育中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最显著的不同之处。地方民间音乐教育的开展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对多样文明的理解和尊重。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有义务为传承祖先世世代代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重视教学内容的传授,更要将人文素养、情感态度的提升作为教学目标。

  第二,教师不仅要备教材,更要激发大学生的学*兴趣。地方民间音乐完善的教材在市面上很难找到,需要教师查阅大量的资料,观看、下载大量的视频,综合提取合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撰写教案。同时,从本地或本民族的音乐入手,选择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品种,程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地方民间音乐多样性的认识参差不齐,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应根据大学生对*传统音乐的认识水*,或是关于这门课程相关内容的了解程度进行相应的考虑。尤其是山西地方戏曲鉴赏,因受到方言和曲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听不懂,那么就要从戏曲的基本常识开始讲述有关历史源流、角色扮演、服装道具、手眼身法步等内容,然后过渡到具体戏种的代表曲目。第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有课堂讲授、视频观赏,还要让大学生亲身实践。例如,感受用方言演唱和用普通话演唱家乡歌曲的区别,学*演奏某一民间乐器或是走进剧场观赏民间音乐的演出等。同时,引进文化资源,采用邀请艺术团体或艺术家走进校园,开设讲座、举办演出等方式,让大学生直接感受丰富多彩的当地民间音乐文化。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5)

——教育学论文6篇

  摘要:项目管理通常是对企业经营过程的管理,*几年其也逐渐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加以运用,其效果得到高校的高度认可,因为高校教学管理是整个高校得以正常有序运转的重要基础。而当下的教学管理中,高校负责人并没有太多的重视和强调,导致学生的学*氛围不强烈,教师的教学态度不端正。因此,本文将站在项目管理的视角下简要概述了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发展前景的主要内容,再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有益的建议和完善之举,以期让各大高校重视教学管理,意识到其重要性,更好地展现高校的规范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项目管理;高校教学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从我对我国最*几年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调查来看,通过查看一些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最终我认为我国高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演变过程和实施因素以及它最后的呈现结果,效果不甚理想。其中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我国高等学校创新教学管理制度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很不适应。这就好比我们经常说的鞋子与脚的关系,脚大了或者鞋子大了都不合适,学校在实施这一教学管理模式时,学生并不会感到很舒适,教师也无法精准定位教学目标,这也影响了教学的最终质量。这对于高校这一座人才培养基地来说,是不利于学生在社会上立足的。例如,从学生的自我管理这一方面来讲,很多大学生都无法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提升,依然还处在教师监督的意识模式。又如,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高校的教师多是“上课——下课——回家”的模式,对于学生的疑惑和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造成问题的滞留。由此看来,教学管理制度既需要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只有这两种方面彼此相适应,身在其中的当代大学生才能有所收益,也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二、项目管理视阀下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负责人对教学管理控制意识不足

  从管理意识上来看,高校负责人在教学管理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尤其是一些盈利目的高于教育目的的学院。很多高校都把关注点放在了实际的教学内容上,主要强调学生的技能获得和知识提升,以就业为最主要的教学目的。而并没有强**学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在教学设计、任务以及管理系统管理上缺乏意识,同时没有明确地规定教师的教学义务、学校的管理内容以及学生的学*质量。这样就容易造成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缺陷,无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学生和教师。

  (二)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方法较为传统

  从当下大多数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来看,模式较为传统和老旧,没有创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因为目前的教学管理主要是针对教师来进行设计,比如教学工作计划、教学目标等都是根据教师的工作现状来制定的,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学*情况来加以调整。另外,很多高校也没有充分地利用现代信息化设施来了解学生的学*质量和教师的工作情况以及师生之间的看法和交流。

  (三)学生自我管理力度不够

  学生自身的包括德,智,体,劳在内的各项素质都不同,而高校要用管理精英的模式来管理大众教育,但显然,这样的方法是很不合理的,这也就导致了学生的自我管理不足,在进行教学管理时会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学生的观念转变上,从而影响教学管理水*的提升。

  二、针对当前问题,如何有效地加以完善

  (一)强化高校教学管理意识,做好管理前提

  如今,我们显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不同于父辈们的时代,考上大学并不等于以往的“鲤鱼跃龙门”,也就是说,进入名校不能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优越的生活环境,如今的大学也不能向学生保证以后,但如果学生们所念的大学能有一个良好的、与学生自身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会做人,掌握知识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不论是企业还是高校,都需要管理者意识到高度管理的重要性,这是保证企业或者高校正常运转和长效发展的前提。对于高校来说,在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设计时,需要充分地考虑教师之间的团队建设,教学任务人员分配的问题以及双方之间的有效沟通,才能够保证教学管理质量的*稳上升。

  (二)以项目信息化带动教学管理

  第三次科技革命犹如一道和煦的春风,慢慢地吹拂过教育领域,随之而来的是教育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打破了先前那种单纯的封闭的,以面向教学和班级授课为主要格局的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开放的,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以个别化和自主学*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同时,科技革命带来网络技术的革新,让老师可以通过网络等途径进行远程教育,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网络学*,开展跨校选课,跨校乃至跨国进行深造,完成学业,这些都在科技的推动下成为现实,而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先进的教学管理体制显然符合新世纪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发展新的需要。

  (三)以激励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势在必行,这也牵扯到了一个制度变迁理论,我们也可以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的制度建设与之结合起来,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可以让学生进入学校高层,让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可以被学校充分接受,也能使学校决策充分反应民意。通过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自我监管,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在项目管理的视角下来分析和探讨了当下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根据其存有的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完善措施,以此促进高校整个的教学管理,使得学生在更加合情合理的环境下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由此可见,*高校的教学管理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通过教育机关,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缺陷和不足会越来越少,从而将其成为促进学校管理制度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刘惠玲.项目管理思维下的教学管理工作探索与研究[J].科技视界,20xx,(04):136-137.

  [2]朱珍珍.运用项目管理思维提升高校教学管理水*[J].*集体经济,20xx,(07):62-63.

  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解析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开展,对教学课堂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基于参考大量文献与在互联网上搜集的信息为基础,对高中的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实施了分析。分析中提出了怎样改善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方法。增强自己的专业学*,提升教学的水*;仔细的设计课上讨论内容,并进行有效的讨论;调整课上提问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提问。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行为

  随着新课改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高中地理教师尽管最大程度的调整了以往的教学思想,并实时的进行了新型教学方法的创新尝试,但如果新的教学思想没有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作基础,即便地理教师己经接受了新的教学思想,却短期内难以从课堂的教学行为方面获取有效的改变。

  1、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还是有新课改的标准与以往教学行为矛盾的情况发生,比如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少自己单独的考虑时间及自己主动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课堂的氛围比较沉重,学生对地理的学*没有主动性,造成教师在提出问题的时候时常冷场;师生的沟通比以前虽有些增强,但还是教师在提问学生在被动的回答的状态;学生对小组合作形式的探讨能力不足,教师对学生一味的灌入书本的知识,忽略了对学生学*能力的养成,产生了一种机械式的学*现象。

  1.1、地理课堂上的语言行为

  语言行为所包含地理科的专业语言行为与肢体形式的语言行为。随着地理老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可运用标准的地理语言实施授课的讲解己成了权衡地理教师合格于否的主要依据,合理适时宜的选用肢体语言来辅助地理课堂的教学,比如一个带有肯定的眼神、一个带有暗示性的手势这些都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的清楚教师在教学中所表达的信息。可以集中学生学*的专注力,利于学生高效快速的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

  1.2、板面书画行为

  板画板书是评定教师专业性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它在地理的教学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其是地理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总结,可以直接表现出教学的内容。板画行为是地理的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是一名合格教师必须要有的最基本的行为。经过深入到课堂发现,教学实践经验充足的教师在实施书写或绘制板书和板画的时候,更加偏向于黑板分区结构的运用,在课堂结束的时候,黑板上会呈现思维导图与知识的框架关系相关联的板书,如此不但方便了学生也是把重点知识分解的过程,利于师生共同进步。

  1.3、多媒体应用行为

  地理新课改重视的是教师在课堂授学中对于多媒体应用的重要性,经过对一些学校的访谈中了解到,高校在硬件的设施及教师的培训上己投入了较大的资金支持,地理教师在教学的方式上更为的专业化。这一现象是因为教师觉得在应用PPT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时太过消耗时间,会耽误课程进度,并没有传统型式的板书板画简单易行。因此在做多媒体课件时,较多的直接采用语言表示呈现,并没有选用音像类的资料。教师只单一的在不是重点的章节或是公开课的时候会应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1.4、课堂提问的行为

  教师把对于课堂的提问一直视为自己和学生间沟通及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在对地理教师关于课堂提问进行调研时发现,随着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课堂的提问方式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一是教师有时所提的问题只是一些最基本的概念性的问题,这些教材上都己有了答案,并没有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思维水*;二是教师所重视的学生有偏差,以学*成绩来实行分类,主要针对成绩在中上等的为重点的目标,而对成绩最好的和最不好的则忽略,这便造成学生认为自己被教师放弃了,没有信心回答问题。

  2、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行为的完善方法

  依照我国现在对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类别划分,可将其分成课前的行为、课堂的行为、及课后的行为三个主要类别。通过对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重点从地理课程的课堂语言运用、板画、多媒体的应用、课上提问、组织课上的讨论、课堂重点内容等方面加以有效完善,全面提升高中地理的教学水*。

  2.1、增强个人综合素质,提升教学水*

  教师教学的表达能力是一项基本素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会应用到口语,还要通过文字及体态等重要信息的传递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学*方向,推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架构水*。教师教学的表达能力重点呈现于教师和口语与板书及体态等。

  2.2、细致设计讨论行为,组织有效讨论

  所有的地理教师均会把课堂讨论设计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来,但却没有取得相应的价值收获。首先,在讨论内容的选择上,应尽量进行开放性问题讨论,例如对于黄赤交角变大扣,将会对地球形成哪些变化影响?其次,在组织形式上,应将层次差别大的的学生进行互补型分组,促进学生学*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注意把握讨论的方向与节点,准确地进行时间控制与时机控制,形成有效讨论行为。

  2.3、调整课堂提问行为,实行合理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与同学们实施有效互动与交流,清楚了解学生的个人学*等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所以教师提问时不要拘泥于形式,不仅可以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还能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与之相适应的问题,通过运用分层教学法加以有效实施。

  结束语:

  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持续推行,我国的地理新课改已经渐渐进入深入发展阶段。高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对学生地理审美情趣与求知动机的培养,所以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成为了影响新课改成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潮洛门.高中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反思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xx.

  [2]杨晓霞.地理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对高一学生学*兴趣影响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xx.

  [3]李慧.有效提升地理学*兴趣的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xx.

  摘要:对教育学学科特性的思考,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教育学,摆脱迷茫和困惑。笔者认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本文论证了其必备的三个特性。

  关键词:教育学 学科特性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自其诞生之日起,“躁动、迷惘、困境、危机、解体、终结”以及“教育学成为别的学科领地、殖民地”之类惊呼依旧不绝于耳。教育学研究者自感“底气不足”,既无法确立自身的独立性,又无法就教育学的学科特性达成统一共识。教育学究竟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还是应以“指导实践”为主的学科,争论之声不绝于耳。一方面,教育学的研究无法规避借用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的理论;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教育学的独立地位,研究者们又必须探讨出本学科的学科特性,以此来区别于其他学科。教育学至少具备以下三个特性:

  一、实践性

  教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人类教育生活实践的学科,与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形式和思想的社会关系一样属于社会精神生活,具有精神价值的特征。――丁钢

  早在1929年,杜威在《教育科学的资源》中就明确地阐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他指出:“我们只是*来才感觉到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意识到要使教育过程明智地按照指定的方向进行,必须援引多种科学。”,教育学的相关学科仅仅是教育学的资源,还不是教育学的内容,必须“把教育科学的资源(The sources of educational science)和科学的内容(Scientific content)区别开来”。他认为这两者常有混在一起的危险:“我们常因某种结果是科学的,便以为它已是教育科学了。我们要记住,那些结果只是给教育者利用的资源,使教育作用达到更完善的地步。”在他看来,“教育科学的最终实质,不在书本上,也不在实验室中,也不在讲授它的教室中,而是在那些从事指导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心中。有些结果,虽然对于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们的判断、计划、观察的态度和*惯,没有什么作用,仍可以是科学的。但没有这种作用,它们便不是教育科学,而是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或者诸如此类的东西。”“在别的领域也许是科学的,但在教育上说来,则不是,等到它们对教育的目的有所贡献,才可以说是科学的,至于它们是否真正对教育有贡献,只能在实践中发现”。

  教育学应在直面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加强自身发展的原创性,改变被动地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状况,最大限度地拓展接受和选择相关学科知识资源的范围,主动地参与相关学科的学科建设和知识生产。

  有不少人认为,过去的教育学之所以难以发挥指导教育实践的作用,主要是因为这些理论在追求普遍性的过程中,忽略了教育实践本身的多样性、情境性、不确定性、生成性等内在特征,漠视了教师在实施教育理论过程中的主体性,以及教师个人经验或知识的支撑价值。也就是说,它们造成了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断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重新定位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关系,如有人摒弃二元论思维,强**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双向滋养关系;有人在质疑“指导说”的基础上,把教育学之于教育实践的功能归于“理智的启迪”,等等。二是侧重分析教师实践的个人特征,如有人广泛汲取波兰尼的认识论,探寻教师个人知识的样态;也有人深入借鉴亚里士多德、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开掘教师的实践智慧或教育智慧,等等。此外,像“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反思性教学”等概念,无不透露出回归教师的实践经验、诉诸教师的实践理性的初衷。

  二、“人”性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中庸》

  我们的教育太看重有形的教与学,认为明明白白的传递是教学和教育最重要的功能。实际上,“教育一方面是把某些东西教给人,另一方面还要使某些东西靠其自身发展出来:因此人不可能知道,在他身上自然禀赋到底有多大”。以往缺乏对人性的关注,缺乏对人的自然禀赋的关注,导致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以人为经验对象的人文科学在数学、语言学和生物学的夹缝中生存,人的主体性价值在精神科学与人种学中不停地被拆解与消解。……人的价值信仰丧失之后,在现代社会,人的意识、灵魂、主体性和人性遭遇到知识和权力的限制,人的意义和价值也跌入到前所未有的困境。此时,现代教育不再是针对人的内在灵魂而传授人文知识,而是对人的肉体进行制度化权力运作,把人规训成为一个能自动生产和再生产权力/知识关系与话语的主体。正是因为这一点,教育学应重新立足于研究怎么培养人,人才是教育学的逻辑起点,“人”性才是教育学的最重要的特性。详言之,人性化教育具体体现在生命实践、劳动实践、交往实践和审美实践等教育实践形式之中。

  对人性的研究需以人性的可教性为前提。“如果人性是不变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力都注定要失败了。因为教育的意义的本身就在改变人性,以形成那些异于朴质的人性的思维、情感、欲望和信仰的新方式。如果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可能只有训练,但不可能有教育。”

  此外,教育学研究者应向文史哲以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等学科的研究者学*,把研究的基础从单纯的学科基础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生活基础,不仅利用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教育问题,而且更要从师生的生活和整个的社会生活中探寻自己的价值根据和方向,进行价值的批判和引导。教育学研究者只有对现代人生和社会问题有更为深切而直接的人文关怀,真正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情感和生命领域,才能对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不仅真正避免教育学成为其他学科的园地,而且改变教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边缘位置,在有关人的学科中,从边缘走向中心。

  教育用什么来稳固自己的根基,只能立足于它的本体价值和本体功能,这就是培养人这一永远不变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有了这一稳固的基点,教育才有可能比较清醒和恰当地去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才能清醒和理智地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学亦是如此。

  三、复杂性

  教育学是立足于人类的教育活动上的一门学科,这个先天性的学科特点,就让教育学的研究在对于人类自身的影响上无法避开。所有的教育学都存在着传授者,接受教育者,这两个角色构成了基本的教育因素。而由于角色的特性,人类本身的主观能动性与理解性都会随着不同的个体而有着不同的教育过程的变化。并且,在教育目的与手段上,由于人类的个体不同,对于所有的教育手段都会有着差别与方法上的变化,同时对于教育的目的来说,每个传授者的侧重点与关键点铺设都会不一样,那么再加上受教育者本身的主观性因素,就让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得以提高。所以,在实际的教育学研究中,研究的高度是要站在人类与社会的背景下的,同时还要结合每个不同学科与人的不同,再来进行教育学的研究。所以,教育学研究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出了强烈的社会性质还体现出了强大的人为性质。

  结语综上所述,由于社会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对于教育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教育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学科,有人的地方就有广义上的教育,不管是研究其学科特性还是比对与其他关联学科的特点,其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所服务。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与实际情况的矛盾逐渐突显,人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灵活、更加符合实际需求的管理模式,此时学分制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实意义、学分制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学分制实施对策分析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医学**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

  关键字:医学**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传统的统一入学、统一上课、统一考试、统一毕业的教育管理制度已经明显不合适宜,学分制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学分制是与学年制对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制是以学年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则是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但学分制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环节众多,它涉及教学理念重塑、教学体系重构、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模式转换等众多环节,加之传统模式的制约、“学分制”制度本身存在的操作性难点和*相关措施和政策不到位等诸多原因,增加了推行难度,实施过程中褒贬不一,还处于探索研究改进的阶段。因此对于实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研究十分必要。

  二、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工学矛盾的解决

  工学矛盾是指,学生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够到校参加学*或学*过程中迟到、早退等现象。参加**学*的绝大部分是在职工作人员,由于个人发展和工作的需要,须进行学历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更新。但学*时间受到单位的作息规律、规章管理制度、家庭生活杂事和经济条件的多重制约。传统学年制固定的学制、教学计划、教学管理模式制约着**教育的发展。学分制修业年限的灵活性和学*方式的多样性有效的缓解了工学矛盾,使学生能够在一个宽松的学*环境中自由的安排学*时间。

  (二)有利于因材施教

  **学生一般都有一定的工作经历,但年龄、心理、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学*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课程和学*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树立学生学*的信心,使学生已有的经验与新知识、新经验有机结合促使**的学*更加有效和有意义,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不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服务观念,使得部分学生缺乏学*积极性,自主学*能力差。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自主选择课程、自主选择授课时间、自主选择学*进程,因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挖掘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有助于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自主选课制度而言,学校可以把选课的人数作为评价老师教学的标准,能够增强了教师的竞争意识,从客观上激励教师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水*。

  三、学分制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

  (一)硬件设施不足

  学分制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改变传统教学管理模式,而且还需要学校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做为支撑。良好的学*环境是学分制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然而,我校**教育学院设立在老校区,研究生和高年级全日制本科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资源,使**教育教学的教室、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不足,因而,学分制实施的教学基础设施难以得到保障。

  (二)师资力量缺乏

  丰富的课程设置是学分制选课制的基础,大量的教师资源是选课制实施的先决条件。然而,由于我校**学院独立师资的缺乏,教学计划的实施与课程的设置须与其他院系相协调,继而,又由于医学院系本身的特殊性,教师在承担大量临床的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全日制本科教学和研究生教育等多重任务。因此,在实际过程中,参与到**教育的老师十分有限。

  (三)课程设置难度大

  学分制以选课为特点,课程设置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设置高质量的必修课是提升学生专业水*的重要途径,但由于我校优秀师资缺乏,多为中青年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临床经验缺乏,能够开设课程较少。另外,大量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由于我校为医学院校,教师结构单一,因而不具备开设丰富选修课的条件。同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各门课程了解不深,选课盲目随意,使得所修课程体系不完善,导致所学知识零散不成体系,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四)教学管理困难

  学分制灵活的修业年限,富有弹性的教学计划以及学生自主的选择课程,打破了传统学年制教学模式专业、年级、班级的概念,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发展跨专业,跨年级进行选修。学生选课自由度的加大,增加了教务工作者在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的工作量。由于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学生管理方面没有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务工作者对学分制缺乏全面的认识,加大了教学管理难度。

  (五)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是学分制实施的对象,是其中的主体,学分制想要顺利推进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多数工作繁忙,投入到学*中的时间非常有限,对实施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毫不关心,参加**学*带有一定的功利性,过分关注学分的累积与毕业证的获取,忽视了学分制实施的过程性和目的性。

  (六)现行政策未接轨

  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学生达到120学分即可毕业,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请先修,先修满学分可提前毕业,然而,学生毕业须经教育部学信网注册,注册通过方可打印毕业证,由于学生录取数据学制仍为三年,因而学生提前毕业注册难以实现。实施学分制,按规定应结合课程学分予以收费,由于省内未有具体**学分制收费标准,只得沿用原有学制收费模式。

  四、学分制实施对策分析


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文 (菁华5篇)(扩展6)

——教育学的论文 (菁华3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为教师在反思性教学的实践领域提供可操作性的理论参考,以利于对他们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从而不断提高专业水*,尽快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围绕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建构,探索了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评价等,并初步探讨了反思型教师的成长。介绍了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进一步分析了该模式的结构及其内部运行的过程和方法,同时分析了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条件。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性教学模式反思型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在改革传统的教师学*与成长模式,并寻求新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反思性教学开始兴起和发展,并以其独特优势而受到教育界的推崇。反思性教学从本质上区别于经验性教学,它最大限度地追求教学实践的优化和合理化,从根本上要求改进教学实践,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理念的进步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进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而且有利于推动教育质量和水*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尝试着探索一种较为科学的、动态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以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反思,尽快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到反思型教师的转变,不断提高专业水*,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要求。

  一、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

  (一)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认识

  1.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目前学者们的理解多种多样。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不断提升、演进和丰富的过程。

  教师首先是潜力无穷、持续发展的个体。美国的伯克认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这一概念的基本假设是:教师需要持续不断的发展。教师也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个发展着的个体,任何教师在心智上还有着无限发展的可能和空间。其次,教师也应被视为“专业人员”,但是这种认识还不是目前教师的实然状态。然而只有如此定位,才能达到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育水准的目的。第三,教师要成为学*者、研究者和合作者。布兰克曼(Blackman)认为教师始终都是持续的学*者,这种学*就是“专业成长”;教师也应该是积极的研究者,同时,在师生共同生活的世界中教学相长,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

  2.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分析

  现行的教师专业性质的定位是:教师工作是一门正在形成中的专业,但还不是一门成熟的专业。这一定位是我们构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基点。当前,我国教师专业成长活动实际是指是新教师的入职训练和在任教师的培训和进修,这种培训模式往往强调知识的技术性,也就是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原理和技术的熟练程度。

  应该指出的是,在我国当前现有的教育资源较为匮乏和地区性分布不均衡的条件下,这不失为一条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但是问题在于,从本质上说,这种培训模式忽视了中小学教师自身内在的因素,因而很难保障教师专业发展水*。从实际来看,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以及教学策略的优化,但没有推动教师专业成长获得质的飞跃。具体表现为理论灌输居多,内容、形式与教学实践脱节。

  当前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对教师进行一些有关教育理论的短期培训,使中小学教师获得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促使他们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优化教育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技能。但这些培训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甚微。

  在国外,有关教师专业成长模式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学者瓦利对反思性教学模式构建的观点,瓦利总结了五种反思模式。在实践中,教师应当在这五种反思模式之间建立有机联系,实现有机的互补。问题在于,瓦利的五种反思模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要做到彼此的有机联系,只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在具体的实践中缺少有效的指导或者说缺乏操作性。通过对国内外的分析,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而要展开反思性教学就不能不构建一种可操作的反思性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何谓反思性教学

  美国的舍恩认为,主宰着美国专业教育的是“技术性教学”的思想,教育实践中过于强调单纯的理论灌输,轻视实践问题解决,忽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师范院校开设的广泛的学科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的课程最多只能为学生将来做一名教师作好知识及思想上的准备。由此,传统的教师教育是按照一条“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来设计的。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思路正是目前教师培训模式的思想基础,于是培养“技术熟练者”成为了教师教育的实质性目标。舍恩的这一批判性的观点,无疑为反思性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实际上代表了其优于传统的教师专业成长途径的进步之处。因此,应当这样来认识反思性教学:它是以优化教育理念,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为目的,以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改进为动力的教师全面发展成长的过程。

  (三)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

  教师的专业成长客观上要求教师个人和群体具有强烈的专业成长意识,只有教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保持一种自觉的状态,使之成为自觉的行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活动方式,才能最终实现理想的专业成长。具体地说,反思性教学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

  专业信念在教师专业素养中处于最高层次,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的其它方面。通过以下案例可说明反思性教学是如何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

  向学生道歉

  (某初中一年级某老师讲述)

  上课铃响后,我发现坐在靠墙位置的同学还在交头接耳,我立刻点名批评了他们。在接下来的课堂学*中,我发现刚才那个被我批评的女同学一直含着眼泪。为了不影响课堂教学,我没有去过问,一直等到下课,我把她叫到我办公室想问情原因。起初,她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她才说出原因。其实,上课铃响时,她的同桌还在讲闲话,她是在提醒他,可正巧被我瞧见了,我不分青红皂白给了她一顿批评,所以她感觉挺委屈。我才知道是我错怪了她,连忙向她道歉。可是,之后几天她心里一直有这个阴影,没有露出过笑脸。

  都说“眼见为实”,可我亲眼所见,还是错怪了学生,这是深刻的教训。孩子的心是稚嫩而脆弱的,伤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我们作为教师,每当批评学生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事情搞清楚了没有?事实是这样吗?我批评得有理有据吗?千万不能凭主观想象就草率行事。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有着丰富复杂的特性。案例最后的一系列反问,改变了该教师对课堂教学性质的看法,引发了他的课堂教学观的变化。在教育教学中,类似这样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思考和反思,并把观察、思考和反思的结果转化为切实的教育行为,他们的教育信念就会不断得到修正和完善,就越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要通过反思性教学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教学行为依据和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不断优化和改善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使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从而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在实施新课程的当前,教师必须注重反思性教学,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努力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的转变。

  其二,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理论素养的提高。

  教学理论素养是构成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位教师都会形成一些对教学问题的理解和认识,而支持这些理解和认识的教学理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外显的理论,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而产生变化,但这类知识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内隐的理论,这类知识在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却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惯的影响。当然,这两种理论知识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外显的理论可以转化为内隐的理论,对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教师意识不到自己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究竟采用了什么理论,因而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教学行为与外显的理论之间的差别,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行为自然不会产生改变。教师对教学中自己的活动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观察和分析,并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观摩与讨论,使外显的理论应用到教学中去,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使内隐的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其三,反思性教学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的提高。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和要求,需要教师成为一名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逐渐成为研究型教师。反思性教学强调通过教师成为研究者,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如律师、医师相当的学术地位,使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来,进而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与地位。

  二、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反思性教学模式探索

  (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

  在反思性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教学经验的反思,来增进其对教学现实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和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关于反思性教学实践的操作模式,比较著名的有埃拜(J.W.Edlby)模式和拉博斯凯(V.K.Laboskey)模式,埃拜指出,反思性教学应由反思性计划、反思性教学、反思性评价三个环节构成,其中,反思性计划是起点。拉博斯凯认为,反思性教学由动力环节(包括内部的和外部的)、行动环节(包括情景、过程、态度和内容)和结果环节(包括新的理解力和解决实践问题)。

  反思性教学模式的结构应当是由这样的四个步骤或者阶段组成:

  动机阶段: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个方面。教师职业内部动机来自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其中包含着教师对教学现状的不满和改进教学实践的要求,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一方面,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则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

  计划阶段:教师个人和群体的反思动机及这一动机在适当条件下的强化,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酝酿。在计划酝酿过程中,教师个人和群体基于研究的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对教学实践加以不断的反思,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制定,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

  行动阶段:即反思性教学计划的执行阶段。在行动中,行动涉及到具体的反思内容、反思的情景、条件和反思的过程,也就是反思的具体步骤、环节,教学反思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因素,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评价阶段:对教学反思行为的评价,标准只有两个: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自身教育理念的优化。

  为了对反思性教学模式有更为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扮演一个双重的角色:一个角色是舞台上的演员,另一个角色是台下观众或者评论者。这种双重角色使教师能够发现他们潜意识中存在的东西,对自己的个体教学行为能够获得一种置身局外的、全新的认识,发现新的更好的促进行为变化的方法,了解怎样进行教学反思。

  (二)反思性教学模式的运行过程

  关于反思性教学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源于教师个人和群体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深刻体悟,以及对教学实践的强烈不满,即教师职业内部动机的强化,这是反思性教学的心理因素,也是根本因素。另外,适应教学实践发展的要求构成了反思性教学的外部动机。这两种动机促使教师努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推动教师形成反思性教学的计划和行动。在计划酝酿阶段,教师个人和集体因为有改变教学实践的强烈动机,产生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并进一步促成反思性教学实践计划的制定,在此一过程中,需要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并作出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判断,这一判断导致了计划的诞生,并创设必要的条件,思考计划如何执行;在行动阶段,行动涉及到内容、情景和过程,也就是行动的具体步骤、环节和细节,教学行为发生的内外环境条件,教学的动态变化过程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涉及到教师个人和集体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变化,也就是对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优化和对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态度和情感变化,以及教师本身职业理想、价值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这也许是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得不发生的事情,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和根本要求;对行动的评价,应当考虑的,一是对现实教育问题的解决,二是教师本身的教育理念的优化。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发现新问题,从而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开始新的循环。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反思性教学有许多可行的形式和手段,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采取不同的方法。笔者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写作教学日志,听课和观摩,个案研究。

  其一、写作教学日志

  教学日志是教师个人的记录文件。因此,它既可以是描述性的,也可以是思考型的。它主要记录教师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个人的困惑、个人的认识、对问题的解释和看法等。

  教师在一节课或阶段性工作之后,用教学日志的形式记下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作为反思的基础。教师或者独自展开反思,或者与自己的同事展开讨论,围绕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一起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在下次教学中应注意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这种讨论很容易使教师从其同事那里得到许多启迪和经验。日志使教师经常地反思教学经历,教师也可以把日志作为自己教学案例的一个发展史的记录,以反馈教学的成功与不足。蹩脚的日志通常有两类:一类是记流水帐,一类是一般性经验总结。

  通过记日志,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并使反思成为一种*惯,为行动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养成写教学日志的*惯,作为反思的手段,时常归纳、总结,往往可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比较全面的认识。久而久之,一定能成为一名对教学充满热情、有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的优秀教师。

  其二、听课与观摩

  互动和交流是教师互相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听课主要是以相互听课为主的形式,观察和分析同事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教研室为单位,相互听课,相互学*,观察教师是否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如:课堂管理、教学方法、学生反映、师生关系等,如何处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听课能使教师彼此切磋,集思广益,互相借鉴,共同进步。这与传统的听课形式有根本的不同,它不是教学的检查、评估,而是通过听课这一形式,教师相互观摩教学,同时记下所观察到的情景,发现的问题等,然后彼此客观地交换意见,提出改进措施,以达到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

  课堂观摩是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课堂观摩情况,教师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设计改进方案,并再次回到课堂,直到取得相应的结论。课堂观摩能够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思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应保持开放心态,**思想,积极参与校内外的交流活动,以求发展。

  其三、个案研究

  教学个案是对教学实践的描述,它以讲故事的方式展示教师与学生的行动、思维、感受。个案不仅仅是讲故事,在特定的个案里还包含抽象的理论和原则。个案研究有助于发展和培养教师们对不同观点和理论进行权衡的能力,有助于他们从多重角度看待某一问题。个案研究首先要使教师们熟悉有关概念,然后从所提供的个案中进行概念和结论的研究,同时使教师们寻求与概念和结论相关的问题,并使之与他们的直接教学经验相联系,就先前阶段的问题和所提出的解决办法进行深思和讨论,最后运用有关的概念和理论进行论证,鼓励教师们为个案寻求可能选择的结论。

  (四)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条件

  在教学实践当中,反思性教学的策略有两种:一是内省,一是交流。内省和交流都是教师对改进教学实践的内部动机作用的结果,内省源于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要求有所改变,有所提升;交流则诉诸于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交融和碰撞,共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是,无论是内省还是交流,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前提性条件都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水*,而教师的职业道德源于对学生发展的责任感。对于职业道德修养水*不高的教师而言,即使教学效果不好,受到各方面的压力,也往往把责任归之于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差,归之于家长素质不高和不配合,归之于社会、社区的环境不理想,而不愿意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的缺失。因此,对于他们来说,唤醒他们的职业道德的良知比什么都重要。另一方面的问题是,有的教师所任班级学生的成绩不错,而实际上,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的严厉苛刻以及居高临下的权威地位,以牺牲学生休息时间和文体娱乐为代价,通过大量的练*强化记忆以应对考试,“好”的成绩完全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当这些教师陶醉于学生成绩并把它看做是专业水*标志的时候,是否应该反思他们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所做的事情,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宗旨又有多远。

  当教师由于责任感的缺失而导致教学行为不当时,学生受到的影响往往是内隐的、深层的,对其今后的发展势必产生长期消极作用,甚至影响其一生的发展走向和进程。没有教师自我反思意识的增强,就缺少了教师走向专业成熟的内在动力和条件,反思性教学也就无从谈起了。同时,教师还要有较强的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理论修养,并具有开放的心态和执着的精神。

  三、反思性教学模式促进反思型教师的成长

  (一)反思型教师的实质

  反思型教师代表了教师专业成长前进的方向,他们在教学过程、教学行为、教学实践、角色定位等方面表现出了不同于经验型教师的特点,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进步。反思型教师强**材与师生间的对话,由学生主动去建构知识;而经验型教师只关心与教材的对话,认为教学过程是知识和信息的单向传输过程。在教学方法上,反思型教师在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时,进行理性推理;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持怀疑态度。经验型教师依赖于机械模仿和经验*惯,顺从权威而又依赖已有经验。在教学实践上,前者把教学看成一门艺术,强调因材施教,因情(境)施教,后者把复杂的教学过程简化成一种技术性的控制过程。

  (二)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

  反思型教师的教育途径要在宏观的层面上实现,而不仅仅是局限在微观领域的操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专业成长。

  其一、教学研究

  反思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师在认真从事教学活动的同时还应把自己看成是研究者,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分析和评价,对于出现的问题给予注意,对经验加以总结,使之形成理性的认识。自觉的教学研究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作为教师,有了教学科研的自觉性之后,还应掌握一些研究方法。比如,对问题的分析研究、课题论证、课题申报、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方法的选用以及研究成果的提取与展示等等,都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其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年来国外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所谓行动研究,即教师自身采取措施改进教学行为的行动过程,其中贯穿着自我质疑、自我解惑。行动研究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教学改革实验研究,规模比实验研究小,它主要瞄准具体的某个教学环节、步骤、方法,通过搜集教学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开展研究。教师可独立思考,或与其他教师进行讨论,也可参考有关理论、模式以及与学生座谈,提出设想,制定出计划;然后在教学实践中试验计划以确定其有效性。教师对这一系列研究过程、方法及有效性进行归纳总结并写出行动研究报告。行动研究又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经验总结,而是与教师自身的长远发展紧密相连的自我教学研究。

  其三、终身学*

  反思与不断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反思性教学建立在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基础上。职业发展能力的形成,一部分来自于反思,一部分来自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因此,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是反思的必要基础。反思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反思性教学能力,形成职业发展能力,而这一能力必须也只有通过理论学*和教学实践来培养。教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需要精选几部重要理论著作,反复研读。专家学者的文章、相关教学研究的期刊也能帮助教师开拓视野,接触最新的理论观点和思想,促进教师批判性思维*惯的形成。教师也需要结合实践深入思考,培养问题意识,将教学现场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纳入科研课题之列,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坚持自学是教师终身学*以获得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反思性教学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反思性教学既是一个促进教师专业水*提高的过程,又是促进自我变化的一种有效工具,它不仅会对教师个体和群体的学*经验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会改变教师职业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反思性教学的过程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教师首先探讨世界变化的观点并以一种新的不同的方式来解释新的世界,进一步探讨态度信仰上的变化和新意义上的变化,然后探讨自身教学行为的变化。上述变化会深刻地影响他们的职业观点,影响其团队观念以及具体的教学行为。

  从经验型教师转变为反思型教师是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要满足这一发展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建构一种可操作的反思性教学模式,将教师的反思纳入这一动态的模式中,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曾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这一公式清楚地指明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和方法。而教师的反思型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在反思性教学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杜威在1932年就提出了人格性因素在教师“反省性教学”中的作用。有的教师不能进行好的反思性教学,不是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而是他们自身的人格出了问题。因此,反思不是制度化的或者技术性的,也不是具体的条条框框,我们必须按照人格发展的原理和特点来进行反思型教师教育。关注教师反思性人格的发展拓展了我们的反思型教师教育途径:反思型教师教育不单单是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视角来进行的,也主要从教师人格发展的视角来进行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无疑会有力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55.

  [3]李金巧.杨向谊主编,思考·追问·探究--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探索[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1.

  [4]吕洪波.教师反思的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5]易森林.教师专业发展基本途径的探索[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4).

  [6]钟秀英,周先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性教学视角[J].*教育学刊,2006(11).

  [7]卢真金.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J].比较教育研究.2001(5).

  [8]杨国燕.反思性教学: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4).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