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

首页 / 日记 / | 2022-10-31 00:00:00 日记,数学

我的数学日记1

  没有一点架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高一上半年的数学老师。我很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我就不可能去认真的学好数学,可能也有很多同学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在认真的听,我不是什么才人,但是这个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否我认同,认同我才会去听课的。听了这一节课,我知道他的条理性很强,讲的很详细,但我听了却觉得他很啰嗦,所以我基本上不听他的课。你可能会想,读书是我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何必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学*呢!其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能压根就是我不想读书的原因罢了。

  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是它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信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电话打来,老师的手机几乎都是调铃声的,每次来电话都会打断上课的气氛,如果老师接电话的时候,还要耽误同学们的时间。他的电话也一样,但他是绝对不会接的,不管是谁的电话,不管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的。

  有一次,他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那电话挂了,而且关机了。一个老师,电话开着没什么,电话来了,接了也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永远的不会在上课时接电话。其实上课同学们经常玩手机,即使他已把两部手机都摔坏了,也无济于事,同学们还是照样玩着,但是自从同学们看了老师这一举动之后,却再也没有谁会在数学课上玩过手机。

  是呀!老师有事都不接电话,而且关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玩得下去呢?就算没人会发现也一样。

  记得老师那时关机的时候说:“校长打电话有事,下课回个电话去。”

  校长的电话他也不接,这个架子还不大吗?可是他在我们面前却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上课我们都听他的,不说话,下课一样可以和他开玩笑。

  这就是我们数学都老师,一个架子非常大又没有架子的.老师。

我的数学日记2

  月牙般的眉毛,明亮的眼睛,细小的鼻子,再加上那张能说道的嘴巴,这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因为数学老师姓荣,所以我们就叫她荣老师。

  荣老师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有时你考试的成绩不好时,她会用那双眼睛鼓励你再接再厉,当你的考试成绩好时,她会用用眼睛告诉你不要骄傲,要继续努力。

  荣老师还有一张小巧的嘴巴。上课时她那举一反三的嘴巴,把一道道难题讲的通俗易懂,让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荣老师还有一颗喜欢帮助别人的心,无论谁提出问题,她都会一丝不苟的讲到你理解为止。课堂上如果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荣老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直到解决为止。

  荣老师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她先讲课,然后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布置课堂作业,当我们做作业时,荣老师就会来回转,观察有没有不会做的同学,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无论谁做完后须经荣老师经检查通过后,你就可以自由活动了。如果有错,你必须改正后才能去干自己喜欢的事情。

  有一次,荣老师把我叫到她的办公室,亲切地说:“光舜,你看上学期你的数学学的.那么好,作业写的也认真;你看,表扬了你以后,你就骄傲,造成现在成绩下滑,作业书写的也不认真!这学期让你当课代表就是为了鼓励你啊!”荣老师喝了一口水,接着说:“你以前做题又快又准,现在呢?只剩下快了,这样可不行;坏*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了,这样发展下去会害了你!”“荣老师我记住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不辜负您对我的一片苦心,并且我一定会当好课代表!”“好,那就好!”过了不久,我的数学成绩进步的很快,期末考试离满分只差两分,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这就是我们的数学老师,她那双会说话的眼睛,那张小巧的嘴巴,还有那颗善良的心。

我的数学日记3

  没有一点架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高一上半年的数学老师。我很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我就不可能去认真的学好数学,可能也有很多同学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在认真的听,我不是什么才人,但是这个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否我认同,认同我才会去听课的。听了这一节课,我知道他的条理性很强,讲的很详细,但我听了却觉得他很啰嗦,所以我基本上不听他的课。你可能会想,读书是我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何必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学*呢!其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能压根就是我不想读书的原因罢了。

  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是它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信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电话打来,老师的手机几乎都是调铃声的,每次来电话都会打断上课的气氛,如果老师接电话的时候,还要耽误同学们的时间。他的电话也一样,但他是绝对不会接的,不管是谁的电话,不管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的。

  有一次,他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那电话挂了,而且关机了。一个老师,电话开着没什么,电话来了,接了也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永远的不会在上课时接电话。其实上课同学们经常玩手机,即使他已把两部手机都摔坏了,也无济于事,同学们还是照样玩着,但是自从同学们看了老师这一举动之后,却再也没有谁会在数学课上玩过手机。

  是呀!老师有事都不接电话,而且关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玩得下去呢?就算没人会发现也一样。

  记得老师那时关机的时候说:“校长打电话有事,下课回个电话去。”

  校长的电话他也不接,这个架子还不大吗?可是他在我们面前却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上课我们都听他的,不说话,下课一样可以和他开玩笑。

  这就是我们数学都老师,一个架子非常大又没有架子的老师。

我的数学日记4

  有些数学题目,按顺向思考比较难解,而采取逆向思考比较容易解答,下面我就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解答下面的趣题:

  例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都长长一倍,20天能长到8厘米,请问这条毛毛虫长到1厘米长需要多少天?

  解:根据“每天都长长一倍”这个条件,顺着想是: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1天的2倍,第3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2倍……倒着想是:第1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一半,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3天的一半……

  这道题顺着想就较难求,而用倒着想的方法比较容易解决:

  第20天长8厘米

  第19天虫的长度是第20天的一半,也就是8*2=4厘米;

  第18天虫的长度是第19天的一半,也就是4*2=2厘米;

  第17天虫的长度是第18天的一半,也就是2*2=1厘米。

  答:毛毛虫长到1厘米要17天。

  请你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试做下面的题目:

  1、妈妈往一只篮子里放苹果,每分钟篮子里的苹果增加一倍,5分钟篮子就装满了,请问几分钟后是半篮子苹果?

  2、奶奶卖一篮子鸡蛋,第一天卖出一篮子鸡蛋的一半,第二天卖出剩下鸡蛋的一半多1个,这时还剩36个鸡蛋。请问这一篮子鸡蛋共有多少个?

我的数学日记5

  有道题目,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冬冬上街买菜。突然,一个小朋友想跟她交朋友,问她今年几岁。冬冬笑了笑,说:“把我的年龄加上7,除以4,乘3,减2,正好是10,你说我几岁?”那个小朋友听了,答不上来。

  我一读完题目,就照着冬冬的话把它整理成了一个算式:{[(□+7)÷4]×3}-2=10,再把{}里的运算看成被减数,用10+2得出{}里的运算结果是12,然后又把[]、()里的运算分别看成因数、被除数去算,很快就得出□+7=16,于是,我就知道了冬冬今年是9岁。老师听了我的分析,一边点头一边夸我:“余嘉轲,果然聪明!”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1)

——我的数学日记6篇

我的数学日记1

  星期天的早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家门口菜场买菜。我一手拉着妈妈,一手拿着钱包,东看看西瞧瞧,一个店铺也不放过。

  走着走着,我们在一个卖鹌鹑的地摊处停了下来。妈妈对着卖鹌鹑的'叔叔问:“怎么卖啊?”

  “十五元四只”

  “我只想买两只,你怎么卖?”

  “那就八块吧。”

  “便宜点!”

  “不好意思,大姐,我们赚不了几个钱。”

  “好,小孙付钱给叔叔吧。”妈妈也真蛮爽快的,不像奶奶那样会讨价还价好半天。

  我从钱包里拿出一张十元钱给了叔叔,叔叔顺手给了我两个大头。

  妈妈递过两只鹌鹑后,我们就离开了。在菜场里陪着妈妈转了一会儿,又买了些别的菜后,我们就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妈妈做饭,我在一旁算今天买菜一共花了多少钱。算着算着,忽然发现有不对的地方。

  “妈妈!卖鹌鹑的叔叔多收了我们五毛钱。”

  “怎么会呢?你是怎么算的?”

  “叔叔说十五元四只,那么一只鹌鹑的价格应该为:15除以4等于3.75元,两只就是:3.75元乘2等于7.5元。他收了我们8元,8元减7.5元是0.5元,也就是叔叔多收我们5毛钱。”

  “哈哈,小孙你真够精的!人家做生意的,是想鼓励我们多买,只有多买才能便宜。我们只买两只,就只好多给人家5毛钱了。懂了吗?”

  “yes. madam! 我懂了。”我脚一并,身子一挺,幽默地给老妈行了个礼。

我的数学日记2

  没有一点架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高一上半年的数学老师。我很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我就不可能去认真的学好数学,可能也有很多同学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在认真的听,我不是什么才人,但是这个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否我认同,认同我才会去听课的。听了这一节课,我知道他的条理性很强,讲的很详细,但我听了却觉得他很啰嗦,所以我基本上不听他的课。你可能会想,读书是我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何必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学*呢!其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能压根就是我不想读书的原因罢了。

  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是它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信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电话打来,老师的手机几乎都是调铃声的,每次来电话都会打断上课的气氛,如果老师接电话的时候,还要耽误同学们的时间。他的电话也一样,但他是绝对不会接的,不管是谁的电话,不管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的。

  有一次,他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那电话挂了,而且关机了。一个老师,电话开着没什么,电话来了,接了也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永远的不会在上课时接电话。其实上课同学们经常玩手机,即使他已把两部手机都摔坏了,也无济于事,同学们还是照样玩着,但是自从同学们看了老师这一举动之后,却再也没有谁会在数学课上玩过手机。

  是呀!老师有事都不接电话,而且关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玩得下去呢?就算没人会发现也一样。

  记得老师那时关机的时候说:“校长打电话有事,下课回个电话去。”

  校长的电话他也不接,这个架子还不大吗?可是他在我们面前却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上课我们都听他的,不说话,下课一样可以和他开玩笑。

  这就是我们数学都老师,一个架子非常大又没有架子的老师。

我的数学日记3

  没有一点架子,这是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他,是我的数学老师。我高一上半年的数学老师。我很对数学很感兴趣,但是,如果老师不是我所喜欢的,那我就不可能去认真的学好数学,可能也有很多同学的想法和我一样吧!

  他上的第一节课,我在认真的听,我不是什么才人,但是这个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否我认同,认同我才会去听课的。听了这一节课,我知道他的条理性很强,讲的很详细,但我听了却觉得他很啰嗦,所以我基本上不听他的课。你可能会想,读书是我的'事,不是老师的事,何必为这些事不关己的事情而忽视了自己的学*呢!其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是不知怎么的,我就是不喜欢听他的课,可能压根就是我不想读书的原因罢了。

  但自从一件事过后,我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想法,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镜头,但是它却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相信每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时不时的会有电话打来,老师的手机几乎都是调铃声的,每次来电话都会打断上课的气氛,如果老师接电话的时候,还要耽误同学们的时间。他的电话也一样,但他是绝对不会接的,不管是谁的电话,不管是什么大事,他也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的。

  有一次,他的手机响起来了,他把那电话挂了,而且关机了。一个老师,电话开着没什么,电话来了,接了也没什么关系的,但是他却永远的不会在上课时接电话。其实上课同学们经常玩手机,即使他已把两部手机都摔坏了,也无济于事,同学们还是照样玩着,但是自从同学们看了老师这一举动之后,却再也没有谁会在数学课上玩过手机。

  是呀!老师有事都不接电话,而且关机,我们又怎么好意思玩得下去呢?就算没人会发现也一样。

  记得老师那时关机的时候说:“校长打电话有事,下课回个电话去。”

  校长的电话他也不接,这个架子还不大吗?可是他在我们面前却真的一点架子也没有,上课我们都听他的,不说话,下课一样可以和他开玩笑。

  这就是我们数学都老师,一个架子非常大又没有架子的老师。

我的数学日记4

  有些数学题目,按顺向思考比较难解,而采取逆向思考比较容易解答,下面我就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解答下面的趣题:

  例一条毛毛虫由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都长长一倍,20天能长到8厘米,请问这条毛毛虫长到1厘米长需要多少天?

  解:根据“每天都长长一倍”这个条件,顺着想是: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1天的2倍,第3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2倍……倒着想是:第1天虫的长度是第2天的一半,第2天虫的长度是第3天的一半……

  这道题顺着想就较难求,而用倒着想的方法比较容易解决:

  第20天长8厘米

  第19天虫的长度是第20天的一半,也就是8*2=4厘米;

  第18天虫的长度是第19天的一半,也就是4*2=2厘米;

  第17天虫的长度是第18天的一半,也就是2*2=1厘米。

  答:毛毛虫长到1厘米要17天。

  请你用“倒着推算”的方法试做下面的题目:

  1、妈妈往一只篮子里放苹果,每分钟篮子里的苹果增加一倍,5分钟篮子就装满了,请问几分钟后是半篮子苹果?

  2、奶奶卖一篮子鸡蛋,第一天卖出一篮子鸡蛋的一半,第二天卖出剩下鸡蛋的一半多1个,这时还剩36个鸡蛋。请问这一篮子鸡蛋共有多少个?

我的数学日记5

  xxxx年x月x日星期x天气x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俱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的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我的数学日记6

  起床:7:10

  吃饭:7:25 穿衣刷牙一共花了15分

  上学:7:50 吃早饭用了25分

  中午放学:11:30 早上上学用了3时40分

  吃午饭:11:50

  做作业:12:30 吃午饭和休息一共花了40分

  上学:13:30

  放学:15:40 下午上课时间2时

  做作业:15:44 做作业花了45分

  运动:16:30

  吃饭:18:30

  玩耍:19:30

  洗澡:20:10

  看书:20:20

  睡觉:21:30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2)

——数学的日记 (菁华5篇)

数学的日记1

  20xx年5月9日星期日天气晴

  今天是周末,下午我和爷爷、奶奶一起去逛街、购物。

  我们走进“真维斯”专卖店,奶奶挑选了三件29元的T恤,准备买下来。奶奶问我:“这一共多少钱呀?”我不假思索地说:“一共87元(29×3约等于90,90—3×1=87元)。”

  奶奶买了衣服后,我们便走出服饰店。奶奶说:“已经五点半了,我们去吃米粉吧。”走进米粉店,我们买了一碗中份米粉、两碗小份、一份蒸饺和两碗稀饭。奶奶问我:“虓虓,该给多少钱?”我说:“一共17元,因为中份4。50元、小份是3。50元、蒸饺3。50元、稀饭一份是1元(4。50+3。5×3+1×2=17元)。”

  吃完后,我们便回家了。

数学的日记2

  4月11日 星期三 雨

  我学过了克与千克后,认识了g代表克,kg代表千克。知道较轻的东西用克,较重的东西用千克。如:一角的硬币大约是一克,一袋食盐的质量大约500克,一大袋大米的质量是25千克,和我的质量差不多,原来我称重量都用斤或公斤,学过克与千克后,也会用克与千克了,还知道一千克等于一公斤。

  今天我做数学试卷时,有一道题是看图连线,我按照画的图的大小来判断了,结果被妈妈批评了,我把西瓜的质量选择成比梨还轻。妈妈说:“做题不能看图的`大小,要结合生活,在生活中你见过比西瓜还重的梨吗?”妈妈的一句话点到要害,我也知道了生活离不开数学,做数学题也要结合着生活。

数学的日记3

  不久前,我们学了轴对称图形,我发现好神奇哦!在一次考试中,我发现了一个秘密。比如 这个图形,开始我只看出了一条对称轴。当时我不小心把试卷弄到了地上,我俯下身子去捡,却意外地看出了另外一条对称轴。我欣喜万分!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这个图形,结果发现了三条对称轴!我知道了,一个图形,只要换一个角度,就有新的发现,就像这个图形,最终发现了几条对称轴。这真是一个好办法!这与《画杨桃》的故事所包含的意义是一样的。

  别让“验算”溜走

  在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数学测验中,考生总是做完就得了,大部分人不会去检查、验算;一次测验的结果出来了,约50%的人是因为马虎,没考好。那么,怎样的验算是正确的`呢?

  据我的经验得出,口算题的验算是用得数加/减/乘/除其中一个数,看所得的数是不是另一个数;填空题一般是公式,概念,只要读一读,背一背,正确的答案也就出来了;方程验算,把得数代入原式里,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最难的、最麻烦的是应用题,首先要保证式子符合题意,如果不肯定,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然后用逆算的方法验算。

  好了,朋友们,验算是一种奇特的东西,你努力,它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你懒惰,它会让你难受。朋友们,千万别让验算溜走,因为它寂寞,你也会寂寞。

  最后,祝你们拥有验算,取得好成绩。

数学的日记4

  今天下午,我和夏天开开心心地打乒乓球,突然,听到班上有一阵声音传出来,我抬头一看,哦!原来是同学在喊“五零五班,快点*室!”我听了,立刻跑到班上,一看,是去考试,心想,惨了,上次数学考试没有复*,这次又没有复*,这下真的惨了。

  我来到多媒体教室,心里扑通扑通地直跳,像一只小兔子一直在跳。多么希望自己这次可以考好点呢。

  开始发卷子了,我打开卷子,一看,切!这也太简单了!我不用复*也可以考高分。于是,我拿笔飞快地写了起来。突然,我心想,刚才牛吹大了,我这题不会做。我打开草稿本一看,咦!这草稿纸怎么会有这道题,内容还是一样的,只不过意思不一样的。我想,这下有救了。我眼看我快要写最后一题了,我便开心起来,令我出乎意料的'是,我最后一道题又不会写,这令我非常沮丧,我想了好长一段时间才写好。

  这次数学考试真的不容易呀!所以以后考试之前要努力认真的复*咯。

数学的日记5

  今天,我阿姨家的两位小妹妹来我家做客,所以我拿着储蓄罐里的100元大钞跑到楼下超市给她俩买点零食,来招待她们。

  我进了超市,走到零食区,看到了奶酪棒19元/袋,薯片6.5元/袋,抹茶蛋糕特价9.9元/盒,奇趣蛋7.5元/个,巧克力棒6.5元/盒,西瓜面包2元/块,乳酸菌8元/打。我在心里默默计算着这些东西的'总价:奇趣蛋要买3个,西瓜面包买8块,乳酸菌两打,这些东西大概需要19+6.5(大约7元)+9.9(大约10元)+7.5(大约8元)×3+6.5(大约7元)+8×2+2×8≈80元,80<100,我觉得钱是够买的。于是我拿着零食一蹦一跳地跑着去结账了!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3)

——写数学日记 (菁华5篇)

  今天,我们到达了对称博物馆。对称的东西有很多,如:花、飞机、铅笔……但是还算不上美。世界上有多少又对称又美的`东西呢?那我们就进入“对称博物馆”看看吧!

  我们进入“*瓷器店”里吧,因为有许多瓷器是对称的。

  这东西不错,原来是老大呀!

  星期天,妈妈叫我整理房间。这时候我发现:窗户、门是对称的,窗户是长方形的,所以是对称的。门也是长方形,不用说当然也是对称的哦。

  接着,我发现房间里的家具,全是对称图形:床、桌子、柜子都是长方形的对称图形。

  当我整理学*用品和玩具的时候,我发现:铅笔、橡皮、书、笔记本也都是对称图形。

  生活中的对称图形真多呀!但我发现长方形的对称图形还是最多的!

  今天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是行程问题的数学题,同学们一定也做过这方面的数学题吧!题目是这样的:某人沿着一条与铁路*行的.笔直小路由西向东行走,这时,有一列长546米的火车从背后开来,此人在行进中测出整列火车通过的时间为42秒,而在这段时间内,他行走了84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我看了题目之后,觉得这一题好难,人与列车都在动,给的数据又不多,所以,我觉得好难,我就这样想,这一道实际上是一个车尾与人的追及问题,开始时刻,它们的路程差一定是车的长度,火车通过的时间=追及时间,很简单,可以简化成火车行进在一条路上,行了42秒。这样,算速度便很容易了。

  546+84=这段路的长度=630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得知,接下来是630÷42=15,所以,火车速度是每秒行15米。同学们你们算出来了吗?数学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妈妈给我买了一个帝国大厦的模型。我用了大约50分钟的时间把它拼好了,模型的高度是58cm。它的实际高度是448m,大约是模型的750倍。

  帝国大厦拥有许多世界之最:在建筑创每周修建4层半楼的纪录;每天参加施工的人员高达4000人,全部工作量超过700万工时;共使用6万吨钢、1000万块砖、80万公里长的电缆与电线、192公里长的管道;1600公里长的电话电缆;6500扇窗户;1860阶台阶;安装了73部电梯、电梯速度高达每分钟427米。

  帝国大厦占地面积为2.66公顷,当时全部造价4100万美元,后来的维修费用累计为6700万美元。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学会了认识钟表,它使我的生活更有规律;我学会了乘法,它使我的计算更快;我学会了统计,它能帮我分析和推理;我认识了人民币,它让我学会独自购物……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商场买文具。一扎铅笔5元,我拿了5扎,妈妈问我几元钱?我说:“25元。”妈妈问我:“为什么是25元?”我说:“5×5=25(元)”。妈妈又问:“6扎呢?7扎呢?”我说:“五六三十,五*十五,我早会啦!”妈妈夸我算得真快,我心里美滋滋的,要知道这可都是数学的功劳呀!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4)

——初中数学日记 (菁华5篇)

  生活之中或许我们只意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意识到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语音,没有文字。其实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存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如果你仔细地观察,认真地发现,你就能够发现数学与你其实是形影不离的。在最*的生活里,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

  那是一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弟弟约好2点在森林公园集合,然后-起去动物园玩。到了目的地之后,由于我们是第- -次去森林公园的动物园,所以只好买了-幅公园.的地图。地图到手后,弟弟悄悄的向我走过来,然后-把将地图抢了过来。我无可奈何,只好抑制住心里对这"小淘气包”的无理取闹。然后弟弟一本正经的对我说:”哥哥,今天就由我这个向导来带你去找狮子吧!”这时,我心想:但愿不会南辕北辙!之后,弟弟就带着我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过了大约- -小时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大喝: "你搞什么呀,我都快要累死了,怎么还没到?”我直接将地图夺回, -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爱出风头的弟弟滥竽充数,把地图的比例尺1 : 5000理解成了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5000厘米。"唉,学好一身本领可真重要呀!如果像弟弟一样自以为是,不踏踏实实的学*的话,后果往往都是弄巧成拙呀!"然后,我按照我所学到的知识,不会,我们就来到了狮子那。瞧弟弟那羡慕的样子,他还求着我收他为徒弟呢!知识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同学们,努力学*吧!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努力来创造明天的'精彩生活吧!

  今天,看20xx年第24期《读者》中的一篇文章“做自己的导师”的一个片段,介绍了学生周记中的最难忘的一堂课,其周记的部分内容是:

  x时期,有一个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爱国。一年后,老二出生了,这位工人毫不含糊地为他取名为爱民。又过了一年,老三来了,憨厚的工人想了想,给老三取名为爱党。老三满月那天,造反派来了,把这位工人抓走了。工人问:“我犯了什么错误,你们抓我?”造反派头头说:“你的大儿子叫什么?”“爱国。”“二儿子呢?”“爱民。”“爱国爱民,你装得倒挺像的,要不是你的三儿子出世,我们还都被你这老奸巨滑的x给蒙蔽了。”“我三儿子怎么啦?”“你三儿子不是叫爱党吗?爱国爱民爱党,提取公因式,爱*。”讲究以上故事,王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式子:爱国+爱民+爱党=爱(国+民+党)。读完上述文字后,我想起了我上高中时难忘的一节数学课:

  那是李绍棠老师的课,x讲课富有激情,尽管是数学课仍然上的是眉飞色舞,让人兴趣盎然。x本人有点秃顶,在讲数学归纳法时,突然说出了一个让大家出乎意料的命题,他要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秃子,寻找一下别人说他是秃子的心理*衡点。于是他煞有介事的说:我们用n表示人的头发的根数,当n=1时,大家肯定会说他只有一根头发那是秃子;假设人有k根头发仍是秃子;那么再多一根头发也应该还是秃子,即n=k+1根时仍然是秃子,由此大家都和他一样全是秃子。x的这节课虽已过去了二十多年至今未忘,真是一节难忘的课!

  我数学成绩较差,常常感叹自己抽像思维不行,现在想象还是未得到名师的经常指点,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今天,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书店里买书。书店里有优惠:满100减10,满200减20,满300减50,满400减80。

  我看到了我最喜欢的`《海底两万里》,要40块钱。姐姐拿了一系列《哈利·波特》,要300块钱,妈妈给我挑选了一本《钢琴小精灵》,要35块钱。我们到了收银台前,妈妈问我:“希希,我来考考你,我们怎样买这些书最优惠呢?”

  我的大脑飞快的转动起来,我想:原价总共:40+300+35=375(元),如果就买这么多,则我们应该付325元。我胸有成竹地对妈妈说:“要花325元!”妈妈说:“不对哦!你再想想怎样会更便宜?”“嗯……让我再想想。”我回答道。

  我想:如果这样不是最划算的话,那么最划算的一定是满400减80。现在我已经有了375元,那么我再去买本书,是不是可以更加划算啊!我开始在书店里面继续寻找。啊!我找到了两本我喜欢的书!只不过一本要25元,而另一本则要45元。

  那……应该选哪一本呢?我算了算,如果选25元的,加上之前375元正好400元就可以减80元了,要付320元;如果选45元的,加上之前375元要420元,减80元,要付340元。既然要选最划算的,那么就应该选择再买一本25元的书,还比之前原来的三本便宜5元呢!

  我骄傲地告诉了妈妈我的推算,妈妈夸奖了我,我真开心!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你细心,就能发现它。

  今天,看20xx年第24期《读者》中的一篇文章“做自己的导师”的一个片段,介绍了学生周记中的最难忘的一堂课,其周记的部分内容是:

  x时期,有一个工人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爱国。一年后,老二出生了,这位工人毫不含糊地为他取名为爱民。又过了一年,老三来了,憨厚的工人想了想,给老三取名为爱党。老三满月那天,造反派来了,把这位工人抓走了。工人问:“我犯了什么错误,你们抓我?”造反派头头说:“你的大儿子叫什么?”“爱国。”“二儿子呢?”“爱民。”“爱国爱民,你装得倒挺像的,要不是你的三儿子出世,我们还都被你这老奸巨滑的x给蒙蔽了。”“我三儿子怎么啦?”“你三儿子不是叫爱党吗?爱国爱民爱党,提取公因式,爱*。”讲究以上故事,王立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式子:爱国+爱民+爱党=爱(国+民+党)。读完上述文字后,我想起了我上高中时难忘的一节数学课:

  那是李绍棠老师的课,x讲课富有激情,尽管是数学课仍然上的是眉飞色舞,让人兴趣盎然。x本人有点秃顶,在讲数学归纳法时,突然说出了一个让大家出乎意料的命题,他要证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秃子,寻找一下别人说他是秃子的心理*衡点。于是他煞有介事的说:我们用n表示人的头发的根数,当n=1时,大家肯定会说他只有一根头发那是秃子;假设人有k根头发仍是秃子;那么再多一根头发也应该还是秃子,即n=k+1根时仍然是秃子,由此大家都和他一样全是秃子。x的这节课虽已过去了二十多年至今未忘,真是一节难忘的课!

  我数学成绩较差,常常感叹自己抽像思维不行,现在想象还是未得到名师的经常指点,自己努力程度不够。

  今天中午刚吃完午饭,我正在做爸爸布置给我的奥数题。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答案,就连思路也没有,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又把题读了一遍,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解呀!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时,我忽然想用上个学期学的方程解,可是我不懂二元一次方程,我只好向爸爸求助。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排除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质数,如:3、5、7、11等等,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爸爸很耐心的陪我找,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棱长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19=2+17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5)

——学数学日记 (菁华5篇)

  生活中处处充满了数学,数学也普遍应用到了生活中,在一天的`下午,我就遇到了一个生活中的数学难题。

  那天,老妈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要我测算一根筷子的体积,并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坐在沙发上仔细端详着筷子,这根筷子是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粗有细到底该怎样算呢?

  突然,我脑子里萌生出一个想法。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放入筷子。一出来的水的体积不就是筷子的体积了吗?但是,筷子太轻了,会浮在水上。于是,我决定用胶布将筷子缠上,放入水中,溢出来的水减去胶布的重量不就是筷子的体积了吗。我按照此方法做,结果算出来一根筷子是3,29克。

  通过这次实验,让我体会到方法固然重要,但是不一定这种方法都能成功,有时也需要变通一下方法,才有可能成功。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就这样我们分起了蛋糕,我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今天,我缠着哥哥教我学游泳,忙于学*的哥哥拗不过我的纠缠,就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给你一把20厘米长的尺子,在5分钟内计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如果你能办到,我就教你学游泳。哼!这不是刁难人吗?我大声的.*。哥哥笑着说:没办法,随便你,测不出来就不带你去游泳。

  为了学游泳,我认了。可是用那小小的尺子一点一点的测量着客厅的长,而且要在5分钟内测出面积,真的好难!哥哥在一边幸灾乐祸的说:小弟啊,五分钟可是很快的呀。

  我心里真是又气又急,这一急可真急出办法了,我想起老师教过我们的步测的方法。于是我就用步测的方法去测量,我沿着客厅的长来回走了三次,分别走了8步、10步、9步,这样*均一下,客厅的长就是9步,我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宽是7步,然后我再用小尺测量了一下自己一步的长度,我也反复测了三次,求出*均值为60厘米。这下我就求出了客厅的长是960=540厘米=5.4米,宽为760=420厘米=4.2米,现在客厅的长和宽都知道了,那么客厅的面积就是:5.44。2=22.68*方米。

  我把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告诉了哥哥,哥哥很吃惊的看着我说:小弟,你还真行啊,咱们客厅的面积是24*方米,你算得基本正确,最主要是你能想出这样的方法来,真是了不起!

  1月10日,星期一,天气:晴

  今天,妈妈给我讲下学期的数学题。

  在讲数学之前,妈妈考我乘法口诀。我觉得也太简单了吧!妈妈说一句我就答一句。我回答的很快,不一会,妈妈就说:“我都不知道该问什么了。”我心想:“哈哈,考不住我吧!”这时候妈妈考了我一道加法题,由于妈妈第一题考的很简单,我就放千万个心,胸有成竹的对妈妈说:“继续考我吧!”可是,考第二个题的时候明显比第一个难,我一时说不出话来。妈妈说:“那你考我吧!”我爽快的答应:“行!”我的心里想:“看我怎么把你考糊了。”我一连考了好几道题都没难住妈妈,我虽然有点小小的失望,但我还是很佩服我的妈妈的。妈妈好象是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妈妈给我讲起了她小时侯的事情。

  妈妈说:“我在小的时候,老师留的作业非常多,我们班有一个同学学*不好,老师留的作业从来不写,有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让她去我家写作业,然后她就高高兴兴的去我家写作业了,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我就不停的给她讲,后来.....”

  最后,妈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宝贝,想要学*好,就要跟好孩子学。”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心里。

  这就是我今天学数学遇到的事情。

  6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6)

——小学生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

  0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它像宇宙中的奥秘一样,让人捉摸不透。0也是一个重要的数字,如果你一不小心,多添了一个0或少加了一个0的话,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这次的数学考试,让我真正领略了0的重要性。当考卷发下来的时候,99分!我立即寻找错误点。结果令我目瞪口呆。原来是45000÷90这道题。“怎么可能这么简单的题我也会出错?”我心里嘀咕道。想起当时在口算45000÷90这道题时,我轻而易举地写下50,还十分自信,可到头来一计算原来得500,差了一个0。这是多少不应该的呀!不该错的也错了,想必0是多么重要呀!

  如果我以后当了公司的财务总经理,别人来提钱,本来要提10000元,我却多加了一个0——100000,在帐单上仍然记了10000元。那这90000元我向谁来要呀!这一切后果都得我承担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在工作上、学*上都要一丝不苟,要不然后果非常严重。

  今天,我完成了一项实践作业一日历。我知道做日历是寒假作业,当时我没有做,但是我觉得没做作业还是要补的。所以一回家我把大部分的作业都做完了,剩下时间我都在做日历和小部分的作业。

  在做日历的过程中,我懂得了:20xx—5—30年是*年,今年二月有二十八天,一月的大写是"壹月"二月是"贰月"三月是"叁月"四月是"月"……让我真正懂得了数字的大写,也让我把这些字记在大脑里,在看人民币时有了信心。

  做完了日历,我翻着自己做的日历,满意极了!

  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张老师的一句话:"自己亲手做的`东西是最有意义的"含意。

  一个牧羊人天天去放羊。一天他数了数发现少了2只羊。他不在意,可第二天数了数又少了2只。他慌了,如果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一天少2只,两天少4只,三天呢四天呢……他不敢想了,决心查明原因。

  第三天放羊时,他一步都不离开羊群。

  突然,他发现一只羊有些特别,于是走*仔细的看了看,吓了一大跳!原来,那不是羊,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他气极了,用木棍狠狠地向狼打去。嘴里喊着:“打死你这披着羊皮的狼”。狼被打死了,羊群保住了。

  星期天,母亲在商场里给我买了一套时髦运动服和一双耐克鞋。回到家,父亲问:这些衣服裤子和鞋买来多少元?我马上来兴起了捉弄父亲的一个念头,因为我知道父亲口算速度有时还不如我快。

  于是,我把价格标签蒙住,说:叫你算!算不出就叫你给我再买一套更好的衣服鞋子。父亲说:那试一试吧。衣服的价钱是500的2倍少600加100,再去除以2的和是衣服的价钱。裤子是700的三倍减去1900的差,鞋子的价钱是400的3倍除以4再加上200是鞋子的价钱。总共花了多少钱呢?父亲顿时头都大了,就说:这什么加啊,减啊乘啊,除啊。都搞不清楚了。

  好了,给我买新衣服吧!不行,还没有回答出答案。好,你听好了。(500×2—600+100)÷2=250元,700×3—1900=200元,400×3÷4+200=500元。总共250+200+500=950元。父亲说:哇,原来是这样算的。好一定给你新衣服。耶,这一回合我赢了父亲。

  原来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用数学解答的东西,我要继续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且学会更多计算方法。

  这个学期我们学*了千米和吨,并知道1000米=1千米,1吨=1000千克。

  千米是长度单位,常常会用在公路上,比如说:涌台温高速公路全长约是367千米,马拉松长跑比赛全程大约42千米,乘际列车每小时可行驶329千米。

  当然,我对质量单位吨也有一定的认识:吨,质量单位,也叫重量单位,比如,一只蚂蚁我会用克来表示,而不用吨,因为我知道吨是表示比较重的物体,而卡车的载重量我就要用吨来表示了。

  千米和吨的知识还有很多,我还希望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7)

——数学的日记怎么写 (菁华5篇)

  今天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大街上闲逛,突然看到不远处有很多人围在一起。我跑过去一年,原来是抓奖游戏。“哼,抓奖有什么好玩的。”我厌烦地说旁边的人一听,连忙说:“抓奖虽不好玩,但有重奖,可吸引人了。”我急切地问:“是什么呀!”“50元钱。”那人噔大眼睛说。

  一听这话,我可来劲了,“这么诱人的的奖品,说什么,我也得试试。”说完,我便问店主怎么抓法。店主说:“这是24个麻将,麻将下写着12个5,12个10,每次只可抓12个麻将,如果12个麻将标的数总和为60,那么你便可得50元大奖。”我听了也没多卷起了袖子,从兜里掏出5元钱给了店主。

  尽管,这可以抓10次,但那份大奖我还是没有拿到。

  回到家之后,我想了想,感觉有点不对劲。我想,抓60分,那必须抓得那12个麻将必须都标5,最好的情况就是第1次抓到1个5,第2次抓2个5,第3次抓3个5……第12次抓12个5至少得花去6元钱。但万一抓得那些麻将标的数是10或有的总和是相同的,那么得抓多少次花多少钱。

  最后经过一番考虑,终于把问题弄清了,我抓紧到街上找那算帐,可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了。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

  今天,我和妈妈买东西,我先把要买的东西都列到一张纸上,有一箱崂山啤酒,35元;两大包卫生纸,20元;蓝月亮清洁剂,25元;洛杉奇面包,10元;保鲜膜,6.5元。一共96.5元,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说:“你拿着,别丢了。”

  到超市,我买好了东西,售货员说:“小朋友,你算一算,我应该找你多少钱?”我答:“那简单,不就是3.5元吗。”售货员找了我们钱,我问妈妈:“我想用剩下的钱买玻璃球,行吗?”妈妈说:“行,你算算能买几个玻璃球?”我答:“一元能买6个玻璃球,五毛钱就能买3个球吧,3.5元中有7个5角钱,那么7*3=21(个) 球。”

  我在外面玩球,妈妈又问我:“你现在有21个球,假如赢一次得三个球,输一次减一球,那么,你先赢一次,再输3次,再赢4次,最后输4次,那么你还剩几个玻璃球?”我说:“算式是:21+3-1-1-1+3+3+3+3-1-1-1-1=29个。”“真棒!”妈妈夸我。

  今天真开心,不仅买了好吃的,还得了妈妈的夸奖。

  上个星期数学课,有好几个同学都因为问题答不出而罚站,我也不例外。

  后果当然是因为我上课不认真听而造成的。那时,我正用一只手托着脑袋,另一只手转着手中的铅笔,眼睛却盯着窗外,想着快点下课,丝毫没有听见老师在说什么。我一会儿看着万里晴空,一会儿看着同学在干嘛,一会儿翻翻书包,一会儿又拿出本子画画……突然,老师好像看出了什么“苗头”,大喊一声:“胡彩溢,你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这才从“睡梦中醒来”,我犹豫地站了起来,结结巴巴地说“呃……这个……那个……”我连问题都不知道还能怎样回答,只能这样敷衍老师。

  “胡彩溢,你不知道上课就不要开小差,要认真听。给我站着。”

  我只好站着听老师讲课。大概过了十分钟,我忽然感觉浑身发痒,东抓抓西抓抓,又没有好好听老师讲课。这时,老师又叫住了我:“胡彩溢,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还是除法?”

  这时我才发现原本站着的五个同学都已经坐下来了,一下子就剩我一个了。于是,我又吞吞吐吐地说:“用……用……乘法。”

  “你继续给我站着。”

  哦,天哪。也许这次机会失去了,再也不能回答了。众目睽睽之下,我一个人站在讲台上成了“鹤立鸡群”。想着想着,我的泪水就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下课后,我不仅没得放松,还被一本正经的张老师训了一顿。唉,罚站的滋味真不好受啊。我以后上课再也不开小差了。

  生活中的数学很多,这不我也发现了一个,寒假到了,寒假作业依次发了下来,我一天改写写多少呢?

  我想一天语、数大本写两页英语写四页,因为语数大本都是37页所以37/2=18.5(天)约是19天写完,而英语有61页61/4=15.25(天)约是16天,过了几天爸爸觉得速度太慢了,所以便改成语、数一天写三页37/3=12.333。(天)约是13天写完,这样就可省下更多的时间去预*,又过了几天,我学的很好,爸爸带我送我去吃德克士,我们要脆皮炸鸡我们有打折卡打两折,我们买了两个9/2*2=9(元),超级鸡腿堡、夏威夷菠萝鸡腿堡、鲜橙汁、百事可乐、13*2+7+7.5+9=49.5(元)

  生活中的数学多的数不胜数,等待你我去发现!


我的数学日记 (菁华5篇)(扩展8)

——数学日记小学作文 (菁华5篇)

  说起数学,那可真是帮了人们一大忙呢,尤其是那些简便计算的方法,给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这些简便计算也给我们家带来了很多方便。

  记得那天,我和爸爸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一走进去,就看见了琳琅满目的文具摆在架台上,眼都看花了。我看着这么多的文具,心想:我找的那些文具会在哪儿呢?想了一会儿,我就冲上去开始找,东找西找,几乎都把“左邻右舍”“家家户户”都搜了个遍,可是还没找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找到了,我在收费台的右边发现了自己要找的文具。原来,这里是个不现眼的地方,要想找到,那可不容易。我抱着心爱的文具跑到了收费台,给阿姨结账,可是,不巧的是,电脑出了故障,不能计算阿姨着急地说:“电脑故障了,而我计算能力不好,那该怎么办呢?”我脑袋动了动,说:“阿姨让我来吧,我算术很快的!”阿姨听了,说:“那我给你报单价,你来算。水粉颜料25元一盒,你买了两盒。水粉颜料笔你买了5只,单价2元。订书机你买了一个,7元。还有钩线笔买了一只,1元。”阿姨话音刚落,我就飞快地算了起来,25……,后来,我把结果算了出来,结果是68元。阿姨听了,说:“小朋友,算得很对,那请问你是怎么算的。”我兴奋地说:“因为25×2可以凑成整十数,5×2也可以凑成整十数,把这两个整十数相加,再加订书机和钩线笔的价钱就可以了。算式是:25×2+5×2+{7+1}=68{元}。”阿姨听了说:“小朋友真聪明,将来数学肯定很好。”

  这次经历后,让我对数学的奥秘更有兴趣了。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啊,只要你认真观察,你一定能发现数学的奥秘!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起学*,在一起讨论.

  地点:符号王国

  人物;=、÷、×、+、-、( )

  =:我叫等于号,你看我把两条辫子梳得多整齐啊!

  ÷:我叫除号,虽然我长得不怎么好看,可是我的用处可大了!

  ×:我叫乘号,我的样子很想错,可千万不要把我写错了!

  +:我叫加号,我的样子很象十,可我不是十,所以要把我和十分清楚哦!

  -:我叫减号,跟一一样,多美,多整齐!

  2011年8月6日星期六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妈妈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紫妮,跟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妈妈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动的指针.纸板被*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妈妈,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妈妈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妈妈,妈妈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妈妈.妈妈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一个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子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妈妈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