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重阳节日记3篇

首页 / 日记 / | 2022-03-26 17:35:06 日记,重阳节

写重阳节日记1

  今天是重阳节,你们打算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写重阳节日记2

  今年重阳节,正逢国庆假日,登高、赏菊、吃重阳糕、敬老祭祖,传统的重阳节是一个温馨的节日。

  但是我的.爷爷奶奶却远在两千多公里外的桂林,对我日思夜想的亲人,只能打个电话送去祝福。在电话里,我祝福爷爷奶奶身体健康,每天开开心心,希望来年的重阳节,我能与他们一起登高赏菊。听到他们在电话里的笑声,我也很开心的笑了。

写重阳节日记3

  今天是重阳节,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节日。因为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家都不在上海,所以今天没法帮他们摧催背、揉揉肩了。但是,打个电话还是能做到的。晚上,我给他们都打去了一份问候,问问他们身体怎么样?最*过得顺利吗?他们都说:“不错、不错。”我想虽然我们现在人不能在一起,但我们的心永远都在一起。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阅读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1)

——学生重阳节日记 (菁华3篇)

学生重阳节日记1

  我现在才9岁,再过五十一岁,我就变成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了,满头白发,满脸皱纹,走路慢吞吞的,手脚也没有那么灵活了,腰弯了了很多。

  假如我老了,我会有很多活泼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很孝顺我,对我很好,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就会买很多可口的东西给我吃,我也和他们一起玩,教他们写作业。

  假如我老了,我就不用做那么多辛苦的工作,我可以在家里享福,每天早上一起床都有人给我送上美味可口的.早茶;我可以到公园散步,约上几个老朋友去下棋。这样的生活好幸福啊!

  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祝愿全天下的老人身体健康!

学生重阳节日记2

  今天是重阳节,我为家人布置了一份惊喜。

  晚上放学,我急急忙忙的买了一枝花和一张贺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装饰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围围上了一层薄薄的蕾丝(白色的),又把那枝鲜花凸了一个造型,我又把贺卡填写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这么点东西不太好吧!于是,我从冰箱里拿了几个橘子,又倒了几杯水。我想起来: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没有味道的,会感到苦的'!于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几杯酸奶:“这样总行了吧!这两样都是甜的。”

学生重阳节日记3

  我今年才10岁,还是个四年级的小孩,老是很遥远的一件事,但是经过成长、工作后我会变成一为老人。

  假如我老了,头发白了,额头长满了皱纹,手脚也不利索了,但是我不会一直待在家里。有时我会去散散步,和老朋友们聊聊天,和老棋友们下下棋。到时间吃饭了,我的儿女、家里人都为我盛好饭在等着我,毕竟我是老人了,他们都很尊敬我。

  虽然我老了,手脚不太方便了,但是我还是坚持和老伴儿去旅游,我希望把没去过的地方都去一遍,看看长城,看看*,看看长江和黄河,把自己老年的生活交给悠悠闲闲的旅途中……

  希望我的`老年生活能像我想象的那样多姿多彩。

  今天是重阳节,我祝愿老人你们节日快乐,生活幸福!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2)

——最新重阳节日记 (菁华3篇)

最新重阳节日记1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在我们家乡,这是一个纪念先人的节日,大人们会在重阳节去扫墓,拜祭先人,祈求先人的祝福。另外重阳节也叫做老人节,我们晚辈要在重阳节那天给老人们送上祝福,表现我们对老人的尊敬和爱护之情。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最新重阳节日记2

  星期天是九九重阳节,又叫老年节。我们班家委会组织部分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去三圣乡的一座敬老院看望老人们。迎着朝霞,我们一路欢歌笑语,朝着美丽的花乡进发。

  敬老院坐落在风景优美、充满鸟语花香的红砂村,一进门,我们便望见许多老爷爷、老奶奶笑**地看着我们。领队跟院长商量了活动安排。小演出开始了,首先文婧代表大家祝老人们节日快乐,我们手捧重阳节诗歌声情并茂地朗诵起来,诵毕,热烈的掌声久久回响;接着,殷嘉伟拉起了小提琴,乐曲优美动听,大家都称赞不已。

  领队王孙懿铃的妈妈说我们男女生能不能来个集体节目,于是,女生们率先奉上《Alittlelove》,我们男生则深情款款地演唱了另一首歌《Wewillrockyou》。

  最后,男女生合唱《感恩的心》,有的老人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大家互相鼓掌,整个敬老院成为了欢乐的海洋。我们捧上事先准备的礼物送到老人们手里,他们一个劲地说:“谢谢!”

  院长为我们介绍一位100岁的慈祥老人,满头银发,大伙儿都争先恐后地跟她握手、合影留恋,她也不停地对我们说:“好好学*,天天向上!”……到了该离开的时间了,我们依依不舍地跟老人们一一道别。

  这次活动,给老人们带去了温暖和快乐,让我感觉特别的幸福和满足,我也深刻地认识到,对老人的.关爱决不仅限于每年的这一天,它充满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所以,让我们都行动起来,对身边的老人多一些理解、关爱和陪伴,让老人们不再孤单,让他(她)们都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

最新重阳节日记3

  我踏上了家乡的路。往日泥泞的小路。如今还十分亲切,路旁的景物依旧。只是觉得更添了一份愁绪。因为睹物思人,而物是人非。是的,重阳节,难免让人回想起过往的人,过往的事,过往的一切。更难免让人触景伤人,不经意间,我又想起了我那已故的、亲爱的外公。往日外公的欢声笑语,又在我脑海中浮现,让我对他的思念在秋风中更加强烈。

  几年前的一个重阳节。那时外公还在我们身边。他是一个很活泼很可爱的“老小孩”,因为他有一颗常青的心,又有宽广的胸怀。他的笑。是那么爽朗、清澈又慈祥,他的一切,都感染着身边的人。

  可生老病死—这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终究让外公从此成为过去,只给我们留下似枫叶般的回忆,徐徐的落下,沉甸甸地压在心头。那爽朗的笑容从此定格了。那一刻,我似乎长大了,明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明白何谓亲情,明白在世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一切。

  如今重阳节,我站在往日的小路上,**秋风,夹杂着思念,吹乱了我的思绪,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悲秋。又值重阳,我终于明白这“悲”从何而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此时此刻,我反复咀嚼着这句诗的韵味,尝到“少一人”中包含的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其中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往的追忆。我于这迷离的秋色中,试图寻找昨日一幕幕珍贵的画面,不知不觉,太阳已滑到了山间,像一只泛黄的大石榴。

  怀着感想,我踏上了归途……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3)

——五年级重阳节日记3篇

  20xx年 X月X日 晴

  今天是重阳节,早上我们学校进行了重阳节的专题广播,广播里介绍了重阳节的*俗,来历等等,有趣极了。

  一天的学*很快过去了。放学时,我在楼梯上看见了沈老师,心想,今天是个节日,那得有礼貌地祝福老师。于是,我连忙说:“沈老师,节日快乐!”我心里想沈老师一定会说“谢谢”。

  谁知道,沈老师奇怪地看着我。她怎么没像往常一样说谢谢呢?我有些纳闷。正在这时,沈老师笑呵呵地说:“我又不老,跟我说节日快乐干什么?”到底怎么回事呢?我感到非常不解。

  回到了家,我连忙把事情经过告诉了奶奶,问奶奶是怎么一回事。奶奶哈哈大笑,说:“重阳节也是老人节,难道沈老师老吗?”

  听到这里,我恍然大悟了。原本,我以为凡是遇到节日总要相互道“快乐”的'呀!却忘了今天是个特殊的节日,都怪我听广播不仔细,闹出个“张冠李戴”的大笑话。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今年的`重阳节,我是和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一起度过的。

  本周二,老师带五年级同学来到了南海子公园,我们看见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正面带微笑在那里等着我们。老师让我们排好队,说:“我要发给每个同学一枝鲜花和一张感恩卡,一会儿我们要把这些东西献给老年大学的爷爷奶奶,并祝他们节日快乐。”

  我们高兴地捧着鲜花和感恩卡,跑到爷爷奶奶面前,把两样礼物献给了他们,说:“祝爷爷奶奶节日快乐!”老人们连声说:“谢谢,谢谢!”有一位老人紧紧拥抱着为她献花的孩子,满脸幸福地说:“你们是小宝贝,我们是老宝贝啊……”

  一位同学献过花刚要离去,只听老人激动地说:“来,握握手,握握手!”于是,这位同学伸出娇嫩的小手,热情地跟老人粗糙的大手握在了一起。

  对于我来说,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因为它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老人也需要关心和爱护,我以后也要尊老,敬老,爱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每当想起这首诗,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是*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每逢重阳节,我们就有登高、插茱萸、饮菊花茶等*俗。

  天气转寒,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我们一家四口驱车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奶奶听说我们要回来,早早就去村口迎接我们。爷爷在家里做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等我们回来。一到家,我就飞出车门,迎面扑来阵阵清香。看,一树繁花,满院清香。奶奶的菊花也大放光彩,红的`、紫的、黄的,五彩缤纷,散发着香气像是和桂花争着展示自己的美。奶奶家的狗“花花”摇着尾巴热烈欢迎我们。

  天高云淡的下午,我们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我们手持鲜花,走进了敬老院,为老人献上鲜花,为老人献上温暖,看到老人们健康、快乐的生活,我们欣慰地笑了。

  在重阳节的敬老情中,我们感受到了人与人的关怀,当我们看见老人由衷的笑脸,我们感到非常开心。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4)

——重阳节日记9篇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不管爸爸妈妈工作有多忙,在这期间,他们总要带上我去杭州和爷爷奶奶团聚。

  那一年,重阳节正逢双休日,我们便全家出动去爬杭州的“五云山”。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步入林荫小道。我们边走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不知不觉走过了石径,展现在眼前的是高高的'山峰,我也担心起来:爷爷奶奶怎么能上去呢?“爷爷奶奶,你们不要上去了。”我劝说道。爷爷微笑着看了我们一眼,说:“有你们在,还愁上不去吗?上——”爷爷一声令下,我和妈妈搀扶着奶奶,后面爸爸扶着爷爷,向上登。途中,我们走走停停、停停歇歇,看过枝繁叶茂的参天古树,捧过清澈见底的溪水,我们终于登上了山颠。

  爸爸妈妈陪着爷爷奶奶在古色古香的寺庙内休息、聊天。我呢,却忙着捡起飘落的银杏叶,往兜里放,准备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

  回到家里,我顾不上休息,用银杏叶做了一枚书签,并在上面写着:祝爷爷奶奶重阳节快乐,健康长寿!我把书签送到爷爷奶奶的手中。他们念着祝福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天是重阳节,我为家人布置了一份惊喜。

  晚上放学,我急急忙忙的买了一枝花和一张贺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装饰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围围上了一层薄薄的蕾丝,又把那枝鲜花凸了一个造型,我又把贺卡填写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这么点东西不太好吧!于是,我从冰箱里拿了几个橘子,又倒了几杯水。我想起来: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没有味道的,会感到苦的!于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几杯酸奶:“这样总行了吧!这两样都是甜的'。”

  我想为大家做一个东西,我明天该做什么既省钱又环保的礼物好呢?大家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秋风乍起,今天是重阳佳节。诗人王维已经很久没和家人在一起了。中秋之夜,他的家人在家高高兴兴地吃月饼,而他只能在他乡思念亲人。

  诗人已经有一个节日是在他乡度过的,今天又是一个佳节,他就更加思念亲人了。这时,他的兄弟们都在向离家不远的一座高山上进发。他的`哥哥已经采了足够的茱萸,正准备给大家戴上。他忽然发现王维不在,而王维的那份也采好了。他忘了王维还远在他乡,心里想:“王维他今天会不会生病啊,现在天气变凉了,他能不能自己照顾自己啊……”

  而王维此时却佩戴茱萸去登高了。但他看见别人都是一家人在一起登高,又想起了故乡的兄弟们。兄弟们一定会看到别人一家人全部都来了,自家缺少了一个兄弟,兄弟们一定会思念他。王维又回到客栈,想起自己以前在家时和兄弟们登高的情景,他诗兴大发,作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他念完之后,心里便觉得好受了些。后来,这首诗也成了人们思念亲人的传世佳句。

  今天,是*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也是老人节,是一个尊老敬老的日子。女儿从昨天放学回来就对我说,明天是一个我非常期待的日子,我要为奶奶做一件事,我才突然感觉到重阳节在我们忙碌的日子中不知不觉来临了,没有女儿的`提醒,我竟然忘记了这个特别的日子。听了女儿的话,我非常高兴,因为这句话让我觉得孩子长大了。虽然只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在老师的教导下,她知道了什么是敬老,什么是爱。

  早上一起来,女儿就对我说,今天要为奶奶做什么呢?我为奶奶做一件小事吧,看到奶奶做饭洗菜,女儿就卷起她的小袖管,伸出小手和奶奶洗菜了,看到那绿油油的青菜在女儿的小手中越来越干净,越来越碧绿,我站在边上看着心里暖暖的,我觉得今天的中午饭肯定很香,今天的菜肯定很美味可口,因为那虽然是一盘简单的菜肴,但是其中酝酿着女儿对奶奶的爱和敬老爱老的那份浓浓的情感,今天真是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日子啊!我希望天下的儿女都能记住尊老爱幼这个美德,让我们永远和孩子保持一颗纯洁美好的心!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我国古代,六为阴数,九是阳数,因此,重九就叫“重阳”。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很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俗。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老人们一年一度的节目,每一位老人脸上都笑开了花,可开心啦!

  妈妈告诉我,她去四宜糕团店买重阳糕,还没到四宜,远远的就见在那边等着买重阳糕的人队伍排得像条长龙,把长桥那边堵得水泄不通,连警察都来维持秩序,看来记得这个重要节日的人还挺多的嘛!

  好不容易捱到了爸爸妈妈下班,他们带着我来到狼山外婆家。一进门,看到老爷、太太也在,原来外婆也把她的爸妈接过来一起过重阳节。妈妈连忙从包里拿出香喷喷的重阳糕送给老爷和太太说:”尝尝吧,味道还挺不错!“太太推辞说:”不用啦!我们已经吃过啦!“”啊!吃过啦?谁送给你的,别骗我啊!“妈妈半信半疑。太太笑着说:”是这样的,我们居委会给80岁以上的老人挨家挨户送来了重阳糕,还有油什么的一共有四样慰问品。有的居委会是给老人们直接送的钱,有的居委会请老人们出去吃饭,还有的居委会索性带着老人们游山玩水,现在的人真好啊!

  “是啊!现在*和社会是越来越关心和重视老年人了,老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充实啦!”我感叹道。

  “开饭啦!”外公喊了一声,大家便围坐在一起,感觉温馨极了!全家人吃着美味佳肴,当然也少不了糕点。大家都争着给老爷、太太、外公、外婆夹菜,互相谈论着趣事,屋内不时传来幸福甜蜜的笑声,就连窗外的月亮和星星仿佛是被我们家浓浓的亲情所感染,也显得格外明亮!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远在海安的爷爷和奶奶,心想:一到家我就打电话给他们,也祝他们节日快乐!健康长寿!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春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这个个性的日子里,我到敬老院看望那些为社会操劳大半辈子的老爷爷们,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他们谈心。我进入会议室,迎接我的是3位老爷爷,他们用快乐的笑容热烈欢迎我的到来。我为爷爷送上一首抗日的老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随后,我陪老爷爷看了很多精彩的节目。“该互动了”我急忙跑出去,为每个爷爷都送上精致个性的礼物,“爷爷,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满脸微笑地对我说:“谢谢”握着爷爷长满老茧的手,我的情绪万分激动。互动完毕,我们跑出去,站在爷爷后面,和他们一齐合了张影。

  我又为爷爷送上最美的祝福——感恩的心,我激情地演唱着,珍惜着和爷爷们在一齐的完美时光······

  我爱重阳节!温馨的一天!

  20xx年 九月初九 晴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红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红问:“妈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妈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红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妈妈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爸爸妈妈催着小红去写作业,爸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红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红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红相视一笑,小红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爸爸妈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今天是咱们的重阳节,也就是通常说的老人节,昨天婆婆说咱们今天中午吃火锅,所以今天我主动要求帮婆婆忙。别的菜我不会弄,但是四季豆这个简单的我是会的,完全可以帮上忙。

  中午咱家都准备好了,开始了。我要给锅里放菜啦。

  大家说我这个临时小厨师是不是很认真,很尽职呀?

  今天这个节日我们一家过的很愉快,希望每一年、每一天咱们都可以这么开心、幸福。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5)

——重阳节日记250字(精选十篇)

  一天,我太累了,写完作业,立刻就睡觉,却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我梦到我回到了唐朝,正好是重阳节的日子。重阳节的*俗有登高山、插茱萸、饮菊花酒、赏菊花。登山的路上,我看见路旁菊花的颜色可多了,有黄色、红色、淡黄、粉红、深紫……说也说不尽。

  有几个小朋友在插茱萸。重阳节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把一片片茱萸用筷子串起来,做成一个风车。

  我看着登山的人群,想起一首王维的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刚读完诗,我忽然醒了,是爸爸叫醒我的。原来,都七点多了,再不起来,就赶不到上学了。

  到了学校,我和同学们说了这个梦,同学们都说这个梦太有趣了!

  重阳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今天是重阳节,我为家人布置了一份惊喜。

  晚上放学,我急急忙忙的买了一枝花和一张贺卡,就快步走回家。到了家,我把花插到花瓶中,又把花瓶稍微的装饰了一下:在花瓶的周围围上了一层薄薄的蕾丝,又把那枝鲜花凸了一个造型,我又把贺卡填写完整,放在桌子上。

  我想:就这么点东西不太好吧!于是,我从冰箱里拿了几个橘子,又倒了几杯水。我想起来:水和橘子不能混在一起食用,橘子是甜的,而水是没有味道的,会感到苦的!于是,我把水放了回去,拿了几杯酸奶:“这样总行了吧!这两样都是甜的。”

  我想为大家做一个东西,我明天该做什么既省钱又环保的礼物好呢?大家能给我一个答案吗?

  重阳节快到了,老师让我们星期天帮助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一些孤寡老人做些事,我就开始行动了。

  星期天,我早早的起了床,我把作业做完后,便开始想:帮助谁做什么事呢?突然,妈妈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妈妈兴奋地说:“我们可以帮隔壁的爷爷、奶奶扫楼梯呀!”我立刻赞同了妈妈的说法。我拿起扫把开始扫楼梯,妈妈说:“扫楼梯的时候,人要站在上面往下扫。”我照着妈妈说的去做了,好不容易才把楼梯扫干净。妈妈拎过来一桶水,我问妈妈干什么?妈妈说:“扫完后要用水冲一下才干净。”于是,妈妈就把一桶水洒在楼梯上,看着那水从楼梯的第一阶滚到第二阶,从第二阶滚到第三阶……就像瀑布一样,漂亮极了。

  到了下午,楼梯上的水干了,我想隔壁的爷爷、奶奶看见了,心里一定很高兴,看着扫干净的楼梯,我的心里有一丝丝的甜意。

  农历九月初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快到了,这可是我敬爱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的节日!我今天可一定要好好表现一下!

  吃完晚饭后,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小剪刀,跑到爷爷身边说:“爷爷,今天我给您剪指甲好吗?”爷爷听了一愣,带着怀疑的神情说:“乖孙女,你也会剪指甲?”我说:“会!”话虽这么说,可心里却没有把握,毕竟我从来没有剪过指甲呀!不过我相信自己能行的。不是有句老话吗?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说干就干,我拉着爷爷的手,开始剪了。哇!爷爷的指甲可真硬呀!万事开头难,我花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剪了第一刀。我问爷爷痛不痛?爷爷说:“不痛不痛,这哪会痛啊!”爷爷满意地坐在沙发上说“这是在享我孙女的福啊!”我高兴地说:“这要谢谢重阳节呀!”

  重阳节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去南山爬山。

  我们买了点东西,就坐的士去南山了。一路上风景优美、空气清新,不一会就到了。来到了入口,我看到的景象不跟以前看到的一样,很陌生,所以,我就问爸爸:“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位置不跟以前一样呀?”爸爸回答说:“今天是重阳节呀。所以要走这里。”听完了之后,我才知道,今天是从这里上,从以前上山的地方下,之后又开始爬了。

  我们走到一条长长的路程,这里游人如织,真是热闹啊。我走了大约半个小时,才开始上山。一开始慢慢走,然后又快了起来,就像一只乌龟和一只兔子在爬山。我们爬了一个小时貌似到山顶,但我没有看到跟以前一样的山顶,又过去问爸爸,可他指着另一座山,就说:“还要到那一座山。”说完之后,我惊呆了,也只好慢慢爬了。最后终于爬上了我熟悉的山顶,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之后我们下山回家了。

  今天是九九重阳佳节,重阳佳节首先有登高的*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因此,我想:我今天一定要为爷爷做点力所能及的事。那应该做点什么呢?我左思右想,“对了,我可以帮爷爷按摩,还可以陪爷爷下棋。”我说做就做。爷爷回来了,我跑到爷爷面前说:“爷爷,我给你按摩。”爷爷说:“好的,看来孙子是长大了。”我开始按摩了,我轻轻的按,爷爷微微的笑了。我又和爷爷下棋,我和爷爷下的不分上下,最后,我快不行了。我笑着说:“爷爷真厉害。”下午,爷爷去外面逛了。我在家里玩,今天过的真高兴呀!

  家庭作业中一项是做养生卡给爷爷奶奶,我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我思考来思考去,最终还是用白纸和红色的笔来做,因为白对红的颜色很明显。我是怎么来做的呢?下面我就来说说吧!我下把白纸对折,然后画下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半圆形剪下来,然后我又拿出红色铅笔,在上面写上我想要对爷爷奶奶说的话。

  写好了贴在了冰箱上准备给爷爷奶奶一个惊喜,我刚刚贴好奶奶就走过来,一脸迷惑的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专门提醒你们按时吃药,锻炼身体的贴纸呀。”奶奶听了很高兴,表扬我是个懂事的孩子。

  这天是重阳节,又叫老人节。十月秋高气爽,就应是登山的好日子。但是,今年的重阳,一向飘着毛毛细雨,太阳公公很小气,也不露个脸笑一下。唐代大诗人王维写过一首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他独自一人重阳登高、思念远方家人的情感。听老师讲解这首诗的时候,我却暗暗想:我比他要幸运多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在我身边,每个人都爱着我。

  这天,家里来了很多客人。爷爷奶奶在厨房里忙忙碌碌,老爸在陪着客人聊天说笑,妈妈在菜园子里摘菜,我和小客人屋前屋后的玩捉迷藏家里真是热闹极了!我想:重阳节,爷爷奶奶去不去登山也没什么关系,下不下雨也不要紧,只要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在一齐,爷爷奶奶就很高兴。这就是我们的重阳节。

  听妈妈说,今天是九九重阳节,我们开开心心的来到了姥姥家,妈妈说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就像是我们小孩的儿童节一样,要求我为她们做一件事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她们光操心太辛苦了,我是小孩又没钱也没办法买礼物,捶背吧*时也可以做,我动脑筋想了想,*时我不听话的时候老惹她们生气,今天我就做个听话的孩子光逗她们开心,让她们过开心的一天。

  我给姥姥姥爷讲笑话猜脑筋急转弯、还教姥姥玩陀螺,最好玩的就是:我用矿泉水瓶子在口上扎了个洞装上水,捏着水在地上写字,然后让姥姥姥爷猜,猜对了有奖,可是她们每次都猜不出来,为什么呢,哈哈,因为我写的字乱糟糟的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字。

  到了晚上,我们要回自己的家了,姥姥姥爷说我是个乖孩子,还不舍得我走呢,其实,我也很开心,要是每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这让我想起了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阳节会勾起人们对家乡的思念。所以,许多诗歌中都流露出重阳节思乡的情感。重阳之日,家人团聚,王维却远离家乡独自一人,思念之情在诗歌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每年的重阳节期间,我都没有忘记学*。在学*关于节日的知识的同时,我学了国学,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人。“德比于上,欲比于下”,这些古人的至理名言,指导着我们如何处事,如何学*,如何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我想,祖国会因为有了我们而更加发展壮大。

  虽然这个小假期我没玩很多,但我还是很快乐,因为我学了很多的知识,也懂得了传统节日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我的收获真的很大。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6)

——重阳节日记300字 重阳敬老合集五篇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是让大家都能尊重老人,给老人温暖和帮助!

  今年的重阳节,我一定要帮长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长辈休息一下。

  早上起来,我帮妈妈洗碗。妈妈每天都要起早为我们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为此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妈妈,感谢你!这次让我来帮你洗碗吧,您的女儿已长大!

  中午我帮奶奶做饭,奶奶每天为忙忙碌碌,她的鬓角已有白发,她的身躯已不再矫健,奶奶啊,请您歇一歇,今天我要为您做顿饭,让劳累许久的您享受一下!

  晚上我帮爷爷浇浇花、喂喂鸟。走进我家,到处都是花儿的芬芳和鸟儿悦耳的歌声,这些都是爷爷的功劳。今天我来帮您做这些事,让您在这个鸟语花香的家里好好歇一歇!

  爱老尊老,从我做起!

  一束鲜花,一块重阳糕,一句祝贺语……这些都是重阳节必备的东西。然而今天在我家中,没有鲜花,没有重阳糕,却依然回荡着亲情的暖意。

  今年的重阳节不知不觉已经来临了。那天我来到学校,同桌对我说:“今天是重阳节哎……”我这才发现,重阳节已经到了。回到家里,我第一眼就看见了正在炒菜的奶奶。我想去向她祝贺,可是 话还没说出口就收了回去。我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紧张。终于等到了吃饭的时候,奶奶在端菜,我鼓起勇气,终于说出了那句早已练了数百编的话:

  “奶奶……”不知怎么的,我突然变得吃口起来。

  “怎么了”奶奶问。

  “今……今天是重阳节,祝您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

  “谢谢。”奶奶说。

  虽然只有三言两语,但仍然充满了亲情。奶奶的语气虽然很*静。但我能看出她其实很高兴。吃饭的时候,奶奶的话很多,还一个劲儿地叫我吃菜。我也特别兴奋,或许是亲情的温馨吧。

  晚饭后,我回房做作业。我记得奶奶和爸爸在外面窃窃私语,还不时传来爽朗的笑声。我好像隐约听到奶奶说:“这孩子真的长大了……”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它有两个名字,一个是登高节,登高顾名思义就是爬高,在这一天人们都会去爬山,希望能够消灾避难。

  还有一个就是老人节,人们会在这一天去看望老人。

  在这一天我的妈妈带我去登高了,还带我去了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们。在敬老院里我看到里面的老人每个人都收到了礼物,他们的脸上都挂着满意的笑容。然后我就问妈妈:“妈妈,这些爷爷奶奶们好开心呀,他们每个人的手里都有一样礼物,是不是今天都要送礼物吗?”

  妈妈听了我的疑问,微笑着说:“有个成语叫做敬老爱幼,因此现在的人们都会以老人为中心。不同地方的人们在这一天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庆祝。我们可以带老人出去游玩,可以带他们看月赏花,可以给他们做礼物,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其实最好的方式就是有空就去陪陪他们。”

  听了妈妈的讲解,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好多。我知道我们应该要尊老、敬老、爱老,要多多的陪陪自己家里的爷爷奶奶。

  这一天我很开心。

  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先买了蛋糕。蛋糕店的叔叔做蛋糕的时候可有趣了,他先是把蛋糕上下切成两半,然后再切的地方涂一层奶油,再在涂奶油的地方放一颗果冻,之后他双把蛋糕粘起来,然后他把蛋糕都涂上奶油,之后……,买好蛋糕后,我们去买水果,水果是被捆成篮子形状的,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一个水果篮提到车的后背箱,之后我们到江边太祖母家祝贺,然后妈妈让我说一句祝贺的话,我会背之后,我头疼紧张,心跳加速,到那的时候我大胆的说出了那句话。我说:“祝老太婆重阳节快乐,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后来我们到了两个太祖母家也说了那名话,我们到最后一个太祖母家的时候我们在那吃了饭,回去的时候,我们还把一盆开了一朵小花的植物抱回了家,我觉得今天是我最大胆的一天。

  重阳节,还是第一个法定的老年节,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外婆一起去山上玩。爸爸居然走错路了。本来想去小五台山,爸爸居然开到子午峪了。我们只好将错就错去子午峪了。我们到了山上,发现山上的人都快“人满为患”了。

  我们在山上看见了很多花。有紫色的,这些紫色的花有花瓣又细又多的,有像一把细细的小针的,还有像紫罗兰的;黄色的只有一些野菊花;我还幸运地发现了一朵紫红色的小花呢,这朵小花花瓣是锯齿形的,花瓣中间的颜色稍微浅一些,很好看。

  我们还看到了很多蝴蝶。有乳黄色带一个黑点的,有我见过的褐色带斑点的,还有黄色带十几个黑色斑点的。

  山上满山遍野都是绿色的树和草,还有很多结满了橙色柿子的柿子树。

  这次登山活动很有趣,我希望以后还能去爬山。


写重阳节日记3篇(扩展7)

——重阳节日记400字-日记通用五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王维重阳节时写的。今年重阳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吃完午饭,我就和爸爸去爬蒙顶山。

  蒙顶山海拔约600米,从山脚下往上看,啊!山这么高,能爬得上去吗?爸爸说:“能爬多少就爬多少。”我没走几步,一股桂花的香味就迎面扑来。树上的叶子有的颜色还是那样翠绿,有的早就肯求秋妈妈把它们涂得金灿灿的。路两旁的小野果一串串的,像许多好朋友聚集在一起开会。板栗一粒粒掉在地上,许多游人都在树下的草丛中寻找。

  走到半山腰,我的脚像抽筋一样,走不动了。爸爸说:“不如歇会儿吧!”我连连叫好,真有点不想再爬了。我们吃了一些野果子,准备再出发,我又望了望山顶,说:“上面还是浓雾漫天啊!”

  走到亭子,秋风送爽!一阵阵秋风吹来,把我的'疲惫吹到了九霄云外。

  因为我们的不懈努力,我们终于有了成果——我们爬上了山顶。我站在山顶俯视下面,房子跟蚂蚁一般大小。丰收的田野像是金色的海洋,一阵微风吹来,我仿佛听到了稻穗子正在沙沙的歌唱。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鄞劳的人们画出了一幅丰收的画。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朝诗人王维,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对亲人的加倍思念。我也因此知道了传统的重阳节,其实就是老人节。

  古人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第一就要做到“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那天,奶奶还是照旧骑着那辆破三轮车,放学接我回家,日复一日,风雨无阻,我望着奶奶满头银发,两只眼睛陷进了眼窝,眼角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到家,我放下书包,准备用行动来表现一下,我拉着奶奶皱巴巴的手,让她坐在椅子上,亲切地说:“奶奶,您别动,让我给您捶捶背吧,您太累了!”奶奶连声说不用,有你这份心就够了。于是,我又急中生智地想到给奶奶泡杯茶喝,当我端着一杯热腾腾的茶放到奶奶面前时,奶奶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脸。

  作为一个21世纪的小学生,我们要继承传统的中国文化,敬重老人,关心老人,不嫌弃老人,把这个优良传统美德传遍神州大地。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重阳节里,我们应该给老人送上一句祝福,递上一张贺卡。在那个重阳节里,我做了这样一件事。

  重阳节到了,我寻思着要给爷爷奶奶送什么礼物。一边的小王启发我:“重阳糕怎么样?”我想了想,装出生气的样子:“拜托,我爷爷奶奶又不在上海,寄过去不发霉才怪呢!”突然,一个念头清晰地从我脑海中闪过:有了!

  我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柜地找出了两张精美的信纸和一只小鱼暖手袋。我记得奶奶曾说过,她一到冬天就怕冷,手脚冰凉,要是我给了奶奶一只暖手袋,奶奶的手脚就不会冷了。

  接着,我摊开精美的信纸,在上面写满了我的祝福和一直想对爷爷奶奶说的话。我的真心,装满了两张薄薄的信纸。我署上自己的名字,把信装进了信封,我要把我的思念和敬爱,送向远方的爷爷奶奶的家……

  小鱼暖手袋被我用一个装礼品的盒子包了起来,又在盒子四周围上了金丝带。傍晚,在爸爸的帮助下,我把礼物和信寄了出去,也把我的牵挂寄了出去。我坚信爷爷奶奶收到我的礼物,必然是开心与激动的……

  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俗。住在江南*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九九重阳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后人广泛流传,现在在中国几乎是全部人家都会庆祝重阳节,登高、探亲、赏菊,是一种民俗的享受。

  希望这种传统的节日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这收获的黄金季节里,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后天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了。此时,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外婆开心、快乐。

  外婆就住在我们家,因为我从小是在外婆身边长大的,所以外婆是我最亲最亲的人,我就想早点给外婆尽孝。这不,机会来了。吃过晚饭,爸爸和妈妈出去散步去了。我就赶紧放了一盆温水,端到沙发旁边,然后又去把外婆扶出来,让她坐在沙发上。我把外婆的袜子脱掉,放在凳子上。自己用手试了试水温,才把外婆的脚放进去。我又顺便问外婆:“外婆,水温还行吗?”外婆笑着说:嗯,很好。棋棋长大了呀!知道孝顺我了!“我听了外婆的话,心里美滋滋的。

  脚洗完了,我用擦脚巾给外婆擦了擦脚。把外婆的脚放在高度适中的凳子上,让外婆坐下,开始小心翼翼的给外婆修脚指甲,外婆一眼不眨的看着我,嘴里不停的嘟哝着:郑棋长大了,郑棋长大了……听着外婆的嘟哝,自己也立刻觉得自己已是个大人,也更应该好好伺候我可亲的外婆。修完脚后,我又站到外婆身后,给外婆捏肩、捶背,边捏边问:外婆,我的手劲行么?外婆高兴的合不拢嘴:嗯!行!好好好!

  看着外婆笑了,我也笑了。我祝愿我的外婆开心、健康、寿比南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