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

首页 / 日记 / | 2022-09-28 00:00:00 日记,数学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啦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

  有一次,奶奶带着我去文具店买文具。我要一枝黑笔,两枝红笔,三枝蓝笔和三块橡皮分别要:1.5元;3元;4.5元和3元。一共要12元,可不知怎么,销售员居然说要25元,我马上速算起来,才慌然大悟,要不然这13元钱就离我们而去。

  在回家的路上,奶奶在一个劲儿不停得在夸我聪明,说学*就是要这样不断地学以致用。我以后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多多运用到生活中来。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2

  5月6日 星期四 晴

  开学已经3周了,我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经过这3周的学*,我明白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白了图上:实际=比例尺;明白了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比例;

  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了比例的资料,我觉的很搞笑。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3

  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4

  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购物。

  到了超市,妈妈允许我去挑选两样我喜欢的玩具,哇!架子上的玩具琳琅满目,我都好喜欢呀!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我自己最喜欢的两样玩具:一辆*和一个变形金刚,一辆*的价钱是42元,一个变形金刚的价钱是51元,妈妈给我了100元钱,然后,我拿给售货员阿姨,阿姨问我应该找多少元?我想了一下,说:“100减42减51等于7元”。阿姨夸我真聪明!妈妈在一旁开心的笑了!

  我高兴地拿着心爱的玩具回家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5

  妈妈带我去承德旅游,承德是一个山区。在我们去景点的路上,要经过很多隧道。妈妈问我:“你能计算出隧道的长度么?”我想了想说:“只要知道汽车的速度和经过隧道的时间就可以求出隧道的长度了,也就是:路程=速度×时间”。说完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盼着赶紧到下一个隧道吧,这样我就可以试试我的办法了。走着走着,天突然暗下来了,“进入隧道了”,我在心里开始默默地数了180下,也就是大约180秒,3分钟,天就放晴了,“出隧道了”,这时,我问了问司机师傅,汽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也就是每分钟走75000米÷60=1250米,那么隧道的长度就是:3分钟×1250米/分钟=3750米真长呀。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

  开学第一单元我们就要学*测量,通过预*第一单元,我知道了千米、毫米、分米、吨等计量单位,1000米=1千米,1吨=1000千克。爸爸问我:“那么,1千米又等于多少厘米呢?”我说:“1千米等于1000米,把1000米乘以100不就行了,也就等于100000厘米。”

  爸爸说:“不错!”这时妈妈告诉我:“只要掌握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计算规律,再大的数字也难不倒你哦!”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阅读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1)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9篇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1

  5月6日 星期四 晴

  开学已经3周了,咱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经过这3周的学*,我明白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白了图上:实际=比例尺;明白了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比例;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了比例的资料,我觉的很搞笑。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2

  10月18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来到了香港的科学馆。我看到了有很多的电脑,还有哈哈镜……我回头一看,看见有很多很多的纪念品,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在这里买了两个指南针,一个是圆形8元钱,另一个是球形的也是8元钱,我一共带了45钱,花了16元钱,还剩下45—16=29元钱。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我有了这两个指南针,以后就可以分出方向了。

  老师评语:字体端正!条理清晰!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3

  国庆假期中,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4

  妈妈带我去承德旅游,承德是一个山区。在我们去景点的路上,要经过很多隧道。妈妈问我:“你能计算出隧道的长度么?”我想了想说:“只要知道汽车的速度和经过隧道的时间就可以求出隧道的长度了,也就是:路程=速度×时间”。说完我就在心里默默地盼着赶紧到下一个隧道吧,这样我就可以试试我的办法了。走着走着,天突然暗下来了,“进入隧道了”,我在心里开始默默地数了180下,也就是大约180秒,3分钟,天就放晴了,“出隧道了”,这时,我问了问司机师傅,汽车的速度是75千米/时,也就是每分钟走75000米÷60=1250米,那么隧道的长度就是:3分钟×1250米/分钟=3750米真长呀。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5

  今天中午,我去餐馆买了一份盒饭,并特意要了几双一次性筷子准备做实验。

  一回到家,想到可以做实验了,心情真有点激动,但又夹杂着几丝恐慌,我可不想让第一个方案刚一出炉就遭到淘汰。为了验证实验方案是否正确,我专门测量了筷子的长度(20厘米)、厚度(0.35厘米)和两端的宽度(分别为1.6厘米、0.8厘米)。由于一次性筷子*似于梯形体,我便利用梯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来计算筷子的体积,由计算结果可知,一次性筷子体积大约为8。4立方厘米。如果实验测得的结果和我所计算的结果*似的话,那么就说明我的实验是成功的,否则,我就得另想办法。刚准备动手实验,一看实验用具还不够,所以只好等到明天了。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

  今天我在画画,妈妈走过来问我在干什么呀?我说:“我在画画。”妈妈说:“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数学游戏吧?”“好啊!”我说:“该怎么玩呢?”妈妈拿起蜡笔说:“我给你摆4行蜡笔,每行蜡笔有6个。”我说:“该怎么算呢?”我仔细地想了想,想出答案了。我对妈妈说:“算式是4乘6等于24。”

  妈妈笑了笑说:“你算对了,而且算的又对又好。”接着我又摆了4行蜡笔,每行蜡笔有6个,可是第三行有4个蜡笔,我仔细的算了这道题,算出了答案,这道题有2个算式,第一个算式是乘加,算式是3乘6加4等于22,第二个算式是乘减,算式是4乘6减2等于22。我表现的不错吧!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7

  过去我们求一共的时候是用加法,现在呢?如果加数相同我们就用乘法啦!我家放鸡蛋的盘子上有5横,每横6个,五六三十,5×6=30(个)或6×5=30(个)。这就算出了一盘鸡蛋有30个。大舅给我买的果汁,一箱有3行,每行4盒,三四十二,3×4=12(盒)或4×3=12(盒),那一箱是12盒。

  我家安补脑液的盒里有3格,第一格和第三格是3支,第二格是4支,算式是3×2+4=10(支),那么一盒是10支。生活中运用乘法的地方还有很多,像妈妈买菜、交水电费呀,都能用上乘法。学会了乘法真方便呀!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8

  今天晚饭后,妈妈提议我们一起去买水果。

  到了水果店,我们先挑了两斤山竹、一串香蕉、三个白瓜、还有4个火龙果。其中香蕉和白瓜的钱是我去付的,我拿出20块钱,香蕉3块5毛钱,白瓜10块钱,售货员阿姨找了我20-10-3.5=6.5,所以我是手上还剩6块5毛钱,山竹和火龙果的钱是妈妈付的,山竹30块,火龙果10块,30+10=40所以妈妈总共付了40块。

  而我们今天买水果总共用了13.5+40=53.5也就是53块5毛哦!

  我是不是算得又快又准呢!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9

  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2)

——六年级数学日记12篇

  星期六,妈妈交给小明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

  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小明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与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

  小明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小明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

  想到这里,小明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

  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小明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

  今天,我在家里没事干,老爸就给我出了一道题,让我做做。题目是:在一个笼子里,关着鸡和兔子若干只,他们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

  出完后我就思考起来,思考了好久也没想出来,于是我用了假设法解答:假设这35头都是鸡,因为鸡有两只脚,所以是35×2=70(只)。再算算比总只数少算了几只,那就是:94—70=24(只)。这时就算出了它的“大差”,然后再算鸡和兔子腿数的差:4—2=2(只)。这时就算出了它的“小差”。再用“大差”除以“小差”:24÷2=12(个)。因为把所有的头都设成了鸡,所以结果就得兔子的只数。再用总头数35减去12(兔子的只数)就等于23(鸡的只数)。

  所以,答:鸡有23个,兔有12个。

  爸爸看我算的既正确又快,便决定再给我出一道题。题目是:王丽有20张5元和2元的人民币,一共是82元。问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虽然我*时做题顶呱呱的快,但现在却被难住了,我费了半天的脑筋也没想出来,这5元和2元又不是鸡和兔子,又没腿又没什么的,怎么算啊?······

  哎?正想到这儿,我突然产生了灵感。这5元多,不就相当于那“兔子的腿”吗?这2元少,不就相当于“鸡的腿”吗?这20张不就相当于那“总头数”,82元不就相当于那“脚的总只数”吗?

  于是,我就按照我的思路做了起来:先把这20张都看作5元,就是20×5=100(元)。再用100—82=18(元),这是看多了的,也就是“大差”。再用5—2=3(元),这是它们的“小差”。最后用“大差”除以“小差”,18÷3=6(张),因为之前设的是5元的,所以这个结果就是2元的。再用20张减去6张就是5元的张数了(14张)。

  最后答:5元的人民币有14张,2元的人民币有6张。

  通过对这两道题的检测,我学会了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并且掌握其中的技巧,遇题时要善于动脑,去理解它的意思,而不是胡乱盲目的做,这样才能做好题。

  其实算数学题,只要把所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找对了方法,这样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处处都能发现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只有你去发现、亲身实践,才能更深入的了解它。我们要学会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乐趣,走进数学,了解数学,在遇到难题时要及时的解答,这样我们才能学好数学!

  今天晚上,爸爸神秘地对我说:“小茵,我会‘摩法’,你信不信?”我迫不及待地问;“什么?你会摩法?是什么摩法?”“摩法是这样:你打开一本书,我能借魔力,说出哪边是偶数页,哪边是奇数页。”爸爸神气地说。哼,我才不信呢,我要求爸爸当场示范一下摩法。

  我拿起一本书,快速地翻着书,当爸爸叫了一声“停”,我就停下翻书。爸爸语气略带神气地说;“左边是偶数页,右边是奇数页。我计算了一下,嘿,神了!爸爸猜对了耶。我不服气,又试了一遍,结果还是那样。我不解地问爸爸:“爸爸,你是怎么猜对?难道你真的有摩法?”爸爸微笑着回答我;“不,我并没有魔法。我是按照‘书的左边是偶数页,书的右边是奇数页’这一规则猜对的”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今天,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又学到了一个数学规则。数学真有趣!

  教师点评:在这篇文章中,小作者以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一个数学规则:书的左边是偶数页,书的右边是奇数页。文章篇幅虽不长,语言却很生动,让人眼前一亮。脉络清晰,结尾抒发感情真挚、自然。

  数学不是靠死记硬背的,而是要靠理解。

  在学*了十二册形体应用题时,许多同学现在对应用题结果除不尽的最后保留到整数怎么保留?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或是四舍五入法,常束手无策。据我分析理解:通常是在做水桶时要用多少铁皮,这样就要用到进一法。因为做东西时,一定要把余下的一点都算进去,就是说3.01*方米,也要把0.01往上进,保留4*方米,不然铁皮不够就做不好了,做出来的是次品,还不如不做。

  去尾法顾名思义就是把余下的都去掉。比如说一个水桶能装2.9升的水,这样就要保留2升,如果保留3升的话,水就会满出来。如果装的是油的话,还会弄得满地都是,要清理卫生就很麻烦了,而且又浪费。

  六年级数学日记数学不是死记硬背的:再比如有一堆沙子,结果要保留整数,那就用四舍五入法,如果一堆沙子重9.4吨的话,那样就得保留9吨;如果说一堆沙子重9.9吨,最后就要保留到10吨。所以用四舍五入法才会显得更加精确些。

  当然在我们*时生活中保留整数也有如:一般在买东西时,都会用到分,可是现在人们又没有一分钱、二分钱,卖东西的人只好用四舍五入法。四舍五入就是尾数1到4去掉,5到9向前进1,比方说一斤青菜要5角4分,这样一斤青菜就只能卖5角钱,因为是4分,所以要舍去;如果一斤青菜卖5角5分的话,那么一斤青菜就能卖6角钱,因为是5分,所以要进1。

  这样一来,同学们就不会为保留这两个字发愁了。

  生活中的数学很多,这不我也发现了一个,寒假到了,寒假作业依次发了下来,我一天改写写多少呢?我想一天语、数大本写两页英语写四页,因为语数大本都是37页所以37/2=18.5(天)约是19天写完,而英语有61页61/4=15.25(天)约是16天,过了几天爸爸觉得速度太慢了,所以便改成语、数一天写三页37/3=12.333(天)约是13天写完,这样就可省下更多的时间去预*,又过了几天,我学的很好,爸爸带我送我去吃德克士,我们要脆皮炸鸡我们有打折卡打两折,我们买了两个9/2*2=9(元),超级鸡腿堡、夏威夷菠萝鸡腿堡、鲜橙汁、百事可乐、13*2+7+7.5+9=49.5(元)

  生活中的数学多的数不胜数,等待你我去发现!

  今天早上,妈妈提出去紫荆山公园,我非常高兴,一蹦三尺高,恨不得变成超人,拉着妈妈一起飞到紫荆山公园!

  爸爸把我们送到紫荆山公园,但不肯让我没问你下车,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答对问题才能下车,”爸爸得意洋洋的对我们说:“假设从家到紫荆山公园有100公里,坐出租车6元起步价,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红绿灯的时间最少5分钟,一分钟1.25元,问从家到这里至少花多少钱?我眼珠一转,灵机一动。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约等于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伤,只好无奈的.让我们下车。

  刚一进门,就令我大吃一惊,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开会那样,一个人大喊,免费答数学题赢大奖,从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听是数学题,就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妈妈一个一个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这答案决对有窍门,我又绞尽脑汁的想,终于克服了这道题。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49995000

  我立刻说出答案和我的想法,他激动地说:“这位小朋友答对了!”大家又羡慕的眼光开着我,妈妈说:“真棒杨劲松”

  生活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观察就能发现!

  小学的时候,数学日记就是写这一天在生活中遇到了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答的实际问题,嗯,大多数都是胡编乱造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要运用到数学,比如,上街买东西时,我们要算钱,这是最现实的,再比如,当我们做操排队的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全班人数进行合理的分队排列,所以,生活处处有数学!

  今天,在楼下看见一个圆形的花坛,里面种了许多色彩鲜艳的花朵,有的全部绽放,好似一个灿烂的笑脸,有的半开,好似一个羞涩的小姑娘,有的含苞待放,好似一把未撑开的雨伞。

  花坛里的花有三种,玉兰,玫瑰,牡丹,杜鹃,一共有400朵,浇花的伯伯说,玉兰占全部花朵的1/4,玫瑰占除去玉兰后的花朵总数的1/3,牡丹占除去玉兰和玫瑰后的花朵总数的1/2,最后的就是杜鹃,所以,我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玉兰:400*1/4=100(朵)】

  玫瑰:(400—100)*1/3=100(朵)

  牡丹:(400—100*2)*1/2=100(朵)

  杜鹃:400—100*3=100(朵)

  从中我发现,虽然每一个答案都一样,但是表达的方法不同,单位一的量也就有了不同,表达每种花的分数也就不同了。

  伯伯还说,这个花坛的半径是5m,因此,我又对花坛的占地面积进行了一次运算,得:

  S圆=πr2

  =3.14*52(这里的2表示*方,嗯,你应该懂的)

  =3.14*25

  =78.5(m2)

  今天,我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是非常频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3)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推荐】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

  时间如快马般匆匆,一天又过去了,我们一定有不少所感触的事情吧,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日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以前,我总以为“倒数”,就是把这个数倒过来,例如:“6”的倒数是“9”。后来,通过学*了倒数,我才知道原来倒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为1,那么这两个数就互为倒数”。

  如果要求出3的倒数,就可以用这个方法,1÷3=1/3,所以3的倒数是1/3。

  那么,我就有疑问了,“0。4”的倒数又是什么呢?是“4”吗?后来,我尝试求4的倒数,根据以上方法,4的倒数应该是1/4,即是0。25。哦,我恍然大悟,那就应该把0。4化成分数2/5,所以就有了1÷2/5=5/2,0。4的倒数是5/2。

  这样,我又觉得奇怪了,“1”的'倒数又是多少呢?那“0”的倒数呢?我借助倒数的概念,试图去求1÷1=1,所以1的倒数就是它的本身。可是0不可以作除数,那么0的倒数是。哦,0是没有倒数的。

  原来学*“倒数”,靠的不是死记硬背,只要用心去“玩”,就可以转到数学的小宇宙,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9个大字:店内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妈妈叫我了一声,我跟着妈妈走进了商店。妈妈精心挑选了很多商品,叫我去结帐。可能是因为我想问题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没听到妈妈说话,妈妈又说了一遍,我才勉强答应了一声:“马上。”可心里还想着那个问题。结帐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共计100.00元。啊!可真凑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营业员阿姨。当我正准备走时,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吗?明明正好呀?怎么还找钱呢?我脑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连串问题,但马上又想到了门上的9个大字,我接过了钱,问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吗?”“可以这么说吧,小朋友你真聪明。”阿姨笑着说。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什么知识呢?”妈妈好奇地问。“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数学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其实数学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数学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过年了,这家家户户当然少不了一位辞旧迎新的使者——鞭炮。传说这鞭炮的响声能驱走灾难,给人们带来福气。这不,大年三十这天,我就和爸爸一起去买鞭炮。到了卖炮的地方,爸爸买了两挂,一共是四十元,因为没有零钱,就给他了一张100元的。共要找60元。可他找钱的时候找了2张10元的,6张5元的,3张2元的`和2张1元的。我在脑子里想了一下,一共是58元呀!我拿着钱去找他,他只好又找2元钱。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日常生活中要细心,否则就有可能被蒙骗。还有,学好数学很重要!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4)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实用的六年级数学日记9篇

  一天即将完结,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5月6日 星期四 晴

  开学已经3周了,咱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经过这3周的学*,我明白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白了图上:实际=比例尺;明白了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比例;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了比例的资料,我觉的很搞笑。

  今日,我突然心血来潮对小区感兴趣,有四个问题困扰着我。小区有多大?一栋楼有多少户?总共有多少户?除楼以外占地多少?

  为了解决问题,我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发现小区南北长200米,东西宽80米,200*80=16000(米)这样一算,小区占地面积就解决了,大约是16000*方米。第二个问题每栋楼的户数,就拿我家住的'6号楼来说吧!楼高25层,两个单元,两户一个单元,户数是25*2*2=100(户)。7号楼和6号楼一样也是100户,4、5号楼是17层的,每栋楼应有17*2*2=64户;1、2、3号楼是小区最矮的楼了,每栋楼仅有11*2*2=44户。第三个问题把刚才算的数加起来就行了;100+100+64+64+44+44+44=460(户)。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小区绿化、停车场、健身器材、道路一样不少,小区绿化高达30%,*均楼间距40米,银杏树20颗,梧桐树15颗——小区中间还有一个鱼池,每一天都有鱼儿在里面游动,能够让人放松身心。说了那么多,回到正题上来,我计算过了,*均每栋楼占地570米,七栋楼加起来570*7=3990(*方米)。除楼以外面积应是16000-3990=12010(*方米)。

  数学真是太奇妙了,还有许多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发现。

  一个世纪有100年;一年有365—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28—31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一秒有100毫秒。现在的时间是:21世纪20xx年3月21日13时25分30秒49毫秒。这个时间我能记录下来,可是我不能让它停下来不动。

  这个星期四,发生了一件令我兴奋不已的大好事儿。

  在星期四这天的一节课的下课时间里,我正坐在我的座位上,数学老师把我、刘逸恒和何弈叫来,对我们说:“下午放学后在你们班进行华杯赛校选拔赛,你们三个是你们班上学期四次单元测验总分的前三名,其他两个班也会有三名代表来参加选拔,然后在你们九人中选出三人去参加华杯赛。”我听了又激动又紧张,既为有这个机会而感到高兴,又为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感到紧张。

  这一天,我是在又兴奋又紧张的矛盾心情中度过的。

  很快就放学了,我们在教室里等待着数学老师和其他班的同学。

  数学老师来了,其他班的同学陆陆续续地都来了,数学老师对我们说:“一共做两道题,测试时间为30分钟,谁做得又快又好,就可以获得参加华杯赛的机会。”末了,她又说:“如果你们能在华杯赛上获得名次,许多中学都会招你们的.。”说完,老师开始发卷子。

  我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看题目、做题目。第一道题比较简单,我用解方程的思路来解这道题,很快就做好了,我不禁有点沾沾自喜。可接下来的那道题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不断变化的量晃得我眼花。我在纸上算了一遍又一遍,却仍未解出来。我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我盯着题目,一边看一边努力地思考,终于明白了。我列了方程,用交叉相乘的方法解好了题目。检查后,我把卷子交给老师,开始做作业。很快,30分钟过去了,全部同学都把卷子交上去后,老师马上批改,并立即宣布选拔结果:“刘静文全对……”听到这,我的心狂跳不已,心情激动得无法用语言描述。

  这次,去参加华杯赛的有我、二班的巫校涛和一班的吴岳威。

  我们三人留下,听老师讲完比赛时间和地点,我们各自打道回府。

  不久,我就要代表学校参加华杯赛了,能不能进入决赛和总决赛呢?前面一片迷茫。

  前几天,我和妈妈去商店买东西。

  刚进门,我们就看见9个大字:店内所有商品打8折。我不知道打8折是什么意思,正纳闷的时候,妈妈叫我了一声,我跟着妈妈走进了商店。妈妈精心挑选了很多商品,叫我去结帐。可能是因为我想问题想得太入迷了吧,竟然没听到妈妈说话,妈妈又说了一遍,我才勉强答应了一声:“马上。”可心里还想着那个问题。结帐时,我看到屏幕上显示共计100.00元。啊!可真凑巧。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屏幕,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小心翼翼地递给了我,我又把它小心翼翼地递给了营业员阿姨。当我正准备走时,阿姨叫住了我:“小朋友,找你20元。”不是一共100元吗?明明正好呀?怎么还找钱呢?我脑子里不停地冒出了一连串问题,但马上又想到了门上的9个大字,我接过了钱,问阿姨:“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吗?”“可以这么说吧,小朋友你真聪明。”阿姨笑着说。

  回家后,我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学到了一个新知识。”“什么知识呢?”妈妈好奇地问。“打8折就是把100元变成80元。”“哈哈哈,哈哈哈。”妈妈笑了,我也笑了。生活中的.数学竟是如此的丰富多彩。

  其实数学和我们每天的生活密不可分,学数学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学*难道不是一种快乐吗?

  对于这次作文,我承认存在点儿侥幸心理。虽然只扣了8分,但我觉得应该按扣20分来约束自己。这次考试我就只得了76.5分,这是一次惨痛的教训,它将会成为我永久的清醒药,提醒我要认真审题,认真选材,认真写作。经过深刻地反思,我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1、审题不仔细,作文题目几个大字,“学*艺术的过程”,而我却偏偏这个时候昏了脑,写成体育活动,以至于文章全部跑题,写得再好有什么用,不在刀刃上。

  2、不会利用,在本学期里,我也写过很多关于艺术的好文章,到考试时,完全可以加以利用,稍加改动,写上去。但考试时,脑袋里毫无头绪,这充分说明了我考前的准备是多么不认真,更讽刺的是,期末考试结束后,发现我写的关于艺术的作文发表在青少年报上,这无疑给了我一个当头棒。

  3、考前浮躁,这直接间接地影响我考试时的心态,以及对作文的自信心爆棚,骄傲使人落后。

  这学期的`作文呈现一个下坡状态,刚开学,第一篇作文就被当成范文朗读,之后慢慢出现句子啰嗦,总进入不到重点的问题,最后期末考试跑题,这是个严重的问题,如果高考时跑题,六年的苦读就全都白费了。

  所以,寒假里,我不能光读作文,还要研究作文,学*作者从哪方面选材,怎样选好材,自己也可以借鉴,这是我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今天,我仔细看了看我家的电话机,上面有1、2、3、4、5、6、7、8、9、0和*、#这些数字和符号,我发现这些数字通过不同的`排列组成了很多电话号码。我家的是63732156,我爸爸的电话号码138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六年级上册3578,数字的用处可真多!

  【摘要】根据广大考生的需求,数学网小学频道现整理了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欢迎大家进行!.

  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

  同学们,在你们的数学学*中是否和我一样,有一些不经意的发现?现在我就来介绍我的几个发现。

  如果要你算一个多位数乘5,你是不是准备列竖式?我却可以口算,因为我发现一个小诀窍。想知道吗?让我来告诉你:算485325的积,先找到这个数485320,再把它除以2,你会口算吗?242660这就是485325的积了。知道为什么吗?我把原来的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2倍,是不是相当于扩大5倍呀?你掌握这个小窍门了吗?

  同样的发现我还有:一个数乘1.5只要用它本身加上它的一半就可以了。(想想为什么?)一个数乘15呢?用刚才的方法再加一步你已经想到了吧,再扩大10倍就好了!

  我还发现一个多位数,末两位符合这个要求:十位上十奇数,个位上是5,用它乘5,积的末两位肯定是75。我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多位数的个位与5相乘得25,积的个位是5,向十位进2,而十位的奇数与5相乘的到的是几十五,这个5应该和个位进上来的`5相加写在十位上,所以这个积的十位上肯定是7,个位上肯定是5。同样的道理,你不难推出,一个多位数十位上是偶数,个位上是5,它与5相乘,积的末两位肯定是25。

  这个发现能用我前面所说的一个数乘5的巧妙算法来解释吗?想想看,它们是一致的,因为这个数扩大10倍后,末两位是50,再除以2,可能百位上有余数1,与50合起来1502=75是末两位上的数字,也可能百位上没有余1,那么502的商就是末两位上的数字。

  同学们,我的这个小发现是不是很微不足道?但我很自豪,这是我自己动脑筋观察和思考的结果。伟大的发现不是由这点点滴滴组成的吗?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人吧!

  以上就是小学六年级数学日记:什么发现全部内容供学生参考,请认真阅读!!

  那天的数学课上,刘老师说了这的样一句话:“课堂因差错而精彩。”——简短而意味深长。

  六年级的上半个学期,我们学*用正比例解应用题。通过书上的`几个例题的学*,我们得出了:正比例图象都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就在我们要解决下一个问题时,范安琳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不可能是上下起伏的折线而一定是直线呢?接下来的时间,我们便是在为她解答困惑中度过的。争论了一会儿,我也有点儿困惑了。我发现别的同学也略显困惑。老师让范安琳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我们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如果数轴上的数据不按顺序排列,那图象就不会呈直线上升或下降。原来范安琳是忽略了数轴的特点。

  这件事不就验证了那句话吗?课堂上因为她的一点错误,而使全班对数轴与正比例有了更深的认识;因此还使我认识到,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提出来,让大家来共同解决。由此我明白了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要因担心出错而踯躅不前——课堂会因差错而精彩。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5)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关于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相信大家一定感触颇深吧,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老师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生活中,此时许多普普通通、毫不起眼的小事都能够变成一道道既搞笑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我们经常做的数学题目,就就是在解决一个个生活中的`问题。这不,我又在吃汉堡时发现了一道搞笑的数学题:

  3个人吃3个汉堡,用3分钟吃完,9个人吃9个汉堡需要几分钟吃完?

  *时,妈妈经常带我和哥哥去吃汉堡,我只明白吃,此时从来没有想到还能够变成数学题来做,碰到这题觉得真搞笑。刚开始时,我想:3个人吃3个汉堡要3分钟,那一个人吃一个汉堡不就就是一分钟,九个人吃九个汉堡当然就是九分钟?。这样想着,我兴奋极了,赶紧把答案告诉妈妈。可妈妈皱着眉头说:“孩子,要好好想想,想想我们和哥哥三人吃汉堡的情形,多动动脑!”我听了愣住了,刚才的得意劲一下子没了,静下心来左思右想,突然想到:3个人吃3个汉堡用了3分钟,一个人吃一个汉堡其实也就是用了3分钟,那九个人吃九个汉堡也只要3分钟。我没有立刻把答案告诉妈妈,又反反复复地想了几遍,此时觉得就应没问题后才把答案告诉妈妈。妈妈点点头笑了,夸我就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她又说道:“数学就来自于生活,只要你细心观察,就必须会有所收获,就像吃汉堡一样。”

  瞧,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搞笑的数学题,数学真就是无处不在啊!让我们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最*学*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我将每道题的多种方法都让孩子做为了解,增强孩子的思维。

  例如:每个方阵有8行 , 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讨论:同桌之间说说如何求解?

  交流:

  生1:8×10×3

  =80×3

  =240(人)

  师:8×10表示?

  生1:一个方阵的人数

  师:再乘3?

  生:就变成3个方阵的人数。

  师:对。我们在一起看看他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的人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我用分步和他的方法一样。

  8×10=80(人) 80×3=240(人)

  师:分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还有吗?

  生:我写的是带小括号。 3×(8×10)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和大家说说先算什么?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师:对,小括号有优先的权力,先算小括号里的,8×10=80,也就是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带小括号的和上面都是同一种方法,只是不同的形式。你们可真厉害,一种方法列出了多种算式。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吗?

  生2:8×3×10

  师:给大家讲讲你列的算式?

  生:8×3=24,求的是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然后每个方阵有10行,也就是24个10。

  8×3×10

  =24×10

  =240(人)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但是形式不同。

  生:分步:8×3=24(人) 24×10=240(人)

  师:你们认为他写的对吗?(孩子们没有发现)

  8×3求的是什么?

  生:3个方阵有几行?

  师:对,那么第一个算式的单位应该用“行”,而不是“人”。一定要根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来选择合适的单位。

  生: 10×(8×3)

  师:很好,但是这个怎么计算?说说运算顺序。

  生: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方法二中同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算式,但是思路是一样的。还有和前两种思路不同的方法吗?(此时举手的很少,有个孩子唯唯诺诺的举着小手,似乎又要放下,我立刻叫他来说说)。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3×10×8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

  (孩子笑笑,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蒙出来的,或是觉得反正得数和前面一样,应该对,但自己并不懂)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这道题这样列式可以吗?

  3×10×8,3×10表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了第一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接着又画了第2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又画第3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生:(有些孩子似乎明白),3个10,

  师:3个10代表哪的人?

  生:3个方阵的第一行的总人数。


六年级数学日记200字6篇(扩展6)

——六年级数学日记菁选

关于六年级数学日记十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在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那如何写一篇漂亮的日记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9月8日 星期二 晴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咱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能够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咱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高兴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咱们能够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咱们能够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咱们。所以咱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咱们学*生活中的好帮手。

  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事也离不开数学,我从一上学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测量和计算,在姥爷的指导下,我不但学会了计算三角形和多变形的面积,还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我想:规则物体的体积用数学公式计算并不难,如果是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给我找了两块不规则的'鹅卵石和一个脸盆,让我自己想办法用学到的知识计算出鹅卵石的体积。我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水,对呀!用水测量,于是,我用脸盆接了半盆水,把鹅卵石放入水中,使鹅卵石被水淹没,待水面*静后,在水面处做上记号,拿出鹅卵石,称出水盆(包括水)的重量是1520克,然后,再往脸盆里加水,一直加到放鹅卵石时水面的记号处,再称出脸盆(包括水)

  1月25日 星期六 有雨

  这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寒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后。这道题是这样的: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方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的面积,要求体积还务必明白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样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妈妈来了。妈妈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但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妈妈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咱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之后咱们开始排除,然后咱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方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方除以另外一条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咱们去探求。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今日,妈妈对我说:“正好我这两天有空,咱们去北京转转吧。”于是我们就出发了。到了北京,到处都是人,有的人在表演龙舞,庆祝奥运会。

  有的人还在卖一些福娃小饰品。我们哪里热闹就往哪钻,却把找旅馆的事忘记了。转眼间天就黑了,妈妈突然想起找旅馆这件事。她对我说:“方正,你只顾着看热闹,还没有找旅馆住宿呢!”

  我说:“哦,我也忘了,咱们快走吧!”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宜的旅馆。走过一家商店,我们凑过去问商店的服务员:“这附*有没有人少的旅馆呀”服务员说:“哦,你们要找旅馆。沿着这条建设大街,往前走,有一所和*旅馆,人挺少的,我刚从哪里走过,可是,建设大街的旅馆很多,你们可不要找错了。”“那您明白那家旅馆的门牌号码吗”

  我着急地说。“我只明白和*旅馆的门牌号是一个两位数,两个数字的和是6,这两个数字的积是这两个数字相除所得的商的'9倍。”我想了想,对阿姨说:“多谢!”就拉着妈妈去找和*旅馆了。你明白我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首先我是想,两个数字的和是6的数字有这些:1和5,2和4,3和3,6和0。首先来看1和5,1×5=5,5÷1=5,所以这不贴合条件。然后再看2和4,2×4=8,4÷2=2,也不贴合条件。之后看3和3,3×3=9,3÷3=1,贴合条件。最终看6和0,0×6=0,6÷0不成立,也不贴合条件。答案仅有3和3。门牌号码当然就是33了。我们很快就找到了和*旅馆,在那里度过了一个甜蜜的夜晚。

  这个星期四,发生了一件令我兴奋不已的大好事儿。

  在星期四这天的一节课的下课时间里,我正坐在我的座位上,数学老师把我、刘逸恒和何弈叫来,对我们说:“下午放学后在你们班进行华杯赛校选拔赛,你们三个是你们班上学期四次单元测验总分的`前三名,其他两个班也会有三名代表来参加选拔,然后在你们九人中选出三人去参加华杯赛。”我听了又激动又紧张,既为有这个机会而感到高兴,又为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感到紧张。

  这一天,我是在又兴奋又紧张的矛盾心情中度过的。

  很快就放学了,我们在教室里等待着数学老师和其他班的同学。

  数学老师来了,其他班的同学陆陆续续地都来了,数学老师对我们说:“一共做两道题,测试时间为30分钟,谁做得又快又好,就可以获得参加华杯赛的机会。”末了,她又说:“如果你们能在华杯赛上获得名次,许多中学都会招你们的。”说完,老师开始发卷子。

  我怀着紧张兴奋的心情看题目、做题目。第一道题比较简单,我用解方程的思路来解这道题,很快就做好了,我不禁有点沾沾自喜。可接下来的那道题却给了我当头一棒,不断变化的量晃得我眼花。我在纸上算了一遍又一遍,却仍未解出来。我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我盯着题目,一边看一边努力地思考,终于明白了。我列了方程,用交叉相乘的方法解好了题目。检查后,我把卷子交给老师,开始做作业。很快,30分钟过去了,全部同学都把卷子交上去后,老师马上批改,并立即宣布选拔结果:“刘静文全对……”听到这,我的心狂跳不已,心情激动得无法用语言描述。

  这次,去参加华杯赛的有我、二班的巫校涛和一班的吴岳威。

  我们三人留下,听老师讲完比赛时间和地点,我们各自打道回府。

  不久,我就要代表学校参加华杯赛了,能不能进入决赛和总决赛呢?前面一片迷茫。

  今天,体育老师请假了,体育课就要被主科老师占用了。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数学王老师抱着数学同步练*走了进来。我们本以为这节体育课改成数学了。但是老师只是讲了两道题,就让我们在门口排成两队,带我们去操场去上体育课。

  我们刚到操场,老师便让我们自由活动。郭子林带了一个沙包,所以就和我们几个玩起了丢沙包游戏。

  准备开始!我和刘曦宇负责丢,其他的同学负责躲。刘曦宇的.技术真不错,一击就把郭子林罚下了场。我也不赖,也把左希然“斩于马下”。我们就这样一直玩到下课。

  时间在玩闹中过的很快,“叮铃铃。”下课铃又响了,我们不得不离开操场,返**室。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任务十分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所以,我们每一次用心的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了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就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当中。这个学期,此时我们的学*任务十分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就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就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就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所以,我们每次用心参加活动,认证完成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就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此时套作业汇集了***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今天早上,妈妈提出去紫荆山公园,我非常高兴,一蹦三尺高,恨不得变成超人,拉着妈妈一起飞到紫荆山公园!

  爸爸把我们送到紫荆山公园,但不肯让我没问你下车,爸爸又神秘兮兮地对我们说:“答对问题才能下车,”爸爸得意洋洋的对我们说:“假设从家到紫荆山公园有100公里,坐出租车6元起步价,走10公里,剩下每10公里五元,等红绿灯的时间最少5分钟,一分钟1.25元,问从家到这里至少花多少钱?我眼珠一转,灵机一动。用100—10=9090÷10=99乘5=45(元)45+6=51(元)1.25乘5约等于6.3(元)51+6.3=57.3(元),我已算出答案,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了爸爸,爸爸突然像被流星砸着似得,黯然神伤,只好无奈的'让我们下车。

  刚一进门,就令我大吃一惊,很多人围在一个地方,仿佛是在开会那样,一个人大喊,免费答数学题赢大奖,从1加到9999是多少?我一听是数学题,就喜出望外、兴高采烈。妈妈一个一个加,加到238就忘了。我一想这答案决对有窍门,我又绞尽脑汁的想,终于克服了这道题。

  (1+9999)乘4999+5000

  =10000乘4999+5000

  =49990000+5000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