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07-29 18:33:13 诗词赏析

《观沧海》诗词赏析1

《观沧海》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诗词赏析2

  《观沧海》诗词赏析

  《观沧海》

  朝代:两汉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鉴赏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

  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作者面对萧瑟秋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

  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

  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么

  ⑹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 峙(sǒng zhì):耸立。竦 ,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阳和月亮

  ⑾若:如同.好像是.

  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

  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观沧海》诗词赏析3

  十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附:《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建安五年(200),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大败兵强地广的袁绍后。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主旨: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划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宏伟的政治抱负-即统一*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全文

  ▲诗中哪几句是写实景?主要写了哪些景色?显示了什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动静结合)显示了在茫茫苍苍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洪波涌起,

  ▲、①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②诗中抒写想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

  ④从本诗所写之景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胸怀?博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整首诗是由哪一个字来统领全篇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

  “观”是全诗的“诗眼”,以下十句都是观海所见。主要交代观海地点、方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观沧海》中描写秋风呼啸、惊涛拍岸的句子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中哪几句又是写虚景?能说出这景象吗?这种景象是一种什么样意境?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全是写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

  ▲试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案:描绘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你能说出此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实景也能看出诗人的博大胸怀,但跟虚景比较,气象略逊一筹,因为诗人的意图在虚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的博大胸怀。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阅读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1)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1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朝代:魏晋

  作者:曹操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我站在山巅,心中的波涛也像海浪在起伏。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宁静的似在沉思。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大海,多么博大的胸怀啊,日月的升降起落,好像出自大海的胸中;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像从大海的怀抱中涌现出来的。啊,庆幸得很,美好无比,让我们尽情歌唱,畅抒心中的情怀。

  注释

  (1)观:欣赏。

  (2)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4)沧:通“苍”,青绿色。

  (5)海:渤海。

  (6)何:多么。

  (7)澹 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8)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竦 :通“耸”,高。峙,挺立。

  (9)萧瑟 (xiāo sè):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

  (14)幸:庆幸。

  (15)甚:极其,很。

  (16)至:极点。

  (17)哉:语气词。

  (18)幸甚至哉(zāi):真是幸运极了。

  (19)以:用(歌以咏志)。

  (20)志:理想。

  (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

  (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

  赏析:

  作者:佚名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印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2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翻译/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多么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耸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水面上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雄伟的太阳和皎洁的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灿烂的银河,好像出自大海里。喜悦高兴到了极点,用这首诗歌来抒发自己的心愿志向。

  注释

  ①《步出夏门行》,一名《陇西行》,属汉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共五部分,开头是"艳"辞(即序曲),下分四解(四章)。此选第一解和第四解。两解的题目为后人所加。

  ②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辽东半岛的少数民族),途经碣石山,作此诗。诗中描写登山观海所见到和想像的雄浑壮丽的景象。沧海,大海,指渤海。

  ③碣石:山名,在今河北乐亭县滦河入渤海口附*,后陷入海中。一说指今河北昌黎县西北之碣石山。

  ④澹(dàn)澹:水波动荡貌。

  ⑤竦峙(sǒngzhì):高高直立。竦,通"耸"。

  ⑥萧瑟:草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⑦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⑧星汉:银河。烂,都像从大海里出来一样。行,运行。其,代指大海。星汉,银河,常用作星辰的总称。

  ⑨"幸甚"二句:乐府本是用来配乐歌唱的,这两句是配乐时附加的,不属正文。意思是:好极了,让我用诗歌来咏唱自己的志意。幸甚,表示非常庆幸。

  赏析/鉴赏

  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观沧海》原文及翻译赏析3

  观沧海

  (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曹操站在碣石山上瞭望浩瀚的大海时吟咏的一首乐府古诗。

  曹操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个文才了得的诗人。东汉末年,汉皇室羸弱,各路豪强为争夺*,或明目张胆逼迫皇帝“禅让”(如董卓),或以“护驾勤王”之名聚兵割据一方(如袁绍、吕布、孙坚等)。他们互相间展开了殊死搏杀。曹操原是汉朝一校尉,他也以“护驾勤王”的名义,参与了讨伐董卓的战争;董卓死后,他发展自己的势力,成为能与各方豪强抗衡的力量;公元200年,他在著名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中初败袁绍后,经过七年的努力,于207年在今辽西一带的乌桓击败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为后来三国中鼎足一方的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这首诗歌,是曹操在征服乌桓后班师凯旋,路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当时,他登高观沧海,被波澜壮阔的浩瀚大海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篇气势磅礡的诗歌以言志。

  据考证,曹操所游的碣石山,在河北昌黎,现在周围已被陆地包围,但曹操游山之时,无疑是东临大海的。但是,从诗中显示出来的的气势看,诗人游山时看来是想到了另一座“碣石”——秦皇汉武为宣示*曾经登临的山东“碣石”了,所以才会在诗中流露出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来。

  开头两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就显示出了那种“君临天下”的气势。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骑着高头大马的将军,勒马碣石山上,居高临下地观看大海那种豪迈的气概。

  接着“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诗人勒马山头见大海时的第一印象。长期生活在中原,为逐鹿中原而拼杀的曹操,见到大海,会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必然的:水波荡漾的大海,高耸的“山岛”矗立在辽阔的洋面上——在内陆生活的人是很难看到如此壮阔的场面的。

  接着四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是对“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具体描画。“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是竦峙的山岛的特写镜头,看来是诗人瞭望*处的一个“山岛”所见;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是对“水何澹澹”的景象的具体描写:看来水波澹澹的洋面,在萧瑟的秋风猛烈吹起的时候,大浪滔天了,惊涛拍岸了,大海的气势更令人震撼了。

  再接着四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诗人对面前的浩瀚海洋的进一步遐想。在遐想中,他是站在“君临天下”的高度去鸟瞰大海的。他以巨人的眼光去看辽阔的洋面,辽阔洋面上的一切动静,仿佛都已在他的指掌之间。所以才能看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的景象;才能看到灿烂的银河(“星汉灿烂”)在星转斗移时在海面升起、在海面沉降的壮丽情景(“若出其里”)。

  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这种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一般来说,不必关注。但在这首诗中,似乎还是有可注意之处:一是,他为能来到“碣石”感到“幸甚至哉”,——虽然这不是秦皇汉武到过的地方,但能到这个能勾起雄心壮志的联想的地方,也是“幸甚至哉”的;再一个是,能看到如此浩瀚的壮丽的海洋,那也是“幸甚至哉”的。至于“歌以咏志”四字,也道出了他写这首诗的目的是言志,并不是一般的写景而已。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2)

——《观沧海》读后感3篇

  《观沧海》是我国诗歌宝库中不可多得的非凡之作、大家手笔。它最大的成功是通过对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社会发展进程的深刻思考和乐观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这是此诗永恒的魅力所在。

  曹操生于东汉末年世宦之家,年轻时也想做一名能臣报效朝廷,但现实却令他倍感失望,先是黄巾起义,阉党之争,继而董卓之乱,汉王朝危若覆卵。为维护汉王朝的统治,曹操曾挺身而出,清剿黄巾,刺杀董卓,不可谓不忠、不勇。但他更清醒地看到,汉王朝的毁灭已是不可挽回。于是他独树旗帜,挟天子以令诸侯,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这首诗就是他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得胜回师所写。面对经过浴血奋战取得的胜利,他不会忘乎所以,更不会失意消沉,在他看来,困难与奋发都是人生历程中所必不可少的,动荡与安定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之路,关键是要有一个正视困难、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诗言志,字里行间,我们不是能够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的这种思想和态度吗?

  《观沧海》是一首宣扬个人进取精神并且蕴含丰富哲理的诗作。作者用雄健的诗笔写出了他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在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的.生命中,唯有不停地运动、不断地充实,自强不息,才能创造出雄伟奇丽的自然景观、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张扬个性、富有巨大魅力的伟大人格。

*看了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再次体味曹操的诗作《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又有新的感悟。

回想01年秋风刚起,有幸“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晨白时,站在临*碣石的金山嘴上(有的考证说碣石在此,其实错也!真正应在鸽子窝的鹰角石旁的西崖顶上),观看日出。只见东方海*线放出红光,接着红日水上水下相接,瞬间跃出海面,万道霞光,极为壮观。当红日升高时,有人举起手高叫,快拍照!快拍。一看,原来是想拍手托太阳的,引来一片欢笑和模仿。

一天晚上坐在卧床上,突见月亮升起,逐渐高离海*面,想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灵感一动,何不看看月出。第二天晚上提前了一刻钟静候,果然看到了*生从未见的奇景。只见东方银光逐渐增大增强,一轮圆月缓缓腾出,银波万里,尤其是跳离水面一霎更是慑人心魄,仿佛巨大的夜明珠照亮海空,真是“幸甚至哉”也!

然,从未见旅游宣传“看月出”,实在是疏忽,或明知不宣,乃失策也!而操却观得细微,遥想当年必看了日出月出,写下了如此壮丽的诗篇!

由此,不禁想到,秦皇、汉武、魏武、唐宗、康熙、乾隆都到过此海边,得到后世最不公正评价当数谁?!同样都是中华民族杰出的贡献者,为何评价却是天壤之别?!我看,是评论家太“吝啬”、太“正统”、太“保守”了,历史上的评论家就不去说他们了,而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的评论家还是在引经据典,追究细微末节,而不从现代的眼光,看大的方面,“暴君”、“奸雄”不离口,未免引人万分感慨和不解!

《观沧海》是建安十二年(207)九月曹操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涛汹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诗人不禁叹道:“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诗人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逢的沧茫大海和海中矗立的岛屿,想到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是何等激奋!这是诗人眼前的岛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掠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英雄本色;波涛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于是诗人叹道:“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3)

——《观沧海》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的:

  一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学*朗读诗歌的方法。

  二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三感受诗人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本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我们从雨果的名言来开始今天的学*。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也有句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一个人有多大的气度,决定他能成就多大的事业。

  现在,我们来学*曹操的“观沧海”,一起来领略他的胸怀。

  2曹操,有人称他为枭雄,有人称他为奸雄,也有人称他为英雄。你所了解的曹操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三言两语,介绍曹操。

  师简介曹操: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而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败袁绍,逐渐统一了北方。

  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一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静。)

  二反复朗读,领略诗歌的意境

  1听录音

  2通过各种形式反复朗读,要求注意诗歌的节奏、重音、抑扬顿挫,更要读出感情来。

  (现在,让我们来听一下录音,感受诗歌的意境。齐读。分散读。个别读,男生读,女生读。怎样才能读出诗歌的味道来?要注意节奏、某些词语要重读、要有抑扬顿挫的感觉,更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感情来)

  三分析诗歌,完成目标二、三

  1简单回顾:刚才介绍了,本诗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写的。

  2全诗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观”

  3出示图片:这就是作者曾经登临的`碣石山。在山上,作者登高望远,看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找出诗中相关语句。

  请同学用现代汉语来描述作者登高看到的景象。(从东面登临碣石山,来观赏沧海。水波多么的起伏动荡,海中的岛屿高耸挺立。岛上树木丛生,野草茂密。秋风吹来,树木发出瑟瑟的声响。汹涌的波浪澎湃涌起。太阳和月亮,好象在沧海中运行。灿烂的银河,也好象从沧海中升起。多么庆幸啊,能看到这样的景象。作了一首诗歌,来表达我自己的志向。

  4请你用一个词语来表述这些景色给你的感受。你的依据是什么?

  壮观生机勃勃波涛汹涌

  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天(秋风萧瑟)秋天一般给人的感觉总是特别凄凉,而诗人却把它写得生机勃勃,充满气势。最能体现出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作者为什么不写凋谢的花草,为什么不写金黄的果实,而写了这些景物呢?作者站在碣石山顶,登高望远,胸怀天下。他的胸怀就像那浩淼的沧海一样,能容纳天地万物。统一天下,是他的梦想;建功立业,是他的抱负。作者所要反映的情感,是与他笔下的景物特征相一致的。句句是写景,句句蕴涵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写作手法,我们称之为借景抒情,或是寓情于景。

  四总结全文

  作业:

  用现代汉语改写《观沧海》,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语言要优美。

  1、课本原文

  课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揣摩诗歌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学重难点

  诵读诗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并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大海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古人跨越千年一同去领略大海的风采吧!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展示资料,分享所得

  学生分享有关乐府诗和作者的资料,了解作者,并且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作者: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代表作品《蒿里行》《短歌行》《龟虽寿》《长歌行》等。

  背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赛,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

  2、解决生字词

  碣(jié)石澹澹(dàn)竦峙(sǒngzhì)

  3、诵读诗歌,体会情感

  (1)学生以他喜欢的方式读,并纠正发音有问题的字词。

  (2)教师范读,并指导朗读的断句与节奏。

  (3)播放音频文件《观沧海》。

  (三)细读诗歌,情景交融

  1、诗歌第一句,交代了哪些内容?全诗由哪个字统领?

  明确:交代了诗人登临的方位、地点、目的,由“观”统领。

  2、诗人站在碣石山上都看到了哪些景物?所写之景有哪些特点?

  水:澹澹

  山岛:竦峙

  洪波:涌起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日月之行星汉灿烂

  3、诗歌最后说“歌以咏志”。曹操想借用这首诗表达什么志向呢?哪一句透露了他的心思?

  明确:“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宏大抱负以及博大的胸襟。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

  (四)品读诗歌,体会写法

  本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沧海”的壮美景象是如何呈现在大家眼前的?

  明确:动静结合,虚实结合

  (五)课堂小结

  带着豪气,有感情的朗读《观沧海》,深入地感受作者的伟大理想并受到感染。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观沧海》。

  2、收集古今中外的诗歌名句,将其整理归类,并探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教材简析】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北征乌桓时所作。本诗的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思想又很含蓄。

  【教学设想】

  本节课将安排一课时,以“一诗四读法”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同时针对七年级学生文化底蕴薄弱,诗词形象思维能力差等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等优点,采用视频、音乐、图片等营造诗歌气氛,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对诗的内容的理解。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小结和学生的朗读、讨论等互动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以期达到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得分率等目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介绍──学*新课──拓展研讨──小结作业。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及目标 学生活动及目标 导入新课

  (7分钟) 播放视频《曹操煮酒论英雄》片段,以曹操对“英雄”的看法导入课文。 观看视频,然后齐读曹操的“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从中了解曹操的雄心壮志。 作者简介

  (1分钟) 课件展示有关曹操的资料,引导学生记重点。 记录曹操的身份及作品。 背景介绍

  (1分钟)

  课件展示曹操登碣石山前的两次作战线路,引导学生了解由于曹操接连取胜,因此在等山观海,棉队洪波涌起的大海时,才会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了解曹操写这首诗的背景,为理解整首诗做铺垫。

  学*课文(一诗四读法)

  一、朗读

  (5分钟) 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及相关图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体会朗诵时的感情。 欣赏课文朗诵并体会读诗的感情。 2、展示全诗内容,指导学生朗读的节奏及语调、情感。 把握全诗的节奏及语调、情感,然后配乐齐读课文。 二、译读

  (7分钟) 明确译读要求,点拨学生译读中的疑难点。 按座位顺序,同桌之间一人读句子,一人翻译。(可提疑问) 三、背读

  (8分钟) 以板书的形式与学生共同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加强背诵的效果。(板书见后) 明确作者思路后各自大声朗读背诵,看谁背得最快,分男女同学比赛。 三、背读

  (8分钟)

  明确说读要求,即要把诗意扩展开来。举例子示范: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可以说成是“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 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选择最欣赏的一句话来说,然后每组派代表上台比赛,看哪组说得最好。 拓展研讨 一、比较阅读

  (6分钟) 播放曹操的另外一首诗《龟虽寿》的视频,请学生体会出与本课的相同点,加深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欣赏《龟虽寿》的视频,男同学读《龟》一诗,女同学读《观》一诗,然后分组探讨两诗的相同点。 二、形象探讨

  (2分钟)

  提出历史上的曹操与电视上的形象有异同。 发表自己对曹操的看法。(可选择任一观点发言)

  小结作业

  (2分钟) 小结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布置学生回家以本诗内容画一幅画,要表达出诗的意境。 明确本诗的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

  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 整体

  意象 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 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 ,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作者的心情: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 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4)

——观沧海教学反思汇总10篇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就语文本身来说,语言文字是形式,思想感情是内容。就语文教学来讲,只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去感受,指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思维,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等在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内容,使情感得到共鸣。感受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诵读,通过诵读,耳朵可以具体感受语言抑扬有致的音韵,缓急合宜的节奏,眼睛可以把语言文字化为生动的画面,鲜明的形象,以实现再造想象,激发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情感。为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历史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是通过有感情的范读使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

  1、教师长期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没多大意义。

  2、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今后在教学中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1、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2、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诵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传统语文教学中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但是,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由于赶教学进度,诵读教学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大多数学生*惯了默读等阅读方式。为激起学生的阅读的热情,在《观沧海》这篇诗歌的教学中,我用诵读贯穿了整节课堂。

  在课前的导入过程中,我重点向学生介绍了曹操的赫赫战功和显赫的军事、文学地位以及本诗创作的背景。接下来就进行诵读教学环节。

  首先教师范读,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先入为主。然后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诵读本诗,体会作者在诗作中表达的感情。第三步是赏析诗歌。让学生通过诵读,想象诗歌中描绘的场景,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教师根据学生诵读的效果作出适当的指导,使学生在提高朗读水*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内涵。

  除了整段的诵读外,我特意挑选了某些句子来让学生体味诵读,比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在诵读过程中,有几位学生能够饱含感情地诵读。对于学生读得不够味的地方,我及时加以指点,使学生很快得到了提高。但在这个环节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要求学生个别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我认为:(1)长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觉得诵读是一种累赘与负担。

  (2)可能因为有听课老师的存在,原本活泼的课堂显得比*时要呆板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展开想象的.翅膀。

  (3)对诗歌语言的品味不够细致,使学生无法准确地把握诗作中所蕴含的感情。

  最后我原本安排的是五分钟左右的学生自由诵读时间,力争当堂成诵,体会作品的内涵。但由于前面环节安排的不尽合理,使得本环节只能一带而过,错失了我的本意。

  总的来说,通过对这次汇报课的反思,我认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作品的情感是以语言为依托的,离开语言去分析情感如同隔靴搔痒。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够,课堂语言过于书面化,与学生的交流有隔膜。

  3、虽然本节课是以诵读为纲,但我仍感觉教学设计上,安排学生读的时间太少。

  如果我再上《观沧海》这节课,我想做这样的改进:

  一、教学上仍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但要以理解、投入感情为基础。

  二、加强指导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主动思考发言。

  在我讲完了这一节课之后,感觉也不是很好。总体上讲,也许是自己把学生的能力估计得太低了。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学,去读,去理解。但是,我选择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确实很差。所以,在讲解基础知识部分时耗时过多。还有,我也没有对这首诗歌进行翻译,只是在提示学生哪些词语值得我们去掌握,即需要知道它在这句中的意义是什么。我分析完第一句,明确了这句交代了观察的主体、地点、方位和观察的对象后,就说“接下来的三句写到了哪些景物?那么同学们齐读一遍找出这些景物” 。之后,又提问“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随之就只将里面的字的意义讲解了而没有翻译。接着又提问“这些景物是不是真实的看得见的?也就是说是实景吗?”。最后,再讲写虚景的那两句及附文。另外,我这课的教学目标有:

  1、能读会写“碣、澹、竦峙”等词语。

  2、理解、积累“澹澹、若、次、以”等文言词汇。

  当然,在讲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如太重基础,学生没预*等,所以,就使课文显得支离破碎,感受不到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更多的还是应该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式(如齐读、分组读、抽读、男女分读等)去朗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朗读的重要性以及对诗歌的整体把握。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是:

  一、学生结合画面表达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表达得很概括,不能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所看到的画面。这使得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先想象,再构思,后表达的思维不到位。这一点与学生们的积累、语感、想象思维的训练不到位也有很大的关系。

  二、学生们对古诗歌的认识还很粗浅,甚至是基本的律诗、绝句的格式都不知晓。致使不能很好的去理解诗歌的内容。这一点也和学生们刚刚接触到诗歌有很大的关系。

  三、这节教学实践活动中,还表现出学生们对诗歌的朗读不够深入。学生们的个性化朗读与朗读体验表现得不好,没有良好的语感、节奏、韵律对于理解诗句和对联都要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今后的诗歌教学活动中还应更多的去培养学生们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为学生们打开一扇思维的窗,去走*诗人的心田;还应该多朗诵,多学*诗歌的基础知识。

  《观沧海》这首诗歌主要表达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文中主要通过描写波澜壮阔的大海的景象以及作者由此产生奇特的想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并由此展现了诗人的博大胸襟和远大抱负,是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和理想教育的好教材。一节课下来,感觉优点寥寥,而问题多多。

  (一)成功之处:

  1。在教学设计上重点突出,方法明确,环节齐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内容也基本落实到位。多数学生能感悟到诗歌的意境及诗人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

  2。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引导学生从实景的具体描绘到虚景的想象夸张;从实景中感悟祖国美丽的山河,体验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到虚景中感悟诗人博大的胸怀及统一祖国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循循诱导,水到渠成,从而促进了目标的达成,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注重了古诗词的学*必须与背景相结合的原则。开课后我不惜宝贵时间给学生读《导学案》中大篇的背景介绍部分内容,同时还对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作了适当的讲解补充,为学生体验诗歌意境和感悟诗人情怀作了有效的情感铺垫。

  4。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互帮互助的学**惯,虽有许多瑕疵效果不明显,但毕竟迈出了最为宝贵的一步。

  (二)存在的问题:

  1。在诗歌朗读环节花时不多,比较仓促,害怕时间不够而取消了原先打算的多种朗读方式,学生个性化朗读和朗读体验明显欠缺,违背了诗歌须从“读中感悟”的原则。

  2。没有逐句进行翻译,基础较差的学生云里雾里不知所云,没有获得大面积丰收。

  3。给学生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处于“半成品”就草草收兵,致使气氛不够浓郁,讨论不够深入,在诗句内涵的理解上也不够深刻。

  4。在评价上没有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评价,老师评价居多,表现了对学生不放心不信任的错误思想,从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5)

——曹操《观沧海》赏析实用10份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曹操这首《观沧海》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海洋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时也赋予它以性格。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曹操自己。曹操不满足于对海洋做形似的摹拟,而是通过形象,力求表现海洋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曹操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才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观沧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曹操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表现出作者面对萧瑟秋风,仍有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后世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曹操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曹操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曹操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曹操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曹操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曹操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曹操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曹操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曹操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虽然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曹操的情怀。通过曹操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曹操、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曹操的《观沧海》

  【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名句赏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灿烂的银河斜贯天空,那远远的一端伸向大海,好像发源于沧海,日月星辰的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宛若日月星辰的母亲。这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诗人创造出这样一个宏伟的意境,也最能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

  【艺术手法】

  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气魄的表现,诗里洋溢着饱满的激情,意思又很含蓄。

  【中考真题链接】

  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两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前四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写的是动景,“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与“山岛竦峙”写的是静景。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这是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轮廓。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作者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也指出这是乐府唱过的。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这两句虽然没有直接写到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时的那种勃勃英姿。“碣石”,据《汉书·地理志》载,在丽城(现在河北乐亭)西南,六朝时沉入海里。“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头两句起得很*稳,“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说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原来的碣石山在现在河北省乐亭县的西南,面对着渤海。

  水何澹澹六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写出了大海涌起阵阵波涛,显示了大海的力量和宏伟气象。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者是登上山顶,我们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夺去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充满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仿佛其中有无限的生趣等待我们去发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随着一阵萧瑟的风声,突然涌起了滔天的波澜,使人觉得惊叹都有点来不及呢!可是等我们掉转视线,去看那涌起的洪波的时候,诗人却不再描写下去了。

  “水何”六句是正面铺写大海。其中真正写大海的只有两句。虽然字数不多,但作者着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了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水何澹澹”是写大海在无风情况下水波动荡的样子,而海水一遇到大风,就会立即掀起轩然**。“洪波涌起”仅四字就逼真地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用得尤其出色。从这句描写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作者虽写观海,但并不单纯写海。如果只写茫茫无际、波涛汹涌的海水,即使写得再好,也会给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写大海时,又插以山岛草木来点染,有了山岛草木的点染烘托,就把大海写得生机勃发,欣欣向荣,使人感觉到,大海不仅浩瀚壮阔,而且美丽多姿。我们试把这几句联起来吟诵一下,就能体会到其中的韵味:茫茫苍苍的大海,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草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图画啊!

  日月之行四句

  面对这迷人的海上风光,作者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合情合理的。

  创作背景

  《观沧海》寄托了诗人很深的感慨,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后来在田畴的指印下,小用计策。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事件联系起来,我们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争了。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对后世的影响

  《观沧海》这首诗,前六句写的是实景,而后四句则是曹操的想象,最后两句跟本诗原文没有直接关系。这首诗不但通篇写景,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情景紧密相连。作者通过写沧海,表达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感情在诗中并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来抒**感,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机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首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诗人于挥师北伐之际来到碣石山下,登高观海。碣石山原位于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一说在今河北省昌黎县西北),汉时还在陆上,面对着渤海,六朝时由于地质变动,沉于海中。诗人登上碣石山,俯视大海,只见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澹澹,水波动荡。竦峙,岛屿高耸的样子。诗人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这是多么辽阔、多么壮观的景象!在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都曾东巡至此,刻石观海。如今诗人站在秦皇、汉武游踪所到之处,居高临下,望着水天相连的苍茫大海和海中高耸的岛屿,想到中原地区已经*定,北伐乌桓也已取得决定性胜利,北方统一即将实现,心情该是何等激奋!这时,诗人的目光注视着海上的岛屿,眼前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树木百草,生长十分繁茂,一阵萧瑟的秋风吹过,海面上涌起滚滚的波涛。尽管萧瑟的秋风给人以悲凉萧杀之感,但是疾风劲草,方显其英雄本色;洪波汹涌,愈见其生命不息!这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绘,也是诗人主观感受的具体写照。曹操在取得一连串的战争胜利之后,他觉得自己的雄图伟业犹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发,也为这洪波涌起的大海,充满生命的活力。以下,诗人又展开其丰富的想象,进一步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星汉的宏伟气魄和博大胸怀。“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的运行好像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河群星好像包孕于大海的母腹之内。请看,这就是大海的气魄,大海的胸怀。真是太壮观、太奇伟了。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虽然其中并无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词,但是诵读全诗,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诗人的情怀。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动。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评论此诗“有吞吐宇宙气象”。这是很精当的。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和乐时加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简析

  《步出夏门行·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后人加的,原文是《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这首诗是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

  这首四言绝句是诗人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观沧海(1)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2),以观沧海(3)。

  水何澹澹(4),山岛竦峙(5)。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6)。

  秋风萧瑟(7),洪波涌起(8)。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9)。

  星汉灿烂(10),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11),歌以咏志。

  [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pèi)国谯(qiáo)县(今安徽亳[bó]县)人,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曹操一生跃马扬鞭、南征北战,但手不释卷,雅爱文学。他的诗继承了《诗经》和汉乐府的优良的现实主义传统,以乐府古题写时事、抒怀抱,体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思想情怀。

  曹操的诗歌格调慷慨悲凉、沉郁雄健,豪迈纵横;语言古朴刚健,善用比兴。曹操的散文主要是表、令类的实用性文件,在内容和形式上很少受传统的束缚,下笔无所顾忌,具有自由通畅、质朴简约的风格,被鲁迅誉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注释]

  (1)沧(cāng)海:大海。沧,水青绿色。大海因为水深而呈青绿色,所以也叫沧海。

  (2)临:来到。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省乐亭县西南,现已沉入大海。

  (3)以:语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4)何:多么。澹(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

  (5)山岛:指碣石山。竦峙(sǒn zhì):高峻挺拔的样子。竦,同“耸”,高。

  (6)丰茂:丰美茂盛。

  (7)萧瑟:秋风吹树木发出的响声。

  (8)洪波:**浪。

  (9)若:好像。

  (10)汉:银河。

  (11)幸:庆幸,幸运。至:极。哉:感叹词。“幸甚”两句,本是合乐时所加,与正文无关。不过,在这首诗中却与正文有一种和谐的联系。

  [译文]

  东征登上了碣石山,正好来观赏茫茫渤海的景象。大海被微风吹拂,海水是那样的动荡不定;海边山岛挺拔竦立。树林密密层层地生长着,遍山的野草长得丰满茂盛。清冷的.秋风多有力,滔天的巨浪涌起。日月升沉,如同从大海的怀抱中出入;银河灿烂的光辉,好像从大海的心窝里放射出来。庆幸得很,好极了,于是作歌来歌咏我的志向。

  [赏析]

  《观沧海》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借许悠之计,以少胜多,击退了他在北方的主要对手——大军阀袁绍。袁绍残部逃到乌桓(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想得到乌桓的支持,以求东山再起。曹操乘胜追击,征讨乌桓。东汉建安12年,即公元207年,曹操挥鞭北指,所向披靡,大败乌桓。归途中,曹操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赏析此诗,笔者认为,可按照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的赏析思路进行赏析。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向东登上碣石山,以便来把沧海观。”这两句点出了诗人观望沧海的地点——碣石山,其中的“临”、“观”二字,传达出了诗人跃马扬鞭,高瞻远瞩的昂扬气概。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远非后来赤壁败战,失魂落魄的曹丞相所能比)。

  以下六句实写观海之所见,此时的曹操看到的一切景象都如同他此刻的心情一样美好。“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何:何其,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耸立。 竦,同“耸”,高。峙:立。萧瑟:秋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洪:大。意思是“海水荡漾多么辽阔,山岛耸立于水的中间。树木葱葱遍地生,百草繁密又茂盛。阵阵秋风瑟瑟响,激起大海滔天浪。”沧海之景,在曹操看来,是多么的辽阔、壮丽啊!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的是俯瞰沧海的全景;“树木”、“百草”二句写的是静景,是*看所见之景,是特写;“秋风”、“洪波”二句写的是动景,是远观所见之景,描写先总后分,由*及远,一静一动,有力地刻画了大海的壮阔,为下文展开想像打下了伏笔。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星汉:指银河。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远行的日月,就好像出自大海之中,灿烂无比的满天繁星,就好像出自大海间。”这四句是虚写,写的是诗人看到海水汹涌浩荡所想像出的景象。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则是直抒胸臆之笔,意思是“庆幸庆幸多庆幸啊,我吟诗作歌抒豪情。”能远征到此,“临”碣石山,且有闲情逸致“以观沧海”,非胜利者莫能为之也。

  这首诗写景由*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

  全诗句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国维语),本诗词很好的体现了写景诗的这一特点,堪称写景诗的上品,也应是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写景和我们作文写景状物的典范,很值得大家细品、学*和借鉴。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魏晋]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高起。峙,挺立。

  【8】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9】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0】日月:太阳和月亮。

  【11】若:如同,好像是。

  【12】星汉:银河,天河。

  【13】幸:庆幸。

  【14】甚:非常。

  【15】至:极点。

  【16】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乐府歌结束用语,不影响全诗内容与感情。意为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作品赏析:

  《步出夏门行》,又名《陇西行》,属古乐府《相如歌·瑟调曲》。“夏门”原是洛阳北面西头的城门,汉代称夏门,魏晋称大夏门。古辞仅存“市朝人易,千岁墓*”二句(见《文选》李善注)。《乐府诗集》另录古辞“邪径过空庐”一篇,写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书·乐志》归入《大曲》,题作《碣石步出夏门行》。从诗的内容看,与题意了无关系,可见,只是借古题写时事罢了。诗开头有“艳”辞(序曲),下分《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 《龟虽寿》四解(章)。当作于建安十二年(207)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

  乐汉末年,正当军阀逐鹿中原之时,居住在辽西一带的乌桓强盛起来,他们南下攻城掠地,成为河北一带的严重边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当时,曹操处于南北夹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盘踞荆襄的刘表、刘备,北有袁氏兄弟和乌桓。为了摆脱被动局面,曹操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等地,借乐府《步出夏门行》旧题,写了这一有名的组诗。诗中描写河朔一带的风土景物,抒发个人的雄心壮志,反映了诗人踌躇满志、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

  关于曹操东临碣石,过去多以为是北征乌桓去时的事,其实,这种看法与史实不符,不可置信。我们用《三国志》《武帝纪》和《田畴传》的记载来核对,曹操当时是在北征乌桓的归途中登上碣石的,因为去时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改道走徐无山那条小路前往辽西。“九月,公引自柳城还,……十一有至易水”,他应在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临碣石”、“观沧海”。至于碣石山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或以为此山已沉入现今河北省乐亭县境的大海中,或以为就是现今河北省昌黎县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样,在曹操登临时,它应是傍海一带较高的石山。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头二句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点像绘画的粗线条。“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样子;“何”,何其,今言“多么”,是叹美之词。“澹澹”而加叹美,那沧海的辽阔苍茫气象便可想而知了。在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突兀耸立的山岛,它们点缀在*阔的海面上,使大海显得神奇壮观。这两句写出了大海远景的一般轮廓,下面再层层深入描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二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生意盎然之感。后二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这儿,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凉的悲秋意绪。在我国文学史上,由于作家的世界观和处境等种种原因,自宋玉《九辩》开悲秋文学的先声之后,多少骚人墨客因秋风而临风洒泪,见落叶而触景伤情!然而,曹操却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前面的描写,是从海的*面去观察的,这四句则联系廓落无垠的宇宙,纵意宕开大笔,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托现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大有“五岳起方寸”的势态。这种“笼盖吞吐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参见《古诗归》卷七钟惺评语)言为心声,如果诗人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没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那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壮丽的诗境来的。过去有人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沈德潜语),指的就是《观沧海》这类作品。“霸气”当然是讥评,但如果将“霸气”理解为统一中国的雄心,那么,这种艺术鉴赏的眼光还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就不必细说了。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中国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值得指出的是:客观自然景物反映到诗人头脑中,必然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理解、融会、取舍、强调,然后形成艺术的产品。这种产品,既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凝结。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纯属写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纯客观的照相式制作。

  另外,曹操现存二十余首诗,虽然用的都是乐府旧题,但内容却是全新的。沈德潜指出:“借古乐府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卷五)这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是一个大胆的突破。这种重视反映现实生活,不受旧曲古辞束缚的新作风,大大推进了我国文学现实主义精神的发扬。曹操这个功绩,也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

  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诗人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

  突入大海的碣石山高高耸立,节令虽是晚秋,山上却生机盎然,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吹来,林呼山唤,草木共鸣;海中的波涛呼啸翻腾,上欲接天,风助浪势,浪壮风色。从“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壮美的海山秋色图,敏锐的观察,开阔的视野,,统揽全局的谋篇,显示出作者超人的智慧和非凡的学识。

  风吹浪打,碣石山岿然不动。山高风急,激起诗人登高观海的万丈豪情。这豪情中蕴藏着诗人标领历史潮流,敢做敢为,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品格;凝铸着诗人不怕艰难险阻,傲视群雄,坚毅从容的军事家风采。满山繁茂的草木,让诗人看到了他中军帐内众多的贤能之士,勇猛之将;看到了他麾下摧枯拉朽的百万雄师;看到了屯田村落里军民欢**收的热闹场面。瑟瑟的秋风,是战旗猎猎飘响;涌起的洪波,是战略决战取得胜利时,将士们冲破道道敌军防线的壮观场景。看着、想着,南征北战的艰辛;战乱不止,百姓未安,天下尚未统一的忧思;自己的作为仍有人非难、阻挠的孤愤……这时也涌上心头,诗人的思绪怎能不象大海一样汹涌澎湃、回荡激烈呢?

  写完眼前的山海,诗人虚走一笔,把不同时空段内沧海托举日月星汉的壮丽景象切换过来,使这海山秋色图*添出一股浩荡磅礴的气势。这是诗人英武壮阔胸怀的进一步拓展。太阳、月亮给人类送来温暖和光明,是诗人拯救苍生于水深火热之中、一统天下宏大政治抱负的真切比拟;灿烂的银河则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晚秋时节的碣石山上草木峥嵘、生机一片,得益于丰厚的水土保持。日月遨行太空、银河纵横天幕,这至大至刚、自强不息的伟大力量来自于包容万物的沧海。山,雄伟不失灵秀;海,壮阔不失厚重。刚柔相济、德威并举政治谋略的施展,“唯才是举”政策的推行,不也正如这山、这海么。有山一样的品格,有海一样的胸怀,必定是“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整首诗从字面上看都是在写自然景物,寄情抒怀不见踪迹。这既反映了诗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政治家风范,也反映出他以“大无”化生“大有”意境的高妙艺术手法。

  海山秋色图令人心向神往,《观沧海》诗更令人诵之难忘。

  作品原文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品注释

  1.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2.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3.沧:通“苍”,青绿色。

  4.海:渤海。

  5.何:多么。

  6.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7.竦峙(sǒng zhì):耸立。竦,通耸,高。

  8.丛生:指草木聚集在一处生长。丰茂:指茂盛,茂密。

  9.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

  11.日月:太阳和月亮。

  12.若:如同.好像是。

  13.星汉:银河,天河。

  14.幸:庆幸。


《观沧海》诗词赏析3篇(扩展6)

——观沧海小学作文优选【五】篇

  有这样一首诗,气吞山河……

  建安十二年,曹操亲自率领着千军万马,上前去追歼袁尚和袁熙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胜仗归来。

  临碣石山,按捺不住胜时之喜悦的曹操,跃马扬鞭,此刻,仿佛不止有匹匹战马载着他,而更多的,则是曹操的不羁与豪放,再掺和着胜后之激动,都化作用不完的力量,推使着他登上山顶。

  曹操站在山上,四处远望,整个沧海全景尽收眼底!

  这沧海,整片都呈现出一抹奇异的蓝;这天空,晴空万里荡漾着若隐若现的云,用颗洗净的蓝宝石来形容它再好不过了,格外的蓝,格外的亮;这山峦,座座连绵,与天空过渡,都已看不出轮廓。正是这样,海——连着山,山——连着天,天——则同海面的碧蓝融入了其中。看起来只像是一桶透蓝的颜料被肆意妄为地泼洒在一张辽阔无垠的画布上。

  看着像画,可又不是画——水波在徐徐微风所打的节拍下,有节奏的涌动着。远一点儿,看着像块粗制麻布;*一点儿,又变成一层吹褶的面皮;*到眼前,可就是一座一座的小山,*缓而又巍峨,低矮而又崔嵬……一个一个,都扑在脚下。

  与其最好的陪衬,不过是那排排碧树。

  对岸的树看起来也是模糊的:风一来,树叶子就开始毫无规律的摆动起来。尽管看不清,声音倒是听得见的。海浪的拍击声,树叶碰撞起来,窸窸窣窣,还有那树上、百草丛间不时传来的几声清脆的鸟鸣。一块掺杂着,奏出一曲专至曹操,为其庆功的交响乐……

  星光灿烂的银河,正如大诗人李白所作“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斜贯天空。可是此刻,这高于九天的银河好像也不过这片沧海,也在沧海荡漾着的碧水当中,浩渺无垠,大有吞没一切之势。

  茫茫的大海与天相接,荡漾雄辉。在这壮丽奇伟的沧海面前,好像连日、月和漫天的星辰都变的渺小了……

  此情此景,如画如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正是这样一首诗,气吞山河。

  一年秋天,我带兵出征。我刚带领军队打赢了乌桓之战,现在正骑马走在队伍的中间,后面是我的军队。

  出征路上我们翻过山,渡过河,一路向东走着,部下告诉我,昌黎的东边有一座大山,叫碣山石,它的**与江水相*,山势险峻。于是我打算上山看看。走到碣石山脚下,抬头一望,眼前呈现出高大雄伟的大山,非常壮观。

  行了一天一夜的路,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一路上花开的遍地都是,空气中弥漫着花香,鸟儿在枝头唱歌。这碣石山上的一切,都使我心旷神怡,忘记了所有的忧愁和顾虑。

  天还蒙蒙亮,太阳还没有升起,我们的军队坐在山顶上观赏美丽景色。

  瞧!那大海,深青色的海水波澜起伏,巨浪拍打岸边的礁石,就像猛虎在咆哮。顿时水花四溅,又落到礁石上,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小珍珠,最后回到了大海中。

  海中的小岛长满花草,郁郁葱葱。再回头看看岛上的树木,虽然是秋季,但树叶子仍绿得发亮,小草青翠欲滴,非常茂盛。各种各样的花竞相开放:野菊、桂花、牵牛花,还有些不知道名字的野花,点缀着碣石山,充满了生机。

  就在我们欣赏花的时候,一阵秋风吹来,使得树木上的叶子沙沙作响,花儿也在这秋风中跳舞。原本*静的海面又变得大浪汹涌而起。

  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秋风把树上的果子吹了下来,我们正愁吃什么?那果子又大又圆,红彤彤的,一看就是熟透的,甜中带着一点酸味,软软的,美味极了!

  天黑了,太阳落山时,我们坐在顶峰看日落。太阳仿佛降到了大海之中,月亮升起来时,仿佛是从海中出来的。这不禁让我想像到,太阳和月亮不停运行,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的。银行星光灿烂,好像也是从海中产生出来的。

  我十分高兴,可以用一首《观沧海》的诗歌来歌吟自己此刻的心志吧!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观沧海》气势磅礴,让我体会到了大海的那种力于美的象征。去年暑假我真切的体会到了大海的魅力,感到无比自豪。

  古人崇敬大海,每年都会虔诚地拜海。虽是古老的封建思想,弹我还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来到了海滩。

  海仍旧是那么蓝,相较于电视的大海,它的颜色更美丽、更耀眼、更神秘——看着蓝蓝的,捧起水来却是透明的,凉丝丝却又夹带着些热情;沉甸甸却又有一点轻松的感觉;静静的但又有几股热闹的浪花,百感交集,有着不同的味道,啊!这才方知大海的博大呀!原来千万条江河之水流到了海洋,才有不同的感觉。正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说的就是这样。真是一语道出了大海的宽宏度量。那好似装满蓝宝石的海水里,是那样晶莹,浪也纷纷涌来,使*静的海面热闹起来。望着这湛蓝的海水,忍不住尝了一口,又苦又咸,我却尝出了苦中之乐、咸中之甜。正是这种滋味,又让我更明白了大海之博大,更体会到海纳百川的真谛。

  听,大海在欢快地唱歌了,浪花啦啦地响着,仿佛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和柴可夫斯基一起奏响海的乐章。随着时间流逝,黄昏来临,海扔那么蓝,海风轻拂着,只是这都增添了一层阳光的金黄。深圳的谈空由蓝变得火红火红,太阳保持在海*面。仿佛想给日光浴的人们最后一缕金光,也仿佛爱着这片海,也仿佛舍不得沙滩和我们的离去。

  妈妈在叫我了,我眼睛扔盯着大海,太舍不得了,不知几时还能再会,它下次又会以怎样的方式向我展示它的魅力呢?我不知道,但我相信,大海,它的美是永恒的!

  再见了,我的大海,我心中的神!

  我采用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夏率师北征乌桓,五月至无终,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九月,胜利回师,途经碣石。

  我登上碣石山观海,视野很是寥廓,大海的壮观景象尽收眼底。在宁静的海面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树木丛生的山和岛,它们点缀在海面的旁边,使大海显得磅礴壮观。

  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枯落的季节,但那山岛上还是树木繁茂,百草丛生,给人春意盎然的感觉。再仔细地看一下,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已深秋,在这儿一眼望去却看不到丝毫的宁静,大海汹涌澎湃,山岛草木繁茂。

  公元207年,我,伟大的曹操,身披红色战袍,头戴银盔,亲自上阵,带领大军拿下了军事要地——乌桓,心里充满了高兴。在凯旋回归的路上,经过碣石山,我见大部隊已累,便安顿军士们扎营休息。我见碣石山高耸入云,便带几名不太累的随从攀登碣石山。

  登上碣石山,我俯视脚下,树木丛生、繁花点点,各种不同的草木夹杂在一起,你挨我,我挤你,让人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我向远处眺望,只见:水天一色,波翻浪涌。一阵秋风吹来,大海卷着浪花,不停翻滚着,向大大小小的礁石撞击。海鸥从高处俯冲下来,又在快要触到海水时猛地扑闪翅膀往上窜。那一座座岛屿也不甘落后,一个个高高耸立、直插云层。我不禁感到大海之广阔。

  大海之大,使我觉得日月的运行都好似出没于大海的怀抱之中,灿烂的银海,闪耀的群星也好似孕育于大海之腹,真是太奇妙了!太壮观了!我凝望着大海,心里的豪言壮语数不胜数,可无一能表达我对大海的敬佩和赞美。大海气势磅礴,苍凉悲壮,广阔无垠,大有吞吐宇宙的感觉,让人在不知不觉中。

  我在下山的路上,不由地觉得:我的雄图伟业不正如这树木百卉一样,生机勃勃、不断向上;又如大海一般,宏伟壮丽、气势磅礴吗?我一边思考着,一边不由自主吟诵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