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11-13 00:00:00 赏析,翻译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1

  师说

  作者:韩愈

  朝代:唐朝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注释:

  [1]之:无意义。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4]受:通“授”。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在。[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下:犹“不如”。[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惑矣:(真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7]百工:各种工匠。[28]相师:互相学*。[29]族:类。[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32]复:恢复。[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35]乃:竟。[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8]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39]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不必:不一定。[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48]贻:赠送。

  赏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2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末段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文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3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後,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於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於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於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焉。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之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吾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子、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闻道有先後,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於时,学於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述而》载:“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需要知道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难道。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义。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3师道:从师的风尚。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还。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低于,不及。

  18耻学于师:以从师学*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句读不明。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宾语前置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被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8百工:各种工匠。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称“老师”称“弟子”等等。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

  32年相若:年龄差不多。相若,相像,差不多。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

  34复:恢复。

  35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为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

  37乃:竟。

  38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也欤,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

  43老聃(dān):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44之徒:这些人。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姐姐给大家讲述:【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2)】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靠(他)来传授真理、讲*学业、解释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我(向他们)学*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唉!从师学*的风尚失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也就难了!古时候的圣人,他们(的才智)超过一般人远得很哪,尚且从师而求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也很远,却以从师求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其原因不都是出在这里吗!(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为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孩子们念书,告诉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的老师。读书不会断句,有疑难问题不能解决,(在这两事中,)前者去请教老师,后者却不去,学了小的,丢了大的,我看不出(这种人)是高明的。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他们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一说到"老师""弟子"这样的话,就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笑),他们就说:"那个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似于奉承巴结。"唉!从师而学的风尚之不能恢复就可想而知了。

  巫师、医生、乐师和各种工匠,是士大夫们看不起的,如今士大夫的智慧反而比不上(这些人),这不真是奇怪的事情么!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必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有才智,(只不过)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术技能各有专长罢了。李家的孩子名蟠的,十七岁了,喜欢古文,六经和它的传文,全都学*过。他不受时俗风气的限制,向我来学*。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求师的正道,就作这篇《师说》赠给他。

  【赏析】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的社会风气。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2),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姐姐给大家讲述:【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3)】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此文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讽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随即紧扣“解惑”二字,以“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点出不从师的危害,从而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学问面前人人*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并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二段以感慨发端,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作者首先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这一层承接上文从师的标准,并领起下文对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的批判。接着运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教之”,自己却不愿甚至耻于从师作对比,则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比较,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在第三段中,作者以孔子从师的范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之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既是对前文有关从师学*态度的申述,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概括。这一思想将师生之间的那条人为的固定界限取消了,并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继第三段引“古之圣人”孔子从师的范例之后,作者以李蟠作为当时后生晚辈从师求学的范例,对李蟠加以勉励,对当时求学的人则是一种号召。本段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是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这一段与第3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的重要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阅读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1)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1

  村居(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释】

  ①陂田:水田。

  ②榆钱:即榆荚,形如铜钱,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③槿花:即木槿花,乡村中多以之为篱,花早开晚落。

  ④两两:成双成对。

  翻译一:

  流水环绕着水田,篱笆外种满了绿竹;

  榆钱已经落尽,木槿花也变得稀疏。

  夕阳西下,牛背上没有人骑卧;

  只带着成对的乌鸦,漫步在回村的小路。

  翻译二: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牛蹄声打破了沉寂,诗人把镜头又转换到小院外。夕阳西沉,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赏析:

  宁静,是这首小诗的基调。前两句选择的是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物,以静写静。后两句却是变换手法,以动写静。牛蹄得得,行步迟迟,有声响也有动态,但是没有破坏环境的和谐统一,奥秘就在于动作的迟缓,声调的单一。以动写静,更显其静。

  此诗通过细致的观察,用清雅自然的语言,勾勒出了新颖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情,给人以优美的.艺术享受,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观。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2

  清*乐·村居

  辛弃疾〔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同:无)

  译文: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边长满了翠绿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吴地方音,听起来温柔又美好,那满头白发的是谁家的公婆父老?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注释:

  清*乐(yuè):词牌名。村居:题目茅檐:茅屋的屋檐。吴音:吴地的方言。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相媚好:指相互逗趣,取乐。翁媪(ǎo):老翁、老妇。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织:编织,指编织鸡笼。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卧:趴。

  鉴赏

  在这首词中作者通过对农村景象面描绘,反述出他面主观感情,并非只在纯客观地作叙述描写。

  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女家,有一所矮小面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面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面一草。在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面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一草组成面清新秀丽面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面使命。

  三四两句,描写了一对满头白发面翁媪,亲热地使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聊天面优闲自得面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面老年夫妻面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这就是无奇女中面奇妙女笔。当然,这里并不仅仅是限于这对翁媪面生活,它概括了农村普遍面老年夫妻生活乐趣,是有一定面典型意义。“吴音”,指吴地面地方话。作者写这首词时,是在江西上饶,此地,春秋时代属于吴国。“媪”,是对老年妇女面代称。

  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面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面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使以待食、不劳而获面闲人,即使是未成丁面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面活儿,则成年人面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面天真、活泼、顽皮面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面年龄最小面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述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面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面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面一首《鹧鸪天》面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女妙。

  在写景方面,茅檐、小溪、一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面东西,然而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在写人方面,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通过这样简单面情节安排,就把一片生机勃勃和*宁静、朴素安适面农村生活,真实地反述出来了,给人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面感觉,这样面构思巧妙、新颖,色彩和谐、鲜明,给人留下了难忘面印象。

  从作者对农村清新秀丽、朴素雅静面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子形象面刻画,表现出词人喜爱农村和*宁静面生活。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面,词作描写农村和*宁静、朴素安适面生活,并不能说是作者对现实面粉饰。从作者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面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面爱国热忱。就当时面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面村庄,这种和*宁静面生活,也是存在面,此作并非是作者主观想象面产物,而是现实生活面反述。

  赏析

  作者这首词是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反映出春日农村有生机、有情趣的一面。

  上片第一、二两句是作者望中所见,镜头稍远。“茅檐低小”,邓《笺》引杜甫《绝句漫兴》:“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此正写南宋当时农村生活条件并不很好。如果不走*这低小的茅檐下,是看不到这户人家的活动,也听不到人们讲话的声音的。

  第二句点明茅屋距小溪不远,而溪上草已返青,实暗用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语意,说明春到农村,生机无限,又是农忙季节了。作者略含醉意,迤逦行来,及至走*村舍茅檐,却听到一阵用吴音对话的声音,使自己感到亲切悦耳(即所谓“相媚好”),这才发现这一家的成年人都已下田劳动,只有一对老夫妇留在家里,娓娓地叙家常。所以用了一个反问句:“这是谁家的老人呢?”然后转入对这一家的其他少年人的描绘。这样讲,主客观层次较为分明,比把“醉”的主语指翁媪似更合情理。

  下片写大儿锄豆,中儿编织鸡笼,都是写非正式劳动成员在搞一些副业性质的劳动。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躺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这实际上是从《庄子·马蹄篇》“含哺而熙(嬉),鼓腹而游”的描写化出,却比《庄子》写得更为生动,更为含蓄,也更形象化。特别是作者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这与作者的一首《鹧鸪天》的结尾,所谓“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正是同一机杼,从艺术效果看,也正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人描绘了一家五口在乡村的生活情态,表现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体现了作者对田园安宁、*静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村居原文、翻译、赏析3

  村居①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②。

  儿童散学归来早③,忙趁东风放纸鸢④。

  作品注释

  ①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②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摸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③散学:放学。

  ④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筝。鸢:老鹰。

  作品译文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创作背景

  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

  作品鉴赏

  首联写时间和自然景物。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景物写活,使读者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颔联写村中的原野上的杨柳,“拂”,“醉”,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颈联和尾联写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正处在人生早春,儿童的欢声笑语,兴致勃勃地放风筝,使春天更加生机勃勃,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前两句的物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名人点评

  《归田诗话》:瞿佑:纤媚如晚唐,不俗,故别。

  《文絮笺注》:许梿:体物浏亮,斯为不负。

  作者简介

  高鼎(1821~1861),字象一、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清代后期诗人。高鼎生活在*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其人无甚事迹,有关他的生*及创作情况历史上记录下来的很少,而他的《村居》诗却使他名传后世。著有《村居》、《拙吾诗稿》等。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2)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末段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文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末段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文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学者:求学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是故:因此,所以。

  无:无论、不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犹且:尚且。

  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下:不如,名作动。

  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惑矣:(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百工:各种手艺。

  相师:拜别人为师。

  族:类。

  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年相若:年岁相*。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复:恢复。

  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乃:竟,竟然。

  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之徒:这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必: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贻:赠送,赠予。

  文言现象

  通假字

  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传授,讲授

  ⒉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表否定

  ⒊授之书而*其句【读】者。读,通"逗”,阅读中的断句

  一词多义

  【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擅长某种技术的人或者是乐师)

  ③吾师道也:(名词做动词,学*)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作动词,从师)

  ⑤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⑥则耻师:(动词拜师)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老师)(者也判断句)

  【之】

  ①择师而教之:(代词,指代人)

  ②郯子之徒:(代词,这)

  ③古之学者:(结构助词,表示修饰或领属关系,译为“的”)

  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名词性的中心语之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不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因为“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的,即“之”后必是动词;而两个“所存”是“所词短语”,“所词短语”都是名词性的。)

  ⑤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标志)

  ⑥六艺经传,皆通*之:(代词,代指前面的“六艺经传”,译为它们。这是宾语前置句式)

  ⑦士大夫之族:(这些人)

  ⑧古之圣人:(的)

  ⑨师道之不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⑩吾从而师之:(代词,他)

  1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翻译为“这些”)

  【其】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人称代词,他)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指示代词,那(些))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人称代词,他们)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人称代词,他们的)

  ⑤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人称代词,他们的)

  ⑦其可怪也欤:(语气副词,表揣测)

  【惑】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疑难问题)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道】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风尚)

  ③吾师道也:(名词,道理)

  ④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乎】

  ①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推测,吧)

  ②生乎吾前:(介词,表时间,在)

  ③固先乎吾:(介词,表比较,比)

  【于】

  ①耻学于师:(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向)

  ②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示处所、方向,从、在)

  ③于其身也:(介词,表示对象,对,对于)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示比较,比)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示被动,受,被)

  【传】

  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六艺经传:(名词,传文)

  【无】

  ①孰能无惑:(没有)

  ②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无论)

  【焉】

  ①则耻师焉:(他们)

  ②或师焉或否焉:(助词:不译)

  ③犹且从师而问焉:(兼词:于之)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则群聚而笑之(群,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2.名词作动词

  ①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

  ②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3.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②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二)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②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⑤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三)动词的使动用法

  授之书而*其句读者(*,使……学*)

  古今异义

  ⒈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求学的人

  今: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人

  ⒉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古:用来……的

  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⒊吾从而师之

  古:跟随并且

  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

  ⒋无贵无贱

  古:不论;不分

  今:没有

  ⒌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古:风气

  今:道理

  ⒍句读之不知

  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òu

  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ú

  ⒎圣人无常师

  古:永久的;固定的

  今:*常的

  ⒏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⒐年十七,好古文

  古:秦汉的散文

  今:“五·四”之前的文言文的统称

  ⒑今之众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大多数人

  ⒒小学而大遗

  古:小的方面学*了

  今:初级正规教育学校。

  宾语前置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学于余。

  2、耻学于师。

  3、师不必贤于弟子。

  判断句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人非生而知之者。

  4、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5、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被动句

  1、不拘于时

  省略句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宾语)

  2、吾从(之)而师之(省宾语)

  3、(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主语)

  4、(师)位卑(者)则足羞,(师)官盛(者)则*谀(省略谓语动词)

  5、或师焉,或否焉(“否”后省“师”)

  6、生乎吾前(者)

  重点背诵句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解析

  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他是这个运动公认的领袖。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门第观念源于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中正制后,形成了以士族为代表的门阀制度,重门第之分,严士庶之别,士族的子弟,凭高贵的门第可以做官,他们不需要学*,也看不起老师,他们尊“家法”而鄙从师。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废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这对择师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就普遍存在着从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的心理。韩愈反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提出以“道”为师,“道”在即师在,这是有进步意义的。与韩愈同时代的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以看出《师说》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斗争精神。

  对耻学于师,文章连续用了三个对比。第一,古今对比,阐明耻学于师违背圣人之道,其后果只能是更加愚昧。第二,将同一个人既明于择师教子的必要,却又不明于自己从师的必要,把这两种完全矛盾的做法加以对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揭示那些人确实糊涂不通道理。第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的对比,进一步道出士大夫的错误心理,发人深省地指出两种人的地位与智能的反差,更令人幡然醒晤。

  全文分4段。

  第1段

  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

  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

  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第4段

  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不拘于时”的“时”指“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指“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从而总结全文主旨,点明主题。

  分句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运用:(翻译)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创作背景

  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职位不高,但他在文坛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

  写法总述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论证,并辅之以感叹句来加强说服力。例如第2段,首先用一个感叹句紧承前一段,转入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分析,然后从三方面作对比。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批判士大夫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笔锋犀利。几个感叹句,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变化,“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惊诧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分析

  《师说》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正反对比,事实充分,说理透彻,气势磅礴,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文章先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于老师的年长年少,作者认为“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明确了择师的标准。接着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次用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来对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为的自相矛盾;最后用“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对比,揭露士大夫之族的错误想法,指出这是“师道不复”的真正原因。从后果、行为、心理等方面逐层深入分析,指出了他们在“从师”问题上的不同态度,点明了从师学*的重要。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推论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为了证明这一论断,作者选择了孔子的言行来作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孔子是圣人,圣人尚且如此,那一般人就更不必说了。而且作者虽只用了寥寥数语,而孔子的言行却写得具体,因而很有说服力。这样,文章以其鲜明的中心、清晰的层次,充分的说理体现了逻辑思维的严密。

  构思

  《师说》堪称美文极品。

  《师说》以抽象思维为主,阐述的是生活中事,对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永远的意义《师说》的语言推理严谨,风格冷俊。《师说》的态度是批评教诲。

  但它们的成功绝不是这些零零碎碎的个别现象所能形成的。应该是诸多方面在矛盾意识、人性意识、意境意识的统帅下,以思维单元为一般规律所组成的有机体。

  《师说》:

  一、师说(话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历史地位)/传道受业解惑(作用职责)

  从师(阐述):人非生而知之(小话题)/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庸知年之先后(小结论)

  师道(结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以上是第一段,全文总话题,“师说”。

  二、第二段是论述的核心部分,以对比论证为主,写不同的师道、不同的做法,得到的不同结果。

  师道:师道不传(话题)/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圣益圣,愚益愚(结论)

  从师:今之众人(话题)/对子女//对自己/小学大遗(结论)

  今之众人(话题)/巫医百工//士大夫族/师道不复可知矣(结论)

  三、第三段是全文的结论,照应首段“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圣人无常师(话题)/孔子从师(阐述)/师不必贤于弟子(结论)

  “圣人无常师”照应“古之学者必有师”,而“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照应“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三个段落的内容,形式上构成一种回环美(师说——从师——师道/师道——从师——师说),内容上说理更加严密,环环相扣,起于“师说”,结于“师说”。

  四、第四段只是一个交代,说明写作缘由和目的。

  全文重点说明,只有不断学*,才会不断提高。批判了“耻学于师”及“群聚笑之”的不良风气。同时在对老师的作用或职责的界定上,也一直为后人所称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关键是“传道受业解惑”的逻辑关系。“解惑”即解答个别问题,“受业”指传授系统知识,“传道”则具有更高境界的意义,强调应用能力(素质)的形成。

  一般肢解文章的方法,仅限于“解惑”“受业”,而“道”的形成则完全靠学生自己的“悟性”,明确了“三个意识”的重要意义,和“两个单元”的一般规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传道”,才能使学生在能力形成方面,有想对明确的思路。这一飞跃就使学生对语文的学*不再迷茫,不再困惑,不再有登天无路、下地无门的不知所措。

  末段教学意义

  《师说》的末段一般认为是一篇结构完整的议论文的附言,有如文章的后记或跋,作者对写作缘起做简单的说明,为了鼓励自己的学生“不拘于时,学于余”而做,亦或仅仅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契机,一个借口。可是如果我们认真联系前文,就会发现末段与第三段内容上紧密相承,是全文意义结构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某一视角看,这看似无足轻重的地方,确实全文的文眼,忽略了这一文眼,全文犹如未点睛之龙,仅仅有其形,而缺少生动真切之感。首先,末段李氏子蟠从师学*的事例,是全文最重要的论据,在意义上是前文论述的再递*。

  《师说》起笔,托古言事,直接明了的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学者必有师”。紧接着对老师的职责提出了自己的卓越见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并对如何择师也提出独到见解:“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第一段的理性陈述完毕,第二段以感慨发端,对当时社会耻学于师的浮靡之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尽吐不*之气,也指明了文章的现实意义。

  鉴赏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师说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译文: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注释:[1]之:无意义。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4]受:通“授”。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在。[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下:犹“不如”。[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惑矣:(真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7]百工:各种工匠。[28]相师:互相学*。[29]族:类。[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32]复:恢复。[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35]乃:竟。[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8]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39]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不必:不一定。[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48]贻:赠送。

  赏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3)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优选【5】篇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 1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 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注释

  [1]之:无意义。 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4]受:通“授”。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在。[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下:犹“不如”。[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惑矣:(真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7]百工:各种工匠。[28]相师:互相学*。[29]族:类。[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32]复:恢复。[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35]乃:竟。[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8]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39]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不必:不一定。[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48]贻:赠送。

  赏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 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注释

  [1]之:无意义。 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4]受:通“授”。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在。[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下:犹“不如”。[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惑矣:(真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7]百工:各种工匠。[28]相师:互相学*。[29]族:类。[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32]复:恢复。[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35]乃:竟。[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8]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39]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不必:不一定。[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48]贻:赠送。

  赏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 3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小的方面倒要学*,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使……学*。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 4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 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注释

  [1]之:无意义。 学者:求学的人。[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4]受:通“授”。传授。[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8]乎:于,在。[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14]出人:超出(一般)人。[15]犹且:尚且。[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17]下:犹“不如”。[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21]惑矣:(真是)糊涂啊![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27]百工:各种工匠。[28]相师:互相学*。[29]族:类。[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32]复:恢复。[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35]乃:竟。[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38]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39]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42]不必:不一定。[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48]贻:赠送。

  赏析: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韩愈写《师说》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看出。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身体力行,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师说原文赏析及翻译 5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注释:

  [1]之:无意义。学者:求学的人。

  [2]所以:用来……的,……的凭借。

  [3]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4]受:通“授”。传授。

  [5]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6]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7]其为惑也: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

  [8]乎:于,在。

  [9]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儒家之道。

  [10]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1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年:这里指生年。之,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3]师道:从师学*的风尚

  [14]出人:超出(一般)人。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犹“不如”。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24]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5]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遗,丢弃,放弃。

  [26]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7]百工:各种工匠。

  [28]相师:互相学*。

  [29]族:类。

  [30]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3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可羞,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阿谀,奉承。

  [32]复:恢复。

  [33]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34]不齿:不屑与之同列,羞与为伍,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

  [35]乃:竟。

  [36]其可怪也欤:真是奇怪啊。其,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诘问);也欤,也作“也与”,虚词连用,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相当于“啊”。

  [37]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8]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北)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的由来。

  [39]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弹琴。师,乐师。

  [40]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41]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不必:不一定。

  [43]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研究。

  [44]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5]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通,普遍。

  [46]不拘于时:指没有受到时代风气的影响,不以从师学*为耻。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7]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48]贻:赠送。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以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识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并以他为师。我学*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无论地位显贵或是低下,无论年长年少,知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求学的传统已经失传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学问道理;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能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为可耻,糊涂啊!那些教他读书,学*句子的停顿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道断句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句读)要学*,大的方面(解惑)却丢弃,我没见到他聪明在哪。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于谄媚。"啊!从师学*的风尚不再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奏乐之人,各类工匠,是士大夫们所看不起的,现在他们的见识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这样罢了。

  李氏的儿子李蟠,年纪十七岁,爱好古文,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学*。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学*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4)

——剑客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原文: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译文

  十年磨成一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还未试过锋芒。

  如今将它取出,给您一看,谁有冤屈不*的事?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

  赏析:

  贾岛一生远离现实,安于寂寞荒凉的生活,他爱写"蚁穴"、"蛇洞"、"荧火"、"怪禽",少有激昂慷慨之气,以上这一首可算是"文不如其人"了,读此诗可感到森森剑气,凛凛侠风,一句"谁有不*事"何等到痛快!

  贾岛诗思奇僻。这首《剑客》却率意造语,直吐胸臆,给人别具一格的感觉。诗题一作《述剑》。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

  这是一把什么样的剑呢?“十年磨一剑”,是剑客化了十年工夫精心磨制的。侧写一笔,已显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刃白如霜,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说“未曾试”,便有跃跃欲试之意。现在得遇知贤善任的“君”,便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的事?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显然,“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绾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三十年来寻剑客

  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

  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

  古诗简介

  《三十年来寻剑客》是唐末五代僧人灵云志勤禅师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诗人见桃花有感而作,渲染了一种沧桑的气氛,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在桃花下顿悟之后的喜悦之情。

  翻译/译文

  像一位坚韧的侠士为了一把宝剑三十年来到处寻觅,

  只见一回接一回叶子落了又抽出新枝。

  偶尔一次注视着盛开的桃花他若有所思,

  从此以后直到如今再也不生迟疑。

  注释

  ①寻剑客:寻找宝剑(慧剑)的人,比喻参禅悟道者。

  ②抽枝:指树木在新年开春时长出新芽和新枝,这个新枝便是由其中的一些新芽长成的,这个枝的长成过程称为抽枝。

  赏析/鉴赏

  这是灵云志勤禅师因见桃花悟道所作的偈,曾被沩山赞为“从缘荐得,永无退失,善自护持”。在*古代,“三”往往表示多数,所以,“三十年”其实是说很多年。“剑”指佛教的智慧之剑,希望找来斩断烦恼,求得证悟。下句的“几回落叶又抽枝”,正是对时间漫长的形象化描写。以落叶抽枝表示季节的变化,时间的流逝,一方面是追求生动性;另一方面,也见出这位求道者精神的沉潜。按理说,草木的荣枯生灭在作者已是*见,百般求索也无所得,但偶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一树灼灼盛开的桃花,就灵机触发,豁然而悟。或许他想到“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或许他想到至理就在灿烂的生命之中;或许他想到无常即常,常而无常;或许他什么也没想,只是体验到一种澄明的状态。由迷转悟的过程写得很清楚,但其结果却很模糊,许多禅师就是这样为后世留下一个又一个的谜,并在其中展示了智慧之光,提醒世人深思。

  剑客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古诗简介

  《剑客》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全诗率意造语,直吐胸臆,语句简捷,感情强烈。“十年磨一剑”之“磨”,含有打造、磨制之意。花了十年的功夫,这剑自然非同一般。“霜刃未曾试”,即非常锋利的宝剑还没有用过,便有“跃跃欲试”之意。“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即今天把它拿出来给您看,目的是如果您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的事,我就可以仗剑扶危。此处的“剑”,用的是比喻象征意义,托物言志,抒写作者十年寒窗,磨炼才干的生涯和远大的理想抱负。

  翻译/译文

  十年辛苦劳作,磨出一把利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未试锋芒。

  如今取出,给您一看,谁有不*之事,不妨如实告我。

  注释

  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霜刃:形容剑锋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把示君:拿给您看。

  创作背景

  传诗人贾岛在韩愈的劝说下,参加了科举考试,他天真地以为,凭着自己的才学一定能考中,所以,并不把“八百举子”放在眼里,一入考场,挥笔就写,在《病蝉》诗中,痛骂:“什么黄雀、乌鸦,都一样想害蝉。”结果被认为是“无才之人,不得采用”,与*曾等人一起落了个“考场十恶”的坏名。贾岛心知是“吟病蝉之句”得罪了有权势的人,可又无可奈何。便创作了这首自喻诗。

  赏析/鉴赏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而此剑是“十年磨一剑”,可见其制作精良足可与传说中的龙泉宝剑比肩。开篇先侧写一笔,已显示出此剑非同一般。接着,正面一点:“霜刃未曾试。”写出此剑颜色如霜雪,闪烁着寒光,是一把锋利无比却还没有试过锋芒的宝剑。虽说“未曾试”,而跃跃欲试之意已流于言外。此剑一出,定会使人“咨嗟叹奇绝”的,这里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充分自信。这位剑客经过潜心修养,苦练多年,身怀绝技却还没有机会一显身手,便不禁跃跃欲试,期盼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两句咏物而兼自喻,意在以宝剑未试来比喻自己抱负和才华不得施展。诗人未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未正面写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然而通过托物言志,已可洞悉诗人的心理。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

  为何铸剑十年却从未露过锋芒呢?只是因为能识此宝之人尚未出现。高山流水,知音难觅。怀才不遇者正如抱玉的卞和,如果赏识自己的人始终不出现,岂不是要活活哭死。幸运的是,韬光十载,而如今终于得遇知贤善任的知音——“君”,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于是今日剑客便毫不犹豫地亮出了宝剑,充满自信地说:“今日把示君,谁有不*事?”今天将这把利剑拿出来给你看看,告诉我,天下谁有冤屈不*的事?此句将剑客的'豪侠之风表现得痛快淋漓,仿佛剑鸣于匣,呼之欲出,读之使人顿感血脉偾张,怒发冲冠,一种急欲施展才能,干一番事业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

  同样以咏宝剑言志的诗还有唐代郭震的《古剑篇》,此诗化用古代著名的龙泉宝剑的传说。诗中有“虽复沉埋无所用,渊能夜夜气冲天”的句子,与贾岛的这首《剑客》一样,在借咏剑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抒发不遇感慨的同时,表现了一种虽然身处困顿之中,却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自己终究不会被埋没,终将破壁飞腾而去的强烈自信。

  这首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由于这首诗是借咏剑以寄托理想,因而求鲜明,任奔放,不求技巧,不受拘束。诗人所注重的是比喻贴切,意思显豁,主题明确。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在于语言*易,诗思明快,诗句短小精练,更有一种干练豪爽的侠客之风,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全诗感情奔放,气势充沛,读来剑中见人,达到人剑合一的艺术效果。实际上,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就,主要不在形式技巧,而在丰满地表现出诗人的形象,体现为一种典型,一种精神。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发了兴利除弊、实现政治抱负的豪情壮志。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5)

——别离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原文:

  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

  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

  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

  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

  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朝寄*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班班墨,颇似临行泪。

  门前两行树,离离到天际。

  中央亦有丝,有丝两头系。

  如何君寄书,断续不时至?每日百须臾,书到时有几?一息不相闻,使我容颜悴。

  安得如电光,一闪至君旁?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

  自君镜奁来,入妾怀袖中。

  临行剪中衣,是妾亲手缝。

  肥瘦妾自思,今昔得毋同?自别思见君,情如春酒浓。

  今日见君面,仍觉心忡忡。

  揽镜妄自照,颜色桃花红。

  开箧持赠君,如与君相逢。

  妾有钗插鬓,君有襟当胸。

  双悬可怜影,汝我长相从。

  虽则长相从,别恨终无穷。

  对面不解语,若隔山万重。

  自非梦来往,密意何由通?汝魂将何之?欲与君追随。

  飘然渡沧海,不畏风波危。

  昨夕入君室,举手搴君帷。

  披帷不见人,想君就枕迟。

  君魂倘寻我,会面亦难期。

  恐君魂来日,是妾不寐时。

  妾睡君或醒,君睡妾岂知?彼此不相闻,安怪常参差。

  举头见明月,明月方入扉。

  此时想君身,侵晓刚披衣。

  君在海之角,妄在天之涯。

  相去三万里,昼夜相背驰。

  眠起不同时,魂梦难相依。

  地长不能缩,翼短不能飞。

  只有恋君心,海枯终不移。

  海水深复深,难以量相思。

  译文

  离情别思就象那轮船的双轮一样飞转,顷刻间已经绕了滋万圈。

  目睹飞驰的双轮,眼见时空的变换,我内心的忧愁更加滋长。

  古代但山川,也但孤舟。

  古代的车舟同样“载离别”,让人感受到行动举止的“自由”。

  现代火车和轮船具但古时不可能但的速度,因此会加倍生人的离愁别虚。

  (火车、轮船)明明知道人们分手的时刻那么短暂、宝贵,却不让人们但*之意。

  火车或轮船长鸣后,一刻都不多停留。

  即使但滋斤重的船舵,行船仍然迅速灵活。

  怎能没但逆风吹来,但也不畏惧逆风。

  送行的人还没来得及返回,行者就已到达天的尽头。

  望着远处船忽然就不见了,只但烟波荡漾。

  去的时候如此速度,回来路途会堵塞么?但愿你回来时,能够乘快艇速归。

  注释

  轮:早期蒸汽机轮船两侧的双轮

  并立:合力,一起

  风臾:片刻、短时间。绸缪,这里形容不断的离别之情。

  万钧柁:几万斤重的船舵。万钧,形容分量重或力量大。钧,古代重量单位之一,三十斤为一钧。柁,即舵。这里指轮船后面的发动机。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6)

——国殇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原文:

  九歌·国殇

  先秦: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怼 一作:坠)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子魂魄兮 一作:魂魄毅兮)

  译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战士手持兵器身披犀甲,敌我战车交错戈剑相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旌旗遮天蔽日敌众如云,飞箭如雨战士奋勇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敌军侵犯我们行列阵地,右骖马受伤左骖马倒毙。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兵车两轮深陷绊住四马,主帅举起鼓槌猛击战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怼 一作:坠)

  杀得天昏地暗神灵震怒,全军将士捐躯茫茫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将士们啊一去永不回还,走向那*原的遥远路途。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佩长剑夹强弓争战沙场,首身分离雄心永远不屈。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真正勇敢顽强而又英武,始终刚强坚毅不可**。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子魂魄兮 一作:魂魄毅兮)

  人虽死啊神灵终究不泯, 魂魄刚毅不愧鬼中英雄!

  注释:

  操吴戈兮被(pī)犀(xī)甲,车错毂(gǔ)兮短兵接。

  国殇:指为国捐躯的人。殇:指未成年而死,也指死难的人。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车错毂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矢(shǐ)交坠兮士争先。

  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

  凌:侵犯。躐:践踏。行:行列。左骖殪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援玉枹(fú)兮击鸣鼓。

  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怼 一作:坠)

  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恨。威灵:威严的神灵。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诚:诚然,确实。以:且,连词。武:威武。终:始终。凌:侵犯。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子魂魄兮 一作:魂魄毅兮)

  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赏析:

  《九歌》是一组祭歌,共11篇,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的再创作。《九歌·国殇》取民间“九歌”之祭奠之意,以哀悼死难的爱国将士,追悼和礼赞为国捐躯的楚国将士的亡灵。乐歌分为两节,先是描写在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楚国将士奋死抗敌的壮烈场面,继而颂悼他们为国捐躯的高尚志节。由第一节“旌蔽日兮敌若云”一句可知,这是一场敌众我寡的殊死战斗。当敌人来势汹汹,冲乱楚军的战阵,欲长驱直入时,楚军将士仍个个奋勇争先。但见战阵中有一辆主战车冲出,这辆原有四匹马拉的大车,虽左外侧的骖马已中箭倒毙,右外侧的骖马也被砍伤,但它的主人——楚军统帅,仍毫无惧色,他将战车的两个轮子埋进土里,笼住马缰,反而举槌擂响了进军的战鼓。一时战气萧杀,引得苍天也跟着威怒起来。待杀气散尽,战场上只留下一具具尸体,静卧荒野。

  作者描写场面、渲染气氛的本领是十分高强的。不过十句,已将一场殊死恶战,状写得栩栩如生,极富感染力。底下,则以饱含情感的笔触,讴歌死难将士。有感于他们自披上战甲一日起,便不再想全身而返,此一刻他们紧握兵器,安详地,心无怨悔地躺在那里,他简直不能抑止自己的情绪奔进。他对这些将士满怀敬爱,正如他常用美人香草指代美好的人事一样,在诗篇中,他也同样用一切美好的事物,来修饰笔下的人物。这批神勇的将士,操的是吴地出产的以锋利闻名的戈、秦地出产的以强劲闻名的弓,披的是犀牛皮制的盔甲,拿的是有玉嵌饰的鼓槌,他们生是人杰,死为鬼雄,气贯长虹,英名永存。

  依现存史料尚不能指实这次战争发生的具体时地,敌对一方为谁。但当日楚国始终面临七国中实力最强的秦国的威胁,自怀王当政以来,楚国与强秦有过数次较大规模的战争,并且大多数是楚国抵御秦军入侵的卫国战争。从这一基本史实出发,说此篇是写楚军抗击强秦入侵,大概没有问题。而在这种抒写中,作者那热爱家国的炽烈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灭亡后,楚地流传过这样一句话:“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屈原此作在颂悼阵亡将士的同时,也隐隐表达了对洗雪国耻的渴望,对正义事业必胜的信念,从此意义上说,他的思想是与楚国广大人民息息相通的。作为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他所写的决不仅仅是个人的些许悲欢,那受诬陷被排挤,乃至流亡沅湘的坎壈遭际;他奉献给人的是那颗热烈得*乎偏执的爱国之心。他是楚国人民的喉管,他所写一系列作品,道出了楚国人民热爱家国的心声。

  此篇在艺术表现上与作者其他作品有些区别,乃至与《九歌》中其他乐歌也不尽一致。它不是一篇想像奇特、辞采瑰丽的华章,然其“通篇直赋其事”(戴震《屈原赋注》),挟深挚炽烈的情感,以促迫的节奏、开张扬厉的抒写,传达出了与所反映的人事相一致的凛然亢直之美,一种阳刚之美,在楚辞体作品中独树一帜,读罢实在让人有气壮神旺之感。

  国殇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

  译文:

  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埋定车轮呵拉住战马,拿过玉槌呵擂动鼓点。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既已出征呵就没想过要回返,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即使尸首分离也不悔恨。真是英勇无畏呵武艺超凡,你永远刚强呵不可凌犯。既已身死呵将成神显灵,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注释:

  国殇:是追悼阵亡将士的祭歌。死于国事叫做国殇。殇:原指未成年而死,后泛指死难的人。戴震《屈原赋注》:“殇之义二:男女未冠(男二十岁)笄(女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⑵操吴戈兮被(pī)犀甲:手里拿着吴国的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制作的甲。吴戈:吴国制造的戈,当时吴国的冶铁技术较先进,吴戈因锋利而闻名。被,通“披”,穿着。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特别坚硬。⑶车错毂(gǔ)兮短兵接:敌我双方战车交错,彼此短兵相接。毂:车轮的中心部分,有圆孔,可以插轴,这里泛指战车的轮轴。错:交错。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⑷旌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的日光,敌兵像云一样涌上来。极言敌军之多。⑸矢交坠:两军相射的箭纷纷坠落在阵地上。⑹凌:侵犯。躐(liè):践踏。行:行列。⑺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左边的骖马倒地而死,右边的骖马被兵刃所伤。殪:死。⑻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战车的两个车轮陷进泥土被埋住,四匹马也被绊住了。霾:通“埋”。古代作战,在激战将败时,埋轮缚马,表示坚守不退。⑼援玉枹(fú)兮击鸣鼓:手持镶嵌着玉的鼓槌,击打着声音响亮的战鼓。先秦作战,主将击鼓督战,以旗鼓指挥进退。枹:鼓槌。鸣鼓:很响亮的鼓。⑽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天地一片昏暗,连威严的神灵都发起怒来。天怨神怒。天时:上天际会,这里指上天。天时怼:指上天都怨恨。怼:怨恨。威灵:威严的神灵。⑾严杀尽兮弃原野:在严酷的厮杀中战士们全都死去,他们的尸骨都丢弃在旷野上。严杀:严酷的厮杀。一说“残杀”,士兵被杀。一说严壮,指士兵。尽:皆,全都。野:古读“暑”,和“怒”字押韵。⑿出不入兮往不反:出征以后就不打算生还。反:通“返”。⒀忽:渺茫,不分明。超远:遥远无尽头。⒁秦弓:指良弓。战国时,秦地木材质地坚实,制造的弓射程远。⒂首身离:身首异处。心不惩:壮心不改,勇气不减。惩:悔恨。⒃诚:诚然,确实。以:且,连词。武:威武。⒄终:始终。凌:侵犯。⒅神以灵:指死而有知,英灵不泯。神:指精神。⒆鬼雄:战死了,魂魄不死,即使做了死鬼,也要成为鬼中的豪杰。

  赏析:

  在屈原生活的楚怀王和秦襄王时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在战国七雄中后来居上,扩张势头咄咄逼人,楚国成为其攻城略地的主要对象之一。但楚怀王却放弃了合纵联齐的正确方针,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与秦交好,当秦国的诺言终成画饼时,秦楚交恶便不可避免。自公元前313年(楚怀王十六年)起,楚国曾经和秦国发生多次战争,都是秦胜而楚败。仅据《史记·楚世家》记载:公元前312年(楚怀王十七年),楚秦战于丹阳(在今河南淅川县一带),楚军大败,大将屈殇被俘,甲士被斩杀达8万,汉中郡为秦所有。楚以举国之兵力攻秦,再次大败于蓝田。公元前301年(怀王二十八年),秦与齐、韩、魏联合攻楚,杀楚将唐昧,取重丘(今河南泌阳北)。次年,楚军再次被秦大败,将军景缺阵亡,死者达2万。再次年,秦攻取楚国8城,楚怀王被骗入秦结盟,遭到囚禁,其子顷襄王即位。公元前298年(顷襄王元年),秦再攻楚,大败楚军,斩首5万,攻取析(今河南西峡)等15座城池。在屈原生前,据以上统计,楚国就有15万以上的将士在与秦军的血战中横死疆场。后人指出:《国殇》之作,乃因“怀、襄之世,任馋弃德,背约忘亲,以至天怒神怨,国蹙兵亡,徒使壮士横尸膏野,以快敌人之意。原盖深悲而极痛之”。古代将尚未成年(不足20岁)而夭折的人称为殇,也用以指未成丧礼的无主之鬼。按古代葬礼,在战场上“无勇而死”者,照例不能敛以棺柩,葬入墓域,也都是被称为“殇”的无主之鬼。在秦楚战争中,战死疆场的楚国将士因是战败者,故而也只能暴尸荒野,无人替这些为国战死者操办丧礼,进行祭祀。正是在一背景下,放逐之中的屈原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

  原文: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怼兮一作:坠兮)

  出不入兮往不反,*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魂魄毅兮一作:子魂魄兮)

  译文

  手拿干戈啊身穿犀皮甲,战车交错啊刀剑相砍杀。

  旗帜蔽日啊敌人如乌云,飞箭交坠啊士卒勇争先。

  犯我阵地啊践踏我队伍,左骖死去啊右骖被刀伤。

  埋住两轮啊绊住四匹马,手拿玉槌啊敲打响战鼓。

  天昏地暗啊威严神灵怒,残酷杀尽啊尸首弃原野。

  出征不回啊往前不复返,*原迷漫啊路途很遥远。

  佩带长剑啊挟着强弓弩,首身分离啊壮心不改变。

  实在勇敢啊富有战斗力,始终刚强啊没人能侵犯。

  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为鬼中英雄!

  手执吴戈锐呵身披犀甲坚,在车毂交错中与敌人开战。

  旌旗蔽日呵敌寇蜂拥如云,箭雨纷坠呵将士奋勇向前。

  敌寇凌犯我军阵呵践踏队列,左骖倒毙呵右骖伤于刀剑。

  埋定车轮呵拉住战马,拿过玉槌呵擂动鼓点。

  战气萧杀呵苍天含怒,被残杀的将士呵散弃荒原。

  既已出征呵就没想过要回返,家山邈远呵去路漫漫。

  带上长剑呵操起秦弓,纵使首身异处呵无悔无怨。

  真是英勇无畏呵武艺超凡,你永远刚强呵不可凌犯。

  既已身死呵将成神显灵,你是鬼中的英雄呵魂魄毅然。

  注释

  ①戈:*头戟。吴戈:吴国所制的戈。当时这种戈最锋利。被:同披。犀甲:犀牛皮制的甲。

  ②错:交错。毂(gu3):车轮中间横贯车轴的部件。古时常以之代指车轮。短兵:短兵器。

  ③凌:侵犯。阵:军阵,阵地。躐(lie4猎):践踏。行:行列。

  ④骖:驾在战车两旁的马。殪(yi4义):死,杀死。刃伤:被刀剑砍伤。

  ⑤霾(mai2埋):同“埋”。絷(zhi2植):用绳子拴住。

  ⑥援:拿起。枹(fu2福):鼓槌。鸣鼓:声音很响的鼓。

  ⑦天时:犹言天象。怼(dui4对):怨愤。威灵:神灵。

  ⑧严杀:犹言“肃杀”,指战场上的肃杀之气。壄(ye3野):古“野”字。

  ⑨忽:渺茫而萧索。超远:即遥远。

  ⑩带:佩在身上。挟:夹在腋下。

  ⑾心不惩:心不悔。

  ⑿诚:果然是。勇:指精神上的气势。武:指孔武有力。

  ⒀终:到底。不可凌:指志不可夺。

  ⒁神以灵:指为国捐躯的将士死后成神,神灵显赫。意谓他们精神不死。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7)

——忆梅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古诗简介

  《忆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绝,为诗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时所写。此诗通过描写春日游玩,不见梅花这件事情,来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流离辗转而感到的愤懑颓唐的思想感情。全诗浑然天成,一意贯串,并无刻意雕镂,枝蔓曲折,显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翻译/译文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物华。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注释

  ⑴定定:滞留不动。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住:一作“任”。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

  ⑵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

  ⑶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堪恨:可恨。恨:怅恨,遗憾。

  ⑷长:经常,老是。去年花:指早梅。因为梅花在严冬开放,春天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所以称为“去年花”。

  赏析/鉴赏

  这是李商隐任职于梓州柳仲郢幕府后期之作。此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作诗之时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此诗是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首先是一句“定定住天涯”,可看得出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因为滞留异乡而苦。梓州(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这句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即是“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评此句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但依旧怀才不遇,紧接着的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这首《忆梅》,意极曲折,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一来,便显得此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原文:

  忆梅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译文: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注释:

  1、定定: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

  2、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

  3、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

  4、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

  5、恨:怅恨,遗憾。

  6、去年花:指早梅。因为梅花在严冬开放,春天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所以称为“去年花”。

  赏析:

  这是李商隐作幕梓州后期之作,为咏梅而寓意之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

  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则是为留滞异乡而苦。梓州(州治在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定定住天涯”,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犹“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物华,指眼前美好的春天景物。依依,形容面对美好春色时亲切留连的意绪。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三、四两句,诗境又出现更大的转折。面对姹紫嫣红的“物华”,诗人不禁想到了梅花。它先春而开,到百花盛开时,却早花凋香尽,诗人遗憾之余,便不免对它怨恨起来了。由“向物华”而忆梅,这是一层曲折;由忆梅而恨梅,这又是一层曲折。“恨”正是“忆”的发展与深化,正像深切期待的失望会转化为怨恨一样。

  但这只是一般人的心理。对于李商隐来说,却有更内在的`原因。“寒梅”先春而开、望春而凋的特点,使诗人很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少年早慧,文名早著,科第早登;然而紧接着便是一系列不幸和打击,到入川以后,已经是“克意事佛,方愿打钟扫地,为清凉山行者”(《樊南乙集序》),意绪颇为颓唐了。这早秀先凋,不能与百花共享春天温暖的“寒梅”,正是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在《十一月中旬扶风界风梅花》诗中,也曾发出同样的感叹:“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非时而早秀,“不待作年芳”的早梅,和“长作去年花”的“寒梅”,都是诗人不幸身世的象征。正因为看到或想到它,就会触动早秀先凋的身世之悲,诗人自然不免要发出“寒梅最堪恨”的怨嗟了。诗写到这里,黯然而收,透出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调。

  五言绝句,贵天然浑成,一意贯串,忌刻意雕镂,枝蔓曲折。这首《忆梅》,“意极曲折”(纪昀评语),却并不给人以散漫破碎、雕琢伤真之感,关键在于层层转折都离不开诗人沉沦羁泊的身世。这样,才能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古诗简介

  《忆梅》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绝,为诗人在梓州幕府生活时所写。此诗通过描写春日游玩,不见梅花这件事情,来表达了诗人因怀才不遇,流离辗转而感到的愤懑颓唐的思想感情。全诗浑然天成,一意贯串,并无刻意雕镂,枝蔓曲折,显得潜气内转,在曲折中见浑成,在繁多中见统一,达到有神无迹的境界。

  翻译/译文

  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物华。

  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

  注释

  ⑴定定:滞留不动。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住:一作“任”。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

  ⑵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

  ⑶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堪恨:可恨。恨:怅恨,遗憾。

  ⑷长:经常,老是。去年花:指早梅。因为梅花在严冬开放,春天的时候梅花已经凋谢,所以称为“去年花”。

  赏析/鉴赏

  这是李商隐任职于梓州柳仲郢幕府后期之作。此诗写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在作诗之时寒梅早已开过,所以题为“忆梅”。此诗是李商隐所作的一首咏物诗。

  首先是一句“定定住天涯”,可看得出一开始诗人的思绪并不在梅花上面,而是因为滞留异乡而苦。梓州(今四川三台)离长安一千八百余里,以唐代疆域之辽阔而竟称“天涯”,与其说是地理上的,不如说是心理上的。李商隐是在仕途抑塞、妻子去世的情况下应柳仲郢之辟,来到梓州的。独居异乡,寄迹幕府,已自感到孤孑苦闷,想不到竟一住数年,意绪之无聊郁闷更可想而知。这句就是这个痛苦灵魂的心声。定定即是“死死地”、“牢牢地”,诗人感到自己竟象是永远地被钉死在这异乡的土地上了。这里,有强烈的苦闷,有难以名状的厌烦,也有无可奈何的悲哀。屈复评此句说:“‘定定’字俚语入诗却雅。”这个“雅”,似乎可以理解为富于艺术表现力。

  为思乡之情、留滞之悲所苦的诗人,精神上不能不寻找慰藉,于是转出第二句:“依依向物华。”诗人在百花争艳的春色面前似乎暂时得到了安慰,从内心深处升起一种对美好事物无限依恋的柔情。一、二两句,感情似乎截然相反,实际上“依依向物华”之情即因“定定住天涯”而生,两种相反的感情却是相通的。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8)

——柳枝词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

  作品原文

  柳枝词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作品注释

  ①亭亭:高高耸立的样子。

  ②画舸(gě):即画船。

  ③半酣:半醉。

  作品译文

  那高高的画船,系在春水边,一动不动。它在等谁?哦,是外出的游子,喝着别离的酒,情意正浓。游子惜别,画船可不管;无论是烟波浩荡,无论是风吹雨打,它总是带着满船离愁别恨,驶向江南。

  创作背景

  北宋开宝八年(975)宋灭南唐后,郑文宝仍被宋朝廷录用,被任命广文馆生。为此诗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诗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作品赏析

  这首诗抒写离情别恨。“亭亭”句是说一只漂亮的画船系在岸边的柳树上,句中没有正面写柳,但“系”字和诗题相照应,已暗示了所系之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因为“柳”谐“留”音,寓有惜别之意。刘禹锡《杨柳枝词》其八说:“长安陌上无穷柳,惟有垂杨管别离”。因此,本诗第一句所展示的系舟杨柳岸的画面,恰是一幅春江送别图。我们可以想见,在船将发未发之际,送行者和行人依依话别,作最后一刻的流连。珍重彼此的友谊,珍重这别离的时刻,送行的人殷勤劝酒,“直到行人酒半酣”,这里含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意思。同时也表明,行人所以喝得半醉,一来是朋友情重,二来是为了排遣离忧。语言很含蓄,意思却很明白。这里不说人有情而怨别,却怪画船无情,真是无理而妙。“不管”两个字,包含了送行者相留不住的怨情,也表现了行人欲留不能,不得不走的无奈,像是友人对行者的埋怨,又像是行者的自怨自艾,写得情意盎然。末句将抽象的离恨,化为有形体、有重量的东西,使人分外感到离恨的深刻沉重,意象非常新奇。

  此诗用清新柔婉的笔调,描写了一个生动的送别场面,极富诗情画意,诗风委婉细腻,情真意切,为后来许多词曲作者所仿效。周邦彦把这首诗改写为《尉迟杯》词:“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前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得离恨归去。”李清照《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西厢记》“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些词句显见地都是受了本诗的影响写出的。

  这是首诗味隽永,意境优美,情致深婉的佳作。送别诗的风流早已被唐人占尽,但这一首确实是可以和唐人比美。《蔡宽夫诗话》说郑文宝的诗“须在王摩诘伯仲之间,刘禹锡、杜牧之不足多也。”尽管这一评价有夸大其词之嫌,但还是有些道理。

  首句很有诗情画意,“亭亭”多用来形容姑娘之苗条、靓丽,作者却用来描写船,可见构思不同一般;“系”的后面省略了宾语,让人联想起刘禹锡的“只有垂杨绾别离”,且暗切题意,手法不同凡响;“春潭”自然使人想起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春潭的美丽景象一下子就浮上了读者的脑海,确实是用笔老到,布局精巧。这样一幅春潭送别图就非常完美地展现了出来。第二句写送别时的情景,自然使人想到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而不是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因为主、客都只有“半酣”,且临别时“帐饮无绪”,怕“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第三句一下子就让人想起柳永的“念去去千里,暮霭沉沉楚天阔”和崔颢的“烟波江上使人愁”,以及王维的“西出阳关无故人”,别情充溢宇宙。

  最值得赞赏的是末句。恨也好,愁也好,怨也好,都是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没有点创造性思维,是难以形容的。前人曾把愁、怨、恨“物化”,说它可以量——“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庾信·《愁赋》),可以抛——“故故抛愁与后人”(白居易·《题东楼前李使君所种樱桃花》),可以剪——“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可以割——“美酒如刀割断愁”(《忆樊楼》)…郑文宝用“载”是一个创新,他把愁恨搬上了船,后来李清照反过来说,这船“载不动许多愁”,王实甫又把它搬上了车,“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笔者也曾把它搬上飞机,“波音纵愿驮奴怨,载向云霄当坠”。这一个看似简单的“载”字,不知为后人的创作提供了多少空间!

  《柳枝词》这一题目是后人加的。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所以写柳也多与叙别相联系。刘一禹锡《柳枝词》说:“长安陌上无穷树,只有垂杨绾离别。”

  诗第一句中的“系”字,就包涵着杨柳。《竹庄诗话》卷十七引《诗事》里的话说:“终篇了不道着‘柳’,唯一‘系’字是工夫,学者思之。”其实此诗中心不在咏柳,而在咏别。

  如何把无形的别情直观可感地写出来,这首诗的构思有三点值得称道的地方:

  一是第四句中的“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同时也显示出别情的沉重。这一形象化的说法,后来常被诗人所仿效,如周邦彦用入其《尉迟杯》一词中:“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二是移情于物。清人吴乔说此诗,“人自离别,却怨画舸”,似乎是这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

  三是如清人陈衍《宋诗精华录》所说,“此诗首句一顿,下三句连作一气说,体格独别”。七绝诗通常分为两节,前两句与后两句间有一个转折,而此诗一气而下,使我们直觉得相别之干脆、舟行之飞速,不容人有丝毫的缠绵悱恻,有力地烘托出浓重的怨别之意。

  作者简介

  郑文宝(953~1013)字仲贤,一字伯玉,汀洲宁化(今属福建)人,郑彦华子。太*兴国八年进士,师事徐铉,仕南唐为校书郎,历官陕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善篆书,工琴,以诗名世,风格清丽柔婉,所作多警句,为欧阳修、司马光所称赏。著有《江表志》、《南唐*事》等。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翻译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

  请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来听听新创作的《杨柳枝》。

  注释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创作背景

  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组诗《杨柳枝词八首》,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本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赏析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他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动人,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此篇上下两联都接*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翻译


师说原文,翻译,赏析 (菁华3篇)(扩展9)

——江汉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3篇)

  原文: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

  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译文

  长江、汉江从西方奔流直下,在黄鹤楼望去,浩淼的江水如葡萄般碧绿澄澈。江水相通,好像都带着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这便是锦江的春色。你是在陕州留有爱民美誉的通判,我却是思乡未归的浪子。面对这里的景色怎能没有感情,我将会殷切的述说。

  你千万不要读《江表传》,祢衡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只能空对鹦鹉洲,苇花依旧萧瑟。书生何苦与这种人纠缠,权势人物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希望使君能像李白一样潜心作诗,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诗。

  注释

  满江红:《乐章集》、《*集》入“仙吕调”。宋以来作者多以柳永词为准。双调九十三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一般例用入声韵。前阕五六句,后阕七八句要对仗。声情激越,宜抒豪壮情感和恢张襟抱。亦可酌增衬字。南宋姜夔改作*韵,附着于后,则情调俱变,但用者不多。

  朱使君:朱寿昌,安康叔,时为鄂州(冶所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后世如唐宋时就相当于太守或刺史。

  江汉:长江和汉水。

  高楼:指武昌黄鹤楼。

  蒲萄:喻水色,或代指江河。语出李白《襄阳歌》有“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

  岷峨句: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

  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

  南山:终南山,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

  遗爱: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怀念。《左传·昭公二十年》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剑外:四川剑门山以南。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江表传》:晋虞溥著,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吴国时事及人物言行,已佚,《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狂处士:指三国名士祢衡。他有才学而行为狂放,曾触犯曹操,曹操多顾忌他才名而未杀。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不出仕之士称处士。

  空洲:指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黄祖长子黄射在洲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当即作《鹦鹉赋》,故以为洲名。唐崔颢《黄鹤楼》诗:“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诗:“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为此词用语所本。

  曹公黄祖:指曹操与刘表属将黄祖。

  谪仙:指李白。

  黄鹤:崔颢的《黄鹤楼》诗。相传李白登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见《唐才子传》)无作而去。后李白作《登金陵凤凰台》,即有意追赶崔诗。

  赏析: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今。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在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的激情。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东海的雄伟气势。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黄鹤楼在武昌黄鹄山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大江。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葡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黄鹤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李白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杜甫《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苏轼在此不仅化用前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葡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追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黄鹤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乘《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三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的祢衡,表示悼惜。祢衡因忠于汉室,曾不受折辱,大骂曹操,曹操不愿承担x之名,故意把他遣送给荆州刺史刘表,刘表又把他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后被黄祖所杀,葬于汉阳西南沙洲上,因为祢衡曾撰《鹦鹉赋》,有声名,故后人称此洲为鹦鹉洲。“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以萧索之景,寓惋惜之情,意在言外。接着笔锋一转,把讥刺的锋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黄祖。“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争底事”,即争何事,意谓书生何苦与此辈纠缠,以惹祸招灾。残害人才的曹操、黄祖,虽能称雄一时,不也归于泯灭了吗!此句流露出苏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收尾三句,就眼前指点,转出正意,希望友人超然于风高浪急的政治漩涡之外,寄意于历久不朽的文章事业,撰写出色的作品来追蹑前贤。李白当年游览黄鹤楼,读到崔颢著名的《黄鹤楼》诗,曾有搁笔之叹,后来他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据说都是有意同崔颢竞胜比美的。苏轼借用李白的故事,激励友人写出赶上《黄鹤楼》诗的名作。这既是勉人,又表露出作者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这首词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词的上片,由江汉西来、楼前深碧联想到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引出思归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连接着黄鹤楼和赤壁矶,从而自然地触发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怀古,就祢衡被害事发抒议论与感慨,最后又归到使君与黄鹤。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风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一则,它即景怀古,借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则,它选用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历史掌故来写怀,藏情于事,耐人寻味;三则,笔端饱和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的激情,在字里行间涌流。

  苏轼谪黄州时与朱寿昌不断翰墨往还,倾泻肺腑,本词即是其一。上片,由景入情,景中寓情。落笔便使长江、汉水,浩浩荡荡,突兀而来,描绘了大江千汇万状,直奔东海的雄伟气势。接着转入*景,黄鹤楼下,江水澄澈碧透,再用“犹自带”三字领起,驰骋想象,视通万里,奔腾的大江还带着蜀地岷山、峨嵋的雪浪和锦江的春色,不仅为大江铺染了一层绚烂夺目的色彩,而且融入自己浓浓的乡思。面对斯景,词人有许多感慨。笔锋一转写到朱寿昌和自己,先称赞朱寿昌为“南山遗爱守”,对他的政绩和人品表示钦佩;再称自己为“剑外思归客”,郁愤不*之情,他乡思归之意,溢于言表。他要在这壮丽风物景色的面前,对朋友敞开心扉。

  换头之后便进入怀古抒情。劝友人不要读《江表传》,不必倾慕那些豪杰、这是激愤之语。他想起三国时在此被害的狂处土刚直傲物的祢衡,对其深为痛悼。眼前滚滚逝去的大江,使他想到像祢衡这样的士人虽为当时的权贵所不容,但至今英名犹存;而那些不容他们、杀害他们的人,不都被大浪淘净了吗?想到这里,词人排解了郁愤,心情豁然开朗,洒脱、旷达之情油然而生。“争底事”以下,点出主旨,劝勉友人和自己一道超脱于政治风云,寄情于文章事业。

  全词写景、抒情、谈古论今,一气呵成,表达了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又畅所欲言,直抒胸臆,用典抒怀写志,贴切自然,深含苍凉悲慨、郁愤不*之情。

  原文: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译文:

  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讨伐。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到此驻扎。

  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威武雄壮。将士奔波*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四方叛国均已*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从此没有纷争战斗,我王之心宁静安详。

  长江汉水二水之滨,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新的四方国土,料理划定疆土地境。不是扰民不是过急,要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领土直至南海之滨。”

  我王册命下臣召虎,巡视南方政令宣诵:“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实为梁栋。莫说为了我的缘故,你要继承召公传统。全力尽心建立大功,因此赐你福禄无穷。

  “赐你圭瓒以玉为柄,黑黍香酒再赐一卣。秉告文德昭著先祖,还要赐你山川田畴。去到岐周进行册封,援例康公仪式如旧”。下臣召虎叩头伏地:“大周天子万年长寿!”

  下臣召虎叩头伏地,报答颂扬天子美意。作成纪念康公铜簋,“敬颂天子万寿无期!”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无止息。施行文治广被德政,和洽当今四周之地。

  注释:

  1.江汉:长江与汉水。

  2.浮浮:水流盛长貌。

  3.武夫:指出征淮夷的将士。滔滔:顺流而下貌。

  4.匪:同“非”。

  5.来:语助词,含有“是”的意义。求:通“纠”,诛求,讨伐。

  6.旟(yú):画有鸟隼的旗。

  7.舒:徐,缓行。

  8.铺:止,驻扎。

  9.汤(shāng)汤:水势大的样子。

  10.洸(guāng)洸:威武的样子。

  11.庶:庶几。

  12.载:则。

  13.浒(hǔ):水边。

  14.式:发语词。辟:开辟。

  15.彻:治。

  16.疚(jiù):病,害。棘:“急”的假借。

  17.极:准则。

  18.于:意义虚泛的助词,其词义取决于后面所带之词。

  19.旬:“巡”的假借。

  20.召(shào)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维:是。翰:桢斡。

  21.予小子:宣王自称。

  22.似:“嗣”的假借。

  23.肇敏:图谋。戎:大。公:通“功”,事。

  24.用:以。锡:赐。祉(zhǐ):福禄。

  25.釐(lài):“赉”的假借,赏赐。圭瓒(zàn):用玉作柄的酒勺。

  26.秬(jù):黑黍。鬯(chàng):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卣(yǒu):带柄的酒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