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01-10 19:03:13 赏析,翻译,古诗词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词句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白话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创作背景

  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池州贵池西郊,有杏花村。据方志记载,唐会昌间,有黄公名广润者,在此酿酒出售。店内有井,水似甘泉,人称“黄公广润玉泉”。而杜牧会昌年间,恰有出守池州的经历,借本地风光,组织成诗,为水到渠成之事。《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整体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魂”不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太没来由了。

  再回到“纷纷”二字上来。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说出是向谁问路的。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是否答话了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比如《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读者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后人学*继承的地方。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7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译文翻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都想追求她。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她。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

  译文二

  雎鸟不停地在水中的绿洲上和鸣歌唱。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心中的好配偶。

  长长短短的荇莱,在船的左右两边求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少年日夜美好的追求。

  文静美好的少女难以追求,朝思暮想,魂牵梦绕。

  思悠悠,思悠悠,唉!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的荇莱,左边右边来采摘。

  对那文静美好的少女,鼓瑟弹琴迎她过来。

  长长短短的荇菜,左边右边来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敲钟击鼓让她笑逐颜开。

  注释解释

  关关:象声词,雌雄二鸟相互应和的叫声。雎鸠(jū jiū):一种水鸟名,即王鴡。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yǎo tiǎo)淑女:贤良美好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

  好逑(hǎo qiú):好的配偶。逑,“仇”的假借字,匹配。

  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xìng)菜:水草类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这里是以勉力求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流,义同“求”,这里指摘取。之:指荇菜。

  寤寐(wù mèi):醒和睡。指日夜。寤,醒觉。寐,入睡。又,马瑞辰《毛诗传笺注通释》说:“寤寐,犹梦寐。”也可通。

  思服:思念。服,想。 《毛传》:“服,思之也。”

  悠哉(yōu zā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悠,感思。见《尔雅·释诂》郭璞注。哉,语气助词。悠哉悠哉,犹言“想念呀,想念呀”。

  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亲*她。琴、瑟,皆弦乐器。琴五或七弦,瑟二十五或五十弦。友:用作动词,此处有亲*之意。这句说,用琴瑟来亲*“淑女”。

  芼(mào):择取,挑选。

  钟鼓乐之:用钟奏乐来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

  创作背景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为*先秦时代民歌。是《诗经》的首篇,又为十五国风第一篇。诗中许多句子都蕴含着很深很美的含意,千古传颂的佳句有“窈窕淑女”,既赞扬她的“美状”,又赞扬她的“美心”,可说是前后呼应,相辅相成。又如“辗转反侧”句,极为传神地表达了恋人的相思之苦,后来白居易《长恨歌》“孤灯极尽难成眠”,乔吉《蟾宫曲·寄远》“饭不沾匙,睡如翻饼”,都是从这里化出的名句。《诗经》是*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周代诗歌305篇。

  原称“诗”或“诗三百”,汉代儒生始称《诗经》。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颂三类。“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等15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160篇。“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105篇。“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自民间。“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诗经》是*韵文的源头,是*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镜子。而《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诗文赏析

  《国风·周南·关雎》这首短小的诗篇,在*文学史上占据着特殊的位置。它是《诗经》的第一篇,而《诗经》是*文学最古老的典籍。虽然从性质上判断,一些神话故事产生的年代应该还要早些,但作为书面记载,却是较迟的事情。所以差不多可以说,一翻开*文学的历史,首先遇到的就是《关雎》。

  当初编纂《诗经》的人,在诗篇的排列上是否有某种用意,这已不得而知。但至少后人的理解,并不认为《关雎》是随便排列在首位的。《论语》中多次提到《诗》(即《诗经》),但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却只有《关雎》一篇,谓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关雎》是表现“中庸”之德的典范。而汉儒的《毛诗序》又说:“《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这里牵涉到*古代的一种伦理思想:在古人看来,夫妇为人伦之始,天下一切道德的完善,都必须以夫妇之德为基础。《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在这方面具有典范意义,所以才被列为“《风》之始”。它可以用来感化天下,既适用于“乡人”即普通百姓,也适用于“邦国”即统治阶层。

  《关雎》的内容其实很单纯,是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了“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起音乐来庆贺,并以此让“淑女”快乐。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的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而且这位“君子”家备琴瑟钟鼓之乐,那是要有相当的地位的。以前常把这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头,它所描绘的应该是贵族阶层的生活。另外,说它是情爱诗当然不错,但恐怕也不是一般的爱情诗。这原来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是男方家庭赞美新娘、祝颂婚姻美好的。《诗经·国风》中的很多歌谣,都是既具有一般的抒情意味、娱乐功能,又兼有礼仪上的实用性,只是有些诗原来派什么用处后人不清楚了,就仅当作普通的歌曲来看待。把《关雎》当作婚礼上的歌来看,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唱到“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也是喜气洋洋的,很合适的,

  当然这首诗本身,还是以男子追求女子的情歌的形态出现的。之所以如此,大抵与在一般婚姻关系中男方是主动的一方有关。就是在现代,一个姑娘看上个小伙,也总要等他先开口,古人更是如此。娶个新娘回来,夸她是个美丽又贤淑的好姑娘,是君子的好配偶,说自己曾经想她想得害了相思病,必定很讨新娘的欢喜。然后在一片琴瑟钟鼓之乐中,彼此的感情相互靠*,美满的婚姻就从这里开了头。即使单从诗的情绪结构来说,从见关雎而思淑女,到结成琴瑟之好,中间一番周折也是必要的:得来不易的东西,才特别可贵,特别让人高兴。

  这首诗可以被当作表现夫妇之德的典范,主要是由于有这些特点:首先,它所写的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又归结于婚姻的美满,不是青年男女之问短暂的邂逅、一时的激情。这种明确指向婚姻、表示负责任的爱情,更为社会所赞同。其次,它所写的男女双方,乃是“君子”和“淑女”,表明这是一种与美德相联系的结合。“君子”是兼有地位和德行双重意义的,而“窈窕淑女”,也是兼说体貌之美和德行之善。这里“君子”与“淑女”的结合,代表了一种婚姻理想。再次,是诗歌所写恋爱行为的节制性。细读可以注意到,这诗虽是写男方对女方的追求,但丝毫没有涉及双方的直接接触。“淑女”固然没有什么动作表现出来,“君子”的相思,也只是独自在那里“辗转反侧”,什么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好像完全不曾想到,爱得很守规矩。这样一种恋爱,既有真实的颇为深厚的感情(这对情诗而言是很重要的),又表露得*和而有分寸,对于读者所产生的感动,也不致过于激烈。以上种种特点,恐怕确实同此诗原来是贵族婚礼上的歌曲有关,那种场合,要求有一种与主人的身份地位相称的有节制的欢乐气氛。而孔子从中看到了一种具有广泛意义的中和之美,借以提倡他所尊奉的自我克制、重视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毛诗序》则把它推许为可以“风天下而正夫妇”的道德教材。这两者视角有些不同,但在根本上仍有一致之处。

  古之儒者重视夫妇之德,有其很深的道理。在第一层意义上说,家庭是社会组织的基本单元,在古代,这一基本单元的和谐稳定对于整个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意义至为重大。在第二层意义上,所谓“夫妇之德”,实际兼指有关男女问题的一切方面。“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孔子也知道这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饮食之欲比较简单(当然首先要有饭吃),而男女之欲引起的情绪活动要复杂、活跃、强烈得多,它对生活规范、社会秩序的潜在危险也大得多,孔子也曾感叹:“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论语》)所以一切克制、一切修养,都首先要从男女之欲开始。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克制到什么程度为合适,却是复杂的问题,这里牵涉到社会物质生产水*、政治结构、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也牵涉到时代条件的变化。当一个社会试图对个人权利采取彻底否定态度时,在这方面首先会出现严厉禁制。相反,当一个社会处于变动时期、旧有道德规范遭到破坏时,也首先在这方面出现恣肆放流的情形。回到《关雎》,它所歌颂的,是一种感情克制、行为谨慎、以婚姻和谐为目标的爱情,所以儒者觉得这是很好的典范,是“正夫妇”并由此引导广泛的德行的教材。

  由于《关雎》既承认男女之爱是自然而正常的感情,有要求对这种感情加以克制,使其符合于社会的美德,后世之人往往各取所需的一端,加以引申发挥,而反抗封建礼教的非人性压迫的人们,也常打着《关雎》的权威旗帜,来伸张满足个人情感的权利。所谓“诗无达诂”,于《关雎》则可见一斑。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

  原文: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译文

  重叠的彤云低压着,连大雁也吓得不肯啼叫了。当航船经过石塘西畔时,我心中的愁苦更加浓重。船儿被迎头打来的风浪恶作剧地摆布着。

  迎着归棹,春天的河岸上已逐渐生出一层嫩绿;小小的梅树,新枝该长得压着门楣了吧?一年一度的灯节已经开始了,仿佛在催促我:快点回来啊!

  注释

  浦:水滨。

  棹(zhào):划船的工具,船桨,也指船。

  长(zhǎng)亚门:长得靠*门楣。

  一年灯火:指春节至元宵节的灯笼、焰火之类。

  要:通“邀”。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重云:重重云层。

  石塘:在苏州的小长桥。

  恶(wù):猛,厉害。

  禁(jīn)持:“禁”通“今”,摆布。

  赏析:

  这首词写还家过年之情。过年是*家庭天伦之乐的重要体现。家往往是*人人生理想的起点和躲风避雨的港湾。特别是对多年飘泊在外的游子,家的感觉异常温馨。白石一生布衣,以清客身份依人篱下,辗转飘泊,除夕不能回家过年,已是常事。宋宁宗庆元二年丙辰(1196)除夕前五日,白石从无锡乘船归杭州(当时白石移家杭州,依张鉴门下),途中经过吴松,遂作此词。

  “雁怯重云不肯啼。”起笔写向空中。大雁无声,穿过重云,飞向南方。南方温暖,对大雁来说,是一温馨的家。长空彤云重重密布,雁儿心情紧张,故说“怯”字。但雁儿急于回家,一个劲往南飞,故不肯啼。此一画面,恰成词人归心似箭的写照。妙。“画船愁过石塘西,次句写出自己。石塘,苏州之小长桥所在。句中著一愁字,便似乎此一画船,是载了满船清愁而行。又妙。既是归家,又有何愁?原来是:“打头风浪恶禁持。”歇拍展开水面。头指船头。恶者,甚辞,猛也、厉害也。禁持,摆布也,禁,念阴*。都是宋人口语。满河风浪,猛打船头,阻挡词人归路。人间有风浪猛打船头。天上,有重云遮拦鸟道。又怎得令人不愁!然而,南飞之雁,岂是重云所可遮拦?归家之人,又岂是风浪所能阻挡?

  “春浦渐生迎棹绿”。过片仍写水面,意境却已焕然一新。浦者水滨,此指河水。河水涨绿,渐生春意,轻拍桨橹。虽云渐生,可是春之一字,冠于句首,便觉已是春波骀荡,春意盎然。歇拍与过片,对照极其鲜明。从狂风恶浪过变而为春波荡漾,从风浪打头紧接便是春波迎桨,画境转变之大,笔力几于回天。真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诗)的突兀感和欣悦感。笔峰骤转,却不显得生硬,两相对照,只觉笔意轻灵,意境超逸。时犹腊月,词人眼中之河水已俨然是一片春色,则此时词人之心中,自是一片温暖。“小梅应长亚门枝。”下句更翻出想象。离家已久之词人,揣想此时之家中,门前小梅,新枝生长,几乎高与门齐了。此一意境,何其馨逸,又何其温柔。小梅之句,颇似有一番喻意,暗示儿女之生长。经年飘泊在外之人,每一还家,乍见儿女又长高如许,其心情之喜慰,可想而知。小梅应长亚门枝,正是这种人生体验之一呈现。“一年灯火要人归。”结笔化浓情为淡语。除夕守岁之灯火,一年一度而已矣。灯火催人快回家,欢欢喜喜过个年。一笔写出家人盼归之殷切,亦写出自己归心之急切。此是全幅词情发展之必然结穴,于淡语中见深情。

  此词的显著艺术特色,是以哀景写欢乐,以淡笔写浓情。上片以雁怯重云,画船载愁,浪打船头等惨淡景象反衬归家之欢欣,下片的春浦渐绿,小梅长枝,灯火催归等淡语写想法的浓情。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1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

  原文: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

  注释

  ⑴倦枕:即对枕头厌烦,就是失眠。

  ⑵未明:未见天亮。

  ⑶残月:这里当指天将明的月亮。

  ⑷衰鬓:人老而头发稀少。

  ⑸旅怀:客居情怀。清:清苦。

  ⑹络纬:即蟋蟀,虫名,又名莎鸡,俗称纺织娘。

  ⑺虚织:庾信《奉和赐曹美人》:“络纬无机织。”孟郊《杂怨三首》:“暗蛩有虚织。”此暗用其意。

  译文

  长夜厌烦,枕头上都觉乏人,左顾右盼,小窗外总不见天明。

  耳边传来孤村的狗吠声;残月一下有几人在行动?

  我双鬓早白而衰老,旅途的情思空空胸中静。

  眼前荒园中阡陌纵横,蟋蟀声声叫个不停。它不断虚声好似纺绩,空鸣叫哪能有功成?

  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谪居儋耳(今海南岛儋县)对失意潦倒的生活无限感慨。这首诗写于元符二年(1099),时苏轼已六十四岁。据记载,苏轼于绍圣四年丁丑(1097)被贬滴到昌化军(属今海南省),元符元年戊寅移至儋耳谪所。最初寄居在一所官屋中,后朝廷听到这个消息,便派人把他赶出来。于是他只好在儋州城南桄榔林下自己筹建一处住宅,名日桄榔庵。又据苏辙《栾城集》墓志铭云:“昌化非人所居,食饮不具,药石无有。初僦官屋以庇风雨,有司犹谓不可,则买地筑室,昌化士人畚土运甓以助之,为屋三间,人不堪其优,公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时从其父老游,亦无间也。”由此可知作者当时生活的窘境。

  赏析

  “倦枕厌长夜,小窗终未明”,写失眠的人讨厌夜长,窗户仿佛永远也见不到亮似的。失眠的人希望天快亮,所以“厌长夜”一下句说,但黑夜又偏偏不肯退去,窗户老是不见光亮。“厌”“终”,表明作者失眠时间之久,情绪之烦躁,对天明的切盼。作者失眠之因,不外乎被贬的不幸,对前途的担优,生活的艰难,或者是对自己年老而无所作为的悔恨。看来这些因素可能都有。

  “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作者失眠可能很久了,时间可能是五更以后,天快明了。通常,’深夜是没有行人的,为生计奔波为人多半是黎明以前早起早行,所以引来犬吠。孤村,点明作者自己所处。残月,点明时间。两句简洁形象地写出荒寂的孤村黎明的景象,同时也衬托出作者寂寞的心情。

  “衰鬓久已白,旅怀空自清。”苏轼此时已经“衰鬓久已白”。北宋官员升沉不定,调动频繁,“莫笑官居如传舍”,谓经常调迁,不能安居,苏轼饱尝其苦,“旅怀”即指此种情况。

  “荒园有络纬,虚织竟何成。”这里作者以荒园络纬自比,感叹自己只是空喊,并未做出什么于人民有益的事,正如蟋蟀终日“织呀织”,“织呀织”的,只不过是空喊,是虚织。

  苏轼《倦夜》中的前四行诗,在艺术上可与李白《静夜思》媲美。同样是写窗前月下,李白写床独不言窗,而必回故乡。此地无声胜有声。东坡写窗而不言床,只字不提故乡。只比李白多闻“一犬吠”,似乎挡着了回乡之路。把他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欲归不能的痛楚写得淋漓尽致。此乃有声胜无声。

  这首诗看上去极有柳宗元诗歌的味道,如“厌长夜”、“小窗”、“孤村”、“残月”、“衰鬓”、“荒园”、“旅怀”再加上静夜犬吠的声音效果,阴阴冷冷、孤独凄苦。柳诗《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便有此感,《郊居岁暮》亦有同趣“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野迥樵唱来,庭空烧尽落。”可见,苏轼是爱用柳诗的这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但又像前面所说的一样。苏轼不是在堆砌柳宗元的凄冷意象,而是将其转为己用,就如《倦夜》这首诗,如若粗心读之,或会以为是柳诗,但稍加用心则会发现,这样的诗,只有宋人,只有苏轼才能写出。在柳宗元的诗中这些意象是并列关系,是对仗关系,“······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柳宗元《南涧中题》)“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柳宗元《梅雨》)如是也。而《倦夜》则实不然,它不是一句一景式的,而是一句紧接一句,类似于叙事诗的,之间也有着因果关系。闻得“孤村一犬吠”,才会有“残月”下是否有人行的猜想,从而设想这位行者若不是只身一人,则是很好了。从行者又联想到自己一辈子孤身之旅,感慨万千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阅读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1)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译文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

  *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⑴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⑵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⑶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⑷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⑸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赏析:

  首句“彩云间”三字,描写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全篇描写下水船走得快这一动态蓄势。“彩云间”的“间”字当作隔断之意,诗人回望云霞之上的白帝城,以前的种种恍如隔世。一说形容白帝城之高,水行船速全在落差。如果不写白帝城之高,则无法体现出长江上下游之间斜度差距之大。白帝城地势高入云霄,于是下面几句中写舟行的迅捷、行期的短暂、耳(猿声)目(万重山)的不暇迎送,才一一有着落。“彩云间”也是写早晨景色,显示出从晦暝转为光明的大好气象,而诗人便在这曙光初灿的时刻,怀着兴奋的心情匆匆告别白帝城。

  第二句的“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这里,巧妙的地方在于那个“还”字上。“还”,归来的意思。它不仅表现出诗人“一日”而行“千里”的痛快,也隐隐透露出遇赦的喜悦。江陵本非李白的家乡,而“还”字却亲切得如同回乡一样。一个“还”字,暗处传神,值得读者细细玩味。

  第三句的境界更为神妙。古时长江三峡,“常有高猿长啸”。诗人说“啼不住”,是因为他乘坐飞快的轻舟行驶在长江上,耳听*的猿啼声,又看见两旁的山影,猿啼声不止一处,山影也不止一处,由于舟行人速,使得啼声和山影在耳目之间成为“浑然一片”,这就是李白在出峡时为猿声山影所感受的情景。身在这如脱弦之箭、顺流直下的船上,诗人感到十分畅快和兴奋。清代桂馥称赞:“妙在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飞越。”(《札朴》)

  瞬息之间,“轻舟”已过“万重山”。为了形容船快,诗人除了用猿声山影来烘托,还给船的本身添上了一个“轻”字。直说船快,那便显得笨拙;而这个“轻”字,却别有一番意蕴。三峡水急滩险,诗人溯流而上时,不仅觉得船重,而且心情更为滞重,“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如今顺流而下,行船轻如无物,船的快速读者可想而知。而“危乎高哉”的“万重山”一过,轻舟进入坦途,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了。这最后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

  全诗给人一种锋棱挺拔、空灵飞动之感。然而只看这首诗的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还不能完备地理解全诗。全诗洋溢的是诗人经过艰难岁月之后突然迸发的一种激情,所以在雄峻和迅疾中,又有豪情和欢悦。快船快意,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余地。为了表达畅快的心情,诗人还特意用上*“删”韵的“间”、“还”、“山”来作韵脚,使全诗显得格外悠扬、轻快,回味悠长。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赶赴被贬谪的地方。行至白帝城的时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惊喜交加,随即乘舟东下江陵。此诗即回舟抵江陵时所作,所以诗题一作《下江陵》。

  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4

  击鼓

  先秦佚名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译文

  击鼓的声音震响(耳旁),兵将奋勇操练。(人们)留在国内筑漕城,只有我向南方行去。

  跟随孙子仲,*定陈、宋(两国)。不允许我回家,(使我)忧心忡忡。

  于是人在哪里?于是马跑失在哪里?到哪里去寻找它?在山间林下。

  生死聚散,我曾经对你说(过)。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老去。

  唉,太久。让我无法(与你)相会。唉,太遥远,让我的誓言不能履行。

  注释

  镗:鼓声。其镗,即“镗镗”。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袁可立)家庙记》:“喤喤考钟,坎坎击鼓。”

  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土国:在国都服役。漕:地名。

  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和也,和二国之好。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有家不让回。

  有忡:忡忡。

  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于以:于何。

  契阔:聚散。契,合;阔,离。

  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活:借为“佸”,相会。

  洵:远。

  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

  击起战鼓咚咚响,士兵踊跃练武忙。有的修路筑城墙,我独从军到南方。

  跟随统领孙子仲,联合盟国陈与宋。不愿让我回卫国,致使我心忧忡忡。

  何处可歇何处停?跑了战马何处寻?一路追踪何处找?不料它已入森林。

  一同生死不分离,我们早已立誓言。让我握住你的手,同生共死上战场。

  只怕你我此分离,没有缘分相会和。只怕你我此分离,无法坚定守信约。

  注释

  ⑴镗:鼓声。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城漕:土:挖土。城:修城。国:指都城。漕:卫国的'城市。

  ⑷孙子仲:即公孙文仲,字子仲,邶国将领。

  ⑸*:*定两国纠纷。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是不以我归的倒装,有家不让回。

  ⑺有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⑻爰(yuán):哪里。丧:丧失,此处言跑失。爰居爰处?爰丧其马:哪里可以住,我的马丢在那里。

  ⑼于以:在哪里。

  ⑽契阔:聚散、离合的意思。契,合;阔,离。

  ⑾成说(yuè):约定、成议、盟约。

  ⑿于嗟:叹词。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久远。

  ⒂信:守信,守约。

  鉴赏

  这是一篇典型的战争诗。诗人以袒露自身与主流意识的背离,宣泄自己对战争的抵触情绪。作品在对人类战争本相的透视中,呼唤的是对个体生命具体存在的尊重和生活细节幸福的获得。这种来自心灵深处真实而朴素的歌唱,是对人之存在的最具人文关怀的阐释,是先民们为后世的文学作品树立起的一座人性高标。

  《毛诗序》云:“《击鼓》,怨州吁也。”郑笺以《左传·隐公四年》州吁伐郑之事实之。姚际恒《诗经通论》以为“与经不合者六”,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之事,在卫穆公时。今以为姚说较《毛序》为合理,姑从姚氏。

  第一章总言卫人救陈,*陈宋之难,叙卫人之怨。结云“我独南行”者,诗本以抒写个人愤懑为主,这是全诗的线索。诗的第三句言“土国城漕”者,《鄘风·定之方中》毛诗序云:“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居漕邑,齐桓公攘夷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文公营楚丘,这就是诗所谓“土国”,到了穆公,又为漕邑筑城,故诗又曰“城漕”。“土国城漕”虽然也是劳役,犹在国境以内,南行救陈,其艰苦就更甚了。

  第二章“从孙子仲,*陈与宋”,承“我独南行”为说。假使南行不久即返,犹之可也。诗之末两句云“不我以归,忧心有忡”,叙事更向前推进,如芭蕉剥心,使人酸鼻。

  第三章写安家失马,似乎是题外插曲,其实文心最细。《庄子》说:“犹系马而驰也。”好马是不受羁束、爱驰骋的;征人是不愿久役、想归家的。这个细节,真写得映带人情。毛传解释一二句为:“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把“爰”解释为“或”,作为代词,则两句通叙营中他人。其实全诗皆抒诗人一己之情,所以四、五两章文情哀苦,更为动人。

  第四章“死生契阔”,毛传以“契阔”为“勤苦”是错误的。黄生《义府》以为“契,合也;阔,离也;与死生对言”是正确的。至于如何解释全章诗义。四句为了把叶韵变成从AABB式,次序有颠倒,前人却未尝言及。今按此章的原意,次序应该是:

  执子之手,与子成说;死生契阔,与子偕老。

  这样诗的韵脚,就成为ABBA式了。本来“死生契阔,与子偕老”,是“成说”的内容,是分手时的信誓。诗为了以“阔”与“说”叶韵,“手”与“老”叶韵,韵脚更为紧凑,诗情更为激烈,所以作者把语句改为这一次序。

  第五章“于嗟阔兮”的“阔”,就是上章“契阔”的“阔”。“不我活兮”的“活”,应该是上章“契阔”的“契”。所以“活”是“佸”的假借,“佸,会也。”“于嗟洵兮”的“洵”,应该是“远”的假借,所以指的是“契阔”的“阔”。“不我信兮”的“信”,应该是“信誓旦旦”的“信誓”,承上章“成说”而言的。两章互相紧扣,一丝不漏。

  “怨”是《击鼓》一诗的总体格调与思想倾向。从正面言,诗人怨战争的降临,怨征役无归期,怨战争中与己息息相关的点滴幸福的缺失,甚至整个生命的丢失。从反面言,诗作在个体心理,行为与集体要求的不断背离中,在个体生命存在与国家战事的不断抗衡中,在小我的真实幸福对战争的残酷的不断颠覆中,流显出一份从心底而来的厌战情绪。这一腔激烈的厌战之言,要争取的是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尊重,是生活细节中的切实幸福。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背景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鲁隐公四年(公元前719年),卫国公子州吁(前人亦称“卫州吁”)联合宋、陈、蔡三国伐郑。另一种是清代姚际恒认为此实乃《春秋·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而被晋所伐之事。今人多以为姚说较为合理。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5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原文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简介:

  这是杜甫著名的新题乐府组诗三吏之一。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已经四十八岁的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潼关、石壕,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

  当时唐王朝集中郭子仪等九节度使步骑二十功赎罪万,号称六十万,将安庆绪围在邺城。由于战争吃紧,唐王朝为补充兵力,到处征兵。这时,杜甫正由新安县继续西行,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捉人,于是实录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诗中刻画了官吏的横暴,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小苑试春衣,高楼倚暮晖。

  夭桃惟是笑,舞蝶不空飞。

  赤岭久无耗,鸿门犹合围。

  几家缘锦字,含泪坐鸳机。

  译文

  小苑楼上试穿春装,斜倚栏杆观赏晚霞。

  花园里桃花怒放,花丛中彩蝶双双。

  远戍赤岭久无音信,鸿门一带仍被围困。

  几家思妇织成锦字,机旁含泪思念亲人。

  注释

  ①即日:当日见闻也。

  ②小苑:小园。

  ③夭(yāo)桃:娇艳的桃花。形容女子年少貌美。

  ④赤岭:《旧唐书·地理志》:“鄯州鄯城县有天威军,故石堡城,天宝八载更名。又西二十里至赤岭;其西吐蕃,有开元中分界碑。”耗:音信。

  ⑤鸿门:汉置鸿门县,其地与雁门、马邑相接,唐时河东道之边地,乌介入犯之处。

  ⑥缘:围绕。锦字:锦书。前秦窦滔镇守襄阳,久不还家。其妻苏蕙织锦为回文诗以赠滔,滔感其妙绝,因具车以迎苏氏。

  ⑦鸳(yuān)机:织锦机。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春天。《旧唐书·武宗纪》:“会昌二年八月,回纥乌介可汗过天德,俘掠云、朔、北川。”朝廷征发许、蔡、汴、济等六镇之师讨伐。会昌三年春,义山在京守母丧,感叹时事而作此诗。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7

  原文:

  郢门一为客,巴月三成弦。朔风正摇落,行子愁归旋。

  杳杳山外日,茫茫江上天。人迷洞庭水,雁度潇湘烟。

  清旷谐宿好,缁磷及此年。百龄何荡漾,万化相推迁。

  空谒苍梧帝,徒寻溟海仙。已闻蓬海浅,岂见三桃圆。

  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终当游五湖,濯足沧浪泉。

  译文

  来到荆州客旅,到今天已经一个多月了,月亮也变换三次姿势——上弦下弦,如同小船来回荡。

  现在北风正紧,树木落叶萧萧,出门在外不容易,想回家了。

  山外的太阳是那么遥远,江上的天空是如此空旷,没有依靠的感觉真不是好滋味。

  洞庭湖水使人着迷,秋归的大雁也乘着云雾来到潇湘洞庭。

  这里幽静清旷,是个修真养性的好地方,我的爱好经历多年也没有改变。

  人生百年,变化万千,绵绵不断。

  此行既没有寻找到仙人,也没有感受到舜帝灵魂的昭示。

  沧海桑田,你可见到海水变浅?你可见到王母的仙桃已经成熟了三回?一回就需要经历三千年!

  仙人在那里?找你找得太辛苦,扪胸倚剑,仰天长叹,顾影自怜。

  我仍然要游走遍大地,游遍江河湖海,做个自由的隐士,濯足沧浪。

  注释

  ⑴郢门,即荆门也。唐时为峡州夷陵郡,其地临江,有山曰荆门,上合下开,有若门象。故当时文士概称其地曰荆门,或又谓之郢门。西通巫、巴,东接云梦,历代常为重镇。

  ⑵吴均诗:“别离未几日,高月三成弦。”

  ⑶《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⑷刘向《九叹》:“日杳杳以西颓。”

  ⑸《后汉书》:仲长统欲卜居清旷,以乐其志。

  ⑹梁昭明太子《陶靖节集序》:“处百龄之内,居一世之中。”

  ⑺《庄子》:“若人之形,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⑻吴均诗:“欲谒苍梧帝,过问沅湘姬。”

  ⑼《十洲记》:蓬莱山,对东海之东北岸,周回五千里,外别有圆海绕山。圆海水正黑,而谓之冥海也。无风而洪波百丈,不可得往来。上有九老丈人九天真王宫,盖太上真人所居,惟飞仙能到其处耳。

  ⑽《神仙传》:麻姑云:“向到蓬菜,水又浅于往日。”

  ⑾《汉武故事》:东郡送一短人,长五寸,衣冠具足。上疑其精,召东方朔至,朔呼短人曰:“巨灵,阿母还来否?”短人不对。因指谓上:“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结子,此儿不良,已三过偷之。失王母意,故被谪来此。”上大惊,始知朔非世中人也。

  ⑿江淹诗:“倚剑临八荒。”

  ⒀宋之问诗:“扪心空自怜。”

  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李白流放夜郎时所作。诗题的意思是在郢门这个地方遇上了秋天而抒发胸中感想。此诗共二十句,除了尾联两句,其余都是对仗,所以这是一首入律的诗歌。诗中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的向往之情,也蕴含了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的慨叹,情感基调比较悲凉。

  有人认为,也许是在李白年轻时候,拜见荆州刺史韩朝宗以后,因为不得举荐而灰心,而产生出归隐的思想,从而挥笔写下了自己的.感受。也有可能是李白刚刚出川到达荆州时候就产生了思乡的情绪,“巴月三成弦”,总之,长期在外干揭游说的生活是很辛苦的,没有坚强的意志与雄厚的财力是难以支持的。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8

  原文: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译文

  茨菰叶烂时我们分别在西湾,如今莲子花开还不见你回还。

  我的梦离不开那江上的流水,人们传说你已经到了凤凰山。

  注释

  ⑴茨(cí)菰(gū):植物名,即慈姑,生在水田里,地下有球茎,可以吃。茨:一作“茈”。西湾:地名,在今江苏省扬州市瓜洲镇附*。一说泛指江边的某个地方。

  ⑵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莲子花,即荷花。开:一作“新”。还(huán):回来。

  ⑶妾:旧时女子自称。水上:一作“上水”。

  ⑷人传:人们传说。凤凰山:山名,有多处。此处难以确指。

  赏析:

  《全唐诗》中收张潮诗五首,其中《长干行》还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张潮的几首诗,除了一首《采莲词》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

  这首诗的第一联:“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茨菰叶烂”的时间当在秋末冬初。“莲子花开”的时间当是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叶烂的时候在西湾送别,眼下又已是荷花盛开了,可盼望的人儿还没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经相许在“莲子花开”之前返家的。这是先回忆分别的时间、地点,再由此说到现在不见人归。说来简单,可诗人却描绘得有情有景,相思绵绵。前者暗示出一个水枯叶烂、寒风萧萧的景象,它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后者点染出满池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笔法细腻含情。

  “茨菰叶烂”、“莲子花开”这两个镜头交替的寓意,从时间上看就是要表现出一个“久”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久而不归,思念之苦,自不待言。“白日寻思夜梦频”,诗的第三句就转到写“梦”。由久别而思,由思而梦,感情的脉络自然而清晰。同时,诗的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别西湾”,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也就“不离江上水”。“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这当是“妾梦不离江上水”的另一个原因。

  按照一般写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写梦中或梦后的情景,可是诗人撇开了这个内容,凌空飞来一笔──“人传郎在凤凰山”。出人意表,而且还妙在诗也就戛然而止。至于这个消息传来之后,她是喜是忧,是乐是愁,诗人却不置一词,让读者去体会。首先,这个消息的到来,说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梦相随,往日多少个“不离江上水”的“梦”,原来是一场“空”;其次,这个消息还意味着“他”时而在水,时而在山,行踪不定,又不寄语,往后便是梦中也无处寻觅,那难言难诉之苦,隐隐怨艾之意,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结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尽。

  这首诗上下两联各以意对,而又不斤斤于语言的对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应,第四句又突乎其来,似断不断,把诗推向一个更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蕴含,语浅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大历(唐代宗年号,766—779)年间。张潮受当地民歌影响,对当时的城市生活比较熟悉,于是便写下这首《江南行》以表达商人妇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0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5)不:同“否”。(6)室:指妻子。登:通“得”。

  赏析:

  作者:佚名

  此诗与《和刘柴桑》诗当作于同一年,即义熙十年(414),陶渊明五十岁。从诗意来看,《和刘柴桑》作于冬春之交,而此诗作于秋天。

  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2)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6篇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1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到村子里抓人。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查看。官吏大声呼喝得多么愤怒,妇人大声啼哭得多么悲苦。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戍边在邺城。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的人苟且偷生,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回来了!里再也没有别的了,只有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孙子在,他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都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虽然老妇我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立刻就去投向河阳的战役,还来得及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作品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以耳闻为线索,按的顺序,由暮夜夜久天明,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叙起,以告别结束,从差吏夜间捉人,到老妇随往;从老翁逾墙逃走,到事后潜归;从诗人日暮投宿,到天明登程告别,整个有开始、发展、高潮、结局,情节完整,并颇为。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用对话,活动着的有五六个之多,诗人巧妙地借老妇的口,诉说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诗人的叙述、老妇的说白,处处呼应,环环紧扣,层次十分清楚。

  诗人虚实交映,藏问于答,不写差吏的追问,而只写老妇的哭诉,从哭诉中写出潜台词、画外音,将差吏的形象融入老妇的前致词中,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诗人写老妇的哭诉,语言朴实无华,一个典故也不用,很切合老妇的口吻,且随着内容的多次转韵,形成忧愤深广、波澜老成,一唱三叹,高低抑扬的韵致,使沉郁顿挫达到极致。

  全诗述情陈事,除吏呼一何怒二句微微透露了他的爱憎之外,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描述。在这里,诗人通过新颖而巧妙的艺术构思,将丰富的内容和自己的感情融化在具体的形象里,浇注于客观的叙述中,让事物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让故事本身去显露诗人的爱憎。这种以实写虚,以虚补实,虚实相映的艺术手法,使全诗显得简洁洗练,而又蕴涵丰富。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子,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柳如是的词“浓纤婉丽,极哀艳之情”,她以一个女子的细腻的感触来写自己的情感经历,故而真切感人,她让人洞察了她的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在困境中她对爱情的固贞、执守和对命运的不屈从。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3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相识。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緉*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坼。英雄事,曹刘敌。被西风吹尽,了无尘迹。楼观才**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译文

  眼前的山山水水,都似曾相识。还记得在梦中已将万里江山走遍。游赏那些风景名胜,只需带上手杖即可,耗损不了几双木屐。可笑我忙忙碌碌,却有三十九年做得不对,长期做来去匆匆的过客。

  昔日一统江山,如今却被分为南北两半。曹操、刘备皆是当世的英雄。可惜那些英雄豪杰,都已成了旧事,如今已没有一丝痕。楼台刚刚建成,却已不见人踪;壮志未酬,我却满头白发。可叹人世间的悲欢,不过是在循环往复,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此词可分三层。

  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此时复见眼中川“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着“屐”(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

  《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

  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

  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楼观才**已去”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承前感伤,由人及己,“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

  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

  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弥满。所谓“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4

  伐柯

  伐柯如何?

  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

  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译文: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注释:

  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2、匪:同“非”。克:能。

  3、取:通“娶”。

  4、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5、觏(gòu):通“遘”,遇见。

  6、笾(biān)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赏析:

  《国风·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

  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言其和顺温柔,独独说“笾豆有践”,赞赏其善于料理祭祀宴飨事宜。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男子很兴奋地看到,他的新婚妻子料理宴*祭祀有经验。封建社会里,娶妻是以祖宗“血食”、延绵家族为目的,因而理想的女人不是貌美、健康,能生儿育女,而是能够辅佐宴飨祭祀。“椒聊之实,蕃衍盈升。”“椒聊之实,蕃衍盈掬。”(《国风·唐风·椒聊》)暗示这位女子的外貌,是一个多子多孙的美女子。

  诗中的男主人公满心欢喜因为娶这样的女子为妻。他郑重提出“笾豆有践”这一点并因此而满心欢喜,宣布其婚姻的美满。认为只有懂得笾豆之事,才真正“宜其室家”。这些都从侧面反映出了封建的伦理观念、宗法观念已经渗透到婚姻生活中,成为衡量爱情是否美满的准则了。

  此诗从语义上分析,有两重意义,一是文本的表层语义,二是作为引申隐喻的深层语义。

  从文本语义来说,《伐柯》以砍伐一支合适的斧头柄子作比喻,说男子找一个心目中的妻子,如斧头找一支合适的柄子一般,要有一定的方法程序,也要有媒人、迎亲礼等基本的安排。男子心中的得意,情绪的兴奋,都凝聚在这首自得自悦的欢歌中。在古代诗歌中,常以谐音示意。“斧”字谐“夫”字,柄子配斧头,喻妻子配丈夫。诗中所说“匪媒不得”“笾豆有践”,也是具体地写出古时娶妻的过程:媒人两家介绍牵线,最后双方同意,办了隆重的迎亲礼仪,妻子过门来。这是*古代喜庆民俗的场景,也表示*人对婚姻大事的`严肃重视。

  从引伸隐喻义来说,重点落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这两句诗上。此处的伐柯,已经不是丈夫找妻子那样狭义的比喻,而是广义地比喻两种事物的协调关系:砍伐树枝做斧头柄,有斧与柄的协调关系;做其他事情,也有两方面的协调关系。要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做到好的柄子配上好的斧头,那就不能背离基本的原则方法(“其则不远”)。如果砍下的枝条歪七扭八,过粗或过细,都不能**斧头眼中,成为适手的斧柄。砍取斧柄,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那么,协调一件事物或一种活动的双方,也要有一定的要求、原则、方法。从具象的斧与柄的关系,上升到抽象的一体两面的关系,这个比喻就有了广泛的意蕴,启示了一个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按一定原则才能协调。后人常用“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来表示有原则的协调关系,来引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活动,就是从广义的比喻性来理解这两句诗的。

  这首诗还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方面强调“匪斧不克”、“匪媒不得”,因为运动变化需要一个中介,所谓“自内出者无匹不行”,或如阳明子所言“天下未有不履其事而能造其理者”。另一方面又主张不能心外求理,“伐柯伐柯,其则不远”,运动变化的根源在于自身,外面的中介只是“应”,“感”才是运动变化的主宰,或云“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整首诗是在阐述《易传》“无*不陂,无往不复”的道理,前半部分说“无*不陂”,后半部分说“无往不复”。

  此诗歌者采取了设问的方式,从最浅显的比喻入手,言简意赅,形象鲜明,把娶妻必须行媒的道理说得很明确、很具体,给人一种不可置疑的印象。诗意单纯明朗,语言朴素自然。在一问一答的陈述中,歌者那喜形于色的情态也跃然纸上。由于此诗说到娶妻要有媒妁之言,再加上“伐柯”的比喻朴素明朗,浅显易懂,后世遂以“伐柯”“伐柯人”称作媒人,称替人做媒为“作伐”“伐柯”“执柯”。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5

  地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c饮。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众骇异,不解其故。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

  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相顾失色。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

  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逾一时许,始稍定。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

  栖霞山裂;

  沂水陷穴,广数亩。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

  妇急与狼争。

  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

  狼蹲不去。

  妇大号。

  邻人奔集,狼乃去。

  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已夺儿状。

  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

  此与地震时男妇两忘者,同一情状也。

  人之惶急无谋,一何可笑!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戍刻,发生了大地震。当时,我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下喝酒。忽然听见有种像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过来,向西北方向滚去。大家都很惊骇诧异,不知是什么缘故。不一会儿,只见桌子摇晃起来,酒杯翻倒;屋梁房柱,发出一片咔咔的断裂声。众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过了好久,才醒悟过来是地震,急忙冲出屋子。只见外面的楼阁房屋,一会儿斜倒在地上,一会儿又直立起来;墙倒屋塌的声音,混合着孩子号哭的声音,一片鼎沸,震耳欲聋。人头晕得站不住,只能坐在地上,随着地面颠簸。河水翻腾出岸边一丈多远;鸡叫狗吠,全城大乱。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都光着身子聚在一起,争相讲着刚才的事情,都忘了没穿衣服。

  后来,听说这次地震时,某处有口水井井筒倾斜了,不能再打水;某家楼台南北掉了个方向;栖霞山裂了道缝;沂水陷下了一个有几亩大的地穴。这真是少有的奇异灾变啊!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耳闻目睹与体验,描述了康熙七年间发生在山东的大地震。文章记述地震的过程非常的清晰,从“声如雷”“几案摆簸”到“墙倾屋塌”“河水倾泼”,写出了地震由弱到强的过程,这是从物的角度描述。“众骇异”“相顾失色”到“男女裸聚”,从人的神态进行侧面烘托,写地震严重的程度。最后的耳闻,揭示出了地震破坏的程度,并由此发出了“真非常之奇变”的感慨。

  结构是作品形式美的重要因素之一。《地震》的格局虽小,但所营造的结构却完整缜密,*整均衡,单纯精美。记事由隐入显,循序渐进,层层开拓境界,逐步创造高潮、首尾连贯完美,通篇委区尽态。结构的艺术处理,贵在线索的贯穿。它运用自如地按记述文的表现形式,以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为线索,把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组装起来,连动式地推到读者面前:

  第一幅、烛前对饮图:闻有声如雷,众骇异,不解其故。

  第二幅、室内,震荡图: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

  第三幅、户外,大震图;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倒屋塌,儿啼女号。人不能立,随地转侧。河水倾泼,鸡呜犬吠。

  第四幅、街上,男女裸聚图:竞相告语,忘其未衣。

  第五幅、震后山河图:水井倾仄,楼台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

  此外,尚有一幅联想到的地震之外的“狼口夺子图”。此图既如绘画,又若小说。

  五幅画面,完整而形象地再现了一场怵目惊心的大地震的全部过程,正好表明地震发生(第一图)、发展(二图)、高潮(三图)、缓和(四图)、终结(五图)的程序。最后以联想方式出现的“夺儿图’’强化了第四图的思想。这里的文字都有极强的可感性与可绘性。

  事出突然,事先没有征兆,只听得隆隆雷声,由远及*,人们惊异,但不知原因。一会儿,桌子摇动,杯子倾倒,屋梁有声,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大惊失色,但不知何故。过了好一会儿,才忽然明白——地震了!才快点跑出来。这种描写是人们在遇到突发事件时,一时惊慌失措,理性思维暂停的实际。以上是室内情况。

  跑出屋子以后,首先看到的是大的建筑物忽起忽落,说明地表在上下颠簸。继之是听到房屋倒塌声、儿啼女号声。刚才是从屋里跑着出来的,所有没感觉到不稳。停下来以后,才觉得站立不稳,于是快点坐下,随地转侧。

  此时,人惊恐万状,无暇交流情况。大约过了一个时辰,地震停了,人们情绪稍有安定,这时,大家才有可能“竞相告语”,急于宣泄内心恐惧,抱团取暖,竟然忘了自己没穿衣服。情急下的失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情况。

  在地震的当时,不可能了解其他地方情况。震情和缓了,十里八乡的亲戚朋友才互相探访,打听安危,于是外地情况不断传来,才有某处井倾侧,楼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的传闻。

  写震前、震中、震后;写房内、房外、街上;写所见、所闻。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合情合理,井井有条,紧紧相扣,一气呵成。再现地震现场画面,非亲临其境者写不出。

古诗词原文及翻译赏析6

  清*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乐·春晚》

  译文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

  清*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王安国这首《清*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来,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来宵,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来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人。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的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的之宵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宵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来,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宵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来慨。全词融宵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宵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3)

——古诗词原文9篇

  将军行

  清代查元鼎

  将军银印大如斗,统制东南江左右。日费军糈数万金,连营千里长相守。

  相守于今已十年,不教训练不屯田。百万貔貅江上列,旌旗日色相新鲜。

  巨寇从来称狡猾,将军好武不好杀。一旦鼓鼙动地来,兵刃未接营先拔。

  张皇六师竞奔走,借问吾头犹在否。将军退守姑苏台,骂贼睢阳功不朽。

  长蛇封豕恣吞吴,飞来海外徵兵符。三千师旅仓皇募,六月重洋泛舳舻。

  爷娘妻子走相送,喃喃番语声哀恸。威尊命贱备戎行,耀武无非乌合众。

  闻道将军忌异才,营前驱策皆驽骀。贼来破阵如破竹,天下雄兵安在哉。

  半壁东南数千里,剿何艰难失何易。况令贼势更猖狂,军前谁许同生死。

  子胥江作怒潮声,细柳营成垓下营。父*东咸属望,诸君何以答升*。

  告少年

  *现代*

  太空暗无际,昼见非其形。

  众星点缀之,相远难为明。

  光形无所丽,虚白不自生。

  半日见光彩,我居*日星。

  西海生智者,厚生多发明。

  摄彼阴阳气,建此不夜城。

  局此小宇内,人力终难轻。

  吾身诚渺小,傲然长百灵。

  食以保躯命,色以逢种姓。

  逐此以自足,何以异群生。

  相役复相斫,事惯无人惊。

  伯强今昼出,拍手市上行。

  旁行越邻国,势若吞舟鲸。

  食人及其类,勋旧一朝烹。

  黄金握在手,利剑腰间鸣。

  二者唯君择,逆死顺则生。

  高踞万民上,万民齐屏营。

  有口不得言,伏地传其声。

  是非旦暮变,黑白任其情。

  云雨翻覆手,信义鸿毛轻。

  为恶恐不尽,惑众美其名。

  举世附和者,人头而畜鸣。

  忍此以终古,人生昼且冥。

  古人言性恶,今人言竞争。

  强弱判荣辱,自古相吞并。

  天道顺自然,人治求均衡。

  旷观伊古来,善恶常相倾。

  人中有鸾凤,众愚顽不灵。

  哲人间世出,吐辞律以诚。

  忤众非所忌,坷坎终其生。

  千金市骏骨,遗言觉斯民。

  善非恶之敌,事倍功半成。

  毋轻涓涓水,积之江河盈。

  亦有星星火,燎原势竟成。

  作歌靠少年,努力与天争。

  [宋]黄庭坚

  对景还销瘦。被个人、把人调戏,我也心儿有。忆我又唤我,见我嗔我,天甚教人怎生受。

  看承幸厮勾。又是樽前眉峰皱。是人惊怪,冤我忒撋就。拚了又舍了,定是这回休了,及至相逢又依旧。

  作品赏析:

  此词将一对情侣在相恋过程中内心充满着的矛盾和苦闷写得饶有情味。那种“怨你又恋你,恨你惜你,毕竟教人怎生是”(《归田乐引》之一)的矛盾,贯串在词的始终,使人深深地感到词中女主人公的可爱与可恼以及男主人公的温存与绝情。

  词的上片写男主人公被那个善于调风弄月的“诈妮子”捉弄得魂牵梦萦。“对景还消瘦”三句,是写他形容憔悴、腰围瘦损的原因。“对景”就是“对影”。这句话起得很突兀,好象才发现自己的清影还是那么消瘦,原来是被那人儿捉弄的结果。“箇人”意即“那人”,是宋、元之间的俗语。“调戏”是“捉弄”、“调侃”的意思。“我也心儿有”,上应“箇人”,言越遭调戏,心里越有她。“忆我又唤我”三句,是进一步描写那个“诈妮子”对他的“调戏”。她的言行常常是出人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忆”是*日的思念,“唤”是叫喊着名字,这是极言其眷恋之切,思慕之诚;可在见着的时候,却又是那样的嗔怪我。这里“天甚教人怎生受”的“甚”,是“真正”的意思,也是宋、元时的俗语。“生受”在这里同“消受”,“怎生受”意即怎么受得了。

  下片深入写“诈妮子”和男主人公的爱情纠葛。

  “看承幸厮勾”二句,写他们本来是那样的亲昵,忽然又是那样的厌憎“厮勾”和皱眉,几乎是同一时间出现在他们之间。“看承”有“特别看待”的意思,“幸”作“本”或“正”讲,“厮勾”意为“亲昵”。

  吴昌龄《西游记》剧九:“他想我,须臾害,我因他,厮勾死”,就是“亲昵”的意思。“是人惊怪”二句,是从旁人眼中看“诈妮子”和男主人公之间的微妙关系,是写他们之间的矛盾的发展。“是人”是“人人”“个个”的意思,犹“是处”“是事”“是物”释作“处处”“事事”“物物”一样。“撋就”有“迁就”“温存”之意,也是词曲中常用的方言。在一般人的眼里,个个都怪他太温存了,太迁就了,而在“诈妮子”看来,却依旧责怪他太薄幸了,太无情了,这就把矛盾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拚了又舍了”三句,写男主人公在内外交迫下,不得不横下心来和她决绝。但相逢一笑,又和好如初。

  这首词通过饶有情味的描写,把一个活泼泼的“诈妮子”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他们的行动上越是荒诞,他们的内心越是纯朴;他们表面上越是矛盾,爱情越是真诚。人们从以俚言俗语尽情刻画的这一对儿的爱情喜剧中,心有所会,止不住要爆发出欢快的笑声;又从欢快的笑声中,看到有情人将终成眷属。不仅得到感情上的满足,而且得到艺术上的享受。

  莺啼序

  清代殷秉玑

  馀寒正深料峭,喜春风透户。预分付、留住韶华。恐被芳草催暮。

  系兰棹、花深柳密,重来认得三桥树。嘱东皇休放,杨花漫天飞絮。

  十丈芳尘,陌上走马,衬花开软露。看花外、先系柔条,它时堪寄鱼素。

  怕柔条、相思可寄,寄不尽、相思千缕。未相离,且把相思,暂交鸥鹭。

  携鸥浮白,揖鹭题红,此间共啸旅。怎摒挡、志和家具,载了诗酒,一任逍遥,尚湖烟雨。

  波流眼细,峰含眉瘦,有人不为寻芳出。试湔裙、棹楫斜阳渡。

  蘼芜绣遍,访它拂水荒庄,有酒且酹香土。

  吟怀正畅,共拍清歌,案醉边白苧。曲岸畔、垂杨凝睇,倒影窥窗,引客偷攀,对人酣舞。

  清欢未已,新词才阕,题鹃莫诉伤春事。倩双鬟、吹入瑶筝柱。

  销魂春去江南,燕燕莺莺,旧游记否。

  笔法歌

  *现代金鉴才

  笔法原来无奥秘,得心应手自然宜。前修喜作玄妙论,后世纷纷失津蹊。

  蔡邕神授固虚设,钟繇发墓诚可疑。大约初学事绳墨,追随欲与古人齐。

  学成之后求通会,得鱼忘筌何能嗤。书法通难贵在变,厚古薄今非识时。

  欲我师古已妄极,不知古人师何师。子敬垩帚长飞白,羲之涉北轻茂漪。

  更从唐宋窥魏晋,钟王何得独珍稀。长史观罢剑器舞,变化笔法出神奇。

  颜公祭侄传文稿,慷慨忿激见哀思。景度题壁妙迹绝,四幅遗帖各有姿。

  苏黄米蔡肯相类,雄伟峻拔各参差。元后书家多泥古,剥珉出璞非可期。

  其间或以画法入,地怪天惊徒容仪。或谓明清乱古法,此论迂腐若梦痴。

  笔法随时相变出,各从造化参真谛。时移事易遭遇别,性情矩矱度所施。

  书外学书源流阔,字中求字不可医。时人若解此中妙,大道如天各骋驰。

  新晴

  宋代方岳

  久雨村仍暝,新晴物自欣。

  蝶翎穿户过,禽哢隔溪闻。

  野径忙穿屐,山泥尽溅裙。

  柳垂春寂寂,花落雪纷纷。

  半月风雷雹,四郊烟水云。

  画图寒不卷,林壑远难分。

  好在鱼虾侣,甘同鸟兽群。

  坞深藏曲折,灶冷郁氛氲。

  野确多舂药,山庖少膳荤。

  瓶储徵士粟,涧煮野人芹。

  美可冰甆茹,香惟瓦甑醺。

  鹰芽长及寸,猫笋重兼斤。

  淡泊谙贫味,熹微策睡勲。

  意行随远*,高卧送朝曛。

  原隰桑麻沃,衡门卉木薰。

  隐居捐世累,处士应星文。

  诗忆春池草,书忘秘阁芸。

  桐孙涵古色,柏子吐奇芬。

  载籍悲千古,枰棋憖两军。

  乌藤同寝饭,黄犊了耕耘。

  目为蝇头眩,肱缘鹳嘴皲。

  一科曾不补,四体正须勤。

  陋巷瓢供饮,文穷砚待焚。

  刚肠犹木强,皱面自靴纹。

  夜帐猿孤愤,山篱犬怒狺。

  怪哉空复咄,老矣尚何云。

  我亦轻余子,人谁爱此君。

  避喧方匿影,走俗枉劳筋。

  日月双飞鸟,江湖一聚蚊。

  相携聊醉去,酒不到刘坟。

  后园写景

  明代朱诚泳

  城中寸金营寸土,我爱斯园带花坞。依稀风景小蓬莱,始信神仙有宫府。

  钱刀不惜走天涯,殷勤远致江南花。沿阶异草多葱茜,参天老木何槎牙。

  谁移泰华终南石,巧作山峰叠青壁。山下池中几种莲,赤白红黄更青碧。

  金鲤银鲂玳瑁鱼,往来自适恒如如。一点尘埃飞不到,水晶宫殿涵清虚。

  花时最爱花王好,魏紫姚黄开更早。玉盘斜莹寿安红,却为迷离被花恼。

  两行槐幄夹高柳,时送清风到窗牖。绿阴啼鸟共幽人,爽气自能消宿酒。

  黄花采采开深秋,满林红叶霜初收。几度醉游明月夜,天香万斛沾轻裘。

  山头一夜风吹雪,万木萧条寒栗烈。索笑闲寻绿萼梅,三种还分蜡红白。

  松柏苍苍桧竹青,相看同结岁寒盟。满前好景道不得,四时诗兴还相萦。

  柏台豸史薇垣老,吴语诗翁共襟抱。能吟宾从亦相从,好谜奇猜多绝倒。

  优游幸际太*时,有园有酒宁无诗。但愿花开诗侣健,年年共醉黄金卮。

  画鹤篇

  明代虞堪

  伊谁画此鹤,千载遗*。飘飘有仙气,相顾移蓬瀛。

  高吭修胫若长鸣,磊落昂藏睥太清。思凌霄汉不飞去,若有待者台阶*。

  群真昔朝上帝所,郁罗萧台隔风雨。鸾骖凤驭自钧天,却载瑶笙来下土。

  寥廓馀音世罕闻,聋听瞽辨徒纷纭。南岳真人既旋迈,五色云霞散华盖。

  棋声一响阑干空,人境皆非城郭在。自脱红尘世网中,直来玄圃沧洲外。

  *一从魏伯阳,上虞学道期翱翔。栖真笠泽瑞云观,长对此鹤悬斋房。

  坐读参同玩周易,造化机关洞探赜。乃知薛公画向通泉壁,十一通灵今绝迹。

  故为此鹤成爱惜,孰云道士青城客。久欲归赴玉局弈,但留壁间箭一只。

  海尘茫茫薄日色,何天一方来叹识。便冲碧落万里展雪翼,图南不使鹏先得。

  剑歌

  *现代秋瑾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4)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9篇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清*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乐·春晚》

  译文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

  清*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王安国这首《清*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来,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来宵,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来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人。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的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的之宵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宵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来,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宵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来慨。全词融宵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宵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原文:

  巧言

  悠悠昊天,曰父母且。

  无罪无辜,乱如此幠。

  昊天已威,予慎无罪。

  昊天大幠,予慎无辜。

  乱之初生,僭始既涵。

  乱之又生,君子信谗。

  君子如怒,乱庶遄沮。

  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君子屡盟,乱是用长。

  君子信盗,乱是用暴。

  盗言孔甘,乱是用餤。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秩秩大猷,圣人莫之。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跃跃毚兔,遇犬获之。

  荏染柔木,君子树之。

  往来行言,心焉数之。

  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彼何人斯?

  居河之麋。

  无拳无勇,职为乱阶。

  既微且尰,尔勇伊何?

  为犹将多,尔居徒几何?

  译文:

  高高远远那苍天,如同人之父与母。没有罪也没有过,竟遇大祸难免除。苍天已经大发威,但我确实没错处。苍天不察太疏忽,但我确实是无辜。

  祸乱当初刚生时,谗言已经受宽容。祸乱再次发生时,君子居然也听从。君子闻谗如怒责,祸乱速止不严重;君子如能任贤明,祸乱难成早已终。

  君子屡次立新盟,祸乱因此便增长。君子相信那盗贼,祸乱因此势暴狂。盗贼谗人话甜蜜,祸乱因此得滋养。谗人哪能尽职守,只能为王酿灾殃。

  巍然宫室与宗庙,君子将它来建起。典章制度有条理,圣人将它来订立。他人有心想谗毁,我能揣测能料及。蹦跳窜行那狡兔,遇上猎狗被击毙。

  娇柔袅娜好树木,君子自己所栽培。往来流传那谣言,心中辨别识真伪。夸夸其谈说大话,口中吐出力不费。巧言动听如鼓簧,厚颜无耻行为卑。

  究竟那是何等人?居住河岸水草边。没有武力与勇气,只为祸乱造机缘。腿上生疮脚浮肿,你的勇气哪里见?诡计总有那么多,你的同伙剩几员?

  注释:

  1.昊天:老天,苍天。

  2.且(jū):语尾助词。

  3.幠(hū):大。

  4.威:暴虐、威怒。

  5.慎:确实。

  6.泰幠(hū):太糊涂。泰,通太;幠,怠慢,疏忽。

  7.僭(jiàn):通”谮”,谗言。涵:容纳。

  8.怒:怒责谗人。

  9.庶:几乎。遄沮:迅速终止。

  10.祉(zhǐ):福,此指任用贤人以致福。

  11.盟:与谗人结盟。

  12.盗:盗贼,借指谗人。

  13.暴:厉害,严重。

  14.孔甘:很好听,很甜。

  15.餤(tán):原意为进食,引伸为增多。

  16.止共:尽职尽责。止,做到。共,通“恭”,忠于职责。

  17.邛(qióng):病。

  18.奕奕:高大貌。寝:宫室。庙:宗庙。

  19.秩秩大猷(yóu):多而有条理的典章制度。

  20.莫:制定。

  21.他人有心:谗人有心破坏。

  22.跃(tì)跃:跳跃的样子。毚(chán):狡猾。

  23.荏(rěn)染:柔弱貌。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柔即善也,非泛言柔弱之木”。

  24.行言:流言,谣言。

  25.蛇(yí)蛇硕言:夸夸其谈的大话。蛇蛇,“訑訑”之假借;訑,欺。

  26.巧言如簧:说话像奏乐一样好听。簧,笙类乐器的簧片。

  27.麋(méi):通“湄”,水边。

  28.拳:勇。

  29.职:主要。乱阶:逐渐引出祸乱的一连串事件。阶,阶梯,此为比喻义。

  30.微:通“癓”,小腿生疮。尰(zhǒng):借为“瘇”,脚肿。

  31.犹:通“猷”,指诡计。

  32.居:语助词。徒:党徒。

  赏析:

  此诗主题在于忧谗忧谤,同时揭露了谗言惑国的卑鄙行径。作者应是饱受谗言之苦,全诗写得情感异常激愤,通篇直抒胸臆,毫无遮拦。起调便是令人痛彻心肺的呼喊:“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此幠。”随即又是苍白而带有绝望的申辩:“昊天已威,予慎无罪!昊天泰幠,予慎无辜!”情急愤急之下,作者竟无法用实情加以洗刷,只是面对苍天,反覆地空喊,这正是蒙受奇冤而又无处伸雪者的典型表现。

  二、三两章,情感稍缓,作者痛定思痛后对谗言所起,乱之所生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与揭露。在作者看来,进谗者固然可怕、可恶,但谗言乱政的根源不在进谗者而在信谗者,因为谗言总要通过信谗者起作用。谗言如同*,人人皆知其毒性,但它又总能给人带来眼前的虚幻的快感。因此,如果不防患于未然,一旦沾染,便渐渐使人产生依赖感,最终为其所害,到时悔之晚矣。作者在第四章中的描述实际上说明了一个道理:天子的独特处境、地位使其天生地缺乏这种免疫力。故与其说刺小人,毋宁说在刺君子。可谓深刻至极。此二章句句如刀,刀刀见血,将“君子信谗”的过程及结局解剖得丝丝入扣,筋骨毕现。“盗言孔甘,乱是用餤”是送给后世当政者的一付清醒剂。盖因听谗者比之进谗者责任更大,故先刺之。可见愤激的情感并未使作者丧失理智。

  四、五两章,形同漫画,又活画出进谗者阴险、虚伪的丑陋面目。他们总是为一己之利,而置社稷、民众于不顾,处心积虑,暗使阴谋,欲置贤良之士于死地而后快。但险恶的内心表现出来的却是花言巧语、卑琐温顺,在天子面前,或“蛇蛇硕言”,或“巧言如簧”。作者的描绘入木三分,揭下了进谗者那张赖以立身的画皮,令人有“颜之厚矣”终不敌笔锋之利矣的快感。

  末章具体指明进谗者为何人。因指刺对象的明晰而使诗人的情感再次走向剧烈,以至于按捺不住,直咒其“既微且尰”,可见作者对进谗者的恨之入骨。那“居河之麋”的交待,使读者极易联想起躲在水边“含沙射影”的鬼蜮。然而,无论小人如何猖獗,就如上章所言“跃跃毚兔”,最终会“遇犬获之”。因为小人的鼠目寸光,使他们在获得个人利益的同时,往往也将自己送上了绝路。从这个角度看,作者不仅深刻地揭露了进谗者的丑恶,也清醒地看到了进谗者的可耻下场。

  此诗虽是从个人遭谗人手,但并未落入狭窄的个人恩怨之争,而是上升到谗言误国、谗言惑政的高度加以批判,因此,不仅感情充沛,而且带有了普遍的历史意义与价值,这正是此诗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关键之处。

  梅雨

  柳宗元〔唐代〕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译文

  杨梅结实正是阴雨连绵的时候,天地苍茫一片,时间恰是晚春。愁深难眠更哪堪楚猿夜啼,好梦易醒禁不住越鸡伺晨。雨雾朦朦从海隅直达南极边的尽头,江涛汹汹淹没了北去的渡口。身上的白衣被江南的梅雨墨染,却不是京城的尘埃所为。

  注释

  梅雨:农历四五月间,江南一带在杨梅成熟时,常阴雨连绵,这段时间,就称作梅雨季节。其雨叫梅雨,也叫黄梅雨,梅实:杨梅的果实,俗称杨梅。楚、越:泛指江南,这里都是指江南的永州,永州是荆楚的最南端,也是南越的最北处。海雾:海上的雾气。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此处借其乡思之苦的意。江雪:江涛如雪,一作“江云”。北津:北去的渡口。“素衣”两句:素衣,白色的衣。这里是化用典故,谢脁诗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这是说“京洛有许多灰沙,白衣服都被染成黑的了。”柳宗元是反其意而用之。

  赏析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5)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6篇

  清*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乐·春晚》

  译文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

  清*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王安国这首《清*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来,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来宵,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来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人。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的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的之宵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宵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来,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宵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来慨。全词融宵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宵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原文: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静。

  译文

  挽了一个松松的云髻,化上了淡淡的妆容。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轻盈的身体。她的舞姿就像飞絮和游丝一样,飘忽不定。

  此番一见不如不见,多情不如无情。笙歌散后,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挂,四处无声。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宝髻:妇女头上带有珍贵饰品的发髻。

  铅华:铅粉、脂粉。

  “青烟翠雾”二句:形容珠翠冠的盛饰,皆为妇女的头饰。轻盈:形容女子的仪态美。

  争如:怎如、倒不如。

  赏析:

  司马光不以词作著名。然而,北宋词风甚盛之时,一些名臣如韩缜、韩琦、范仲淹都能事业之余写出很好的词,司马光也不例外。他的词作不多,遗留下来的只有三首,多系风情之作。其词不加虚饰,直抒胸臆,继承了“国风好色”、“《小雅》怨悱”的优良传统。此词中的“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即是写情的佳句。这说明,司马光并非假道学,而能表达真率的感情。

  上片写宴会所遇舞妓的美姿,下片写对她的恋情,开头两句,写出这个姑娘不同寻常:她并不浓妆艳抹,刻意修饰,只是松松地换成了一个云髻,薄薄地搽了点铅粉。次两句写出她的舞姿:青烟翠雾般的罗衣,笼罩着她的轻盈的体态,象柳絮游丝那样和柔纤丽而飘忽无定。下阕的头两句陡然转到对这个姑娘的情上来:“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上句谓见后反惹相思,不如当时不见;下句谓人还是无情的好,无情即不会为情而痛苦。以理语反衬出这位姑娘色艺之可爱,惹人情思。最后两句写*散酒醒之后的追思与怅惘。

  这首小令只幅之内把惊艳、钟情到追念的全过程都反映出来,而又能含蓄不尽,给人们留下想象的余地,写法别致。它不从正面描写那个姑娘长得多么美,只是从发髻上、脸粉上,略加点染就勾勒出一个淡雅绝俗的美人形象;然后又体态上、舞姿上加以渲染:“飞絮游丝无定”,连用两个比喻把她的轻歌曼舞的神态表现出来。而这首词写得最精彩的还是歇拍两句。当他即*动情之后,从醉中醒了过来,又月斜人静的时候,种种复杂的感受都尽括“深院月斜人静”这一景语中,达到了“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

  从结构上说,词的上片写其人其境,营造出惝恍飘忽,扑朔迷离的意境,下片写自己的感受,性灵流露,雅而不俗,余味深长。全词造句自然,意不晦涩,语不雕琢,随手写来,妥贴停匀,足见司马光作词虽为余技,却也显示出学识之厚与感情之富。

  原文:

  牡丹

  [唐代]韩琮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桃花、杏花盛开时它从不与其争奇斗艳;等到叶密成帐时才慢慢开始绽放。

  清晨艳丽的花朵好似金掌承接着洁净清凉的露水,傍晚幽香飘溢与那豪华富丽的住宅里的香风争惹。

  样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

  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

  注释

  金掌:铜制的仙人手掌。

  赏析:

  牡丹,天香国色,堪称“国花”。特别在唐代,牡丹,也是咏花诗的“热点”。但稍加留意,诗人们赏牡丹、赞牡丹,多尽往富丽说,极从欢情言,往往把牡丹作为荣华显贵的象征。然而,韩琮着的这首《牡丹》,吟咏后却有另一番感慨。

  “桃时杏日不争浓,叶帐成阴始放红。”在首联里先赞扬牡丹的品格:一是不出风头,在桃杏开花的早春时候,不与百花争艳;二是谨慎务实,不在自己条件成熟(“叶帐成阴”)时不崭露才华(红)。

  “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接着在颔联里继续赞美牡丹的高雅和奉献。“晓艳远分金掌露”,说的是牡丹在早晨用它鲜艳如“金掌露”般的花苞在高处凝聚,承接那降落洁净清凉的露水。传说汉武帝求长生不老,以青铜铸造铜人,高擎铜盘,承接甘露称“金掌露”,以供服用。牡丹由于滋润着天赐的甘露,色更艳,香益浓,所以能“暮香深惹玉堂风”——在晚上它把幽香飘溢,与“玉堂(豪华富丽的住宅)”的香风争“惹”呢!这里,一“晓”一“暮”,概括总体,互为因果;“远分”“深惹”、上纵下横,动漪静美,尽情地把牡丹赞颂。看来诗中的牡丹,并非富贵荣禄之辈,而是赏雅惹俗的高士!

  “名移兰杜千年后,贵擅笙歌百醉中。”在群芳中,牡丹却遭到嫉妒,可是嫉妒者仍然是徒劳一场。颈联中诗人先讥讽道:“名移兰杜千年后”。这里的“移”字作“改变”讲。意思是说:即使像兰草、杜若一类的名花要想改变得像牡丹那样,至少得一千年以后呢!接着才充满自信地赞道:还是你啊,牡丹!“贵擅笙歌百醉中”——你是花中之王,独占尊位,比动听的笙歌还醉人哩!

  “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牡丹的命运毕竟是不幸的:“如梦如仙忽飘零”,一个“忽”字,道出了官场风云变幻莫测的情景。“暮霞何处绿屏空”承上句“忽零落”而结。“暮霞”喻牡丹花;“绿屏”喻牡丹叶,喻比十分形象。这里诗人无限惆怅、无限深沉地感叹道:牡丹花啊,为什么像梦中的仙人一样飘走了,只空留下绿色似屏的叶子呢?此句颇有后人李清照“绿肥红瘦”的韵味。

  首联写牡丹的品格,颔联写牡丹的贡献,颈联转诉牡丹对嫉妒者的蔑视,尾联以落花飘零告终。全诗字字写花,处处喻人,紧密结合自己的心事,正似诗人在大中十二年(858)被都将石载顺等驱逐以后失官时心情的自况。

  《敕勒歌》原文及翻译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

  辽阔的敕勒大*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

  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赏析

  诗的前六句写*川,写大山,写天空,写四野,涵盖上下四方,意境极其阔大恢宏。但是,诗人的描写全从宏观着眼,作总体的静态的勾画,没有什么具体描绘,使人不免有些空洞沉闷的感觉。但当读到末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进修,境界便顿然改观。草原是牧民的家乡,牛羊的世界,但由于牧草过于丰茂,牛群羊群统统隐没在那绿色的海洋里。只有当一阵清风吹过,草浪动荡起伏,在牧草低伏下去的地方,才有牛羊闪现出来。那黄的牛,白的.羊,东一群,西一群,忽隐忽现,到处都是。于是,由静态转为动态,由表苍一色变为多彩多姿,整个草原充满勃勃生机,连那穹庐似的天空也为之生色。因此,人们把这最后一句称为点晴之笔,对于“吹”、“低”、“见”三个动词的主动者“风”字,备加欣赏。

  注释

  ①《敕勒歌》:敕勒(chì lè):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②敕勒川:川:*川、*原。敕勒族居住的地方,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北魏时期把今河套*原至土默川一带称为敕勒川。

  ③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④穹庐(qióng lú):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⑤笼盖四野(yǎ):笼盖,另有版本作“笼罩”(洪迈《容斋随笔》卷一和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一);四野,草原的四面八方。

  ⑥天苍苍:苍苍:青色。苍,青,天苍苍,天蓝蓝的。

  ⑦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⑧见(xiàn):同“现”,显露。

  潼关原文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清代·谭嗣同《潼关》

  译文

  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哒哒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

  注释

  潼(tóng)关:关名。故址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北,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

  终古:自古以来。

  簇(cù):丛聚。

  河流:指奔腾而过的黄河。

  束:约束。

  不解*:不知道什么是*坦。

  解:懂得。

  赏析

  此诗打句写潼关雄踞山腰,下临黄河,形势十分险明;次句写作者行经此地,原蹄声声,被秋风吹散,点明时间和旅程;三、四句写黄河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全诗豪迈奔放,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

  诗的打句以一种远景式的遥望,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紧接着,第二句以轻捷、有力的笔调,将“秋风”“原蹄声”引入诗中,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所造成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给全诗增添了一种动感。对于久处书斋的文弱书生来说,萧瑟秋风也许是惹人伤感的凄凉之物,但对胸怀大志,亦文亦武的诗人来说,秋风中那矫健的原蹄声却更能催动豪情。他在壮阔的天地间策原驰骋,感到欣喜,感到痛快,感到精神上的极大的自由。

  接下来的三、四句,则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原,但仍嫌受分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坦,一更比一峰高。这样透过壮阔险峻的背景,就把潼关写活了。同时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融进了诗人明求冲破约分的奔放情怀,是自我性格含蓄而又生动的描绘。

  这里的诗人即高山、大河,高山、大河即是诗人。因为诗人已把自己的精神投射到了高山、大河之上,在高度的审美愉悦中,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分”“不解*”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奋发昂扬的心态的外化。

  诗人在这打诗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种扩张式的、外拓型的心态。这是一种在新旧社会交替之际所急需的新型人才应有的精神状态。它昭示了诗人短促而轰轰烈烈的一生,即将就此展开。

  酬刘柴桑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原文: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译文及注释:

  作者:孟二冬

  译文

  隐居偏远少应酬,常忘四季何节候。

  空旷庭院多落叶,悲慨方知已至秋。

  北窗之下葵茂盛,禾穗饱满在南畴。

  我今如若不行乐,未知尚有来岁否?

  教妻带上小儿女,趁此良辰去远游。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注释

  (1)酬:以诗文相赠答。

  (2)穷居:偏僻的住处。人用:指人事应酬。用:为。四运:四时运行。周:周而复始,循环。

  (3)空:此字诸本多有不同,或作“门”,或作“桐”,或作“阎”,或作“檐”,今从焦本。

  (4)牖(yǒu 有):或作“墉”,今从和陶本、焦本。牖:窗户。葵:冬葵,一种蔬菜。穟:同“穗”。畴:田地。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6)

——古诗词原文及鉴赏 (菁华3篇)

  《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一句说的是游人从远处、*处、高处、地处等不同角度观察庐山面貌是可以得到不同观感的。有时你看到到是起伏连绵的山岭,有时你看到的是高耸入云端的山峰。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古诗词鉴赏是高中语文学*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果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能分析典故,那么下面的话题就容易理解了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所以,《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使人百读不厌。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西湖美景的名篇。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

  诗的首联紧扣题目总写湖水。前一句点出钱塘湖的方位和四周“楼观参差”景象,两个地名连用,显示诗人是在一边走,一边观赏。后一句正面写湖光水色: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

  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颈联写俯察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一联中的“渐欲”和“才能”又是诗人观察、欣赏的感受和判断,这就使客观的自然景物化为带有诗人主观感情色彩的眼中景物,使读者受到感染。

  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词鉴赏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原文】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注释】

  李杜:指唐代大诗人李白、杜甫(此处指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传:相传。

  江山代有才人出: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江山:国家。才人,有才华的人。

  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屈原的《离骚》。后来把关于诗文写作的诗叫做“风骚”。这里指在文学上有成就的“才人”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曾经被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华的诗人,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流芳百世)。

  【简评】

  此诗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贵在创新的主张。他认为诗歌随时代不断发展,诗人在创作的时候也应求新求变,并非只有古人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风格的诗人。本诗虽语言直白,但寓意深刻。“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句表达了文学创作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主题思想与中心。

  赵翼论诗提倡创新,反对机械模式。他通过对诗家李白、杜甫成就的回顾,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各个时代都有其标领风骚的人物,不必唯古人是从,诗歌也应随着时代不断发展。

  《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鉴赏】

  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的悲惨的一生中剪取下来的一个不眠之夜。

  在这个不眠之夜里,诗中人忧思如潮,愁肠似结,她的满腔怨情该是倾吐不尽的。这首诗只有四句,总共二十八个字,照说,即令字字句句都写怨情,恐怕还不能写出她的怨情于万一。可是,作者竟然不惜把前三句都用在写景上,只留下最后一句写到人物,而且就在这最后一句中也没有明写怨情。这样写,乍看象是离开了这首诗所要表现的主题,其实却在艺术效果上更显得有力,更深刻地表现了主题。这是因为:前三句虽是写景,却并非为写景而写景,它们是为最后人物的出场服务的。就通首诗而言,四句诗是融合为一的整体,不论写景与写人,都是为托出怨情服务的。

  这首诗,题为“秋词”。它的首句就以井边梧桐、秋深叶黄点破题,同时起了渲染色彩、烘托气氛的作用。它一开头就把读者引入一个萧瑟冷寂的环境之中。次句更以珠帘不卷、夜寒霜重表明时间已是深夜,从而把这一环境描画得更为凄凉。接下来,诗笔转向室内。室内可写的景物应当很多,而作者只选中了两件用具。其写熏笼,是为了进一步烘染深宫寒夜的环境气氛;写玉枕,是使人联想到床上不眠之人的孤单。作者还用了“无颜色”三字来形容熏笼、玉枕。这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实写,一是说明这是一个冷宫,室内的用具都已年久陈旧,色彩黯淡;二是说明时间已到深夜,炉火、灯光都已微弱,周围物品也显得黯然失色。虚写,则不必是器物本身“无颜色”,而是伴对此器物之人的主观感觉,是她的黯淡心情的反映。写到这里,诗中之人已经呼之欲出了。

  最后,读者终于在熏笼畔、玉枕上看到了一位孤眠不寐的`少女。这时,回过头来看前三句诗,才知道作者是遥遥着笔、逐步收缩的。诗从户外井边,写到门户之间的珠帘,再写到室内的熏笼、床上的玉枕,从远到*,句句换景,句句腾挪,把读者的视线最后引向一点,集中到这位女主角身上。这样就使人物的出场,既有水到渠成之妙,又收引满而发之效。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7)

——古诗词原文及赏析 (菁华3篇)

  清*乐·春晚原文、翻译及赏析(王安国)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

  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

  小怜初上琵琶,晓来思绕天涯。

  不肯画堂朱户,春风自在杨花。

  ——宋代·王安国《清*乐·春晚》

  译文

  怎么都无法将春天留住,白白地让黄莺唱个不停。昨夜一场风雨的侵凌,让这满地都是脏污的凋落残花。

  小怜姑娘刚刚弹起琵琶,拂晓她思绪万千萦绕天庭。随风飘扬的杨絮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画堂朱户。

  注释

  清*乐(yuè):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清*乐令”“醉东风”“忆萝月”。

  宫锦:宫廷监制并特有的锦缎。这里喻指落花。

  “满地”“昨夜”二句:应作倒装理解。

  小怜:北齐后主淑妃冯小怜,善弹琵琶。这里借指弹琵琶的歌女。

  杨花:一作“梨花”。

  赏析

  此词上片以倒装句式描绘暮春萧条的景色,抒写的花的春的宵意,表达了作者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惆怅宵怀;下片抒写暮春伤逝念远的幽怨,以暮春纷飞的杨花不肯飞入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表达了作者不亲权贵的品就。全词宵景交融,清新婉丽,曲折多致,笔法精妙,堪称伤春词中的佳作。

  古来伤春愁秋的诗词多得不可胜数。这类被人嚼烂了的题材,却是历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来到老一套,相反,永远有新鲜之来。王安国这首《清*乐》就是这样的好词。

  词题为《春晚》,顾名思义是写残春景象。“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作者一起笔就写由于“昨夜雨疏风骤”,南园已满地残红了。词人面对这万花凋谢的景象,自然不胜伤来。此时耳边传来了黄莺儿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来觉到多宵的莺儿也正为落花发愁,苦劝春天不要归去呢。“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好像词人叹息。写莺语的“费尽”,实是衬托出词人的失落来,因为花开花谢,春去秋来,是自然规律与莺儿无关。妙词人赋予禽鸟以人的来宵,不直说自己无计留春之苦,而是借莺儿之口吐露此宵,手法新巧而又饶有韵味。

  此词交叉地写听觉与视觉的来受,从音响与色彩两个方面勾勒出一幅残败的暮春图人。开头从听莺声写起,转而便诉诸视觉。一夜风雨过后,园花凋谢,残红败蕊,满地飘零,狼藉不堪。百花盛开时,灿烂本如宫锦,可的此时给糟塌得不成样子了!“满地残红”自是残春时节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宫锦之被污损,词人痛的之宵可见。

  下面又从视觉转到听觉上来:正当词人目睹这如花似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无限惆怅之时,仿佛从远处传来歌女小怜之辈弹奏琵琶的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那弦弦声声正是的春的.花之宵。小怜,即北齐后主高纬宠幸的冯淑妃,因她“慧黠能弹琵琶”,后代诗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此词中“小怜初上琵琶”,是从李驾《冯小怜》诗“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句化出。这琶琶之声哀婉动人,当此即将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闺中佳人长夜不眠,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宵思飞越千里关山,追寻天涯游子。这里,作者抒写的是由春天的匆匆归去而引起的年华虚度之来,隐隐寄托着一种美人迟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词人写到眼前触目皆是的杨花——这一暮春特有的风光:只见那如雪的飞花飘扬,是那样的自由自在,可始终不肯飞入那权贵人家的人堂朱户。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伤春、的春、慨叹美好年华逝去的宵怀,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来慨。全词融宵于景,写景中融进了自己的生活,写出了自己的性宵与风骨,堪称一首出类拔萃的伤春词。

  原文: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挟来阵阵寒意的水浪,也有些心事重重;只有西去的阳光,投下惨淡的影子,渐渐地消失;南面的水岸是我送别的地方,你走了,一阵阵萧索的风,带来易水上的苍凉。那风呵,又吹起来了,吹起河岸上的柳。受尽霜冻的柳枝啊,落下最后一片黄叶,影子是这样的孤单。还记得吗,还得那飞絮如雪的时候?我久久瞭望你远去的帆影,直到夜幕降临,浪花飘起来了,是茫茫的烟雾,迷糊了最后一抹夕阳。只有那孤苦柳树,迎来匆忙的过客,扭动着瘦弱的腰身,好象要轻轻地舞动。

  春天里,我们彼此相爱,却在这寒冷的秋季,催生出无数相思的落泪。回忆起携手并肩时的亲密,那份感伤,就象无数的细绳把我的心捆扎。笙歌劲舞的画舫,依然绕着河岸缓缓地移动,可是我的心里却是这样的冷落,水在流,云还是那样地飘,只不知道心上的人儿,你在何处。想着那些相恋的日子,如同一阵吹来的东风,可是那是多么微弱风呵,吹不进重叠的窗帘,只是让这一份相思深深地刻在我的眉间。我只能等待那个梅花的精灵,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在月淡星稀的时候,我对她说出自己心中的苦闷,让她传达我对你深深的思念。

  注释

  ⑴金明池:词牌名,秦观创调,词咏汴京金明池,故取以为名。

  ⑵怅:失意,懊恼。

  ⑶萧萧:风声,草木经风摇落之声。

  ⑷霜条:经霜的树枝条。

  ⑸旧时飞絮:化用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之九:“春尽絮飞留不得,随风好去落谁家”。

  ⑹晚来:夜晚来临之际。

  ⑺行客:来往的行旅客人。

  ⑻燕台佳句:燕台,又指燕昭王延揽天下贤士的黄金台。柳氏此处喻指几社文人雅集赋诗的地方。

  ⑼春日酿成秋日雨:指当年几社名流与柳氏交游,曾为她作春闺风雨的艳词,竞成为今日飘零秋雨的预兆。

  ⑽畴昔:过去,以前。

  ⑾如许:如此,此为概指之辞。

  ⑿绕堤画舸:化用汤显祖《紫钗记》中“河桥路,见了些无情画舸,有恨香车”句意。

  ⒀忆从前:“忆”,回忆。此为回忆从前那些相恋的时光。

  ⒁眉儿愁苦:陆游《钗头凤》:“一杯愁绪,几年离索”,表现词人怀念恋人,柔肠寸断的心绪。

  ⒂梅魂:化用苏轼《复出东门诗》:“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⒃伊:彼,他或她。

  赏析:

  作者:佚名

  《金明池·咏寒柳》中的柳具有独立自主的自由心性与主体意识,不依附于某个实体,虽慨叹凄凉的境遇,却没有失去自我的主体意识,期望与梅魂*等地对话。这一改柳往日柔弱不堪攀折的形象,为柳重塑了刚毅的品格,而这种刚性气质则是来自于诗人主体的独立人格意识与自由心性。

  上阕明写柳而暗写人生的遭际。“有恨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南浦”一词缘于江淹的《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人喜聚不喜散,对于送别总是很敏感的,分别总会令人为之愁肠百转,泪湿衫袖。此词开头便把地点定在这样一个令人的情绪易较为之伤感的环境中,在这样一个送别的地点,又是一个这样的秋日的黄昏,残阳西挂,满目凄凉,伴随着泠泠的寒风。

  “更吹起,霜条孤影。”一个“孤”字,更为这凄凉的环境*添一丝的无助、孤独。起语全用冷色调的词,刻画了一个凄凉暗淡之境,写尽了柳如是人生的孤独、无奈的心境。“还记得,旧时飞絮”一句,把时间由现在推向过去,现今的生活是孤独、无助的,那以前的生活呢?“旧时飞絮”便是最好的回答了。词人在这里用了“柳絮”这一意象,“柳絮”无根无蒂任风吹落,随意飘荡,多令人产生怜悯之情,因咏《燕台诗》而痴恋其人。又燕台曾是当年燕昭王招揽贤士的黄金台。此处的用典,言约而意丰,它既暗含了词人与陈子龙通过诗词唱和结为知音,又同松江名士诗酒*度过了人生的一段美好的时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

  词人在上阕的最后用“尚有燕台佳句”结尾,是因为这段生活曾给她人生不少的慰藉,致使她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生活,仍不禁泪流涔涔。词的下阕主要是借回忆过去来写对爱情的固贞执守。换头处,词人用“春日酿成秋日雨”一句,既承接了上阕的结句,又为下面的忆旧展开了铺垫。与陈子龙的短暂的相识、相恋给诗人暗淡的生活带来些许的慰藉,是其不幸人生的一点亮色,但这短暂的欢娱却为以后埋下了如此的苦楚。一句“秋日雨”写尽了人生的变故。

  “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词人想过去,痛惜今日,写尽相思之苦,“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画舸本是欢情之物,但即使拥有了它,自己依旧是先前的那个自己,或许更多了一点孤独、寂寞,这一切都是因为没有了情人的陪伴。“一点东风”这里暗指陈子龙,没有了他,致使词人一生“眉儿愁苦”,“虽知己而必别”,互为知己的爱人却注定无法终生厮守在一起,这又是何等的令人怅惘之事。

  下阕词人以“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结句,这里是借用了汤显祖的《紫钗记》的故事来向情人表明自己的心迹,也同时向迫使二人分手的势力进行的坚强的反抗,但同时也对未来带有些许的`幻想与渴望。《紫钗记》中,霍小玉在微月半遮寒梅怒放下爱上了诗人李益,两位有情人几经困难落幕前终于在长时别离后团圆,此时的他们赠诗唱和,句中最让人难忘的还是“淡月梅花”景,柳如是引用“梅魂”分别是把自己和情人设想为剧中人,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够团圆,到那时“与伊深怜低语”。通过词的下阕,可以看出,柳如是对爱情是忠贞的、执着的,她对陈子龙是有着刻骨铭心之情的。


古诗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2篇(扩展8)

——清明节的古诗词原文赏析优选【五】篇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抒发飘泊沦落之悲情。此词写情愁,选景独出心裁,写情愁言愁之精妙,表达之条理。这使在词中*素并不显眼的词语,在词人笔下却显得幽默,有韵味。

  “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还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知而后翻写过来,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冒雨出游,观潮、赏花,本想借以忘忧,谁知”翻被梨花冷看”,没奈何,只有换个去处。

  “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该词在表现上采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几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主题,词的思路,情感的层次是很有条理的。词人往往用后面的个别词语,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内容,只有把握全词,方可融会贯通。比如说,我们只有读到“酒醒”二字,才可了解“燕帘莺户,云窗雾阁”二句的全部含意;只有读到“归来”二字,方知上文云云,皆是出门之后的活动;只有读到“插向谁家”,方知这“归来”之处,亦非其家,方知全词所写乃客中遣愁。这些很不显眼的词语,一经词人的安排、组合,不仅成了前后照应、网络全篇的暗纽,而且还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后示前、愈进愈明的结构。从而使那些寻常的题材,*易的语言,增添了婉转幽深的情韵。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品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在古代风俗中,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又*添了一层愁绪。因而诗人用了“断魂”二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情在景中、景即是情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然而这里不可拘守此义。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的闻讯而喜,怎样的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的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的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付与读者的想象,为读者开拓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吧!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赏析:

  清明节,旧时风俗为人们扫基祭祖的日子,所以最易触发客居在外的游子的乡思。这首诗所抒写的`心情也大抵如此,只是它表现得特别含蓄委婉、曲折隐微,在高启的律诗中又是一种格调。

  “清明无客不思家”,既曰“无客不”,自然也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不过,全诗直接抒写思家之情语,一句,其余则着力描写最物,如垂柳、杏酪、青山、芳草、落花等,可谓色彩缤纷,明丽如画,甚至有画所难到者。但这一切,似并未使作者陶醉,从而消释其思家之情,相反地,见景生情,反而更衬托、引发了他的思乡情。

  官墙外的垂柳,丝丝弄碧,新烟萦绕;人家所精心制作的杏酪,散发出阵阵的芳香。这风光节物无不在告诉作者清明节的到来,自然也会唤起他往岁在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的种种回忆。这一来,客居青山环绕的京师金陵的作者,自然便思念起家乡来了。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五、六两句,意更深曲复杂。迷芳草,芳草萋萋,一片凄迷,化用《楚辞·招胞士》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婆婆。”已寓有思归之意。而作者偏又以芳草与卞侯墓并置,以落花与莫愁女映照,似更富有富贵难久恃,盛时难长留的感慨。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抒发飘泊沦落之悲情。此词写情愁,选景独出心裁,写情愁言愁之精妙,表达之条理。这使在词中*素并不显眼的词语,在词人笔下却显得幽默,有韵味。

  “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雨洒梨花,本也是极美妙而又难得的一景,可是张炎并没有照实写来,而是反过来写梨花看人,而且是“冷看”。并且从她那冷淡的眼神中,词人还感受到一种责怪之意——人生于世能像你这样不思故土,而对他乡的山水花木如此痴情苦恋吗!这“遭遇”,这“责怪”,与词人冒雨出游之意,真是适得其反。而又有口难辩,上片至此也就戛然而止,可是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这种赋予客观景物以情知而后翻写过来,更能收到曲笔深情、宛转有致的效果,因而在词中也就成了一种常用的手法。冒雨出游,观潮、赏花,本想借以忘忧,谁知”翻被梨花冷看”,没奈何,只有换个去处。

  “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该词在表现上采取遣愁—增愁,也就是几番消愁愁更愁的矛盾,步步逼*主题,词的思路,情感的层次是很有条理的。词人往往用后面的个别词语,去暗示、交代前面省略的内容,只有把握全词,方可融会贯通。比如说,我们只有读到“酒醒”二字,才可了解“燕帘莺户,云窗雾阁”二句的全部含意;只有读到“归来”二字,方知上文云云,皆是出门之后的活动;只有读到“插向谁家”,方知这“归来”之处,亦非其家,方知全词所写乃客中遣愁。这些很不显眼的词语,一经词人的安排、组合,不仅成了前后照应、网络全篇的暗纽,而且还由此形成了一种以后示前、愈进愈明的结构。从而使那些寻常的题材,*易的语言,增添了婉转幽深的情韵。

  《清明呈馆中诸公》

  高启

  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