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

首页 / 赏析 / |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诗,诗人白居易在作品中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第四层六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2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贞元二十一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观刈麦

  [唐代]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嵴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嵴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o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唿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韵译

  农民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妇女用筐挑着食物,孩子提壶盛满水汤。

  相伴到田里送饭食,男人劳作在南山冈。

  脚被地面热气熏蒸,背烤着x的阳光。

  精疲力竭不觉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农妇,抱着孩子跟在人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回头述说家境,听的人都为她悲伤。

  为了缴税家田卖尽,靠捡麦穗填充饥肠。

  如今我有什么功德,从来没有种田采桑。

  一年俸禄有三百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x “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象“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贾文昭)

  赏析二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阅读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1)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2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3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诗,诗人白居易在作品中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第四层六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2)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5篇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1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翻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诗,诗人白居易在作品中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

  第四层六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的最后是发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才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呀,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难道不应该有更大的自疚自愧吗!赋税是皇帝管的,白居易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lǒng)黄。

  妇姑荷(hè)箪(dān)食(shí),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xiǎng)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zhuó)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bǐng)遗穗(suì),左臂悬敝(bì) 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shuì)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zēng)不事农桑。

  吏(lì)禄三百石(dàn),岁晏(yān)有余(yú)粮,

  念此私自愧(kuì),尽日不能忘。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hè)箪(dān)食(shí):担着圆形竹器盛的食物。荷:肩挑。箪食:竹篮盛的食物。

  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料,有时也可以指酒。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

  丁壮:青壮年男子。

  南冈:地名。

  (5)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

  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6)惜:珍惜.舍不得浪费。

  (7)秉(bǐng)遗穗:握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用手握着。

  敝:破。

  (8)相顾言:指互相诉说。顾:视,看。

  (9)输税:缴纳租税。

  (10)曾不:从未。

  事:从事。

  农桑:农耕和蚕桑。

  (11)吏禄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12)岁晏(yàn):岁末。晏,尽。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酒浆,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在割麦者旁边,

  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赏析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没有人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起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这一家在田地里十分忙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到无法生存,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她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样做十分累,收获却很少。但她没有办法,当时正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作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致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读者可以想象:现在忙于收割的人家,明年也有可能像她那样,无地可种,只能以拾麦穗为生。

  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这段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发表议论,这是白居易许多讽谕诗的共同路数。这首诗的议论不是直接指向社会病根,而是表现为作者自疚自愧,这也是一种对整个官僚贵族社会的隐约批评。白居易只是一个三百石的小小县尉,那些大官僚、大贵族们其实更应该感到自疚自愧。赋税是皇帝管的,作者无法公开反对,他只能用这种结尾来达到讽谕的目的。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诗人自己摆进去,觉得他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问心有愧。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全诗在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作者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原文:

  观刈麦

  朝代:唐朝

  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饮料,

  相互跟随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去饭食,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希望夏日天再长一些。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卖尽家田,只好拾些麦穗填饱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非常惭愧,整日也不能忘却。

  注释

  (1)刈(yì):割。(本诗为古体诗)

  (2)陇 :同“垄”,田埂,这里泛指麦地!

  (3)覆陇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

  (4)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5)荷(hè)箪(dān)食(sì):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箪食固定读dān sì[如箪食壶浆,箪食瓢饮],指装在竹篮里的饭食,食不单独作名词讲)

  (6)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7)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8)丁壮:青壮年男子。

  (9)南冈:地名。

  (10)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11)但:只。

  (12)惜:盼望。

  (13)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

  (14)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15)悬:挎着。

  (16)敝(bì)筐:破篮子。

  (17)相顾言:互相诉说。顾:视,看。

  (18)输税(shuì):缴纳租税。

  (19)曾(zē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竟然。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20)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现在念shí)

  (21)岁晏(yàn):年底。晏,晚。

  (22)念此:想到这些。

  (23)尽日:整天、终天。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陕西�T��(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4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古诗简介

  《观刈(yì)麦》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期作品。此诗描写了麦收时节的农忙景象,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诗人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在写作手法上,诗人将全景式刻画与特定人物描写相结合,夹叙夹议,使全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翻译/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浆,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注释

  ⑴刈(yì):割。题下注“时任�T��县尉”。

  ⑵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⑶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⑷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⑸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⑹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⑺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⑻但:只。惜:盼望。

  ⑼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⑽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⑾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⑿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⒀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⒁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⒂我:指作者自己。

  ⒃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⒄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⒅岁晏(yàn):年底。晏,晚。

  ⒆念此:想到这些。

  ⒇尽日:整天,终日。

  赏析/鉴赏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无限的同情之感与怜悯之意。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原文及翻译赏析 5

  观刈麦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品对造**民贫困之源的繁重租税提出指责.对于自己无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现了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清楚:诗人想到自己四体不勤却饱食禄米,内心十分惭愧。于是直抒其事,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全诗分四层,第一层四句,交代时间及其环境气氛。"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下文要说的事情就发生"人倍忙"的五月。这两句总领全篇,而且一开头就流露出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一派丰收景象,大画面是让人喜悦的。可是谁又能想到在这丰收景象下农民的悲哀呢?

  第二层八句,通过具体的一户人家来展现这"人倍忙"的收麦情景。婆婆、儿媳妇担着饭篮子,小孙儿提着水壶,他们是去给地里干活儿的男人们送饭的。男人天不亮就下地了;女人起床后先忙家务,而后做饭;小孙子跟着奶奶、妈妈送饭时一齐到地里。她们是要在饭后和男人们一道干下去的。你看这一家忙不忙呢?"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四句正面描写收麦劳动。他们脸对着大地,背对着蓝天,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但是他们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呀!舍不得浪费。天气如此之热,白天又如此之长,而人们却竭力苦干,就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惜"字在这里用得非常好,是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此时此地的感情烈度。白居易的《卖炭翁》中有"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之语,"愿"字的用法与此处"惜"字的用法正同。

  笫三层八句,镜头转向一个贫妇人,她被捐税弄得破了产,现时只能以拾麦穗为生,这是比前述阖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你看她的形象:左手抱着一个孩子,臂弯里挂着一个破竹筐,右手在那里捡人家落下的麦穗。这有多么累,而收获又是多么少啊!但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是收麦的时候,还有麦穗可捡,换个别的时候,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而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呀,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至使今天落到了这个地步。第四层六句,写诗人面对丰收下出现如此悲惨景象的自疚自愧。

  作品的题目叫《观刈麦》,而画面上实际出现的,除了刈麦者之外,却还有一个拾麦者,而且作者的关心也恰恰是更偏重在后者身上。他们二者目前的贫富苦乐程度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命运却有着紧密的联系。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又安知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不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呢?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作者在这里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提出了尖锐批评,对劳动人民所蒙受的苦难寄寓了深切的同情。而且不是一般的同情,是进而把自己摆进去,觉得自己和劳动人民的差别太大了,自己问心有愧。这时的白居易的诗歌确实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呼出了劳动人民的声音。

  这首诗写作上的基本特点是不带任何夸张地、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场景。他选取了举家忙碌和凄凉拾穗这两个镜头,使之构成强烈对比。前者虽然苦、虽然累,但他们暂时还是有希望的,至于后者,则完全是断梗浮萍,朝不保夕了。两个镜头所表现的场面、气氛、形象、心理都很好。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

  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

  右手拿着捡的麦穗,左臂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暗自惭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

  注释

  刈(yì):割。题下注“时任盩厔县尉”。

  覆(fù)陇(lǒng)黄:小麦黄熟时遮盖住了田埂。覆:盖。陇 :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这里泛指麦地。

  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荷(hè)箪(dān)食(shí):用竹篮盛的饭。荷:背负,肩担。箪食:装在竹篮里的饭食。

  童稚(zhì)携壶浆(jiāng):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浆:古代一种略带酸味的饮品,有时也可以指米酒或汤。

  饷(xiǎng)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丁壮:青壮年男子。南冈(gāng):地名。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双脚受地面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但:只。惜:盼望。

  其:指代正在劳动的农民。傍:同“旁”。

  秉(bǐng)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遗,遗失

  悬:挎着。敝(bì)筐:破篮子。

  相顾言:互相看着诉说。顾:视,看。

  闻者:白居易自指。为(wèi)悲伤:为之悲伤(省略“之”)。

  输税(shuì):缴纳租税。输,送达,引申为缴纳,献纳。

  我:指作者自己。

  曾(céng)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耕和蚕桑。

  吏(lì)禄(lù)三百石(dàn):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古时候念dàn)。

  岁晏(yàn):年底。晏,晚。

  念此:想到这些。

  尽日:整天,终日。

  创作背景

  《观刈麦》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805年(唐宪宗元和元年)至806年(元和二年)间,是白居易任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赏析二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作者任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谕诗。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宫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的。在《观刈麦》里,他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颤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事与写心的完美统一,较之一般的叙事与抒情的统一,更能震撼人心。白居易又是运用对比手法的能手。他在诗歌创作中,不仅把劳动人民的贫困、善良与地主阶级的奢侈、暴虐作了对比,而且还把自己的舒适与劳动人民的穷苦作了对比。这首诗在写了农民在酷热的夏天的劳碌与痛苦之后,诗人同样也联想到自己,感到自己没有“功德”,又“不事农桑”,可是却拿“三百石”俸禄,到年终还“有余粮”,因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诗人在那个时代能够主动去和农民对比,十分难得。这样一种对比,真是新颖精警,难能可贵,发人深省,因而更显出这首诗的思想高度。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3)

——野望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十份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释:

  [1]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2]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3]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4]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5]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6]农月:农忙季节。

  [7]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

  [7]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评析

  《新晴野望》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相衬,比*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又由*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2]?

  这首诗曾作为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诗句解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处的山脊背后,*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相衬,比*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早春野望

  唐代: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处处一片青绿。

  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注释 」①旷:空阔。

  ②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

  ③岫(xiù):山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④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诗十首》有 “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王勃被斥出沛王府之后,高宗乾封年间(666~667年)客居巴蜀时。此种遭遇,羁旅之中,最易引发感伤情绪,而在此诗中,却表现为明快。

  赏析

  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一句写水,初春气暖,冰融水流,河床空旷宽阔了,是横写。二句写山,青山苍翠,一片碧绿,是纵写。前两句诗描写“江旷”、“山长”之景,雄浑阔大,气象万千,为诗歌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后两句诗突出“他乡”二字,在天长地阔的春光中,诗人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面对,此情此景类似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三、四句进一步写远望,特意点出“他乡”,后边才有了驿道“长亭”以及柳和花。春天往往是家人思念外出之人的时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最甚时节,何况又在早晨。诗写得含蓄美妙,情景交融。此诗与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相似:“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杜甫漂泊他乡,望着眼前迷人的春景,思乡之情越发强烈,不禁发出春将归去,而人无归期的感叹。同样的感慨也出现在王勃的'诗中,不同的是王勃比较含蓄,他只是客观地、不动声色地描写春潮、青岫、花树、边亭,但身在他乡的羁客面对此景时的慨叹,表现十分明显。因此杜甫的感叹也是王勃诗中的潜台词。[2] [4]

  这首小诗没有细致的动态描写,诗人只是纵目远望,以描写远景的方式描写春光。诗浑厚开阔的气势,充满着淡淡的乡愁。此诗作者表现手法高明,诗人野望,首先看见江湖,青岫,但这不是野望的最终目的,因而诗人就登高极目�t望,望见的只有“花树映边亭”。诗人并没有直接提到思乡,只是描写了一望再望,可是思乡已从一望再望的字里行间里反映出来了。

  原文:

  早春野望

  唐代: 王勃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译文: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青。

  江面上空旷无比,春潮泛起白色波涛,一波高过一波。山峰挺拔峭立,晨光中,山上一片青绿。

  他乡临睨极,花柳映边亭。

  我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极目远望,看见江边红花绿树掩映着亭子,好一派美好春光。

  注释:

  江旷春潮白,山长晓岫(xiù)青。

  旷:空阔。潮:定时涨落的波涛,早晨的叫潮,晚上的叫汐。岫:山峰。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云无心而出岫”之句。

  他乡临睨(nì)极,花柳映边亭。

  边亭:报警的烽火台,晋张景阳《杂诗十首》有 “长镑鸣鞘中,烽火列边亭”。

  赏析:

  此诗描写了初春的山景水色,表现游子淡淡的思乡之情。一句写水,初春气暖,冰融水流,河床空旷宽阔了,是横写。二句写山,青山苍翠,一片碧绿,是纵写。前两句诗描写“江旷”、“山长”之景,雄浑阔大,气象万千,为诗歌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后两句诗突出“他乡”二字,在天长地阔的春光中,诗人独自一人在异地他乡面对,此情此景类似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旅夜书怀》)。三、四句进一步写远望,特意点出“他乡”,后边才有了驿道“长亭”以及柳和花。春天往往是家人思念外出之人的`时节,也是游子思乡的最甚时节,何况又在早晨。诗写得含蓄美妙,情景交融。此诗与杜甫的另外一首诗相似:“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绝句》)杜甫漂泊他乡,望着眼前迷人的春景,思乡之情越发强烈,不禁发出春将归去,而人无归期的感叹。同样的感慨也出现在王勃的诗中,不同的是王勃比较含蓄,他只是客观地、不动声色地描写春潮、青岫、花树、边亭,但身在他乡的羁客面对此景时的慨叹,表现十分明显。因此杜甫的感叹也是王勃诗中的潜台词。

  这首小诗没有细致的动态描写,诗人只是纵目远望,以描写远景的方式描写春光。诗浑厚开阔的气势,充满着淡淡的乡愁。此诗作者表现手法高明,诗人野望,首先看见江湖,青岫,但这不是野望的最终目的,因而诗人就登高极目�t望,望见的只有“花树映边亭”。诗人并没有直接提到思乡,只是描写了一望再望,可是思乡已从一望再望的字里行间里反映出来了。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⑶秋色:一作“春色”。⑷落晖:落日。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缙凇⑺沃�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译文

  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

  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带着猎物驰过我的身旁。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

  译文二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注释

  ⑴东皋(gāo):诗人隐居的地方。薄暮:傍晚。薄,迫*。

  ⑵徙倚(xǐyǐ):徘徊,来回地走。依:归依。

  ⑶秋色:一作“春色”。

  ⑷落晖:落日。

  ⑸犊(dú):小牛,这里指牛群。

  ⑹禽:鸟兽,这里指猎物。

  ⑺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

  赏析:

  这首诗在艺术上以质朴自然见长。全诗写的是秋色中的`山野,在闲适的情趣中,也透露出诗人彷徨无依的莫名苦闷。

  《野望》写的是山野秋景,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读熟了唐诗的人,也许并不觉得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可是,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象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荆钗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朴素美就会产生特别的魅力。王绩的《野望》便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

  这首诗的体裁是五言律诗。自从南朝齐永明年间,沈约等人将声律的知识运用到诗歌创作当中,律诗这种新的体裁就已酝酿着了。到初唐的沈佺期、宋之问手里律诗遂定型化,成为一种重要的诗歌体裁。而早于沈、宋六十余年的王绩,已经能写出《野望》这样成熟的律诗,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尝试新形式的人。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这正符合律诗的一种基本章法。

  (袁行霈)

  这是一首描写秋天山野景致的五言律诗。诗风疏朴自然,于*淡中表现出诗人"相顾无相识"的抑郁苦闷的心情,同齐梁以来绮靡浮艳的文学风*大异其趣。全诗洗尽铅华,为唐初诗苑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是王绩的代表作之一。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首二句以抒写情性为主。"东皋",泛指王绩家乡绛州龙门附*的水边高地,借用陶渊明(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的诗句,暗含诗人归隐之后,尝耕东皋之意,故而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句。这两句诗以**淡淡的叙述,首先推出薄薄暮色之中,诗人兀立在东皋之上,举目四望,一种莫可明状的孤寂无依的愁绪涌上心头,使之无法*静下来,以此观景自然会涂上一层心理上的不*衡色彩,并为中间四句写景提供巧妙的铺垫。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是诗人对眼前景观的粗线条的描绘,着重于色彩的透明度,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惟见落日的余晖,这是多么宁静、开阔、美丽的画面。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落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接着,诗人的笔锋又转向动的叙写:"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着力刻划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进一股跳动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精警。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光线与色彩的调和,远景与*景的搭配,都显得那么白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想,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可是,身临其境的王绩,他的感受远不能象田园诗人那样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油然而生的却是某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的情绪。"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最后两句完全道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怅惘,既然在现实中找不到相知相识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怀伯夷、叔齐那样不食周粟、上山釆薇的隐逸之士。有人评曰:"读《野望》篇,固知高士胸襟,超然物外,一腔隐情。千古自有知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正深得本诗的主旨。

  本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以情写景、借景言情的层层深化描写,把诗人的孤寂彷徨之情与笼罩四野的秋色暮景巧妙的联结起来,给读者带来直觉的艺术观感和美的愉悦。诗中所蕴含的不尽之意,更使人们长久地咀嚼、回味。全诗语言质直清新,自然流畅,言浅味深,句句有力,为唐诗及后代诗歌语言的创新开辟先路。

  新晴野望

  王维〔唐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译文

  雨后初晴,放眼向田野眺望,视野开阔空紧,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苍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农忙阳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都是全家出动在田亩间忙碌的干活。

  注释

  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农月:农忙阳节。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极,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极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极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得格外空旷开阔。极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秀*时”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相衬,秀*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又由*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极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极格调明朗、清新,不愧为山水极画的大师。

  这首极曾作为古极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的语文试题中。

  赏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处的山脊背后,*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相衬,比*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赏析二

  诗中描绘了在初得雨后诗人眺望王野所见的的田园风后,写出了农民抓紧了雨过天晴的有利时机而突击耕种的情形,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全诗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开阔,紧紧扣住初得农村雨后新晴的特征,融新晴景象与农民劳作为一体,构成一幅景色优美且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表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艺术水*。

  诗的开头两句,总写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冲涤,空气中无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王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了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因王野旷”、因无氛垢”六个字,便把此情此境真切地再现出来。而且将读者也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因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处,可以看的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由总写王野的新晴、开阔,的写乡村周围景色,过渡自然。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因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的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所以这一联所写景色,仍是雨后新晴之景。

  因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后;*山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上句的因白”字和因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时显得明亮夺目;下旬的因碧”字和因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

  最后因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王野*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的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的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

  苏轼评王维因诗中有画”。因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凡是比较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自然景色,使人产生视觉想象的诗,都会有画意。然而,王维诗中的画意最浓,王维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彩和构图,而且有后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在《新晴野望》诗中,清新开阔的'王野,明净无尘的天空,仿佛是画幅中的大背景。在这大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处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后与色配置得多么和谐入妙!在因无氛垢”、因临渡头”、因连溪口”中有亮度,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湿度。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既有画意,又有画理。

  当然,王维主要是诗人。王维的因诗中有画”,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王维能因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了对于后、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王维很懂得画长于描绘静态,诗长于表现动态的艺术规律。在此诗中,王维描写静景,便有意选用因明”、因出”等字眼以动写静,‘给静物赋予动感,最后又给这幅静态的山水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新晴野望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注释

  新晴:初晴。

  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郭门:外城之门。

  郭:外城。

  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农月:农忙季节。

  倾家:全家出动。

  事南亩:在田野干活。

  事:动词,从事。

  南亩:农田的代称。

  评析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相衬,比*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又由*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

  这首诗曾作为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句解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银白色的河水在麦田外闪动着粼粼波光,青碧的山峰在连绵的群山后傲然挺立。一场夏雨,改变了天空,改变了村庄,也改变了山和水。因为雨后水涨,晴日照映下,田野外的河水显得异常明亮;*处的山脊背后,*日模糊的远峰也清晰地显现出来,远*相衬,比*时更富层次。

  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音韵优美,“明”、“出”二字用得尤其巧妙。“明”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在雨后阳光的照耀下,溪水兀自明亮着,晃人眼目。与“明”相对应的“出”,将山峰拟人化了:远处碧色的峰峦,就仿佛一个个调皮的孩子,突然出现在群山的身后,让人惊奇。

  诗到这里,一幅绝妙的图画已经俨然读者眼前:开阔的原野,恬静的村庄,清亮的溪流,兀立的山峦,这些在雨水洗涤下为之一新的景象,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画面上,有层次,有格局,有色彩,有明暗,意境清幽。然而,这样一幅画,虽然秀美,却总显得有些空旷,缺乏生机。于是,诗人在最后两句,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初夏正是农忙季节,收割麦子、播种秧苗都在这个时候。而此时正值雨过天晴,农民们自然更要抓紧这有利的时机,倾家而出,到田地里劳作。农家人忙碌的身影,顿时给田野*添了无限生意。

  这样的结尾,虚写一笔,却使整个画面都生动了起来。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不仅景色秀美,而且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诗情画意,一片祥和安乐。这首诗基调明朗、健康,给读者以美的艺术享受。

  创作背景

  王维在四十岁以后人生态度有着比较明显的转变,过上了种亦官亦隐的特殊生活,集中创作了大量栖心于田园山水的著名诗篇。这类题材的诗,往往以五言见长,尤其是五律,代表了王维的诗歌最主要的特色与成就。

  赏析二

  诗中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和农耕活动,抒写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的语言秀丽,情调明朗健康,意境清新,明净、开阔,宛若一幅优美迷人的水彩风景色。表现了王维高度的写景艺术才能。一般地说,刻画自然景色并不难,难的是用极精炼的文字,描绘出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特定的季节、气候中的景色。这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并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突出自己最鲜明的印象和感受。这首诗就是王维的一次成功的艺术实践。全诗写景,紧紧扣住初夏农村雨后新睛的特征。

  首联的“原野旷”和“无氛垢”六个字,便展现出经过雨水冲洗,空气特别清新明净,没有丝毫尘埃,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由于抓准了环境特征,不假雕绘地真切地再现出来,一下子就把读者引进雨后新晴的原野上去,同诗人一起极目远眺,一道呼吸新鲜的、潮润的空气。

  颔联写诗人纵目四望乡村周围的远*景色:远处,遥见外城的门楼临靠着河边的渡头;*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由总写原野的新晴、开阔,到写乡村周围景色,过渡自然。正因为空气洁净,增大了“望”中的透明度和深远度,才有可能如此清晰地看到郭门、渡头、村树、溪口。所以这一联所写景色,仍是雨后新晴之景。颈联最为精彩:田野外面,溪水与河水闪烁着粼粼银光;*山背后,一座座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上句的“白”字和“明”字,非常准确地表现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河流溪涧比*时显得明亮夺目;下旬的'“碧”字和“出”字,也十分逼真地描绘了雨洗远山,格外碧绿,雨后空气清新,山背峰峦得以叠现。这两个意象画面。都紧扣着雨后新晴的特点,因而生动、具体、逼真,在总体的静态中富于动感,清幽明丽,生机勃勃,决非泛泛写景。

  尾联“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只是虚点一笔,却给原野*添了无限生意,使人感受到农忙劳动的热烈欢快气氛,呼吸到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一笔既丰富了诗的生活内容,又因动静映衬而使这幅诗中画整个活起来了。

  苏轼评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画”并非王维所独有。凡是比较生动逼真地描绘出自然景色,使人产生视觉想象的诗,都会有画意。然而,王维诗中的画意最浓,王维的诗中的画意不仅有形似,而且富有神韵和气象,不仅有形态、色彩和构图,而且有光线和颜色的和谐映衬,明与暗的对比,远*、高低、大小、虚实的巧妙布置而形成的层次感、纵深感,甚至还能表现出亮度、湿度。在《新晴野望》诗中,清新开阔的原野,明净无尘的天空,仿佛是画幅中的大背景。在这大背景下,乡村前面,较远处有郭门、渡头,较*处有村树、溪口;村庄后面,*处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处是山后的碧峰。*景、中景和远景,组成了画面的纵深感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碧翠的峰峦,明与暗,光与色配置得多么和谐入妙!在“无氛垢”、“临渡头”、“连溪口”中有亮度,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湿度。王维是大画家,善于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和描绘景物,又精通画理,擅长将绘画技法运用于诗中,所以王维的诗最富于绘画的效果,既有画意,又有画理。

  当然,王维主要是诗人。王维的“诗中有画”,最主要的还是由于王维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语言的启示性,在读者头脑中唤起了对于光、色、态的丰富联想和想象,组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袁行霈《王维诗歌的禅意与画意》)。王维很懂得画长于描绘静态,诗长于表现动态的艺术规律。在此诗中,王维描写静景,便有意选用“明”、“出”等字眼以动写静,‘给静物赋予动感,最后又给这幅静态的山水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

  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 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 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 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 倾家事南亩。

  注释:

  [1]新晴:初晴。野望:放眼向田野眺望。

  [2]极目:穷尽目力向远处看。

  [3]氛垢:雾气和尘埃;氛,雾气,云气;垢,污秽,肮脏。

  [4]郭门:外城之门。郭:外城。

  [5]白水明田外:田埂外流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6]农月:农忙季节。

  [7]倾家:全家出动。事南亩:在田野干活。事:动词,从事。

  [7]南亩:《诗经》有“今适南亩,或耘或耔”句,指到南边的田地里耕耘播种,后来南亩便成为农田的代称。

  翻译:

  雨后新晴的原野格外开阔空旷,极目远望不见半点雾气尘埃。

  外城的门楼紧靠着摆渡的码头,村庄边的绿树连接着溪流的入河口。

  银白色的河水闪动着粼粼波光使得田野外面特别明亮,青翠的山峰突兀出现在山脊背后。

  正是农忙时节没有悠闲的人,农民们一家一家全都在田亩间忙碌着呢。

  评析

  《新晴野望》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全诗描绘初夏时节,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眷恋田园的情怀。

  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初夏的乡村,雨过天晴,诗人眺望原野所见到的景色。“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诗的开头两句,总述新晴野望时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刷,空气中没有丝毫尘埃,显得特别明净清新;极目远眺,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诗人一下子就抓住了环境的特征,仅仅用“原野旷”、“无氛垢”六个字,就把此情此境真切地表现出来,同时也将读者引进这一特定情境中来。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这四句描绘的是纵目远眺所看到的周围的秀丽景色,远处,可以遥遥望见临靠着河边渡头的'城门楼;*处,可以看到村边的绿树紧连着溪流的入河口。田野外面,银白色的河水泛起粼粼波光,因为雨后水涨,晴日辉映,比*时显得明亮;山脊背后,一重重青翠的峰峦突兀而出,峰峦叠现,远*相衬,比*时更富于层次感。这一组风景镜头,紧紧扣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点。随着目之所及,由远而*,又由*及远,层次清晰,色彩明丽,意境清幽秀丽,俨然构成了一幅天然绝妙的图画。

  然而,这样一幅画,还只能说是静物写生,虽则秀美,却缺乏活力。王维作为山水诗和山水画的大师,自然不会忘记添上画龙点晴的一笔。因而在最后两句中,他给这幅静态画面加上了动态的人物:“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虽然是虚写,却给原野增添了无限生机,能让人想见初夏田间活跃的情状并感受到农忙劳动的气氛。这样一笔,整个画面都活起来了。

  这首诗格调明朗、清新,表现了诗人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诗人对自然美有敏锐的感受,他善于抓住景物特征,注意动静结合,进行层次分明的描绘,不愧为山水诗画的大师。[2]?

  这首诗曾作为古诗词鉴赏题的材料出现在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的语文试题中。

  诗句解析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雨过天晴,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只见原野显得格外空旷开阔,空气清新,明净得一点儿尘埃都没有。

  开篇两句,概写诗人“新晴野望”的感受:经过雨水的洗涤,空气显得格外清新明净,一尘不染;纵目四望,雨后的田野不仅开阔而且明亮,让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仿佛可以把目光用尽似的。

  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就牢牢抓住了雨后新晴的景物特征。读者也一下子被引进到这一特定的情境中去,随着诗人一起远眺。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远处,村口的城门矗立在河边渡头旁,村里的树木紧紧相连,一直延伸到小溪边。中国古代的城市大都设有人工开掘的护城河,高高的城墙就紧靠着护城河。但也有一些靠着江河的城市,因地制宜,以天然的江河为护城河,形成了“郭门临渡头”的情形。诗中这个临水的村落便是如此。

  一座临着溪水的山村,村子的门楼紧靠着渡口,村中绿树环抱,一直伸延到溪边。溪水的白,城门的灰,村树的绿,在阳光的普照下交相辉映。这是一片令人神往的景色。而在*时,是不可能看得如此清晰分明的。随着雨过天晴而变化的,还不止这些。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4)

——清明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10份

  清明二绝・其一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翻译

  街头都是踏青的姑娘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暂,打扮得很漂亮。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在花丛中飞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种种天真娇娆的姿态。

  东风,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过清明节呢,吹得特别柔和。你看,它吹得来禽开了一树多么美丽的花!

  注释

  双髻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

  鸦:比喻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

  妖邪:袅娜多姿。

  来禽:即沙果。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

  创作背景

  宣和四年(1122),诗人以五绝《墨梅》见赏于宋徽宗,官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见赏之后,谪监陈留酒税之前,诗人写下这首诗。

  赏析

  第一首诗描绘的是清明佳节人们户外踏青、游春、快乐嬉戏的美妙情景。开头一句的“街头”即是指明地点的:春天来了,清明走*,户外的景色这般美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男儿女儿。可诗人要着力渲染的并非是其他人与物,而是发如墨染,头盘双髻的一群群少女。她们的笑脸可与春色媲美,她们的腰肢可与杨柳争高低。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们个个妖娆无比,几可追蜂赛蝶。一个“学”字,将人与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错综交杂的色彩,又蕴含了丰富而不俗的韵致,这流淌在诗人笔端的诗句,无不表露出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意。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引向了东风,而且用一“作”字将其拟人化,仿佛那东风也通晓人意似的,特意在这清明佳节之际,催开了一树树争奇斗艳的花朵,来点缀自然,点缀佳节,给游春的人们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整首诗词句清丽,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

  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翻译

  京都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人们的心里自然就起了忧愁思念。

  马车声在路上繁杂地响着,东城郊外微风拂柳一片葱翠一片。

  落花飞舞芳草齐齐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成双成对的蝴蝶嬉戏不已。

  自己坐在空空的大堂里回忆往昔,以茶代酒,聊以慰藉。

  注释

  帝里:京都。

  茗:茶。按,饮茶之风,似始盛于中唐以后,盛唐时尚不多见。

  赏析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一个“重”字,一个“愁”字,开篇明义。

  京城一年一度又是清明,也许清明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刻的心中却贮着一片愁楚。一开篇,全诗就置入了青灰的愁绪中,奠定了抒情状物的基调。清明节,唐人有游春访胜、踏青戴柳、祭祀祖先的风俗,往往倾城而出。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就惟妙惟肖地点染出了这种境界。说点染,是因为是作者并未进行全景式的描述,而是采用动静结合,声色��出的特写手法,犹如一个配着声音的特写镜头,生动自然。远处,甬路上传来了一阵吱吱嘎嘎的行车声,这声音有些驳杂,看来不是一辆车,它们到哪里去呢?“柳色东城翠”,哦,原来是到东城去折柳踏青。一个"翠"字不禁使人想到了依依柳烟,��餍侣痰某醮和季啊=幼牛�“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喜”,诗人又把想象的目光转向了绿草青青的郊外。

  坐在马车上,顺着青色的甬路来到绿意萌生的柳林,来到万勿复苏的郊外。白的杏花、粉的桃花轻盈地飘落,而毛绒绒、绿酥稣的小草却齐刷刷地探出了头,给这世界点缀一片新绿。群莺自由自在地翱翔,美丽的蝴蝶成双成对地嬉戏,一切生命都在尽享大自然的温柔和丽,这该是何等畅快、舒心。

  然而诗人并未“渐入佳境”,笔锋一转,把目光收回身旁。"堂堂坐相忆,酌茗代醉",一动一静,两个镜头浦,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独坐旷室,痴痴地追忆什么,继而端起茶杯,默默一饮而尽,叹口气又呆呆坐出神。这里的孤寂、愁思,这里的凄冷、沉默,同欣欣向荣的大自然、欢愉的郊游人群形成了一种多么鲜明的对比。诗人追忆什么,是童年无拘无束的天真自由,少年隐居的苦读生活,还是欲登仕途的漂泊岁月?诗人在愁什么,愁仕途的艰辛难挨,还是愁人世的沧桑易变?

  融融春光下诗人抒写了无尽的感慨,个中滋味令人咀嚼不尽。 诗人想入仕途却又忐忑不安;欲走进无拘无束的大自然,却又于心不甘。种种矛盾的情绪扭结在一起,寓情于景,寓情于境,自然而传神地表达出诗人微妙、复杂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早春,孟浩然西游至长安,应考进士。适逢清明,诗人即事抒怀,写下了这首五言诗。

  清明 唐朝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生节,诗人杜牧是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生,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生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纷上“闹天气”。远是梁代,就有人记载过:是清生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纷是清生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生“泼火雨”的精神,下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是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是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是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是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生白表现是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生这个节日,是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是当时,清生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纷上孤身行路,这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纷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是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是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是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生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是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是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生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是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是不远不*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生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是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是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是目前;含不尽之意,是于言外”。拿这首《清生》绝句来说,是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是―“合”。是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是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生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原文

  *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摇荡湘云。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译文

  临*清明时分,枝头上翠鸟的叫声凄婉动人。可惜这一片清歌,都付与寂寞的黄昏。想要对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轻薄,不懂得人的伤春之心。我独自漂泊在南国楚乡,满怀柔情别恨,有谁能给我一点儿温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为我哭泣,青山无语宛如在为我伤心,一缕残阳斜照着院门。在华丽的楼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着悠悠轻荡的湘云。无聊的白日是那样漫长,梦境却短得可怜。请问苍天,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和恋人见面?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个人间,也没有任何一个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万绪剪断。

  注释

  者次第:这许多情况。者,同这。

  并刀:并州(今山西太原)的剪刀,当时以锋利著称。

  赏析

  诗意,显得更加突出。从“翠玉楼”望去,月色下的湘江,一片朦胧迷茫,水面上只看到隐隐的波光,天空飘动着朵朵浮云,阵阵微风吹来,又将水天“摇荡”在一起了。然而这轻微的摇荡却不能打破“青山不语,残月当门”的静寂,正像“蝉噪林逾静”那样,反倒更增强了这种静寂之感;同时,在静寂之中,“湘春夜月”的景色更显得空灵深邃,它启迪着人们对生活的沉思。

  下片的后几句,像上片点出“伤春”一样,又将“恨别”的题旨点明了。“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天”是宇宙,“梦”是人生,“天长梦短”与吴文英在的“春宽梦窄”(《莺啼序》)构思相同,富有哲学意味。如梦的人生既然短暂,离别的愁苦就更使人难耐,于是又自然地产生了一种急切的希望尽快地“重见桃根”。桃根,出于东晋的《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相传为王献之所作,桃叶是他的妾名。后人经常用桃叶、桃根指代意中人。结句的“这次第”虽只是一个“点”,分量却是相当沉重的。愁绪扰人,自然产生剪除的意愿,这也是人们的共同心理。然而这首词中,合理的意愿却是用否定方式、喟叹的口吻表达出来的,因为“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遍寻人间也找不到能够剪断这种愁绪的剪刀。

  清明 唐朝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

  《清明》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生节,诗人杜牧是路上行走,遇上了下雨。清生,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生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纷上“闹天气”。远是梁代,就有人记载过:是清生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纷是清生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但是用来写雨,却是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种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倾盆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生“泼火雨”的精神,下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是此自然毫无疑问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是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是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是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生白表现是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生这个节日,是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是当时,清生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王孙公子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纷上孤身行路,这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纷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是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是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是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生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的路呢?诗人是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是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是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生有力。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是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是不远不*之间。“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生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是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诗里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是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长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是目前;含不尽之意,是于言外”。拿这首《清生》绝句来说,是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是—“合”。是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是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生之处,也是值得我们学*继承的地方!

  《清明》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翻译/译文

  我是在无花可观赏,无酒可饮的情况下过这个清明节的,这样寂寞清苦的生活,就像荒山野庙的和尚,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显得很萧条寂寞。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在清明节的一大早,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赏析/鉴赏

  兴趣或*惯的原因,临窗攻书,发奋苦读,过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节,没有像*常人那样外出踏青,去欣赏山花烂漫的春景,也没有邀约友朋饮酒作乐。君子慎独,作为读书人,没有忘记民俗传统——寒食节禁用烟火。一到禁忌烟火的期限过了,马上去邻居那里讨来灯火,抓紧时间,在静静的夜里继续苦苦用功,发奋苦读。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读书的用功程度,我们虽然不推崇“兴味索然”,但是应该学*古人那种读书的毅力。

  清明

  宋代:王禹偁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及注释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sēng)。

  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昨日邻家乞(qǐ)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犹如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一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注释

  兴味:兴趣、趣味。

  萧然:清净冷落。

  新火:唐宋*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节再起火,称为“新火”。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禹偁贬居商州期间(公元991-993年)。清明节这天,本应出外踏青赏花,举杯畅饮,使生活增添几分乐趣。可是此时诗人一贫如洗,既无花又无酒,如置身于荒山寺庙里的和尚,清冷孤独,无所慰藉,兴味索然,遂作诗求乐趣慰籍。

  赏析

  这首诗以清明时节为背景,用白描手法再现了古代清贫知识分子的困顿生活,表达了诗人生活的艰难和以读书为乐的情怀。

  前二句开门见山,清明是春回大地、草木萌发的时节,到这一天,人们不论贫富,都要穿着春装,到郊外去赏花踏青。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观赏大好春光,舒散自己抑郁心情的日子里,我们的诗人却兀坐家中,既没有花酒助兴,也没有高朋作陪。在这样的情况下“过”清明,诗人往日的孤寂心情不就更为典型地表现出来了吗?因此,诗的第一句看似*常,实则含义颇深。接下去,诗人进一步扩大,加深这种沉重感。“兴味萧然”本已经勾画出作者百无聊赖、孤独寂寞的心情了,更何况他又用“野僧”作比。我们知道,佛家主张“物我两忘,四大皆空”,作者身居人境自比“野僧”,一种几乎被世人遗忘、自生自灭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作者凄苦冷寂的心情也被表现得更为强烈了。。

  后二句是现身说法,自诉人穷志不穷,表明寒士的清明佳节,第一件事就是刻苦用功,努力读书,主题思想是励志劝学,发愤读书。昨日诗人向邻家“乞新火”本是为了生活所需(包括烧水煮饭等),而诗人在这里只说“分与读书灯”,这就使兴味得以转化,是一种寄托和享受,和先前感到的“萧然”迥然有别:他将痛苦与郁闷化为前进的动力。这盏伴随他苦读诗书的灯,仿佛点燃了生命的火炬,驱走了眼前的黑暗,照亮了前进的道路,于是心胸豁然亮堂,情感得以净化,另有一番“兴味"在心头。这种“兴味”的内在涵义就是“有志者事竟成”,只有立志成才的人,才有这样的毅力,这样的兴味。正因为如此,诗人的形象才显得生动形象,才能在无花无酒的清晨,专心致志地在读书中度过清明佳节。

  全篇语言朴实,议论明快,叙述简洁。全诗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再现了古代清贫寒士的困顿生活,给人凄凉、清苦之感,寥寥数语,质朴*实,于小处见大,自然揭露出社会生活真实的一面。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翻译

  长着海棠的亭子中午时分还淋着细雨,仅仅片刻之后,鲜艳的花朵就全部开放了。老去的人爱怜着娇嫩的花蕊,对着海棠花什么都说不出口。

  从军书急报传来的万里之外,传来了蒙古人大肆扫荡侵犯的消息。可怜锦江头处的川蜀之地,战火依然那样,没有停息啊。

  注释

  疏雨:细雨。

  一饷:吃一顿饭的时间,片刻。柳永《鹤冲天》:青春都一饷。饷,古代指军粮,饭食。

  胭脂:用于化妆或者作画的红色颜料,

  此处指鲜艳的花朵惜:怜爱。

  羽书:古代的紧急军事文书插有羽毛,故称羽书。

  狐嗥兔舞:指蒙古人的侵犯。词人作此词的三年前,蒙古军便开始侵扰四川,作此词的一年前,蒙古军已连败宋军,到达合州(今合川)。

  濯锦古江:即锦江。代指遭受战火的四川,至今四川还有以“濯锦之江”命名的锦江区。

  飞景:宝剑名。这里代表战火。

  鉴赏

  这首词借写海棠,抒发自己心忧国事的悲慨和壮心不已的豪情。作者在庆无府(今宁波)任沿海制监大使时,已是六十五岁了,之前曾几度官居台辅,又几度削职,经历了宦海几多沉浮,意气未免有些消沉了。但他在庆元任内仍克尽职守,并写有诗词作品三百余首,佳作亦有多篇,读此词可见其心迹之一斑。

  “对海棠有赋”,开头便咏海棠。“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清明时节,节物风光变化迅速。中午下了阵“疏雨”,顷刻间海棠就大放光艳了,“一饷”、“尽”将花开之快,观赏者的快感传神地表达出来,叫人多么惊喜。而这海棠沾雨之后更显得鲜活冶艳,就叫人更加喜爱了。词人老大风情减,面对如此国色,似乎有点不知所措了。“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红颜皓首,两相对待,在这“无语”中我们不难体会作者自怜衰疲之意。

  下片由眼前的海棠而联想四川的战况。“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狐嗥兔舞”指蒙古入犯。吴潜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就开始侵扰四川,前一年蒙古可汗蒙哥亲率十万军队自六盘山扑向川蜀,连败宋军,但到达合州(今合川)时,遇到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蒙古派往招降的使臣也被王坚处死,这使蒙哥的军事行动受到很大挫折,因此曾一度考虑退兵。这大约就是捷书所报的内容。词人以跳跃式思维写此事,可以想见他心情的振奋。“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这两句的意思就是:锦江头(以代蜀)的海棠,还是那般艳丽!这里又用“濯锦”二字,海棠花就显得更美了,真是锦上添花。“江头”前又着一“古”字,似乎表示:我华夏古来繁华之地,岂容狐兔闯来!

  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羞红颦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逡巡。题门惆怅,堕履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尘波澹绿无痕。

  译文及注释

  羞红颦(pín)浅恨,晚风未落,片绣点重茵。旧堤分燕尾,桂棹(zhào)轻鸥,宝勒倚残云。千丝怨碧,渐路入、仙坞(wù)迷津。肠漫回,隔花时见,背面楚腰身。

  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飘拂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渐渐进入一个花丝环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不时地看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羞红:脸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红晕。重茵:芳草地。燕尾:西湖苏堤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桂棹:以桂木为棹之舟,即芳舟。宝勒:以珍宝、金饰勒马络头,此指代宝马。残云:零散稀疏的云。千丝:柳条。迷津:迷失津渡;迷路。楚腰:指细腰女子。

  逡(qūn)巡。题门惆怅,堕(duò)履(lǚ)牵萦,数幽期难准。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明朝事与孤烟冷,做满湖、风雨愁人。山黛暝(míng),尘波澹(dàn)绿无痕。

  我迟疑不决,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你的家门,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满心怅惘地留言题门。后来终于可以得尝所愿,我脱下双鞋子进入你的闺中,那种欢爱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时时刻刻地计算着下次幽会的日期,虽然有时也没有一个定准。不久我慢慢地发现,情思缭绕全是因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带渐宽是因为感伤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烟一样清冷,满潮的凄风苦雨实在令人倍感忧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无迹。

  逡巡:徘徊不进;滞留。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堕履:留宿。牵萦:纠缠;牵挂。宽带:衣带宽松。形容腰变瘦。留情缘眼,宽带因春:一本作“留情缘宽,带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转眼,带减因春”。山黛:青葱浓郁的山色。暝:一本作“映”。尘:一本作“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娇美的红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脸,嫩绿的叶片点缀在她的鬓边,仿佛轻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风为什么不把花儿全部都吹落下来,这样飘落的花瓣就像彩绣点缀着厚厚的绿茵般的草地。那苏堤与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桨的舟船像轻轻浮荡的水鸥,我骑着勒缰的宝马就像倚在黄昏的残云边上。千丝万缕的绿柳丝轻轻飘拂令人伤神,水中的轻舟沿着柳径渐渐进入一个花丝环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肠荡气。我在岸上紧紧跟随着画船。为她美貌风情而消魂。隔着花朵柳丝,我不时地看见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条婀娜的细腰身。

  我迟疑不决,好不容易才寻找到你的家门,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满心怅惘地留言题门。后来终于可以得尝所愿,我脱下双鞋子进入你的闺中,那种欢爱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时时刻刻地计算着下次幽会的日期,虽然有时也没有一个定准。不久我慢慢地发现,情思缭绕全是因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带渐宽是因为感伤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烟一样清冷,满潮的凄风苦雨实在令人倍感忧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无迹。

  注释

  1.渡江云三犯:词牌名,周邦彦创调,又名《渡江云》。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韵,下片九句四*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须押一同部仄韵。

  2.羞红:脸上因羞愧而泛出的红晕。

  3.重茵:芳草地。

  4.燕尾:西湖苏堤与白堤交叉,形如燕尾。

  5.桂棹:以桂木为棹之舟,即芳舟。

  6.宝勒:以珍宝、金饰勒马络头,此指代宝马。

  7.残云:零散稀疏的云。

  8.千丝:柳条。

  9.迷津:迷失津渡;迷路。

  10.楚腰:《韩非子·二柄》:“ 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后因以“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借指细腰女子。

  11.逡(qūn)巡:徘徊不进;滞留。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2.题门:《世说新语》载,嵇康与吕安是朋友,安拜访嵇不遇,嵇康子嵇喜出门让吕安进屋,安未入,在门上题写“凤”字而去,意谓喜是一只“凡鸟”。此处单作“不遇”解。

  13.堕履:留宿。

  14.牵萦:纠缠;牵挂。

  15.宽带:衣带宽松。形容腰变瘦。

  16.留情缘眼,宽带因春:一本作“留情缘宽,带眼因春”;一本作“留情转眼,带减因春”。

  17.山黛:青葱浓郁的山色。

  18.暝:一本作“映”。

  19.尘:一本作“澄”。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梦窗在苏州曾纳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纳一妾,后则亡殁。集中怀人诸作,其时夏秋,其地苏州者,殆皆忆苏州遣妾;其时春,其地杭州者,则悼杭州亡妾。”这首词与《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莺啼序·残寒正欺病酒》都为同一时期悼念杭州亡妾的作品。

  赏析

  《渡江云三犯》,又名《渡江云》。双调,一百字,上片十句四*韵,下片九句四*韵,后片第四句为上一、下四句法,必须押一同部仄韵。

  上片追忆与杭妾始遇时的情景。“羞红颦”三句,描绘出湖边暮春景色。“重茵”,原指厚*,这里喻厚厚的芳草地。此言暮春的湖边阵阵晚风吹得落英缤纷,点缀着绿茸茸的芳草地。这落英恰像那少女们浅颦含羞微怨的娇态。“旧堤”三句,述湖景。“旧堤”指西湖苏、白两堤;“燕尾”言两堤在湖上交叉形如燕尾。“桂棹”,以桂木为桨的船,这里泛指西湖中游船;“宝勒”,即用珍宝装饰的马络头,这里指代马儿。三句言远望湖上苏、白两堤交叉,形如燕尾,湖中众多的游船与鸥鸟一起荡漾在碧波之中。词人骑着马,背衬着西天的彩云伫立在岸堤上观赏远*景色。“千丝”两句,游湖思亡妾。“千丝”指堤岸边的柳枝。此言眼前这些既青柔又浓密的柳枝却不能为词人挽留住就在这儿相识的亡妾。词人到了这湖边,像又回到了刘阮入天台而遇仙的地方(即点明词人与杭妾在此初见之事)。“柳”即留也,所以古人多有折柳赠别的*俗。今杭妾不幸亡故,不禁使词人见柳丝而“怨碧”。“肠漫回”两句,因思之深而致幻。“楚腰身”,楚谚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这里泛指美人的细腰身。此言词人对亡妾牵肠挂肚朝夕相思,以致伫立在这两人初识之处,幻觉中向花丛中望去似乎隐约看到了她美妙的背影。

  下片追忆不遇以悼念亡妾。“逡巡”四句,忆不遇。“题门”,事见《世说新语》吕安访嵇康不遇,题字其门。此处借代不遇。“堕履”,本《史记·留侯世家》,张良遇黄石公故事。这是作传艺、钟情解。此言词人想起从前初识之时曾多次来到她的门前徘徊,终因两人不能见面而心情惆怅,词人像张良盼望黄石公传艺那样希望她能对其钟情,但又因为好几次约会都没有实现而感到牵肠挂肚。又“堕履”,事见《北史·韦琼传》,有“不弃遗簪堕履”之语。“还始觉”两句,“缘”,因也;“宽带”,语出沈约与徐勉书:“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柳永《蝶恋花》词也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句,词人用柳词意境。此言词人对亡妾难舍难忘,细想原因,一是因为她有一双令人消魂的多情的媚眼。照现代人的说法,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古时作画也有“画龙点晴”之说,所以词人突出了亡妾双眼摄人心魄的魅力。二是词人值此清明时节,自然引起了对亡妾的怀念,以致因对她的刻骨相思而日渐消瘦。“明朝”两句,点出悼念。因为今天正是清明节,是祭奠亡灵之时,所以词人想到如今自己与杭妾早已阴阳异路,两人往日的恩爱情景已似幻梦般的风消烟散,词人对亡妾的悼念,也如那湖上的风风雨雨一样愁煞人啊。“山黛暝”一句,以景作结,点明游湖。此句语出苏轼《次韵促仲殊游西湖》诗:“水光潋滟犹浮碧”,言山色空蒙,湖面浮碧似镜,一切都归结于这*静之中。

  长安清明

  唐代: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译文及注释

  蚤(zǎo)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qiān)芊。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蚤:“蚤”通“早”。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芊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上相:泛指大臣。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乱嘶红叱(chì)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红叱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承*: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雨飘飞的春天了,像少女一样纤纤婷立的芳草青美得让人难以忍受。

  宫中把新火赐给大臣,大臣们闲来无事以蹴鞠为乐。

  郊野的道路旁草木繁茂,一匹匹骏马奔驰而过,绿杨掩映的庭院中秋千正上下飞舞。

  游人还记得以前太*时候的盛事,暗自欣喜这风光与往年并无不同。

  注释

  蚤:“蚤”通“早”。

  梦雨:春天如丝的细雨。

  可堪:意思是不可堪,不能忍受。

  芊(qiān)芊:草木茂盛的样子。

  内官:国君左右的亲*臣僚。又指宦官太监。

  初赐清明火:一种古代风俗,寒食禁火,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火种熄灭了。到了清明,又要重新钻木取火。唐代的皇帝于此日要举行隆重的“清明赐火”典礼,把新的火种赐给群臣,以表示对臣民的宠爱。

  上相:泛指大臣。

  白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金钱,种“白打钱”,一说白打钱指斗鸡。

  紫陌:大路。“陌”本是指田间的小路,这里借指道路:“紫”是指道路两旁草木的颜色。

  红叱(chì)拨:唐天宝中从西域进汗血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香、桃花叱拨为名,这里泛指骏马。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承*:太*。

  创作背景

  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农民起义军攻陷长安;公元885年(光启元年),李克用又进逼京师。经过多年的战争洗劫,长安城早已满目疮痍。公元893年(唐昭宗景福二年)至公元894年(乾宁元年),韦庄在长安应进士试。这首诗就是在这一时期所作。

  赏析

  这首诗语言清新,诗人通过写清明节时的人事和景物,来透露出诗人对盛世的怀念与对现实朝野状况的失望。

  首联描写自己独伤春,朝与野之人游春、赏春。开头诗人便暗用了杜甫《登楼》“花*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的诗意,抒发别有怀抱的诗人的伤春愁绪。诗人在春雨霏霏的阴沉灭气中,内心郁苦愁闷,更由芊芊芳草增添凄迷冷落之情。“蚤是”、“可堪”这两个虚词,构成语意表达的递进关系,将诗人内心的凄楚表现得深长而急切。但是,后面所描写的并不是诗人自己的情态举止,而是朝廷内外游人的赏春之乐。

  颔联描写宫中清明节的风俗和游乐。韩翃《寒食》诗有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稠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人五侯家。”此诗“内官初赐清明火”句,即描写皇宫内清明节取榆柳火赏赐*臣的节俗。一个“初”字,暗示了此时动乱刚定,朝廷复行旧日礼制。“上相闲分白打钱”一句描写宫中蹴鞠游戏之乐,一个“闲”字,则交代了贵为朝廷宰相却无所作为的状态。

  颈联描写宫外游春繁盛的景象。在京师郊野的道路上,红色的骏马嘶鸣不已,游春的男子络绎不绝;在绿杨掩映的庭院中,女子们正在欢快地荡着秋千。这里的色彩鲜艳夺目,所见所闻热闹非凡,一“乱”字、一“高”字,都尽显出晚唐时代人们沉湎在纵恣冶游的“世纪末”的狂欢之中。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5)

——《画》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十份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诗

  朝代:清代

  作者:郑燮

  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州县官吏)的感情。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公元1746~1747年(乾隆十一至十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原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

  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

  “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

  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

  “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

  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

  与可以书遗余曰:“*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在彭城,可往求之。

  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

  “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

  “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

  世岂有万尺竹哉?

  “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

  “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

  “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

  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

  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

  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译文:

  竹子刚生时,只是一寸长的嫩芽,可是却节、叶俱全。从蝉腹、蛇鳞般的小笋,长到挺直的几丈高的巨竹,从来都是有节有叶的。可是现在的人画竹时,却是一节一节的接起来,一叶一叶地堆上去,这样做哪里还有竹子呢?所以说画竹,一定要心里有完整的竹子,拿着笔凝神而视,就能看到自己心里想要画的竹子了。这时快速地跟着自己的所见去画,去捕捉看到的形象,就像兔子跃起、鹘鸟降落一样迅速。这是与可教给我的。我不能做到,但心里却明白这样做的道理。既然心里明白应该这样做,却不能做到,认识和行动不统一,理解道理和实际操作不能一致,这都是学*不够的毛病。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子由写了《墨竹赋》给与可,说:“庖丁,是宰牛的,可是(他讲的道理)却为养生的人所采纳;轮扁,是制造车轮的,可是(他的经验)却被读书人所运用。现在,您在画竹上所寄托的思想情感,我以为是有道者的认识,难道不是吗?“子由从来不画画,所以,只知道大致的意思而已。而像我呢,不只是理解与可的绘画理论,还学得了他的绘画方法。

  起初,与可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跟我说:“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说道:“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向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注释:

  ①萌:嫩芽。

  ②蜩(tiáo)腹:蝉的肚皮。蛇蚶:蛇腹下的横鳞。

  ③遂:完成。

  ④庖丁:厨师。《庄子·养生》说:庖丁解牛的技艺高妙,因为他能洞悉牛的骨骼肌理,运刀自如,十九年解了数千只牛,其刀刃还同新磨的一样,毫无损伤。文惠君听了庖丁的介绍后,说:“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⑤轮扁(piān),斫(zhuó)轮者也:《庄子·天道》载:桓公在堂上读书,轮扁在堂下斫轮,轮扁停下工具,说桓公所读的书都是古人的糟粕,桓公责问其由。轮扁说:臣斫轮“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却无法用口传授给别人。斫:雕斫。

  ⑥缣素:供书画用的白色细绢。

  ⑦墨竹一派:善画墨竹的人,指苏轼。

  ⑧袜材当萃于子矣:谓求画的细绢当聚集到你处。

  ⑨鹅溪: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北,附*产名绢,称鹅溪绢,宋人多用以作书画材料。

  ⑩箨(tuò)龙:指竹笋。陈州:治所在今河南淮阳。湖州:今浙江吴兴,时苏轼任湖州知州。

  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建安七年,曹操军过浚仪,遣使以太牢祀旧友桥玄。祀文说:“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苏轼以此典比喻自己与文与可的情谊笃厚。

  赏析: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不过是一篇绘画题记,却写出了文同高明的画论、高超的画技和高尚的画品,写出了作者自己与文同的友谊之深,情感之厚;文章看去好像随笔挥写,却是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作为一篇绘画题记,大多要描述画面的形象,叙说画家作画的过程,交代收藏者的得画经历,总之,不外以鉴赏、考订为主要内容。而苏轼这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却不是一般的绘画题记,它实际上是一篇纪念文章,是表现对于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的追怀、悼念,因此就不能不打破一般绘画题记的常规写法。作者所要追怀、悼念的不是普通的朋友、亲戚,而是一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况且这追怀、悼念又是因逝者的一幅《筼筜谷偃竹》的绘画而引起的,所以最好的追怀、悼念,就莫过于充分指出和肯定逝者在艺术上的杰出的创造和成就。这篇文章一开始也就从介绍文同对于画竹的艺术见解落笔。

  文同主张画竹之前,必须先对于竹子有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再经过反复的酝酿、构思,心目当中隐然形成成熟的完整的竹子形象,然后研墨伸纸作画,手不停挥,一气呵成,一幅画竹便创作出来了。这种从生活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过程,也就是形象思维的过程,是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的。

  文章劈头的一段议论,提出十分精彩的画竹主张。“胸有成竹“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但议论又不能发挥过多,否则便离开了追怀、悼念逝者的主题。所以下面紧接着指出:“与可之教予如此。“点明被追怀、悼念的《筼筜谷偃竹》的作者文同。是文同这么告诉苏轼的。苏轼也是诗人而兼书画家,他和文同建立了深厚情谊,不只因为是朋友、亲戚,也不只因为彼此的政治倾向一致,还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艺术爱好,他们写文章赠答,用诗歌唱和,而且在画竹方面属于同一流派。文同关于画竹的主张,实际上也是苏轼的主张。苏轼曾在《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古铜剑》诗中描写他在友人家喝酒后作画的过程,同时还在《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诗中认为写诗要像追赶逃犯那样紧急,迅速把眼前景色描绘下来,略有迟缓,景色一消失,就没法描画了。这如同画竹的“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一样,必须善于捕捉形象,并且及时加以表现。其实绘画作诗,原理本来相同,都讲求形象的气韵生动,而不追求外在体貌的形似。我们以前讲过,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中也指出绘画上注重外形相似,这就等于小孩子一般的见识。如果写诗也这么要求,那么,这个人就一定不懂得诗。画竹的钩勒法,“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就是力求形似,而水墨画法的主张“胸有成竹“,然后—挥而就,则是力求神似,通过竹子的完整形象表现出竹子的'神态来。

  苏轼很谦虚,他说这些艺术见解是文同告诉他的。而且,苏轼还讲述了实际是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的关系,并且提到一般的认识论原理上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这是上文“胸有成竹“一段议论的补充与深化,也是一位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各方面都有着极深造诣的艺术家的甘苦之言。苏轼从自己的方面指出由于“不学“而“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那言外之意,还是在肯定文同的艺术理论的同时,进一步肯定其艺术实践的“操之“甚“熟“,因而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文章总是紧扣着追怀、悼念文同这一主旨。所以下面又引用一段旁人赞扬文同的话来加以印证。“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墨竹赋》是苏辙为文同所画的墨竹而写赠文同的一篇赋。赋中以“客“的口吻,举了两个古代技艺高超的的事例来说明文同的精于画墨竹是表观了他懂得事物发展的普遍法则。在这篇《墨竹赋》中,苏辙用庖丁解牛和轮扁斫轮来比喻文同,认为文同具有高超的画竹才能,但画竹只是作为寄托,他实际是了解、掌握了事物规律的人。苏轼引用苏辙这几句话,是把文同画竹的得心应手、挥洒如意提到“有道“的高度来认识,而不停留在绘画技巧本身。不过,苏轼还指出:“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因为苏辙不会作画,所以他只能从一般意义上来评论,而苏轼自己也是画家,他除了通过画竹了解文同是“有道“的人以外,还能掌握文同画竹的方法。这里,用“并得其法“一句收结了前面关于画竹的议论。

  文章的第一段,高度评价文同的画竹主张和画竹实践。下面由“并得其法“引出文章的第二段,叙写作者与文同关于画竹的书信、诗歌往来的故事,进而高度评价文同的画品、画德,并且归到《筼筜谷偃竹》的题目上来。

  文章的第二段开始说的几句是说文同对自己的画竹,开始并不很看重,人有请求,就答应为之作画。其后四面八方拿着绢绸请求作画的人脚踩着脚,越来越多,文同便厌烦了,把绢绸投掷在地,说是用来做袜子,表示极端轻视。文人官僚之间把他这件事当作谈话的资料。苏轼通过求画人的“足相蹑于其门“,写出文同画竹的为人们所喜爱和贵重,又通过文同把缣素“投诸地而骂“,写出文同的不肯自居于画匠,以画竹作世俗应酬,沽名钓誉。文同不肯轻易为人画竹,却同苏轼开玩笑,要人们去找苏轼画竹。这样一来,做袜子的材料绢绸就集中到苏轼那里去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但由此却可以看出文同与苏轼之间关系的亲密,而且说明了苏轼对文同的精于画墨竹确实是“并得其法“的。苏轼略举文同信后附诗的两句,也完全证实了这一点。鹅溪绢,是鹅溪出产的绢绸。鹅溪在四川盐亭县,那里出产的绢绸洁白、均匀、细致,很适宜于作画。扫取,是挥写而成的意思。寒梢,指经冬不凋的长长的竹枝。

  这两句诗体现了文同的墨竹画法:竹子是一挥而就的,即“扫取“,画在短短的一段绢绸上,却具有直节云霄之势,所谓“万尺长“。文章至此点山《筼筜谷偃竹》这幅绘画。两位诗人而兼书画家的朋友,亲戚之间,为了二百五十匹绢绸的进行讨价还价式的调笑,实际上是彼此心照不宣地谈论着画竹的艺术。“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与“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其精神实质完全一致,都说明了生活与创作的源与流关系,说明了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说明了诗人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对现实客观事物所进行的提炼、集中、夸张、渲染。《筼筜谷偃竹》这幅绘画就是如此,所谓“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因为提到了筼筜谷,自然需要对这个地方作一交代。但苏轼不是孤立地进行介绍,而是由此又描述了文同的一件趣事、雅事。文同在洋州喜好种植花木,修建园亭,曾就各处景物逐一题咏,写了《守居园池杂题》诗共三十首。苏轼也逐一和了诗,这就是《洋州三十咏》,苏轼诗集作《和与可洋州园池三十首》,其中第二十四首题为《筼筜谷》,即这里所引的诗,诗中扣着筼筜谷产竹,描写文同爱山爱竹并喜欢吃竹笋。汉川,即指洋州,因洋州在汉水上游。箨,是笋壳。竹子一名龙孙,所以称竹笋为箨龙。渭,指陕西的渭水。《史记·贷殖列传》曾记载“渭川千亩竹“,那里的人因而很富有,相当于“干户侯“。这里借用“渭滨干亩“,来表示洋州盛产竹子。全诗意思是洋州那么多高高的竹子,像蓬草一样遍地都是,斧头逮着竹笋就砍,想来是太守清贫贪馋,把渭水边上千亩竹林都吃进了肚里。这也是开玩笑的话,所以文同打开信封读完这首诗,那时他正和妻子在筼筜谷烧竹笋进晚餐,不由得大笑起来,口中的饭喷了一桌子。这一段简短的描述,十分形象,生动,刻画了文同豁达、爽朗的思想性格,也表现了苏轼同他的亲密关系,但更重要的还是突出了文同的品德。作知州而“清贫“,以竹笋为食,是写其廉洁,携妻子游山,自备晚炊,是写其旷放,而“渭滨千亩在胸中“,则又照应前面的“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的议论,以诙谐的笔调,通过文同的趣人趣事、雅人雅事,写出他的画竹理论主张。

  文章的第二段写到《筼筜谷偃竹》的题目。下面第三段则以交代文章的写作缘由作为全篇的结束。文同于元丰元年(1078)十月被任命为湖州知州,湖州,治所在今浙江吴兴县。文同去湖州上任,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病逝于陈州的宛丘驿。这年七月七日、继文同任湖州知州的苏轼晾晒书画,看到了文同送给他的《筼筜谷偃竹》,感伤故旧不禁痛哭失声。他放下画卷,便写下这篇记念文章。“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曹孟德,即曹操。桥公,指桥玄。曹操年轻时,桥玄对他多有鼓励帮助,后来他们的情谊日益加深,曾约定无论谁死了,活着的人路过墓地而不用鸡酒祭奠,那么车过三步就要闹肚子疼。这不过是说着玩的话,但显示了二人关系的不同寻常。苏轼引用这个典故,来说明他在这篇文章中记述当年与文同的“戏笑之言“,也为的显示他们之间的“亲厚无间“,那么,作者对逝者的追怀之深切、悼念之沉痛也就充分表现出来了。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古诗简介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品别名《墨竹图题诗》。诗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翻译/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注释

  1.署:衙门。

  2.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

  3.中丞:清代将巡抚称为中丞。

  4.衙斋:官衙中供官员居住和休息之所。

  5.萧萧:拟声词,形容草木摇动声。

  6.些小:很小,这里指官职卑微。

  7.吾曹:我们。

  8.一枝一叶:用竹子枝叶来比喻百姓们的各种小事。

  9.关情:牵动情怀。

  创作背景

  该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板桥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赏析/鉴赏

  该诗是一首题画诗,第一、二句点明诗人身份与周边环境,紧扣画中风来疏竹的主题。“衙斋”说明自己身为官员;不言“官邸”“府第”等,既表明自己的官阶较低,又有谦逊之意。忙中偷闲,静卧休息,却听得似有风雨之声,原来那是衙中自己亲手所植的竹林幽篁为清风所动,萧萧作响,意趣横生,同时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诗人振腕转笔,由竹叶声响联想到民间疾苦,一个“疑”字道出了诗人的爱民之心与勤政之意,表达了他对百姓的真挚情感。他在任期间确实对百姓关怀备至,深得百姓的感戴。最后因擅自开仓赈济,触犯了贪宫污吏的直接利益,而被诬告罢官。

  第三、四句写诗人事无巨细、永远恪尽职守、关怀百姓。诗人直陈自己官职卑微,只是一个普通县官,语虽自谦,却用“吾曹”点出像诗人等这种下级基层官员的数量之广,将之上升到普遍的高度。末句语带双关,还是用题咏画竹的方式说明,然而只要是有关民众疾苦,无论事情大小,都会放在心上。由题竹始,又终于咏竹,表面上看是咏竹,实际上却比喻民问疾苦,虚实相间,意味深长。为民解忧,是为官者责任所在,这两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照应了画意和诗题。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诗人从写竹入手,托物言志,语多谦逊委婉,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表达了对民众的忧虑关切之情,以及自己的责任感与清官心态。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墨竹图题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6)

——花影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翻译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 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 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花影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翻译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仆人去清扫都扫不掉。

  傍晚太阳下山花影刚刚消失,可是月亮升起,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注释

  重重叠叠:形容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很浓厚。

  瑶台:华贵的亭台。

  几度:几次。

  童:男仆。

  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教:让。

  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赏析二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吟咏花影,抒发了自己想要有所作为,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全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

  这首诗自始至终着眼于一个“变”字,写影的变化中表现出光的变化,写光的变化中表现出影的变化。第一句中“上瑶台”,这是写影的动,隐含着光的动。为什么用“上”,不用“下”,因为红日逐渐西沉了。第二句“扫不开”写影的不动,间接地表现了光的不动。光不动影亦不动,所以凭你横扫竖扫总是“扫不开”的。三四两句,一“收”一“送”是写光的变化,由此引出一“去”一“来”影的变化。花影本是静态的,诗人抓住了光与影的相互关系,着力表现了花影动与静,去与来的变化,从而使诗作具有了起伏跌宕的动态美。

  写光的变化,写花影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为了传达诗人内心的感情变化。“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收拾去”写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人巧妙地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倏忽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

  花影本来很美,诗人却“几度呼童”去“扫”,原来诗人是用讽喻的手法,将重重叠叠的花影比作朝廷中盘踞高位的小人,正直的朝臣无论怎样努力,也把他们清除不掉,去了一批,又上来一批。“上瑶台”写花影移动,已含有鄙视花影之意;“扫不开”写花影难除,更明现憎恶花影之情,比喻正直之臣屡次上书揭露也无济于事,小人暂时会销声匿迹,但最终仍然会出现在政治舞台上。“收拾去”写太阳刚落,花影消失,大有庆幸之感;“送将来”写明月东升,花影再现,又发无奈之叹。诗中暗喻小人高位,拂之不去。太阳落犹神宗崩,小人俱贬谪,明月升指改朝换代,小人不穷。

  诗人巧妙将自己内心的感情变化寓于花影的变化之中,使诗作具有言*旨远,意在言外的含蓄美。全诗构思巧妙含蓄,比喻新颖贴切,语言也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在王安石第二次出任宰相后,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该诗表面上写花影,实际上是影射王安石,对王安石新政的不满。

  赏析一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7)

——风雨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五份

  水龙吟·夜来风雨匆匆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恨星星、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翻译

  一夜里风骤雨急,故园里的鲜花一定所剩无几。我愁苦怨恨已极,就这样轻易地辜负了大好的春日,倦怠的桃花,懒洋洋的柳絮,杏子青又青,梅子小而绿,春光就这样随便地飞逝。就算美好的春天年年重来,盛开的鲜花年年芬芳艳丽,只是人的心情已经憔悴。

  可恨两鬓已经斑白,池南欢乐的旧事,更是不堪回首重忆。如今只有一双观花的老眼,感时伤世而常常流下清泪。我如今并不怕花儿瘦损,只发愁自己的身心衰老困惫。趁着这繁花烂漫时,我算豁了出去,留下彩云和月光相伴陪,尽情地喝个酩酊大醉。

  注释

  孤负:徒然错过。同“辜负”。

  慵:困倦。

  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即作者故园。

  星星:比喻间杂的白发。

  赏析

  这首词的主要内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伤时清泪”八个字来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后者言其“伤时(忧伤时世)”。由于作者的生*不详,所以先有必要根据其《书舟词》中的若干材料对上述两点作些参证。

  先说“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据《全宋词》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约在辛弃疾同时(排在辛后)。过去有人认为他是苏轼的中表兄弟者其实是不确切的。从其词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带。特别有两首词是客居临安(今浙江杭州)时所作,如《满庭芳·轻觅莼鲈》。谁知道、吴侬未识,蜀客已情孤“;又如《凤栖梧》(客临安作)云:”断雁西边家万里,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可知他曾长期飘泊他乡。而随着年岁渐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离乡背井而日益浓烈,故其《孤雁儿》即云:”如今客里伤怀抱,忍双鬓、随花老?“这后面三句所表达的感情,正和这里要讲的《水龙吟》一词完全合拍,是为其”嗟老“而又”怀乡“的思想情绪。

  再说“伤时”。作者既为辛弃疾同时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经受过完颜亮南犯(1161年)和张浚北伐失败(1163年前后)这两场战争的沉重打击。所以其词里也生发过一些“伤时”之语。其如《凤栖梧》云:“蜀客望乡归不去,当时不合催南渡。忧国丹心曾独许。纵吐长虹,不奈斜阳暮。”这种忧国的伤感和《水龙吟》中的“伤时”恐怕也有联系。

  明乎上面两点,再来读这首《水龙吟》词,思想脉络就比较清楚了。它以“伤春”起兴,抒发了思念家乡和自伤迟暮之感,并隐隐夹寓了他忧时伤乱(这点比较隐晦)的情绪。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联想到辛弃疾的名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摸鱼儿》),所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思绪一下子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园去。作者过去曾在眉山老家筑有园圃池阁(其《鹧鸪天》词云:“新画阁,小书舟”,《望江南》自注:“家有拟舫名书舟”),现今在异乡而值春暮,却感伤起故园的花朵来,其思乡之情可谓极深极浓。但故园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谢却是事实。所以不禁对花而叹息:“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杨万里《伤春》诗云:“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这里亦同杨诗之意,谓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难清,所以无心赏花,故而白白辜负了一年的春意;若反过来说,则“柳困花慵(一作“柳困桃慵”),杏青梅小”,转眼春天即将过去,它对人似也太觉草草(“对人容易”)矣。而其实,“好春”本“长在”,“好花”本“长见”,之所以会产生上述人、花两相辜负的情况,归根到底,“元只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伤春”写起,至此就点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题。

  过片又提故园往事:“回首池南旧事”。池南,或许是指他的“书舟”书屋所在地。他在“书舟”书屋的“旧事”如何,这里没有明说。但他在另外一些词中,曾经隐隐约约提到。如:“葺屋为舟,身便是、烟波钓客”(《满江红》),“故园梅花正开时,记得清尊频倒”(《孤雁儿》),可以推断,它是比较舒适和值得留恋,值得回忆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记”。发已星星变白,而人又在异乡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则直陈其现实的苦恼:“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老”与“伤时”,均于此几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怀着的家国身世的感触,便借着惜花、伤春的意绪,尽情表出。然而词人并不就此结束词情,这是因为,他还欲求“解脱”,因此他在重复叙述了“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的“嗟老”之感后,接着又言:“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留云借月”,用的是朱敦儒《鹧鸪天》成句(“曾批给雨支风券,累奏留云借月章”)。连贯起来讲,意谓:乘着繁花乱开、尚未谢尽之时,让我“留云借月”(尽量地珍惜、延长美好的时光)、拚命地去饮酒寻欢吧!这末几句的意思有些类似于杜甫的“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表达了一种且当及时行乐的消极心理。

  总之,程垓这首词,通过委婉哀怨的笔触,曲折尽致、反反复复地抒写了自己郁积重重的“嗟老”与“伤时”之情。以前不少人作的“伤春”词中,大多仅写才子佳人的春恨闺怨,而他的这首词中,却寄寓了有关家国身世(后者为主)的思想情绪,因而显得立意深远。

  折桂令·风雨登虎丘

  半天风雨如秋。怪石於菟,老树钩娄,苔绣禅阶,尘黏诗壁,云湿经楼。琴调冷声闲虎丘,剑光寒影动龙湫。醉眼悠悠,千古恩仇。浪卷胥魂,山锁吴愁。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空中风雨布生,给大地罩上了秋天般的气氛。

  怪石像猛虎或卧或蹲,古树伛偻着屈曲的树身。

  寺院的台阶上蒙着绿苔,两旁的诗壁上沾满了灰尘,藏经楼偎伴着浮云,也显得那样的湿冷。

  虎禅塔边再听不到古时的琴声,龙潭水粼粼摇动,仿佛存留着宝剑的寒影。

  我睁开悠悠的醉眼,回顾历史上的虎斗龙争。

  如今只见浪涛卷动着伍子胥的英魂,青山无语地锁留着吴国灭亡的怨恨。

  注释

  虎禅:在江苏苏州市西北,相传春秋时有虎踞禅上三日,故名。

  於菟(wūtú):虎的别称。

  钩娄:枝干屈曲伛偻的样子。

  琴调冷声闲虎禅:虎禅寺塔基,原为晋司徒王珣的琴台,故谓“琴调冷”。

  剑光寒影动龙湫:虎禅有剑池,相传吴王阖庐以宝剑殉葬,后秦始皇开掘找寻,有神龙跃出而成池。湫,深潭。

  胥魂:相传春秋时伍子胥为吴王夫差所杀,精魂不散,成了涛神。

  吴愁:春秋时吴国终为越国所灭,故言。

  赏析

  作者以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景物描绘传达给读者,是中国诗歌艺术表现的常法。该曲的特点,即是将虎禅的群景有意识地作为诗人怀古意绪的外化。所以在曲中,“半天风雨”虽颇具典型性,却并非作者着力表现的主体,仅作为一种冷色调氛围的构成因素。这种严冷的色调,正是作者抚今追昔、“千古恩仇”的内心情潮的折射。曲中写怪石老树,以及“苔绣”、“尘黏”、“云湿”,并不着重于风雨的介入,而更多地体现出岁月风霜的影响;“琴调冷”、“剑光寒”两句,更是老练地将古迹的历史与现状沟通。这种取景传象的手法,正是古人所说的“思接千载”,以及对待景物的“取其势而不取其质”。

  当然,作者也并非将“风雨登虎禅”的“风雨”完全置于一旁,结尾两句“浪卷胥魂,山锁吴愁”,便重又巧妙地转回到了风雨的影响。须知虎禅旁只有一条叫山塘的小溪,无“浪”可言,而虎禅本身明秀佳丽,也很难与“锁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然而在“半天风雨如秋”的特定情景下就有所不同,风雨凄迷,天地山川足以为之改容。这两句既是怀古意绪的延伸,又是对风雨虎禅峭冷景象的添写,可谓虚实相兼。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翻译

  风雨萧瑟,鸡声四起,我置身天地竟没有像刘表这样的人才,啼鸣的杜鹃流着泪,落花含着遗憾飘落下来,哀伤柔弱。月亮因天空显得昏暗,星星隐于薄雾,角声飘渺,想问问作《登楼赋》的王粲,镜子中自己的白发,又增添了多少啊。

  遥望家乡在何处,青山渺茫,山峰矮小,几次美梦,都随着风儿离去了,被山峰遮住,琴瑟的弦僵住了,吹奏玉笙的手指发冷,只能遥望高飞的鸿雁在天边,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

  注释

  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侧身:同“厕身”,即置身。

  刘表:东汉高*人,字景升,官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荆州一隅较为安宁,士民多归之。

  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曾依刘表。曾作《登楼赋》抒写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建安七子之一。

  髻螺:妇女头上盘成螺形的发髻。此喻指山峰。

  冥鸿:高飞的鸿雁。

  天杪:杪,树木的末梢。天杪,即天边。

  创作背景

  在朱元璋请他赴金陵之前,刘基已经四次出仕而又四次辞官,但又一次一次地隐而复出,虽不能为而又心有不甘,于是时常登楼远眺,感慨节序,看似流连光景,实是壮心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基写下了这首词,来感时伤事、自抒怀抱。

  赏析

  上片用刘表、王粲事,抒写怀才不遇的郁闷。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起句突兀,化用《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之句,“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这一句是把握词旨趣的关键,没有这一句,就可能把词理解成悲秋思乡,有了这一句,就知道词人表达的是英才思明主的“择木之意”。汉末初*三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刘表为荆州刺史,荆州没有战乱,较为安宁,所以很多人到那里避乱,王粲因为跟刘表是同乡,两家有世交,故此去投靠他。所以这里不是一般意义地赞美刘表,而是以王粲自比的延伸。此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风雨交加、鸡声四起的背景,渲染了一个风雨如晦,看不到曙光的环境,暗示元末社会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词人感叹天地之大,竟无像刘表那样的人可以依附,流露了他的失路之悲。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杜鹃,又叫杜宇、子规、伯劳、鹈鴂,自从屈原把它写进《离骚》,它就与古典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它既被用来表现或烘托思归之情,又用作“落花时节的标志”,或者是时序更换的标志。“啼鹃迸泪”和“落花飘恨”用拟人的手法,把词人沉痛悲怨之心披露无遗,杜鹃的啼鸣又隐含了无限的乡愁,引发了下片的怀乡之情。由于连“依附刘表”亦不可能,便感到魂断无依。词人侧身于天地之间, 骋目四望而无栖息托身之地, 其内心之痛苦有如杜鹃啼血。此句不是词人一般意义上对于生命的惋惜,而是他基于事业功名的执着追求。自古仁人志士,总伴有岁时惊心、时序迁流的紧迫感,在看似伤感的表层下掩盖着积极进取的人生动机。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暗”、“星沉”进一步渲染拂晓前天色的阴沉压抑,画角之声也是那样凄凉哀厉,令人生悲。在这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时光的执着与敏感。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以王粲自比在前面已提到,而“登楼王粲”是以“登楼”为具体语境,这意味着词人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自比王粲,而是有着特定的负载信息。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施展才华、拯世济物的用世之心,以及日月逾迈、志不获骋的焦虑沉淀在刘基的内心深处,反复出现在其词中,揭示了词人复杂的心理。

  下片抒写乡愁,紧承登楼。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词人极目远眺,不见家乡,只见如髻螺般的远山,横于天边,使人惆怅。那远山挡住了自己梦回家乡的道路,眼望不到,梦魂难飘,此恨怎消?词人把其为朝廷命运担忧,为个人前途而苦苦思索的郁志之弗舒,付之于这句话。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以责怨之笔写青山遮梦,意境奇警,更觉深哀。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词人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借音乐以表哀思,谁想弦僵指冷,难以成调,最后只能目送飞鸿消失在天边,遥寄乡情。至正十三年,刘基建议捕斩方国珍,上官非但不听,反将其罢黜浙东元帅府都事,羁管绍兴,于是词人发出“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怆,对瑶琴”的深深感叹。同时又是暗用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其十四)所表达的理想人格之意及知音不在的感慨之意。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收束全词,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这既是写景,也是世事昏暗,自感前途渺茫的心理写照。照应了“鸡鸣风雨潇潇”,在情感上造成回环往复,增加一唱三叹的摇曳之美。而且,“不知昏晓”实又暗喻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刘基一向以王佐之才自命,意欲澄清天下,礼义治国,然而天下扰扰,何去何从呢?这是摆在词人以及当时所有士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此词正是他此时矛盾、困惑心情的写照。

  全词以啼鹃、落花、断魂等意象的迭加与组合,托物以寄兴,将忧愤、哀怨、惆怅、彷徨,融于一体,既有思乡之情,写意空灵,造语典雅,用典自然贴切,含而不露放之风。既有思乡之情,又有失路之悲,节奏强烈快捷,如急风暴雨,颇有豪放之风。

  代别离·秋窗风雨夕

  曹雪芹〔清代〕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译文

  秋天花草凋零,微明的灯光使秋夜显得更加漫长。已经睡醒窗外是无尽的秋色,哪能忍受秋日的风雨使秋天更加凄凉。秋天的风雨来的何其迅速,惊破了梦中的绿色。怀着秋日的感伤无法入眠,向着屏风移动流泪的蜡烛。晃动的烛焰点燃了短柄的灯台,牵动了愁怨和离别的情绪。谁家的庭院没有秋风侵入,那里秋日的窗外没有雨声?丝绸的被子无法抵挡秋风的力量,秋夜将尽的更漏声催来更急的雨声。整夜连绵的秋雨,就像陪伴着即将离别的人哭泣。庭院在秋日雨雾笼罩下更加萧条,窗前稀疏的竹叶上时有水珠滴落。不知风雨何时才能停止,泪已经打湿了窗纱。

  注释

  耿耿:微明的样子。另一义是形容心中不宁。这里字面上是前一义,要表达的意思上兼有后一义。助凄凉:《红楼梦》庚辰本另笔涂去“凄”字,添改作“秋”,当是为复叠“秋”字而改,有损文义,不从。秋梦绿:秋夜梦中所见草木葱笼的春夏景象。《红楼梦》程高本作“秋梦续”,“续”与“惊破”相反,又与下句“不忍眠”矛盾。秋情:指秋天景象所引起的感伤情怀。“自向”句:暗用唐代李商隐《嫦娥》诗中“云母屏风烛影深”句意,写寂寞。泪烛,融化的蜡脂如泪,故名。也是以物写人。“移”,《红楼梦》程高本作“挑”,灯草才用“挑”,烛芯只用“剪”。摇摇:指烛焰晃动。爇,点燃。檠,灯架,蜡烛台。“谁家”二句: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小说中所谓拟其格,这类句法最明显。罗衾:丝绸面子的被褥。不奈:不耐,不能抵挡。残漏:夜里将尽的更漏声。连宵:整夜。脉脉:通“霢霢”,细雨连绵。飕飕:状声词,形容风声。寒烟:秋天的细雨或雾气。滴沥:水珠下滴。

  赏析

  小说中,林黛玉病卧潇湘馆,秋夜听雨声淅沥,别下翻看诗乐府杂稿》,见有诗秋闺怨》、诗别离怨》等词,《不觉心有所感,亦不禁发于章句,遂成诗代别离》一首,拟诗春江她月夜》之格,乃名其词曰诗秋窗风雨夕》。”诗春江她月夜》系初唐诗人张若虚所作,是一首写离愁别恨的歌行。这首诗在格调和句法上都有意模仿它。《代别离·秋窗风雨夕”,前者是乐府题。代,如同《拟”,仿作的意思。用《代”字的乐府题,南朝诗人鲍照的集中特多。一般情况下,乐府诗不另外再加题目,这里因为又仿初唐歌行诗春江她月夜》而作,所以又拟一个字面上与唐诗完全对称的、更具体的诗题。

  诗秋窗风雨夕》的作意,如果不加深求,可以说与诗葬她吟》一样,都可以看作是林黛玉伤悼身世之作,所不同的是它已没有诗葬她吟》中那种抑塞之气和傲世态度,而显得更加苦闷、颓伤。这可以从以下的情况得到解释:林黛玉当时被病魔所缠,薛宝钗对她表示关心,使她感激之余深自悔恨,觉得往日种种烦恼皆由她自己多心而生,以至自误到今。林黛玉本来脆弱,在病势加深的情况下,又加上了这样的精神负担,就变得更加消沉。但是,如果读者认为作者写此诗并非只为了一般地表下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要细究其深意,那么也就会发下一些问题。首先,无论是诗秋闺怨》、诗别离怨》或者诗代别离》这类题目,在乐府中从来都有特定的内容,即只写男女别离的愁怨,而并不用来写背乡离亲、寄人篱下的内容。此时林黛玉双亲都已过世,家中又别无亲人,诗中《别离”、《离情”、《离人”等等用语更是用不上的。再从其借前人《秋屏泪烛”诗意及所拟诗春江她月夜》原诗来看,也都是写男女别离之思。可见,要说《黛玉不觉心有所感”感的是她以往的身世遭遇是很难说得通的。这首诗只能是写一种对未来命运的隐约预感,而这一预感恰恰被后半部佚稿中贾宝玉获罪被拘走因而与林黛玉生离死别的情节所证实(参见诗红楼梦曲·枉凝眉》、诗葬她吟》等诗鉴赏),曹雪芹的文字正有这种草蛇灰线的特点。诗红楼梦曲》中写林黛玉的悲剧结局是:《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脂砚斋所读到的潇湘馆后来的景象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这些也都在这首诗中预先作了写照。

  小说中林黛玉刚写完诗搁下笔,贾宝玉就进来了,下面所描写的主要细节是:林黛玉先说贾宝玉像渔翁,接着说漏了嘴,又把她自己比作《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因而羞红了脸。对此,用心极细的脂砚斋用批语揭示作者这样写的用意说:《妙极之文!使黛玉自己直说出夫妻来,却又云‘画的’,‘扮的’,本是闲谈,却是暗隐不吉之兆,所谓‘画中爱宠’是也。谁曰不然?”这一批语,对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是很有启发的。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宋代〕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观刈麦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扩展8)

——夏日绝句原文、翻译及赏析范文5份

  夏日绝句

  不但春妍夏亦佳,随缘花草是生涯。

  鹿葱解插纤长柄,金凤仍开最小花。

  古诗简介

  《夏日绝句》是宋朝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杨万里的这首《夏日绝句》语言明白流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翻译/译文

  冬天带着雪花渐渐远去,春姑娘踏着冬的脚印悄然到来。

  竹子先绿了,经过了冬雪的刷洗,变的更加翠绿,带着竹叶的清香,带着迷人的翠绿,带着醉人的歌声,愉快茁壮的成长。风带着春的气息飘了过来,竹林间露出了缝隙,咦?竹林间怎么有一点红?原来这青翠欲滴的竹林间还有一棵桃花。花开得很旺盛,有粉的,也有白的。粉的似霞,白的'似雪。有时还会引来几只蜜蜂呢!江水早已融化,瞧,小鸭子们摇摇晃晃的走来了,一下子跳下江,在水里嬉戏、玩耍。河水暖暖地,跟着鸭子嘎嘎地闹着,多快活呀。我情不自禁地往前走了一步,蒌蒿和芦苇的幼芽拦住我,不满地提醒我,不要忽视了他们的存在。是啊,怎么能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呢?他们可是春天忠诚的使者呀。渔民们从我身后经过,高兴地谈论着河豚。原来,河豚快要上市了。

  春天是美人,冰肌玉肤是美丽的。春天是一碗美酒,轻尝一口,便醉倒在东风里‥‥‥

  赏析/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夏日绝句》语言明白流畅。开头两句说明春天与夏天的景物各有其佳妙之处,春天固然到处百花争妍,夏天也是遍地花草芳香。后两句描写了两种花,“鹿葱”就是夏水仙,在盛夏时能开出淡紫红色或淡粉色且有香气的花朵;金凤就是凤仙花,也是在夏天开放,花形似蝴蝶,花色有红、紫、黄等多种,有的品种同一株上能开数种颜色的花朵。这两句写景形象,对仗工整,通过两种夏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草印证了前面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杰出者。

  ②鬼雄:鬼之雄杰者。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今译]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 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赏析]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但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这是一首雄浑宏阔的咏史诗,也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言志诗。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

  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亦:也。

  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即会稽郡“吴中起义”,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

  赏析

  据载:公元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原文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就应该作人中豪杰,

  死了也应作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②亦:也。

  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④项羽(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而死。

  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即会稽郡“吴中起义”,秦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苏州)。

  赏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