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

首页 / 赏析 / |

  采莲曲原文赏析 1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1]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词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第三小分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采莲曲原文赏析 2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翻译

  清清江面上夕阳晚霞随波飘摇,山歌婉转动听,体态妖冶苗条。

  从小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敢在汹涌激流中乘风弄潮。

  注释

  荆歌:楚歌。

  创作背景

  诗人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天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此诗应是诗人在此隐居期间创作的。

  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读者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采莲曲原文赏析 3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 并著木兰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赏析 4

  原文:

  采莲曲原文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

  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诗词赏析: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

  此诗的起首二句中,用了两个“晚”字,强调了一种特定时间背景:笼罩着软和恬静夕阳余辉的傍晚――一个最能引起人的情思,让人沉浸的时刻。“风起”二名转入采莲的描写,从“难度”中透露出采莲女柔弱纤细的形象。“棹动”二名描绘的采莲场面只有两笔写实的白描: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末二句借物写情,别有一种趣味:采莲人欲归了,可是荷丝缠绕着她的柔腕,菱角又牵拽着她的衣裙。实际上是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采莲曲原文赏析 5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女,笑隔荷花共人�Z。

  日照新�y水底明,�L�h香袂空中�e。

  岸上�l家�[冶郎,三三五五映垂�睢�

  紫骝嘶入落花去,�此踟蹰空�嗄c。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阅读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1)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优选【5】篇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1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翻译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萦:萦回,旋转,缭绕。

  飐: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飐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的诗人远离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写下了此诗。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2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意义更为隽永。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诗的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入。它有两重含义:一是突出荷田的稠密,使人荷莫辨更真实可信;二是突出了观望者的感受和心理活动。其中“乱”字用得十分微妙。末句“闻歌始觉有人来”除了从另一面说明少女被荷田遮蔽与消融,难以被观望者发现以外,又写出一种声音的美,增添了诗的活泼情趣“。乱”字既指采莲女纷纷入池嬉笑欢闹的场面,也可指人与花同样娇嫩难以辨别,眼前一乱的感觉而“看不见”呼应上文,也更显荷叶罗裙,芙蓉人面之想像了,同时也虚写了荷塘中花叶繁茂,人在其中若隐若现之景,并引出下句:“闻歌始觉有人来。”这一句描写细腻入微,仿佛让读者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真实的感受。“始觉”与上句“看不见”呼应,共同创造出了一种“莲花过人头”的意境。“闻歌”也与“乱”字呼应,悠扬动听的歌声表现出她们活泼开朗的天性,同时也为整个采莲的场景添上了动人的一笔。

  这首诗句与句联系紧密,意蕴深远,精雕细琢却给人带来清丽自然之感,可以看出王昌龄炼字炼意的高超技艺,对中晚唐的诗歌有着重要的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公元748年(唐玄宗天宝七载)夏,王昌龄被贬龙标时。当时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王昌龄

  王昌龄(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3

  采莲曲

  唐代王勃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译文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注释

  凫(fú):野鸭

  桂棹(zhào)兰桡(ráo):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下长浦(pǔ):沿着水边向下游去。

  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玉腕(wàn):洁白温润的手腕。橹(lǔ):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

  江讴(ōu)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驻:停留。

  渠:伊,她。娼(chāng)家:乐妓之家。

  官道:大道。把:采。

  稠叠:稠密重迭。

  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兹:这里。

  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旧日的欢情。无处所:无所寻觅。

  新物:花和藕。华滋:长得很茂盛。

  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

  羞:此处意为忧,怕。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节:节拍。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丰茸(róng):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关山:关隘山岭。

  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罗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罗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畤,途经江南时所写。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4

  采莲曲二首

  唐代 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其一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其二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赏析

  第一首诗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吴姬、越艳、楚王妃三个词连用,铺写出莲娃们争芳斗妍,美色纷呈的景象。第二句正写采莲活动,从“争弄莲舟”来看,似乎是一种采莲的竞赛游戏。唐汝询说:“采莲之戏盛于三国,故并举之。”(《唐诗解》)因为要划船竟采,顾不得水湿衣衫。采莲姑娘那好胜、活泼、开朗的情态就通过“水湿衣”这个细节表现出来。

  她们划着采莲船来到一个花的世界,而最后两句点出她们直到月上江头才回去。诗人不急着写回程,而是插叙采莲女来的情境,她们来时被花儿所迎接,可见花儿是很乐意为她们所造访,而隐着一层写她们对采莲这一活动是非常喜爱,*乎于享受。当她们回去时,那月儿实际上也就是花儿,便依依不舍地送她们了。“花迎人”和“月送归”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整个采莲活动的现场给写活了,极富诗意,写荷花迎接采莲女和月亮送别采莲女,实际上还是为了表现采莲女之可爱。

  这首诗通过几个动词淋漓尽致地将采莲女应有的性格——活泼开朗表现出来,并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可以说这就是一部小电影,对刻画人物形象非常生动形象而别有韵味。

  第二首诗可以说是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童话色彩。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有本事载,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气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采莲曲原文赏析及翻译 5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蓮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骝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蹰空斷腸。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2)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精选5篇)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1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女,笑隔荷花共人�Z。

  日照新�y水底明,�L�h香袂空中�e。

  岸上�l家�[冶郎,三三五五映垂�睢�

  紫骝嘶入落花去,�此踟蹰空�嗄c。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2

  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翻译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注释

  凫:野鸭。

  桂棹兰桡: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

  下长浦:沿着水边向下游去。

  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

  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

  江讴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

  驻:停留。

  渠:伊,她。

  娼家:乐妓之家。

  官道:大道。

  把:采。

  稠叠:稠密重迭。

  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兹:这里。

  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旧日的欢情。

  无处所:无所寻觅。

  新物:花和藕。

  华滋:长得很茂盛。

  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

  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

  羞:此处意为忧,怕。

  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节:节拍。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

  丰茸: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关山:关隘山岭。

  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罗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罗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途经江南时所写。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3

  采莲曲

  崔国辅

  玉溆花争发, 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 并著木兰舟。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娃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溆(xù序),指水塘边。“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是活而有力。“玉溆花争发”,这句是说,玉光闪闪的水塘之滨,绚丽芬芳的鲜花竞相开放。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情侣们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又很担心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诗人很善于捕捉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4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原文: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译文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注释

  溆(xù):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

  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5

  《采莲曲》原文

  唐代: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注释】

  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踟蹰:徘徊。

  【译文】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赏析】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第一句:若耶河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溪边采莲花的女孩,隔着荷花谈笑风生,互相嬉戏,或是和风细雨,或是娇喘微微。荷叶田田,芙蓉朵朵,与春风满面的姑娘的粉颊交相辉映,正如王昌龄《采莲曲》中所道“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隔着莲花,似有似无的朦胧之美,意趣盎然,富有生活气息。“笑隔荷花”将采莲女纤手拨荷花愉快交谈的神态细腻的表现出来,生动形象。

  第二句: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温和的阳光,浓抹的新妆,清澈的流水,风飘香袖的妩媚,勾勒出一幅清新明丽的采莲图,节奏轻快,活泼自然。采莲女不知是在挥手还是在故意摆弄,将香袖高举,河面倒映着采莲女精心准备的新妆,最是那一低头的闲花照水,露出她娇羞的神态,腼腆不胜凉风的吹拂,正如“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人花难辨。这两句勾勒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美好意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让人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机,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第三句: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欢声笑语吸引了岸上的游冶郎,不知哪家的公子,三三五五、似隐非隐在垂杨下,我们可以想象出此时的采莲女面对岸边的游冶郎会有多么的娇羞,所谓“女为悦己者容”,心里怦跳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李白笔下的娇羞之态并未点明,只是从“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袖空中举”联想到的,有着明丽可人的浪漫情调,自有一种清新脱俗。诗人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又以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衬托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写罗敷的手法,从而更加委婉传神。

  第四句: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诗人骑着紫骝,马儿嘶鸣着,惊花,花落,空见那一份景色,使人凄怆断肠。这里充斥着诗人对时光飞逝、岁月不饶人的感叹,及对美景易逝的无奈之情,寄托着作者因怀才不遇、壮志难伸而发出的愁思,这与他*素洒脱自信、率真不羁、清新飘逸的风格有所不同,而以一种细腻温婉的笔触,引人遐思。“踟蹰空断肠”,似是断肠人在天涯,象他《月下独酌》中一身孤傲与月为伴,与影为伴,还是免不了苍茫寂寥、清绝孤独之感,一向大气豪迈的李白也有避不了的人生悲哀。

  诗人笔下生风,使一曲采莲,景因情而媚,情因景而浓,而毫无堆砌之嫌,清新自然,仍是一如既往的浪漫。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3)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1

  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s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译文及注释

  菱叶萦(yíng)波荷�s(zhǎn)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萦:萦回,旋转,缭绕。�s:摇曳。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sāo)头落水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搔头:簪之别名。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菱叶随着水波飘荡,荷叶在风中摇曳;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飞梭。

  采莲姑娘碰见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低头羞涩微笑,哪想头上的玉簪掉落水中。

  注释

  萦(yíng):萦回,旋转,缭绕。

  �s(zhǎn):摇曳。

  小船通:两只小船相遇。

  搔头:簪之别名。

  碧玉搔头:即碧玉簪,简称玉搔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白居易出任杭州(公元822~824年)之时。此时的诗人远离朝堂,沉醉在旖旎的江南风光和与友人的诗酒酬和之中,生活轻松、舒心。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有趣一幕,便写下了此诗。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子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描写采莲生活的诗歌很早就出现了,汉乐府中就有《采莲曲》《江南可采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南北朝出现了不少写采莲生活的名作,如《西洲曲》“采莲南唐秋,莲花过人。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头。”到了唐代,写采莲更是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名家如李白、白居易、王昌龄、戎昱、崔国辅、皇甫松等都写过这类诗歌。白居易的《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

  白居易这首诗写采莲少女的初恋情态,喜悦而娇羞,如闻纸上有人,呼之欲出。尤其是后两句的细节描写,生动而传神,如灵珠一颗,使整个作品熠熠生辉。

  “菱叶萦波荷�s风,荷花深处小船通。”写风中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悠然划出,画面充满了动感。“菱叶萦波荷�s风”,在碧水荡漾一望无际的水面上,菱叶荷叶一片碧绿,阵阵清风吹来,水波浮动,绿叶随风摇摆,菱叶在绿波荡漾的湖面上飘飘荡荡,荷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正因为绿叶的摇动,才让人们看到了“荷叶深处小船通”。荷花深处,暗示了荷花的茂盛、广阔,而“小船通”,则告诉读者有人有活动。这就像一组电影长镜头,先见一片风光,然后将人物活动呈现在其中,给人以真切感。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是上承“ 荷花深处小船通”而来,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遮天蔽日,凉风**,是水乡少男少女在劳动之余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这里并没有说明他们是故意寻找还是无意撞见,也许是兼而有之吧。诗歌仅以欲语而止、搔头落水两个动作细节的描写,就活灵活现刻画出一个痴情、娇羞、可爱的少女形象。恋人相遇,互诉衷肠,何止千言万语,而此时此地,这个娇羞的少女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惟有低头含笑而已;而且情贯一心,甚至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水中,这些都是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被诗人细心地捕捉住并传神地再现出来。

  《采莲曲》为民歌体裁,但是白居易没有落入俗套,在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中,既写景,又写人,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层层深入,活灵活现。此诗用乐府旧题写男女恋情,少女欲语低头的羞涩神态,以及搔头落水的细节描写,都自然逼真,意味无穷。犹如一卷望不尽的画面,使人百读不厌。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2

  落日清江里,荆歌艳楚腰。

  采莲从小惯,十五即乘潮。

  翻译

  清清江面上夕阳晚霞随波飘摇,山歌婉转动听,体态妖冶苗条。

  从小练就了一身采莲的本领,十五岁敢在汹涌激流中乘风弄潮。

  注释

  荆歌:楚歌。

  创作背景

  诗人约公元七五八年前后在世,天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此诗应是诗人在此隐居期间创作的。

  鉴赏

  《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而这首小诗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可爱的采莲劳动妇女形象。

  首二句写日落时分,江水清澈,余晖掩映,金波粼粼,荡漾着苗条美丽女子的宛转歌声。诗一开头就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出江南日暮的迷人景色。第二句起首巧用“荆歌”二字进而渲染了江南气氛,接着作者又抓住最具特征的细腰来勾勒提掇江南女子的轻盈体态。此处“艳”字用得极妙,不仅与上句里的“清”字相映成趣,而且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她的美丽外貌,一字传神,足可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媲美。联系首句,不由得使人想象到红色的晚霞给她披上了绚丽的衣裳,给她增添了姿色;她的美貌与动人的歌声,也为“日暮清江”增添了风光。

  已经日落黄昏,她还在江上干什么呢?唱的又是什么歌儿呢?诗的第三句揭了这个谜,原来她在采莲。傍晚还在采莲,表现了她的勤劳,边采边唱,勾画出她开朗的性格和愉快的心情。至此,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有静有动,一幅充满浓郁水乡生活气息的采莲图跃然纸上。但是诗人并不满足于绘声绘色地描写一个采莲的场面,而着重于刻画采莲人。由“从小惯”三字,读者一方面可以知晓她采莲熟练,另一方面也说明她健康朴实,从小就培养出勤劳的品质。联系日暮采莲,自然让人了解到采莲是项繁重的劳动,反映出当时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顺势带出第四句“十五即乘潮”,使意境更深一层,原来她在小小年纪就能驾驭风浪,该是多么勇敢多么勤劳。这两句不仅写出采莲女的能干和劳动本色,而且使人享受到一种健康纯朴的美。

  这具“象牙微雕”是从环境描写到人物外貌到人物心灵逐层深入,情景兼容,由于诗人择词炼字功力很深,使人恍若身历其境。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民歌味道很浓,寥寥数语,涵盖万千。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3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作品介绍

  《采莲曲》的作者是李白,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3卷第19首。《采莲曲》是乐府诗旧题,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采莲妇女的生活。历来写采莲曲的很多,但写得出色也颇不容易。

  《采莲曲》原文

  采莲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踟蹰空断肠。

  《采莲曲》注释

  ①采莲曲:属乐府清商曲辞。起于梁武帝萧衍父子,后人多拟之。

  ②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南。

  ③袂:衣袖。全诗校:“一作袖。”

  ④游冶郎:出游寻乐的青年男子。

  ⑤紫骋:毛色枣红的良马。

  ⑥踟蹰:徘徊。

  《采莲曲》翻译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

  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采莲曲》赏析

  采莲曲,古曲名。王琦注:“《采莲曲》起梁武帝父子,后人多拟之。”这首诗是李白漫游会稽一带所作。诗人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吴越采莲女的形象。将她们置于青翠欲滴的荷叶丛中来烘托渲染,又用游冶郎的徘徊搔首来反衬她们的娇美,使用乐府《陌上桑》写罗敷的手法而更加委婉传神。采用民歌体裁,却不简单模仿,有青出于蓝的艺术魅力。

  《采莲曲》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可可诗词频道”的李白的诗全集栏目。()

  李白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事物和具体时间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他往往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采莲曲》繁体对照

  采�曲

  作者: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女,笑隔荷花共人�Z。

  日照新�y水底明,�L�h香袂空中�e。

  岸上�l家�[冶郎,三三五五映垂�睢�

  紫骝嘶入落花去,�此踟蹰空�嗄c。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4

  采莲曲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

  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

  翻译

  玉光闪闪的水塘边,绚丽芬芳的鲜花争相绽放,采莲的轻舟来来往往,塘中水波回旋荡漾。

  恋人们在小河上相会,唯恐被水波分开,于是把小船紧紧靠拢。

  注释

  溆:指水塘边。玉溆,玉光闪闪的水塘边。

  金塘:形容阳光照在池塘的水面上。

  畏:怕。

  木兰舟:《述异记》:“木兰舟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中;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

  创作背景

  作者是吴郡人,从小生活在江南水乡,对于采莲青年男女们的劳动生活、对于他们开朗活泼的感情和性格,都非常的熟悉。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采莲曲》,乐府旧题,为《江南弄》七曲之一。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崔国辅的这首《采莲曲》就是一首清丽而富有情趣的篇什。

  “玉溆花争发,金塘水乱流。”“玉”、“金”二字用得很有讲究。用“玉”形容塘边,就比用“绿”显得明秀、准确、传神,它能使人想见草茂、气清、露珠欲滴、风光明媚的景象;玉溆配以鲜花,为主人公的活动设计了明丽动人的环境。金塘的“金”,和前面的“玉”相映增色,读者可以因此想见阳光灿灿,塘波粼粼,桃腮彩裙,碧荷兰舟,相映生辉的情景。绘画学上,很讲究“补衬”之色,以“金”色补衬其他颜色,则使和谐的色调更加光彩明艳。金塘的“金”字,正有如此妙用。在这一联中,“争”、“乱”二字,也运用得活而有力。一个“争”字,把百花吐芳斗艳的繁茂之态写活了。“金塘水乱流”,塘水本不流动,即使是通河之塘,水也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流;但由于有了几多采莲轻舟,此往彼返,那塘上的水波便相向回旋起来;一个“乱”字,写尽了青年男女们轻舟竞采、繁忙不息的劳动情景。诗人不写人的活动,人的活动自见,只从水波蛇行回旋的乱流中,便可想见人物的活动情态。

  这些江南水乡的青年男女们天真活泼,对美好的爱情有着大胆炽热的追求:“相逢畏相失,并著木兰舟。”这两句写了恋人的心理活动。恋人水上相逢,喜出望外,十分珍惜这次相逢,唯恐水波再把他们分开,于是两只船儿紧紧相靠,并驾齐驱,谁也舍不得离开谁。“畏相失”,活现出青年男女两相爱悦的心理状态,写尽了情侣间的相互爱慕之情。

  该诗所写的爱情十分纯真,也十分含蓄,一句“并着木兰舟”,十分耐人寻味。诗人不直接写人,而通过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将人物的活动融入美景之中,写得神态逼真,生活气息浓郁,风味淳朴,是一首活泼清新的抒情小诗,它反映了盛唐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5

  采莲曲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

  秋风起浪凫雁飞。

  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轻摇橹。

  叶屿花潭极望*,江讴越吹相思苦。

  相思苦,佳期不可驻。

  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

  今已暮,采莲花。

  渠今那必尽娼家。

  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

  莲花复莲花,花叶何稠叠。

  叶翠本羞眉,花红强如颊。

  佳人不在兹,怅望别离时。

  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

  故情无处所,新物从华滋。

  不惜西津交佩解,还羞北海雁书迟。

  采莲歌有节,采莲夜未歇。

  正逢浩荡江上风,又值徘徊江上月。

  徘徊莲浦夜相逢,吴姬越女何丰茸!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

  翻译

  采莲归去,荷花茂盛得像衣服一样盖满绿水。

  秋风吹起浪,野鸭大雁飞。

  划起莲舟到岸边,穿着丝罗裙,玉腕轻摇船桨。

  远远望去,小岛和深潭之间都是荷叶和莲花,传来江南民歌,更添相思之苦。

  相思苦,相会的日子留不住。

  塞外征夫仍然没有回来,江南采莲现在又已日暮。

  现在已经日暮,采摘莲花。

  她们未必全是娼家女。

  城南大道采摘桑叶,哪比得上江上采莲花?

  莲花,有一片莲花,花叶是多么茂密重叠。

  荷叶虽然翠绿,但比起双眉却为之羞涩失色,红艳的荷花勉强比得上美丽的双颊。

  思念的人不在这里,怅望别离的时候。

  牵动了花,爱怜其两花共蒂;折断了藕,爱怜其藕丝不断。

  往日欢情无处寻找,眼前的荷花徒然茂盛。

  不在乎西津解佩以赠,还忧愁北海雁书太晚。

  采莲歌有节拍,采莲整夜没有停歇。

  正碰到江风浩荡,又正值江月徘徊。

  月影慢慢移动,莲浦夜中相逢,吴姬越女如此之多。

  互相问寒江千里之外,关山的路程、征夫的消息。

  注释

  凫:野鸭。

  桂棹兰桡:桂兰均为船桨,此处均指船。

  下长浦:沿着水边向下游去。

  罗裙:丝罗制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

  橹:拨水使船前进的工具,置于船边,比桨长,用于摇动。这里可理解为船桨。

  叶屿花潭:屿潭之间满是荷叶荷花。屿,水中洲渚。潭,水边深处。

  江讴越吹:泛指南方民歌。讴,徒歌。吹,有乐器伴奏的歌。

  佳期:这里指采莲女和征夫约会的时光。

  驻:停留。

  渠:伊,她。

  娼家:乐妓之家。

  官道:大道。

  把:采。

  稠叠:稠密重迭。

  佳人:这里指所思念的人。

  兹:这里。

  共蒂:即并头莲,一茎有红白两花。古人常用以比喻好夫妻。

  丝:谐“思”,喻情思相连。

  故情:旧日的欢情。

  无处所:无所寻觅。

  新物:花和藕。

  华滋:长得很茂盛。

  西津:这里作“南津”解,同“南浦”,分别之地。

  交佩解:解佩赠与对方以表爱慕。

  羞:此处意为忧,怕。

  北海雁书:指塞外征夫寄来的书信。

  节:节拍。

  徘徊:指月影慢慢移动。

  吴姬越女:泛指江南一带的采莲女,

  丰茸:茂密的样子,指人多。

  关山:关隘山岭。

  赏析

  王勃的这首诗,虽是拟乐府旧题,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创新,代表着初唐时期诗歌创作的风气。

  诗写一位采莲女子怀念征夫的感情。诗人选择了傍晚同分采莲归来的特定背景来打写。一开始,诗即写女子采莲归来、绿水荡漾,沾湿了她的衣裳,又杂和着荷花的清香。这是女子经过一番采莲劳动的形象。这时,秋风吹起浪涛,野鸭和大雁受惊而高飞,也触动了采莲女的内心情感。这句写景有“兴”的意味。下面四句,接写这位年青漂亮,服饰华丽的女子,轻轻地摇着精美的画舫随波而下,极目眺望无边无际覆盖着绿叶的岛屿和开放着荷花的水潭,耳中听着远处传来的江上渔歌、吴越小曲。这些所见所闻,都惹起了她的相思苦恨,“相思”二字就是全诗的旨意。接着又用四句点明相思的由来,是因为岁月流逝,而出塞的征夫至今尚未归来,思妇在水上采莲,消磨时光,感到孤独寂寞;现在到了傍晚时分,她独自归来。触景生情,因而心中产生了思远的情怀。“今已暮”三宇,呼应首句的“归”字,表明这首诗所写的是采莲女子日暮归来时的相思之情。继而诗又探入一层,写思妇的品质。尽管傍晚采莲归来,独宿空床的生活令人难以煎熬,但采莲女还是忠贞于她们的爱情,坚持自已的操守,“那必尽娼家”,用反问句式,谓女子并没有都沦落为娼女,意即她自己决不会因为亲人远戍而变心。不仅不会变心,相反,比别人还要坚定。“官道”二句以疑问的口气,将采莲女和采桑女加以比较对照,认为前者比后者在爱情上更加忠诚,这其实是诗中思妇的自我表白。“城南把桑”系用汉乐府典故,《陌上桑》里的女子罗敷,是一个忠实于爱精的典型形象。此诗里的采莲女自云对丈夫的感情超过罗敷,可见,她对爱情是多么执着。

  从“莲花复莲花”到“还羞北海雁书迟”,主要是咏物写人,抒发思妇的离愁别恨。江上莲花朵朵,莲叶田田,花叶纷披,十分稠密。荷叶的翠绿色,比不上女于的禅娟蛾眉;鲜红娇艳的荷花,也只能差可与女子红润的脸庞相比美。这几句由纯为写物转到以物比人,着重突出女子的年青貌美,从而唤起她的离恨。“佳人不在兹,帐望别离时。”尽管江上环境很优美,自己也是韶华容颜,但因为征夫远在塞外,她惆怅地遥望那别离的地方,回忆当初难分难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作之感,转而咏物。“牵花怜共蒂,折藕爱连丝”。牵动荷花,喜爱它们并蒂开放;折断莲藕,喜爱它们丝丝相连的缠绵形象。这两句寓情于物,借白藕的丝丝相连,荷花的同根并蒂,表达思妇征夫的柔情蜜意。今天,当日的两情依依己经无处可以寻找了。虽然物态还如同过去一样,但在思妇看来,它们只不过是一片生长得很茂盛的荷花荷叶而已,想到这里,不禁无限伤情。自己为爱情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而到头来则长期为离愁别恨所折磨。“西津交佩解”,用晋葛洪《神仙传》记载的郑交甫在江边遇到两位神女,十分爱慕她们,神女解下玉佩以相赠的故事。这句意谓采莲女过去曾与征夫以身相许,而毫无悔恨。“北海雁书”,用汉班固《汉书・李广苏武传》中苏武北海牧羊,雁足传书的典故。此句则谓征夫在边塞上,久无书信,不免使女子产生担心和怀疑。这种忆昔伤今之情,归结到底,表现了采莲女深沉的相思情怀。这一节从时间和空间上反反复复地交错写来,对于女子的“相思苦”确实写得很深刻,富有感染力。

  从“采莲歌有节”到篇末,诗情再作转换和深化。本来,采莲女己经在日暮时分归来了,这里则写她夜间又到江上采莲。她一边采莲,一边有节奏地唱着采莲曲。夜间江上的景象和白天大不一样。傍晚,吹起了秋风,此时更是凉风萧瑟。高远的天空里,一轮明月伴随着采莲女来往徘徊,清淡的光辉照耀着江水,闪动着粼粼波光。江风冷月,传达出了采莲女深沉的枨触,再一次表达了她的“相思苦”的情怀。这里完全是寓情于景,没有从正面写情语。它与上文写其“采莲归”来时的情感,对照起来加以体会,颇得详略映衬之妙。采莲女在江上来往采莲,遇到了其他夜间出来采莲的吴娃越女,她们都打扮得很娇艳美丽。姐妹们相见,互致问候,都探问从这条寒江到达征夫所在的关山千里的边塞,究竟是山儿重,水几重。可见,饱受着别离的煎熬、相思的苦恨的女子,不是一个采莲女,而是许许多多日夜辛勤劳动的采莲妇女。这就在前文写采莲女“相思苦”的基础上,描写了广大劳动妇女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幸,将征夫思妇的普通题材,提高升华为一个富有广泛社会意义的主题,写得非常深刻,是十分可贵的。

  梁、陈以来,《采莲曲》是诗人常用的乐府旧题,大多或摹写水容物态,或描绘采莲女的容貌服饰。特别是在风格上,他们的作品比较浮艳绮靡。王勃的这首诗,虽然抒情主人公同样是采莲女,自然景物的描绘乃至遣词造语,也都明显地受到南朝诗人的影响,但所塑造的伤离恨别,刻骨相思的女子形象,尤其是思妇征夫的主题揭示出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价值,则是南朝诗人所无法相比的。王勃在理论上对六朝余风深致不满,而在创作实践上又未能摆脱其影响。这首诗就是一个例证。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初唐诗歌从六朝余风向唐诗刚健爽朗的风格变化发展的轨迹。

  王勃以前的诗人拟写此题,都是五言短章,此诗则运用七言,篇幅也比较宏大,表现出初唐七古崇尚铺陈赋写的一般倾向。不过,此诗在“四杰体”七古中抒情性较强,很注意将人物的感情寄寓在客观景物的描写刻画之中,具有强烈抒情效果。诗以七言为基本句式,大量运用五言句,又灵活地参用“三五七”、“三三七”句式,学*、模仿乐府民歌的结体方式,也加强了诗的抒情性。诗中多用蝉联和复沓的形式,更使诗流转圆美,情韵婉扬。诗中“采莲”、“莲叶”、“莲花”、“花”、“叶”等字词多次出现,造成重迭复沓的形式,显然具有南朝民歌《西洲曲》的风味。并且重迭复沓的形式还往往与蝉联方式交织运用,节奏铿锵,音韵和婉。总之,虽然此诗具有叙事诗的骨髓,但它艺术上的成功之处乃在于抒情。此诗中几个主要表现方法,都对加强其抒情性具有很大的作用。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或三年(676),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王福��,途经江南时所写。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4)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5篇)

  苏武令·塞上风高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古诗简介

  《苏武令·塞上风高》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作者思念宋徽宗、钦宗被虏北方,叹息自己还不能复仇雪耻,下片表达自己为国救民的抱负和抗敌必胜的信心。词中借典故抒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翻译/译文

  边境上朔风凌冽,北方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并早早地有了寒意。让人感到惆怅万分的是被金人掳掠而去的徽、钦二帝,至今没有任何消息。驿使来来往往,空自奔驰,可以凭递书信的大雁早已归尽,没有带来微钦二帝的半点消息。想我曾是一介布衣,后考中进士蒙**金殿授官,于国家危难之时被任命为宰相,肩负重任。但却力未及施,谋未及用,图报君主的恩遇而未成。

  有谁相信我对君主的一片丹心和衷情,感伤当世朝政的多变,让我空怀方、召之才,却得不到重用,无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换头处紧承上片,一语道出。若我身在相位。我就要尽到一个宰相应尽的职责,为民着想。我若军权在握,我就要驱尽敌虏,收复国土,横扫燕然敌境。我将率领十万精兵,横行于胡地,奉迎徽、钦二宗回朝。

  注释

  (1)塞上:边境线上。

  (2)渔阳:古郡名,战国燕置。这里泛指北方。

  (3)翠华:皇帝依仗中用翠鸟作装饰的一种旗子。

  (4)双龙:指宋徽帝、宋钦帝二帝。

  (5)白衣:或谓白身,旧指无功名、无官职的人。

  (6)除恩:指授官。

  (7)丹衷:丹心、衷情。

  (8)调鼎:以鼎之调味,比喻宰相治理天下。

  (9)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10)奉迎:敬辞。迎接之意。

  赏析/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靖康之难后的南宋初年。南宋高宗即位之初,曾萌生抗金的志向,李纲也是在那个时候重新得到起用。他作为当时主战派的代表,一心想收复中原国土,建功立业。但高宗内心畏敌,只图苟安,并无抗金决心。不久,李纲就被投降派排挤罢相(1127年)。这首词大概是李纲罢相后写的,作者忠贞爱国的胸怀和济世救民的抱负得以充分展现。

  文学赏析

  上片写对二帝的怀念和报国无成的忧愁。“塞上风高,渔阳秋早。”因北国秋来,作者对囚居北国的宋徽宗、宋钦宗倍加怀念。渔阳本唐时蓟州,此处泛指北地。他所惆怅的是“翠华音杏”。自从二帝北行后,至今“翠华一去寂无踪”。(鹿虔扆《临江仙·金锁重门荒苑静》)“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不论“驿使”,还是“征鸿”,都没有带来任何关于二帝的消息。这说明一位忠于君国的忠臣对北宋被金人灭亡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是刻骨铭心的。“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高宗起用李纲为相,李纲向高宗建议:“外御强敌,内销盗贼,修军政,变士风,裕邦财,宽民力,改弊法,省冗官……政事已修,然后可以问罪金人……使朝廷永无北顾之忧。”(《宋史·李纲传》)由于高宗外受金兵强大压力,内受投降派的怂恿,无力振作,决心南逃。李纲被罢官,他想到自己出身*民,深沐皇恩,“未成图报”,实在是无由图报,情有可原,只留下满怀遗憾,一腔悲愤。

  下片由上片的“未成图报”过渡,继续抒发自己救国救民,抗敌雪耻的宏伟志愿。首先作者深有感慨地说,谁相信他有一片献给主上的耿耿丹心呢?朝政多变,情况复杂,和战不定,忠奸不辨,使他感伤。空叹自己“未作救民方召”。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召虎奉命讨*之。方、召都为周宣王时中兴功臣。李纲虽想效法方、召建立中兴之业,无奈高宗非中兴之主,不能信任他,他虽欲救国救民,不可得也。虽为自责之辞,亦不免含有对朝廷怨怼之意,只是怨而不怒而已。“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扫。”“调鼎为霖”出自《尚书·说命》。商王武丁举傅说于版筑之间,任他为相,将他治国的才能和作用比作鼎中调味。《韩诗外传》:“伊尹负鼎俎调五味而为相。”后来因以调鼎比喻宰相治理天下。武丁又说:“若岁大旱,用汝(傅说)作霖雨。”李纲感到古代贤君对宰相如此倚重,对比自己虽曾一度为相,仅月馀即被罢免。他认为个人的进退出处,无足轻重。而一念及天下安危,国家存亡,则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就他的文韬武略而言,如果登坛作将、领兵出征,他可以横扫燕然。此处泛指金国境内土地。李纲感到自己虽有出将入相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如果让他继续为相、为将,他将领十万精兵,横行沙漠,“奉迎天表”。李纲不是夸口,他的将才是杰出。据《大金国志》载:“靖康元年,斡离不围宋京师,宋李纲督将士拒之。又攻陈桥、封邱、卫州门,纲登城督战,杀数千人,乃退”。在被敌人包围的被动情况下,李纲尚能建立如此战功,如果真能让他“拥精兵十万”,则“横行沙漠”并非不可能。可惜他生不遇明君,又遭奸臣排挤,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他的壮志只能是梦想而已。皇帝被敌人俘虏,这是国家的奇耻大辱。迎归二帝,虽不可能重新君临天下,但这是报国仇、雪国耻,这也是包括李纲在内的南宋许多爱国志士的奋斗目标,李纲虽屡遭挫折,但愈挫愈奋,从不灰心,始终雄心勃勃,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原文: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鉴赏

  《塞上曲送元美》是作者送友人王世贞(字元美)赴边塞之作。诗韵铿锵,气势雄强,颇得唐人边塞诗之遗响。诗中虽未明言元美此行的具体任务,但透过诗句传达的气氛,足令人感受到他肩负的重大使命。

  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古诗简介

  《塞上》是北宋诗人柳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写的是天静无风时节,塞外草原上一队骑兵突然听到一声响箭直上云天,顿时警觉,人人勒紧僵绳,仰头观看。通过对一个瞬间场面的描摹,表现出边塞之美。表现了诗人某种自豪的心理和高亢的精神,这当然是宋初国势的相对强盛在当时人们精神上的反映。

  翻译/译文

  响箭鸣叫着冲上云霄,草原之上无风,天地间一片安宁,显得响箭的声音更加清脆洪亮。数百个有着碧绿眼珠的矫健的外族骑士,纷纷提着带金勒向云端看去。

  注释

  ⑴鸣骹(xiāo):同“鸣髇”,也叫“鸣镝”,一种发出响声的箭,古称“嚆矢”。

  ⑵骑:骑兵,这里指骑在马上的人。

  ⑶提:提收、提控,这里指拉紧马的缰绳。金勒:金属制作、装饰的带有嚼口的马笼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北宋初年,当时国家统一不久,国力渐长,主要对抗势力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契丹等,作者当时怀着报效国家之志,创作此诗。

  赏析/鉴赏

  《塞上》诗主要描写剽悍的`北方少数民族的能骑善射。万里晴空之下,辽阔草原之上,数百名健儿纵马驰骋。忽然,一枝响箭穿向云天,大家不约而同地立刻勒马伫立,昂首放目,凝神远望。诗人仿佛是一名技艺超群的摄影师,迅速抓住这瞬间的景象,拍下一个精彩无比的镜头,并且贯注了诗人炽热的主观感情。

  在这首诗中,诗人先用“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两句来描写一枝飞箭风驰电掣地刺入高空。《汉书·匈奴传上》:“冒顿乃作鸣镝。”可知响箭是北方少数民族*用的武器,“直上”,表现箭射出后的锐不可当之势。“一千尺”,写箭的射程之远。“天静无风”,不单写出了草原上空的清明宁谧,也写出了“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寥廓无边。因而那飞箭的呼啸之声就掠过大地,响彻云霄,传送得更加清晰、更加嘹亮、更加遥远——“声更干”。云气潮涩,回音必滞,器物浸润,发音必沉;于是诗人以表现燥性的“干”,来形容箭声的轻脆、尖厉,可谓一字传神。刘克庄《黄蘖诗》说“疏林霜下叶声干”(《后村大全集》卷五),联系落叶的飘然而下的形态,“干”字就用得不是地方,倒不如“萧萧”二字能曲尽其妙。与刘克庄同时略早的徐玑在其《晓》诗中说“犹干竹叶声”(《二薇亭集》),以“干”状风竹之飒飒作响,亦不尽妥帖。惟独形容“天静无风”中“鸣骹”之声用“干”为逼肖。这里,诗人扣着“鸣骹”绘影绘声:上句“直上一千尺”,属于视觉感受,侧重写高,箭身一点,箭影如线;下句“无风声更干”,属于听觉感受,侧重写远,箭声震荡于旷野之上,而这旷野之上的天幕,又恰为箭身、箭影的深色点、线提供了面的浅色背景,点、线、面相互结合而成天然精巧的构图。

  写了天上的“鸣骹”之后,诗人紧接着写地下仰看“鸣骹”的人,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碧眼”在这里既突出了北方某些少数民族的生理特征,又切合此时抬头望箭的规定场景,还因为眼睛作为心灵的窗户,人物的内在情感与外在风采,都可以通过它来集中体现,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这个,指眼珠)中”(东晋画家顾恺之语)。王安石的《明妃曲》诗说“明妃初嫁与胡儿”(《王文公文集》卷四十),欧阳修的和诗也说“维将汉女嫁胡儿”(《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八《明妃曲和王介甫作》),都以“胡儿”称外族年轻人。而在柳开诗中则更包含着亲切的语调。“碧眼胡儿三百骑”,描绘一队少数民族的年轻骁骑,句中虽只排列名词,实是以静写动,使人想像那眉宇间流露着威武气概的草原汉子们扬鞭跃马、奔逐追驰的热烈场面。“尽提金勒向云着”,则又以动写静:拉紧了马缰,抬起了望眼,一个接一个的动作霎时聚落在全体骑手的屏气凝视中;正见喧腾,忽归沉静,“向云看”的“三百骑”深深被“直上一千尺”的“鸣骹”所吸引,全神贯注、目不转睛,宛如戏曲舞台上的角色亮相,具有一种雕塑型的美。唐人李益有一首题为《从军北征》的边塞诗:“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这末二句,写“征人”因闻笛思乡始翘首望月,情原非由所“看”之“月”引起,“月”仅作为乡心之寄托,故而茫然“回首”,格调低沉、色彩灰暗,且无雕塑型的美。对照起来,柳开诗可谓青出于蓝了。因为是一首绝句,字数有限,诗中就难以面面俱到地展开一个全过程。诗人恰能利用短小篇幅,舍弃次要情节,捕捉最为精彩动人的意象,将北方少数民族的剽悍性格与尚武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愧为宋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柳开生活在北宋初年,宋诗尚未形成铺陈直述,以议论说理见著的特色。同样的内容,在欧阳修诗里却是“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明妃曲和王介甫作》)的质直表现。后来苏辙出使辽国时,在《虏帐》诗中也是“舂粮煮雪安得饱,击兔射鹿夸强雄”,“钓鱼射鹅沧海东”,“弯弓射猎本天性”(《栾城集》卷十六)的夹叙夹议。比较起来,柳开此诗犹有唐人风韵,空灵蕴藉,情辞丰腴。在以意趣气骨、拗折瘦劲取胜的宋诗中,也应算是别具一格的了。而柳开曾经“部送军粮至涿州”,“使河北”,“知代州”,又“徙忻州刺史”,并且“善射”、“倜傥重义”(《宋史·柳开传》),则又表明《塞上》诗写得如此成功,乃是与诗人身历其境,具有实际生活体验紧密相关的。

  名家评价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引冯端:“此可画于屏障。”

  杨慎《升庵诗话》:“宋人盛称之,好事者多图于屏障,今犹有其稿本。”

  塞上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译文及注释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5)

——《桃》原文及翻译赏析(精选5篇)

  沙河塘上旧游嬉。

  卢郎年少时。

  一声长笛月中吹。

  和云和雁飞。

  惊物换,叹星移。

  相看两鬓丝。

  断肠吴苑草凄凄。

  倚楼人未归。

  ――宋代・吴文英《醉桃源・赠卢长笛》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们曾在沙河塘上游玩,那时候的你还是少年。月中吹起长笛声声,曲调轻快如和云和雁一起飞翔。

  惊叹那物换星移,岁月流逝。我们对视着,两鬓都已斑白。吴苑的迷离芳草是那样令人心碎,倚着小楼,还有未归的人。

  注释

  醉桃源:词牌名。双调,四十七字,上片四句四*韵,下片五句四*韵。

  卢长笛:系一下层社会的乐工,据词中透露,是词人的一位老相识,极有可能还是词人的一位老乡。

  沙河塘:杭州的一条街道。在余杭门内,南宋时为繁华之处。

  物换星移:景物改换,星度推移。谓时序变迁,岁月流逝。

  吴苑(yuàn):指苏州。苏州为春秋吴地,有宫阙苑囿之胜。后因以吴苑为苏州的代称。

  鉴赏

  词的上阕忆写旧游沙河塘上的情景。与卢长笛一起追忆年少时在家乡无忧无愁的天真生活,往事有多么美好,同时对卢氏的长笛吹奏艺术的高妙也记忆犹新,当时卢郎还年少,一声长笛在月下吹奏,曲调轻快若“和云和雁飞”。词人从简单的生活中截取了一个既真又幻的横断面,把年少不知愁滋味的美好时光刻写得极其微妙,直接触及到心灵深处,乍看起来似意随言尽,反复咀嚼则别有感慨。

  下阕一转,写时光流逝,转眼已老,由年少怀想转入现实记述。斗转星移、物是人非,直接点明时间的变化之快。少年已然变成了白发老叟。 “相看两鬓丝”,寥寥五字,真是意蕴言中,韵流弦外。而如今吴苑草长凄凄,两人相见也伤心断肠。倚楼远眺的人盼望我们回去,可是我们还未归。词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无奈,又有思乡不能归的感伤。韵味浓醇,思致渺远。思乡情浓,是历经坎坷之后重新想回到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环境和氛围中去,是一种慰抚心灵创痛的愿望和追求,也是为了解脱现实生活的苦涩情状。当然,如能回乡归去,则无疑又可和卢长笛同游了,又可去“沙河塘上旧游嬉”的地方重拾旧梦,再创新的乐趣了。

  这首词写作者与一位姓卢、善吹长笛的艺人久别后的重逢。上片回忆当年在杭州余杭门外沙河塘上的勾栏瓦舍听卢郎演奏笛子的情景。下片感叹岁月易逝,物换星移,如今异地重逢,彼此都已年迈苍苍,鬓发斑白,尚未能回到故乡,不禁泪眼相望,恍若隔世,令人伤心悲凉。词语*实,不事雕饰,表达了作者和一位民间艺人的真挚感情与深厚友谊。

  原文

  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翻译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悬崖峭壁。

  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

  注释

  山桃:野桃。

  上头:山头,山顶上。

  鉴赏

  头两句写眼前景色:“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上句写满山桃花红艳艳,下句写江水拍山而流,描写了水恋山的情景,这样的情景原是很美的,但对诗中的女子来讲,如此美景恰恰勾起了她的无限痛苦:“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两句是对景抒情,用的是两个比喻:花红易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自己的无尽愁苦。这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受感动。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用江水比拟亡国之痛的深沉悠长,历来被人们称为写愁的名句,其实这正是从“水流无限似侬愁”一句脱胎而来的。

  这首诗和前首诗一样,用的也是民歌常用的比兴手法,先写眼前水恋山的景象,然后再用它来作比喻,抒写愁绪,从而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全诗比喻新颖别致,形象感强。

  创作背景

  这组诗一共九首,写于公元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 宋朝 周邦彦

  桃溪不作从容住,秋藕绝来无续处。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叶路。

  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译文

  桃溪奔流不肯从容留住,秋天的莲藕一断就没有连接之处。回想当时互相等候在赤阑桥,今天独自一人徘徊在黄叶盖地的荒路。

  烟雾笼罩着排列耸立的山岫,青苍点点无法指数,归雁背着夕阳,红霞满天,时正欲暮。人生好象随风飘入江天的白云,离别的情绪好比雨后粘满地面的花絮。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注释

  玉楼春:词牌名。词谱谓五代后蜀顾�榇势鹁溆小霸抡沼衤ゴ郝┐佟薄�“柳映玉楼春欲晚”句;欧阳炯起句有“日照玉楼花似锦”、“春早玉楼烟雨夜”句,因取以调名(或加字令)亦称《木兰花》、《春晓曲》、《西湖曲》、《惜春容》、《归朝欢令》、《呈纤手》、《归风便》、《东邻妙》、《梦乡亲》、《续渔歌》等。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桃溪:虽说在宜兴有这地名,这里不作地名用。周济《宋四家词选》所谓“只赋天台事,态浓意远”是也。刘晨阮肇天台山故事,本云山上有桃树,山下有一大溪,见《幽明录》、《续齐谐记》。韩愈《梨花发赠刘师命》:“桃溪惆怅不能过。”魏承班《黄钟乐》词:“遥想玉人情事远,音容浑似隔桃溪。”用法均相同。

  秋藕绝来无续处:“秋藕”与“桃溪”,约略相对,不必工稳。俗语所谓“藕断丝连”,这里说藕断而丝不连。

  赤阑桥:这里似不作地名用。顾况《题叶道士山房》:“水边垂柳赤栏桥。”温庭筠《杨柳枝》词:“一渠春水赤栏桥。”韩��《重过李氏园亭有怀》:“往年同在弯桥上,见倚朱栏咏柳绵,今日独来春径里,更无人迹有苔钱。”诗虽把“朱栏”“弯桥”分开,而本词这两句正与诗意相合,不仅关合字面。黄叶路点名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

  列岫:陈元龙注引《文选》“窗中列远岫”,乃谢眺《郡内高斋闲望》诗。全篇细腻,这里宕开,远景如画,亦对偶,却为流水句法。类似这两句意境的,唐人诗中多有,如刘长卿、李商隐、马戴、温庭筠。李商隐《与赵氏昆季燕集》“虹收青嶂雨,鸟没夕阳天”,与此更相*。

  情似雨馀粘地絮:晏几道《玉楼春》词:“便教春思乱如云,莫管世情轻似絮。”本词上句意略异,取譬同,下句所比亦同,而意却相反,疑周词从晏句变化。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赏析

  此词以一个仙凡恋爱的故事起头,写词人与情人分别之后,旧地寻游而”起的怅惘之情。整首词通篇对偶,凝寻而流丽,情深而意长。

  首句“桃溪”用东汉刘、阮遇仙之事典。传东汉时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于桃溪边遇二女子,姿容甚美,遂相慕悦,当居半年,怀乡思归,女遂相送,指示还路。及归家,子孙已历七世。后寻访天台,不复见二女。唐人诗文中常用遇仙、会真暗寓艳遇。“桃溪不作从容住”,暗示词人曾有过一段刘阮入天台式的爱情遇合,但却没有从容地长久居当,很快就分别了。这是对当时轻别意中人的情事的追忆,口吻中含有追悔意味,不过用笔较轻。用“桃溪”典,还隐含“前度刘郎今又来”之意,切合旧地寻寻的情事。

  第二句用了一个譬喻,暗示“桃溪”一别,彼此的关系就此断绝,正象秋藕(谐“偶”)断后,再也不能寻新连接一起了,语调中充满沉寻的惋惜悔恨情绪和欲寻续旧情而不得的遗憾。人们常用藕断丝连譬喻旧情之难忘,这里反其语而用其意,便显得意新语奇,不落俗套。以下两句,侧寻概括叙事,揭出离合之迹,遥启下文。

  “当时相候赤阑桥,今日独寻黄时路。”三四两句,分承“桃溪”相遇与“绝来无续”,以“当时相候”与“今日独寻”情景作鲜明对比。赤阑桥与黄时路,是同地而异称。俞*伯《唐宋词选释》”顾况、温庭筠、韩��等人诗词,说明赤阑桥常与杨柳、春水相连,指出此词“黄时路明点秋景,赤阑桥未言杨柳,是春景却不说破。”同样,前两句“桃溪”、“秋藕”也是一暗一明,分点春、秋。三四正与一二密合相应,以不同的时令物色,渲染欢会的喜悦与隔绝的悲伤。朱漆栏杆的小桥,以它明丽温暖的色调,烘托往日情人相候时的温馨旖旎和浓情蜜意;而铺满黄时的小路,则以其萧瑟凄清的色调渲染了今日独寻时的寂寞悲凉。由于是“独寻黄时路”的情况下回忆过竟,“当时相候赤阑桥”的情景便分外值得珍寻流连,而“今日独寻黄时路”的情景也因美好过竟的对照而愈觉孤孑难堪。今昔之间,不仅因相互对照而更见悲喜,而且因相互交融渗透而使感情内涵更加复杂。既然“人如风**江云”,则所谓“独寻”,实不过旧地寻游,记忆中追寻往日的缱绻温柔,孤寂中寻温久已失落的欢爱而已,但毕竟寂寞怅惆中还有温馨明丽的记忆,还能有心灵的一时慰藉。今昔对比,多言物是人非,这一联却特用物非人杳之意,也显得新颖耐味。“赤阑桥”与“黄时路”这一对诗歌意象,内涵已经远远越出时令、物色的范围,而成为一种象征。

  换头“烟中列岫青无数,雁背夕阳红欲暮”两句,转笔宕开写景:这是一个晴朗的深秋的傍晚。烟霭缭绕中,远处排立着无数青翠的山峦。夕阳的余辉,照映空中飞雁的背上,反射出一抹就要黯淡下竟的红色。两句分别化用谢�I诗句“窗中列远岫”与温庭筠诗句“鸦背夕阳多”,但比原句更富远神。它的妙处,主要不景物描写刻画的工丽,也不景物本身有什么象征涵义;而于情与景之间,存着一种若有若无、若即若离的联系,使人读来别具难以言传的感受。那无数并列不语的青嶂,与“独寻”者默默相对,更显出了环境的空旷与自身的孤孑;而雁背的一抹残红,固然显示了晚景的绚丽,可它很快就要黯淡下竟,消逝一片暮霭之中了。

  结拍“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粘地絮。”两句,收转抒情。随风飘散没入江中的云彩,不但形象地显示了当日的情人倏然而逝、飘然而没、杳然无踪的情景,而且令人想见其轻灵缥缈的身姿风貌。雨过后粘着地面的柳絮,则形象地表现了主人公感情的牢固胶着,还将那欲摆脱而不能的苦恼与纷乱心情也和盘托出。这两个比喻,都不属那种即景取譬、自然天成的类型。而是刻意搜求、力求创新的结果。但由于它们生动贴切地表达了词人的感情,读来便只觉其沉厚有力,而不感到它的雕琢刻画之迹。“情似雨馀粘地絮”,是词眼,全词所抒写的,正是这种执着胶固、无法解脱的痴顽之情。

  此词纯用对句,从而创造了一种与内容相适应的凝寻风格。整首词于排偶中,仍具动荡的笔墨,凝寻之外而兼流丽风姿。《白雨斋词话》评此词云:“美成词有似拙实工春,如玉楼春结句云:”人如风**江云,情似雨余粘地絮。“上言人不能当,下言情不能已。呆作两臂,别饶姿态,都不病其板,不病其纤,此中消息难言。”以这段话评价此词的工巧深沉和灵活轻捷,应该是精当的。

  《玉楼春・桃溪不作从容住》创作背景

  词是周邦彦元�v四年(1089)自庐州府教授离任时所作。词人将别桃溪,回想起从前的旖旎生活,内心无限惆怅,颇是难舍。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 宋朝 王禹��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译文

  两株桃树和杏树斜映着篱笆,点缀着商山团练副使的家。

  为什么春风竟然容不得这些,惊走了莺黄又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注释

  副使:作者当时任商州(今属陕西)团练副使。

  《春居杂兴・两株桃杏映篱斜》赏析

  991年(太宗淳化二年),王禹��从开封被贬官到商州,任团练副使。此诗即作于次年春。“一郡官闲唯副使(《清明日独酌》),团练副使在宋代是一个常被用以安置贬调官员的空衔,商州的生活条件在当时也很差。诗人便在那“坏舍床铺月,寒窗砚结澌”(《谪居感事》)的困苦条件下空怀壮志,过着无所事事的生活。在这种状况中,以“拜章期悟主”(《谪居感事》)而无辜被贬的诗人,心情是十分愤懑的。这首七绝就是以触事兴感的形式,通过咏叹风折花枝这样的琐事来曲拆隐微地反映诗人凄苦的生活,并抒发心头的难言之痛。

  诗人住所的竹篱下侧生长着桃杏树各一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的诗人简陋的住房就靠它装饰点缀着。可是这一日无情的春风不但吹断了几根花枝,连正在树头啭鸣的黄莺也给惊走了。于是诗人责问春风:你为什么容不得我家这点可怜的装饰呢?

  春风无知,诗人责问得无理,但正是这无理的责问真切地描摹出了诗人心头的恼恨,由此也反衬出了诗人对那倾斜于篱前的桃杏和啭鸣于花间的黄莺的深厚感情,曲折地反映出了诗入生活的孤寂凄凉。同时,这一责问还另有含意。灼灼桃杏和呖呖莺声本是妆点这明媚春光的,而春风又正是召唤花开鸟啭的春天主宰。这有功无过的桃杏与黄莺不为春风所容,正是隐喻诗人的遭遇。以篇幅短小的绝句,不用一典而能包含十分丰富、深远的意蕴,技巧已臻化境。

  《蔡宽夫诗话》记载,诗人作此诗后,其子曾提出诗的后半部分与杜甫诗“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相似,建议改写。诗人听后高兴地说:“我诗的命意竟能与杜子美暗合吗?”不但没改,还又咏一诗道:“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杜甫是前身!”(《苕溪渔隐丛话》引)此处杜甫诗是指《绝句漫兴九首》之二。诗人在遣辞命意上与杜甫诗有点类似,但师其辞而不师其意,包含有新的境界。

  此诗首句写景;第二句落实景之所在,又引出诗人并点明其身分,为下文的发问作铺垫;第三句以发问来抒情;第四句补述所感之由。全诗篇幅虽小而布置得宜,曲折有致。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6)

——《闲居》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闲居初夏午睡起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

  注释

  (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

  (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

  (3)思:意,情绪。

  (4)柳花:柳絮。

  赏析

  这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情怀也同有景物一样清新闲适,童趣横生。儿童捉柳花,柳花似也有了无限童心,在风中与孩童们捉迷藏。不时有笑声漾起,诗人该是从睡梦中被它叫醒的吧?如此光景,长睡不起也未免可惜了。

  原文: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注释:

  辋川:水名,在今陕西省蓝田县南终南山下。山麓有宋之问的别墅,后归王维。王维在那里住了三十多年,直至晚年。

  裴迪:诗人,王维的好友,与王维唱和较多。

  转苍翠:一作“积苍翠”。转,转为,变为。苍翠,青绿色。

  潺湲(chán yuán):水流声。这里指水流缓慢的样子,当作为“缓慢地流淌”解。

  听暮蝉:聆听秋后的蝉儿的鸣叫。暮蝉,秋后的蝉,这里是指蝉的叫声。

  渡头:渡口。

  余:又作“馀”。

  孤烟:炊烟。

  墟里:村落。孤烟:直升的炊烟。

  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是代指裴迪。五柳:即五柳先生陶渊明。这是诗人自比。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值,遇到。接舆,陆通先生的字。接舆是春秋时楚国人,好养性,假装疯狂,不出去做官。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五柳先生”自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又碰到狂放的裴迪喝醉了酒,在我面前唱歌。

  翻译:

  秋天的山略显寒意但也愈加显得郁郁葱葱,那条小河也开始缓缓流淌。

  我拄杖倚在我家柴屋门前,和着风的方向听着日暮时分蝉的鸣叫。

  夕阳的余晖洒在那渡头上,一缕烟从村里的烟囱中冒出。

  又碰上裴迪喝醉了,在恰如陶渊明的我前发酒狂。

  赏析:

  这首诗所要极力表现的是辋川的秋景。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新唐书。王维传》:“别墅在辋川,地奇胜……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这首诗即与裴迪相酬为乐之作。

  这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不待颔联说出“暮”字,已给人以时*黄昏的印象。“转”和“日”用得巧妙。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这一“转”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的选取是很见匠心的。“墟里上孤烟”,显系从陶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田园居之一》)点化而来。但陶句是拟人化的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萦绕、不忍离去的情味,王句却是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景象,各有各的形象,各有各的意境。这一联是王维修辞的名句,历来被人称道。“渡头余落日”,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富有包孕地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墟里上孤烟”,写的也是富有包孕的片刻。“上”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首、颈两联,以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但这风景并非单纯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画在人眼里,人在画图中,一景一物都经过诗人主观的过滤而带上了感情色彩。那么,诗人的形象是怎样的呢?请看颔联:“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这就是诗人的形象。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那安逸的神态,潇洒的闲情,和“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归去来辞》)的陶渊明不是有几分相似吗?事实上,王维对那位“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是十分仰慕的,就在这首诗中,不仅仿效了陶的诗句,而且在尾联引用了陶的典故:“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陶文《五柳先生传》的主人公,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实则,这位先生正是陶潜的自我写照;而王维自称五柳,就是以陶潜自况的。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把沉醉狂歌的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乃是对这位年轻朋友的赞许。陶潜与接舆──王维与裴迪,个性虽大不一样,但那超然物外的心迹却是相*相亲的。所以,“复值接舆醉”的复字,不表示又一次遇见裴迪,而是表示诗人情感的加倍和进层: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啊!末联生动地刻画了裴迪的狂士形象,表明了诗人对他的由衷的好感和欢迎,诗题中的赠字,也便有了着落。

  颔联和尾联,对两个人物形象的刻画,也不是孤立进行,而是和景物描写密切结合的。柴门、暮蝉、晚风、五柳,有形无形,有声无声,都是写景。五柳,虽是典故,但对王维说来,模仿陶渊明笔下的人物,植五柳于柴门之外,不也是自然而然的吗?

  原文: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宋代: 杨万里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译文: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

  注释:

  松阴一架半弓苔(tái),偶欲看书又懒开。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1.6米。

  戏掬(jū)清泉洒蕉(jiāo)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掬:两手相合捧物。

  赏析:


采莲曲原文赏析(精选5篇)(扩展7)

——塞上曲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塞上曲送元美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

  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王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接:接*,直抵。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创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

  赏析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又移步换形,节奏由急促变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月可以说是写边塞的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而悲凉,朦胧而凄清,颇具边塞情调,诗人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而征人看月,则又交织着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马上看”就含蓄着这种情感,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或巡逻边境中,抬头看望高悬空中的明月,既思念亲切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因此,后两句既带有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那种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总观全诗,诗人故意于此设下不和谐音符,借助艺术辩证法的力量,以静显动,创造出一种物我相融,表里一致的境界。

  这首诗是明人李攀龙写的一首送别诗,元美即王世贞。王世贞此次出行,与防务有关,故诗人送诗为其壮行,诗中“征人”句即点送行之意。此诗虽貌似唐诗,但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担忧。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 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下两句以西山之月连接征人与京城,既表现征人不恋京城,竭力守边,又希望元美能勉力边务,不辱使命。诗苍劲雄阔,意境深幽,颇有唐代边塞诗风格。李攀龙诗刻意规模唐调,乐府诗尤多割剥古人字句,但此诗笔调凝练,意境雄阔,风格劲健,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做到了神与貌合。

  原文: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译文:

  由于大汉无灭匈奴之计策,至使匈奴进犯至渭桥。

  离长安不远的五原,就驻扎着胡人骄悍的兵马。

  将士们受命西征,大军横行于阴山之侧。

  攻下了盛产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惊叹:失我燕支山,使我妇立无颜色!

  汉兵转战万里,大获全胜。回渡黄河,凯旋收兵。从此休兵,胡**民都乐其太*。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萧条万里,和*安静。

  注释:

  大汉句:谓中原汉族**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大汉:汉朝,实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长安。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颉利请和,引兵而退。见《旧唐书·突厌传》。此即写此事。渭桥,汉唐时长安附*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山名,因产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妇女用以化妆。山在今甘肃省山丹县境。

  瀚海句:全句意谓匈奴被*息。以翰海风*浪静喻边地太*。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赏析:

  “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此诗一开篇借用汉武帝历史典故、借汉喻唐的修辞手法,以铺叙方式描绘出一幅大汉无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战况非常危急,点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无中策”、“犯渭桥”起烘托气氛之意,点明题旨,升华主题,为下文作铺垫。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紧扣上文,主要介绍战况相当危急,战事一触即发,讲述匈奴驻扎离长安不远的五原,以“秋草绿”“一何骄”突显匈奴趁草茂马壮之时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长安。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描绘一幅战将们受命西征、报家为国的壮丽景致,明写汉军战将西征,横行阴山,实则写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出征*定突厥离叛之事。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借用汉使骠骑将军的.典故,写汉军征途所向无前,恃勇锐冲锋出战,大败匈奴军,让匈奴人叫苦连天,暗寓出诗人歌颂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与此同时,以借古鉴今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讲述汉军渡黄河、临瀚海、战胜休兵后,胡**民处处*安无事,突显出战争残酷与和*民安的鲜明对比,抒发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描绘出一幅*息匈奴侵犯、百姓安乐如瀚海无波的景致,而“萧条”、“清”、“寂”、“无波”点染出边塞秋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萧煞悲凉之意,起到照应上文,着重渲染出诗题“塞”,渲染气氛,制造声势。“犯渭桥”、”“征西极”、“乐事多”,是全诗的脉络。

  此诗声声实在,句句真情。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的气势,又充溢着边塞秋景萧煞悲凉之意,表达出诗人对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定匈奴离叛的祝颂之意,也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塞上曲二首

  戴叔伦〔唐代〕

  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评析

  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一)中提到了个娄敬。这娄敬是汉初时人。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后称之为刘敬。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戴叔纶的爱国之切是好的,义无返顾也是好的,但放到班超这个实际例子上看,总觉得不是那么太*人情。知道了这个典故,全诗也就没啥费解的了。前一联讲的是汉家重兵接敌,对胡兵一骑都不会放过。而后就是方才说过的那个典故———不回玉门关了,以必死信念战胜胡兵,报国靖边以宁。我以为,戴诗同前人述志慷慨的边塞诗风一体同出,大都是吟咏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言志向,至于时代特征的分析、判断及有关主张,则稍嫌抽象,倘如不将上诗注为唐中期的戴诗,而随便说成为别个时代的,也是很难提出疑问来的。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塞上曲送元美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元美手持插着白羽的军事文书,冒着霜冻的寒气出行塞外。东北边境的异族侵扰边关,那报警的狼烟在相连不断的烽火台上一个个燃起,直抵京城。

  元美出行之时,正当拂晓,城头上斜挂一弯西垂的冷月。天明以后,一场恶战又会在前线爆发。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人未卸衣,马未卸鞍,他们正焦急地翘首等待着京城的决策到来。

  注释

  塞上曲:古乐府诗题,以唐代李白、王昌龄诸作最为著名。

  元美:即王世贞,与李攀龙齐名,同为“后七子”领袖。

  羽:指羽书或羽激,为古时征调军队或用于军事的文书,上插鸟羽,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胡烽(fēng):指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边警,烽:即烽烟,烽火,古时边境有敌入浸即举烟火报警。

  接:接*,直抵。

  长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为中国古都之一,西汉、 隋、 唐等朝代皆定都于此。后常通称国都为长安,这里实际指当时的首都北京。

  西山:北京西郊群山的总称。

  征人:出征在外的将士。

  创作背景

  《塞上曲送元美》是一首送别诗,明代中期,边事屡起,北方的鞑靼多次入侵,直接威胁国都北京,诗人和王世贞同为明“后七子”领袖,友谊笃深,诗人作此诗送别王世贞奔赴前线,并勉励其勤劳边务,以分国忧。

  赏析

  开篇“白羽”两字就点明边塞军情紧急,古时军事文书插上鸟羽,表示此书十万火急,须像飞鸟一样迅速传递,故称羽书或羽檄。“霜”字既形容鸟羽之白,又烘托塞外之寒,而且还暗含形势险峻的意味。首句勾勒出一幅信使带着那份如含严霜的羽书,冒着塞外的寒风策马飞奔的画面。

  第二句“胡烽不断接长安”,“胡烽不断”形象地点明外族屡侵边境。长安是唐代国都,“接长安”应前句“出塞寒”,表示边境频频告急,战报直入朝廷,军情之峻急尽在不言之中。

  诗的前两句给全诗笼罩上紧张的战争气氛。这两句用战争所特有的镜头——羽书、胡烽,极写边事严重,句式急促,紧迫之感跃然纸上。

  后两句写军士出征应战。“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这两句承上而来,又移步换形,节奏由急促变舒缓,内容从战事转抒情。月可以说是写边塞的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月照边关,使塞外景色壮阔而悲凉,朦胧而凄清,颇具边塞情调,诗人在第三句里,把边塞的月夜写得非常静美;诗中的“一片月”。不仅能衬托情意,而且能喻示时间,渲染气氛。天下共一月,何必有西山东山,家乡异地之分。诗中的“西山月”含意很深,“西山”与“边塞”、“胡烽”暗自相联。又同下句“征人看月”情融意合,构成佳境。而征人看月,则又交织着怀念家乡的愁情与立功边塞的雄心。“多少征人”,意即许多离乡远征、抗敌卫国的将士,他们都是人,立身边塞,目视明月清辉,心头泛起思乡之情。“马上看”就含蓄着这种情感,战士们骑马奔赴塞外或巡逻边境中,抬头看望高悬空中的明月,既思念亲切的家乡,留恋美好的人生,又准备为保卫祖国的`大好河山而誓死战斗。因此,后两句既带有唐代边塞诗中常见的那种雄豪悲壮的格调,又有一种缠绵的情致,总观全诗,诗人故意于此设下不和谐音符,借助艺术辩证法的力量,以静显动,创造出一种物我相融,表里一致的境界。

  这首诗是明人李攀龙写的一首送别诗,元美即王世贞。王世贞此次出行,与防务有关,故诗人送诗为其壮行,诗中“征人”句即点送行之意。此诗虽貌似唐诗,但也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担忧。全诗仅四句,前三句着力写景,渲染气氛,为后一句抒情奠基。前两句选用白羽、寒塞,胡烽、长安四组意象, 强调军情的紧急,为元美的出行渲染气氛。下两句以西山之月连接征人与京城,既表现征人不恋京城,竭力守边,又希望元美能勉力边务,不辱使命。诗苍劲雄阔,意境深幽,颇有唐代边塞诗风格。李攀龙诗刻意规模唐调,乐府诗尤多割剥古人字句,但此诗笔调凝练,意境雄阔,风格劲健,颇得唐代边塞诗的神韵,做到了神与貌合。

  塞上曲

  胡风略地烧连山,碎叶孤城未下关。

  山头烽子声声叫,知是将军夜猎还。

  鉴赏

  首句写塞外大风掠地而过,将烧山的猎火吹得火势熊熊,从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这座山头连到那座山头。一方面显示了打猎场面的壮阔,另一方面也揭露边将沉湎于狩猎的情况。

  次句接着写由于打猎之故,碎叶城城门大开,防守疏漏。碎叶城在今中亚细亚伊塞克湖西北,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唐时属安西大都护府。“孤城”二字暗示碎叶城处在边防最前沿,孤立无援,形势严峻,对于能否扼守住边关,防止外敌之侵入,举足轻重,边将却骄奢轻敌,城门洞开地出猎而去,其危殆之势无异于引一发而垂千钧。诗人的焦虑和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相关词条